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观察研究综述

课堂观察研究综述

课堂观察研究综述
课堂观察研究综述

Vocational Education 职业教育, 2018, 7(4), 131-136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f67495190.html,/journal/ve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f67495190.html,/10.12677/ve.2018.74023

Overview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ran Li1, Zheng Fang2, Jinju Zheng1

1Colleg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2Tourism College of Zhejiang China, Hangzhou Zhejiang

Received: Sep. 14th, 2018; accepted: Oct. 5th, 2018; published: Oct. 12th, 2018

Abstract

Classroom observation is one of the classic and effective method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Classroom Observ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a time perspective.

From the definition, nature, characteristics, types, 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 the thesis summarizes the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in our country and summa-rizes the limitations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prosp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ll the scho-lars. This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better pro-motion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 in our country.

Keywords

Classroom Observation, Quantitative Observation,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Literature Review

课堂观察研究综述

李安然1,方峥2,郑金菊1

1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浙江金华

2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

收稿日期:2018年9月14日;录用日期:2018年10月5日;发布日期:2018年10月12日

摘要

课堂观察是教育研究中经典有效的方法之一。选择时间角度对国内外的课堂观察研究进行了简单梳理,从课堂观察的定义、性质、特点、类型、方法等方面融合各位学者的观点对我国的课堂观察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归纳出课堂观察尚存在的局限性并结合各位学者的观点进行展望。这对于进一步深入认识课堂观察,从而更好促进课堂观察在我国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李安然等

关键词

课堂观察,定量观察,定性观察,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f67495190.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不论自然科学研究亦或社会科学研究,观察法都被认为是一种经典方法。古希腊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研究的实质是在观察事实的基础上归纳出一般原理,通过演绎最终落脚点仍回归于观察。

近代社会科学家马克思·韦伯也指出,所有的社会研究必然始于观察且止于观察,“无论何时何地开始对何机构之研究,细致与长久的个体观察必不可缺失……研究者通过此种观察可获取众多材料,以此来明晰自身思想”[1]。

裴娣娜教授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将教育研究中的观察法归类于科学观察,指出教育观察要区别于日常观察,并指出教育观察的基本特点应包含目的性、客观性、能动性[2]。教育真实发生的地方首当其选在课堂,有效的课堂观察不仅可为课堂研究、教学研究提供确凿且及时的资料,而且也是其最真实有效的出发点。

2. 课堂观察在国外的发展

国外在教育研究领域应用课堂观察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课堂观察作为一种方法被引入教育研究领域。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起,观察研究方法就已经开始在其他领域进行广泛的应用。如自然科学实验中的观察、行为主义心理学实验中行为分解与观察等等。其中也存在着将观察研究法应用于对教育的观察。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观察方法已经开始逐渐出现于对课堂观察的文献之中,课堂观察开始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3]。

第二阶段:课程观察的方法与工具逐渐涌现。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中期,研究者们受到其他学科系统化、定量化、结构化的影响后,也逐渐开始不断探索系统的观察记录体系,构建繁多的观察工具来进行课堂观察研究实践之中。其中比较具有典型代表的有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贝尔斯(R.F.Bales)开发的“交互作用分析”的十二类编码的行为,开发出人际互动的十二类行为编码,以此作为课堂中小组讨论的人际互动过程的研究框架。美国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N.A.Flanders)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互动分析分类体系,即运用一整套编码体系来记录师生课堂中的互动并分析师生课堂行为,从而进行规范校正。这标志着现代意义的课堂观察的真正开始。得益于不断改善的教育研究方法与迅猛发展的媒体技术,课堂观察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也随之快速发展[4]。

第三阶段:课堂观察的技术、方法不断提升完善,进入扩展研究阶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对教学过程的观察不论是从深度、广度都在不断发展,从而使得课堂观察的应用更为普及。但随着现实问题的暴露及科学思想的逐步深入,人们开始对定量方法产生怀疑。研究者们开始将研究重心放置到一些基于自然主义与解释主义的定性观察方法,人种志等质性研究方法开始在课堂观察中崭露头角[5]。课堂观察由此开始步入定量、定性研究方法相补充结合的道路。目前,这已成为课堂观察发展的主流趋势。

李安然等

由以上的三个阶段可发现课堂观察在西方的发展是一个由单调走向多样,定性到定量,再从定量到二者相结合的、沿着科学化轨迹发展的过程。

3. 课堂观察在我国的发展

3.1. 我国课堂观察发展概述

以“课堂观察”为关键字在知网检索相关文献,2000年以前相关文献数目较少,说明此阶段我国对课堂观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且与之相关的研究也比较欠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课堂观察逐渐萌芽,1994年周月朗发表的一篇名为《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浅析》的论文中就运用了观察研究的方法来对大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行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讨论[6]。但这种观察是建立在国外的系统课堂观察基础之上的,以及文章也只是通过观察具体的行为来进行现象的描述,并无系统的将课堂观察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此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有吴康宁在1998年发表的《课堂教学社会学研究中的现场观察》以及顾泠沅、周卫于1999年发表的《课堂教学的观察与研究——学会观察》。前者提出课堂教学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观察可大致分为定量观察与定性观察[7],后者基于我国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案例,以及借鉴国外的先进教学理论,从课堂观察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课堂观察的主要内容并讲述了一般的记录方法[8]。

陈瑶在2000年中提出课堂观察的定义为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和有关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9]。在2002年陈瑶出版的《课堂观察与指导》一书中提到,课堂观察是建立在一般观察基础之上的一种特殊技术[10]。崔允漷等人在发表的《课堂观察20问》中提到,课堂观察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一种专业活动[11]。对比二位学者对课堂观察的定义不难发现,二者都认同课堂观察区别于一般观察,且二者的定义都承接了西方课堂观察研究的内容与特点,但二者对于课堂观察性质的定义仍然存在着相异的观点,陈瑶将课堂观察视为一种特殊技术,崔允漷将课堂观察定义为一种专业活动。

学者黄江燕认为存在此差异的重要原因在于,课堂观察最初是以行为研究的方式引入我国的,基本是对西方课堂观察研究方法的引入与介绍。我国的课堂观察研究仍缺乏理论方面的深度,以及区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核心特征[12]。此时人们对课堂观察的认识尚存在着两种传统的观念:一种是简单理解为“听课”或者“观摩他人上课”,另一种认为是课堂观察是通过“教师观察学生”这一行为来获得反馈并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方法与途径。

陈瑶于二十一世纪初期出版的《课堂观察与指导》也可以反映出彼时我国对于课堂观察的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关注课堂观察的价值、概念、主体,还并不能涉及到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及课堂观察的方法技术的核心是什么。2003年学者柳夕浪出版了《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他基于课堂观察的实例,从课堂教学行为、教师角色行为、教学行为效果三个维度来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把课堂观察视为诊断教学的临床技术[13]。崔允漷在2007年提出课堂观察这种专业活动是一种行为系统,是一种研究方法,是一个工作流程,也是一种团队合作[14]。2010年,学者李长吉提出我国学者主要从课堂人种志、教师专业化和师生合作共同体三个角度对课堂观察进行研究,将课堂观察的性质分别定义为一种研究方法、一种发展途径、一种教研活动[15]。我们可以发现,此时课堂观察已逐渐开始作为提升教师专业专业能力的一种良好途径,也反映出课堂观察研究在我国的逐步发展。课堂观察逐渐步入课堂教学研究,开始出现高校和一线中学的课堂观察合作团队,标志着课堂观察已经作为“听评课”的重要形式为广大一线教师采纳。

此外,还有学者从以下三个角度来阐释课堂观察:1) 从方法论角度来看,课堂观察应视为一种教育

李安然等

科学研究方法[16]。2) 从教学手段的角度看,课堂观察可视为一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手段[17]。3) 从发展途径的角度看,课堂观察是一种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18]。

以上关于课堂观察定义的三个角度实际也存在着内在联系。当教师运用课堂观察这种研究方法开展实践活动时,既可培养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也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同时也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能够看出,课堂观察的定义其实并不局限单一,不同角度的定义之间也并非孤立的,它们并不冲突与矛盾。正如李长吉教授所言,在具体开展研究活动的过程之中,这些理解完全能够触类旁通。

3.2. 课堂观察的特征

对于课堂观察的特征,陈瑶从方法论的角度总结了课堂观察的五个特征——目的性、系统性、理论性、选择性和情景性[19]。张菊荣从研究方式的角度归纳了课堂观察具有主题性、情境性、建设性、对话性和层次性[20]。金燕娜从观察要素的角度归纳了课堂观察的三个特征——观察者具有客观性、观察对象具有选择性和观察过程具有思考性[21]。

对于以上几种特征的差异,李长吉教授认为主要问题在于已有的研究多数仍停留于理论化的层面,而对于整个课堂的动态过程,即在操作层面上有何特征的研究尚为欠缺。

3.3. 课堂观察的类型

通过比对文献可以发现我国关于课堂观察的分类可以存在以下几种:较为常见的二分式分类——主要包括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间接观察与直接观察、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结构观察与非结构观察。

这些分类法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课堂观察的些许特点,但无法详尽反应出课堂观察的细节与全貌。

此外,程瑶将课堂观察分类为定量课堂观察和定性课堂观察。杨东提出了同伴互助型课堂观察、切片定量型课堂观察、专家诊断型课堂观察、结果评价型课堂观察[22]。周文叶、杨璐认为,依据观察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可分为合作的课堂观察和独立的课堂观察,依据对观察对象或内容的选择,可分为集中观察和分散观察,依据观察目的与作用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观察、提炼性观察、专题性观察[23]。张菊荣按观察主体不同将其分为团队、个体和自我观察[24]。此外,英国学者Hopkins在其著作《课堂观察指南》中按将其分为开放式观察、聚焦式观察、结构化观察和系统化观察。这四种方法每一种都可以使用纸笔、录音、录像作为承载信息的载体,使得多种观察方法的优势进行互相结合与补充。故相比较而言这种分类较为深入,可体现出各类课堂观察的细微差距,且能够更紧密的联系课堂观察方法的运用。

3.4. 课堂观察的方法

从资料本身的属性及收集资料的方式来看,课堂观察可分为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25]。

陈瑶提出定量观察的记录方式主要有编码体系、记号体系或项目清单、等级量表。崔允漷教授及其团队研制出我国首个听评课框架——《余杭高级中学课堂观摩框架》并将其作为课堂观察有力的工具,这对于推动我国课堂观察研究起了重要的作用[26]。

学者付黎黎指出定量课堂观察的优势有三点:第一,定量课堂观察可探索课堂中正在进行的行为,并且可以获得可靠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第二,定量观察注重科学、客观、系统的方法与程序。第三,定量观察相对于定性观察而言,资料分析的过程较简单、快捷、客观,得出的量化研究结果说服力较强。

同时也指出了定量课堂观察存在着观察视角单一,无法做到全面反应问题以及无法保证实际操作中的客观性与科学性等局限性。

有学者认为,对行为过于详细的划分以及完全“客观”的数字呈现方式并不能够充分反应出事物整体而综合的原本形态。所以一种“尽量贴近现实去诠释其背后意义”的观念需要逐渐被认可——定性课

李安然等

堂观察的研究需要得到人们的重视。

所谓定性课堂观察,指观察者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灵活的”收集对课堂事件进行细节描述的信息材料,所谓“灵活”,是指资料收集的这种规则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是基于需求在观察的过程中形成,在观察后根据回忆加以追溯性的补充与完善,并通过描述性、评价性的文字记录现场感受和领悟[27]。周文叶提出定性的记录方式包括描述体系、叙述体系、图示记录、技术记录四种记录方式。

定性课堂观察的优点如下:第一,定性课堂观察作为质性研究取向的一种课堂研究方法,其具有开放自由的特点。第二,定性课堂观察不仅能够充分描述观察情境,还可以保留事件的自然顺序、逻辑顺序、甚至可以发现一些事先无法预测的事情。但同时定性课堂观察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比如相对于定量观察而言,定性观察往往只能针对小样本的课堂行为进行观察,偶然的一次观察并不能说明课堂观察的具体行为;定性课堂观察对于资料的处理较为繁琐、耗时;定性课堂观察的主观性较强,记录的水平与观察者个人的经验、叙事能力有着极大关系,不同的观察者对同一事物的观察记录很难达到较高的一致性,这就使课堂观察结果的效度不易具有客观性与科学性。

针对于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各自的优点与局限,近年来学者们开始提倡将两种方法综合使用。早在2002年学者杨跃就从教育研究的特殊性来说明了结合的必然性、从问题来源的多元性来描述了“结合”的基点、从两种范式的互补性来阐释了“结合”的可能性、从实际运用的单一性来讲述了结合的“结合”的紧迫性[28]。实际上,在一个较为完整的课堂观察中,仅用一种单一的手段就想达成目的几乎是不可行的,往往需要不同方法的补充使用。对于如何应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理念来进行课堂观察,付黎黎认为教育工作者可以遵循“拿来主义”、“锦上添花”、“自力更生”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来进行课堂观察研究。

3.5. 课堂观察的反思

课堂观察作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在我国处于快速上升发展时期。但我们应秉持着辩证的目光去看待它。有学者提出了对课堂观察局限性的探讨。学者陈瑶作为我国课堂发展的带路人,在其《课堂观察:限度和及其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了课堂观察的局限性——理论表浅化,专业性欠缺,此外还指出课堂观察难以反映课堂生活的全貌,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课堂的问题,却难以说明影响课堂的社会因素问题[29]。对此,黄江燕认为,首先,课堂观察应积极吸收教育学的观点;其次,课堂观察的定量观察工具的开发应该要加强高校同中小学的合作,同时注重不同学科间的差别;第三,对于定量观察工具信度和效度问题必须得到重视。

此外,学者杨玉东提出当前对于课堂观察的研究存在三种倾向的缺失——“教育实践运用取向”的缺失、“学科内容角度分析”的缺失、“整体上还原课堂”的缺失。并提出了作为实践性技术的“课堂观察”方法的发展性建构——基于课堂观察对于教学行为改进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取向、遵循“记录–诊断–评价”的技术路线,重点从通识性信息记录和分析技术、学科性内容分析和诊断技术、“以学论教”学习效果的评价技术三个层面开发课堂观察技术[30]。

李长吉教授指出了课堂观察尚存在如没有形成系统的指导理论、观察方法单一、量表缺乏针对性、研究结果的应用范围窄等不足,从而导致了课堂行动研究的相对滞后。并提出课堂观察研究的视角应多样化与综合化、课堂观察研究应坚持结合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课堂观察框架和量表的开发应针对具体学科的改进方法。任何一项研究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课堂发展也不例外。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生生不息的前进。

4. 结语

本文简要回顾了课堂观察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并重点对我国课堂观察的理念、定义、特征、方法

李安然等

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总结。可以看到,课堂观察在我国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一般,十分迅速。但笔者认为课堂观察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诸如课堂观察应积极吸纳教育学的知识,其定量工具的开发应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别,也要加强高校同中小学之间的合作。同时,为了保证观察工具推广的科学性,我们也应深刻重视定量观察工具信度与效度的问题。最后,对于处于教学中心的教师而言,更应重视自身观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波. 社会科学方法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164.

[2]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 4-5.

[3]黎荷芳. 关于教育研究中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问题的探讨[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 2002.

[4]Hopkins, D. (1993) A Teachers’s Guide to Classroom Research. Open University Press, 110-111.

[5]Wragg, E.C. (2011) An Introduction to Classroom Observation.

[6]周月朗.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浅析[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1994(1): 42-45.

[7]吴康宁. 课堂教学社会学研究中的现场观察[J].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8(1): 27-34.

[8]顾泠沅, 周卫. 课堂教学的观察与研究——学会观察[J]. 上海教育, 1999(5): 14-18.

[9]陈瑶. 课堂观察方法之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0.

[10]陈瑶. 课堂观察指导[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4-5.

[11]崔允漷, 沈毅, 周文叶, 等. 课堂观察20问答[J]. 当代教育科学, 2007(24): 6-16.

[12]黄江燕, 李家鹏, 乔刘伟. 课堂观察研究的文献综述[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12): 130-134.

[13]柳夕浪. 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修订版)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00-101.

[14]崔允漷, 周文叶. 课堂观察: 为何与何为[J]. 上海教育科研, 2008(6): 51-53.

[15]李长吉, 余芳艳. 课堂观察研究:进展与趋势[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0, 2(6): 88-93.

[16]桑国元, 于开莲. 基于人种志视角的课堂观察理论与实践[J]. 中国教育学刊, 2007(5): 48-51.

[17]钱金明. 三力合一, 夯实课堂观察平台[J]. 江苏教育研究, 2008(16): 55-57.

[18]吴江林. 基于合作体的课堂观察: 教研组的视角[J]. 当代教育科学, 2009(2): 23-27.

[19]陈瑶. 课堂观察指导[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14-18.

[20]张菊荣. 课堂观察: 基于实践改进的研究“革命”[J]. 江苏教育研究, 2007(6): 9-10.

[21]金燕娜. 论课堂观察及其价值[J]. 青年学报, 2007, 24(1): 33-37.

[22]杨东. 课堂观察的类型与方法[J]. 教学与管理, 2014(11): 1-3.

[23]周文叶, 杨璐. 课堂观察20问答——课堂观察的类型有哪些[J]. 当代教育科学, 2007(24): 13.

[24]张菊荣. 课堂观察: 教师研究课堂的基本方法[J]. 江苏教育研究, 2007(7): 18-20.

[25]付黎黎. 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有“质”有“量”的课堂观察[J]. 当代教育科学, 2009(10): 29-31.

[26]沈毅, 林荣凑, 吴江林, 等. 课堂观察框架与工具[J]. 当代教育科学, 2007(24): 17-21.

[27]沈毅, 崔允漷. 课堂观察: 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1-23.

[28]杨跃. 试论教育研究中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兼与“整合观”商榷[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3, 19(2): 14-19.

[29]陈瑶. 课堂观察:限度及其问题[J]. 上海教育科研, 2011(1): 68-71.

[30]杨玉东. “课堂观察”的回顾、反思与建构[J]. 上海教育科研, 2011(11): 17-20.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doczj.com/doc/f67495190.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0-4398,即可查询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doczj.com/doc/f67495190.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doczj.com/doc/f67495190.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ve@https://www.doczj.com/doc/f67495190.html,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行动研究方案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行动研究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课程改革实验为动力,以转变教学思想、接收、融合、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为目标,立足教材实验,深化学科教研,着眼课堂教学,力求尽早尽快地让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适应新的课改要求,达到深化专题研究的效果。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我校继上学期语文学科开展的“诊断式听课”后进行语文课堂观察的行动研究。通过诊断分析研究、教育叙事以及案例教学等校本研究方式,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中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以及自主学习意识、探究意识、能力培养的作用、意义和策略等进行实践研究,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取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研究和创新的能力。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不断优化学生成长环境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 三、主要工作 ①成立专题研究小组,形成共识,获取经验; ②定期组织专题研讨会,通过经验交流,研究课指导,互动交流,深化研究; ③征集专题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然后筛选经验、整理推广; ④形成语文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的叙事研究报告。

四、研究小组 五、分月工作安排 9月 拟定小学语文课堂观察的行动研究实施方案,9月16日开展语文教研活动,发放表格一即“语文课堂观察的行动研究之提出问题”。10月 总结9月工作。每位教师进行课堂观察,组内教师互相听课,不得少于两节,发放表格二“语文教学片断记录”。 11月 总结交流10月工作,教师进行比较、分析深入反思,发放表格三“比较分析表”形成完整教学案例。 12月 11月工作总结,筛选经验、整理推广,每位教师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的叙事研究报告完稿。1月 语文教师课堂观察叙事研究报告评比,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三等奖3名。典型优秀《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的叙事研究报告》全校交流。

课堂观察心得体会

课堂观察心得体会 英语组姜海献 通过学习让我对课堂观察有了初步的认识。课堂观察与传统的听课相比,我认为传统听课关注的是全面的整体的课堂,而课堂观察则把观察的视角缩小,从点中看全面。也可以说课堂观察是在传统听课的基础上把听课目标更细致化,更明确化。另外传统听课基本上是每个人各自听完课后发表相关的意见。然而在一堂课上,一个听课老师既要观察开课老师的一言一行,又要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这样对于听课老师来说确实很难观察得细致、全面。课堂观察则是通过集体合作,分清各小组听课目标,在此基础上更明确地把握听课重点,甚至有时会通过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得到有力的数据证明,从而更加客观地进行评论。通过某个细节,某个特定的角度,观察课堂,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课堂观察后的反思,让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作为青年教师,如何通过课堂观察使自己的教学有效性提高,除了平常开课时,作为被观察对象,在课后从其他老师那听到指正和建议外。我觉得自己平常在教学中的自我反思则更加重要,毕竟听课的次数有限,也不可能把自己的每堂课都录下来。所以每节课后能及时地反思课堂上观察发现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课堂上,有时候我也会不自觉的问学生“对不对?是吗?”诸如此类的口头禅。虽然没有统计过,但自己也感觉到出现的频率好象还挺多的。另外,在问题的设计上,也存在着问题多,问题散的不足。自己感觉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都有必

要问,但是在实际课堂上操作的时候,有些问题就显得太浅,一问就知道,要么就问得太深,学生无从下手。这些是对教师自身的观察反思,那同样如果是对后进生每节课也进行观察反思,通过记录下的内容再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是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时可能只能观察到一部分不足之处,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反思是找到存在的问题,而从观察老教师的课堂中则是找到解决自身不足的方法,从而积累经验。观察他人的课堂,可能因此发现他人的课堂经验,也可能总结出他人的课堂教训,但课堂观察归根结底还是要服务于自己的课堂,加深自身对于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 确实一堂英语课要上好,需要注意很多细节。例如:多媒体的使用、教师的语言是否有感情、问题的设计、朗读的指导、板书的设计、学生的反映等。但是一堂课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一个教师也不可能是毫无缺点的,然而课堂观察则是尽可能的发现问题,减少缺点。教学优点越多,缺点越少,那么课堂教学就越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将努力战胜这些自身存在的缺点,提升教学水平。 接着,谈谈教学内容的观察诊断。从这个维度诊断课堂教学需注意:1、选择教学内容是否合适:符合课标规定、与教材要求吻合、与研究适应、学生需要等;

行动研究案例

附录八:行动研究案例 小学英语Pair Work的行动研究① 摘要: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英语教学实践的反思方法,是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与科研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资料收集、理论研究与分析讨论,使教学行为朝着更专业、更系统的方向发展。根据研究侧重点的差异,本行动研究分为对Pair Work的初步研究和以帮助差生为重点的Pair Work的行动研究。 关键词: 行动研究; Pair Work; 控制性练习; 观察法; 访谈法 一、行动研究的第一阶段:关于Pair Work英语活动的初步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Pair Work,即两人一组进行课堂活动,是小学英语课堂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在组织Pair Work时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做得比较成功,但也常有少数同学的会话效率不高或活动失败的现象。例如,有的被一方独占话题,双方很少交换“话轮”;有的双方各行其事,“有话而无会”;有的使用母语为中介语,小声低语等。当教师请“会话未成功”小组当众会话时,也常常出现两人的对话不能连贯表达,致使会话无法继续进行。 (二)原因假设 是什么原因使得Pair Work未能充分发挥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预期作用呢?笔者对其试做以下假设: 1.教师示意不清 2.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 3.活动安排得不合理,如时间紧、话题枯燥等。 4.其它个人因素,如两人关系、性别及性格差异等。 (三)研究方法 1.调查问卷的研究过程 针对以上假设,调查问卷设计如下: (1)考查学生对会话活动的兴趣:是否喜欢两人一组活动? (2)考查教师示意是否清晰:会话活动前,老师是否示意清楚? (3)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因素:你喜欢与什么样水平的同学一组练习? (4)考查性格差异因素:你喜欢与什么样性格的同学一组练习? (5)考查交往差异因素:你喜欢与平时相处怎样的同学一组练习? (6)考查性别差异因素:你希望与什么性别的同学一组练习? (7)自我判断:你认为哪些是两人对话活动成功或失败的主要原因? 调查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共90人。 调查结果: 在90份有效答卷中,77.5%的学生喜欢做Pair Work,基本肯定了会话活动的积极意义。对影响会话活动未成功原因的调查结果: (1)有79%的学生很清楚教师下达的任务与要求,可基本排除假设中关于教师示意不清的因素。 (2)有68.9%的学生对性别差异取无所谓态度,因而假设中的性别差异因素也可以排除。 ①祝珣. 小学英语Pair Work的行动研究.基础英语教育,2005(3)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与分析诊断报告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与分 析诊断报告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与分析诊断报告 松江区民乐学校黄秀丽 一、基本情况 本次课堂观察与分析实验的三堂课均为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中首批推出的科目之一---小学英语牛津教材的教学反思录像课。执教老师均为0至5年内的年轻教师,她们的基本情况如下: 表一三位执教老师基本情况 二、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一)课堂教学简介

1、课型:三节课中,严老师的第一节课是句型教学的情景教学,倪老师的是词汇教学的新授课,而顾老师则是语句的新授课。上课时间分别为29分钟、33分45分和42分12秒。 2、主要教学环节:一(1)班以水果与动物、文具等为说话材料,教学What’s this/that It is …以句型教学为主要内容。一(3)班以句型为基础,继续教学本单元中的新单词bean、taro,通过安排不同的活动巩固新单词。五(2)班则教学“Rules for the swimming pool”,让学生明白应遵守游泳池的哪些规则,为什么三堂课正巧是三种教学内容,较好地体现了英语课的不同课型,很具有代表性。 (二)课堂教学提问分析 现提供课堂教学片段中提出的问题数作为样本,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 表2 课堂提问技巧水平 表3 提问行为检核表汇总

从课堂记录资料分析,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1.提问技巧方面: 一是教师课堂提问数量适宜,问题设计富有层次性,难易度较适合学生学习水平与认知能力。尤其从学生的听、说能力上下了较大的功夫,能引导学生探究思考。 二是上课提问时较注重推理性问题的提出,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作答。推理性问题显示出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区别,高年级的推理性问题较多,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课堂观察”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式(讲座稿)

“课堂观察”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式 2013/10/22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 自从有了课堂教学以来,观察课堂的行为就一直存在,但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的课堂观察,源于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发展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国,兴起于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校本教研热潮中。对传统的听评课进行专业化改造的研究与实践,使得课堂观察与评价走进学校的日常教学、教师的专业学习和团队的合作研究。 1、定义: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2、特征:课堂观察由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是一种行为系统。 课堂观察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的信息,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以此改善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是一种课堂评价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阶段。从课前会议的讨论与确定,课堂中的观察与记录,到课后会议的分析与反馈,构成了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工作流程,是一种工作流程。 课堂观察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团队进行,在课堂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教师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是一种团队合作。 课堂观察对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形成学校合作文化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堂观察的框架设计 (一)课堂观察的框架及设计依据 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有一个简明、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具体观察的“抓手”或“支架”, 研究者尝试从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构建这样一个课堂观察框架,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依据。 理论依据主要是对课堂构成要素的认识,即课堂主要由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四者既各有所指,又相互关联。 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怎么学或学得怎样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课堂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教学维度主要关注怎么教的问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程性质维度主要指的是教和学的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它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面对的教与学的客体。三者之间,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通过课程发生联系。 在整个互动、对话、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课堂文化。因此,课堂文化具有整体性,关注的是整个课堂怎么样的问题,是课堂中各要素多重对话、互相交织、彼此渗透形成的一个场域。

“基于课堂观察改进小学英语教学的行动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基于课堂观察改进小学英语教学的行动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听课和评课。在实际情况中,学校管理者和我们教研员都把听课和评课作为提高课堂效率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听什么?怎样听?怎样才能使我们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自己缺乏必要的研究和指导。教师的听课行为存在主观性、随意性、盲目性和经验性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差等的一些特点,鉴于此,我们需要通过引入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来规范我们的听评课行为。它通过一定的量表或技术手段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带入到研究的状态中,既能让做课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也能让听课教师通过观察和分析作课教师的教学行为,获得反思性的认识,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它也同时能够监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为我们客观、真实的进行课堂评价奠定基础。课堂观察能让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功构建有效课堂;同时也能唤醒教师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对于改进我区小学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能够关注课堂教学,让学校教学领导、教研员和教师们掌握一系列科学、客观、可信度高的课堂观测工具,有效、深入地对我们课堂教学事件、教学行为进行有策略的观察和详细的记录,以此效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构建有效课堂,并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让学校教学领导、教研员和教师们意识到科学的课堂观察测量工具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2.通过研究,让以上相关人员能够掌握一系列的科学课堂观察测量工具,学会如何进行课堂观察。 3.通过研究,教师们学会如何利用课堂观察所得的数据,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构建有效课堂,并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 4.通过研究,建立小学英语课堂观察资源库和研究个案集,便于今后的研究、学习和推广。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课堂观察在西方社会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经验主义方法论指导阶段 20世纪20-30年代,观察作为一种经验主义方法被引入教育领域,但是这一阶段的课堂观察仅作为一种方法,过程也是一种纯粹的观察和归纳,缺乏逻辑上的全面性和内容上的综合性。

课堂观察分析报告

下面,我根据这张量表谈谈我对今天凌老师《竞争与合作2》课的一些看法,不足之处敬请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1、课堂话语的时间。根据观察的数据,凌老师讲授的时间为20分钟,学生活动的时间也为20分钟,师生互动的时间为5分钟,过程中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时互动时间充裕,对于这样一个时间分配是比较适中的。这样的时间安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自主的学、主动的学。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是真正融入了课堂,效率高。 2、课堂话语的措辞。根据观察,凌老师的吐词清晰,语速适中并不时利用鼓励性的语言,营造了和谐、民主的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课堂话语的插话。每一次学生的作答,凌老师都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增强学生的持续性学习;面对学生的回答问题,凌老师总是耐心倾听、冷静分析、合理引导,发扬民主,从来打断学生,尊重学生,张扬学生的个性,尽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让他们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欲望,并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行为习惯。 小小建议: 1、教师讲解的时间可以再缩短一些,把感受合作拼图游戏的小组分享的时间适当加长一些更好,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经验或教训的时间也可以稍微多一点,让学生真正懂得良好合作的意义。

2、在小组分数统计上,教师应更多的照顾一些弱势的小组,给予他们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总分体现和谐课堂、民主课堂。 个疑问,是关于咱语文这个学科的,身边一直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语文不需要投入那么多时间,反正拉不开差距,而且投入的时间与分数不成正比,可能花了很大力气可分数并不太高。有位老教师曾说过这样的话:“要是想让哪个班成绩差,好办,语文老师多下劲,多让让他们学语文,到时中考、高考成绩准差,其它科都不好不说,语文也不好——语文教与不教、学与不学一个样。” ——摘自特级教师党红英《语文教师,不能在别人的浅薄中迷失自己》 缘起三:“痛心”的“2009届初三中考绩效考核”。 5月份,某区某校兑现的这份考核,竟然不顾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将其优分率与数理化“比拼”,教师和领导者的“抗争”结果,语文学科很“受伤”。 面对如此桩桩尴尬的现实,不断叩问:语文课堂效益,何以流失?语文,何以“被边缘化”? 缘起四:区教育局提出“教学效益年”活动,区教科室筹办“同题博客比赛” 为近距离观察我校及兄弟学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实情,磨砺经验,熔铸底气,搜讨精研,开一剂“救课”的“良方”。本学年笔者已听评课28节。为节约篇幅起见,现重点选取《孙权劝学》、《感

跟踪式课堂观察报告

跟踪式课堂观察报告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需要通过教学提问来表现。所以,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将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观察背景 新课改的呼声下,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所烦恼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当前的教育不再是说教模式,而是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互动的过程避免不了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但不同的提问模式却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教师有效性提问便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之一。所谓教师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经过统计发现这个教学提问占据课堂教学时间的60%以上。如何确保有效性提问,是课堂质量的关键。 教学有效性提问只要关注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是否根据教学目标,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制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精心设置的问题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效的提问还能提高信息交流,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师生有效互动,最终提高教学实效。 二、观察策略与方法 编制《教师有效提问观察表》,对初三政治课堂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教师提问在思品课堂上的有效性。 第一次课堂观察课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二次课堂观察课题:《走向世界的中国》 三、观察的班级情况 初三(1)班人数37人,男生20人,女生17人。执教者既教政治,又教历史,平时与学生的交流接触较多,所以学生在日常教学及情感上给予的支持和配合较多。而且学生较活跃,课堂气氛较轻松,和谐。 学情分析:学生进入初三学习已半学期,学生已经懂得了学习初三政治的基本要素,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已学了基本经济制度,为学习本框奠定了基础。 四、观察与统计 为最大限度的保持课堂的原生态,课前并没有跟开课老师进行过交流。课堂配备摄像机,保证能够完整的记录每一个提问,然后对记录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教师提问记录表 问题类型具体类型问题数量统计 有效问题1、铺垫型765.1% 2、思考型30 3、提醒型17 小计54 低效问题4、过易的1030.1% 5、过难的1 6、无意义重复的11 7、表达含糊不清的1 小计25 无效问题4 4.8% 其他问题“是不是”很多

课堂观察的实施

课堂观察的实施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法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二、课堂观察的基本原则: 目的性:课堂观察的目的指向一定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系统性:研究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来选择课堂观察的策略,对观察的整个过程作出系统的规划; 理论性:课堂观察本身和观察研究的教育现象以及教育问题都应该以一定的教育问题作指导; 选择性:围绕研究矛盾目的选择观察的问题、对象和方式; 情景性:现场记录的有意义的行为和事件以及相关理解和感受,为对观察结果进行准确解释、研究提供背景资料。 三、课堂观察的具体特点: 现场实施:观察人员在事件发生的当时就开始记录并开始对它们进行研究; 简便易行:观察设计简便、过程可长可短、可整可零,适合教师使用; 样本量小:观察研究的问题、场景和对象比较微观,可使研究更深入细致; 主观性强:观察者就是首要的研究工具,所观察的又是有主观意识的人的行为,所以主观性不可避免。 四、课堂观察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课堂观察前的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 第二步:课堂观察——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 第二步:课堂观察后的工作——资料的分析与结果的呈现。 教师从事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的具体步骤可为: 1.确定研究的目的和观察的问题——针对实际工作中所需解决或改善的问题确定研究方案; 2.研究的准备——工具准备(问题体系、观察的框架、表格或录音录像设备等); 教师素质准备(意识、方法或技术如观察研究模式等)。 3.观察的实施——自我观察、合作观察的选择实施(记录、问卷调查、访谈); 4.分析与思考——对观察的信息或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报告

观察设计 准备阶段。1.制订观察方案,做到五个确定,即确定观察主题、确定观察内容、确定观察工具、确定观察方法、确定成员分工。 对观察主题进行细化理解,认为“提问的有效性”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有效的,包括铺垫型、思考型、提醒型及其他;二是低效的,包括过易或过难的、无意义重复的、表述含糊的;三是无效的,即没有必要的提问。2.准备人手一份课堂教案,对教材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在观察时更多地聚焦于我们的主题。现场阶段。主要任务是观察与记录。本次观察研究中,我们采集了整节课上教师的几乎所有提问及学生的回答、教师的理答情况,以备课后作出更客观准确的分析与研究。 反思阶段:即观察之后的反思与分析。我们对所有问题进行了逐一的分析与归类,选择了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具体剖析并进行相应的讨论。 本次观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分时段分小组的观察方法。我们将进入课堂的观察人员根据时段进行分工,每二人一组,进行观察。 三、观察引发的困惑 我们对课堂提问进行了汇总与处理,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果,也由此给观察者和观察对象带来了困惑。 1.从量上看来,教师课堂提问数量偏多,形成了教师对学生一问一答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什么有这么多问题呢?这是困惑之一。 2.教师所提的核心问题并不多,在交流时却分解成了很多小问

题,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细小的问题来支撑一个核心问题呢?这是困惑之二。 四、观察问题解疑 1.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被观察教师口才一流,思维敏捷,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以及反应状况。整堂课课堂节奏过快,平均每分钟要提1个问题,学生忙于应付,无暇思考,思维停留于浅表层次,无法向纵深方向发展;面对学生不够理想的回答状况,教师势必要进行诸如“再想一想?”“还有吗?”之类的不断追问与提醒,导致问题数量增加。这样不良循环,得不偿失。 2.教师过多依赖提问展开教学过程 每一个环节,教师总是以各种各样的问题串联起来,这样导致有些问题完全可以不问或根本不是问题却要画蛇添足提出来,如答案在书上的问题,教师自问自答的问题以及学生脱口而出的问题等。 2.无法调控生成,教师点拔功力欠火候教师处理学生的回答时由于答案与自己的预设相悖,此时教师因缺少经验等原因不能机智应对或者点拨不够,造成这一教学环节很难收到相应效果而反复纠缠于同一个问题无法自拔。这时教师采取的方法就是不断增加提问的数量以解决这一尴尬局面,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而且,有些问题本来是有效的,可教师由于不会点拨或引导不当致使有效问题也不有效了。 五、观察建议 1.转变观念,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分析诊断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分析 诊断报告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分析诊断报告小学数学共开设了3节课,涉及到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3个年级,执教的3位老师中有2位教龄在10年以上,其中一位教师是备课组长,区首届教学能手。另外一位教龄5年。 二、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一)课型类别、教学环节与时间配置 本次所开设的3节课均为新授课,一节是计算教学新授课《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一节是几何知识新授课《圆周长》,另一节是几何知识概念课《角的大小》。 本次开设的3节课就教学环节而言大致都可分为:引入部分——揭示课题——展开研究——巩固应用。 (二)课堂提问分析(包括提问技巧水平和提问行为) 表1 课堂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片断) 表2 教师提问行为分析表(一)

表3 学生回答的类型分析表 结论: 教师提问方式正在转变,推理性问题占30%以上,创造性问题的设计已逐步被教师重视,但教师之间还存在差异。 (1)提问具有包容性和启发性。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这种简单机械的问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恰当的提问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这3节课中,教师所提推理性问题共56个,占问题总数的%,相应地学生的回答也不只是停留在机械判断是非上。反映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只是把教材问题化,即设计一连串的问题,一问一答,在形式上很热烈,实际上却没能触动学生的思维,而是居高临下的设疑、激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对象的一系列“矛盾”之中,造成学生心理的“不平衡”,从而激起求知欲。

如何进行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课堂观察 上传: 连文亮更新时间:2012-12-27 22:41:25 如何进行课堂观察 1.课堂决定教学质量 一个学生受完普通教育要上完一万节课,一名中学生在校有80%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可见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内容。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每一节课,向40分钟要质量。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是由课堂教学质量来决定的。 2.为什么要强调课堂观察?(过去更多的是说听课评课) 课堂观察,是教师的一个基本素质,是教师反思的重要途径,是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方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宝贵资源。 3.你所理解的课堂观察是怎样的?与传统的听课、评课相比有什么不同?(请老师们思考后再回答)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 1、课堂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观察,即日常的观察(有意无意)。课堂观察是在一般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技术,它有明确的观察目的,除了运用个体的眼睛、心智之外,往往还要借助一些特制的观察工具。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是教师进行日常行动研究的主要方式。 2、课堂观察的基本特点: (1)目的性 指向一定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无论是观察对象(听哪个教师的课)和场所的选择(到哪个班听课)、观察内容的设定(听什么内容)、观察方法的设计(以定量为主还是以定性为主)等都要围绕着研究的目的。 (2)系统性 日常的不自觉的日常的细致的细致而系统的 低层次高层次 观察具体情况的观察具体问题的观察 (3)理论性 教育理论指导我们正确解释教育的现象和问题,并引导教育现象或问题发展的正确走向。因此,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以及观察结果的解释中,教育理论的指导不可或缺。也就是说课堂观察必须有教育理论的支撑。

课堂观察的方法与技术

课堂观察的技术与方法概述 成都华西中学牟林 [摘要] 成都市信息技术条件下基于课堂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首要的一步是掌握课堂观察的技术与方法。本文对时下流行的一些课堂观察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一个概略的梳理并表达了笔者的一些观点,或许对课题研究有些帮助。 [关键词] 课堂观察 序 一个人能够对某个问题有所知的唯一办法是听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意见,了解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的。所有有智慧的人都是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其智慧的,人的智力的本质决定了只有这种方法才能使人变得聪明起来。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自由论》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然而,有效地反思必然基于有效的课堂观察。可以这样说,没有课堂观察就没有教学反思。 课堂观察,萌芽于上世纪20年代,50年代贝尔斯的互动分析技术拉开了课堂量化研究的序幕,60年代弗兰德斯的师生语言互动分析系统FIAC开始了现代意义的课堂观察,70年代“课堂人种志”方法引入课堂观察,90年代霍普金斯的《教师课堂研究指南》系统地论述了课堂观察……课堂观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日趋成熟。有资料显示,上世纪末我国才开始关注这一概念和与之相关的话题。 一、课堂观察的概念 课堂观察,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的感官及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这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对课堂观察的定义。 当然,也有学者说得更具有操作性——课堂观察是一种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它将课堂中的问题具体化为序列观察点,将课堂中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彼此联系的空间单元,并透过对序列观察点的时间与空间单元的定格、扫描、统计、描述和记录等操作,得出观察结果。这些结果能够促进教师进行反思、分析、推论,并由此促使教师教学实践行为的改进,最终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我们看到,课堂观察是一种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公认的看法。所以,课堂观察表现出科学研究方法的共性: 目的性:为教师的反思提供资料和数据,以达到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在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促进教师成长的目的。 系统性:它是由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方法、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的行为系统。 理论性:它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的一种专业行为。比如,量化分析必然用到统计学。又比如“人种志”研究方法的引入等等。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观察结果的客观性和数据的真实性。

什么是课堂观察法

什么是课堂观察法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要点 课堂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不同于日常的观察。 1.定性方法:研究者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在课堂对观察对象做详实的多方面的记录,并在观察后根据回忆加以追溯性的补充和完善。分析手段主要是归纳法。文字记录是描述性的和评价性的,并且可以把现场感受和领悟记录下来。 2.定量方法:运用一套定量的、结构化的记录方式进行观察,既可以采用“钢笔录音机”,也可以运用录音录像和电脑软件进行分析。 课堂观察的基本原则: 目的性:课堂观察的目的指向一定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系统性:研究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来选择课堂观察的策略,对观察的整个过程作出系统的规划; 理论性:课堂观察本身和观察研究的教育现象以及教育问题都应该以一定的教育问题作指导;

选择性:围绕研究矛盾目的选择观察的问题、对象和方式; 情景性:现场记录的有意义的行为和事件以及相关理解和感受,为对观察结果进行准确解释、研究提供背景资料。 课堂观察的具体特点: 现场实施:观察人员在事件发生的当时就开始记录并开始对它们进行研究; 简便易行:观察设计简便、过程可长可短、可整可零,适合教师使用; 样本量小:观察研究的问题、场景和对象比较微观,可使研究更深入细致; 主观性强:观察者就是首要的研究工具,所观察的又是有主观意识的人的行为,所以主观性不可避免。 课堂观察的分类: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课堂观察进行不同的分类。一般常见的可将课堂观察分为实验观察和自然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结构观察、准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开放式观察、聚焦式观察、结构化观察、系统化观察;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等。现在大多采用的是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的分类。前者是指以结构化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且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资料的课堂观察;而后者是指以质化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且资料以非数字化的形式(比如文字

课堂观察培训心得体会

课堂观察培训心得体会 10月31日,东莞市水乡片小学英语老师精英培训第三期,在高埗镇西联小学举行。 本次培训活动分两部分完成,第一部分是徐苏燕教授给我们讲述《寻找高效课堂密码》的 讲座,第二部分是广州市荔湾区广雅小学彭丽莎老师给我们的讲座《小学英语课堂观察》。经过这次系统的培训,确实受益匪浅,它不但使我对高效课堂和小学英语课堂观察有了更 深刻的理解,还给予我在教学思维上更清晰的指引。 所谓课堂观察,就是观察课堂运行状况,对其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谋 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 课堂观察是一种行动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一种方式,是教师团队的有效合作。听课、 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 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径和 手段。因此,听课、评课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平时我们听 课也不少,评课更是泛泛而谈,对自身的教学能力的提高不明显。今天听了彭丽莎老师的《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专题讲座,彭老师结合了自己广雅小学教学长达三年之久的小学英 语课堂观察课题的经验,给我们讲述了课堂观察定义、意义,分析了课例研究和课堂观察 之间的关系,如何评价一堂优质课,从而更好地反思我们日常教学活动中不足之处,以及 如何去纠正,从而真正从本质上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力。主要通过课前会议、课中会议 和课后会议进行讲述: 课前会议: 我们观察者在课前会议中应该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上课的主题、关系和地位、本班情 况学生的思维特征、学习习惯、不同层面学生的比例和具体座位的安排、课堂气氛等等、 通过这次课堂观察明白到什么、重难点在哪里,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本课的大致结构是 什么?有哪些创新或困惑? 课中会议: 彭老师结合自己学校的“二元五次”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课题的经验,给我们展示了 第一代小学英语课堂观察表、还有他们不断改进、改良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 代的观察表。还给我们看了他们进行课堂观察课题会议的视频。从中我们可以更好、更加 直接、真实地体会和学习。 课后会议: 彭老师告诉我们评课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以有利于我们自己的课堂 教学。我们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基于学生的表现和证据,表明学习目标达成了吗?是否达成,能够抓住核心说明几个结论、立足于观察到的证据、再作必要的结论等。

课堂观察报告(附课堂实录)

课堂观察报告 ( 2013届 ) 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 学号:09190113 实习生:阮美霞 实习学校:金华汤溪高级中学 指导教师:唐恒钧麻艳芳 完成时间:2012 年 10 月 18 日 浙江师范大学制 课堂观察报告

生物科学阮美霞1 授课课题:细胞膜和细胞壁 授课科目:生物 授课教师:麻艳芳 授课时间:2012年10月18日 授课班级:高二(2)班 一、教学环节、知识结构与教学顺序 (一)、课堂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 麻老师在教学“细胞膜和细胞壁”这一课时,基本忠实于教材的安排,即先讲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后讲细胞膜的结构组成和各部分成分的功能,再然后讲解生活中实例。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在做几道练习。最后讲解不同生物体细胞壁的成分和功能。 表1 《细胞膜和细胞壁》的教学环节与时间分配 教学环节具体内容时间(秒) 时间% 导入实验:伊红染液注入变形虫体内 伊红染液不会溢出细胞,说明有细胞膜。 56 2.6% 细胞膜实验:玉米胚染色实验。 说明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性。 304 14.2% 细胞膜的第一种成分:脂质。 0磷脂的结构、排布和功能。 ②胆固醇的分布和功能。 451 21% 细胞膜的第二种成分:蛋白质。 ①蛋白质的分布和功能。 223 10.4% 细胞膜的第三种成分:糖类。 ①糖类的分布和功能。 164 7.6% 小结:细胞膜的成分。87 4.1% 0实验:人和鼠细胞融合实验。 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 ②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实例。 337 15.7% 细胞壁0植物、真菌、细菌细胞壁的成分。 ②细胞壁的功能和特点。 163 7.6% 1本课堂观察报告由赵敬言,阮美霞共同完成

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课堂观察分析实施报告

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课堂观察分析报告 摘要:本文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维度,以惠元、??的《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量表》为基本参照工具,通过对示课《牵手一生,是幸福还是谎言》的课堂观察,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按照对象指向分为指向教学容的行为、指向学生的行为以及指向课堂的行为三种类型,旨在对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进行量化观察分析。 关键词:综合课;课堂观察;教师;教学行为 一、观察背景 (一)观察容。本文观察选择的课堂是北京语言大学中级综合课短文教学示课录像。教学容为第16课《牵手一生,是幸福还是谎言》的生词、语法点和课文。该课文长度为600多个汉字,共有21个生词,2个常用词语和4个语法点。教学对象一共12名,国别以亚洲(国、日本、越南、泰国等)居多。该课主讲教师苹是一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二十余年,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在此类课型的教学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观察式。本报告观察记录的具体做法:将示课教学录像进行文字转写,转写重点是教师行为。转写时,尽可能细致地描述课堂上教师各种行为的具体表现,同时尽可能

详细地记录下教师行为发生的条件,以及行为发生后学生的反应及课堂整体状况,为进一步的分析做准备。 (三)观察目的。综合课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干课,每课的生词、新语法点、课文的容都始建于综合课,其他课型基本上是围绕着综合课进行专门的技能训练。对优秀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并进行量化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发现自身问题,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促进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技能等各面的提高。 二、课堂中的教师行为分类 本报告将捕捉到的教师行为按照行为的对象指向分为 三类:1.指向教学容的行为;2.指向学生的行为;3.指向课堂的行为。 (一)指向教学容的行为。指向教学容的教师行为是教师在课堂上为完成某一教学目标或容定向的任务所表现出 来的行为,在本次观察的课堂中具体包括展示、提示、提问三种行为。 1.展示行为。展示行为是教师利用某种媒体向学生提供学习信息的教学行为。这类行为可以由教师完全独立控制。根据所利用的媒体或媒体元素的不同,本课堂中的展示行为较多,有利用多媒体展示文本和图片、运用板书展示课文语法点、运用卡片展示文本以及运用教具展示课文提示词等多种表现形式。

教师的课堂观察行动研究包括八个模式

教师的课堂观察行动研究包括八个模式。它们是, 1、确定研究问题及目的:教师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需要解决和改善的问题决定行动研究的问题和目的。 2、确定观察工具:选择或设计相应的观察工具并对相应的人员进行培训。 3、实地观察记录:运用所选择或设计的观察工具进行课堂观察记录。 4、分析所收集的资料或数据:对数据或者文字资料的分析方法不相同。对于较为复杂的研究,教师可以在专门研究者的帮助下对信息进行分析 5、进一步从多种渠道收集所需要信息:通过粗布研究,焦点更凸显,但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全面了解,可以设计其他的观察方式,或者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或文献资料分析,以求对问题得到更全面真实的了解。 6、讨论结果并拟定行动研究计划:教师汇总观察研究的结果,可能的话,邀请校外专家一起讨论,并草拟针对性的行动研究计划。行动计划应当目标清晰,可操作性强。 7、实施行动计划:行动时研究的关键所在。 8、重复第2至7个步骤:不断修改和调整行动计划并付诸行动,直至达到研究的目的。 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思路 我区开展教育行动研究以“面向教育实践,解决突出问题”为方针,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层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服务为目标,引领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及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和思考,从中发现问题,科学分析,形成行动策略,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必须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方法得当。 首先,教育行动研究以找到一个起点为开端。这个起点是教师个人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也是教师个人希望投入精力去追求和加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效果,以及整理自己的感受和困惑来发现问题;可以从新的教学观念、思想与自己教学实践对照中发现问题;可以通过自己的做法与别人经验的比较来发现问题;还可以主动向学生、家长征询意见发现问题。然后在众多的问题中确定要研究的专题。要注意的是所选专题一定是针对自己教学实践改进的需要,体现实践性;要考虑主客观条件,量力而行,是自己能够研究的,体现可行性;是实践中确实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假问题,体现科学性。 第二,收集资料、分析资料。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找到相关资料充分占有资料,再整理和分析资料,达到对情境的深入透视和理解。资料的收集贯穿整个行动研究的始终。资料收集后需要及时处理,从而对问题及情境了解得更为清

英语高效课堂观察与分析报告

英语教学研活动记录 主题: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观察与主题报告 1月4日,我们围绕高效课堂的构建对肖静老师执教的when was it invented?一课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我们分设立了如下几个角度,以 下是详细材料: 观察目标:课前预习效果及在课堂上的落实情况 观察对象:肖静老师及初三1班全体同学 观察地点:初三1班教室 观察时间:2015年1月4日 观察过程: 8:52 提问单词 采用点名单独提问的方式。 1号女生发音拼写均正确; 2号徐新杰invent scoop heel 发音全部正确; 3号褚建:be used for doing 掌握较好; 4号李涛:calculator adjustable 发音全部正确。 以上几位同学,都回答了2--4个单词,表现良好。 9:10 学习2a时,提问了要求预习的短语:adjustable heels /heated ice cream scoop/battery-operated 。 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 本节课主要是进行Unit9 SectionA部分的新授课讲解,所预习的内容并不多,主要是本节要用到的单词。 在利用检查单词进行课程导入后,徐老师又从单元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回忆了Unit3的重要语法点,然后展开了新课的讲解。在整节的教学内容中,所预习的单词及短语,均为目标语言。师生进行了多次操练。从学生的个人表现、小组回答来看,大部分同学都可以正确的拼读所预习的单词和短语并进行延伸,效果较好。

课堂观察与主题报告 赵丽平 肖静老师这节课讲授初三英语第九单元When was it invented ? section A.主要语法点是被动语态的用法,包括被动语态的时态变化、被动语态在特殊疑问句中的使用以及一些常用词语搭配。主要句型: When was it invented? When were they invented? Who was it invented by? What is it used for? 首先从整体角度对这节课进行分析: 课堂开始第一步是熟悉课上所用词汇如:invent ,be used for, scoop, adjustable ,heel 等 接着联系unit3所学内容引入被动语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本节课重点是被动语态。 下一步是新课。根据句型 When was is invented? 详细解释被动语态。根据基本结构be+ done ,对be 进行变化 When ____ it invented? 让学生填空从而猜测本节主要将那种被动语态。 随后,结合听力材料,让学生找出问题答案,When were they invented? 从而体会被动语态在过去式中的用法。在这之后马上跟上pairwork 联系学生对话能力,对语言的使用能力。 接下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图片思考:who was is invented by? 与此同时教师介绍不同的发明,帮助学生理解。 让学生总结完成句子: When ____ it _______? When ______they ______? Who ______ it invented ______? What ____ it _______ (use)_______? 通过完这些句子顺便对课堂进行总结。 最后进行当堂达标检测。 纵观肖静老师这节课,有下列特点 :一是学习目标明确,开始变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 二是环节步骤分明,衔接自然。 三是重视基础能力培养。 am is are was wer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