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型酒店现状及发展策略

经济型酒店现状及发展策略

经济型酒店现状、发展、策略

一、经济型酒店的基本分类

经济型酒店的分类,有两个角度,一是从供给角度讲,主要涉及酒店设施、功能、物品、服务项目的配置规模、数量和档次等感官形态因素,以及投资总额和单项指标平均额的资金财务指标;二是从需求和市场角度讲,主要涉及进入酒店的消费者的经济支付水平和消费满意度的主观评价,酒店的客房价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对于特定地点、时期、供求环境、经营模式的经济型酒店,供给角度的分类衡量标准与需求和市场角度的分类衡量标准,是完全一致的;如果特定地点、时期、供求环境、经营模式中的条件不是同时成立,供给角度的分类衡量标准和需求和市场角度的分类衡量标准,就会出现局部的不完全一致。

例如,在北京支付250元人民币客房价入住的酒店可以基本划为经济型酒店;而在石家庄同样档次的酒店的客房价可以是150元;或者,在石家庄支付250元人民币客房价可以入住三星级酒店中较好的酒店。所以,经济型酒店是个特定、动态、均衡的相对概念,决不是简单、绝对、不变的概念。不过,为了便于把经济型酒店概念具体化,便于直观把握和比较,与人们平常熟悉的星级酒店档次对应,酒店按档次分为高档酒店(四五星级,一半多三星级)、经济型酒店(一二星级,约一半三星级)、普通旅馆(社会旅馆、个体旅馆)。

经济型酒店主要形式:城市商务经济型酒店(一般布点在大中城市繁华路段、商业娱乐中心或交通枢纽,这是国内目前经济型酒店发展的主流,“锦江之星”就是此类酒店)、青年旅舍(一般布点在开发较为成熟的旅游景点或大型文教区、高新区,主要面向青年群体,特别是学生背包一族、新创业青年一族)、汽车旅馆(一般布点在大中城市边缘和旅游景点的入口处、交通主干道两边、车站、机场、码头附近,有较大规模的停车场,面向长途货运或客运司机、自驾车旅游的家庭或中小型企业公务旅游者、消费水平较低的普通旅游者、消费水平不高的旅游团队)等等。

欧美地区酒店分类:欧美等发达地区在划分饭店类型时,普遍将酒店分为:豪华型(Luxu ry Upscale)、中档酒店(Middle scale)和经济型酒店(Budget Economy)。一般而言,经济型酒店提供的是相对于中高档饭店的全套服务中(Full-service)的有限服务(Limited-service)。一些经济型酒店只提供早餐,只有一个餐厅甚至没有餐厅,有自助洗衣房,自助饮料机,自助制冰机,但不配备公共休息室、健身房,只向客人提供满足其住宿要求的最基本的服务。

案例一:“锦江之星”成功经验

锦江国际集团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旅游企业集团,也是中国内地连锁经济型旅馆的首创者。集团在1998年在国内首次推出了连锁经济型旅馆,而后发展迅速。日前,锦江集团经大规模重组之后,旗下原沪上两家实力型经济型旅馆连锁品牌——“新亚之星”和“锦江之星”的统一,大大助推了“锦江之星”的发展。三个月来,“锦江之星”的规模增长了一倍,目前已在上海、江浙地区开店30家,还有16家正在筹建。凭借著名的锦江品牌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开一家成功一家。北京石景山区日前也开出了当地的第一家经济型酒店,北方市场的拓展由此开始。“锦江之星”连锁旅馆品牌二○○二年也被评为了“上海市著名商标”。

与传统的招待所和小客栈相比,这种连锁的经济型酒店服务规范,保留了星级宾馆的空调、电视、电话、淋浴以及舒适的卧具、提供必备的生活用品等功能;又去除了星级宾馆豪华的装修、地毯、浴缸等设施,使单人房、双人房、家庭房的价位能够保持在118元至180元之间,让大众游客能承受得起。

尽管上海酒店市场“高星”林立,但对定位于国内大众、中低价位的经济型酒店来说,市场空间仍然十分广阔。据行内专家的预测,上海酒店市场未来三年内整体上都将处于“上升通道”,其中,国内旅游人数的增加,将会对三星级以下的经济型酒店客房需求起显著的拉动作用。统计显示,上海近几年来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数持续增长,2002年已达到8760.92万人次,2003年尽管受到非典影响,也基本与2002年持平。根据上海旅游发展的三年行动规划,2005年上海计划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将达1亿人次,比2002年增加1200万人次。

另据抽样统计,在国内游客中,需住宿者约占总游客数的83.6%以上,其中有三分之一入住于各类酒店。因此,以平均每人次停留1.5夜、且两人一间客房计算,2002年上海各类饭店接纳国内旅游住宿者为2746.55万人次,使用的客房总量大约是2059.91万房夜次。按照这一比例推算,2005年在上海各类饭店入住的国内旅游者将达3135万人次,总需求为2351.25万房夜次;与2002年相比将增加291.34万房夜次。也就是说,今后三年,平均每年要增长97.11万房夜次。这部分增长需求主要集中在三星级以下的经济型酒店市场中。

正是看到这一市场需求,锦江国际集团目前正在为“锦江之星”谋划“超常规发展”,初步计划在“锦江之星”发展规模、效益达到一定水平时,吸引国际战略投资者加盟,谋求境外上市,获得融资。锦江集团还计划引入特许加盟和输出管理的经营模式,借用外部资金加速品牌的扩张。未来三至五年内,计划增加投资30亿元,使“锦江之星”增至200家,遍及内地大部分省市及港澳地区、东南亚地区。

两年前,来自河南洛阳的一位青年民营企业家投资1500万元,以加盟方式成功开出了“锦江之星”连锁加盟店——长寿店。这是上海经济型旅馆首次吸纳民间资本加盟。投资方以房地产等固定资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1100万元,再加上自有资金,总共投入“锦江之星”长寿店的资金约1500万元。投资款基本用于客房和餐厅的改建、装修等。这个店有员工80多人,绝大多数是吸纳原所在地工厂的下岗工人,经培训后上岗。他们还须每年缴纳营业收入的3.5%作为加盟管理费。由于资本运作的合理性,这个加盟店在经营第四个月后就开始挣钱。

“锦江之星”长寿店并非孤立的个案。根据“锦江之星”管理高层提供的加盟收益预测,如果把投资金额暂定为1500万元的话,其年投资回报率竟接近20%。当然,“锦江之星”提供的收益预测没有计算资金成本和房屋、设备折旧费用等。我们可以大致测算一下:“锦江之星”一个连锁店的规模占地2000-3000平方米,有100-120间标准客房和有100个餐位的餐厅,还有停车场,员工约75人。如果以平均房价150元一天,平均客房出租率80%计算,一个连锁加盟店每年的客房收入为525.6万元;餐厅如果每天营业额能达到8000元的话,那一年的收入也有292万元,一年的总收入超过了800万元。而整个店不计算折旧和资金利息的话,每年开销也就530多万元,一个连锁店一年的营业利润率可接近35%。假设投资额为1500万元,那5年多一点点就可以收回投资。当然,这只是粗略的计算,真正要加盟,还须针对自身状况做一个细致的分析,但不管怎么说,其投资前景可见一斑。

年投资回报率在百分之三十到三十五的连锁经济型旅馆“锦江之星”目前在内地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在日前召开的“锦江国际加速连锁经济型旅馆发展”会议上,锦江国际集团高层宣布,目前,十个“锦江之星”项目正在京沪苏浙等省、市同时开工建设,而正在筹建和签约加盟的“锦江之星”项目共有二十一家。锦江国际集团确定的连锁经济型旅馆战略发展目标为: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至2008年,规模达到二百家。

据上海锦江旅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表明,即使在非典最严重的四五月,“锦江之星”的客房出租率也在50%—60%之间,7月份迅速回升至90%以上。在正常情况下,“锦江之星”每年平均出租率通常都达100%。

致胜之招何在?关键是找准了“经济型酒店”这一市场定位。

以“锦江之星”共和新路店为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