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是指在数据库设计的初期阶段,根据用户需求和业务规则,对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的设计、数据字典的编制、数据流程图的绘制等。

实体-关系模型是数据库设计中最常用的一种模型,它通过实体、属性和关系三个概念来描述数据之间的关系。实体是指现实世界中的一个对象或事物,属性是指实体的特征或属性,关系是指实体之间的联系或关联。在ER模型中,实体用矩形表示,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关系用菱形表示。通过ER模型的设计,可以清晰地描述数据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物理结构设计提供了基础。

数据字典是数据库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包含所有数据元素及其定义的文档或表格。数据字典中包含了数据库中所有数据元素的定义、数据类型、长度、取值范围等信息,是数据库设计和维护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数据字典的编制,可以有效地管理和维护数据库中的数据元素,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数据流程图是一种图形化的工具,用于描述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和处理过程。数据流程图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输入、输出、处理和存储

过程,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理解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从而更好地设计数据库结构。

综上所述,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实体-关系模型的设计、数据字典的编制、数据流程图的绘制等内容。通过概念结构设计,可以清晰地描述数据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物理结构设计提供基础,同时也为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数据库设计概念

数据库设计概念 在设计数据库时,需要计划要存储有关哪些事物的信息,以及要保存有关各个事物的哪些信息。您还需要确定这些事物的相互关系。如果使用数据库设计中的术语,在这一步创建的数据库原型就称作概念数据库模型。 实体和关系 要存储其相关信息的可识别对象或事物称作实体。它们之间的关联称作关系。在数据库描述语言中,可以将实体看做名词,将关系看做动词。 由于概念模型对实体和关系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因此这种模型非常有用。这种模型将在任何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实施设计所涉及的细节隐藏起来,从而使设计者可以集中考虑基础数据库结构。因此,这种模型也成为了一种用于讨论数据库设计的通用语言。 实体关系图 概念数据库模型主要由一个显示实体和关系的示意图构成。这个示意图通常称作实体关系图。因此,许多人也使用实体关系建模这个词来指创建概念数据库模型的任务。 概念数据库设计是一个由上至下的设计方法。现在有许多功能完备的工具可以帮助您按照这种方法或其他方法进行设计,例如,Sybase PowerDesigner。虽然本章的目的只是进行介绍,但也提供了足够的信息可以帮助您设计简单的数据库。 实体 在数据库中,一个实体对应于一个名词。可识别的对象,例如,雇员、订单项、部门和产品,都是实体的示例。在数据库中用表代表各个实体。置入数据库的实体都源于要使用数据库执行的活动,例如,跟踪销售电话和维护雇员信息,等等。 属性 每个实体都包含一些属性。属性是指要为事物存储的特定特性。例如,在雇员实体中,需要存储雇员ID 号、姓氏和名字、地址,以及与一个特定雇员相关的其他信息。属性也称作特性。 实体用一个矩形框表示。在矩形框内部,列出与该实体相关联的属性。

数据库的结构

数据库的结构 胡经国 本文作者的话 本文是根据有关文献和资料编写的《漫话云计算》系列文稿之一。以此作为云计算学习笔录,供云计算业外读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参考。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教和喜欢! 下面是正文 一、数据库结构概述 数据库(DataBase,DB)是指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合理存放的相关联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一个数据库含有多种成分,包括:数据表、视图、存储过程、记录、字段、索引等。 1、数据表 在Visual Basic中使用的数据库,是关系型数据库(Relational Database)。一个数据库由一个或一组数据表组成。每个数据库都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磁盘上,即对应于一个物理文件。不同的数据库,与物理文件对应的方式也不一样。 对于dBASE,FoxPro和Paradox格式的数据库来说,一个数据表就是一个单独的数据库文件;而对于Microsoft Access,Btrieve格式的数据库来说,一个数据库文件可以含有多个数据表。 数据表(Data Table),简称表,由一组数据记录组成。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以表为单位进行组织的。一个表是一组相关的按行排列的数据;每个表中都含有相同类型的信息。表实际上是一个二维表格。例如,一个班所有学生的考试成绩,可以存放在一个表中,表中的每一行对应一个学生,这一行包括学生的学号,姓名及各门课程成绩。 ⑴、记录 表中的每一行称为一个记录。它由若干个字段组成。 ⑵、字段 字段,也称为域。表中的每一列称为一个字段。每个字段都有相应的描述信息,如数据类型、数据宽度等。 2、索引 为了提高访问数据库的效率,可以对数据库使用索引。当数据库较大时,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文档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文档 一、引言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是指在数据库系统中,根据需求和业务逻辑,设计出适合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表结构。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库表结构设计的步骤和要点,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表结构设计。 二、需求分析 在进行数据库表结构设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和业务流程。通过与业务人员沟通和了解,确定系统需要存储和管理的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和约束条件。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进行表结构设计。 三、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指将需求转化为数据库表的概念模型。在概念设计阶段,我们需要确定实体、属性和关系。实体表示系统中的具体对象,属性表示实体的特征,关系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1. 实体识别:根据需求分析,识别出系统中的实体,例如用户、订单、商品等。每个实体需要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通常是一个主键。 2. 属性确定:确定每个实体的属性,并定义其数据类型和约束条件。属性应该尽量具体明确,避免冗余和重复。 3. 关系建立:确定实体之间的关系,并定义其类型和约束条件。关

系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关系,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四、逻辑设计 逻辑设计是指将概念模型转化为数据库表的逻辑模型。在逻辑设计阶段,我们需要将概念模型转化为数据库表,并确定表之间的关系和约束条件。 1. 表设计:根据概念模型,设计出对应的数据库表,并确定每个表的列和数据类型。每个表应该有一个主键,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索引和约束。 2. 关系建立:根据概念模型中的关系,将其转化为数据库表之间的外键关系。外键可以用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3. 索引和约束:根据具体需求,为表添加索引和约束。索引可以提高查询性能,约束可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五、物理设计 物理设计是指确定数据库表在物理存储介质上的具体实现方式。在物理设计阶段,我们需要考虑存储空间、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因素。 1. 存储空间:确定表的存储方式和存储结构,例如使用InnoDB引擎还是MyISAM引擎,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和字段长度,以节省存

请简要描述数据库设计概念

请简要描述数据库设计概念 数据库设计概念简述 什么是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指为了满足数据管理需求而创建和组织数据库的过程。 •通过数据库设计,我们可以创建逻辑结构清晰、高效的数据库,以便存储、查询和管理数据。 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性 •数据库设计是构建稳定、可靠的数据库的基础,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和数据的准确性。 •合理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数据操作和管理的效率,降低数据冗余和不一致性的风险。 数据库设计的主要概念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数据实体、属性和实体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等。

实体 •实体是数据库中可以独立存在并具有唯一标识的对象或现实世界中的个体。 •在数据库设计中,实体用来表示需要存储和管理的具体数据。属性 •属性是实体所具有的特征或者描述性的信息。 •属性可以是实体的各种属性、特性、状态和关联等。 关系 •关系是不同实体之间的联系,用于表示实体之间的关联和依赖关系。 •数据库设计中的关系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等。 主键 •主键是用于唯一标识每个实体的属性或组合属性。 •主键的作用是保证实体的唯一性,并用于实体间的关联。 外键 •外键是建立实体间关系的属性或组合属性。 •外键是指一个表中的字段,它与另一个表的主键形成关联。

数据库范式 •数据库范式是数据库设计中用来规范化和优化数据库结构的理论原则。 •数据库设计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范式要求,将数据库结构规范化到不同的程度。 正规化 •正规化是指将关系数据库设计规范化到一定程度的过程。 •通过对数据库进行正规化,可以减少数据冗余和不一致性的问题。反规范化 •反规范化是为了提高数据库性能而有意冗余和重组数据库的过程。•反规范化可以通过减少关联表、增加冗余字段等方式来提高查询和操作性能。 总结 数据库设计是为了满足数据管理需求而创建和组织数据库的过程。在数据库设计中,我们需要了解数据模型、实体、属性、关系、数据 库范式、正规化和反规范化等重要概念,并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 和优化。一个良好的数据库设计能够提高数据的管理效率、保障数据 的准确性,并为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提供支持。

数据库设计 概念模型

数据库设计概念模型 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分析,将数据模型抽象化并 转化为数据库表结构的过程。在数据库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数据存储、数据完整性、数据操作效率等方面的因素,以满足业务需求并提高系 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进行数据库设计之前,需要对业务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和了解。通过与业务方沟通,了解其需要存储和处理哪些数据,以及数据之间 的关系和约束条件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模型的概念设计,可以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属性,从而更好地进行数据库 设计。 数据模型通常使用实体关系模型(Entity-Relationship Model, 简称ER模型)进行表示。在ER模型中,有三个基本概念,即实体、 属性和关系。实体表示业务中需要存储的具体的对象,属性表示实体 的特征,关系表示实体之间的关联或依赖关系。 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可以首先确定实体及其属性。实体通常表 示一个业务对象,如用户、订单、产品等。属性表示实体的特征,可

以分为实体属性和关联属性。实体属性是独有于一个实体的属性,关联属性是与其他实体相关的属性。 在确定实体和属性后,需要确定实体之间的关系。关系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三种类型。一对一关系表示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之间的唯一对应关系;一对多关系表示一个实体可以对应多个其他实体,而一个其他实体只能对应一个实体;多对多关系表示两个实体之间可以相互对应多个实体。 在确定实体和关系后,需要确定主键和外键。主键是用来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它的值在整个实体集合中是唯一的。外键是用来建立实体之间联系的属性,它引用了另一个实体的主键。 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和约束条件。数据完整性是指对数据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进行保证。常用的数据完整性约束包括主键约束、唯一约束、非空约束、默认值约束和检查约束等。 主键约束保证了主键的值在整个实体集合中的唯一性;唯一约束保证了某个属性值的唯一性;非空约束保证某个属性值不能为空;默

数据库设计的概念结构与逻辑结构

数据库设计的概念结构与逻辑结构 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实际需求,通过对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设计出适合特定应用的数据库结构。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概念结构和逻辑结构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概念结构是对数据的抽象和整体视图,而逻辑结构则是具体的数据组织和存储方式。本文将以深度和广度的方式,探讨数据库设计的概念结构与逻辑结构,帮助您更全面地理解这一重要的主题。 一、概念结构的重要性 概念结构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它是对现实世界实体及其之间关系的抽象表示。在概念结构中,数据独立性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通过概念结构的设计,可以更好地理解实际需求,并建立起数据库的整体框架。 概念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灵活性等因素。在设计概念结构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实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实体的属性。还需要考虑到数据的抽象程度,以确保数据模型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二、逻辑结构的设计原则 逻辑结构是基于概念结构的,它是对数据的具体组织和存储方式的描述。在设计逻辑结构时,需要考虑到具体的数据类型、索引、键值等

因素。还需要考虑到数据的查询和更新操作,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在设计逻辑结构时,需要遵循一些重要的设计原则。首先是数据的规 范化,通过将数据分解成更小的数据单元,以减少数据冗余和提高数 据的一致性。其次是数据的完整性约束,通过定义一些约束条件,来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最后是性能优化,通过合理设计索引、 分区等方法,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 在我看来,概念结构和逻辑结构是数据库设计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概念结构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基础,它决定了数据库的整体框架和结构。而逻辑结构则是具体实现的过程,它决定了数据的存储和操作方式。 在实际的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概念结构和逻辑结构的设计需要相互配合。只有在概念结构设计完善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实现逻辑结构的 设计。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这两者,以适应实际业务需求的变化。 总结与回顾 在本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数据库设计的概念结构与逻辑结构。首先 分析了概念结构的重要性,强调了数据独立性和灵活性的重要性。然 后介绍了逻辑结构的设计原则,包括数据规范化、完整性约束和性能

系统数据库概念设计

系统数据库概念设计 系统数据库概念设计是指对系统数据库进行设计和规划,制定数据库结构和组织方式,确定数据库实体和关系以及属性定义等。系统数据库是指应用程序所使用的数据的集合,在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对于系统数据库概念设计需要仔细考虑,确保系统数据库能够满足应用程序的需求,有利于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的提升。 在系统数据库概念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系统的需求分析,通过对系统所需数据的分析和叙述,确定数据的类型、范围和数量,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系统数据库的需求。 其次,需要进行实体关系模型,即ER模型的设计。ER模型是基于实体、关系和属性这三个概念的数据库模型,它能够表达实体之间的复杂关系,确定存储数据的实体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提供对数据的整体描述和系统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在ER模型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实体之间的联系,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关系,同时还需要对关系的属性进行定义,以确保数据库能够储存相关的数据。 在确定了ER模型之后,需要对数据库的结构进行设计。首先,需要确定数据库的基本框架,包括数据库的名称、文件存储位置、访问权限等,以便系统能够对其进行管理。其次,需要在数据库中建立表格以

储存数据,包括实体表和关系表。实体表用于存储实际的数据,关系表则用于存储实体之间的关系。在建立表格时,需要注意到属性的类型、大小,确保储存的信息是规范的、通用的和有效的。 最后,在数据库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安全性和性能的问题。安全性是系统数据库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需要对系统进行合适的权限设计,以防数据泄露或非法访问。性能则是系统数据库必须考虑的另一个方面,需要对数据库进行索引和优化等操作,从而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总之,系统数据库概念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通过系统数据库概念设计,可以确保系统数据库能够满足系统的需求,提高系统可靠性和性能,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作和应用。

典型数据库架构设计

典型数据库架构设计

一、用户中心 用户中心是一个常见业务,主要提供用户注册、登录、信息查询与修改的服务,其核心元数据为:User(uid, uname, passwd, sex, age,nickname, …) 其中: •uid为用户ID,主键 •uname, passwd, sex, age, nickname, …等为用户的属性 数据库设计上,一般来说在业务初期,单库单表就能够搞定这个需求。 二、图示说明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后文图片说明较多,其中: •“灰色”方框,表示service,服务 •“紫色”圆框,标识master,主库 •“粉色”圆框,表示slave,从库 三、单库架构 最常见的架构设计如上: •user-service:用户中心服务,对调用者提供友好的RPC接口 •user-db:一个库进行数据存储 四、分组架构

什么是分组? 答:分组架构是最常见的一主多从,主从同步,读写分离数据库架构: •user-service:依旧是用户中心服务 •user-db-M(master):主库,提供数据库写服务 •user-db-S(slave):从库,提供数据库读服务 主和从构成的数据库集群称为“组”。 分组有什么特点? 答:同一个组里的数据库集群: •主从之间通过binlog进行数据同步 •多个实例数据库结构完全相同 •多个实例存储的数据也完全相同,本质上是将数据进行复制 分组架构究竟解决什么问题? 答:大部分互联网业务读多写少,数据库的读往往最先成为性能瓶颈,如果希望:•线性提升数据库读性能 •通过消除读写锁冲突提升数据库写性能 •通过冗余从库实现数据的“读高可用” 此时可以使用分组架构,需要注意的是,分组架构中,数据库的主库依然是写单点。一句话总结,分组解决的是“数据库读写高并发量高”问题,所实施的架构设计。五、分片架构 什么是分片? 答:分片架构是大伙常说的水平切分(sharding)数据库架构: •user-service:依旧是用户中心服务 •user-db1:水平切分成2份中的第一份

数据库设计基础

4.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数据:实际上就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的特点:有一定的结构,有型与值之分,如整型、实型、字符型等。而数据的值给出了符合定型的值,如整型值15。 数据库:是数据的集合,具有统一的结构形式并存放于统一的存储介质内,是多种应用数据的集成,并可被各个应用程序共享。 数据库存放数据是按数据所提供的数据模式存放的,具有集成与共享的特点。 数据库管理系统:一种系统软件,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纵、数据维护、控制及保护和数据服务等,是数据库的核心。 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 (1)数据模式定义:即为数据库构建其数据框架; (2)数据存取的物理构建:为数据模式的物理存取与构建提供有效的存取方法与手段; (3)数据操纵:为用户使用数据库的数据提供方便,如查询、插入、修改、删除等以及简单的算术运算及统计; (4)数据的完整性、安生性定义与检查; (5)数据库的并发控制与故障恢复; (6)数据的服务:如拷贝、转存、重组、性能监测、分析等。 为完成以上六个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以下的数据语言: (1)数据定义语言:负责数据的模式定义与数据的物理存取构建; (2)数据操纵语言:负责数据的操纵,如查询与增、删、改等; (3)数据控制语言:负责数据完整性、安全性的定义与检查以及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 数据语言按其使用方式具有两种结构形式:交互式命令(又称自含型或自主型语言)宿主型语言(一般可嵌入某些宿主语言中)。 数据库管理员:对数据库进行规划、设计、维护、监视等的专业管理人员。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员(人员)、硬件平台(硬件)、软件平台(软件)五个部分构成的运行实体。 数据库应用系统:由数据库系统、应用软件及应用界面三者组成。 文件系统阶段:提供了简单的数据共享与数据管理能力,但是它无法提供完整的、统一的、管理和数据共享的能力。 层次数据库与网状数据库系统阶段:为统一与共享数据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系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点:数据的集成性、数据的高共享性与低冗余性、数据独立性(物理独立性与逻辑独立性)、数据统一管理与控制。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 (1)概念模式: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全体用户公共数据视图; (2)外模式:也称子模式与用户模式。是用户的数据视图,也就是用户所见到的数据模式;(3)内模式:又称物理模式,它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 数据库系统的两级映射: (1)概念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射; (2)外模式到概念模式的映射。 数据独立性:(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物理:当内模式发生变化时,逻辑结构不变。 逻辑:应用程序和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当逻辑结构发生变化时,应用程序可以不做修改。 4.2 数据模型

数据库设计实例需求分析概念结构逻辑结构

数据库设计实例分析 一、需求分析实例 现要开发高校图书管理系统;经过可行性分析和初步的需求调查,确定了系统的功能边界,该系统应能完成下面的功能: 1读者注册; 2读者借书; 3读者还书; 4图书查询; 1、数据流图 顶层数据流图反映了图书管理系统与外界的接口,但未表明数据的加工要求,需要进一步细化;根据前面图书管理系统功能边界的确定,再对图书管理系统顶层数据流图中的处理功能做进一步分解,可分解为读者注册、借书、还书和查询四个子功能,这样就得到了图书管理系统的第0层数据流图 从图书管理系统第0层数据流图中可以看出,在图书管理的不同业务中,借书、还书、查询这几个处理较为复杂,使用到不同的数据较多,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即构建这些处理的第1层数据流图;下面的图8-7分别给出了借书、还书、查询子功能的第1层数据流图 2、数据字典 数据项 数据项名称:借书证号 别名:卡号 含义说明:惟一标识一个借书证 类型:字符型 长度:20 …… 数据结构 1名称:读者类别 含义说明:定义了一个读者类别的有关信息 组成结构:类别代码+类别名称+可借阅数量+借阅天数+超期罚款额 2名称:读者 含义说明:定义了一个读者的有关信息 组成结构:姓名+性别+所在部门+读者类型 3名称:图书 含义说明:定义了一本图书的有关信息 组成结构:图书编号+图书名称+作者+出版社+价格 ……

数据流 1数据流名称:借书单 含义:读者借书时填写的单据 来源:读者 去向:审核借书 数据流量:250份/天 组成:借书证编号+借阅日期+图书编号 2数据流名称:还书单 含义:读者还书时填写的单据 来源:读者 去向:审核还书 数据流量:250份/天 组成:借书证编号+还书日期+图书编号 …… 数据存储 1数据存储名称:图书信息表 含义说明:存放图书有关信息 组成结构:图书+库存数量 说明:数量用来说明图书在仓库中的存放数 2数据存储名称:读者信息表 含义说明:存放读者的注册信息 组成结构:读者+卡号+卡状态+办卡日期 说明:卡状态是指借书证当前被锁定还是正常使用 3数据存储名称:借书记录 含义说明:存放读者的借书、还书信息 组成结构:卡号+书号+借书日期+还书日期 说明:要求能立即查询并修改 …… 处理过程 1处理过程名称:审核借书证 输入:借书证 输出:认定合格的借书证 加工逻辑:根据读者信息表和读者借书证,如果借书证在读者信息表中存在并且没有被锁定,那么借书证是有效的借书证,否则是无效的借书证; …… 二、概念结构设计实例 1.标识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实体和属性 参照数据字典中对数据存储的描述,可初步确定三个实体的属性为: 读者:{卡号,姓名,性别,部门,类别、办卡日期,卡状态} 读者类别:{类别代码,类别名称,可借阅天数、可借阅数量,超期罚款额}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1.引言 1.1 概述 引言是一篇文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为读者提供了对后续内容的概览和背景信息。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步骤。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是指如何将现实世界的数据抽象转化为数据库模型的过程,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实现数据库的高效管理。 在数据库中,逻辑结构描述了数据之间的关系和约束,以及数据的组织方式和访问方法。它是数据库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到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用性。 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首先,我们将介绍数据库逻辑结构的定义和重要性。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逻辑结构对于数据库功能和性能的影响,并解释为什么设计良好的逻辑结构是构建高效数据库的关键。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的步骤。这些步骤包括需求分析、实体-关系图设计、关系模式设计、范式化和索引设计等。我们将逐一介绍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方法,并提供相关的示例和实践建议,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设计原则。

最后,我们将对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设计步骤的重要性。一个合理和高效的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能够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维护性,降低数据冗余和错误的风险,并提供用户友好的数据访问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希望读者能够理解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来设计和优化实际的数据库系统。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数据库管理员,都可以从本文中获得有关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的宝贵信息和实用建议。 为了更好地说明我们的观点和理论,我们将使用一些实际案例和示例来支持我们的论述。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在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领域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 1.2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呈现信息的组织方式和篇章的逻辑结构。良好的文章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逻辑性。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对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步骤进行整体的概述,明确文章的目的和重要性,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认知框架。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将详细介绍数据库逻辑结构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设计数据库逻辑结构的具体步骤。在定义数据库逻辑结构的同

第二章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

第二章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 将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即概念模型)的过程就是概念结构设计。它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步骤。 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数据模型。 •概念模型。 •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第一节数据模型 一、数据 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也是数据模型的基本元素。 1.数据 在数据库中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是存储的基本对象。 计算机是人们解决问题的辅助工具,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对问题存在条件及环境参数的正确描述,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可以直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世界,为了把这些描述传达给计算机,就要将其抽象为机器世界所能识别的形式。例如,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用以下语言来描述一块主板:编号为0001的产品为“技嘉主板”,其型号为GA-8IPE1000-G,前端总线800MHz。如果将其转换为机器世界中数据的一种形式则为:0001,技嘉主板,GA-8IPE1000-G,800MHz。因此从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到机器世界中的符号记录形式的数据,还需要一定的转换工作。 2.数据描述 在数据库设计的不同阶段都需要对数据进行不同程度的描述。在从现实世界到计算机世界的转换过程中,经历了概念层描述、逻辑层描述及存储介质层描述三个阶段。在数据库的概念设计中,数据描述体现为“实体”、“实体集”、“属性”等形式,用来描述数据库的概念层次;在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中,数据描述体现为“字段”、“记录”、“文件”、“关键码”等形式,用来描述数据库的逻辑层次;在数据库的具体物理实现中,数据描述体现为“位”、“字节”、“字”、“块”、“桶”、“卷”等形式,用来描述数据库的物理存储介质层次。 二、数据模型 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对象、过程等客观系统中感兴趣的内容的模拟和抽象表达。如一座大楼模型、一架飞机模型就是对实际大楼、飞机的模拟和抽象表达,人们从模型可以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数据模型也是一种模型,它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数据模型一般应满足三个要求:一是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二是容易被人们理解;三是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一种数据模型能同时满足这三方面的要求在目前是比较困难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