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浮法玻璃熔化培训资料

浮法玻璃熔化培训资料

浮法玻璃熔化培训资料
浮法玻璃熔化培训资料

南玻员工培训资料

熔化部分

一、应知部分

熔化部分的现场操作,几乎都是在高温环境下完成的。操作者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使用防护镜、防热手套等。

1、什么是重油?

重油又称燃料油,呈暗黑色液体,主要是以原油加工过程中的常压油,减压渣油、裂化渣油、裂化柴油和催化柴油等为原料调合而成。

2、重油的主要成分及特点

重油是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后的剩余重质油,其特点是分子量大、粘度高。重油的比重一般在0.82~0.95,比热在10,000~11,000kcal/kg左右。其成分主要是炭水化点物素,另外含有部分的(约0.1~4%)的硫黄及微量的无机化合物。

3、重油燃烧所需的空气量

1)按重油主要成分CH4进行理论计算,完全燃烧1KG重油需要空气量约

13.20Nm3的空气量,需要雾化气量:0.83 Nm3

4、料堆、泡界线和热点的定义

1)料堆:窑漂浮在玻璃上面的未熔化的生料。

2)泡界线:窑热点附近泡沫区边缘与熔化好的玻璃液之间整齐、明晰的分界线。

3)热点:熔化温度曲线上的最高温度点

5、影响泡界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能造成泡界线位置、形状发生变化的因素较多,最主要的因素如下:1)熔化温度变化(燃料热值变化、燃料量的变化、风火配比变化等)。

2)拉引量变化。

3)投料作业不正常,窑发生偏料等。

4)配合料变化:如水份、均匀度、碎玻璃比例波动。

5)原料的粒度、成分变化等。

6)火焰的长短、高低、刚性等。

6、熔化部分的重要温度点有哪些?

1、上部温度点

?1#小炉、4#小炉、末对小炉对应的热电偶和小炉腿温度点

?澄清部、冷却部和蓄热室顶温度点

2)底部温度点

?池底温度各点

?烟囱根部温度点

?烟道温度各点

7、火焰气氛有哪几类?

火焰气氛通常分为:氧化焰、中性焰和还原焰三类。

8、氧化焰、中性焰和还原焰的定义

1)氧化焰是指燃料燃烧时,参与燃烧反应的氧气量大于理论需要量而有富余时的火焰气氛性质。此时,空气过剩系数α>1,火焰明亮。

2)中性焰是指燃料燃烧时,参与燃烧反应的氧气量等于理论需要量时的火焰气氛性质。此时,空气过剩系数α=1,火焰较明亮。

3)还原焰是指燃料燃烧时,参与燃烧反应的氧气量略小于理论需要量时的火焰气氛性质。此时,空气过剩系数α<1,火焰较浑暗。

9、熔窑有哪些附属设施?

1)搅拌器、冷却水包、投料机

2)空气交换器、总烟道截断闸板、总烟道调节闸板、支烟道闸板

3)助燃风系统

2)冷却风系统

3)稀释风系统

4)燃烧系统

5)液位计检测系统等

10、重要的熔化工艺指标有哪些?

1)窑压:要求微正压。

2)温度:主要控制1#小炉、热点、熔化部后山墙碹顶温度、冷却部和流道温度。

3)料层厚度:一般控制在120 mm~200mm,视投料机的转速进行调节。

4)料堆和泡界线位置:

根据玻璃品种(颜色)、配合料组成、拉引量等的不同而不同,视具

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6对小炉的熔窑,料堆位置不超过3#小炉,

泡界线位置不超过4号半小炉;7对小炉的熔窑,料堆位置不超过

4#小炉中心线,泡界线位置不超过5号半小炉。

5)液面高度:液面高度由液面自控系统控制,控制精度可达到±0.1 mm。

液面位置一经设定,不得随意调整。

2.熔窑主要部位的名称和作用。

1)熔化部

配合料熔化、澄清、均化的部位,一般分为熔化带和澄清带。

2)卡脖

熔化部和冷却部的分隔部份。可分为火焰空间分隔部份和玻璃液分隔部份。

3)冷却部

熔化好的玻璃进一步冷却、均化的部位。

4)小炉

连接熔化部和蓄热室的通道,是空气进入窑和废气排出窑外的通道。小炉前端具有一定倾角,助燃空气通过小炉后以一定倾角喷入窑与重油混和,帮助重油燃烧。

5)蓄热室

通过格子砖周期性的吸收烟气的热量,降低烟气温度,放出热量,加

热助燃空气,提高熔化温度,从而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6)烟道

将烟气引向烟囱的通道。

7)烟囱

利用烟气和大气的温度差产生排烟所需的抽力。将燃烧产生的废气引

到高空排放,减小局部大气污染。

3.生产过程中为什么要换火?

1)生产过程中,在一侧蓄热室,由于格子砖的温度比助燃空气温度高,

格子砖对空气进行加热,随着时间的延长,格子砖温度和空气的预

热温度越来越低。

2)与此同时,地另一侧,由于烟气温度比格子砖高,烟气对格子砖进

行加热,随着时间的延长,格子砖的温度也越来越高。

3)为保证一侧助燃空气有一定的预热温度,有利燃烧达到高温和另一

侧格子砖温度不超过其耐火度,所以要进行换火。

12. 鼓泡在生产中的作用

鼓泡是将净化的压缩空气,从窑底鼓泡管鼓入玻璃液中,使它在熔窑深层的玻璃液中产生一定压力的气泡,并迅速上升到玻璃液的表面而破裂,在上升的过程中能吸收玻璃中的小气泡,使其自身迅速长大,并搅动四周玻璃液,起到强制均化和促进澄清的作用。

13蓄热室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1)工作原理:当窑高温废气由上而下通过小炉进入蓄热室时,将蓄热室

的格子体加热,此时格子体的温度逐渐升高,积蓄到一定的热量,

换火后,助燃室气由下而上经蓄热室底烟道进入蓄热室时,蓄热室

的格子体用积蓄的热量来预热空气,此时格子体的温度逐渐降低。

2)作用:利用格子砖作为废气余热利用设备,能提高熔窑的热效率,

提高空气的预热温度,所以既提高火焰温度又能降低燃料的消耗量,从而降低成本。

14. 浮法玻璃生产中,投料池起什么作用

配合料由此投入窑,投料池还起预熔的作用,使入窑的料堆表熔融,可减少窑粉料飞扬。

15玻璃液中的气泡以那些来源

1)配合料空隙中带入的空气,使玻璃液夹有氧气和氮气

2)各种盐类的分解,使玻璃液中夹有二氧化碳、氧气、氮气、二氧化

硫等

3)随温度升高在玻璃液中进行的一些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

4)易挥发物质的挥发以及水分的蒸发

5)窑压减少时玻璃液中溶解度气体重新从玻璃中析处形成气泡

6)耐火材料带入的气体,包括耐火材料气孔中排出的空气和耐火材料

被侵蚀后分解的气体

16.卡脖深层水包的作用

1)减慢熔化部出口端前进流的速度,使玻璃液在热区停留较长时间,

从而得到良好的澄清。

2)有助于冷却部中玻璃液的热调节。

3)减少了玻璃液由冷却部向熔化部的回流量,也即减少了二次加热,

并使澄清部队温度提高。

4)阻挡熔化部的浮渣进入冷却部。

17.影响泡界线稳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熔化温度变化的影响:温度的变化是影响泡界线稳定的主要因素,

当温度升高时,配合料熔化速度加快,泡界线变近;当温度降低时,

配合料熔化速度变慢,泡界线变远。

2)熔窑横向温差的影响:熔窑的横向温差大,就会造成偏料,料偏使

泡界线也偏,泡界线的位置和形状就不正常。

3)拉引量变化的影响:拉引量加大,如不及时提高熔化温度,泡界线

就变远;拉引量变小,又会使泡界线变近。

4)投料操作的影响:投料操作要均衡,否则会使泡界线变化。投料量

大时,泡界线变远;投料量小时,泡界线变近。

5)原料的成份、水分及生熟料比例变化的影响:原料中硅铝质原料增

加,会使熔化困难,泡界线变远;配合料中助熔剂增加或熟料比例

变大,会使泡界线变近;配合料水分过大,吸热量大,熔化困难,

泡界线变远。

6)喷枪角度的影响:喷枪安装的角度不合适或生产中发生变化也会影

响泡界线的正常与稳定。

18.火焰调节的基本准则

1)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燃烧的火焰与小炉口的耐火材料接触,否则,

将会降低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还会造成碳的沉积,掉入玻璃液中,

会成小气泡的缺陷源,并影响穿过熔窑的火焰形状,要保证喷嘴砖

与小炉口前都是干净的。

2)火焰的位置要正确。火焰过高对窑碹过分加热,将会降低窑碹耐火

材料的寿命,并且在玻璃板上留下缺陷,熔化效率也会降低;火焰

太低,熔化效果也会不佳,并会带走配合料、堵塞蓄热室和烟道,

造成配合料不均匀。

3)火焰的调节要确保助燃风和重油能充分混合,防止一部分呈现强氧

化气氛,另一部分呈强还原气氛,而影响熔化效率。

4)火焰的长度及覆盖面应调节合适。火焰太长,燃烧在对面的蓄热室

结束,从而失去燃烧的有效性;火焰不能发浑,发浑则说明燃烧不

充分及燃烧效率不高,这时应通过增加助燃风量或减少重油量来取

得完好的燃烧效果;如果火焰短而亮,只能对配合料的一部分进行

加热,这时应通过减少助燃风量或增加重油量来取得完好的燃烧效

果。通常火焰的长度是熔窑宽度的4/5,而在热点处,火焰的长度则

较长,微微达到对面胸墙,以形成明显的热障;火焰的覆盖面应调

节到能最大限度地覆盖配合料层。

二. 应会部分

1.现场巡检哪些项目?

1)窑体各部位:

?池壁砖及其砖缝位置、冷却风嘴位置及风量等。

?池底热电偶孔处有无漏玻璃液等。

?吊墙、钢碹碴冷却风系统。

?其余部位有无透红、穿火等。

2)熔窑附属设备:闸板、交换器、风机。

3)工艺设备:

?风机:电机温度、电流,皮带、噪音、震动等有无异常。

?投料机:电机温度、电流有无异常,运行是否平稳、是否漏料、闸板开度等。

?水包:有无漏水,进出水温度、压力情况等。

?搅拌器:转速、运行状态,有无漏水,进出水温度、压力情况等。

4)熔化工作状况:

?窑火焰情况、料堆、泡界线位置。

?料层厚度、碎玻璃比例。

?现场观察测量窑压、人工测量小炉腿温度。

?现场液面检测、手动测量液面高度。

5)了解配合料水分、成分、温度的变化。

6)检查喷枪运行情况,如结焦、堵塞情况等。

2.什么是“看火”?怎样看火?

1)通常所说的“看火”,就是指对窑火焰燃烧状况的观察,以及料山、泡

界线、窑体部耐火材料的观察。

2) 看火时,要使用专门的防护镜,仔细观察以下项目:

?火焰的角度。

?火焰的明亮(或者昏暗)程度。

?火焰燃烧时的稳定性,如是否脱火、发飘等。

?火焰的覆盖面积等。

?火焰长度。

3)观察料山、泡界线以及窑耐火材料烧损情况。

?料山远近、料堆的鼓泡情况、泡界线的变化。

?耐火砖有无掉落、脱层、碹滴。

3.怎样调节重油火焰长度?

1)通过喷枪调整:

?调整喷枪喷出口口径尺寸。口径大,火焰长;口径小,火焰短。

?调整喷枪倾角。倾角小,火焰长;倾角大,火焰短。

?喷嘴直径尺寸。口径大,火焰长;口径小,火焰短。

?更换喷枪。喷枪口烧损、结焦,影响火焰长度。

2)调整油量用量。

3)调整助燃风用量。

4.更换燃油喷枪的操作注意事项

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并与中控室联系。

1)准备好备用喷枪:

a.检查喷枪喷头口径尺寸是否合适,喷枪口光滑、无损伤,枪体部应

清洁、无杂物,连接接头无损伤。

b.选择非燃烧面的喷枪更换。

2)拆装喷枪前关闭喷枪前面的球阀,确定无误后,方可拆卸,防止换火

系统意外动作时发生事故。

3).喷枪安上以后,必须检查喷枪位置是否到位,角度是否合适,枪前球

阀是否开启,连接是否牢固等。

4).换火以后,应观察、调整所更换喷枪的火焰状态。

5).检查喷枪、金属软管是否漏油、漏气、冒火。

6).检查喷枪是否正常。

7).下来的喷枪自然冷却后,方可进行拆卸、清洗、装配。

5.怎样观察窑压大小?

炉孔口处喷出的火苗长短和刚性进行判断。

1)合适的窑压应当是微正压,当液位池或者投料口有较微弱的火苗间

歇向外冒出,火苗喷出的时间略大于回收时即可。

6.怎样用简易方法人工测液面?

1)测量工具

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窑头料仓的混合料经两台斜毯式投料机推入熔窑,熔窑以重油为燃料烧油将配合料熔化成玻璃液,再经澄清均化、冷却后通过玻璃液流入锡槽成型。在流道上没有安全闸板和调节闸板。并没有板宽流量控制装道。 玻璃液在锡液面上自摊平,展开,再经机械拉引挡边和接边机的控制,形成所需要的玻璃带,然后被拉引出锡槽,经过渡辊合,进入退火窑。为避免锡液氧化,锡槽内空间充满氮氢保护气体。 进入退火窑的玻璃带在退火窑内,严格按照制定的退火温度曲线进行退火,使玻璃的残余应力控制在要求范围内。出退火窑的玻璃带随即进入冷端。 玻璃带在冷端经过切割掰断,加速分离、掰边、纵掰纵分后,通过斜坡道,并经吹风清扫,然后进入分片线,人工取片装箱包装堆垛成品由叉车送人成品库。 在冷端机组中,预留了洗涤干燥,缺陷自动检测、喷粉和中片自动取板装箱堆垛设备的位置。生产线上设有紧急落板、掰边、欠板落板三个落板装置。使型不合格板不进入切割区。使掰不合格的板不进入装箱堆垛区。 经破碎和搅碎的碎玻璃通过1#胶带输送机由生产线后部向前部输送,送到2#胶带机上运至退火切裁工段厂房外侧的3#胶带输送机上。正常生产时,3#胶带输送机顺转将碎玻璃送入4#胶带输送机,经提升机进入窑头碎玻璃仓仓内碎玻璃由电振给料机送出经电子秤称量。然后撒到配合料胶带输送机上送窑头料仓。生产不正常时过多的碎玻璃由3#胶带输送机逆转送入碎玻璃堆场。分片处和成品库产生的少量碎玻璃由人工运送到碎玻璃堆场。堆场的碎玻璃由装载车运到碎玻璃地坑处经破碎后由提升机进入室外碎玻璃储仓。使用埋单仓下电振给料机送入4#胶带输送机送往窑头碎玻璃仓使用。 熔窑燃油各项指标参数:熔制温度曲线;液面高度投料速度由中央控制系统自动控制。 锡槽玻璃成型温度曲线;玻璃液流量;拉引速度;玻璃带宽度和厚度由中央控制系统自动控制。 退火窑玻璃带退火温度曲线和冷却速度,各项指标参数由中央控制。

浮法玻璃缺陷产生原因与消除方法

浮法玻璃缺陷产生原因与消除方法 一. 概述 1952年至1959年间英国皮尔金顿兄弟有限公司创造了浮法玻璃生产工艺,可以看作是平板玻璃制造中的一次革命。开始时还只打算用它来代替当时流行的成本很高的镜面玻璃制造方法。不久就发现,它完全可以代替全部或绝大部分各种常用的平板玻璃制造方法。浮法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制造方法,它本身已具有全自动化生产的可能条件。我国也于1970年独自研制成功了“洛阳浮法玻璃工艺技术”。伴随着我国经济腾飞,浮法玻璃也得到迅猛发展,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已建成140多条浮法玻璃生产线。 浮法的原理是:冷却到1100℃的玻璃液,从玻璃熔窑冷却部经流液道进入锡槽。锡槽用电加热保持所要求的温度。为了防止锡的表面层氧化,在锡槽空间充满氮气加一定比例氢气的保护气体。液态玻璃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在锡液的表面铺开。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层的平衡厚度保持在6~7㎜左右。当要求玻璃带的厚度小于6㎜时,可在玻璃带的两边用拉边机机头将玻璃拉伸。要求厚度大于7㎜时拉边机头则设置成负角度,将玻璃向中部推,从而堆厚。玻璃带离开锡槽后则由过渡辊台提升辊引入退火窑。 当生产厚度小于平衡厚度的玻璃时,玻璃带要受拉伸的作用。与传统的引上法类似,玻璃中存在的化学不均匀或热学不均匀都会显示出特别明显的光学畸变。玻璃板上的厚度差别,表面不平整或玻璃中存在的不均匀物,都会在透视光或反射光中出现光学的不正常现象。浮法玻璃的像畸变可分为平行于拉制方向、横向或斜向等类。属于第一类的有不连续线上的变形。它是在拉制方向的线上断断续续出现的形变。有时也在连续的线上出现或只有一段变形(脊形歪痕,英文ridge distortion),但出现在玻璃带行进的方向上。横向形变是在横跨玻璃带的线上出现变形区。斜向畸变(鲱鱼骨型扭曲变形,英文herringbone distortion)一般出现在玻璃带的两侧而向倾斜的方向发展。 在玻璃带的上面或下面还可能出现线道(拉引线道,英文ream)。下面有时还出现“冷玻璃线”(粗筋,英文ripple)。 在保护气体(掺有少量氢的氮气)气氛中,虽然在操作的高温下玻璃是不会与锡发生反应的,可是如果有少量的氧或硫进入系统中就会形成SnO或SnS,一部分挥发进入锡槽的气氛中或凝结在槽顶,最后聚积成滴落在玻璃带上面使玻璃变形。玻璃上的锡滴坑(英文drip crater)就是这样形成的缺陷,它与小滴的锡或锡的化合物有关。在显微镜下能分辨出,周围有一道有色的反应环,玻璃表面出现轻微的变形。 浮法玻璃带下方在辊子转动时按转动周期有少量锡的化合物附着在玻璃带上形成印纹,还可能造成微裂纹,称为滚轴印纹(英文roller imprints)或锡印纹(带裂纹的锡渣斑,英文dross spots)。 由于浮法操作的化学变化可能既在玻璃带的下方出现开口气泡,又在上方出现表面气泡,玻璃内部带熔液环的气泡也会使玻璃表面轻微变形。 至于玻璃生产中因原料系统和熔化系统造成的玻璃缺陷,如与平拉法和引上法完全共同的缺陷,像澄清气泡、结石、线道等,限于篇幅,则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应该说,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研究,大部分浮法玻璃的特征缺陷都已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但在浮法研制与发展过程中,有些缺陷还顽固地存在,长期困扰着从事浮法玻璃生产和研究设计的人们。我们应该感谢浮法玻璃行业的前辈们,由于他们的不懈努力,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才使我们今天能够在面对浮法缺陷的时候能够有成熟的方法消除它,使浮法玻璃的质量日益提高。 二. 浮法玻璃成形缺陷的外观描述、产生原因与消除方法 1.锡滴

销售人员工作汇报

销售人员工作汇报 【篇一:销售人员的工作述职报告】 销售人员的工作述职报告尊敬的公司领导: 你们好!我是**公司的一名销售人员,我叫梁颖思,很高兴能够加 入公司的销售团队,下面是我这个月的工作述职报告。 一、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原因 虽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上个月我给自己制定的工作计划和销售 计划还是顺利地完成和达到目标。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除了自己 的努力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吸取了上个月的教训和经验, 并向前辈们学习了很多有关销售的知识和销售的方法技巧。 二、现有客户群的整体状况 目前,我拥有的客户群主要是在20~45岁之间的人群里,都是一些 比较稳定的中小型客户,缺乏一些潜在的大客户和比较稳定的大客户。在这个月,我一共拜访了65个客户,其中有45%是自己所拥有 的稳定的客户,有35%是新的中小型客户,还有20%是自己新挖掘 的大客户,在这些客户里,合同额的签订和完成情况达到70%。 三、下月的详细工作计划 在这个月里,我拜访了65个客户,下个月,我想提高自己的目标,要拜访70~75个客户,其中40个是稳定的中小型客户,10个是稳 定和不稳定的大客户,还有20个是新客户。目标销售额要达到15 万以上,合同签订率要达到75%以上。 四、困扰销售人员的问题 我相信每个销售人员都自己的一些问题,我也不例外,我的问题综 合如下: 1、对于初次拜访的客户,经常会因为没预约到准确的时间,到了客 户那里见不到客户。 2、虽然有专业背景,对某些产品还不够熟悉,所以有时候客户问起 产品的一些问题都没办法答清楚,特别是价格方面。过后我都会再 去查资料和问公司同事,再打电话回答客户的疑问。但这样会浪费 很多时间,有时不能及时解答客户问题,客户会不够信任。 3、和同事沟通得不够。有些问题,资深的同事很容易解决的,但由 于和同事沟通得不够,导致没能及时解决,错过了最佳的机会。 4、在商务方面,由于一直以来没有接受过任何有关于这方面的培训,所以做得不是很好,致使很多客户对我的印象不是很深。

浮法玻璃熔化培训资料

广州南玻员工培训资料 熔化部分 一、应知部分 熔化部分的现场操作,几乎都是在高温环境下完成的。操作者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使用防护镜、防热手套等。 1、什么是重油? 重油又称燃料油,呈暗黑色液体,主要是以原油加工过程中的常压油,减压渣油、裂化渣油、裂化柴油和催化柴油等为原料调合而成。 2、重油的主要成分及特点 重油是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后的剩余重质油,其特点是分子量大、粘度高。重油的比重一般在0.82~0.95,比热在10,000~11,000kcal/kg左右。其成分主要是炭水化点物素,另外含有部分的(约0.1~4%)的硫黄及微量的无机化合物。 3、重油燃烧所需的空气量 1)按重油主要成分CH4进行理论计算,完全燃烧1KG重油需要空气量约 13.20Nm3的空气量,需要雾化气量:0.83 Nm3 4、料堆、泡界线和热点的定义 1)料堆:窑内漂浮在玻璃上面的未熔化的生料。 2)泡界线:窑内热点附近泡沫区边缘与熔化好的玻璃液之间整齐、明晰的分界线。 3)热点:熔化温度曲线上的最高温度点 5、影响泡界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能造成泡界线位置、形状发生变化的因素较多,最主要的因素如下:1)熔化温度变化(燃料热值变化、燃料量的变化、风火配比变化等)。 2)拉引量变化。 3)投料作业不正常,窑内发生偏料等。 4)配合料变化:如水份、均匀度、碎玻璃比例波动。 5)原料的粒度、成分变化等。 6)火焰的长短、高低、刚性等。 6、熔化部分的重要温度点有哪些?

1、上部温度点 ?1#小炉、4#小炉、末对小炉对应的热电偶和小炉腿温度点 ?澄清部、冷却部和蓄热室顶温度点 2)底部温度点 ?池底温度各点 ?烟囱根部温度点 ?烟道温度各点 7、火焰气氛有哪几类? 火焰气氛通常分为:氧化焰、中性焰和还原焰三类。 8、氧化焰、中性焰和还原焰的定义 1)氧化焰是指燃料燃烧时,参与燃烧反应的氧气量大于理论需要量而有富余时的火焰气氛性质。此时,空气过剩系数α>1,火焰明亮。 2)中性焰是指燃料燃烧时,参与燃烧反应的氧气量等于理论需要量时的火焰气氛性质。此时,空气过剩系数α=1,火焰较明亮。 3)还原焰是指燃料燃烧时,参与燃烧反应的氧气量略小于理论需要量时的火焰气氛性质。此时,空气过剩系数α<1,火焰较浑暗。 9、熔窑有哪些附属设施? 1)搅拌器、冷却水包、投料机 2)空气交换器、总烟道截断闸板、总烟道调节闸板、支烟道闸板 3)助燃风系统 2)冷却风系统 3)稀释风系统 4)燃烧系统 5)液位计检测系统等 10、重要的熔化工艺指标有哪些? 1)窑压:要求微正压。 2)温度:主要控制1#小炉、热点、熔化部后山墙碹顶温度、冷却部和流道温度。 3)料层厚度:一般控制在120 mm~200mm,视投料机的转速进行调节。 4)料堆和泡界线位置: 根据玻璃品种(颜色)、配合料组成、拉引量等的不同而不同,视具

浮法玻璃成形缺陷及解决办法

浮法玻璃成形缺陷及解决办法 熔融的玻璃经流道、流槽进入锡槽,在锡槽中成形后由过渡辊台进入退火窑,在这一过程中玻璃液(板)要与闸板、唇砖、锡液、拉边机、保护气体过渡辊台等直接接触,同时与锡槽水包、顶盖砖、底砖等密切相关,很容易形成与成形相关的各种缺陷,包括锡石、锡点(顶锡)、光畸变点(脱落物)、粘锡、虹彩、雾点、气泡等,除气泡之外的可统称为锡缺陷,这些成形缺陷严重制约着玻璃的质量等级与加工性能。本文对其成因及防止措施作些探讨,以期有助于改善浮法玻璃质量。 1锡缺陷的成因分析 1.1锡与锡槽中锡化合物的性质 纯净的锡的熔点是232℃,沸点为2271℃,在600~1050℃的温度范围内锡具有较低的熔点和较高的沸点,较低的饱和蒸汽压,同时还具有较大的密度和容易还原的性质,以及锡液与玻璃液之间具有较大的浸润角(175°)几乎完全不浸润等性质,锡用来作为玻璃成形的良好载体。 氧化锡SnO2,密度6.7~7.0g/cm3,熔点2000℃,高温时的蒸汽压非常小,不溶于锡液,正常生产时在锡槽的温度条件下为固体,往往以浮渣形式出现在低温区的液面上,通常浮渣都聚集在靠近出口端。如果氧化严重,浮渣会延伸很长,容易形成玻璃板下表面划伤。 氧化亚锡SnO,熔点为1040℃,沸点为1425℃,固体为蓝黑色粉末,能溶解于锡液中,SnO的分子一般为其聚合物(SnO)x形式。在中性气氛中SnO只有在1040℃以上才是稳定的,1040℃以下会发生分解反应。在锡槽的还原性气氛中SnO可以存在,它往往溶解于锡液中和以蒸汽形式存在于气氛中。 硫化亚锡SnS,密度5.27g/cm3,固体为蓝色晶体,熔点为865℃,沸点为1280℃,具有较大的蒸汽压,800℃时为81.3Pa,正常生产时,在高温区易挥发进入气氛,低温区易凝聚滴落。 1.2锡槽中的硫、氧污染循环 氧的污染主要来源于气氛中的微量氧和水蒸汽以及从锡槽缝隙漏入和扩散的氧。在锡槽工况下,它们使锡氧化成SnO和SnO2浮渣,SnO溶解于锡液和挥发进入气氛,并在顶盖、水包处冷凝、聚集而落到玻璃表面。另外,玻璃本身也是一个污染源,玻璃中的氧部分进入锡液,同样会使锡氧化,玻璃的上表面会有水蒸汽进入气氛,增加了气氛中的氧化气氛。 硫的污染在使用氮、氢保护气体时主要由玻璃带入,一是来源于玻璃组分及熔窑气氛,再者来源于锡槽出口处的二氧化硫处理玻璃下表面技术。在锡槽工况下,玻璃的上表面以H2S形式释放进入气氛,在玻璃下表面硫进入锡液被氧化成SnS,气氛中的H2S与锡反应生成SnS,这些SnS溶于锡液并部分挥发进入气氛中,SnS蒸汽同样使玻璃产生锡缺陷。这是硫的污染循环,如图2所示。其中主要化学反应为:(略) 与氧、硫污染相关的化学反应在锡槽的不同温度区域保持着动态平衡,平衡状态与保护气体的组成和锡槽工况密切相关。氧化组分高,则还原组分就低,氧化反应激烈;还原组分高,则氧化组分就低,可避免或降低锡的氧化。 2锡缺陷的判别与治理

浮法玻璃教材-退火窑理论知识培训材料(中级)

第三章浮法退火窑 1、引言 玻璃退火窑是改善玻璃应力的设备,它直接影响玻璃的成品率及玻璃的后续处理,在玻璃生产中处于重要位置。玻璃产品的性能、生产规模及质量决定退火窑的退火特点,因而不同产品退火窑的结构会存在着差异。现在浮法玻璃退火窑为适应浮法玻璃的生产有着自己的特点,它能够处理大吨位锡槽产出的玻璃原片,具有现代化的自动控制技术,产品能够适应各种平板用户对浮法玻璃的要求。 目前,浮法玻璃退火窑均为全钢全电退火窑,就其结构而言,它包括辊道和壳体两部分。世界上在制造该种退火窑上较著名的公司有两家,一家是起步最早的比利时CUND公司,另一家为法国STEIN公司,两家产品各有特点,CUND公司以冷风工艺为基础,而STEIN公司则以热风工艺为基础,其他部分基本上趋于一致。 退火窑壳体按照CUND公司一般分为A0区、A区、B区、C区、D 区、RET区、E区和F区,而STEIN公司则分为A0区、A区、B区、C 区、E。区、D区、E区和F区。虽然在过渡区和重要退火区的叫法不一,各部分的功能是一致的。 退火窑辊道由传动系统和辊子组成。辊子一般为钢辊,也有一些生产线采用部分石棉辊。退火窑前端的部分辊子的高度可调,以适应玻璃带出锡槽时的爬坡。退火窑传动一般包括两个传动站,当退火窑运行时,直接带动退火窑辊道的为主传动,另一个为从传动,从传动以主传动95%的速度运行,一旦主传动故障,从传动迅速提速代替主传动。也有的退火窑除了

两个主要传动外还带一个小电机传动。 2、退火窑 退火窑可分为保温段、密封段和敞开段,保温段指在线镀膜区A0区、退火前区A区、重要退火区B区和退火后区C区,密封段指过渡区E0(或D)区和循环热风冷却区D(或RET)区,敞开段指间接冷却区E区和直接冷却区F区。目前,以热风工艺为特色的STEIN退火窑普遍使用在浮法玻璃工厂中,我们公司也普遍使用该公司的产品,下面所要阐述的主要以STEIN退火窑为主。 2.1 A区 退火窑的前一节或两节是A0区,它的顶是可移动式的,用于在线镀膜。该区不具备冷却功能,但边部设立了电加热,辊子直径一般为305mm,对于玻璃原板较宽的退火窑,辊子直径可达365mm,辊间距一般为450mm。 A区所有壳体由钢板焊接而成,其内部为耐热不锈钢。每节下部均设有碎玻璃清扫孔,同时,每节也设有检查孔。壳体四周采用矿物棉毯保温。辊子缝隙、清扫孔、检查孔、加热元件塞子都进行了保温。 A区和B区共用两台冷却风机,A区冷却风为顺流。在A区的顶部,其冷却器为不锈钢风管,平行于玻璃板布置,分区来调节玻璃板横向温度,每区自动控制;在A区的底部,其冷却器为不锈钢风箱,平行于玻璃板布置,也是通过分区来调节玻璃板横向温度,每区手动或自动控制。A区的头部和尾部的上面、下面分别设置热电偶,采用独立控制回路。 下面是A区冷却风控制回路示意图

浮法玻璃熔制技术

浮法玻璃熔制技术 1、浮法玻璃熔制技术工艺流程 浮法玻璃的熔制过程是将合格的配合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纯净、透明并符合成型要求的玻璃液的过程,是浮法玻璃制造过程中的主要过程之一。熔制速度和熔制的合理性对玻璃的产量、质量、合格率、生产成本、燃料消耗和池窑寿命等影响很大。 浮法玻璃熔制技术工艺流程示意图: 2、玻璃熔制工艺原理 浮法玻璃的熔制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包括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反应,而这些反应的进行与玻璃的产量和质量有密切关系。各种不同配合料在熔制过程中发生的反应见下表: 各种不同配合料在熔制过程中发生的反应

根据熔制过程中的不同特点,从加热配合料到最终成为符合成型要求玻璃液的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即硅酸盐形成阶段、玻璃液形成阶段、玻璃液澄清阶段、玻璃液均化阶段和玻璃液冷却阶段。直观地,也可分为配合料堆的反应烧结阶段;硅酸盐形成及其熔化物熔化阶段,主要是残余石英砂溶解于已形成的硅酸盐中;澄清消除气泡阶段,主要是降低各种气体在玻璃液中的过饱和程度;逐渐冷却至成型温度阶段。 (1)硅酸盐形成阶段配合料入窑后,在800~1000℃温度范围发生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物理-化学的反应,如粉料受热、水分蒸发、盐类分解、多晶转变、组分熔化以及石英砂与其他组分之间进行的固相反应。这个阶段结束时,大部分气态产物从配合料中逸出,配合料最后变成由硅酸盐和二氧化硅组成的不透明烧结物。硅酸盐形成速度取决于配合料性质和加料方式。 (2)玻璃形成阶段当温度升到1200℃时,烧结物中的低共熔物开始熔化,出现了一些熔融体,同时硅酸盐与未反应的石英砂粒

反应,相互熔解。伴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硅酸盐和石英砂粒完全熔解于熔融体中,成为含大量可见气泡、条纹、在温度上和化学成分上不够均匀的透明的玻璃液。 在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硅酸盐形成阶段与玻璃形成阶段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即在硅酸盐阶段尚未结束时,玻璃液形成阶段已经开始,并且硅酸盐形成进行得极为迅速,而玻璃液形成却很缓慢。这是由于在实际生产中,配合料被直接投入到1300℃左右的投料池中,硅酸盐形成极快(约3~5min ),而玻璃液的形成必须等待石英砂粒的完全熔解。因此要划分这两个阶段很困难,所以生产上把这两个阶段视作一个阶段,称为配合料熔化阶段。 (3)玻璃液澄清阶段随着温度继续升高,达到1400~1500℃时,玻璃液的粘度约为10Pa·s ,玻璃液在形成阶段存在的可见气泡和溶解气体,由于温度升高,体积增大,玻璃液粘度降低而大量逸出,直到气泡全部排出。 (4)玻璃液均化阶段当玻璃液长时间处于高温下,由于对流、扩散、溶解等作用,玻璃液中的条纹逐渐消除,化学组成和温度逐渐趋向均一。此阶段结束时的温度略低于澄清温度。 玻璃液的均化过程早在玻璃液形成阶段时已开始,然而主要的还是在澄清后期进行。它与澄清过程混在一起,没有明显的界限,可以看作一面澄清,一面均化,且澄清加速了均化的进程,均化的结束在澄清之后,并一直延续到冷却阶段。此外,搅拌是提高均匀性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浮法玻璃退火产生的缺陷及控制

浮法玻璃中退火产生的缺陷及控制 河南理工大学张战营 一、玻璃的退火 玻璃退火的目的是减弱和防止玻璃制品中出现过大的残余内应力和光学不均匀性,稳定玻璃内部的结构。 玻璃的退火可分成两个主要过程:一是玻璃中内应力的减弱或消失,二是防止内应力的重新产生。玻璃中内应力的减弱和消除是以松弛理论为基础的,所谓内应力松弛是指材料在分子热运动的作用下使内应力消散的过程,内应力的松弛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玻璃所处的温度。 玻璃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由于其导热性较差,在其表面层和内层之间必然产生温度梯度,因而在内外层之间产生应力。这种由于温度梯度存在而产生的内应力称为温度应力或热应力,此种内应力的大小,既取决于玻璃中的温度梯度,又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有关(玻璃的化学成分决定玻璃的热膨胀系数)。 热应力按其存在的特点可分为暂时应力和永久应力。 暂时应力,当玻璃受不均匀的温度变化时产生的热应力,随着温度差的存在而存在,随温度差的消失而消失,被称为暂时应力。 应力的建立和消失过程。当制品冷却开始时,因为玻璃的外层冷却速度快,所以外部温度比内部温度低,外层收缩大,而这时内层温度较高,且力求阻碍外层收缩,这样造成玻璃外层产生张应力,内部产生压应力。在张应力过渡到压应力之间存在着中间层,其应力值为零。当冷却接近结束时,外层体积几乎不再收缩,但此时玻璃内部仍有一定的温度,其体积力求收缩,此时造成外部受压应力,内层受张应力。由此可见,在冷却结束时,产生的应力恰好和冷却开始时产生的应力性质相反,两者可以得到部分抵消。冷却全部结束时,即当玻璃的外层温度和内层温度趋向完全一致时,上述两种应力恰好抵消。我们称这种应力为暂时应力。 永久应力,当温度消失时(制品的表面和内部温度均等于常温时),残留在玻璃中的热应力称为永久应力,又称为内应力。 玻璃中永久应力的成因,是由于在高温的弹塑性阶段热应力松弛而形成的温

MNS柜培训教材

MNS型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运行维护检修规程

MNS型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 运行、维护、检修规程 1范围 1.1 本规程适用于盛隆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MNS型低压抽出式开关设备,规定了该产品的一般运行、日常维护作业、检修等要求。 1.2 不同的用户对设备运行有不同的内部管理要求,因此运行规程由运行单位根据各自的系统接线方式,负荷特点另行制订,因此开关柜制造厂提供的运行规程仅供参考。 2产品概述 2.1 MNS型低压抽出式开关设备适用于交流50Hz~60Hz,额定工作电压660V及以下的电力系统,作为发电、输电、配电、电能转换和分配的设备控制。 2.2 本产品符合GB7251.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和 JB/T9661《低压抽出式开关设备》行业标准以及IEC60439-1、VDE0660第5部份标准。 3引用标准 MNS型低压抽出式开关设备符合下列标准和规范 1)GB/T14048.1-93 低压开关设备及控制设备总则; 2)GB7251-1997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及控制设备; 3)JB/T9661-1999 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 4)GB7949-87 绝缘导体和裸导体的颜色标志; 5)GB4208-93 外壳防护等级; 6)GB7947-87 绝缘导体和裸导体的颜色标志; 7)GB2682-1998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颜色。

4主要技术参数 4.1 额定电压:AC400V 4.2 额定绝缘电压:AC690V 4.3 额定频率:50HZ 4.4 额定峰值耐受电流:176kA; 4.5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1s有效值):80kA。 4.6 辅助回路电压:交流220V,仪表回路-220V。 4.7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隔离距离 4.7.1 设备内电器元件的电器间隙和爬电距离符合各自相关标准中规定的距离,而且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也得到保证。电气间隙≥12mm,爬电距离≥20mm; 4.7.2 功能单元处于分离位置时,它的主电路插接件裸露带电部件与垂直母线或静触头的隔离距离应≥20mm。 4.8 防护等级:符合IEC529、DIN40050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3X; 5维护检修要求 5.1日常维护要求应参照厂家提供的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 5.2维护作业内容要求见表1

浮法玻璃退火窑常规操作

浮法玻璃退火窑常规操作 3 常规操作 3.1边松 边部压应力大,12mm以下玻璃边部用手能抬起来,玻璃太厚了抬不动。玻璃易横炸。 调整:开大退火后区边部风量,或升高退火前区边部温度。 3.2边紧 边部张应力大,12mm以下玻璃边部用手很难抬起来,玻璃易纵炸。 调整:关小退火后区边部风量,或降低退火前区边部温度。 3.3退火温度调整方法 : A 、 B 、 C 三区以调整温度设定值为主 , 如切手动控制 , 则直接调整风阀开度 , 对温度的调节幅度每次应控制在 2 ℃以内 ; RET区、 F 区及冷端边部吹风则调整风阀开度或变频器频率值;退火

调整应从后往前 , 即先调敞开区风阀 , 如无效再往前调 C、B、A 三区的温度; 3.4 发现异物的处理 : 在锡槽吹扫清洗水包及故障应急处理时应坚守在敞开区后 , 观察板面上是否有硅碳棒等异物 , 锡槽工操作时如发现有异物落于板面上应及时通知退火工; 跟踪异物 , 若在退火窑内炸裂 , 应记下位置 , 事后找出异物交生产科处理 ( 如未找到应汇报 ); 若异物至F 区仍未炸 , 则应敲下异物交生产科处理 ; 严禁异物进入碎玻璃系统; 3.5 改品种时的操作 应注意及时调整退火温度,防止玻璃炸裂,如薄改厚,要及时关小RET区F区的风阀。 4 应急处理 4.1停电

停电时的处理 : 关风机风阀,关风机,进行尽可能的保温;如主传动未停应在RET 区水炸玻璃; 4.2断板 锡槽断板后的处理 : 关闭各区风阀 , 护送残余玻璃安全通过退火窑 , 如玻璃变形严重 , 则应将热电偶提起 ; 关退火窑各风机 , 适当开启电加热维持窑内温度 ; 检查并清理退火窑内碎玻璃 , 尤其是卡在退火窑辊子间的碎玻璃。 4.3风机停转 当出现风机停机时会在中控室盘面上报警 , 应在盘面上予以确认 , 然后到现场找到该风机及相应控制柜和操作盘面 , 重新启动; 如退火窑风机ABC不能启动,应将该风机闸板关死,将中间闸板打开,

盛隆电气集团动力柜使用说明书

XL-21G交流低压配 电设备 使用说明 盛隆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企业简介 (3) 产品概述 (4) 产品介绍 (4) 电力电缆的连接 (5) 安装说明 (6) 安装检查 (6) 柜体结构 (7) 操作说明 (8) 维护 (9) 联系我们 (10)

企业简介 盛隆电气成立于1979年,是智能电网及智慧能源管理领域的领先企业,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智慧能源系统规划设计、智能输配电设备制造、电力及能源互联网工程总包、运维服务一体化的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帮助用户提高电力及能源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及智能化水平,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碳排放量。盛隆电气的业务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在全球30多个国家有销售与服务网络,拥有7000多名员工,2013年当选亚洲品牌500强。 盛隆电气在中国拥有35个子公司和工厂,2个研究院,在北京、武汉、上海、广州和重庆5个城市建有五大营。北京公司在国门第一高楼“绿地中心”建有国际领先的中国锦智能商务中心,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建有领先的智能配电及能源互联网科研及产业基地。武汉公司从2012年起连续5年当选为武汉百强企业。 盛隆电气在智能输配电设备、智慧能源管理及元器件、电力工程及能源互联网工程总承包、智能电力运维四大领域有广泛的产品线和解决方案。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节能减排的严峻挑战,盛隆电气通过先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量,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盛隆电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能源、工业、商业、楼宇等领域,如秦山核电站、南水北调、京沪高铁、青藏铁路、武汉地铁、首都机场、北京奥运场馆等国家重点工程,以及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机场、沙特DAJEN油罐区项目、莫桑比克纳卡拉港、苏丹新港、安哥拉洛比托道堆工程、肯尼亚蒙巴萨港等海外重点工程。

浮法玻璃的退火

浮法玻璃的退火 浮法玻璃的退火 在确定浮法玻璃退火温度之前,首选要确定浮法玻璃的退火上限和退火下限温度。根据资料介绍浮法玻璃退火上限与退火下限温差在70-80℃之间。萍乡的化学成分72.1 1.2 8.4 4 14 ≤0.1 根据Fulcher 实验公式T上限 =T0+B/(lg13+A)和T下限= T0+B/(lg17.5+A)计算,萍乡退火上限温度为545.1,下限温度为472.3,温差为72.8℃。 依据不同厚度浮法玻璃设定的永久应力值,确定退火窑B区的降温速度。B区的降温速度是由拉引速度和每延长米的降温速度决定的。即B区降温速度℃/min=拉引速度(M/min)×B区每延长米降温速度(℃/M)。根据公式 δ=K×E2×G计算其永久应力 K 常数 4.457 E 玻璃厚度(cm) G B区浮法玻璃的降温速度(℃/min) 不同厚度浮法玻璃的永久应力值 (nm/cm) 在玻璃熔窑的熔化能力确定之后,即可根据生产的玻璃厚度和原板宽度计算出拉引速度(M/min),由此不难算出B区每延长米所需的降温速度(℃/M)。这样就知道了退火窑B区的温降,即B 区降温速度(℃/M)×退火窑B区长度(M)。依此决定退火窑A区出口温度及B区出口温度。 当退火窑A区、B区进出口温度确定之后,根据公式T介=T表-1.25KCE×103完全可以计算出测温点处玻璃带及空间介质温度,也就是热电偶显示的温度就确定了。注:K 玻璃的物性热工参数,由图表查得 C玻璃带在该区段的冷却速度(℃/min) E 玻璃带的厚度(M) T表玻璃带在该处的表面温度℃ 萍乡浮法玻璃厂熔窑熔化能力(T/D)、生产的玻璃厚度(mm)、拉引速度(m/h)、降温速 度(℃/M及℃/min)及永久应力、AB区玻璃带进出口温度、测点处空间介质温度(℃)如下:

浮法玻璃成型技术

浮法玻璃成型技术 1、浮法玻璃成型的定义 浮法玻璃成型工艺过程为熔化、澄清、冷却的优质玻璃液在调节闸板的控制下经流道平稳连续地流入锡槽,在锡槽中漂浮在熔融锡液表面,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摊平、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抛光、在主传动拉引力作用下向前漂浮,通过挡边轮控制玻璃带的中心偏移,在拉边机的作用下实现玻璃带的展薄或积厚并冷却、固型等过程,成为优于磨光玻璃的高质量的平板玻璃。 玻璃液在前进的过程中经历了在锡液面上的摊开、达到平衡厚度、自然抛光以及拉薄或积厚四个过程。 浮法玻璃的成型设备因为是盛满熔融锡液的槽形容器而被称作 锡槽,它是浮法玻璃成型工艺的核心,被看作为浮法玻璃生产过程的三大热工设备之一。 2、浮法玻璃成型工艺过程 池窑中熔化好的玻璃液,在1100℃左右的温度下,沿流道流入 锡槽,由于玻璃的密度只有锡液密度的1/ 3 左右,因而漂浮在锡液面上,完成玻璃的平整化过程,然后逐渐降温,在外力的作用下冷却成板。玻璃带冷却到600~620℃时,被过渡辊台抬起,在输送辊道牵引力作用下,离开锡槽,进入退火窑,消除应力,再经质量检测,纵横切割,装箱入库。为了防止锡液在高温下的氧化,通常通入弱还原性的保护气体,以提高玻璃质量。 玻璃带成型时的作用力有两种,即表面张力和自身重力,前者阻

止玻璃液无限摊开,对玻璃表面的光洁度影响极大;后者则促使玻璃液摊开。当表面张力与自身重力平衡时,漂浮在锡液面上的玻璃带就获得自然厚度。 3、浮法玻璃成型工艺因素 对浮法玻璃成型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有玻璃的粘度、表面张力和自身的重力。在这3 个因素中,粘度主要起定型的作用,表面张力主要起抛光的作用,重力则主要起摊平作用。但是三者对摊平、抛光和展薄都有一定作用,这三者结合才能很好的进行浮法玻璃的生产。 玻璃液刚流入锡槽时,处于自身重力和液-液-气三相系统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随着玻璃液的不断流入,在自身重力影响下,玻璃液沿锡液表面摊开,并在锡液面上形成了玻璃液的流体静压,作为玻璃带成型的源流。在1025℃左右的温度范围内,在自身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液以自然厚度(7mm 左右)向四周流动摊开,此过程称为玻璃的摊平过程。 在玻璃的摊平过程中,主要涉及玻璃液的平整化,亦即摊得平不平,这是生产优质浮法玻璃之关键。生产实践证明,欲得到平整的玻璃带,必须具备下述条件。 (1)适于平整化的均匀的温度场。玻璃液在锡液面上摊平必须有适于平整化的温度范围。适于浮法玻璃自身摊平的温度范围为1065~996℃。只有在此范围内,才能使玻璃带摊得厚度均匀、表面平整。 (2)足够的摊平时间。玻璃的平整化除必须有一定的温度范围,以达到一定的表面张力外,还必须具备足够的摊平时间,以保证表面

玻璃缺陷的分类及形成

玻璃缺陷的分类及形成 7 浮法玻璃缺陷种类、成因及处理措施 7.1 浮法玻璃缺陷的分类 浮法玻璃的缺陷按显微结构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晶态缺陷和晶态缺陷。 7.1.1非晶态缺陷可分为: (1) 气相缺陷(气泡)。 (2) 玻璃相夹杂物(条纹和疖瘤)。 (3) 由不均匀应力产生的缺陷。 (4) 硌伤和压裂。 7.1. 2 晶态缺陷(夹杂物)可分为: (1) 未熔化的残留物。 (2) 受侵蚀的耐火材料。 (3) 玻璃熔体的析晶。 (4) 锡槽产生的上表面缺陷。 7.2原料及熔化部位产生的缺陷 本节根据其缺陷分类进行叙述。 7.2.1 气泡 气泡是玻璃中能看见的气体形态。与玻璃熔体对比,气泡属于另一种物态,在浮法玻璃中是一种较难判断和解决的缺陷。它的存在,严重影响玻璃质量的提高。 浮法玻璃中的气泡基本上可分为三类: (1)初熔和澄清之后残存在玻璃中的澄清气泡。 (2)因条件发生变化,又从玻璃中析出来的再生气泡,也叫重沸泡。

(3)外界加入到玻璃中的污染气泡,它的初态可能是气体、液体或固体,但最 终以气泡形成玻璃缺陷。浮法玻璃形成的气泡根据其直径的不同又可分:气泡和微气泡;一般来说,将直径在毫米范围的称为气泡,直径十分之一毫米范围之内的称为微气泡。 7.2.1.1澄清泡 澄清过程就是在熔化结束后,使玻璃内的大气泡大量释放,这种气体的释放有很快的上升速度,这样在上升尾流中又带动小气泡上升。而这种小气泡只有在经过好长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表面。澄清过程就是消除玻璃液中所有的气泡。而没有被消除的便形成澄清泡残留在玻璃中。 这种气泡的释放可以通过化学途径在澄清剂的作用下实现,或通过物理途径在鼓泡器的作用下完成。 需要指出的是:1个半径为R的气泡,在粘度为δ和密度为d的介质中的上升速度由下式给定: 2V=2/9rdg/δ,如果r=0.5mm, δ=100泊和d=2,那么该类气泡的上升速度为: V=36cm/h。如果r=0.05mm, 那么该类气泡的上升速度为: V=0.36cm/h。因此,来不及排出的澄清泡直径一般较小。 气泡通常产生于澄清不良,它由几个零点几毫米的小气泡组成。经常这是一些因缺少澄清剂、澄清温度或澄清时间而在澄清过程中未被排除的碳酸钠的分解而产生的CO气泡。 2 (1)解决措施 增强热障,将最后一对小炉调节成氧化燃烧,改善澄清条件,升温度或调整澄清剂的用量。 (2)气泡中的气体

浮法玻璃的特征缺陷产生原因与消除方法

浮法玻璃的特征缺陷产生原因与消除方法 一. 概述 1952年至1959年间英国皮尔金顿兄弟有限公司创造了浮法玻璃生产工艺,可以看作是平板玻璃制造中的一次革命。开始时还只打算用它来代替当时流行的成本很高的镜面玻璃制造方法。不久就发现,它完全可以代替全部或绝大部分各种常用的平板玻璃制造方法。浮法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制造方法,它本身已具有全自动化生产的可能条件。我国也于1970年独自研制成功了“洛阳浮法玻璃工艺技术”。伴随着我国经济腾飞,浮法玻璃也得到迅猛发展,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已建成140多条浮法玻璃生产线。 浮法的原理是:冷却到1100℃的玻璃液,从玻璃熔窑冷却部经流液道进入锡槽。锡槽用电加热保持所要求的温度。为了防止锡的表面层氧化,在锡槽空间充满氮气加一定比例氢气的保护气体。液态玻璃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在锡液的表面铺开。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层的平衡厚度保持在6~7㎜左右。当要求玻璃带的厚度小于6㎜时,可在玻璃带的两边用拉边机机头将玻璃拉伸。要求厚度大于7㎜时拉边机头则设置成负角度,将玻璃向中部推,从而堆厚。玻璃带离开锡槽后则由过渡辊台提升辊引入退火窑。 当生产厚度小于平衡厚度的玻璃时,玻璃带要受拉伸的作用。与传统的引上法类似,玻璃中存在的化学不均匀或热学不均匀都会显示出特别明显的光学畸变。玻璃板上的厚度差别,表面不平整或玻璃中存在的不均匀物,都会在透视光或反射光中出现光学的不正常现象。浮法玻璃的像畸变可分为平行于拉制方向、横向或斜向等类。属于第一类的有不连续线上的变形。它是在拉制方向的线上断断续续出现的形变。有时也在连续的线上出现或只有一段变形(脊形歪痕,英文ridge distortion),但出现在玻璃带行进的方向上。横向形变是在横跨玻璃带的线上出现变形区。斜向畸变(鲱鱼骨型扭曲变形,英文herringbone distortion)一般出现在玻璃带的两侧而向倾斜的方向发展。 在玻璃带的上面或下面还可能出现线道(拉引线道,英文ream)。下面有时还出现“冷玻璃线”(粗筋,英文ripple)。 在保护气体(掺有少量氢的氮气)气氛中,虽然在操作的高温下玻璃是不会与锡发生反应的,可是如果有少量的氧或硫进入系统中就会形成SnO或SnS,一部分挥发进入锡槽的气氛中或凝结在槽顶,最后聚积成滴落在玻璃带上面使玻璃变形。玻璃上的锡滴坑(英文drip crater)就是这样形成的缺陷,它与小滴的锡或锡的化合物有关。在显微镜下能分辨出,周围有一道有色的反应环,玻璃表面出现轻微的变形。 浮法玻璃带下方在辊子转动时按转动周期有少量锡的化合物附着在玻璃带上形成印纹,还可能造成微裂纹,称为滚轴印纹(英文roller imprints)或锡印纹(带裂纹的锡渣斑,英文dross spots)。 由于浮法操作的化学变化可能既在玻璃带的下方出现开口气泡,又在上方出现表面气泡,玻璃内部带熔液环的气泡也会使玻璃表面轻微变形。 至于玻璃生产中因原料系统和熔化系统造成的玻璃缺陷,如与平拉法和引上法完全共同的缺陷,像澄清气泡、结石、线道等,限于篇幅,则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应该说,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研究,大部分浮法玻璃的特征缺陷都已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但在浮法研制与发展过程中,有些缺陷还顽固地存在,长期困扰着从事浮法玻璃生产和研究设计的人们。我们应该感谢浮法玻璃行业的前辈们,由于他们的不懈努力,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才使我们今天能够在面对浮法缺陷的时候能够有成熟的方法消除它,使浮法玻璃的质量日益提高。 二. 浮法玻璃成形缺陷的外观描述、产生原因与消除方法 1.锡滴 锡滴(英文drip crater)是指掉落到玻璃带上表面含锡的固态或液态物,通常是SnS、SnO2或Sn,也称为“掉锡点”。掉锡点一般很小,粒径约为0.1~0.5㎜,大部分在0.3㎜左右,肉眼很难从运行的玻璃带上发现它。切割之后玻璃板在辊道上输送时,用手触摸会有触感。对静止的玻璃板仔细观察,可发现小黑点。在5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看得非常清晰,呈现出两种形状:一种是亮晶晶的小珠,不打光是小黑珠;另一种是带网格的薄膜,网线发亮。掉锡点虽小,但能使直径约5~10㎜的周围玻璃表面产生严重的光学扭曲,所以又称“光畸变点”,使玻璃成品成为废品。 掉锡点的形态因在锡槽内所处的温度环境而不同。900℃温度附近区域落下,形成较圆的珠状体,并嵌入玻璃板中,嵌入深度约为其粒径的三分之一左右,冷却后手指甲抠不掉。低于800℃部位落下,嵌入玻璃板中较浅,冷却后能用指甲抠去。低于700℃部位落下在玻璃板上成了边缘体,酷似贴膜,无法抠下来。

浮法玻璃原料知识培训讲义

第一章:浮法玻璃原料 1-1 概述 用于制备浮法玻璃配合料的各种物质,统称为浮法玻璃原料。制造浮法玻璃的大部分矿物原料如硅砂、砂岩、白云石、石灰石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根据它们的用量和作用不同,分为主要原料和辅助原料两类。 主要原料系指往浮法玻璃中引入各种组成氧化物的原料,如硅砂、白云石、石灰石、长石、纯碱等。按所引入的氧化物的性质,又分为酸性氧化物原料、碱金属氧化物原料、碱土金属和二价金属氧化物原料、多价金属氧化物原料。按所引入的氧化物在玻璃结构中的作用,又分为玻璃形成氧化物原料、中间体氧化物原料、网络外体氧化物原料。 辅助原料是指使浮法玻璃获得某些必要的性质和加速熔制过程的原料。它们的用量少,但它们的作用并不是不重要的。根据作用的不同,分为澄清剂、着色剂、脱色剂、乳浊剂、氧化剂、助熔剂等。 在制造浮法玻璃时,各种原料在高温条件下,经过极其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除部分气体逸出外,其余绝大部分都被熔融成均质透明的玻璃液。原料不但决定了平板玻璃的工艺性能,还直接影响着玻璃的质量、能耗、成本和熔窑寿命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因此,只有玻璃的化学组成选择合理、原料成分稳定、配合料的组成均匀,再加上稳定的熔化和成型作业,才能获得化学成分均匀和温度均匀的玻璃液,为玻璃的优质高产打下基础。相反,对于原料的采购、管理、加工和配合等工艺过程的微小疏忽都可能酿成重大事故。因为一个现代化的大、中型浮法玻璃熔窑里容纳着一两千吨玻璃液,每天要投入数百吨配合料,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之间是连续作业,环环紧扣,彼此影响很大,一旦出现操作失误,就会造成质量事故,其影响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消除的。平板玻璃生产“大四稳”操作经验,即原料稳、燃料稳、熔化稳和成型稳,把原料的稳定作为基础就是这个道理。 1

浮法玻璃熔窑的结构

浮法玻璃熔窑的结构 浮法玻璃熔窑和其他平板玻璃熔窑相比,结构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属浅池横焰池窑,但从规模上说,浮法玻璃熔窑的规模要大得多,目前世界上浮法玻璃熔窑日熔化量最高可达到1100t以上(通常用1000t/d表示)。浮法玻璃熔窑和其他平板玻璃熔窑虽有不同,但它们的结构有共同之处。浮法玻璃熔窑的结构主要包括:投料系统、熔制系统、热源供给系统、废气余热利用系统、排烟供气系统等。图1-1为浮法玻璃熔窑平面图,图1-2为其立面图。 一投料池 投料池位于熔窑的起端,是一个突出于窑池外面的和窑池相通的矩形小池。投料口包括投料池和上部挡墙(前脸墙)两部分,配合料从投料口投入窑内。 1.投料池的尺寸 图1-1 浮法玻璃熔窑平面图 1-投料口;2-熔化部;3-小炉;4-冷却部;5-流料口;6-蓄热室 图1-2 浮法玻璃熔窑立面图 1-小炉口;2-蓄热室;3-格子体;4-底烟道;5-联通烟道;6-支烟道;7-燃油喷嘴

投料是熔制过程中的重要工艺环节之一,它关系到配合料的熔化速度、熔化区的热点位置、泡界限的稳定,最终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由于浮法玻璃熔窑的熔化量较大,采用横焰池窑,其投料池设置在熔化池的前端。投料池的尺寸随着熔化池的尺寸、配合料状态、投料方式以及投料机的数量。配合料状态有粉状、颗粒状和浆状(目前一般使用粉状);投料方式由选用的投料机而确定,有螺旋式、垄式、辊筒式、往复式、裹入式、电磁振动式和斜毯式等。(目前多采用垄式投料机和斜毯式投料机)。 (1)采用垄式投料机的投料池尺寸采用垄式投料机的投料池宽度取决于选用投料机的台数,投料池的长度可根据工艺布置情况和前脸墙的结构要求来确定。 (2)采用斜毯式投料机的投料池尺寸斜毯式投料机目前在市场上已达到了普遍使用,它的投料方式与垄式投料机相似,只是投料面比垄式投料机要宽得多,因此其投料池的尺寸在设计上与采用垄式投料机的投料池尺寸没有太大的区别,仍然决定于熔化池的宽度和投料面的要求。 随着玻璃熔化技术的成熟和熔化工艺的更新,浮法玻璃熔窑投料池的宽度越来越大。因为配合料吸收的热量与其覆盖面积是成正比的,投料池越宽,配合料的覆盖面积越大,越有利于提高热效率和节能,有利于提高熔化率。因此,目前在大型浮法玻璃熔窑的设计中,均采用投料池与熔化池等宽和准等宽的模式。随着投料池宽度的不断增大,大型斜毯式投料机也应运而生,熔化池和投料池宽度均在11m的熔窑,采用两台斜毯式投料机即可满足生产和技术要求。 二熔化部 浮法玻璃熔窑的熔化部是进行配合料熔化和玻璃液澄清、均化的部位。熔化部前后由熔化区和澄清区组成;上下又分为上部火焰空间和下部窑池。其中上部空间又称为火焰空间,由前脸墙、玻璃液表面、窑顶的大碹与窑壁的胸墙所围成的充满火焰的空间;下部池窑由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