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物理滑轮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滑轮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滑轮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滑轮练习题(含答案)

[标签:标题]

篇一:初中物理滑轮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滑轮的基础练习题及详细答案一、是非题:

1 ()2.滑轮是变形的杠杆,所以使用滑轮不一定省力。()3.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也能省一半距离。()4.使用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只能省一半力。()5.又省力又省距离的滑轮是没有的。()

二、填充题:

1.图1中A是____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__(选填“上”、“下”)。如果A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体,至少要用____牛的拉力。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___米。

2.如图2所示,重物G重40牛,若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为22牛,则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牛,钩子1受到绳子的拉力为____牛,钩子2受到重物G的拉力为____牛。3.如图3所示,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拉力F为2牛,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

4.如图7所示,使用动滑轮提起重物G时,拉力F=____G(不计滑轮重和摩擦)。若用斜向上的力拉绳子,所需拉力F'____F(选填“>”、“=”或“<”)。

5.如图8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F1=____G,F2=____G。

6. 下图中,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测力计

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N,物体乙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__N。7.如图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相同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__________,F1=_________,F1=_________,不

1

F1

3.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已知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牛(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要使A向右匀速滑动,拉力F甲与F乙的大小分别为[ ]

A.40牛,20牛B.20牛,40牛C.40牛,40牛D.20牛,20牛

4.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600牛的物体,最小的拉力是(不计动滑轮重力及摩擦)[ ] A.600牛B.300牛C.200牛D.100牛

5.如图9所示,不计滑轮重与摩擦,物体A质量为2千克,物体B质量为5千克,体积为103厘米3。先用手握住A,待放手后[ ] A.物体B将沉到杯底B.物体 B

将停留在水面下任何地方C.物体B

将离开水面上升

D.物体B最后浮在水面上 6.如图,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

1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2<F1<F3

7如图所示装置中,若拉力F=4N,则甲、乙两弹簧的读数分别为( ) A.8N,8N B.12N,8N C.8N,12N D.12N,12N

8有一滑轮组由三根绳子与动滑轮连接,已知动滑轮重20N,提起物体重7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使重物匀速上升时所用的拉力( )A.90NB.50NC.270N D.30N

9如图所示,G1=20N,台秤示数8N,不计滑轮重,物体G2重( ) A.2N B.18N C.28N D.20N

10如图所示,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如果物体的重力为Gl和G2,那

么G1与G2的关系是( ) A.G1=G2B.G1=2G2 C.G1=G2 D

.无法判断四.

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提升重力为

G的物体(滑轮重力和摩擦力不计),在图6中分别根据对绳子拉力F的要求,画出绳子的绕法。

1

2

一1.×2。√3. ×4×5. √二 1.动上26 4 2.4 22 40 3.4N 4.1/2 =

5.1/5 1/4

6.6 0

7.G 1/2G 1/3G

8. 10 三1.D 2.C 3.A 4.C 5.B 6.D 7.B 8.D

9.B 10.B 四。略

篇二:初中物理滑轮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物体乙所受

的合力为__________N。

7.如图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相同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__________,F1=_________,F1=_________,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

8. 如图所示,绳子与滑轮重不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M1=5kg,那么M2应

等于__________ kg。

11

1

三.选择题

1.使用图4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G所用的拉力中,力[ ]

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一样大

2.使用滑轮组可以[ ]

A.省力又省距离B.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D.费了力但可以省距离

3.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已知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牛(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要使A向右匀速滑动,拉力F甲与F乙的大小分别为[ ]

A.40牛,20牛B.20牛,40牛

C.40牛,

40牛D.20牛,20牛

4.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600牛的物体,

最小的拉力是(不计动滑轮重力及摩擦)[ ]

A.600牛B.300牛C.200牛

D.100牛

5

.如图

9所示,不计滑轮重与摩擦,物体A

质量为2千克,物体B

质量为5千克,体积为10厘米。先用手握住A,待放手后

[ ]

A.物体B将沉到杯底B.物体B将停留在水面下任何地方

C.物体B将离开水面上升D.物体B最后浮在水面上

6.如图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

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33

1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2<F1<F3

7如图所示装置中,若拉力F=4N,则甲、乙两弹簧的读数分别为( )

A.8N,8NB.12N,8N C.8N,12N D.12N,12N

8有一滑轮组由三根绳子与动滑轮连接,已知动滑轮重20N,提起物体

重7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使重物匀速上升时所用的拉力( )

A.90N B.50N C.270ND.30N

2

9如图所示,G1=20N,台秤示数8N,不计滑轮重,物体G2重( )

A.2N B.18N C.28N D.20N

10如图所示,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如果物体的重力为Gl和G2,那么G1与G2的关系是( )

A.G1=G2B.G1=2G2 C.G1=1G2 D.无法判断

2

四.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力为G

的物体(滑轮重力和摩擦力不计),在图6中分别根据对绳子拉力F的要求,画出绳子的绕法。

3

篇三:初中物理滑轮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6.6 滑轮和滑轮组

1.定滑轮

定滑轮工作时,它的轴固定不动。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解释动力方向的改变(实质是个等臂杠杆)2.动滑轮:

动滑轮工作时,: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3.滑轮组:使用了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的滑轮组。这样既节省了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4.公式:F=1(G+G动)S=nh V绳=nV物

滑轮的基础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一、是非题:

1.旗杆顶上装有滑轮,升旗时可以省力。()2.滑轮是变形的杠杆,所以使用滑轮不一定省力。()3.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也能省一半距离。(

4.使用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只能省一半力。()5.又省力又省距离的滑轮是没有的。()二、填空题:1.图1中A是____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__(选填“上”、“下”)。如果A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体,至少要用____牛的拉力。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___米。2.如图2所示,重物G重40牛,若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为22牛,则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牛,钩子1受到绳子的拉力为____牛,钩子2受到重物G的拉力为____牛。3.如图3所示,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拉力F为2牛,____

4.如图7所示,使用动滑轮

提起重物G时,拉力F=____G(不计滑轮重和摩擦)。若用斜向上的力拉绳子,所需拉力F'____F(选填“>”、“=”或“<”)。

5.如图8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F1=____G,F2=____G。 6. 下图中,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测力计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N,物体乙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__N。

F1

7.如图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相同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__________,F1=_________,F1=_________,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

8. 如图所示,绳子与滑轮重不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M1=5kg,那么M2应

6.如图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

8有一滑轮组由三根绳子与动滑轮连接,已知动滑轮重20N,提起物体重7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使重物匀速上升时所用的拉力( )A.90NB.50NC.270N D.30N

9如图所示,G1=20N,台秤示数8N,不计滑轮重,物体G2重( ) A.2N B.18N C.28N D.20N

10如图所示,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如果物体的重力为Gl和G2,那么G1与G2的关系是( )

1

A.G1=G2B.G1=2G2 C.G1=G2 D.无法判断

2

四.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力为G的物体(滑轮重力和摩擦力不计),在图6中分别根据对绳子拉力F的要求,画出绳子的绕法。

一1.×2。√3. ×4×5. √二1.动上26 4 2.4 22 40 3.4N 4.1/2 =

5.1/5 1/4

6.6 0

7.G 1/2G 1/3G

8. 10 三1.D 2.C 3.A 4.C 5.B 6.D 7.B 8.D

9.B 10.B 四。略五20N

(完整word)九年级物理滑轮同步练习题

《滑轮》自测题 基础训练 ( A 级 ) 1.如1图所示,在旗杆上升起的奥运五环旗帜,使用的A 装置是___滑轮(“定”、“动”),它有优点也有缺点,它的优点是__ _,缺点是____。 2.如图2所示,物重20N,该滑轮是__滑轮,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N,使用这种滑轮能__,但不能___。(不计滑轮重) 3.定滑轮的实质是__的杠杆,动滑轮实质是_____的杠杆,使用动滑轮时能省__力,但要费____。 4.如图3所示,物重10N,手拉弹簧测力计在C 位置时示数为___N;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A、B、C三个不同位置时,拉力FA 、FB 、FC 的大小关系是_____。 5.如图4所示,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A 物体重100N ,B 物体重60N ,不计绳重及摩擦,则物体A 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是__N 。 6.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按如图5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车的动力比阻力小800N ,则甲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___,乙图中人 拉 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___,其中比较省力的是__图。(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7.如图6所示,如果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计,物重G =300N ,则图甲中的拉力F 甲=___N ,图乙中的拉力F 乙=___N ,如果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30N , 物重G =300N ,则F ’甲=___N ,拉力F ’乙=___N 。 8.关于简单机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定滑轮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B.斜面是一种费力的机械 C.使用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9.如图7所示,把重为20N 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 ,若不计绳重及摩 擦,则拉力及动滑轮重力的大小分别是( ). A .10N 8N B .12N 4N C .16N 8N D .6N 4N 10.如图8所示,人对绳的自由端拉力F都相等,且物体都处于静止 状态,不计滑轮重和摩擦,比较四个物体中重力最大的是( ). C B A G A B F 甲 G G F 乙 甲 乙

初三物理滑轮经典例题

滑轮 西提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滑轮是杠杆的变 形,定滑轮实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杆,其动力臂与 阻力臂等于 ________________ 。它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不能 图 7 图 11-2-17 摩擦力是 A. 60N B. 120N C. 20N D. 180N 4.如图9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 中正确的是 ( ) 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 乙是动滑轮,使用时 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 被匀速移动(如图10),拉 2. 如图7所示,若动滑轮重和摩擦忽略不计,用滑轮或滑轮组提起 同一重物的几 3. 如图8所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 F=60N 则物体受到的 乙是定滑轮,使用 时不能省力 5.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 种方法其 F 省力 图 8 省力 D. 图9

力分别为F 甲、F 乙、F 丙,不计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 的大小,则 牛时绳子的绕法 知识点 一、定滑轮 1. 定滑轮的特征:使用时,轴的位置固定, 2. 定滑轮的特点(探究实验) 物体的重G,拉力F ,物体提升的高度h , 比较G 和F , s 和h 的大小 A. F 甲v F 乙v F 丙 B. F 甲〉F 乙〉F 丙 C. F 甲 > F 乙二F 丙 D. F 甲=F 乙〉F 丙 6. 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车间, 某工人设计如图11所示 的四种方案 7. (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根截面) 力的方案是 —图11 甲 £ 12,用这个滑轮 8. 茫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如图 组提升■重为300N 的重物(忽略滑轮组和绳子重及摩擦),甲图画 出(1)当动力F=150N 时绳子绕法; (2)乙图画出当动力F=100 ( 能/不能 ;(2)使用定滑 (1)使用定滑轮 /不能)省距离 ⑶ 当改变拉力的方向时,拉力的大小是否改变? 3.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 滑轮 动滑轮的特征:使 丄⑥"F !杠杆。F G 厶匕 能 、 1. 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 不随物体一起运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滑轮及滑轮组练习题

初中物理滑轮及滑轮组练习题 一、选择、填空 1.如图所示,通过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G 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 1、F 1、 F 1,则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 ) A 、F 1最大 B 、F 2最大 C 、F 3最大 D 、一样大 2.下图中,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测力计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N ,物体乙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__N 。 3.如图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 的相同重物,在A 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 1=__________,F 1=_________,F 1=_________,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 6.如图所示,滑轮A 是__________滑轮,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滑轮B 是__________滑轮,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整个装置叫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 _____,若G=200N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__________N 时可使重物G 匀速上升。 7.如图所示,绳子与滑轮重不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m 1=5kg ,那么m 2应等于__________ kg 。 8、如图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 1、F 2、F 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 ) A 、F 1>F 2>F 3 B 、F 1<F 2<F 3 C 、F 2>F 1>F 3 D 、F 2<F 1<F 3 9、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11、用图5所示的四种机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12、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 甲、F 乙、、F 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A 、F 甲<F 乙、<F 丙 B 、F 甲>F 乙、>F 丙 C 、F 甲>F 乙、=F 丙 D 、F 甲=F 乙、>F 丙 1 2 1

初中物理滑轮教案

课题滑轮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这两种滑轮在生活和实际中的应用。明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是变形杠杆。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可以组成滑轮组,达到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初步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方法。 教具铁架台、滑轮两个、长细绳、钩码四个、 滑轮组(由两个滑轮组成的)两个 教学过程互动与反馈 第一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一、初步认识滑轮 1.提出问题:如何把木料运到楼上? 做一做:选择合适的器材做一个模型,试一试能否实现自己的设想。 2.介绍滑轮的结构: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观察使用时的情景: a.使用时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这种 滑轮称为定滑轮; b.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称为动滑轮。 3.请学生举出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滑轮的实例,并指出分别是哪一种滑轮。 4.说明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二、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2.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 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 2 3 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旗杆顶端的滑轮、塔吊提起重物时下端的动滑轮、电梯上的滑轮等。

三、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 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 2 3 4.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补充实验: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四、课堂练习和作业: 1.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2.如图所示,用滑轮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拉同一重物在相同 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为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其中正确的是() A.F1=F2=F3B.F1<F2<F3 C.F1<F3<F2D.F3<F1<F2可以发现,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时,拉力的示数会变大。

(完整word)初中物理滑轮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滑轮的基础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一、是非题: 1.旗杆顶上装有滑轮,升旗时可以省力。()2.滑轮是变形的杠杆,所以使用滑轮不一定省力。()3.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也能省一半距离。()4.使用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只能省一半力。()5.又省力又省距离的滑轮是没有的。()二、填充题: 1.图1中A是____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 应向____(选填“上”、“下”)。如果A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体, 至少要用____牛的拉力。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 ____米。 2.如图2所示,重物G重40牛,若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 拉力为22牛,则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牛,钩子1受到绳子的拉力为 ____牛,钩子2受到重物G的拉力为____牛。 3.如图3所示,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拉力F为2牛,木块所受 摩擦力为____ 4.如图7所示,使用动滑轮提起重物G时,拉力F=____G(不计滑 轮重和摩擦)。若用斜向上的力拉绳子,所需拉力F'____F(选填“>”、 “=”或“<”)。

F1 F2 F 3 5.如图8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 F1=____G,F2=____G。 6.下图中,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测力计 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N,物体乙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__N。 7.如图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 的相同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 F1=__________,F1=_________,F1=_________,不 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 8.如图所示,绳子与滑轮重不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 果M1=5kg,那么M2应等于__________ kg。 三.选择题 1.使用图4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G所用的拉力中,力[] A.F1最大B.F2最大 C.F3最大D.一样大 2.使用滑轮组可以[] A.省力又省距离 B.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D.费了力但可以省距离 M1 M2

九年级上册物理《力和机械》杠杆、滑轮_知识点总结

杠杆、滑轮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的知识点很多,我们在理解概念的同时一定要多动手,多观察书中图形结构。本节要特别注意滑轮组合的绕线方法。本节有配套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 1、杠杆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2)五要素:支点(O) 绕着的固定点;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阻力臂(L2)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注意:在画力臂时先找到作用点,如下图,然后再画出支点到作用力线的距离,作用力的线必要时需要延长,延长部分用虚线表示。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3)平衡条件:F1×L1=F2×L2 (4)种类和应用: 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三种。三种都有利也有弊。

注意:省力杠杆中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当动力作用在杠杆末端且方向与杠杆相互垂直时,最省力 2、滑轮及滑轮组 (1)、定滑轮 ① 相当于等臂杠杆,支点是滑轮的轴,力臂是滑轮的半径。 ② 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注意:定滑轮省力,但是可以改变方向,这给我提供了很多方便,比如,人站在低处就可以把物体从低处运送到高处。 (2)、动滑轮: ① 相当于省力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 ② 特点是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注意:和动滑轮的区别就在于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能像定滑轮一样人站在低处把物体从低处运送到高处。 (3)、滑轮组:通过组合达到同时拥有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有优点。 注:物理中类似的组合还有显微镜、望远镜 (1)绕 线:(奇动偶定)。当绕在动滑轮上是奇数条线时,把线的一头系在动滑轮上,简称“奇动”如图2;当系在动滑轮上是偶数条线时,把线的一头系在定滑轮上,然后开始绕线,简称“偶定”如图 1。 注意:省力倍数是看动滑轮上 绕线条数,比如上图1 中动滑轮上是2条线,所以省一半的力。

中考物理 滑轮专题复习练习题

滑轮 1. 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拉起钩码.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较大 B.F3较大 C.F1、F2、F3的大小不能确定 D.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力 F1、F2、F3所做的功相等 2.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或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h,最省力的是(滑轮重不计)( ) 3.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铁块,由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重6 N的沙桶相连且保持静止.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使用定滑轮是为了省力 B.铁块受到绳子的拉力为6 N C.铁块对桌面的压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剪断绳子,铁块由于惯性将向左运动 4.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移动物体A时.当沿不同方向分别用F1、F2、F3的力,以不同速度匀速拉

动物体时,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F1=F2=F3 5. 如图所示装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秤读数为10 N,物体M的运动速度为1 m/s(若不计滑轮与绳子质量、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滑轮与轴间摩擦),那么在此过程中( ) A.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 N B.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 N C.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0 W D.1 s内滑轮对物体M做功为10 J 6. 下图所示,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使用的机械能抽象为斜面的是( ) 7. 学校旗杆顶装有定滑轮,这样做( ) A.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 B.省力,但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C.不省力,但改变施力的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8. 如图所示,用力F匀速提起重为4 N的物体A.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关于所用滑轮的种类和力F的大小,正确的判断是( )

九年级物理杠杆滑轮练习题

6.(2008佛山市)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解析:判断一个杠杆是什么类型的杠杆,通常采用比较杠杆动力臂和阻力臂长短。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是省力杠杆,反之是费力杠杆。镊子是费力杠杆,羊角锤、瓶起子是省力杠杆,托盘天平是等臂杠杆。 答案:B 25.(2008佛山市)如图所示,甲是我们常使用的指甲钳,乙是它的示意图。请细心观察,此钳哪些部位分别应用了哪些物理知识及原理,请你写出二个应用不同原理的例子。 答案:钳口D很锋利——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加压强;钳柄(AC)上有粗糙的刻纹——增大摩擦;指甲钳的CBA部分——省力杠杆 17.(2008广州)在图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解析:理论上吊起动滑轮绳子股数越多,越省力,但由于人站在地面上向下拉,有两股绳子吊起动滑轮,根据“奇动偶定”的方法,绳子起点定在定滑轮上。所以画出如图所示的绕线。答案:如图所示。

5.(2008成都)如图所示的简单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能省力的是() 解析: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施力的方向。 答案:D 5.( 2008成都)在抗震救灾中,为了从垮塌的建筑中尽快 地实施救援,营救生命,使用到了大量的汽车起重机。正在 家中复习的小陈同学看到救灾现场的救援画面后,在感动之 余,找来了一台玩具汽车起重机,进行了探究。 小陈要探究的问题是,起重机吊起的重物静止在空中时: ①支撑臂对起重臂的作用力大小;②水平地面受到的起重 机的压强。 为此,小陈除起重机外,还准备了以下器材:重物、弹 簧测力计、棉线、面积足够大的坐标纸、墨水、毛笔、复写 纸。 (1)要完成他的探究,上述器材中还应该增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完成问题①的探究,需要测量力臂。请你在图18中作出支撑臂CD 对起重臂AB 的作用力F的力臂,其中O 点是支点。 (3)在问题②的探究中,针对接触面积的测量中遇到的困难,小陈设计了两套实验方案。方案一的实验步骤为: A.用棉线拴牢重物,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出起重机的重力G1、重物的重力G2; B.将重物挂在起重机的挂钩上,如图18 所示; C.在水平地面上从下往上依次铺放坐标纸、复写纸,然后将起重机平放在复写纸上,保持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D.取走起重机,根据轮胎和支架在坐标纸上留下的印迹,计算出起重机(包括轮胎和支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S; E.求出水平地面受到的起重机的压强p=_______。 方案二与方案一只有步骤C 不同,请你根据小陈准备的器材写出步骤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结束后,小陈对问题②的探究中接触面积的测量仍然感到不够满意,认为测量不够准确。请你任选一种方案,简略指出其测量不够准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刻度尺(或三角板.) (2)如图所示。

(物理)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所示,每个滑轮的重力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力,G1=60N,G2=38N,甲乙两种 情况下绳子在相等拉力F作用下静止。则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 A.3N B.6N C.11N D.22N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可知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不计绳重和摩擦力,拉力F=1 n (G+G轮),因为 拉力相同,据此列方程求动滑轮的重力。 【详解】 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分别为:n1=3,n2=2,滑轮的重力相等,设动滑轮的重力 为G轮,不计绳重和摩擦力,则拉力分别为:F1=1 3 (G1+G轮),F2= 1 2 (G2+G轮), 由题知F1=F2,所以1 3 (G1+G轮)= 1 2 (G2+G轮),即: 1 3 (60N+G轮)= 1 2 (38N+G 轮 ), 解答动滑轮的重力:G轮=6N。 故选:B。 2.如图所示,工人利用动滑轮吊起一袋沙的过程中,做了300J的有用功,100J的额外功,则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A.75% B.66.7% C.33.3% D.25%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人所做的总功为W总=W有+W额=300J+100J=400J,故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300J/400J=75%,故应选A。 【考点定位】机械效率 3.如图为工人用力撬起石头的情景,小亮在图中画出了四个作用于硬棒上的力,其中能正确表示工人左手施力且最省力的是() A.F1B.F2C.F3D.F4 【答案】C 【解析】 解答:因为由图可知,四个力中F3的力臂最长,所以根据杆杆平衡条件可知,最省力的是沿F3方向.故选C. 4.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分别用力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η甲=η乙,W甲=W乙 B.η甲>η乙,W甲>W乙 C.η甲<η乙,W甲<W乙 D.η甲>η乙,W甲<W乙 【答案】A 【解析】 【详解】 物体升高的高度和物体重力都相同,根据公式W=Gh可知做的有用功相同;由图可知,动滑轮个数相同,即动滑轮重力相同,提升的高度相同,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做的额外功 相同.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则总功相同,即W甲=W乙.根据η=W W 有 总 可知,机械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1.2滑轮 学案

11.2 《滑轮》学案 1 姓名 【学习目标】 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3、 能识别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滑轮。 4、 通过联想和类比,了解滑轮的实质是杠杆的变形。 【学习过程】 【要点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1、 观察书P9图11—15,11—16两个使用滑轮的实例:升国旗和把装修材料运上楼; 2、 分析比较两种情况下使用的滑轮不同之处; 小结: 1、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 (2)像图(b )中那样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匀速上升,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3)像图(c )中那样斜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读出测力计示数; (4)像图(d )中那样水平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读出测力计示数; 2、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序号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1 2 3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使用时, 的滑轮叫定滑轮; (2)使用时, 的滑轮叫动滑轮。 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优点: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________(相同、不同),说明使用定滑轮 改变拉力方向。(填“可以”或“不可以”) (2)缺点:使用定滑轮 省力;(填“能”或“不能”)

【要点三】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1、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动滑轮的重力:G 动= N; (2)按图(a)方式组装组装动滑轮,竖直向上拉 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状态,读取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F1,并比较这个示数与钩码和动滑轮总重的关系; (3)改变钩码的重力,按图(a)重复一次实验, 记下此时测力计示数F2; (4)保持钩码重力不变,按图(b)方式拉,比较 此时拉力F3与F2的大小; 2、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序号钩码和动滑轮总重G总/N 弹簧测力计拉力F/N 1 2 3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1)优点:使用动滑轮省力;(填“可以”或“不可以”) (2)缺点: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________(相同、不同),说明使用 动滑轮改变拉力方向。(填“能”或“不能”) 【要点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外形相同的滑轮为什么使用方法不同会 出现不同的作用呢?我们可以利用杠杆平 衡原理来进一步论证。 (1)定滑轮可以看作一种变形的杠杆,由图可知,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 是:,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初中物理滑轮练习题 含答案

九年级上物理滑轮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14?广州一模)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F3,那么,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2<F1<F3 3.(2010秋?元宝区校级月考)要使用滑轮组将物体匀速提升,物重1250N,而绳子最多能承受250N的力,若不计动滑轮自重,则滑轮组中至少有() A.一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B.两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 C.两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D.三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 4.(2010秋?华亭县校级期中)用一个重为10N的动滑轮来提升重为100N的重物,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力,则实际工作时的最小拉力是() A.正好是60N B.正好是55N C.可能是40N D.可能是60N 5.(2015?资阳校级自主招生)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已知M>m,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不计滑轮质量,则() A.转轴O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M+m)g B.转轴O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2Mg C.水平地面对物体A的作用力大小为(M﹣m)g D.水平地面对物体A的作用力大小为Mg 6.(2015?沭阳县校级模拟)利用定滑轮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时,若所用拉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则F1、F2和F3的大小关系是() A.F1=F2=F3B.F1<F2<F3C.F1>F2>F3D.F1>F2=F3

8.(2009春?仁寿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物体A重20牛,滑轮重1牛,弹簧秤的示数为25牛,则物体B重() A.24牛B.21牛C.12牛D.11.5牛 9.(2015?庆阳)用如图所示的滑轮或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h,最省力的是(滑轮重不计)() A.B.C.D. 10.(2015春?巫溪县期末)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滑轮组的特点,他将重为5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1m,每个滑轮重均为1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有关绳端移动距离s、绳端拉力F、悬挂定滑轮处拉力F′的大小正确的是() A.s=3m,F=2N,F′=7N B.s=3m,F=1.7N,F′=5N C.s=2m,F=3N,F′=10N D.s=2m,F=2.5N.F′=7.5N 11.(2007?通辽)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60牛,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A.60牛B.120牛C.20牛D.180牛 12.(2013春?通州区校级期中)用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拉力F=3N,物体A的速度v=0.2m/s,忽略滑轮重、绳重和轴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受到合力不为零B.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N 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9N D.竖直墙受到的拉力为9N

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练习题2苏科版89

滑轮 1.如图所示,起重机吊臂前端简单机械是 ( )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D.轮轴 2.以下给出的机械中,不属于简单机械的是 ( ) A.定滑轮 B.斜面 C.手推车 D.动滑轮 3.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物重最大的是() 4.如图所示,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是 ( ) 5.如图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和摩擦)。使用时: (1)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 A F拉绳使G匀速上升。 (2)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 B F拉绳使G匀速上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A F<G B. A F> B F C. B F = 2 G D.以 上说法都不对 6.滑轮实质上是变形的杠杆,系在旗杆的上端,升旗用的滑轮是_______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装在起重机上,与重物一起运动的滑轮是________滑轮,能省力. 7.如图所示,是动滑轮工作原理图.由图可知,动滑轮可以看作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_____倍的杠杆.忽略动滑轮的重力及绳与动滑轮问的摩擦力,匀速提升重物时,动力F1与阻力F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A B C D

第7题第8题第9题 8.生产实践活动中,人们将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成为滑轮组,如图所示.滑轮组的工作特点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明同学用滑轮组吊起摩托车,如图所示.滑轮组动滑轮的个数为________,摩托车的重力有________根绳子承担. 10.小明和小杰同学握住两根较光滑的木棍,小华同学把绳子的一端 系在一根木棍上,然后按图所示依次绕过两根木棍,绳与木棍问的摩擦力 可忽略不计.小明和小杰同学相距一定的距离,握紧木棍站稳后,小华用 很小的力便能拉动他们. (1)两根木棍和绳组成的“简单机械”相当于__________. (2)若小华所用的拉力为20 N,则小明和小杰受到的拉力分别为_______. 11.画出如图所示中,用滑轮组提升水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第11题第12题第13题12.如图所示,汽车陷进淤泥里,驾驶员实施自救,此自救器是________(填写简单机械名称).画出自救器绳索最省力的绕法. 13.如图所示,是测量物体A与桌面间摩擦力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的滑轮是_______(选填“动滑轮”或“定滑轮”),这种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将要攀登的一座海拔400m小山的示意图.观察图片,比较南、北两条攀登路径的情况可知:__________路径比较省力,理由是______________.坡道是___________(选填“杠杆”、“轮轴”或“斜面”)的实例.

九年级上册物理《力和机械》杠杆、滑轮

九年级上册物理《力和机械》杠杆、滑轮 九年级上册物理《力和机械》杠杆、滑轮_知识点总结 杠杆、滑轮 1、杠杆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2)五要素:支点(O)绕着的固定点;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注意:在画力臂时先找到作用点,如下图,然后再画出支点到作用力线的距离,作用力的线必要时需要延长,延长部分用虚线表示。动力臂越长越省力。(3)平衡条件:F1×L1=F2×L2(4)种类和应用: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三种。三种都有利也有弊。种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特征优缺点应用举例锤子,起子,动滑轮钓鱼杆,筷子,镊子天平,定滑轮L1>L2省力但费距离L1<L2费力但省距离L1=L2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注意:省力杠杆中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当动力作用在杠杆末端且方向与杠杆相互垂直时,最省力 2、滑轮及滑轮组(1)、定滑轮 ①相当于等臂杠杆,支点是滑轮的轴,力臂是滑轮的半径。 ②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注意: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方向,这给我提供了很多方便,比如,人站在低处就可以把物体从低处运送到高处。(2)、动滑轮: ①相当于省力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②特点是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注意:和定滑轮的区别就在于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能像定滑轮一样人站在低处把物体从低处运送到高处。 (3)、滑轮组:通过组合达到同时拥有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有优点。注:物理中类似的组合还有显微镜、望远镜 (1)绕线:(奇动偶定)。当绕在动滑轮上是奇数条线时,把线的一头系在动滑轮上,简称“奇动”如图2;当系在动滑轮上是偶数条线时,把线的一头系在定滑轮上,然后开始绕线,简称“偶定”如图1。 注意:省力倍数是看动滑轮上中动滑轮上是2条线,所以省一半的力。 (2)计算滑轮组拉力的公式:(n为动滑轮上的绳子的条数)A、不考虑摩擦和滑轮重时F=G物/nB、考虑滑轮重时F=(G物+G动)/nC、拉力的移动距离S=nh 3、斜面:斜面越长越省力.实例:盘山公路、螺丝钉、楼梯、引桥 绕线条数,比如上图1 扩展阅读:九年级上册物理《力和机械》杠杆、滑轮知识点总结 杠杆、滑轮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的知识点很多,我们在理解概念的同时一定要多动手,多观察书中图形结构。本节要特别注意滑轮组合的绕线方法。本节有配套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 1、杠杆

初三物理滑轮

滑轮 关于滑轮,可以考查的知识点有拉力(F)、机械效率(η)、速度(v)、功率(P)等,综合性较强。 (一)基本方法 对于滑轮或滑轮组的拉力(F)或机械效率(),一般分为三种状态: a. 理想状态:即不计滑轮的重(G动)、绳重()、摩擦力(),此时,拉力,机械效率。 b. 半理想状态:只计,不计,此时拉力,机械效率 。 c. 实际状态:只计G动、G绳、G f,,此时拉力,机械效率。(二)滑轮组打捞问题 利用滑轮组打捞物体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其相关的问题解答也频频地出现在近年的中考题中。由于它涉及浮力、二力平衡、机械效率、功、功率等多方面的知识,可谓点多面广,同时,题目的难度较大,逻辑性强,又常常以压轴题的方式出现,因此,对学生学习提出更高要求。下面举例说明这类问题的处理技巧和启示。 1. 明确几点 如图所示,设动滑轮对重物的拉力为T,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半理想)则 (1)物体在水中,有 (2)出水前有(n为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 出水后,有

(3)物体在水中拉力做的有用功 (4)机械效率:(其中是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为物体上升的高度) (三)“倒下”的滑轮 滑轮的使用常有竖直放置和水平放置两种形式。同学们接触较多的是竖直放置形式,而对水平放置的滑轮感到陌生,其实,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 1. 使用动滑轮,要搞清谁是动力,谁是阻力。当使用动滑轮拉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设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f,若拉力作用在绳的自由端,有,则可省力一半,如图(a)所示;若拉力作用动滑轮轴上,有,如图(b),这时反而费力。可见,对水平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力,一定要注意动力作用在何处。 2. 绳子的自由端和动滑轮移动的距离关系和速度关系为:,其中分别指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速度,分别指动滑轮或物体移动的距离、速度,是指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 3. 当滑轮沿水平方向拉物体时,可忽略动滑轮重。 4. 求机械效率时,有用功一般指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即。 5.在使用滑轮组的整个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平均功率。 (四)根据要求设计滑轮组 (1)根据要求确定动滑轮上绳的段数。 (2)根据绳的段数,确定动滑轮的个数:一个动滑轮可拉2段绳,还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也可以拉三段绳,但就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了。 设想如果需要n段绳(n为偶数)那么就需要n 2 个动滑轮和 n 2 个定滑轮。穿绳组装时, 绳的固定端要固定在滑轮下的挂钩上(这叫做“偶定”),若不改变力的方向,还可少用一

2020初三物理杠杆和滑轮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如图表示人的肱二头肌收缩使前臂曲肘时的情况,图中已标出了支点的位置、桡骨及茶杯的受力方向。人的前臂是一 个____________力杠杆,这种结构给人带来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____________可省一半力,图____________最费力,图____________和图____________ 用力大小 一样。 3、某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 法挑着同一物体行走。甲图中肩受到压力 ______乙图中肩受到的压力;甲图中手施加 的动力______乙图中手施加的动力。(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4、写出下列图中各个情况时拉力的大小: (物体的重用G 表示,滑轮的重用G 1表示,绳重和摩擦不计。) 1题图2题图 甲乙3题图

5、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200N的重物,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将物体匀速拉动,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是 48N,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滑轮与绳间摩 擦,水平拉力F为______N 。若绳子自 由端移动速度为0.6m/s,则物体移动速度为。 6、某人用扁担担水,前面用大桶,桶和水共重250N,后面用小桶,桶和水共重200N,扁担长 1.8m,为了保持平衡,此人的肩应放在离桶处;若再给大桶中加50N的水,为了保持平衡,此时人的肩应向移动m才可以。 7.列车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车(如图所示)。 若货物在车内摆放均匀,当前轮遇到障物A 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 杠杆,支点是______(写出字母);当后轮遇 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__,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力杠杆。 8、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拉着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 线运动时,弹簧

初二物理滑轮练习题

滑轮 1、1、知识点: (1)(1)定滑轮: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2)(2)动滑轮: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但费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3)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 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G 物+G 动滑轮 )其中n表示吊 着物体的绳子段数。 2、2、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1)理解吊着物体的绳子段数,就是通过动滑轮的绳子段数,不包括通过定滑轮的绳子段数。 (2)(2)理解动滑轮的支点位置与定滑轮不同:定滑轮的支点位置就是固定轴,它位于动力和阻力的中间位置。 (3)(3)动滑轮的支点位置不在动力和阻力的中间,而是位于滑轮的一侧,即动力和阻力的一侧,它是动支点。 3.重点难点: 1.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2.根据承担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段数,推断提起重物所用力的大小。能根据要求,画出绳子的绕法。 典型例题解析: 例1、如图,人对绳的拉力都是F,将各重物匀速提起。不计动滑轮重,物重最大的是()

A、A、G 1B、G 2 C、G 3 D、G 4 分析与解: 图(1)是定滑轮:其作用是不省力。拉力大小与物重相同即G 1 =F。 图(2)是动滑轮:其作用是省一半力,拉力F是物重的,即G 2 =2F。 图(3)是滑轮组:承担重物和动滑轮的绳子有三段拉力F是物重的, 即G 3 =3F。 图(4)的滑轮组:承担重物和动滑轮的绳子有两段,拉力F是物重的, 即G 4 =2F。 答案:物重最大的是G 3 ,正确的选项是C。 例2、如图所示,若每个滑轮重均为1N,在绳的自由端用力将重25N的物体匀速提起,不计摩擦,则拉力F=_____________N? 分析与解:滑轮A是定滑轮,滑轮B是动滑轮,承担重物和动滑轮的绳子有两段,拉力F是总重的。 即F===13N 答案:拉力F=13牛。

初三物理杠杆,滑轮及功,机械效率经典例题(附答案)

杠杆与滑轮 教学目的: 1、巩固杠杆五要素,掌握杠杆平衡条件 2、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教学难点:1、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 2、理解吊起动滑轮的绳n的物理意义 知识点总结: 1、杠杆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2、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3、定滑轮:工作时,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特点: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方向 动滑轮:工作时,轴随中午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特点: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

典型例题解析 杠杆与滑轮: 例1:如图1—6—1(a )所示的杠杆重;不计,O 为支点,AO =0.2m ,当在A 点悬吊一重6N 的物体,绳子的拉力F =3N 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图中画出拉力矿的力臂l 2,力臂l 2为________m . (a ) ` (b ) 图1—6—1 如图1—6—1(b ),画出杠杆OAB 示意图,找到支点O ,BC 为力的作用线,画出力臂l 2.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 ·OA =Fl 2 代入数值:6N ×0.2m =3N ×l 2 l 2=2×0.2 m =0.4 m 答案 力臂l 2如图1—6—1(b ),l 2为0.4m 例2:杠杆OA 在力F A 、FB 的作用下保持水平静止状态,如图1—6—5(a ).杠杆的自重不计,O 为杠杆的支点,FB 的方向与OA 垂直,则下列关系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 ) A .F A ·OA =F B ·OB B .F A ·OA <F B ·OB C . B A F F =OB OA D .F A >OA OB F B (a ) (b )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滑轮》练习题1 (新版)苏科版

滑轮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杠杆一定能够省力 B.定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C.动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D.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利用滑轮吊木箱,滑轮轴的位置随木箱一起运动,该滑轮的作用是 ( ) A.改变力的方向 B.能够省力 C.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D.能够省事 3.如图所示,古代护城河吊桥上安装的滑轮A是 ( ) A.动滑轮、能省力 B.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 C.定滑轮、能省力 D.动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 4.如图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比较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正确的是() A.F甲>F乙B.F乙=F丙 C.F丙<F丁D.一样大 5.定滑轮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是 ( ) A.既能省力,亦能改变施力方向 B.只能改变施力的方向 C.只能省力,不能改变施力方向 D.只能改变施力的大小 6.如图所示,打桩机所用到的两个滑轮,分别属于 ( ) A.动滑轮、定滑轮 B.定滑轮、定滑轮 C.定滑轮、动滑轮 D.动滑轮、动滑轮 7.如图所示,高楼大厦电梯中的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是_______滑轮,其作用是__________.

第7题第9题第10题 8.定滑轮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是_________,如学校旗杆上均固定有一只定滑轮;动滑轮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是能够省力,如_______________. 9.如图所示,要将房屋装修用的长木料、水泥、黄沙运到楼上,可用的简单机械有________和________. 10.如图所示,夏天为了遮阳,窗前挂有竹帘,其顶部安装的是两个_______滑轮,这种滑轮的优点是_______. 11.小明同学设计的研究定滑轮的应用特性的实验方案是: 实验器材:定滑轮、铁架台、横杆、弹簧测力计、细绳、钩码若干. 实验步骤:①选取适当的高度将横杆固定在铁架台上;②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钩码的重G;③取一根细绳穿在定滑轮的槽中,绳的一端系弹簧测力计,一端系钩码;④用细绳穿过定滑轮的框,将定滑轮系在横杆上,如图所示;⑤通过弹簧测力计提起钩码,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钩码的重进行比较;⑥沿不同的方向通过弹簧测力计拉钩码,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比较拉力G与F的大小;⑦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数据记入表中. 实验记录数据的表格: 实验序号拉力的 方向 钩码运动 方向 钩码重 G/N 测力计示数 F/N ① ② ③ 根据设计的方案,玲玲进行了实验. 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自己的实验操作经验对玲玲的方案进行分析评价. 评价:(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明同学用一根绳和一个滑轮,借助木桩设计出如图所示的(a)、(b)两种方案,将小木船拉上沙滩.比较两种情况木船受到的力和所用拉力大小可知,_______方案,滑轮的作用是动滑轮;另一方案中,使用滑轮没有省力,但能省_________,木船靠岸的速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