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肿瘤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肿瘤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肿瘤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肿瘤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肿瘤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第一节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

【疾病诊断方法】

怀疑NHL应首选快速、简便并可能明确诊断的检查,如骨髓涂片、体液(如

胸腹腔积液等)肿瘤细胞形态学检查及免疫分型检查。如不能明确形态及免疫分型应及时作病理活检,尽量争取获得组织标本以明确诊断及分型。细针穿刺活检标本量少,常使病理诊断困难,因此不做首选。避免诊断不明时使用激素及化疗类药物。

【病理分型、免疫分型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1.组织病理形态学分型:组织病理学检查是NHL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诊断手段,有多个分类系统,建议病理科采用WHO分类方案(2008)。

2.免疫分型

免疫表型对恶性淋巴瘤的诊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标记尽量包括LCA、L26、CD79a、TdT、Ki-67、CDl0、CDl9、CD20、CD22。UCHL1、CD1、CD2、CD3、CD4、CD5、CD7、CD8。CD30、ALK。

3.细胞、分子生物学特征检查

有条件时行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Burkitt’s淋

巴瘤常见t(2;8),t(8;14)或t(8;22)。间变型大细胞性淋巴瘤常见有t(2;5),ALK/NPM融合。

【疾病分期检查】

在治疗前必须明确分期,常规分期检查包括以下项目:

1.全身体格检查

2.骨髓涂片

3.胸、腹、盆腔影像学检查(以增强CT检查为主)

4.脑脊液离心甩片找肿瘤细胞,必要时头颅MRI以除外颅内转移。

5.必要时全身骨扫描

通过以上检查确定肿瘤浸润范围并据此作出临床分期。

【分期标准】

建议采用St.Jude分期系统,标准见表2-3

表2-3 St.Jude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期系统

分期定义

I期单个淋巴结外肿块或单个淋巴结解剖区受累,除外纵隔及腹部起源。

Ⅱ期横膈同一侧的病变,≥单个淋巴结或淋巴结外肿块,伴有区域淋巴结浸润。

胃肠道原发(通常为回盲部),伴或不伴系膜淋巴结

浸润,基本完全切除。

Ⅲ期横膈二侧有病变。

所有原发于胸腔的病变。

所有广泛的未完全切除的腹腔病变。

所有脊椎旁或硬膜外肿瘤。

Ⅳ期有中枢浸润或骨髓浸润。

注: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定义:1.CSF WBC≥5个/ul.并CSF 标本离心发现淋巴瘤细胞;或2.有明确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症状或/和体征,如颅神经瘫痪,并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或3.脊髓压迫;或4.孤立性脑内肿瘤性病变。骨髓受累定义:1.骨髓穿刺涂片见≥5%但<25%的幼稚淋巴细胞;2.或骨髓活检发现局灶性侵润。

【治疗原则及急诊处理】

治疗手段以化疗为主。根据不同分期、免疫分型或形态分型采用不同治疗方案。鼓励参与并提交诊断、治疗及随访结果。

1.放疗:除中枢浸润、脊髓肿瘤压迫症、化疗后局部残留病灶、姑息性治疗等特殊情况外,常规治疗不推荐放疗。

2.手术:手术主要用于下列情况:(1)手术活检,尽量争取获得组织标本以明确诊断及分型,如肿块较小并为局限性病变,可将肿块完全切除。估计肿块不能完全切除时应仅做小切口活检术,不推荐肿瘤部分或大部分切除术。(2)急腹症:出现如肠套叠、完全性肠梗阻、肠穿孔、严重胃肠道出血等外科急腹症时考虑急诊手术。(3)二次活检及手术:化疗3个疗程后有稳定残留病灶时,应考虑再次活检(手术),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3.急诊处理:儿童NHL临床进展较快,应将之视作急诊,尽快完成

各项检查明确诊断。如为巨大纵隔肿块伴有气道及上腔静脉压追症状,无外周淋巴结肿大,细胞学检查(如骨髓及体液)也不能诊断时,可选择性采取肿块粗针穿刺活检、纵隔镜活检或胸骨旁切口活检。如此时有危及生命的现象,全身麻醉过于危险,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符合NHL,为抢救生命可给予紧急低剂量化疗,12—24 小时后多数病人的压迫症状就可能得到缓解,病情稍稳定后再行活检(24—48小时后),此时由于受化疗影响组织细胞学判断可能出现困难。有胸膜腔积液或心包积液时可引流改善症状。对已明确诊断的肿瘤负荷较大的患儿,应尽早采用3—7天低强度化疗(如B-NHL 治疗方案中的P化疗),同时给予水化2000—3000ml/M2、5%碳酸氢钠5ml/kg碱化尿液、别嘌呤醇10 mg/kg抑制过多的

尿酸形成,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避免肿瘤细胞溶解过快造成的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刚开始治疗时,输入液体多时可致原有的胸腹腔积液增多,必要时可留置引流。4.治疗方案:根据病理形态学分型及/或免疫分型,分别采用B细胞型NHL(或形态学为Burkitt’s型)或淋巴母细胞型NHL(免疫表型为前T或前B)治疗方案。具体方案见下:

【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方案】

一.适应证:

1. 未治成熟B细胞型NHL

(1)Burkitt’s型NHL

(2)大B细胞型NHL

(3)成熟B—ALL(肿瘤细胞表达SIgM或/和λκ

轻链,并/或肿瘤细胞有t(8;14)、t(8;22),t(8;2)

2.间变大细胞型NHL

3.各脏器功能基本正常

4.无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无器官移植史,非第二肿瘤。

二.分组及治疗计划

1.分组

Rl组手术已完全切除肿块(完全缓解),LDH正常。

R2组LDH小于正常2倍的I,II期。

R3组III,IV期,或LDH大于正常2倍。

R4组2个疗程未获完全缓解者。

2.治疗计划(同时符合二个组别条件时,选相对强一级化疗方案),见图2-11 评估

R l

R2

R3

R4

图2-11 B-NHL 治疗计划

三.化疗方案,见表2-4

2-4 B-NHL 化疗方案

及治疗结束时

非骨髓复发再缓解

注:除了长春新碱类和鞘注外,所有药物剂量根据体表面积调整

*第一疗程后增加至1500mg/m2

**10% iv 30',90% 23.5h,42h后四氢叶酸钙(CF)解救,剂量根据甲氨蝶呤血浓度调整,48小时MTX浓度应<

1umol/L,1~2umol/L时CF剂量为24mg/m2,Q6H,2~

3umol/L时CF剂量为36mg/m2,以此类推。72小时MTX浓度应<0.1umol/L,0.1~0.2umol/L时CF剂量为24mg/m2,0.2~0.3umol/L时CF剂量为36mg/m2,以此类推,直至<0.1umol/L。无MTX血浓度检测条件或化疗经验有限的治疗单位应将BB方案改为B方案。

***从治疗第一天开始,CNS(+)者隔天鞘注直至正常,接着一周2次共8次,然后每月一次鞘注。治疗结束时行头颅放疗(1800cGy)。

【儿童淋巴母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方案】

一、适应症:

1、通过病理/细胞学和免疫表型新诊断的淋巴母细胞型淋巴瘤,包括前B型淋巴母细胞型

2、骨髓幼稚细胞<30%

3、年龄<21岁

4、既往未接受抗肿瘤治疗

5、无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无器官移植史,非第二肿瘤

二、分组及治疗计划图

图2-12 T-NHL治疗计划

一、化疗方案

化疗流程为诱导方案I(Induction)、方案M(Protocol M)、再诱导(Re-Induction,仅用于III、IV期)、维持治疗(Maintenance)。化疗剂量与时间安排见下表。

药物剂量用药时间

诱导方案I

Prednisone(orally) 60mg/m21-28,then taper over

3×3days

Vincristine(iv) 1.5mg/m2(max

2mg)

8,15,22,29 Daunorubicin(iv over

1h)

30mg/m28,15,22,29

L—Asparaginase(iv over 1h) 10,000IU/m2(日

本协和X 0.7)

9,12,15,18,21,24,27,30

Cyclophosphamide(i

v over 1h)

1000 mg/m2 36,64

mesna 400 mg/m2 ,

h0,4,8

36,64

Cytarabine (iv) 75 mg/m238-41,45-48,52-55,59-

62

6-Mercaptopurine(or

ally)

60 mg/m2 36-63

I/T* 25 mg/m2 1,15,29,45,59(CNS+,

加8,22)

方案M

6-Mercaptopurine(or

ally)

25g/m2 1-56

Methotrexate 5g/m2 1,15,29,43

I/T 1,15,29,43

再诱导II(I+II期不

用)

Dexamethasone(orall

y)

10mg/m21-7,15-21

Vincristine(iv) 1.5mg/m2 (max

2mg)

1,8,15,22

Doxorubicin(iv over

1h)

30 mg/m21,8,15,22

L—Asparaginase(iv over 1h) 10,000IU/m2(日

本X 0.7)

1,3,5,7,9,11

Cyclophosphamide(i

v over 1h)

1000 mg/m236

mesna 400 mg/m2 ,

h0,4,8

38-41,45-48

Cytarabine (iv) 75 mg/m236-49

6-Thioguanine

(orally)

60 mg/m238,45

I/T*至104周Maintenance 20mg/m2 /w/po

MTX 50mg/m2 /d

6-MP 1.5mg/m2 /q8w

VcR 8mg/m2 /7d/q8w

DX

I/T(三联) III、IV期q8w至16

次,

CNS+ 至20次

表2-5 儿童淋巴母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方案药物剂量与时间安排表

MTX 10% iv 30' ,90% 23.5h,42h 四氢叶酸钙(CF)解救,剂量为15mg/m2 ,Q6H×3次后剂量根据甲氨蝶呤血浓度调整,48小时MTX浓度应<1umol/L,1~2umol/L时CF剂量为24mg/m2,Q6H;2~3umol/L时CF剂量为36mg/m2,以此类推。72小时MTX浓度应<0.1umol/L,0.1~0.2umol/L 时CF剂量为24mg/m2,0.2~0.3umol/L时CF剂量为36mg/m2,以此类推,直至<0.1umol/L。

*鞘注:I/II期DX+MTX,III/IV期DX+MTX+ARA-C

MTX:<1岁6mg,≥ 1 <2岁8mg,≥ 2<3岁10mg,≥3岁12mg.

DX: <3岁2.5mg,≥ 3岁5mg

ARA-C:<1岁15mg,≥ 1 <2岁20mg,≥ 2<3岁25mg,≥3岁25mg.

【方案说明】

诱导方案(Induction,1-64天,后休疗14天):

VCR 1.5 mg/m2(最大2mg) IV:第8,15,22,29天

DNR 30 mg/m2 IV (15分钟到2小时):第8,15,22,29天

Pred 60mg/m2 P0qd:第1-28天,9天减停(30mg/m2 x 3天,15mg/m2 x 3天,7.5mg/m2 x 3天)。

L-ASP 10000 IU/m2 IV:第9,12,15,18,21,24,27,30(日本协和生X0.7)

鞘注:第12、33天,如有CNS受累,加第18、27天两次鞘注

CTX 1000 mg/m2 IV,第36,64天

Ara-C 75 mg/m2 /天,IV:第38-41;45-48;52-55;59-62天

MESNA 400 mg/m2 ,i.v.,用CTX前、4小时和8小时

6MP 60 mg/m2 /天PO,晚餐1小时后;不能与奶制品同服:第36-63天

MTX 鞘注:剂量同前,第45,59天

方案M(Protocol M, 1-56天)

6-MP 25 mg/m2 /天PO,第1-56天

大剂量MTX:5 g/m2/d,i.v.,持续24小时,第1,15,29,43天

四氢叶酸钙解救:15 mg/m2 ,i.v.,MTX开始滴注后42,48,54小时,以后根据MTX浓度调整。

鞘注:MTX开始滴注后2小时,剂量同前,第1,15,

29,43天

再诱导(Re-Induction,第1-35天)

Pred 60mg/m2 P0qd:第1-21天,减停3X3X3天(DX 10 mg/m2 P0 q d:第1-7天,15-21天?)

VCR 1.5 mg/m2(最大2mg) IV:第1,8,15,22天

DOX 30 mg/m2IV(超过15分钟到2小时):第1,8,15,22天

L-ASP 10000 IU/m2 IV:第1,3,5,7,9,11天(日本协和X0.7)

CTX 1000 mg/m2 IV,第36天

MESNA 400 mg/m2 ,i.v.用CTX前、4小时和8小时

Ara-C 75 mg/m2 /天,IV:第38-41;45-48天

6MP 60 mg/m2 /天PO,晚餐1小时后;不能与奶制品同服:第36-49天

鞘注:剂量同前,第38、45天

维持治疗:

I、II期:M方案结束后开始,III、IV期:方案II后开始。

6-MP 50mg/m2 /天PO,每天一次,晚餐1小时后;不能与奶制品同服

MTX 20 mg/m2 /天PO,每周一次

DX 8 mg/m2 /天PO X 7天,Q8W

VCR 1.5 mg/m2 (最大2 mg) Q8W

I/T III\IV期Q8W至总次数16次。CNS+者20次

总疗程24个月

关于放疗

CNS受累的患儿再诱导后头颅放疗12Gy(年龄1-2岁)

或18Gy(年龄≥2岁)的头颅放疗。1岁以下不推荐头颅放疗。睾丸放疗:仅用于再诱导后睾丸活检仍有肿瘤浸润者,总剂量20Gy。

第二节畸胎瘤

【儿童畸胎瘤常见部位】

骶尾部、卵巢、睾丸、前纵隔、腹腔及腹膜后。睾丸畸胎瘤泌尿科治疗,前纵隔畸胎瘤胸外科治疗。骶尾部、卵巢、腹腔及腹膜后畸胎瘤我科治疗。

【适应症】:

1、<18岁,未进行手术,仅影像学检查提示骶尾部、卵巢、腹腔及腹膜后畸胎瘤病人;

2、<18岁,院外已经手术切除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畸胎瘤,需继续综合治疗病人。

【治疗前检查】

1、彩超、CTA和/或MRI增强

2、正侧位胸片和/或胸部CT

3、心电图

4、必要时全身骨扫描

5、血AFP

6、血常规、大、小便常规

7、血生化术前全套(包括肝肾功和电解质等)

8、血凝五项

9、免疫术前全套(肝炎标志物+HIV+梅毒+结核抗体)

10、必要时性激素

11、必要时HCG

12、必要时交叉配血

【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

a.良性肿瘤及肿瘤局限、无周围器官组织受侵犯者行肿瘤切除术。

b.考虑恶性肿瘤不能一期切除者行肿瘤活检术。

c.良性肿瘤复发、残留窦道者,应再次手术,彻底切除肿瘤。

d.恶性肿瘤经过充分化疗后,二次探查切除肿瘤。

e.肿瘤扭转、破裂或出血,有危及生命可能者,需急诊手术切除病灶。

2. 化疗

a.良性肿瘤不需要化疗。未成熟畸胎瘤(Ⅱ、Ⅲ级)、恶

性畸胎瘤术后需行辅助化疗。

b.肿瘤较大、切除手术有可能残留或损伤重要器官者且AFP明显升高,诊断为恶性肿瘤者,行3-6个疗程术前新辅助化疗。

c.骶尾部恶性肿瘤有尿潴留者、肿瘤侵犯骶骨和侵入骶孔或骶管、下肢肌力下降或瘫痪者,行3-6个疗程术前新辅助化疗。

d.良性肿瘤术后复发恶变、AFP出现异常升高者,应化疗。

以骶尾部畸胎瘤为例的手术规范:

1、术前放置导尿管,直肠内放置油纱条或扩管器

2、体位及切口:

a.Ⅰ型及Ⅱ型及Ⅲ型:俯卧位,骶尾部经骶尾关节倒“V”形切口

b.Ⅵ型:可以先仰卧位,下腹部横切口,后改为俯卧位,骶尾部

3、骶尾关节倒“V”形切口

4、经骶手术时以电刀沿肿瘤边缘正常组织,由浅入深,直视下剥离瘤体,于骶尾关节近端切除尾骨,连同肿瘤一并切除

5、经腹部游离腹腔和盆腔部位的肿物,尽量向骶尾部彻底游离,一般不切断肿瘤,缝合盆底腹膜常规关腹。肿瘤

完整从骶尾部切口取出。

6、剥离肿瘤临近直肠后壁时,注意肛管标志,细心轻柔操作。为保证肿瘤切除无残留,可切除部分直肠后壁肌层,切除肿瘤后再修补。

7、瘤床充分止血、冲洗后,放置带侧孔的引流管另做小切口引流,接负压瓶或引流袋。

8、注意事项:

a.新生儿期骶尾部肿瘤应尽早切除,1岁后恶变率可达40%以上

b.手术必须同时切除尾骨,分离高于骶4水平时,应避

免广泛损伤,术后有出现神经症状的可能

c.骶尾部术后俯卧位或侧卧位,注意防止大小便污染伤

d.伤口引流至无渗出后拔除

【病理组织学分型】

1、成熟畸胎瘤

2、未成熟畸胎瘤(0,I,II,III级)

3、恶性畸胎瘤

【疗效评估】

1.良性肿瘤:

a.好:术后无复发

b.较差:局灶复发

c.差:复发并恶变

【随访】

1.新生儿和小婴儿肿瘤术后应随访至1岁以上。

2.定期复查AFP。

3.影像学(彩超、CT或MRI)检查原发部位和易转移部

位(肝、肺和引流淋巴结等)至5年。

4.定期检查化疗药物副作用:顺铂听力障碍、多柔比

星心脏毒性、平阳霉素肺纤维化等。

第三节软组织感染及淋巴结病变

软组织感染包括头面部、颈部、胸腹部、四肢、会阴部及肛周感染。

【收住入院指征】

1.3个月以内婴儿软组织感染,有败血症发生风险者

2.3个月以上婴幼儿软组织感染,合并发热者

3.门诊不能处理的各类儿童及青少年软组织感染

【诊断依据】

1.软组织红、肿、热、痛病史;

2.触痛扪及软组织病灶;

3.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为主;

和/或CRP等炎症指标明显升高。

4.病灶穿刺抽出脓液或炎性渗液和/或B超等影像学检

骨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骨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第一节儿童肱骨髁上骨 【概述】 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约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50% ~ 70%,常见于3一10岁的儿童,以5 ~7岁的男孩最多见,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在手的非优势侧。早期处理不当可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V olkmann挛缩,造成终身残疾。骨折畸形愈合形成肘内翻,影响患儿的肘关节外观,需行截骨术矫正畸形。因此,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的严重损伤。 【影像检查】 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以普通X线片检查为主。因肘关节肿胀和疼痛,不能完全伸直肘关节,拍标准的肘关节正侧位片困难。怀疑肱骨髁上骨折时应拍肱骨远端正侧位片。若怀疑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而正侧位片未发现骨折线,应拍斜位片。建议术前加照对侧肘关节,对于粉碎性骨折和陈旧性骨折常规行CT检查。 【分类】 根据远端骨折块移位方向,可分为伸直型与屈曲型骨折。远端骨折块向后上移位者为伸直型骨折,向前上移位则为屈曲型骨折;伸直型骨折又可细分为伸直尺偏型(远端向尺侧移

位);伸直桡偏型(远端向桡侧移位)。伸直尺偏型多见(75 % ),可能与肌肉轴线偏内侧和受伤时多处于伸肘、前臂旋前位有关,易合并肘内翻。伸直桡偏型虽仅占伸直型骨折的25 %,但易伴发血管、神经损伤。Gartland依据骨折块移位程度,将伸直型骨折细分为三型: 1、I型骨折无移位; 2、Ⅱ型仅一侧皮质断裂,通常后侧皮质保持完整,骨折断端有成角畸形。 3、Ⅲ型前后侧皮质均断裂,骨折断端完全移位。 【诊断】 严重移位骨折容易诊断,但要注意有无其他伴发骨折和神经血管损伤。约5%的患儿同时伴发同侧其他骨折(通常为桡骨远端骨折)。因而对诊断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应作详细检查,以免漏诊。查体可见肘关节肿胀,髁上处有环形压痛,肘伸屈时可及异常活动。肿胀严重者,肘后三点触摸不清。检查时应注意有无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并详细记录。早期检查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这是由肱动脉被骨折近端前侧皮质压迫绷紧所致。可试行轻柔手法复位,以解除对动脉的压迫。 【鉴别诊断】 严重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需同肘关节脱位及其他类似损伤相鉴别,如肱骨远端骨骺分离、Milch II型肱骨外髁骨折。

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范61页

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范 第一节鼻咽癌 【病史采集】 1.有无耳鼻症状如鼻塞、鼻出血或回缩性血涕、耳鸣 及听力下降等。 2.有无上颈部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 3.有无头痛。头痛部位多位于颞顶部、顶枕部、额部或普遍性头痛,常呈持续性钝痛。 4.有无颅神经受累,常以Ⅲ、Ⅴ、Ⅵ对神经受累多见。 5.询问与鼻咽癌发病可能的相关因素,如遗传因素、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惯、某些化学致癌物质刺激及某些微量元素摄入不平衡(高镍饮食)等。 【物理检查】 1.头颈部检查:应检查鼻腔、口咽、外耳道、鼓膜、 眼眶、软腭有癌肿向外扩展。 2.眼部检查:是否有视力减退或丧失、突眼、眶内肿 块、上睑下垂伴眼球固定。 3.颈部淋巴结检查:是否有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肿大。 4.颅神经检查:是否有颅神经受累的表现。 5.全身检查:有无远隔部位转移的表现。远处转移常 以骨、肺、肝等部位多见。 【辅助检查】

1.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 2.鼻咽部活组织检查。 3.鼻咽及颈部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 4.影像诊断学检查,如鼻咽部CT或MRI检查、鼻咽侧 位及颅底片等。 5.EB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如VCA - IgA和EA - IgA 测定。 【诊断要点】 1.对有头痛、耳鼻症状和颈淋巴结肿大等三大症状或其中之一者,需作鼻咽部检查,以排除鼻咽癌。 2.鼻咽部检查发现鼻咽肿物、溃疡坏死、出血等异常 病变。 3.鼻咽部活组织检查是确诊依据。鼻咽涂片脱落细胞检查可作辅助诊断,但不能单独作为确诊的依据。 4.鼻咽或颈部肿块细针穿刺检查找到癌细胞。 5.EB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对确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6.影像诊断学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 7.病理学分类:分为高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其中包括泡状核细胞癌)、未分化癌和其它类型的癌四种类型。 8.临床分型: (1)根据肿瘤生长形态分为浸润型、菜花型、结节型 和溃疡型。

20种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常见病临床诊疗规范 目录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10 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11-13 三、慢性支气管炎┅┅┅┅┅┅┅┅┅┅┅┅┅┅14-16 四、社区获得性肺炎┅┅┅┅┅┅┅┅┅┅┅┅┅17-22 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3-28 六、急性胃炎┅┅┅┅┅┅┅┅┅┅┅┅┅┅┅┅29-30 七、慢性胃炎┅┅┅┅┅┅┅┅┅┅┅┅┅┅┅┅31-34 八、糖尿病┅┅┅┅┅┅┅┅┅┅┅┅┅┅┅┅┅35-38 九、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39-40 十、阴道炎┅┅┅┅┅┅┅┅┅┅┅┅┅┅┅┅┅41-47 十一、盆腔炎┅┅┅┅┅┅┅┅┅┅┅┅┅┅┅┅48-52 十二、下尿路感染┅┅┅┅┅┅┅┅┅┅┅┅┅┅53-55 十三、急性扁桃体炎┅┅┅┅┅┅┅┅┅┅┅┅┅56 十四、结膜炎┅┅┅┅┅┅┅┅┅┅┅┅┅┅┅┅57-66 十五、风湿热┅┅┅┅┅┅┅┅┅┅┅┅┅┅┅┅67-72 十六、软组织损伤康复┅┅┅┅┅┅┅┅┅┅┅┅73-74 十七、原发性高血压┅┅┅┅┅┅┅┅┅┅┅┅┅75-78 十八、肾结石┅┅┅┅┅┅┅┅┅┅┅┅┅┅┅┅79-81 十九、颈椎病┅┅┅┅┅┅┅┅┅┅┅┅┅┅┅┅82-84 二十、腰椎间盘突出症┅┅┅┅┅┅┅┅┅┅┅┅85-87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数为散发性,但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且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一个人一年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慢性阻阻塞性肺疾病者,更易罹患。 本病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临床表现】 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5~7天后痊愈。

肿瘤外科临床诊疗指南汇总

肿瘤外科-----临床诊疗指南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史采集】 1.注意询问与肺癌发生有关的病史,如长期吸烟、职业环境、家族史等。 2.症状:包括肺内症状、肺外症状、全身症状。注意有无咳嗽、咯血或血痰、胸痛、声嘶、胸闷、气急、发热、消瘦、关节胀痛、皮肤改变、血栓性静脉炎等。 【物理检查】 1.全身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 (1)视诊:有无Horner氏综合征、上腔静脉压迫征、杵状指(趾)、紫绀、 皮肤损害等。 (2)触诊:有无锁上、腋下淋巴结肿大,有无肝脏肿大、皮下结节,骨骼有无压痛及叩痛。 (3)听诊:有无声音嘶哑、肺部罗音、哮鸣音、肺不张及胸腔积液等征。 【诊断】 1.胸部X线检查:包括胸透、胸部正侧位及体层片。 2.胸部CT检查:包括CT平扫、增强、CT引导下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等。 3.胸部MRI检查。 4.痰细胞学检查:无咳嗽咳痰者,可采用雾化引痰法。 5.胸水细胞学检查。 6.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肿瘤的部位和范围、活检或刷检进行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 7.活体组织检查:可明确组织学诊断,包括转移淋巴结的活检、B超或CT 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经纤支镜的活检、皮下转移结节的活检、胸膜活 检及开胸探查、术中冰冻切片活检等。 8.B超检查:有助于远隔转移的了解(肾上腺、肝、脾、腹腔淋巴结及锁上 淋巴结等),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等。

9.有骨痛的病人应做骨ECT检查。 【分型】 1.以肿瘤发生部位分型: (1)中央型:发生于主支气管和叶支气管,或发源自段支气管,但已侵犯叶支气管的癌。 (2)周围型:发生于段和段以下支气管的癌。 2.组织学分型: 临床一般可将肺癌简略地分为五类: (1)鳞状细胞癌; (2)小细胞肺癌; (3)大细胞肺癌; (4)腺癌; (5)细支气管肺泡癌。 【临床分期】 1.肺癌的TNM分期可以较准确地估计病情,对选择治疗有很大帮助。1997 年UICC公布的分期方法如下: (1)T:原发肿瘤 (2)Tx:隐性癌在支气管分泌物中找到癌细胞,但在X线或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癌肿。 (3)T0:无原发性癌的征象。 (4)Tis:原位癌。 (5)T1:癌肿最大直径在3cm或以内,周围为肺组织或脏层胸膜。在支气管镜下未见有向叶支气管近端侵犯。 (6)T2:癌肿最大直径在3cm以上或任何侵犯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cm以上;侵犯脏层胸膜;或任何大小的癌肿向肺门区扩展伴有关联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 其范围不超过全肺。 (7)T3:癌肿任何大小并伴有向邻近器官直接侵犯如胸壁,包括肺上沟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诊疗指南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诊治指南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骨病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之一,约90%的患者在疾病的进程中出现骨髓瘤骨病,包括全身性骨质疏松、溶骨性破坏以及病理性骨折。但多发性骨髓瘤骨病长期以来没有得到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同时国内也缺乏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诊治指南,导致多发性骨髓瘤骨病诊治的不规范。本指南的目的就是建立国内相对统一和规范的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提高我国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诊治水平。 一、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概述 多发性骨髓瘤是骨病发生最高的疾病之一,其发生率可达70~95%。其发病的主要机制是骨髓瘤细胞释放RANKL、TNF、SDF-1、IL-6破骨细胞活化因子和Dkk-1、IL-3、TGF-β和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等成骨细胞抑制因子,引起破骨细胞过度活化而成骨细胞生长受抑,导致骨吸收和骨形成这一骨重塑过程的失衡。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常导致骨疼痛和多种骨并发症,其中包括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 SREs)。骨相关事件是指骨损害所致的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为缓解骨疼痛进行放射治疗、为预防或治疗脊髓压迫或病理性骨折而进行的骨外科手术等。骨损害所致的骨骼病变及骨相关事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自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还威胁患者的生存。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的主要临床特征为骨痛,约一半到2/3 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因骨痛而就诊。 二、多发性骨髓瘤骨病临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临床特征为骨痛,常为疾病的首发症状和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之一,部位以腰骶部痛最为常见(70%)。早期疼痛较轻,可为游走性或间歇性;后期疼痛较剧烈。有些患者早期可无骨痛症状,仅在骨骼X线摄片时发现有骨质破坏,但骨质破坏可发生在疾病的整个病程中。骨髓瘤骨骼浸润明显时还可致局部骨性隆起,形成肿块,引起骨骼变形。骨质疏松、溶骨性破坏严重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通信作者:马军,Email:mjun@https://www.doczj.com/doc/f37180116.html,;邱录贵,Email:drqiu99@https://www.doczj.com/doc/f37180116.html,

急诊常见病诊疗指南

急救诊疗规莒南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2014年8月

目录 第一节心脏骤停 (1) 第二节心律失常 (10) 第三节急性心肌梗塞 (18) 第四节急性左心衰竭 (20) 第五节高血压急症 (22) 第六节休克 (24) 第七节呼吸衰竭 (29) 第八节上消化道出血 (33) 第九节急性肾功能衰竭 (37) 第十节糖尿病昏迷 (40) 第十一节脑血管意外 (46) 第十二节癫痫持续状态 (51) 第十三节急性中毒 (52) 第十四节电击伤 (61) 第十五节溺水 (62) 第十六节脑损伤 (64) 第十七节胸部损伤 (72) 第十八节腹腔脏器损伤 (81) 第十九节泌尿系损伤 (88) 第二十节烧(烫)伤 (96)

第一节心脏骤停 一、心脏骤停的定义 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患者对刺激无意识、无脉搏、无呼吸或濒死叹息样呼吸,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常致患者即刻死亡,即心脏性猝死。 二、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三无 1、无意识——病人意识突然丧失,对刺激无反应,可伴四肢抽搐; 2、无脉搏——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 3、无呼吸——面色苍白或紫绀,呼吸停止或濒死叹息样呼吸。 三、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四种心律类型 1、心室颤动:心电图的波形、振幅与频率均不规则,无法辨认QRS波、ST段与T波。 2、无脉性室速:脉搏消失的室性心动过速。 注:心室颤动和无脉性室速应电除颤治疗! 3、无脉性电活动:过去称电-机械分离,心脏有持续的电活动,但是没有有效的机械收缩。心电图表现为正常或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频率多在30次/分以下(慢而无效的室性节律)。 4、心室停搏: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表现为一条直线。 注:无脉性电活动和心室停搏电除颤无效! 四、心脏骤停的治疗——即心肺复 心肺复的五环生存链 心肺复:是指对早期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通过采取人工循环、人工呼吸、电

卫生部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指南胰腺癌

胰腺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试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胰腺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对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胰腺癌 pancreatic cancer:癌症发生于胰腺组织者,称为胰腺癌 2.2胰头癌:发生于肠系膜上静脉与门静脉交汇处右侧的胰腺癌,为胰头癌。钩突是胰头的一部分。2.3 胰体癌:发生于肠系膜上静脉与门静脉交汇处与腹主动脉之间的胰腺癌,为胰体癌。 2.4 胰尾癌:发生于腹主动脉与脾门之间的胰腺癌,为胰尾癌。 2.5 全胰癌:肿瘤部位超过2个区域的胰腺癌,为全胰癌。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CEA: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是大肠癌组织产生的一种糖蛋白,作为抗原引起患者的免疫反应。CEA可广泛存在于内胚叶起源的消化系统癌,也存在于正常胚胎的消化管组织中,在正常人血清中也可有微量存在。对大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和肺癌的疗效判断、病情发展、监测和预后估计是一个较好的肿瘤标志物,但其特异性不强,灵敏度不高,对肿瘤早期诊断作用不明显。 3.2 CA19-9: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是一种粘蛋白型的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为细胞膜上的糖脂质,因由鼠单克隆抗体116NS19-9识别而命名。是迄今报道的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在血清中它以唾液粘蛋白形式存在,分布于正常胎儿胰腺、胆囊、肝、肠和正常成年人胰腺、胆管上皮等处。是存在于血液循环的胃肠道肿瘤相关抗原。 3.3 CA242:是一种唾液酸化的粘蛋白型糖类抗原,人体正常组织中含量很少,甚至没有。发生恶性肿瘤时,肿瘤组织和血清中其含量可升高,胰腺癌和结直肠癌时尤为明显。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CA242的优点主要在于其特异性较高,即在恶性肿瘤时升高明显,而良性疾病时一般不升高,且具有独立预示价值,可作为胰腺癌和结肠癌校好的肿瘤标志物,其灵敏度与CA19-9相仿,有报道其特异性、诊断效率则优于CA19-9。 4 诊治流程

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常见病)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诊疗指南

前言 当前,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广大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给医疗卫生管理工作和临床医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我院医疗技术队伍整体素质,规范各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执业行为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势在必行,而《医疗事故处理条约》、《侵权责任法》、《执业医师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又为《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的编写赋予了新的内容。 《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的编写和面世旨在对临床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提出具体要求,使临床诊断与治疗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使医务人员的临床诊疗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此举,将有利于提高我院广大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利于加强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管理;有利于为广大群众与患者提供同质化服务。 该书内容丰富,涵盖了相关专业众多疾病的诊疗与技术操作规范,以科学性、权威性、指导性、可操作性为主旨,供我院各级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遵循。

为了高质量完成该书的编写,我院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在2015年版的基础上,积极查阅国内相关疾病指南及规范,结合院、科工作实际,积极讨论,反复修改,力求使该书既能反映目前国内外医疗技术发展的水平,又能符合我院具体情况,具有可操作性。 由于编写时间有限,问题和不足在所难免,希望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和广大临床医务人员对《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2016年版)》在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再版时修订,让该书籍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促进我院医疗工作的更快更好发展。 本《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2016年版)》自2016年1月1日起执行,同时2015年版废止。 2015年12月 目录 一、内科各系统常见疾病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03) 2、支气管哮喘 (12)

畸胎瘤诊疗指南

畸胎瘤诊疗指南 【儿童畸胎瘤常见部位】 骶尾部、卵巢、睾丸、前纵隔、腹腔及腹膜后。睾丸畸胎瘤泌尿科治疗,前纵隔畸胎瘤胸外科治疗。骶尾部、卵巢、腹腔及腹膜后畸胎瘤我科治疗。 【适应症】: 1、<18岁,未进行手术,仅影像学检查提示骶尾部、卵巢、腹腔及腹膜后畸胎瘤病人; 2、<18岁,院外已经手术切除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畸胎瘤,需继续综合治疗病人。 【治疗前检查】 1、彩超、CTA和/或MRI增强 2、正侧位胸片和/或胸部CT 3、心电图 4、必要时全身骨扫描 5、血AFP 6、血常规、大、小便常规 7、血生化术前全套(包括肝肾功和电解质等) 8、血凝五项 9、免疫术前全套(肝炎标志物+HIV+梅毒+结核抗体) 、必要时性激素10.

11、必要时HCG 12、必要时交叉配血 【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 a.良性肿瘤及肿瘤局限、无周围器官组织受侵犯者行肿瘤切除术。 b.考虑恶性肿瘤不能一期切除者行肿瘤活检术。 c.良性肿瘤复发、残留窦道者,应再次手术,彻底切除肿瘤。d.恶性肿瘤经过充分化疗后,二次探查切除肿瘤。 e.肿瘤扭转、破裂或出血,有危及生命可能者,需急诊手术切除病灶。 2. 化疗 a.良性肿瘤不需要化疗。未成熟畸胎瘤(Ⅱ、Ⅲ级)、恶性畸胎瘤术后需行辅助化疗。 b.肿瘤较大、切除手术有可能残留或损伤重要器官者且AFP明显升高,诊断为恶性肿瘤者,行3-6个疗程术前新辅助化疗。c.骶尾部恶性肿瘤有尿潴留者、肿瘤侵犯骶骨和侵入骶孔或骶管、下肢肌力下降或瘫痪者,行3-6个疗程术前新辅助化疗。d.良性肿瘤术后复发恶变、AFP出现异常升高者,应化疗。以骶尾部畸胎瘤为例的手术规范: 、术前放置导尿管,直肠内放置油纱条或扩管器1. 2、体位及切口:

外科常见病

合肥工业大学医院 丁国雄 外科疾病 叙:外科疾病很多,形成独立的外科学。并派生出许多支学科(普外、胸外、神经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显微外科、整形外科、脏器移植外科等);开设外科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同学们对外科疾病特别是外科常见病有个大体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知识,以实现自我保健、为防病治病提供有益的帮助。 第一节:外科疾病的概述 一、什么是外科疾病 凡是需要以手术或手法为主要治疗方法的疾病属于外科性疾病;而以药物或调节饮食、生活为主要治疗方法的疾病属于内科性疾病。也就是说:外科医师与内科医师的从业区别,在于他们多掌握了一门运用手术、手法治疗疾病的技术。即外科医师=内科医师+1把刀 二、外科疾病的范畴 在弄清什么是外科疾病之后,就不难理解外科疾病所涵盖的范畴。简单的说,外科疾病大致可分为五大类:1、先天性畸形;2、损伤;3、感染;4、肿瘤;5、功能障碍。 外科常见病:主要介绍大学生中最常见、发生关系密切的一些疾病。1、外科感染(皮肤及皮下组织); 2、急性阑尾炎; 3、包茎与包皮过长; 4、痔与肛裂; 5、前列腺炎; 6、乳房包块。 一、外科感染 一)含义:外科感染包罗的范围很广,但实际包含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外伤所引起的感染; 2、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局限性感染; 3、并发于手术或系手术所引起的感染又需要外科治疗者。 二)常见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疖、皮下脓肿、甲沟炎】 共性:(局部) 红--血管扩张、充血。 肿--组织细胞肿胀,组织液渗出。 热--充血、致热性代谢。 痛--炎症、肿胀,刺激、压迫神经。 (全身) 发热及其他不适。 疖:可以发生在任何有毛囊的皮肤区,多见于头面、颈、背、臀部,好发于炎热季节。开始为红肿的小结节,3-5天后结节变软,中央部突出,形成单头的黄白色脓栓,数日后破溃脓栓脱落--炎症消失而愈。一般可自行或互助处理。但面部“三角区”的疖应特别注意。 皮下脓肿:表现为隆起的包快,局部红肿热痛,病灶呈完全局限化,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压痛剧烈,有波动。波动程度与脓肿大小、位置深浅和腔壁厚薄有关。 治疗:彻底切开引流,配合全身抗炎。 甲沟炎:多有外伤引起的。处理不当,可引起甲周围炎甚至甲下脓肿。除初起的甲沟炎热水(P.P粉)、局部用药可能消散外,多需外科手术治疗。 三)预防: 1、注意维护全身健康(抵抗力↑感染力↓) 2、注意个人卫生,常洗澡、勤换内衣; 3、避免皮肤外伤,给脚创造宽松的环境,特别是要养成正确的甲周皮肤倒翘的处理方法; 4、发生皮肤、皮下组织感染,除一般部位的疖以外,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临床诊疗指南(肿瘤科分册)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 一、概述 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肺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1位。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肺癌诊疗水平,改善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诊断技术与应用 (一)高危因素。有吸烟史并且吸烟指数大于400支/年、高危职业接触史(如接触石棉)以及肺癌家族史等,年龄在45岁以上者,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二)临床表现。 1.肺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常出现以下症状: (1)刺激性干咳。 (2)痰中带血或血痰。 (3)胸痛。 (4)发热。 (5)气促。 当呼吸道症状超过两周,经治疗不能缓解,尤其是痰中带血、刺激性干咳,或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加重,要高度警惕肺癌存在的可能性。

2.当肺癌侵及周围组织或转移时,可出现如下症状: (1)癌肿侵犯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 (2)癌肿侵犯上腔静脉,出现面、颈部水肿等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表现。 (3)癌肿侵犯胸膜引起胸膜腔积液,往往为血性;大量积液可以引起气促。 (4)癌肿侵犯胸膜及胸壁,可以引起持续剧烈的胸痛。 (5)上叶尖部肺癌可侵入和压迫位于胸廓入口的器官组织,如第一肋骨、锁骨下动、静脉、臂丛神经、颈交感神经等,产生剧烈胸痛,上肢静脉怒张、水肿、臂痛和上肢运动障碍,同侧上眼脸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等颈交感神经综合征表现。 (6)近期出现的头痛、恶心、眩晕或视物不清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应当考虑脑转移的可能。 (7)持续固定部位的骨痛、血浆碱性磷酸酶或血钙升高应当考虑骨转移的可能。 (8)右上腹痛、肝肿大、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应当考虑肝转移的可能。 (9)皮下转移时可在皮下触及结节。 (10)血行转移到其他器官可出现转移器官的相应症状。 (三)体格检查。 1.多数肺癌患者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2.患者出现原因不明,久治不愈的肺外征象,如杵状指(趾)、非

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制度与流程

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制度与流程为规范我院肿瘤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办医管发〔2010〕153号)通知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与流程。 一、严格遵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中的要求。 二、八个常见肿瘤规范化诊治指南: 1.肺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2.肝细胞肝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3.宫颈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4.结直肠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5.乳腺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6.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7.胃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8.胰腺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三、相关科室成立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工作组,组长为科主任。在科室培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针对本科实际情况,对照指南制订易操作的本科诊疗规范。 四、对肿瘤化学治疗药物的超常规、超剂量、新途径的用药方案,由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通过病例讨论确定。 五、药剂科对相关科室提供必要的相关化疗药物信息,为此类特殊药品的新制剂、新采购药品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文件。

六、在工作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联系医务科,医务科及时向分管院长汇报,分管院长组织相关专家讨论提出整改意见,医务科按整改意见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相关科室。 七、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诊治流程: 1.肺癌规范化

2.肝癌诊断流程 发现肝脏占位 <1CM 1-2CM >2CM AFP ≥ 200ng/ml a AFP <200ng/ml 间隔3月复查超声及AFP b 肿物保持稳定18-24个月 恢复每6个月监测 肿物增大 根据大小进入相应流程 2种动态显像检查c 均为肿瘤典型表现 1种为肿瘤典型表现 无典型肿瘤表现 无典型肿瘤表现 任何1种动态显像检查 典型肿瘤表现 活检d 阳性 阴性 重复活检或影像学随诊 诊断原发性肝癌

普通外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普外科疾病第一节甲状腺疾病 甲状舌骨囊肿 【病史采集】 1.甲状舌骨囊肿为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多出现于5岁以前。 2.囊肿易并发感染,感染破溃或手术切开后形成瘘。 3.未发生感染时,一般无自觉症状,并发感染时,出现红肿热痛,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 甲状舌管瘘,可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体格检查】 1.囊肿多位于颈部正中舌骨下甲状软骨部位,呈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 2.囊肿不能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但可随吞咽或伸舌运动而上下移动,有时可触及一条索带 自囊肿连向舌骨。 3.形成瘘管后,在瘘口深部可扪及向上潜行的索状组织通向舌骨。 【辅助检查】 1.行术前常规检查:血、尿、粪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胸部X线透视或拍片、心电图。 2.形成瘘管者,可行瘘管造影,以明确瘘管的方向与深度。 3.必要时可行B超、甲状腺扫描等检查,以同甲状腺疾病鉴别。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诊断多无困难。需与锥体叶甲状腺瘤、腮裂囊肿、颈淋巴结结核鉴别。【治疗原则】 1.确诊后宜早期手术。手术应切除全部囊肿与瘘管,并应切除囊肿附着处部分舌骨,以免术 后复发。 2.对并发急性感染者,应先切开引流和抗感染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行手术切除。 【疗效标准】 1.治愈:囊肿及瘘管全部切除,症状消失、无并发症或并发症已愈。 2.好转:囊肿未切除但症状改善,或囊肿切除后留有并发症。 3.未愈:囊肿未切除、症状无改善。 【出院标准】 治愈或好转、或感染已控制,可在门诊继续治疗者。 结节性甲状腺肿 【病史采集】 1.甲状腺肿大出现的时间、生长速度、有无短期内结节突然增大表现。 2.有无食管、气管、颈静脉与上腔静脉,以及神经受压的表现。 3.是否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症状。 【体格检查】 1.甲状腺的大小、形态、边缘、两侧是否对称,甲状腺结节的大小、数目、质地、活动程度,注意甲状腺下缘与锁骨及胸骨的关系,颈部淋巴结有无肿大,气管是否移位。 2.有无颈静脉、上腔静脉受压引起的头面部及上肢瘀血浮肿及颈交感神经受压引起的霍纳(Horner)综合征。 【辅助检查】 1.血清TT、TT、FT、TSH测定,以明确是否伴甲亢。

急诊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

急诊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一、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又称出血性卒中,是指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多为脑底穿动脉上微型动脉瘤破裂引起。常见出血部位为基底核(占60% ,多系豆纹动脉破裂出血)、其余依次为脑叶的皮层下白质内、丘脑、桥脑、小脑半球等。高血压和脑动脉粥样硬化为本病发病的病理基础。 【临床表现】 1. 基底节出血: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同时有失语及意识障碍,甚 至脑疝。 2. 丘脑出血:偏听,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双眼凝视麻痹,精神症状等, 侵犯下丘脑部时可引起高热、昏迷、消化道出血、高血糖等。 3. 小脑出血:好发于小脑齿状核,突然后枕部头痛、眩晕、呕吐、肢体或 躯干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强迫头位 【诊断】 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史的中老年患者常见。多在情绪激动,过量、剧烈体力活动时突然发病。 二、发病时迅速出现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脑局灶症状依出血部位而异,以基底节内囊部位出血所致的三偏征常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 盲),主侧半球出血时有失语。 三、脑脊液多呈血性。可查到各型巨噬细胞,压力和蛋白含量多有增高。 四、C T, MRI,脑血管造影可进一步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

五、脑出血后意识状态分级 I 级:清醒或嗜睡,伴不同程度偏瘫及/或失语。 II 级:嗜睡或朦胧,伴不同程度偏瘫及/或失语。 III 级:浅昏迷,偏瘫,瞳孔等大。 IV 级:昏迷,偏瘫,瞳孔等大或不等。 V级:深昏迷,去脑强直或四肢软瘫,单或双侧瞳孔散大。 【治疗】 一、根据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情分级和血肿的部位,大小,年龄和全身情况选择手术。 三、血肿部位 高血压性脑出血分为壳核出血, 混合型出血(内外囊扩展到内囊丘脑),丘脑出血,桥脑出血,脑室出血和小脑出血。 I-III 级病人经内科治疗无效或好转后又恶化,出现颅内压增高者:经CT 扫描确诊为壳核出血,脑叶出血,血肿量>30mI ;小脑出血,血肿 量>10m1 均应及早手术。脑室出血宜行脑室持续引流术。 V级病情的病人或脑干出血急性期不适于手术治疗。 四、手术时间 (一)超早期手术:在出血24 h 内,尤其是在发病后7 h 内手术, 能 及时解除压迫, 减少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和坏死, 促进神经功能最 大限度恢复 (二)早期手术:在出血后1—5d 手术,因血肿和脑水肿造成颅内压增高,此时手术效果较好。

普外科10种常见病诊疗常规

普外科10种常见病诊疗常规 原发性肝癌 【诊断标准】 (一)病理诊断: 1.肝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者。 2.肝外组织的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 (二)临床诊断: 1.如其他肝癌证据,AFP对流法阳性或放射免疫法>400μg/L持续4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炎、生殖腺胚胎癌及转移性肝癌者。 2.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能排除肝血管瘤及转移癌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 (1)AFP>200μg/L。 (2)典型的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表现。 (3)无黄疸而AFP或GGT明显增高。 (4)远处有明显的转移性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 (5)明确的乙型肝炎标志阳性的肝硬化。 【治疗原则】 (一)手术治疗:首选方法。对诊断明确,肿瘤局限于一叶或半肝者;无明显黄疸、腹水或远外转移者;肝功能代偿好,凝血酶原时间不低于50%者;心、肝、肾能耐受手术者应手术治疗。 (二)放射治疗:方法为在手术时均作肝动脉结扎和插管,第一周灌注顺铂,20mg/d,连续3次。第二周局部处放射。每次250rad,每天2次,连续3d以上为一个阶段,共进行3-4个阶段。 (三)动脉导管栓塞治疗与化疗:是不适合手术的局块型肝癌患者的首选疗法。常用栓剂为碘油与明胶海绵,化疗药物为顺铂、丝裂霉素、表阿霉素、5-氟脲嘧啶等。每1-2个月重复1次。

(四)经皮穿刺瘤内无水酒精注射:适用于较小肿瘤而又不适合手术或动脉导管栓塞治疗者。 (五)药物治疗:适用于姑息性切除术后及不宜手术的中期病人。常用药物有顺铂、5-氟脲嘧啶及其衍生物、表阿霉素、丝裂霉素、氨甲喋呤等。 (六)生物治疗:适用于早、中期患者,免疫状态尚好者,用于消灭经手术、放疗、化疗后的残癌。常用者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卡介苗、免疫核糖核酸、胸腺肽等。 (七)辅助治疗:给予保肝、支持、对症治疗。 肝血管瘤 【诊断标准】 病史: 1.多见于中、青年; 2.较小时多无任何临床症状,增大后可出现上腹部不适、腹胀及疼痛等。 体格检查: 1.上腹部肿块与肝相连; 2.肿块表面光滑、柔软,可有压缩感,随呼吸上下移动。 辅助检查: 1.B型超声检查呈强回声表现;彩色多普勒见肿块内血流。 2.CT检查增强后可见造影剂从肿瘤周边向中央区渗入。 3.核磁共振检查。 4.肝动脉造影检查。 诊断: 主要依靠B型超声或CT检查的偶然发现而确诊。 鉴别诊断: 主要与肝癌相鉴别。最常发生的差错是把肝癌诊断为肝血管瘤,值得注意。【治疗原则】 1.非手术疗法: (1)放射治疗。 (2)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肿瘤动脉栓塞。 2.手术治疗: (1)适应证: 1)瘤体≥5.0cm;

新生儿常见疾病临床诊疗指南

新生儿窒息 一、概述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期高危因素所导致的急性呼吸循环障碍,本质是组织的缺氧与灌注不良. 二、诊断要点 ⑴有影响母体与胎儿气血交换的各种原因; ⑵胎儿心率增快>160 次/分,或<100 次/分,持续一分钟以上;或胎心监护表现为晚期减速.羊水混胎便; ⑶Apgar 评分0-3 分为重度窒息,4-7 分为轻度窒息; ⑷器官功能障碍. 注:神经系统发育畸形,有神经肌肉疾病,以及早产儿等,Apgar 评分常不能反映窒息的程度. 重要的辅助检查:血气,血糖及电解质分析,心肝肾功能的评价,血常规. 窒息的复要点: 1.正确复; 严格按ABCDE复方案进行复;心电监护; 2.气管插管的指征: ①羊水胎粪污染,HR<100/min,无自主呼吸; ②气囊—面罩通气后,HR<100/min,发绀不缓解。(注:气管插管麻醉科医师协助插管)。 3 复时药物的选择与应用方法: ①肾上腺素:指征,胸外按压和辅助通气后,心率< 60 次/min: (注意: 充分的通气建立之前不要用肾上腺素) . 剂量:1/10,000,0.1-0.3ml/kg/次,据情况3-5 分钟可重复,可经气管插管滴入或静脉注射; ②扩容指征:给氧后仍苍白,脉搏微弱,低血压/低灌注,对复反应不佳.可应用生理盐水,10ml/kg;或白蛋白1g/kg;或血浆10ml/kg. 应在充分建立有效的通气基础上。 ③碳酸氢钠,怀疑有酸中毒时使用。 ④纳络酮,对于分娩前 4 小时母亲应用过各种麻醉药物所引起的新生儿呼吸抑制,在有效的通气基础上应用.剂量,0.1mg/kg,气管滴入, 或静脉注射,或皮下或肌肉注射. 复后新生儿应密切监护,监测生命体征,生理生化指标.

肝癌诊治指南(试行)

肝癌诊治指南(试行) 一、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肝癌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三、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 HC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肝细胞肝癌 AFP: (a-fetoprotein)甲胎蛋白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CA19-9:(Carbohydrate Atigen 19-9)糖抗原19-9 ICG15:(Indo Cyanine Green)吲哚氰绿15分钟潴留率 HBV:(hepatitisB virus)乙肝病毒 HCV:(hepatitisC virus)丙肝病毒 TAIT:( transarterial interventional therapy)经肝动脉介入治疗 3DCRT:(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三维适形放疗 IMRT:(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调强适形放疗 四、诊断依据 (一)高危因素。 有乙型/丙型肝炎或酒精性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接触史、饮水污染史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二)症状。 具备高危因素,合并肝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黄疸、腹水者,应高度警惕肝癌可能。 (三)体征。 1.多数肝癌患者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2.合并高危因素者,出现肝大伴或不伴结节、上腹肿块、黄疸、腹水、脾大等,应警惕肝癌可能。 3.肝掌、蜘蛛痣、血管痣和腹壁静脉曲张等为肝硬化体征。 4.临床诊断为肝癌的病人近期出现咳嗽、喀血、骨痛、病理性骨折、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远处转移的可能。 (四)辅助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 对于原发性肝癌,可能出现血液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等肝脏功能改变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的改变。2.肿瘤标志物检查 AFP(甲胎蛋白)是肝癌诊断中最好的肿瘤标记。AFP>400ng/mL一个月;或AFP>200ng/mL 持续二个月,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者,高度警惕肝癌,应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症部分(胃脘痛)

胃脘痛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指以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多由忧思郁怒、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感受外邪等导致胃之气机阻滞,不通则痛;亦有因脾胃虚弱,络脉失养,不荣则痛。病位在胃,但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邪气犯胃所致胃脘痛多属急症、实证;脏腑失调,胃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者,以虚证或虚实夹杂为主。常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胃痉挛、消化性溃疡等多种疾病。 1诊断与鉴别诊断 1.1诊断要点 1.1.1主症:胃脘部疼痛,包括胀痛、隐痛、灼痛、刺痛、剧痛。次症: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吞酸、嗳气呃逆、大便不调等脾胃症状,倦怠乏力、四肢酸懒、心悸气短、消瘦失眠等一般症状,部分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呕血、便血等出血变证。 1.1.2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常常突然发病。男女老幼均可患病,但以中青年居多;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高。 1.1.3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情志不畅、起居失常、劳累过度、暴饮暴食、饥饿、饮食生冷干硬、辛辣烟酒及药物等。 1.2鉴别诊断 1.2.1真心痛:真心痛部位常在左侧胸膺,痛彻胸背或向左臂内侧放射,疼痛如绞,或如割如刺,突然发病,其痛剧烈难忍,常伴胸憋汗出、心悸气短,甚则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唇甲手足背紫、大汗淋漓、脉细或结代等危急病证;多见于老年人,一般病情较重,预后较差。胃脘痛始终在上腹胃脘部,疼痛不如真心痛之剧烈,同时伴有胃胀、纳差、嘈杂、嗳气、呃逆、泛酸或呕吐清涎等脾胃证候,多见中青年,一般病情较缓,预后良好。部分真心痛患者,以胃脘痛为主诉而到医院就诊,对中老年的剧烈胃脘痛患者应作心电图、肌钙蛋白(TNT)及心肌酶谱检测以排除心痛证,可参照冠心病篇。 1.2.2胁痛: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部发生疼痛为主的病证。有时也可出现和胃脘痛相似的症状,但两胁是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循经所过,故胁痛多与肝胆胰腺疾患有关。一般疼痛较剧,多因油腻饮食诱发或加重,临床常伴有寒热往来、口苦心烦、胸闷纳呆、目黄肤黄等症。胃脘痛病变在胃,虽肝气胃痛可病连两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 1.2.3腹痛:胃脘痛的病位在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疼痛部位较局限,病变在胃,常伴有嗳气、泛酸、纳差、呕吐等症状。腹痛的病位则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腹部发生疼痛,

肿瘤放疗科诊疗指南

临床诊疗指南 肿瘤放疗分册

目录 第一章头颈部肿瘤 (1) 第一节鼻咽癌 (1) 第二节上颌窦癌 (7) 第三节筛窦癌 (8) 第四节口咽癌 (9) 第五节口腔癌 (11) 第六节喉癌 (12) 第七节甲状腺癌 (17) 第二章胸部肿瘤 (20) 第一节肺癌 (20) 第二节乳腺癌 (26) 第三节纵隔肿瘤 (31) 第三章消化道肿瘤 (35) 第一节食管癌 (35) 第二节大肠癌 (38) 第四章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44) 第一节肾癌 (44) 第二节膀胱癌 (47) 第三节前列腺癌 (50) 第四节睾丸肿瘤 (57) 第五节阴茎癌 (60) 第五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62) 第一节外阴癌 (62) 第二节阴道癌 (63) 第三节子宫颈癌 (63) 第四节子宫内膜癌 (68) 第五节卵巢癌 (72) 第六章淋巴系统肿瘤 (75) 第一节何杰金淋巴瘤 (75) 第二节非何杰金淋巴瘤 (78) 第七章骨及软组织肿瘤 (86) 第一节骨肿瘤 (86) 第二节软组织肿瘤 (86) 第八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88) 第一节颅内肿瘤 (88)

第一章头颈部肿瘤 第一节鼻咽癌 一、定义 鼻咽癌是鼻咽部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在我国鼻咽癌居各种恶性肿瘤的第8位,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81%,在头颈部的恶性肿瘤中鼻咽癌的发病率则居首位。 二、诊断 (一)临床表现 ⒈颈部淋巴结肿大 2. 鼻部表现包括鼻堵,回缩性血涕及涕中带血。 3. 耳部表现常见耳鸣、听力减退、耳内闭塞感。 4. 头痛确诊时约有70%患者有头痛,多表现为一侧为重的偏头痛,少数为颅顶枕后或颈项部痛。 5. 面部麻木约15%-27%患者有面部麻木症状,这是三叉神经受侵或受压所致的浅感觉异常,包括额面部蚁爬感、触觉过敏或麻木,是鼻咽癌前组颈神经受损发生率最高的症状。 6. 眼部症状表现为复视、眼睑下垂、眼球固定。可因肿瘤侵至眶内或侵及颅底,眶尖眼外肌支配神经受侵引起。 7. 颅底受侵引发的颅神经麻痹综合征 ⑴眶上裂综合征:Ⅲ、Ⅳ、V1、V2颅神经麻痹,多伴头痛。 ⑵眶尖综合征:Ⅲ、Ⅳ、Ⅵ、V1颅神经麻痹及头痛。 ⑶垂体蝶窦综合征:Ⅲ、Ⅳ、Ⅵ颅神经先受累,继而Ⅵ和Ⅱ颅神经损伤致失明。 ⑷岩蝶综合征:又名海绵窦综合征或破裂口综合征,首先出现外展神经麻痹,继而顺次出现V3、2、1、Ⅲ、Ⅳ、Ⅱ颅神经麻痹。 ⑸颈静脉孔综合征:出现Ⅸ、Ⅹ、Ⅺ颅神经麻痹症状。 ⑹舌下神经孔症状:致舌下神经损伤,伸舌偏向患侧,患侧舌肌萎缩。 8. 远地转移临床表现以骨转移最多见,肺及肝转移次之。 (二)分期 目前,国内惯用的是1992年福州分期,国际上常用的是UICC分期,分别如下: 1. 1992年福州分期 1

胸外科常见病健康教育

胸腔闭式引流健康宣教 一、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向患者解释防止胸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导 患者术中配合,同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态和需求,做好详细的健康指导,使患者有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呼吸功能锻炼:讲解戒烟、咳嗽、深呼吸预防肺部感染的 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二、术后宣教 1、心理指导: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2、体位指导:取半卧位并经常改变卧位方向,依靠重力引流。 3、管道指导 (1)保持管道密闭和无菌: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引 流管路是否脱落。保持水封瓶内长管直立没入水中 3—4cm 。患者床头常规放置两把血管钳,告之患者一 旦管道与密封瓶脱离,要立即夹闭引流管。搬动或换瓶 时,应双重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未夹闭引流管 时,不能将水封瓶提高至床面以上,以防液体逆流。家 属不得自行更换引流瓶。 (2)保持引流通畅:正常情况下水柱波动幅度为4—6cm ,

水封瓶压力管中水柱的波动情况表示胸腔压力的高低 并提示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管通畅时,可见到玻璃管 中的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若无波动,可嘱患者作深呼 吸或咳嗽;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纤维块堵塞; 若波动过大,提示肺粗糙而有漏气、余肺扩张不全或肺 不张。保证引流管不受压和打折。 (3)妥善固定:妥善固定引流管于床旁,嘱患者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并保持密封。若引流管连接 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及时夹闭引流管,更换引流瓶。 若引流管从胸腔脱出,应立即用手捏闭插管处皮肤,由 医生进一步处理。 (4)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或排气的情况:术后24小时内总引流量不超过300—500ml ,若持续每小 时出血量〉100ml 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采取负压吸引 者,应经常观察引流瓶内有无气体排出和排出量的多 少,患者胸痛难忍,可能为吸引负压过大,应适当减低 吸引压力。 (5)预防胸腔感染:告知患者注意有无发生感染的症状,如体温升高、畏寒、胸痛加剧等。手术伤口敷料每天更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