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一、定义及类别

1、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高峰季节,这些疾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很容易造成某种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2、肠道传染病的种类有哪些?

主要包括甲类传染病中的霍乱,乙类传染病中的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脊髓灰质炎、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丙类传染病中的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以及其他通过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脑炎)一类传染病。

二、流行病学特征

3、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什么?传播途径怎样?

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粪便和呕吐物中带有的大量致病菌,从体内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和水源。肠道传染病可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

⑴.经水传播:如果生活饮用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排出的粪便、呕吐物污染或在水中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容易造成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的暴发流行。

⑵.经食物传播:食品在加工、储存、制作、运输、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流行。

⑶.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病人的衣物、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⑷.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苍蝇、蟑螂等媒介昆虫体内存活一段时间,并随着昆虫的活动进行传播。

4、肠道传染病的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三、分布及其特点

(1)地区分布:遍布世界各地。在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多、经济条件差、卫生设施落后、饮水和环境不卫生的地区,发病率高,且容易引起流行或暴发(2)季节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5-10月为流行季节,高峰在7月和8月份。

(3)人群分布:多发于文化程度低、个人卫生习惯差的人群。人群分布除机体抵抗力的差异外,主要与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会多少有关。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因素如居民的生活条件、卫生设施、风俗习惯、战争、饥荒等,自然因素如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水旱灾害等,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强度。而个人卫生习惯、机体免疫水平及病原体变异或传入新菌型等,对发病强度影响也很大。五、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

肠道传染病一般临床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中毒症状。症状的轻重要看感染的是哪种细菌和病毒,有些肠道传染病来势十分凶险如霍乱和中毒性细菌性疾病、食物中毒等,细菌在人体内大量的生长繁殖,毒素迅速进入人体血液,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病,导致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六、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认真做好“三管一灭”(即管理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粪便卫生和消灭苍蝇)。作为个人一定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主要措施有:

(1)注意饮水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物,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水产品。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剩余食品、隔餐食品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外出旅游、出差、工作要挑选卫生条件好的饭店就餐,并尽量少食凉拌菜,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

(2)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3)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度,生活有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4)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粪便、垃圾和饮用水的管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传染媒介。

(5)高危人群可接种伤寒疫苗、口服痢疾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注射甲肝疫苗等。

(6)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七、预防肠道传染病,要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

(1)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餐具、食物要防蝇;餐具要煮沸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生食瓜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

(2)管好水源:自来水要按规定消毒;不喝生水;不到被污染的河、塘水中取水、洗澡;不在河边洗刷肠道传染病的衣服、用具和便桶;防止粪便、农药、脏水污染水源;使用河水的地方,应划分饮水段和用水段。

(3)管好粪便: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不施鲜肥;病人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未经消毒,不得乱倒。

(4)消灭苍蝇: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除和控制苍蝇孳生地;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苍蝇、蟑螂、老鼠。

另外,发现肠道传染病病人,须立即去医院隔离治疗,并报告卫生防疫部门。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肉食品要妥善保存并烧熟煮透。生食、熟食品的用具、容器要分开,不能混用。凉菜放醋和生大蒜,可抑菌调味。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卷附答案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卷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霍乱的病原体形状为:() A、杆菌 B、弧菌 C、球菌 D、螺旋体 2、按传染病防治法霍乱为:()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未被列入分类 3、霍乱的传染源哪项不正确:() A、轻型患者 B、隐性感染者 C、带菌者 D、来自流行区的人 4、切断霍乱传播途径中不合理的措施为:() A、不去疫区旅游 B、改善卫生设施 C、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 D、消灭苍蝇等传播媒介 5、有关霍乱的临床分期哪项不正确:() A、吐泻期 B、脱水期 C、恢复期 D、循环衰竭期 6、下列哪项不符合霍乱诊断条件:() A、有腹泻表现,粪培养阳性 B、粪培养阳性前5天有腹泻症状者 C、流行区出现典型霍乱症状及体征,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上升者 D、非流行区出现呕吐、腹泻表现,但无流行病学史者 7、霍乱的治疗原则不包括:() A、严格隔离 B、预防治疗 C、及时补液 D、抗菌治疗 8、典型霍乱患者脱水期不包括哪种表现:() A、循环衰竭 B、代谢性酸中毒 C、电解质平衡紊乱 D、首先发生抽搐、昏迷 9、吐泻期典型霍乱患者临床表现不包括:() A、腹泻时常有里急后重感 B、腹泻为首发症状 C、发热少见 D、严重患者出现“米泔水”样排泄物 10、关于霍乱患者补液治疗哪项不合理:() 1

A、轻度失水以口服补液为主 B、液体多选择541溶液 C、重度脱水通常采用两条静脉通道补液 D、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补液 11、为确诊伤寒病程第一周阳性率最高的检测是:() A、血培养 B、尿培养 C、大便培养 D、胆汁培养 12、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肠出血 B、肠穿孔 C、中毒性心肌炎 D、肺炎 13、下列哪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源体( )可多选 A.柯萨奇病毒 B.埃可病毒 C.肠道病毒71型 D.腺病毒 14、手足口病发病多长时间内传染性最强( )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15、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为( ) A.粪-口传播 B.呼吸道飞沫传播 C.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 D.以上均是 二、是非题(每题4分,共40分) 1、人群对霍乱病原体不存在普遍易感性。() 2、霍乱病原体在自然环境中存活时间不长。() 3、霍乱病原体对消毒剂敏感。() 4、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5、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6、手足口病是人畜共患病,患者和病畜为本病的传染源。() 7、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手足口病后多不发病,亦不会够传播病毒。() 8、同一间病房内可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 9、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仍应考虑为重症病例。() 10、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2

肠道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鹿獐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肠道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为切实加强我中心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有效 应对可能出现的肠道传染病疫情,强化对疫情防控,提高科 学防治水平,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积极预防、有 效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 生命安全,根据省、市、区文件精神,结合中心实际情况制 定以下肠道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鹿獐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肠道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由王能玉主任担任,副组长由潘国彪担任,组员 由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 二、明确职责与分工: 1、做好肠道传染病的防控宣传工作 2、在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中心实行预检分诊,建立预检分诊 台,做好腹泻及发热病人的转诊和登记工作。 3、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 4、严格执行传染病每日上报制度。 5、严格执行各项消杀制度,控制院内感染。 分工: 组长、副组长: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

张范芳:全面负责肠道传染病防控培训工作及门诊病人的转诊与登记 林波:负责疫情上报及防控宣传工作 胡向萍:负责预检分诊点护理人员的安排及培训工作 冯桂友:对传染病防控应急物资的准备工作 潘桂友: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三、具体工作要求 1、坚持预防为主,抓好各项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 (1)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社区居民自我保健意识。 中心公共卫生科、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要通过宣传栏、讲座等 途径,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2)加强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防护学习。定期组 织由全体职工和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参加的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专题讲座,进一步提高医务、公卫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 防护水平。 (3)进一步加强预检分诊台的病人的转诊及登记工作 2、做好预检分诊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1)做好门诊预检分诊工作。当卫生行政部门下达可能 发生疫情警报或疫情可能波及本辖区时,在门诊大厅设立预 检分检台,引导腹泻、发热病人到相对隔离的预检分诊点进 行初诊,初诊怀疑可能疑似病人的,转诊至上级定点医院。

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四平市职教中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居巢区教育局指示精神,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工作目标。普及肠道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完善肠道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疫情在教育系统的发生和蔓延。 二、工作方针和原则。学校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三、秋冬季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机构和职责。 组长:欧学明副组长:李爱民、李红霞、杨峰 组员:张博、贾庆、曹霞、张国辉、冯兆金、于惠华、于莉、刘奎郭春景、魏显芹、石上海、李红敏及各班班主任 具体职责是:负责领导、组织、指挥、协调本系统内的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协调好各学校与各班级的关系;收集学校肠道传染病疫情信息和防控工作情况,分析、研究学校防控工作形势,制定学校肠道传染病防控的措施并组织实施;协助各班级做好疫情的善后处理工作。 四、预防措施1、组织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管理。学校公共场所应保持环境清洁、通风换气,对公众经常接触的部位和用品进行定期消毒。2、学校应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健康教育,利用网络、宣传橱窗、黑板报、广播、主题班会等宣传阵地,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法,增加师生员工自我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防护意识。3、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监督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指定教师或班主任做好每天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4、在疾病防控机构的帮助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体检和做好对学生进行各种疫苗查验接种工作。6、加强卫生安全监督工作。根据实际每星期至少一次卫生检查,并按规定做好记录。 五、监测1、学校要建立疫情监测制度,形成校领导--班主任--班长-的学生健康监测网络。要建立学生健康管理档案,班级要有晨检记录本,学校要有秋

肠道传染病防治宣传知识

肠道传染病防治宣传知识 1、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伤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高峰季节,这些疾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很容易造成某种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2、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⑴经水传播:如果生活饮用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排出的粪便、呕吐物污染或在水中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容易造成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的暴发流行。 ⑵经食物传播:食品在加工、储存、制作、运输、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⑶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⑷昆虫传播:苍蝇、蟑螂可携带病原体,污染食物或水源后导致肠道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3、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 一般临床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中毒症状。症状的轻重要看感染的是哪种细菌和病毒,有些肠道传染病来势十分凶险如霍乱和中毒性细菌性疾病、食物中毒等,细菌在人体内大量的生长繁殖,毒素

迅速进入人体血液,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病,导致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4、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 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良好的卫生习惯。 (1)管好水源:自来水要按规定消毒,不到被污染的河塘中取水。不在河边洗刷肠道传染病病人的衣物、用具和便桶,防止粪便、脏水污染水源。 (2)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餐具、食物要防蝇;餐具要煮沸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生食瓜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 (3)管好粪便: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不施鲜肥;病人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未经消毒,不得乱倒。 (4)消灭苍蝇: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除和控制苍蝇孳生地;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苍蝇、蟑螂、老鼠。 5、什么季节容易发生肠道传染病?原因是什么? 夏秋季节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为夏秋季高温潮湿的气候,很适合苍蝇和病菌的繁殖生长;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引起急性中毒;雨水充足,易污染水源,造成疾病的水源性传播;夏秋季人们喜爱生食瓜果,如洗涤消毒不彻底易患肠道传染病。 6、预防肠道传染病要做到“六要”“六不要” “六要”

2018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夏季气候炎热,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和孳生蚊虫,是肠道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肠道传染病是由病菌、病毒等病原体经口进入人体内,在肠道内迅速成长繁殖,引发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的一类传染病。学校常见的主要有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等等。其特点都是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这些病原体在肠道内繁殖且散发毒素,破坏肠粘膜组织,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和损害,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人体一旦被传染,患者由粪便中排出病原体,病原体可再次污染他人,病人及无症状病原携带者是传染源。 主要症状: 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表现为水样便、米泔水样便或黏液脓血便,多伴有恶心、呕吐,呈现上吐下泻的典型症状,有些还伴有腹痛、发热、头痛、食欲不振、肢体酸痛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迅速出现脱水,并引起严重并发症。 传播途径: 1.水源传播:若病人与带菌者的粪便处理不当,水源

保护不好,被粪便污染的天然水、井水、自来水未经消毒饮用,常是引起肠道传染病暴发的根源。霍乱、伤寒、菌痢被称为三大水媒病。 2.食物传播: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都存在被病原体污染的危险。食品中的病原体可来自存放容器、进餐用具、手的接触、施用粪肥及被昆虫污染等。 3.日常接触传播:主要通过污染的手而传播,如桌椅、玩具、门把、公共汽车扶手等,均可被病原体污染,若用手接触上述污染品后,即可带菌,如果马上去抓食品,或小孩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就会把细菌送入口中而致病。 4.苍蝇传播:苍蝇的身上带有大量的肠道致病菌,它们舔食过的食物极易被污染,不少地区观察到许多肠道传染病的流行与苍蝇消长期一致。 为什么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期?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这是因为夏季气温较高,有利于肠道致病菌的繁殖,再加上苍蝇可作为病菌的重要传播媒介,很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另外,夏季人们爱吃生冷蔬菜和瓜果,又不注意消毒,这就增加病原体进入人体的机会。儿童和老年人的抵抗力较弱,更易感染。所以,一定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 预防: “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是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总结的经验,被誉为对付肠道传染病的“九字真经”。 1.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预防肠道传染病教案

预防肠道传染病教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预防肠道传染病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2、肠道传染病的症状。 3、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教学重难点: 肠道传染病的症状与预防。 教学过程:㈠、导入:1、在生活中有出现肚痛的现象吗为什么是否属于肠道传染病2、肠道传染病的起因是什么分小组议一议。㈡、提问:1、肠道传染病是由什么引起的2、肠道传染病的症状是怎样的3、肠道传染病多发的季节:(夏、秋季)4、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㈢、看图练习。1、讲解肠道传染病的过程。 2、想一想、填一填:㈣、生活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基本要求做到;1、要搞好室内卫生,搞好粪便管理,清除拉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四害; 2、搞好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吃苍蝇、蟑螂等叮爬过的食物,碗、筷等餐具要严格消毒,传染病人和带菌者要暂时离开;

3、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五要”、“七不要”。(即“五要”即要按时作息;要睡前刷牙;要饭前、便后洗手;要勤洗澡洗衣服;要勤剪指甲勤理发。“七不要”即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物;不吸烟吸毒;不喝生水;不食不洁食品;不用公共毛巾和未消毒杯碗、筷。) 4、肠道传染病的普通症状,起病急,腹痛,腹泻,排稀便一天可达十次以上,继之脓血便,偶尔伴有轻度发热,四肢无力。严重的有恶心、呕吐、脱水等症状。 5、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源: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及时向医务室报告,做到早隔离、早治疗。 板书: 预防肠道传染病①洗干净…… ②煮熟…… ③不要喝生水…… 小结:秋季气温变化大,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同 时雨水较多,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 行;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 病的高发时节。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 重要意义。

肠道传染病防治宣传资料

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高峰季节,这些疾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很容易造成某种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二、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什么?传播途径怎样? 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 是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其粪便和呕吐物中带有的大量 致病菌,从体内排出,污染周围 环境和水源。肠道传染病可通过 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 等媒介进行传播。 (1)经水传播:如果生活饮用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排出的粪便、呕吐物污染或在水中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容易造成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的暴发流行。 (2)经食物传播:食品在加工、储存、制作、运输、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3)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4)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苍蝇、蟑螂等媒介昆虫体内存活一段时间,并随着昆虫的活动进行传播。 三、肠道传染病的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四、肠道传染病的分布特点: 地区分布:遍布世界各地。在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多、经济条件差、卫生设施落后、饮水和环境不卫生的地区,发病率高,且容易引起流行或暴发。 季节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5至10月为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高峰在7月至8月。 人群分布:多发于文化程度低、个人卫生习惯差的人群。人群分布除机体抵抗力的差异外,主要与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会多少有关。 五、影响肠道传染病发病的因素: 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两大类。社会因素如居民的生活条件、卫生设施、风俗习惯等;自然因素如气温、降雨量、相对温度、水旱灾害等,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强度。另外,个人卫生习惯、机体免疫水平及病原体变异或传入新菌型等,对发病强度影响也很大。 六、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

食物中毒及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食物中毒及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同学们: 今年秋季开学以来,广东省教育厅已经收到了8起集体性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上报事件。其中清远市就发生了2起,分别为佛冈县石角镇中心小学和清新县一中。为了有效预防类似中毒事件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教育厅要求全省中小学进行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我们将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发给同学们共同学习。 预防食物中毒知识 一、食物中毒的预防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从而引起腹泻。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 学校食堂和超市的食品卫生把关严格,每天都经过了我们食品安全检验中心的检测。但同学们自己家里带来或寄来的食物,由于放置时间过久或不能冷藏保存,会增大食物变质的可能。尤其是肉类,变质后中毒症状会非常严重。所以同学们不可以自己储存食物食用,尤其是肉类食物,食用后非常危险。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 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

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4.尽量不吃剩饭菜 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5.不吃霉变的食物 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粒上有霉点),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6.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 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老师们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同时同学们不要接触。 7.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 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只能喝直饮水机里的热水,医疗处的冰块是用来冰敷用的,坚决不可以吃。 只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认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掌握一些预防方法,提高自我卫生意识,就能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度,从而预防食物中毒,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二、食物中毒的处理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物。 2.采用指压咽部等紧急催吐办法尽快排出毒物。 3.尽快到医疗康复处就诊。 三、冬季常见食物中毒

常见肠道传染病基本知识

常见肠道传染病基本知识 一、常见肠道传染病的类型 肠道传染病是由相应的肠道致病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为特征。它可以引起散发、流行、暴发、甚至世界性大流行,不仅危害人民健康,而且影响人民正常的生活、生产、旅游、经贸、交通运输,甚至社会安定。肠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夏秋季。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指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 传染源是痢疾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肠道传播。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青年。 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2、伤寒和副伤寒 伤寒和副伤寒是分别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传染源是伤寒或副伤寒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肠道传播。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通过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污染水、食物,经口使人感染;还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苍蝇与蟑螂等传递病原菌而传播。伤寒杆菌在水中不仅可以存活并保持毒力,而且还可以繁殖,因此,水源被污染后,易造成伤寒和副伤寒的流行。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和青壮年发病率最高。病后免疫力持久。 主要临床表现:持续发热,相对缓脉,有腹胀、便秘、腹泻等肠道症状,还可出现精神恍惚、表情淡漠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病人全身可出现玫瑰色皮疹。 3、急性胃肠炎 多由被细菌及其毒素或病毒污染的食物引起,致病菌主要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群、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等。其媒介食物主要为肉类、蛋类、水产品、凉拌菜等。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 4、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 传染源是甲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主要传播途径以粪便排出,经口使人

肠道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

罗店镇肠道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 肠道传染病是指一组传播与人体消化道密切相关,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夏秋季节因气温较高,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蚊蝇又多,食品变质快,是多种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同时,由于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多,容易在学校食堂、饭店引起暴发。目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02)、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以及细菌性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等。 一、肠道传染病的传播 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因为,他们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的细菌,从体内排出后如不注意消毒处理或不注意个人卫生,就会污染周围环境和水源、食物等,健康人如不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及个人卫生,细菌和病毒就可经饮用水、食物和污染的手、苍蝇、蟑螂或者密切接确病人等途径经口腔进入体内(医学上称为粪口传播途径),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在胃肠道内繁殖、产生毒素就会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同时,又可再经粪便排出病原体再传给别人。主要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经水传播: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源或洗涤被病原体污染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可以造成水源的污染,健康人如饮用了此水,可引发疾病的发生。经水传播的常可引起霍乱、伤寒、菌痢、甲肝等爆发流行,而且感染的人数多面广,因此,在医学上霍乱、伤寒、菌痢被又称为三大水媒病。 ②经食物传播:食品在采购、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冷藏和销售的过程中都存有被病原体污染的危险。食品中的病原体可来自存放食品的容器、进餐用具、变质的食物等,以及意外的中毒或故意的投毒等。 ③密切接触传播:通过使用或接触被污染的衣物、文具、门把手、数钱等都有造成病原体传播和扩散的可能。

XXX肠道传染病防治方案

20XX年XX镇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 夏秋季是霍乱、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做好今年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防止新流行菌株引起的霍乱疫情暴发,继续将肠道传染病发病控制在低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本镇肠道传染病的情况,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与目标 按照市卫生局有关霍乱防治工作要求及霍乱、脊灰、伤寒、甲肝、细菌性痢疾等疾病预防控制技术方案,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级负责、科学防治”的原则,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加强业务培训,规范工作程序,加强信息收集、疫情监测、病人的诊断与救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防止新流行菌株引起的霍乱疫情暴发,继续将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低水平。 二、病例诊治与报告 (一)病例诊断及报告 根据国家制定的霍乱、脊灰、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诊断标准,在诊疗过程中,对诊断为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者,辖区各医疗机构应按规定填写传报卡,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网络直报。 各医疗机构凡发现并诊断为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的霍乱、大肠杆菌0157病例和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应立即电话报告镇防保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经初步核实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的内容、方式、时限和程序进行网络直报。 (二)病人的诊治 1、各医疗机构应成立霍乱等肠道传染病抢救治疗组,负责本院的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努力降低病死率。 2、本镇发现并诊断为霍乱确诊病人或带菌者,应将病人转送至设置传染病病房的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未设置传染病病房的医疗机构,应由XX 中心卫生院用救护车将病人转送至XX XXXXXXXXX隔离治疗。

肠道传染病防治宣传知识要点

肠道传染病防治宣传知识要点 1、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伤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高峰季节,这些疾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很容易造成某种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2、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什么?传播途径怎样? 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粪便和呕吐物中带有的大量致病菌,从体内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和水源。肠道传染病可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 ⑴.经水传播:如果生活饮用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排出的粪便、呕吐物污染或在水中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容易造成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的暴发流行。 ⑵.经食物传播:食品在加工、储存、制作、运输、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⑶.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⑷.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苍蝇、蟑螂等媒介昆虫体内存活一段时间,并随着昆虫的活动进行传播。体再传给别人。 3、肠道传染病的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4、肠道传染病的分布特点: 地区分布:遍布世界各地。在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多、经济条件差、卫生设施落后、饮水和环境不卫生的地区,发病率高,且容易引起流行或暴发。 季节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5至10月为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高峰在7月至8月。 人群分布:多发于文化程度低、个人卫生习惯差的人群。人群分布除机体

幼儿园防肠道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幼儿园防肠道传染病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做好我园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确保我园的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全园教师和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园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确保对我园可能出现的或已经出现的各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保证全园教师和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工作原则:贯彻落实防治传染病的有关法律、法规,本着“科学预防、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周密计划,精心安排,实现对传染病的可持续控制。 1.统一领导。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理工作的开展,我园坚持在我县教委和县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的领导下进行。 2.预防为主。我园保教结合严格做到向教师、家长和幼儿宣传普及预防各类传染病卫生防病知识,提高幼儿、教师、家长的防护意识。保健医和各个班级教师每天对幼儿进行晨、午、离园检查,保证一个也不能漏检。每天统计在园出勤率,有病儿的患病登记记录等。儿童未入园,当天了解儿童情况,教师在交接班做详细记录。各班保育员严格执行幼儿园的通风、卫生、消毒制度;幼儿被褥、玩具、毛巾每天阳光消毒;

食堂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幼儿园的餐具、用具消毒制度、食堂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幼儿园公共卫生区、楼梯扶手、门帘、公用卫生间内等每天有保洁员龙师傅负责用84消毒液消毒。保健医加强日常监测,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各个班级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报告,一旦发现迅速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的蔓延。 3.分级控制。我园依据上级确定的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的范围和趋势,明确对传染病事件管理。幼儿园采取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4.快速反应。我园建立疫情监测和预警机制。一旦发现疫情,立即采取行动。 三、组织领导:我园成立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负责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疫情报告、疫情控制的具体指挥。负责后勤保障,如消毒药品等后勤保障工作。负责各班级、后勤日常卫生检查、环境卫生整治、消毒、灭四害及我区有关部门要求采取的疫情控制措施 专兼职保健医:负责各年龄班幼儿晨、午检、因病缺勤监测的培训、数据汇总及传染病突发时的园内报告工作。以及健康教育(幼儿、教职工、家长)、班级、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通风、消毒检查等工作内容。各班班组长(或教师):负责幼儿晨午检、因病缺勤监测的具体实施和数据上报,落实本班级幼儿传染病的疫情和疑似病例上报保健医控制措施。 各班保育员:负责本班级通风、卫生、三餐、幼儿被褥、玩具、毛巾每天消毒等具体工作。

2013年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该类疾病主要经食物、饮用水、日常生活接触等途径传播,故注意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住“病从口入”,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1、夏季为什么容易得肠道传染病? (1)病原体繁殖快:当温度升至21℃以上时,细菌繁殖速度加快,35—37℃时细菌繁殖最为旺盛。夏季湿热,是病原体繁殖最恰当的时候,容易形成肠道传染病发病高峰。 (2)胃酸酸度低:人体正常浓度的胃酸能杀死各种病原体,防止它们侵入人体。但在夏季,人体为了调节体温,体表血管扩张,内容量相对增多,以适应外界高温环境,而胃肠道则出现相对贫血;热天出汗多,体内盐分排出也多,血液中氯离子浓度相对减低;此外,夏秋季饮水量增加,大量喝水常常会冲淡胃酸,使病原体乘虚而入,尤其是喝生水,更容易得病。 (3)苍蝇多:夏季节苍蝇大量繁殖,有人观察,1只苍蝇的体表能携带1700多万个细菌,肠道内可达3000多万个。苍蝇到处乱飞,而且在取食过程中边吸收边排泄,使大量细菌污了食物,人吃了以后就易感染肠道传染病。 2.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哪些? 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伤寒或副伤寒、急性胃肠炎、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等。 3、夏季常见肠道传染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病原体随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后,污染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接触、苍蝇等媒介经口腔进入人体,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发病,然后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 4、夏季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如何治疗? 病人最主要的症状为急性腹泻、呕吐,个别有发热、皮疹等症状,只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治疗,完全可以痊愈。 5、预防夏季常见肠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夏季常见肠道传染病可防可治,最关键的是要把住“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工作,即管水、管饮食、管粪便、灭苍蝇。 6、预防夏季常见肠道传染病应该注意什么?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患者,饭前便后要洗手; (2)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喝生水,食品在食用前要煮熟、煮透,尤其贝壳类与甲壳类海产品; (3)煮熟的食物要趁热吃,隔夜食物吃前一定要彻底加热; (4)所有烹饪器具和食具,使用后应洗涤干净并保持干燥; (5)生熟食品应分开存放,已消毒食具与未消毒食具需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6)夏季肠道传染病易发季节,不宜大办婚丧、喜庆等群体聚集性聚餐活动,提倡分餐进食。 7、家庭中出现肠道传染病病人时应注意什么? (1)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2)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服药; (3)要做好排泄物、呕吐物以及生活环境的消毒工作。 (4)治愈前避免接触他人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 8、夏季饮食日常应注意些什么? 夏季饮食原则:清洁、清单、适量。 预防肠道传染病九字方针: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 1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授课内容: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1、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高峰季节,这些疾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很容易造成某种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2、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什么传播途径怎样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粪便和呕吐物中带有的大量致病菌,从体内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和水源。肠道传染病可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 ⑴.经水传播:如果生活饮用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排出的粪便、呕吐物污染或在水中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容易造成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的暴发流行。 ⑵.经食物传播:食品在加工、储存、制作、运输、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流行。 ⑶.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病人的衣物、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⑷.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苍蝇、蟑螂等媒介昆虫体内存活一段时间,并随着昆虫的活动进行传播。 3、肠道传染病的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4、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 肠道传染病一般临床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中毒症状。症状的轻重要看感染的是哪种细菌和病毒,有些肠道传染病来势十分凶险如霍乱和中毒性细菌性疾病、食物中毒等,细菌在人体内大量的生长繁殖,毒素迅速进入人体血液,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病,导致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5、什么季节容易发生肠道传染病原因是什么 夏秋季节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为夏秋季高温潮湿的气候,很适合苍蝇和病菌的繁殖生长;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引起急性中毒;雨水充足,易污染水源,造成疾病的水源性传播;夏秋季人们喜爱生食瓜果,如洗涤消毒不彻底易患肠道传染病;夏秋季人们的食欲减退,营养吸收减少,出汗多,水和盐份丢失增高,喜欢开电扇和空调睡眠容易着凉等造成了机体抵抗力下降。 6、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认真做好“三管一灭”(即管理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粪便卫生和消灭苍蝇)。作为个人一定要把好“病

肠道传染病的2020疫情的应急防控演练方案.doc

肠道传染病疫情应急防控演练方案 为提高卫生系统的应急水平,检验对肠道传染病疫情防治的应急指挥和组织协调能力,及时发现和处置疫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某县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等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一)检验对《某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处置预案》和《某县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的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 (二)检验县卫生监督所监督个人防护、消毒隔离等疫点疫区预防控制措施落实的能力。 (三)检验县疾病预防中心对现场应急处理能力。 (四)检验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发现和报告能力;检验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救治能力。 (五)检验县疾病预防中心和县医院的应急准备情况。 (六)及时发现和整改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演练内容 (一)疫情信息的处理。一旦获得疫情信息,疾控、监督、医疗等部门能迅速协同行动,开展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处理,同时进行监督检查。 (二)应急监督队伍实施卫生监督及现场控制能力。 (三)应急疾病控制队伍现场流调、标本采集、疫源地的消

毒处理、医学观察、宣传教育等应急处理能力。 (四)应急医疗队的反应能力。疑似病人转运、诊断、治疗、疫情报告等。 (五)检验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医疗救护人员的个人防护能力。 三、组织机构 总指挥: 现场负责人: 现场考核评估组: 四、演练的过程 设定我县某村1村民因腹泻、呕吐患者到卫生院就诊。 科目1 疫情发现与报告 现场负责人: 现场评估员: 地点:某镇卫生院、县疾控中心 模拟事件:某男,43岁,某镇人。昨晚起,突然出现剧烈腹泻(为水样便),伴有呕吐(为胃内容物)等症状,今天8:30时来卫生院就诊,接诊医生发现病人除以上症状外还出现中度脱水、肌肉痉挛等症状,病情较严重。 1.卫生院门诊 腹泻门诊接诊医生要详细问诊,做出可疑肠道传染病的诊断,并立即用电话向院长汇报。将病人留置在相对独立的留观病房,并进行临时封闭,禁止其他人员接近。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1.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是指大肠和小肠,是人体消化道的一部分。我们日常的饮用水及食物,如果被病原体所污染,那么这些被污染的水和食物,经过口腔进入肠道,这些病原体在肠道内繁殖且散发毒素,破坏肠粘膜组织,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和损害,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人体一旦被传染,患者由粪便中排出病原体,病原体将再次污染他人,这样的传染病就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包括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以及食物中毒等;阿米巴原虫引起的阿米巴痢疾;相关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等。 2.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凡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急性中毒性胃肠炎和其他症状,称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可暴发、易集体发病。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严重可失水和致中毒症。 3.肠道传染病共同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肠道传染病发病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4.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经水传播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源,洗涤被病原体污染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可使水受到污染。水源受到污染后可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爆发流行。霍乱、伤寒、菌痢被称为三大水媒病。 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都存在被病原体污染的危险。食品中的病原体可来自存放容器、进餐用具、手的接触、施用粪肥及被昆虫污染等。

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衣物、文具、门把手、钱币等都有可能造成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昆虫传播苍蝇、蟑螂等都能起机械搬运病原体的作用,有些病原体还能在昆虫的肠管里存活一段时间,甚至繁殖。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也是造成肠道传染病扩散的重要原因。 5.主要的肠道传染病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以吐泻大量米汤样排泄物、严重失水、肌肉痉挛及尿闭为特征,多因休克、尿毒症及酸中毒死亡。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患者开始感觉疲倦、无力,不思饮食,常有肚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接着就发高烧,约二周左右才逐渐退烧。发病的第二周,病人身上还会出现一些淡红色疹子,脾脏会肿大。病重者还可能有神志不清烦燥不安,说胡话等症状,后期还可能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 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并以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惊厥、昏迷、休克。全年发病,以夏、秋两季最多见。 急性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进的。病初起时,病人觉得浑身无力,厌食,特别不愿吃油腻的东西,常感恶心、腹泻,右上腹痛,有的患者还出现发烧,眼球发黄,小便也黄得似浓茶,若眼球皮肤发黄的叫"黄胆型肝炎",如皮肤、眼球不发黄,为"无黄胆型肝炎"。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

关于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措施工作落实情况

关于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措施工作 落实情况 1 2020年4月19日

安丘市第二中学 关于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措施工作落实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安丘二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强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工作目标我校普及夏秋季肠道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完善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疫情在教育系统的发生和蔓延。 二、工作方针和原则我校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三、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机构和职责组长:李玉成 副组长:刘振华孙希符郑向华任其武孙广田 成员:孙敬森曹新艳马忠利李新闻王延安郭燕周建平邹会花刘宝华徐贵富孙爱民周宝林刘国具体职责是:负责领导、组织、指挥、协调本校内的夏秋季

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协调好各学校与各有关部门的关系;制定学校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控的措施并组织实施;做好疫情的善后处理工作。 四、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 1、组织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管理。学校公共场所应保持环境清洁、通风换气,对公众经常接触的部位和用品进行定期消毒。2、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健康教育,利用网络、宣传橱窗、黑板报、广播、主题班会等宣传阵地,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法,增加师生员工自我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防护意识。3、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监督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指定教师或班主任做好每天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定期组织人员对供水系统进行清洗消毒,保障饮用水卫生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5、在疾病防控机构的帮助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体检和做好对学生进行各种疫苗接种工作。6、加强学校医务室医务人员的培训,不断学习更新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诊疗水平。7、加强卫生安全监督工作。为迎接上级部门对学校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检查、督导,学校根据实际每星期至少一次卫 3 2020年4月19日

肠道传染病及霍乱等疾病的预防知识

肠道传染病及霍乱等疾病的预防知识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多数都是由于天气炎热,细菌、病毒繁殖加快,人们不注意饮食、饮水及个人卫生,缺乏科学预防夏季传染病的相关卫生知识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和副伤寒、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肠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脱水、休克、昏迷,时刻危害着人们身体健康。据近期疫情报告,我区部分学校、幼儿园有手足口病病例。在继续做好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要充分认识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保持高度警惕。为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护大家的身体健康,加强传染病预防常识的健康教育宣教,一旦发现肠道传染病病例必须就近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一、常见肠道传染病基本知识及预防控制措施 霍乱、伤寒、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均为夏秋季流行的肠道传染病。腹泻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腹泻病的传播形式多种多样,可经多种途径传播,主要有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及经苍蝇传播等,其流行环节、影响疾病流行的因素以及控制流行的预防措施基本相同。 (一)肠道传染病基本知识 1、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1—3日,短者3—6小时,长者可达7日。霍乱发病急、传播快,主要为突发性的剧烈腹泻和呕吐,每日可达数十次,腹泻物为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少数可出现血便。呕吐出现于腹泻之后,常为喷射性和连续性。由于吐泻频繁会失去大量的水份,患者眼窝下陷,血压、体温下降,脉搏细微,无尿,局部肌肉抽搐,严重者很快心力衰竭,酸中毒而危及生命。 2、伤寒:伤寒是由伤寒杆菌传播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潜伏期7—23日,一般为10—14日。典型病例的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相对脉缓、全身中毒症状、玫瑰疹、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3、细菌性痢疾:是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1-2日(数小时至7日),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