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港台文学复习资料

港台文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此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曾被人们称为“台湾乡土文学之父”,他的作品被公认为“代表真正的台湾文学”。这位作家是(A)

A.钟理和

B.舒巷城

C.欧阳子

D.陈映真

2.钟理和惟一完成的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主要代表作是(C)

A. 《原乡人》

B.《夹竹桃》

C.《笠山农场》

D.《雨》

3.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的作者是( D

A. 黄碧云

B.於梨华

C.聂华苓

D.林海音

4.被誉为“留学生文学的鼻祖”,“无根一代的代言人”的台湾作家是( B;

A.钟理和

B.於梨华

C.白先勇

D.七等生

5.於梨华的代表作品是( A;

A.《梦回青河》

B.《永远的尹雪艳》

C.《将军族》

D.《看海的日子》

6.《又见棕榈又见棕榈》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B;

A.黄春明

B.於梨华

C.琼瑶

D.琦君

7.被称为“世界文学组织的建筑师”,“世界文学组织之母”的台湾作家是( C;

A.林海音

B.金庸

C.聂华苓

D.白先勇

8.聂华苓的代表作是( B;

A.《失去的金铃子》

B.《桑青与桃红》

C.《千山外,水长流》

D.《三生影像》

9.被誉为“台湾的鲁迅”,“台湾乡土文学”的一面旗帜的作家是( D;

A.余光中

B.梁实秋

C.龙应台

D.陈映真

10.陈映真《夜行货车》中“夜行货车”的象征意蕴是(C ;

A.象征旺盛美好的民族肌体

B.象征建立在精神荒原上的西方物质文明

C.象征复兴民族精神、回归乡土

D.象征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11.台湾当代文坛公认的“标准乡土作家”、“小人物的代言人”的作家是( A;

A.黄春明

B.傅天虹

C.席慕蓉

D.刘以鬯

12.《儿子的大玩偶》这部小说集的作者是(C ;

A.钟理和

B.西西

C.黄春明

D.施淑青

13.被评论界誉为“中国首部意识流长篇小说”的作品是( B;

A.《世纪末的华丽》

B.《酒徒》

C.《游园惊梦》

D.《烟雨濛濛》

14.故事虽取材于《白蛇传》,但很有新意的《蛇》是台湾实验小说代表作,其作者是(D ;

A.王鼎钧

B.张晓风

C.龙应台

D.刘以鬯

15.短篇小说集《像我这样一个女子》的作者是( A;

A.西西

B.琼瑶

C.聂华苓

D.三毛

16.短篇小说《我爱黑眼珠》的作者是(B;

A.欧阳子

B.七等生

C.林海音

D.余光中

17.称自己是“古典的头脑,浪漫的心肠”的作家是( C;

A.余光中

B.於梨华

C.梁实秋

D.白先勇

18.具有“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风范的台湾散文作家是( A;

A.琦君

B.西西

C.琼瑶

D.三毛

19.席慕蓉第一本新诗集是(B;

A.《无怨的青春》

B.《七里香》

C.《一棵开花的树》

D.《我折叠着我的爱》

20.席慕蓉第一本散文集是(A;

A.《成长的痕迹》

B.《同心集》

C.《写给幸福》

D.《江山有待》

21.抒写故国情怀的散文《愁乡石》的作者是(C ;

A.董桥

B.也斯

C.张晓风

D.郑愁予

22.杂文《丑陋的中国人》是(D ;的代表作

A.李敖

B.黄桥

C.罗兰

D.柏杨

23.在《酱缸国医生和病人》中“酱缸”比喻( A;

A.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种种病态和弊端

B.中国封建宗法制度

C.中国国人

D.国民的劣根性

24.《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选自(A ;

A.《野火集》

B.《山水人物》

C.《教育与脸谱》

D.《罗兰小语》

25.余光中属于( B;

A.“现代”诗社

B.“蓝星”诗社

C.“创世纪”诗社

D.“葡萄园”诗社

26.诗歌《我是一勺静美的小花朵》的作者是(C ;

A.纪弦

B.黎青

C.痖弦

D.洛夫

27.洛夫在《宝岛文艺》月刊发表第一首诗是(A ;

A.《火焰之歌》

B.《石室之死亡》

C.《外外集》

D.《无岸之河》

28.诗集《香色酒》的作者是(B ;

A.张晓风

B.舒兰

C.郑愁予

D.席慕蓉

29.诗集《星岛小诗》的作者是(B;

A.纪弦

B.傅天虹

C.舒兰

D.罗兰

30.陆梦萍是琼瑶哪部小说中的人物(D;

A.《半生缘》

B.《梅花烙》

C.《一帘幽梦》

D.《烟雨濛濛》二、多项选择题(此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施叔青主要成就是《香港三部曲》,包括(ABC;

A.《她名叫蝴蝶》

B.《遍山洋紫荆》

C.《寂寞云园》

D.《盛世恋》

E.《花瓶》

2.选出三毛的散文集(ABCD;

A.《撒哈拉的故事》

B.《雨季不再来》

C.《梦里花落知多少》

D.《万水千山走遍》

E.《滚滚红尘》

3.金庸作品的艺术特征ABCDE

A.历史的视野

B.人生的主线

C.寓言的境界

D.侠义为之魂

E.武打为之神

4.余光中写作的四度空间是(ABCD;

A.诗歌

B.散文

C.批评

D.翻译

E.编辑

5.刘以鬯作品的特色有(ABCDE ;

A.结构新、形式新

B.多层次的内心探险

C.利用了诗歌的诸多特征来经营小说??诗体小说

D.强烈的本土意识

E.温婉柔美,谐而不谑,哀而不伤

(一)基本知识:

1、1922年1月,《台湾青年》发表了陈端明的《日用文鼓吹论》,提出了使用白话文的问题。

2、《糟糕的台湾文学界》是张我军为抨击台湾旧文学而发表的一篇理论文章。

3、台湾新诗史上最早一首直接以现实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被压迫者奋起抗争的重要作品是赖和的《觉悟下的牺牲》。

4、“舌头和笔尖的合一”的提出者是“赖和”。

5、1936年鲁迅逝世时,王诗琅在《台湾新文学》月刊11月号发表《悼鲁迅》一文,把鲁迅同高尔基并提为“两位敬爱的作家”。

6、“台湾文艺联盟”起到了领导台湾文学运动的作用。他的机关刊物是《台湾文艺》。

7、於梨华的长篇小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是前期漂流文学的代表作。

8、琼瑶的第一篇小说是《窗外》,带有自传色彩。

9、白先勇的《台北人》是一部以忆旧为主的怀乡小说。

10、台湾为乡土诗运动首先拉开序幕的是“葡萄园”和“笠”诗社。

11、1953年2月,纪弦在台北创办《现代诗》,在台湾文坛上第一个举起了现代主义文学旗帜。

12、钟肇政的《台湾人三部曲》上溯台湾开发史,下开人民抗日篇,堪称中华民族“用血、用泪、用骨髓”写下的“一部可歌可泣的伟大民族史诗”。

13、台湾通俗文学主要分布在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两大领域。

14、新武侠小说,它大致有三个相对稳定的基本主题。一是寻宝或学艺主题;二是情变主题;三是民族斗争主题。

15、《撒哈拉沙漠》是三毛描写异域风情的散文集。

16、香港通俗传记小说代表作家是唐人。小说《金陵春梦》是从蒋介石的发迹写到南京政府的垮台、败退台岛。

17、李昂的小说《杀夫》因对性虐待的大胆的描写,在海峡两岸引起了争议。

18、龙应台一手写社会评论,一手写小说评论。前者结集为《野火集》,后者结集为《龙应台评小说》,两本都是1984年出版。

19、台湾文学的特点:鲜明的民族性,突出的地域性和强烈的兼蓄性。

20、于佑任的绝笔诗《国殇》,表达了他对生不能与亲人团聚、死不得落叶归根的极度悲愤。

21、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全面展开,则始自张我军的投入。

22、台湾新文学史上第一篇小说,是追风于1922年在《台湾》杂志上发表的《她要往何处去——给苦恼的姊妹们》

23、《乱都之恋》中“乱都”是指当时军阀混战、人心惶惶的“北京城”。

24、杨云萍的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创作,集中于1925年,代表性的诗篇有《桔子花开》、《这是什么声》等。杨云萍的后期创作以诗集《山河》为代表。

25、《台湾青年》杂志是受大陆《新青年》的影响而创办的,提倡民主自由。

26、吴浊流的《亚细亚的孤儿》,通过描写胡太明一生的经历,尤其对他的“孤儿意识”的透视,以唤醒台湾人民的民族意识。

27、杨云萍开始文学活动时间较早,与赖和、张我军同时奔突于台湾文坛,被称为新文学开拓期的“三杰”。

28、五十年代初,是台湾反共文学甚嚣尘上的时期。

29、《城南旧事》和《失去的金铃子》都带有强烈的自叙传色彩。

30、纯真热烈的爱,是台湾女作家琼瑶小说的精魂。

31、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旨在剖示海外游子的精神世界。

32、“创世纪”诗社1954年10月在高雄海军基地左营成立,发起者是军中诗人洛夫、张默。

33、散文是香港纯文学创作中最活跃的领域。其间又以“框框杂文”为主潮。

34、通俗文学具有娱乐、趣味、消遣和浅白四性。

35、现代台湾的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

36、古龙作为一代武侠小说大师,他与香港的金庸、梁羽生可谓三足鼎立,并在海峡两岸拥有大量读者。6义诗人。

38、香港的所渭“框框杂文”,是指作家为报纸副刊写的专栏文章。

39、洛夫是“创世纪”中最富先锋意识的作家之一,《石室之死亡》是他的代表作。

40、被柏杨称为是“中国作家中,使科学新知和文学结合的第一人”的作家是倪匡。

1/5页

40、在言情小说方面,严沁和岑凯伦的写作路子基本上是“琼瑶式”的。

41、通俗小说一般包括“新武侠小说”、“言情小说”、“通俗传记小说”、“科幻小说”。(二)作家作品

1、钟理和:《笠山农场》》

2、龙瑛宗:《獏》

3、张系国:《香蕉船》

4、金庸:《雪山飞狐》

5、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

6、吴晟:《吾乡印象》

7、余光中:《乡愁》

8、柏杨:《丑陋的中国人》

9、许达然:《含泪的微笑》 10、碧果:《乃》11、台湾的鲁迅:赖和12、无根一代的代言人:於梨华13、新武侠小说的鼻祖:金庸和梁羽生14、不可毁灭的里程碑:杨逵15、台湾新文学的活字典:王诗琅16、龙瑛宗——《獏》——徐青松 17、“铁和血铸成的男儿”——吴浊流《先生妈》——钱新发18、留学生的鼻祖——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牟天磊19、张系国——《昨日之怒》

名词解释

1、“笠”诗社

“笠”社成立于1964年9月,它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该诗社集聚起桓夫、林亨泰、白萩、赵天仪、巫永福、林焕彰,蒋勋和吴晟等百余人并包括了光复前后几代诗人的庞大队伍,声势颇为壮观,并有强烈的群体意识,他们反对虚无晦涩的现代派诗风,力主维护乡土精神,强调对现实和人生的批判,在诗艺上,他们既倡导朴实明朗的传统诗风,又不乏试验精神的推广,呈现出“和而不同”的开放态势。“笠”诗人群在创作、翻译和评论上,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赵天仪称它竖立了当代中国诗史的一座可纪念的现代诗的里程碑。2、“蓝星”诗社:

“蓝星”诗社1954年3月在台北成立。主要成员有覃子豪、钟鼎文、余光中、周梦蝶、夏菁等。它反对“现代派”的“横的移植”和“重知性,反抒情”的主张,为此曾和“现代派“发生过论争。它注重诗的抒情性,颇有当年大陆“新月”的流风余韵。与“现代派”和“创世纪”相较,它显得较为温和稳健。它的出现与活动,对抑制整个现代派诗的冒进倾向起了一定作用。在“蓝星”诸诗人中,创作实绩丰硕、影响较大的是余光中,风格独特的是周梦蝶。

3、“框框杂文”

在香港纯文学创作中,成就最为丰硕的是散文。而在散文中,又以“框框杂文”为主潮。所谓“框框杂文”,乃是指作家为报纸写的专栏文章,这类文章具有简短、题材广泛、主题多元,逼近生活实际,熔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炉等基本特点。在港澳,专栏作家一直较多,影响较大的有董桥、卜少夫、王敬义、陈蝶衣、岑逸飞,今圣叹、张文达、项庄、古剑、农妇、蔡浩泉、蔡斓、黄沾、曾敏之等人。他们凭手中一枝春秋之笔,写尽天下苍生、人间百态,褒善抑恶,评论时政,针砭时弊,起到了为真、善,美立言的文化尖兵作用。七十年代以来,框框杂文作者日多,读者日众,可以说是香港文学中最重要的文类。

4.校园散文:

“校园散文”是香港散文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校园散文”,是以一群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执教的教授,如余光中、黄维梁、小思、黄继持、梁锡华等人为主的散文创作。他们所写,既有纯散文,也有社会评论、思想评论和文学评论。黄维梁主编的《沙田文丛》是校园散文的大本营。“校园散文”深受我国散文艺术滋养,“校园散文”是港澳散文中文学性较强的部分,神采兼备和情理并茂则是其总体特征。

二、简答题:

1.陈映真小说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

其一,善于采用梦幻和现实相交织的超现实主义手法,使得小说的艺术和心理空间得到延伸,象征的寓意引导着读者去联想意会生活的真谛。这在早期的作品中表现得格外鲜明。其二,善于别出心裁地构建层次结构,使得作品具有立体感和真切感。

其三,善于将民族特色与欧美风格相结合去探索人物内心世界,使得人物的独特个性非常鲜明。

2.三毛游记文学的题材特点和艺术特点

题材,第一,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突现东方民族的人格精神。

第二,描绘了异国他乡的民情、景观,风趣活泼。

第三,对自身婚姻风貌的真实展示,构成爱情的生命体验

艺术,其一,自然美构成了作品独特的生命姿态。

其二,以自然本色的文字作生活的见证。

其三,语言幽默诙谐,趣味横生。

2.金庸先生給自己的十五篇小说写成一幅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横批“越女剑”。列举出金庸小说的主要作品。

飞=《飞狐外传》雪=《雪山飞狐》连=《连城记》天=《天龙八部》

射=《射雕英雄传》白=《白马啸西风》鹿=《鹿鼎记》笑=《笑傲江湖》

书=《书剑恩仇录》神=《神雕侠侣》侠=《侠客行》倚=《倚天屠龙记》

碧=《碧血剑》鸳=《鸳鸯刀》《越女剑》

3,琼瑶小说的创作特点

(1)题材上;爱情是琼瑶作品的主题。

特点一;以美的情感追求爱的真谛,构筑理想的爱情。

特点二;以多元化的人物关系营造曲折蜿蜒、生动离奇的故事情节。

特点三:钟情—遇阻、冲突—回归、团圆的传统模式。

特点四;以细腻的笔触探向初恋中的少男少女,着力刻画其内心世界,揭示心灵的奥秘。 (2)艺术上

首先,构思奇巧,诗文并茂。

其次,文笔清新,语言优美生动,轻松流畅。

4,梁实秋的散文内蕴和风格是什么?

内蕴 1.描摹人生百态,讽刺丑恶人性。

2.状写故乡风物,抒发文化乡愁。

3.抒写人生乐趣,表现通脱潇洒的人生观。

风格 1.高雅;高雅洁致,谈古论今,引经据典,充满书卷气而又超凡脱俗,不谈官场龌龊之事,不写淫秽之物,追求闲适随缘的高尚人生。

2.精练;短小精悍,题目简洁鲜明,开头开门见山,结构单纯,很少枝蔓,文字简朴,辞约意丰。

3.幽默;寓庄于谐,常在温和的调侃中,对人性的丑陋给予善意的揶揄与批评,令人发出会心的微笑。

5.现代派文学产生的原因。

它兴起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曾主导台湾文坛,七十年代从高峰落潮但仍绵绵不绝,成为几乎流贯整个台湾当代文学的一大创作潮流。“现代主义在台湾文艺思潮中崛起,并非一个偶然现象,也非一时标新立异的风尚,而是当时台湾历史客观发展以及一群在成长中的青年主观反应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具体说来,有如下主要原因。

一是青年作家创新求变的情绪催动。

二是大陆现代文学传统的中断与西方文艺思潮的冲击。

三是文禁的森严,失落感和逃避主义心理的广泛滋生使作家走向内心世界。

6.台湾通俗文学的主要类型

三大类:言情文学(琼瑶)、武侠小说(金庸古龙)、历史小说(高阳)

三小类:科幻小说(张系国)、推理小说(林佛儿)、报道文学(桂文亚)

7.分析白先勇《游园惊梦》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技巧。

主题;(1;通过蓝天玉的一次赴宴经历的叙述

(2;描写守寡将军夫人悲剧性的命运遭遇

(3;反映了国民党上层阶级撤离大陆后的境遇变迁和五、六十年代台湾现实的一个侧面(4;表达了人物的怀旧情结和对世事无常的沧桑感受

技巧;(1;意识流手法与内心独白的运用。

(2;白描与象征手法的运用

(3;有中国古典小说的语言韵味

(4;小说结构严谨

三、论述题:

1,.分析析郑愁予《错误》一诗的艺术特色。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艺术特色;

(1;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涩,委婉地抒发了离愁别绪。

(2;诗歌的意象都是很传统的、中国的。“东风”、“柳絮”、“青石街道”、“窗扉”、“春帷”等意象,营造出别具感情色彩的意境,尽力渲染浓重的愁绪,把亲人久别的抑郁和不得相聚

的惆怅,曲折地表现了出来。

(3;这首诗深受我国古典诗词的影响,继承的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只是将这一主题用现代语言表现出来了。

(4;短小别致,轻巧清隽,美丽凄哀,“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

(5;比喻新奇鲜活,柔弱的女子,日复一日,春去秋来,空房独守,容颜憔悴,诗人以“莲花朵的开落”喻指女子红颜的消退~以“小小的寂寞的城”、“窗扉紧掩”描摹女子幽闭的内心世界。

2,分析白先勇《游园惊梦》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技巧。

主题;(1;通过蓝天玉的一次赴宴经历的叙述

(2;描写守寡将军夫人悲剧性的命运遭遇

(3;反映了国民党上层阶级撤离大陆后的境遇变迁和五、六十年代台湾现实的一个侧面 (4;表达了人物的怀旧情结和对世事无常的沧桑感受

技巧;(1;意识流手法与内心独白的运用。

(2;白描与象征手法的运用

(3;有中国古典小说的语言韵味

(4;小说结构严谨

五、赏析题,每小题10分

1.余光中在《乡愁》中把乡愁分别比作什么?每一种对象分别表现诗人对谁怎样的思念?这首诗如此之美好,那么它美在何处?(提示;从结构、构思立意、韵律、情感、语言等方面谈;

诗人把乡愁分别比作;“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

一节中的“邮票”表现的是:小时侯,母子分离,自己对母亲的思念~

二节中的“船票”表现的是:长大后,夫妻分离,增添了自己与妻子分离的相思~

三节中的“坟墓”表现的是:后来,母亲去世,自己对母亲的怀念~

四节中的“海峡”表现的是:现在,自己把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升华为对祖国大陆的无限眷恋。

(1;从整体结构上,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美在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上。 (2;从构思立意上,美在从小到老的时间顺序上。美在身处各地的空间变化上。美在托物寄情的比喻形象上。(3;从词句运用上,美在数量词的运用上。美在每节诗中长句和短句的运用上。

(4;从思想感情上,美在表情达意时人称的不断变化上。美在每一节诗都是一幅凄美的图画上。美在主题的逐步深化、最后升华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