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方根与立方根》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平方根与立方根》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平方根与立方根》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平方根与立方根》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平方根与立方根》习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习题一

1.填表。其中

121

2.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及算术平方根:169,361,,0,0.36,0.0121,,900,19,37。

3.求下列各式的值:

4.求下列各式的值:

5.求下列各式的值:

6.如果一定等于吗?如果是任意一个数,等于什么数?

参考答案

1.第一行依次填11,12,15,18,20,第二行依次填169,196,256,289,361。

2.平方根依次为:±13,±19,±,±,0,±0.6,±0.11,±,±30,±,±

算术平方根依次为:13,19,,,0,0.6,0.11,,30,,

3.4,-1.2,1,,,0.14

4.9,15,42,,0.3,,125,4.15

5.2,3,,0.4,,35,0.01

6.时,,如果x是任意一个数,(或时,;

时,

1.已知:都是正数,且.求证:的最小值是2.

2.一个圆的半径是10cm,是它面积2倍的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约为多少cm(精确到0.1cm)

3.在物理学中我们知道:动能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与它的速度.关系式是:动能

,若某物体的动能是25焦(动能单位),质量m是0.7千克,求它的速度为每秒多少米?(精确到0.01)

4.飞出地球,遨游太空,长久以来就是人类的一种理想,可是地球的引力毕竟太大了,飞机飞得再快,也得回到地面,导弹打得再高,也得落向地面,只有当物体的速度达到一定值时,

才能克服地球引力,围绕地球旋转,这个速度我们叫做第一宇宙速度,计算式子是:千

米/秒,其中重力加速度千米/秒2,地球半径千米,试求出第一宇宙速度的值(单位:千米/秒).

参考答案

1.,∴,∴,∴的最小值是2.

2.设正方形的边长为 cm.

3.(米/秒).

4.7.9千米/秒.

1.填空题

(1)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___.

(2)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______.

(3)是___________的立方根.

(4)若的立方根是6,则 _______.

(5)0的立方根是______.

(6)7的立方根是_______.

(7) _______.

(8) ________.

2.填空题

(1)的倒数为________.

(2)49的算术平方根的立方根是________.

(3)若,则

(4) ______.

(5) ________.

(6)的绝对值为_______.

(7) _______.

(8)的立方根为_______.

3.填空题

(1)的立方根是_______.

(2)是_____的立方根.

(3)81的平方根的立方根是_______.

(4) _______.

(5)的立方根是______.

(6)的立方根是________.

(7)若,则 _______.

(8)已知,则 _______.

参考答案:

1.(1)(2)(3)(4)216(5)0 (6)(7)(8)3

2.(1)(2)(3)(4)60(5)(6)117 (7)(8)1

3.(1)(2)-11(3)(4)15 (5)(6)(7)-4 (8)2

1.填表

1

2.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27,-125,1,-1,0.512,-0.000729,64000

3.求下列各式的值:(1),(2),(3),(4),

(5)

4.求下列各式的值:

5.与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6.大正方体的体积为1331cm3,小正方体的体积为125cm3,如图那样摞在一起,这个物体的最高点A离地面C的距离是多少cm?

7.一个正方体的体积为64cm3,它的边长是多少cm?如果它的边长扩大一倍,它的体积是原正方体体积的多少倍?若正方体的体积改为原正方体体积的一半,它的边长是多少cm?

就本题的计算过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

1.第一行依次填:1,2,4,7,10,第二行依次填:27,125,216,512,729.

2.3,-5,1,-1,0.8,-0.09,40

3.(1)-4 (2)0.6 (3)-9 (4)(5)

4.-7,-23,0.17,,,125

5.相同点:,不同点:的意义是求的立方,是求的立方根.

6..∴ cm,即这个物体的最高点A 离地面C是16cm.

7.边长为4cm,边长扩大一倍,体积为512cm3,体积为原来体积的8倍.

体积为原体积的一半为32cm3,边长是 cm(或 cm).

边长扩大一倍,体积扩大8倍,体积缩小一倍,边长是原边长的倍.

习题二

1.(a-b)3的立方根为()

A.a-b B.b-a

C.±(a-b) D.(a-b)3

答案:A

说明:根据立方根的定义,不难得出只有a?b的立方为(a?b)3,即正确答案为A.

2.某自然数的一个平方根是a,则与其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

A.a+1 B.a2+1

C.a+1D.a2+1

答案:D

说明:由该自然数的一个平方根是a可得该自然数为a2,与其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即a2+1,

a2+1的算术平方根为,所以答案为D.

3.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7)2=-7 B.-(-7)2=-7

C.(-7)2=±7 D.±(-7)2=7

答案:B

内科护理学精选习题及答案100题(供参考)

内科护理学精选习题及答案(100题) 一、单选题 1、体温过低指体温低于 A. 35℃ B. 35. 8℃ C. 36℃ D. 36.3℃ E. 36.8℃ 标准答案: A 2、护士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时发现脉搏低于60次/分,需警惕患者有 A.发热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颅内压增高 D.心肌炎 E.周围循环衰竭 标准答案: C 3、提示左心衰竭的脉搏是 A.水冲脉 B.交替脉 C.脉搏短绌 D.奇脉 E.不整脉 标准答案: B 4、缩窄性心包炎者多见的脉搏异常为

A.洪脉 B.水冲脉 C.交替脉 D.奇脉 E.不整脉 标准答案: D 5、脉搏短细的特点是 A.脉率大于心率 B.脉率少于心率 C.脉率等于心率 D.脉率少于60次/分 E.脉率大于100次/分 标准答案: B 6、呼吸增快是指呼吸超过 A. 16次/分 B. 18次/分 C. 20次/分 D. 22次/分 E. 24次/分 标准答案: E 7、库斯莫尔呼吸的特征是 A.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 B.呼吸与呼吸暂停相交替 C.呼吸表浅、快速

E.呼吸急促、有屏气 标准答案: D 8、脉压增大见于 A.低血压 B.心包积液 C.重度心功能不全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严重二尖瓣狭窄 标准答案: D 9、两肺满布湿啰音,常提示 A.肺气肿 B.肺炎 C.气胸 D.急性肺水肿 E.肺结核 标准答案: D 10、语颤增强见于 A.肺气肿 B.肺实变 C.气胸 D.支气管阻塞 E.胸腔积液 标准答案: B 11、满月面容见于

B.二尖瓣狭窄患者 C.长期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 D.肢端肥大症 E.甲状腺功能亢进 标准答案: C 12、震颤麻痹症患者的步态可呈 A.慌张步态 B.蹒跚步态 C.前倾步态 D.摇晃步态 E.醉酒步态 标准答案: A 13、呼吸呈恶臭味见于 A.肝性脑病 B.支气管扩张 C.有机磷农药中毒 D.尿毒症 E.酮症酸中毒 标准答案: B 14、黄疸早期最常出现的部位为 A.皮肤 B.腋窝 C.巩膜 D.手掌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文论专题(本)》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本)》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粱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 )的一种“放大”研究。 A. 司空图“韵味”说 B.庄子“言不尽意”说 C.孔子“兴观群怨”说 D.严羽“妙悟”说 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间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B.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3.《沧浪诗话》最大特色便是以( )喻诗。 A. 禅 B.儒 C.释 D.道 4.“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支配和协领 C.从属和边缘 D.核心和主宰 5-小说完全拥有了现代品质,应该属于( )时代。 A.明清 B.宋 C.唐 D.汉 6.王国维美学观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强调美的超功利性,( ),宣扬美对生活苦难的解脱性。 A.强调美的教育性 B.突出美的形式性 C.突出美的社会作用 D.强调美的政治性 7.在《美学》中,黑格尔将( )艺术看作是属于诗的门类下“戏剧体诗”的一个具体类别。 A.正剧 B.喜剧 C.悲剧 D.悲喜剧 8.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 )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A.形象 B.声音

大学物理下册选择题练习题

( 1 ) 边长为l 的正方形,在其四个顶点上各放有等量的点电荷.若正方形中心O处的场 强值和电势值都等于零,则:(C) (A)顶点a、b、c、d处都是正电荷. (B)顶点a、b处是正电荷,c、d处是负电荷. (C)顶点a、c处是正电荷,b、d处是负电荷. (D)顶点a、b、c、d处都是负电荷. (3) 在阴极射线管外,如图所示放置一个蹄形磁铁,则阴极射线将 (B) (A)向下偏. (B)向上偏. (C)向纸外偏. (D)向纸内偏. (4) 关于高斯定理,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C) (A)高斯面内不包围自由电荷,则面上各点电位移矢量D 为零. (B)高斯面上处处D 为零,则面内必不存在自由电荷. (C)高斯面的D 通量仅与面内自由电荷有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 若一平面载流线圈在磁场中既不受力,也不受力矩作用,这说明:(A) (A)该磁场一定均匀,且线圈的磁矩方向一定与磁场方向平行. (B)该磁场一定不均匀,且线圈的磁矩方向一定与磁场方向平行. (C)该磁场一定均匀,且线圈的磁矩方向一定与磁场方向垂直. (D)该磁场一定不均匀,且线圈的磁矩方向一定与磁场方向垂直. (6) 关于电场强度与电势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C)

(A)在电场中,场强为零的点,电势必为零 . (B)在电场中,电势为零的点,电场强度必为零 . (C)在电势不变的空间,场强处处为零 . (D)在场强不变的空间,电势处处相等. (7) 在边长为a的正方体中心处放置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 在一个侧面的中心处的电势为: (B) (A)a Q 04πε. (B)a Q 02πε. (C)a Q 0πε. (D)a Q 022πε. (8) 一铜条置于均匀磁场中,铜条中电子流的方向如图所示.试问下述哪一种情况将会 发生? (A) (A)在铜条上a、b两点产生一小电势差,且Ua >Ub . (B)在铜条上a、b两点产生一小电势差,且Ua <Ub . (C)在铜条上产生涡流. (D)电子受到洛仑兹力而减速. : (9) 把A,B两块不带电的导体放在一带正电导体的电场中,如图所示.设无限远处为电势 零点,A的电势为UA ,B的电势为UB ,则 (D) (A)UB >UA ≠0. (B)UB >UA =0. (C)UB =UA . (D)UB <UA .

(2020年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期末题库和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文论专题》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 1.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特别重视文艺的审美情感特征,他将“兴观群怨”称之为“( )”。 A.四义 B.四情 C.四学 D.四教 2.《文心雕龙》风格论集中于《体性》篇。依刘勰之意,作家的创作个性包括有才、气、学、( )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A.习 B.质 C.识 D.力 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A.诗辨 B.诗体 C.诗法 D.诗评. 4.“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支碗和协领.C.从属和边缘 D.核心和主宰 5.小说完全拥有了现代品质,应该属于( )时代。 A.明清 B.宋C.唐。 D.汉 6.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A.《文学小言》 B.《屈子之文学精神》 C.《宋元戏曲考》D.《人间词话》 7.黑格尔的《美学》是对其“绝对理念”运动到“精神阶段”早期的表现形态的论述。在他看来,“( )”(艺术)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初级形式,“善”(宗教)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中期情

精选新版2019年大学物理实验完整考试题库200题(含标准答案)

2019年《大学物理》实验题库200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用电磁感应法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时,在什么情形下感应电动势幅值的绝对值最大 ( ) A :线圈平面的法线与磁力线成?90角; B :线圈平面的法线与磁力线成?0角 ; C :线圈平面的法线与磁力线成?270角; D :线圈平面的法线与磁力线成?180角; 答案:(BD ) 2.选出下列说法中的正确者( ) A :牛顿环是光的等厚干涉产生的图像。 B :牛顿环是光的等倾干涉产生的图像。 C :平凸透镜产生的牛顿环干涉条纹的间隔从中心向外逐渐变密。 D :牛顿环干涉条纹中心必定是暗斑。 答案:(AC ) 3.用三线摆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实验中,在下盘对称地放上两个小圆柱体可以得到的结果:( ) A :验证转动定律 B :小圆柱的转动惯量; C :验证平行轴定理; D :验证正交轴定理。 答案:(BC) 4.测量电阻伏安特性时,用R 表示测量电阻的阻值,V R 表示电压表的内阻,A R 表示电流表的内阻,I I ?表示内外接转换时电流表的相对变化,V V ?表示内外接转换时电压表的相对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R <?时宜采用电流表内接;

D :当V V I I ?>?时宜采用电流表外接。 答案:(BC ) 5.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本实验测量等位线采用的是电压表法; B :本实验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C :本实验用稳恒磁场模拟静电场; D :本实验测量等位线采用电流表法; 答案:(BD ) 6.时间、距离和速度关系测量实验中是根据物体反射回来的哪种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 ( ) A :超声波; B :电磁波; C :光波;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B ) 7.在用UJ31型电位差计测电动势实验中,测量之前要对标准电池进行温度修正,这是 因为在不同的温度下:( ) A :待测电动势随温度变化; B :工作电源电动势不同; C :标准电池电动势不同; D :电位差计各转盘电阻会变化。 答案:(CD ) 8.QJ36型单双臂电桥设置粗调、细调按扭的主要作用是:( ) A:保护电桥平衡指示仪(与检流计相当); B:保护电源,以避免电源短路而烧坏; C:便于把电桥调到平衡状态; D:保护被测的低电阻,以避免过度发热烧坏。 答案:(AC ) 9.声速测定实验中声波波长的测量采用: ( ) A :相位比较法 B :共振干涉法; C :补偿法; D :;模拟法 答案:(AB ) 10.电位差计测电动势时若检流计光标始终偏向一边的可能原因是: ( ) A :检流计极性接反了。 B :检流计机械调零不准

练习题精选及 答案

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一、绪论练习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指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6.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A.马克思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7.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8.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大学物理选择题大全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习题(1) 1、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 )速度等于位移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B )在任意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 2/)(0t V V V +=; (C )任何情况下,;v v ?=? r r ?=? ; (D )瞬时速度等于位置矢量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2、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m/s 2=v ,瞬时加速度2m/s 2-=a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为: ( ) (A)等于0m/s ; (B)等于 -2m/s ; (C)等于2m/s ; (D)不能确定。 3、 一物体从某一确定高度以 0V 的速度水平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落地时的速 度为t V ,那么它运动的时间是: ( ) (A) g V V t 0 -或g V V t 2 02- ; (B) g V V t 0 -或 g V V t 2202- ; (C ) g V V t 0 - 或g V V t 202- ; (D) g V V t 0 - 或g V V t 2202- 。 4、一质点在平面上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 时速度为 V ,瞬时速率为v ,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 它们之间的关系必定是 ( ) (A) V V V V == ,;(B) V V V V =≠ ,;(C)V V V V ≠= ,;(D) V V V V ≠≠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轨迹为抛物线的运动加速度必为恒 量; (B )加速度为恒量的运动轨迹

可能是抛物线; (C )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一 致; (D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必为变量。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习题(2)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叙述是: ( ) a)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只要速度大小 不变,物体就没有加速度; b) 做斜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 处时的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 (C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有可能在某时刻法向加速度为0; (D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2、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的运动,在自然 坐标系中运动方程为 22 t c bt s -=,其中 b 、 c 是常数且大于0,Rc b >。其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大小达到相等所用 最短时间为: ( ) (A) c R c b + ; (B) c R c b - ; (C) 2cR c b -; (D) 22cR cR c b +。 3、 质点做半径为R 的变速圆周运动时的加 速度大小为(v 表示任一时刻质点的速率) ( ) (A ) t v d d ; (B )R v 2 ; (C ) R v t v 2 +d d ; (D ) 2 22)d d (??? ? ??+R v t v 。 第二章 牛顿定律 习题 1、水平面上放有一质量m 的物体,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物体在图示 恒力F 作用下向右运动,为使物体具有最大的加速度,力F 与水平面的夹角θ应满 足 : ( ) (A )cosθ=1 ; (B )sinθ=μ ; (C ) tan θ=μ; (D) cot θ=μ。

第八章组合变形练习题

组合变形练习题 一、选择 1、应用叠加原理的前提条件是:。 A:线弹性构件; B:小变形杆件; C:线弹性、小变形杆件; D:线弹性、小变形、直杆; 2、平板上边切h/5,在下边对应切去h/5,平板的强度。 A:降低一半; B:降低不到一半; C:不变; D:提高了; 3、AB杆的A处靠在光滑的墙上,B端铰支,在自重作用下发生变形, AB杆发生变形。 A:平面弯曲 B:斜弯; C:拉弯组合; D:压弯组合; 4、简支梁受力如图:梁上。 A:AC段发生弯曲变形、CB段发生拉弯组合变 形 B:AC段发生压弯组合变形、CB段发生弯曲变形 C:两段只发生弯曲变 形 D:AC段发生压弯组合、CB段发生拉弯组合变形 5、图示中铸铁制成的压力机立柱的截面中,最合理的是。

6、矩形截面悬臂梁受力如图,P2作用在梁的中间截面处,悬臂梁根部截面上的最大应力为:。 A:σ max =(M y 2+M z 2)1/2/W B:σ max =M y /W y +M Z /W Z C:σ max =P 1 /A+P 2 /A D:σ max =P 1 /W y +P 2 /W z 7、塑性材料制成的圆截面杆件上承受轴向拉力、弯矩和扭矩的联合作用,其强度条件是。 A:σ r3 =N/A+M/W≤|σ| B:σ r3 =N/A+(M2+T2)1/2/W≤|σ| C:σ r3 =[(N/A+M/W)2+(T/W)2]1/2≤|σ| D:σ r3 =[(N/A)2+(M/W)2+(T/W)2]1/2≤|σ| 8、方形截面等直杆,抗弯模量为W,承受弯矩M,扭矩T,A点处正应力为σ,剪应力为τ,材料为普通碳钢,其强度条件为:。 A:σ≤|σ|,τ≤|τ| ; B: (M2+T2)1/2/W≤|σ| ; C:(M2+0.75T2)1/2/W≤|σ|; D:(σ2+4τ2)1/2≤|σ| ; 9、圆轴受力如图。该轴的变形为: A:AC段发生扭转变形,CB段发生弯曲变形 B:AC段发生扭转变形,CB段发生弯扭组合变形 C:AC段发生弯扭组合变形,CB段发生弯曲变形

阅读理解精选习题及答案

天堂里的老师 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他很平静,很配合治疗,而且相当用功,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他叫阿明,19岁,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血癌。 由于多次化疗,这个19岁男孩的头发已全部掉光,脸色苍白如纸,只有一双大眼炯炯有神地闪着不屈的青春之光。入院时130斤的体重只剩下90多斤,同时,也打碎了他的教师梦。他写了这样的诗句: 鸟儿衔走所有快乐的音符 风儿吹走描绘明天的彩笔 只留下苍白的影子在风中悲泣 心中的太阳陨落在无歌的冬季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病房里的沉寂和生命走近终点时的压抑因为有了冬冬那清脆的笑声而变得活力四射。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那天上午查房,阿明突然问我:“医生,我还能活多久?”我故作轻松地说:“起码要活100年,好好过你的瘾。”他却盯着我的眼睛:“我想知道实情。”我躲开他那探询的目光,说:“好好做治疗。”便匆匆逃出病房,心理却非常清楚,这两条鲜活的生命难熬过这个漫长的冬天。 第二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阳光从窗外射进来,仿佛一道灿烂绝伦的光环笼罩他们。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我担心冬冬的死会影响他的情绪,便劝他保重身体。他却一把抓住我的手:“医生,我知道我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本想等大学毕业后当一名教师,现在看来已经来不及了。病房晚上10点熄灯太早,您能不能再给我亮一个小时的灯?还剩最后一册我就学完了全部课程。” “不行,那样违反规定。再说,你学了,也没有用。”我有点残忍地拒绝着。 “不!”他用极神圣的语气告诉我,“学完了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的很安详。我想:“他一定去了天堂,他会是天堂里最好的老师。”

大学物理题库之近代物理答案

大学物理题库------近代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 01-05 DABAA 06-10 ACDBB 11-15 CACBA 16-20 BCCCD 21-25 ADDCB 26-30 DDDDC 31-35 ECDAA 36-40 DACDD 二、填空题 41、见教本下册p.186; 42、c ; 43. c ; 44. c , c ; 45. 8106.2?; 46. 相对的,相对运动; 47. 3075.0m ; 48. 181091.2-?ms ; 49. 81033.4-?; 51. s 51029.1-?; 52. 225.0c m e ; 53. c 23, c 2 3; 54. 2 0) (1c v m m -= , 202c m mc E k -=; 55. 4; 56. 4; 57. (1) J 16109?, (2) J 7105.1?; 58. 61049.1?; 59. c 32 1; 60. 13108.5-?, 121004.8-?; 61. 20 )(1l l c -, )( 02 0l l l c m -; 62. 1 1082.3?; 63. λ hc hv E ==, λ h p = , 2 c h c m νλ = = ; 64. V 45.1, 151014.7-?ms ; 65. )(0v c e h -λ ; 66. 5×1014,2; 67. h A /,e h /)(01νν-; 68. 5.2,14 100.4?; 69. 5.1; 70. J 261063.6-?,1341021.2--??ms kg ; 71. 21E E >, 21s s I I <; 72. 5.2,14100.4?; 73. π,0; 74. 负,离散; 75. 定态概念, 频率条件(定态跃迁); 76. —79. 见教本下册p.246--249; 80. (1)4,1;(2)4, 3; 81. J m h E k 21 2 210 29.32?== λ;

叠加原理练习

复杂直流电路专项复习 _____________叠加定理专题 一、叠加定理的内容 当线性电路中有几个电源共同作用时,各支路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叠加)。 在使用叠加定理分析计算电路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叠加定理只能用于计算线性电路(即电路中的元件均为线性元件)的支路电流或电压(不能直接进行功率的叠加计算); (2) 电压源不作用时应视为短路,电流源不作用时应视为开路; (3) 叠加时要注意分电流(或分电压)与所求的电流(或电压)之间的参考方向,正确选取各分量的正负号。 (4)每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必须画出分图,且尽量保持原图结构不变。 (5)叠加原理只能用来求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而不能用来计算功率。 二、应用举例 【例3-3】如图3-8(a)所示电路,已知E 1 = 17 V ,E 2 = 17 V ,R 1 = 2 Ω,R 2 = 1 Ω,R 3 = 5 Ω,试应用叠加定理求各支路电流I 1、I 2、I 3 。 (1) 当电源E 1单独作用时,将E 2视为短路,设 R 23 = R 2∥R 3 = 0.83 Ω 则 A 1A 5A 683 .217 1322 313 23 223111=+==+===+='I R R R 'I 'I R R R 'I R R E 'I (2) 当电源E 2单独作用时,将E 1视为短路,设 R 13 =R 1∥R 3 = 1.43 Ω 则 A 2A 5A 743 .217 23 11 323 13 113222=+==+===+=''I R R R ''I ''I R R R ''I R R E ''I (3) 当电源E 1、E 2共同作用时(叠加),若各电流分量与原电路电流参考方向相同时,在电流分量前面选取“+”号,反之,则选取“-”号: I 1 = I 1′- I 1″ = 1 A , I 2 = - I 2′ + I 2″ = 1 A , I 3 = I 3′ + I 3″ = 3 A

7.1力精选练习题(带答案)

7.1精选练习 1.(2019春?新密市期中)如图所示,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车,以下关于物体受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C.路面受到人的压力 D.自行车受到路面的支持力 2.(2019?桂林)“梅西在发任意球时,能使足球由静止绕过人墙钻入球门。”该现象说明()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2019?湘潭)《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 A.F1<F2B.F1>F2C.F1=F2D.无法确定 4.(2019?广州校模拟)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仅仅是人对物体的作用 B.如果有一个力产生,一定同时产生一个相互作用力

C.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 D.人推墙,墙没有运动起来,也没有发生形变,因此墙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5.(2019?邵阳)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 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C.鸡蛋对石头的没有作用力 D.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 6.(2019?宜昌)在射箭运动中,以下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其中一个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A.瞄准时,手的拉力把弓拉弯 B.松手后,弓的弹力把箭射出 C.飞行中,重力让箭划出一道弧线 D.中靶时,靶的阻力让箭停止运动 7.(2019?内江)如图所示,坐在船上的人,用力推另只船,船就相互远离而去,这个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8.(2018?朝阳)观察图中的情况,可以明显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三个图是,明显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的三个图是。 9.(2017?德州)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22日与“天宫二号”太空舱顺利对接。,对接过程中,“天舟一号”多处向外“喷气”,调节运行姿态,此过程利用的力学知识:。10.(2019?哈尔滨)如图所示,请你画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茶壶所受力的示意图。(画图时用实心点O表示力的作用点)

大学物理试题库及答案详解【考试必备】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 -1 质点作曲线运动,在时刻t 质点的位矢为r ,速度为v ,速率为v,t 至(t +Δt )时间内的位移为Δr , 路程为Δs , 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为Δr ( 或称Δ|r |),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 (1)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Δr |= Δs = Δr (B)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s ≠ d r (C) |Δr |≠ Δr ≠ Δs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D)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2)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v |= v ,|v |= v (B) |v |≠v ,|v |≠ v (C) |v |= v ,|v |≠ v (D) |v |≠v ,|v |= v 分析与解 (1) 质点在t 至(t +Δt )时间内沿曲线从P 点运动到P′点,各量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路程Δs =PP′, 位移大小|Δr |=PP ′,而Δr =|r |-|r |表示质点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三个量的物理含义不同,在曲线运动中大小也不相等(注:在直线运动中有相等的可能).但当Δt →0 时,点P ′无限趋近P 点,则有|d r |=d s ,但却不等于d r .故选(B). (2) 由于|Δr |≠Δs ,故t s t ΔΔΔΔ≠r ,即|v |≠v . 但由于|d r |=d s ,故t s t d d d d =r ,即|v |=v .由此可见,应选(C). 1 -2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位矢r (x,y )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 (1)t r d d ; (2)t d d r ; (3)t s d d ; (4)2 2d d d d ?? ? ??+??? ??t y t x .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2)正确

【专业实务】精选练习题含答案解析Ⅰ

【专业实务】精选练习题含答案解析Ⅰ 单选题-1 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为 A怒、喜、思、悲、恐 B酸、苦、甘、辛、咸 C木、火、土、金、水 D风、暑、湿、燥、寒 E青、赤、黄、白、黑 【答案】A 【解析】 中医的“情志“指的是怒、喜、思。 单选题-2 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最适宜的时间为 A肌注灭吐灵止吐 B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C快速静滴甘露醇脱水 D应用6-氨基己酸止血 E静脉滴注硝普钠降压 【答案】答案出错 【解析】

解析出错 单选题-3 患者王某,男,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生命体征正常,术后回病房。护士巡视患者的时间为 A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B实施床旁交接班 C每2小时监测生命体征1次 D基础护理由护理人员完成 E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答案】C 【解析】 该患者实施的是特级护理,C的做法错误,应该是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小时看一次的是二级护理。 单选题-4 患者,男性,49岁,肝性脑病。为该患者灌肠时,不能选用肥皂水的原因是 A42~45℃ B47~49℃ C35~37℃ D39~41℃ E32~35℃ 【答案】D 【解析】

大量不保留灌肠,灌肠液的温度是39~41℃,降温是温度为28~32℃。中暑病人用4℃的生理盐水灌肠。 单选题-5 患者,女性,18岁。无性生活史。自诉近日在下腹部摸到一肿块,疑"卵巢肿瘤",应进行的检查为ACT检查 B腹腔镜 C淋巴造影检查 D腹水中细胞学检查 E血清中肿瘤标记物测定 【答案】D 【解析】 卵巢癌的细胞学诊断在临床应用多年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可避免剖腹探查。 单选题-6 患者男,38岁。1小时前口服安眠药2瓶,由家人急诊入院,呼之无应答。神志昏迷,护士迅速给予洗胃。护士将患者头部托起的目的是 A插胃管前 B测胃管长度时 C插胃管至咽喉部时 D插胃管至鼻咽部时 E插胃管至贲门部时 【答案】C

大学物理力学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x =3t -5t 3 + 6 (SI),则该质点作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 D ] 2、一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v -t 曲 线如图所示,如t =0时,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则t =4.5 s 时,质点在x 轴上的位置为 (A) 5m . (B) 2m . (C) 0. (D) -2 m . (E) -5 m. [ B ] 3、图中p 是一圆的竖直直径pc 的上端点,一质点从p 开始分 别沿不同的弦无摩擦下滑时,到达各弦的下端所用的时间相比 较是 (A) 到a 用的时间最短. (B) 到b 用的时间最短. (C) 到c 用的时间最短. (D) 所用时间都一样. [ D ] 4、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v 2 m/s ,瞬时加速度2/2s m a -=,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A) 等于零. (B) 等于-2 m/s . (C) 等于2 m/s . (D) 不能确定. [ D ] 5、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 j bt i at r 22+=(其中 a 、 b 为常量), 则该质点作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一般曲线运 动. [ B ] 6、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y x r , 的端点处, 其速度大小为 (A) t r d d (B) t r d d (C) t r d d (D) 22d d d d ?? ? ??+??? ??t y t x [ D ] 1 4.5432.52-112 t (s) v (m/s) O c b a p

第二章习题答案精选.

第二章 1.在立方点阵中画出下面的点阵面和结点方向。 (010) (01- 1) (113) [110] [201] [101] 2.将下面几个干涉面(属立方晶系)按面间距的大小排列。 (123),(100),(2- 00),(311- ),(12- 1),(210),(110),(2- 21),(030),(130)。 解:立方晶系的面间距公式为2 2 2 d h k l = ++(100),(110),(2-00),(210),(12- 1),(2- 21)=(030),(130),(123) 3.在六方晶系中h+k=-i 。 证明1:

如图,任意截面交1a u u r 和2a u u r 于C,D;过3a u u r 做反向延长线,并交线段CD 于B 由正弦公式可得: 11sin sin h i ABC ACB -= ∠∠ 11 sin sin k i ABD ADB - =∠∠ 由三角形中几何关系可得: ABD ABC π∠=-∠ 23ACB ABC π∠= -∠ 3 ADB ABC π ∠=∠- 联立上述5式可解得:2sin()cos() 3sin ABC h k i i ABC π ∠+=-=-∠ 证明2:(比较复杂)

) (0)(0222022211102222222)60cos(2)60cos(2)120cos(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12 2212222 2222 12222 1k h i i k h hk hi ki k h i ab ae be b a e abe be a e ab e b e a b a be e b ae e a e be ae ab ab b a be e b ae e a be e b ae e a d d d d c be e b d ae e a d ab b a c d d c +-==++=+++++=+--++=+--++-+-+=+++++=-+-++-++-+=++=-+=-+=-+=+=截距的倒数等于面指数两边开方,得 4.(11- 0)、(12- 1)、(3- 12)属于[111]晶带。 解:由晶带定律知0hu kv lw ++= a1 a2

最新文论专题试题及答案1

文论专题试题及答案1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 B )的一种深入研究。 A.庄子“言不尽意”说B.孔子“兴观群怨说” C.司空图“韵味”说 D.严羽“妙悟”说 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问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 )。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A )”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A.诗辨 C.诗法B.诗体 D.诗评 4.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D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B.支配和协领C.从属和边缘D.核心和主宰 5.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 B )、《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A.《红楼梦》B.《水浒传》C.《西游记》D.《三国演义》 6.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C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B.《屈子之文学精神》C.《宋元戏曲考》D.《人间词话》 7.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 C )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 A.科学性B.理性C.感性D.目的性 8.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 A )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A.声音B.画面C.形象D.历史 9.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活”的人( A )。 A.泰纳B.伊瑟尔C.孔德D.拉封丹 10.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研究中将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D )。 A.理性意识B.无意识C.感性意识D.潜意识 二、简答题(每小题l2分,共36分) 1.司空图关于诗歌“韵味”的审美内涵具体表现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结合下面提供的王维诗歌的片段,简单阐释司空图的“韵味”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汛》) 答:诗歌的形象要具体、生动、不浮泛,仿佛是读者可以触摸得到的,亦即“近而不浮”;(4分)在具体、生动、可感的形象中还要有丰富的蕴藉,所抒发的情感含而不露,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能让读者愈读愈有发现,愈读愈有味道,亦即“远而不尽”。(4分)结合作品4分。 2.简要说明李渔“浅处见才”通俗戏曲观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题材的通俗性。(3分)第二,曲文的通俗性。(3分)第三,科诨的通俗性。(3分) 第四,舞台的通俗性。(3分) 3.韦勒克、沃伦认为日常语言相对于文学语言来说没有质的差异,但是在量的方面却显现出区别,请简要说明。 3.区别主要有三点: 第一,文学语言对于语源的发掘更加用心而有系统性。(4分)第二,文学语言的实用意义较为淡薄。(4分)第三,文学语言呈现的是虚构的、想象的世界。(4分) 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教材中关于刘勰的“通变”说,有这样一部分论述,请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认识。 刘勰“通变”说对今人的文章写作,究竟留有怎样的启迪?笔者以为至少有如下三点值得后人借鉴: 首先,把构成文学作品的内在质素分为“有常之体”和“无方之数”两方面,这就告诉我们要“因”、“革”结合,在写作时要学会用因袭与革新两条腿走路。前面引文已清楚表明,所谓“有常之体”不仅指诗、赋、书、记等各种体裁样式,同时也包括各种文章的体制规格及写作原理,两者是“明理相因”的关系。各种文体及其体制规格、写作原理都是在发展进程中历史地形成的,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叠加原理教案

授课班级10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授课教师王居授课时间编号课时 2 授课目标能力目标 能利用叠加原理求解复杂电路。 知识目标 1:掌握叠加原理的内容,解题步骤,注意点。 2:能熟练用叠加原理求解复杂电路。 3:掌握几种典型的题目。 情感目标 增强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利用叠加原理求解复杂电路。 1:掌握叠加原理的内容,解题步骤,注意点。2:能熟练用叠加原理求解复杂电路。 3:掌握几种典型的题目。 教学难点叠加原理的典型题型。 学情分析学生对部分知识以前理解较好。 课后阅读了解并掌握叠加原理的应用 课外作业 与操作 教学后记学生对叠加原理很容易的吸收纳入,并对它产生兴趣。

复习提问 1、支路电流法的定义? 提问回答 2、利用支路电流法解题时应注意哪些? 叠加定理 一、叠加定理的内容 当线性电路中有几个电源共同作用时,各支路的电 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产生的 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叠加)。 在使用叠加定理分析计算电路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叠加定理只能用于计算线性电路(即电路中的元件 均为线性元件)的支路电流或电压(不能直接进行功率的叠 加计算); (2) 电压源不作用时应视为短路,电流源不作用时应 视为开路; (3)叠加时要注意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正确选取各 分量的正负号。 (4) 二、应用举例 【例3-3】如图3-8(a)所示电路,已知E1 = 17 V,E2 = 17 V,R1 = 2 Ω,R2 = 1 Ω,R3 = 5 Ω,试应用叠加定理求 各支路电流I1、I2、I3 。

图3-8 例题3-3 解:(1) 当电源E 1单独作用时,将E 2视为短路,设 R 23 = R 2∥R 3 = 0.83 Ω 则 A 1A 5A 683 .217 1322 313 23 223111=+==+===+='I R R R 'I 'I R R R 'I R R E 'I (2) 当电源E 2单独作用时,将E 1视为短路,设 R 13 =R 1∥R 3 = 1.43 Ω 则 A 2A 5A 743 .217 23 11 323 13 113222=+==+===+=''I R R R ''I ''I R R R ''I R R E ''I (3) 当电源E 1、E 2共同作用时(叠加),若各电流分量与原电路电流参考方向相同时,在电流分量前面选取“+”号,反之,则选取“-”号: I 1 = I 1′- I 1″ = 1 A , I 2 = - I 2′ + I 2″ = 1 A , I 3 = I 3′ + I 3″ = 3 A 【例3-4】《相约》

简易逻辑精选练习题和答案

简易逻辑精选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21=m ”是“直线03)2()2(013)2(=-++-=+++y m x m my x m 与直线相互垂直”的( ) A .充分必要条件 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设集合A ={x |1 1+-x x <0},B ={x || x -1|<a },若“a =1”是“A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 命题p :“有些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p 是( ) A .有些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 B .所有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C .所有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 D .所有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4. 设命题p :方程2310x x +-=的两根符号不同;命题q :方程2310x x +-=的两根之和为3,判断命题“p ?”、“q ?”、“p q ∧”、“p q ∨”为假命题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5.“a >b >0”是“ab <2 2 2b a +”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 若不等式|x -1| 0”的否定是 , (3) 命题 “对任意的x ∈{x|-20的解是x <-3或x >2”的逆否命题是 (6)命题“?a ,b ∈R ,如果ab >0,则a >0”的否命题是 (7)命题 “△ABC 中,若∠C=90°,则∠A 、∠B 都是锐角”的否命题为: ,否定形式: 。 10.下列四个命题: ①“k=1”22 sin kx kx π-是“函数y=cos 的最小正周期为” 的充要条件; ②“a=3”是“直线2303(1)7ax y a x a y a ++=+-=-与直线相互垂直”的充要条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