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岛旅游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海岛旅游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海岛旅游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海岛旅游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海岛旅游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2011年全国两会给浙江舟山带来了喜讯,舟山群岛新区正式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这是舟山发展的新机遇,也是海岛乡镇旅游发展新的重大契机。为此,笔者走访了舟山市岱山县衢山镇,了解并分析当地海岛乡镇旅游发展现状。

衢山岛属北亚热带南缘海洋性季节风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的特点,是东海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衢山以岛建镇,是岱山的第二大岛,是浙江省第七大岛。衢山岛位于舟山群岛的东北部,杭州湾的外缘,东北距嵊泗列岛27海里,西北距上海芦潮港34海里,距洋山深水港区16海里。2005年东海大桥建成后,衢山将纳入上海的两小时经济圈,是舟山群岛通往上海的最捷径的岛屿。南距岱山27海里,距定海三江口34海里,距宁波镇海44海里。由此可见,衢山岛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

衢山岛旅游资源概况

衢山岛特点

之一:历史悠久。在衢山岛上,相继发现过孙家山、蛤巴山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但从现有的文史资料看,唐宋时期较为昌盛,明清两代,岛民们过着世外桃园般的生活,而且渔盐为利的岛域经济也极为繁荣。历史上宗教文化在衢山格外兴盛,有史记载的最早佛教圣地“蓬莱院”在衢山岛上,1065年,朝廷赐名“祖印寺”;观音山是在舟山仅次于普陀山的宗教圣地。

海岛旅游发展现调查报告

海岛旅游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海岛旅游发展现状调查报告长兴岛位于中国辽东半岛中西部,大连瓦房店市西侧,四面环渤海,仅一桥与陆地相连。全岛面积 252.5 平方公里,为长江以北第一大岛,人口 5 万人。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先导区,主要以港口业、船舶及配套产业和钢材加工业为主。该工业区邻近大连斑海豹自然保护区,工业区的发展可能影响到斑海豹的觅食、栖息、繁殖和洄游等各方面。因此,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和必要的生态补偿方案,以确保斑海豹的生存环境不受破坏。 一、长兴岛海域情况 (一)、污染现状 长兴岛邻近海域海水水质良好,均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总体质量良好,符合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分布较为均匀。海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石油类,部分海域溶解氧偏低。入海排污口排放的主要超标污染物包括悬浮物、磷酸盐、氨氮和化学需氧量,海面漂浮垃圾为木质品类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类,平均个数为11.43个/平方千米,其中木制品占多数。在表层水体中,小块垃圾及中块垃圾碎片主要为木制品类、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类、橡胶类、纸类、塑料类和织物(布)类,平均个数为2.97

个/百平方米,总密度为6.41克/百平方米。其中个数密度中比例最大的为木制品,占31.8%,平均个数为0.95个/百平方米,重量密度中比例最大的为木制品类,占48.9%,重量密度为3.14克/百平方米。海滩垃圾主要为塑料类、纸类、玻璃类、金属类、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类、橡胶类、木制品类、织物(布)类,平均个数为4.29个/百平方米,总密度为80.41克/百平方米。其中个数密度中比例最大的为木制品类和纸类并列,占21.1%,平均个数为0.90个/百平方米,重量密度中比例最大的为塑料类,占30.7%,重量密度为24.71克/百平方米。 (二)存在问题分析 长兴岛海水养殖业发达,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因素,渔民使用农药清涂影响了潮间带生物的多样性。饵料的投入,其剩余物和生物排泄物增加了长兴岛的营养度。 长兴岛内多数工厂边设臵简易垃圾场,其中包括各种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这些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经风吹日晒雨淋和内部发酵,产生成分复杂的二次污水。由于没有完善设施,使得消化后的渗出液流入海域,影响渔民养殖,污染水质。 港口作业对长兴岛环境的影响,主要由来港船舶排放含油机舱废水和装卸作业排放的石油类污染物引起。 长兴岛造船业含油废水、压舱水、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以

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具体方案编制办法

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具体方案编制办法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局属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指导和规范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具体方案的编制工作,保护无居民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促进海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现将《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具体方案编制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海洋局 二O一O年十月二十日 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具体方案编制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规定,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的单位和个人,在向海洋主管部门提出用岛申请的同时,必须一并提交《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具体方案》。《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具体方案》是申请审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的法定文件,也是各级政府审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项目的主要依据。单位和个人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应当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具体方案》实施开发利用活动。任何不按照《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具体方案》实施的开发利用活动,一律视为违法用岛行为,中国海监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具体方案》由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的单位和个人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资质单位由国家海洋局认定),《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具体方案》的编制单位同时提交该方案的《项目论证报告》。《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具体方案》的编写内容及要点如下: 一、无居民海岛的基本情况 在《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具体方案》中,要对申请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下列基本情况进行说明: 1.海岛的明确地理坐标位置(附图); 2.海岛的面积及自然形态情况; 3.海岛的自然资源及生态系统情况; 4.海岛周边海域的生态及水文情况; 5.海岛及海岛周边海域的开发利用情况; 6.开发利用区域地形地貌及生态情况。 二、开发项目的基本情况

厦门市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文本

厦门市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 文本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04年2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无居民海岛功能与定位 (2) 第三章无居民海岛资源环境保护规划 (4) 第四章无居民海岛开发与利用规划 (5) 第五章无居民海岛绿化规划 (7) 第六章无居民海岛景观规划 (8) 第七章无居民海岛旅游规划 (10) 第八章规划实施与保证 (13) 第九章附则 (1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厦门市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是厦门市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的指导性文件,从事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二条编制厦门市无居民海岛的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均应符合本规划的基本要求。 第三条规划编制的依据: 1、《关于加强无居民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家 海洋局 2001年) 2、《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国家海洋局 2003年7月1 日) 3、2001年6月18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加强厦门海域无居民 海岛管理的通告》 4、2002年11月1日厦门市人民政府第104号令颁布,2003年1月1 日起施行的《厦门市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 5、2000年11月经国务院批复的《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 6、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2003年完成修编的《厦门市海洋功能区划》 7、厦门市人民政府1997年10月第65号令《厦门市中华白海豚保护 规定》 8、2000年4月4日国办发[2000]3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新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 9、厦门市环境保护局1998年10月修订《厦门市环境功能区划》 10、厦门市港务局2001年《厦门湾港口总体布局规划》 第四条规划目的 根据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及国家有关无居民海岛的管理规定,明确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在海湾型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合理保护和利用无居民岛屿资源,通过本规划,促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概念 旅游资源:能够吸引顾客产生旅游动机,具有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被利用来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并能产生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 旅游资源评价:基于开发旅游的目的,依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和统一的评价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本身进行的评价,从而确定开发的机会与约束。 二、旅游资源评价目的 (1)、确定该旅游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价值和地位 (2)、为新旅游区的开发计划提供依据 (3)、为已开发和部分开发的老旅游区提供改造、扩大的依据 (4)、为国家和地区进行分级规划和管理提供资料和判断的标准 (5)、有助于明确旅游地的性质,拟定未来旅游资源结构和开发 三、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而重要的工作,由于评价的目的、资源的赋存条件、开发导向等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大体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在具体应用时则根据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理想。 1、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法使用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者的印象所做的主观评价,多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评价的结果主要与评价者的经验与水平有关,因此也叫做经验评价法。 该方法简单易行,对数据资料和精确度要求不高,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结论的非精确性和推理过程的相对不确定性。 定性评价法主要有“三三六”评价法和“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1)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方法 “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 (2)“六”字“七”标准 六字:指美、古、名、特、奇、用。美是指旅游资源给人的美感;古为有悠久的历史;名是具有名声或与名人有关的事物;特指特有的、别处没有的或少见的稀缺资源;奇表示给人新奇之感;用是有应用价值。 七项标准:指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采用季节性、环境污染状况、与其他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性、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客源市场等七个方面进行评价。 2 定量评价法 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以全面系统的方法,将有关旅游资源的各评价因子予以量化,使其结果具有可比性。 较之定性评价,结果更直观准确。但是定量评价难以动态的反映旅游资源的变化,对一些无法量化的因素难以表达,且评价过程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选用某个评价途径的某个指标进行评价的方法即为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这种方法一般多见于对自然旅游资源的评价,特别是对于开展专项旅游活动的评价,如登山、滑雪等尤为适用。 比较有影响的旅游要素的单途径单因子有日本洛克计划研究所的地形适宜性评价;乔

我国著名海岛旅游开发现状

我国著名海岛旅游开发现状 我国的海岸线绵长,岛屿众多,陆地海岸线长18000公里,全部海岸线长达32000多公里。在我国海岛资源中,有人居住的海岛共433个,季节性利用的海岛达1000多个。著名的海岛有辽东半岛东南的长山群岛,大连附近的蛇岛,兴城附近的菊花岛,山东的刘公岛,江苏的车牛山岛,浙江的舟山岛、普陀岛,福建的马祖列岛、金门岛、鼓浪屿、澎湖列岛,香港诸岛,广东的海陵岛,广西的斜阳岛,海南岛等。这些岛屿当中许多由于其独特的景观资源而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我国的海岛旅游资源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岛屿类型众多 由于地壳运动和地质成因的不同,海岛所呈现的地貌类型的差异也比较大。这些岛屿的自然景观特色迥异,不单具有很好的观光旅游价值,有的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2、人文资源多种多样 我国南北诸岛在长期的历史演化进程中,虽然这些海岛与大陆被海洋分隔,但长期以来人们没有忘记开发和建设海岛。不少海岛保存着名胜古迹,如厦门的鼓浪屿、浙江的普陀岛、威海刘公岛、广东虎门威远岛等。 3、自然景色奇异 海岛自然景色的奇异突出表现在地貌景观上,因为长期受海浪的冲蚀和风蚀作用,一些海岛的礁石千姿百态,对远离海洋的内陆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一些海岛上的沙滩绵延数公里,是理想的海水浴场和沙滩浴场;许多海岛因分布着极其珍稀的生物而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有些海岛还频频出现壮观的“海市蜃楼”奇景,为世人所仰盼。 4、神话传说妙趣横生 海岛的形成有特定的地质条件和不同于大陆的自然环境,使得千百年来人们对海洋总是充满神秘感和尊崇感,因而流传着无数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这也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我国的海岛资源具备良好的开发条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海南岛 海南岛位于我国最南端,濒临南海,面积约33 900平方公里。在我国辽阔

浙江舟山海岛旅游发展浅析【文献综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xxxxxx旅游发展浅析 一、前言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旅游已经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发达国家的海洋旅游业产值占到了旅游业总产值的左右。这足以说明海洋旅游在旅游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众所周知的美国夏威夷的海洋旅游业成为该州第二大海洋经济产业;西班牙的海洋旅游业也是该国国民经济最大的经济支柱。这是在欧美国家,让我们再着眼于我们的亚洲,亚洲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并且经过不断的提升与发展,已经涌现出许多知名的海岛旅游地。如泰国的普吉岛,韩国的济州岛,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日本的冲绳岛,当然还有马尔代夫。这些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其旅游产业都逐渐成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而我国的海南岛也渐渐在世界的海岛旅游胜地中展露头角,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我国岛屿众多,许多岛屿都有着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 所谓的海岛旅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海岛作为依托,为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的需求而进行的海岛的游览、休闲、娱乐及度假。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也是唯一一个由海岛组成的海岛地级市,有着1390过个岛屿。现拥有普陀山、嵊泗列岛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岱山岛、桃花岛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海岛旅游资源和海岛文化资源。虽然近几年旅游业迅猛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也并没能像上述岛屿那样被全世界所熟知。 二、国内外xx旅游现状和发展趋势 海岛旅游发展迅速,一些海岛地区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但就全世界各国的海岛旅游发展状况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地区和东南亚相对比较成熟,如地中海、爱琴海、加勒比海地区以及巴厘岛和普吉岛等,因起步时间较早,经历了初期的探索和高速发展时期的巩固,目前无论从功能层次、发展理念、组织经营形式还是服务质量水平以及整体营销策略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海岛旅游也正在蓬勃发展,初具规模,如海南岛。但是与世界其他

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测量规范

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测量规范 为加强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管理,规范和指导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测量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界址坐标、用岛区块面积、用岛面积、建筑物和设施占岛面积、建筑面积和高度等测量基本要求。 二、相关定义 (一)海岛 四面环海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 (二)无居民海岛 不属于居民户籍管理的住址登记地的海岛。 (三)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 持续开发利用特定无居民海岛或无居民海岛上特定区域的排他性用岛活动。 (四)用岛类型 根据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划分的基本类型。 注:用岛类型包括填海连岛、土石开采、房屋建设、仓储建筑、港口码头、工业建设、道路广场、基础设施、景观建筑、游览设施、观光旅游、园林草地、人工水域、种养殖业和林业用岛。 (五)用岛区块

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范围内按不同用岛类型划分的若干区域。 (六)界址点 用于界定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范围及其内部用岛区块界线的拐点,包括用岛范围顶点和用岛区块顶点。 (七)用岛区块面积 用岛区块的自然表面形态面积。 (八)用岛面积 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范围内的自然表面形态面积,等于各用岛区块面积之和。 (九)海岛投影面面积 海岛海岸线围成区域的水平投影面面积。 (十)占岛面积 建筑物和设施外缘线围成区域的水平投影面面积。 三、总体要求 (一)测量目的 为无居民海岛管理部门、开发利用单位或个人提供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界址坐标、用岛区块面积和用岛面积,以及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范围内建筑物和设施的占岛面积、建筑面积和高度等数据。 (二)测量内容 1.界址点坐标测量,包括用岛范围顶点坐标和用岛区块顶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所谓旅游资源评价,是从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对构成旅游资源的各要素,如观赏游憩价值、文化价值、规模丰度、适宜开发方向及开发潜力等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估,从而为开 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资源的评价要考虑它在国际、国内和区内的相对重要程度,同时还要考虑潜在的客源市场、当地居民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可进人性、保护和开发的相对成本费用、资源的环境承载 力及开发可能造成的环境及社会文化影响等要素。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要素往往并不是同等 重要的,在策划或规划时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要素或评价指标,并对选择的指标赋予 不同的重要性。这往往不是仅依靠单独的几个模式化评价模型或标准就能完成任务的。 作为评价的结果,至少要能够回答哪些资源是主要资源,最具有开发潜力,以及哪类资源是 区域类的主要资源。后者往往是进行市场分析的重要前提。通常来说,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资 源基础是由多种类型和各种不同重要程度的资源共同组成的。 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的方法很多,有定性的,也有半定量或定量的,下面对其加以简要介绍。 传统的定性评价方法 传统定性评价通常是在对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考察后,凭借经验和学识,对资源进行主观色 彩浓厚的结论性描述。有学者从资源本身的一些特点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例如,资源是否 具备“古、特、奇、美、名、用”等特点,有些学者则归纳了一些定性评价的标准,如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历史价值、环境质量、旅游容量、组合状况、区位条件、适应范 围和开发条件等(刘振礼、王兵,2001)。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从宏观上把握旅游资源的特色,缺点是主观性强,不能量化,科学性 相对较差,评价准确与否与评价者的经验和素养高度相关。因而,这种评价方法对初学者来讲,尽管方法简便,但实际操作却十分困难。 定量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相比定性评价方法而言,主要考虑对构成旅游目的地资源中的各类影响因子尽 可能通过数学或其他方式进行量化,从而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严格来说,目前存在的各类 定量评价方法都不是完全定量的,它们在评价指标甄选以及各指标所占重要性确定方面都有 一定的定性分析成分。因此,这些定量评价方法实际上是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评价者如

关于我国海岛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我国海岛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1-10-13信息来源:《华东旅游报》作者:伍鹏我国海岛数量众多。据统计,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6,961个(海南岛、港澳台除外),433个岛屿有常住人口,人口452万,大部分海岛居民以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为业。近年来,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急剧衰退以及中日、中韩、中越双边渔业协定的签署和生效,我国海洋渔业捕捞空间大幅缩减,大量渔民面临转产转业,渔民增收出现困难,海洋渔业和渔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处于交通不便的海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渔民转产转业的压力更大,社会矛盾更加突出。 旅游业在发展地方经济、改善经济结构、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海洋旅游已经成为海洋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旅游发展的重点。我国不少岛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地理位置优越,海岛旅游开发潜力巨大。目前,一些海岛先后开发了休闲渔业、海洋文化和海洋休闲度假等为主题的旅游产品,部分海岛(如浙江的嵊泗列岛、桃花岛,广东的伶仃岛以及山东的长岛等)成了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 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海岛地区渔农民思想观念的提升,促进了渔农民的增收,改变了渔农村的村容村貌。但从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现状来看,一些海岛的旅游开发效果并不理想。相反,部分海岛地区的无序开发对海岛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给海岛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探讨科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完善和提高海岛旅游的档次,使海岛旅游发展真正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与社会主义新型渔农村建设相结合,已成为海岛旅游开发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海岛旅游开发应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旅游业所涉及行业的广泛性、海洋与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当前旅游业膨胀所造成的环境危机等,都要求海岛旅游开发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国内外海岛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也表明,海岛地区环境优美、生态保护良好是吸引旅游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必须严格坚持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的方针,认真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强调景区与海岛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海岛旅游开发要坚持应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的方针,条件较好的岛屿先开发,条件不成熟的岛屿要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好,处理好当前开发与子孙后代永续利用的问题。其次是必须严格依照《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海洋和海岛的综合管理,采取严厉的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来规范各种危及海洋生态环境的行为。另外,要通过优化生产结构、选择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适应的旅游活动来强化海岛的生态环境保护。二、海岛旅游开发应与和谐海岛社区建设相结合。海岛渔农村社区是开展海岛旅游的细胞,是海岛旅游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浙江省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管理办法(2019修正)

浙江省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管理办法 (2013年3月1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12号公布根据2017年9月2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57号公布的《关于修改〈浙江省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促进办法〉等10件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12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74号公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浙江省国家安全技术保卫办法〉等14件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9年8月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78号公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浙江省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等5件 规章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和有序利用海岛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对依法确定为可利用无居民海岛(以下简称无居民海岛)实施开发利用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的管理,保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的生态环境,确保无居民海岛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第五条县级以上海洋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和省海洋功能区划、省海岛保护规划逐岛组织编制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规划,并与其他规划相衔接。 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应当以省海岛保护规划、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规划为依据。 第七条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海岛的地形、地貌和需要保护的自然资源及景观; (二)海岛的用途;

基于区域旅游协作的海岛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区域旅游协作的海岛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由于海岛旅游具有强烈的季节性、脆弱性。为了获得稳定的客源,避免重复建设,根据江门自身海岛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发展江门海岛旅游要进行区域旅游协作,要深度挖掘地方海洋文化,突出地方特色,积极开展江门市内区域旅游协作,深度开展市外区域旅游协作,提供区域旅游协作制度保障,向世界各地先进的海岛旅游地学习等措施。 标签:区域旅游协作海岛旅游对策江门 0 引言 进行区域旅游协作对实现各地旅游资源共享,旅游信息共享、旅游人才共享,旅游传播平台共享,共同打造旅游品牌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增强,为了更好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发挥旅游产业的乘数效应,积极发展区域协作已经成为众多国家发展旅游业的共识。而海岛旅游由于其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特点,特别是气候的影响,有着强烈的季节性、脆弱性。为了获得稳定的客源,避免重复建设、娱乐活动雷同,海岛旅游需要积极开展区域旅游,在共享旅游信息、旅游人才等资源的同时,以更好地突出自身旅游特色,更快地传播旅游品牌、打造旅游品牌。 1 海岛旅游特点分析 一是文化底蕴的缺乏。海岛由于人类居住历史不长,人烟相对稀少,历史文化底蕴缺乏,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因此人文的缺失导致了海岛旅游内涵的缺乏。二是受气候、自然灾害影响大。海岛旅游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独特,容易受气候、自然灾害,如台风、风暴潮的影响,使海岛旅游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脆弱性[1]。三是交通瓶颈。由于海岛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容易出现进去难、出去难或者进入易,出去难的情况,从而阻碍了海岛旅游的发展。四是旅游基础设施的缺乏。由于海岛旅游地理位置的特性,在一般情况下使得旅游基础设施相对缺乏,要进一步对海岛进行旅游开发,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如交通、基础设施、通信、住宿、餐饮等设备都需要较大的投入才能使海岛旅游发展起来。五是与其他海岛地区的雷同性。世界各地的海岛众多,但在世界知名的不多,主要原因是海岛有着旅游资源雷同性的特点,有特色的较少,如马尔代夫、夏威夷、巴厘岛等这些海岛能成为知名品牌的原因,除了具备一般海岛旅游资源的特点,还具备一般海岛没有的特色,如海水异常清澈,风光特别优美,但大部分海岛旅游资源、旅游活动有着相似的特点,因此如何通过区域旅游协作,对海岛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突出自身特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江门海岛旅游资源分析 海岛旅游已经成为江门市发展旅游、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了进一步利用发挥好海岛旅游资源,江门市政府高度重视对海岛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旅游资源评价

三、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是旅游项目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进行旅游资源调查,摸清家底,对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资源调查 1. 旅游资源类型 根据2003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分类系统,课题组根据多次实地的踏勘和对风景特色的分析,从科学角度对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更为详尽、准确的分类。取以下景源为主要景点:凤凰山、象鼻山、蛮子洞、千年核桃树、月亮湾、月亮坪、红旗水库、扯嘴坡、池塘、民居(各种姓氏院子)等20多处。旅游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7个主类。具体类型见下表。 表1-1 规划区旅游资源分类表

2. 旅游资源条件 一个地方旅游资源类型及其数量决定了其旅游业发展的水平、程度及规模。在全国旅游资源分类的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中,本规划区拥有7主类、14亚类和26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相应类型的88%、45%和17%。在各主类、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统计中,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数量分别占全国相应类型的10%、13%、36%、12%、10%、71%、33%。见下表。 表1-2 各层次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统计 表1-3 各主类、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统计 从上面3个统计表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本区旅游资源主类占《国标》的88%,但亚类和基本类型尤其是基本类型所占比例很低,说明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少,规模较小,旅游资源相当贫乏。 3. 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对旅游资源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把握区域旅游资源的特色,更有助于为评价和开发利用创造良好的基础与条件。 1)自然旅游资源 (1)地文景观资源

AA省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审批办法

AA省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审批办法 第一条为全面加强AA省无居民海岛保护,规范AA省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审查批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国家海洋局《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审批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AA省行政区域内,根据国家《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审批办法》第五条规定,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的申请、审查和批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遵循科学规划、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全面落实国家和AA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鼓励绿色环保、低碳节能、集约节约的生态海岛开发利用模式。 第四条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审批依据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审批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 (二)省和市、县、自治县总体规划; (三)国家和AA省相关产业政策; (四)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管理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五条单位或个人申请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应向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一)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申请书; (二)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具体方案; (三)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项目论证报告。 第六条编制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具体方案应明确以下内容: (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划、技术标准和规范,合理确定用岛面积、用岛方式和布局、开发强度等,集约节约利用海岛资源; (二)合理确定建筑物、设施的建设总量、高度以及与海岸线的距离,并使其海岛保护措施,建立海岛生态环境监测站(点),防止开发利用中废与周围植被和景观相协调; (三)防止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等对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国内外关于海岛旅游资源开发影响研究报告

国内外关于海岛旅游资源开发影响研 究报告

国内外关于海岛旅游资源开发影响研究综述 A study of influence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island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摘要:海岛旅游凭借其神秘性和冒险性成为世界旅游热点。随着海岛旅游时代的到来,海岛旅游资源开发成为世界各国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而且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海岛旅游开发的影响的方面。为了进一步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海岛旅游资源开发影响方面的探讨进行归纳总结,同时为了更好地吸收国内外海岛旅游旅游资源开发的经验及教训。文章经过查阅图书馆资料,浏览相关数据库,阅读期刊等方式获得较多第二手资料。经过对文献的梳理,归纳总结,总结出国内外学者对于海岛旅游资源开发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影响,经济影响,文化影响,及对当地社会文化影响等方面。 Summary: Island tourism has become the hot tourism destination of the world depending on its mystique and adventurous. As the Island tourism time is coming, island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hot topic by the scholars of the world and the discussion mostly focuses on the aspec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fluence of the island. In order to summarize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on the island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impact further and bring in the

四川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四川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众所周知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旅游资源的科学认识、正确分析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也是区域旅游规划工作的首要环节。这里对四川旅游资源的价值、条件与潜力的定性与定量的初步分析,有助于辨析四川旅游资源的性质、地位,从而明确开发目的和方向。 一、四川旅游资源概况 四川省地处中国西南腹地、长江上游,东邻重庆,南接云南、贵州,西连西藏,北壤青海、甘肃和陕西,是沟通西南、西北和华中三大地区的中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省面积48.5万km2,居全国第5位。全省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水1000毫米左右。从地形地貌来看,全省地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和秦岭山地,境内山岭、盆地、丘陵、平原纵横交错,江河湖泊网罗密布。全省辖18市3自治州,人口8357万,但分布畸偏。盆地面积不到全省的1/3却居住着全省人口的90%。四川少数民族13个,为全国第一大彝族聚居区、唯一羌族聚居区和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四川有丰富的各色旅游资源,如有66个主要景区(其中含2处世界自然遗产、1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9处国家级风景区)、7座国家级和2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0处全国重点和26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所博物馆(含陈列馆、纪念馆)、56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37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重要名胜景区(点) 263个。可见全省旅游资源可谓种类齐全、数量众多、各具特色,因此对四川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很有必要,可为四川旅游深入发展理清思路和明确方向。 二、四川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1、旅游价值 首先是自然景观的观赏价值。四川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区内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即造就出了一大批原始绚丽的自然景观。如有“天下秀”的峨眉山,“天下幽”的青城山,原始古朴的九寨沟,“人间瑶池”的黄龙沟,青风绿骨的蜀南竹海;有亚洲大陆位置最东、海拔最低的海螺沟冰川公园,以保护国宝大熊猫为主的蜂桶寨、唐家河和卧龙自然保护区,奔腾不息的金沙江峡谷等,都向人们展现出西部特有的天姿神韵,具有很大的观光旅游价值。 其次是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价值。四川因其独特的发展历程而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资阳市黄鳝溪出土的“资阳人”头骨化石、资阳鲤鱼桥遗址、汉源富林镇遗址、成都羊子山遗址等,均是四川先民生息劳动的证据;在盐亭县至今还有许多黄帝的元妃嫘祖的传说,还有谜底待解、神秘离奇的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可能是鱼凫王族先后建立的早蜀王国的都城,其青铜文明是古蜀文化最集中的代表),以及李冰治水、文翁兴学、诸葛亮治蜀等的名人遗存,有中国道教发祥地和藏传佛教的发展,还有八大王与大西政权、保路风潮等历史事件。四川也是一个文化积淀丰厚的省份,如有西汉文学三大家、陈寿与《三国志》、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文章之宗”苏轼、黄荃与花岛画、明代状元杨慎、落下闳与太初历、唐慎微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秦九韶与《算学九章》、张宗法与《三农记》等。这些历史文物古迹是四川省境内文明发展、历史长河呛桑变化的真实记载,蕴含着深重的历史文化价值。 第三是科学考察研究价值。四川许多旅游资源不仅具有旅游观赏价值,而且还具有巨大的科学和研究价值。四川盆地是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有着丰富和多样化的动植物物种;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铸就了四川深厚的地域色彩。从科学考察与研究方面来开展旅游活动,可进行从平原到高山草地过渡地带的植物种群考察研究,观赏植物和珍稀植物考察研究,山区中草药的考察研究,稀有濒危物种如大熊猫等的研究,四川佛教和道教的专题考察研究,四川汉族民俗和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成都及川内各地工艺美术研究,川菜及茶馆文化、酒文化研究。尤其是对毫无史料记载的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研究,对泸州张坝桂圆林“桃花水母”的研

海岛旅游开发之我见

海岛旅游开发之我见 海岛旅游,是以特定的海岛地域空间为依托,凭借岛上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以满足游客需要,同时促进海岛社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旅游活动。海岛旅游在理论上可以包括海滨、海面、海底、海空各种空间的活动。海岛旅游包含在海洋旅游中,是海洋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岛旅游以其休闲、神秘和冒险等特殊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逐渐成为近几年的旅游热点,关于海岛旅游开发的研究也随之增多。 目前中国海岛旅游的共同特点是:自然景观资源突出,历史人文景观独特,区位条件良好;旅游形式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配有海鲜风味大餐及简单的海上游乐项目。与东南亚的马尔代夫、韩国的济州岛等国际旅游胜地相比,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主要体现在:①海岛旅游形式单一,以观光旅游为主,休闲度假体验式旅游发展缓慢 ②海岛基础设施落后,规模小,相关配套设施不足,没有形成强 大的市场号召力 ③海岛开发企业大多规模小,产品创新速度慢,企业效益不高 海岛旅游资源的特点 海岛旅游资源一般分为自然和人文两类。 海岛自然旅游资源有如下特点: (1)具有宜人的气候,海岛一般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光照充足,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度假旅游。 (2)与大陆隔绝,使岛上的旅游者从心理上有脱离世俗的按觉,对那些想彻底摆脱日常失误缠身的人具有极大的新引力 (3)四S旅游资源,sun,sand,sea和Seafood 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海浪,沙滩,礁石,蓝天,白帆等构成一幅幅魅力的图画,日光浴有益于健康的医学结论更是吸引游客 (4)清新的空气,海岛由于脱离陆地,工业相对落后,空气没有污染,清新的空气加上含量高的负氧离子,对疗养需求的游客具有很大吸引力 (5)岛上的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科学地评价旅游资源在国外已有30多年历史,在我国也有10多年的历史了,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和评价的方法。下面从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方面来做具体介绍: 1.定性评价方法 这是一种描述性评价方法,又称经验法,是评价者在收集大量的旅游资源信息的基础上,凭经验通过人们的感性认识,主观判定旅游资源的价值。一般采用民意测验法和专家评议法。 (1)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法 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和“六大开发条件”。三大价值指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六大条件指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物或景类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施工难易条件、投资能力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 (2)黄辉实先生的“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黄辉实提出评价资源应从资源本身和资源所处环境来评价,从资源本身来评价采用六字标准:美、特、奇、名、古、用;从资源所处环境来评价则有七项标准:季节性、污染状况、资源联系、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客源市场。

(3)体验性的定性评价法 该方法是评价者(旅游者或专家)对于旅游资源的质量进行个人综合体验。根据评价的深入程度及评价结果的形式,又可分为一般体验性评价和美感质量评价。 一般体验性评价是通过统计旅游者或旅游专家有关旅游资源(地)优劣排序的问卷回答,或统计旅游资源(地)在旅游报刊、书籍上出现的频率,从而确定一国家或地区最佳旅游资源(地),其结果能够表明旅游资源(地)的整体质量和大众知名度。 美感质量评价是一种对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的专业性评估,这类评价是在旅游者或旅游专家一般体验性评价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建立规范化的评价模型。其评价结果多具有可比性的定性尺度。其中对于自然风景视觉质量评价较为成熟,目前比较公认的有四个学派,即: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心理学派)、经验学派(现象学派)。 2.定量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是指评价者在掌握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数学评价模型,通过分析、计算,用具体的数量来表示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等级的方法。数量化是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 (1)技术性单因子定量评价法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项目论证报告编写要求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项目论证报告编写 要求的通知 【法规类别】海洋资源 【发文字号】国海规范[2017]5号 【发布部门】国家海洋局 【发布日期】2017.03.09 【实施日期】2017.03.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项目论证报告编写要求的通知 (国海规范〔2017〕5号)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局属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海岛保护法》和《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审批办法》,指导和规范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项目论证报告的编写,我局组织编制了《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项目论证报告编写要求》,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关于印发〈无居民海岛使用项目论证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国海岛字〔2011〕164号)同时废止。 国家海洋局 2017年3月9日

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项目论证报告编写要求 一、总体要求 (一)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项目论证报告(简称论证报告)是通过对用岛必要性和开发利用具体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提出该项目是否可行,为开发利用审查批准提供科学依据。论证报告应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本底调查基础上,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集约节约、绿色低碳的原则,依法、依规、科学、客观、公正地编制。 (二)论证报告重点论证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开发利用具体方案的合理性、对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对海岛植被、自然岸线、岸滩、珍稀濒危与特有物种及其生境、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遗迹等保护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等内容。(三)论证报告应注重从源头上预防项目用岛对海岛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突出对生态海岛开发利用模式的引导作用。对不符合各级海岛保护规划、海洋生态红线及其他政策、技术标准规范等要求的,或存在重大环境、生态制约因素、生态影响不可接受、生态保护方案不满足海岛生态保护要求的,应提出项目用岛不可行的结论。 (四)论证报告对项目用岛面积、用岛方式、用岛类型、主要施工方式和生产工艺没有体现生态海岛开发利用模式要求的,应提出改进优化的建议。 二、论证报告编写大纲及要求 (一)概述 1.论证工作由来 简要介绍论证任务的来源及论证报告编制工作的相关背景情况。 2.论证依据

浅谈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

浅谈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海岛旅游成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热点,大量游客的涌入使得脆弱的海岛面临挑战。本文在对海岛旅游概念和其开发的独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海岛旅游现状进行探讨,并针对在海岛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解决方案,为促进我国海岛旅游更好的发展出一份力。 关键词:海岛旅游现状问题对策 21世纪作为海洋的世纪,海洋旅游在整个旅游体系中越来越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海岛旅游作为海洋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热点。然而,中国的海岛旅游开发起步比西方国家晚,理论支撑力量不够,管理监督经验不足,使得我国海岛旅游在开发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海岛旅游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从而促进我国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海岛旅游的内涵 通俗的讲,海岛旅游就是指在海滨、海面、海底、海空等空间里发生的各项活动。就是凭借海岛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观,在满足游客需要的基础上,为促进海岛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而开展的一项旅游活动。当然,由于陆岛间往来所使用的运输工具具有独特性,所以交通工具也可以视作海岛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海岛旅游开发的特殊性 海岛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决定了海岛旅游在旅游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海岛地区特有的自然历史文化背景也决定了海岛旅游开发同陆地旅游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 岛内生态环境异常脆弱。受所处区位影响,海岛地区普遍存在淡水资源有限、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等问题,由此导致海岛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二) 经济投资风险大。目前诸多海岛普遍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基础设施的完善必然要以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代价,因此也决定了海岛旅游开发的高成本。但是由于海岛地区易受海啸、台风、地震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会对海岛旅游活动的稳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投资开发海岛旅游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三) 海岛地区缺乏浓郁的文化气息。总的来看,海岛地区的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脉络,但与历史悠久的大陆地区相比,大部分海岛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非常短暂苍白,普遍缺乏人文底蕴,使得遗留下来的历史遗迹、珍贵文物、特色建筑、节庆活动等数量很少,由此导致海岛旅游开发面临一定程度的文化约束。 三、海岛旅游开发现状 我国的海岸线绵长,是世界上海岛最多的国家之一。陆地海岸线长18000公里,全部海岸线总32000公里。在我国岛屿之中,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6961个(除海南岛、港澳台),其中433个岛屿有常住人口,而季节性利用的海岛则有1000多个。海岛地区四面环海,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深受旅游者欢迎,是观光、康体疗养,休闲度假的首选旅游目的地。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后才逐渐启动了海岛旅游开发项目。由于我国海岛旅游起步较晚,同时受自然条件、旅游开发政策、旅游基础设施、旅服务设施、资金、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者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世界海岛旅游开发较

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审批办法 国海发〔2016〕25号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审批办法》的通知国海发〔2016〕25号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为加强对无居民海岛的保护与管理,进一步规范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审查批准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审批办法》,请遵照执行。 附件: 《无居民xx开发利用审批办法》 国家海洋局 2016年12月26日附件 无居民xx开发利用审批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无居民海岛保护与管理,规范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审查批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属无居民海岛从事开发利用活动的申请、审查和批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遵循科学规划、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全面落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鼓励绿色环保、低碳节能、集约节约的生态海岛开发利用模式。 第四条无居民xx开发利用审批依据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 (二)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海岛保护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有关法定规划和区划;

(三)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管理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五条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务院审批: (一)涉及利用领海基点所在xx; (二)涉及利用国防用途xx; (三)涉及利用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内海岛; (四)填海连岛或造成海岛自然属性消失的; (五)导致海岛自然地形、地貌严重改变或造成海岛岛体消失的; (六)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用岛。 上述规定以外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涉及维护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国防建设等重大利益的用岛,还应按照国家和军队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申请审批 第六条单位和个人在申请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时,需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一)无居民xx开发利用xx; (二)无居民xx开发利用具体方案; (三)无居民xx开发利用项目论证报告。 第七条编制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具体方案应明确以下内容: (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划、技术标准和规范,合理确定用岛面积、用岛方式和布局、开发强度等,集约节约利用海岛资源; (二)合理确定建筑物、设施的建设总量、高度以及与海岸线的距离,并使其与周围植被和景观相协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