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检测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检测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检测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1)、钢筋进场品种、外观、规格、包装、型号、炉罐号等进行检查和验收。核查质量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中文说明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口材料按有关规定进行出入境商品检验。

2)、试验项目:必试:整根钢绞线的最大负荷、屈服负荷、伸长率、松弛率、尺寸测量。其他:弹性模量

3)、组批原则及取样方法:

(1)预应力用钢纹线应成批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制度的钢绞线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60t

(2)从每批钢纹线中任取3盘,从每盘所选的钢绞线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根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捻距和力学性能试验。如每批少于3盘,则应逐盘进行上述检验。屈服和松弛试验每季度抽检一次,每次不少于一根

长度为一米

预应力砼用钢绞线检验试验:1、检验项目:表面质量、尺寸偏差、捻距、拉伸试验、弯曲试验、松弛试验;2、取样方法和数量:2.1预应力砼用钢绞线应成批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制成的钢绞线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60吨。2.2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盘,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捻距和力学性能试验。如每批少于3盘,则应逐盘进行检验。屈服强度和松弛试验每季度抽检一次,每次不少于1根。2.3从每盘所选的纲绞线端部正常部位截取1根750mm 的式样进行试验。3、结果判断及处理:技术性能有专门规定,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不合格盘报废,再从未试验过的钢绞线中取双倍数量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若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判为不合格。(均为规范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结构公称直径 (mm) 公称截面 积 (mm2) 允许 偏 差 (mm) 强度 级别 (Mpa) 整根钢绞线 的最大负 荷 (KN) 规定非比例 延伸力 F p0.2/(KN) 最大力总伸长率 (L0≥500mm) Agt/% 每 1000m 理论重 量 (kg) 1000h松 弛率%不 大于 初始负荷 为70%公 称最大负 荷 不小于 1×7标准 型 9.50 54.8 +0.30 -0.15 1860 10291.8 3.5 432 2.5 1960 107 96.30 1860 138 124 582 11.10 74.20 1960 145 131 12.70 98.70 +0.40 -0.20 1860 184 166 775 1960 193 174 1720 241 217 1101 1860 260 234 1960 274 247 15.70 150+0.40 -0.20 1770 266239 1178 1860 279 251 1720 327 294 1500 17.80 191 1860 353 318 模拔 型 12.70 112 +0.40 -0.20 1860 209 178 890 15.20165 1820 300 270 1295 18.00 223 1820 300 255 1750 说明: 本标准是 GB/T 5224-1995标准的修改版,对应国际标准ISO 6934-4:199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 第4部分钢纹线》。本标准与ISO 6934-4:1991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品种、强度级别,调整了规格; —取消了I级松弛钢绞线; —提高了屈强比; —增加了附录A疲劳试验和附录B偏斜拉伸试验; —取消了1X19结构钢绞线。 本标准代替GB/T 5224-1995《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本标准与GB/T 5224-1995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品种、规格、强度级别;

预应力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桥面负弯矩张拉施工工艺 一、桥面负弯矩后张法张拉工艺原理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按设计要求预留出相应的预应力孔道,待构件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龄期达到设计规定的要求时,穿入预应力钢绞线,用张拉机具进行张拉,并用锚具把张拉后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固在构件的端部。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主要靠构件端部的锚具传给混凝土,使其产生压应力。张拉锚固后,在预留孔道内注入水泥浆,使预应力钢绞线不被锈蚀,并与构件形成整体,增加了构件刚度,有效的控制了构件的抗裂度。 二、施工准备 (1)钢绞线的准备 预应力钢束采用标准强度为fpk=1860MPa的φ低松驰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弹性模量Ep=×105MPa,钢绞线运至现场后须底部垫方木,上面覆盖雨布,防止钢绞线锈蚀,降低钢绞线强度与延伸率。 (2)锚具的准备 桥面负弯矩张拉采用夹片式圆形锚具,锚具与夹片须配套使用。25m梁板锚具型号为M15-5,30m梁板锚具型号为M15-6。施工前对进场锚具按规范要求进行进场检验,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者不得用于施工现场。 ①工作锚具:张拉时与锚垫板产生反作用力,承载工作夹片对抗钢绞线拉力,张拉完毕后永久性留在梁体中。工具锚:比工作锚具半径要大,厚实。张拉时承载工具夹片对钢绞线进行张拉,张拉完毕后可以取下,重复使用。 ②工作夹片:一般由两片夹片组成,张拉时与工作锚具共同受力,张拉完毕便留在锚具上,为永久性使用材料。工具夹片:一般由三片夹片组成,张拉时与工具锚共同受力,张拉完毕后可以取下,可重复使用。 (3)张拉机具的准备 桥面负弯矩张拉采用27t液压式千斤顶及其配套的油泵、油表,完全能够满足计算的控制吨位的要求。张拉用的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标定、配套使用。根据油顶、油表的校准证书,计算所需张拉力对应的油表读数,作为张拉力控制依

钢绞线理论伸长值怎样计算

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时遇到问题 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时是用设计的锚下控制应力还是用实际的张拉控制应力,也就是计算理论伸长值时考不考虑锚口损失应力。经验者请指教,谢谢。 Fle_Flo 2008-8-31 20:57:40 预应力锚索实测伸长量探讨李永宝 隧道网https://www.doczj.com/doc/f615601236.html,(2006-11-1) 来源:岩土工程界 摘要:通过对预应力锚索张拉工艺的阐述和分析,总结引起预应力锚索实测伸长量偏差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预应力锚索伸长量 预廊力铺索加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物加固边坡治理、大型地下洞室及深基坑支护等工程。由于受施工没备、场地环境以及人员操作等因豢的影响,作为预应力锚索评价指标之一的张拉实测伸长量,往往与理论伸长量有较大偏差。 1 预应力锚索张拉工艺 (1)张拉设备装配方法:张拉设备装配如图1。 (2)张拉操作程序:张拉时,油泵开启,张拉缸进油,千斤顶活塞推动工具锚板,工具锚板同时带动工具夹片,工具夹片在工具锚板上锥型锚孔的作用下收缩并一苦紧钢绞线,此时工具锚板、工具夹片、钢绞线跟于斤顶活塞同时位移。在此过程中,工作夹片受摩擦力的作用跟钢绞线同时移动,但其受限位饭的限制位移很小。当需要倒顶或达到终应力时,油泵回油,钢绞线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带动工作夹片回缩,工作夹片与工作锚板上锥型锚孔相互作用将钢绞线锚定。完成一个循环预应力的施加。预应力锚索张拉要分级进行,逐级加载,每级荷载之问稳定时间小少于2min。一般按下列加载顺序进行操作:式中m—超张拉系数。 2 理论伸长量的计算方法 锚索理论弹性伸长量按下列公式汁算:伸长量△L=NL[1 - e - (kl+θμ)]/EA(KL+0) 式中:Ⅳ—施加荷载(kN);£—自由段长(m):θ—自由段孔道曲线部分切线夹角之和(rad);K—孔道偏差影响系数;肛—钢绞线对孔道的摩擦系数;E—钢绞线弹性模量(kPa);A—钢绞线截面积/mm2。 3 工程实例实测伸长量偏差分析 某高速公路路堑防护工程,设汁锚索孔径ф130mm,预应力锚索采用7束ф15.24nlHl的钢绞线编制,锚长32.0~37.0m,锚固段9.0m,设计锚固力为1000kN,采用OVM锚具。张拉采用YCW250A型千斤顶。千斤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1.jpg 施工采用油压表控制应力读数,张拉前将油压表和千斤顶进行配套标定,并根据油压表一千斤顶配套标定曲线,将油压表读数换算成张拉应力,从而消除了千斤顶内摩阻的影响。张拉按6级进行,超张拉系数为1.1。现以Ms~10号锚索(长37.0m)为例探讨,张拉成果见表2。 在预应力施工时,实测伸长量一般是用钢直尺量得的千斤顶活塞行程。由表2和图2可以清楚地看出,千斤顶活塞行程与理论伸长量之间最终偏差为34mm,如果将千斤顶活塞行程直接作为实测伸长量,显然不符合相关规范规定,应进行修正。根据张拉成果记录表绘制锚索张拉Q—S曲线图(图2)。 2.jpg

预应力钢绞线参数及计算公式汇总

预应力钢绞线参数及计算公式汇总 参数: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5Mpa,松弛率为2.5%,公称直径¢s=15.2mm,钢绞线面积A=140mm2,管道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孔且壁厚不小于0.3mm。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按下式计算: p p=(p(1-e-(kx+μ?)))/kx+μ? 式中:p p---预应力筋平均张力(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参见附表G-8。 μ-----预应力筋与孔道比壁的摩擦系数,参见附表G-8。 注:e=2.71828,当预应力筋为直线时p p= p。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L(mm)可按下式计算; △L =(p p *L)/A p*Ep 式中:p 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计算方法见上式。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 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 mm2)。 附表G-8 系数K及μ值表 注意事项: 预应力筋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σ0该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σcom的10%~15%。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力筋的实际伸长值除量测的伸长值外,必须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对后张法构件,在张拉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压缩值一般可省略。 预应力张拉实际伸长值△L(mm)=△L1+△L2 式中:△L1-从预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一.目的 检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的性能指标,指导检测人员按规程正确操作,保证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 表面质量、尺寸、每米质量、拉伸试验。 执行标准: GB/T228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GB/T238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样方法 GB/T239 金属线材扭转试验方法 GB/T2103 钢丝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10120-1996 金属应力松弛试验方法 GB/T17505 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 YB/T146 预应力钢丝及钢绞线用热轧盘条 YB/T170 制丝用非合金钢盘条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四.职责 检测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国家标准,按操作规程做好检测工作,整理数据记录,编制报告,并给出等级结果的判定。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 1、表面:逐盘。 2、外观尺寸:逐盘。

3、消除应力钢丝伸直性:每盘1根,每根1米。 4、抗拉强度:每盘1根。 5、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每批3根。 6、最大力下总伸长率:每批3根。 7、断后伸长率:每盘1根。 8、弯曲:每盘1根。 9、扭转:每盘1根。 10、断面收缩率:每盘1根。 11、镦头强度:每批3根。 12、应力松弛性能:每合同批不小于1根。 取样部位:在每(任一)盘中任意一端截取。 六.仪器设备 60吨试验机 七.环境条件 试验一般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 八.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1.表面检验:表面质量用目视检查。 2.外形尺寸检验:①钢丝直径应用分度值为0.01mm的量具测量,在任何部位同一截面两个垂直方向上测量②螺旋肋钢丝的导程,刻痕钢丝的刻痕长度、节距应沿钢丝轴线方向测量,螺旋肋钢丝的肋宽应在螺旋肋法向上测量③每米质量测量:钢丝单位质量应采用如下方法:取3根长度不小于500mm的钢丝,每根钢丝长度测量精确至1mm,称量每根钢丝的质量,

年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方案

箱梁预应力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目的 编制箱梁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施工生产,使现场作业人员能够规范施工。 (二)编制依据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京沪铁路客运专线施工图设计文件》 (三)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罗而庄特大桥、玉符河特大桥、红石岭特大桥、井字坡特大桥的连续箱梁后张法预应力工程施工。 二、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 (一)、施工材料 1、材料检验及张拉设备校验 1).预应力钢绞线检验:采用高强度低松驰绞线¢15.24mm,标准强度fpk=1860MPa。表面质量、直径检查:从每批中抽取3盘进行外观检查,表面不得有润滑剂,允许有轻微浮锈但不得锈蚀成可见麻坑。钢绞线内不得有折断、横裂和相互交叉的钢丝。 2).钢绞线力学性能检验:抽取外观检查合格的钢绞

线进行钢绞线极限应力、破断拉力、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检验。 3).张拉设备校验:千斤顶与压力表配套校验,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之间关系曲线。考虑到可能出现压力表损坏情况,千斤顶与压力表进行交叉检验,每台千斤顶均有与4只压力表相关的张拉力与表读数关系曲线。 4).锚具及夹具检验:抽取10%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伤痕。抽取3%的锚具夹具,进行磁力探伤、洛氏硬度、锚固性能等试验。 2 预应力筋施工 1).钢绞线的下料与编束 钢绞线采用(GB/T 5224)Φ15.24mm低松弛高强预应力钢绞线。钢绞线的下料用砂轮切割机切割,不得采用电弧切割。钢绞线切割时,在每端离切口30~50mm处用铁丝绑扎。 钢绞线的盘重大、盘卷小、弹力大、为了防止在下料过程中钢绞线紊乱并弹出伤人,事先制作一个简易的铁笼,下料时,将钢绞线盘卷在铁笼内,从盘卷中央逐步抽出,以策安全。 钢绞线编束用20号铁丝绑扎,铁丝扣向里,间距1~1.5m。编束时应先将钢绞线理顺,并使各根钢绞线松紧一致。绑好后的钢绞线束编号挂牌堆放。 2).预应力筋穿入孔道

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计算

预应力钢绞线实际伸长量计算方法 1、以钢绞线在预应力管道内的长度计算理论伸长量ΔL理为基准时: (1)当采用“行程法”测量伸长量: L实=[(L100%-L10%)+(L20%-L10%)] –ΔL工作长度-ΔL工具锚–ΔL工作锚⑺ L实——钢绞线实际伸长量; L20%——张拉应力为20%б0时,梁段两端千斤顶活塞行程之和;L100%——张拉应力为100%б0时,梁段两端千斤顶活塞行程之和; L10%——张拉应力为10%б0时(即初张应力,规范推荐可取10%-25%),梁段两端千斤顶活塞行程之和;ΔL工作长度——梁段两端千斤顶内钢绞线的无阻伸长量;取理论计算值; ΔL工作锚——梁段两端锚具压缩及钢绞线回缩量;取工艺试验实测值; ΔL工具锚——梁段两端锚具压缩及钢绞线回缩量;取实测值;(2)当采用“直接法”测量伸长量: L实=[(L100%-L10%)+(L20%-L10%)] –ΔL工作长度–ΔL 工作锚 控制应力*钢绞线截面积*钢绞线的根数=张拉力 根据千斤顶和油表的检测报告中的校正方程计算出油表读数即可。 注意:有的需要超张拉来抵消预应力损失,在控制应力中乘以系

数即可。 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计算方法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 ΔL=(PpL)/(ApEp) 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 Pp=P(1-e-(kx+μθ))/(kx+μθ) 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1、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实际伸长量ΔL,应建立在初应力后开台量测,测得伸长值还应加上初应力的推算值。 ΔL=ΔL1+ΔL2 式中ΔL1从初应力到最大张拉力间的最大伸长值 Δ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值 关于初应力的取值一般可取张拉控制应力的10—25%。初应力钢筋的实际伸长值应以实际伸长值与实测应力关系线为依据,

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计算实例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计 按两端张拉,采用精确计算法和简化计算分别计算: 如LT40-09图菜子大桥边梁N1,预应力筋采用一束8φ15.24的钢绞线束,张拉控制力F=195.3×8=1562.4KN,Ay=140×8=1120mm2,Ey=1.95×105Mpa,设孔道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型,μ=0.225、k=0.0015。) N1立面布置图 1、精确计算: 将40mT梁的半个曲线预应力筋分成三段,采用桥梁规范公式分段计算: 当AB、CD为直线预应力筋时,θ=0

ΔL=(PL/AyEy)×(1-e-kL/KL) 公式① 当BC为曲线预应力筋时,θ=0.01745329252(180/πR) ΔL=(PL/AyEy)×[]1-e-(KL+μθ)/(KL+μθ) ] 公式② =Fi×e-(KL+μθ) 各段终点力N 终 公式③ = Fi×[1-e-(KL+μθ)/(KL+μθ) ] 各段平均张拉力P 平 公式④ 各段参数表(表1) 将表1中数据代入公式①、公式②: 分段求得ΔL=2×∑ΔL =273.50mm 2、简化计算: 将表1中的数据代入下式: ΔL=P L/AyEy ( P近似平均张拉力)公式⑤ 分段求得ΔL=2×∑ΔL=273.52mm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采用精确计算和简化计算所得的结果相比,两者差值非常小,所以采用简化计算法是完全能满足曲线预应力张拉理论伸长值的计算精度要求的。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计算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计算 发表时间:2009-07-03T13:32:27.170Z 来源:《赤子》2009年第8期供稿作者:任娜[导读] 我公司中标承建的胜银路艾依河桥3-13m预应力空心板桥。 (宁夏中通公路养护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宁夏中卫 755000) 摘要:我公司中标承建的胜银路艾依河桥3-13m预应力空心板桥。采用先张法,进行张拉计算,对应力和伸长量进行控制。关键词: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计算 1 材料、机具及设备 所用预应力钢材采用1×7-15.24-1860-Ⅱ级钢绞线,其力学性能为:强度>1860MPa,延伸率>3.5%,弹性模量(实测值)为:E=197GPa。Ⅱ级松弛,符合GB/T5224-2003和ASTMA416-98 标准要求,所采用的张拉设备如下:张拉机具油泵型号为:ZB500型。千斤顶型号为:YC300A-400、YC300A、YC25。仪表型号为:Y-150。所用千斤顶、压力表均已委托宁夏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标定。 2 施加预应力的准备工作 2.1施工现场应具备经批准的张拉程序和现场施工说明书。 2.2现场已有具备预应力施工知识和正确操作的施工人员。 2.3施工现场已具备确保全体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必要的预防措施。 2.4监理工程师对张拉作业的批复。 2.5实施张拉时,应使千斤顶的张拉力作用线与预应力筋的轴线重合一致。 3 张拉程序 3.1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3.2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ΔL(mm)可按下式计算: =195300×68400/140/194000=492mm 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 L—预应力筋的计算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 3.3预应力筋张拉时,从固定端先调整到初应力σ0,该初应力为张拉控制应力σcon的10%,伸长值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将预应力钢绞线拉直,锚固端和连接器处拉紧,在预应力钢绞线上选定适当的位置刻画标记,作为测量延伸量的基点,再从张拉端张拉控制应力到σcon的20%并量测伸长值ΔL2,最后张拉到σcon,量测伸长值ΔL1,预应力筋张拉的实际伸长值ΔL(mm),可按下式计算: ΔL=ΔLl+ΔL2 式中:ΔLl—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 Δ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即10%σcon~20%σcon的实测伸长值(mm);一端固定,一端多根张拉。千斤顶必须同步顶进,保持横梁平行移动,预应力钢束均匀受力,分级加载拉至设计张拉应力。 3.4持荷,按预应力钢绞线的类型选定持荷时间2~5min,使预应力钢绞线完成部分徐舒,完成量约为全部量的20%~25%,以减少钢丝锚固后的应力损失。 3.5锚固前,补足或放松预应力钢绞线的拉力至控制应力。测量、记录预应力钢绞线的延伸量,并核对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其误差应在±6%范围内,若不符合规定,则应找出原因及时处理。所以钢绞线的实测值在462mm和522mm之间。 3.6张拉满足要求后,锚固预应力钢绞线、千斤顶回油至零。 3.7预应力筋张拉及放松时,均填写施工记录。 3.8各阶段张拉时,对应油表读数 3.8.1初应力10%σk时: 初应力采用单根钢绞线张拉,最终施加荷载值为195.3KN 表号:NO.08-8042压力表与油泵线性回归方程:P=0.2384F+0.4045 式中:F为施加荷载值KN P为压力表读数MPa P=0.2384×195.3×0.1+0.4045=5.06MPa 表号:NO.08-8048压力表与油泵线性回归方程:P=0.2337F+0.1318 式中: F为施加荷载值KN P为压力表读数MPa P=0.2337×195.3×0.1+0.1318=4.70MPa 3.8.2 20%σk时: 20%σk采用整体张拉,最终施加荷载值为195.3×21=4101.3KN,由于采用两个千斤顶张拉,每个千斤顶的最终施加荷载值为4101.3×50%=2050.65KN 表号:NO.08-8042压力表与油泵线性回归方程:P=0.0155F+0.2091 式中: F为施加荷载值KN P为压力表读数MPa P=0.0155×2050.65×0.2+0.2091=6.57MPa 表号:NO.08-8048压力表与油泵线性回归方程:P=0.0154F-0.4545

预应力砼用钢绞线

预应力砼用钢绞线 1.现行标准:GB/T 5224-2014 本标准代替GB/T5224-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与GB/T5224-2003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增加了19丝钢绞线类别、规格、强度级别; —增加了7丝钢绞线的规格; —规定了最大力的最大值,取消供方每一次交货批钢绞线的实际强度不能高于其抗拉强度级别200MPa; —将松弛试验初始力由特征最大力百分比改为实际最大力百分比,增加如无特殊要求只进行初始为70%实际最大力Fma的松弛试验,取消原初始力为60%最大力的要求; —0.2%屈服力Fpo.2值由不小于整根钢绞线公称最大力Fm的90%改为应在整根钢绞线实际最大力Fma的88%~95%范围内; —增大了部分规格钢绞线的盘径,增加重量偏差要求; —增加了钢绞线特征值附录。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 ISO 6934-4;199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第4 部分:钢绞线》编制,与ISO 6934 第 4 部分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强度级别,调整了规格;

—增加了刻痕钢绞线品种; —调整了屈强比范围; —规定了最大力的最大值; —增加了附录 A。 2.1分类与代号 钢绞线按结构分为8类。其代号为: 1)用两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 1X2 2)用三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 1X3 3)用三根刻痕钢丝捻制的钢绞线 1X3I 4)用七根钢丝捻制的标准型钢绞线 1X7 5)用六根刻痕钢丝和一根光圆中心钢丝捻制的钢绞线 1X7I 6)用七根钢丝捻制又经模拔的钢绞线 (1X7)C 7)用十九根钢丝捻制的1+9+9西鲁式钢绞线 1X19S 8)用十九根钢丝捻制的1+6+6/6瓦林吞式钢绞线 1X19W 4.2 标记 4.2.1 标记内容

预应力钢绞线后张法施工技术

预应力钢绞线后法施工技术 一、预制场地选择2 1、预制场位置2 2、预制场的面积2 3、预制场的布置2 二、钢绞线的技术标准2 1、技术要求2 2、钢绞线的验收与检测3 三、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要求5 1、锚固能力5 2、分级拉5 3、自锚能力5 4、锚具性能5 5、进场验收规定5 四、锚具与千斤的配套选择6 1、DM型锚具6 4、QM型锚具7 5、OVM型锚具7 6、YM型锚具8 7、XYM型锚具8 8、 TM型锚具8 9、 STM型锚具9 10、BUPC无粘结预应力筋拉锚固体系9 五、后法预应力梁拉前的准备工作9 1、管道摩阻力和锚口损失9 2、千斤顶配套校验9 3、单质材料试验9 4、锚具检查9 5、钢绞线(钢丝束)理论伸长值的计算10 6、管道清理10 7、锚固率试验10 8、拉工艺审查11 六、梁后法的拉11 1、拉前对梁砼强度的检验11 2、穿束前后的检查11 3、拉顺序11 4、拉方式11 5、拉程序11 七、后法预应力梁拉现场施工原始记录12 后法预应力梁拉现场施工原始记录表12 八、 OVM锚具拉注意事顶13 1、工具夹片锚和工作锚夹片13 2、锚固回油13

3、限位板14 4、曲线管道拉14 5、锚具、千斤顶安装14 6、钢绞线切割14 7、OVM锚特点14 8、管道压浆14 9、拉人员条件15 10、滑丝、断丝15 九、YCW型千斤顶使用时注意事项15 十、后法拉孔道压浆16 后预应力筋制作安装允许偏差17 预应力孔道压浆现场施工原始记录18 钢绞线检验报告19 锚具、夹片硬检验报告20 一、预制场地选择 1、预制场位置 地理与地形条件;雨季与洪水期是否影响;冻胀的影响;运输、安装方法,达到预制、运输、安装方便,安全。 2、预制场的面积 预制梁数量;模板选择;工期;存梁面积;安装方法。 3、预制场的布置 考虑钢筋作业、砼拌和运输;预制件吊装、运输路线。 二、钢绞线的技术标准 1、技术要求 1)捻制预应力钢绞线的钢丝应符合GB/T5223中相应条款的规定,钢绞线应

预应力钢绞线束数的计算方法

预应力钢绞线束数计算方法 更多工程造价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吾同子 钢绞线的束数计算调整对于新手来说一直是个难题,但只要理解了,实际是非常简单的事情,至于调整可以直接借助造价软件进行。 1、相关术语的解释:

根(或丝):指一根钢丝; 股:指由几根钢丝组成一股钢绞线; 束:预应力构件截面中见到的钢绞线束数量,两段张拉一束配两个锚具,单端张拉一束配一个锚具; 束长:一次张拉的长度,含工作长度; 每吨XX束:指在标准张拉长度内,每吨钢绞线折合成多少束。 孔:锚具型号的孔指的是锚固单元,3孔即3个锚固单元。 2、钢绞线每吨所含束数的计算方法 (1)常用方法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取定: 或 式中:K—每t钢绞线时间含的束数; N—设计锚具的总数,个; Q—设计钢绞线的总重量(含张拉工程长度的重量),t;

2—常数,当为单端张拉(如边坡锚索)时,常数为1(省略)。 如某30m桥梁的计算见下表: 边梁N1钢绞线每吨所含束数计算如下: K=16/(4.952×2)=1.616(束/t) 此种方法比较适合锚孔单一的钢绞线,如锚索边坡;因桥梁设计图给的钢绞线是总质量,未按不同型号分开统计,所以要计算桥梁不同孔数钢绞线每t束数,需自行计算不同孔数钢绞线的质量。 (2)下面介绍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可以直接采用标准图数据进行计算每t束数: K=1000/(L×Q1)=1000/(L×N1×Q2), 式中:1000—常数,1t=1000kg; L—束长,含工作长度,m; Q1—每束钢绞线延米质量,kg; N1—每束钢绞线的股数,锚具为多少孔,即为多少股; Q2—每股钢绞线延米质量,kg,如直径15.2的钢绞线延米质量为1.101kg/m; 如某标准30m简支T梁材料明细及主要参数如下表:

预应力钢绞线安装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质量控制的几个关键因素 发布日期:2008-02-29 所属类别:施工技术 -------------------------------------------------------------------------------- 一、预应力钢绞线安装 预应力钢束的孔道位臵、钢绞线是否发生缠绞现象是质量控制的关键。孔道位臵不准确,改变了结构受力状态,如果曲线孔道标高变化段不圆顺还会增大预应力孔道摩阻损失,因此孔道位臵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的预应力度能否与设计的预应力度相吻合,对结构安全和工程使用阶段是否会产生裂缝都有很深的影响。多根钢绞线如果缠绞在一起,张拉时各根钢绞线受力不均匀,增大了钢绞线之间的摩阻,造成预应力损失加大。 实际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并不重视这些细部工作,固定钢束的井字架位臵不准确或不按照规范和设计规定的间距布设,必然造成钢束位臵与设计不符、有的还会在曲线变化段产生急弯(半径太小)或孔道局部偏差过大。目前仍有小部分队伍使用人工进行穿束,尤其对多根钢绞线的长束重量很大,人工穿束费时费力,容易造成工人转动钢束穿进,使钢绞线互相缠绞在一起。沈阳市某快速干道(高架桥)工程四标段共有九联连续梁,施工时固定钢束用的井字架间距为1米,梁高1.6米,因此竖弯变化量不大,间距满足要求,但是施工时由于工人工作不认真使井子架坐标不准确,并且采用人工穿束,束长在100米到120米不等。张拉时发现大部分钢束的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不符(有的比理论值少11%),张拉过程中经常听到内部钢束

缠绞在一起后被拉开的声音,当时立即对设备进行检定,在设备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开始对问题进行分析,其中钢绞线计算伸长值时采用实测弹性模量,μ、κ取值按规范推荐值。设计单位对结构进行重新验算,最后确定在保证张拉力的情况下,伸长值误差保证在12%以内,无疑降低了结构安全系数。 沈大高速公路苏家屯互通立交D匝道为4孔一联的曲线连 续梁,梁长220米,曲线半径55米,因此钢束既有平弯又有竖弯,井字架按照50cm间距布设而且坐标准确,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穿束(将钢绞线束固定在一个锥形的牵引装臵上,用卷扬机牵引锥形牵引装臵),在广州南部快速路工程14标马克特大桥2联100米连续梁施工中,同样使用以上方法,由于特别注意控制孔道坐标和孔道线形圆顺,并且很好的避免了钢绞线间的互相缠绞,张拉过程中以上两项工程钢束伸长值均满足要求。 二、预应力钢绞线张拉 1、张拉控制应力与伸长值:张拉控制应力能否达到设计规定值直接影响预应力效果,因此张拉控制应力是张拉中质量控制的重点,张拉控制应力必须达到设计规定值,但是不能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大张拉控制应力。预应力值过大,超过设计值过多,虽然结构抗裂性较好,但因抗裂度过高,预应力筋在承受使用荷载时经常处于过高的应力状态,与结构出现裂缝时的荷载接近,往往在破坏前没有明显的预兆,将严重危害结构的使用安全。因此为了准确把握预应力的施加情况,以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必须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因此能够提供准确的理论伸长值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对《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中理论伸长值的计算有个正确理解: ①预应力孔道坐标符合设计要求、曲线孔道圆顺的情况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检验操作规程.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检验操作规程 1 总则 1.0.1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检验依据标准为《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为统一山东地区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检测方法,保证检测精度,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本规程适用于由冷拉光圆钢丝及刻痕钢丝捻制的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钢绞线(以下简称钢绞丝)。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标准型钢绞线 由冷拉光圆钢丝捻制成的钢绞线。 2.1.2 刻痕钢绞线 由刻痕钢丝捻制成的钢绞线。 2.1.3 模拔型钢绞线 捻制后再经冷拔成的钢绞线。 2.1.4 公称直径 钢绞线外接圆直径的名义尺寸。 2.1.5 稳定化处理 为减少应用时的应力松弛,钢绞线在一定张力下进行的短时热处理。 2.2 符号 D——钢绞线直径; n S——钢绞线参考截面积; n R m ——钢绞线抗拉强度; F m ——整根钢绞线的最大力; F p0.2 ——规定非比例延伸力; A gt ——最大力总伸长率; ΔF a——应力范围(两倍应力幅)的等效负荷值; D ——偏斜拉伸系数。 3 分类和标记 3.1 分类与代号 钢绞线按结构分为5类。其代号为: 用两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1×2 用三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1×3 用三根刻痕钢丝捻制的钢绞线1×3Ⅰ 用七根钢丝捻制的标准型钢绞线1×7 用七根钢丝捻制又经模拔的钢绞线(1×7)C

3.2 标记 3.2.1 标记内容包含下列内容: 预应力钢绞线,结构代号,公称直径,强度级别,标准号 3.2.2 标记示例 公称直径为15.20mm,强度级别为1860MPa的七根钢丝捻制的标准型钢绞线其标记为:预应力钢绞线1×7-15.20-1860-GB/T5224—2003 4 检验规则 4.1 检查和验收 产品的检查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按表4.3.1的规定进行,需方可按本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4.2 组批规则 钢绞线应成批验收,每批钢绞线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捻制的钢绞线组成。每批质量不大于60吨。 4.3 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 4.3.1 钢绞线的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应符合下表4.3.1的规定。 表4.3.1 供方出厂常规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 4.3.2 设备有重大变化及新产品生产、停产后复产时进行检验。 4.4 复验与判定规则 当4.3.1中规定的某一项检验结果不符合本规程规定时,则该盘卷不得交货。并从同一批未经试验的钢绞线盘卷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复验结果即使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整批钢绞线不得交货,或进行逐盘检验合格后交货。供方有权对复验不合格产品进行重新组批提交验收。 5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5.1 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形状如附录A中图1、图2、图3所示。

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的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的计算 预应力钢绞线施工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双控,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误差不得超过6%,后张预应力技术一般用于预制大跨径简支连续梁、简支板结构,各种现浇预应力结构或块体拼装结构。预应力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预应力筋张拉是预应力砼结构的关键工序,施工质量关系到桥梁的安全和人身安全,因此必须慎重对待。一般现行常接触到的预应力钢材主要:有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PC光面钢丝、刻痕钢丝、冷拔低碳钢丝、精轧螺纹钢等材料。对于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时孔道成型方法主要有:金属螺旋管、胶管抽芯、钢管抽芯、充气充水胶管抽芯等方法。本人接触多的是混凝土预应力钢绞线(PCstrand、1×7 =1860Mpa,270级高强底松弛),成孔方法多采用金属公称直径15,24mm,f pk 螺旋管成孔,本文就以此两项先决条件进行论述。 1 施工准备: 1.1 熟悉图纸:拿到施工图纸应先查阅施工说明中关于预应力钢绞线的规格,一 =1860Mpa,般预应力钢束采用ASTMA416-270级低松弛钢绞线,其标准强度为f pk Mpa。 1×7公称直径15,24mm,锚下控制力为Δk=0.75 f pk 1.2 根据施工方法确定计算参数: 预应力管道成孔方法采用金属螺旋管成孔,查下表确定K、μ取 值:表1 注:摘自《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8 根据钢绞线试验结果取得钢绞线实际弹性模量Ep(一般为1.9~2.04×105Mpa)1.3 材料检测:

金属螺旋管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7之要求检测; 锚具根据《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YM锚具、连接器规格系列》(JT/T 329.1-1997)及《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连接器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JT/T 329.2-1997)之要求检测; 钢绞线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之要求检测 2 理论伸长量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两项因素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2.1 计算公式: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中关于预应筋伸长值ΔL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1): ΔL= Pp×L Ap×Ep 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 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8中规定了Pp的计算公式(2): Pp=P×(1-e-(kx+μθ)) kx+μθ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前段的终点张拉力(N);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分段后为每分段中每段曲线段的切线夹角(rad);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分类、尺寸呢、外形、质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由冷拉光园钢丝及刻痕钢丝捻制的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钢绞线(以下简称钢绞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522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GB/T 10120—1996 金属应力松弛试验方法 GB/T 175005 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 YB/T 146 预应力钢丝及钢绞线用热轧盘条 YB/T 170 制丝用非合金钢盘条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标准型钢绞线standard strand 由冷拉光园钢丝捻制成的钢绞线。 3.2 刻痕钢绞线indented strand 由刻痕钢丝捻制成的钢绞线。 3.3 模拔型钢绞线compact strand 捻制后再经冷拔成的钢绞线。 3.4 公称直径nominal diameter 钢绞线外接圆直径的名义尺寸。 3.5 稳定化处理stabilizing treatment 为减少应用时的应力松弛,钢绞线在一定张力下进行的短时热处理。 4 分类和标记 4.1 分类与代号 钢绞线按结构分为5类,其代号为: 用两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1×2 用三根钢丝捻制的钢绞线1×3 用三根刻痕钢丝捻制的钢绞线1×3 I 用七根钢丝捻制的标准型钢绞线1×7 用七根钢丝捻制又经过模拔的钢绞线(1×7)C 4.2 标记

预应力钢绞线控制要点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控制要点及计算 一、张拉前的准备工作 1、波纹管 ㈠布置波纹管时首先用钢筋加工环形架作为波纹管的定位架,纵向间距为1m,横向位置按设计图纸上的坐标定位,波纹管中穿有内衬管,以保证波纹管成孔质量。 ㈡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波纹管是否有孔洞或变形,接头处是否用胶带密封好,在与锚垫板接头处,一定要用磁带或其它东西堵塞好,以防水泥浆渗进波纹管或锚孔内。 ㈢筑混凝土时应尽量避免振捣棒直接接触波纹管,以防漏浆堵孔。 2、钢绞线 ㈠钢绞线假如采用湖北汉川金属制口有限公司生产的φs15.2(STM416-94a,270级,低松弛),标准强度Ryb=1860Mpa。 ㈡钢绞线下料要在干净整洁的地面上进行,并清除表面上的锈迹及杂物,下料时用砂轮切割机切割。 ㈢穿束前,将钢绞线理顺,用扎丝绑扎好,以防在穿束过程中钢绞线打绞,张拉时受力不均,导致有的钢绞线达不到张拉控制应力而有的则可能被拉断。 ㈣穿束时,将钢束中单根钢绞线编号,以便张拉时做到对应编号,对称张拉。 3、预应力筋控制力计算 ㈠计算依据 ①设计图纸 假如:锚下控制应力N1~N3为1340 Mpa,N4为1340 Mpa。 ②《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㈡理伦计算 ①计算公式:P=δ×Ag×n×1/1000×b 式中:P—预应力盘的张拉力,KN; δ—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力,Mpa; Ag—每根预应力筋的截面积,mm2; N—同时张拉预应力筋的根数; b —超张拉系数,不超张拉的为1.0。 ②参数先取 中跨连续端: 钢束编号:N1,N2,N3:δ中123=1340 Mpa;n=4 N4:δ中4=1340 Mpa;n=4 Ag=140mm2;b=1.0 边跨非连续端: 钢束编号:N1,N2,N3:δ边123=1340 Mpa;n=5 N4:δ边4=1340 Mpa;n=4 Ag=140mm2;b=1.0 ③计算张拉力P 中跨连续端: 钢束编号:N1,N2,N3:P中123=1340×140×4×1/1000×1.0 =750.4 KN N4:P中4=1320×140×4×1/1000×1.0=739.2 KN 边跨非连续端: 钢束编号:N1,N2,N3:P边123=1340×140×5×1/1000×1.0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交底(标准版)

Companies want to improve production, safety is the top priority. The occurrence of unsafe accidents must be stifled in the cradle.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交底(标 准版)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交底(标准版)导语:企业想要提高生产,安全问题就是重中之重。如果不具备安全管理条件,企业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想要企业顺利生产,就要不断更新安全技术,把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扼杀在摇篮中。 一、预应力施工 每片预制梁张拉施工前由试验室检测同体养护试件强度,试件强度必须达到砼设计强度90%时方可进行张拉,张拉前必须报项目部技术科。 (一)钢绞线的下料、编束和穿束及锚具安装 1、下料 钢绞线的下料长度按设计图中的下料长度进行下料,下料长度计算时加上张拉时需要的工作长度。 钢绞线下料采用砂轮锯切割,在切口处两端20mm范围内用细铁丝绑扎,防止头部松散,禁止电、气焊切割,以防热损伤。 2、编束 按设计预应力钢束编束。编束前对钢绞线进行梳整分根,并将每根钢绞线编码标在两端,编束后用18-20#铁丝将其绑扎牢固,绑扎间距为1~1.5m,编扎成束的钢绞线做到顺直无扭转。成束的钢绞线按编

号分类存放。为便于穿束,将穿入端用胶纸加以包裹。 3、穿束 钢绞线在穿束前,检查外表是否有刻痕、烧伤等情况,如有更换后才能穿束;钢绞线也可逐根将钢绞线穿入管道内。 4、锚具安装 安装锚具前清除锚垫板及孔口处浮浆,使锚具与锚垫板密贴,避免锚下预应力损失。安装时锚具、千斤顶、孔道三对中,工具锚、工作锚的夹片均匀打紧并外露一致。 (二)钢绞线的张拉工艺 钢绞线预应力张拉,必须按设计图中钢束张拉程序进行,钢束张拉顺序为N1、N3、N2、N4钢束,采取两端同时对称张拉,边梁张拉时先张拉外侧N1钢束以减少因梁体自身两侧刚度不同产生的平弯。为保证在满足张拉力的情况下伸长值能够保证在6%误差范围内,首片梁张拉时现场实测孔道摩擦损失值,具体操作为在预应力钢绞线两端各安装一台千斤顶,测试时首先将固定端千斤顶的油缸拉出少许,并将回油阀关死,然后开动千斤顶进行张拉,当张拉端压力表读数达到设计预定的张拉力时,读出固定端压力表读数并换成张拉力。两端张拉力差即为孔道摩擦损失。张拉程序如下:

钢绞线换算

关于预应力钢绞线――说明及定额选择与调整 一、概念说明: 1、规格:常见的钢绞线是由7根圆形截面的钢丝,以1根钢丝为中心,其余6根钢丝围绕着进行螺旋状绞合而成。常用的规格有直径为9.0mm(7φ3)、12 .0mm(7φ4)、15.0 mm(7φ5)等3种; 2、根(或丝):指一根钢丝; 3、股:指由几根钢丝组成一股钢绞线,如由7根钢丝组成、直径为9.0mm、12 .0mm、15.0 mm等的钢绞线; 4、束:预应力构件横截面中见到的钢绞线束数量(与孔道数量相同),每1束配2个锚具; 5、束长:为一次张拉的长度; 6、XX孔:指所使用的锚具的孔数。选择定额时,其孔数应≥设计图标定的孔数(不一定将所有的孔全部用上); 7、每吨XX束:指在标准张拉长度内,每吨钢绞线折合成多少束。 二、钢绞线定额的选择与调整 1、束长、孔数要符合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实际张拉长度和锚具孔数; 2、计算设计钢绞线的束数:求出每吨束数,进而再按定额给定的进行调整。图纸给定的重量/长度=束数,根据计算的束数套用相近的定额,如果计算的束数与定额的束数不同时,则需要进行定额调整; 3、每吨束数要调整为设计图纸给定的束数,例如:设计某根钢绞线长16m,采用直径=15.24mm(7φ5)的钢绞线及7孔锚具,钢绞线单位重量为1.102Kg/m,则:1000Kg/(7*16*1.102)=8.102束,套

用定额4068022(钢绞线束长20m,7孔每t11.65束),11.65-8.102=3.448束,故需将定额调整为:4068022-23*3.448;4、再如:X大桥箱梁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为φ15.24-19,即每束19股,每股7丝,共240束。总长8106.2m,总重量为169419.6Kg,则该钢绞线每吨=240束/169.42吨=1.417束/吨,平均设计束长=8106/240=33.775m,考虑施工张拉长度,选用定额为:4068036(钢绞线束长40m,19孔每t2.05束), 定额调整量为:2.05-1.42=0.63, 定额调整为: 4068036-4068037*0.6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