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大学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试题及答案

重庆大学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试题及答案

重庆大学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试题及答案
重庆大学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试题及答案

重庆大学 计算机图形学 课程试卷

2007 ~2008 学年 第 一 学期

开课学院: 软件学院 课程号:09005130

考试日期:

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灰度等级为16级,分辨率为1024*1024的显示器,至少需要的帧缓存容量为( A ) A ) 512KB; B ) 1MB C ) 2MB; D )3MB

2. 使用下列二维图形变换矩阵:

T =????

??????100001010 产生图形变换的结果为 ( B )

A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度;

B )以Y=X 为对称轴的对称图形;

C )以Y=-X 为对称轴的对称图形;

D )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度。

3. 下述绕坐标原点逆时针方向旋转a 角的坐标变换矩阵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

| A B | | C D |

A) -cos a; B)-sin a; C)sin a; D)cos a

4. 在多边形的逐边裁剪法中,对于某条多边形的边(其方向为从端点S 到端点P )与

某条裁剪线(即窗口的某一边)的比较结果共有以下四种情况,分别需输出一些顶点。请问哪种情况下输出的顶点是错误的?( C )

A) S 和P 均在可见一侧,则输出P

B) S 和P 均在不可见一侧,则输出0个顶点

C) S 在可见一侧,P 在不可见一侧,则输出S 和线段SP 与裁剪线的交点 D) S 在不可见一侧, P 在可见一侧,则输出线段SP 与裁剪线的交点和P 5. 透视投影中的灭点最多可以有几个?( D )

A) 无限; B) 1; C) 2; D) 3

6. 在简单光反射模型中,由物体表面上点反射到视点的光强是下述哪几项之和?

( B )

(1)环境光的反射光强;(2)理想漫反射光强;(3)镜面反射光强;(4)物体间的反射光强。

A )(1)和(2)

B )(1)(2)和(3)

C )(1)和(3)

D )(1)(2)(3)和(4) 7. 使用下列二维图形变换矩阵: 将产生变换的结果为( C ) A ) 图形沿X 坐标轴方向放大2倍; B ) 图形放大2倍,同时沿X 、Y 坐标轴方向各移动1个绘图单位; C ) 图形沿X 坐标轴方向放大2倍,同时沿Y 坐标轴方向平移1个绘图单位; D ) 图形沿X 坐标轴方向放大2倍,同时沿X 、Y 坐标轴方向各平移1个绘图单位。

8. 下列有关平面几何投影的叙述语句中,正确的论述为( B ) A )在平面几何投影中,若投影中心移到距离投影面无穷远处,则成为透视投影; B )平行投影能真实地反映物体的精确的尺寸和形状;

C )透视投影变换中,一组平行线投影在与之平行的投影面上,可以产生灭点;

D )在三维空间中的物体进行透视投影变换,可能产生三个或者更多的主灭点。 9. 下面关于深度缓存消隐算法(Z-Buffer)的论断哪一条不正确? ( B )

A )深度缓存算法需要开辟两个与图像大小相等的缓存数组

B )深度缓存算法不能用于处理对透明物体的消隐

C )深度缓存算法不能处理空间多边形的相贯与交叉重叠等情况

D )深度缓存算法中不需要对多边形进行排序 10. 在扫描转换多边形中,扫描线与多边形交点的计数,下述哪一个不正确? ( A )

A) 当扫描线与多边形交于某顶点时且该点为局部最高点时,计数2次

B) 当扫描线与多边形交于某顶点时且该点的两个邻边在扫描线的一侧时,计数0或2次

C) 当扫描线与多边形交于某顶点时且该点的两个邻边在扫描线的两侧时,计数1

命题人:

组题人:

审题人:

命题时间:

教务处制

学院 专业、班 年级 学号 姓名

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严肃考纪、拒绝作弊

线

T =

D) 当扫描线与多边形交于某顶点时且该点为局部最低点时,计数2次

11.下列有关光照模型的描述语句中,错误的论述为(A)

A)光线跟踪算法是简单光照模型;

B)全局光照明模型不仅考虑了直接光源的照射,而且考虑了间接光照的影响;

C)简单光照模型不考虑周围环境对当前景物表面的光照明影响,忽略了光在环境景物之间的传递。

D)在简单光照模型中,对物体间的光反射作用,只用一个环境光变量做近似处理。

12.种子填充算法中,正确的叙述是( C )

A)它是按扫描线的顺序进行象素点的填充;

B)四连接算法可以填充八连接区域;

C)简单种子填充算法由于多次递归,费时、费内存,效率不高。

D)八连接算法不能填充四连通区域。

13.下列关于齐次坐标和坐标系叙述,错误的是( B )?

A)齐次坐标的引入使基本变换具有统一的表示形式,便于变换合成。

B)齐次坐标的引入增加了实现的难度,不适合硬件实现。

C)使用局部坐标系简化了图形对象的描述。

D)右手坐标系指当拇指与某一坐标轴同向时,四指所指的方向为绕该轴的正的

旋转方向。

14.在光线跟踪(Ray Tracing)算法中,在哪种情况下应停止跟踪光线? ( C )

A)光线的光强度对于视点的光强贡献很小

B)光线跟踪深度小于一定值。

C)光线遇到某一物体

D)光线未遇到背景

15.关于画家算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原理比较简单。

B)能处理相互穿透的面。

C)属于物体空间和图像空间的消隐算法

D)画家算法的关键是如何对场景中的物体按深度排序,建立深度优先级表。

二、填空(每空1分,共21分)

1.用于减少或克服在“光栅图形显示器上绘制直线、多边形等连续图形时,由离散量表示连续量引起的失真”的技术叫(反走样),常用的方法有(提高分辨率)、(区域采样)等。

2.三维对象建模类型分为线框模型、(表面模型)和实体模型三种。

3.阴极射线管(CRT)的(聚焦系统)通过电场和磁场控制电子束“变细”,保证亮点足够小,提高分辨率。

4.对下图由P0P1P2P3P4P5P6顶点序列构成的多边形经左裁剪边裁剪和上裁剪边裁剪后的顶点序列为(

5.圆的中点生成算法中,通常把圆分成( 8 )个部分,假定当前取点为(xi,yi),那么下一点只能是正右方的A(xi+1,yi)或右下方的B(xi+1,yi-1)两者之一,假设M是A和B的中点,当F(M) < 0时,下一点应取(B )点。

6.如果直线段的斜率: |k|≤1,在DDA算法中,x每递增1,y递增(k )。

7.在光栅显示器上显示任何一种图形,实际上都是一些具有一种或多种颜色的象素集合。确定最佳逼近图形的象素集合,并用指定属性写象素的过程称为(图形的光栅化) 8.消隐算法依据算法实现时所在的坐标系或空间进行分类,可分成(物体空间的消隐算法)、(图像空间的消隐算法)和(物体空间和图像空间的消影算法)三类。

9.增量计算法在光栅图形学的常用算法中有较广的应用,其目的是:

(将计算减少为一个加法)。

10.粗糙的物体表面能够将反射光向各个方向散射,称为(漫反射光)。

11.纹理是物体表面的细小结构,根据纹理的表现形式,可分为(颜色纹理)、(几何纹理)和(过程纹理)三类。

12.凹凸纹理是通过对(物体的表面几何性质)进行扰动来产生凹凸不平的视觉效果。

13.OpenGL的工作方式是一种(状态机制),可以进行各种状态或模式设置。

P3

P

1P2

P

14.画家算法的原理是先把屏幕置成背景色,再把物体的各个面按其离视点的远近进行排序,离视点远者在表头,离视点近者在表尾,排序结果存在一张(深度优先级)表中。

三、判断题(每空1分,共14分)

1.光栅显示系统的优点是刷新频率一定,与图形的复杂程度无关,但会产生走样。(√)

2.若要对某点进行比例、旋转变换,首先需要将坐标原点平移至该点,在新的坐标系下做比例或旋转变换,然后在将原点平移回去。(√)

3.光线跟踪算法的跟踪方向与光传播的方向是相同(相反)的,是视线跟踪。(×)

4.将线段两端点的分区编码逐位取逻辑“与”,若结果为零(非零),则该线段相对于剪裁窗口必为完全不可见。(×)

5.Phong明暗处理算法先计算出曲面在各多边形顶点处的光强,然后再采用双线性插值方法确定在扫描线上每个像素处的光强值,得到多边形的光滑颜色分布。(×)

6.阴影由两部分组成:本影和半影。位于中间的全黑的轮廓分明的部分称为半影

(本影)。(×)

7.非理想镜面反射中,镜面反射指数n模拟镜面反射光在空间中的汇聚程度,n越大,表面越粗糙(光滑)。(×)

8.用光线跟踪方法渲染,自然完成物体的消隐,不用事先消隐。(√)

9.环境映射的效果比光线跟踪好,计算量也少很多。(×)

10.利用连贯性和包围盒等技术可以提高消隐算法的效率。(√)

11.OpenGL是一个与硬件无关的软件接口,可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之间进行移植。(√)

12.利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多边形3个顶点求得两个矢量,这两个矢量的点积(叉积)垂直于多边形,即为该多边形的法向量。(×)

13.OpenGL中的视图变换是将视见体内投影的物体显示在二维的视口平面上。(√)

14.在z 缓冲器阴影算法中,第一次消隐后,阴影缓冲器保存的是距光源最近的物体表面上点的深度值。(√)

四、问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叙述Cohen-Sutherland 裁剪算法的基本思想。

答:对于每条线段P1P2分为三种情况处理。

(1)若P1P2完全在窗口内,则显示该线段P1P2,简称“取之”。

(2)若P1P2明显在窗口外,则丢弃该线段,简称“弃之”。

(3)若线段既不满足“取的条件”,也不满足“弃”的条件,则在交点处把线段分为两段,其中一段完全在窗口外,可弃之,然后对另一段重复上述处理。

2.叙述Z-Buffer消隐算法的基本思想及其优缺点。

Z缓冲区算法是一种典型的、也是最简单的图象空间的消隐算法。在屏幕空间坐标系中, Z轴为观察方向,通过比较平行于 Z轴的射线与物体表面交点的 Z值(又称为深度值),用深度缓存数组记录下最小的 Z值,并将对应点的颜色存入显示器的帧缓存。

Z缓冲区算法最大的优点是简单。它在 X、Y 、Z 方向上都没有进行任何排序,也没有利用任何相关性。算法复杂性正比于 m*n*N。在屏幕大小,即m*n 一定的情况下,算法的计算量只与多边形个数 N成正比。

另一个优点是算法便于硬件实现,并可以并行化。

缺点:1)需要一个额外的Z缓冲器

2)在每个多边形占据的每个像素处都要计算深度值,计算量大

3)没有利用图形的相关性与连续性

3.Gouraud明暗处理算法的主要步骤有哪些?比较Gouraud明暗处理算法和Phong明暗处理算法的优缺点。

Gouraud明暗处理(双线性光强插值):

(1)计算多边形顶点的平均法向

(2)用Phong光照明模型计算顶点的平均法强

(3)插值计算离散边上的各点光强

(4)插值计算多边形内域中各点的光强

Gouraud明暗处理算法能有效的显示漫反射效果,且计算量小;而Phong明暗处理算法与Gouraud明暗处理相比,可以产生正确的高光区域,但它的计算量要大得多。

五、(9分)

已知三角形ABC各顶点的坐标A(3,2)、B(5,5)、C(4,5),相对直线P1P2(线段的坐标分别为:P1 (-3,-2) 、P2 (8,3) )做对称变换后到达A’、B’、C’。试计算A’、B’、C’的坐标值。(要求用齐次坐标进行变换,列出变换矩阵,列出计算式子,不要求计算结果)

六、(8分)用边相关扫描线填充算法将顶点为P1 (2,2),P2(5,1),P3(11,3),P4(11,

8),P5(5,5),P6(2,7)的多边形填充。请说明如何建立新边表NET和活动边表AET 并写出该多边形填充的新边表NET和活动边表AET。

1

2

3

4

5

6

7

8

CQU-SW201205YR

研究生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室内场景OpenGL--实验报告Word版

《高级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班级: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名称:高级计算机图形学室内场景 实验目的:掌握使用OpenGL生成真实感复杂对象的方法,进一步熟练掌握构造实体几何表示法、扫描表示法、八叉树法、BSP树法等建模方法。 实验要求:要求利用OpenGL生成一个真实感的复杂对象及其周围场景,并显示观测点变化时的几何变换,要具备在一个纹理复杂的场景中漫游功能。要求使用到光线跟踪算法、 纹理映射技术以及实时绘制技术。 一、实验效果图 图1:正面效果图

图2:背面效果图 图4:背面效果图

图4:室内场景细节效果图 图5:场景角度转换效果图

二、源文件数据代码: 共6个文件,其实现代码如下: 1、DlgAbout.cpp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DlgAbout.h" CAboutDlg::CAboutDlg() : CDialog(CAboutDlg::IDD) { } void CAboutDlg::DoDataExchange(CDataExchange* pDX) { CDialog::DoDataExchange(pDX); } BEGIN_MESSAGE_MAP(CAboutDlg, CDialog) END_MESSAGE_MAP() 2、FormCommandView.cpp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Tool.h" #include "MainFrm.h" #include "FormCommandView.h" #include "ToolDoc.h" #include "RenderView.h" // Download by https://www.doczj.com/doc/f72312222.html, #ifdef _DEBUG #define new DEBUG_NEW #undef THIS_FILE static char THIS_FILE[] = __FILE__; #endif // CFormCommandView IMPLEMENT_DYNCREATE(CFormCommandView, CFormView) CFormCommandView::CFormCommandView() : CFormView(CFormCommandView::IDD) { //{{AFX_DATA_INIT(CFormCommandView)

计算机图形学试题附答案完整版

名词解释 将图形描述转换成用像素矩阵表示的过程称为扫描转换。 1.图形 2.像素图 3.参数图 4.扫描线 5.构造实体几何表示法 6.投影 7.参数向量方程 8.自由曲线 9.曲线拟合 10.曲线插值 11.区域填充 12.扫描转换 三、填空 1.图形软件的建立方法包括提供图形程序包、和采用专用高级语言。 2.直线的属性包括线型、和颜色。 3.颜色通常用红、绿和蓝三原色的含量来表示。对于不具有彩色功能的显示系统,颜色显示为。 4.平面图形在内存中有两种表示方法,即和矢量表示法。 5.字符作为图形有和矢量字符之分。 6.区域的表示有和边界表示两种形式。 7.区域的内点表示法枚举区域内的所有像素,通过来实现内点表示。 8.区域的边界表示法枚举区域边界上的所有像素,通过给赋予同一属性值来实现边界表示。 9.区域填充有和扫描转换填充。 10.区域填充属性包括填充式样、和填充图案。 11.对于图形,通常是以点变换为基础,把图形的一系列顶点作几何变换后,

连接新的顶点序列即可产生新的变换后的图形。 12.裁剪的基本目的是判断图形元素是否部分或全部落在之内。 13.字符裁剪方法包括、单个字符裁剪和字符串裁剪。 14.图形变换是指将图形的几何信息经过产生新的图形。 15.从平面上点的齐次坐标,经齐次坐标变换,最后转换为平面上点的坐标,这一变换过程称为。 16.实体的表面具有、有界性、非自交性和闭合性。 17.集合的内点是集合中的点,在该点的内的所有点都是集合中的元素。 18.空间一点的任意邻域内既有集合中的点,又有集合外的点,则称该点为集合的。 19.内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的。 20.边界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的。 21.任意一个实体可以表示为的并集。 22.集合与它的边界的并集称集合的。 23.取集合的内部,再取内部的闭包,所得的集合称为原集合的。 24.如果曲面上任意一点都存在一个充分小的邻域,该邻域与平面上的(开)圆盘同构,即邻域与圆盘之间存在连续的1-1映射,则称该曲面为。 25.对于一个占据有限空间的正则(点)集,如果其表面是,则该正则集为一个实体(有效物体)。 26.通过实体的边界来表示一个实体的方法称为。 27.表面由平面多边形构成的空间三维体称为。 28.扫描表示法的两个关键要素是和扫描轨迹。 29.标量:一个标量表示。 30.向量:一个向量是由若干个标量组成的,其中每个标量称为向量的一个分量。 四、简答题 1. 什么是图像的分辨率?

报考前十位的高考理科热门专业主要是

报考前十位的高考理科热门专业主要是: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类、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由于金融学、经济学、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经在高考文科热门专业中进行过介绍,这里只介绍其他七个专业。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课程: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电工电子学、理论力学、机械原理、理论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电子技术材料力学、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微机原理及应用、控制工程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数控技术。 学生应具备能力:具备机电系统设计制造的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进行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还要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机、电、计算机结合的机电系统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的能力;具有从事现代柔性加工系统的应用、运行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机械产品的开发设计,机械产品的制造加工;机械产品的组装、调试、检测;机械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及技术改造;机械产品和设备的营销、技术服务、生产管理等工作。 二: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课程:高等数学、英语、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C 语言、VB程序设计、电子CAD、高频电子技术、电视技术、电子测量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网络与办公自动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单片机技术、电子系统设计工艺、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等课程。 学生应具备能力:较系统地掌握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能力: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就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工作。 三:通信工程 专业课程: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电路、无线通信方向系列课程、光通信方向系列课程、多媒体通信方向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电路。 学生应具备能力: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 四:土木工程 专业课程:建筑制图上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 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化学,大学物理(I),土木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学,工程地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Fortran程序设计,1080房屋建筑学,荷载与结构可靠度,工程经济与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土木工程施工,基础工程,砌体结构,混凝土单层厂房结构,房屋钢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材料力学实验,力学与工程概论,计算方法,弹塑性力学,土木工程英语,建设法规,桥梁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地基处理,岩土工程,建筑设备,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科学计算仿真。

《计算机图形学》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 1 0 分) 1、 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图形是指由点、线、面、体等 和明暗、灰度(亮度)、色 彩等 构成的,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带有灰度、色彩及形状的图或形。 2、 一个计算机图形系统至少应具有 、 、输入、输出、 等 基本功能。 3、 常用的字符描述方法有:点阵式、 和 。 4、 字符串剪裁的策略包括 、 和笔划/像素精确度 。 5、 所谓齐次坐标就是用 维向量表示一个n 维向量。 6、 投影变换的要素有:投影对象、 、 、投影线和投影。 7、 输入设备在逻辑上分成定位设备、描画设备、定值设备、 、拾取设备 和 。 8、 人机交互是指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它是人与计算机之间各种符号和动作 的 。 9、 按照光的方向不同,光源分类为: , , 。 10、从视觉的角度看,颜色包含3个要素:即 、 和亮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 30 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后的括号内) 1、在CRT 显示器系统中,( )是控制电子束在屏幕上的运动轨迹。 A. 阴极 B. 加速系统 C. 聚焦系统 D. 偏转系统 2、分辨率为1024×1024的显示器需要多少字节位平面数为16的帧缓存?( ) A. 512KB B. 1MB C. 2MB D. 3MB 3、计算机图形显示器一般使用什么颜色模型?( ) A. RGB B. CMY C. HSV D. HLS 4、下面哪个不属于图形输入设备?( ) A. 键盘 B. 绘图仪 C. 光笔 D. 数据手套 5、多边形填充算法中,错误的描述是( )。 A. 扫描线算法对每个象素只访问一次,主要缺点是对各种表的维持和排序的耗费较大 B. 边填充算法基本思想是对于每一条扫描线与多边形的交点,将其右方象素取补 C. 边填充算法较适合于帧缓冲存储器的图形系统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设计书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设计 书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15-1班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图像融合的程序设计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 自2018 年1 月10 日起至2018 年1 月12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 2-201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1.本课程设计的目的 (1)熟悉Delphi7的使用,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2)了解并掌握图像融合的各种实现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3)初步掌握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分析,程序设计,代码编写、测试等基本方法;(4)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实践中认识、学习计算机图形学相关知识。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 (1)研究课程设计任务,并进行程序需求分析; (2)对程序进行总体设计,分解系统功能模块,进行任务分配,以实现分工合作;(3)实现各功能模块代码; (4)程序组装,测试、完善系统。 2)创新要求: 在基本要求达到后,可进行创新设计,如改进界面、增加功能或进行代码优化。

3)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 (1)要按照书稿的规格打印誊写课程设计论文 (2)论文包括封面、设计任务书(含评语)、摘要、目录、设计内容、设计小结(3)论文装订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完成 4)参考文献: (1)David ,《计算机图形学的算法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2)Steve Cunningham,《计算机图形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3) 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内容天数地点 程序总体设计 1 实验室 软件设计及调试 1 实验室 答辩及撰写报告 1 实验室、图书馆 学生签名: 2018年1月12日 摘要 图像融合是图像处理中重要部分,能够协同利用同一场景的多种传感器图像信息,输出一幅更适合于人类视觉感知或计算机进一步处理与分析的融合图像。它可明显的改善单一传感器的不足,提高结果图像的清晰度及信息包含量,有利于更为准确、更为可靠、更为全面地获取目标或场景的信息。图像融合主要应用于军事国防上、遥感方面、医学图像处理、机器人、安全和监控、生物监测等领域。用于较多也较成熟的是红外和可见光的融合,在一副图像上显示多种信息,突出目标。一般情况下,图像融合由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DOC

欢迎共阅

目录

实验一直线的DDA算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DDA算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 3. 1.利用 2.加强对 四 { glClearColor(1.0f,1.0f,1.0f,1.0f); glMatrixMode(GL_PROJECTION); gluOrtho2D(0.0,200.0,0.0,150.0); } voidDDALine(intx0,inty0,intx1,inty1) { glColor3f(1.0,0.0,0.0); intdx,dy,epsl,k; floatx,y,xIncre,yIncre; dx=x1-x0;dy=y1-y0;

x=x0;y=y0; if(abs(dx)>abs(dy))epsl=abs(dx); elseepsl=abs(dy); xIncre=(float)dx/(float)epsl; yIncre=(float)dy/(float)epsl; for(k=0;k<=epsl;k++) { glPointSize(3); glBegin(GL_POINTS); glEnd(); } } { } { } { glutInitWindowSize(400,300); glutInitWindowPosition(100,120); glutCreateWindow("line"); Initial(); glutDisplayFunc(Display); glutReshapeFunc(winReshapeFcn); glutMainLoop(); return0; }

《计算机图形学》 试卷A及参考答案

()4.EGA/VGA为增强图形显示效果的一种图形处理软件的名称。 ()5.对山、水等不规则对象进行造型时,大多采用过程式模拟方法。 ()6.实体的边界由平面多边形或空间曲面片组成。 ()7.平面多面体表面的平面多边形的边最多属于两个多边形,即它的表面具有二维流形的性质。 ()8.观察空间位于前后裁剪面之间的部分称为裁剪空间或视见体。 ()9.找出并消除物体中的不可见部分,称为消隐。 ()10.使用齐次坐标可以将n维空间的一个点向量唯一的映射到n+1维空间中。 三、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横线上,每空2分,共20分) 1.直线的属性包括线型、和颜色。 2.颜色通常用红、绿和蓝三原色的含量来表示。对于不具有彩色功能的显示系统,颜色显示为。 3.平面图形在内存中有两种表示方法,即和矢量表示法。 4.将三维物体变为二维图形的变换称为,其有两种基本方式:平行投影、。 5.边界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的。 6.对于一个占据有限空间的正则(点)集,如果其表面是,则该正则集为一个实体有效物体。 7.通过实体的边界来表示一个实体的方法称为。 8.表面由平面多边形构成的空间三维体称为。 9.标量:一个标量表示。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图像的分辨率?

2.局部光照模型和全局光照模型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3.实体采用八叉树表示法有哪些缺点? 4.消隐算法有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五、计算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写出直线方程b mx y +=''对应的xy 坐标方程,假设''y x 坐标系是由xy 坐标系旋转90°得到。 2.写出从),(111y x P 到),(222y x P 的段与(a )垂直线x =a , (b )水平线y =b 的交点。

重庆大学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试题及答案资料

重庆大学 计算机图形学 课程试卷 2007 ~2008 学年 第 一 学期 开课学院: 软件学院 课程号:09005130 考试日期: 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灰度等级为16级,分辨率为1024*1024的显示器,至少需要的帧缓存容量为( A ) A ) 512KB; B ) 1MB C ) 2MB; D )3MB 2. 使用下列二维图形变换矩阵: T =???? ??????100001010 产生图形变换的结果为 ( B ) A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度; B )以Y=X 为对称轴的对称图形; C )以Y=-X 为对称轴的对称图形; D )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度。 3. 下述绕坐标原点逆时针方向旋转a 角的坐标变换矩阵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 | A B | | C D | A) -cos a; B)-sin a; C)sin a; D)cos a 4. 在多边形的逐边裁剪法中,对于某条多边形的边(其方向为从端点S 到端点P )与 某条裁剪线(即窗口的某一边)的比较结果共有以下四种情况,分别需输出一些顶点。请问哪种情况下输出的顶点是错误的?( C ) A) S 和P 均在可见一侧,则输出P B) S 和P 均在不可见一侧,则输出0个顶点 C) S 在可见一侧,P 在不可见一侧,则输出S 和线段SP 与裁剪线的交点 D) S 在不可见一侧, P 在可见一侧,则输出线段SP 与裁剪线的交点和P 5. 透视投影中的灭点最多可以有几个?( D ) A) 无限; B) 1; C) 2; D) 3 6. 在简单光反射模型中,由物体表面上点反射到视点的光强是下述哪几项之和? ( B ) (1)环境光的反射光强;(2)理想漫反射光强;(3)镜面反射光强;(4)物体间的反射光强。 A )(1)和(2) B )(1)(2)和(3) C )(1)和(3) D )(1)(2)(3)和(4) 7. 使用下列二维图形变换矩阵: 将产生变换的结果为( C ) A ) 图形沿X 坐标轴方向放大2倍; B ) 图形放大2倍,同时沿X 、Y 坐标轴方向各移动1个绘图单位; C ) 图形沿X 坐标轴方向放大2倍,同时沿Y 坐标轴方向平移1个绘图单位; D ) 图形沿X 坐标轴方向放大2倍,同时沿X 、Y 坐标轴方向各平移1个绘图单位。 8. 下列有关平面几何投影的叙述语句中,正确的论述为( B ) A )在平面几何投影中,若投影中心移到距离投影面无穷远处,则成为透视投影; B )平行投影能真实地反映物体的精确的尺寸和形状; C )透视投影变换中,一组平行线投影在与之平行的投影面上,可以产生灭点; D )在三维空间中的物体进行透视投影变换,可能产生三个或者更多的主灭点。 9. 下面关于深度缓存消隐算法(Z-Buffer)的论断哪一条不正确? ( B ) A )深度缓存算法需要开辟两个与图像大小相等的缓存数组 B )深度缓存算法不能用于处理对透明物体的消隐 C )深度缓存算法不能处理空间多边形的相贯与交叉重叠等情况 D )深度缓存算法中不需要对多边形进行排序 10. 在扫描转换多边形中,扫描线与多边形交点的计数,下述哪一个不正确? ( A ) A) 当扫描线与多边形交于某顶点时且该点为局部最高点时,计数2次 B) 当扫描线与多边形交于某顶点时且该点的两个邻边在扫描线的一侧时,计数0或2次 C) 当扫描线与多边形交于某顶点时且该点的两个邻边在扫描线的两侧时,计数1 命题人: 组题人: 审题人: 命题时间: 教务处制 学院 专业、班 年级 学号 姓名 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严肃考纪、拒绝作弊 封 线 密 T =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10053 课程名称:计算机图形学 英文名称:Computer Graphics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72 学分: 适用对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高等代数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计算机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形的学科。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人们越来越强烈地需要和谐的人机交互环境:图形用户界面已经成为一个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图形的方式来表示抽象的概念或数据已经成为信息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解图形绘制的基本算法,学会初步图形程序设计。 英文简介: Computer Graphics is the subject which concerned with how computer builds, processes and shows graphics. Its importance has been shown in people’s more and more intensively need for harmony human-machine interface. Graphics user interfa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software. It is a significant trend to show abstract conception or data in graphics way. Through the learning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ould master Computer Graphics’basic theories and methods,understand graphics basic algorithms and learn how to design basic graphics program.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计算机图形学》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二、三维的图形的计算机绘制方法,理解光栅图形生成基本算法、几何造型技术、真实感图形生成、图形标准与图形变换等概念和知识。学会图形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为图形算法的设计、图形软件的开发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概念; 2.了解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应用; 3.掌握图形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图形学》 课程实验指导(1)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实验指导 一.实验总体方案 1.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掌握教材所介绍的图形算法的原理; (2)掌握通过具体的平台实现图形算法的方法,培养相应能力; (3)通过实验培养具有开发一个基本图形软件包的能力。 2. 实验平台与考核 实验主要结合OpenGL设计程序实现各种课堂教学中讲过的图形算法为主。程序设计语言主要以C/C++语言为主,开发平台为Visual C++。 每次实验前完成实验报告的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代码四部分并接受抽查,实验完成后完成实验结果、实验体会两部分,本次实验课结束前提交。 3. 实验步骤 (1) 预习教材与实验指导相关的算法理论及原理; (2) 仿照教材与实验指导提供的算法,利用VC+OpenGL进行实现; (3) 调试、编译、运行程序,运行通过后,可考虑对程序进行修改或改进。 二. 实验具体方案 实验预备知识 OpenGL作为当前主流的图形API之一,它在一些场合具有比DirectX更优越的特性。 1)与C语言紧密结合: OpenGL命令最初就是用C语言函数来进行描述的,对于学习过C语言的人来讲,OpenGL是容易理解和学习的。如果你曾经接触过TC的graphics.h,你会发现,使用OpenGL 作图甚至比TC更加简单; 2)强大的可移植性: 微软的Direct3D虽然也是十分优秀的图形API,但它只用于Windows系统。而OpenGL 不仅用于 Windows,还可以用于Unix/Linux等其它系统,它甚至在大型计算机、各种专业计算机(如:医疗用显示设备)上都有应用。并且,OpenGL 的基本命令都做到了硬件无关,甚至是平台无关; 3) 高性能的图形渲染: OpenGL是一个工业标准,它的技术紧跟时代,现今各个显卡厂家无一不对OpenGL提供强力支持,激烈的竞争中使得OpenGL性能一直领先。 总之,OpenGL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图形软件接口。OpenGL官方网站(英文)https://www.doczj.com/doc/f72312222.html, 下面将对Windows下的OpenGL编程进行简单介绍。如下是学习OpenGL前的准备工作:1.选择一个编译环境 现在Windows系统的主流编译环境有Visual C++,C++ Builder,Dev-C++等,它们都是支持OpenGL的。但这里我们选择Visual C++ 作为学习OpenGL的实验环境。 2.安装GLUT工具包 GLUT不是OpenGL所必须的,但它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一定的方便,推荐安装。Windows环境下的GLUT下载地址:(大小约为150k) https://www.doczj.com/doc/f72312222.html,/resources/libraries/glut/glutdlls37beta.zip Windows环境下安装GLUT的步骤: 1)将下载的压缩包解开,将得到5个文件 2)在“我的电脑”中搜索“gl.h”,并找到其所在文件夹(如果是VisualStudio2005,则

浅谈重大传染病作为大学通识课的教学目的和意义

浅谈重大传染病作为大学通识课的教学目的和 意义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成人”教育的战略选择。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骨干,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成为栋梁之才的基础,他们的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国家战略目标是否能实现。因此,从年轻时代开始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习惯,不仅能促进学生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尽管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在提高,但是传染病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医学家不懈的努力,许多传染病已经被人类消灭或有效地管制。然而,新发传染病又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而曾被征服的传染病又卷土重来。因此,人类面临着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其中,重大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尤其显著。随着人口越来越密集,交通日益发达,人群流动性增加,各种重大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了,导致疾病大范围的快速流行。重大传染病已成为一个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因此,重大传染病的防治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更是一场全人类的战斗,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协作,才有可能有效控制疾病。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重大传染病的知识不仅能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保护意识和能力,防止传染病在大学生人群中传播,还能促进大学生关注和参与预防重大传染病的公益活动。 一、重大传染病简介 我国的重大传染病主要包括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霍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等。重大传染病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波及范围广的特点,严重损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因此,2008 年,国家卫生和

机电智能控制工程》大作业

智能控制及装备概述 摘要:本文对智能控制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并简要介绍智能控制的性能与特点,以及相对于传统控制的优势,列举了智能控制中常用的算法,包括模糊控制、基于知识的专家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集成智能控制和基于遗传算法和迭代的学习控制等。结合智能控制现状分析,预测了智能控制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以及应用领域。另外,结合智能装备的发展现状以及德国“工业 4.0 ”和中国制造2025介绍未来制造装备发展情况。最后,结合汽车主动悬架系统智能控制进行介绍,结合模糊单神经控制算法实现不同路面的减震控制。 关键字:智能控制发展现状发展历史智能装备主动悬架系统 1. 智能控制的发展概况 智能控制是自动控制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工智能、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仿生学、进化计算和计算机等多种学科的高度综合与集成,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智能控制是当今国内、外自动化学科中的一个十分活跃和具有挑战性的领域,代表着当今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方向之一。它不仅包含了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系统理论和计算机科学的内容,而且还从生物学等学科汲取丰富的营养,正在成为自动化领域中最兴旺和发展最迅速的一个分支学科。 对于智能制造的定义,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Nilsson教授认为,人工智 能是关于知识的科学,是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MIT的Winston教授指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做的智能性工作。一个系统如果具有感知环境、不断获得信息以减小不确定性和计划、产生以及执行控制行为的能力,即称为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技术是在向人脑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人脑是一个超级智能控制系统,具有实时推理、决策、学习和记忆等功能,能适应各种复杂的控制环境;Saridis认为智能控制系统是通过驱动自主智能机来实现其目 标而无需操作人员参与的系统;傅京孙把智能控制概括为自动控制( AC, Automatic Control )和人工智能(AI, Artificial Intelligent )的交集,即:IC=AI Q AC 萨里 迪斯等人于1977年从机器智能的角度出发,对傅的二元交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三元交集的智能控制概念,即把智能控制看作为人工智能、自动控制和运筹学的交点。即: IC=AI Q CT Q OR式中,CT为控制论(Cybernetics Theory ), OR为运筹学(Operation Research )。表达了智能增加而精度降低这一著名原则。下图为智能控制的二元结构与三元结构。 图1智能控制的二元结构和三元结构

计算机图形学 课程设计作品

《计算机图形学Visual c++版》考试作业报告 题目:计算机图形学图形画板 专业:推荐IT学长淘宝日用品店530213 班级:推荐IT学长淘宝日用品店530213 学号:推荐IT学长淘宝日用品店530213 姓名:推荐IT学长淘宝日用品店530213 指导教师:推荐IT学长淘宝日用品店530213 完成日期: 2015年12月2日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标就是要达到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设计图形及编写大型程序的能力,并培养基本的、良好的计算机图形学的技能。 设计中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上机解决一些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规模较大的问题,通过分析、设计、编码、调试等各环节的训练,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计算机图形学基本知识和算法设计的基本技能术,掌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次设计,要求在加深对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同时,在程序设计方法以及上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科学作风方面受到比较系统和严格的训练。 二、设计内容推荐IT学长淘宝日用品店530213 设计一个图形画板,在这个图形画板中要实现: 1,画线功能,而且画的线要具备反走样功能。 2, 利用上面的画线功能实现画矩形,椭圆,多边形,并且可以对这些图形进行填充。 3,可以对选中区域的图形放大,缩小,平移,旋转等功能。 三、设计过程 程序预处理:包括头文件的加载,常量的定义以及全局变量的定义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GraDesign.h" #include "GraDesignDoc.h" #include "GraDesignView.h" #include "math.h" #ifdef _DEBUG #define new DEBUG_NEW #undef THIS_FILE static char THIS_FILE[] = __FILE__; #endif //******自定义全局变量 int type = -1; CPoint point1; CPoint point2; CPoint temp[2];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

目录

实验一直线的DDA算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DDA算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DDA直线扫描转换算法。 3.深入了解直线扫描转换的编程思想。 二、【实验内容】 1.利用DDA的算法原理,编程实现对直线的扫描转换。 2.加强对DDA算法的理解和掌握。 三、【测试数据及其结果】 四、【实验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GLsizei winWidth=500; GLsizei winHeight=500; void Initial(void) { glClearColor(1.0f,1.0f,1.0f,1.0f); glMatrixMode(GL_PROJECTION); gluOrtho2D(0.0,200.0,0.0,150.0); } void DDALine(int x0,int y0,int x1,int y1) { glColor3f(1.0,0.0,0.0); int dx,dy,epsl,k; float x,y,xIncre,yIncre; dx=x1-x0; dy=y1-y0; x=x0; y=y0; if(abs(dx)>abs(dy)) epsl=abs(dx); else epsl=abs(dy); xIncre=(float)dx/(float)epsl; yIncre=(float)dy/(float)epsl; for(k=0;k<=epsl;k++) { glPointSize(3); glBegin(GL_POINTS); glV ertex2i(int(x+0.5),(int)(y+0.5)); glEnd(); x+=xIncre; y+=yIncre; } } void Display(void) { glClear(GL_COLOR_BUFFER_BIT); DDALine(100,100,200,180); glFlush(); }

图形学模拟试题 (含答案)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模拟试卷(参考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 一、简要回答题(每题7分,共7题,共49分) 1.被誉为“图形学之父”的伊万?萨瑟兰(Ivan Sutherland)对计算机图形学理论和 应用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答:(1)(3分)萨瑟兰在MIT攻读博士学位时,在著名的林肯实验室完成基于光笔的交互式图形系统:Sketchpad。这一系统中许多交互式图形设计的创意是革命性的,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2)(4分)用于显示立体和彩色图像的“Lorgnette”技术和一系列图形图像算法,如分区编码的直线段裁剪算法、多边形裁剪算法、曲面的表示和消除隐藏线算法等等。 2.有人认为图形学算法主要依赖于点和向量的数学运算,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给出 同意或反对的理由,并举例说明。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2分),主要理由和举例如下(5分): (1)图形学的很多算法属于几何算法,点(从三维、二维到一维)是最基本的几何要素,也是统一基本几何的计算机表示形式。例如,在观察流水线上的主要图形学算法,无 论是表示和生成(显示)、建模(造型)、变换(包括投影、观察、消隐)都可以统 一到建立基于点的几何模型;(可以以典型的光栅图形学的算法如基本图形的生成和 变换、三维观察、Z-Buffer算法为例说明) (2)向量几何是图形学的重要数学基础、建立了以“方向性”概念的基本理论、思想方法、几何结构、几何算法与复杂性分析的几何计算理论体系。例如,借助向量几何可以将 二维布尔运算降为一维向量计算、将三维布尔运算下降为二维布尔运算、将三维消隐 算法最终归结为一维交集算法等等,从而使几何计算的复杂性大为简化。(可以以比 较典型的Liang-Barsky裁剪算法、三维实体造型CSG树生成,隐藏线消除算法等为例 说明)。 『评分说明』若认为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或持有含糊的态度,且给出的例子是片面的、主观的,则本题不得分。其他错误情况者,如未举例说明,酌情扣2分左右。 3.针对多面体模型,直接用简单光照模型绘制会有什么问题?简述两种增量式光照明 模型(多边形绘制)的基本思想,并指出两个算法的主要区别。 答: (1)(3分)针对多面体模型,使用简单光照模型绘制会在多边形与多边形之交界处产生明暗的不连续变化,影响了曲面的显示效果,即马赫带效应。如果增加多边形个数,减小每个多边形的

三维建模与服装

计算机仿真建模期末论文 题目:三维人体与服装仿真建模技术综述 班级:机自122班 姓名:郭晓 学号:2012 0031 4216

三维人体与服装仿真建模技术综述 计算机动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是人体造型和动画,随着服装业的发展和消费飞着对服装的合体度,舒适度的要求的提高,市场对三维服装CAD的需求也大幅增加,三维服装的网上定制,虚拟试衣等功能都离不开三维人体。智能化三维化的服装CAD开发已经成为当今服装界的主流[1]。而人体建模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实现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认识进步,对动画的仿真性要求越来越高,这样一些传统的建模方法开始暴露出局限性。目前使用的三维人体建模技术主要有线框模型,体模型,曲面模型[2]。本文简单分析三个方法,并比较优缺点,以达到继承经典,不断完善传统建模方法,拓宽新的三维人体建模技术的思维。 一、曲面模型 曲面建模技术, 从 POSER 软件中提出三维人体数据点的 OBJ 文件, 通过提出一种新的三角刨分算法对数据点进行优化, 利用 VC++ 和 OpenGL 建立三维人体仿真模型[3]。 1.。三维人体数据的提取和处理 .首先提取三维数据。要进行三维人体建模就必须得到人体的三维数据。人体的三维数据一般是通过三维人体自动扫描测量设备获得。但其所测的结果没有排除人体着装的影响,与服装业对人体测量的要求以及CAD/CAM技术的要求仍有一段差距,另外人体自动扫描设备,如德国的VITUS人体扫描仪,价格十分昂贵,不太适合目前中国大部分中小服装企业。[4]三维人体建模软件目前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POSER是美国Curious Labs 开发的三维人体图像和动画软件。是迄今使用范围最广的人体造型软件。该软件提供了大量现成的人体模型,同时可以调整四肢和身体的尺寸比例。另外该软件提供了多种格式的数据输出,如DXF,OBJ,3DS,BMP等,可以使其中的人体数据很方便的与其他软件进行交互[5]。曲面模型所建的三维人体模型是以 POSER 数据库中的女性人体为模板, 选取男性人体模块转化为 OBJ 文件格式输出。直接导出的 OBJ 文件并不适于直接构建三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总结教材

计算机图形学报告 前言 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简称CG)是一种使用数学算法将二维或三维图形转化为计算机显示器的栅格形式的科学。简单地说,计算机图形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研究如何在计算机中表示图形、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形的计算、处理和显示的相关原理与算法。 其从狭义上是来说是一种研究基于物理定律、经验方法以及认知原理,使用各种数学算法处理二维或三维图形数据,生成可视数据表现的科学。广义上来看,计算机图形学不仅包含了从三维图形建模、绘制到动画的过程,同时也包括了对二维矢量图形以及图像视频融合处理的研究。由于计算机图形学在许多领域的成功运用,特别是在迅猛发展的动漫产业中,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由于这些领域应用的推动,也给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与图形硬件的发展紧密结合,突破实时高真实感、高分辨率渲染的技术难点; 2、研究和谐自然的三维模型建模方法; 3、利用日益增长的计算性能,实现具有高度物理真实的动态仿真; 4、研究多种高精度数据获取与处理技术,增强图形技术的表现; 5、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像视频处理技术的结合; 6、从追求绝对的真实感向追求与强调图形的表意性转变。 1、三维物体的表示 计算机图形学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三维造型三维物体种类繁多、千变万化,如树、花、云、石、水、砖、木板、橡胶、纸、大理石、钢、玻璃、塑料和布等等。因此,不存在描述具有上述各种不同物质所有特征的统一方法。为了用计算机生成景物的真实感图形,就需要研究能精确描述物体特征的表示方法。根据三维物体的特征,可将三维物体分为规则物体和非规则物体两类。 三维实体表示方法通常分为两大类:边界表示和空间分割表示,尽管并非所有的表示都能完全属于这两类范畴中的某一类。边界表示(B-reps)用一组曲面来描述三维物体,这些曲面将物体分为内部和外部。边界表示的典型例子是多边形平面片和样条曲面。空间分割表示(Space-Partitioning)用来描述物体内部性质,将包含一物体的空间区域分割为一组小的、非重叠的、连续实体(通常是立方体)。三维物体的一般空间分割描述是八叉树表示。本章主要介绍三维物体的各种表示方法及其特点。

《计算机图形学》复习试题

计算机图形学模拟试卷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试卷(卷) 注意:1、本课程为必修(表明必修或选修),学时为 51 ,学分为 3 2、本试卷共 3 页;考试时间 120 分钟;出卷时间:年 12 月 3、姓名、学号等必须写在指定地方;考试时间:年 1 月 11 日 4、本考卷适用专业年级:任课教师: (以上内容为教师填写) 专业年级班级 学号姓名 一、名词解释(15分)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计算机图形学的定义

2.象素图 3.正投影 4.纹理 5.位图 二、写出下列述语的全称及中文含义。 1、GKS (Graphics Kernel System):图形核心系统 2、PHIGS(Programmer's Hierarchical Interactive Graphics System):程序员级分层结构交互图形系统 (Programmer's Hierarchical Interactive Graphics Stander):面向程序员的层次交互图形标准 3、CAD (Computer Assistant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 4、CAM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制造 5、CAGD (Computer Aided Geometric Design):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 6、C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7、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8、DPI (Dot Per Inch):指在每英寸长度内的点数。 9、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10、DPU (Distributed Processor Unit):数据保护单元 11、MBR (Minimum Bounding Rectangle) :最小外包矩形 12、CRT (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 13、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