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合器毕业设计设计

离合器毕业设计设计

离合器毕业设计设计
离合器毕业设计设计

1 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2)

2 离合器基本参数的优化 (2)

2.1 设计变量 (2)

2.2 目标函数 (2)

2.3 约束条件 (2)

3 膜片弹簧的设计 (4)

3.1 膜片弹簧的基本参数的选择 (4)

3.2 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曲线 (5)

3.3 强度校核 (7)

4 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7)

4.1 扭转减振器主要参数 (7)

4.2 减振弹簧的计算 (8)

5 从动盘总成的设计 (10)

5.1 从动盘毂 (10)

5.2 从动片 (10)

5.3 波形片和减振弹簧 (10)

6 压盘设计 (10)

6.1 离合器盖 (10)

6.2 压盘 (10)

6.3 传动片 (11)

6.4 分离轴承 (11)

7 小结 (12)

参考文献 (14)

1 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1.1 初选摩擦片外径D、内径d、厚度b

,根据《汽车设计》(王望予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式2-9,有D K d

根据《汽车离合器》(徐石安,江发潮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表3.2.1可知,取D=350mm,d=195mm, b=4mm

1.2 后备系数β

由于所设计的离合器为膜片弹簧离合器,在使用过程中其摩擦片的磨损工作压力几乎不会变小(开始时还有些增加),再加上车用车的后备功率比较大,使用条件较好,故取β=1.5。

1.3 单位压力

P

根据《汽车离合器》(徐石安,江发潮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表3.2.1可知,对于小轿车

P=1.18/D Mpa;

当D=>230mm时,则

P=0.7Mpa.

所以由于D=350mm,取

故根据《汽车设计》(王望予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表2-2可知,P<1.5Mpa时,摩擦片材料金属陶瓷材料。

当0.7Mpa<

1.4摩擦因数f、离合器间隙Δt

摩擦因数f=0.4

离合器间隙Δt=3mm

摩擦面数 Z=2

1.5压紧弹簧和布置形式的选择: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

膜片弹簧是一种由弹簧钢制成的具有特殊结构的碟形弹簧,主要由碟簧部分和分离指部分组成。

1.5.1 膜片弹簧离合器与其他形式的离合器相比,有如下优点:

1) 具有较理想的非线性弹性特性。

2) 兼起压紧弹簧和分离杠杆的作用。

3) 高速旋转时,弹簧压紧力降低很少,性能较稳定。

4) 以整个圆周与压盘接触,使压力分布均匀,摩擦片接触良好,磨损均匀。

5) 通风散热良好,使用寿命长。

6) 膜片弹簧中心与离合器中心线重合,平衡性好。

1.5.2 与推式相比,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具有许多优点:

取消了中间支承各零件,并不用支承环或只用一个支承环,使其结构更简单、紧凑,零件数目

更少,质量更小等。

1.5.3膜片弹簧的支撑形式

选择: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

拉式膜片弹簧的支承形式—单支承环形式,将膜片弹簧大端支承在离合器盖杀中的支承环上。如下图3-1.

图3-1

与推式相比,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具有许多优点:取消了中间支承各零件,并不用支承环或只用一个支承环,使其结构更为简单、紧凑,零件数目更少,质量更小等。

1.5.4 压盘传动方式的选择

由于传统的凸台式连接方式、键式连接方式、销式连接方式存在传力处之间有间隙的缺点,故选择已被广泛采用的传动片传动方式。

2 离合器基本参数的优化

2.1 设计变量

后备系数β取决于离合器工作压力F 和离合器的主要尺寸参数D 和d 。单位压力P 也取决于离合器工作压力F 和离合器的主要尺寸参数D 和d 。因此,离合器基本参数的优化设计变量选为:

T T FDd x x x X ][][321==

2.2 目标函数

离合器基本参数优化设计追求的目标,是在保证离合器性能要求的条件下使其结构尺寸尽可能小,即目标函数为

)](4

min[)(22d D x f -=π

2.3 约束条件

2.3.1 最大圆周速度

根据《汽车设计》(王望予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式(2-10)知,

s m D n v e D /70~6510603max ≤?=-π

式中,D v 为摩擦片最大圆周速度(m/s ); max e n 为发动机最高转速(r/min ) 所以s m s m D n v e D /70/6510350300060

106033max <≈???=?=--ππ

,所以D<=414.01mm,

故符合条件。

2.3.2 摩擦片内、外径之比c c=55.0350

195==D d ,满足0.5370.0≤≤c 的条件范围。 2.3.3 后备系数β

对于沈阳丰田海狮,初选后备系数β=1.4,满足1.2<=β<=4.0

2.3.4 扭转减振器的优化

对于摩擦片内径d=140mm, 而减振器弹簧位置半径:

R0=0.6d/2=0.625.682

195=?(mm),取R0为68mm 所以d-2R0=195-2×68=59mm>50mm

故符合d>2R0+50mm 的优化条件

2.3.5 单位压力0P

为降低离合器滑磨时的热负荷,防止摩擦片损伤,选取单位压力0P 的最大范围为0.1Mpa —1.5Mpa ,

由于已确定单位压力0P =0.7Mpa ,在规定范围内,故满足要求

2.3.6总摩擦功w

根据《汽车设计》(王望予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式(2-13)

为了减少汽车起步过程中离合器的滑磨,防止摩擦片表面过高而发生烧伤,离合器每一次接合的单位摩擦面积滑磨功应小于其许用值,既:

[]w d W w <=-=)πZ(D 422,其中W=(1800220222g

r a e i i r m n π a m 为汽车总质量9310kg ,r r 为轮胎轨动半径485mm ,g i 为汽车起步时所用变速器挡位的传动比7.6;0i 为发动机转速7.31. W=mm J i i r m n g r a e 247.0)6

.7*6.7*31.7*31.9485.0*9310(18003000*14.3)(18002

222202

22==π []mm J w d W w 25.0247.0)

πZ(D 422=<==-=. 符合要求。

3 膜片弹簧的设计

3.1 膜片弹簧的基本参数的选择

3.1.1 比值h

H 和h 的选择 为了保证离合器压紧力变化不大和操纵轻便,汽车离合器用膜片弹簧的h H 一般 为1.5~2.0,板厚h 为2~4mm

故初选h=4mm, h

H =1.6则H=6.4. 3.1.2 r

R 比值和R 、r 的选择 由于摩擦片平均半径Rc=)(25.1364

1953504mm d D =+=+, 对于推式膜片弹簧的R 值,应满足关系R ≥Rc=136.25mm.

故取R=168mm,再结合实际情况取R/r=1.2,则r=140mm 。

3.1.3 α的选择

α=arctanH/(R-r)=arctan6.4/(168-140)≈12.88°,满足9°~15°的范围。

3.1.4 分离指数目n 的选取

取为n=18。

3.1.5 膜片弹簧小端内半径0r 及分离轴承作用半径f r 的确定

根据《汽车设计》(王望予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式(2-28) 推式: (D+d )/4<=<=D/2

1<=R-1R <=7

0<=r r -1<=6 5.43.2111<=--<=r R r r f

0r 由离合器的结构决定,其最小值应大于变速器第一轴花键的外径。初选0r =45mm ,f r =48mm ,1r =165mm

3.1.6 切槽

宽度δ1、δ2及半径e r

取δ1=3.2mm, δ2=10mm, e r 满足r-e r >=δ2,则e r <=r-δ2=140-10=130mm 故取e r =130mm.

3.1.7 压盘加载点半径R1和支承环加载点半径r1的确定

根据《汽车设计》(王望予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知,

R1和r1需满足下列条件:

711≤-≤R R

610≤-≤r r

故选择R1=165mm ,1r =145mm.

3.2 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曲线

假设膜片弹簧在承载过程中,其子午线刚性地绕上地某中性点转动。

设通过支承环和压盘加载膜片弹簧上地载荷P1(N)集中在支承点处,加载点间的相对轴向变形为x1(mm),则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如下式表示:

??

????+-------??????-==2221121111()11()/ln()1(61)1(1h r R r R x H r R r R x H r R r R b Ehx x f P π 式中,E ――弹性模量,钢材料取E=2.0×510Mpa ;

b ――泊松比,钢材料取b=0.3;

R ――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大端半径,mm ;

r ――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小端半径,mm ;

R1――压盘加载点半径,mm ;

r1――支承环加载点半径,mm ;

H ――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内截锥高度,mm ;

h ――膜片弹簧钢板厚度,mm 。

利用DPlot 软件进行P1-x1特性曲线的绘制,曲线如下:

利用DPlot 软件找出最大压力点,正常压力点,压平点,最小压力,点摩擦后的正常压力点。

X 1H =(X 1M +X 1N )/2=4.575.mm

X 1B =(0.8︿1.0)X 1H =4.12mm

X 1M =3.34mm,F 1M =16701.23N,X 1N =5.81,F 1N =15098.37N

F B1=16319.83N,F Y =4866.72N

F B1 >F Y,所以满足要求

此时校核后备系数β

β=p*μ*Rc*Zc/Temax=16319.83*0.3*136.25*2/353000=1.49

满足要求;

3.3 强度校核

膜片弹簧大端的最大变形量1 4.6N mm λ=,

由公式4 .6.13(根据《汽车离合器》(徐石安,江发潮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可知:

()????

???????-?+-????? ??-?--??????? ??---+?-?=11111111122222211ln 13r R r h r R r R r R H r R r r R E h P r r r N N N f B λλλμβπσ

4 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4.1 扭转减振器主要参数

4.1.1 极限转矩Tj

根据《汽车设计》(王望予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式(2-31)知,

极限转矩受限于减振弹簧的许用应力等因素,与发动机最大转矩有关,一般可取,Tj=(1.5~2.0)

T

e

max

系数取1.5。

T=1.5×353=529.5(N·m)

则Tj=1.5×

e

max

4.1.2 扭转刚度k?

根据《汽车设计》(王望予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式(2-35)可知,由经验公式初选k?13

≤ Tj

即k?=13

≤Tj=13×529.5=6883.5(N·m/rad)

4.1.3 阻尼摩擦转矩Tμ

根据《汽车设计》(王望予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式(2-36)可知, 可按公式初选Tμ

T

Tμ=(0.06~0.17)

e

max

T=0.1×353=35.3(N·m)

取Tμ=0.1

e

max

4.1.4 预紧转矩Tn

减振弹簧在安装时都有一定的预紧。

根据《汽车设计》(王望予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式(2-37)知,

Tn满足以下关系:

T

Tn=(0.05~0.15)

e

max

且Tn≤Tμ=35.3N·m

T=17.65~52.95 N·m

而(0.05~0.15)

e

max

则初选Tn=25 N·m

4.1.5 减振弹簧的位置半径R0

根据《汽车设计》(王望予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式(2-38)知,

R0的尺寸应尽可能大些,一般取

R0=(0.60~0.75)d/2

则取R0=0.65d/2=0.6×195/2=68.25(mm),可取为68mm.

4.1.6 减振弹簧个数Zj

根据《汽车设计》(王望予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表(2-6)知, 当摩擦片外径D=325~350mm 时,

Zj=8~10

故取Zj=10

4.1.7 减振弹簧总压力F ∑

当减振弹簧传递的转矩达到最大值Tj 时,减振弹簧受到的压力F ∑为 F ∑=Tj/R0

=529.5/(68×310-)

=7.787(kN)

4.2 减振弹簧的计算

在初步选定减振器的主要参数以后,即可根据布置上的可能来确定和减振器设计相关的尺寸。

4.2.1 减振弹簧的分布半径R1

根据根据《汽车离合器》(徐石安,江发潮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知, R1的尺寸应尽可能大些,一般取

R1=(0.60~0.75)d/2

式中,d 为离合器摩擦片内径

故R1=0.6d/2=0.6×195/2=68.25(mm)取68mm ,即为减振器基本参数中的R0

4.2.2 单个减振器的工作压力P

P= F ∑/Z=7787/10=778.7 (N)

4.2.3 减振弹簧尺寸

1)弹簧中径Dc

根据根据《汽车离合器》(徐石安,江发潮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知,其一般由布置结构来决定,通常Dc=11~15mm

故取Dc=12mm

2)弹簧钢丝直径d d=3]

[8τπPDc 式中,扭转许用应力τ[]可取550~600Mpa,故取为550Mpa

所以d=3

63

1055010127.7788?????-π=3.52mm 符合d=3~4 3)减振弹簧刚度k

根据根据《汽车离合器》(徐石安,江发潮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式 4.7.13知,应根据已选定的减振器扭转刚度值k ?及其布置尺寸R1确定,即 k=

)/(1000R k 21mm N n

?

则K=)/(6.14810

)1068(10005.688323m N ≈???- 4)减振弹簧有效圈数i

根据根据《汽车离合器》(徐石安,江发潮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知, =????????==--3334

3643410

86.148)1012(8)1052.3(10103.88k D Gd i c 6.192 5)减振弹簧总圈数n

其一般在6圈左右,与有效圈数i 之间的关系为

n=i +(1.5~2)=7

减振弹簧最小高度

dn d n l 1.1)(min ≈+=δ=30.976mm

弹簧总变形量

△l =P/K=778.7/148.86=5.23mm

减振弹簧总变形量0l

0l =l l ?+min =30.976+5.23=36.206mm

减振弹簧预变形量

1

'kZR T l n =?=25/(148.86*8*0.068)=0.309mm 减振弹簧安装工作高度l

'0l l l ?-==36.206-0.309=35.897mm

6)从动片相对从动盘毂的最大转角α

最大转角α和减振弹簧的工作变形量)('''''l l l l ?-?=??有关,其值为 )2/arcsin(21"R l ?=α=4.14°

7)限位销与从动盘毂缺口侧边的间隙1λ

αλsin 21R =

式中,2R 为限位销的安装尺寸。1λ值一般为2.5~4mm 。

所以可取1λ为4mm, 2R 为83mm.

8)限位销直径'd

'd 按结构布置选定,一般'd =9.5~12mm 。可取'd 为10mm

5 从动盘总成的设计

5.1 从动盘毂

根据《汽车设计》(王望予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从动盘毂轴向长度不宜过小,以免再花键轴上滑动时产生偏斜而使分离不彻底,一般取1.0~1.4倍的花键轴直径。故取从动盘毂轴向长度取为1.2d=1.2×24=28.8mm 。从动盘毂的材料选取45锻钢,并经调质处理,表面和心部硬度一般26~32HRC 。根据摩擦片的外径D 的尺寸以及根据《汽车设计》(王望予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表2-7查出从动盘毂花键的尺寸。

由于D=350mm,则查表可得,

花键尺寸:齿数n=10, 外径'D =40mm, 内径'd =32mm 齿厚t=5mm,

有效齿长l=50mm, 积压应力c σ=13.2Mpa

花键尺寸选定后应进行挤压应力σj 和剪切应力j τ校核: Mpa Mpa Znl d D T j e j 30][8.950

101)3240(3538)(82222max =<=???-?=-=σσ Mpa Mpa Znlb d D T j e j 15][8.75

50101)3240(3534)(4max =<=????+?=+=ττ 符合要求。

5.2 从动片

从动片要求质量轻,具有轴向弹性,硬度和平面度要求高。

材料选用中碳钢板(50号),厚度为取为2mm,表面硬度为35~40HRC

5.3 波形片和减振弹簧

波形片一般采用65Mn,厚度取为0.8mm,硬度为40~46HRC ,并经过表面发蓝处理。减振弹簧用60Si2MnA 钢丝。

6 压盘设计

6.1 离合器盖

应具有足够的刚度,板厚取9mm,乘用车离合器盖一般用08、10钢等低碳钢板。

6.2 压盘

6.2.1 压盘传动方式的选择

由于传统的凸台式连接方式、键式连接方式、销式连接方式存在传力处之间有间隙的缺点,故选择已被广泛采用的传动片传动方式。

另选用膜片弹簧作为压力弹簧时,则在压盘上铸有一圈凸起以供支承膜片弹簧或弹性压杆之间。

6.2.2 压盘几何尺寸的确定

传动片采用3组,每组3片的形式,具体尺寸为,宽b=25mm,厚b=17mm,两孔间距为l=202mm,孔直径为d=10mm,传动片弹性模量E=25

M Pa

10

6.3 传动片

由于各传动片沿圆周均匀分布,它们的变形不会影响到压盘的对中性和离合器的平衡性。

传动片可选为3组,每组3片,每片厚度为1mm,一般由弹簧钢带65Mn制成。

6.4 分离轴承

由于

n=3000r/min,离心力造成的径向力很大,因此采用角接触式径向推力球轴max

e

承。

小结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圆满完成了本次设课程计。在设计过程中,得到了张亮老师认真细致的指导和帮助,对此,我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本设计以“机械设计、汽车设计、二维制图模型”为主线,主要采用AUTOCAD软件设计一个载重9.31吨的载重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总成,由于时间和能力的限制,本设计对分离机构和操纵机构只作了简单的设计。

本次设计我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了离合器总成和部分零件的二维图形,由于能力有限,难免有些不合理的地方,此次设计充分利用了已学过的汽车设计和机械设计知识,使我对所学知识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复习、巩固和深入。通过这次设计,我对机械设计和汽车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初步掌握了机械设计的方法和使用有关机械设计手册的方法;对机械零件、汽车部件、装配技术、计算机软件使用技术等作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再学习,加深了理解,并扩展了知识面;充分利用计算机CAD技术进行了绘图;提高了计算机的使用能力。

这次设计内容要求较多,涉及范围较广,比如材料力学、汽车构造、CAD制图软件、汽车设计、一些生产工艺等,但它使我对实际项目的设计过程有了充分的了解。作为设计人员,必须充分考虑车间加工及客户使用要求。另外,也加深了我对一些相关知识的了解,因先前课本上学到的基础知识中,很多零部件的型号及标准都已更换,其材料选择、处理工艺等都已改进提高,可见我在这方面的认知度还不够。设计不是想

离合器毕业设计

第1章绪论 1.1选题的目的 本次设计,我力争把离合器设计系统化,为离合器设计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抛弃传统的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新式的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是本次设计的主要特点。 1.2离合器发展历史 近年来各国政府都从资金、技术方面大力发展汽车工业,使其发展速度明显比其它工业要快的多,因此汽车工业迅速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对于内燃机汽车来说,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它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听总成。目前,各种汽车广泛采用的摩擦式离合器主要依靠主、从动部分之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装置。 在早期研发的离合器中,锥形离合器最为成功。现今所用的盘片式离合器的先驱是多片盘式离合器,它是直到1925年以后才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末,直到进入30年代时,只有工程车辆、赛车和大功率的轿车上才采用多片离合器。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技术上的改进使人们逐渐趋向于首选单片干式离合器[1]。 近来,人们对离合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正逐步地向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发展,传统的操纵形式的操纵形式正向自动操纵的形式发展。因此,提高离合器的可靠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应发动机的高转速,增加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能力和简化操纵,已成为离合器的发展趋势。 随着汽车发动机转速、功率不断提高和汽车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离合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提高离合器工作性能的角度出发,传统的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正逐步地向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发展,传统的操纵形式正向自动操纵的形式发展。因此,提高离合器的可靠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应发动机的高转速,增加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能力和简化操纵,已成为离合器的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设计工作已从手工转向电脑,包括计算、性能演示、计算机绘图、制成后的故障统计等等。 1.3离合器概述 按动力传递顺序来说,离合器应是传动系中的第一个总成。顾名思义,离合器是“离”与“合”矛盾的统一体。离合器的工作,就是受驾驶员操纵,或者分离,或者接合,以完成其本身的任务。离合器是设置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其功用是能够在必要

釜式再沸器设计说明书

浙江大学 毕业设计题目:釜式换热器的设计 学院: 系别: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学号:

目录 1概述 (3) 2设计计算 (5) 2.1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5) 2.2釜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5) 2.2.1总体结构设计 (5) 2.2.2换热器管程设计 (7) 2.2.3 换热器壳程设计 (8) 2.3 元件的强度设计 (9) 2.3.1 筒体 (9) 2.3.2 开孔补强设计计算 (11) 3标准零部件的选用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5) 3.1 法兰的选用 (15) 3.1.1容器法兰的选用 (15) 3.1.2管法兰的选取 (16) 3.2 封头 (17) 3.3 管板 (18) 3.4 堰板 (19) 4鞍座的设计 (19) 4.1 鞍座的选取 (19) 4.2鞍座位置的设置 (19) 4.2.1鞍座位置的相关标准的要求 (19) 4.2.2设备总长的确定 (20) 4.2.3A值的确定 (20) 4.3力的计算 (20)

4.3.1重量产生的反力 (20) 4.3.2地震产生的力 (21) 4.3.3风载产生的力 (24) 4.3.4热膨胀产生的力 (26) 4.4总合力计算 (27) 4.5应力校核 (29) 4.5.1轴向应力 (30) 4.5.2切向应力 (31) 4.5.3周向应力 (31) 4.6结论 (32) 5三维实体造型设计 (32) 5.1 软件介绍 (32) 5.2 主要零部件的造型设计 (32) 5.2.1 管箱封头的设计 (32) 5.2.2 鞍座的设计 (34) 5.2.3 螺母的设计 (35) 5.3 装配体的设计 (35) 5.4 工程图的生成 (38) 设计总结 (41) 注释 (43) 参考文献 (44) 谢辞 (45) 附件 (46)

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范文

第一章塑件分析 1.1塑件结构分析 图1-1 塑件结构图 此制品是消声器上盖,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用到,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产品。且生产纲领为:中批量生产,所以我们采用注射模具注射成型。 1.2 成型工艺性分析[1] 塑件材料为尼龙,因塑件用在空压机内,表面无光洁度要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抗冲击强度比一般的塑料有显著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消音效果和自润滑性能。密度1.15 g/cm3, 成型收缩率:0.4~0.7%,平均收缩率为0.55%。 第二章确定模具结构

2.1模具结构的确定 塑料模具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分为:二板模,三板模,热流道模。 二板模缺点是浇口痕迹明显,产生相应的流道废料,不适合高效生产。本模具选择二板模其优点是二板模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成型周期短。 支撑板 分型面 定模侧 动模侧 图2.1 典型的二板模结构 模架为非标准件 定模座板: 400*200*25mm 定模板: 315*200*40mm 动模板: 315*200*32mm 支承板: 315*200*25mm 推秆固定板:205*200*15mm 推板: 205*200*20mm 模脚: 50*200*60mm 动模座板 400*200*25mm 2.2确定型腔数目 2.2.1塑件体积的计算 a. 塑件体积的计算 体积为:

V a = S a ×L a =(37×35-8×25)×10-(33×36-10.5×25) ×8 =12.60cm 3 b.计算塑件的重量 根据《塑料模具设计手册》查得密度ρ取1.12g/cm 3 所以,塑件单件的重量为:m=ρV =12.60?1.12 =14.11g 浇注系统的体积为:主流道+分流道+浇口=(6280+376.8*2+12*2)/1000 ≈7.05 cm 3 粗略计算浇注系统的重量:7.05*1.12=7.90g ≈8.0g(含有冷料穴料重) 总重量:14.11*2+8.0=36.22g 2.2.2 模具型腔数目的确定 模具型腔的数目决定了塑件的生产效率和模具的成本,确定模具型腔的方法也有许多种,大多数公司采用“按经济性确定型腔的数目”。根据总成型加工费用最小的原则,并忽略准备时间和试生产原料的费用,仅考虑模具费用和成型加工费,则模具费用为 21C nC Xm += 式中Xm ——模具费用,元; 1C ——每一个型腔的模具费用,元 2C ——与型腔数无关的费用,元。 成型加工费用为 n Y N X t j 60= 式中j X ——成型加工费用,元 N ——需要生产塑件的总数; t Y ——每小时注射成型的加工费,元/h ;n ——成型周期,min 。 总的成型加工费用为n Y N C nC X X X t j m 6021++=+= 为了使成型加工费用最小,令 0=dn dX ,则 n=2 上式为按经济性确定型腔数目为2。考虑到模具成型零件和抽芯结构的设计,模具

机械电气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推弯机设计 姓名:啜文博 班级学号:0608014401 指导教师:于峰

摘要 360o异形断面圆环在各生产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于受形状因素的约束,传统的绕弯、滚弯等弯曲工艺很难加工出这类弯曲件。而目前的加工方法是将两个半圆形弯曲件连接成为一个360o圆环,这样使得工序繁琐。在实验中已实现将此类型材弯曲件一次成型方法,本文将推弯实验应用到工业生产中。 根据实验工艺,改进了实验模具,使之适用于工业生产。通过对几种不同的机械传动系统的比较分析,选择了一个最合适的传动系统,并设计了液压系统。 本文针对各种异形断面型材,使用推弯工艺一次推出了360o圆环,与传统型材弯曲方法相比,在型材弯曲件成型工艺方面有较大突破。 关键词推弯; 型材; 推弯机

Abstract The once forming method of this kind of part has been achieved in experiment. In this paper the push-bending experiment is applied 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 craft, the experiment dies are improved so as to be fit for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Via the contrast of a few different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best transmission system is choosed , and the fluid drive system 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 aiming at every kind of abnormity section bent parts the bent parts with 360 angles are formed in once by push bending process. Contrasting with conventional bending process of profile, the more advancement is got in bending and forming process of profile. Keywords push bending; section profile; push-bending machine

离合器设计说明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X X X X X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学生: 指导教师: 学院: 专业:

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 摘要 离合器的主要功用是切断和实现发动机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设计的离合器应在任何行驶条件下,都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所在工况的最大转矩,有适当的转矩储备并且防止传动系过载。本设计在参考了多种离合器结构形式的基础上,具体设计了一个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 关键词: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设计

目录 1 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1) 2 离合器基本参数的优化 (1) 2.1 设计变量 (1) 2.2 目标函数 (1) 2.3 约束条件 (2) 3 膜片弹簧的设计 (3) 3.1 膜片弹簧的基本参数的选择 (3) 3.2 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曲线 (4) 3.3 强度校核 (4) 4 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4) 4.1 扭转减振器主要参数 (4) 4.2 减振弹簧的计算 (6) 5 从动盘总成的设计 (8) 5.1 从动盘毂 (8) 5.2 从动片 (8) 5.3 波形片和减振弹簧 (8) 6 压盘设计 (8) 6.1 离合器盖 (8) 6.2 压盘 (8) 6.3分离轴承 (8) 7 小结 (10) 参考文献 (11)

1 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1.1 初选摩擦片外径D 、内径d 、厚度b 根据《汽车离合器》(徐石安,江发潮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式3.2.1,有D =A T e max 100 ,对于小轿车 A=47,得D=100 32847 264.173= 根据《汽车离合器》(徐石安,江发潮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表3.2.1可知,取D=325mm ,d=172mm ,b=3.5mm 1.2 后备系数β 由于所设计的离合器为膜片弹簧离合器,在使用过程中其摩擦片的磨损工作压力几乎不会变小(开始时还有些增加),再加上小轿车的后备功率比较大,使用条件较好,宜取较小值,故取β=1.25。 1.3 单位压力0P 根据《汽车离合器》(徐石安,江发潮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3.2.3节可知,对于小轿车 当D ≥230mm 时,则0P =1.18/D Mpa ; 当D< 230mm 时,则0P =0.25Mpa ; 所以由于D =325mm,取0P =0.165Mpa ; 故根据《汽车设计》(王望予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表2-2,摩擦片材料选择石棉基材料。则取0P =0.2Mpa 1.4 摩擦因数f 、离合器间隙Δt 故根据《汽车设计》(王望予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表2-4摩擦因数f=0.3 离合器间隙Δt=3mm 选用单片从动片所以摩擦面数取 Z=2 2 离合器基本参数的优化 2.1 设计变量 后备系数β取决于离合器工作压力F 和离合器的主要尺寸参数D 和d 。单位压力P 也取决于离合器工作压力F 和离合器的主要尺寸参数D 和d 。因此,离合器基本参数的优化设计变量选为: T T FDd x x x X ] [] [321== 2.2 目标函数 离合器基本参数优化设计追求的目标,是在保证离合器性能要求的条件下使

毕业设计-釜式再沸器设计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文章主要介绍了再沸器的工艺设计和机械设计计算。其中工艺设计计算包括获取进料与加热介质的操作条件及有关基础数据,确定再沸器的传热温差,算出热负荷,计算总传热系数,并对初估传热系数进行校核以及再沸器各部分的压力降的计算;机械设计部分包括确定再沸器的换热管、壳体、封头、管箱、法兰、接管、管板、支持板以及其他所有零部件的结构尺寸和材料,并对换热器所有受压元件进行强度计算。最后,简单介绍了再沸器的制造、检验、安装、试车、维护与维修。 关键词:换热管;再沸器;法兰;机械设计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 Introduces a reboiler process design and mechanical design calculations. Process design, including access to feed and heating medium,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the underlying data to determine the reboiler heat transfe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to calculate the heat load calculate the 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preliminary estimates suggest that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check, and then reboiler pressure drop calculation; mechanical design section to determine the reboiler heat exchange tubes, shell, head tube box, flange, receivership, tube plate, support plate, and all other parts of the structure size and materials, and heat exchanger pressure parts for the strength calculation. Finally, a simple the reboiler manufacturing, testing, installation, commissioning, maintenance and repair. Key words:heat transfer tube;reboiler;flanges;design of mechanical

机械专业 毕业设计说明书(轴校核部分).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X6132milling machine feed system, lifting platform and platform design Student SunMingxing Supervisor Yan Zugen Specialty X6132 milling machine feed system, lifting platform and platform design School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2012年6月9日

1 绪论 1.1机床的用途及性能 X6132、X6132A型万能升降台铣床属于通用机床。主要适用于机械工厂中加工车间、工具车间和维修车间的成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 这种铣床可用圆柱铣刀、圆盘铣刀、角度铣刀、成型铣刀和端面铣刀加工各种平面、斜面、沟槽等。如果配以万能铣头、圆工作台、分度头等铣床附件,还可以扩大机床的加工范围。 X6132、X6132A型铣床的工作台可向左、右各回转45 o当工作台转动一定角度,采用分度头时,可以加工各种螺旋面。 X6132型机床三向进给丝杠为梯形丝杠,X6132A型机床三向进给丝杠为滚珠丝杠。 X6132/1、X6132A/1型数显万能升降台铣床是在X6132、X6132A型万能升降台铣床的基础上,在纵向、横向增加两个坐标的数字显示装置的一种变型铣床,该铣床具有普通万能升降台铣床的全部性能外,借助于数字显示装置还能作到加工和测量同时进行,实现动态位移数字显示,既保证了工件加工质量,又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配上万能铣头还可以进行镗孔加工。 图1-1 X6132卧式铣床整机外形图

汽车离合器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

1、离合器概述 对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中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的,它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的总成。目前,各种汽车广泛采用的摩擦离合器是一种依靠主从动部分之间的摩擦来传递动力且能分离的装置。它主要包括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等四部分。 离合器的功用主要的功用是切断和实现发动机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保证汽车起步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地接合,确保汽车平稳起步;在换档时将发动机与传动系分离,减少变速器中换档齿轮之间的冲击;在工作中受到较大的动载荷时,能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转矩,以防止传动系各零件因过载而损坏;有效地降低传动系中的振动和噪声。 2、设计要求及其技术参数 基本要求: 1)在任何行驶条件下,既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转矩,并有适当的转矩储备,又能防止过载。 2)接合时要完全、平顺、柔和,保证起初起步时没有抖动和冲击。 3)分离时要迅速、彻底。 4)从动部分转动惯量要小,以减轻换档时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便于换档和减小同步器的磨损。 5)应有足够的吸热能力和良好的通风效果,以保证工作温度不致过高,延长寿命。 6)操纵方便、准确,以减少驾驶员的疲劳。 7)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动平衡,一保证其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 技术参数: 车型:华丽特锐2WD 整车质量(kg):1050 最大扭矩/转速(N·m/rpm):120/3200 主减速比:5.285 一档速比: 滚动半径:350mm 3、结构方案分析 3.1从动盘数的选择:单片离合器 单片离合器:对乘用车和最大质量小于6t的商用车而言,发动机的最大转矩

一般不大,在布置尺寸容许条件下,离合器通常只设有一片从动盘。 单片离合器的结构简单,轴向尺寸紧凑,散热良好,维修调整方便,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在使用时能保证分离彻底,采用轴向有弹性的从动盘可保证结合平顺。 3.2压紧弹簧和布置形式的选择: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 膜片弹簧是一种由弹簧钢制成的具有特殊结构的碟形弹簧,主要由碟簧部分和分离指部分组成。 1. 膜片弹簧离合器与其他形式的离合器相比,有如下优点: 1) 具有较理想的非线性弹性特性。 2) 兼起压紧弹簧和分离杠杆的作用。 3) 高速旋转时,弹簧压紧力降低很少,性能较稳定。 4) 以整个圆周与压盘接触,使压力分布均匀,摩擦片接触良好,磨损均匀。 5) 通风散热良好,使用寿命长。 6) 膜片弹簧中心与离合器中心线重合,平衡性好。 2. 与推式相比,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具有许多优点:取消了中间支承各零件,并不用支承环或只用一个支承环,使其结构更简单、紧凑,零件数目更少,质量更小等。 3.3膜片弹簧的支撑形式 图3-1为拉式膜片弹簧的支承形式—单支承环形式,将膜片弹簧大端支承在离合器盖杀中的支承环上。 图3-1

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毕业设计方案

论文题目: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的设计 院(部>名称:机械学院 学生姓名: 专业: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论文提交时间: 论文答辩时间: 学位授予时间: 摘要 精馏的本质是利用不同物质的挥发度不同,通过多次汽化、多次冷凝的精馏过程而达到物质分离的单元操作过程,而多次汽化所需的能量即通过再沸器

提供的,这就是再沸器的作用。 甲醇釜液再沸器是一种换热器,通常采用热虹吸式换热器,也是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在生产企业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本设计主要是对其工艺、结构等的设计,通过选用换热设备的型号和对国标的查找,设计出经济实用的化工设备。再沸器的结构图使用AutoCAD二维绘图软件绘制,清楚地表达出结构尺寸,便于改进和生产。 主要介绍了再沸器的设计工作以及它在生产过程中处于的地位和作用,它是精馏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提供给精馏塔多次汽化所需的能量,它与冷凝器等都是换热设备。 关键词: 再沸器汽化AutoCAD列管式换热器甲醇 ABSTRACT Distillation is the physical separation unit operation which is achieved by the repeated distillation process of several vaporization and condensation, since the

volatility of different materials vary from each other. And the energy required for vaporization is provided by the reboiler This is the role of the reboiler. Methyl reboiler is a heat exchanger, it is also a tube-type heat exchanger. In the manufacturer industry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for it has direct impact on the product quality and yield . This design is mainly for its technology, structure design.By selecting the model and the national standards of the heat transfer exchanger, we can come up with the economic and practical design of chemical equipment. Reboiler structure diagram is drawn by the two-dimensional drawing software drawing AutoCAD.So we can clearly express the structure size and it is convenient for us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and production. Now we have completed the design of the reboiler and its role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It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distillation column, which provides the energy needed to vaporize several distillation columns. Along with condensers they are both the heat exchangers. Key words: Reboiler ;Vaporization ;AutoCAD ;distillation column heat exchanger ;methyl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再沸器基本参数 (6) 1.1、设计任务和设计条件 (6) 1.2、再沸器类型的选择 (6) 1.3、流程的安排 (7)

加工站毕业设计说明书

开封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亚龙YL-335B型自动生产线---加工站院系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学生姓名王鹏 指导教师高明远(副教授)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不愿再花很大力气去手工操作机器,而PLC技术在正好应用于这一点,通过PLC内部的处理能把许多之前手动操作的加工机器改为自动运行,这样不仅解放了人力,生产效率也有很大的提升。PLC以其高抗干扰能力、高可靠性、高性能价格比且编程简单而广泛地应用在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中,担负着生产线的大脑——微处理单元的角色。 对本设计而言,加工站机构采用气动驱动技术,系统控制方式采用一台PLC承担其控制任务,加工单元的功能是完成把待加工工件从物料台移送到加工区域冲压气缸的正下方;完成对工件的冲压加工,然后把加工好的工件重新送回物料台的过程。 在TPC7062KS人机界面上组态画面,触摸屏上电并进行权限检查后运行,将直接切换到“运行界面”。人机界面上增加了操作加工站的操作方式,易于观察,提供了远程控制使加工与控制分离,易于操作。 关键词:加工站 PLC 人机界面组态

目录 前言 (2) 一、加工单元的结构 (3) (一)加工单元结构认知 (3) 1.物料台及滑块机构 (3) 2.磁性开关 (4) 3.漫射式光电接近开关 (5) (二)加工(冲压)机构 (6) (三)加工单元的气动元件 (7) 1.薄型气缸 (7) 2.气动手指(气爪) (7) 3.电磁阀组 (8) 4.磁感应接近开关 (9) 二、加工单元的气路设计与连接 (10) 三、加工单元的PLC及编程 (11) (一)加工单元PLC的选择及其介绍 (12) (二)加工单元的PLC的接线分配表及I/O分配表 (12) (三)加工单元的PLC的I/O接线图 (14) (四)加工单元的PLC的编程 (14) 1.工作任务 (15) 2.子程序流程图 (15) 3.PLC程序的编写 (15) 四、加工单元的本地控制 (16) 五、加工单元的人机界面控制 (17) 1.根据工作任务,对工程分析并规划 (17) 2.“运行画面”组态 (17) 3.制作指示灯 (18) 4.数据显示 (19) 5.工程通信 (20) 6.工程下载 (21) 7.工程运行 (22) 六、总结 (23) 七、参考文献 (24) 八、附录 (25)

机械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轴校核部分)

A型齿轮泵设计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X6132milling machine feed system, lifting platform and platform design Student SunMingxing Supervisor Yan Zugen Specialty X6132 milling machine feed system, lifting platform and platform design School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2012年6月9日

A型齿轮泵设计 1 绪论 1.1机床的用途及性能 X6132、X6132A型万能升降台铣床属于通用机床。主要适用于机械工厂中加工车间、工具车间和维修车间的成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 这种铣床可用圆柱铣刀、圆盘铣刀、角度铣刀、成型铣刀和端面铣刀加工各种 平面、斜面、沟槽等。如果配以万能铣头、圆工作台、分度头等铣床附件,还可以 扩大机床的加工范围。 X6132、X6132A型铣床的工作台可向左、右各回转45 o当工作台转动一定角度,采用分度头时,可以加工各种螺旋面。 X6132型机床三向进给丝杠为梯形丝杠,X6132A型机床三向进给丝杠为滚珠丝杠。 X6132/1、X6132A/1型数显万能升降台铣床是在X6132、X6132A型万能升降台铣 床的基础上,在纵向、横向增加两个坐标的数字显示装置的一种变型铣床,该铣床 具有普通万能升降台铣床的全部性能外,借助于数字显示装置还能作到加工和测量 同时进行,实现动态位移数字显示,既保证了工件加工质量,又减轻了工人劳动强 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配上万能铣头还可以进行镗孔加工。 图1-1 X6132卧式铣床整机外形图

机械毕业设计1119膜片式离合器的设计

膜片式离合器的设计 摘要:离合器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汽车从启动到行驶的整个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离合器。它的作用是使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能逐渐接合,从而保证汽车平稳起步;暂时切断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联系,以便于换档和减少换档时的冲击;当汽车紧急制动时能起分离作用,防止变速器等传动系统过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离合器类似开关,接合或断离动力传递作用,因此,任何形式的汽车都有离合装置,只是形式不同而已。现在,电子技术也进入了离合器系统。一种由控制单元(ECU)控制的离合器已经应用在多款的轿跑车上。 关键词:从动盘总成传动系膜片弹簧非线性弹性特性 Diaphragm type coupling's design Abstract: The coupling installs between the engine and the transmission gearbox, the automobile from the start to the travel entire process, needs to use the coupling frequently. Its function is causes between the engine and the transmission gearbox can join gradually, thus guaranteed that the automobile starts steadily; Shuts off between the engine and transmission gearbox's relation temporarily, is advantageous shifts gears and reduces shifts gears the time impact; When automobile emergency brake can play the separation role, prevents transmission systems and so on transmission gearbox to overload, plays certain protective function. The coupling similar switch, the joint or breaks to the power transmission function, therefore, any form's automobile has the engaging and disengaging gear, is only the form is different.Now, t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also entered the coupling system. One kind the coupling which (ECU) controlled by the control unit already applied on many patterns sedan race car. Key words:Driven disc unit , Power transmission , Disk spring , Misalignment elastic property

换热器毕业设计论文.doc

第1章 浮头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系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两端管板只有一端与外壳固定死,另一端可相对壳体滑移,称为浮头。浮头式换热器由于管束的膨胀不受壳体的约束,因此不会因管束之间的差胀而产生温差热应力,另外浮头式换热器的优点还在于拆卸方便,易清洗,在化工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对浮头式换热器进行了整体的设计,按照设计要求,在结构的选取上,即壳侧两程,管侧四程。首先,通过换热计算确定换热面积与管子的根数初步选定结构,然后按照设计的要求以及一系列国际标准进行结构设计,设计的前半部分是工艺计算部分,主要设根据设计传热系数、压强校核、壳程压降、管程压降的计算;设计的后半部分则是关于结构和强度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已经选定的换热器型式进行设备内各零部件(如壳体、折流板、管箱固定管板、分程隔板、拉杆、进出口管、浮头箱、浮头、支座、法兰、补强圈)的设计。 换热器是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热量交换设备。随着现代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和能源问题的日趋严重,世界各国已普遍把石油化工深度加工和能源综合利用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换热器因而面临着新的挑战。换热器的性能对产品质量、能量利用率以及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在发达的工业国家热回收率已达96%。换热设备在现代装置中约占设备总重30%左右,其中管壳式换热器仍然占绝对的优势,约70%。其余30%为各类高效紧凑式换热器、新型热管热泵和蓄热器等设备。其中板式、螺旋板式、板翅式以及各类高效传热元件的发展十分迅速。在继续提高设备热效率的同时,促进换热设备的结构紧凑性,产品系列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并朝大型化的方向发展。浮头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系列中的一种。换热管束包括换热管、管板、折流板、支持板、拉杆、定距管等。换热管可为普通光管,也可为带翅片的翅片管,翅片管有单金属整体轧制翅片管、双金属轧制翅片管、绕片式翅片管、叠片式翅片管等,材料有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材、铝材、钛材等。壳体一般为圆筒形,也可为方形。管箱有椭圆封头管箱、球形封头管箱和平盖管箱等。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对换热器的需求量将会保持增长,客观上为我国换热器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从市场需求来看,在国家大力投资的刺激下,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发展。石油化工、能源电力、环境保护等行业仍然保持稳定增长,大型乙烯项目、大规模的核电站建设、大

机械毕业设计说明书

机械毕业设计说明书 【篇一:机械类毕业设计说明书】 河北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 作者:杲宁学号: 090365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题目:药板装盒机结构设计 指导者:张建辉副教授 (姓名)(专业技术职务) 评阅者: (姓名)(专业技术职务) 2013年 6 月 4 日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 ? 目录 1 引言(或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3 1.4 药板装盒机工艺流程分析????????????????????? 3 2 总体方案确定??????????????????????????4 3 药板装盒机详细结构设计 ????????????????????6 3.1 总体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7 3.2 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10 结 论 ???????????????????????????????20 参考文献??????????????????????????????21 致谢??????????????????????????????22 【篇二:机械制造毕业设计说明书模板】 (中文题目) (二号、黑体、居中,段后空一行)

摘要(小四号、黑体):离心式压缩机在国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可用于化肥、制药、制氧及长距离气体增压输送等装置。本次设计 的主要工作包括:确定合成氨工段循环离心压缩机的结构形式、主 体结构尺寸,并确定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尺寸及其选型。首先进行 强度和稳定性计算,主要进行了筒体、端盖的壁厚计算、水压试验 应力校核以及叶轮、轴的强度校核。其次,对这些零部件进行结构 设计。整个设计过程都是依据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的,设计结果满 足工程设计要求。关键词(小四号、黑体):离心压缩机;叶轮; 结构设计;应力校核;转子轴(英文题目) .engineering design results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key words: centrifugal compressor; impeller; structural design;stress check;rotor shaft 目录 1 前言 (1) 1.1本次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意义 (1) 1.2 合成氨工艺简介 (1) 2 离心式压缩机概况 (3) 2.1离心压缩机的优缺点 (3) 2.2离心压缩机的结构组成 (3) 2.3离心压缩机的发展趋势 (4) 3 离心式压缩机选型及计算依据 (5) 3.1离心式压缩机的气动热力学 (5) 3.1.1连续方程 (5) 4 离心压缩机设计和选型计算 (7) 4.1工艺条件 (7) 4.2容积多变指数和压缩性系数的计算 (7) 4.2.1确定混合气体的分子量和气体常数 (7) 4.2.2容积多变指数和压缩系数的确定 (8) 4.3离心压缩机的热力计算 (8) 4.3.1压缩机级数确定 (8) 5 结论 (10) 符号说明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毕业设计:《离合器设计》

毕业设计-《离合器设计》 第1章绪论 1.1选题的目的 本次设计,我力争把离合器设计系统化,为离合器设计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抛弃传统的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新式的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是本次设计的主要特点。 1.2离合器发展历史[1] 近年来各国政府都从资金、技术方面大力发展汽车工业,使其发展速度明显比其它工业要快的多,因此汽车工业迅速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对于内燃机汽车来说,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它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的总成。目前,各种汽车广泛采用的是摩擦式离合器,它是利用摩擦副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转矩的离合器。 在早期研发的离合器中,锥形离合器最为成功。现今所用的盘片式离合器的先驱是多片盘式离合器,它是直到1925年以后才出现的。进入30年代时,只有工程车辆、赛车和大功率的轿车上才采用多片离合器。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技术上的改进使人们逐渐趋向于首选单片干式离合器[1]。 随着汽车发动机转速、功率不断提高和汽车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离合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提高离合器工作性能的角度出发,传统的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正逐步地向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发展,传统的操纵形式正向自动操纵的形式发展。因此,提高离合器的可靠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应发动机的高转速,增加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能力和简化操纵,已成为离合器的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设计工作已从手工转向电脑,包括计算、性能演示、计算机绘图、制成后的故障统计等等。 1.3离合器概述 按动力传递顺序来说,离合器应是传动系中的第一个总成。顾名思义,离合器是“离”与“合”矛盾的统一体。离合器的工作,就是受驾驶员操纵,或者分离,或者接合,以完成其本身的任务。离合器是设置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其功用是能够在必要时中断动力的传递,保证汽车平稳地起步;保证传动系换档时工作平稳;限制传动系所能承受的最大扭矩,防止传动系过载。为使离合器起到以上几个作用,目前汽车上广泛采用弹簧压紧的摩擦式离合器,摩擦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扭矩取决于摩擦面

软件工程毕业设计说明书内容

1 引言 1.1 课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我们生活的诸多领域,当然它在高校的信息化进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高校资源,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提高了管理水平,更提高了服务质量[1]。 高校校友是一个知识体系密集、信息资源丰富、社会能力强的群体,是对自身母校有着特殊感情的群体,是潜藏在母校之外的独有的重要宝贵资源,它以桥梁和纽带的角色有效建立起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3]。 1.2 课题的现状及其发展 目前世界上各种形式的校友录网站大约28万多个之多,大致有以下几类:1)以收费方式分,有收费校友录和免费校友录,其中以后者居多;2)以提供校友录服务的网站分大致有三种,有大专院校自己网站的校友录;有专门单独的校友录网站;有综合网站上的校友录;3)还有网络校友录和手机校友录之分[4]。 中国校友录发展现状:下面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校友录来看看中国校友录网站发展的具体情况。1)中国人校友录是目前各种校友录中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校友录。它有完善的界面服务,在校友录基本的留言、相册等功能之上,中国校友录还开通了手机校友录,同学大搜捕,星级会员等增值服务。还包括了其他信息服务内容,可以进行天气预报,股市,热点新闻的信息定制,并针对毕业班同学为他们提供全面就业信息及咨询。2)世纪同学录,现有注册用户440914人,注册班级120864个(数据截止到2004年1月10日)[5]。 1.3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本次课题设计的是中北大学校友录管理系统,主要工作任务是实现以下系统功能:校友成员注册、登录、留言,上传并浏览照片、通讯录、系统后台管理。具体实现:校友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已完成校友数据的收集及进行数据电子化;用户之间的互动,包括上传照片,相互留言,查看信息;对中北大学校友录管理系统的用户权限进行管理,以保证数据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提供完善的校

四驱汽车离合器毕业设计

摘要 汽车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 膜片弹簧离合器是近年来在轿车和轻型汽车上广泛采用的一种离合器,它的转矩容量大而且较稳定,操作轻便,平衡性好,也能大量生产,对于它的研究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此设计说明书详细的说明了轻型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形式,参数选择以及计算过程。 本文主要是对狮跑轻型汽车的膜片式弹簧离合器进行设计。根据车辆使用条件和车辆参数,按照离合器系统的设计步骤和要求,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利用Pro/E、CAD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相关设计,并用MATLAB软件对膜片弹簧的弹性变形进行了建模。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根据发动机最大转矩,转速,整车质量,车轮半径等设计狮跑汽车离合器的各部件,主要有摩擦片的选择,从动盘总成设计,圆柱螺旋弹簧设计,膜片弹簧设计,压盘设计以及离合器盖的设计。 关键词:离合器;膜片弹簧;从动盘;压盘;摩擦片

ABSTRACT Automobile Clutch in the engine and gearbox between the flywheel shell, with screw will be fixed in the clutch assembly after the plane of the flywheel, clutch gearbox output shaft is the input shaft。 In recent years theca spring clutch is a kind of clutch that widely Adopted in vehicle and light vehicle.It has great capacity of torque And more stabley ,manipulate easy and convenient ,well equilibrium ,And also can produce batch .so the research of the clutch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 This design manual elaborated on the construction form,parametre choose and process of calculate of the light vehicle. This article is Sportage light vehicles Diaphragm spring clutch desig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vehicles and vehicle paramete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lutch system design steps and requirements, mainly for the following work: the use of Pro / E, CAD and other computer-aided design software related to design and use of MATLAB software, the flexibility of the diaphragm spring deformation modeling. Mainly the work of the follow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rgest engine torque, speed, vehicle quality and design of the wheel radius, such as the Lions ran the auto clutch parts, mainly the choice of friction plate, follower plate assembly design, the design of cylindrical helical spring, designed diaphragm spring, pressure plate design and the design of the clutch cover. Key Words: Clutch;Theca Spring;Driven Plate;Friction dis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