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备战中考数学易错题专题训练-二次函数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备战中考数学易错题专题训练-二次函数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备战中考数学易错题专题训练-二次函数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备战中考数学易错题专题训练-二次函数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一、二次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6分)(2015?牡丹江)如图,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1,0),B(3,0).请解答下列问题: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E(2,m)在抛物线上,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H,点F是AE中点,连接FH,求线段FH的长.

注: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是x=﹣.

【答案】(1)y=-2x-3;(2).

【解析】

试题分析:(1)把A,B两点坐标代入,求待定系数b,c,进而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接BE,点F是AE中点,H是AB中点,则FH为三角形ABE的中位线,求出BE的长,FH就知道了,先由抛物线解析式求出点E坐标,根据勾股定理可求BE,再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线段HF的长.

试题解析:(1)∵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1,0),B(3,0),∴把A,B两点坐标

代入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2x-3;(2)∵点E(2,m)在抛物线上,∴把E点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y=-2x-3得:m=4﹣4﹣3=﹣3,∴E(2,﹣3),∴BE==.∵点F是AE中点,点H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与

x轴交点,即H为AB的中点,∴FH是三角形ABE的中位线,∴FH=BE=×=.∴

线段FH的长.

考点:1.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勾股定理;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2.如图,抛物线y=x2﹣mx﹣(m+1)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A(x1,0),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B(x2,0)(OA<OB),与y轴交于点C,且满足x12+x22﹣x1x2=1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以点B为直角顶点,BC为直角边作Rt△BCD,CD交抛物线于第四象限的点E,若EC =ED,求点E的坐标;

(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S△ACQ=2S△AOC?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y=x2﹣2x﹣3;(2)E 113

+113

+

3)点Q的坐

标为(﹣3,12)或(2,﹣3).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x1+x2=m,x1?x2=﹣(m+1),代入x12+x22﹣x1x2=13,求出m1=2,m2=﹣5.根据OA<OB,得出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右侧,那么m=2,即可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连接BE、OE.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BE=1

2

CD=CE.利

用SSS证明△OBE≌△OCE,得出∠BOE=∠COE,即点E在第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设E点坐标为(m,﹣m),代入y=x2﹣2x﹣3,求出m的值,即可得到E点坐标;

(3)过点Q作AC的平行线交x轴于点F,连接CF,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S△ACQ=S△ACF.由S△ACQ=2S△AOC,得出S△ACF=2S△AOC,那么AF=2OA=2,F(1,0).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为y=﹣3x﹣3.根据AC∥FQ,可设直线FQ的解析式为y=﹣3x+b,将F(1,0)代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FQ的解析式为y=﹣3x+3,把它与抛

物线的解析式联立,得出方程组

223

33

y x x

y x

?=--

?

=-+

?

,求解即可得出点Q的坐标.

【详解】

(1)∵抛物线y=x2﹣mx﹣(m+1)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A(x1,0),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B(x2,0),

∴x1+x2=m,x1?x2=﹣(m+1),

∵x12+x22﹣x1x2=13,

∴(x1+x2)2﹣3x1x2=13,

∴m2+3(m+1)=13,

即m2+3m﹣10=0,

解得m1=2,m2=﹣5.

∵OA <OB ,

∴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右侧, ∴m =2,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2x ﹣3; (2)连接BE 、OE .

∵在Rt △BCD 中,∠CBD =90°,EC =ED , ∴BE =

1

2

CD =CE . 令y =x 2﹣2x ﹣3=0,解得x 1=﹣1,x 2=3, ∴A (﹣1,0),B (3,0), ∵C (0,﹣3), ∴OB =OC ,

又∵BE =CE ,OE =OE , ∴△OBE ≌△OCE (SSS ), ∴∠BOE =∠COE ,

∴点E 在第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设E 点坐标为(m ,﹣m ),将E (m ,﹣m )代入y =x 2﹣2x ﹣3, 得m =m 2﹣2m ﹣3,解得m =113

±, ∵点E 在第四象限, ∴E 点坐标为(

113+,﹣113

+); (3)过点Q 作AC 的平行线交x 轴于点F ,连接CF ,则S △ACQ =S △ACF .

∵S △ACQ =2S △AOC ,

∴S △ACF =2S △AOC , ∴AF =2OA =2, ∴F (1,0).

∵A (﹣1,0),C (0,﹣3),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3x ﹣3. ∵AC ∥FQ ,

∴设直线FQ 的解析式为y =﹣3x +b , 将F (1,0)代入,得0=﹣3+b ,解得b =3, ∴直线FQ 的解析式为y =﹣3x +3.

联立22333y x x y x ?=--?=-+?,

解得11

312x y =-??=?,2223x y =??=-?,

∴点Q 的坐标为(﹣3,12)或(2,﹣3). 【点睛】

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其中涉及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待定系数法求直线的解析式,抛物线与直线交点坐标的求法,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利用数形结合与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点A (-1,0),B (4,0),C (0,2)三点,点D 与点C 关于x 轴对称,点P 是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设点P 的坐标为(m ,0),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l 交抛物线于点Q ,交直线BD 于点M .

(1)求该抛物线所表示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在点P 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点Q ,使得△BQM 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连接AC ,将△AOC 绕平面内某点H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 1O 1C 1,点A 、O 、C 的对应点分别是点A 、O 1、C 1、若△A 1O 1C 1的两个顶点恰好落在抛物线上,那么我们就称这样的点为“和谐点”,请直接写出“和谐点”的个数和点A 1的横坐标. 【答案】(1)y=-

21x 2+3

2

x+2;(2)存在,Q (3,2)或Q (-1,0);(3)两个和谐

点,A 1的横坐标是1,12

. 【解析】 【分析】

(1)把点A (1,0)、B (4,0)、C (0,3)三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2)分两种情况分别讨论,当∠QBM=90°或∠MQB=90°,即可求得Q 点的坐标. (3)(3)两个和谐点;AO=1,OC=2,设A 1(x ,y ),则C 1(x+2,y-1),O 1(x ,y-1),

①当A 1、C 1在抛物线上时,A 1的横坐标是1; 当O 1、C 1在抛物线上时,A 1的横坐标是2; 【详解】

解:(1)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 2+bx+c ,

将点A (-1,0),B (4,0),C (0,2)代入解析式,

∴0a b c 016a 4b c 2c =-+??

=++??=?

, ∴1a 23b 2?=-????=??

∴y=-

21x 2+3

2

x+2; (2)∵点C 与点D 关于x 轴对称, ∴D (0,-2).

设直线BD 的解析式为y=kx-2. ∵将(4,0)代入得:4k-2=0, ∴k=

12

. ∴直线BD 的解析式为y=

1

2

x-2. 当P 点与A 点重合时,△BQM 是直角三角形,此时Q (-1,0);

当BQ ⊥BD 时,△BQM 是直角三角形, 则直线BQ 的直线解析式为y=-2x+8, ∴-2x+8=-21x 2+3

2

x+2,可求x=3或x=4(舍) ∴x=3;

∴Q (3,2)或Q (-1,0); (3)两个和谐点; AO=1,OC=2,

设A 1(x ,y ),则C 1(x+2,y-1),O 1(x ,y-1), ①当A 1、C 1在抛物线上时,

∴()2213y x x 22213y 1(x 2)x 22

22?=-++????-=-++++??

∴x 1y 3=??=?

∴A 1的横坐标是1; 当O 1、C 1在抛物线上时,

()2213y 1x x 222

13y 1(x 2)x 22

22?-=-++???

?-=-++++??, ∴1

x 221y 8

?=????=??

, ∴A 1的横坐标是

12

【点睛】

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是本题的关键.

4.已知,抛物线y =﹣x 2+bx +c 经过点A (﹣1,0)和C (0,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PA +PC 的值最小?如果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设点M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当△MAC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M 的坐标.

【答案】(1)2

23y x x =-++;(2)当PA PC +的值最小时,点P 的坐标为()1,2;

(3)点M 的坐标为()1,1、()1,2、81,3

??

???或21,3?

?- ??

?

.

【解析】 【分析】

()1由点A 、C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连接BC 交抛物线对称轴于点P ,此时PA PC +取最小值,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

标特征可求出点B 的坐标,由点B 、C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BC 的解析式,利用配方法可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再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点P 的坐标;

()3设点M 的坐标为()1,m ,则22CM (10)(m 3)=

-+-,

()22AC [01](30)10=--+-=()22AM [11](m 0)=--+-

AMC 90∠=、ACM 90∠=和CAM 90∠=三种情况,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出关于m 的一元二次方程或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可得出m 的值,进而即可得出点M 的坐标. 【详解】

解:()1将()1,0A -、()0,3C 代入2

y x bx c =-++中,

得:{

10

3b c c --+==,解得:{

2

3b c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

()2连接BC 交抛物线对称轴于点P ,此时PA PC +取最小值,如图1所示.

当0y =时,有2230x x -++=, 解得:11x =-,23x =,

∴点B 的坐标为()3,0.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

2

23(1)4y x x x =-++=--+,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1x =.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0y kx d k =+≠, 将()3,0B 、()0,3C 代入y kx d =+中, 得:{

30

3k d d +==,解得:{

1

3k d =-=,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3y x =-+.

当1x =时,32y x =-+=,

∴当PA PC +的值最小时,点P 的坐标为()1,2.

()3设点M 的坐标为()1,m ,

则22(10)(3)CM m =-+-,()2

2

[01](30)10AC =--+-=()22[11](0)AM m =--+-

分三种情况考虑:

①当90AMC ∠=时,有222AC AM CM =+,即22101(3)4m m =+-++,

解得:11m =,22m =,

∴点M 的坐标为()1,1或()1,2;

②当90ACM ∠=时,有222AM AC CM =+,即224101(3)m m +=++-,

解得:83

m =

, ∴点M 的坐标为81,3??

???

③当90CAM ∠=时,有222CM AM AC =+,即221(3)410m m +-=++,

解得:23

m =-

, ∴点M 的坐标为21,.3?

?- ??

?

综上所述:当MAC 是直角三角形时,点M 的坐标为()1,1、()1,2、81,3??

???或21,.3??- ???

【点睛】

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一次)函数解析式、二次(一次)函数图象的点的坐标特征、轴对称中的最短路径问题以及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1由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解析式;()2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结合抛物线的对称性找出点P 的位置;()3分AMC 90∠=、ACM 90∠=和CAM 90∠=三种情况,列出关于m 的方程.

5.如图,抛物线y=ax 2+6x+c 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点C .直线y=x ﹣5经过点B ,C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过点A 的直线交直线BC 于点M .

①当AM ⊥BC 时,过抛物线上一动点P (不与点B ,C 重合),作直线AM 的平行线交直线BC 于点Q ,若以点A ,M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P 的横坐标; ②连接AC ,当直线AM 与直线BC 的夹角等于∠ACB 的2倍时,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

【答案】(1)抛物线解析式为y=﹣x2+6x﹣5;(2)①P点的横坐标为4或

41

2

5-41

②点M的坐标为(13

6

,﹣

17

6

)或(

23

6

,﹣

7

6

).

【解析】

分析:(1)利用一次函数解析式确定C(0,-5),B(5,0),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

(2)①先解方程-x2+6x-5=0得A(1,0),再判断△O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

∠OBC=∠OCB=45°,则△AM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2,接着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2,PQ⊥BC,作PD⊥x轴交直线BC于D,如图1,利用∠PDQ=45°得到2PQ=4,设P(m,-m2+6m-5),则D(m,m-5),讨论:当P点在直线BC上方时,PD=-m2+6m-5-(m-5)=4;当P点在直线BC下方时,PD=m-5-(-m2+6m-5),然后分别解方程即可得到P点的横坐标;

②作AN⊥BC于N,NH⊥x轴于H,作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M1,交AC于E,如图2,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到∠AM1B=2∠ACB,再确定N(3,-2),

AC的解析式为y=5x-5,E点坐标为(1

2

,-

5

2

),利用两直线垂直的问题可设直线EM1的

解析式为y=-1

5

x+b,把E(

1

2

,-

5

2

)代入求出b得到直线EM1的解析式为y=-

1

5

x-

12

5

,则

解方程组

5

112

55

y x

y x

-

?

?

?

--

??

得M1点的坐标;作直线BC上作点M1关于N点的对称点M2,

如图2,利用对称性得到∠AM2C=∠AM1B=2∠ACB,设M2(x,x-5),根据中点坐标公式

得到3=13

+

6

2

x

,然后求出x即可得到M2的坐标,从而得到满足条件的点M的坐标.

详解:(1)当x=0时,y=x ﹣5=﹣5,则C (0,﹣5), 当y=0时,x ﹣5=0,解得x=5,则B (5,0), 把B (5,0),C (0,﹣5)代入y=ax 2+6x+c 得

253005a c c ++=??

=-?,解得1

5a b =-??=-?

, ∴抛物线解析式为y=﹣x 2+6x ﹣5;

(2)①解方程﹣x 2+6x ﹣5=0得x 1=1,x 2=5,则A (1,0), ∵B (5,0),C (0,﹣5), ∴△OC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OBC=∠OCB=45°, ∵AM ⊥BC ,

∴△AM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M=

2AB=2×4=22, ∵以点A ,M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AM ∥PQ , ∴PQ=AM=22,PQ ⊥BC ,

作PD ⊥x 轴交直线BC 于D ,如图1,则∠PDQ=45°,

∴222=4,

设P (m ,﹣m 2+6m ﹣5),则D (m ,m ﹣5), 当P 点在直线BC 上方时,

PD=﹣m 2+6m ﹣5﹣(m ﹣5)=﹣m 2+5m=4,解得m 1=1,m 2=4, 当P 点在直线BC 下方时,

PD=m ﹣5﹣(﹣m 2+6m ﹣5)=m 2﹣5m=4,解得m 15+41,m 25-41

, 综上所述,P 点的横坐标为4或

5+412或5-41

2

; ②作AN ⊥BC 于N ,NH ⊥x 轴于H ,作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M 1,交AC 于E ,如图2,

∵M1A=M1C,

∴∠ACM1=∠CAM1,

∴∠AM1B=2∠ACB,

∵△AN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H=BH=NH=2,

∴N(3,﹣2),

易得AC的解析式为y=5x﹣5,E点坐标为(1

2

,﹣

5

2

设直线EM1的解析式为y=﹣1

5

x+b,

把E(1

2

,﹣

5

2

)代入得﹣

1

10

+b=﹣

5

2

,解得b=﹣

12

5

∴直线EM1的解析式为y=﹣1

5x﹣

12

5

解方程组

5

112

55

y x

y x

=-

?

?

?

=--

??

13

6

17

6

x

y

?

=

??

?

?=-

??

,则M1(

13

6

,﹣

17

6

);

作直线BC上作点M1关于N点的对称点M2,如图2,则∠AM2C=∠AM1B=2∠ACB,设M2(x,x﹣5),

∵3=13

+ 6

2

x

∴x=23

6

∴M2(23

6,﹣

7

6

).

综上所述,点M的坐标为(13

6

,﹣

17

6

)或(

23

6

,﹣

7

6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题: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等腰直角的判定与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理解坐标与图形性质;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6.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原点O,顶点A(1,﹣1),且与直线y=kx+2相交于B(2,0)和C两点

(1)求抛物线和直线BC的解析式;

(2)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3)抛物线上存在点E(点E不与点A重合),使∠BCE=∠ACB,求出点E的坐标;(4)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F,使△BDF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

【答案】(1)y=x2﹣2x,y=﹣x+2;(2)详见解析;(3)E(55

24

,);(4)符合条件

的点F的坐标(17171,71,27

【解析】

【分析】

(1)将B(2,0)代入设抛物线解析式y=a(x﹣1)2﹣1,求得a,将B(2,0)代入y =kx+2,求得k;

(2)分别求出AB2、BC2、AC2,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即可证明;

(3)作∠BCE=∠ACB,与抛物线交于点E,延长AB,与CE的延长线交于点A',过A'作

A'H垂直x轴于点H,设二次函数对称轴于x轴交于点G.根据对称与三角形全等,求得A'(3,1),然后求出A'C解析式,与抛物线解析式联立,求得点E坐标;

(4)设F(1,m),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BF=BD2

122

m

+=②当DF=BD 24522

m m

-+=,③当BF=DF22

145

m m m

+-+m=1,然后代入即可.

【详解】

(1)设抛物线解析式y=a(x﹣1)2﹣1,

将B(2,0)代入,

0=a(2﹣1)2﹣1,

∴a=1,

抛物线解析式:y=(x﹣1)2﹣1=x2﹣2x,

将B(2,0)代入y=kx+2,

0=2k +2, k =﹣1,

∴直线BC 的解析式:y =﹣x +2;

(2)联立2

2

2y x y x x =-+??=-?

, 解得1113x y =-??=?,22

2

0x y =??=?,

∴C (﹣1,3),

∵A (1,﹣1),B (2,0), ∴AB 2=(1﹣2)2+(﹣1﹣0)2=2, AC 2=[1﹣(﹣1)]2+(﹣1﹣3)2=20, BC 2=[2﹣(﹣1)]2+(0﹣3)2=18, ∴AB 2+BC 2=AC 2, ∴△ABC 是直角三角形;

(3)如图,作∠BCE =∠ACB ,与抛物线交于点E ,延长AB ,与CE 的延长线交于点A ',过A '作A 'H 垂直x 轴于点H ,设二次函数对称轴于x 轴交于点G .

∵∠BCE =∠ACB ,∠ABC =90°, ∴点A 与A '关于直线BC 对称, AB =A 'B ,

可知△AFB ≌△A 'HB (AAS ), ∵A (1,﹣1),B (2,0) ∴AG =1,BG =OG =1, ∴BH =1,A 'H =1,OH =3, ∴A '(3,1), ∵C (﹣1,3), ∴直线A 'C :15

22

y x =-

+, 联立:215222y x y x x

?

=-+?

??=-?,

解得13x y =-??=?或5254x y ?=

????=??

∴E (

52,5

4

); (4)∵抛物线的对称轴:直线x =1, ∴设F (1,m ),

直线BC 的解析式:y =﹣x +2; ∴D (0,2) ∵B (2,0),

∴BD =1

2

x x

BF ==

DF ==

①当BF =BD

= m =

∴F 坐标(1

1

②当DF =BD

=, m =

∴F 坐标(1,

1,2

③当BF =DF

, m =1,

F (1,1),此时B 、D 、F 在同一直线上,不符合题意.

综上,符合条件的点F 的坐标(1

1

1,

1,2

【点睛】

考查了二次函数,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定义直线y=ax-a 为抛物线y=ax 2+bx+c (a 、b 、c 为常数,a≠0)的“衍生直线”;有一个顶点在抛物线上,另有一个顶点在y 轴上的三角形为其“衍生三角形”

.已知抛物线2y x =-+“衍生直线”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x 轴负半轴交于点C .

(1)填空:该抛物线的“衍生直线”的解析式为 ,点A 的坐标为 ,点B 的坐标为 ;

(2)如图,点M 为线段CB 上一动点,将△ACM 以AM 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翻折,点C 的对称点为N ,若△AMN 为该抛物线的“衍生三角形”,求点N 的坐标;

(3)当点E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运动时,在该抛物线的“衍生直线”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以点A 、C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E 、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323

y=;(-2,231,0); (2)N 点的坐标为(0,3-3),(0,23+3); (3)E (-1,43F (023)或E (-1,43),F (-4103)

【解析】 【分析】

(1)由抛物线的“衍生直线”知道二次函数解析式的a 即可;(2)过A 作AD ⊥y 轴于点D ,则可知AN=AC ,结合A 点坐标,则可求出ON 的长,可求出N 点的坐标;(3)分别讨论当AC 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时,当AC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求出满足条件的E 、F 坐标即可 【详解】 (1)∵22343

23y x x =-+a=233

-

,则抛物线的“衍生直线”的解析式为2323y=; 联立两解析式求交点22343

2333

2323

y=y x x ?=--+??????

,解得x=-2y=23?????x=1y=0???,

∴A (-2,3B (1,0); (2)如图1,过A 作AD ⊥y 轴于点D ,

在22343

2333

y x x =-

-+

中,令y=0可求得x= -3或x=1, ∴C (-3,0),且A (-2,23),

∴AC=22-++2133=(23)()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AN=AC=13, ∵△AMN 为该抛物线的“衍生三角形”, ∴N 在y 轴上,且AD=2, 在Rt △AND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DN=22AN -AD =13-4=3, ∵OD=23,

∴ON=23-3或ON=23+3,

∴N 点的坐标为(0,23-3),(0,23+3);

(3)①当AC 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时,如图2 ,过F 作对称轴的垂线FH ,过A 作AK ⊥x 轴于点K ,则有AC ∥EF 且AC=EF , ∴∠ ACK=∠ EFH , 在△ ACK 和△ EFH 中

ACK=EFH

AKC=EHF AC=EF ∠∠??

∠∠???

∴△ ACK ≌△ EFH , ∴FH=CK=1,HE=AK=23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 ∴ F 点的横坐标为0或-2, ∵点F 在直线AB 上,

∴当F 点的横坐标为0时,则F (0,23

3

),此时点E 在直线AB 下方, ∴E 到y 轴的距离为EH-OF=32343,即E 的纵坐标为43

∴ E(-1,-43

3

);

当F点的横坐标为-2时,则F与A重合,不合题意,舍去;

②当AC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

∵ C(-3,0),且A(-2,23),

∴线段AC的中点坐标为(-2.5,3),

设E(-1,t),F(x,y),

则x-1=2×(-2.5),y+t=23,

∴x= -4,y=23-t,

23-t=-23

3

×(-4)+

23

3

,解得t=

43

-

3

∴E(-1,43

-),F(-4,103

);

综上可知存在满足条件的点F,此时E(-1,-43

)、(0,

23

)或E(-1,

43 -

3),F(-4,

103

3

【点睛】

本题是对二次函数的综合知识考查,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几何图形及辅助线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压轴题

8.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3的图象交x轴于点A(1,0),B(3,0),交y轴于点C.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点P是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求△BCP面积的最大值;

(3)直线x=m分别交直线BC和抛物线于点M,N,当△BMN是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m的值.

【答案】(1)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是y=x 2﹣4x+3;(2)S △BCP 最大=27

8

;(3)当△BMN 是等腰三角形时,m 22,1,2. 【解析】

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函数解析式;

(2)根据平行于y 轴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是较大的纵坐标减较小的纵坐标,可得PE 的长,根据面积的和差,可得二次函数,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 (3)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可得关于m 的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答案. 详解:(1)将A (1,0),B (3,0)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30

9330a b a b ++??

++?

==, 解得14a b ??-?

==,

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是y=x 2-4x+3; (2)当x=0时,y=3,即点C (0,3),

设BC 的表达式为y=kx+b ,将点B (3,0)点C (0,3)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30

0k b b +??

?

==, 解这个方程组,得

1

3k b -???

== 直线BC 的解析是为y=-x+3, 过点P 作PE ∥y 轴

交直线BC于点E(t,-t+3),PE=-t+3-(t2-4t+3)=-t2+3t,

∴S△BCP=S△BPE+S CPE=1

2

(-t2+3t)×3=-

3

2

(t-

3

2

)2+

27

8

∵-3

2<0,∴当t=

3

2

时,S△BCP最大=

27

8

.

(3)M(m,-m+3),N(m,m2-4m+3)

MN=m2-3m,BM=2|m-3|,

当MN=BM时,①m2-3m=2(m-3),解得m=2,

②m2-3m=-2(m-3),解得m=-2

当BN=MN时,∠NBM=∠BMN=45°,

m2-4m+3=0,解得m=1或m=3(舍)

当BM=BN时,∠BMN=∠BNM=45°,

-(m2-4m+3)=-m+3,解得m=2或m=3(舍),

当△BMN是等腰三角形时,m的值为2,-2,1,2.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解(1)的关键是待定系数法;解(2)的关键是利用面积的和差得出二次函数,又利用了二次函数的性质,解(3)的关键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得出关于m的方程,要分类讨论,以防遗漏.

9.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3 的图象与x轴分别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

(1)求此二次函数解析式;

(2)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试判断△B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二次函数易错题、重点题型汇总

二次函数易错题、重点题型汇总 一、选择题 1、若二次函数52 ++=bx x y 配方后为k x y +-=2 )2(则b 、k 的值分别为( ) A 0.5 B 0.1 C —4.5 D —4.1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x 2+2x 与坐标轴的交点的个数是( ) A.3 B.2 C.1 D.0 3、根据下列表格的对应值: x 3.23 3.24 3.25 3.26 y=ax 2+bx+c -0.6 -0. 2 0. 3 0.9 判断方程ax 2+bx+c-0.4=0(a ≠0,a 、b 、c 为常数)一个解的范围是( ) A.3<x <3.23 B.3.23<x <3.24 C.3.24<x <3.25 D.3.25<x <3.26 4、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过点A (1,2),B (3,2),C (5,7).若点M (-2,y 1),N (-1,y 2),K (8,y 3)也在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y 1<y 2<y 3 B .y 2<y 1<y 3 C .y 3<y 1<y 2 D .y 1<y 3<y 2 5、把抛物线y=2x 2 -4x -5绕顶点旋转180o,得到的新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A .y= -2x 2 -4x -5 B .y=-2x 2+4x+5 C .y=-2x 2+4x -9 D .以上都不对 6、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a+b+c>0;②a -b+c>0;③abc<0; ④2a+b=0.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函数y=x 2 -2x-2的图象如右图所示,根据其中提供的信息,可求得使y ≥1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31≤≤-x B .31<<-x C .31>-0)的两实根分别为α,β,且α<β,则α,β满足 A. 1<α<β<2 B. 1<α<2 <β C. α<1<β<2 D.α<1且β>2

中考数学易错题题目(经典)

O G F B D A C E 1.如图,矩形ABCD 中,3AB =cm ,6AD =cm ,点E 为AB 边上的任意一点,四边形EFGB 也是矩形,且2EF BE =,则AFC S =△ 2 cm . 2 .5月23日8时40分,哈尔滨铁路局一列满载着2400吨“爱心”大米的专列向四川灾区 进发,途中除3次因更换车头等原因必须停车外,一路快速行驶,经过80小时到达成都.描述上述过程的大致图象是( ) 3 如图,将沿DE 折叠,使点A 与BC 边的中点F 重合,下列结论中:①EF AB ∥且1 2 EF AB =;②BAF CAF ∠=∠; ③1 2 ADFE S AF DE =g 四边形; ④2BDF FEC BAC ∠+∠=∠,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4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 B C D 的路径匀速前进到D 为止。在这个过程中,△APD 的面积S 随时间t 的变 化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 5如图,在正方形纸片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BCD ,使AD 落在BD 上,点A 恰好与BD 上的点F 重合.别交AB 、AC 于点E 、G.连接GF.下列结论:①∠AGD=112.5°;②③S △AGD=S △OGD ;④四边形AEFG 是菱形;⑤BE=2OG.是 . 6 福娃们在一起探讨研究下面的题目: 参考下面福 娃们的讨 论,请你解该题,你选择的答案是( ) 贝 贝:我注意 s t O A s t O B s t O C s t O D A D C E F G B s 80 O v t 80 O v 80 O t v O A . B. C . D . 80 A D B F E 第20题图 D C B P A 函数2y x x m =-+(m 为常数)的图象如左图, 如果x a =时,0y <;那么1x a =-时, 函数值( ) A .0y < B .0y m << C .y m > D .y m = x y O x 1 x 2

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汇编-旋转练习题及答案

一、旋转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1)发现:如图1,点A为线段BC外一动点,且BC=a,AB=b.填空: 当点A位于时,线段AC的长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用含a,b的式子表示) (2)应用:点A为线段BC外一动点,且BC=4,AB=1,如图2所示,分别以AB,A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D和等边三角形ACE,连接CD,BE. ①请找出图中与BE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②直接写出线段BE长的最大值. (3)拓展: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6,0),点P 为线段AB外一动点,且PA=2,PM=PB,∠BPM=90°,请直接写出线段AM长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 【答案】(1)CB的延长线上, a+b;(2)①CD=BE,理由见解析;②BE长的最大值为5;(3)满足条件的点P坐标(222)或(222),AM的最大值为2+4. 【解析】 【分析】 (1)根据点A位于CB的延长线上时,线段AC的长取得最大值,即可得到结论;(2) ①根据已知条件易证△CAD≌△EA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CD=BE;②由于线段BE长的最大值=线段CD的最大值,根据(1)中的结论即可得到结果;(3)连接BM,将△APM绕着点P顺时针旋转90°得到△PBN,连接AN,得到△AP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PN=PA=2,BN=AM,根据当N在线段BA的延长线时,线段BN取得最大值,即可得到最大值为2+4;如图2,过P作PE⊥x轴于E,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点P的坐标.如图3中,根据对称性可知当点P在第四象限时也满足条件,由此求得符合条件的点P另一个的坐标. 【详解】 (1)∵点A为线段BC外一动点,且BC=a,AB=b, ∴当点A位于CB的延长线上时,线段AC的长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BC+AB=a+b, 故答案为CB的延长线上,a+b; (2)①CD=BE, 理由:∵△ABD与△ACE是等边三角形, ∴AD=AB,AC=AE,∠BAD=∠CAE=60°, ∴∠BAD+∠BAC=∠CAE+∠BAC, 即∠CAD=∠EAB,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一、二次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抛物线y=x2﹣mx﹣(m+1)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A(x1,0),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B(x2,0)(OA<OB),与y轴交于点C,且满足x12+x22﹣x1x2=1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以点B为直角顶点,BC为直角边作Rt△BCD,CD交抛物线于第四象限的点E,若EC =ED,求点E的坐标; (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S△ACQ=2S△AOC?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y=x2﹣2x﹣3;(2)E 113 +113 + 3)点Q的坐 标为(﹣3,12)或(2,﹣3).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x1+x2=m,x1?x2=﹣(m+1),代入x12+x22﹣x1x2=13,求出m1=2,m2=﹣5.根据OA<OB,得出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右侧,那么m=2,即可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连接BE、OE.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BE=1 2 CD=CE.利 用SSS证明△OBE≌△OCE,得出∠BOE=∠COE,即点E在第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设E点坐标为(m,﹣m),代入y=x2﹣2x﹣3,求出m的值,即可得到E点坐标; (3)过点Q作AC的平行线交x轴于点F,连接CF,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S△ACQ=S△ACF.由S△ACQ=2S△AOC,得出S△ACF=2S△AOC,那么AF=2OA=2,F(1,0).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为y=﹣3x﹣3.根据AC∥FQ,可设直线FQ的解析式为y=﹣3x+b,将F(1,0)代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FQ的解析式为y=﹣3x+3,把它与抛 物线的解析式联立,得出方程组 223 33 y x x y x ?=-- ? =-+ ? ,求解即可得出点Q的坐标. 【详解】 (1)∵抛物线y=x2﹣mx﹣(m+1)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A(x1,0),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B(x2,0), ∴x1+x2=m,x1?x2=﹣(m+1),

来看这些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你能都做对吗

来看这些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你能都做对吗?(附答案) 作者:学大教育编辑整理 来源:网络 一、选择题 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 A 、互为相反数 B 、绝对值相等 C 、是符号不同的数 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 A 、2a B 、2b C 、2a-2b D 、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 A 、2千米/小时 B 、3千米/小时 C 、6千米/小时 D 、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 、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 A 、当m ≠3时,有一个交点 B 、1±≠m 时,有两个交 C 、当1±=m 时,有一个交点 D 、不论m 为何值,均无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汇编-反比例函数练习题附答案

一、反比例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已知抛物线y=﹣x2+9的顶点为A,曲线DE是双曲线y= (3≤x≤12)的一部分,记作G1,且D(3,m)、E(12,m﹣3),将抛物线y=﹣x2+9水平向右移动a个单位,得到抛物线G2. (1)求双曲线的解析式; (2)设抛物线y=﹣x2+9与x轴的交点为B、C,且B在C的左侧,则线段BD的长为________; (3)点(6,n)为G1与G2的交点坐标,求a的值. (4)解:在移动过程中,若G1与G2有两个交点,设G2的对称轴分别交线段DE和G1于M、N两点,若MN<,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 【答案】(1)把D(3,m)、E(12,m﹣3)代入y= 得,解得, 所以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 ; (2)2 (3)解:把(6,n)代入y= 得6n=12,解得n=2,即交点坐标为(6,2), 抛物线G2的解析式为y=﹣(x﹣a)2+9, 把(6,2)代入y=﹣(x﹣a)2+9得﹣(6﹣a)2+9=2,解得a=6± , 即a的值为6± ; (4)抛物线G2的解析式为y=﹣(x﹣a)2+9, 把D(3,4)代入y=﹣(x﹣a)2+9得﹣(3﹣a)2+9=4,解得a=3﹣或a=3+ ; 把E(12,1)代入y=﹣(x﹣a)2+9得﹣(12﹣a)2+9=1,解得a=12﹣2 或a=12+2 ; ∵G1与G2有两个交点, ∴3+ ≤a≤12﹣2 , 设直线DE的解析式为y=px+q,

把D(3,4),E(12,1)代入得,解得, ∴直线DE的解析式为y=﹣ x+5, ∵G2的对称轴分别交线段DE和G1于M、N两点, ∴M(a,﹣ a+5),N(a,), ∵MN<, ∴﹣ a+5﹣<, 整理得a2﹣13a+36>0,即(a﹣4)(a﹣9)>0, ∴a<4或a>9, ∴a的取值范围为9<a≤12﹣2 . 【解析】【解答】解:(2)当y=0时,﹣x2+9=0,解得x1=﹣3,x2=3,则B(﹣3,0),而D(3,4), 所以BE= =2 . 故答案为2 ; 【分析】(1)把D(3,m)、E(12,m﹣3)代入y= 得关于k、m的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求出m、k,即可得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和D、E点坐标;(2)先解方程﹣x2+9=0得到B(﹣3,0),而D(3,4),然后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DE的长;(3)先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确定交点坐标为(6,2),然后把(6,2)代入y=﹣(x ﹣a)2+9得a的值;(4)分别把D点和E点坐标代入y=﹣(x﹣a)2+9得a的值,则利用图象和G1与G2有两个交点可得到3+ ≤a≤12﹣2 ,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DE的 解析式为y=﹣ x+5,则M(a,﹣ a+5),N(a,),于是利用MN<得到﹣ a+5﹣<,然后解此不等式得到a<4或a>9,最后确定满足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 2.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边BC在x轴上,点B,D的坐标分别为B(1,0),D(3,3).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经典易错题解析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经典易错题解析 篇一:2019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二次函数--抛物线经典赏析 2019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二次函数--抛物线经典赏析 1. 如图隧道的截面由抛物线和长方形构成,长方形的长是12m,宽是4m.按 1 照图中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抛物线可以用y??x2?bx?c表示,且抛物线上的 617 点c到oB的水平距离为3m,到地面oA的距离为m。 2 (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并计算出拱顶D到地面oA的距离; (2)一辆货运汽车载一长方体集装箱后高为6m,宽为4m,如果隧道内设双 向车道,那么这辆货车能否安全通过? (3)在抛物线型拱璧上需要安装两排灯,使它们离地面的高度相等,如果 灯离地面的高度不超过8m,那么两排灯的水平距离最小是多少米?2.

已知如图1,在以o为原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bx+c与 14 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连接Ac,Ao=2co,直线l 过点G(0,t)且平行于x轴,t<1.(1)求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①若D(4,m)为抛物线y=x2+bx+c上一定点,点D到直线l的 距离记为d,当d=Do时,求t的值; ②若为抛物线y=x2+bx+c上一动点,点D到①中的直线l的距离与 14 14 oD的长是否恒相等,说明理由; (3)如图2,若E,F为上述抛物线上的两个动点,且EF=8,线段EF的中点 为m,求点m纵坐标的最小值. 图1图2 3.如图,直线y=x+2与抛物线y=ax2+bx+6(a≠0)相交于A(,)和B(4,m),点P是线段AB上异于A、B的动点,过点P作Pc⊥x 轴于点D,交抛物线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是否存在这样的P点,使线段Pc的长

中考数学初中数学易错题集锦

中考数学易错题集锦 一、选择题 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 A 、互为相反数 B 、绝对值相等 C 、是符号不同的数 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 A 、2a B 、2b C 、2a-2b D 、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 A 、2千米/小时 B 、3千米/小时 C 、6千米/小时 D 、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 、一条直线不是平角 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 A 、当m ≠3时,有一个交点 B 、1±≠m 时,有两个交点 C 、当1±=m 时,有一个交点 D 、不论m 为何值,均无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9、有理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 A 、-1 B 、1 C 、0 D 、不存在 10、2 1的倒数的相反数是( ) A 、-2 B 、2 C 、-2 1 D 、2 1 11、若|x|=x ,则-x 一定是( ) A 、正数 B 、非负数 C 、负数 D 、非正数 12、两个有理数的和除以这两个有理数的积,其商为0,则这两个有理数为( ) A 、互为相反数 B 、互为倒数 C 、互为相反数且不为0 D 、有一个为0 13、长方形的周长为x ,宽为2,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 ) A 、2x B 、2(x-2) C 、x-4 D 、2·(x-2)/2 14、“比x 的相反数大3的数”可表示为( ) A 、-x-3 B 、-(x+3) C 、3-x D 、x+3 15、如果0

初三《二次函数》经典习题 汇编(易错题、难题)

二次函数习题讲解 一、二次函数的相关概念 1.若函数的图象与轴只有一个交点,那么的值为( ) A.0 B.0或2 C.2或-2 D.0,2或-2 2.当或()时,代数式的值相等,则时,代数式的值为 。3.已知和时,多项式的值相等,且,则当时,多项式的值等于 ________。 二、二次函数的顶点问题 1.若抛物线的顶点在第一象限,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所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三、二次函数的对称轴问题 1.已知二次函数,当时,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小,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已知二次函数,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3.已知二次函数,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而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四、二次函数的图象共存问题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和(是常数,且)的图象可能是 ( )

A B C D 2.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在同一坐标系 内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五、二次函数的图象综合问题 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

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3.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4个结论: ①;②;③;④;⑤(为不等于1的任意实数)。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个 A.1 B.2 C.3 D.4 4.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 ①;②;③;④。 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 5.二次函数(是常数,且)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其图象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对于下列说法:

初三《二次函数》经典习题汇编(易错题、难题)

《 二次函数 》经典习题汇编 模块一:二次函数的相关概念 1.(2014山东东营,9)若函数21(2)12 y mx m x m =++++的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那么m 的值为( ) A .0 B .0或2 C .2或-2 D .0,2或-2 2.(2015江苏宿迁,16)当x m =或x n =(m n ≠)时,代数式223x x -+的值相等,则x m n =+时,代数 式223x x -+的值为 。 3.(2013江苏南通,18)已知22x m n =++和2x m n =+时,多项式2 46x x ++的值相等,且20m n -+≠,则当3(1)x m n =++时,多项式246x x ++的值等于________。 模块二:二次函数的顶点问题 1.(2015湖南益阳,8改编)若抛物线2()(1)y x m m =+++的顶点在第一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2.(2013吉林,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所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22()y x h k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0h >,0k > B .0h <,0k > C .0h <,0k < D .0h >,0k < 模块三:二次函数的对称轴问题 1.(2014福建三明,10)已知二次函数2 2y x bx c =-++,当1x >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 ) A .1b ≥- B .1b ≤- C .1b ≥ D .1b ≤ 2.(2013贵州贵阳,15)已知二次函数222y x mx =++,当2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3.(2015江苏常州,7)已知二次函数2(1)1y x m x =+-+,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而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m =- B .3m = C .1m ≤- D .1m ≥- 模块四:二次函数的图象共存问题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mx m =+和222y mx x =-++(m 是常数,且0m ≠)的图象可能是( )

最新整理中考数学易错题集锦及答案

初中数学选择、填空、简答题 易错题集锦及答案 一、选择题 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C ) A 、互为相反数 B 、绝对值相等 C 、是符号不同的数 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A ) A 、2a B 、2b C 、2a-2b D 、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B ) A 、2千米/小时 B 、3千米/小时 C 、6千米/小时 D 、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B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 、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 -(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C ) A 、当m ≠3时,有一个交点 B 、1±≠m 时,有两个交 C 、当1±=m 时,有一个交点 D 、不论m 为何值,均无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 ,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B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汇编-二次函数练习题附答案

一、二次函数 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定义直线y=ax-a 为抛物线y=ax 2+bx+c (a 、b 、c 为常数,a≠0)的“衍生直线”;有一个顶点在抛物线上,另有一个顶点在y 轴上的三角形为其“衍生三角形”.已知抛物线22343 23y x x =- -+与其“衍生直线”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x 轴负半轴交于点C . (1)填空:该抛物线的“衍生直线”的解析式为 ,点A 的坐标为 ,点B 的坐标为 ; (2)如图,点M 为线段CB 上一动点,将△ACM 以AM 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翻折,点C 的对称点为N ,若△AMN 为该抛物线的“衍生三角形”,求点N 的坐标; (3)当点E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运动时,在该抛物线的“衍生直线”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以点A 、C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E 、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323 y=;(-2,231,0); (2)N 点的坐标为(0,3-3),(0,23+3); (3)E (-1,43F (023)或E (-1,43),F (-4103) 【解析】 【分析】 (1)由抛物线的“衍生直线”知道二次函数解析式的a 即可;(2)过A 作AD ⊥y 轴于点D ,则可知AN=AC ,结合A 点坐标,则可求出ON 的长,可求出N 点的坐标;(3)分别讨论当AC 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时,当AC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求出满足条件的E 、F 坐标即可 【详解】 (1)∵2343 2333y x x =- -+a=233 - ,则抛物线的“衍生直线”的解析式为

九年级数学 二次函数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 二次函数易错题(Word 版 含答案) 一、初三数学 二次函数易错题压轴题(难) 1.如图,抛物线()2 1y x a x a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位于点B 的左侧),与y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C . ()1求点B 的坐标. ()2若ABC 的面积为6. ①求这条抛物线相应的函数解析式. ②在拋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POB CBO ∠=∠?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1,0);(2)①2 23y x x =+-;②存在,点P 的坐标为 1133313++??或53715337-+-?? . 【解析】 【分析】 (1)直接令0y =,即可求出点B 的坐标; (2)①令x=0,求出点C 坐标为(0,a ),再由△ABC 的面积得到1 2 (1?a)?(?a)=6即可求a 的值,即可得到解析式; ②当点P 在x 轴上方时,直线OP 的函数表达式为y=3x ,则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P ;当点P 在x 轴下方时,直线OP 的函数表达式为y=-3x ,则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P ;分别求出点P 的坐标即可. 【详解】 解:()1当0y =时,()2 10,x a x a -++= 解得121,.x x a == 点A 位于点B 的左侧,与y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C

0,a ∴< ∴点B 坐标为()1,0. ()2①由()1可得,点A 的坐标为(),0a ,点C 的坐标为()0,,0,a a < 1,AB a OC a ∴=-=- ABC 的面积为6, ()()1 16,2a a ∴ --?= 123,4a a ∴=-=. 0,a < 3a ∴=- 22 3.y x x =+- ②点B 的坐标为()1,0,点C 的坐标为()0,3-,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3,y kx =- 则03,k =- 3k ∴=. ,POB CBO ∠=∠ ∴当点P 在x 轴上方时,直线//OP 直线,BC ∴直线OP 的函数解析式3,y x =为 则2 3, 23,y x y x x =?? =+-? 1112x y ?=??∴??=??(舍去) ,2212x y ?+=????=??∴点的P 坐标为1322??+ ? ??? ; 当点P 在x 轴下方时,直线'OP 与直线OP 关于x 轴对称, 则直线'OP 的函数解析式为3,y x =- 则2 3,23,y x y x x =-??=+-? 1152x y ?-=??∴??=??舍去) ,2252x y ?-=????=??

2016中考数学易错题整理

中考数学易错题整理(填空题、选择题) 填空题部分 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8,另一边长为10,那么连结这个三角形各边的中点所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为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恰是方程x 2-7x+12=0的两根,则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 3、如果两个圆的半径分别为5cm 和3cm,公共弦为6cm,那么这两个圆的圆心距是 4、⊙O 的半径为5cm ,弦AB ∥CD ,AB =6cm ,CD =8cm ,则AB 和CD 的距离为 5、已知⊙O 的直径AB 为13cm ,C 为圆上一点,CD ⊥AB ,垂足为D ,且CD =6cm ,则AD 的长为 6、已知一弓形的弦长为8cm ,该弓形所在的圆的半径为5cm ,则此弓形的高为 7、矩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为矩形一边为1cm 和3cm 两部分,则这个矩形的面积为 8、在半径为1的⊙O 中,弦AB 、AC 则∠BAC 度数为 9、一个已知点到圆周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5cm ,最小距离为1cm ,则此圆的半径为 10、已知m 是方程020082=--x x 的一个根,则代数式m m -2的值等于 11、已知⊙O 1和⊙O 2相切,且圆心距为10,若⊙O 1半径为3,则⊙O 2的半径为 12、直线y=x-1与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点C 在坐标轴上,△ABC 为等腰三角 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 坐标最多有 个 13、两个圆内切,其中一个圆的半径为5,两圆的圆心距为2,则另一个圆的半径是 14、已知5 x 2-7xy -6 y 2=0,则y :x 的值为 15、已知一次函数y =kx +1-k 不经过第四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为 16、一次函数y =kx +b 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3≤x ≤6,相应函数值的取值范围 是 -5≤y ≤-2,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17、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x ,6,且x 为整数.. ,则x= 18、已知m 为整数,且一次函数y =(m +4)x +m +2的图像不过第二象限,则m 值为 19、已知直线y =3x +b 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6,则此直线解析式为

中考数学易错题汇总(三)(附答案详解)

易错题错题二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10?武汉)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C=90°,BD ⊥DC ,BD=DC ,CE 平分∠BCD ,交AB 于点E ,交BD 于点H ,EN ∥DC 交BD 于点N .下列结论: ①BH=DH ;②CH=;③.其中正确的是( ) 有②③2.(2006?武汉)(北师大版)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G ,E 为AD 的中点,连接BE 交AC 于F ,连接FD ,若∠BFA=90°,则下列四对三角形:①△BEA 与△ACD ;②△FED 与△DEB ;③△CFD 与△ABG ;④△ADF 与△CFB .其中相似的为( ) 3.(2008?齐齐哈尔)如图,将△ABC 沿DE 折叠,使点A 与BC 边的中点F 重合,下列结论中:①EF ∥AB 且EF=AB ;②∠BAF=∠CAF ;③S 四边形ADFE =AF ?DE ;④∠BDF+∠FEC=2∠BAC ,正确的个数是( ) 4.(2007?黑龙江)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E 分别在BC 、AC 上,且BD=BC ,CE=AC ,BE 、AD 相交于点F ,连接DE ,则下列结论:①∠AFE=60°;②DE ⊥AC ;③CE 2 =DF ?DA ;④AF ?BE=AE ?AC ,正确的结论有( ) 5.(2000?山西)已知:如图,在?ABCD 中,E 、F 分别是边AD 、BC 的中点,AC 分别交BE 、DF 于C 、H .请判断下列结论:(1)BE=DF ;(2)AG=GH=HC ;(3)EG=BG ;(4)S △ABE =3S △AGE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备战中考数学复习一元二次方程专项易错题及答案

一、一元二次方程 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某中心城市有一楼盘,开发商准备以每平方米7000元价格出售,由于国家出台了有关调控房地产的政策,开发商经过两次下调销售价格后,决定以每平方米5670元的价格销售. (1)求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 (2)房产销售经理向开发商建议:先公布下调5%,再下调15%,这样更有吸引力,请问房产销售经理的方案对购房者是否更优惠?为什么? 【答案】(1)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10%.(2)房产销售经理的方案对购房者更优惠. 【解析】 【分析】 (1)根据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增长率问题的要求,设出未知数,然后列方程求解即可; (2)分别求出两种方式的增长率,然后比较即可. 【详解】 (1)设平均每次下调x%,则 7000(1﹣x )2=5670,解得:x 1=10%,x 2=190%(不合题意,舍去); 答: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10%. (2)(1﹣5%)×(1﹣15%)=95%×85%=80.75%,(1﹣x )2=(1﹣10%)2=81%. ∵80.75%<81%,∴房产销售经理的方案对购房者更优惠. 2.解方程:2332302121x x x x ????--= ? ?--???? . 【答案】x= 15 或x=1 【解析】 【分析】 设321 x y x = -,则原方程变形为y 2-2y-3=0, 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求y ,再求x . 【详解】 解:设321 x y x = -,则原方程变形为y 2-2y-3=0. 解这个方程,得y 1=-1,y 2=3, ∴3121x x =--或3321 x x =-. 解得x=15 或x=1. 经检验:x= 15或x=1都是原方程的解.

中考数学易错题精选-圆的综合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易错题精选-圆的综合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一、圆的综合 1.如图1,已知扇形MON 的半径为2,∠MON=90°,点B 在弧MN 上移动,联结BM ,作OD ⊥BM ,垂足为点D ,C 为线段OD 上一点,且OC=BM ,联结BC 并延长交半径OM 于点A ,设OA=x ,∠COM 的正切值为y. (1)如图2,当AB ⊥OM 时,求证:AM=AC ; (2)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3)当△OAC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x 的值. 【答案】 (1)证明见解析;(2) 2=+y x 02<≤x 142 2 =x . 【解析】 分析:(1)先判断出∠ABM =∠DOM ,进而判断出△OAC ≌△BAM ,即可得出结论; (2)先判断出BD =DM ,进而得出 DM ME BD AE =,进而得出AE =1 22 x (),再判断出2OA OC DM OE OD OD ==,即可得出结论; (3)分三种情况利用勾股定理或判断出不存在,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OD ⊥BM ,AB ⊥OM ,∴∠ODM =∠BAM =90°. ∵∠ABM +∠M =∠DOM +∠M ,∴∠ABM =∠DOM . ∵∠OAC =∠BAM ,OC =BM ,∴△OAC ≌△BAM , ∴AC =AM . (2)如图2,过点D 作DE ∥AB ,交OM 于点E . ∵OB =OM ,OD ⊥BM ,∴BD =DM . ∵DE ∥AB ,∴DM ME BD AE =,∴AE =EM .∵OM 2,∴AE =1 22x (). ∵DE ∥AB ,∴2OA OC DM OE OD OD ==, ∴ 22 DM OA y OD OE x =∴=+,02x ≤<

《二次函数》易错题试卷及标准标准答案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二次函数》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出卷人:历山中学 景祝君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下列函数关系式中,(1)2 2x y -=;(2)2 x x y -=;(3)3)1(22 +-=x y ; (4)332 --=x y ,二次函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解析】二次函数的一般式为c bx ax y ++=2 (0≠a ),4个均为二次函数,故选D. 【易错点】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定义和一般式,属容易题,但学生对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常见形式把握不够,还是出现把(3)不当二次函数来处理.. 2、若3 2 )2(--=m x m y 是二次函数,且开口向上,则m 的值为( ) A.5± B. 5 C. — 5 D.0 【答案】C 【解析】二次函数的“二次”体现为自变量的最高次数为2次,因此32 -m =2,且2-m 0≠, 故选C. 【易错点】考查二次函数的定义,属容易题,学生容易得出32 -m =2,但会忽略2-m 0≠, 说明对二次函数的“二次”定义理解不透彻. 3、把抛物线2 3x y =向上平移2个单位,向向右平移3个单位,所得的抛物线解析式是( ) A. 2)3(32 -+=x y B. 2)3(32 ++=x y C. 2)3(32 --=x y D. 2)3(32 +-=x y 【答案】D 【解析】由二次函数的平移规律即可得出答案,故选D. 【易错点】考查二次函数的平移规律,属容易题,但学生过分强调死记硬背,不数形结合,

二次函数易错题汇编附答案

二次函数易错题汇编附答案 一、选择题 1.若二次函数y =x 2﹣2x+2在自变量x 满足m≤x≤m+1时的最小值为6,则m 的值为( ) A .5,5,15,12-+- B .5,51-+ C .1 D .5,15--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抛物线解析式确定出其对称轴为x=1,分m >1或m+1<1两种情况,分别确定出其最小值,由最小值为6,则可得到关于m 的方程,可求得m 的值. 【详解】 ∵y =x 2﹣2x+2=(x ﹣1)2+1, ∴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 =1, 当m >1时,可知当自变量x 满足m≤x≤m+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当x =m 时,y 有最小值, ∴m 2﹣2m+2=6,解得m =1+5或m =1﹣5(舍去), 当m+1<1时,可知当自变量x 满足m≤x≤m+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当x =m+1时,y 有最小值, ∴(m+1)2﹣2(m+1)+2=6,解得m =5(舍去)或m =﹣5, 综上可知m 的值为1+5或﹣5. 故选B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用m 表示出其最小值是解题的关键. 2.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如图,则下列4个结论:①abc <0;②2a +b =0;③4a +2b +c >0;④b 2﹣4ac >0;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二次函数y =ax 2+bx +c 系数符号由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抛物线与x 轴交点的个数确定解答.

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汇编-圆的综合练习题

一、圆的综合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定义:有一个角是其邻角一半的圆内接四边形叫做圆内倍角四边形. (1)如图1,四边形ABCD内接于⊙O,∠DCB﹣∠ADC=∠A,求证:四边形ABCD为圆内接倍角四边形; (2)在(1)的条件下,⊙O半径为5. ①若AD为直径,且sinA=4 5 ,求BC的长; ②若四边形ABCD中有一个角为60°,且BC=CD,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3)在(1)的条件下,记AB=a,BC=b,CD=c,AD=d,求证:d2﹣b2=ab+cd. 【答案】(1)见解析;(2)①BC=6,753 或 75 4 ;(3)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先判断出∠ADC=180°﹣2∠A.进而判断出∠ABC=2∠A,即可得出结论; (2)①先用锐角三角函数求出BD,进而得出AB,由(1)得出∠ADB=∠BDC,即可得出结论; ②分两种情况:利用面积和差即可得出结论; (3)先得出BE=BC=b,DE=DA=b,进而得出CE=d﹣c,再判断出△EBC∽△EDA,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设∠A=α,则∠DCB=180°﹣α. ∵∠DCB﹣∠ADC=∠A,∴∠ADC=∠DCB﹣∠A=180°﹣α﹣α=180°﹣2α,∴∠ABC=180°﹣∠ADC=2α=2∠A,∴四边形ABCD是⊙O内接倍角四边形; (2)①连接BD. ∵AD是⊙O的直径,∴∠ABD=90°.在Rt△ABD中,AD=2×5=10,sin∠A=4 5 ,∴BD=8,根据勾股定理得:AB=6,设∠A=α,∴∠ADB=90°﹣α. 由(1)知,∠ADC=180°﹣2α,∴∠BDC=90°﹣α,∴∠ADB=∠BDC,∴BC=AB=6;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抛物线y 1=ax 2+bx +c 与直线y 2=mx +n 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①abc <0;②a +b +c >0;③5a -c =0;④当x <或x >6时,y 1>y 2,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 .1 B .2 C .3 D .4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根据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以及函数与y 轴的交点可知:a >0,b <0,c >0,则abc <0,则①正确; 根据图形可得:当x=1时函数值为零,则a+b+c=0,则②错误; 根据函数对称轴可得:-2b a =3,则b=-6a ,根据a+b+c=0可知:a-6a+c=0,-5a+c=0,则5a-c=0,则③正确; 根据函数的交点以及函数图像的位置可得④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函数图像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属于中等题目,如果函数开口向上,则a 大于零,如果函数开口向下,则a 小于零;如果函数的对称轴在y 轴左边,则b 的符号与a 相同,如果函数的对称轴在y 轴右边,则b 的符号与a 相反;如果函数与x 轴交于正半轴,则c 大于零,如果函数与x 轴交于负半轴,则c 小于零;对于出现a+b+c 、a-b+c 、4a+2b+c 、4a-2b+c 等情况时,我们需要找具体的值进行代入从而得出答案;对于两个函数值的大小比较,我们一般以函数的交点为分界线,然后进行分情况讨论. 2.一列自然数0,1,2,3,…,100.依次将该列数中的每一个数平方后除以100,得到一列新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不可能等于零 B .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随着原数的增大而增大 C .当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等于21时,原数等于30 D .当原数取50时,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