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型颅脑损伤急救流程再造的与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急救流程再造的与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急救流程再造的与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急救流程再造的与体会

2012年11月第9卷第32期

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工作探讨·

神经创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患之一,中枢神经脑脊髓创伤是导致人类死残的第一因素[1]。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病情凶险,变化快,易发生不可逆性脑疝,死亡致残率高,为此在最短的时间窗内实施抢救和手术至关重要。本文引用先进的流程再造理念,就如何建立全方位的绿色通道,为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赢得时间进行了有益探索。

1流程再造理念与神经外科创伤疾病

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 )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计算机教授Michael Hammer 博士和CSC 管理顾问公司James Champy 博士提出,是指从顾客需求出发,以流

程为改造对象,对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分析,通过对流程构成要素的重新组合,产生出更有价值的结果。流程再造理论实现了流程彻底的重新设计,获得绩效的巨大改善,开创了一场新的管理革命[2]。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注重对医院管理流程的研究与尝试。该理念目前主要集中在护理服务中,通过护理流程再造达到了四大目标之一就是简化工作过程,提高运作效率[3]。提高运作效率就意味着提高抢救效率,这在急危重患者救治中尤为需要,但目前流程再造理念在医疗管理中应用较少,在神经外科领域尚未有借鉴。笔者以“颅脑损伤”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共检索相关论文313篇,研究内容全部集中在临床救治与护理的研究,救治流程的相关研究为空白,为此,亟待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颅脑损伤救治流程。

加之,当下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创伤发生率也

大幅提升,颅脑损伤占死伤总数的半数以上,而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占比更高。提高颅脑损伤诊治的整体水平,及时地选择最佳治疗方法,减少可以避免的、导致死亡的因素,是提高颅脑损伤治愈率的关键[4]。为此,笔者结合自身在神经外科近20年的临床经验,以重型颅脑损伤为研究样本,提出神经外科急救流程再造的实施设想。

2神经外科医生对流程管理的认知现状2.1只管手术,流程管理是部门的事

大多数临床医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实施手术,疏于对手术以外的环节管理。而管理部门的政策制订者往往缺乏对特定疾病的认知,出台的相关规定缺乏个性化,往往存在刻板教条、不配套、不畅通的众多弊端,这种弊端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致命的,神经外科医生在被动的等待中,常常丧失抢救的最佳时机,也就意味着患者丧失生存的机会。

2.2单兵作战,纠纷归因集中在医生

在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中,对于部门间、部门内的协同能力显得更为关键,不少医疗矛盾和纠纷的发生原因在环节管理上。而医疗行业的顽症之一就是医院与医院之间、科室与科室之间、专家与专家之间相互排斥,形成壁垒,不仅限制了学科的发展,而且无法形成救治的合力。在此情形下,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患者家属会简单地归因为抢救不力或抢救不及时,救治医生会成为矛盾的最大焦点,成为纠纷的替代品。

3重型颅脑损伤急救流程再造的目标

以先进的流程再造理念为研究方法,以人文的、科学的

重型颅脑损伤急救流程再造的探索与体会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苏南通

226001

[摘要]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病情凶险,变化快,易发生不可逆性脑疝,死亡致残率高,为此在最短的时间窗内实施抢救

和手术至关重要。本文引用先进的流程再造理念,提出了“信息”、“转运”、“费用”、“人员”、“知情同意”等全方位的急救流程再造模式。重型颅脑损伤急救流程再造的成功经验,对其他神经外科急危重症的救治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流程再造[中图分类号]R742.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2)11(b )-0165-02

The exploration and experience of emergency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in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ies

ZHANG Yu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Jiangsu Province,Nantong 226001,China [Abstract]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is characterized by dangerous condition,fast change,liable to result in irreversible brain hernia,high mortality and disability rate.It is critical to perform the rescue and the operation in shortest possible time window.This paper,by introducing the advanced concept of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puts forward a full range of emergency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model of "information","transfer","cost","personnel","informed consent".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emergency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of severe TBI has a good reference to the treatment of other neurosurgical critical cases.

[Key words]Neurosurgery department;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作者简介]张宇(1971-),男,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

165

急诊科急性颅脑损伤临床诊疗指南

急诊科急性颅脑损伤临床诊疗指南 急性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 (一)初步检查 1. 头部伤情: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出 血、脑脊液漏、脑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 生命体征: (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 (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在颅脑损伤现场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 级。 (三)现场抢救: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和全身情况的迅速认真的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的重点是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的稳定。现

场急救顺序为: 1.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多因出现意识障碍而失去主动清除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或血液、脑脊液吸入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故应立即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调整头位为侧卧位或后仰,必要时就地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若呼吸停止或通气不足,应连接简易呼吸器作辅助呼吸。 2.制止活动性外出血:头皮血运极丰富,单纯头皮裂伤有时即可引起致死性外出血,开放性颅脑损伤可累计头皮的大小动脉,颅骨骨折可伤及颅内静脉窦,同时颅脑损伤往往合并有其他部位的复合伤均可造成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而导致循环功能衰竭。因此制止活动性外出血,维持循环功能极为重要。现场急救处理包括: (1)对可见的较粗动脉的搏动性喷血可用止血钳将血管夹闭。(2)对头皮裂伤的广泛出血可用绷带加压包扎暂时减少出血。在条件不允许时,可用粗丝线将头皮全层紧密缝合,到达医院后需进一步处理时再拆开。 3)静脉窦出血现场处理比较困难,在情况许可时最 好使伤员头高位或半坐位转送到医院再做进一步处理。 (4)对已暴露脑组织的开放性创面出血可用明胶海绵贴附再以干纱布覆盖,包扎不宜过紧,以免加重脑组织损伤。 3.维持有效的循环功能:单纯颅脑损伤的病人很少出现休克,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体会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体会(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特重型颅脑伤由于伤情特种、恶变极快,传统治疗的死亡率一直很高,是临床救治的09年收治特重型颅脑伤(GCSe3-5分)53例,并与前期(2000年6月-2003年12月)收治的69例特重型颅脑伤的救治结果进行对比,着重分析了影响雨后的因素,提出了一些新的救治经验。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3例,男36例,女17例;年龄(49 士19)岁(3-89岁)。伤因:车祸伤27例,跌伤14例,坠落伤4 例, 其他伤8例。着力部位:枕部26例,其他(额颞、顶等处)20例,不详7例。50例伤后24h内入院;3例分别于伤后31h、10d和17d 由外院转入。 1.2诊断及治疗难题。笔者2004年-2009均经临床检查及头颅拍片及CT扫描明确诊断。43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10例未手术。2004年以来,笔者在原救治措施的基础上,对有明显脑挫裂伤及硬膜下血肿

患者,除手术时采用大骨瓣减压术外,重点做了以下改进: (1)早期气管切开、控制或辅助呼吸。(2)重视早期脑保护,包括 ①亚低温脑保护;②药物脑保护,如:早期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地塞米松、硫酸镁、胞二磷胆碱和尼莫通等;③控制高血糖,在急性期应用无糖液,常规使用胰岛素(普通胰岛素8U,8h 一次)降血糖,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3)加强术后监护,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颅内压监护;除病情变化外,伤后或术后3d和7d常规复查头颅CT。(4)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5)重视营养支持。(6)改善微循环。 1.3统计学分析结果行x2检验。 2结果 2.1 48例发生脑疝,死亡31例(64.6% );无脑疝者5例,死亡1例(20% )。有脑疝者其死亡率明显升高。 2.2脑挫裂伤51例中,死亡32例(62.7% );无脑挫裂伤2 例,无1例死亡。 2.3 50例颅内血肿中,单纯硬膜外血肿2例,死亡1例;硬膜下血肿15例,死亡8例;脑内血肿10例,死亡6例;多发血肿23例,死亡15例。其余3例虽无颅内血肿,但均因弥漫性脑肿胀引起不可控制的颅内高压而死亡。 2.4血糖含量在伤后1周内血糖含量小于10mm1/L者18例, 死

颅脑损伤试题

姓名成绩 1、诊断颅底骨折通常依据是 A.头颅X线摄片 B.受伤机制 C.剧烈头痛伴呕吐 D.临床体征 E.意识障碍 【正确答案】:D 2、关于颅骨骨折的叙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骨折线跨过硬脑膜中动脉沟时须防硬膜外血肿的发生 B.运动区部位的凹陷性骨折禁忌手术复位 C.颅底骨折有脑脊液耳、鼻漏时禁患堵塞耳、鼻道 D.颅底骨折属内开放性颅脑损伤 E.颅盖骨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摄片 【正确答案】:B 3、关于头皮裂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伤口有脑组织外溢,须立即缝合头皮,变开放为闭合损伤 B.处理时着重检查有无颅骨和脑损伤 C.尽早清创缝合 D.清创时限放宽至24小时 E.即使伤口不大,出血也较多 【正确答案】:A 4、哪一种不是小脑幕裂孔疝常见的症状 A.意识障碍 B.一侧面神经麻痹 C.一侧动眼神经麻痹 D.剧烈头痛、呕吐 E.血压增高 【正确答案】:B 6、抢救幕上脑疝时应首选(成人) A.气管切开%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 C.尽快行疝侧去骨瓣减压 D.快速行脑室穿刺外引流 E.以上全不是 【正确答案】:B 7、小脑幕裂孔疝与枕骨大孔疝根本区别是 A.剧烈头痛 B.频繁呕吐 C.意识障碍发生较早 D.呼吸骤停发生较早 E.血压、脉搏、呼吸改变 【正确答案】:C 8、有一名30岁车祸头部受伤病人,深昏迷,刺激有去脑强直发作,CT未见脑内血肿及脑挫伤,环池未受压,诊断应是 A.脑震荡 B.脑挫伤 C.轴索损伤 D.脑干损伤 E.颅底骨折 【正确答案】:D 9、有一脑外伤病人,CT示右额颞顶新月状高密度影像,其诊断是 A.急性硬膜外血肿 B.急性硬膜下血肿 C.慢性硬膜下血肿 D.脑内血肿 E.高血压脑出血 【正确答案】:B 10、有一脑外伤病人,CT示右颞叶梭形高密度影象,脑室中线受压移位,其诊断是 A.脑挫伤 B.硬膜下血肿 C.硬膜外血肿 D.脑内血肿 E.高血压脑出血 【正确答案】:C 11、有一病人。确诊为脑挫裂伤,哪项不是诊断脑挫伤依据 A.脑脊液含红细胞 B.意识障碍超过30分钟 C.可表现局灶脑损伤体征 D.脑脊液鼻漏有额部点状高密度灶 【正确答案】:D 12、女性病人,入院3天,头部受伤后立即昏迷,10分钟后清醒,有呕吐,对受伤情况不能回忆,诊断是 A.脑震荡 B.脑挫裂伤 C.颅内血肿 D.脑干损伤 E.脑供血不全 【正确答案】:A 13、男,50岁,2小时前被木棒打击左侧头部,此后自述头痛明显,伴呕吐,1小时前出现意识不清。查体:

探析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体会

探析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体会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SCCI)患者临床救治经验,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与方法。方法分析我科自2010年6月~2013年1月共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60例患者的致伤原因、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状况。结果本组好转及治愈39例,植物生存3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13例,病死率为20.3%。在好转及治愈39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5例,占38.4%,轻残12例,占30.8%,中残6例,占15.4%,重残6例,占15.4% 。结论本文阐述了抢救重型颅脑损伤各项重要措施,对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治愈率,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有重大意义。 标签:重型颅脑损伤;血肿;综合措施;临床救治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GCS3-8分颅脑损伤患者,该型损伤是外伤类疾病致死、致死率最高的病种,有文献报道,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在23.4%~44.7%[1-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医疗设施的完善,部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下也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我科自2010年6月~2013年1月共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经积极救治取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以下,男性48例,女性12例,年龄26~83岁,平均54岁。受伤原因:车祸伤45例,坠落伤10例,打击伤5例,全部患者在伤后30 min~2 h内急诊入院。 1.2临床资料入院时GCS评分3分者5例,3~5分者10例,5~8分者45例,均存在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呕吐等症。 1.3影像学检查首次CT检查颅骨骨折并广泛脑挫裂伤患者70例,原发性脑干损伤5例,颅骨骨折并急性硬膜下血肿15例,硬膜外血肿12例,脑组织内血肿3例,弥漫性轴索损伤3例。 1.4治疗方案一般治疗包括平卧,头抬高15°,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脱水降颅内压,止血抗感染,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昏迷患者并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者25例,应用呼吸机8例,同时早期足量使用盐酸纳络酮、钙离子拮抗剂尼膜地平、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手术治疗,有手术指征应及时行急诊开颅术,60例患者中急诊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38例,动态复查CT 以及动态记录GCS变化作为首次CT检查无手术指征患者行手术治疗的重要依据,这类手术患者5例,17例行保守治疗。 2结果 本组好转及治愈39例,植物生存3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13例,病死率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治疗临床体会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治疗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17-10-24T15:10:07.61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6期作者:杨林林杨晓静刘娟 [导读] 探讨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治疗临床体会。 (1.济阳县中医院,重症监护室 251400; 2.济阳县中医院,内二科 251400;2.济阳县中医院心电图室 2514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治疗临床体会。方法选取100例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常规治疗联合ICU治疗;跟踪观察3个月后比较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术后治疗情况明显低于研究组,而且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6.00%)及总好转率(70.00%)均明显低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及总好转率(92.0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ICU治疗;临床效果 重度颅脑损伤是严重的创伤疾病,该疾病患者致死率及致死率均高。确诊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多由于意外高空坠落,或者交通事故,或者严重外力等因素而导致的颅脑组织损伤。重度颅脑损伤包括有①头部软组织损伤、②颅骨损伤、③脑组织损伤,而其中以脑组织损伤属于病情最严重。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有重度昏迷以及意识障碍,患者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明显,而且患者的一般情况均有显著改变。故此,采取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从而有效减少患者致死率及致残率是目前急需解决问题。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治疗临床体会。现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从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患者中纳入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有50例,包括男患者32例,女患者18例;患者年龄20岁-67岁,平均为(36.52±2.31)岁;研究组有50例,包括男患者29例,女患者21例;患者年龄22岁-65岁,平均为(37.32±1.96)岁;对比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对照组(常规治疗)。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常规脱水治疗,使患者颅内压降低,改善脑循环;给予患者对症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给予患者对症止血治疗以及常规抗感染治疗。 (2)研究组(常规治疗联合ICU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ICU治疗,具体包括:结合患者实际病况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瞳孔变化、颅内压变化、血氧饱和度等;结合患者的疾病需求,可给予循环支持治疗、亚低温治疗等。通过以上措施患者血管通透性有效改善;有效保护患者中枢神经。若患者有出现异常情况应即刻告知医生并积极配合对症治疗。 1.3观察指标 仔细观察两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术后治疗情况、临床治疗效果、预后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情况 本次研究结果(表1)可知,研究组中有24例恢复优良,有10例轻度残疾,有6例中度残疾,有5例重度残疾,有4例植物状态,有1例死亡;对照组中有12例恢复优良,有6例轻度残疾,有8例中度残疾,有10例重度残疾,有8例植物状态,有6例死亡;两组对比研究组明显

60例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体会

60例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2-08-31T08:50:53.8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4期供稿作者:叶锋[导读] 分析总结GOS评分3分~8分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经验,不断提高救治水平。 叶锋 ( 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外科广西钦州 5 3 5 0 0 0 )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GOS评分3分~8分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经验,不断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资料,其中手术54例,非手术治疗6例。结果随访3个月至1年,死亡15例(25%),植物生存2例(3.3%),重残14例(23.3%),中残20例(33.3%),良好9例(15%)。结论尽早明确诊断,超早期手术治疗,清除血肿,充分去颅骨瓣减压,彻底止血,加强监测,控制感染,重视康复期治疗,是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损伤治疗预后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变化快,致残率、死亡率高的疾病[1](死亡率约35%)。为提高诊治水平,总结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经验,现将我科自2006年至2012年收治重型颅脑损伤(GOS评分≤8分)60例救治情况,结合文献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51例,女9例,年龄12岁~69岁,平 均41岁。受伤方式:车祸伤49例,坠落伤10例,打击伤1例,受伤至住院 时间:<3h 25例,3h~24h 32例,1d~3d 3例。 1.2 临床表现 GOS评分:3分~5分 19例,6分~8分 41例,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其中双瞳孔散大,无光反应10例,一侧瞳孔散大32例,双侧瞳孔多变8例,偏瘫21例,去大脑强直3例,锥体束征阳性21例,合并其它伤:如胸部伤17例,腹部伤6例,四肢骨折12例。 1.3 损伤类型硬膜外血肿18例,单纯硬膜下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19例,脑内血肿伴脑挫裂伤12例,弥漫性脑肿胀3例,原发性脑干伤2例。 1.4辅助检查头颅CT扫描51例,颅脑MRI 9例,其它选择性辅助检查如头颅x光平片。 1.5 治疗本组60例,经手术治疗54例,其余均行保守治疗。患者入院后均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颅内大量血肿形成,手术清除血肿,切除坏死挫碎脑组织,严重脑挫裂伤并颅内高压者,行直径大于8cm的去大颅骨瓣修补减压术,1例合并头皮广泛撕裂伤行清创缝合及右眶骨内侧壁骨折复位,外直者术前、术后均采用规范化综合药物治疗,常规采用20%甘露醇、速尿等脱水剂治疗,同时加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估计患者昏迷时间长者,早期行气管切开术。加强护理、防褥、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血糖、电解质、肾功能等。 2、结果 按Glasgow Ovtcome Scale(Gos)标准评定预后:死亡15例,植物生存2例,重残14例,中残20例,良好9例。 3、讨论 随着我国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多,重型颅脑损伤已成为一各常见病,多发病,统计显示:其发病率居创伤首位,占全身各部创伤9%~21%[2],病情危重,死亡率极高。通过对60例病例临床救治分析,体会到:尽早明确诊断,超早期手术治疗,清除血肿,充分去骨瓣减压,加强护理,预防和治疗危及生命的重要环节,注意做好以下几点,能有效降低死亡率、致残率。 3.1 现场急救与病员的转送。对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中占非常重要的环节,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大多有意识障碍及合并伤,重点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插气管套管,紧急止血及骨折固定,对烦躁及疼痛的病人,需要对症处理,以免加重脑部的损害。 3.2 积极维持呼吸循环有效功能。病人被送至急诊室后,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应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而引起窒息,及时吸出误吸入气道的胃内容物,吸氧,减少脑缺血、缺氧引起的继发脑损害,对有呼吸困难者,常规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有效通气,换气,保证血氧交换,改善缺氧。对开放性颅脑损伤病人要进行必要清创、包扎,妥善止血,对有合并伤的病人,如血气胸的要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进一步改善呼吸,对大出血、休克病人,先作有效止血,同时输高渗盐水和血液,进一步纠正休克,维持正常血压,待病情稳定后行头颅CT扫描,明确诊断。 3.3 尽早手术解除脑受压。对于颅内大量血肿形成,严重的脑挫裂伤的病人,中线移位>1.0c m,环池极窄或消失的,要行直径大于8c m的去颅骨瓣减压术,必要时要行双侧去颅骨瓣减压术[3],可缓解颅内高压,颅内水肿,细胞坏死,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脑组织,对于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术中先对血肿中心部位作快速钻孔,清除部分血肿,再做骨瓣成形或去骨瓣减压术,在清除血肿时,血肿与坏死脑组织一并进行彻底地清除,同时完善地止血,尽量减少手术对脑结构的损伤。 3.4 术后加强综合治疗,也能有效降低致残、死亡率,包括:①手术后即送专科I CU病房进行多项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呼吸、体温、血压、血糖、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等。②采用冰帽、降温毯等行亚低温治疗。③使用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等交替使用,间断性应用白蛋白以降低颅内压。④定期复查CT,如病情有变化时,急行CT复查。⑤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重点注意血糖变化,保持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4]。⑥加强抗生素应用预防手术切口、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⑦早期应用止血药。⑧神经细胞营养药及促苏醒药应用。⑨应用胃粘膜保护剂,防止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⑩应用脑代谢功能活化剂和鼻饲与静脉营养,加强对脑细胞的保护。 3.5 注意康复期治疗是降低致残率的关键,包括:①加强营养和功能锻炼。②在恢复期,加用高压氧及活血、化糖的中草药治疗,并配合理疗,针灸和按摩等方法,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 易声禹.努力提高颅脑损伤救治整体水平[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 [2] 赵雅度.神经系统外伤[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 [3] 徐如祥.王伟民.现代颅脑损伤救治策略[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 漆建.余定庸.唐文国等,重型颅脑创伤510例临床分析[J].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2.6 376-377

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诊治体会

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诊治体会 发表时间:2009-06-19T15:52:53.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4月第6卷第12期供稿作者:闫喜功 [导读]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和治疗,以期提高治疗水平。 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诊治体会 闫喜功(安阳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河南安阳 455000)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2-0099-02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和治疗,以期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自2004-03~2007-12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325例,均早期鼻饲,预防性应用甲氰咪胍及硫糖铝.出血发生后加用奥美拉唑、凝血酶及云南白药。结果本组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43例,占13.2%,死亡3例,占6.9%。结论预防性用药,早期鼻饲及出血后的有效治疗能明显降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预防治疗 应激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了。本文就我科2004年以来收治的325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325例,男212例,女113例,年龄在3~76岁,平均3 2.5岁。其中43例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男29例,女14例。致伤原因:车祸156例,坠落摔伤83例,打击伤42例,不明原因44例。 1.2损伤类型所有颅脑损伤病人均经头颅CT证实:颅脑出血168例,脑挫裂伤115例,脑干及下丘脑损伤42例,入院时 GCS评分3~8分114例,9~15分211例。43例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GCS评分均为3~8分。 1.3临床表现常见有呕血、便血,体温降而不升,精神差 或烦躁不安、腹胀、频繁呃逆,重者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确诊依据是胃管内抽出咖啡色或鲜红色血液,呕血、便血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1.4治疗方法 1.4.1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其它并发症对于GCS评分3~8分者,如有手术指征,要尽快手术,早期促醒;呼吸道不畅者,要早期行气管切开,避免低氧血症发生;条件许可者,可根据病情进行高压氧辅助治疗;高热者要采取冬眠加物理降温措施,如冰毯、冰帽等;有感染征象者,要及时控制感染。 1.4.2尽量避免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根据统计发现应用糖皮质激素多的患者,溃疡发生率高,病情重;少用或不用激素治疗者,溃疡发生率就低,病情轻。 1.4.3早期留置胃管并接胃肠减压,观察胃液PH值及潜血 早期放置胃管(受伤后6小时内)观察胃液的性状,结合大便潜血试验和临床症状如呃逆、腹胀等,获知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确切信息,早发现早治疗,患者入院后GCS评分8分以下者立即放置胃管,动态观察胃液PH值,了解胃液酸碱度,同时行潜血试验,以便早期发现溃疡出血;GCS评分9~15分者,3天内评分如无增加,可观察3天后下胃管。 1.4.4早期进行鼻饲,早期进食可缓解高胃酸,并加快肠道功能恢复,修复粘膜粘液屏障,早期我们给予小米油少量多次, 200ml/d,1天后如无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加入奶粉,并加量至500ml/d,2~3天后如无腹胀可用温水+奶粉,加量至1000~ 2000ml/d,同时还可以加入果汁,补充维生素及电解质。 1.4.5预防性应用H2 受体阻滞剂如甲氰咪胍和氢氧化铝凝胶来抑制胃液分泌,碱化胃液,调节胃液的PH值,保护胃粘膜,防止自身消化,病人入院后常规静脉输入H2受体阻滞剂甲氰咪胍,病情稳定后2周后改为口服奥美拉唑胶囊,2周后停药。 1.4.6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处理当病人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时立即停用鼻饲,静脉注射奥美拉唑针40mg,2次/d,加用止血剂如立止血针1kv,1~2次/d,同时胃管内注入凝血酶、云南白药等,必要时应用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如出血过多,出现血压下降或明显贫血,发现血红蛋白明显下降至80g/L以下,可给予扩容及补血,可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及血浆,既有利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又可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机体康复。出血停止24h以后可加入鼻饲,但静脉注射奥美拉唑针要用2周,之后改为口服奥美拉唑胶囊2周。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理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理 发表时间:2016-05-25T14:51:54.5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3期作者:丁俊杰[导读]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3)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多见于交通事故、坠落、跌倒、各种钝器砸伤及自然灾害等对头部造成的伤害,使头颅和脑组织遭到损伤。 丁俊杰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3)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患者均进行现场和院前急救,入院后进行手术救治,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救治效果。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过急救处理后,均平稳转运至医院进行了进一步治疗,经过及时抢救和手术治疗后,治愈36例,轻中残9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仅5例患者死于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现场与院前急救以及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致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现场与院前急救;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106-02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多见于交通事故、坠落、跌倒、各种钝器砸伤及自然灾害等对头部造成的伤害,使头颅和脑组织遭到损伤。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其中伤情比较严重的分类,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呕吐、呼吸、脉搏浅弱、节律紊乱、血压下降[1]。该类患者病情严重、变化快,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死亡率高,若抢救不及时,很容易出现致死致残的现象。本次主要任务是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理方法与效果,选择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现场和院前急救以及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救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头颅CT诊断并按GCS分型确定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GCS评分6~8分者46例,3~5分者14例。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0~52岁,平均年龄为(45.2±4.6)岁,17例为交通事故;13 例为高处坠落;14例为失足跌倒,16例为工伤事故。 1.2 治疗方法 接到120指挥中心指令后,以最快的时间抵达现场,抵达现场后要以“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固定,后搬运”为抢救原则。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患者病史,明确危及生命的主要部位,对危重部位做出迅速准确的处理。清除口腔道分泌物及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吸氧。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颅脑损伤合并出血休克者应立刻为患者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给予补液,扩容抗休克;颅高压伴脑疝者应快速使用甘露醇、地塞米松、呋塞米静脉滴注脱水降颅压;骨折或外伤出血者给予骨折固定、止血包扎;躁动者予以适当的镇静镇痛药;肢体脊柱骨折者给予固定制动,包括小夹板,颈托等以防止二次损伤。转运途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功能状态、意识及瞳孔变化,并与医院取得联系,讲明患者的情况,以便提前准备好各项抢救设备和人员。到达医院后进行CT及X线检查,若患者有手术指标应该立即送手术室行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对于没有手术指标的患者应该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方式,治疗期间应动态CT复查,并加强监护,病情出现恶化表现时尽早手术治疗。 2.结果 本组60例患者经过急救处理后,均平稳转运至医院进行了进一步治疗,经过及时抢救和手术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治愈36例,轻中残9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仅5例患者死于术后并发症。 3.讨论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除了常规的颅脑损伤症状以外还会出现水、盐代谢紊乱,高渗高血糖非酮性昏迷,脑性肺水肿及脑死亡等表现[2],及时准确的院前急救,能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心、肺、脑的复苏成功赢得时间,同时也为急诊手术做好了各项准备,能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提高治疗有效率。手术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通过及时手术有效去除颅内血肿。现场及院前急救、手术治疗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一个链式关系,必须加强各个环节,从而更加有效地为对患者进行抢救。在此过程中现场及院前急救表现出不可忽视的作用,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处理,能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时间和机会,大大降低其致死、致残率。现场及院前急救首先应该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充分给氧,快速输液、输血。其次要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变化,包括瞳孔、血压、脉搏、意识、呼吸、颅内高压体征及四肢活动的变化。另外要争取每分钟的时间,当本院没有相应的治疗条件时应该及时帮助患者联系更加专业的医院,争取早期溶栓机会。途中应进行脉搏、呼吸、血压监测,并固定患者头部,避免头部摆动。当患者到达医院,CT显示当颅内血肿进行性扩大造成明显占位效应使病情迅速恶化时应该采取手术治疗方式。对于没有手术指标的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方式,治疗期间应动态 CT复查,并加强监护,病情出现恶化表现时尽早手术治疗。对于情况比较危机的患者来不及进行CT及X 线检查时可以行钻孔探查术,钻孔探查同时必须做好开颅探查的准备。钻孔侧的选择遵循瞳孔扩大侧,刺激伸直肢体的对侧的原则。本次研究通过对60例患者给予院前疏通气道、吸氧、心肺复苏、抗休克、降低颅内压、固定骨折、控制出血等急救处理,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过急救处理后,均平稳转运至医院进行了进一步治疗,且经过及时抢救和进一步手术治疗后,治愈36例,轻中残9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仅5例患者死于术后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现场与院前急救以及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致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红侠.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8(35):28-30. [2]史桃顺.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8):1169-1170.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体会 发表时间:2014-07-30T10:13:16.6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1期供稿作者:江永嘉[导读]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病情重、发病急、变化快等特点,长期以来是颅脑损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江永嘉 (惠东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516300) 【摘要】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经验,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认识。方法对我科5年中收治35例GCS评分3~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26例,非手术9例。结果 35例中存活24例,恢复良好12例(34.3%),中残6例(17.1%),重残4例(11.4%),植物生存2例(5.7%),死亡11例(31.4%)。结论及时手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解除脑疝,综合治疗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及改善其生存质量的关键。【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综合治疗【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113-0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病情重、发病急、变化快等特点,长期以来是颅脑损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scale,GCS) 3~5分病死率在50%以上,生存质量亦较差[1]。2008年7月~2013年6月,我科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35例,现将其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5例,其中男28例,女7例,年龄14—7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3例(65.7%),摔伤7例(20.0%),高处坠落伤5例(14.3%)。 1.2 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颅内高压症状。按GCS评分3—5分 12例,6-7分23例。其中12例病人出现单侧或双侧瞳孔散(34.3%),9例出现呼吸循环紊乱(25.7%)。复合伤:合并胸部外伤16例,腹部外伤5例,骨盆及四肢骨折5例,创伤性休克2例。 1.3 均行头颅CT扫描,CT显示单纯硬膜外血肿6例(17.1%),单纯硬膜下血肿2例(5.7%),硬膜外血肿伴硬膜下血肿及脑挫裂伤4例(11.4%),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10例(28.6%),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6例(17.1%),多发颅内血肿l例( 2.9%),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8.6%),脑干损伤1例(2.9%),脑挫裂伤脑肿胀2例(5.7%)。 1.4 治疗措施本组手术治疗26例,急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指征:①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并出现一侧定位体征,对脱水降颅压治疗无效或进行性病情恶化;②CT示脑中线向对侧移位>5mm,同侧脑室受压或闭塞;③脑皮层挫伤基础上形成硬膜下血肿,正常脑结构向对侧压迫推挤移位; ④脑挫裂伤基础上形成脑内血肿,限于皮层内或皮层血肿扩大向白质发展且脑结构受压迫移位[2]。生命体征不平稳,如呼吸减慢或停止、血压下降,不应手术。手术多采用单侧去大骨瓣减压手术[3],如患者为双侧颅内血肿,术前CT显示颅内压力极高,弥漫性脑肿胀或术中见颅内极高,则采取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由于去骨瓣后扩大了颅腔容积,降低了部分颅内压,还可转移脑移位方向,使膨出脑组织回复,解除或减轻对脑干的压迫,有利于静脉回流,改善脑血液循环,因而能起到防止和控制脑水肿发展和脑疝发生的作用。对于没有手术指征而行保守治疗及颅脑手术后所有病例,均给予补液、脱水、大剂量激素、抗感染、脑保护剂、营养支持及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等治疗。并监测电解质、肾功能、血糖、血气,重视护理、营养及康复期高压氧治疗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对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者,按病情轻重缓急分别行剖腹探查、胸腔引流、骨折复位固定等治疗。 2 结果根据对患者的GOS评分随访半年,结果35例中存活24例,恢复良好12例(34.3%),中残6例(17.1%),重残4例(11.4%),植物生存2例(5.7%),死亡11例(31.4%)。 3 讨论重型颅脑损伤由于伤情重、变化快,病死率、致残率都较高,已成为当今社会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患之一。作为神经外科医生应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对颅脑损伤的认识,减低病死率,努力提高救治成功率。 3.1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因意识障碍、呕吐和颌面部伤会导致呼吸道梗阻,术前急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呼吸道阻塞,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包扎止血、补液等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及早行颅脑CT扫描,为进一步开颅手术创造条件。若无手术指征,则行保守综合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3.2 对于有手术指征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迅速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在昏迷初期或脑疝早期进行手术患者往往预后良好,过晚手术常导致植物状态或死亡。本组26倒手术患者多采用单侧去大骨瓣减压手术,如患者为双侧颅内血肿,术前CT显示颅内压力极高,弥漫性脑肿胀或术中见颅内压极高,则采取双侧开颅,颅内血肿清除、严重脑挫裂伤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对形成脑疝者,先行颞肌下减压,对脑肿胀、脑膨出明显,可行额、颞极切除减压;对脑疝时间过长者,在行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的基础上,加行小脑幕切迹切开减压术,同时轻柔地抬起颞叶底部,反复等渗盐水冲洗,及应用甘露醇等方法,使脑疝复位[4]。同时应重视术中血压的稳定,保证有效的脑灌注。 3.3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四肢、骨盆及脊柱损伤时,一定要先抢救生命,对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大出血造成休克其危害程度远超过神经系统损伤,应优先处理,如患者已发生脑疝应与相关科室共同抢救,必要时同时手术[5]。 3.4 重视术后综合治疗。术后患者均给予补液、脱水、激素、抗感染、脑保护剂、营养支持,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等。重视护理及康复期高压氧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况,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时及时纠正。并发症是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积极预防并发症,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早期气管切开,加强护理,促进肺部引流及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加强物理治疗能有效控制感染。常规护胃治疗和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以及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的预防应激性溃疡。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伴不同程度血糖升高,早期适量应用胰岛素具有脑保护作用,严重者可应用胰岛素持续微量泵。 参考文献

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观察及护理

666? 临床护理 ? 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3]。 4.4 手术当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告知及预防 行下腰椎内固定的患者应教会患者从坐位到立位的正确方法不合适的方法可使内固定与骨界面松动,应坐有腰部支撑并有座椅扶手的椅子,患者站立时先将臀部移至椅面的前沿,双臂用力推椅子扶手同时双下肢肌肉用力而不是向前弯曲脊柱。椅子的准备及正确的方法都要在入院前妥善安排。 4.5 如何制定康复计划 在入院前即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术前身体状况,及术后期望达到的目标。和所需要的时间,根据个体不同情况制定一个术前锻炼和术后康复大纲,入院前大体评估患者的脊柱肌肉力量和耐力,大多数中老年人都有肌力和耐力的问题。对肌力和耐力较弱的患者,在入院前进行适当的锻炼。通过如此的沟通、评估与护理指导,患者在入院前会对自己病情和愈后有了新的了解,患者知道病情的康复要有一个过程,不仅和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有关,更和患者自已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努力康复锻炼有关。要让患者知道锻炼是一个循序渐进和坚持不懈的过程,要积极面对。 4.6 完全自理的成年患者应知道术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需要依靠别人的照顾,患者在入院前就应该知道术后4~6周将会是低能量的变化,要让患者知道术后各种日常活动的限制并提前适应。对于独自生活的患者,应提前安排人员在患者需要护理期间提供专人护理,以帮助患者度过困难时期。以上嘱患者入院前妥善安排,以免影响患者出院后病情康复。 5 讨 论 5.1 强调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也包括院前护理及出院后的护理,围手术期是指患者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这一段时间。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十三项核心制度的建立,优质护理的实施,手术前的准备及术后的康复不仅仅局限于医院内和住院期间,扩大护理可操作的范围,开展院前护理变得更加重要。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治疗不再是单单挽救生命,更多的是解决身体的各种不适,同时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和工作压力使住院成为一种限制,使他们感觉到更多的不自由,减少住院的时间的要求显得更为的强烈。而院前护理无疑是可以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 5.2 强化院前护理,使更多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方法提前完成,让患者有更多的时间接受和适应这一变化。从而在生理上及心理上都能尽快的改变机体的适应状态,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并减少了院内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的机会,节省患者的费用,加快病床的周转使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4]。 5.3 我们的方法值得推广 我们的方法没有太大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减少患者住院时间2~3d,减少患者化费5%~10%,无论从各方面看都应得到认可,并希望在临床中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 L epcz,ck M,Raleigh E,Rowley C.Timing of preperative patient teaching[J].J Adv Nurs,1990,15(3):300. [2] G reen https://www.doczj.com/doc/f9161528.html,cati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compliance with the apeutic and preventive regimes: the recent evidence[J].In Haynes B,Tayler D,and Sackett D(eds).Compiiance in health care. Baltimore and London: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9:157. [3] 胡有谷,党耕盯,唐天泗.脊柱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8. [4] 许凤娥,董三芹,陈旭.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院前护理[J].护理实践 与研究,2011,8(20):60-61. 重型颅脑损伤是急诊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此类患者多伴有复合伤,具有病情变化快、伤情重、病死率高等特点。因此,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诊科护士必须有良好的自身素质,熟练的专业技术,优质的服务,高度的责任心,要做到医护之间密切合作。同时还要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密切配合和理解,以避免某些纠纷发生,使危重患者早脱离危险,尽早康复。现将我们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1 首先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鉴别昏迷发生的原因,脑外伤患者入院时多数合并复合伤病情危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休克、气胸等危重情况。因此,必须首先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学会昏迷的鉴别诊断,分清意识障碍的原因。如当患者由神志恍惚转为昏迷,或四肢抽搐、内翻,则表示病情加重,应立即通知医师。瞳孔应20~30min观察1次,若双侧瞳孔不等大,或一侧散大,表明有脑疝形成,应紧急处理,迅速滴注20%甘露醇降颅压,必要时行手术治疗。此外还要排除酒精中毒、药物中毒等引起的昏迷。 2 对呼吸道的观察及护理 患者取平卧位,头部抬高15~30°,并保持头偏向一侧,如有义齿需及时取出,以防止误吸。患者抽搐时一般不用安定类药物,以免抑制呼吸及咳嗽反射,导致掩盖病情。如果患者出现呼吸窘迫,口唇紫绀,呼吸困难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必要时早行气管切开,发现患者痰多时要及时吸出,吸痰时动作要轻柔、敏捷。昏迷程度深,伴有肺部感染者15min吸痰一次,每次要彻底,每隔2~3h翻身扣背一次。对呼吸困难的患者吸痰前可给5~6L/分的氧气吸入,以提高血中氧饱和度。患者呼吸好转,皮肤黏膜紫绀改善,心率下降,尿量增多,神智清醒等证明给氧合理[1]。吸痰时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加重 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观察及护理 马长虹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潍坊261041) 【摘要】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护理及减少并发症的措施。方法通过对此类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道通畅情况及是否并发应激性溃疡等方面进行观察及护理,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防止感染加重或继发感染,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道通畅情况及是否并发应激性溃疡等方面进行观察及护理,可使危重患者脱离危险,尽早康复。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病情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2)29-0666-02

重型颅脑损伤抢救流程

重型颅脑损伤应急预案及急诊抢救流程 (一)适用范围: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二)目的: 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三)抢救步骤: 1.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侧卧位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舌后坠阻塞呼吸道时应插入气管导管或用舌钳将舌拉出,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脑疝病人应遵医嘱快速静脉滴注脱水剂20%甘露醇125ml或速尿20-40mg静脉推注,降低颅内压。 3.纠正休克:快速输液扩容治疗抗休克, 必要时输血,同时保持平卧,注意保暖。 4.体位:术前术后均应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有脑脊液鼻漏者,需半卧位,有脑脊液耳漏者,头偏向患侧,以便引流,防止脑脊液逆流造成颅内感染。 5.预防颅内感染:开放性颅脑损伤应及时清创及应用抗生素,有脑脊液耳、鼻漏者要注意保持耳、鼻孔及口腔的清洁,尽可能避免挖鼻孔、打喷噎和咳嗽, 严禁阻塞, 用水冲洗耳、鼻及经鼻吸痰和插胃管,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5.高热护理:体温高时应及时给予降温,保持体温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内,可采用药物及物理降温两种方法,对中枢性高热多以物理降温为主, 如酒精擦浴、冰袋降温,必要时进行低温冬眠疗法。 6.躁动病人谨慎使用镇静药, 应由专人看护, 给予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及意外发生。 7.加强基础护理,对于昏迷病人要注意保暖,定时翻身拍背,清理呼吸道,预防坠积性肺

炎。 8.完善各项检查:心电图、三大常规检查。 9.术前准备:头部备皮、合血、选用合理抗菌素皮试。 10.非手术患者做好基础护理、皮肤护理。 11.实时做好抢救护理记录。 12.及时请神经外科医师会诊同时协助转神经外科进一步治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