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片类药物依赖者成瘾严重程度与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

阿片类药物依赖者成瘾严重程度与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

阿片类药物依赖者成瘾严重程度与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
阿片类药物依赖者成瘾严重程度与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

探讨改良森田治疗对改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

探讨改良森田治疗对改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高泰嵩 发表时间:2018-08-16T14:38:12.46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5期作者:高泰嵩[导读] 目的:对酒精导致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用改良森田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哈尔滨第一专科医院 150056 摘要:目的:对酒精导致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用改良森田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我院2014年1月至10月的80例酒精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工娱疗法,观察组使用常规治疗和改良森田治疗,对两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HANA量表有效率是 97.44%,HAMD量表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为76.32%,71.0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观察组的两项评分要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结论:改良森田治疗可以缓解酒精至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患者有积极作用,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改良森田治疗;焦虑;抑郁[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modified Morita therapy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 caused by alcohol.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in 80 cases of alcohol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October led to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drug therapy and therapy,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routine treatment and modified Morita therapy,two groups of the 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and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scores were compared. 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HANA scal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44%,the efficiency of HAMD was 94.87%,the control group was 76.32%,71.05%,and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two scor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P<0.01). Conclusion:modified Morita therapy can allevi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lcohol to mental disorders,and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atients. [Key words] alcohol induced mental disorder;modified Morita therapy;anxiety;depression 酒精引起的精神障碍是因为长期酗酒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了患者的妄想、焦虑、抑郁等等情绪问题,单纯的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躯体依赖,对心里的渴望无法消除,所以复发率较高。森田治疗是心理治疗方式,改良森田治疗对患者适用性更高,可以让患者逐渐恢复社会功能[1-2]。此次就我院的改良森田治疗进行了研究,有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到10月对80例我院接收的阴酒精导致的精神障碍病例来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对照组有男性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改良森田治疗。首先采用常规剂量的精神药物治疗,其次改良森田治疗一个疗程为6周,采用团体治疗方式进行,每周5次,每次50 min,在每一期治疗结束前安排写周记,治疗师给予点评[3-4]。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工娱疗法。首先采用常规剂量的精神药物治疗,其次开展常规康复训练,每周5次,每次50 min。即指导、鼓励患者参加工艺、音乐、舞蹈、书法、体育等不同种类的文体娱乐活动,以此培养患者参与意识[5-6]。 1.3 疗效评定 由专职心理测量师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分别于入组前和治疗6周后各进行评定1次,根据治疗前后HAMA减分率进行效果评定,减分率=(治疗前分数-治疗后分数)/治疗前总分×100%。减分率<25%为无效,25%~49%为进步,50%~74%为显著进步,>75%或总分≤7分为痊愈。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检验结果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HANA量表有效率是97.44%,HAMD量表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为76.32%,71.0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观察组的两项评分要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 3 讨论 单次大量饮酒可能会引起精神异常,如果长期酗酒则会导致精神病症状、戒断综合症和依赖等精神障碍[7-8]。酒精引起的精神障碍疾病除了遗传、生化异常等因素之外,在研究酒精中毒患者时发现,其抗原和其他精神障碍共存,超过80%的酒精中毒患者自身存在抑郁、焦虑、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特别是这些患者日常中常大量饮酒。有研究显示,大部分因酒精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希望通过借助酒精来让内心焦虑得到缓解,导致了饮酒行为不断强化。临床中很多患者在康复阶段对自己即将回归社会生活和交往而感到焦虑。森田疗法是根治自然疗法,让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森田疗法让患者能够自然的接受烦恼,不对烦恼进行排斥,避免了思想上的矛盾和,让患者的内心冲突缓解,平复心情。酒精引起的精神障碍患者接受森田疗法能够对其紧张的心理状态进行缓解,让患者能够摆脱抑郁、焦虑等情绪的影响。让患者对发病机制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治疗过程中引入心理疏导,知识讲解,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患者对森田治疗核心理论掌握后,能够更好的将其应用于生活和工作当中,让患者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HANA量表有效率是97.44%,HAMD量表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为76.32%,71.0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观察组的两项评分要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

药事管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题集

一、名词解释题 1. GSP 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ood Supplying Practice )的简称,是在药品流通的全过程中,用于保证药品质量而制订的有关药品的计划、采购、验收、贮存、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管理制度。 2. 药品注册补充申请:已批准生产的新药、在监测期内,原申请单位需要变更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其所附药品标准、药品说明书、标签内载明事项的,以及改变生产工艺影响药品质量等,根据法规需要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的申请。 3. 药品批准文号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经对企业生产药品的申请和相关资料进行审查,确认符合规定条件后,发给的一个表示准予生产该药品的文号,是药品生产合法与否的主要标志。 4. 医疗机构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常规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 5. 药事管理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具有普遍效力和严格程序的行为规范体系,是调整与药事活动相关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包括有关药事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总称。 6. 执业药师指同时具有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药师注册证并在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单位执业的药学技术人员。 7. 国家药品标准是指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所制定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的技术要求,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注册标准和其他药品标准。8. 药品注册标准是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给申请人特定药品的标准,生产该药品的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执行该注册标准。 9. 国家检定是指由国家法律或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某些药品在销售前或进口时,必须经过指定的政府药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才准予销售或进口,这是一种强制性检验。 10. 药品质量特性主要是指满足规定要求和需要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均一性,前三者是药品固有特性,后者是药物制剂的固有特性。11.知识产权是人类基于对 脑力劳动所创造产生的智力(技术)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的总称。 12 药品标准,是指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所制定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的技术要求。 13 药事,指与药品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价格及广告等活动有关的事项。 14 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或者功能与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15 药品注册 , 是指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的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行系统评价,并做出是否同意进行药物临床研究、生产药品或者进口药品决定的审批过程。16戒毒药品,是指控制并消除滥用阿片类药物成瘾者的急剧戒断症状与体征的戒毒治疗药品,和能减轻消除稽延性症状的戒毒治疗辅助药品。 17 药事管理,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药事管理,是指国家对药品及药事的监督管理,以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广义的药事管理泛指国家对药品监督管理及药事机构自身的经营管理,以及药学服务的管理。 18 现代药,一般是指 19 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等。 19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的,按照新药管理。 20 危险药品,指受光、热、空气、水分、撞击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可引起燃烧、爆炸或具有腐蚀性、刺激性和放射性的药用物质。 21 中药指纹图谱,指中药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该中药特性 的共有峰的图谱。 22 药物滥用,指人们反复、大量地使用与医疗目的无关的具有依赖性潜力的药物,是一种悖于社会

女性抑郁症病人的性格特征及心理护理

女性抑郁症病人的性格特征及心理护理 女性病人在心理社会应激与认知方面的能力均低于男性,且女性具有特异的性格特征。情绪不稳定,敏感多疑,人际关系紧张;价值感低,缺乏自信,自卑感强;思维缓慢甚至虚无,罪恶妄想;回避社交场合,退缩、孤独,是以持久而显著的心境低落为基本表现,并伴有相应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类精神障碍。RSHWHO渡氧专项脑细胞修复工程,针对“脑细胞疲劳、失眠、焦虑”的,集合六个国家(法国、中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的科研成果,锁定了影响脑疲劳、神经紧张、抑郁、焦虑、失眠的脑部核心要素,富含121种营养和微量元素,其中活性成分54项,含生物活性的十缩氨基酸,对压力症状缓解功效已经在临床研究上得到证实,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需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改善患者日常状况。 抑郁发作的典型症状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随着对认识的提高,住院病人的比例近年来大幅度提高,病人住院期间的各种意外亦时有发生。住院病人的治疗自然是最为重要的,但在对病人进行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对帮助病人顺利完成各种治疗、减轻抑郁情绪、消除消极意念和行为、增强生活信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防止疾病复发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心理护理存在着专业化不强、缺乏针对性、策略欠恰当等问题。心理护理应根据病人状的不同程度、不同的疾病阶段与类型以及病人的不同心理特征,实施个体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实例:我科一位40岁的性格内向的女性病人,初中文化,平时寡言少语,因情感极度低落,思维内容障碍而入院,护士在与的交流中得知其丈夫事业心强,平时很少陪伴妻子,妻子长期在家,寂寞孤独,数年后,逐渐感到失去了自我,缺乏自信、低自尊、低价值感,甚至认为丈夫有抛弃她的思想,因而产生了严重的忧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进行了心理护理:其一,加强了与的沟通,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其二,在与的多次交流中,护理人员向指出了负向想法的根源是由于生活的空虚,目标的缺乏而逐渐导致了低自尊、低价值感,缺乏自信。 RSHWHO渡氧提出了脑营养平衡学说:

正确使用阿片类药物

正确使用阿片类药物 一、癌痛的治疗应该满足什么样的要求? 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对于癌痛首先应该明确的是:缓解疼痛是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其次,止痛治疗的最低要求是达到无痛睡眠,是真正意义上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要求。止痛治疗应达到:无痛睡眠、无痛休息和无痛活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类似“刮骨疗毒”的故事有意无意地把忍受疼痛作为正面的导向去鼓励,在不否认其培养坚强意志的同时,如果也类比于癌痛治疗,在缺医少药的古代也许尚可理解,而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倘若还做如此想,只能谓之大谬不然了。无论是药物还是用药技术的发展,都可以让人类去祛除癌痛的肆虐了。 二、使用阿片药肯定会成瘾吗? 在当今的癌痛治疗中,阿片类药物无疑是其中的主力军。阿片一词广义是指与鸦片有关的所有化合物,希腊语中是汁的意思,是指从鸦片罂粟的汁中提取出的药物,包括天然产物吗啡、可待因,二甲基吗啡和从中提取的许多半合成的同类物质。鸦片中含有20多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最多(9%~17%),而吗啡正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对于很多人来讲,恐惧阿片类药物“成瘾”具有普遍性意义,其历史渊源,是来自鸦片战争给我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也是阿片类药物在疼痛治疗中的主要障碍。 而实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阶梯止痛方案》以来的20多年中,国际上大力提倡在慢性疼痛中使用吗啡和其他阿片类止痛剂的口服控缓释剂型(以美施康定、奥施康定为代表),这类制剂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使药物在胃肠道缓慢释放、吸收,血药浓度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止痛浓度,不会造成血药浓度迅速上升,达不到成瘾的浓度,因而是安全的。 所谓成瘾特征是持续地、不择手段地渴求使用阿片类药物,其目的是为了达到“欣快感”。这种对药物的渴求行为导致药物的滥用。虽然近年来癌痛治疗阿片类止痛药用量出现明显增加的趋势,然而滥用阿片类药物的人数却呈现下降的趋势,证明阿片类止痛药物医疗用药并未增加阿片类药物滥用的危险。因此,对剂量需求的增加并不是阿片类药物“成瘾”的信号,随着疾病的缓解,疼痛减轻,阿片类药物剂量是可以逐步减少的。 另外成瘾性的发生率与药物的给药方式有关。静脉注射大量止痛药物,使血内药物浓度突然增高,脑内浓度也明显增高,超过所需要的止痛药浓度,易成瘾。在慢性疼痛中采用阿片类药物的控缓释制剂,药物在胃肠道缓慢释放,使血内药物浓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恒定,成瘾的现象及其罕见。 在临床中常用的阿片类药物包括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吗啡片,美沙酮片,盐酸丁丙诺非注射剂,盐酸二氢埃托啡舌下含片,吗啡栓剂等。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以止痛治疗为目的,阿片类药物在常规剂量规范化使用情况下,疼痛患者出现成瘾的现象极为罕见,长期服用吗啡和其他阿片类药物的患者中,成瘾的患者只占0.029%和0.033%,也就是说成瘾性非常罕见的。 三、怎样正确使用阿片药?

秘诀-中医治疗焦虑抑郁

秘诀-中医治疗焦虑抑郁 中医治疗焦虑抑郁: 中医药治疗随着中医药研究的发展,中医药在治疗老年抑郁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中医以辨证论治为特色,治病求本,通过探究病因病机,确定脏腑邪正关系,从而进一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中医药治疗又分为单味中药提取物治疗、中药复方治疗,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等进行了深入研究,RSHWHO渡氧可以明显促进脑中枢多巴胺释放有助于减轻工作压力,缓和疲劳的症状,镇静。调节脑内神经传达物质的变化,消除疲劳,起到舒心、放松,能让人更好的进入精神愉悦状态,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又可以解 消疲劳、降低血压和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单味中药提取物治疗银杏叶中的提取物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具备神经保护作用,有效地改善中枢神经的能量代谢,从而提高抑郁症患者的认知能力;柴胡中提取出的柴胡皂苷,能明显提高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达到防治应激损伤与抗抑郁的效果;合欢花成分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拮抗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和保护海马神经元等有关;甘草总黄酮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可能与其具有降低血清皮质酮水平和保护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有关。除此之外,连翘、郁金、远志、酸枣仁、五味子等中药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抑郁药理作用。由此可见单味中药对老年抑郁症效果明显,但是中药对老年抑郁症治疗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研究甚少,这些还需进一步验证及探讨。 中药复方治疗: 用甘麦大枣合百合地黄汤治疗老年抑郁症,发现其疗效甚佳。多以疏肝解郁,健脾养心,豁痰开窍为治疗原则,临证常选百合地黄汤、温胆汤、柴胡疏肝散、甘麦大枣汤、归脾汤、龙胆泻肝汤等,另外还配合针刺穴位、脐疗膏贴敷、电磁波照射、舌针等方法,通过经络循行和对症治疗到达相应的脏腑,进而达到从根本上医治的目的。“壮命火以消阴翳”治疗大法,临证治疗老年抑郁症善用人参、淫羊藿、附子等补肾阳、壮命火以消阴翳。运用补肾活血汤联合中医情志疗法治疗老年肾虚肝郁型抑郁症,疗效显著。越鞠升降汤治疗老年抑郁症,不仅在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还显著改善了老年抑郁症患者躯体不适等症状。用正心汤加减对4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不仅疗效较好,并且发现药物耐受性较佳。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老年抑郁症30例,总有效率达到86.0%。运用益肾舒郁汤治疗老年抑郁症102例,有效率为71.57%,相比西药组出现的躯体疲乏、口干、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中药治疗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阿片类药物依赖治疗指导原则

阿片类药物依赖诊断治疗指导原则 阿片类药物依赖是全世界药物依赖的主要问题之一。为规范阿片类药物依赖的诊断治疗工作,卫生部于1993年发布《阿片类成瘾常用戒毒疗法的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对规范阿片类药物依赖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随着戒毒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指导原则》已不能满足戒毒医疗工作需要。为进一步规范阿片类药物依赖的诊断治疗工作,卫生部组织专家对原《指导原则》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阿片类药物依赖诊断治疗指导原则》侧重于生理脱毒阶段的诊断治疗,兼顾其他治疗措施,包括防复吸治疗和心理社会干预等。 阿片类药物包括天然类如鸦片、吗啡(阿片中的生物碱)、海洛因(吗啡的衍生物)以及人工合成类如美沙酮、度冷丁等。阿片类药物具有镇痛、止咳、止泻、麻醉等药理作用,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成瘾性和耐受性,滥用后易产生依赖。 一、临床表现 (一)戒断症状。滥用阿片类药物的种类、剂量、时间、途径、停药速度不同,戒断症状的严重程度也不一致。短效药物如吗啡、海洛因一般在停药后8-12小时开始出现戒断症状,48-72小时达到高峰,持续7-10天。长效药物如美沙酮一般在停药后1-3天出现戒断症状,可持续2周左右。 典型的戒断症状分为两大类: 1.客观体征。如血压升高、脉搏加快、体温升高、立毛肌收缩、瞳孔扩大、流涕、震颤、腹泻、呕吐、失眠等。 2.主观症状。如肌肉骨骼疼痛、腹痛、食欲差、无力、疲乏、不安、喷嚏、发冷、发热、渴求药物等。 (二)急性中毒症状。在大剂量滥用阿片类药物后,出现精神运动性抑制,言语不清、昏睡甚至昏迷;体征有针尖样瞳孔(深昏迷时也可能由于缺氧瞳孔扩大)、呼吸抑制、肺水肿、心率减慢、心律失常等。 (三)其他症状。可出现精神障碍如人格障碍、情绪障碍和精神病性症状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表现为工作学习困难、逃学、不负责任和不履行家庭责任等。 二、诊断 诊断参照ICD-10阿片类药物依赖诊断标准: (一)对阿片类药物有强烈的渴求及强迫性觅药行为。 (二)对阿片类药物滥用行为的开始、结束及剂量难以控制。 (三)减少或停止滥用阿片类药物时出现生理戒断症状。 (四)耐受性增加,必须使用较高剂量药物才能获得原来较低剂量的感受。 (五)因滥用阿片类药物而逐渐丧失原有的兴趣爱好,并影响到家庭和社会关系。 (六)不顾身体损害及社会危害,固执地滥用阿片类药物。 在以往12个月内发生或存在3项以上即可诊断为阿片类药物依赖。 除参照以上诊断标准外,诊断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末次使用阿片类药物72小时内的尿毒品检测结果。 (二)病史、滥用药物史及有无与之相关的躯体并发症如病毒性肝炎、结核等,还应注意有无精神障碍、人格障碍等心理社会功能的损害。 (三)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注射痕迹、皮肤瘢痕和感染等。 (四)性病、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检测结果。

减轻焦虑最有效的6种方法

减轻焦虑最有效的6种方法 如果你的担忧是“如果……怎么办?”,把你的答案列成一张清单,写出有助于问题解决的可操作性行为和方案,RSHWHO渡氧专项脑细胞修复工程,针对“脑细胞疲劳、失眠、焦虑”的,集合六个国家(法国、中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的科研成果,锁定了影响脑疲劳、神经紧张、抑郁、焦虑、失眠的脑部核心要素,富含121种营养和微量元素,其中活性成分54项,含生物活性的十缩氨基酸,对压力症状缓解功效已经在临床研究上得到证实。 1、把想法写下来,不要在脑海中反复思考。例如,你因担忧而无法入睡,那就把忧虑写在床头的笔记本上。当你做好准备,随时可以重新思考。 2、努力不去担心、告诉自己没问题只会让你更焦虑。当你感到过度担忧,认为某个问题无法控制时,问自己几个问题,预测一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应对方案。比如“这件糟糕的事情发生概率有多大?”“一旦发生,最坏结果是什么?最好结果是什么?什么是最可能的结果?”“怎样做可以避免最坏结果?”“一旦发生,我可以如何应对?” 3、学会忍受不确定性很重要。无论你准备地多么充分,意外事件和突发状况仍会出现。接受这种必然性,你会更轻松地面对意外情况。 4、持续接触让你害怕的场景是减轻回避行为的最好途径。如果你有社交恐惧,那就制造更多机会认识朋友,让这个过程变得令你舒服。跟不认识的人问好,和店铺付款队伍中的人聊天,参加一场聚会、学习一项课程或加入一个俱乐部。这种暴露疗法起初可能让你不适,坚持一段时间后,你的焦虑感将会减少。 5、记录进度。保持追踪,监控这些策略成果如何。注意焦虑的诱因、思维、行为、缓解策略和症状的改变,你会知道哪些策略奏效。借助电子表格、笔记本或手机App。 6、渐进式肌肉放松练习会帮你重新认识身体放松。当你遇到焦虑导致的肌肉紧张问题时,学会放松对身体十分有益。 膈肌呼吸是压力状况下的另一个对策。尝试向下放松双肩,用肚子呼吸,吸气时扩张腹部,而不是胸部。 运动可以减轻特征性焦虑,尤其是超过20分钟的有氧运动或心肺锻炼。但这需要耐心,你会在几个月后看到显著效果。 RSHWHO渡氧提出了脑营养平衡学说:

抑郁症的表现测试题

抑郁症的表现测试题 以下是关于抑郁症的表现测试题,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抑郁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疾病,假如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抑郁症,就会严重影响患者和家人的正常生活,抑郁症情绪埋在内心深处,常常会使疾病长时期耽误,得不到解决,所以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对于抑郁症及时的治疗也是非常关键的。 抑郁症的表现 1、消极悲观: 内心十分痛苦、悲观、绝望,感到生活是负担,不值得留恋,以死求解脱,可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和行为。 2、精力丧失: 疲乏无力,洗漱、着衣等生活小事困难费劲,力不从心是轻度抑郁症的症状。病人常用“精神崩溃”、“泄气的皮球”来描述自己的状况。 3、情绪症状: 情绪症状是抑郁症的最显著、最普遍的症状。抑郁症病人的情绪症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抑郁心情和兴趣的消失。抑郁症病人的生活中,似乎充满了无助和绝望。抑郁心境,病人感 ·

到情绪低落,悲观绝望,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丧失兴趣,对日常活动、平日的爱好都感到没有兴趣,尤其是体验不到乐趣。 4、动机症状: 抑郁症病人的动机症状体现在做任何事情都缺乏动力。语调低沉,言语行动迟钝缓慢,感到头脑迟钝,变笨了;严重时不语、不动、不食。某些病人可出现自杀意念及行为。我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动机水平。大多数人,都能够做到早晨按时起床,按时去工作或上学,能够积极寻找各种方法来娱乐我们自己以及他人。 5、认知症状: 认知症状是抑郁症的另外一大症状。自我评价低,贬低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责,觉得自己对不起家人朋友,严重者出现妄想,如感到自己有严重罪过,或严重的不能治疗的某种疾病,或一贫如洗,甚至感到自己及世界已经不存在了。某些极度抑郁的患者,甚至相信他们应该为世上的不公正和不平等现象负责,他们应该为自己的“罪恶”而受到惩罚。 ·

阿片类药物滥用的研究

阿片类药物滥用的研究 摘要:阿片类药物滥用成瘾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害,近几十年来,全世界吸毒人数持续增加,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吸毒人数均呈快速增长趋势,而且由美国等发达国家迅速波及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已从1991年的14.8万人上升到2004年的114.04万人,而专家估计实际的吸毒人数可能是这个数字的5倍还多,这其中83.6%为青少年,70%为海洛因吸毒者,17%为女性吸毒者,10年增长了近十倍。吸毒人群由以成人为主体迅速转化为以青少年为主体,表现出全球化和低龄化的趋势。药物的滥用成瘾不仅仅是医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由于药物滥用所产生的社会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的存在求其根本还是在于成瘾类药物的滥用及无法从根本上戒除。那么什么是阿片类药物,为什么会产生依赖,阿片类药物依赖会对机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成瘾类药物的戒断如此困难等等一系列问题有待于医学和社会学的工作者去解决。 关键词:阿片类药物;吗啡;成瘾;药物滥用 下面是对阿片类药物成瘾机制及其对机体影响的综合叙述。一、阿片类药物阿片,俗称“鸦片”。阿片类药物是指由罂粟中提取的生物碱和人工合成的可使机体产生类吗啡效应的药物。阿片是罂粟科植物罂粟的未成熟蒴果壳浆汁的干燥物,为褐色膏状,放置时间长变为黑色硬块,味辛苦,有特殊臭味。阿片至少含有25种以上的生物碱,从化学结构上可以分为吗啡类与罂粟碱类,约占阿片重量的25%。吗啡类主要有吗啡(morphine)、可待因(codeine)、蒂巴因(thebaine);罂粟碱类主要有罂粟碱(papaverine);那可汀(narcotine),那碎因(narceine)等。人工合成的阿片类药物包括乙基吗啡(dionine)、海洛因(heroin,二乙酰吗啡),阿扑吗啡(apomorhine)及杜冷丁等。阿片类药物是人类药用历史最为悠久的强效镇痛药。临床上常用阿片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减轻疼痛、治疗腹泻和镇咳等。由于阿片类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以及药物耐受性;医学上称它为“麻醉性镇痛药”或“成瘾性镇痛药”。 吗啡是最早从阿片中提炼出来的含氮植物碱,是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状粉末,无臭,味苦有毒,遇光易变质,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医药上常用吗啡的硫酸盐或盐酸盐作为镇痛剂,分子式为C17H19NO3,化学结构式见下图。在吗啡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化学修饰,从而产生出许多此类药物。其中最重要的是海洛因。海洛因是二乙酰吗啡,俗称“白粉”、“白面”,纯净物是白色晶体,味苦,有毒,毒性相当于吗啡2至3倍,其镇痛效力比吗啡高 4-8倍,是毒品之王。分子式为C21H23NO5。海洛因作为镇痛药和精神快慰剂,曾盛行一时,初期甚至被用作治疗吗啡等阿片类成瘾的药物。但海洛因本身所具有的明显成瘾性很快就暴露出来,而且一旦成瘾很难戒断。它所表现出的负性作用和带来的不良反应远远超过了其医药价值。临床观察发现,海洛因比吗啡的水溶性更强,吸收迅速而完全,且具脂溶性,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发挥其作用,因而海洛因的成瘾性更加强烈,长期服用会引起人体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皮肤感染、肺活量降低、全身化脓性并发症,还能引起便秘、肠梗阻、蛋白尿等多种症状,使人消瘦、心理变态、性欲亢进、智力减退。海洛因吸入过量时,会导致死亡,对个人和社会所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尽管如此,药物滥用(吸毒)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泛滥成灾,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阿片类药物依赖成瘾的机制 (一)药物滥用及药物依赖药物滥用是指反复、大量地使用与医疗目的无关具有依赖性潜力的物质。一旦产生依赖性,个体便会不可自制地、不断地追求药物,以感受药物产生的

中医治疗焦虑抑郁你一定要看

中医治疗焦虑抑郁你一定要看 抑郁症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焦虑抑郁属中医学“郁证”的范畴。《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曰:“诸郁,脏气病也,且原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气病生焉。”故而本病的病因既有脏腑疾病和气血不调的内在病因,又有饮食不节和情志内伤的外在因素。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等进行了深入研究,RSHWHO渡氧可以明显促进脑中枢多巴胺释放有助于减轻工作压力,缓和疲劳的症状,镇静。调节脑内神经传达物质的变化,消除疲劳,起到舒心、放松,能让人更好的进入精神愉悦状态,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又可以解消疲劳、降低血压和提高学习记忆能力。五脏中肝为郁证之本脏,肝主疏泄,调节情志,畅达全身气机,肝气顺则五脏宁,肝气郁则五脏气血失调,故肝气郁滞为郁证最基本的病因病机。 郁证的发生,除情志内伤外,还与素体虚弱、性格内向或肝气郁结的体质因素密切相关。老年抑郁症的病机特点,取决于老年人的生理和病理特点,《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盛,发长齿更……八八,则齿发去”。老年抑郁症多发生于六旬以后,此时老年人体质虚弱,五脏皆衰,致机体阴阳失调,内环境紊乱,更易患抑郁障碍。老年抑郁症其病位当责之心、肝、脾、肾,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脏腑虚损,脑窍失养;标实为气、痰、瘀阻滞脑窍,神机失灵所致。“五脏六腑皆可致郁”,对其的认识不能拘泥于单纯疏肝解郁。脾胃为后天之本,影响一身气机的升降,同时也影响水液的输布,这些因素都能够引发郁证。 专家提出康复意见: 1、不要轻易使用药品,抑郁症被人们称为“心灵感冒”,所以我们就像认识感冒一样,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承受能力。做到早期认识、早期干预和科学治疗。 2、专家指出只有及少数患者达到疾病上线,而多数抑郁症只是体内缺乏某些物质,补充RSHWHO渡氧源于自然细心呵护,促进脑中枢多巴胺释放有助于减轻工作压力,缓和疲劳的症状、镇静和抗焦虑、药用植物活性成分调理康复。 3、作为患者的家人、朋友、同事要正视患者,多陪伴、多倾听。试着常说:没事儿的,你继续说,我在听,我理解,我们就在这里,尽力带他们走出阴霾。

正确认识阿片类药物

正确认识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麻醉科拉巴仁次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徐仲煌李先生的女儿一脸痛惜地看着父亲,而因胰腺癌扩散无法手术的他则用手压着肚子,额头细密的汗珠把他痛楚的表情衬托得一览无遗。仅仅使用普通去痛片无法祛除他的痛苦,但即便疼痛门诊医生如何劝说,李先生还是不愿采用吗啡类药物,而子女们的脸上除了无奈还是无奈。仔细询问之下,李先生道出了原委:他不希望患病的同时还变成一个“瘾君子”!对成瘾性的恐惧导致他只能服用一些低阶梯药物去抵抗剧烈的癌痛。 一、癌痛的治疗应该满足什么样的要求? 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对于癌痛首先应该明确的是:缓解疼痛是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其次,止痛治疗的最低要求是达到无痛睡眠,是真正意义上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要求。止痛治疗应达到:无痛睡眠、无痛休息和无痛活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类似“刮骨疗毒”的故事有意无意地把忍受疼痛作为正面的导向去鼓励,在不否认其培养坚强意志的同时,如果也类比于癌痛治疗,在缺医少药的古代也许尚可理解,而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倘若还做如此想,只能谓之大谬不然了。无论是药物还是用药技术的发展,都可以让人类去祛除癌痛的肆虐了。 二、使用阿片药肯定会成瘾吗? 在当今的癌痛治疗中,阿片类药物无疑是其中的主力军。阿片一词广义是指与鸦片有关的所有化合物,希腊语中是汁的意思,是指从鸦片罂粟的汁中提取出的药物,包括天然产物吗啡、可待因,二甲基吗啡和从中提取的许多半合成的同类物质。鸦片中含有20多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最多(9%~17%),而吗啡正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对于很多人来讲,恐惧阿片类药物“成瘾”具有普遍性意义,其历史渊源,是来自鸦片战争给我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也是阿片类药物在疼痛治疗中的主要障碍。 而实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阶梯止痛方案》以来的20多年中,国际上大力提倡在慢性疼痛中使用吗啡和其他阿片类止痛剂的口服控缓释剂型(以美施康定、奥施康定为代表),这类制剂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使药物在胃肠道缓慢释放、吸收,血药浓度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止痛浓度,不会造成血药浓度迅速上升,达不到成瘾的浓度,因而是安全的。 所谓成瘾特征是持续地、不择手段地渴求使用阿片类药物,其目的是为了达到“欣快感”。这种对药物的渴求行为导致药物的滥用。虽然近年来癌痛治疗阿片类止痛药用量出现明显增加的趋势,然而滥用阿片类药物的人数却呈现下降的趋势,证明阿片类止痛药物医疗用药并未增加阿片类药物滥用的危险。因此,对剂量需求的增加并不是阿片类药物“成瘾”的信号,随着疾病的缓解,疼痛减轻,阿片类药物剂量是可以逐步减少的。 另外成瘾性的发生率与药物的给药方式有关。静脉注射大量止痛药物,使血内药物浓度突然增高,脑内浓度也明显增高,超过所需要的止痛药浓度,易成瘾。在慢性疼痛中采用阿片类药物的控缓释制剂,药物在胃肠道缓慢释放,使血内药物浓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恒定,成瘾的现象及其罕见。 在临床中常用的阿片类药物包括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吗啡片,美沙酮片,盐酸丁丙诺非注射剂,盐酸二氢埃托啡舌下含片,吗啡栓剂等。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以止痛治疗为目的,阿片类

精神病学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9

精神病学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9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B1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 A.全面的智能减退B.幻觉妄想C.近事遗忘、错构、虚构D.阿一罗瞳孔E.人格改变(分数:6.00) (1).麻痹性痴呆的主要特征(分数:2.00) A. B. C. D. √ E. 解析: (2).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特征(分数:2.00) A. √ B. C. D. E. 解析: (3).柯萨科夫综合征的主要特征(分数:2.00) A. B. C. √ D. E. 解析: A.氯氮平B.氯丙嗪C.氟哌啶醇D.苯巴比妥E.地西泮(分数:6.00) (1).不宜用于治疗癫痫性精神病的是(分数:2.00) A. √ B. C. D. E. 解析: (2).常用于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是(分数:2.00) A. √ B. C. D. E. 解析: (3).常用于治疗谵妄的兴奋状态的是(分数:2.00) A. B. C. √ D. E. 解析:

二、 A3/A4型题(总题数:3,分数:18.00) 患者男,22岁。诉全身疼痛伴恶心、腹痛1天前来就诊。患者表现烦躁不安,心率加快、流涕流泪、震颤、恶心、呕吐。体查发现患者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上肢静脉有多处陈旧性针痕。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大便常规、血常规、腹部B超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否认有药物滥用史,但乞求医生注射哌替啶止痛。(分数:6.00) (1).为了作出正确的诊断,对该患者最需要做的是(分数:2.00) A.再次询问用药史 B.脑脊液检查 C.给予哌替啶注射 D.给予止呕药物 E.尿毒品检测√ 解析:解析:就该患者的症状和体格检查发现,应高度怀疑是阿片类物质依赖的戒断症状,尽管患者否认,仍需进行检查。目前确认是否有阿片类物质滥用的最好方法是对被检查者的尿液进行毒品检测,一般1周内使用了阿片类物质都可以检测出来。其他选项所提供的方法不是确定诊断的方法。 (2).一旦尿吗啡检测阳性,对患者目前的处理正确的是给予(分数:2.00) A.纳曲酮 B.纳洛酮 C.丁丙诺啡√ D.吗啡 E.心理暗示 解析:解析:阿片类物质依赖者急性戒断症状最有效的治疗是替代治疗,包括美沙酮和丁丙诺啡。吗啡虽然也可以缓解戒断症状,但它本身就是很强的成瘾物质,不能用来治疗阿片类物质成瘾。纳洛酮和纳曲酮作为阿片受体阻滞剂,反而可以诱发戒断症状。 (3).对该患者长期治疗方案不包括(分数:2.00) A.美沙酮维持治疗 B.社会心理干预 C.纳曲酮治疗 D.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 E.苯二氮卓类维持治疗√ 解析:解析:阿片类物质成瘾的长期治疗包括康复治疗(阿片受体阻滞剂、心理社会干预等)及美沙酮维持治疗等。苯二氮卓类药物在海洛因成瘾者戒断症状明显时可以短期使用以缓解焦虑,改善睡眠,当戒断症状消失后,由于苯二氮卓类药物主要作用于GABA递质系统,而海洛因主要通过阿片受体和多巴胺受体系统导致成瘾,所以此时使用没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加上海洛因成瘾者本身具有容易成瘾的素质,长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可能会导致新的药物成瘾,所以不使用苯二氮卓类维持治疗。 患者男,21岁。急起兴奋,乱语,说有人要杀他,行为冲动6个小时入院。仔细追问病史,患者6小时前和朋友在歌厅唱歌时一起服用冰毒,具体剂量不详,服用后不久开始出现症状。患者既往没有类似发作,但经常服用此类物质超过半年。(分数:6.00) (1).该患者诊断首先要考虑(分数:2.00) A.躁狂发作 B.精神分裂症 C.苯丙胺中毒√ D.分离转换性障碍 E.焦虑症 解析: (2).对此患者目前的处理正确的是(分数:2.00) A.纳曲酮 B.纳洛酮 C.丁丙诺啡 D.吗啡

教你改善焦虑抑郁情绪(精)

美国心理学家斯佩勒(Jeffrey Lynn Speller曾说,抑郁症往往袭击那些最有抱负,最有创意,工作最认真的人。如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中国传奇女星阮玲玉、美国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等。但平民也会抑郁,例如因为抑郁自杀的微博名人“走饭”、“sienna 赛娜”等。 据说张国荣去世前患抑郁症已有20年历史,事业与感情是患病的主要原因。他在1987年的自传中曾写道:“记得早几年的我,每逢遇上一班朋友聊天叙旧,他们都会问我为什么不开心,脸上总见不到欢颜。我想自己可能患上忧郁症,至于病源则是对自己不满,对别人不满,对世界更加不满。” 抑郁症研究者阿兰·贝克认为,抑郁的人存在一种负性的认知定势,其中包括三个方向:对自己消极的看法,消极的当前体验,对未来的消极的看法。三者合而为一时,会使人变得黯淡消极。例如接到一个活动策划任务,如果你觉得“我不擅长、客户领导交待不清、预算不够必然失败”,就容易产生抑郁。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质疑自我否定的正确性:第一步,自问我是否真的不擅长组织?然后找到成功策划的事例;第二步,只考虑自己可控制的问题,例如是不是找客户领导详谈,是否申请增加预算;第三步,做好失败的最坏心理准备… 若是真的患上焦虑症,首先要找出“焦虑”产生的根源。“焦虑”一般产生于“不确定的状态”,而减少“不确定”的方法就是必须逼着自己“做决定”。一旦下了决心,你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之后就要勇敢地“放手去做”,同时要“知天命”。做任何事情都会面临挑战,有时出现紧张是很正常的,不要过多地去想结果,而且让你害怕的事往往也最能使你从中获取成就感,所以不妨把这种感觉重新归类到正面情绪,如“兴奋”或“期待”中,并不断地给自己做心理暗示,变压力为动力。 广泛性焦虑症的特点就是思虑过多。若一周担忧超过4天,持续半年,并且恶劣情绪让人痛苦,并影响生活和工作,就可能是焦虑症了。 近日,国际知名广告公司“智威汤逊”对全球27个国家的消费者调查发现,有71%的人处于焦虑状态,中国这一数据为57%。每个人都有紧张或焦虑的时候,但有些人焦虑到影响生活,比如出现下面一些症状,就需要看心理医生了。

女性抑郁症的几大异常表现

女性抑郁症的几大异常表现 意志消沉 这是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的特征,轻者心情不佳、苦恼、忧伤,终日唉声叹气;重者情绪低沉、悲观、绝望,有自杀倾向。 抑郁心境程度不同,可从轻度心境不佳到忧伤、悲观、绝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没意思,高兴不起来,郁郁寡欢,度日如年,痛苦难熬,不能自拨。有些病人也可出现焦虑、易激动、紧张不安。 患者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意志消沉,几乎每天如此,通过两种方式得到证明,一个是主观表达(如感到空虚、无助、悲伤等),另一个是别人的观察(爱哭泣等)。 自我评价低 病人往往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极和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现在、过去和将来,这也不行,那也不对,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前途一片黑暗。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无价值感、无助感,严重时可出现自罪、疑病观念,甚至选择自杀作为自我惩罚的途径。 自杀观念和行为,是抑郁症最危险的行为。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患者常选择自杀来摆脱自己的痛苦。 快感缺失 丧失兴趣是抑郁病人常见症状之一。对日常生活的兴趣丧失,对各种娱乐或令人高兴的事体验不到乐趣。体验不出天伦之乐,对既往爱好不屑一顾,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病人常主诉“没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兴不起来了”。 疲劳感 精力丧失,疲乏无力,洗漱、着衣等生活小事困难费劲,力不从心。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疲劳感。轻者感觉自己身体疲倦,力不从心,生活和工作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者甚至连吃、喝、个人卫生都不能顾及。病人常用“精神崩溃”、“泄气的皮球”来描述自己的状况。 睡眠障碍 约有70%~80%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睡眠障碍,患者通常入睡无困难,但几小时后即醒,醒后又处于抑郁心情之中,比平时早2~3小时,醒后不复入睡,陷入悲哀气氛中,故称为清晨失眠症、中途觉醒及末期失眠症。伴有焦虑症者表现为入睡困难和恶梦多,还有少数的抑郁症患者睡眠过多,称为“多睡性抑郁”。 食欲改变 表现为进食减少,体重减轻,多数病人都有食欲不振,胃纳差症状,美味佳肴不再具有诱惑力,病人不思茶饭或食之无味,常伴有体重减轻。但也有少数患者有食欲增强的现象。 对抑郁症、排解抑郁情绪的关键还在于自己的心理调节,必要时应求助于心理医生。当面就诊是最佳的治疗方式,如在特殊情况下,不方便及时就诊(特别是重度抑郁患者)请及时电话咨询相关医生,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获得帮助,或服用抗抑郁药。为此要学会正视现实,发泄消极情绪,或走向大自然调整心境。

卫生部关于印发《阿片类药物依赖诊断治疗指导原则》

卫生部关于印发《阿片类药物依赖诊断治疗指导原则》和《苯丙胺类药物依赖诊断治疗指导原则》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规范戒毒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戒毒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对1993年发布的《阿片类成瘾常用戒毒疗法的指导原则》和2002年发布的《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及相关障碍的诊断治疗指导原则》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阿片类药物依赖诊断治疗指导原则》和《苯丙胺类药物依赖诊断治疗指导原则》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阿片类药物依赖诊断治疗指导原则 阿片类药物依赖是全世界药物依赖的主要问题之一。为规范阿片类药物依赖的诊断治疗工作,卫生部于1993年发布《阿片类成瘾常用戒毒疗法的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对规范阿片类药物依赖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随着戒毒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指导原则》已不能满足戒毒医疗工作需要。为进一步规范阿片类药物依赖的诊断治疗工作,卫生部组织专家对原《指导原则》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阿片类药物依赖诊断治疗指导原则》侧重于生理脱毒阶段的诊断治疗,兼顾其他治疗措施,包括防复吸治疗和心理社会干预等。 阿片类药物包括天然类如鸦片、吗啡(阿片中的生物碱)、海洛因(吗啡的衍生物)以及人工合成类如美沙酮、度冷丁等。阿片类药物具有镇痛、止咳、止泻、麻醉等药理作用,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成瘾性和耐受性,滥用后易产生依赖。 一、临床表现 (一)戒断症状。滥用阿片类药物的种类、剂量、时间、途径、停药速度不同,戒断症状的严重程度也不一致。短效药物如吗啡、海洛因一般在停药后8-12小时开始出现戒断症状,48-72小时达到高峰,持续7-10天。长效药物如美沙酮一般在停药后1-3天出现戒断症状,可持续2周左右。 典型的戒断症状分为两大类: 1.客观体征。如血压升高、脉搏加快、体温升高、立毛肌收缩、瞳孔扩大、流涕、震颤、腹泻、呕吐、失眠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