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知识3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知识3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知识3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知识3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知识及应用

本讲主要学习气相色谱的基本理论以及气相色谱仪器和气相色谱的基本应用。

一、基本概念、分类及公式

1、色谱法的定义及发展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方法,它利用物质在两相中分配系数的微小差异进行分离。当两相做相对移动时,使被测物质在两相之间进行多次分配,这样原来的微小差异产生了很大的效果,使各组分分离,以达到分离分析及测定一些物理化学常数的目的。

例如,苯加氢生成环己烷的反应,由于苯和环己烷的沸点只相差0.6 oC,一般的蒸馏方法很难分离,所以采用萃取蒸馏的方法分离。而用填充柱气相色谱法,半米长的丁二酸乙二醇聚酯固定相填充柱上,二者可以实现很好的分离,因为他们在这种固定相上的分配系数差异较大,即使用其他的固定相,只要延长色谱柱的长度,也能够实现很好的分离。

如何理解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

主要有2点:一是要有两相,二是要有差异。

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

具体到气相色谱:

固定相就是色谱柱(column),流动相就是气体或者称为载气(carrier gas )。

差异就是指分配系数的差异。

Gas Chromatography

下面可以用一个比较粗糙的例子来帮助理解色谱法。

Gas Chromatography:

海底的通道就如同色谱柱一样,只对兴趣的人有保留作用,这样达到选择性质保留溶质的效果,而保留差别的大小决定了分离的基础。

换作另外一个通道,比如是植物类的,例如花,那么又对另外一类人又吸引力,那么在海底通道上没有差别的人群也许在这个花的通道上能够看出差别,总之,只要他们之间有差别,总能够找到这个差别把他们区分开。

色谱法发展的历史:

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Tswett命名自己发明的分离植物色素的新方法为色谱法。因为他并不是一个著名的学者,因此他发表出来的文章并没有得到重视。

1931年,德国的Kuhn和Lederer重复了Tswett的实验,得到很好的结果,色谱法因此得到很大的推广。

1940年,Martin和Synge提出了液液分配色谱法,又把塔板的概念引入色谱法中,初步建立了塔板理论。

1941年,他们提出了用气体代替流体做流动相的可能性,在他们发展了完整的气液色谱法之后,他们得了195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随后,1957年Golay开展了开管柱气相色谱。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把高压泵和键合相固定相结合,出现了高效液相色谱。

接着,出现了色谱法和其他检测技术的联用,例如GC-MS、GC-IR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毛细管电泳出现,此后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不断出现新的模式,一直成为研究的热点。

2、色谱法的分类

a、按两相物理状态分类

流动相为气体:固定相为固体Gas –solid Chromatography

固定相为液体Gas-liquid Chromatography

流动相为液体:固定相为固体Liquid-solid Chromatography

固定相为液体Liquid-liquid Chromatography

流动相为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b、按分离原理分类

吸附色谱(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分配色谱 (partition chromatography)

离子交换色谱(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凝胶色谱(gel chromatography)

络合色谱(complexation chromatography)

亲和色谱(affinity chromatography)

c、按色谱动力学过程分类

淋洗法(elution method)

流动相与固定相的结合比样品与固定相的结合弱

分为等度淋洗和梯度淋洗。是目前色谱方法中最普遍的方法。

置换法(displacement method)

流动相与固定相的结合比样品与固定相的结合强

前沿法(frontal method)

样品本身就是流动相,固定相上吸附或者溶解力最弱的最先流出,后面的就是混合物了。

d、按固定相形式分类

平板色谱:薄层色谱,纸色谱

柱色谱:填充柱GC,高效液相色谱

3、基本参数及公式

色谱图:若干物质的流出曲线,即在不同时间上的浓度或者响应的大小。

保留时间 retention time(tR):样品注入到色谱峰顶出现的时间。

保留体积retention volume(VR):从注射样品到色谱峰值出现时,通过色谱系统的流动相的体积。一般可以用保留时间乘流动相线速度得到。

死时间 dead time(tM):不被保留的样品通

过色谱柱的时间。

调整保留时间 adjusted retention time(tR’):

保留时间减去死时间等于调整保留时间。

色谱峰底宽W :由色谱峰的两边拐点做切线,与基线交点的距离。

半峰高宽度W ?:色谱峰高一半处的峰宽。也称为色谱峰半高宽度。

理论塔板数和有效塔板数

理论塔板数和有效塔板数的区别是用保留值和调整保留值的关系,由于死体积中的保留时间与分配平衡无关,因此有效塔板数描述的更加准确一些。

理论塔板数或者有效塔板数是衡量色谱柱分离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买来一个色谱柱,一定先看它给出的柱效指标,就是指N的大小,只有N比较大,对难分离的物质才能够给出满意的结果。

分离度R

峰底分离度:等于相邻组分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色谱峰平均峰底之比。

分离度R等于1时两个色谱峰得到基本分离,R等于1.5时,两峰得到完全分离。在定量分析中,要对色谱峰进行积分时,最少要达到R为1,如果达到R>1.5,保证积分中基本没有误差。

二、气相色谱仪器

气相色谱仪的组成

气路系统

进样系统

柱系统

检测系统

数据处理和控制系统

气路系统:

气源

高压钢瓶

气体发生器

气路控制系统

控制阀

电子气路控制(即EFC或EPC)

进样系统:

进样口(气化室)

手动进样

自动进样

特别说明的是关于气体进样的问题:需要气体进样阀

(a)载样位置;

(b)进样位置;

1、载气入口

2、接色谱柱

3、样品注入口

4、放空

5、样品定量管

柱系统

色谱柱:

填充柱和毛细管柱

柱温箱

温度程序实现的基础

毛细管柱的优点:毛细管内没有固体填料,气阻比填充柱小的多,可以采用较长的柱管和较小的内径,以及较高的载气流速,既没有涡流扩散,又减小了纵向扩散造成的谱带展宽。较薄的液膜又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由于载气流速增大引起的传质阻力增大。

缺点:柱容量小,进样量小,对

进样技术要求更高。

载气流速的控制要求更加精确。

对检测器的灵敏度要求更高。

毛细管柱的3种类型:

壁涂开管柱WCOT:Wall Coated Open Tubular column

载体涂渍开管柱SCOT:Support Coated Open Tubular column

多孔层开管柱PLOT:Porous Layer Open Tubular column

检测系统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热导检测器TCD:thermal conductivity detector

电子俘获检测器ECD: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

氮磷检测器NPD:nitrogen phosphor detector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flame photometric detector

质谱检测器MSD:mass spectrometry detector

主要介绍TCD和FID两种检测器

TCD:thermal conductivity detector

基本原理是每种物质都有导热能力,而且导热的能力大小不同,通过一个热敏电阻来测定与热敏电阻接触的气体组成变化情况。这种检测方式虽然不是最灵敏的,但是对所有样品都有响应,是通用型的检测器。

FID: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一般用的是氢火焰

原理是在氢火焰燃烧时,在火焰的上方会有一个温度很高的区域,样品在这个区域被离子化,形成一些正负离子,在火焰的周围加上一个电场,让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经过一系列放大后得到放大信号,也就是检测到的信号。

FID只对有机化合物有响应,因此,是选择性的检测器。但是它的灵敏度较高,所以我们现在的仪器上都是配双检测器的,以方便互相弥补。

数据处理和控制系统

主要通过工作站实现的。

数据处理包括对数据的分析和总结

控制系统是各个电子部件的远程控制

后面还要详细介绍工作站的使用三、气相色谱的应用

(一)、GC应用的领域

石油和石油化工分析

油气田勘探中的地球化学分析

原油分析

炼厂气分析

模拟蒸馏

油品分析

汽油添加剂...

平法识图认识总结备课讲稿

平法识图认识总结

平法识图的认识及总结 本学期了解一些关于平法识图的知识,并发现了其应用的广泛性。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平法图解的了解学习,进一步知晓了建筑构件中一些钢筋的配置以及布置方法,进一步了解了有关建筑识图的知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这种所谓"平法"的表达方式,是将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法的制图规则,直接表示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完整的结构施工图。平法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表示方法。学习平法图集应在理解的基础上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进行分析加以运用,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平法的真正内涵。平法制图适用于各种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柱、剪力墙、梁等构件的结构施工图。 一、梁平法两种标注: 1.集中标注 (1)梁编号:类型代号、序号、跨数、有无悬挑代号。 (2)梁截面尺寸。当为等截面梁时, 用b×h表示;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b×h1/h2。 (3)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值。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 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要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 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加密区范围见相应抗震级别的 标准构造详图。如φ10@100/200(4),表示直径为10mm的Ⅰ级钢筋,加密区 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均为四肢箍。 2、原位标注 (1)梁支座上部纵筋数量、等级和规格,写在梁上方,且靠近支座。 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如:6φ25 4/2:上一排纵筋为4φ25, 下一排纵筋为2φ25。 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 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 注写时将角部纵 筋写在前面。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 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相 同时, 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 另一边省去不注。 (2)梁下部纵筋数量、等级和规格,写在梁下方,且靠近跨中。 梁的集中标注中分别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贯通的纵筋值时,则不需要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如:6φ25 2/4: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 座;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 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 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 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

制图的基本知识

制图的基本知识 学习工程制图的任务就是培养画图能力,培养看图能力,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上节课我们讲了制图的基本知识和绘图工具的使用,先来复习一下: 绘图工具的正确使用? 图纸幅面、图框格式、线型? 《机械制图》就是“画图”和“看图”的过程,也是由物到图、 由图到物的过程。那么究竟如何绘图呢?今天我们就从最基本的 开始学起。 一、几何作图 (一)斜度和锥度的作图 1.斜度 (1)斜度的概念:指一直线(平面)相对与另一条直线(或平面) 的倾斜程度,其大小用该两直线(或平面)的夹角的正切值来表 示。 斜度 = tan α = CA/AB = H/L 斜度 = (H-h )/L (2)斜度的画法: 作图步骤:(斜度 1:6)图示见教材 自A 点在水平线上任取六等分,得到B 点; 自A 点在AB 的垂线上取一个相同的等分得到C 点; 连接B 、C 两点即得1:6的斜度; 过K 点作BC 的平行线,即得到1:6的斜度线 (3)斜度的标注: 标注时符号的方向应与斜度的方向一致。 用时五分钟 提问 用时50分钟 动画演示 作图过程

2、锥度 (1)锥度的概念:指正圆锥体底圆直径与锥高之比。如果是圆锥台则是上下底圆直径之差与锥台高度之比。 锥度= 2tanα= D/L = D-d/L (2)锥度的画法 作图步骤:(作1:3的锥度,高为50,底径为20的锥台) 由A点沿轴线向右取三等分得B点; 由A沿垂线向上和向下分别取1/2个等份,得点C、C1; 连接BC、BC1,即得1:5的锥度; 过点E、F作BC、BC1的平行线,即得所求圆锥台的锥度线。 (3)锥度的标注 在图样上应采用下图(a)中的图形符号表示锥度,该符号应配置在基准线上。表示圆锥的图形符号和锥度应靠近圆锥轮廓标注,基准线应与圆锥的轴线平行,图形符号的方向应与锥度的方向相一致。(图中C为锥度,优先采用1:5)

工程制图的基础知识是什么

工程制图的基础知识是什么 工程制图是很多工程师都需要了解的内容,然而大多数的工程师都对于工程制图还是不太了解。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工程制图的基础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工程制图的知识 1)3x1.5和3x0.5是指槽宽x深度(深度是以较小轴径为准);变径未标注倒角的,一般会在图纸右上角注明“未注倒角XXXX(如未注倒角1.5x45°)"或者在下方技术要求里有”未注倒角xxx或锐边倒钝“之类的说明。 2)方框里的标注是指形位公差,箭头是跳动公差符号,A-B是公共基准,即分别以A所在的外圆中心和B所在的外圆中心组成公共基准,A、B基准对应的外径相等,应该是装轴承的位置,所以要求轴承位置的同轴度为最高,故以此为公共基准; 3)三道杠的是形位公差中的位置公差对称度符号,表示键槽两侧(工作面)相对于公共基准的对称度为图纸所示;4)对号0.8是粗糙度的标注方式和粗糙度等级。粗糙度符号是打不出来的。表示粗糙度为Ra0.8。这个等级的粗糙度一般需要磨削才能达到。粗糙度数值越小,则表面越光滑,反之则越粗糙。粗糙度从大到小基本按0.5倍四舍五入递减。 如Ra50、Ra25、Ra12.5、Ra6.3、如Ra3.2、Ra1.6、Ra0.8、Ra0.4等。 工程造价基础知识 工程质量保证(保修)金的处理 一、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保修)金(以下简称保证金)1、保证金的含义 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保修)金是指发包人与承包人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约定,从应付的工程款中预留,用以保证承包人在缺陷责任期(即质量保修期)内对建设工程出现的缺陷进行维修的资金。 缺陷是指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标准、设计文件,以及承包合同的约定。

11G101平法基础知识试题(有答案)

单位: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由于建筑与结构标高的差异,对下( A、D )构件在计算钢筋时要注意增加垫层或找平层的厚度。 A、栏板 B、楼梯 C、圈梁 D、构造短柱 2、Φ10100/200(Φ12100)括号的数值表示( C ) A、基础箍筋加密 B、柱端头箍筋加密 C、框架节点核心区的箍筋 D、梁端头箍筋加密 3、当图纸标有:JZL1(2A)表示?( A ) A、1号井字梁,两跨一端带悬挑 B、1号井字梁,两跨两端带悬挑 C、1号剪支梁,两跨一端带悬挑 B、1号剪支梁,两跨两端带悬挑 4、当图纸标有:KL7(3)300*700 GY500*250表示( D ) A、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框架梁加腋,腋长250、腋高500 B、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700、高300,第三跨变截面根部高500、端部高250 C、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第一跨变截面根部高250、端部高500 D、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框架梁加腋,腋长500、腋高250 5、高板位筏型基础指:( C ) A、筏板顶高出梁顶 B、梁顶高出筏板顶 C、梁顶平筏板顶 D、筏板在梁的中间 6、基础梁箍筋信息标注为:10Φ12100/Φ12200(6)表示( B ) A、直径为12的一级钢,从梁端向跨,间距100设置每边5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支箍 B、直径为12的一级钢,从梁端向跨,间距100设置每边10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支箍 C、直径为12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100设置10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支箍 D、直径为12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100设置5道,其余间距为200,均为6支箍 7、板块编号中XB表示?( B ) A、现浇板 B、悬挑板 C、延伸悬挑板 D、屋面现浇板 8、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 A ) A、200mm B、250mm C、300mm D、350mm 9、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C ) A、200mm B、250mm C、300mm D、350mm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知识及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概述: 色谱法是一种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的分离分析技术,它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史。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石油及石油化工的突起促使了GC技术大发展,而七、八十年代生命科学、生化、制药工业的发展推动了HPLC的迅速发展。 目前除分析化学外,生物化学,石油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学科都普遍采用色谱技术。现代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其高效,快速和自动化等特点成为当代分析仪器中发展最快的仪器。HPLC已成为操作方便、准确、快速并能解决困难分离问题的强有力的分析手段。 适用范围广: 已知有机物中仅20%不经预先化学处理,可用GC分析;而其余80%有机物可用HPLC分析。HPLC适于分离生物、医学大分子和离子化合物,不稳定的天然产物,种类繁多的其它高分子及不稳定化合物。 第一课色谱法概述 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它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 配系数(或吸附系数、渗透性),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中进行多次反 复分配而实现分离。在色谱技术中,流动相为气体的叫气相色谱,流动相为液体的叫 液相色谱。固定相可以装在柱内,也可以做成薄层。前者叫柱色谱,后者叫薄层色谱。 根据色谱法原理制成的仪器叫色谱仪,目前,主要有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 色谱法的创始人是俄国的植物学家茨维特。1905年,他将从植物色素提取的石油 醚提取液倒人一根装有碳酸钙的玻璃管顶端,然后用石油醚淋洗,结果使不同色素得 到分离,在管内显示出不同的色带,色谱一词也由此得名。这就是最初的色谱法。后 来,用色谱法分析的物质已极少为有色物质,但色谱一词仍沿用至今,在50年代,色 谱法有了很大的发展。1952年,詹姆斯和马丁以气体作为流动相分析了脂肪酸同系物 并提出了塔板理论。1956年范第姆特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了反映载气流速和柱效 关系的范笨姆特方程,建立了初步的色谱理论。同年,高莱(Golay)发明了毛细管拄, 以后又相继发明了各种检测器,使色谱技术更加完善。50年代末期,出现了气相色谱 和质谱联用的仪器,克服了气相色谱不适于定性的缺点。则年代,由于检测技术的提 高和高压泵的出现,高效液相色谱迅远发展,使得色谱法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目前 ,由于高效能的色谱往、高灵敏的检测器及微处理机的使用,使得色谱法已成为一种 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的分析仪器。 在这里主要介绍气相色谱分析法。同时也适当介绍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的 基本理论和定性定量方法也适用于液相色谱法。其不同之处在液相色谱法中介绍。 第二课气相色谱仪 典型的气相色谱仪具有稳定流量的载气,将汽化的样品由汽化室 带入色谱柱,在色谱柱中不同组分得到分离,并先后从色谱柱中流出, 经过检测器和记录器,这些被分开的组分成为一个一个的色谱峰。色 谱仪通常由下列五个部分组成:

制图的基本知识习题

制图地基本知识习题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 1.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图纸幅面尺寸应优先选用(C)种基本幅面尺寸. A、3; B、4; C、5; D、6 2.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必要时图纸幅面尺寸可以沿(A)边加长. ) A、长; B、短; C、斜; D、各 3.1∶2是(B)地比例. A、放大; B、缩小; ( C、优先选用; D、尽量不用 4.某产品用放大一倍地比例绘图,在标题栏比例项中应填(D). A、放大一倍; B、1×2; C、2/1; D、2∶1 . 5.在绘制图样时,应灵活选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地(A)种类型比例. A、3; B、2; C、1; D、10 6.若采用1∶5地比例绘制一个直径为40地圆时,其绘图直径为(A). A、ф8; $ B、ф10; C、ф160; D、ф200 7.绘制图样时,应采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地(C)种图线. A、7; B、8; C、9; -

D、10 8.在机械图样中,表示可见轮廓线采用(A)线型. A、粗实线; B、细实线; C、波浪线; D、虚线 9.机械图样中常用地图线线型有粗实线、(C)、虚线、细点画线等. . A、轮廓线; B、边框线; C、细实线; D、轨迹线 10.图样中汉字应写成(B)体,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地简化字. A、宋体; B、长仿宋; < C、隶书; D、楷体 11.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字体地号数,即字体地高度,分为(D)种. A、5; B、6; C、7; D、8 & 12.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字体地号数,即字体地( A ). A、高度; B、宽度; C、长度; D、角度 13.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字体地号数,即字体地高度,单位为(C)米. A、分; $ B、厘; C、毫; D、微 14.以下备选答案中,(C)是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地字体高度. A、3; B、4; C、5; D、6

钢筋平法基础知识

钢筋平法基础知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部分平法基础知识 总说明 1.本图集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采用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法)对我国目前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设计表示方法作了重大改革,被国家科委列为《“九五”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项目编号:A)和建设部列为一九九六年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项目编号:96008)。 平法的表达形式,概括来讲,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件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 2.图集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7、8、9度地区抗震等级为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框支剪力墙主体结构施工图的设计。 3.本图集包括常用的现浇混凝土柱、墙、梁三种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内容。 4.本图集的制图规则、既是设计者完成柱、墙、梁平法施工图的依据,也是施工、监理人员准确和实施平法施工图的依据。

5.本图集的标准构件详图编入了目前国内常用的且较为成熟的构造作法,是施工人员必须与平法施工图配套使用的正式设计文件。 6.本图集标准构造详图的设计依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J186-2002; (4)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7.本图集的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中未包括的抗震及非抗震构造详图,以及其它未尽事项,应在具体设计中由设计者另行设计。8.本图集提供的“标准构造详图变更表”,是为了在具体工程设计中需要对本图集的标准构造详图作某些变更,供设计者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写明变更内容时参考使用。 9.本图集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标高以米为单位。 10.对本图集使用中发现的问题或者建议,请登陆网站,再进入G101栏目,通过该栏目与主编单位和主编人联系。

钢筋平法识图的认识总结

钢筋平法识图的认识总 结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钢筋平法识图的认识总结 本学期了解一些关于平法识图的知识,并发现了其应用的广泛性。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平法图解的了解学习,进一步知晓了建筑构件中一些钢筋的配置以及布置方法,进一步了解了有关建筑识图的知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这种所谓"平法"的表达方式,是将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法的制图规则,直接表示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完整的结构施工图。平法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表示方法。学习平法图集应在理解的基础上与实际的工作相结合进行分析加以运用,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平法的真正内涵。平法制图适用于各种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柱、剪力墙、梁等构件的结构施工图。 一、梁平法两种标注: 1.集中标注 (1)梁编号:类型代号、序号、跨数、有无悬挑代号。 (2)梁截面尺寸。当为等截面梁时, 用b×h表示;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b× h1/h2。 (3)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值。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 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要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 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加 密区范围见相应抗震级别的标准构造详图。如φ10@100/200(4),表 示直径为10mm的Ⅰ级钢筋,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 200mm,均为四肢箍。 2、原位标注 (1)梁支座上部纵筋数量、等级和规格,写在梁上方,且靠近支座。 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如:6 φ25 4/2:上一排纵筋为4φ25, 下一排纵筋为2φ25。 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 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 注写时将 角部纵筋写在前面。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 须在支座两边分 别标注;相同时, 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 另一边省去不注。 (2)梁下部纵筋数量、等级和规格,写在梁下方,且靠近跨中。

工程制图基本知识全集

1.①平行投影法:投射线互相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 ②正投影法: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的的平行投影法称为正投影法。 ③三视图:三视图是将一个物体分别沿三个不同方向投射到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而得到的三个视图。 ④重影点:如果空间有两点位于某投影面的同一垂直线上,那么这两点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在一起,将它们称为重影点。 ⑤截交线: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而产生的交线称为截交线。⑥相贯线:两立体相交而产生交线称为相贯线。 ⑦组合体:由若干基本体按照一定的相对位置和组合方式有机结合而形成的较为复杂的形体称为组合体。 ⑧形体分析法: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基本体,分析它们的形状、表面相对位置以及组合方式等,便可产生对组合体的完整概念,这种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 ⑨定形尺寸:用于确定个基本形体的形状及大小的尺寸称定形尺寸。 ⑩定位尺寸:用于确定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尺寸称定位尺寸。 ?轴测图:形体的轴测图是用平行投影法将形体向某个投影面投射得到的单面投影。 ?轴间角:轴测轴之间的夹角称为轴间角。 ?轴向伸缩系数:轴测轴OX、OY、OZ上的线段与坐标轴O1X1、O1Y1、O1Z1上对应线段的长度比分别称为X、Y、Z轴的轴向伸缩系数。 ?基本视图:机件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局部视图: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斜视图:机件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射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剖视图:剖视图是用剖切面在适当的部位假想剖开部件,将处于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 ?断面图:假想用剖切面将机件某处切断,仅画出剖切面与机件接触部分的图形称为断面图。?零件图:表示零件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零件图。 ?装配图:表示一部分机器或部件的图样。 2.粗实线:可见轮廓线,可见过渡线。细实线: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剖面线、引出线、螺纹的牙底线、重合断面的轮廓线。细虚线:不可见轮廓线。细点画线:轴线、对称线、中心线、齿轮的节圆。波浪线:断裂处的边界线、视图与剖视的分界线。 3尺寸的组成:一般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线终端和尺寸数字等四个要素组成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练习题 一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 1.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图纸幅面尺寸应优先选用(C)种基本幅面尺寸。 A、3; B、4; C、5; D、6 2.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必要时图纸幅面尺寸可以沿(A)边加长。 A、长; B、短; C、斜; D、各 3.1∶2是(B)的比例。 A、放大; B、缩小; C、优先选用; D、尽量不用 4.某产品用放大一倍的比例绘图,在标题栏比例项中应填(D)。 A、放大一倍; B、1×2; C、2/1; D、2∶1 5.在绘制图样时,应灵活选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规定的(A)种类型比例。 A、3; B、2; C、1; D、10 6.若采用1∶5的比例绘制一个直径为40的圆时,其绘图直径为(A)。 A、ф8; B、ф10; C、ф160; D、ф200 7.绘制图样时,应采用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规定的(C)种图线。 A、7; B、8; C、9; D、10 8.在机械图样中,表示可见轮廓线采用(A)线型。 A、粗实线; B、细实线; C、波浪线; D、虚线 9.机械图样中常用的图线线型有粗实线、(C)、虚线、细点画线等。 A、轮廓线; B、边框线; C、细实线; D、轨迹线 10.图样中汉字应写成(B)体,采用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字。 A、宋体; B、长仿宋; C、隶书; D、楷体 11.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字体的号数,即字体的高度,分为(D)种。 A、5; B、6; C、7; D、8 12.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字体的号数,即字体的( A )。 A、高度; B、宽度; C、长度; D、角度 13.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字体的号数,即字体的高度,单位为(C)米。 A、分; B、厘; C、毫; D、微 14.以下备选答案中,(C)是制图国家标准规定的字体高度。 A、3; B、4; C、5; D、6 15.图纸中数字和字母分为(A)两种字型。 A、A型和B型; B、大写和小写; C、简体和繁体; D、中文和英文 16.制图国家标准规定,汉字字宽是字高h的(D)倍。 A、2; B、3; C、0.667; D、1/2 17.国家标准规定,汉字系列为1.8、2.5、3.5、5、7、10、14(C)。 A、16; B、18; C、20; D、25 18.国家标准规定,汉字要书写更大的字,字高应按(C)比率递增。 A、3; B、2; C、根号2 ; D、 19.图样上标注的尺寸,一般应由(B)组成。 A、尺寸界线、尺寸箭头、尺寸数字; B、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数字; C、尺寸数字、尺寸线及其终端、尺寸箭头; D、尺寸界线、尺寸线及其终端、尺寸数字 20.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A)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A、所注尺寸数值; B、所画图样形状; C、所标绘图比例; D、所加文字说明 21.图样中的尺寸一般以(D)为单位时,不需标注其计量单位符号,若采用其他计量单位时必须标明。

制图基本基础知识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 §1-1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的一些规定 一、图纸幅面和图框格式(GB/T14689—93) 1.基本幅面及图框尺寸 2.图框格式 1)留有装订边的图框格式 二、标题栏方位 标题栏位于图纸右下方,看图的方向应与标题栏方向一致。 三、比例 四、字体 字体应写成长仿宋体,并采用我国国务院正式公布的简化字。字体的高度称为号数,公称尺寸系列为:,,,5,7,10,14,20mm。如需更大的字,其字高应按√2的比率递增。汉字字高不应小于。 数字和字母分为A型和B型,A型字体的笔画宽度为字高的1/14,B型字体的笔画宽度为字高的1/10。在同一张图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形式的字体。 五、图线及其画法 1.图线型式

图线分为粗细两种,粗线的宽度推荐系列为:,,,,,1,,2mm。细实线的宽度为b/3。 2.图线的画法 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虚线、点划线、双点划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隙应大致相等。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粗实线宽度的两倍,其最小距离不得小于。 绘制圆的对称中心线时,圆心应为线段的交点。点划线的首末两端应是长划,而不应是短划,且应超出圆外2~5mm。在较小的图形上绘制点划线有困难时,可用细实线代替。 虚线与各图线相交时,应以线段相交;虚线作为粗实线的延长线时,实虚变换处要空开。 六、尺寸标注 1.基本规则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标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图样中的尺寸以mm为单位的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和名称,采用其它单位时则必须注明计量单位的代号和名称,如50cm、60ο等。 图样中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最后完工的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2.尺寸的组成 尺寸线、尺寸数字、尺寸界限 §1-2 几何作图 一、绘图工具的使用 1.图板 2.丁字尺 3.三角板 4.铅笔 5.分规、圆规 二、几何作图 1.等分已知线段 例:三等分已知线段AB。

制图基本知识教案3

第 3 次课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及时间分配) 步骤1:复习巩固、检查课后搜集的资料(10分钟) 一、结合作业中的问题,纠正错误,强调圆弧连接中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二、检查预习情况 步骤2:本节课学习任务、情境设计(5分钟) 平面图形是由直线和曲线按照一定的几何关系绘制而成的,这些线段又必须根据给定的尺寸关系画出,所以就必须对图形中标注的尺寸进行分析。 步骤3-1:讲授知识(30分钟) 1.5 平面图形的分析与画法 一、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一)、尺寸基准 尺寸基准是标注尺寸的起点。平面图形的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都要确定一个尺寸基准。尺寸基准常常选用图形的对称线、底边、侧边、图中圆周或圆弧的中心线等。在图1-51所示的平面图形中,水平中心线B是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端面A是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 图 (二)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 定形尺寸是确定平面图形各组成部 分大小的尺寸,如图1-51中的R50、R40、 R15、R8、Φ20、Φ5、Φ30、15、115等; 定位尺寸是确定平面图形各组成部分相对 1-51 平面图形的尺寸与线段分析 位置的尺寸,如图1-51中的长度8等,该图中还有的定位尺寸需经计算后才能确定,如半径为R8的圆弧,其圆心在水平中心线B上,且到端面A的距离为(115-15-8=92). 从尺寸基准出发,通过各定位尺寸,可确定图形中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通过各定形尺寸,可确定图形中各组成部分的大小。 (三)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要作到正确、完整、清晰。 尺寸标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标注的尺寸应完整,标注的尺寸要清晰、明显,并标注在便于看图的地方。 二、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2015版机械制图识图基本知识

2015版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一.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1.零件图的作用 任何机械都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制造机器就必须先制造零件。零件图就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它依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作用,对零件在外形、结构、尺寸、材料和技术要去等方面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2.零件图的内容 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INT7 2”的零件图 (1)标题栏 位于图中的右下角,标题栏一般填写零件名称、材料、数量、图样的比例,代号和图样的责任人签名和单位名称等。标题栏的方向与看图的方向应一致。 标题栏 技术要求

(2)一组图形用以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可以采用视图、剖视、剖面、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等表达方法表达。 (3)必要的尺寸反映零件各部分结构的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满足零件制造和检验的要求。 (4)技术要求给出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以及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要求。 二、视图 基本视图:物体向6个基本投影面(物体在立方体的中心,投影到前后左右上下6个方向)投影所得的视图,他们是他们是: 前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顶视图、底视图及后视图。

三、全剖半剖 为了辅助了解物体内部结构及相关参数,有时候需要对物体进行剖切所得的视图分为全剖视图和半剖视图。 全剖视图:用剖切面完全的剖开物体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全剖试图 半剖视图:当物体具有对称平面时,向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影所得的图形,可以对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图,另一半画成视图,称为半剖视图。

四、尺寸及其标注 1、尺寸的定义: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 2、尺寸的分类: 1)基本尺寸通过它应用上、下偏差可计算出极限尺寸的尺寸。 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3)极限尺寸一个尺寸允许的两个极端,其中最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4)尺寸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的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上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代数差称为下偏差。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偏差可正可负。 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去最小极限尺寸之差,它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尺寸公差永为正值 ;其中Φ20为基本尺寸,0.81为公差。0.5为上偏差,-0.31例如:Φ200.5 -0.31 为下偏差。20.5和19.69分别为最大最小极限尺寸。 6)零线 在极限与配合图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以其为基准确定偏差和公差。 7)标准公差 极限与配合制中,所规定的任一公差。国家标准中规定,对于一定的基本尺寸,其标准公差共有20个公差等级。 公差分为CT 、IT、JT 3个系列标准。CT系列为铸造公差标准,IT是ISO国

平法识图认识及总结

平法识图之认识与总结 这个学期里我们学习了关于平法识图的知识,通过一段时间的的学习,对平法识图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看法,通过老师的讲解、课本的介绍加上自己的查阅也进一步学习到它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和价值。平面表示法,是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钢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完整的结构施工图的方法。平法制图适用于各种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柱、剪力墙、梁等构件的结构施工图。它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方法的重大改革。 一、梁平法 1、原位标注 (1)梁支座上部纵筋数量、等级和规格,写在梁上方,靠近支座。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如:6φ25 4/2:上一排纵筋为4φ25, 下一排 纵筋为2φ25。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 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 写时将角 部纵筋写在前面。 (2)梁下部纵筋数量、等级和规格,写在梁下方,且靠近跨中。 梁的集中标注中分别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贯通的纵筋值时,则不需要在梁下部重复 做原位标注。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当梁下部 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 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6φ25 2 (- 2)/4, 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φ25, 且不伸入支座, 下排纵筋为4φ25, 全部伸入支座。 (3)若集中标注的内容在原位标注中出现,且内容不同时,以原位标注为准。 2、集中标注包括梁编号、梁截面尺寸、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 间距及肢数值,如φ10@100/200(4),表示直径为10mm的Ⅰ级钢筋,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均为四肢箍)、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根数(当同排纵筋中既有贯通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将贯通筋和架立筋相连。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如2φ22 +2φ12)。 二、板平法 1、板块集中标注包括:板块编号、板厚、贯穿纵筋和板面标高高差(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 的高差,板面没有高差时不标注)。 2、板支座原位标注包括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自支座中线向跨内的延伸长度注写在线段的 下方位置)和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三、柱平法 1、列表注写方式: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或几个截面标注几何 参数代号(反映截面对轴线的偏心情况),用简明的柱表注写柱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含截面对轴线的偏心情况)与配筋数值,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箍筋类型图。柱表中自柱根部(基础顶面标高)往上以变截面位置或配筋改变处为界分段注写,具体注写方

制图基本知识答案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单选题 1.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 B.零件图的识读 C.装配图的识读 D.机械传动 答案:D 2 . 平面图形中的尺寸中按作用可分为 A.已知尺寸和未知尺寸 B.可求尺寸和不可求尺寸 C.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 D.外形尺寸和内部尺寸 答案:C 3 . 若采用5: 1的比例在图中绘制了一个直径为100mm的圆,则在图样上该圆尺寸标注为 A.Φ100mm B.Φ500mm C.Φ20mm D.Φ10mm 答案:C 4 . 下列关于尺寸标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当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互垂直的时候,同一张图样可采用不同尺寸线终端的形式。 B.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C.尺寸数字不可由任何图线通过,否则应将图线断开。 D.标注球面的直径和半径时,应在符号"Φ"或"R"前面加"S",对于轴、螺杆、铆钉或者手柄等端部,在不至于引起误解的情况下可省略符号"S"。 答案:A 5 . 以下可以作出不同位置的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的工具组合是 A.45度三角板 B.圆规 C.圆规和直尺 D.30度、60度三角板和丁字尺 答案:D 6. 在图样中点画线不可以用来表达的是 A.对称结构的对称线 B.回转结构轴线 C.假象结构的轮廓线 D.圆心的十字相交的定位线 答案:C 7 . 对图形进行线段分析,其中R12是 A. 已知线段 B. 中间线段 C.连接线段 D.未知线段 答案:C 8 . 制图国家标准规定,字体的号数单位为 A.分米 B.厘米 C.毫米 D.微米 答案:C 9. 画圆需要的工具是以下哪个 A.圆规 B.丁字尺 C.三角板 D.曲线板

制图基本知识参考答案

第1章建筑制图基本知识 1.图纸的幅面的简称是( A ) A.图幅 B. 图框C.标题栏D.会签栏 2.图纸上限定绘图区域的线框是指( B ) A.图幅 B. 图框C.标题栏D.会签栏 3. 幅面代号为A0的图纸长、短边尺寸分别是(A ) A.1189mm、841mm B. 841mm、594mm C.420mm、297mm D.297mm、210mm 4.幅面代号为A1的图纸长、短边尺寸分别是(B ) A.1189mm、841mm B. 841mm、594mm C.420mm、297mm D.297mm、210mm 5. 幅面代号为A2的图纸长、短边尺寸分别是(C ) A.1189mm、841mm B. 841mm、594mm C.594mm、420mm D.297mm、210mm 6. 幅面代号为A3的图纸长、短边尺寸分别是(D ) A.1189mm、841mm B. 841mm、594mm C.420mm、297mm D.297mm、210mm 7. 幅面代号为A4的图纸长、短边尺寸分别是(D ) A.1189mm、841mm B. 841mm、594mm C.420mm、297mm D.297mm、210mm 8.一个工程设计中,每个专业所使用的图纸除去目录及表格所采用的A4幅面,一般不多于( B ) A.1种 B. 2种 C.3种D.4种 9.一般情况下,一个图样应选择的比例为( A ) A.1种 B. 2种 C.3种D.4种

10.图样及说明中的汉字宜采用(A ) A.长仿宋体 B. 黑体 C.隶书D.楷体 11.制图的基本规定要求数量的数值注写应采用( A ) A.正体阿拉伯数字 B. 斜体阿拉伯数字 C.正体罗马数字D.斜体罗马数字 11.制图的基本规定要求数量的单位符号应采用( C ) A.正体阿拉伯数字 B. 斜体阿拉伯数字 C.正体字母D.斜体罗马数字 12. 绘制尺寸界线时应采用(C ) A.粗实线 B. 粗虚线 C.细实线D.细虚线 13. 绘制尺寸起止符号时应采用(C ) A.中粗长线 B. 波浪线 C.中粗断线D.单点长划线 14. 尺寸起止符号倾斜方向与尺寸界线应成(A ) A.450 B. 600 C.900D.1800 15. 图样轮廓线以外的尺寸线,距图样最外轮廓线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A )A.10mm B. 20mm C.5mm D. 1mm 16. 平行排列的尺寸线的间距,宜为( D ) A.1~2mm B. 2~3mm C.3~5mm D. 7~10mm 17. 平行排列的尺寸线的间距,宜为( D ) A.1~2mm B. 2~3mm C.3~5mm D. 7~10mm 18. 标注球的半径尺寸时,应在尺寸前加注符号( B ) A.R B. SR C.RS D. S

气相色谱基础知识

气相色谱基本知识 1、什么是气相色谱法 以气体为流动相(称载气)的色谱分析法称气相色谱法(GC )。 2.、气相色谱是基于时间的差别进行分离 在加温的状态下使样品瞬间气化,由载气带入色谱柱,由于各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载气)间相对吸附能力/保留性能不同而在两相间进行分配,在色谱柱中以不同速度移动,经一段时间后得到分离,再依次被载气带入检测器,将各组分的浓度或质量转换成电信号变化并记录成色谱图,每一个峰代表最初混合物中不同的组分。峰出现的时间称为保留时间(t R ),可以用来对每个组分进行定性,根据峰的大小(峰面积)对每个组分进行定量。 涉及的几个术语: 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 ): 在色谱分离中固定不动、对样品产生保留的一相; 流动相(mobile phase ):与固定相处于平衡状态、带动样品向前移动的另一相; 色谱图:若干物质的流出曲线,即在不同时间的浓度或响应大小; 保留时间 (retention time ,t R ):样品注入到色谱峰最大值出现的时间; 3、气相色谱法特点 3.⒈选择性高:能分离同位素、同分异构体等物理、化学性质十分相近的物质。 3.⒉分离效能高:一次可进行含有150多个组分的烃类混合物的分离分析。 3.⒊灵敏度高:气相色谱可检测11 10 -~13 10 -g的物质。 3.⒋分析速度快:一般几分钟或几十分钟便可完成一个分析周期。 3.⒌应用范围广:450℃以下有不低于27~330Pa 的蒸气压,热稳定性好的物质。

3.⒍缺点:不适应于大部分沸点高的和热不稳定的化合物;需要有已知标准物作对照。 4、气相色谱系统 主要包括五大系统:载气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记录系统。基本流程如下 脱水管限流器 4.1、载气系统: 可控而纯净的载气源。载气从起源钢瓶/气体发生器出来后依次经过减压阀、净化器、气化室、色谱柱、检测器,然后放空。 载气必须是纯洁的(99.999%),要求化学惰性,不与有关物质反应。载气的选择除了要求考虑对柱效的影响外,还要与分析对象和所用的检测器相配。常用的载气有氢气、氮气、氦气等惰性气体。一般用热导检测器时,使用氢气、氦气,其它检测器使用氮气, 净化器:多为分子筛和活性碳管的串联,可除去水、氧气以及其它杂质。 4.2、进样系统: 包括气化室和进样装置,保证样品瞬间完全气化而引入载气流。常以微量注射器(穿过隔膜垫)将液体样品注入气化室。 进样条件的选择:影响色谱的分离效率以及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气化室温度:一般稍高于样品沸点,保证样品瞬间完全气化; 进样量:不可过大,否则造成拖尾峰,进样量不超过数微升;柱径越细,进样量应越少;采用毛细管柱时,应分流进样以免过载; 进样速度(时间):1秒内完成,时间过长可引起色谱峰变宽或变形。 4.3分离系统: 分离系统是色谱分析的心脏部分,是在色谱柱内完成试样的分离,因为大多数分离都强烈

气相色谱基础知识介绍

1. 极性和非极性是怎么区别的啊?能不能列举一些实例,并且极性和非极性分别用什么检 测器比较好。 2.哪些检测器对组分有破坏?能否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3.质量型检测器和浓度型检测器是怎么区分的?能不能具体分析一下? 4.我很想知道样品进入检测器后会发生一个什么过程来检测?也就是说样品、空气、氢 气、载气各自发生了什么变化! 5.我们检测一般用到的载气多为氮气,而一些国外标准中多用氦气,请问两者在检测限 度时差别是否很大?是否影响定量限与检测限的设定?对定量分析是否有影响? 6.有些检测还会用到氢气做载气,我想问一下,载气的选择根据是什么呀?与检测的组 分有关系吗?还是与检测器有关系?各种柱子是否有固定的载气呀?还是都可以使用? 7.能否简单的解释下常用的检测器产生信号的原理吗? 8.PID-光电离检测器的原理是什么?对醛或酮的硝基苯腙的衍生物的灵敏度高吗? 9.为什么顶空进样总是有残留,怎么解决?怎么处理突然出现的分流不稳造成的误差? 10.质量型检测器的峰面积随流速基本不变,我看外标法的定量中都是根据峰面积来计 算的啊。请问该怎么理解? 11.能不能把相关的术语也列出来,最好中英文的都有! 12.FID检测的三乙胺、二氯甲烷残留保留时间是不是不稳定?重现性差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 13.我们公司在用DID检测器国内没有查到相关资料您能帮我介绍下原理性能吗 14.如何维护FPD检测器?? 15.根据样品,如何选择相应的检测器?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16.用ECD检测农药残留,如果全部用丙酮提取,对ECD检测器的损害程度大吗? 17.ECD和NPD最快的平衡方式是什么? 18.方法检出限该如何做?最好能有个例子,让人一目了然的,定义太多太抽象,难理 解 19.用GC-MSD对植物组织做分析,预处理该怎么做?用什么溶剂好?由于是对未知物 的分析,在定容时怎么确定浓度? 20.质量型检测器和浓度型检测器是怎么区分的?能不能具体分析一下?主要是进样量、 算法等 21.NPD也是破坏型的?能不能请教下咋样破坏的? 22.在炼油装置中经常会对生产过程中的气体进行检测,比如:氢气,液化气,干气等 气体组成,能否针对气相色谱在此领域的适用性,检测方法的异同进行讲解,谢谢 23.我需要检测保鲜剂对密闭容器中氧气的吸收效率,请问气相色谱配那个检测器会比 较好呢?理由说明。 24.气相色谱图中峰拖尾,所有峰都拖尾,原因是什么?衬管脏?柱头污染?超载?…… 我们的仪器是Agilent6890N,FID检测器,柱子为常规的毛细管柱,分析药材挥发油中某个成分的含量,请详细分析都有哪些原因造成峰拖尾,排查原因的方法,等 25.如果甲烷的峰高小于6uV,即小于3倍的基线波动范围,还能这样算吗?“能检测到 的、浓度很低的标准样品”,“能检测到”是什么意思?只要大于基线波动就可以吗? 26.气相色谱法测定物质含量的时候怎么来保证检测质量,也就是除了用标准样品来表 征自己的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外,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确保一下检测结果。 27.工作中自己装填的色谱填充柱工作一段时间后,组分响应值变化较大是什么原因?还有 有没有比较简单、客观评价柱子好坏的方法。

气相色谱柱的基本知识

气相色谱柱的基本知识 本文简单介绍了气相色谱柱固定相极性、保留机制、基本柱参数,以及气相柱固定相选择的方法。仅供参考。 1、固定相极性:极性或非极性。相似相容原理:非极性化合物-非极性固定相 80%的应用使用最普遍的固定相:ZB-1、ZB-5、ZB-WAX;其他20%的应用使用特殊固定相。 Q Q 3 0 9 3 3 5 7 4 0 5 2、固定相保留机制:(1)色散力;(2)永久偶极;(3)诱导偶极;(4)H-键合;(5)π-π键合(1)色散力:非极性相互作用,最弱的作用力,按沸点差别分离 对应色谱柱:ZB-1、ZB-1ms、ZB-5、ZB-5ms (2)偶极-偶极:极性相互作用,中等强度,最普遍用于含O、N或卤化的化合物 对应色谱柱:ZB-624、ZB-1701、ZB-wax、ZB-waxplus、ZB-FFAP (3)H-键合:极性相互作用,最强的相互作用(有时是不利的) 对应色谱柱:ZB-wax、ZB-waxplus、ZB-FFAP (4)π-π作用:π电子的相互作用,中等强度,如芳香族、腈类、羰类和烯/炔 对应色谱柱:ZB-5、ZB-5ms、ZB-35、ZB-50、ZB-624、ZB-1701 3、气相柱基本柱参数,膜厚、柱容量、色谱柱极限温度 图1 色谱柱规格描述 (1)膜厚:一根气相柱的膜厚度会影响到几个重要的色谱参数 ①保留:厚膜柱对低沸点化合物有更强保留 ②柱效:膜越薄柱效越高 ③活性:膜越厚对酸碱的活性越低 ④载样量:膜越厚载样量越大 ⑤流失:膜越薄流失越低

(2)柱容量:色谱柱对溶质可容纳的最大值,超过该值,峰型会发生畸变。 与柱容量相关的因素:①固定相与溶质极性的匹配性;②膜厚;③内径;④柱长 (3)色谱柱温度极限: ①温度下限---低于该温度使用柱效会降低,但不会破坏固定相; ②恒温温度上限---可在此温度长时间使用; ③程序升温温度上限---不可超过此温度,在此温度不能超过10分钟。 图 2 Zebron系列气相柱固定相类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