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器件进货检验规范

元器件进货检验规范

元器件进货检验规范
元器件进货检验规范

(一) PCB检验规范

(二)IC类检验规范(包括BGA)

(三)贴片元件检验规范(电容,电阻,电感…)

(四)插件用电解电容.

(七)排针&插槽(座)类检验规范

电子元器件进货检验

元器件进料检验规范 一、目的: 本文件规定了公司进货电子元器件入库前检验的依据及存储过程规范。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电子元器件入库前产品的检验和存储过程。 三、检验规范: 1.电阻类: 1.1外观包装: a 按送检的卷、袋、根的按比例随机抽取检查,不足一卷、袋、根的按一卷、袋、根进行检查,若发现抽样检查数中的不合格,则判该批不合格。表面字迹清晰,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及生产厂家等标注明确并与要求相符,无破损,无划痕;每一批都应有清楚的质量标识。 b 色环电阻的色环颜色应清晰易于辨认,色环颜色与标称阻值相符,引脚无氧化、发黑。 c 贴片电阻的数字标注应正确,与标称阻值相符,引脚无氧化、发黑。 注:色环电阻识别方法见附表

功率值应与包装标称值及ERP要求相符。 1.3电阻值: 按5件/批抽取,用万用表所测得的电阻值及公差应与包装标称值及采购要求相符。 1.4封装尺寸: 按5件/批抽取,所测得的单体封装尺寸应与样品或采购要求相符,如0603封装、0805封装、脚间距、长度、高度等。(具体封装尺寸见附表) 2.电容类: 1.1外观包装: a 按送检的卷、袋、根的按比例随机抽取检查,不足一卷、袋、根的按一卷、袋、根进行检查,若发现抽样检查数中的不合格,则判该批不合格。表面字迹清晰,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及生产厂家等标注明确并与要求相符,无破损,无划痕;每一批都应有清楚的质量标识。 b 电容表面印字清晰,容量标识与标称值,引脚无氧化、发黑,电解电容短引脚端的PVC封膜上应有"-"标记,为电容负极,长引脚为正极。 1.2 材质: 材质标识明确,并与ERP要求相符。

产品检验规程.doc

产品检验规程 1、目的 为确保产品的符合性,满足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特制定本检验规程,对产品的检验实施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采购产品,在制品和成品的检验。 3、职责 3.1技质部为产品检验的归口管理部门,其他部门配合。 3.2技术厂长为产品检验的主管领导。 3.3产品检验由兼职质检员进行,并对检验结果负法律责任。 4、控制规程 4.1本规程依据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和产品特点制定。 4.2技质部负责制定本公司主要采购产品的验证规范、在制品检验规范、最终产 品检验规范; 4.3进货检验:依据“采购产品验证与确认规程”进行严整; 4.4过程检验 根据在制品的重要程度和加工的难易程度,过程检验采用:产品工序流程纪录卡、自/互检、巡检、首件检验方式; 4.4.1“产品工序流程纪录卡”随在制品流程,每道工序完成后,由此工序责 任人于“纪录卡”上标印。任务单下达后,确立关键工序,流程时下道工序人员对上道工序进行例行检验,并将结果纪录于“纪录卡”上: 4.4.2每道工序的操作人员,都必须对生产的半成品进行自检。下道工序人员, 对上道工序的在制品进行常规检查,如发现轻微质量问题,报请所在部门处理; 4.4.3巡检方式是质检员按《工艺手册》、“图纸”不定时的对每道工序进行例行 检验,及对发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处理。对确认不合格的在制品,出具“不合格通知单”。送责任部门、技质部: 4.4.4产品数量大于50樘:或结构过于复杂(技质部视情形而定),投入批量生 产前,应进行首件检验,检验人员按《工艺手册》、《钢质防火门检验标准》规程进行,检验后填写《产品首件检验纪录单》; 4.4.5对例行检验不合格的在制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方法与技巧

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方法与技巧

民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方法与技巧元器件的检测是家电维修的一项基本功,如何准确有效地检测元器件的相关参数,判断元器件的是否正常,不是一件千篇一律的事,必须根据不同的元器件采用不同的方法,从而判断元器件的正常与否。特别对初学者来说,熟练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检测方法和经验很有必要,以下对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检测经验和方法进行介绍供对考。 一、电阻器的检测方法与经验: 1固定 1固定电容器的检测 A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 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R×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B检测10PF~001μF固定电容器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万用表选用R×1k挡。两只三极管的β值均为100以上,且穿透电流要小。可选用3DG6等型号硅三极管组成复合管。万用表的红和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予以放大,使万用表指针摆幅度加大,从而便于观察。应注意的是:在测试操作时,特别是在测较小容量的电容时,要反复调换被测电容引脚接触A、B两点,才能明显地看到万用表指针的摆动。C对于0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R×10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2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A因为电解电容的容量较一般固定电容大得多,所以,测量时,应针对不同容量选用合适的量程。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1~47μF间的电容,可用R×1k挡测量,大于47μF的电容可用R×100挡测量。 B将万用表红表笔接负极,黑表笔接正极,在刚接触的瞬间,万用表指针即向右偏转较大偏度(对于同一电阻挡,容量越大,摆幅越大),接着逐渐向左回转,直到停在某一位置。此时的阻值便是电解电容的正向漏电阻,此值略大于反向漏电阻。实际使用经验表明,电解电容的漏电阻一般应在几百kΩ以上,否则,将不能正常工作。在测试中,若正向、反向均无充电的现象,即表针不动,则说明容量消失或内部断路;如果所测阻值很小或为零,说明电容漏电大或已击穿损坏,不能再使用。C对于正、负极标志不明的电解电容器,可利用上述测量漏电阻的方法加以判别。即先任意测一下漏电阻,记住其大小,然后交换表笔再测出一个阻值。两次测量中阻值大的那一次便是正向接法,即黑表笔接的是正极,红表笔接的是

进货检验规范

进货检验规范 1目的和适用范围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验收方法和技术要求进行检验和验收,以避免不合格品流转到生产线。本标准适用于器材进货检验和验收。 2职责 由质控部负责实施,并由指定的检验人员负责检验。 3检验总要求 3.1器材进厂后由供应部库房管理员填写送检单,送于相关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及相关包装、外观质量等是否符合要求。按照规范规定的验收方法和技术要求进行详细的检验,并填写“采购产品(外协件)送检、检验记录”及“送检情况详细说明”,合格后方可入库,对存在瑕疵的与供应商沟通解决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3.2凡采购数量低于50个,技术要求规定全检以及在生产使用过程中要求较高的外协件,应采用全检的办法。多于50只时,抽样检验,抽样比例不得低于30%。经进货检验和试验判为不合格来料,由检验人员填写“不合格品退货单”,经技术部/质控部负责人确认,将产品退回供应部做退货处理。 3.3器材进厂后,自填写送检单起,2日内检验完毕。 4来料检验方法 4.1对本公司不具备检验、试验手段或因检验时有可能造成器材损坏的(如真空包、永磁体等)仅作如下检验:并填写“采购产品(外

协件)送检检验记录”,作质量认可: a.检查产品的包装、外观质量以及产品的质量证明文件是否齐全。 b.检验送检的器材数量与供方的装箱清单相符合。 c.采购的器材的型号、类型、等级与公司采购要求一致。 4.2金加工件检验(包括铜件、铁件、箱体及支架) 4.2.1外观检验:表面平整光滑,无毛刺,无漆层破损现象,符合有关技术要求; 4.2.2依据技术部提供的图纸进行检验,严格按照图纸要求的尺寸和技术要求对金加工件进行检验; 4.2.3对金加工件的材质要进行分判断,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4.2.4检验完毕后填写采购产品(外协件)送检、检验记录及送检情况说明。 4.3其他来料的检验 附: 采购产品(外协件)送检、检验记录 不合格品退货单 采购产品(外协件)送检、检验记录

采购产品检验标准

采购产品检验标准 一、目的:对公司采购的铝板材、卷材、油漆、前处理药液规定检验标准,以便接收货物 时对货物进行检验,保证来料符合销售、生产要求,保证销售、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范围:公司销售部仓库及生产厂仓库 三、职责:公司检验员对铝板材及铝卷材进行检验; 生产厂化验室对油漆及前处理药液进行检验。 四、程序: 铝及铝合金板材检验标准 1、铝板材到仓库卸车前,应首先察看板材包装是否完好,外观表面是否有破损、碰伤、 勒伤、受潮等外部损伤迹象,如有上述迹象需由送货司机确认后方可卸车。 2、核对板材包装上标签是否完好,所填写件数、重量、片数、牌号、状态、规格是否正 确。 3、随机开箱抽查(每个规格型号抽查不少于一件)板材厚度公差、外形尺寸是否符合相应 标准。 4、检验随货质量证明书是否齐全,所填写件数、重量、片数、牌号、状态、规格是否正 确,各项性能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5、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好入库单及入库检验单,如有质量问题需立即向销售部汇报。 铝及铝合金冷轧卷材检验标准 1.铝卷来料卸车时检验,是否有磕碰伤、压伤,边部是否有破口,整卷是否有接头,端面 收卷是否整齐,无错层,无锯齿形毛刺等。 2.察看铝卷标签是否完好,牌号、状态、规格、重量、批号是否相符。 3.称重验收。铝卷来料必须先过磅,除去钢芯重量,对照标签上净重是否相符。 4.铝卷上机后验收:查验规格尺寸,铝卷来料测量厚度、宽度应符合相关标准;铝卷表面 是否有波浪起皱、起泡、压痕、辊印、非金属压印、破洞、氧化、拉伤、擦伤、油斑、黑斑、黑线条等缺陷。 油漆检验标准 油漆进厂后需经过性能检测,合格者方能进行涂层。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油漆的粘度、附着力、铅笔硬度、耐溶性、弯曲性能、光泽、色差、抗冲击性及耐沸水蒸煮性、检验的标准视油漆种类而定。

工厂检查记录表资源节约总

1. 职责受审核部门/负责人:质量部/李秋裕 1.1核对受检查方营业执照(注册证明)的有效期,有效期:长期有效。核对受检查方注册名称/注册地址/实际地址信息与证书/申请书/营业执照是否一致(不一致情况须说明):一致 1.2与认证产品质量控制和管理活动有关部门和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在哪些文件作出规定?其职责和权限是否明确? 是否 部门职责文件名称/编号:批准人/日期:受控标识 质量手册/ —2017 谌厚榕/2017-01-05 纸质文档受 控 岗位职责文件名称/编号:批准人/日期:受控标识 岗位责任制0102 谌厚榕/2017-01-20 纸质文档受控 抽查的部门: 质量部、生产部 抽查的岗位: 质量部主管、生产部任主管 1.3是否已指定认证负责人/联络人,并履行了相应的职责?是否

姓名:李秋裕职务:厂长 明确其职责的文件名称/编号: 任命书 履行职责的情况: 问询了解,有依认证规则建立并保持相关体系,文件。 1.4认证证书和标志的使用受审核部门/负责人:质量部主管/周冬俊 对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使用是否满足认证的相关规定? 是否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使用控制文件名称/编号: 认证标志和证书使用控制程序07 认证证书保管情况:初审,未发证。 责任部门/人员存放地点证书完好 认证标志使用情况:初审,未使用。 备案情况使用方式 使用位置 2 文件和记录受审核部门/负责人:质量部主管/周冬俊 2.1与认证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或技术要求、实施规则是否得到识别? 是否

文件名称编号受控标识 1)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002-2009 符合 2)认证实施规则20665-2015、5105-2015、61-448262-2015 符合 3)主要性能标准/技术要求 20665-2015《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5105-2015《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环保认证技术规范》 4)标志和证书使用管理规定等文件 认证标志和证书使用控制程序07 2.2 是否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文件和资料的控制程序,以确保:是否¨ a) 文件在发布前和更改是否由授权人员审批其适宜性?是否¨ b) 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是否得到识别,防止作废文件非预期使用? 是否¨ c) 是否在使用处可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 是否¨

采购物品检验规范

采购物品检验规范(刀具、量具) 目的:为了使进厂的采购的刀具、量具得到有效地检验,特制订本检验规范。 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采购的刀具、量具。 主题内容: 1、刀具、量具类 1.1技术要求 1.1.1质量证明:本公司采购的刀具、量具必须附有证明该批产品符合标准要求的出厂合格证,并且合格证上的规格、级别与实物相符。调研时有品牌要求的,要核对所采购的产品是否是该品牌的,采购部要在入库单上注明品牌要求,否则不予办理入库手续。 1.1.2质量要求: a.采购的刀具量具包装完好无损,并附有合格证。 b.采购的产品必须表面无锈蚀、无损伤。 c.采购的刀具材料最低硬度应在60HRC以上,对于碳素工具钢材料,在室温条件下硬度应在62HRC以上;高速钢硬度为63HRC~70HRC;硬质合金刀具硬度为89HRC~93HRC。 d. 采购的刀具尺寸符合标准要求。 e.进厂的量具符合以下要求: 1.1.3外观 1.1.3.1 要求:卡尺的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游标刻线应刻至斜面下边缘。 卡尺上应标有分度值,制造厂名,工厂标志和出厂编号。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卡尺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1.1.3.2校验方法:目力观察 1.1.3.3各部分相互作用 1.1.3.4 要求:尺框沿尺身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现象。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深度尺不允许有窜动。微动装置的空程,新制造的应不超过1/4转,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应不超过1/2转。尺身和尺柜的配合应无明显晃动。 1.1.3.5校验方法:观察和试验。 对于尺身和尺柜的配合质量,用手轻轻摆动活动量爪,进行校验。 1.1.3.6 刻线宽度和刻线宽度差。

电子元器件检测方法完整

课题二电子元器件检测方法 电子产品中的各种元器件种类繁多,其性能和应用范围有很大不同。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子元器件中的新产品层出不穷,其品种规格十分繁杂。本课题只对电阻器、电位器、电容器、电感器、晶体管等最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作简要介绍,希望能对众多的电子元器件有个概括的了解。元器件的检测是所有电器维修的一项基本功,如何准确有效地检测元器件的相关参数,判断元器件的连接是否正常,不是一件千篇一律的事,必须根据不同的元器件采用不同的方法,从而判断元器件的正常与否。特别对初学者来说,熟练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检测方法和经验很有必要。 第一部分阻容元件 一、电阻 电阻器是电子产品中最常用的电子元件。它是耗能元件,在电路中分配电压、电流,用作负责电阻和阻抗匹配等。 电阻,通常缩写为R,它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与导体的尺寸、材料、温度有关。欧姆定律说,I=U/R,那么R=U/I,电阻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用希腊字母“Ω”表示,有这样的定义:导体上加上一伏特电压时,产生一安培电流所对应的阻值为一欧姆。电阻的主要职能就是阻碍电流流过。事实上,“电阻”说的是一种性质,而通常在电子产品中所指的电阻,是指电阻器这样一种元件。 (一)符号电阻器在电路图中用字母R表示,图2-1为电阻器常用符号。图2—2是常用电阻的外形图。 图2-1 电阻器常用符号图2—2 常用电阻的外形图 (二)种类 电阻器的种类有很多,通常分为三大类:固定电阻,可变电阻,特种电阻。在电子产品中,以固定电阻应用最多。而固定电阻以其制造材料又可分为好多类,但常用、常见的

有RT型碳膜电阻、RJ型金属膜电阻、RX型线绕电阻,还有近年来开始广泛应用的片状电阻。型号命名很有规律,R代表电阻,T-碳膜,J-金属,X-线绕,是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在国产老式的电子产品中,常可以看到外表涂覆绿漆的电阻,那就是RT型的。而红颜色的电阻,是RJ型的。一般老式电子产品中,以绿色的电阻居多。 (三)参数 电阻器的主要参数有标称阻值、允许误差(精度等级)、额定功率、温度系数、噪声、最高工作电压、高频特性等。在选用电阻器时一般只考虑标称阻值、允许误差和额定功率这三项最主要的参数,其它参数在有特殊需要时才考虑。 1)标称阻值 电阻器表面所标注的阻值叫标称阻值。不同精度等级的电阻器,其阻值系列不同。标称阻值是按国家规定的电阻器标称阻值选定的,标称阻值系列见表2-1,阻值单位为欧姆(Ω)。 表2-1 电阻器标称阻值系列 2 )允许误差 电阻器的允许误差就是指电阻器的实际阻值对于标称阻值的允许最大范围,它标志着电阻器的阻值精度。普通电阻器的误差有+5%、+10%、+20%三个等级,允许误差越小,电阻器的精度越高。精密电阻器的允许误差可分为+2%、+1%、+0.5%、…. +0.001%等十几个等级。 3)额定功率 电阻器通电工作时,本身要发热,如果温度过高就会将电阻器烧毁。在规定的温度中允许电阻器承受的最大功率,即在此功率限度以下,电阻器可以长期稳定地工作、不会显著改变其性能、不会损坏的最大功率限度就称为额定功率。电阻器的额定功率系列见表2-2所示。

进货检验验证规范标准

SYDK/SJ-J11-2013版本/修改状态:C/0 进货检验验证规 1.目的 对采购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辅助回路元件及其他零星材料及标准件的检 验或验证进行控制,确保入厂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辅助回路元件及其他零星 材料及标准件与采购控制要求一致,并确保其质量特性持续满足最终产品认证 要求。 2.围 适用于工厂采购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辅助回路元件及其他零星材料及标 准件,外协件的检验验证。 3.术语 3.1检验: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的诸如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结 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已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况所进行的活动。 3.2验证:通过对检查和提供的客观证据,表明规定的要求已经满足的认可。 4.进货货物分类:分为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辅助回路元件及其他零星材料及标准件。 4.1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为:壳体(冷轧板、型材)、低压断路器、低压开关、隔 离器、隔离开关与熔断器组合电器、低压接触器、热过载继电器、交流半导体 电动机控制器和起动器、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母排、绝缘导线、抽出式的一次 接插件及绝缘支撑件等主回路用元器件和材料。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增加:电容器、电抗器、电力电子开关、无功功率补偿 控制器。 4.2 辅助回路元件及其他零星材料及标准件 互感器、仪表、指示灯、按(旋)扭、转换开关、接线端子、端子排、继 电器(电流、电压、中间、时间等)、涂料、螺栓等。 5.职责 5.1供销部负责物资采购,不合格品的处置。 5.2生产技术部质检员负责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 5.3供销部保管员负责辅助回路元件及其他零星材料及标准件的检验或验证。 市双阳区电业开关厂

电子元器件检验员复习资料

电子产品元器件检验员 一、判断题 1、标称阻值是只电阻器表面所标的阻值,是根据国家制定的标准系列标注的。(√) 2、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工作在正向偏置状态。(√) 3、母线的排列顺序为:当观察者正对设备时,从左至右排列时,左侧为A相,中间为B相,右侧为C相。(√) 4、常见发光二极管光线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和蓝色。(√) 5、普通电阻大多用四个色环表示其阻值和允许偏差。(√) 6、只有当稳压电路两端的电压大于稳压管击穿电压时,才有稳压作用。(√) 7、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8、正向阻断峰值电压是晶闸管的主要参数之一。(√) 9、晶体三极管由两个PN结、三个区、三个电极构成。(×) 10、将电气设备或保护装置与接地体连接,称为接地。(√) 11、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元件电阻的倒数之和。(√) 12、在纯电容电路中,电压相位滞后电流900。(√) 13、用2500V的摇表测量绕组之间和绕组对地的绝缘电阻,若其值为零,则绕组之间或绕组对地可能有击穿现象。(√) 14、母线的涂色规律是A相涂红色、B相涂黄色、C相涂绿色。(×) 15、小型电阻器的额定功率一般在电阻体上并不标出。(√) 16、用两表法测量三相功率,出现两个功率表读数相等时,此时三相功率应是两表相加(×) 17、电容的合理选用就是要在满足电路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体积、重量、成本、可靠性等各方面的因素。(√) 18、指示仪表和数字仪表宜装在0.8~2.0米的高度。(√) 19、筛选工作通常有两种类型:一是针对某一个已知或预感到的质量问题进行筛选;另一种是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的全面筛选。(√) 20、使用JSS-4A型晶体三极管测试仪时,接通电源预热5分钟后才可以使用。(√) 21.DVM的读数误差通常来源于( B ) A、刻度系数、非线性等 B、量化 C、偏移 D、内部噪声 22.测量速度越快的仪表其测量误差( A ) A、越大 B、越小 C、无变化 D、无法确定 23.通用计数器测量周期时由石英晶体振荡器引起的主要是( C )误差。 A、随机B、量化C、变值系统D、引用 24.测量脉冲电压(尖脉冲)的峰值应使用( C ) A、交流毫伏表B、直流电压表C、示波器D、交流电压表 25.用通用示波器观测正弦波形,已知示波器良好,测试电路正常,但在荧光屏上却出现了上半部分削顶的波形,应调整示波器( B )旋钮或开关才能正常观测。

进货检验记录表单

进货检验(验证)记录 TH.QR7.4-1.0-019-01 产品名称开关电源产品型号ATX-300P4-PFC生产厂家长城股份批号进货目的生产TH-ABM多功能自助服务缴费终端 进货日期检验日期产品编号1001310010 检验方法或检验规程依据: 依据TH-ABM多功能自助服务缴费终端设计文件第九部分TH-ABM多功能自助服务缴费终端检测规程 4.1进货检验进行检验 检验项目: 序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 1外观完好 2铭牌上应当有3C标志 33C证书2007020907000476当前应当有效 4铭牌标示参数应当为: 型号:ATX-300P4-PFC 输入:220Vac,50Hz,3A 直流输出:+5V/21A,+12V/14A,+3.3V/14A,+5Vsb/2A, -12V/0.3A 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制造 5将ATX-300P4-PFC开关电源接通电源,用万用表测试输出电压应当与铭牌标示参数相符 检验结论:经过检验该产品为:合格() 不合格()产品单位沈阳天和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产品名称跷板开关产品型号KCD2-21A生产厂家三门峡宏达批号进货目的生产TH-ABM多功能自助服务缴费终端 进货日期检验日期产品编号1001410000 检验方法或检验规程依据: 依据TH-ABM多功能自助服务缴费终端设计文件第九部分TH-ABM多功能自助服务缴费终端检测规程 4.1进货检验进行检验 检验项目: 序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 1外观完好 2CQC证书CQC06002016588(KCD2-21A250VAC 15A),当前应当有效 3用万用表测试通断功能应当正常 4AC220V电压加入开关中间端子,开关指示灯应当亮 检验结论:经过检验该产品为:合格() 不合格()产品 单位沈阳天和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采购产品检验规程

采购产品检验规程 1 目的 为确保供应商供应的产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之质量符合我司出货规格及满足客户要求、国家、国际及地区的法律法规的要求,特设立检验制度并制订本规范,明确来料检测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确保来料检验工作规范有序的展开。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来料(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作业。 3 权责单位 3.1质检部负责本规定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3.2总经办负责本规定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3.3作业部门:质检部IQC 4 检验规定 4.1抽样计划 依据MIL-STD-105E单次取样计划。 4.2质检特性 质检特性分为一般特性和特殊特性。 4.2.1一般特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属一般特性 4.2.1.1检验工作容易者,如外观特性 4.2.1.2质检特性对产品质检有直接而重大之影响者 4.2.1.3质检特性变异大者 4.2.2特殊特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属特殊特性 4.2.2.1检验工作复杂,费时或费用高者 4.2.2.2质检特性可由其他特性之检验参考判断者 4.2.2.3质检特性变异小者 4.2.2.4破坏性之试验 4.3 检验水准 4.3.1一般特性采用MIL-STD-105E正常单次抽样一般II级水准。 4.3.2特殊特性采用MIL-STD-105E正常单次抽样特殊S-2级水准。 4.4 缺陷等级 抽样检验中发现之不符质检标准之瑕砒,称为缺陷,其等级有下列三种: 4.4.1致命缺陷(CR) 能或可能危害制品的使用者、携带者的生命或财产安全之缺陷,称为致命缺陷又称为严重缺陷,用CR表示。 4.4.2主要缺陷(MAJ) 不能达成支配的使用目的之缺陷,称为主要缺陷,或重缺陷,MAJ表示。 4.4.3次要缺陷(MIN) 并不影响支配使用目的之缺陷,称为次要缺陷或轻微缺陷,用MIN表示 4.5 允收水准(AQL) 4.5.1 AQL定义 AQL即Acceptable Quality Leval,是何以接收的质检不良比率的上限,也称为允许接收质检水准,简称允收水准。 4.5.2 允收水平 本公司对进料检验时个缺陷等级之进料允收水准为: 4.5.2.1 CR缺陷,AQL=0 4.5.2.2 MAJ缺陷,AQL=1.0%,具体按分类物料检验规范之要求 4.5.2.3 MIN缺陷,AQL=4.0% 进料允收水准应严于或同于客户对成品的允收水准,因此,如客户对成品的允收水准高于上述标准,应以客户标准为依据。 4.6 检验依据 4.6.1 外观,材质及包装材料依据下列一项或多项

电子元器件检验标准

《电子元器件进货检验标准》 一、芯片 1)目视检查,来料包装应完好无破损,标识清晰。 2)封装正确,引脚完整,无断裂,无明显歪斜。 3)表面不可有油污,水渍及其它脏物。由运输材料引起而且能够被空气吹走的灰尘是可被接收的。 4)抽取该批次的2到3块芯片使用,确保功能正常。 二、电阻 1)目视检查,来料包装应完好无破损,标识清晰; 2)色环颜色清晰易于辨认,色环颜色与标称阻值相符,引脚无氧化、发黑;数字标注正确。 3)阻值与色环标识一致。 4)电阻无断裂,涂覆层脱落; 5)表面不可有油污、水渍及其它脏物。由运输材料引起而且能够被空气吹走的灰尘是可被接收的。 6)用万用表测量阻值。 7)用30W 或40W 的电烙铁对电阻器的引脚加锡,焊锡应能完全包裹住引脚为合格。 三、电容 1)目视检查,来料包装应完好无破损,标识清晰; 2)印字清晰,容量标识与标称容值相符短引脚端的PVC 封膜上应有“-” 标记,为电容负极,长引脚为正极;引脚无氧化、发黑; 3)电容无断裂无破裂,无涂覆层脱落,(电解电容)电解液无漏出。 4)表面不可有油污、水渍及其它脏物。由运输材料引起而且能够被空气吹走的灰尘是可被接收的。 5)用万用表测量容值。 6)用30W或40W 的电烙铁对电容的引脚加锡,焊锡应能完全包裹住引脚为合格。 四、电感 1) 目视检查,来料包装应完好无破损,标识清晰; 2) 电感无断裂,涂覆层脱落; 3) 表面不可有油污、水渍及其它脏物。由运输材料引起而且能够被空气吹走的 灰尘是可被接收的。 4) 抽取该批次的2 到3 块芯片使用,确保功能正常。 五、电桥 1) 目视检查,来料包装应完好无破损,标识清晰; 2) 封装要光洁,无缺陷,无批锋;引脚无氧化,无机械损伤等现象。 3) 表面不可有油污、水渍及其它脏物。由运输材料引起而且能够被空气吹走的 灰尘是可被接收的。 4) 抽取该批次的2到3块芯片使用,确保功能正常。 六、二极管 1) 目视检查,来料包装应完好无破损,标识清晰; 2) 印字清晰,引脚无氧化、发黑;

电子元器件检验标准

一、适用范围及检验方案 1、适用范围 本检验标准中所指电子元器件仅为 PCBA 上的贴片件或接插件,具体下表清单所示: 序号 物料名称 页码 序号 物料名称 页码 序号 物料名称 页码 1 电阻类 13 晶振 25 MOS 管 2 电容类 P2 14 端子(排)插/座 P4 26 防雷管 P6 3 发光LED 类 15 软排线/卡扣 27 IGBT 4 电感类 16 变压器 28 RJ45插座 / 5 PCB 板 17 电压/电流互感器 29 半/双排插针 / 6 二极管类 P3 18 霍尔电流传感器 30 支撑柱/隔离柱 / 7 IC 类 19 LCD 显示屏 31 光纤收发模块 / 8 数码管 20 保险片/管 P5 32 电源模块 / 9 蜂鸣器 21 散热片 33 保险座/卡扣 / 10 开关按键 22 稳压管 34 插片端子 / 11 继电器 P4 23 温度保险丝 35 12 三极管 24 光耦 P6 36 2、检验方案 2.1 每批来料的抽检量( n )为5只,接收质量限( AQL )为:CR 与MA=0,MI=(1,2),当来料少于 5只时 则 全检,且接收质量 限 CR 、MA 与MI=0。 2.2 来料检验项目=通用检验项目+差异检验项目,差异检验项目清单中未列出部件,按通用检验项目执行。 二、通用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标准要求 检验方法 判定 水准 1 规格型号 检查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要求(送货单、实 物、 BOM 表三者上的信息 目视 MI 必须一致) 2 检查包装是否符合要求(有防静电要求的必须有 防静电袋 /盒等包 目视 MI 装,易碎易损的必须用专用包装或气泡棉包装等) 3 包装 外包装必须有清晰、准确的标识,明确标明产品 名称、规格 /型号、 目视 MI 数量等。或内有分包装则其上必须有型号与数量等标识。 4 盘料或带盘包装时,不应有少料、翻面、 反向等。 目视 MI 5 外观 产品表面应该完好;产品引脚无氧化、锈蚀、变形;本体应无破损、 目视 MI 无裂纹; 6 贴片件 其长/宽/高/直径等应符合部品技术规格书要求,若没有标明 的公 卡尺 MA

进货检验规程完整

鹤壁市阳光立德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进 货 检 验 规 程 编制:张国栋审核:叶付民批准:王英

进货检验规程 1. 目的 对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 3. 定义:无 4. 职责 4.1采购部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 4.1.1采购人员负责下达《原材料请验单》(以下简称《请验单》); 4.1.2质检部检验员根据《请验单》负责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4.1.3采购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 4.2仓储部门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 4.3技术部门负责提供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依据。 4.4质检部门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和试验的工作指导,并对质量问题进行仲裁。 5. 工作内容 5.1原材料的分类 根据原材料对最终产品影响重要程度,将其分为关键项、重要项和一般项: 关键项:即保证安全项,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重要项:即重要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对产品实现有重要影响的物资。 一般项:即一般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部位的批量物资,它一般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由生产部汇总后编制《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 5.2进货检验判定标准

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原材料进货检验规程》、产品图纸、技术标准等。 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其中关键项、重要项合格率100%,一般项不低于92%。 5.3检验工作程序 供方供货——〉采购员送达《验收单》——〉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交质量经理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 供方首次供货: 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采购部门《请验单》,质量负责人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原材料检验单》,工厂试用必须有相关人员认可。 样件检验完毕后,《样件检验单》交由采购部门,以据此做出鉴定报告,采购部门通知供方并列入《合格供货方清单》,根据供方情况制定初步供货份额。 非首次供货: 供方须待质检报告、理化实验报告单、合格证、采购员开具的《外购件检验验收单》,检验员确认后进行检验,检验后检验员将检验数据和相关资料交质量负责人批准,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5.4检验工作要求 5.4.1、采购人员必须按照月采购计划和交货进度,报送《请验单》,填写器件名称、交检批数量、制造单位等内容; 5.4.2、检验员严格按《检验规程》、产品图纸和工艺技术问题通知等要求,进行检查并如实填写检测数据; 5.4.3、检查结果报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依据产品图纸、工艺要求、加工及装配等要求,判定物料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或退货并通知办理相关手续,不得填写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签字。 5.4.4、仓库必须确认《检验单》上的质量负责人签字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5.5质量问题的处理 5.5.1检验员或质量负责人在接到质量信息后,立即赶到生产现场,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进货检验流程及规范

1.0 目的: 确保未经检验或验证合格的原材料、外协件及供方提供的物品不投入使用或加 工,防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流程,保证过程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协、外购产品的检验。 3.0职责: 3.1 物流部: 3.2 品管部:

3.3采购部: 3.4 生产部: 5.1 入库送检: 物流部在规定时间完成物料点收(含质量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标识,填写《送检单》,填写内容要求完整,物料到库半小时内送品管部报检。 5.2 进货检验流程: 5.2.1品管部收到《送捡单》(含质量证明文件或检测报告)半小时内回复检验及完成时间。 5.2.2 标准确认: 来料检验员根据具体来料标识卡、物流部报检单,查找相对应来料检验标准。 5.2.3抽样: 根据来料数量按《产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确定抽样方案并取样。

5.2.4测量/实验: 5.2.4.1 进料检验进行来料标识确认:送货单位、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日期、是否环保等内容标识完整;标识卡内容不完整或者无物流标识,物流部负责纠正,品管部进行跟踪验证。 5.2.4.2 检测实验报告及其他质量证明文件的确认、点收:确认无误按《文件控制程序》归档备查,如送货单位无检测实验报告及其他质量证明文件,内部联络采购部,依《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控制程序》处理。 5.2.4.3 产品包装防护确认:目测检查产品包装外箱是否满足搬运、运输及储存要求,不符合要求,内部联络采购部,依《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控制程序》处理。 5.2.4.4外观检查:不允许有麻点,色差、锈迹、裂纹、油污、碰伤、字迹清楚、破损、缩水、水纹、变形等,按品管部检验标准执行。 5.2.4.5尺寸测量:按品管部图纸及检验标准执行。 5.2.4.6性能实验:按品管部图纸及检验标准执行。 5.2.4.7报告填写:依据来料标识及《报检单》填写《来料检验报告》抬头栏:供应商名称、来料日期、数量、客户名称、合同编号、检验员、检验日期及抽样方案Ac-----接收数 Re------拒收数等。依据检验标准完整填写检测项目、标准要求,测量/实验工具或者方法及实际测量结果。 5.2.5 判定: 5.2.5.1测量/实验结果同标准要求比对,超出标准在判定栏画“X”、未超出标准范围内在判定栏画“∨”完成判定,签字确认后,报品管部经理审核,如不合格,填写《不合格处理单》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处理,最终不合格评审意见及时通知生产部、采购部联络供应商,填写《供应商纠正预防措施表》,按《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处理。 5.2.6 标识:来料检验员根据《不合格处理单》评审最终处理意见做好来料状态标识。 5.3 处置: 5.3.1 合格:入库,物流部检查物料有无质量状态标识,如无质量状态标识,品管部进料检验立即纠正,物流部仓管验证后办理入库,安排适当的位置存放,标识。 5.3.2 不合格:物流部负责将其隔离,生产部根据《不合格品评审处置表》最终评审意见组织挑选,返工,品管部进料检验进行验证及质量状态标识。 5.3.2.1挑选:品管部来料检验负责现场挑选员工培训督导,并签限度样品,标识产品质量状态,进行不合格,合格统计,及时填写《供应商纠正预防措施表》具体按《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生产部负责组织挑选事宜,严格执行品质部挑选标准。 5.3.2.2 返修:生产部按《不合格处理单》最终评审意见组织返修,品管部制程验对返修进行检验、验证、标识。 5.3.4 退货:品管部来料检验对来料不合格产品进行统计、标识及记录《进货检验产品记录表》,仓库办理退货事宜,及记录。 5.4到期及超过储存期限进料的重检: 5.4.1 物流部按规定监管物料储存期限,对到期和超过储存期限的物料组织报检。 5.4.2 品管部按规定检验.,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5.4.3 确认合格物料,物流部重新粘贴物料标识卡,检验标识质量状态及检验时间,并签字确认。 5.4.4 处置按本规定5.3执行。 5.5进料数据统计分析及反馈: 5.5.1进料检验按检验批次填写《供应商不合格品统计表》、《进料检验统计表》,根据《进料检验统计表》制作《进料质量月报》。

关键元器件进货检验标准

江门市伊科迈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关键元器件进货检验标准文件号:SL-JY-03 版本号:A/1 一、检测项目及要求: 1 带插头电源线、内部线 1.1外观、标志、一致性: 电源线、内部线、插头应有齐全的型号规格参数、认证标志、制造厂名或代号等标志,并应清晰、正确,符合认证产品一致性要求;外表面洁净、色泽均匀、无污垢斑点、等现象,绝缘层无破损,线尾接插端子型号规格符合一致性要求。 1.2电气强度: 把电线浸入水中,任两极之间施加2500V的电压、历时3s,无击穿、闪络现象,设备的整定电流为5mA。 1.3尺寸、结构: 测量每根线芯的直径,乘以线芯根数换算成的总截面积,偏差应在标称值的±0.02 m㎡,长度符合图纸或封样要求,用万用表电阻档测试,线体无断路。 1.4网上查询证书有效性。 2 微动开关、设备用断路器 2.1 外观、标志: 外观整洁干净无破损无污迹,连接件无锈蚀、毛刺以及变形;型号参数及制造商信息清晰、正确,符合订单要求和认证产品一致性要求。 2.2 耐压: 在导电连接件和外壳之间施加2000V/10s应无闪络击穿。 2.3尺寸、性能: 尺寸符合要求,试装与相关连接件连接牢固,不松脱;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检测,通断状态符合要求。 2.4网上查询其证书有效性。 3 单相串励电动机 3.1 外观、标志: 电机表面光亮,电机表面叠片层无碰凹无划伤,转动轴平直,无碰撞痕迹;型号参数及制造商信息清晰、正确,符合订单要求和认证产品一致性要求。 3.2 耐压: 电源任一极与可触及金属部件间加AC1250V/1min 10mA无击穿无飞弧。 3.3尺寸、结构: 尺寸符合要求,试装与配合件连接牢固,位置贴合,不松脱,轴体转动顺畅;所配热保护器的生产厂、型号规格、参数符合一致性要求。 3.4网上查询其证书有效性。 4 控制板 4.1外观、标志: 电控制板正反表面无划伤,污迹;正面元件排列整齐,焊点光亮、无连焊和虚焊;型号符合一致性要求。

常用电子元件的检测方法概述

常用电子元件的检测方法 元器件的检测是家电维修的一项基本功,如何准确有效地检测元器件的相关参数,判断元器件的是否正常,不是一件千篇一律的事,必须根据不同的元器件采用不同的方法,从而判断元器件的正常与否。特别对初学者来说,熟练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检测方法和经验很有必要,以下对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检测经验和方法进行介绍供对考。 一、电阻器的检测方法与经验: 1固定电阻器的检测。 A将两表笔(不分正负)分别与电阻的两端引脚相接即可测出实际电阻值。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根据被测电阻标称值的大小来选择量程。由于欧姆挡刻度的非线性关系,它的中间一段分度较为精细,因此应使指针指示值尽可能落到刻度的中段位置,即全刻度起始的20%~80%弧度范围内,以使测量更准确。根据电阻误差等级不同。读数与标称阻值之间分别允许有±5%、±10%或±20%的误差。如不相符,超出误差范围,则说明该电阻值变值了。 B?注意:测试时,特别是在测几十kΩ以上阻值的电阻时,手不要触及表笔和电阻的导电部分;被检测的电阻从电路中焊下来,至少要焊开一个头,以免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对测试产生影响,造成测量误差;色环电阻的阻值虽然能以色环标志来确定,但在使用时最好还是用万用表测试一下其实际阻值。 2水泥电阻的检测。检测水泥电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与检测普通固定电阻完全相同。 3熔断电阻器的检测。在电路中,当熔断电阻器熔断开路后,可根据经验作出判断:若发现熔断电阻器表面发黑或烧焦,可断定是其负荷过重,通过它的电流超过额定值很多倍所致;如果其表面无任何痕迹而开路,则表明流过的电流刚好等于或稍大于其额定熔断值。对于表面无任何痕迹的熔断电阻器好坏的判断,可借助万用表R×1挡来测量,为保证测量准确,应将熔断电阻器一端从电路上焊下。若测得的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此熔断电阻器已失效开路,若测得的阻值与标称值相差甚远,表明电阻变值,也不宜再使用。在维修实践中发现,也有少数熔断电阻器在电路中被击穿短路的现象,检测时也应予以注意。

公司进货检验规程

公司进货检验规程

原材料、外协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 1. 目的 对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 3. 职责 3.1采购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 3.2仓库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 3.3技术部负责提供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依据 3.4质量部检验员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并对质量问题进行反馈。 3.5采购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 4. 工作内容 4.1外协外购件的分类 4.1.1外协件 根据本厂生产需求,外协件分为:机械加工零件(部件)、铸件类、表面加工处理类。 4.1.2外购件 根据外购件的用途和性能,分为五金、标准件、管材、钢材、传动、气动、电气、工具及辅助材料等。 4.2进货检验判定标准 4.2.1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外协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产品图纸、技术标准等。 4.2.2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 4.3检验工作程序 供方供货——〉采购员(仓库)报检——〉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交质量部经理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 供方首次供货: 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采购部门,技术部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检验单。 样件检验完毕后,检验单交由采购部门,以据此做出鉴定报告,采购部门通知供方并列入《合格供货方清单》,根据供方情况制定初步供货份额。 非首次供货:

供方须待检验报告、合格证、采购部开具的《检验通知单》,检验员确认后进行检验,检验后检验员将检验数据和相关资料交技术负责人批准,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4.4检验工作要求 4.4.1、采购人员必须按照采购计划和交货进度,详细填写采购件名称、交检批数量、制造单位等内容; 4.4.2、检验员严格按《检验规程》、产品图纸和工艺技术问题通知等要求,进行检查并如实填写检测数据; 4.4.3、检查结果报技术部负责人,技术部负责人依据产品图纸、工艺要求、加工及装配等要求,判定物料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或退货并通知办理相关手续,不得填写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签字。 4.4.4、仓库必须确认《检验单》上的技术部负责人签字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4.5质量问题的处理 4.5.1检验员或质量负责人在接到质量信息后,立即赶到生产现场,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5.2检验员认真填写相关信息报技术部负责人,技术部负责人每周依据检验人员的记录进行汇总,向采购部提供信息以便统计供应商业绩集中考评。 4.6进货检验规定 4.6.1进货检验抽样方式: 技术文件中列出的重要零件必须逐一检验并记录,其余零件的抽样方案按 批量2~ 8 9~1 5 16~2 5 26~5 51~9 91~15 151~50 501~320 3201~ 10000 >100 00 样 本 数 2 3 5 8 13 20 32 50 80 125 若产品一次抽样不合格,再次送货后需再次实行抽样检验,再次抽样方案 如下(计算后数量不为整数的向上取整): 待检项目总数2~10 11~2 21~50 51~80 81~12 121~20 201~30 301~ 500 >500 抽检项 目数量 比例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抽样方案说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