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一、选择题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经济社会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矛盾

2、实践要求: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

二、简答论述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我们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从狭义上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

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讲,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

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

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

马克思主义。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

1、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和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说,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来说,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说,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一)理论来源之一: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二)理论来源之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三)理论来源之三: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对未来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作了许多构想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5、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 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

古希腊的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原子之间存在着虚空,无数原子从古以来就存在于虚空之中,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毁灭,它们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着构成万物。

赫拉克里特:火是万物的本原

阿那克西米尼:万物的始基是“空气”

“五行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评价:★正确性——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直观性、猜测性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

3、(1)意识的起源: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其次,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4、(1)意识能动作用的含义: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2)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能动作用最突出的表现

第四,人的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相对静止的含义:静止是指物质运动中的相对稳定状态,是运动的特殊表现形式。它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指某一事物相对于其他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二是指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运动观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联系的含义:★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具有多样性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上升性的运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二、简答论述

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含义及其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含义:

A、恩格斯的物质定义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B、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

第一、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它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指出了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区别,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它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主要内容

(一)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1、客观物质性

2、自觉能动性:世界是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

3、社会历史性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1、物质生产劳动实践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3、科学实验

3、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二、三点内容同上)

(四)社会生活实践性的体现: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1)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3)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是任何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2)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3)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4)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

★5、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其它规律和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6、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连接、相互依存。(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由客观世界范围的极其广大和事物发展的无限性决定的。)

(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关于食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

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7、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实践意义。

(一)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4)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二)质量互变规律的实践意义

第一,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要把远大目标和埋头苦干精神结合起来。

第二,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是质量互变规律的运用和体现。

第三,循序渐进、防微杜渐是质量互变规律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的具体体现。

8、什么是辩证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第二章

一、选择题

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认识的客体:是指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的范围,并成为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关系既是实践关系的产物,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是实践关系的必要条件★绝对主义:

A、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B、否定真理是一个过程,即否定真理的发展

※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是绝对主义的表现

★相对主义:

A、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把真理看成是主观的东西, 导致怀疑主义或诡辩

二、简答论述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①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

②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实践的发展不断地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对新课题的探索和回答,

形成新的理论

②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

③实践不断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1、指出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1)认识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反映与被

反映的关系

A、主体是反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

B、主体反映客体只有通过主体改造客体的

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2)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改造与被改

造的关系

A、主体是改造者,客体是被改造者

B、实践不仅改造主体,同时也改造客体

C、实践关系是主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3)价值关系:客体对主体的利益关系,即

客体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和利益的特性

2、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二者相互区别:

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外部现象的联系,特点是直接性、具体性

B,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内部本质规律的联系,特点是间接性,抽象性

(2)二者相互联系

A、二者相互依赖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和发展到理性认识

B,二者相互渗透

4、怎样理解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内容的是客观的: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二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2)真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①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指真理是通过语言、思维的方式表达的

②唯心主义真理观:否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

(3)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同主观真理论划清界限

5、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2)二者的联系:A、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B、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辨证关系的意义

(1)在理论上,是反对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武器

(2)在实践上,指导我们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6、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应该是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东西,而唯一能够满足这个要求的,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实践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决定的。(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是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桥梁,人们只

有通过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结果相比较,最后得出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结论)

7、价值具有哪些特点?

1、价值具有客观性。

首先,人的需要的客观性

其次,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具有客观性

最后,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

2、价值具有主体性

—指主体性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

一种创造关系

3、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4、价值具有多维性

(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又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

※辨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1)这是主观真理论的观点,违背了真理客观性原理。

(2)真理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真理是一元的,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第三章

一、选择重点

※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存在(social being)—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个体意识是主体为个人的社会意识,它是个人独特的社会经历和社会地位的反映。个体意识包括:自我意识、环境意识、个人与环境关系意识等内容。

※群体意识是社会共同体的共同意识,是对群体共同的社会经历、社会地位和社会条件的反映。群体意识包括:家庭意识、集体意识、团体意识、行业意识、阶层意识、阶级意识、民族意识和社会整体意识等。

※社会心理是低水平、低层次的社会意识,它是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系统、不定型的社会意识。阶级心理、民族心理、行业心理、时代心理等。

★意识形态是指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具体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非意识形态主要包括自然科学、一部分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如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它不具有阶级性。

★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自然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生产力的构成要素:A、基本(实体性)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B、智能性(非实体性)要素:科学技术、科学管理

?★劳动资料:

?※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的总和

?※包括生产工具、交通运输、动力能源、仓库贮藏、自动控制、信息传

输等诸多子系统

※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因素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这是决定国家阶级性质的方面。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方式,即政权构成形式二、简答论述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2)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的重要意义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4、怎样理解“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1)、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

(2)、因为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

平衡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都是最高的;某些发展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A、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的变革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A、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

B、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决定上层建筑的调整或变革。

(2)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

求。

★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体力劳动者和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脑力劳动者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直接参加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7、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第三,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8、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它对现代生产力发展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2)它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和基础。

(3)它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4)它是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的体现。

★9、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二,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的分配关系。

★10、对阶级斗争的理解主要把握四点:

(1)、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

(2)、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4)、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

★11、如何理解“时势造英雄”

?(1)“时势”即时代条件,它为英雄人物提供了施展自己才能的历史舞台,为英雄人物提供了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时势锻炼了英雄人物、时势筛选了英雄人物,时势召唤了英雄人物。

?(2)任何英雄人物,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才能起到推动历史前进的积极作用。

第四章

一、选择重点

★两种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的含义:是与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条件:

A、社会分工

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资本积聚是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增大其规模的一种形式※资本集中是把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为大资本,它是通过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或组织股份公司的方式而实现的个别资本迅速增大的一种方式。

※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资本周转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反之,资本周转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越慢

资本主义法制:第一个基本原则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第二个基本原则是“主权在民”

第三个基本原则是分权与制衡原则

第四个基本原则是人权原则

二、简答论述

1、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A、二者的对立(四点)

一是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二是使用价值是一个永恒范畴;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

三是不同使用价值的质不同,量不能比较;价值的质相同,量可以比较。

四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

B、二者的统一:二者存在于商品中

第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第二,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

A、是货币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

B、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它自身是商品,具有价值。

C、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A、含义: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职能。

B、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C、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W—G—W)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

A、含义:商品在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等职

能。

B、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有两种情况(2000年文科考研题)

其一,商品流通领域清偿债务;

其二,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

C、评价: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促进了商品流通;债权债务关系带来的危机可能性

(5)世界货币

★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否违背价值规律?

※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因为:

第一,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

第二,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第三,价格的变化不会无限脱离价值,说明价格归根到底受价值制约。

※4、价值规律的作用

(1)积极作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消极后果

其一,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

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其三,可能出现比例失调,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5、评析:★★2001年春运期间,铁道部做出火车票提价20%-30%的决定。火车提价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结合价值规律)第一,火车涨价可以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调节客流,缓解春运客流过分集中对正常运输秩序的冲击。2000年春运实行浮动价格,使客流高峰时间分别是前、延后了3天,确实起到了削峰的作用。2001年北京地区春运期间日均客流最高峰只有47万人次,远低于2000年“五一”节的60万人次,这说明“价格”杆杠确实起到了调节客流的作用。

第二,有利于改善运输企业经营状况,调动运输企业增加运力的积极性。在实行上浮票价之前,铁路部门把春运当成包袱,实行火车票价格向上浮动后,由于增运增收,春运已经成为各种运输方式积极争夺的市场,这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

6、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实践意义: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7、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A、区别:

?第一,超额剩余价值是由个别资本家获得的;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资产阶级都能获得的。

?第二,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整个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长期的、稳定的。

?第三,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是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本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

普遍提高。

B、联系:

?第一,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的范畴。

?第二,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8、★辨析: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1)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3)由于各个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4)该命题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

第五章

一、选择重点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货币政策:

※对利率调节和货币流通量调节

※调控货币量的三大手段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1)最惠国待遇原则(2)非歧视待遇原则

(3)国民待遇原则(4)互惠原则

(5)透明度原则(6)关税减让原则

公务员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公务员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基础知识点汇总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6、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7、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8、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华版)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 及其基本特征 1,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恩格斯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何者第一,有无同一)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②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④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2)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3)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4)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两个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5)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①社会历史根源、②阶级根源、③认识论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 (6)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7)马克思主义的特征:(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 (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 ① 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发展变化的。没有认为世界统一) ② 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 ③ (8)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辩证法: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 (2)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产生条件:①社会历史条件②自然科学前提③思想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基本特征:★★ ①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 ②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理论体系(内容); ③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阶级属性、根本特征、社会作用)。 二、物质与意识 1.辩证唯物主义 的物质观 2.意识的起源、 本质与作用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③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①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② 哲学的基本问题 ③ 哲学的主要派别 ①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 意识的本质 ③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④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①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编辑本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K.马克思和F.恩格斯创立的学说。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时已经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恩格斯在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1886年专门作了说明。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编辑本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马哲的诞生是当时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资本主义已经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成熟的无产阶级,欧洲无产阶级正从一个自在的阶级逐渐成长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工人运动兴起需要科学理论指导;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是对当时欧洲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人类哲学思维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的批判继承与创造性的发展。 为马哲的创立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直接理论来源: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特别是他们的劳动价值论;19世纪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基佐、米涅、梯叶里关于阶级斗争作用的论述;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马哲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哲学与人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积极意义

一.哲学是什么? 教材上的定义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 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却说: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两者的论述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前者是从哲学的构成方面来说的,后者则强调了哲学对人生意义。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冯友兰先生的观点。 学习哲学的目的是指导人生,只有学以致用才是哲学最高的境界。 二.比较各哲学流派,我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最为直接有效。 下面,我将简单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宗明义,他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他要求我们的实践活动都要坚持物质第一性,客观看待我们的世界。可以说,马克思的唯物论思想是对唯心主义最彻底的打击。他对人们的思考方式,实践方式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人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而实践的前提是认识我们的世界。有人把实践建立在“想当然”的基础上,论文格式因此有了空中楼阁这样的闹剧;有人把实践的成败寄托给“神仙魔法”,于是有了邪教这样的社会毒瘤。可见,认识的偏失直接导致实践的失误。好在,马克思主义用强有力的证据向我们展示了科学的认识方法,他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没有神仙魔法,要改变世界,要完善人生就只能靠自己去实践。因此,我相信,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才会有能力科学的规划自己的人生,而清醒的标准是什么?是能看清世界的本质,正确认识自我。可以说,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他不但指出了事物的联系,还提出了科学的方法论。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都表明唯物辩证法有着科学的本质和惊人的魅力。对人生而言,辨证的看待人生,规划人生也极为重要。比如,眼下正处于高中阶段的我,我要知道我所面对的主要矛盾是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要学会抓住知识的重点;学科之间要统筹兼顾,清楚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要有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勿容置疑,生活里处处都是哲学,处处都有辩证法。 历史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可以理解并运用这些辩证法,按规律办事,势必会有所斩获的。钱学森先生曾在一封信里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他的工作和生活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由此可见,一个懂得规划人生的人,就要辨证的看待自己的人生,为人生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目标,在不同人生的环境里用不同的方式自我发展。 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格塑造也极有帮助。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的真正价值是贡献。历史也证明,任何违背人民意愿,伤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都会被人民的力量所消灭。因此,马克思主义教会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如何去实现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作为这个国家的一员,我很欣赏里根总统的那句名言:不要问祖国给了你什么,先问问自己为祖国做过什么。是呀,当我们这样或那样抱怨我们的社会时,我们问过自己的责任吗?问过我们为国家贡献过什么吗?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只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这样的人生还算有意义吗?古往今来,死去的王侯将相多得多,但能被人记起的又有几人。能被人们记住是大义凌然的民族英雄,是甘于奉献的正人君子。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赋予人生以目的和意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心灵深层的伟大创造,其主旨即在于使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地升华,论文格式在精神境界的升华中崇高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修养与创造,是人们追求崇高的过程,也是使人们自己崇高起来的过程。 参考文献: 《哲学常识》——人民教育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世界知识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央党校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阅读书目

阅读书目 一、马克思恩格斯原著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3、《德意志意识形态》 4、《共产党宣言》 5、《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6、《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二、中文专著 陈先达.处在夹缝中的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黄枬森.哲学的科学之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陶德麟.哲学的现实与现实的哲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孙正聿. 哲学通论.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孙正聿. 思想中的时代.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俞吾金. 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俞吾金. 俞吾金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李德顺. 价值论(2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欧阳康. 哲学研究方法论.武汉:武汉汉大学出版社,1998 吴晓明. 形而上学的没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吴晓明等.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张一兵. 神会马克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张一兵. 回到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丰子义. 发展的反思与探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王南湜. 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衣俊卿. 文化哲学.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 任平. 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仰海峰. 形而上学批判.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邹诗鹏. 生存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贺来. 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刘森林. 辩证法的社会空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袁贵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杨耕. 为马克思辩护.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杨耕. 杨耕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张曙光. 个体生命与现代历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张曙光. 生存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吴向东. 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兰久富. 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沈湘平. 理性与秩序.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罗松涛. 面向时间本身——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1893-1917)〉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生活中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很多啊,在生活中都有所体现啊,你说的是哪个哲学原理呢.比如说,看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应用到生活中可以就是说看一个人的时候要看到他以后,而不仅仅是看现在. 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这些年轻人不禁想起在校时枯燥的政治课:老师在前面高谈阔论,我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通常大家都把它的乏味度提的比高数还高,数学题至少还有几个“书生”(也就是“呆子”)啃的津津有味,而马列主义NOWAY,NOONE! 当然,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面我就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会的几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以简单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a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 A.唯物主义 B.二元论 C.唯心主义 D.怀疑论

2011年中山大学812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马哲原理和马哲原著)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中山大学812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马哲原理和马哲原著)考研真题及详解 —、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马克思《莱茵报》时期苦恼的“疑问”及在其思想发展历程中的影响。 答:马克思在《莱恩报》时期最苦恼的就是形而上学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以及物质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问题。该问题对其思想发展历程的影响如下: (1)辩证唯心主义 早年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他认为只要有一套正确的理论就能使得人类向前发展。马克思在这时期在哲学上的基本倾向属于辩证唯心主义。 (2)转向社会主义 《莱茵报》同官方以及其他报刊的论战是推动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动因,也是推动他研究法国社会主义的原因。 (3)批判形而上学 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进一步强调了哲学对时代、对人民的依赖性。在《第179号“科隆日报”社论》中,他批判了形而上学和现实割裂开来的错误观点,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家“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尽管这时马克思仍然把哲学看成是世界发展的动力,但是注重哲学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强调哲学不能脱离时代、脱离人民,预示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方向。马克思对形而上学信仰开始产生怀疑和动摇,而且马克思这时期哲学思想的进展还导致他与以布·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分道扬镳。 (4)转向唯物主义 《莱茵报》时期的斗争实践使马克思的思想已发生变化。他接触到大量的社会现实问

题,特别是物质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问题。尽管当时马克思还是从理性原则出发,力图用“普遍理性”战胜私人利益,但是现实社会生活却总是私人利益占了上风。宣传“普遍理性”的《莱菌报》被查封使马克思认识到个人的实践生活才是历史的本源,形而上学的发展不能代替现实的发展。这时期马克思完成了他同形而上学真正的决裂,逐渐向唯物主义转变,并第一次批判了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 2.简述“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佘化了的人类”这句话的内涵。 答:这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马克思指明了自己的哲学即新唯物主义同旧哲学即旧唯物主义在理论立足点和根本目的上的对立。 (1)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和根本目的 ①立足点 旧唯物主义忽视人的实践性,因而不了解人的社会性及其历史发展,它的立脚点是脱离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个人。旧唯物主义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他们把作为私人利益关系总和的社会,看成纯粹私人根据个人动机不受约束地去追求私利的领域。 ②根本目的 旧哲学家们不懂得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因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目的只是“认识世界”,而马克思认为重点在于“改造世界”。 (2)新唯物主义立足点和根本目的 ①立足点 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及由此而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第小题 1 分,共30 分)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b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b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d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5、相对静止是指 c 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6、时间和空间是c 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 c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a 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 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 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 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 d a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 d、抽象的可能性 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d 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c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c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 15、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d a伟人之言b、吾人之心 c、众人意见 d、社会实践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c a —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7、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b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哲学的基本问题(3) 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含本体论与认识论两方面。本体论:思维和存在或者精神与物质何者是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它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它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物质(103) 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相对静止(111) 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4、规律(120) 指物质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5、意识(130)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6、联系(143) 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以及它们内部诸要素、成分、阶段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7、发展(147) 指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前进的过程。 8、矛盾(150) 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9、量变(159) 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10、质变(159) 指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由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11、否定之否定(164) 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12、客观真理(236) 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13、人口(248) 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 14、生产力(254) 指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15、精神生产(263) 精神生产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它本质上是人的脑力劳动过程。在精神生产中,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试题

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一)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马克思是如何提出和阐述科学实践观的,其重要意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涵义及其意义 (二)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1.《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 2.《共产党宣言》所阐发的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及其关系 3.《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的阐述 4.《共产党宣言》关于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问题的理解 (三)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恩格斯是怎样分析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和根本缺陷的 2.恩格斯是如何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的 3. 恩格斯是怎样分析和评价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和核心 2、如何理解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对性和绝对性的道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3、为什么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八)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是如何论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坚持改革开放的 2、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有何重大意义 3、如何理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九)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正确认识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十)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大纲 课程号:02330101 新课号:PHI-0-100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开课学期:春季 周学时: 2 学分:2 先修课程: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 一、基本目的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考察,帮助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精神实质,学习、借鉴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经验。特别注重两个方面:一是突出发掘马克思哲学源头,重新理解马克思,真正看清马克思哲学创新的思想底蕴、精神实质与当代价值、现代意义;二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全球化与中国化的时代潮头,为建构新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作哲学奠基。 二、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历史规律、历史经验。 第一阶段,即“第一个五十年”,大体是1844—189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形态,为教学内容的第一篇或第一单元,包括四个时期:第一,青年马克思哲学创新铺垫期,——青年马克思的理论来源、三大理想、三大转变;第二,1843—1848年,早年马克思哲学创新关键期;第三,1848—1871年,中年马克思哲学创新深化;第四,1872—1883年,晚年马克思哲学创新升华期、恩格期著作,尤其是晚年的《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自然辩证法》、后期书信,应结合以马克思为主的哲学创新来理解。 第二阶段,即“第二个五十年”,约1895—194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次生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俄国化为主要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为东西两大潮头,重点突出列宁哲学三部曲:《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认识论、《哲学笔记》中的辩证法、列宁最后著作中的社会主义观;对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等人与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作出新的反思。 第三阶段,即“第三个五十年”,约1945—199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再生形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主流形态;苏东剧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生曲折的历史教训;世界之交,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新走向与新问题。 三、教学方式 四个要点:“问题引入,原著铺路,还原历史,面对当代”。“问题引入”,就是开门见山地提出当代现实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尖锐问题,以及同学们先入为主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迷惑,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和本来面目究意是什么样”的问题,激发大家在课内、课外自己读原著。“还原历史”,我们力图突破原来苏联模式哲学教科书对马克思哲学简单化的理解,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实质。“面对当代”,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当代,为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作出哲学奠基。 四、推荐教材或参考书/参考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一卷本),黄楠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复习

总复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在文化中的地位,最准确的说法是 ( ) A.哲学高于文化 B.哲学低于文化 C.既依存于文化,又指引文化发展 D.哲学与文化无关联 2、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问题” ( ) A.物质第一性 B.意识第一性 C.本体论 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 ) A.唯生产力论 B.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4、在历史的真正创造者问题上,下述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 A.“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 B.伟人的活动是“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 C.“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D.无伟人就无历史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改革开放 C.三个代表 D.科学发展观 6、在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科学技术 B.劳动和实践 C.伟大人物的思想观念 D.时间 7、人的个性决定于() A.先天的禀赋 B.家庭出身 C.生理状况 D.后天的社会实践 8、认识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得到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 ) A.科学家们不断地发明创造 B.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与结合 C.社会实践的需要 D.人们追求知识的愿望 9、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 A.对同一事物有两种不相容的判断 B.思想与客观事物的不相符合 C.对立双方相互联结、相互转化的趋势 D.对立统一关系 10、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 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 ) 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 C.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 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多选少选不给分) 1、在下列命题中,包含哲学思想的有( )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物及必反,乐极生悲” D.“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E.“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B. 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与普通群众无关 C.哲学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D. 哲学是阶级利益的体现 E.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知识归纳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第一章 一: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八大原理

八大原理 一、联系的观点与发展的观点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点,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一、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两种属性:对立和统一。斗争性体现了对立属性,同一性体现了统一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①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体静止的相对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绝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二、同一性作用:①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③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斗争性作用:①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三、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一、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二、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③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点问题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家在表明他对世界的看法时所不能回避的首要问题,所有哲学家都是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来决定如何解决其他哲学问题和实践问题的方向的。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哲学派别的根本标准; ②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即可知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二、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缺陷是什么? 唯物主义发展中的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中的第一个历史形态。它认为世界起源于某种或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特点:直观性、猜测性、幻想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中的第二个历史形态。典型代表是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但物质世界是静止不动的,如果有变化也只是量的变化,没有质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在于外力的推动。它在历史上起过进步的作用,但有其历史局限性。特点: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在社会历史领域是唯心的)。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中的第三个历史形态。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唯物主义在现代的科学形态。 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什么? 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个人的心灵、意识、观念)当作世界的本原,比如“心”、“感觉”、“经验”、“意志”等;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非人类的、超自然的“客观精神”当成世界的本原,比如虚构出来的人类精神“理”、“道”、“理念”、“宇宙精神”、“神”或“上帝”等。 四、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 第一,列宁的物质定义从物质与意识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中来把握物质,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与唯心主义和二无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人的认识可以反映客观实在,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列宁的物质定义对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五、如何理解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相对静止的含义:是指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相对静止有以下基本情形:第一,物体在一定条件下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特定的运动,因而显出静止状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