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菱形性质及判定测试练习

菱形性质及判定测试练习

菱形性质及判定测试练习
菱形性质及判定测试练习

菱形性质及判定测试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16?雅安)如图,四边形ABCD的四边相等,且面积为120cm2,对角线AC=24cm,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

A.52cm B.40cm C.39cm D.26cm

2.(2016?枣庄)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C=8,DB=6,DH⊥AB于H,则DH等于()

A.B.C.5 D.4

3.(2016?咸宁)已知菱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位置如图所示,顶点A(5,0),OB=4,点P是对角线OB上的一个动点,D(0,1),当CP+DP最短时,点P的坐标为()

A.(0,0)B.(1,)C.(,)D.(,)

4.(2016?重庆)如图,在边长为6的菱形ABCD中,∠DAB=60°,以点D为圆心,菱形的高DF为半径画弧,交AD于点E,交CD于点G,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18﹣9πB.18﹣3πC.9﹣D.18﹣3π

5.(2016?黔东南州)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若AB=2,∠ABC=60°,则BD的长为()

A.2 B.3 C.D.2

6.(2016?宁夏)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分别是AD,CD边上的中点,连接EF.若EF=,BD=2,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

A.2 B.C.6D.8

7.(2016?鄂州)如图,菱形ABCD的边AB=8,∠B=60°,P是AB上一点,BP=3,Q是CD边上一动点,将梯形APQD沿直线PQ折叠,A的对应点A′.当CA′的长度最小时,CQ 的长为()

A.5 B.7 C.8 D.

8.(2016?龙岩模拟)如图,在周长为12的菱形ABCD中,AE=1,AF=2,若P为对角线BD上一动点,则EP+FP的最小值为()

A.1 B.2 C.3 D.4

9.(2016?新化县三模)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为BC 的中点,则下列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AB=BE B.AC=2AB C.AB=2OE D.AC=2OE

10.(2016?槐荫区二模)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2,且AE⊥BC,E、F、G、H分别为BC、CD、DA、AB的中点,以A、B、C、D四点为圆心,半径为1作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πB.﹣2πC.2﹣πD.2﹣2π

11.(2016?建昌县二模)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44°,AB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于点F,垂足为E,连接DF,则∠CDF等于()

A.112°B.114°C.116°D.118°

12.(2016?蜀山区二模)如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相交于点O,E、F、G、H分别是AD、BD、BC、AC的中点,要使四边形EFGH是菱形,则四边形ABCD需满足的条件是()

A.AB=AD B.AC=BD C.AD=BC D.AB=CD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2016?内江)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8,BD=6,OE⊥BC,垂足为点E,则OE=.

14.(2016?哈尔滨)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120°,点E、F分别在边AB、BC上,△BEF与△GEF关于直线EF对称,点B的对称点是点G,且点G在边AD上.若EG⊥AC,AB=6,则FG的长为.

15.(2016?丽水)如图,在菱形ABCD中,过点B作BE⊥AD,BF⊥CD,垂足分别为点E,F,延长BD至G,使得DG=BD,连结EG,FG,若AE=DE,则=.

16.(2016?石家庄一模)如图,在线段AB上取一点C,分别以AC、BC为边长作菱形ACDE 和菱形BCFG,使点D在CF上,连接EG,H是EG的中点,EG=4,则CH的长是.

17.(2016?江西模拟)如图,在菱形ABCD中,sin∠D=,E,F分别是AB和CD上的点,

BC=5,AE=CF=2,点P是线段EF上一点,则当△BPC是直角三角形时,CP的长

为.

18.(2016?新乡模拟)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M、N在AC上,ME⊥AD,NF⊥AB,若NF=NM=2,ME=3,则AM=.

三.解答题(共10小题)

19.(2016?苏州)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D作对角线BD的垂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E.

(1)证明: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

(2)若AC=8,BD=6,求△ADE的周长.

20.(2016?沈阳)如图,△ABC≌△ABD,点E在边AB上,CE∥BD,连接DE.求证:(1)∠CEB=∠CBE;

(2)四边形BCED是菱形.

21.(2016?聊城)如图,在Rt△ABC中,∠B=90°,点E是AC的中点,AC=2AB,∠BAC 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作AF∥BC,连接DE并延长交AF于点F,连接FC.

求证:四边形ADCF是菱形.

22.(2016?通州区一模)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C平分∠BAD,CE∥AD交AB于E.

(1)求证:四边形AECD是菱形;

(2)如果点E是AB的中点,AC=4,EC=2.5,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23.(2016?哈尔滨模拟)如图,在△ABC中,∠ACB=90°,BC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D,交AB于E,F在DE上,并且AF=CE.

(1)求证: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

(2)当∠B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CEF是菱形?请回答并证明你的结论.

24.(2016?金东区模拟)如图:已知菱形ABCD,∠DAB=60°,延长AB到点E,使BE=AB,以CE为直径作⊙O,交BC、BE于点G、F.

(1)求证:AC⊥CE;

(2)若AB=4,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和π)

25.(2016?泰安模拟)如图,点P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连接CP并延长,交AD于E,交BA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DCP=∠DAP;

(2)如果PE=4,EF=5,求线段PC的长.

26.(2016?黄冈模拟)如图,在菱形ABCD中,F为对角线BD上一点,点E为AB延长线上一点,DF=BE,CE=CF.求证:

(1)△CFD≌△CEB;

(2)∠CFE=60°.

27.(2016?武侯区模拟)如图,在菱形ABCD中,E、F分别是AB和BC上的点,且BE=BF.(1)求证:△ADE≌△CDF;

(2)若∠A=40°,∠DEF=65°,求∠DFC的度数.

28.(2016?泰安模拟)在菱形ABCD中,∠ABC=60°,E是对角线AC上任意一点,F是线段BC延长线上一点,且CF=AE,连接BE、EF.

(1)如图1,当E是线段AC的中点时,求证:BE=EF.

(2)如图2,当点E不是线段AC的中点,其它条件不变时,请你判断(1)中的结论:.

(填“成立”或“不成立”)

(3)如图3,当点E是线段AC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

由.

菱形性质及判定测试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16?雅安)如图,四边形ABCD的四边相等,且面积为120cm2,对角线AC=24cm,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

A.52cm B.40cm C.39cm D.26cm

【解答】解:

如图,连接AC、BD相交于点O,

∵四边形ABCD的四边相等,

∴四边形ABCD为菱形,

∴AC⊥BD,S四边形ABCD=AC?BD,

∴×24BD=120,解得BD=10cm,

∴OA=12cm,OB=5cm,

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B==13(cm),

∴四边形ABCD的周长=4×13=52(cm),

故选A.

2.(2016?枣庄)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C=8,DB=6,DH⊥AB于H,则DH等于()

A.B.C.5 D.4

【解答】解: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O=OC,BO=OD,AC⊥BD,

∵AC=8,DB=6,

∴AO=4,OB=3,∠AOB=90°,

由勾股定理得:AB==5,

∵S菱形ABCD=,

∴,

∴DH=,

故选A.

3.(2016?咸宁)已知菱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位置如图所示,顶点A(5,0),OB=4,点P是对角线OB上的一个动点,D(0,1),当CP+DP最短时,点P的坐标为()

A.(0,0)B.(1,)C.(,)D.(,)

【解答】解:如图连接AC,AD,分别交OB于G、P,作BK⊥OA于K.

∵四边形OABC是菱形,

∴AC⊥OB,GC=AG,OG=BG=2,A、C关于直线OB对称,

∴PC+PD=PA+PD=DA,

∴此时PC+PD最短,

在RT△AOG中,AG===,

∴AC=2,

∵OA?BK=?AC?OB,

∴BK=4,AK==3,

∴点B坐标(8,4),

∴直线OB解析式为y=x,直线AD解析式为y=﹣x+1,

由解得,

∴点P坐标(,).

故选D.

4.(2016?重庆)如图,在边长为6的菱形ABCD中,∠DAB=60°,以点D为圆心,菱形的高DF为半径画弧,交AD于点E,交CD于点G,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18﹣9πB.18﹣3πC.9﹣D.18﹣3π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DAB=60°,

∴AD=AB=6,∠ADC=180°﹣60°=120°,

∵DF是菱形的高,

∴DF⊥AB,

∴DF=AD?sin60°=6×=3,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菱形ABCD的面积﹣扇形DEFG的面积=6×3﹣

=18﹣9π.

故选:A.

5.(2016?黔东南州)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若AB=2,∠ABC=60°,则BD的长为()

A.2 B.3 C.D.2

【解答】解:∵四边形ABCD菱形,

∴AC⊥BD,BD=2BO,

∵∠ABC=60°,

∴△ABC是正三角形,

∴∠BAO=60°,

∴BO=sin60°?AB=2×=,

∴BD=2.

故选:D.

6.(2016?宁夏)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分别是AD,CD边上的中点,连接EF.若EF=,BD=2,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

A.2 B.C.6D.8

【解答】解:∵E,F分别是AD,CD边上的中点,EF=,

∴AC=2EF=2,

又∵BD=2,

∴菱形ABCD的面积S=×AC×BD=×2×2=2,

故选:A.

7.(2016?鄂州)如图,菱形ABCD的边AB=8,∠B=60°,P是AB上一点,BP=3,Q是CD边上一动点,将梯形APQD沿直线PQ折叠,A的对应点A′.当CA′的长度最小时,CQ 的长为()

A.5 B.7 C.8 D.

【解答】解:作CH⊥AB于H,如图,

∵菱形ABCD的边AB=8,∠B=60°,

∴△ABC为等边三角形,

∴CH=AB=4,AH=BH=4,

∵PB=3,

∴HP=1,

在Rt△CHP中,CP==7,

∵梯形APQD沿直线PQ折叠,A的对应点A′,

∴点A′在以P点为圆心,PA为半径的弧上,

∴当点A′在PC上时,CA′的值最小,

∴∠APQ=∠CPQ,

而CD∥AB,

∴∠APQ=∠CQP,

∴∠CQP=∠CPQ,

∴CQ=CP=7.

故选B.

8.(2016?龙岩模拟)如图,在周长为12的菱形ABCD中,AE=1,AF=2,若P为对角线BD上一动点,则EP+FP的最小值为()

A.1 B.2 C.3 D.4

【解答】解:作F点关于BD的对称点F′,则PF=PF′,连接EF′交BD于点P.

∴EP+FP=EP+F′P.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当E、P、F′在一条直线上时,EP+FP的值最小,此时

EP+FP=EP+F′P=EF′.

∵四边形ABCD为菱形,周长为12,

∴AB=BC=CD=DA=3,AB∥CD,

∵AF=2,AE=1,

∴DF=AE=1,

∴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

∴EF′=AD=3.

∴EP+FP的最小值为3.

故选:C.

9.(2016?新化县三模)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为BC 的中点,则下列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AB=BE B.AC=2AB C.AB=2OE D.AC=2OE

【解答】解:∵点E为BC的中点,

∴CE=BE=BC,

∵AB=BC,

∴AB=2BE,故选项A错误;

∵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AO=CO=AC,

∴OE是△ABC的中位线,

∴OE=AB,故选项C正确;

∵AC≠AB≠BC,

∴AC≠2AB≠2OE,故选项B,D错误,

故选C.

10.(2016?槐荫区二模)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2,且AE⊥BC,E、F、G、H分别为BC、CD、DA、AB的中点,以A、B、C、D四点为圆心,半径为1作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πB.﹣2πC.2﹣πD.2﹣2π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B=BC=AC,

∴∠B=60°,

∵菱形ABCD的边长为2,

∴AB=BC=2,

∵AE⊥BC,

∴BE=CE=BC=1,

∴AE==,

∴S菱形ABCD=BC?AE=2,S扇形AGH+S扇形BEH+S扇形CEF+S扇形DGF==π,

∴S阴影=2﹣π.

故选C.

11.(2016?建昌县二模)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44°,AB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于点F,垂足为E,连接DF,则∠CDF等于()

A.112°B.114°C.116°D.118°

【解答】解:连接BF,

∵四边形ABCD是菱形,

∴DC=BC,∠1=∠2,∠DAC=∠BAC,

在△DCF和△BCF中

∵,

∴△DCF≌△BCF(SAS),

∴∠CDF=∠CBF,

∵EF的垂直平分AB,

∴AF=BF,

∴∠FAB=∠FBA,

∵∠BAD=44°,

∴∠DAC=∠BAC=22°,∠ABC=136°,

∴∠FAB=∠FBA=22°,则∠FBC=136°﹣22°=114°,

故∠CDF=114°.

故选:B.

12.(2016?蜀山区二模)如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相交于点O,E、F、G、H分别是AD、BD、BC、AC的中点,要使四边形EFGH是菱形,则四边形ABCD需满足的条件是()

A.AB=AD B.AC=BD C.AD=BC D.AB=CD

【解答】解:∵点E、F、G、H分别是任意四边形ABCD中AD、BD、BC、CA的中点,∴EF=GH=AB,EH=FG=CD,

∵当EF=FG=GH=EH时,四边形EFGH是菱形,

∴当AB=CD时,四边形EFGH是菱形.

故选:D.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3.(2016?内江)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8,BD=6,OE⊥BC,垂足为点E,则OE=.

【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

∴AC⊥BD,OB=OD=BD=3,OA=OC=AC=4,

在Rt△OBC中,∵OB=3,OC=4,

∴BC==5,

∵OE⊥BC,

∴OE?BC=OB?OC,

∴OE==.

故答案为.

14.(2016?哈尔滨)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120°,点E、F分别在边AB、BC上,△BEF与△GEF关于直线EF对称,点B的对称点是点G,且点G在边AD上.若EG⊥AC,AB=6,则FG的长为3.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BAD=120°,

∴AB=BC=CD=AD,∠CAB=∠CAD=60°,

∴△ABC,△ACD是等边三角形,

∵EG⊥AC,

∴∠AEG=∠AGE=30°,

∵∠B=∠EGF=60°,

∴∠AGF=90°,

∴FG⊥BC,

∴2?S△ABC=BC?FG,

∴2××(6)2=6?FG,

∴FG=3.

故答案为3.

15.(2016?丽水)如图,在菱形ABCD中,过点B作BE⊥AD,BF⊥CD,垂足分别为点E,F,延长BD至G,使得DG=BD,连结EG,FG,若AE=DE,则=.

【解答】解:如图,连接AC、EF,

在菱形ABCD中,AC⊥BD,

∵BE⊥AD,AE=DE,

∴AB=BD,

又∵菱形的边AB=AD,

∴△ABD是等边三角形,

∴∠ADB=60°,

设EF与BD相交于点H,AB=4x,

∵AE=DE,

∴由菱形的对称性,CF=DF,

∴EF是△ACD的中位线,

∴DH=DO=BD=x,

在Rt△EDH中,EH=DH=x,

∵DG=BD,

∴GH=BD+DH=4x+x=5x,

在Rt△EGH中,由勾股定理得,EG===2x,

所以,==.

故答案为:.

16.(2016?石家庄一模)如图,在线段AB上取一点C,分别以AC、BC为边长作菱形ACDE 和菱形BCFG,使点D在CF上,连接EG,H是EG的中点,EG=4,则CH的长是2.

【解答】解:连接AD,CE,CG,

∵四边形ACDE与四边形BCFG均是菱形,

∴AD⊥CE,∠CAD=∠EAC,∠BCG=∠BCF.

∵AE∥CF,

∴∠EAC=∠BCF,

∴∠CAD=∠BCG,

∴AD∥CG,

∴CE⊥CG.

∵H是EG的中点,EG=4,

∴CH=EG=2.

故答案为:2.

17.(2016?江西模拟)如图,在菱形ABCD中,sin∠D=,E,F分别是AB和CD上的点,BC=5,AE=CF=2,点P是线段EF上一点,则当△BPC是直角三角形时,CP的长为或4或.

【解答】解:∵sin∠D=,菱形边AD=BC=5,

∴以AD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3、4

如图,以DC所在的直线为x轴,点F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

∴点P为菱形的对角线的交点时∠BPC=90°,

此时,CP=AC=×=,

点P与点E重合时∠BPC=90°,

此时,CP=4;

∠BCP=90°时,由图可知,点B(5,4)、C(2,0),

易求直线OE的解析式为y=2x,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

则,

解得,

所以,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

∵CP⊥BC,

∴设直线CP的解析式为y=﹣x+c,

将点C(2,0)代入得,﹣×2+c=0,

解得c=,

所以,直线CP的解析式为y=﹣x+,

联立,

解得,

所以,点P的坐标为(,),

此时,CP==,

综上所述,当△BPC是直角三角形时,CP的长为或4或.

故答案为:或4或.

18.(2016?新乡模拟)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M、N在AC上,ME⊥AD,NF⊥AB,若NF=NM=2,ME=3,则AM=6.

【解答】解:在菱形ABCD中,∠1=∠2,

又∵ME⊥AD,NF⊥AB,

∴∠AEM=∠AFN=90°,

∴△AFN∽△AEM,

∴=,

即=,

解得AN=4,

则AM=AN+MN=6.

故答案是:6.

三.解答题(共10小题)

19.(2016?苏州)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D作对角线BD的垂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E.

(1)证明: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

(2)若AC=8,BD=6,求△ADE的周长.

【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CD,AC⊥BD,

∴AE∥CD,∠AOB=90°,

∵DE⊥BD,即∠EDB=90°,

∴∠AOB=∠EDB,

∴DE∥AC,

∴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

(2)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C=8,BD=6,

∴AO=4,DO=3,AD=CD=5,

∵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

∴AE=CD=5,DE=AC=8,

∴△ADE的周长为AD+AE+DE=5+5+8=18.

20.(2016?沈阳)如图,△ABC≌△ABD,点E在边AB上,CE∥BD,连接DE.求证:(1)∠CEB=∠CBE;

(2)四边形BCED是菱形.

菱形练习题(含答案)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 一.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二.菱形的性质: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一切性质,此外,它还具有如下特殊性质: 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两条对称轴。 三.菱形的判定办法:1.用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4.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四.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有关菱形问题可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或 等腰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周长=边长的4倍 复习: 1.如图,在ABC △中,E 是AD 的中点,过点A 作BC 的平行线交BE 的延长线于F ,且AF DC =,连接CF . (1)求证:D 是BC 的中点;(2)若AB AC =,试猜测四边形ADCF 的形状,并证明. 解答:(1)证明:AF BC ∥,AFE DBE ∴∠=∠.∵E 是AD 的中点,AE DE ∴=. 又AEF DEB ∠=∠,AEF DEB ∴△≌△.AF DB ∴=.∵AF DC =,DB DC ∴=. (2)解:四边形ADCF 是矩形,证明:∵AF DC ∥,AF DC =,∴四边形ADCF 是平 行四边形.∵AB AC =,D 是BC 的中点,AD BC ∴⊥.即90ADC ∠=.∴四边形ADCF 是矩形. 菱形例题讲解: 1.已知点D 在△ABC 的BC 边上,DE ∥AC 交AB 于E ,DF ∥AB 交AC 于F .若AD 平分∠BAC , 试判断四边形AED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答:四边形AEDF 是菱形,∵DE ∥AC ,∠ADE=∠DAF ,同理∠DAE=∠FDA ,∵AD=DA , ∴△ADE ≌△DAF ,∴AE=DF ; ∵DE ∥AC ,DF ∥AB ,∴四边形AEDF 是平行四边形,∴∠DAF=∠FDA .∴AF=DF .∴平行四边形AEDF 为菱形. 2.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BC=CD ,AD ⊥BD ,E 为AB 中点,求证:四边形BCDE 是菱形. 证明:∵AD ⊥BD ,∴△ABD 是Rt △∵E 是AB 的中点,∴BE=DE ,∴∠EDB=∠EBD , ∵CB=CD ,∴∠CDB=∠CBD ,∵AB ∥CD ,∴∠EBD=∠CDB , ∴∠EDB=∠EBD=∠CDB=∠CBD ,∵BD=BD ,∴△EBD ≌△CBD (ASA ),∴BE=BC , ∴CB=CD=BE=DE ,∴菱形BCDE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如图,△ABC 与△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点E 、F 分别在AC 、BC 上,且EF ∥AB , (1)求证:四边形EFCD 是菱形;(2)设CD=4,求D 、F 两点间的距离. 解答:(1)证明:∵△ABC 与△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ED=CD=CE .∵EF ∥AB ∴∠EFC=∠ACB=∠FEC=60°, ∴EF=FC=EC ∴四边形EFCD 是菱形. (2)解:连接DF ,与CE 相交于点G ,由CD=4,可知CG=2, ∴ ∴. 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 、BC 分别相交于点E 、F .求证:四边形AFCE 是菱形. 证明:∵AE ∥FC .∴∠EAC=∠FCA .又∵∠AOE=∠COF ,AO=CO ,∴△AOE ≌△COF . ∴EO=FO .又EF ⊥AC ,∴AC 是EF 的垂直平分线. ∵EF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四边形AFCE 为菱形 5.在 ABCD 中,E F ,分别为边AB CD ,的中点,连接DE BF BD ,,. (1)求证:ADE CBF △≌△. (2)若AD BD ⊥,则四边形BFDE 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请证明你的结论. 解:(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C ,AD =CB ,AB =CD .∵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AE =CF , (S A S )A E D C F B ∴△≌△. (2)若AD ⊥BD ,则四边形BFDE 是菱形. 证明:AD BD ⊥,ABD ∴△是Rt △, 且AB 是斜边(或90ADB ∠=),E 是AB 的中点,12 DE AB BE ∴==.由题意可EB DF ∥且EB DF =, ∴四边形BFDE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BFDE 是菱形. O D C B A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 教学设计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一课是继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九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菱形之前,已经掌握了简单图形平移旋转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学生完全能够借助图形的旋转平移和轴对称直观的理解菱形的定义和性质。教科书基于学生在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①掌握菱形的定义;②探索并掌握菱形是轴对称图形;③探索并证明菱形“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等性质,并能应用这些性质计算线段的长度。 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学生对图形的直观感知、已掌握的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和已有的逻辑推理能力为基础,探索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又要尝试利用它们解题。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使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菱形的的定义,理解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性质定理;在证明性质和运用性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探索菱形的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意识; 2、通过灵活运用菱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掌握几何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观察、操作、猜想、归纳、推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 2、通过小组合作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

菱形的性质定理证明及运用。 【教学难点】 菱形的性质定理证明、运用,生活数学与理论数学的相互转化。 课前布置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每人准备好草稿纸、铅笔、直尺、菱形纸片; 教师准备课件,搜集好菱形的相关图片,三角板等。 一、情景导入 1.复习回顾:什么样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它有哪些性质? 2.观察发现:观察下列图中的这些平行四边形,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 3.与一般的平行四边形相比较,这种平行四边形特殊在哪里?你能给菱形下定义吗?通过平行四边形演变为菱形的动态演示过程,引出本课题及矩形定义。 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但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菱形。 二、合作探究 1.既然菱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 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

九年级数学上册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作品编号:51897654258769315745896 学校:密参录bwt市背合属镇丹面高小学* 教师:性设景* 班级:鹦鹉参班* 《第1章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一、选择题 1.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对边相等 B.对角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角线互相垂直 2.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24cm,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E是AD的中点,连接OE,则线段OE的长等于() A.3cm B.4cm C.2.5cm D.2cm 3.如图,四边形ABCD的四边相等,且面积为120cm2,对角线AC=24cm,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A.52cm B.40cm C.39cm D.26cm 4.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若增加一个条件,使?ABCD成为菱形,下列给出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A.AB=AD B.AC⊥BD C.AC=BD D.∠BAC=∠DAC 5.如图,菱形ABCD中,∠B=60°,AB=2cm,E、F分别是BC、CD的中点,连接AE、EF、AF,则△AEF的周长为() A.2cm B.3cm C.4cm D.3cm 6.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若AB=2,∠ABC=60°,则BD的长为()A.2 B.3 C. D.2 7.如图,在菱形ABCD中,AC=8,BD=6,则△ABD的周长等于() A.18 B.16 C.15 D.14

8.某校的校园内有一个由两个相同的正六边形(边长为2.5m)围成的花坛,如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校方先要将这个花坛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成一个菱形区域如图所示,并在新扩充的部分种上草坪,则扩建后菱形区域的周长为() A.20m B.25m C.30m D.35m 9.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得到△DCE,连接AD,下列条件能够判定四边形ACED为菱形的是() A.AB=BC B.AC=BC C.∠B=60° D.∠ACB=60° 10.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C=8,DB=6,DH⊥AB于H,则DH等于() A. B. C.5 D.4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6,BD=10,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 12.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N,△CND的周长是10,则AC 的长为. 1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其成为菱形(只填一个即可). 14.如图,将两张长为9,宽为3的矩形纸条交叉,使重叠部分是一个菱形,容易知道当两张纸条垂直时,菱形的面积有最小值9,那么菱形面积的最大值是. 15.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8,BD=6,OE⊥BC,垂足为点E,则OE= . 16.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分别是AD,CD边上的中点,连接EF.若EF=,BD=2,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

菱形的性质及其判定

乐恩特教育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校区:百花

1、探究菱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练一练: 1、菱形的周长为12 cm,相邻两角之比为5∶1,那么菱形对边间的距离是() A.6 cm B.1.5 cm C.3 cm D.0.75 cm 2.在菱形ABCD中,AE⊥BC于点E,AF⊥CD于点F,且E、F分别为BC、CD的中点,则∠EAF 等于()A.75° B.60° C.45° D.30° 3、菱形的边长是2 cm,一条对角线的长是23cm,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是() A.4 cm B.3cm C.2 cm D.23cm 精讲精练 例1、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且AC=16 cm,BD=12 cm,求菱形ABCD的高DH. 变式:菱形ABCD的周长为20 cm,两条对角线的比为3∶4,求菱形的面积.

例2:(09贵阳)如图,在菱形ABCD 中,P 是AB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 、B 重合),连接DP 交对角线AC 于E ,连接EB 。(1)求证:APD EBC ∠=∠;(2)若60DAB ∠=?,试问:P 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P V 的面积等于菱形ABCD 面积的 1 4 ?为什么? 例3: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4a ,E 在BC 上,BE=2a ,120BAD ∠=?,P 点在BD 上,求PE+PC 的最小值。 三、用中学习 1.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相等 B.对边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相等 2.菱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O 点,若∠OBC = 2 1 ∠BAC ,则菱形的四个内角的度数为_______.

菱形性质练习题(详细答案)

~ 菱形性质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MNPO的顶点P的坐标是(3,4),则顶点M、N 的坐标分别是() A.M(5,0),N(8,4)B.M(4,0),N(8,4)C.M(5,0),N(7,4) D.M(4,0),N(7,4) 2.菱形的周长为4,一个内角为60°,则较短的对角线长为() A.2 B.C.1 D. 3.菱形的周长为8cm,高为1cm,则该菱形两邻角度数比为() A.3:1 B.4:1 C.5:1 D.6:1 | 4.如图,菱形ABCD中,AB=15,∠ADC=120°,则B、D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A.15 B.C. D. 二.填空题(共15小题) 5.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2cm,3cm,则它的面积是_________ cm2. 6.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C=8,BD=6,过点O作OH丄AB,垂足为H,则点0到边AB 的距离OH= _________ . 7.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是2cm,E是AB的中点,且DE丄AB,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cm2. 《 6题图 7题图 8题图 9题图 8.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B=13,AC=10,过点D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则△BDE的周长为_________ . 9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一个内角∠BAD=80°,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在AB上且BE=BO,则∠BEO=_________ 度. / 10如图,一活动菱形衣架中,菱形的边长均为16cm,若墙上钉子间的距离AB=BC=16cm,则∠1=_________ 度. 10题图12题 13题图 14题图 11.已知菱形的一个内角为60°,一条对角线的长为,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_________ . 【 12.如图所示,两个全等菱形的边长为1米,一个微型机器人由A点开始按A﹣>B﹣>C﹣>D﹣>E﹣>F﹣>C﹣>G﹣>A的顺序沿菱形的边循环运动,行走2009米停下,则这个微型机器人停在_________ 点. 13如图,P为菱形ABCD的对角线上一点,PE⊥AB于点E,PF⊥AD于点F,PF=3cm,则P点到AB的距离是______cm.14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B=60°,AB=4,则以AC为边长的正方形ACEF的周长为_________ .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邵爱平 沈阳市博才中学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沈阳市博才中学邵爱平 教学目标: 1.理解菱形的概念,了解它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2.探索并证明菱形的性质定理. 3.应用菱形的性质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菱形性质的探究与应用. 教学难点:利用菱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环境: 一对一数字化教室,包括学生人手一个终端及教师一体机. 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 小组同学合作选题和全体同学共同复习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相关习题 .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哪些?(利用终端全体答题) 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 ______ 对称图形 边:平行四边形的______ 相等 角:平行四边形的______ 相等 对角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______ 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40m,△ABC的周长为25cm,则对角线AC的长为______cm.(利用终端全体抢答) 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O,AC=10,BD=8,则AD的长度的取值范围是().(全体答题统测) A.AD>1 B.19 设计意图:通过利用终端作答,能一目了然的了解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为本节课做铺垫.(利用一对一数字化评测系统进行测试.) 二、激情引趣 1.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菱形?学生寻找身边的实例,并将在课前下载到终点的照片资源与同学们分享,同学分享后教师也利用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菱形

图案,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初步感知菱形的魅力,通过身边的事物引入,使学生感受到菱形为我们的衣食住行增添了色彩. 2.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行动画演示,使之变成一个菱形,得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小结:由定义可知,菱形是强化了“边”的特殊性的平行四边形,那么菱形具有什么样的特殊性质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菱形性质的探究之旅.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拉进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学生在观察与实践后得出菱形的定义. 三、合作探究 1.教师介绍菱形性质的研究方向与平行四边形相同为:边、角、对角线、对称性. 做一做:将菱形纸片折一折,回答下列问题: (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有什么关系? (2)菱形中有哪些相等线段? 通过折叠并引导学生类比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方法来探究菱形的性质. 小组交流进行探究,得菱形的特殊性:(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分别是两对角线所在的直线;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2)四条边都相等.(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2.验证猜想:以上菱形的特殊性是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猜想得到的,还需要进一步从数学的角度加以验证. 概括出两条性质之后,引导学生把两条性质作为命题加以演绎证明. 菱形的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已知: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BC. 求证:AB=BC=CD=AD. 菱形的性质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已知:四边形ABCD 是菱形对角线相交于O 点 求证:(1)AC ⊥BD. (2)AC 平分∠DAB 和∠DCB ,BD 平分∠ADC 和∠ABC. (学生在讲解性质推理过程中利用一对一设备直接将讲解过程录制成微课, 课下A B C D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

个性化教学辅导 教学 内容 菱形 教学目标1、掌握菱形的定义和性质; 2、学会判定菱形; 3、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区别和联系; 重点难点1、菱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熟练掌握; 2、利用菱形的性质综合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知识讲解 一、菱形的定义 如图,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会有怎样的变化? 定义:叫做菱形。 二,菱形的性质。 菱形性质: 1.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2.四条边都相等; 3.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菱形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也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以上菱形的性质你能给出证明吗? 练习:1、已知菱形的周长是12cm,那么它的边长是______。 2、菱形ABCD中∠ABC=60度,则∠BAC=_______。 3、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则菱形的边长是_______。 4、菱形的面积为24cm2,一条对角线的长为6cm,则另一条对角线长为_____cm,边长为_____cm, 高为_____cm。 三、菱形的判定 根据定义我们知道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还有别的判定方法吗? 猜想1: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例1: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点E、F,求证四边形AFCE 是菱形.

猜想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AB=BC=CD=DA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猜想3:如果一个四边形的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那么这个四边形是菱形。 已知:四边形ABCD,AC平分∠DAB和∠DCB,BD平分∠ABC和∠ADC 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总结:菱形的判定定理: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定义)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根据对角线) 3、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根据四条边) 4、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和角的关系) 练习:1、用两个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纸片拼成的四边形是() A、等腰梯形B、正方形C、矩形D、菱形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C、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D、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矩形,菱形的性质及判定专项练习

M N O D C B A 矩形,菱形的性质及判定专项练习 1.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2.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为10cm和24cm, 那么这个菱形的周长为_______, 面积为___________. 3.将两张长10cm宽3cm的长方形纸条叠放在一起, 使之成60度角, 那么重叠部分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__. 4.一个菱形面积为80, 周长为40, 那么两条对角线长度之和为__________. 5.顺次连接一个特殊四边形的中点, 得到一个菱形. 那么这个特殊四边形是___________. 6.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OF⊥BC,CE⊥BD,OE:BE=1: 3,OF=4,求∠ADB的度数和BD的长。 7.如图所示,矩形ABCD中,M是BC的中点,且MA⊥MD,若矩形的周长为36cm,求此矩形的面积。 8.折叠矩形纸片ABCD,先折出折痕BD,再折叠使AD边与对角线BD重合,得折痕DG,如图,若AB=2, BC=1,求AG。 O F E D C B A G E D C B A

9. 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 ,F ,G ,H ,求证:四边形EFGH 是矩形。 10. 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是AD 上一点,F 是AB 上一点,EF CE =,且,2EF CE DE cm ⊥=,矩 形ABCD 的周长为16cm ,求AE 与CF 的长. 11. 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1),画出△AOB 平移后的三角形,其平移的方 向为射线AD 的方向,平移的距离为线段AD 的长。(2)观察平移后的图形,除了矩形ABCD 外还有哪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并给出证明。 12. 如图所示,已知菱形ABCD 中,E 、F 分别在BC 和CD 上,且∠B=∠EAF=60°,∠BAE=15°,求∠CEF 的度数。

菱形的性质学案

菱形的性质学案 学习目标:1、掌握菱形的概念和性质 2、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主动探索习惯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菱形的定义: 2、菱形的性质: 边: 角: 对角线: 对称性: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看课本) 相比于一般的平行四边形,菱形所特有的性质: 性质1: 性质2: 1、验证猜想 ⑴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 求证:AB=BC=CD=DA ⑵已知AC、BD是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求证:①AC⊥BD。 ②AC平分∠BAD和∠BCD。 A B C D O A B C D O A B C D

2、例题.如图,菱形花坛ABCD 的边长为20m , ∠ABC =60o ,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 路AC 和BD ,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分别精确到0.01m 和0. 1m 2 ) 3、学以致用 (1)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点O 是两条对角线 的交点,AB=5cm ,AO=3cm ,求AC 与BD 的长。 (2)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6,BD=8,则菱形的面积是多少?周长是多少? 例3如图,AC 是菱形ABCD 的对角线,点E 、F 分别在边AB 、AD 上,且AE=AF 。 求证:△AC E ≌△ACF 三、精讲总结,反思提炼。 菱形的定义: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 四、达标检测,收获成功。 1.若菱形的边长等于一条对角线的长,则它的一组邻角的度数分别为 . 2.已知菱形ABCD 的周长为20cm ,且相邻两内角之比是1∶2,求菱形的对角线的长和面积. 3.已知:如图,菱形ABCD 中,E 、F 分别是CB 、CD 上的点,且BE=DF .求证:∠AEF=∠AFE . A B C D O A D F E B C

菱形的性质练习题

菱形的性质练习题 姓名: 号数: 班级: 一、 填空: 1、 在菱形ABCD 中,AC =6,DB =8,则菱形的面积为: 2、 菱形的周长是9.6,两个邻角之比为1:2,则这个菱形较短的对角线长为: 3、 菱形的一边与两条对角线所构成的两角比5:4,则它的各内角度数为: 4、 如图,在菱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边BC 和CD 上,且△AEF 是等边三角形,AE =AB ,则 ∠BAD 的度数 5、 如图,菱形花坛DEFG 的边长为6, ∠E =60度度,其中由两个正六边形组成的图形的部分种花,则种花部分的周长(粗线部分)为: B A D E F G D

6、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之比是5:3,它们的差是4厘米,则这 个菱形的面积是 7、菱形ABCD的对角线AC=16厘米,BD=16厘米,BC=10厘米, DE⊥BC,垂足为点E,则DE的长是 8、菱形的一个内角为120度度,较短的对角线长为15,则该菱 形的周长为 9、已知菱形的周长为52厘米,∠BAD:∠ABC=1:2,则BD= AC= 二、解答题 10、如图,在菱形ABCD中,AE垂直平分BC,垂足为点E,AB=2厘米,赤诚 (1)∠BAD的度数 (2)对角线AC的长 11、如图,平边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点E、F,试说明四边形AFCE是菱形 B D E D A B C

12、如图,菱形ABCD 中,CE ⊥AB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CF ⊥AD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 ,请你猜想CE 与CF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13、如图,AD 是三形ABC 的角平分线,DE 平行于AC 交AB 于点E ,DF 平行于AB 交AC 于F ,试判断四边形AEDF 是何图形,并说明理由。 C 14、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24,BD =10,则周长是多少?面积呢?若DE ⊥AB 于点E ,求AB 。 D E F A C

菱形的性质及判定

菱形的性质 及判定 知识点 A 要求 B 要求 C要求 菱形 会识别菱形 掌握菱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会用菱形的性质和 判定解决简单问题 会用菱形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① 边的性质:对边平行且四边相等. ② 角的性质:邻角互补,对角相等. ③ 对角线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④ 对称性: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菱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点评:其实只要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其面积就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3.菱形的判定 判定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判定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判定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重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而就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性质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菱形的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延续,又是以后要学习的正方形 重、难点 知识点睛 中考要求

的基础。 难点是菱形性质的灵活应用。由于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不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如果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就可以得到许多关于边、角、对角线的条件,在实际解题中,应该应用哪些条件,怎样应用这些条件,常常让许多学生手足无措,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板块一、菱形的性质 【例1】 ☆ ⑴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将菱形分成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为 ⑵在平面上,一个菱形绕它的中心旋转,使它和原来的菱形重合,那么旋转的角度至少是 【例2】 ⑴如图2,一活动菱形衣架中,菱形的边长均为16cm 若墙上钉子间的距离16cm AB BC ==,则 1∠= 度. 图2 1 C B A ⑵如图,在菱形ABCD 中,60A ∠=?,E 、F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若2EF =,则菱形ABCD 的边长是______. 【例3】 如图,E 是菱形ABCD 的边AD 的中点,EF AC ⊥于H ,交CB 的延长线于F ,交AB 于P , 证明:AB 与EF 互相平分. P H F E D C B A 【例4】 ☆ 如图1所示,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H 为AD 边中点,菱形ABCD 的 周长为24,则OH 的长等于 . E F D B C A 例题精讲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练习题

菱形检测题二 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16cm,12cm,那么这个菱形的高是_______. 2.已知菱形两邻角的比是1:2,周长是40cm,则较短对角线长是________. 3.菱形的面积为50cm2,一个内角为30°,则其边长为______. 4.菱形一边与两条对角线所构成两角之比为2:7,则它的各角为______. 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 形ABCD是菱形,那么所添加的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 可). 6、已知在菱形ABCD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菱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C. 菱形的对边相等 D.菱形的对角线相等 7、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对边相等B.对角相等C.对角线互相垂直D.对角线相等 8、能够找到一点使该点到各边距离相等的图形为(). A.平行四边形B.菱形C.矩形D.不存在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B.菱形的对角线平分各内角 C.菱形的对角线相等D.菱形的对角线交点到各边等距离 10、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12cm、16cm,则菱形的周长是(). A.24cm B.32cm C.40 cm D.60cm 11.菱形ABCD,若∠A:∠B=2:1,∠CAD的平分线AE和边CD之间的关系是().A.相等B.互相垂直且不平分 C.互相平分且不垂直D.垂直且平分 12.在菱形ABCD中,AE⊥BC于E,菱形ABCD面积等于24cm2,AE=6cm,则AB长为().A.12cm B.8cm C.4cm D.2cm 13.如图,在菱形ABCD中,E是AB的中点,作EF∥BC,交AC?于点F,如果EF=4,那么CD的长为(). A.2 B.4 C.6 D.8 14.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2,∠DAB=60°,则对角线BD的长是( ) 15.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则此菱形的边长是( ) A.10 B.8 C.6 D.5

《菱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菱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刘倩淮安市凌桥中学 一、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作用与地位 《菱形》一节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推理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一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正方形等知识的基础,所以在知识的前后联系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菱形的概念性质及菱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的过程,掌握菱形的概念和性质。 (2)能运用菱形的性质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与证明; (3)在进行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的能力,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菱形的概念和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灵活运用。 二、设计理念 为进一步深化生命化的课堂,让学生成为学生的主体,把问题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使思维训练渗透于课前、课中,课后的各环节。而本节课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后继课要学的正方形具有菱形的一切性质。这节课教学时注重学生的探索过程,让学生操作、观察、猜测、验证,获得知识,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剪一个菱形,.观察并回答: (1)什么是菱形? (2)菱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_______. (3)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几条?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操作剪菱形,探索菱形的对称性,不仅增加学生

兴趣,并为新课中归纳菱形性质作铺垫。 (二)探索学习 1、探索菱形的性质。 (1)让学生交流剪菱形的方法,观察菱形,归纳菱形的性质。 (2)让学生画菱形,进一步强化菱形的性质。 【设计意图】剪菱形有多种方法,学生可畅所欲言,这样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归纳菱形的特殊性质,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下面学习中证明菱形有关定理打下基础。 现将典型方法展示如下: 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打开,便得到菱形。 【设计意图】本方法直观得到了菱形的重要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同时为下面证明菱形性质作铺垫。 2、证明菱形性质。 (1)先让学生分析证明思路。 (2)指名让学生板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析思路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及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来证明,也可以证明三角形全等。培养了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通过讨论,选择最简单的方法进行板演,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并可以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 现将典型方法展示如下: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学案

菱形学案 19.3 菱形 第一课时 1、自主学习 ● 目标导学 1、理解菱形的定义; 2、探究菱形的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 自学生疑 1、叫菱形 2、菱形的性质 1)边 2)角 3)对角线 4)对称性 二、合作学习 ● 合作探究 1、看书了解什么叫菱形? 。 2、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看看菱形的边、角、对角线存在哪些性质?如何证明? 归 纳: 用几何语言叙述: 3、探究菱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练一练: 1、菱形的周长为12 cm,相邻两角之比为5∶1,那么菱形对边间的距离是 () A.6 cm B.1.5 cm C.3 cm D.0.75 cm 2.在菱形ABCD中,AE⊥BC于点E,AF⊥CD于点F,且E、F分别为BC、CD的中点,则∠EAF等于()A.75° B.60° C.45° D.30° 3、菱形的边长是2 cm,一条对角线的长是2 cm,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是 () A.4 cm B. cm C.2 cm D.2 cm ● 精讲精练 例1、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且AC=16 cm,BD=12 cm,求菱形ABCD的高DH. 变式:菱形ABCD的周长为20 cm,两条对角线的比为3∶4,求菱形的面积. 例2:(09贵阳)如图,在菱形ABCD中,P是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B重合),连接DP交对角线AC于E,连接EB。(1)求证:;(2)若,试问:P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的面积等于菱形ABCD面积的 ?为什么?

例3: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a,E在BC上,BE=2a,,P点在BD 上,求PE+PC的最小值。 三、用中学习 1.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相等 B.对边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相等 2.菱形ABCD中,AC、BD相交于O点,若∠OBC=∠BAC,则菱形的四个内角的度数为_______. 3、.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比为3∶4,且周长为20 cm,则它的一组对边的距离等于__________ cm,它的面积等于________ cm2. 4.菱形的周长为100 cm,一条对角线长为14 cm,它的面积是() A.168 cm2 B.336 cm2 C.672 cm2 D.84 cm2 5.菱形的周长为16,两邻角度数的比为1∶2,此菱形的面积为() A.4 B.8 C.10 D.12 6.下列语句中,错误的是() A.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 B.菱形的两组对边可以通过平移而相互得到 C.菱形的两组对边可以通过旋转而相互得到 D.菱形的相邻两边可以通过旋转而相互得到 7.菱形的面积为8平方厘米,两条对角线的比为1∶,那么菱形的边长为_______. 8、如图,将两张长为8,宽为2的矩形纸片交叉,使重叠部分是一个菱形,则菱形周长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

菱形的性质及判定

菱形得性质 及判定 中考要求 知识点睛 1、菱形得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得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得性质 菱形就是特殊得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得所有性质,?还具有自己独特得性质: ①边得性质:对边平行且四边相等. ②角得性质:邻角互补,对角相等、 ③对角线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④对称性:菱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也就是轴对称图形. 菱形得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等于对角线乘积得一半。 点评:其实只要四边形得对角线互相垂直,其面积就等于对角线乘积得一半、 3。菱形得判定 判定①:一组邻边相等得平行四边形就是菱形、 判定②:对角线互相垂直得平行四边形就是菱形。 判定③:四边相等得四边形就是菱形。 重、难点 重点就是菱形得性质与判定定理。菱形就是在平行四边形得前提下定义得,首先她就是平行四边形,但它就是特殊得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而就增加了一些特殊得性质与不同于平行四边形得判定方法。菱形得这些性质与判定定理即就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得延续,又就是以后要学习得正方形得基础、 难点就是菱形性质得灵活应用。由于菱形就是特殊得平行四边形,所以它不但具有平行四边形得性质,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得性质。如果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就是菱形,就可以得到许多关于边、角、对角线得条件,在实际解题中,应该应用哪些条件,怎样应用这些条件,常常让许多学生手足无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例题精讲 板块一、菱形得性质 【例1】☆⑴菱形得两条对角线将菱形分成全等三角形得对数为 ⑵在平面上,一个菱形绕它得中心旋转,使它与原来得菱形重合,那么旋转得角度至少就是 【例2】⑴如图2,一活动菱形衣架中,菱形得边长均为若墙上钉子间得距离,则 度.

菱形性质练习题(基础题型强推)

菱形性质练习题(共120分)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菱形具有其它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 A .对边平行 B.对角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对角线互相垂直 2. 在菱形ABCD中,AE⊥BC于E,AF⊥CD 于F,且E,F分别是BC,CD的中点,那么 ∠EAF等于() A.75o B.55o C.45o D.60o 3.菱形ABCD的周长20cm,∠A:∠B=2:1,则顶点A到对角线BD的距离是() A.5cm B.4cm C.3cm D.2.5cm 4.菱形的周长为52,较短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0,那么菱形的面积是() A.30 B.60 C. 120 D.240 5.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MNPO的顶点P的坐标是(3,4),则顶点M、 N的坐标分别是() A.M(5,0),N(8,4)B.M(4,0),N(8,4) C.M(5,0),N(7,4)D.M(4,0),N(7,4) 6.菱形的周长为4,一个内角为60°,则较短的对角线长为() A.2 B.C.1 D. 7.菱形的周长为8cm,高为1cm,则该菱形两邻角度数比为() A.3:1 B.4:1 C.5:1 D.6:1 8.如图,菱形ABCD中,AB=15,∠ADC=120°, 则B、D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A.15 B.C.7.5 D. 9.已知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BAD=120°,AC=4,则该菱形的面积是() A、1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16 C、8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8 10.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是16,∠A=60°,则对角线BD的长度为() A.2 B. C.4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2cm,3cm,则它的面积是_________cm2. 2.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C=8,BD=6,过点O作OH丄 AB,垂足为H,则点0到边AB的距离OH=_________.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

§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邵爱平 沈阳市博才中学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沈阳市博才中学邵爱平 教学目标: 1.理解菱形的概念,了解它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2.探索并证明菱形的性质定理. 3.应用菱形的性质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菱形性质的探究与应用. 教学难点:利用菱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环境: 一对一数字化教室,包括学生人手一个终端及教师一体机. 教学过程: 一、课前展示 小组同学合作选题和全体同学共同复习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相关习题 .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哪些?(利用终端全体答题) 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 ______ 对称图形 边:平行四边形的______ 相等 角:平行四边形的______ 相等 对角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______ 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40m,△ABC的周长为25cm,则对角线AC的长为______cm.(利用终端全体抢答) 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O,AC=10,BD=8,则AD的长度的取值范围是().(全体答题统测) A.AD>1 B.19 设计意图:通过利用终端作答,能一目了然的了解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为本节课做铺垫.(利用一对一数字化评测系统进行测试.) 二、激情引趣

1.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菱形?学生寻找身边的实例,并将在课前下载到终点的照片资源与同学们分享,同学分享后教师也利用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菱形图案,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初步感知菱形的魅力,通过身边的事物引入,使学生感受到菱形为我们的衣食住行增添了色彩. 2.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行动画演示,使之变成一个菱形,得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小结:由定义可知,菱形是强化了“边”的特殊性的平行四边形,那么菱形具有什么样的特殊性质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菱形性质的探究之旅.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拉进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学生在观察与实践后得出菱形的定义. 三、合作探究 1.教师介绍菱形性质的研究方向与平行四边形相同为:边、角、对角线、对称性. 做一做:将菱形纸片折一折,回答下列问题: (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有什么关系? (2)菱形中有哪些相等线段? 通过折叠并引导学生类比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方法来探究菱形的性质. 小组交流进行探究,得菱形的特殊性:(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分别是两对角线所在的直线;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2)四条边都相等.(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2.验证猜想:以上菱形的特殊性是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猜想得到的,还需要进一步从数学的角度加以验证. 概括出两条性质之后,引导学生把两条性质作为命题加以演绎证明. 菱形的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已知: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BC. 求证:AB=BC=CD=AD. 菱形的性质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已知:四边形ABCD 是菱形对角线相交于O 点 求证:(1)AC ⊥BD. B C 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