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少儿舞蹈对儿童成长的教育作用

浅谈少儿舞蹈对儿童成长的教育作用

浅谈少儿舞蹈对儿童成长的教育作用
浅谈少儿舞蹈对儿童成长的教育作用

摘要

舞蹈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是人们通过肢体动作对情绪、情感的表达,学习

教学机构越来越重视儿童的舞蹈教育,但是很多家长,在对儿童舞蹈教育的认知上,与对儿童舞蹈兴趣培养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就舞蹈对儿童身心成长的影响作以总结,对如何培养儿童舞蹈学习兴趣做出了相应对策,以其对家长与少儿教学机构有所帮助。

关键词:少儿舞蹈;儿童;成长;教育作用

Abstract

Dance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form, is the people through the movement of emotion, emotional expression, learning dance can improve personal temperament, edify sentiment, shaping beauty. In recent years China's parents and children's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children's dance education, but many parents in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s cognitive dance on and on children's interest in dance blindness training.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sums up the influence of dancing on the children's development, mak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cultivate children's interest in learning to dance, the parents' and children's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elp.

Key words:Children dance; children; growth; educational function

目录

TOC \o "1-3" \h \u 摘要 I

Abstract II

引言 1

一、少儿舞蹈的基本风格特征 1

(一)少儿舞蹈是对儿歌的二次创作 1

(二)少儿舞蹈有着浓郁的童趣风格 2

(三)少儿舞蹈有着明快的节奏 2

二、少儿舞蹈对儿童成长的作用 3

(一)促进儿童身体的发育 3

(二)促进儿童智力的发育 3

(三)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提升 3

(四)解放孩子的天性,树立孩子自信心 4

(五)促进儿童团队配合意识的增强 4

三、运用少儿舞蹈促进儿童成长的对策 5

(一)“从易到难”培养少儿舞蹈兴趣 5

(二)结合故事、儿歌等要素提升少儿舞蹈趣味 5

(三)组织少儿演出提升教育成效 6

结语 7

参考文献 8

谢辞 9

引言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教育关乎着国家未来的发展。作为儿童教育的一项,

舞蹈教育以艺术的魅力打开孩子们的心智大门,在孩子的成长发育过程中起到

陶冶情操、磨练意志、促进身心发育、提高身体素质等作用,为培养性格健全、素质完备的人才打下了良好的教育基础。近年在素质教育的提倡下,舞蹈教育

在我国儿童教育事业中,对促进儿童“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不

容忽视的作用,舞蹈教育在少儿教育的工作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值得少

儿教育工作者去学习探究。

一、少儿舞蹈的基本风格特征

舞蹈的艺术形式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们对情感表达的肢体语言。

少儿舞蹈的主体是少年儿童,少儿舞蹈的本质就是少年儿童对自我的表达。少

儿群体具有天真烂漫充满幻想的心理特征,以及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与动

作记忆能力较差的生理特征。为了提高少儿群体对舞蹈的学习兴趣,少儿舞蹈

在舞蹈内容上具备一定的童趣性和故事性,其中舞蹈的情节性以引发孩子的好

奇心,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舞蹈的情感表达上欢快、生动、有趣,贴合儿童

活泼好动的天性;舞蹈的节奏感强,舞蹈主题简单鲜明;舞蹈动作简单易学,

舞蹈内容简短等基本特征。

(一)少儿舞蹈是对儿歌的二次创作

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密不可分,音乐是流动的舞蹈,舞蹈是音乐的形象,我们在

对孩子进行舞蹈训练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他们学习舞蹈的技巧更是让他们体

会舞蹈的情感。音乐的抒情性是舞蹈的基础,舞蹈的表情与动作是对音乐情感

的具体体现[1]。

少儿舞蹈的音乐素材多是来自于儿童歌曲,是根据儿童歌曲的内容与节奏加入

舞蹈的动作元素进行的二次创作。儿童歌曲在创作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童趣,性、趣味性与故事性,而且儿童歌曲一般比较简短,具有明快的节奏感,与简

单的歌词内容,在少儿对舞蹈学习的过程中,便于对舞蹈动作的理解与联想记忆,在对儿童舞蹈编舞时可以直接拿来作为舞蹈的乐曲使用。例如《数鸭歌》《快乐小猪》原来都是儿童歌曲,但是现在都已经有相应的舞蹈,在少儿舞蹈

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了少儿的喜爱。以《快乐小猪》为例,歌曲内容描述的就是

一只生活态度积极,友爱、善良的小猪形象。舞蹈动作中欢快奔跑,扭动身体、以及起床后伸懒腰等极具生活化的舞蹈动作;微笑的面对每一天憨态可掬,俏

皮可爱的形象;既是取自于儿歌内容,又是对儿歌内容的再创造,儿歌内容与

舞蹈动作相呼应,既易于孩子对舞蹈的理解学习,又加深了孩子对歌曲内容的

理解,在学习舞蹈的同时,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积极的生活态度[2]。

(二)少儿舞蹈有着浓郁的童趣风格

童趣是引发孩子兴趣,让孩子在舞蹈中感受乐趣,享受舞蹈的主要情趣所在。

少儿时期的孩子,心智发育尚不完善,充满好奇心,他们有自己的兴趣范围,

在兴趣范围以外,注意力难以集中,少儿舞蹈中的童趣风格特征,让孩子们能

够更好的投入到舞蹈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享受舞蹈带来的乐趣。

少儿舞蹈中的童趣贯穿在舞蹈的各个环节中,舞蹈主题的故事情节,舞蹈动作

的俏皮可爱,舞蹈服装的鲜明特点,都能体现出少儿舞蹈的童趣性。比如在少

儿舞蹈《采蘑菇的小姑娘》中,让一部分孩子,戴上色彩鲜艳的凉帽,蹲在地

上扮演蘑菇,让两三个女孩穿上对襟的花衣服,编好麻花辫,背上一个小小的

竹筐,来对采蘑菇的情景真实的再现。满足了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们不再是

为了舞蹈而舞蹈,而是真正的将自己代入了舞蹈的角色,让自己成为舞蹈元素

的一部分,提升了孩子对舞蹈的参与感与体验感。充满童趣的故事情节,与活

泼生动的舞蹈模式让孩子们能够真切的去体会到舞蹈的乐趣,真正的乐在其中,享受舞蹈。

(三)少儿舞蹈有着明快的节奏

我们可以观察到,即使是刚出生几个月的孩子,如果他们听到节奏感强烈清晰

的音乐都会跟随音乐节奏扭动肢体。由此可见人类对节奏的敏感性是与生俱来的。但考虑到少儿时期的孩子的心理与生理发育特征,他们对于缓慢的节奏尚

不能准确的觉察与把握,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导致动作的不和谐。节奏

明快能够简化舞蹈动作,在编舞的过程中,节奏明快的舞蹈,舞蹈动作之间的

连接相对简单,易于掌握;另外明快的节奏更符合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能

够增加孩子的舞蹈韵律感与节拍感,在舞蹈动作的韵律上,易于孩子动作与节

拍的一致性。例如《兵娃娃》《三只小熊》等都具有明确的节拍特征,节奏明快,节拍重复率高,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边唱边跳,根据歌曲节奏进行

舞蹈练习,不仅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增强学习效果。

二、少儿舞蹈对儿童成长的作用

艺术教育是少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审美,悠久的

艺术沉淀,形象化,韵律化的舞蹈动作成为多姿多彩的艺术门类。通过舞蹈训

练能够培养孩子的节奏感,韵律感,增强孩子肢体协调能力,促进孩子的身体

发育,让孩子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又能启蒙孩子的心智,陶冶孩子的情操,

培养孩子高雅的审美情趣。

(一)促进儿童身体的发育

少儿时期的孩子骨骼、肌肉比较柔嫩,可塑性强,舞蹈是形体的艺术,舞蹈的

动作舒展优美,在儿童时期进行舞蹈学习能够纠正孩子形体上的不良姿态。比

如有的孩子含胸驼背,通过舞蹈的学习不断对站立姿势,行走姿势进行矫正,

可以使孩子的体态得以纠正,使孩子身姿挺拔。同时通过在舞蹈训练过程中,

使肌肉与韧带得到锻炼,增加肌肉的弹性,使肌肉线条匀称优美。对于一些较

为肥胖的儿童,通过舞蹈学习,促进新陈代谢,能够让孩子的体重得以控制[3]。

(二)促进儿童智力的发育

舞蹈学习通过对肢体的训练,对肢体协调性的练习,能够刺进儿童的神经系统

发育。少儿舞蹈充满童趣的内容能够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增加孩子的记忆,理

解能力,与模仿能力。在儿童舞蹈中,有很多的动植物元素,孩子在舞蹈的过

程中会通过观察,想象去进行模仿探索,比如他们在舞蹈中会模仿一些小动物

的憨态,模仿花儿开放,蝴蝶飞舞,在这些模仿的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形象

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在舞蹈中小朋友之间的相互协作过程,可以增加孩子的

语言表达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舞蹈中欢快的气氛,能够调动孩子的情绪,有

助于孩子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促进孩子心智的健康发展[4]。

(三)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提升

儿童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体会到舞蹈中的音乐美,节奏美、肢体美、动作美、情节美等。尤其是一些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民族特征的舞蹈,

以及一些具有西方特征的舞蹈,舞蹈中的韵律与动作本身就是一种地区文化与

民族文化的体现,通过舞蹈的练习,可以加深孩子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增加孩

子对多元文化的审美能力。

在一些穿插着童话故事的少儿舞蹈中,有一些关于善恶,美丑的故事情节,比

如《小红帽》中善良的小红帽与邪恶的大灰狼的角色对比,让孩子们在学习舞

蹈的同时,学会了分辨善恶,学会欣赏,赞美美好的事物,以及远离丑陋与邪

恶的事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对“真、善、美”的审美能力。

(四)解放孩子的天性,树立孩子自信心

在我国诸多的教育形式中,大多数是要求孩子安静,听话,做个所谓“乖”的

孩子,其实这种教育方式本身是对孩子天性的违背,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就是自我表现欲强,就是喜欢热闹的氛围,而舞蹈教育恰好满足了孩子的天性

特点,少儿舞蹈中的趣味性是“寓教于乐”的精神体现。舞蹈中穿插的故事情节,与舞蹈欢快的节奏其实对孩子来说更像是集体的“游戏”,每个孩子的天

性在集体的活动中都能得以自由的呈现,舞蹈中有很多欢快的小动物,善良的

公主、顽皮的猴子、可爱的灰姑娘以及安静的植物,孩子在模仿的过程中,会

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其实就是他们本身性格的体现,他们可以在舞蹈中充

分的发挥自己天性的优势,而不会被要求“安静”“乖”。比如有的孩子格比

较顽皮在很多时候会因为性格的原因被家长或者被老师批评教育,一些不当的

教育手段往往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认知有所偏差,有时候会导致他们认为自己已

经不被父母,不被老师喜欢了,但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他的性

格特点选择与他有共同特征的舞蹈角色,他可以扮演顽皮机灵,善良的小猴子,他在舞蹈中能够收获别人的赞美与肯定,他会知道自己的一些特性其实是可以

作为优点呈现的,老师再同时给予指导教育,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能够更

加清晰的认知自己,了解自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五)促进儿童团队配合意识的增强

浅谈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成长的作用

本科生毕业论文浅谈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成长的作用

目录 摘要 .................................................................................................................................... I 1前言 (1) 2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成长的作用 (1) 2.1少儿舞蹈教育的美育功能 (1) 2.1.1感受美 (1) 2.1.2体现美 (2) 2.2舞蹈教育有助于少儿的品德培养 (2) 2.2.1少儿舞蹈可以挖掘少儿的童心童趣 (2) 2.2.2少儿舞蹈促进少儿的心灵美 (3) 2.3少儿舞蹈可使少儿形成匀称的优美体型 (3) 2.3.1舞蹈教育,可促进少儿身体发育,提高孩子们的基本素质 (3) 2.3.2少儿舞蹈可预防“少儿肥胖症” (3) 2.3.3少儿舞蹈练习能纠正不良的身体姿势 (4) 3结语 (4) 鸣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5)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舞蹈在整个教育界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也越来越大,很多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子女通过舞蹈的练习从中得到锻炼,使他们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和培养,从而使他们各方面的基本素质得到了激发和培养。 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的成长,尤其是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都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成长带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舞蹈教育;少儿成长;积极作用

如何上好幼儿园优质课

如何上好幼儿园优质课 优质课是由好的教案与好的现场活动两部份组成,一节优质课涉及到因素很多,包括选题、教具制作、活动设计,教师本人素质与现场发挥等。 一、教案: 1、选题:新颖、具有原创性。 2、内容:适合年龄特征。 3、目标:合理有技能与知识性方面的要求;有思想、兴趣、能力方面的 要求 4、环节设计:合理 5、教具:引导性强、并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6、活动延伸:巩固所学知识、引发幼儿自我探究、或是和父母共同探 究。 二、活动现场: 1、教师:形象好、有激情、语言组织能力强、综合知识丰富 2、教具:直观、颜色鲜艳安全、环保、便于推广 3、活动气氛:幼儿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师生互动良好、环节衔接紧凑 幼儿动手、动脑机会多。 开始阶段:激发幼儿积极性和自信心。 进行过程中:兴趣激励着眼于激活思路、启迪智慧,触发创新活动; 结束阶段:通过小结鼓励幼儿,让幼儿获得满足感,并延展到对新的活 动的需求和期待;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自我整理 操作用具和材料。 4、活动效果:

A、技能目标达到90%以上; B、90%以上的幼儿在活动中始终大胆、自由、创造性地表达情感,理 解和想象; C、要把幼儿的兴趣引向自我欣赏和获得满足感上,并延展到对新的 活动的需求和期待 三、教师 1、教师角色: 《纲要》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倡导“形成合作的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关系,并通过这种社会互动,与幼儿一起共同建构认知理解的途径 老师是幼儿的教师是幼儿学习生活中的引导者,聆听者,推动者绝非一句空话。当以教师预设为主的主题产生时,可以使启发式的互动,教师通过适当的点拨、启发,直截了当的切入主题。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推动主题的形成。无论是何种情况,教师都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创设环境和材料,同时,教师要敏感地捕捉幼儿发出的各种互动信号,与幼儿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共同推进主题的深入。 2、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原则: A、幼儿能想到的老师决不代想。 B、幼儿能回答的老师决不代答。 C、要求幼儿做的老师决不代做。 D、发现幼儿的错误一定要纠正。(与活动有关的当场纠正,与活动 无关的可以在活动结束后找时间纠正。) 3、教师在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A、游戏、提问、操作的难易度要适合幼儿心理年龄特征,正确引导 幼儿,并予以适当帮助 B、善于发现个体表现不同所带来的新的启示。 C、注意自身的语音、语调、表情、肢体语言带给幼儿的舒适感,并

浅谈少儿舞蹈的创作(1).

浅谈少儿舞蹈的创作(1) 人类任何有意识的动作,都产生于心灵内在的启示。舞蹈动作是心灵深处之情感世界的形象表白;如古语所谓“心声”、“心华”,佛语所谓“心水”、“心波”所构成的心貌、心境,传介于艺术化了的形体动作,便成之为人类艺术思想及其情感内涵的载体——舞蹈。少年儿童成长发育日日更新的生理特征,以及其五色斑斓梦幻叠彩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他们对舞蹈独特的表现特征。作为一名少儿舞蹈的教育及创作工作者,笔者认为:儿童舞蹈从创作规律和创作技法上与成人舞蹈创作有相通之处,但它却更难于成人舞蹈的创作,其主要原因在于儿童舞蹈的创作主体是成人。因此,受生理、心理、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使成人与儿童的心理状态有着很大的差距,如何缩短这一差距,这就需要儿童舞蹈创作者熟悉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儿童情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必须从“童心”出发并以舞蹈的艺术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凝炼生活,直至完成自己的艺术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儿童特点,受孩子们欢迎的好作品,达到教育儿童,并陶冶其情操的目的。一、童心纯真,富于幻想唐代刘长卿有诗句云:“心镜万象生”;即人的思维与感情皆附丽于大千世界、万象自然;而生存游戏于这万象自然中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更有着丰富多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天生的好奇会使他们看到原来空无所有的地方有某种美妙的图象出现,更喜欢模仿自己在某地方看到的景物。儿童清新烂漫,天真活泼,对世界充满清莹、甜柔的爱,爱野地上的小草,花,爱天上的月亮星星,爱天空中游弋飞翔的小鸟、白云,爱江河上跳跃闪映的小鱼、帆影,他们用心灵去拥抱自己喜爱的对象,他们具有求知欲强喜欢模仿,好奇好问,兴趣广泛等等特点。因此儿童舞蹈创作的特殊规律和特点是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不开的。了解儿童生理、心理特点,是创作儿童舞蹈的基本要素,只有努力把握儿童认识客观世界和反映客观世界的特点,洞析儿童微妙的心灵内涵,儿童舞蹈创作者便会得到无竭的启示,便会从在成人看来无足为奇的事物中,产生出无穷的情趣和丰富的想象,并从中捕捉到能用舞蹈形式来表达儿童情趣的舞蹈形象来。二、夸张与变形的舞蹈语言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启迪,但它所提供的艺术图景却远比生活更突出,更鲜明、更感人。美学家朱彤说:“只有通过虚构进行夸张,才能创造艺术美。”在生活基础上的虚构与夸张,正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基于这一特征,儿童舞蹈的创作,应该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显现出更美好、更浪漫的艺术境界。“夸张是创作的基本法则”(高尔基语)。只有创作者真正走进孩子们那极富感染力的内心世界,才会凝炼成在美好生活基础上夸张变形的属于少年儿童心花吐绽的少儿舞蹈语言。但夸张与变形不能忽略形象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出所要达到的艺术形象。夸张与变形是儿童语言的特征,也是儿童舞蹈表演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因为是适应舞台表演和没有语言作为媒介交流的表演形式,只有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才能让观众从视觉中获得清晰的表情信息。夸张是从生活中提炼与升华,将生活中形体感觉反应扩大化。如喜、惊、冷、痛、看等都需要夸大形体的动态感并予以停顿或强烈的夸张,有的则要将作扩大延伸,如哭笑都要将形体的某个部位动作放大,延长动作线,使形体表情更明确。变形,从对逻辑规定的质实的超越达到形象神

幼儿舞蹈教学中体态训练之我见

幼儿舞蹈教学中体态训练之我见 摘要幼儿舞蹈是幼儿艺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思想情感,具有生动的形象直观性,同时又生动活泼娱乐性强,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通过舞蹈体态的训练,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情,感受舞蹈的艺术美,同时还可以是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通过舞蹈的训练使幼儿之间相互配合,培养他们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的好习惯。从而使幼儿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 关键词儿童舞蹈;少儿艺术;舞蹈体态;科学训练 前言 人们往往可以从一个人的一举一动和坐、立、行这些基本动作中大致了解一个人的素质如何。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第一印象”。这个“第一印象”与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密不可分。幼儿形体舞蹈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养成一个良好、正确的体态习惯,同时通过学习舞蹈到表演舞蹈的过程锻炼孩子四肢的协调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增强孩子的舞台表现力,由此启发孩子对美的追求。 内容包括:基本站立姿势,手位脚位练习,脚步动作舞蹈组合练习,把杆上和地上一系列的基本功练习。幼儿舞蹈表演的学习。主要练习正确的立,坐,卧和走跑及头面部的姿态和表现。例如:学习多个各民族的舞蹈组合。使孩子外在表现和内在修养,形体之美与精神之美和谐统一。 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吃饭、睡觉,主要活动就是玩耍和游戏,所以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游戏的重要性。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去感受动作与音乐的美妙结合,寻找感觉、节奏和情绪,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变枯燥乏味的训练方法为轻松、活泼、游戏式的学习活动,如教“平踏步”,老师就可以扮演火车头,让孩子们扮演车身一起出发,随着音乐的节奏驶向美好的大自然。 1.幼儿舞蹈体态要求 1.1幼儿的基本体态 幼儿形体舞蹈训练是利用芭蕾、舞蹈、体操舒展的动作训练改善体形,并且有利于身体健康,使人拥有幽雅的姿态。 优美的体形是自然美的重要标志。体形是指人体的外形特征与体形类型。一个人的

舞蹈对幼儿的好处

编导语:舞蹈活动不仅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动作的协调、灵活,富有节奏感、表现力,而且可以丰富、抒发、表达情感,起到良好的健身、健心作用。 舞蹈活动不仅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动作的协调、灵活,富有节奏感、表现力,而且可以丰富、抒发、表达情感,起到良好的健身、健心作用。舞蹈对人们(表演者、欣赏者)的心态、生理、情感、品德等多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形象、生动、优美的音乐启迪伴奏下,通过科学系统的舞步教学训练,将有助于幼儿音乐、动作、节奏感等多方面的发展。它对幼儿走、跑、跳基本动作的协调、灵活和动作的美感起良好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增强幼儿学习、感受音乐和舞蹈的兴趣,提高对音乐和舞蹈的想象和表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陶冶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我非常喜欢新源幼儿园所办的民舞班,它的作用非同一般:它可以塑造美丽,增添魅力,锻炼体力,磨练毅力,丰富想像力,舞出宝贝的气质,我觉得让孩子小时候学些舞蹈有许多好处: 1、形体优美: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经过舞蹈训练(如挺胸、抬头、收腹)能使他们站得直,形体优美,且能纠正驼背、端肩等形体问题。 2、动作协调: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通过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和谐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并且使孩子更有节奏感。 3、肢体灵活性、柔韧性:由于经常练习压脚、劈叉、下腰等,孩子的柔韧性,动作灵活性好。 4、锻炼毅力: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能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练坚强意志。 5、提高身体素质:舞蹈需要一定的体力消耗,剪除练习后能促进孩子食欲、增强消化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生病机会。 6、提高合作能力和集体荣益感:舞蹈有独舞、双人舞、集体舞,只有配合默契才能表演好,由此训练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纪律,培养了协作的观念。 7、培养审美情感:舞蹈是通过音乐、动作、表情、姿态表现内心世界,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到艺术表演的熏陶,使孩子们热爱生活,并能欣赏美、体验美。 8、培养自信心:舞蹈演出能培养孩子当中表演的能力,使孩子们不怯场,表现力强,增强自信心和更好的心理素质。 9、培养孩子的想像力:舞蹈是通过形体、动作、眼神来表现的,在跳舞的过程中能激发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尤其是自编自演的作品,能促进孩子智力发展。 蓓蓓幼儿园。

幼儿园如何上好公开课

上公开课是每位幼儿教师从教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经历,是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各种晋升少不了的重要环节。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反映了幼儿教师的教学功底,奠定自己在同行心目中的地位,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上好公开课,是每位教师的共同愿望,那么,怎样才能上好幼儿园公开课呢? 一、上好公开课要做足准备 (一)备内容 1、注重内容的操作性——幼儿园公开课内容选得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一般来说,操作性强的活动内容是首选,不仅符合幼儿好动好玩的年龄特点,还符合听众心目中的优质课标准。因为,每位听众看到幼儿在操作中探索、在操作中学习,都会由衷地为幼儿骄傲,为幼师赞叹! 2、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要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内容,这样备课及上起课来都得心应手,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听众。如果不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比方说情感不是很丰富的教师,偏选了偏重于情感体验类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课上起来教师会感到不能挥洒自如。 3、考虑气候、环境等因素——选公开课内容时,幼儿教师要综合考虑气候、环境等因素,不要存在侥幸心理,选择风险较大的公开课,如《我和太阳做游戏》,若遇到阴天或下雨,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备目标 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幼儿及听众,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教法是否新颖。教师应在备课时注重创新,力求上出一节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好课。 1、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活动目标太难不利于幼儿的发展,而太简单又会让幼儿觉得没意思,提不起兴趣;教师应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幼儿设定“跳一跳,碰一碰”既能达到的目标,但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教师需要全面的了解幼儿的水平。 2、活动目标要直观化——公开课上得好不好,离不开活动目标的完成情况。量化的活动目标使听众客观的评价公开课,让听众看到课堂效果,而抽象化的教学目标,如激发幼儿好奇心,丰富幼儿想象力……这样的活动目标都是靠主观臆断,难以客观评价,应尽量避免。 举例1:中班语言活动《想飞的小猫》。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集体面前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3)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 评析:活动目标涵盖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这样的活动在日常教学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放在家长开放日中展示就不是很理想。

少儿舞蹈的启蒙教育意义

少儿舞蹈的启蒙教育意义 舞蹈是一门专门塑造美的艺术也是一门收集美的艺术。不少家长希望孩子学习舞蹈?但是家长们知道幼儿舞蹈在孩子启蒙教育中的意义吗?下面跟一起来看看吧! 1.能够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其实在幼儿园中不少孩子很喜欢跳舞,舞蹈很符合幼儿爱动爱跳的特点,幼儿能够结合音乐虽笨拙但准确的表现出舞蹈的内容。 孩子们在动作、节奏、娱乐中很自然的提高了自身的模仿能力,通过对舞蹈内容的了解,对舞蹈所描绘的美好世界的向往能够使幼儿加深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舞蹈动作对于幼儿是无声的语言,孩子们常常依靠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幼儿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他们创造性的思路。 舞蹈能够培养幼儿的形象思维,提高幼儿的模仿能力,使他们的感知、联想、想象、幻想等充分的融合在一起,从而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2.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和意志 舞蹈还能够培养孩子们活泼开朗的个性和坚强的毅力。现在社会中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爱,爷爷奶奶疼,外公外婆宠,在家中可谓是倍受宠爱,以及被家人保护的太好缺乏在社会中与人交流的经验所以在公众场合可能会比较内向啊,害羞啊,甚至于出现娇气任性的毛病。而舞蹈是一种对外表演形式的艺术活动,这种艺术活动有着能够体现即兴进行人际交流的特点。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幼儿在舞蹈时适当的加入一些富有表情的动作。通过参加排练、集体训练、公开汇报演出,许多幼儿克服了性格内向、害羞胆小等一些缺点。而且哈动园游乐场是敞开式的一个学习娱乐的场所,有很多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们,这么多的人在观看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望而且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个性。另一方面,舞蹈又是一门比较“痛苦”的艺术,在舞蹈训练过程中,有些动作必须付出很大的痛苦和艰辛才能完成,一开始时一些孩子怕疼怕苦就开始撒娇耍赖,但时间一长他们发现这招并不管用于是他们就开始乖乖练习,经过一段时间后有些孩子虽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仍咬牙一声不吭!这时就能真正体会到舞蹈能够培养幼儿的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因此,有些比较娇弱的孩子,经过刻苦的训练,和周围孩子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的毅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磨炼。 3.能够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舞蹈是一门专门塑造美的艺术也是一门收集美的艺术。我们平时在幼儿园中必须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舞蹈训练,而科学合理的训练能够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平衡能力,多多的运动对于幼儿来说是投其所好而平时多在阳光下训练会有利于促进儿童的骨骼发育,增强孩子们的消化机能,加快他们的新陈代谢,增进食欲,能够很好的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使他们一天比一天成长的好。 4.能够增强幼儿形体与气质的美感

浅谈幼儿舞蹈教育

浅谈幼儿舞蹈教育 摘要: 舞蹈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是幼儿极为喜爱的一项活动。作为幼儿教育工作着应积极主动地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通过多种形式的舞蹈教学活动陶冶孩子的性情,使他们从小受到美的熏陶,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及教育,激发孩童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为他们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和快乐的舞蹈世界,让他们在舞蹈中得到快乐,享受美感。 关键词: 节奏感形象化教学启发式教学多看多练欣赏、感受主导作用 舞蹈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以经过提炼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幼儿舞蹈用幼儿身体动作,幼儿语言,戏剧表演和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的情绪。它是从多方面去让孩子们认识舞蹈中的“美”,它与其它教育不同,更注重孩子们美的感受。它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是幼儿极为喜爱的一项活动。它可以陶冶孩子的性情,使他们从小受到美的熏陶,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及教育,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 一、节奏感训练,激发舞蹈学习兴趣。 二、形象化教学,促进舞蹈学习兴趣 三、启发式教学,强化舞蹈学习兴趣 四、多看多练方法,巩固舞蹈动作掌握。 五、欣赏感受舞蹈美,加深舞蹈学习情感 六、明确主体与主导,调动舞蹈学习情绪 在幼儿园开展舞蹈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一种理想方式。在舞蹈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使孩子们不仅能发展身体,得到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的训练,而且还能发展思维和情感,在意志、思想品德、个性等方面得以全面培养和拓展。幼儿舞蹈教学内容是幼儿园全方位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因此,幼儿园把舞蹈教育放在了首位。少儿舞蹈最佳教学方法 幼儿舞蹈教学内容由于简单、短小、形式多样、比较实用,近年来愈来愈受到幼儿教育的重视,目前在世界各地幼儿教育领域内,幼儿舞蹈教育已成为幼儿成长、发育的重要教育手段和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对各个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体发育成长具有很大作用,尤其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及智力发展有着不可怕量的作用,因此、在幼儿教育领域里,广大幼教专家、学者开始关

少儿舞蹈教学之我见

少儿舞蹈教学之我见 (河南焦作乔磊) 舞蹈,在少儿舞蹈阶段,舞蹈的培训主要是让孩子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和音乐节奏感,进而在身体上形成高雅的美感。这是少儿舞蹈培训的核心部分。通过舞蹈训练使孩子们迅速形成表演力,彰显自我个性,提高自信心,形成明亮、乐观、勇于挑战的良好性格,增强与同龄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和沟通能力。 一、美的形象。 你的仪态、风度、容貌、服饰、言谈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所以,你的着装要干净、简洁,适合舞蹈教学运动的需要,服装的色彩应以暖色调为主;不要佩戴过多的饰品,不要佩戴夸张的耳环(小耳钉除外);脸部化妆要素淡;讲话语速为中速,语言要准确,音量要适中;举手投足切忌慌乱,时刻给孩子镇定自若的状态;你的形象和状态影响着孩子对你的尊重和喜爱程度,直接作用于你的课堂指挥效能,直接影响课堂秩序和教学质量。获得孩子的喜爱能使你的教学工作充满快感。 二、让爱交融。 在90分钟里,你拥有这间舞蹈教室所有孩子充满崇拜的爱,你也需要付出全部的爱,让爱交融,他们在这一刻就是你的孩子。你不会训斥孩子、辱骂孩子、威胁孩子、用动作恐吓孩子和不恰当的接触孩子身体;你也不能因为她们忘记动作而不满;你也不必考虑是否能把她们培养成舞蹈家。你只需要看着她们纯真的眼睛,了解她们是否愿

意在这个时间和地点与你共舞。你只要准确地判断他们是快乐的,她们就会像优秀的士兵一样听从你的指挥,你所有的教学计划和目标都会圆满的完成。 三、你是她的好朋友。 孩子希望你是她喜爱的老师,同时也是她亲密的好朋友。你的笑容是获得孩子信任最好的手段,孩子的笑容是你成为好朋友的最好证明。你不要绷着一张面无表情的脸;你不要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你不要拒绝孩子的拥抱;你不要吝啬给孩子一个亲吻;你不要拒绝孩子对你最信任的倾诉;成为她的好朋友,你会得到孩子的热爱和无数个亲吻,孩子也会希望每个星期都要和你这个朋友一起快乐的舞蹈,这样一来,你就拥有了无数个好朋友,你也就获得了无数个家庭对你的信任。 四、释放你的激情。 舞蹈教学需要激情和全身心投入到舞蹈的氛围中,你是一只可爱的小燕子、一名聪明的交通指挥员、一只活泼的跳芭蕾的小蝌蚪,用自己感染她们,把她们引入到情境中。要开发孩子的个性,鼓励她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引导她们用舞蹈动作来表现自我和表现音乐,而不是随着音乐机械的动作。你不要坐在椅子上跷着二郎腿光动嘴;你不要让课堂沉闷的像大雨即将来临的天气;你不要让课堂听不到孩子银铃般悦耳的笑声;更不要看到孩子无奈的表情;你要坚信你的魅力和能力,可以让孩子们充满激情地舞蹈。你的感染力就是体现你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蹈学习:教师教幼儿舞蹈的教学方法

舞蹈学习:教师教幼儿舞蹈的教学方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 而喻。《北京市幼儿园教育纲要》艺术领域目标指出,要鼓励幼儿大 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感受和体验,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的水平。幼儿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幼儿的 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升、审美水平 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幼儿歌舞是用动作、音乐、语言和美术等综合手段来反映幼儿的思想情趣和生活的,是促 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艺术。好奇、好问、好动、爱模仿是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幼儿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幼儿歌舞恰恰 能够适合幼儿的这些特点,也能够满足他们具体要求。如何教育好幼 儿更是重中之重,作为幼儿舞蹈教师更应拥有一套规范完善而又实用 于幼儿的教学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的老师”。只要幼儿对舞蹈有了兴趣,就能把 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爱美、善良、纯真无暇的幼儿插上理想的 翅膀。那么,如何对幼儿实行兴趣性教学呢? 一、教学内容必须闪烁幼儿的心灵,充满童趣。 我们每天生活在幼儿中间,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同游戏,生活会给 我们启示,只要我们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体验、研究他们美丽的内 心世界,就能够在他们天真有趣、奇妙多彩的生活中寻找他们能理解、能掌握的舞蹈教学内容。如:带幼儿到户外散步时,教他们一些相关 美丽大自然的小舞蹈,《可爱的太阳》、《树叶飘飘》、《风吹大地》等。又如在实行劳动以后,教他们《洗手帕》、《种树、浇水》等。 这些舞蹈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及周围熟悉的环境,所以他们很容易理 解接受。经常利用短小、生动形象、动作性强的舞蹈来吸引幼儿的兴趣,不但使他们感到亲切可信,易学易记易模仿,而且也能为他们今 后创作舞蹈动作打下基础。

幼儿园老师上好公开课必须做好六个方面的准备

幼儿园老师上好公开课,必须做好六个方面的准备 一、上好公开课要做足准备 (一)备内容 1、注重内容的操作性——幼儿园公开课内容选得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一般来说,操作性强的活动内容是首选,不仅符合幼儿好动好玩的年龄特点,还符合听众心目中的优质课标准。因为,每位听众看到幼儿在操作中探索、在操作中学习,都会由衷地为幼儿骄傲,为幼师赞叹! 2、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要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内容,这样备课及上起课来都得心应手,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听众。如果不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比方说情感不是很丰富的教师,偏选了偏重于情感体验类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课上起来教师会感到不能挥洒自如。 3、考虑气候、环境等因素——选公开课内容时,幼儿教师要综合考虑气候、环境等因素,不要存在侥幸心理,选择风险较大的公开课,如《我和太阳做游戏》,若遇到阴天或下雨,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备目标 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幼儿及听众,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教法是否新颖。教师应在备课时注重创新,力求上出一节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好课。 1、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活动目标太难不利于幼儿的发展,而太简单又会让幼儿觉得没意思,提不起兴趣;教师应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幼儿设定“跳一跳,碰一碰”既能达到的目标,但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教师需要全面的了解幼儿的水平。 2、活动目标要直观化——公开课上得好不好,离不开活动目标的完成情况。量化的活动目标使听众客观的评价公开课,让听众看到课堂效果,而抽象化的教学目标,如激发幼儿好奇心,丰富幼儿想象力……这样的活动目标都是靠主观臆断,难以客观评价,应尽量避免。 (三)备自己 1、知识储备——“要想供给幼儿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缸鲜活的水”。在上公开课之前,幼儿教师要吃透各领域的教学特点,熟悉整个教学体系,做到心中了如指掌,才能做到整合有度又有效。 2、自身能力——每位教师在教学上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在备课时,幼儿教师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尽量在活动课中展示自身的长处,做到熟而精,得心应手。反之,很容

少儿舞蹈的教育作用正文

少儿舞蹈的教育作用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体动作为物质材料的表现性的艺术活动,是培养人们审美兴趣、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是人类审美活动较集中的表现。舞蹈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人物、事物及其深刻的内在涵义;同时它对少儿的教育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少儿舞蹈得天独厚,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具有推动少儿素质全面提高的优点,深受儿童的喜爱,也是实施少儿教育的良好手段。少儿舞蹈的教育作用不但能促进少儿智力的发展、体制的发展、骨骼的发育,对少儿道德的养成、意志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总之少儿舞蹈可以让学生学到课堂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知识,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关键词:少儿舞蹈教育作用审美意识 Abstract: The human body movement dance as a performance material as the material of artistic activities is to develop people's aesthetic interest in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aesthetic ability and means of human aesthetic activities more focused performance. Dance of 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 is through body language to express the characters, and its deep inner meaning of things; while its children's education also play a positive role. Children's unique dance, is an integrated arts, it has to promote the advantages of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hildren, deeply loved children, but also a good means to implement children's education. The role of children's dance education, not only can promote children'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bone development, pairs of children's moral develop, will the training improve physical fitness has a certain role. In short children's dance class can allow students to learn knowledge and education can not be replaced, has a certain positive effect Keywords:Children's Dance Educat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舞蹈是一种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的人体动作,通过肢体来表达人们的情感、思想和性格特点,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少儿舞蹈与成人舞蹈有相同的特点,它们都是以人体为工具,通过肢体的语汇,来表达一定的情感,但与成人舞蹈相比较,少儿舞蹈的动律更为欢快明朗,且更具有童心、童趣,少儿舞蹈同时也包含着少儿对“真善美”的感受和亲和力。少儿舞蹈是舞蹈中的一种,只要你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我们就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孩子在开心和哭闹时都会手舞足蹈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天真活泼,好动好奇,模仿性强等都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舞蹈也就成为大多数孩子喜爱的艺术活动之一。 大量教育实践的证明,正确的舞蹈教育可以使学生在繁忙的课业之外得到放松,得以劳逸结合,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形体上的健美和内在气质、使之精神焕发,素质得以全面发展;相反,错误的舞蹈教育会使学生韧带拉伤,甚至影响到骨骼的发育。其次,无法提高学生的欣赏、表演能力,完整、正确的表达一个剧目的内在思想感情。 少儿舞蹈作为一种美育形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教育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少儿的智力发展。 少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同时也符合孩子依靠表象和感知来认识事物的特点,少儿有着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力,甚至乍看起来不合乎常理的情趣,这都是儿童世界的“真理”。通过外在的指引,孩子们通过动作、节奏和游戏来提高模仿能力,加深了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蒙古舞蹈“软手”组合中,孩子们就有可能将此动作理解为自己就是一只大雁,在蓝天中飞翔,这样就更容易有一种“远飞”之感和“大草原静悄悄”的优美意境。舞蹈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孩子依靠丰富的想象力和心灵的感悟去尽力的表现这些动作的涵义,而在这一过程中,又激发了他们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开发了创造性的思维。 假期期间我去了少年宫实习,在此期间的教学过程中,我并不单一的满足于教一个技巧、一段组合,而是给他们一个创造的空间。例如,我曾以一段抒情的音乐为背景,以《雪花》为命题,让

快乐体育教学之我见

申报小学体育高级教师送审材料(教学论文) “快乐体育”教学之我见 连平县第一小学廖新娥 二OO八年八月八日

“快乐体育”教学之我见 “快乐体育”是指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思想,它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与各项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它不仅把运动和情感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而且视为直接目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快乐体育”教学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有利于培养自我的体育能力与完美的人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权威者,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例如,在上一年级立定跳远课时,我改变了以往惯用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动作,这一传统的“格式化”的教学方式,采用了让学生在师生共同创设的虚拟的动物王

如何上好幼儿园公开课

如何上好幼儿园公开课 上公开课是每位幼儿教师从教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经历,是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各种晋升少不了的重要环节。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反映了幼儿教师的教学功底,奠定自己在同行心目中的地位,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上好公开课,是每位教师的共同愿望,那么,怎样才能上好幼儿园公开课呢? 一、上好公开课要足准备 (一)备内容 1、注重内容的操作性——幼儿园公开课内容选得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一般来说,操作性强的活动内容是首选,不仅符合幼儿好动好玩的年龄特点,还符合听众心目中的优质课标准。因为,每位听众看到幼儿在操作中探索、在操作中学习,都会由衷地为幼儿骄傲,为幼师赞叹! 2、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要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符合自己教学风 格的内容,这样备课及上起课来都得心应手,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听众。如果不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比方说情感不是很丰富的教师,偏选了偏重于情感体验类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课上起来教师会感到不能挥洒自如。 3、考虑气候、环境等因素——选公开课内容时,幼儿教师要综合考虑气候、环境等因素,不要存在侥幸心理,选择风险较大的公开课,如《我和太阳做游戏》,若遇到阴天或下雨,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备目标 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幼儿及听众,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教法是否新颖。教师应在备课时注重创新,力求上出一节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好课。 1、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活动目标太难不利于幼儿的发展,而太简 单又会让幼儿觉得没意思,提不起兴趣;教师应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幼儿设定“跳一跳,碰一碰”既能达到的目标,但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教师需要全面的了解幼儿的水平。 2、活动目标要直观化——公开课上得好不好,离不开活动目标的完成情况。量化的活动目标使听众客观的评价公开课,让听众看到课堂效果,而抽象化的教学目标,如激发幼儿好奇心,丰富幼儿想象力……这样的活动目标都是靠主观臆断,难以客观评价,应尽量避免。 (三)备自己 1、知识储备——“要想供给幼儿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缸鲜活的水”。在上公开课之前,幼儿教师要吃透各领域的教学特点,熟悉整个教学体系,做到心中了如指掌,才能做到整合有度又有效。 2、自身能力——每位教师在教学上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在备课时,幼儿 教师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尽量在活动课中展示自身的长处,做到熟而精,得心应手。反之,很容易产生不自信的心理,影响教学效果。 (四)备幼儿 1、经验储备——幼儿的生活经验直接影响到公开课的效果。在选择公开课时,要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若需要前期收集资料的,应事先安排幼儿相关活动,让幼儿积累必备经验 2、年龄特征——幼儿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状态直接影响公开课的 效果。备课时,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等,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话 题来吸引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小班不适合“大灰狼、巫婆”之类的材料,

幼儿舞蹈论文

关 于 幼 儿 舞 蹈 教 育 的 意 义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实验幼儿园第二分园

关于幼儿舞蹈教育的意义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舞蹈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目前的幼儿舞蹈教育普遍存在重视舞蹈技能而忽视幼儿成长的问题。本文从幼儿舞蹈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幼儿舞蹈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幼儿舞蹈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舞蹈特点教育意义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心理和生理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幼儿在这个时期接受必要的舞蹈教育对其智力开发和身体运动机能完善有着特殊的作用。加上舞蹈是各种艺术中历史最为悠久的类型之一,被人们称为“艺术之母”,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方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总之,舞蹈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需要通过正确系统的舞蹈教学来促进幼儿的全方面发展。 一、幼儿舞蹈的特点 关于幼儿舞蹈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为了提供幼儿自娱,爱玩是孩子的天下,幼儿通过舞蹈的学习能受到美的熏陶,另一方面能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只不过幼儿舞蹈是一种形象生动,更易被幼儿接受的艺术形式。幼儿舞蹈与成人舞蹈有共同点,但是也有其自身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幼儿舞蹈具有直观性。幼儿各方面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大脑的神经发育尚未成熟,思维具有直观性,所能接受的事物必须是形象而具体的,所以幼儿舞蹈中的人物心理、情感必须利用具体的舞蹈动作表现出来。第二,幼儿舞蹈具有童趣性。这里的童趣性包括幼儿的情趣和兴趣两个方面,是幼儿对某种事物所产生的探究意识倾向。幼儿喜欢玩游戏,而游戏中的推、拉、跳、滚等行为是幼儿舞蹈动作编排中的借鉴因素,可以说幼儿舞蹈就是一种高级而有趣味的游戏,充满着幼儿的情趣。第三,幼儿舞蹈具有模仿性。模仿就是幼儿学习知识的主要手段,所以说幼儿对舞蹈的学习是具有模仿性的。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幼儿舞蹈的特点,因而教师在进行幼儿舞蹈教育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幼儿的心理特征、精神情趣,重视幼儿成长上的问题。 二、幼儿舞蹈教育的现状 幼儿舞蹈教育与其他教育方式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它属于一门综合艺术,是幼儿喜欢且乐于接受的一种娱乐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文艺性教学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幼儿的舞蹈教育方式也慢慢被提上日程。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那就是长期以来幼儿舞蹈教育没有一个科学且系统的教学理论,通常只是作为音乐教学中的一个补充,它的重要性还没有被真正认识。下面我们通过对幼儿舞蹈教育意义的分析来说明加强幼儿舞蹈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幼儿舞蹈教育的意义 1.幼儿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浅谈儿童舞蹈的创作

浅谈儿童舞蹈的创作 人类任何有意识的动作,都产生于心灵内在的启示。舞蹈动作是 心灵深处之情感世界的形象表白;如古语所谓“心声”、“心华”, 佛语所谓“心水”、“心波”所构成的心貌、心境,传介于艺术化了 的形体动作,便成之为人类艺术思想及其情感内涵的载体——舞蹈。 少年儿童成长发育日日更新的生理特征,以及其五色斑斓梦幻叠彩的 心理状态,决定了他们对舞蹈独特的表现特征。作为一名少儿舞蹈的 教育及创作工作者,作者认为:儿童舞蹈从创作规律和创作技法上与 成人舞蹈创作有相通之处,但它却更难于成人舞蹈的创作,其主要原 因在于儿童舞蹈的创作主体是成人。所以,受生理、心理、文化水准 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使成人与儿童的心理状态有着很大的差别,如何缩短这个差别,这就需要儿童舞蹈创作者熟悉儿童生理、心 理特点,以及儿童情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必须从“童心”出发并 以舞蹈的艺术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凝炼生活,直至完成自己 的艺术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儿童特点,受孩子们欢迎的好 作品,达到教育儿童,并陶冶其情操的目的。 一、童心纯真,富于幻想唐代刘长卿有诗句云:“心镜万象生”;即人的思维与感情皆附丽于大千世界、万象自然;而生存游戏于这万 象自然中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更有着丰富多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天生的好奇会使他们看到原来空无所有的地方有某种美妙的图象出现,更喜欢模仿自己在某地方看到的景物。儿童清新烂漫,天真活泼,对 世界充满清莹、甜柔的爱,爱野地上的小草,花,爱天上的月亮星星,爱天空中游弋飞翔的小鸟、白云,爱江河上跳跃闪映的小鱼、帆影, 他们用心灵去拥抱自己喜爱的对象,他们具有求知欲强喜欢模仿,好 奇好问,兴趣广泛等等特点。所以儿童舞蹈创作的特殊规律和特点是 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不开的。了解儿童生理、心理特点,是创 作儿童舞蹈的基本要素,只有努力把握儿童理解客观世界和反映客观 世界的特点,洞析儿童微妙的心灵内涵,儿童舞蹈创作者便会得到无 竭的启示,便会从在成人看来无足为奇的事物中,产生出无穷的情趣

幼儿舞蹈教学的指导方法

幼儿舞蹈教学的指导方法 【摘要】舞蹈是幼儿园艺术的教育内容之一,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以动作姿态来表现音乐形象的一种形式。幼儿受到自身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知识经验等的制约,需要成人通过游戏等多种方式使其初步体验舞蹈。 【关键词】幼儿舞蹈教学艺术教育指导方法 舞蹈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我国伟大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曾指出:大凡健康的幼儿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学习,他们本能地会唱唱歌,会表现舞蹈的韵律,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随机性地去观察、引导孩子,这样来自于大自然、生活中的音乐活动孩子才会表现出特殊的兴趣与情感,从而满足孩子自我表现的需要,提高能力,丰富孩子的生活。那该如何使得幼儿舞蹈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注重活动的过程,强调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舞蹈教育向积极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的角度出发呢?我在实践中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理解、感受舞蹈作品 1.1 理解、感受舞蹈作品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因此理解、感受舞蹈作品必须以感性认识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更多地依赖于直观的、生动的、鲜明的形象。而教材中有的舞蹈,如《采茶》等只有曲调,没有歌词,只有笼统的标题,幼儿不理解动作代表的意思,以及动作之间的相互联系,比较孤立、缺乏趣味性,幼儿不易记住动作顺序。幼儿学习时只会模仿地做出一个个动作,思维、想象不活跃,面部表情僵硬,不知道所表达的内容。这样的舞蹈作品在幼儿眼前不是直观可见的实物形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想办法,让幼儿通过视觉直观和听觉直观的共同感知活动,伴随着启发性、形象性的语言,为幼儿提供想象的内容,让幼儿感知、获得一个比较清晰的形象。这样幼儿才能逐步投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才能进行联想和想象,才能感受作品,幼儿的感受力提高了就会表现舞蹈内容了。 在引导幼儿感知舞蹈作品时要注意,要充分利用幼儿观察的敏锐性。老师提的问题要有目的性、系统性、准确性和敏锐性。每次让幼儿感受都需要有要求,而且只能有一个要求,使幼儿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紧张的状态中。开始提的问题要提笼统的大问题,逐步提小的问题,因幼儿感受力发展的规律是对作品先有一个笼统的整体的感受,反复的欣赏就能有进一步的感受,欣赏越多,感受得越细微、越深入、越全面。如:《新疆舞》时,开始的第一、二次欣赏老师的表演后,我便开始提问:“你看到老师做了什么动作?”第三、四次欣赏又再次提问:“老师做了什么动作,是怎么做的?”第五、六次欣赏后又提问:“什么时候变成双圈?

少儿舞蹈教学之我见

少儿舞蹈教学之我见 (河南焦作乔磊) 舞蹈,在少儿舞蹈阶段,舞蹈的培训主要是让孩子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和音乐节奏感,进而在身体上形成高雅的美感。这是少儿舞蹈培训的核心部分。通过舞蹈训练使孩子们迅速形成表演力,彰显自我个性,提高自信心,形成明亮、乐观、勇于挑战的良好性格,增强与同龄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和沟通能力。 一、美的形象。 你的仪态、风度、容貌、服饰、言谈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所以,你的着装要干净、简洁,适合舞蹈教学运动的需要,服装的色彩应以暖色调为主;不要佩戴过多的饰品,不要佩戴夸张的耳环(小耳钉除外);脸部化妆要素淡;讲话语速为中速,语言要准确,音量要适中;举手投足切忌慌乱,时刻给孩子镇定自若的状态;你的形象和状态影响着孩子对你的尊重和喜爱程度,直接作用于你的课堂指挥效能,直接影响课堂秩序和教学质量。获得孩子的喜爱能使你的教学工作充满快感。 二、让爱交融。 在90分钟里,你拥有这间舞蹈教室所有孩子充满崇拜的爱,你也需要付出全部的爱,让爱交融,他们在这一刻就是你的孩子。你不会训斥孩子、辱骂孩子、威胁孩子、用动作恐吓孩子和不恰当的接触孩子身体;你也不能因为她们忘记动作而不满;你也不必考虑是否能把她们培养成舞蹈家。你只需要看着她们纯真的眼睛,了解她们是否愿 意在这个时间和地点与你共舞。你只要准确地判断他们是快乐的,她们就会像优秀的士兵一样听从你的指挥,你所有的教学计划和目标都会圆满的完成。 三、你是她的好朋友。

孩子希望你是她喜爱的老师,同时也是她亲密的好朋友。你的笑容是获得孩子信任最好的手段,孩子的笑容是你成为好朋友的最好证明。你不要绷着一张面无表情的脸;你不要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你不要拒绝孩子的拥抱;你不要吝啬给孩子一个亲吻;你不要拒绝孩子对你最信任的倾诉;成为她的好朋友,你会得到孩子的热爱和无数个亲吻,孩子也会希望每个星期都要和你这个朋友一起快乐的舞蹈,这样一来,你就拥有了无数个好朋友,你也就获得了无数个家庭对你的信任。 四、释放你的激情。 舞蹈教学需要激情和全身心投入到舞蹈的氛围中,你是一只可爱的小燕子、一名聪明的交通指挥员、一只活泼的跳芭蕾的小蝌蚪,用自己感染她们,把她们引入到情境中。要开发孩子的个性,鼓励她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引导她们用舞蹈动作来表现自我和表现音乐,而不是随着音乐机械的动作。你不要坐在椅子上跷着二郎腿光动嘴;你不要让课堂沉闷的像大雨即将来临的天气;你不要让课堂听不到孩子银铃般悦耳的笑声;更不要看到孩子无奈的表情;你要坚信你的魅力和能力,可以让孩子们充满激情地舞蹈。你的感染力就是体现你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把鼓励送出去。 激励孩子是相当重要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们彼此之间将会互为榜样。孩子在获得赏识和赞扬,只有这样,指导性的批评才不至于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需要肯定,不要吝啬你的鼓励,你的赏识会演变成孩子学习学习热情的巨大推动力。你要赞美她漂亮的动作;你要赞美她出众的记忆力;你要赞美她花一般动人的表情;你要赞美她们队形的准确和整齐;你还要赞美她们准确的节奏感。总之,你赞美什么,她们就会表现的超乎你的想象,因为,你的赞美就是最好的要求。让孩子们带着一种成就感离开课堂,并准备在下一次课堂上再次得到满足。 六、把教案藏起来。不要把教案拿到课堂上来,因为,那不是一个优秀教师的所为,看着教案上课的老师,就不配是中国舞蹈家协会的“注册舞蹈教师”。你要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