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阴极射线管分析及应用

阴极射线管分析及应用

阴极射线管分析及应用
阴极射线管分析及应用

CRT显示器常见故障解决方案全面汇总

CRT显示器常见故障解决方案全面汇总 对于计算机用户来讲,最亲近的莫过于显示器了,可以说它是计算机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 前大家常用的还是CRT显示器,而CRT显示器也极易出现故障,那么如何才能检查和排除这些故障呢 以下就为大家介绍了一些显示器常见故障解答,希望能对大家使用好电脑有所帮助. 问:出现黑屏故障应如何排除 答:计算机显示器出现黑屏是用户在使用计算机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其实,只要稍对计算机硬 件中主板,CPU,内存,显示卡等几大部件有一定的了解,非元器件的损坏的简单故障完全可以自己 动手排除.出现这种情况,你可以按照以下的维修步骤和方法进行分析和简单的维修: 1. 检查主机电源是否工作;电源风扇是否转动用手移到主机机箱背部的开关电源的出风口 ,感觉有风吹出则电源正常,无风则是电源故障:主机电源开关开启瞬

间键盘的三个指示灯 (NumLock,CapsLock,ScrollLock)是否闪亮一下是,则电源正常;主机面板电源指示灯,硬盘指 示灯是否亮亮,则电源正常.因为电源不正常或主板不加电,显示器没有收到数据信号,显然不 会显示. 2.检查显示器是否加电;显示器的电源开关是否已经开启显示器的电源指示灯是否亮显示 器的亮度电位器是否关到最小显示器的高压电路是否正常用手移动到显示器屏幕是否有"咝咝 "声音,手背汗毛是否竖立 3.检查显示卡与显示器信号线接触是否良好. 可以拔下插头检查一下,D形插口中是否有弯曲,断针,有大量污垢,这是许多用户经常遇到的 问题.在连接D形插口时,由于用力不均匀,或忘记拧紧插口固定螺丝,使插口接触不良,或因安装 方法不当用力过大使D形插口内断针或弯曲,以致接触不良等. 4.打开机箱检查显示卡是否安装正确;与主板插槽是否接触良好. 显示卡或插槽是否因使用时间太长而积尘太多,以至造成接触不良;显

阴极射线管历史

一百多年前,手艺高超的德国玻璃工人会制造一种能发出绿光的管子,有钱人家将它悬挂在客厅里做装饰品,以炫耀他们的富有。这种管子曾引起过很多科学家的兴趣,一位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化学家兼物理学家威廉?克鲁克斯 (William.Crookes)(左图)对这种能发光的管子着了迷,很想弄清楚这些光线究竟是什么,他做了一根两端封有电极 的玻璃管,将管内的空气抽出,使管内的空气十分稀薄,然后将高压加到 两块电极上,这时在两极中间出现一束跳动的光线, 这就是很多科学家潜心研究的稀薄气体中的放电现象。玻璃管内的空气越稀薄,越容易产生自激放电现象。但是,当玻璃 管内的空气稀薄到一定程度时,管内的光线反而渐渐消失,而在阴极的对面玻璃管壁上出现了绿色荧光。这种阴极发射出 来的射线,肉眼看不见,但能在玻璃管壁上产生辉光或荧光。科学家们称这个神秘的绿色荧光叫“阴极射线”,称这些发 光的管子叫“阴极射线管”,又称“克鲁克斯管”(右图)。 克鲁克斯为了搞清楚阴极射线究竟是什么,他制作了各种形状的阴极射线管,并进行了很多实验,其中有一个现象使他异常激动。他在1879年英国的一次物理学 讨论会上演示了他的这一最新发现(右图是他的阴极射线管的示意图)。玻璃管中是高度稀薄的空气,带负电的阴极产生阴极射线,一个用薄云母片制成的十字放在射线的途中,射线在阴极对面的玻璃管壁上出现了形状清晰的十字形,这是十字形云母片投下的影子。影子的形状证明了荧光是由于阴极沿直线发射出的某种东西引起的,而薄云母片把它们挡住了。这些都是在场的物理学家们早就知道的。就在这时,克鲁克斯爵士拿起一块马蹄形磁铁跨置在管子的中部,奇迹出现了,十字形的阴影发生了偏移!克鲁克斯爵士得意地说:“由此可见,阴极射线根本不是光线,而是一种带电的原子。否则,它们怎么会受到磁场的影响呢?”阴极射线不是光线而是带电粒子!在座的科学家们都震惊了。很多人将信将疑。 由此,对阴极射线的本质有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德国物理学家认为阴极射线像普通的光线一样是以太中的波动,以克鲁克斯为代表的在英国物理学家中流行另一种观点,认为阴极射线是由阴极发射的带负电的粒子所组成。 要判断两种理论究竟哪种正确,需要更多的实验研究,然而实验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在那时,人们只限于观察玻璃管内的现象,因为阴极射线到达管壁就被停止了。若能将阴极射线引出放电管外,就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观察和测量, 进一步研究在放电管内无法进行的实验。

crt显示器检测方法

第一章显示器概述 一、调节图标 对比度:调整图像信号的明暗程度 亮度:调整背景光栅(即调节控制栅极的电压) 水平宽度调整:H.SIZE 垂直幅度调整:V.SIZE 行相位调整:单一的图像位置调整 场中心调整:背景光栅跟随图像移动 枕形调整 二、荧光屏 荧光屏壁内侧涂有三基色荧光粉(红、绿、蓝) ☆注意:通电时不可揭开高压帽,不可触摸高压嘴(肚脐

眼),内有二万到三万伏高压。尾管上套有磁环(用软磁铁构造),石墨导电层的地为显示器的地。 三、显像管的基本构成 灯丝:加6.3V的直流电压给阴极加热(HT) 阴极:加正几十伏直流电压,表面涂一次金属活性物质,受热向外发射电子 控制栅极:负几十伏直流

加速极:加正几百伏直流电压,使阴极发射的电子,以更快的速度轰击荧光粉点 聚焦极:加正几千伏直流电形成电子透镜 高压阳极:加2万多伏的高压在内部石墨导电层,以产生强大的 电场力 显像管各极电压的高低对光栅和图像亮度的影响: (1)高压阳极2万多伏高压越高,光栅和图像越亮。 (2)加速极正几百伏的电压越高,光栅和图像越亮。 (3)控制栅极负几十伏的电位越高,光栅和图像越亮。 (4)灯丝的电压越高,光栅越亮。 (5)阴极正几十伏的电位越低,光栅越亮。

四、电子元器件符号含义 电阻:R 电容:C 电感:L 二极管:D 稳压二极管:ZD 三极管:Q 场效应管:Q 三极管B C E 场效应管G D S 集成电路:IC 变压器:T 跳线:J 晶振:X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 (PR)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 (NR) 继电器:RY 测试点:TP 可调电阻:VR 开关和微动开关:SW 保险电阻:FB 排插座:P 五、主板上常用集成电路 TDA9302 场输出芯片(即场块放大器) TDA9111 行场振荡芯片,交流信号产生源,具有一定频 率的交流电

CRT显示器维修案例详解

CRT显示器维修 现阶段全国电脑使用的均为19寸CRT显示器,使用年限较长,老化现象十分严重,且市场上二手19寸CRT显示器十分缺稀,导致各分公司维修显示器类故障较为不便,本期内容主要向大家介绍CRT 显示器通过按钮调节或工厂模式调节下仍无法恢复的故障简单排除。 一、CRT显示器剖面图 CRT显示器是一种使用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的显示器,阴极射线管主要有五部分组成:电子枪,偏转线圈,荫罩,荧光粉层及玻璃外壳。

图一

图二

图三 二、CRT显示器常见故障解决 针对CRT显示器硬件电路板(如下图所示)故障维修,首先观察PCB板上发黄的部位,发黄的部位因高温易出现脱焊虚焊的现象,而且即使是加焊维修过的显示器,使用后同一部位仍出现脱焊的情况

也比较常见。在维修之前应该先释放身上静电,并做好防静电措施。由于显示器内部有高压电,禁止在通电情况下进行焊接操作。以下提供常见故障实例分析,供大家参考。 A: 供电模块B:高压包C:行管 D: 电源管理芯片E:行扫描芯片

⑴显示器偏色处理 故障现象:显示器偏色或缺某一种颜色;画面模糊不清晰状况。 解决方案:一、检查VGA数据连线是否有被折叠或扭曲现象,在维修过程中发现有的销售厅将多余VGA线折叠使用扎带捆绑,导致偏色,移除扎带并理顺VGA线后问题解决。 二、检查VGA接口是否正常,针脚是否有弯曲变形,晃动数据线看显示是否出现短暂性的正常,如果正常则判断为VGA连接线故障,更换数据线即可。 三、检查电路板C区域,查看是否有脱焊现象,对行管的三个焊点进行加焊。 四、调节行回扫变压器(下图所示),内部有三个十字调节旋钮(可参照图二),最下面一个为调整显示器亮度,上面两个旋钮配合使用来调整显示器的饱和度及清晰度,解决模糊问题。使用绝缘的十字螺丝刀在开机的情况下微调电位器上的聚焦旋钮(请注意防电措施),直到清晰为止,最后再使用面板按钮选择消磁即可。

CRT显示器组成原理框图及各部分主要功能

第二节显示器组成原理框图及各部分主要功能 一原理框图 显示器由行扫描电路场扫描电路视频处理电路视频放大电路同步信号处理电路亮度调整电路自动亮度ABL 控制电 路电源和显像管等八部分组成原理框图见图1.5 所示图1.5 显示器组成原理框图 二各框主要功能 1 视频处理电路 目前流行的显示器绝大部分是VGA 彩色显示器但个别用户还在使用TTL CGAEGA 彩色显示器所以该电路包括这两 种显示器的内容VGA 显示器视频处理电路的主要功能是将计算机送入的R G B 模拟脉冲信号进行视频处理后送入视频 放大电路视频处理电路多数都采M51387 或LM1203N 两种芯片TTL 彩色显示器视频处理电路先 将TTL 数字信号进行放 大整形然后进行释码处理再将TTL 信号变成模拟信号送入视频放大电路整形放大一般彩三极管释 码处理常采用 N82S147AN 同DM74S472N或N82S135N D/A 转换电路前几年常采用分离元件现在均采用集成电路两种显示器视频处理电 路都具有对比度控制功能亮平衡调整功能等 2 视频放大电路 主要功能是对经过视频处理后的模拟信号进行放大常通过射极跟随器输出送入显像管阴极RK GK BK 该电路还具 有暗平衡调整功能保证屏幕背景颜色适宜该电路有足够的带宽和放大量保证图像清晰不失真 3 行扫描电路 1 输送给行偏转线圈线性良好的行频锯齿波电流峰值可达几个安培 2 供给显像管所需要的工作电压阳极高压单色显像管为14..17kV 14 英寸彩色显像管为22..30kV 17 英寸以上大屏 26..34kV 为14..20 英寸彩色显像管提供聚焦极电压5..8kV 为14 英寸彩管提供加速极电压250..450V 为亮度控 供- 170..400Vpp 脉冲电压为灯丝提供6.3V 直流或20..30VPP 行脉冲电压目前生产的彩色显示器显像管灯丝电压大多数 采用电源供电有些显示器还由电脑控制 3 给显像管提供行消隐信号使行扫描逆程中电子束被截止实际上电子束没有完全截止只是屏幕亮度在适合的情况下不 出现回扫线 4 向行扫描集成电路AFC 鉴相器提供行逆程脉冲信号经积分变为锯齿波作为比较信号与同步信号进行比较达到行扫描 频率和相位与同步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完全同步保证屏幕图像稳定 5 向高压保护电路提供高压取样脉冲 6 国外一些显示器还提供高压直流取样电压送入高压稳定电路 4 场扫描电路 1 为场偏转线圈提供线性良好的锯齿波电流 2 能够方便地调整场扫描频率幅度和线性确保图像在垂直方向稳定 3 为显像管提供场消隐信号 5 同步信号处理电路 随显示方式的多种变化扫描频率升高范围加宽行场同步信号的频率和极性也随之变化该电路要根据行振荡芯片对 同步信号极性的要求提供极性一致的同步信号另外同步信号的幅度要足够大一般为3..5Vpp 6 亮度和自动亮度控制Automatic Brightness Limiter 电路

阴极射线管

二、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TN-LCD ) 1. 工作原理 白底黑字显示——正显示 黑底白字显示——负显示 扭曲向列液晶产生旋光特性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2/λ>>??n d 其中△n 是液晶材料的折射率各向异性,d 是液晶盒的间距,λ为入射光波长,一般的TN-LCD 液晶盒取d=10μm 。 2. TN-LCD 的电光特性 阈值电压V th ——透射率为器件最大透射率的90%(常白型)或10%(常黑型)所对应的电压有效值,V th 是和液晶材料有关的参数,对于TN-LCD ,大约在1—2V 之间。 饱和电压V sat ——透射率为器件最大透射率的10%(常白型)或90%

(常黑型)所对应的电压有效值。 陡度γ——th sat V V =γ γ决定器件的多路驱动能力和灰度性能。 陡度越大,多路驱动能力越强,但灰度性能下降,反之亦然。 1 0.80.60.2 0.4 10 T T LCD 的对比度是在恒定环境照明条件下显示部分亮态与暗态的亮度之比,由于偏离显示板法线方向不同角度入射到液晶盒的光,遇到不同的液晶分子排列形态,造成有效光学延迟量的不同;因此不同视角下对比度就不同,甚至可能出现暗态的透射率超过亮态透射率的情况,即出现对比度反转。 液晶器件电光效应的瞬态响应特性通常用三个常数表征:延迟时间 d τ,定义为加上电压后透光率达到最大值10%时的时间;上升时间r τ,定 义为透光率从10%增加到90%所用的时间;下降时间f τ,定义为透光率从90%下降到10%所用的时间。目前普通TN-LCD 的响应时间在80ms 左右。

相对透光率 0.11.00.9 电压V S 3. TN-LCD 的驱动 LCD 的驱动有如下一些特点: (1)为防止施加直流电压使液晶材料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造成性能不可逆的劣化,缩短使用寿命,必须用交流驱动,同时应减小交流驱动波形不对称产生的直流成分; (2)驱动电源频率低于数千赫兹时,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LCD 的透光率只与驱动电压有效值有关而与电压波形无关; (3)驱动时LCD 像素是一个无极性的容性负载。 TN-LCD 液晶显示的电极:段型电极、矩阵型电极 TN-LCD 驱动方式:静态驱动、矩阵寻址驱动 静态驱动——在需要显示的时间里分别同时给所需显示的段电极加上驱动电压,直到不需要显示的时刻为止。静态驱动的对比度较高,但使用的驱动元器件较多,因此只用于电极数量不多的段式显示。 矩阵寻址驱动——TN-LCD 的矩阵寻址驱动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矩阵(或无源矩阵)驱动方式,即把TN-LCD 的上下基板上的ITO 电极做成条状图形,并互相正交,行、列电极交叉点为显示单元,称为像素。按时间顺序逐一给各行电极施加选通电压,即扫描电压,选到某一行时各列

阴极射线

阴极射线是在1858年利用低压气体放电管研究气体放电时发现的。1897年约瑟夫·约翰·汤姆逊根据放电管中的阴极射线在电磁场和磁场作用下的轨迹确定阴极射线中的粒子带负电,并测出其荷质比,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历史上第一次发现电子,12年后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荷。 中文名 阴极射线 外文名 cathode ray 简介 阴极射线应用广泛 发现时间 1858年 提出 约瑟夫·约翰·汤姆逊 简介 编辑 从低压气体放电管阴极发出的电子在电场加速下形成的电子流。阴极可以是冷的也可以是热的,电子通过外加电场的场致发射、残存气体中正离子的轰击或热电子发射过程从阴极射出。

应用 编辑 阴极射线应用广泛。电子示波器中的示波管、电视的显像管、电子显微镜等都是利用阴极射线在电磁场作用下偏转、聚焦以及能使被照射的某些物质,如硫化锌发荧光的性质工作的.高速的阴极射线打在某些金属靶极上能产生X射线,可用于研究物质的晶体结构。阴极射线还可直接用于切割、熔化、焊接等。 历史 编辑 克鲁克斯阴极射线管在伦琴发现X射线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那么阴极射线是一种什么射线呢?阴极射线是德国物理学家尤利乌斯·普吕克在1858年进行低压气体放电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的。稍后,英国物理学家克鲁克斯在实验室里研究闪电现象时,也发现了这种射线。当装有2个电极的玻璃管(cathode ray tube)里的空气被抽到相当稀薄的时候,在2个电极间加上几千伏的电压,这时在阴极对面的玻璃壁上闪烁着绿色的辉光,可是并没有看到从阴极上有什么东西发射出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种现象引起许多科学家的浓厚兴趣,进行了很多实验研究。当在阴极和对面玻璃壁之间放置障碍物时,玻璃壁上就会出现障碍物的阴影;若在它们之间放一个可以转动的小叶轮,小叶轮就会转动起来。看来确实从阴极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射线,而且很像一种粒子流。在人们还没有弄清楚这种射线的庐山真面目之前,只好将它称为“阴极射线”。 这个名字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戈尔德施泰因(又译戈德斯坦)命名的。 关于阴极射线的本质,当时在国际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大多数英国物理学家(如约瑟夫·约翰·汤姆逊)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带电的粒子流,因为它可以被电场或磁场偏转。 汤姆孙等英国物理学家由实验中还测得阴极射线速度比光速小2个数量级。19世纪90年代初,德国物理学家由实验中得知,阴极射线甚至可以穿透薄金属箔,据此他们认为阴极射线不可能是粒子流。

CRT显示器讲解

显示器维修

目录 第一章显示器概述 第二章基本电路 第三章二次电源电路 第四章行推动(激励)电路 第五章行宽调整和自动S校正电路第六章场输出电路 第七章节能省电电路 第八章显示器开关电源电路 第九章亮度控制和消隐电路 第十章视放电路 第十一章 CPU电路 第十二章高压包电路 第十三章二次降压电路 第十四章高压分离电路(双行管电路)第十五章维修实例 第十六章单元电路检修思路

第一章显示器概述 一、调节图标 对比度:调整图像信号的明暗程度 亮度:调整背景光栅(即调节控制栅极的电压) 水平宽度调整:H.SIZE 垂直幅度调整:V.SIZE 行相位调整:单一的图像位置调整 场中心调整:背景光栅跟随图像移动 枕形调整 二、荧光屏 荧光屏壁内侧涂有三基色荧光粉(红、绿、蓝) ☆注意:通电时不可揭开高压帽,不可触摸高压嘴(肚脐

眼),内有二万到三万伏高压。尾管上套有磁环(用软磁铁构造),石墨导电层的地为显示器的地。 三、显像管的基本构成 灯丝:加6.3V的直流电压给阴极加热(HT) 阴极:加正几十伏直流电压,表面涂一次金属活性物质,受热向外发射电子 控制栅极:负几十伏直流

加速极:加正几百伏直流电压,使阴极发射的电子,以更快的速度轰击荧光粉点 聚焦极:加正几千伏直流电形成电子透镜 高压阳极:加2万多伏的高压在内部石墨导电层,以产生强大的 电场力 显像管各极电压的高低对光栅和图像亮度的影响: (1)高压阳极2万多伏高压越高,光栅和图像越亮。 (2)加速极正几百伏的电压越高,光栅和图像越亮。 (3)控制栅极负几十伏的电位越高,光栅和图像越亮。 (4)灯丝的电压越高,光栅越亮。 (5)阴极正几十伏的电位越低,光栅越亮。

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磁化的原理及解决方法

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磁化的原理及解决方法 显示器是几乎每台电脑都必须具备的设备,我们一打开电脑便会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显示器。如果没有显示器,我们就不能及时了解电脑的工作状况。所以,显示器在整套电脑中的位置就如我们的眼睛,是展现电脑灵魂的窗户。 显示器按其工作原理分许多类型,比较常见的是: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和液晶显示器(LCD)。此外还有: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真空荧光显示器(VFD)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真空荧光显示器(VFD)是新的显示技术的代表,但是由于技术尚未成熟而没有投入量产,在市场上几乎不可能见到。液晶显示器(LCD)比之传统的CRT显示器,有着图像不失真、无闪烁、无辐射等优点,但是其缺点亦不少,如价格昂贵、亮度低、视角窄、响应速度慢等。综合看来,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仍是目前最适合普通用户购买的产品。 虽然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的综合性能和价格不错,但是它仍有一些与生具来的缺点,如体积庞大、重量大、耗电量大、辐射较强、容易受磁化等。这些缺点是由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的工作原理造成的,不可能从根本上予以改变,只能进行后续的修补改进或在问题发生后再另行解决,磁化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普通的家庭用户和商业用户在使用电脑的环境里,总免不了有其它的用电设备和通讯设备。当这些设备在工作时,就会成为一个电磁源,在周围形成一个磁场并向外辐射电磁波,形成磁场的大小和辐射的强度由这些设备的功率决定。事实上,当用户在使用电脑时,身边中常有数个以上的用电设备和通讯设备在工作,在电脑旁边形成了很多的电磁辐射源,它们不断地发射电磁波干扰显示器的正常工作。显示器厂商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显示器的塑料外壳内加装了一层金属屏蔽罩,希望以此来杜绝电磁干扰。但是由于显示器在工作时的发热量很大,所以金属屏蔽罩必须留出一定的空隙以供散热。这样一来,电磁干扰仍可以通过这些空隙进入显示器内部,金属屏蔽罩只能起到减少干扰的作用,而无法彻底解决电磁干扰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生产厂家在设计生产低端显示器的时候,为了降低成本,干脆取消了金属屏蔽罩,这样就使干扰问题更加严重。不幸的是使用这些没有金属屏蔽罩的低端显示器的用户,在总的消费者中所占的比例很大。 如此看来,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磁化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遭磁化后,显示的图像会发生扭曲、晃动,画面无法正常显示。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对显示器进行消磁。 要对显示器进行消磁,必须先了解显示器显示的原理。我们知道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其发光原理是:当显象管内部的电子枪阴极发出的电子束,经强度控制、聚焦和加速后变成细小的电子流,再经过Deflection Coil(偏转线圈)的作用向正确目标偏离,穿越荫罩的小孔或栅栏,轰击到荧光屏上的荧光粉。这时荧光粉被激活,就发出光线来。R、G、B 三色荧光点被按不同比例强度的电子流点亮,就会产生各种色彩。其中和磁化显示器有关的是Deflection Coil(偏转线圈)。它用于电子枪发射器的定位,通电后能够产生一个强磁场,通过改变磁场强度来移动电子枪。这样一来,在显示器旁边的电磁干扰源就会对偏转线圈的磁场产生影响,会改变它的强度和方向。由于偏转线圈的磁场强度和方向被扰乱,电子枪发射器的定位就会发生偏移,从而使射出的电子流偏离原来的轨道,轻则使画面产生色斑,重则造成画面的错乱。 由于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磁化问题严重,一些显示器生产厂商已经在产品中增加了消磁功能,一般在显示器的主菜单(MAIN MENU)中的DEGAUSS选项即是。执行DEGAUSS之后,显示器画面会开始剧烈晃动,并伴随很大的电流声。大约在数秒钟后,晃动和电流声同时停止,消磁完毕。显示器自带的消磁功能对一般的暂时性磁化有较好的作用,使用也较为方便,但是对强磁场干扰后造成的强度磁化则作用不大。 对于受较强电磁干扰磁化的显示器,最好使用专门的消磁设备来完成,例如消磁棒和消磁线圈。 消磁棒是针对显示器磁化问题而生产的一种短棒状的设备,在一般的电子市场都有销售。使用时持其在显示器屏幕前,以屏幕中心为圆心,做半径逐渐放大的圆周运动,直至

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信息电磁泄漏频谱分析方法

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信息电磁泄漏频谱分析方法 发布日期:2005-08-11 作者:董士伟 毛继志 许家栋 来源:微波学报 摘 要:CRT 显示器偏转系统和电子束的电磁辐射会导 致信息泄漏。本文提出一种分析CRT 显示器信息电磁 泄漏频域特性的方法:从信息攻击所处的场点出发,先 将产生辐射的电流变换到场点时域波形,然后利用 Welch 平均周期图法分析辐射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文章 同时给出了更精确的模型近似电子束电流,文中理论计 算结果和实验测试结果吻合。 关键词:CRT 显示器,信息电磁泄漏,辐射,功率 谱密度 1 引言 计算机系统中,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的电磁辐射极易引起信息泄漏,往往成为信息攻击的目标和信息防御的对象[1,2],而这种辐射的频域特性是信息攻防双方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CRT 显示器信息电磁泄漏的机理极其复杂,其频域特性也很难预测。目前信息攻击方采用的Tempest 接收机都是多波段的,在实施信息攻击时,往往要反复调整接收频率和带宽才能达到目的[1];而防御方普遍采取的屏蔽措施也缺乏针对性。利用一定的先验知识,用正确的方法分析CRT 显示器的辐射频谱,对信息攻防双方都有重要的意义。 有关CRT 显示器的电磁辐射的频域测试正被日益关注[3,4],但一直缺乏理论性研究成果。 文献[5]曾用周期锯齿波模型近似偏转系统电流,用周期梯形波模型近似电子束电流,直接将电流模型展开为Fourier 级数,进而讨论辐射频谱。这种方法从源点信号出发,而不是从场点信号出发进行考虑,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电磁辐射场的频域特性。本文立足于信息攻击方的场点,提出一种分析CRT 信息电磁泄漏频域特性的方法:先将泄漏源时域信号变换到场点的时域信号,然后利用经典谱估计方法分析其频谱特性。文章给出了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 2 信息电磁泄漏源 CRT 显示器中,偏转系统的电磁辐射隐含着同步信息; 丰富的串行信号

CRT和LCD显示器

LCD n.液晶显示器 abbr.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显示屏 英文名字是LiquidCrystalDis,缩写为LCD。它的主要原理是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配合背部灯管构成画面。 【液晶显示器特点】 一、机身薄,节省空间:与比较笨重的CRT显示器相比,液晶显示器只要前者三分之一的空间。 二、省电,不产生高温:它属于低耗电产品,可以做到完全不发烫,而CRT显示器,因显像技术不可避免产生高温。 三、无辐射,益健康:液晶显示器完全无辐射,这对于整天在电脑前工作的人来说是一个福音。 四、画面柔和不伤眼:不同于CRT技术,液晶显示器画面不会闪烁,可以减少显示器对眼睛的伤害,眼睛不容易疲劳。 液晶显示器绿色环保,它的能源消耗相对于传统的CRT来说,简直是太小了;对于近来逐渐引起国人重视的噪音污染也与它无缘,因为它的自身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它不会产生噪音(对于那种喜欢一边使用电脑,一边有节奏的敲打显示器的用户发出的噪音,这里不予以考虑);液晶显示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发热量比较低,长时间使用不会有烤热的感觉,这一点也是以前的显示器无可比拟的,以前的显示器可是宝贵,尤其是夏天,家里的空调、电扇都得为它服务给它降温。使用液晶显示器无形中为大气降了温,也为阻止日益升温的大气作贡献。同时减少辐射,降低环境污染。当然了,环保也不会少了辐射这个指数的,虽然我们不能说液晶显示器就完全没有辐射,但是相对于辐射大户CRT来说,液晶显示器那一点点辐射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现在的时代其实还是模拟时代,而未来的时代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是数字时代。显示器智能化操作,数字控制、数码显示是未来显示器的必要条件。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数字技术必将全面取代模拟技术,L CD不久就会全面取代现在的模拟CRT显示器。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讲液晶显示器的数字接口现在并不普及,还远远没有到应用领域。从理论上说,液晶显示器是纯数字设备,与电脑主机的连接也应该是采用数字式接口,采用数字接口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可以减少在模数转换过程中的信号损失和干扰;减少相应的转化电路和元件;其次不需要进行时钟频率、向量的调整。 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液晶显示器的接口是模拟接口,存在着传输信号易受干扰、显示器内部需要加入模数转换电路、无法升级到数字接口等问题。并且,为了避免像素闪烁的出现,必须做到时钟频率、向量与模拟信号的完全一致。 此外,液晶显示器的数字接口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带有数字输出的显示卡在市面上并不多见。这样一

阴极射线管

阴极射线管 阴极射线管 1676年,法国的良卡德在晚上移动水很气压计时,发现了“水银荧光”现象,当气压计中水银振荡时,在托里拆利真空部位会发出闪光。 1705年前后,豪克斯比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他得出结论说,只有在部分真空中运动产生摩擦时才会出视荧光。1838年,法拉第改进了实验装置,抽去玻璃中的空气,并以两根黄铜棒作电极分别焊到管子的两端,通电后有光流从阳极射出,阴极也发出微弱的辉光。由于当时所能得到的真空度只有7%。个大气压,所以未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1857年,德国的仪器技工盖斯勒成功地把白金电极装进玻璃管,并得到了万分之一大气压的真空度。1858年,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利用“盖斯勒管”研究气体放电时辉光现象会随着磁场的变化而改变其形状。普吕克的学生希托夫进一步把真空度提高到十万分之一个大气压,1869年他发现,如果置物体于阴极和产生荧光的管壁之间,物体就会产生清晰的影子,这表明了射线起源于阴极。后来德国物理学家哥尔德斯坦称这种射线为“阴极射线”。希托夫还证明射线是沿直线前进的。 1891年赫兹发现了阴极射线能够穿透金属薄片。此后勒纳德为阴极射线管开了一个0.000265厘米厚铝箔的窗口,把阴极射线引到管外空间,使几厘米远处的荧光屏发出荧光。

1871年,瓦莱发现阴极射线能为磁铁偏转,是带负电的。18 78年克鲁克斯得到了百万分之一个大气压的“克鲁克斯管”。他在实验中不仅验证了阴极射线是带电的,还发现阴极射线具有热效应并具有动量。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 1897年向英国皇家学院做了题为《阴极射线》的报告。汤姆逊应用磁性弯曲技术,从测定阴极射线束的曲率半径着手,推导出阴极射线的质荷比,从而证实了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微粒子,他命名这种微粒子为“电子”。 阴极射线管最早是作为研究用的仪器。后来被用于示波器上,使复杂的波形得以显示。30年代,被用在第一台电子显微镜上。今天,它除了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仪器之中,也走入了千家万户,人们最熟悉的就是电视显像管。

CRT显示器维修讲解

CRT显示器维修讲解 目录 第一章显示器基本原理.............................. 2 第一节显示器概况................................ 2 第二节显示器组成原理框图及各部分主要功能.. (9) 第三节显像管基本知识..............................11 第四节行扫描电路..................................23 第五节场扫描电路..................................36 笫六节枕形失真及延伸性失真........................40 第七节行场同步电路................................45 第八节视频电路....................................46 第九节亮度对比度和自动亮度控制电路................61 第十节消隐和消亮点电路............................66 第十一节显示器电源.................................68 第十二节多频显示器特点.............................86 第十三节大屏幕显示器特点 (88) 第一章显示器基本原理 本章主要是针对初学者而编写的,所写内容是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且不涉及很多的数学公式,只是定性地进行基本原理的阐述,易学易懂,比较容易握;另一方面本章的内容对每一个显示器维修工作者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知识,因此这一章的内容又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节显示器概况 一.显示器发展概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