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授课教案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授课教案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授课教案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授课教案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授

课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授课教案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熟悉生物物质的概念、种类和来源;

了解分离纯化技术及其基本原理;

熟悉分离纯化工艺的优化、放大和验证工作;

掌握分离纯化的特点与一般步骤;

了解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历史;

熟悉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

生物物质的概念、种类和来源;分离纯化工艺的优化、放大和验证工作;分离纯化的特点与一般步骤;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

分离纯化技术及其基本原理;分离纯化工艺的优化、放大和验证工作。

教学课时:4学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物分离与纯化的概念与原理

一、生物物质的概念、种类和来源

1.生物物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活性多肽类、蛋白质、酶类、核酸及其降解物、糖、脂类、动物器官或组织制剂、小动物制剂、菌体制剂。

2.生物物质来源:动物器官与组织、植物器官与组织、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细胞培养产物、血液、分泌物及其代谢物

二、生物分离纯化概念

指从发酵液、动植物细胞培养液、酶反应液或动植物组织细胞与体液等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

三、生物分离纯化技术

生物技术

上游: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及组织工程;

下游:生物产品的回收——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主要包括离心技术、细胞破碎技术、萃取技术、固相析出技术、色谱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等。

四、分离纯化基本原理

有效识别混合物中不同组分间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差别,利用能够识别这些差别的分离介质或扩大这些差别的分离设备来实现组分间的分离或目标产物的纯化。

一、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特点

1.环境复杂、分离纯化困难

2.含量低、工艺复杂

3.稳定性差、操纵要求严格

4.目标产物最终的质量要求很高

5.终极产品纯度的均一性与化学分离上纯度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

二、分离纯化方法选择的原则

1.技术路线、工艺流程尽量简单化;

2.尽可能采用低成本的材料与设备;

3.将完整工艺流程划分为不同的工序;

4.注意时效性;

5.采用成熟技术和可靠设备;

6.准备好书面标准操作程序等技术文件;

7.检测纯化过程中产物产量和活性

三、分离纯化的原材料选择与成品保存

1.原材料的选择

(1)来源

(2)与目标产物含量相关的因素

①合适的生物品种

②合适的组织器官

③生物材料的种属特异性

④合适的生长发育阶段

⑤合适的生理状态

2.天然生物材料的采后处理

天然生物材料需要处理的原因

①细胞自溶导致目标产物失活或降解;

②易受微生物污染导致目标产物失活或降解。

③易受光照、氧气等的作用导致其分子结构改变。

一般植物材料需进行适当的干燥后再保存,动物材料需经清洗后速冻、有机溶剂脱水或制成丙酮粉在低温下保存。

3.成品的保存

(1)影响生物产品保存的主要因素

①空气②温度③水分④光线⑤pH⑥保存期

(2)蛋白质和酶制品的保存方法

①低温下保存②制成干粉或结晶保存③保存时添加保护剂

四、分离纯化的准备工作

1.软件材料的准备

2.硬件材料的准备

五、分离纯化的基本步骤

六、分离纯化技术的综合运用与工艺放大

一种合格产品要运用多种分离设备和技术进行纯化,原因为:

①在每个工序中根据现有设备条件和目标产物的性质、规格、用途不同可采用多种分离纯化手段;

②每种分离纯化操作本身各项影响加工效果的因素都直接影响分离纯化的效果和成本;

③各工序间具有复杂的相互影响作用。

1.建立在制品、半制品成品上的检测方法是工艺优化的前提

2.明确优化工艺的评判标准,处理好收率、纯度、经济性之间的平衡

应将处理体积大、加工成本低的工序尽量前置,而价格昂贵、精制工序易放在工艺流程的后段。随产物纯度的提高,对工艺流程下游加工所用的设备、试剂的要求亦提高。

七、分离纯化的中试放大

1.中试放大具备的条件

①确定并系统鉴定了生物材料的资源

②目标产物的收率稳定即重复性好,质量可靠

③工艺路线和操作条件已经确定,并且已经建立了原料、半制品、产品的的分析检测方法

④已经进行过物料平衡预算,并且建立了“三废”的处理和监测方法

⑤确立了中试规模及所需原材料的规格和数量

⑥建立了教完善的安全生产预警措施和方法

2.中试放大中力求解决及注意的问题

(1)进一步确定生产中所需原辅料的规格和来源

(2)进一步确定生产设备的选型与设备材料的质量

(3)进一步确定分离纯化操作的条件限度

(4)研究和建立原辅材料、中间体及产品质量的分析方法和手段

3.中试放大的方法

经验放大法、相似放大法、数学模型放大法、步步为营法、一竿子插到底法

4.中试放大的关键环节

①工艺路线及各工序操作步骤

②设备材质与型号的选择

③原辅材料、中间体的质量标准

④操作条件

⑤物料衡算

⑥安全生产与“三废”防治

⑦原辅材料、中间体及产品的理化和生物学测定

⑧消耗定额、原料成本、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等的计算

八、生物药品生产工艺的验证

1.验证的概念

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明的一系列活动。

2.药品生产验证的主要内容

设备与厂房和公用设施验证、工艺验证、清洁验证、分析方法验证、计算机验证

3.生产工艺验证

①关键工艺步骤的验证

②关键工艺参数的验证

③工艺一致性验证

第三节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

一、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历史

1.古代酿造业

包括酿酒、制酱(油)、醋、酸奶和干酪等,都是家庭作坊式的,产物基本不经过后处理而直接使用。

2.原始分离纯化时期(第一代生物技术产品)

主要指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等抗生素出现之前的生物技术产业。

3.传统分离纯化方法推广使用时期(传统第二代生物技术产品)

以青霉素产品的出现为代表。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产品类型多,分子结构较为复杂,对分离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期间引进吸收了大量的近代化学工业的分离技术,据报道有80%的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被引进生物工业。

4. 快速发展时期(第三代生物技术产品)

一般认为以20世纪70年代末崛起的DNA重组技术及细胞融合技术为代表。如乙肝疫苗、干扰素等一批对人类十分有益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始面世,生物下游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推出新技术。

二、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1.多种分离纯化技术和新、老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

2.强化化学作用对分离纯化过程的影响

3.注重上游技术的改进,简化分离纯化过程

4.由环境污染向清洁生产工艺转变

《化工分离工程》试卷及答案教学内容

《化工分离工程》试 卷及答案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 如果设计中给定数值的物理量的数目等于 设计变量 ,设计才有结果。 2. 在最小回流比条件下,若只有重组分是非分配组分,轻组分为分配组分,存在着两个恒浓 区,出现在 精镏段和进料板 位置。 3. 在萃取精镏中,当原溶液非理想性不大时,加入溶剂后,溶剂与组分1形成具有较强 正 偏差的非理想溶液,与组分2形成 负偏差或理想 溶液 ,可提高组分1对2的相对挥发度。 4. 化学吸收中用增强因子表示化学反应对传质速率的增强程度,增强因子E 的定义是 化学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 L )/无化学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 0L ) 。 5. 对普通的N 级逆流装置进行变量分析,若组分数为C 个,建立的MESH 方程在全塔有 NC+NC+2N+N=N(2C+3) 个。 6. 热力学效率定义为=η ; 实际的分离过程是不可逆的,所以热力学效率 必定 于1。 7. 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透过 溶剂 的性质,对溶液施加压力,克服 溶剂的渗透 压 ,是一种用来浓缩溶液的膜分离过程。 二、推导(20分) 1. 由物料衡算,相平衡关系式推导图1单级分离基本关系式。 1(1) 0(1) 1c i i i i z K K ψ=-=-+∑ 式中: K i ——相平衡常数; ψ ——气相分率(气体量/进料量)。 2. 精馏塔第j 级进出物料如图1,建立MESH 方程。

三、简答(每题5分,共25分) 1.什么叫相平衡?相平衡常数的定义是什么? 由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物理平衡而共存状态。热力学上看物系的自由焓最小;动力学上看相间表观传递速率为零。 K i=y i/x i。 2.关键组分的定义是什么;在精馏操作中,一般关键组分与非关键组分在顶、釜的分配 情况如何? 由设计者指定浓度或提出回收率的组分。 LK绝大多数在塔顶出现,在釜中量严格控制; HK绝大多数在塔釜出现,在顶中量严格控制; LNK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顶出现; HNK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釜出现。 3.在吸收过程中,塔中每级汽、液流量为什么不能视为恒摩尔流? 吸收为单相传质过程,吸收剂吸收了气体中的溶质而流量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增加,气体的流量相应的减少,因此气液相流量在塔内都不能视为恒定。 4.在精馏塔中设中间换热器为什么会提高热力学效率? 在中间再沸器所加入的热量其温度低于塔底加入热量的温度,在中间冷凝器所引出的热量其温度高于塔顶引出热量的温度,相对于无中间换热器的精馏塔传热温差小,热力学效率高。 5.反应精馏的主要优点有那些? (1)产物一旦生成立即移出反应区;(2)反应区反应物浓度高,生产能力大;(3)反应热可由精馏过程利用;(4)节省设备投资费用;(5)对于难分离物系通过反应分离成较纯产品。 四、计算(1、2题10分,3题15分,共35分) 1. 将含苯0.6(mol分数)的苯(1)—甲苯(2)混合物在101.3kPa下绝热闪蒸,若闪蒸温度为94℃,用计算结果说明该温度能否满足闪蒸要求? 已知:94℃时P10=152.56kPa P20=61.59kPa 2. 已知甲醇(1)和醋酸甲酯(2)在常压、54℃下形成共沸物,共沸组成X2=0.65(mol分率), 在此条件下:kPa P kPa p98 . 65 , 24 . 9002 1 = =求该系统的活度系数。 3. 气体混合物含乙烷0.50、丙烷0.4、丁烷0.1(均为摩尔分数),用不挥发的烃类进行吸收,已知吸收后丙烷的吸收率为81%,取丙烷在全塔的平均吸收因子A=1.26,求所需理论板数;若其它条件不变,提高平均液汽比到原来的2倍,此时丙烷的吸收率可达到多少。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提纲(自制).

第一章绪论 1.药物分离与纯化过程分为机械分离与传质分离,机械分离针对非均相混合物,传质分离(物质传递)针对均相混合物,分为平衡分离过程与速度控制分离。 2.分离剂可以是能量或物质(质量)。 第二章药物分离纯化前的预处理技术 1.预处理的目的:将目的产物转移到易于分离的相态中(液相),同时除去大部分杂质,改变流体特性,利于后续分离。 2.药物成分的形成阶段只能获得含有目的药物成分的混合物,难以进行药物分离。 3.预处理主要完成任务: (1)去除大部分可溶性杂质(阳离子、生物大分子) (2)采用凝聚或絮凝技术,将胶体状态的杂质转化为易于分离的较大颗粒。(3)改善料液的流动性,便于固液分离 (4)固液分离 (5)将胞内产物从细胞内释放出来 4.沉淀技术: (1)高价离子:Ca2+、Mg2+、Fe3+ a影响离子交换 b对药物降解加速催化作用 (2)生物大分子(可溶性黏胶状物):蛋白、核酸、多糖 a粘度增大,影响固-液分离。 b乳化作用,吸附离子基团。 5.沉淀法去除杂质常用的方法:等电点沉淀法,变性沉淀法,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反应沉淀法。 6.等电点沉淀法原理: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当溶液PH值处于等电点时,分子表面净电荷为0,双电层和水化膜结构被破坏,由于分子间引力,形成蛋白质聚集体,进而产生沉淀。

7.变性沉淀法原理:利用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对某种物理或化学因素的敏感性差异,实现分离。 8.盐析法概念:在高浓度的中性盐存在下,蛋白质(酶)等生物大分子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产生沉淀的过程。 9.盐析法影响因素: (1)盐析剂的性质和加入量 (2)溶液的pH值 (3)蛋白类化合物的性质 (4)蛋白浓度 (5)温度 10.常用的凝聚剂:AlCl3·6H2O、Al2(SO43·18H2O(明矾)、 K2SO4·Al2(SO43·24H2O、FeSO4·7H2O、FeCl3·6H2O、ZnSO4和MgCO3等。 11.凝聚作用与絮凝作用的区别:凝聚作用是指某些电解质(凝聚剂)作用下,破坏胶体系统分散状态,而使胶体粒子聚集过程,而絮凝作用是通过架桥作用将许多微粒聚集在一起,形成粗大的松散絮团的过程。 12.助滤剂:具有一定刚性的颗粒或纤维状的固体。 13.常用助滤剂:硅藻土,珍珠岩,活性碳等。 14.细胞破碎方法 (1)机械法:高压均浆法(可大规模操作),珠磨法(可较大规模操作)、超声破碎法、X-press法 (2)非机械法:酶解法、化学渗透法、渗透压法、冻结融化法、干燥法。 15.高压匀浆法原理:细胞悬浮液在高压的作用下从阀座与阀之间的环隙高速喷出,每秒速度高达几百米,高速喷出的浆液又射到静止的撞击环上,被迫改变方向从出口管流出。细胞在这一系列高速运动过程中经历了剪切、碰撞及由高压到常压的变化,从而造成细胞破碎。 第三章萃取技术

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从混杂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分离与纯化。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及应用中,不仅需要通过分离纯化技术从混杂的天然微生物群中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而且还必须随时注意保持微生物纯培养物的“纯洁”,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混入。 1、用固体培养基分离和纯化 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称为菌落。当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菌落连成一片时,便成为菌苔。不同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菌落或菌苔一般都具有稳定的特征,可以成为对该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大多数细菌、酵母菌、以及许多真菌和单细胞藻类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孤立的菌落,采用适宜的平板分离法很容易得到纯培养。所谓平板,即培养平板的简称,它是指固体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冷却凝固后,盛固体培养基的平皿。这方法包括将单个微生物分离和固定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或里面。固体培养基用琼脂或其它凝胶物质固化的培养基,每个孤立的活微生物体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形成的菌落便于移植。最常用的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平板。这种由Kock建立的采用平板分离微生物纯培养的技术简便易行,100多年来一直是各种菌种分离的最常用手段。1.1 稀释倒平板法 首先把微生物悬液作一系列的稀释(如1:10、1:100、1:1000、1:10000),然后分别取不同稀释液少许,与已熔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琼脂培养基混合,摇匀后,倾入灭过菌的培养皿中,待琼脂凝固后,制成可能含菌的琼脂平板,保温培养一定时间即可出现菌落。如果稀释得当,在平板表面或琼脂培养基中就可出现分散的单个菌落,这个菌落可能就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繁殖形成的。随后挑取该单个菌落,或重复以上操作数次,便可得到纯培养。 1.2 涂布平板法 因为将微生物悬液先加到较烫的培养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热敏感菌的死亡,且采用稀释倒平板法也会使一些严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琼脂中间缺乏氧气而影响其生长,因此在微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纯种分离方法是涂布平板法。其做法是先将已熔化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三答案培训讲学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三答案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三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CM-Sephadex C-50:羧甲基纤维素、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吸水量为每克干胶吸水五克。 2.絮凝: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在悬浮粒子之间发生架桥作用而使胶粒形成粗大的絮凝团的过程 3.离心过滤:使悬浮液在离心力场作用下产生的离心力压力,作用在过滤介质上,使液体通过过滤介质成为滤液,而固体颗粒被截留在过滤介质表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是离心与过滤单元操作的集成,分离效率更高 4.膜分离: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 5.层析分离: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多组分混合物中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使各组分以不同的程度分布在两个相中。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适合于亲脂性物质的分离的吸附剂是( B )。 A.活性炭 B.氧化铝 C.硅胶 D.磷酸钙 2.下列哪项酶的特性对利用酶作为亲和层析固定相的分析工具是必需的?( B ) A.该酶的活力高 B.对底物有高度特异亲合性 C.酶能被抑制剂抑制 D.最适温度高 E.酶具有多个亚基 3.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B ) A.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B.中和电荷,破坏水膜 C.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 D.调节蛋白质溶液pH到等电点 4.凝胶色谱分离的依据是(B)。 A、固定相对各物质的吸附力不同 B、各物质分子大小不同 C、各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D、各物质与专一分子的亲和力不同 5.如果要将复杂原料中分子量大于5000的物质与5000分子量以下的物质分开选用(D)。 A、Sephadex G-200 B、Sephadex G-150 C、Sephadex G-100 D、Sephadex G-50 6.工业上强酸型和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时为了减少酸碱用量且避免设备腐蚀,一般先将其转变为(B)。 A、钠型和磺酸型 B、钠型和氯型 C、铵型和磺酸型 D、铵型和氯型 7.下面哪一种是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的纯化方法( A )。 A. 亲和层析 B. 凝胶层析 C. 离子交换层析 D. 盐析 8.以下哪项不是在重力场中,颗粒在静止的流体中降落时受到的力( B ) A.重力 B. 压力 C.浮力 D. 阻力 9.关于用氢键形成来判断各类溶剂互溶规律,下列(A)项是正确的叙述。 A、氢键形成是能量释放的过程,若两种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有利于互溶。 B、氢键形成是能量吸收的过程,若两种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有利于互溶。 C、氢键形成是能量释放的过程,若两种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不利于互溶。 D、氢键形成是能量吸收的过程,若两种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不利于互溶。 10.关于萃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酸性物质在酸性条件下萃取 B碱性物质在碱性条件下萃取 C. 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进行提取 D. 两性电解质偏离等电点时进行提取 11.下列关于固相析出说法正确的是(B) A.沉淀和晶体会同时生成 B析出速度慢产生的是结晶 C.和析出速度无关 D.析出速度慢产生的是沉淀 12.那一种膜孔径最小(C) A.微滤 B超滤 C.反渗透 D. 纳米过滤 13.酚型离子交换树脂则应在(B )的溶液中才能进行反应 A. pH>7 B pH>9 C. pH﹤9 D. pH﹤7 14.一般来说,可使用正相色谱分离(B) A. 酚 B带电离子 C. 醇 D. 有机酸 15.离子交换层析的上样时,上样量一般为柱床体积的(C)为宜。 A. 2%-5% B1%-2% C. 1%-5% D. 3%-7%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珠磨法中适当地增加研磨剂的装量可提高细胞破碎率。(×) 2.进料的温度和pH会影响膜的寿命。(√) 3.应用有机溶剂提取生化成分时,一般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4.溶剂的极性从小到大为丙醇>乙醇>水>乙酸。(√) 5.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改变pH可改变其荷电性质,pH﹤pI蛋白质带正电。(√) 6.进行水的超净化处理、汽油超净、电子工业超净、注射液的无菌检查、饮用水的细菌检查使用孔径为0.2μm的膜。(×) 7.只有树脂对被交换离子比原结合在树脂上的离子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时,静态离子交换操作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8.制备型HPLC对仪器的要求不像分析型HPLC那样苛刻。(√) 9.Sephadex LH-20的分离原理主要是分子筛和正相分配色谱。(√) 10.水蒸气蒸馏法是提取挥发油最常用的方法。(√) 四、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常用的蛋白质沉析方法有(等电点沉淀),(盐析)和(有机溶剂沉淀)。 2.蛋白质分离常用的色谱法有(凝胶色谱法),(多糖基离子交换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亲和色谱法)。 3.离子交换树脂由(载体),(活性基团)和(可交换离子)组成。 4.膜分离过程中所使用的膜,依据其膜特性(孔径)不同可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在色谱操作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平衡? 答:1、流速平衡:流速是柱层析操作当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流速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分离的效果,流速过快,混合物得不到完全的分离,流速过慢,整体分离的时间要延长,因此在分离前首先要确定留宿。

第7章 天津大学化工分离工程教案.

7.1.1 最小分离功 分离的最小功表示了分离过程耗能的最低限。 最小分离功的大小标志着物质分离的难易程度,实际分离过程能耗应尽量 接近最小功。 图 7-1 连续稳定分离系统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7-1 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于等温可逆过程): (7-2 得到等温下稳定流动的分离过程所需最小功的表达式: ( 7-3 ) 即 或表示为自由能的形式: ( 7-4 )

或表示为逸度的形式: ( 7-7 ) 一、分离理想气体混合物 对于理想气体混合物: (7-8 对于由混合物分离成纯组分的情况: ( 7-9 ) 在等摩尔进料下,无因次最小功的最大值是 0.6931 。 对于分离产品不是纯组分的情况:过程的最小分离功等于原料分离成纯组分的最小分离功减去产品分离成纯组分所需的分离功。 [例7-1] 二、分离低压下的液体混合物 ( 7-10 ) 对于二元液体混合物分离成纯组分液体产品的情况: ( 7-11 ) 可见,除温度以外,最小功仅决定于进料组成和性质,活度系数大于 1 的混合物比活度系数小于 1 的混合物需较小的分离功。当进料中两组分不互溶 时,—W min,T =0 。 [例7-2][例7-3]

7.1.2 非等温分离和有效能 当分离过程的产品温度和进料温度不同时,不能用自由能增量计算最小 功,而应根据有效能来计算。 有效能定义: 有效能是温度、压力和组成的函数。 稳态下的有效能平衡方程: ( 7-18 ) 等当功: ( 7-19 ) 系统的净功(总功): ( 7-20 ) 过程可逆时,可得最小分离功: ( 7-21a ) 该式表明,稳态过程最小分离功等于物流的有效能增量。 7.1.3 热力学效率和净功消耗 分离过程的热力学效率:系统有效能的改变与过程所消耗的净功之比。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授课教案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授课教案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熟悉生物物质的概念、种类和来源;了解分离纯化技术及其基本原理;熟悉分离纯化工艺的优化、放大和验证工作;掌握分离纯化的特点与一般步骤;了解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历史;熟悉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生物物质的概念、种类和来源;分离纯化工艺的优化、放大和验证工作;分离纯化的特点与一般步骤;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分离纯化技术及其基本原理;分离纯化工艺的优化、放大和验证工作。教学课时:4 学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物分离与纯化的概念与原理 一、生物物质的概念、种类和来源 1. 生物物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活性多肽类、蛋白质、酶类、核酸及其降解 物、糖、脂类、动物器官或组织制剂、小动物制剂、菌体制剂 2. 生物物质来源:动物器官与组织、植物器官与组织、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细胞培养产物、血液、分泌物及其代谢物 二、生物分离纯化概念 指从发酵液、动植物细胞培养液、酶反应液或动植物组织细胞与体液等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 三、生物分离纯化技术

生物技术 上游: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及组织工程;下游:生物产品的回收——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主要包括离心技术、细胞破碎技术、萃取技术、固相析出技术、色谱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等。 四、分离纯化基本原理 有效识别混合物中不同组分间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差别,利用能够识别这些差别的分离介质或扩大这些差别的分离设备来实现组分间的分离或目标产物的纯化。

第二节分离纯化策略 一、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特点 1. 环境复杂、分离纯化困难 2. 含量低、工艺复杂

教学大纲格式

《化工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化工分离工程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54 讲课学时:54 学分:3 适用对象: 化学工程与工艺 先修课程:《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在具备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原理等技术基础知识后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利用这些课程有关相平衡热力学、动力学、分子及其聚状态的微观机理,传热、传质和动量传递理论来研究化工生产实际中复杂物系的分离和提纯技术。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特殊精馏、化学萃取、膜分离、吸附与离子交换及其它分离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过程。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 绪论(2学时) 介绍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分离过程的分类,每一类分离过程的定义和实例分析。 2 特殊精馏(10学时) 2.1 恒沸精馏:定义,基本概念,恒沸精馏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的工艺流程,恒沸精馏塔的计算。(2学时) 2.2 萃取精馏:萃取剂作用的微观机理;萃取精馏的定义,萃取剂的选择,萃取精馏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的工艺流程。(2学时) 2.3 加盐精馏:盐效应定义和机理,溶盐精馏过程、应用及优缺点分析,加盐萃取精馏的基本原理及工艺过程。(2学时) 2.4 反应精馏:反应精馏的定义,分类,每类过程的原理及应用。(2学时) 2.5 作业及讨论:分组,每组自选一种特殊精馏过程为主题,查阅相关文献,写一篇课程小论文并制作PPT,每组派一个代表讲解,全班讨论。(2学时) 3 化学萃取(10学时) 3.1 化学萃取:概述,化学萃取过程的分类及每类过程的主要特点,化学萃取的相平衡,化学萃取过程的控制步骤。(2学时) 3.2 络合萃取法的应用:物理萃取与络合萃取的区别与联系,过程的特征,萃取体系选择,典型举例。(1学时) 3.3 液膜分离技术:概述,分类及每类过程的主要特点,液膜分离过程机理,影响液膜传质的因素及影响规律,工艺流程及应用。(3学时)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九答案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九答案 装 订 线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离心分离技术:是基于固体颗粒和周围液体密度存在差异,在离心场中使不同密度的固体颗粒加速沉降的分离过程。 2.物理萃取:即溶质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在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萃取剂与溶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3.有机聚合物沉析:利用生物分子与某些有机聚合物形成沉淀而析出的分离技术称为有机聚合物沉析。 4.平衡离子:离子交换树脂中与功能基团以离子键联结的可移动的平衡离子,亦称活性离子。 5.离子交换层析: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根据物质的带电性质不同而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技术。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葡聚糖凝胶可使用那种溶剂溶胀(C ) A.甲醇 B 乙醇 C.缓冲液 D.乙酸乙酯 2.不能用于固液分离的手段为(C ) A.离心 B 过滤 C.超滤 D.双水相萃取 3.最常用的干燥方法有( D ) A 、常压干燥 B 、 减压干燥 C 、喷雾干燥 D 、以上都是 4.物理萃取即溶质根据( B )的原理进行分离的 A.吸附 B.相似相溶 C 分子筛 D 亲和 5.适合小量细胞破碎的方法是( B ) A.高压匀浆法 B.超声破碎法 C.高速珠磨法 D.高压挤压法 6.关于分配柱层析的基本操作错误(D )。 A 装柱分干法和湿法两种 B 分配柱层析法使用两种溶剂,事先必须先使这两个相互相饱和 C 用硅藻土为载体,需分批小量地倒入柱中,用一端是平盘的棒把硅藻压紧压平 D 分配柱层析适用于分离极性比较小、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大的成分,或极性很相似的成分。 7.颗粒与流体的密度差越小,颗粒的沉降速度( A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8.“类似物容易吸附类似物”的原则,一般极性吸附剂适宜于从何种溶剂中吸附极性物质( B ) A .极性溶剂 B .非极性溶剂 C .水 D .溶剂 9.关于大孔树脂洗脱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A 、最常用的是以高级醇、酮或其水溶液解吸。 B 、对弱酸性物质可用碱来解吸。 C 、对弱碱性物质可用酸来解吸。 D 、如吸附系在高浓度盐类溶液中进行时,则常常仅用水洗就能解吸下来。 10.亲和层析的洗脱过程中,在流动相中减去配基的洗脱方法称作 ( D ) A 、 阴性洗脱 B 、剧烈洗脱 C 、正洗脱 D 、负洗脱 11.下列哪一项不是常用的滤布材料 ( C ) A. 法兰绒 B. 帆布C. 滤纸 D.斜纹布 12.阴树脂易受有机物污染,污染后,可用( B )处理 A 柠檬酸 B 10%NaCl+2%~5%NaOH 混合溶液 C 氨基三乙酸 D EDTA 13.HPLC 是哪种色谱的简称( C )。 A .离子交换色谱 B.气相色谱 C.高效液相色谱 D.凝胶色谱 14.适合于亲脂性物质的分离的吸附剂是( B )。 A .活性炭 B.氧化铝 C.硅胶 D.磷酸钙 15.分离纯化早期,由于提取液中成分复杂,目的物浓度稀,因而易采用 ( A ) A 、分离量大分辨率低的方法 B 、分离量小分辨率低的方法 C 、分离量小分辨率高的方法 D 、各种方法都试验一下,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有机溶剂被细胞壁吸收后,会使细胞壁膨胀或溶解,导致破裂,把细胞内产物释放到水相中去。(√ ) 2.向含有生化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亲水性的有机溶剂,能使生化物质沉淀析出。(√ ) 3.等电点沉淀在实际操作中应避免溶液pH 上升至5以上。(√ ) 4.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阴离子去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影响凝胶的形成。(× ) 5.当气体的温度超过其临界温度,压力超过临界压力之后,物质的聚集状态就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成为超临界流体。(√ ) 6.冻结-融化法冻结的作用是破坏细胞膜的疏水键结构,增加其亲水性和通透性来破坏细胞的。(√ ) 7.盐析作用也能减少有机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使提取液中的水分含量减少。可以促使生化物质转入有机相从而提高萃取率。(√ ) 8.氨基酸、蛋白质、多肽、酶、核酸等两性物质可用等电点沉析。(√ ) 9.甲醇沉淀作用与乙醇相当,但对蛋白质的变性作用比乙醇、丙酮都小,所以应用广泛。(×) 10.若两性物质结合了较多阳离子(如Ca2+、Mg2+、Zn2+等),则等电点pH 升高。(√ )

药物分离纯化

1.什么是化学萃取?影响化学萃取的因素?溶质与萃取剂之间的化学作用? 2.什么事截留分子量?各种分离膜(如微滤、超滤、纳滤)的截留组分范围怎样? 3.什么是乳化现象?消除乳化的方法有哪些? 4.什么是反萃取、萃取相、萃余相? 5.什么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 6.什么是双水相萃取技术?有哪些特点? 7.什么是半仿生提取法?其优点有哪些? 8.什么是分子印迹技术,其特点如何? 9.什么是分子蒸馏,其操作过程如何,有哪些特点? 10.依据分离记理,色谱法分为哪几类? 11.根据料液和溶剂的接触和流动情况,萃取操作过程如何划分? 12.什么是凝胶色谱,其分离机理如何,有哪些用途?其操作过程如何? 13.什么是住色谱,如何操作? 14.活性氧化铝有哪些类型?特点是什么?其含水量关系如何? 15.何为浸漉法,去操作过程如何? 16.离子交换树脂有哪些类型,影响其选择性的因素?其操作过程如何? 17.容积提前中药有效成分时,选择溶剂的原则,常见容积大机型大小如何? 1分离纯化过程: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手段,或将这些方法结合,将某混合物系分离纯化成两个或多个组成彼此不同的产物的过程。 分离纯化技术:在工业中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与装备,耗费一定的能量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过程,研究实现这一分离纯化过程的科学技术。 1、药物分离的特点:(1)药物的品种繁多,结构复杂,不同来源的药物性质差别很大,采用的分离技术原理和方法也多种多样。(2)以天然形式存在的药物,或生物来源的药物通常含量较低,杂质的量远远大于有效成分的量。分离过程需要多种方法联合应用,使有效成分的含量不断提高。(3)药物中很多品种特别是天然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稳定性差、易分解、易变性等特点,在选择分离方法时需要考虑被分离物质的性质,采用适当的分离方法和条件,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4)从药物研究到药品生产,分离在量上的差别很大,小到 以鉴定、含量测定的6- 10g级,大到生产的吨级的纯化。(5)药品的质量要求高,必须达到国家标准,生产环境需要达到一定的洁净度,防止环境对产品的污染。 2、分离纯化方法按原理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 3、萃取:将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选择性地转移到另一相中或选择性地保留在原来的相中(转移非目标化合物),从而使目标化合物与原来的复杂机体相互分离的方法。反萃取:调节水相条件,将目标产物从有机相转入水相的萃取操作。萃取相:当溶剂与混合液混合后成为两相,其中一个以萃取剂为主(溶有溶质)的称为萃取相。萃余相:另一个以原溶液为主的(即溶剂含量较低)称为萃余相。萃取液:利用蒸馏、蒸发和结晶等方法除去萃取相中的溶剂后得到的液体称为萃取液。萃余液:利用蒸馏、蒸发和结晶等方法除去萃余相中的溶剂后的液体称为萃余液。化学萃取:也称反应萃取,是利用脂溶性萃取剂与溶质之间的化学反应生成脂溶性复合分子实现溶质向有机相的分配。影响化学萃取的因素:(1)被萃取药物的结构(2)pH的影响(3)温度的影响(4)无机盐的存在(5)溶质的结构(6)萃取剂(7)稀释剂。 4、化学萃取中,溶质与萃取剂之间的化学作用主要有:(1)配位反应(2)阳离子交换反应(3)离子缔合反应萃取(4)协同反应萃取。 5、根据料液和溶剂的接触和流动情况,可以把萃取操作过程分成单级萃取操作和多级萃取

化工原理

考研复习完后因忙于做毕业论文,所以未能及时详细记述自己的考研复习心得体会,目前只写好了自己初试的复习感想及体会,并给出了一些复习建议。本来想等最终完稿后在发布到论坛里,然看到很多2011年志在华理的考研学子迫切期待能从论坛里得到一些实实在在帮助,所以现截取一部分关于专业课的复习建议(原文较冗长),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 关于专业课-------化工原理(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推荐复习书: ☆☆☆☆☆ 化工原理历年真题98—07以及08.09.10回忆版考试点考研论坛 ☆☆☆☆☆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马江权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有很多历年真题,虽不是华理老师出的,但参考价值非常大) ☆☆☆☆☆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书(有课后思考题答案,不用看ppt,看这本就够了,华理老师出版的唯一一本学习指导,不公开发行)及华理出的各种参考资料(电子版) 下载地址:太原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826化工原理A》一对一辅导 ☆☆☆☆☆ 历年真题简答题按章节汇总(个人整理的Word版) ☆☆☆☆《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丛德滋, 丛梅, 方图南编(最近几年经常有真题出自这本书,2010就有一道,重点章节看看,很经典) ☆☆☆☆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精品课程(课后习题、思考题、模拟题Word版) 下载地址:华东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801化工原理》一对一辅导

药物分离与纯化试题库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试卷用题班级: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50分) 1.相似相容原理: 2.萃取法: 3.透析法: 4.临界温度: 5.梯度洗脱: 6. 浓差极化现象: 7.盐溶现象: 8.生物技术: 9.生物活性物质: 10. NDG: 11.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 12.盐析: 13.凝聚作用: 14.梯度洗脱: 15.临界压力: 16. 夹带剂: 17.超滤法: 18. 电泳法: 19. 离子交换层析: 20. 膜分离: 21. 凝胶极化: 22. 物理萃取: 23. 乳化现象: 24. 超临界流体: 25.迁移率: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1.根据分离里混合物内是否有相界面存在,混合物可分为和 两大类。 2.药物分离与纯化过程一般情况下主要分为与两大类。 3.按生产过程的性质划分,分离与纯化工艺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分离纯化前的预处理、 、、。 4.沉淀常用的方法有:、、、 及反应沉淀法等。 5.细胞破碎主要有两类方法,机械法和非机械法,常用的机械法有:、 高压匀浆法等,常用的非机械法主要有:、 、冻结法、化学渗透法等。 6.层析技术中常用的吸附剂有:、、 硅酸铝、硅藻土、聚酰胺等。 7.常用的亲脂性有机溶剂主要有:、、、苯、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 8.常用的亲水性有机溶剂主要有:、、等。 9.溶剂提取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回流提取法及连续提取法等。 10.蛋白质盐析常用的中性盐,主要有硫酸钠、、、、磷酸钠等。 11.离子交换剂有和(如:羧甲基纤维素;CM-纤维素)。 12.色谱法,又称层析法。根据其分离原理,有、、与排阻色谱等方法。 13. 常用的膜分离过程有:、、、反渗透及渗析等。 14. 克服浓差极化现象的措施主要有:、、错流、切流、以及改变速度、、和料液浓度等。 15. 以菌体或蛋白质浓缩为目的的膜分离一般分三种操作方式,即、和连续浓缩操作。 16.电泳分离主要有、、等。这些电泳法又根据是否使用凝胶载体分为凝胶电泳和自由流电泳。 、、、单晶体生长4个问题。 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超临界流体萃取时加入N2、Ar等可使萃取物在流体中的溶解度显著升高。( ) 2. .以琼脂糖作为凝胶介质时,DNA分子构型对其迁移率的影响为:共价闭环DNA﹤直线DNA﹤开环双链DNA。( ) 3.生物产品的特点之一就是稳定性差,极易被化学或微生物降解而失活。() 4.凝胶电泳中相对迁移率是指蛋白质移动的距离与指示剂移动距离的比值。() 5.丙烯酰胺和甲叉双丙烯酰胺的聚合反应应与空气隔绝,主要是大气中的CO2能消灭自由基是反应终止。() 6.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沸点多在100℃以下,与在水中溶解度大的成分的提取。() 7.对下列甲壳素及其衍生物间的相互转换关系的连线图进行判断,对的用“√”号表示,错的用“×”号表示。(6分)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十一答案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十一答案 装 订 线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盐析:是利用不同物质在高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中性盐,使原溶解的物质沉淀析出的分离技术。 2.洗脱:利用适当的溶剂,将树脂吸附的物质释放出来,重新转入溶液的过程。 3.树脂的再生:就是让使用过的树脂重新获得使用性能的处理过程,树脂的再生反应是交换吸附的逆反应。 4.疏水层析:是利用表面偶联弱疏水性基团(疏水性配基)的疏水性吸附剂为固定相,根据蛋白质与疏水性吸附剂之间的弱疏水性相互作用的差别进行分离纯化的层析技术。 5.过滤介质:是指能使固一液混合料液得以分离的某一介面,通常指滤布或膜过滤中所用的膜。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微滤膜所截留的颗粒直径为( A ) A 0.02~10μm B 0.001~0.02μm C <2nm D < 1nm 2.关于分配柱层析的基本操作错误(D )。 A 装柱分干法和湿法两种 B 分配柱层析法使用两种溶剂,事先必须先使这两个相互相饱和 C 用硅藻土为载体,需分批小量地倒入柱中,用一端是平盘的棒把硅藻压紧压平 D 分配柱层析适用于分离极性比较小、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大的成分,或极性很相似的成分。 3.在酸性条件下用下列哪种树脂吸附氨基酸有较大的交换容量 ( C ) A .羟型阴 B .氯型阴 C .氢型阳 D .钠型阳 4.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树脂再生剂( D ) A 1%~10%HCl B H2S04、 C NaCl 、 D 蒸馏水 5.亲和层析的洗脱过程中,在流动相中加入配基的洗脱方法称作 ( C ) A 、 阴性洗脱 B 、 剧烈洗脱 C 、竞争洗脱 D 、非竞争洗脱 6.活性炭在下列哪种溶剂中吸附能力最强? ( A ) A 、水 B 、甲醇 C 、乙醇 D 、三氯甲烷 7.在一定的pH 和温度下改变离子强度(盐浓度)进行盐析,称作 ( A ) A 、KS 盐析法 B 、β盐析法 C 、重复盐析法 D 、分部盐析法 8.在超滤过程中,主要的推动力是 ( C ) A 、浓度差 B 、 电势差 C 、压力 D 、重力 9.在选用凝胶层析柱时,为了提高分辨率,宜选用的层析柱是 (A ) A 、粗且长的 B 、粗且短的 C 、细且长的 D 、细且短的 10.如果用大肠杆菌作为宿主细胞,蛋白表达部位为周质,下面哪种细胞破碎的方法最佳? ( C ) A.匀浆法 B.超声波法 C. 渗透压休克法 D. 冻融法 11.盐析法与有机溶剂沉淀法比较, 其优点是( B ) A .分辨率高 B .变性作用小 C .杂质易除 D .沉淀易分离 12.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可用于分离(E ) A 、强心苷 B 、有机酸 C 、醌类 D 、苯丙素 E 、生物碱 13.用于蛋白质分离过程中的脱盐和更换缓冲液的色谱是( C ) A .离子交换色谱 B .亲和色谱 C .凝胶过滤色谱 D .反相色谱 14.洗脱体积是(C )。 A 、凝胶颗粒之间空隙的总体积 B 、溶质进入凝胶内部的体积 C 、与该溶质保留时间相对应的流动相体积 D 、溶质从柱中流出时所用的流动相体积 15.下列细胞破碎的方法中,哪个方法属于非机械破碎法( A ) A.化学法 B. 高压匀浆 C. 超声波破碎 D.高速珠磨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伯胺基在pH<7的溶液中使用。(√ ) 2.阴树脂易受有机物污染,可用有机溶剂浸泡或淋洗。(× ) 3.吸附力较弱的组分,有较低的Rf 值。(× ) 4.凝胶柱层析可进行生物大分子分子量的测定。(√ ) 5.等密度梯度离心中,梯度液的密度要包含所有被分离物质的密度。(√ ) 6.疏水柱层析可直接分离盐析后或高盐洗脱下来的蛋白质、酶等生物大分子溶液(√ ) 7.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时,选择溶剂的原则是“相似相溶原则”。 ( √ ) 8.丙酮,介电常数较低,沉析作用大于乙醇,所以在沉析时选用丙酮较好。(×) 9.中性多糖类药物常用水作溶剂来提取,也可用水浸煮,也可以用冷水浸提。( ∨ ) 10.有机溶剂(如胍、乙醇、尿素和异丙醇等)可以削弱疏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用于任何规模的细胞破碎。(√ )

《化工分离工程》教案

@@@@大学 《化工分离工程》 教案 ~ 学年第学期 课程学时65 学院化学工程 课程名称化工分离工程专业化工工艺 主讲教师

课时安排:5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 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分离工程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分离过程的分类以及常用的化工分离操作过程。了解工业上常用的分离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了解一些典型应用实例。理解分离操作理论的形成和特性,分离过程的开发方法和发展趋势。掌握分离因子的定义和应用,了解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识记分离剂的类型及分离过程的选择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 识记:分离剂的类型,分离因子概念,分离过程的选择方法。 领会:分离过程的特征与分类。 应用:分离过程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本章重点:掌握分离过程的特征与分类,分离因子与固有分离因子的区别,平衡分离和速率分离的原理。 本章难点:用分离因子判断分离过程的难易程度,分离因子与级效率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难点?疑点): 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本课程的任务和内容。 第一节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 1.2.1平衡分离过程 1.2.2速率分离过程 第三节本课程的任务和内容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以多媒体为主 黑板设计:左边幻灯,右边板书

讨论、思考题、作业:

课时安排:15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 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多组分分离基础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教学目的要求:1. 掌握相平衡各种关系式及计算; 2. 掌握多组分物系的泡点和露点温度和压力的计算; 3. 掌握等温闪蒸和部分冷凝过程的计算。 本章主要讨论:设计变量;相平衡关系;泡点和露点的计算;闪蒸过程计算。 本章重点:多组分物系的相平衡条件;平衡常数;分离因子;泡点方程和露点方程法;等温闪蒸过程和部分冷凝过程;闪蒸方程。 本章难点:平衡常数计算;泡点压力和露点温度的计算;等温闪蒸过程的计算。 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难点?疑点): 相平衡;多组分物系的泡点和露点计算;闪蒸计算。 教学内容: 在“化工热力学”课程基础上,全面了解化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多组分物系的汽液平衡。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深刻理解并掌握:设计变量的确定;相平衡关系的计算;多组分的泡点和露点的计算;单级平衡分离过程计算。 本章主要讨论:设计变量;相平衡关系;泡点和露点的计算;闪蒸过程计算。 第一节相平衡13 2.1.1相平衡关系 2.1.2相平衡常数的计算 第二节多组分物系的泡点和露点计算 2.2.1泡点温度和压力的计算 2.2.2露点温度和压力的计算 第三节闪蒸过程的计算 2.3.1等温闪蒸和部分冷凝过程 2.3.2绝热闪蒸过程 本章内容应作为本课程的重点之一。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以多媒体为主 黑板设计:左边幻灯,右边板书

我国制药分离纯化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

我国制药分离纯化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 引言:制药工业关系国计民生。一种好的药品,不仅能治疗疾病,而且能够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动植物,不计其数的化合物,想要从里面找到能够制成药物的有效成分是一件困难的工作。由于药物的纯度和杂质含量与其药效、毒副作用、价格等息息相关,使得分离过程在制药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制药分离纯化技术在制药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现状 制药分离过程主要利用待分离的物质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与共存杂志之间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上的差异进行分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近年来,我国的医药产业虽然得了比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制药过程上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技术和装备问题,药品提取分离纯化过程作为医药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首要原因。 目前,在我国制药领域,很多先进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发展和应用,但是仍然没有成为制药过程中的主导工艺,依然是以传统落后的提取技术为主导,在制药过程中存在着提取分离技术装备简单,工艺流程单一等缺陷。我国目前的分离提取技术还存在很多不足。设计和开发出一个新的生产系统和设备,显得尤为迫切。 制药提取分离技术及其装备关系到三个问题:(1)能否最大限度

地从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但是保证无用的物质不能被同时转移。(2)能否尽量使所提取物质的量相对平均;(3)能否在尽量满足最大产能的情况下,把成本降到最低。简单来说是产率、工艺条件稳定和效率三个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就能为后续生产环节制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实现提高生产质量的最终目的,目前,我国大部分所使用的传统提取工艺和装备都难以解决以上的几个问题,生产中仍然以传统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装备为主导,提取生产过程中的装备陈旧、工艺流程单一,集成优化和高效节能的成套装备虽然已经开发出来,但是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先进的装备的优势以及自动化控制与在线检测系统的优势,开发出先进、适用的中药提取分离技术流程,并使其得到推广和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分离纯化方法主要有水提醇沉法(水醇法)、醇提水沉法(醇水法)、酸碱法、盐析法、离子交换法和结晶法等。新的分离纯化方法主要有絮凝沉淀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超滤法、高速离心法等。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推动了医药的现代化进程,为我国的医药行业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二、发展方向 我国的医药生产水平与世界先进的药物提取水平差距甚大,影响了我国医药产品在世界药品市场的地位。中国已经加入WTO,国内医药生产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采用先进的提取分离技术,才可能使我国医药产品生产和销售在国际市场占有更多的份额,

药物分离与纯化

硕士学位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天然药物的分离与纯化 考生姓名:邱诗春 考生学号:20111902042 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专业:生物学 考生成绩: 任课老师(签名) 考试日期:20 11 年11 月 5 日午时至时

姜黄中天然药物的分离与纯化 摘要:姜黄素是姜黄属植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癌、抗氧化、抗炎、清除自由基、抗微生物以及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方面药理作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研发潜力。随着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目前有多种方法从植物中提取并分离姜黄素。本文对近年来研究姜黄素的酶法、渗漉法、水杨酸钠法、超临界CO2 萃取法、超声提取法及微波提取法等提取方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聚酰胺吸附法、活性炭色谱法、硅胶柱色谱法、乙酸沉淀法等分离纯化方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姜黄素提供依据。 关键字:姜黄素;提取;分离 Abstract: Curcumin is one of the major active ingredients in plants of Curcuma L. and has many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such as: anti-cancer, anti-oxidant, anti-inflammatory,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nd anti-microbial effect i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and digestive system, and so on. It has bette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developping potential of new dru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xtraction and isolation technology, there are many ways to extract and isolate curcumin from plants. The recent studies of curcumin extraction methods, i.e. enzyme method, percolation method, sodium salicylate method, supercritical CO2, ultrasonic extraction and microwave extraction. Separation methods, i.e. polyamide adsorption, macroporous resin adsorption, polyamide adsorption, activated carbon chromatography,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acid-precipitation method are reviewed to provide the basis evidence for further utilization of curcumin. Key words:curcumin; extraction; separation 姜黄(Curcuma longa)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性味辛、苦、温,入心、肝、脾经,可行气破瘀,通经止痛,并且还有助消化特性,可以作为调味品、天然色素、天然染料,近年来因其具抗肿瘤、抗炎、抗氧化[1,2]等活性而倍受关注.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