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蛋白超滤管的使用及回收

蛋白超滤管的使用及回收

蛋白超滤管的使用及回收
蛋白超滤管的使用及回收

蛋白超滤管使用方法及回收再生

蛋白浓缩和换Buffer通常使用的超滤管,常用Millipore的Amicon-Ultra-15超滤管(MWCO10kD)。也有其它型号的、不同体积大小和MWCO超滤管可选,视目的蛋白的分子量与浓缩前体积、浓缩目标体积而定。可重复使用,使用一次就扔掉太浪费。

1、选择合适的超滤管,主要考虑MWCO和浓缩体积,zui常见的是Ultra-15(10kD)。到底选择多大截留分子量比较合适呢?10kDa、5kDa、还是

30kDa?通常应截留分子量不应大于目的蛋白分子量的1/3,比如目的蛋白分子量为35kDa,就可以选择10kDa截留分子量的超滤管。若目的蛋白分子量为10kD左右,则可以用截留分子量3kD的超滤管。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注意超滤膜对各种化学物质的耐受程度有所不同,表格中有。

2、新买来的超滤是干燥的,使用前加入MilliQ水,水量完全过膜,冰浴或冰箱里预冷几分钟。然后将水倒出,即可加入蛋白液,加入的多少,以不超过管顶的白线为准。操作要轻,加入蛋白液前,超滤管需要插在冰上预冷。

3、平衡。质量和重心二者都要达到平衡。注意转速和加速度不可太快,否则直接损坏超滤膜。开始离心超滤(离心机预冷至4度)。不同离心机的转速rpm 换算成g之后,有所不同。具体可参阅附件里的说明书。离心机的加速度调至zui低档,减小对膜的压力。注意,一定要等离心机达到目的转速之后,方可离开离心机,否则离心机出问题时,无法*时间处理,后果不可预测!膜与转轴的方向根据说明书调整(角转离心机的情况是膜与轴垂直)。在实际使用中,一般转速开的比说明书里的要低,这样可以延长离心管的使用寿命。

4、当浓缩到剩下1ml时,【取50ul国产Bradford溶液,加入10ul流穿,看有没变蓝色,以此判断超滤管是否漏掉蛋白。如果管漏了,将上层和流穿重新倒入新管中开始超滤。要判断是否漏管,用5mg/ml的BSA离心10min,再取流穿,跑蛋白胶或Bradford粗测】,继续加入剩下的蛋白液浓缩(在冰上操作,防止蛋白受热),直到所有浓缩液都加完为止。离心过程中注意是否发生蛋白沉淀,导致堵管。若发生沉淀,要确定沉淀的具体原因,是蛋白浓度过高还是Buffer不合适;前者可用多根超滤管同时超滤,降低浓度的办法解决,后者的方法是换不同的Buffer,直到蛋白不发生沉淀为止。

5、前面几步用以浓缩蛋白,如果要换Buffer,在总蛋白液浓缩至1ml左右的时候,轻轻加入新的Buffer(经0.22um超滤膜超滤),再浓缩至1ml左右,连续三次,zui后一次的浓缩终体积根据需要的蛋白浓度而定,一般不多于500ul,也有浓缩至200ul以内的情况。按照每次至少10倍左右的体积浓缩算,三次达到1000倍以上,基本上可以达到换buffer的目的。

6、取出zui终蛋白浓缩液的操作在冰上操作,用黄枪头(200ul)取,轻轻顺着边缘插入枪头,轻轻吹打、混匀蛋白液,注意不要碰到超滤膜,然后吸取浓缩液,每次吸接近200ul,直到吸完。管底剩下的zui后一点浓缩液不必吸

取,否则难度太大,有可能损坏超滤膜。zui后加入MilliQ水到超滤管中,没过超滤膜,防止膜失水变干。

7、以下是处理超滤管,重复利用超滤管的步骤。

8、倒出超滤管里的水,用milliQ水轻轻润洗几次,【若管底有可见的蛋白沉淀,可以先加入水,然后用枪头吹打,注意不要碰到膜,吹打至沉淀悬起,然后倒掉,不可用自来水猛冲】然后加入0.2M的NaOH溶液,室温放置20min,期间平衡超滤管。再离心10min。倒出残留的NaOH溶液,将管芯浸入MilliQ 水的烧杯(1或2L)中,放置几个小时,再换新的水,放置几个小时,不断稀释NaOH浓度。50ml管和盖子用自来水洗,内壁再用MilliQ水洗干净。

9、取出浸没的管芯,加至接近满的MilliQ水,50ml管也加满MilliQ水,将管芯慢慢放入50ml离心管,排出部分水,然后盖上盖子,放4度保存,直到下次使用。一般来说,按照上述步骤和注意事项,每根管用三四年不会坏。

蛋白质浓缩问题——超滤浓缩管的使用及保存

二、离心超滤管浓缩样品 2.1 浓缩样品 1、要浓缩的样品含盐量必须0.3M以上,含盐量低的样品须补加到0.3MNaCl。 2、在内管(附有3KD膜)中加入500μl样品,将内管套入外管。 3、对称放置离心管,14520rpm(即14000g)离心。(离心5min约浓缩2倍,10min约4倍,15min约6倍,20min约8倍,30min约10倍)。 4、离心结束后,将内管倒置套在另一个干净的离心管呢,3880rpm离心min收集浓缩后的样品。或者用移液器直接吸出内管中的样品。 2.2 浓缩管使用后的处理和保存 1、使用完的浓缩管,立即加入500μl含1MNaCl的缓冲液(此缓冲液与浓缩样品的缓冲液一致),8000rpm离心20min。 2、甩净内管中的盐溶液,将内管放入超纯水中浸泡1h。 3、内管加入超纯水500μl,8000rpm离心5min。 4、甩净内管中的水,加入500μl0.2MNaOH,8000rpm离心20min。 5、甩净内管中的NaOH溶液,用超纯水再8000rpm离心5min。 6、甩净内管中的水,放入含0.2-0.5‰NaN3的生理盐水中。 7、外管用自来水洗净后,用超纯水冲洗干净,晾干。 超滤管使用注意事项 2012-06-06 18:12:28|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蛋白浓缩和换Buffer通常使用的超滤管,常用Millipore的Amicon-Ultra-15超滤管(MWCO10kD)。也有其它型号的、不同体积大小和MWCO超滤管可选,视目的蛋白的分子量与浓缩前体积、浓缩目标体积而定。可重复使用,使用一次就扔掉太浪费。以下是个人总结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超滤管,主要考虑MWCO和浓缩体积,最常见的是Ultra-15(10kD)。到底选择多大截留分子量比较合适呢?10kDa、5kDa、还是30kDa?通常应截留分子量不应大于目的蛋白分子量的1/3,比如目的蛋白分子量为35kDa,就可以选择10kDa截留分子量的超滤管。若目的蛋白分子量为10kD左右,则可以用截留分子量3kD的超滤管。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注意超滤膜对各种化学物质的耐受程度有所不同,表格中有。 2、新买来的超滤是干燥的,使用前加入MilliQ水,水量完全过膜,冰浴或冰箱里预冷几分钟。然后将水倒出,即可加入蛋白液,加入的多少,以不超过管顶的白线为准。操作要轻,加入蛋白液前,超滤管需要插在冰上预冷。 3、平衡。质量和重心二者都要达到平衡。注意转速和加速度不可太快,否则直接损坏超滤膜。开始离心超滤(离心机预冷至4度)。不同离心机的转速rpm换算成g之后,有所不同。具体可参阅附件里的说明书。离心机的加速度调至最低档,减小对膜的压力。注意,一定要等离心机达到目的转速之后,方可离开离心机,否则离心机出问题时,无法第一时间处理,后果不可预测!膜与转轴的方向根据说明书调整(角转离心机的情况是膜与轴垂直)。在实际使用中,一般转速开的比说明书里的要低,这样可以延长离心管的使用寿命。 4、当浓缩到剩下1ml时,取50ul国产Bradford溶液,加入10ul流穿,看有没变蓝色,以此判断超滤管

蛋白质分离纯化应用超滤技术

蛋白质分离纯化应用超滤技术蛋白质分离纯化应用在发酵行业,相较与传统的分离处理,有着更大的优势。 在发酵行业中,由于传统分离工艺技术条件的限制,预处理中常有大量可溶性蛋白、大分子杂质被带入到下游工序,增加了后提取工艺的环节和负荷,影响产品质量及收率。公司为中国客户带来的超滤分离技术彻底突破这一技术瓶颈。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技术已经在中国的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等发酵工业中成熟应用,销售运行蛋白质分离纯化近300套,积累了大量工程经验。 系统特点: 适合处理高粘度、高含固量料液; 消除浓差极化,不易堵塞,易清洗; 浓缩倍数高,可使浓缩液呈糊状; 系统内各组件可独立运行或停机; 检查和更换的膜单位面积为0.1m2,意外损坏的更换成本最低;

通量大:常温过滤下,发酵液膜通量可达到100LMH以上,长时间维持稳定; 系统可逐级拓展,中试结果完全适用于工业生产,标准化模块设计,易实现全自动控制; 过滤精度高:截留分子量范围从10000-200000,比通常工业运用的无机膜过滤精度高15倍; 组件膜面积装填密度高,大大降低客户投资 选用70型膜板,有效提高了组件的膜面积装填密度, 在同等膜板规模的情况下膜面积增加了43%,大大降低了客户的投资; 膜片利用率高 使配套的膜片利用率提高了43%,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 系统兼容性好 在设计上完全兼容原有设备,原超滤设备的用户可以很便捷的得到升级,无须改动现有设备结构。 应用领域 酶制剂(各种酶浓缩提纯) 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B2、B12等)

酶反应(丙烯酰胺、对羟基苯苷氨酸等) 有机酸(乳酸、柠檬酸、衣康酸、多元酸等) 生物农药(宁南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等) 氨基酸(赖氨酸、L-苯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酸等) 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等、硫酸粘杆菌素、赤霉素) 其他发酵过程、高黏度、高含固量料液分离 任何分离工艺的创新皆离不开方案验证、系统设计、设备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与服务升级,拥有各类型专业人才,全面配合您的需求,为您提供完整的分离纯化与清洁生产的解决方案。 如何找到合适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成为了浓缩分离行业的明确目的,只有找到合适的设备工艺,才能达到最要的分离浓缩效果。

超滤膜的使用与清洗

超滤膜的使用与清洗 超滤装置标准工艺流程图 超滤膜产品性能特点 超滤膜的性能特点: 超滤膜的孔径大约0.002~0.1um,截留分子量为500-500000,其操作压力在0.07-0.1Mpa左右。海德能超滤膜的结构特点:内外表面是一层极薄的双皮层滤膜,滤膜在整张膜面上的孔径结构并不相同。不对称超滤膜具有一层极其光滑且薄(0.12微米)的孔径在不同切割分子量的内外双层表面上,此内外双层表面由孔径达16微米的非对称结构海绵体支撑层支撑,整根膜丝依靠小孔径光滑膜表面和较大孔径支撑材料的结合,从而使过滤细微颗粒的流动阻力小并且不易堵塞,独特的成型结构性能使得污染物不会滞留在膜内部形成深层污染。 超滤膜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广泛应用在矿泉水的制备、反渗透设备的预处理、自来水净化处理、海水淡化的预处理、废水回用的净化处理、去除 水中的胶体和细菌、中药有效成分进行浓缩、制备浓缩茶等行业。 超滤膜组件的性能参数:

超滤膜产品性能特点超滤膜设计参数:

注:表内数值以25℃为基准 超滤膜的药物清洗 随着超滤膜截留的污染物在膜内表面和膜孔中的不断积累,超滤膜的水通量和分离能力逐渐下降,通过反冲洗可以部分恢复膜的水通量,但反 冲洗不能达到100%的恢复效果,因此当超滤膜的水通量下降超过30%时,必须进行药物清洗,及时清除附着在超滤膜壁和膜孔中的污染物, 防止超滤膜形成不可恢复的堵塞。 药物清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循环药洗:采用RO水或超滤水配制柠檬酸液控制pH为2,经增压泵从超滤膜的进水阀处打入,自排放阀处循环回柠檬酸液,调节排放阀将压力稳定在0.25Mpa,循环清洗30分钟后,将超滤膜内的柠檬酸液冲洗干净,再配制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溶液控制pH值为12,从进水阀处打入,在0.25Mpa水压下循环清洗30分钟后冲洗干净,见下图所示。 2、药液浸泡:分别将酸洗液和碱洗液打入超滤膜后将进水阀、排放阀和调节阀全部关闭,对超滤膜密封浸泡2小时后再用超滤水冲洗干净。 3、药洗杀菌:配制pH值等于2的柠檬酸溶液或pH值等于12的氢氧化钠溶液对超滤膜进行药物清洗,并加入50ppm(mg/L)的氯或过氧氢再进行循环药洗或浸泡,同时可起到良好的灭菌作用。

超滤工作原理

超滤的工作原理 超滤(Ultrafiltration)技术是一种膜滤法,也有错流过滤(Cross Filtration)之称。它能 从周围含有微粒的介质中分离出10~100A的微粒,这个尺寸范围内的微粒,通常是指液体内的溶质。其基本原理是在常温下以一定压力和流量,利用不对称微孔结构和半透膜介质,依靠膜两侧 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以错流方式进行过滤,使溶剂及小分子物质通过,大分子物质和微粒子如 蛋白质、水溶性高聚物、细菌等被滤膜阻留,从而达到分离、分级、纯化、浓缩目的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 超滤技术的优缺点 与传统分离方法相比,超滤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 滤过程是在常温下进行,条件温和无成分破坏,因而特别适宜对热敏感的物质,如药物、酶 、果汁等的分离、分级、浓缩与富集。 2. 滤过程不发生相变化,无需加热,能耗低,无需添加化学试剂,无污染,是一种节能环保的 分离技术。 3. 超滤技术分离效率高,对稀溶液中的微量成分的回收、低浓度溶液的浓缩均非常有效。 4. 超滤过程仅采用压力作为膜分离的动力,因此分离装置简单、流程短、操作简便、易于控制 和维护。 5. 超滤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直接得到干粉制剂。对于蛋白质溶液,一般只能得到10~50%的浓度。 超滤装置是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进行,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推动容器内的活塞前进,使样液形成 内压,容器底部设有坚固的膜板。小于膜板孔径直径的小分子,受压力的作用被挤出膜板外,大 分子被截留在膜板之上。超滤开始时,由于溶质分子均匀地分布在溶液中,超滤的速度比较快。 但是,随着小分子的不断排出,大分子被截留堆积在膜表面,浓度越来越高,自下而上形成浓 度梯度,这日才超滤速度就会逐渐减慢,这种现象称为浓度极化现象。为了克服浓度极化现象, 增加流速,设计了几种超滤装置: 1. 无搅拌式超滤 这种装置比较简单,只是在密闭的容器中施加一定压力,使小分子和溶剂分子挤压出膜外, 无搅拌装置浓度极化较为严重,只适合于浓度较稀的小量超滤。 2. 搅拌式超滤 搅拌式超滤是将超滤装置位于电磁搅拌器之上,超滤容器内放人一支磁棒。在超滤时向容器 内施加压力的同时开动磁力搅拌器,小分子溶质和溶剂分子被排出膜外,大分子向滤膜表面堆积时,被电磁搅拌器分散到溶液中。这种方法不容易产生浓度极化现象,提高了超滤的速度。 4. 中空纤维超滤 由于膜板式超滤装置,截留面积有限,中空纤维超滤是在一支空心柱内装有许多的,中空纤维毛 细管,两端相通,管的内径一般在0.2mm左右,有效面积可以达到1平方厘米每一根纤维毛细管 像一个微型透析袋,极大地增大了渗透的表面积,提高了超滤的速度。

电泳设备的日常维护及保养

电泳设备的日常维护及保养规定 一、纯水机 1、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要求每天必须清洗一次,先反洗(10- 15min), 后正洗(10-15min)。根据原水的水质及日常保养情况,一般要求在6-12个月更换一次滤料。另外,当活性炭过滤器出口余氯含量〉0.1mg/l时,应更换活性炭滤料。 2、钠离子树脂过滤器:要求夏季3-5天再生一次,冬季1 0天左右再生一次, 即进行离子交换,当出水水质不达标时可适当增加再生次数。 操作步骤: ①前面两个罐保持运行状态。把软化器多路阀调到反洗状态,开启原水泵,运 行15min 后关泵。 ②再把手柄调到吸盐档位,视盐箱内水位情况(饱和氯化钠溶液),运行约45分钟至 1 小时,关泵。 ③再把手柄调到盐箱补水档位,开泵。 ④开泵至盐箱内水位约占4/5,停泵。 ⑤再把手柄调到正洗档位,运行约15min。 ⑥最后调到运行状态,开泵,正常工作。 3、保安过滤器 10-15 天清洗滤芯一次,浸入清水中,用刷子刷洗, 1-2 个月,滤芯全部换掉(7 个)装好后要排气,直到有水排出。平时注意观察保安过滤器压力读数, (滤前压力和滤后压力都在0.15-0.3Mpa )。保安过滤器连接的压力表软管如有空气,影响读数,要及时排出内部的空气。 4、反渗透过滤器

建议滤膜最好不要自己清洗,必要时请设备厂家来清洗。平时注意保持膜前后压差小于0.02Mpa (膜前和膜后压力都在0.8-1.2Mpa )。根据原水水质和平时的日常保养情况一般6-12个月更换一次滤膜。 二、超滤处理机 1、超滤膜管清洗 当超滤机的超滤量有明显下降时,说明超滤管有堵的现象,此时需要清洗 膜管。一般超滤膜平均2天正洗1次,平均10天正洗-反洗1次。当正反清洗后仍达不到正常的超滤量时,必须更换膜管。当超滤管出现有漏(透过液浑浊) 时,也必须更换膜管。 操作步骤: A正洗: ①先把超滤箱存满超滤液,开始正洗。关闭进漆阀,打开清洗箱出液阀和清洗_ 泵出液阀,打开浓缩液回电泳槽的阀门(浓漆出口阀),打开超滤液回清洗箱阀门(滤液回流阀)。启动清洗泵。一旦发现水位过低,停泵,此过程可以把 膜管内残留油漆返回电泳槽。 ②再向清洗箱加满纯水,力口2-5公斤助剂,(最好是助剂:中和剂3:2),关闭浓缩液回电泳槽的阀门(浓漆出口阀),打开(半开)浓缩液回清洗箱阀门(浓漆回流阀),启动清洗泵,开始清洗。一旦发现水位过低,停泵。大致时间在 40min左右。 ③再向清洗箱加满纯水,启动清洗泵,开始清洗。一旦发现水位过低,停泵。

(完整版)超滤设备使用说明书

超滤(ULTRAFILTRATION,简称UF)是一种固液分离制程中,以中空纤维过滤膜滤除非溶解性固体的装置。本超滤系统,其分子量滤除点(Molecular Weight Cut-off)在100,000左右,专设计用于去除原水中的微粒、细菌或悬浮物等,降低原水的浊度值。 由于超滤膜具有低压下的较大产水量的特征,在低压条件下,膜表面的浓水压差极化现象得到了缓解,被截留物不会被压实,所以膜组件会更容易清洗,可以用相对较小的流量和较少的水量将膜冲洗干净,可以大大延长膜化学清洗的周期。 1、设计规范 (1)、控制方式:全自动PLC或手动 (2)、pH值范围:3~9 (3)、工作温度:5~35°C (4)、工作压力:〈 0.3 MPa (5)、最大压差:〈 0.18 MPa 2、设计规格 3.使用前注意事项 (1)、选择装设地点应可防止日晒、雨淋及通风的地方; (2)、连接管材必须是PVC或SUS#316以防止铁锈污染; (3)、检查各固定锁夹及螺丝是否松脱; (4)、送电前应将电器箱上所有开关置于关闭位置; (5)、电机运转方向测试,确认电机运转方向正确。 4. 控制原理 UF系统有两种操作模式:(1)自动(2)手动 (1)、自动:在自动操作模式下,系统运行受PLC程式控制,当系统发生超出预定值时,系统提供关闭功能,让操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以免造

成系统损坏。 (2)、手动:在手动操作模式下,系统依操作者设定执行运转,当系统发生超出预定值时,系统无法提供自动停机保护功能,因此正常运转时不 建议使用此模式。 UF装置运行步骤 为了使UF装置持续产出满足需要的过滤水,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们包括:合格的进水水质,合适的反洗时间间隔,及时的化学清洗。上面的任一条件不满足,装置将难以稳定产出满足需要的过滤水。 在膜过滤过程中,膜污染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所谓污染是指被处理液体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有机物和微生物等大分子溶质与膜产生物理化学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淀使膜孔变小或堵塞,导致膜的透水量或分离能力下降的现象。 UF装置首次运行或长时间停运后恢复运行,需要进行冲洗以除去组件内的保护溶液,连续冲洗至排放水无泡沫止。 最开始的启动应该为手动的,但是一旦所有的流速和压力、时间被设置后,装置应该恢复为自动。装置恢复自动后,PLC系统可以有效监控系统的运行,一旦运行条件不满足,装置会自动采取保护措施。 装置运行、反洗所涉及到的基本步骤如下: (1)运行:正洗—运行; (2)反洗:反洗1—反洗2; 装置运行程控步序

超滤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超滤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蛋白浓缩和换Buffer通常使用的超滤管,常用Millipore的Amicon-Ultra-15超滤管(MWCO10kD)。也有其它型号的、不同体积大小和MWCO超滤管可选,视目的蛋白的分子量与浓缩前体积、浓缩目标体积而定。可重复使用,使用一次就扔掉太浪费。以下是个人总结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超滤管,主要考虑MWCO和浓缩体积,最常见的是Ultra-15(10k D)。到底选择多大截留分子量比较合适呢?10kDa、5kDa、还是30kDa?通常应截留分子量不应大于目的蛋白分子量的1/3,比如目的蛋白分子量为35kDa,就可以选择10kDa截留分子量的超滤管。若目的蛋白分子量为10kD左右,则可以用截留分子量3kD的超滤管。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注意超滤膜对各种化学物质的耐受程度有所不同,表格中有。 2、新买来的超滤是干燥的,使用前加入MilliQ水,水量完全过膜,冰浴或冰箱里预冷几分钟。然后将水倒出,即可加入蛋白液,加入的多少,以不超过管顶的白线为准。操作要轻,加入蛋白液前,超滤管需要插在冰上预冷。 3、平衡。质量和重心二者都要达到平衡。注意转速和加速度不可太快,否则直接损坏超滤膜。开始离心超滤(离心机预冷至4度)。不同离心机的转速rpm 换算成g之后,有所不同。具体可参阅附件里的说明书。离心机的加速度调至最低档,减小对膜的压力。注意,一定要等离心机达到目的转速之后,方可离开离心机,否则离心机出问题时,无法第一时间处理,后果不可预测!膜与转轴的方向根据说明书调整(角转离心机的情况是膜与轴垂直)。在实际使用中,一般转速开的比说明书里的要低,这样可以延长离心管的使用寿命。 4、当浓缩到剩下1ml时,【取50ul国产Bradford溶液,加入10ul流穿,看有没变蓝色,以此判断超滤管是否漏掉蛋白。如果管漏了,将上层和流穿重新倒入新管中开始超滤。要精确判断是否漏管,用5mg/ml的BSA离心10min,再取流穿,跑蛋白胶或Bradford粗测】,继续加入剩下的蛋白液浓缩(在冰上操作,防止蛋白受热),直到所有浓缩液都加完为止。离心过程中注意是否发生蛋白沉淀,导致堵管。若发生沉淀,要确定沉淀的具体原因,是蛋白浓度过高还是Buf fer不合适;前者可用多根超滤管同时超滤,降低浓度的办法解决,后者的方法是换不同的Buffer,直到蛋白不发生沉淀为止。 5、前面几步用以浓缩蛋白,如果要换Buffer,在总蛋白液浓缩至1ml左右的时候,轻轻加入新的Buffer(经0.22um超滤膜超滤),再浓缩至1ml左右,连续三次,最后一次的浓缩终体积根据需要的蛋白浓度而定,一般不多于500ul,也有浓缩至200ul以内的情况。按照每次至少10倍左右的体积浓缩算,三次达到1000倍以上,基本上可以达到换buffer的目的。 6、取出最终蛋白浓缩液的操作在冰上操作,用黄枪头(200ul)取,轻轻顺着边缘插入枪头,轻轻吹打、混匀蛋白液,注意不要碰到超滤膜,然后吸取浓缩液,

超滤管保养方法

超滤管保养和使用方法 超滤管的作用: 1)浓缩;2)脱盐;3)换Buffer;4)具有部分纯化的效果。 1、新的超滤管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要其他处理; 2、超滤管不能高温灭菌; 3、换浓缩蛋白时超滤管的处理 超滤管可以重复使用,用0.1M的NaOH浸泡1-2h,用水清洗,再在离心机上用相关溶液(灭菌水或PBS)清洗3次,即可用于浓缩新的蛋白; 4、平常放臵超滤管的处理 经常使用的超滤管,在用0.1M的NaOH浸泡1-2h,用水清洗,用灭菌水浸泡,务必保持滤膜润湿,不能长菌; 5、长时间放臵超滤管的处理 较长时间不使用的超滤管,在用0.1M的NaOH浸泡1-2h,用水清洗,用20%的乙醇浸泡保存,务必保持滤膜润湿,不能长菌; 6、超滤管使用的离心转速 离心转速一般采用4000rpm(一般建议为3000g,最大不能超过4000g)离心5-8分钟,即可将4ml样品浓缩至1ml以下至几十微升;速度过高,目的蛋白会离下,导致目的蛋白丢失;速度过低,耗时,工效低; 7、枪头伸入超滤管中时注意事项 加蛋白液或Buffer到超滤管时,可以用蓝枪头;但从超滤管底吸取浓缩好的目的蛋白时,必须用黄枪头;用枪头伸入超滤管中时,必须防止碰到滤膜,以免戳破滤膜; 8、减少超滤管对蛋白的吸附损失 超滤管的滤膜能吸附蛋白,会导致目的蛋白减少可达30%左右;为减少蛋白损失,在吸尽目的蛋白液后,再用蛋白Buffer吹洗超滤管的管底,可以将滤膜吸附的蛋白洗下大部分而减少目的蛋白的损失;如纯化的蛋白较浓时,注意浓缩的体积不可过小;一般无论如何离心,底部会保留有200 μl左右的蛋白液; 9、如何界定超滤管失效 在正常使用下,滤膜没有被戳破时,浓缩蛋白液中不含有蛋白或量很低(包括目的蛋白),而第一次的滤下液中含有目的蛋白,则说明滤膜失效,需要换新的超滤管。 不同MWCO的离心转速要求不同。当然转速越大,时间越长,透过就越多。 而且速度也和料液性质有关,一般只能根据你的蛋白溶液进行试验,看flux是多少,而且随着透过体积增加,flux会逐渐降低。 以使其达到想要的浓缩倍数。sartorius的离心管保证有最小体积不会滤干,具体要看不同的厂家。 离心条件说明书上应该有推荐值,一般至少要3000g以上,注意控制过程中的温度以保证蛋白活性。 可以反复用几次,次数多了就不行了,管和膜都可能会破。不用的时候,20% EtOH保存以免长菌。 我用的是millpore的超滤离心管要求的分之量10k的,体积15ml 要求的转速低于4000g 不过这个很容易破基本上是一次性的另外注意不要让膜干了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参考资料)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 2.1根据分子大小不同进行分离纯化 蛋白质是一种大分子物质,并且不同蛋白质的分子大小不同,因此可以利用一些较简单的方法使蛋白 质和小分子物质分开,并使蛋白质混合物也得到分离。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主要有透析、超滤、离心和凝胶过滤等。透析和超滤是分离蛋白质时常用的方法。透析是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放入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中,再浸入透析液进行分离。超滤是利用离心力或压力强行使水和其它小分子通过半透膜,而蛋白质被截留在半透膜上的过程。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将蛋白质大分子与以无机盐为主的小分子分开。它们经常和盐析、盐溶方法联合使用,在进行盐析或盐溶后可以利用这两种方法除去引入的无机盐。由于超滤过程中,滤膜表面容易被吸附的蛋白质堵塞,以致超滤速度减慢,截流物质的分子量也越来越小。所以在使用超滤方法时要选择合适的滤膜,也可以选择切向流过滤得到更理想的效果离心也是经常和其它方法联合使用的一种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当蛋白质和杂质的溶解度不同时可以利用离心的方法将它们分开。例如,在从大米渣中提取蛋白质的实验中,加入纤维素酶和α-淀粉酶进行预处理后,再用离心的方法将有用物质与分解掉的杂质进行初步分离[3]。使蛋白质在具有密度梯度的介质中离心的方法称为密度梯度(区带)离心。常用的密度梯度有蔗糖梯度、聚蔗糖梯度和其它合成材料的密度梯度。可以根据所需密度和渗透压的范围选择合适的密度梯度。密度梯度离心曾用于纯化苏云金芽孢杆菌伴孢晶体蛋白,得到的产品纯度高但产量偏低。蒋辰等[6]通过比较不同密度梯度介质的分离效果,利用溴化钠密度梯度得到了高纯度的苏云金芽孢杆菌伴孢晶体蛋白。凝胶过滤也称凝胶渗透层析,是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分离蛋白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凝胶过滤的原理是当不同蛋白质流经凝胶层析柱时,比凝胶珠孔径大的分子不能进入珠内网状结构,而被排阻在凝胶珠之外,随着溶剂在凝胶珠之间的空隙向下运动并最先流出柱外;反之,比凝胶珠孔径小的分子后流出柱外。目前常用的凝胶有交联葡聚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和琼脂糖凝胶等。在甘露糖蛋白提纯的过程中使用凝胶过滤方法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纯度鉴定证明产品为分子量约为32 kDa、成分是多糖∶蛋白质(88∶12)、多糖为甘露糖的单一均匀糖蛋白[1]。凝胶过滤在抗凝血蛋白的提取过程中也被用来除去大多数杂蛋白及小分子的杂质[7]。 2.2 根据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纯化 影响蛋白质溶解度的外部条件有很多,比如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介电常数和温度等。但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的蛋白质因其分子结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溶解度,根据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特点,适当地改变外部条件,就可以选择性地控制蛋白质混合物中某一成分的溶解度,达到分离纯化蛋白质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等电点沉淀和pH值调节、蛋白质的盐溶和盐析、有机溶剂法、双水相萃取法、反胶团萃取法等。 等电点沉淀和pH值调节是最常用的方法。每种蛋白质都有自己的等电点,而且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

超滤化学清洗操作规范

超滤膜化学清洗规范 超滤膜化学清洗操作前准备: 1、准备清洗用化学品, NaOH一箱(10kg)、HCL(一般2瓶)即 可、NaCLO 10L(500ml液体装Χ20瓶)。 2、防护手套 3、防护面罩 4、PH试纸 5、活动扳手一把 配置清洗液方法: 1、盐酸HCL溶液 RO冲洗出水(一般为二级RO),加水至桶高4/5处; HCL(4L桶装液体),缓慢倒入以防溅射,用PH试纸调节到2.0即停止加药。 2、氢氧化钠NaOH溶液 RO冲洗出水(一般为二级RO),加水至桶高4/5处; NaOH(分析级,0.5KG装固体粉末),缓慢倒入并搅拌,用PH试纸调节到12.0即停止加药。 3 、次氯酸钠NaCLO溶液 RO冲洗出水(一般为二级RO),加水至桶高4/5处; 缓慢倒入20瓶500ml的NaCLO,以防溅射。 操作规程: 1、药洗桶注水:

(1)打开二级RO排放阀至药洗桶之间联通阀门,关闭二级RO排放阀直排阀门。 (2)系统控制柜上二级RO旋钮旋至冲洗状态,开始往药洗桶注水。(3)注水完成后,停止二级RO冲洗。 2、控制柜面板上UF系统旋钮旋至停止状态。 3、打开药洗泵前后阀门,用活动扳手拧开药洗泵排气口螺栓至有水排出后旋紧。 4、打开所洗UF系统与药洗桶连接的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保证清洗时,药液能够顺利在UF膜和药洗桶之间循环流动。 5、控制面板上药洗泵旋至手动状态,开启药洗泵注意药洗过滤器开始排气至有水出时关闭。 6、消毒:配置次氯酸钠NaCLO溶液循环,10~30分钟后,关闭药洗泵,浸泡2-3小时,进行消毒。 7、消毒完成后,冲洗UF系统,放掉药洗桶内药液,并用RO水冲洗干净,以待下一步清洗。 8、配置HCL溶液进行循环,30分钟后,即可冲洗UF系统。 9、放掉药洗桶内药液,并用RO水冲洗干净,以待下一步清洗。 10、配置NaOH溶液进行循环,30分钟后,关闭药洗泵,浸泡2-3小时。 11、冲洗UF系统,放掉药洗桶内药液,并用RO水冲洗干净 12、工作完成,恢复阀门,清理现场遗留的化学药品,放置到安全区域。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程序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一般程序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材料的预处理及细胞破碎 分离提纯某一种蛋白质时,首先要把蛋白质从组织或细胞中释放出来并保持原来的天然状态,不丧失活性。所以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将组织和细胞破碎。常用的破碎组织细胞的方法有:1. 机械破碎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机械力的剪切作用,使细胞破碎。常用设备有,高速组织捣碎机、匀浆器、研钵等。 2. 渗透破碎法 这种方法是在低渗条件使细胞溶胀而破碎。 3. 反复冻融法 生物组织经冻结后,细胞内液结冰膨胀而使细胞胀破。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要注意那些对温度变化敏感的蛋白质不宜采用此法。 4. 超声波法 使用超声波震荡器使细胞膜上所受张力不均而使细胞破碎。 5. 酶法 如用溶菌酶破坏微生物细胞等。 (二) 蛋白质的抽提 通常选择适当的缓冲液溶剂把蛋白质提取出来。抽提所用缓冲液的pH、离子强度、组成成分等条件的选择应根据欲制备的蛋白质的性质而定。如膜蛋白的抽提,抽提缓冲液中一般要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tritonX-100等),使膜结构破坏,利于蛋白质与膜分离。在抽提过程中,应注意温度,避免剧烈搅拌等,以防止蛋白质的变性。 (三)蛋白质粗制品的获得 选用适当的方法将所要的蛋白质与其它杂蛋白分离开来。比较方便的有效方法是根据蛋白质溶解度的差异进行的分离。常用的有下列几种方法: 1. 等电点沉淀法 不同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可用等电点沉淀法使它们相互分离。 2. 盐析法 不同蛋白质盐析所需要的盐饱和度不同,所以可通过调节盐浓度将目的蛋白沉淀析出。被盐析沉淀下来的蛋白质仍保持其天然性质,并能再度溶解而不变性。 3. 有机溶剂沉淀法 中性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它们的介电常数比水低。能使大多数球状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进而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因此可用来沉淀蛋白质。此外,有机溶剂会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层,促使蛋白质分子变得不稳定而析出。由于有机溶剂会使蛋白质变性,使用该法时,要注意在低温下操作,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浓度。 (四)样品的进一步分离纯化 用等电点沉淀法、盐析法所得到的蛋白质一般含有其他蛋白质杂质,须进一步分离提纯才能得到有一定纯度的样品。常用的纯化方法有: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纤维素层析、亲和层析等等。有时还需要这几种方法联合使用才能得到较高纯度的蛋白质样品 纯化方案是由几种纯化方法组成的,一般选择的依据是从抽提液中有效成分和

超滤+反渗透技术说明

一、总则 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工业园区取供水工程超滤、反渗透及离子交换除盐水系统及其配套设备,它提出了该设备本体及辅助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需方在本招标文件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供方应提供满足本招标文件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对本招标书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需方可以认为供方提出的产品应完全符合本招标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差异表中提出。 1.4 从签订合同之后至供方开始制造之日的这段时期内,需方有权提出因规程、规范和标准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供方应遵守这些要求。 1.5 本技术规范书所引用的标准若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6 供方对成套系统设备(含辅助系统与设备)负有全责,即包括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制造商应事先征得需方的认可。 1.7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供方保证需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1.8 本招标文件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9 本工程采用KKS标识系统。供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包括图纸)和设备标识有KKS编码。具体标识要求由设计院提出,在设计联络会上讨论确定。

二、工程概况 2.1工业园区取供水工程,主要为园区内焦化锅炉等提供水源。 2.2 厂址条件 本期取供水工程,厂址设在临涣工业园内,所在区域地形系平原,地势平坦。设备通过公路和铁路运抵现场。 2.3气象特征值 2.3.1厂址: 2.3.2年平均大气温度13.0℃ 2.3.3年平均相对湿度64% 2.3.4极端最高气温41.1℃ 2.3.5极端最低气温-26.8℃ 2.3.6多年平均降水量608.2mm 2.3.7多年平均大气压力1008.6hPa 2.3.8最大积雪深度23cm 2.3.9多年平均风速 2.9m/s 2.3.10多年最大瞬时风速22.7m/s 2.3.11 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22.3 m/s 2.3.12 地震基本烈度7度 2.4 厂区工程地质 厂址工程地质条件及稳定性良好,不易发生地质灾害,不压覆矿产,不压文物,适合工程建设。

超滤的反洗和清洗系统

超滤的反洗和清洗系统(配图表) 为保证超滤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需配置反洗系统、化学分散清洗系统(选用)、清洗系统及压缩空气系统。 一般情况下,反洗和气擦洗系统对于SFP-N超滤是必需的;通常,还配备一个杀菌剂加药系统以控制微生物等繁殖对超滤膜的影响;而分散化学清洗系统则在水质较差时配备。 1反洗系统 反洗系统包括反洗水箱、反洗水泵及次氯酸钠加药装置。 1.1反洗水箱 超滤反洗用水一般采用超滤产水,故可以不另设单独的反洗水箱,而采用超滤的产水箱。 1.2反洗水泵

超滤由于采用频繁的反洗技术,故应单独设置反洗水泵。反洗水泵参数可以按以下选取: 1)流量:膜组件反洗通量可以按100~150L/m2.h,折合成膜组件流量后乘以单套装置组件数量即可; 2)扬程:一般取10~20mH2O; 3)泵的过流材质应为不锈钢。 1.3次氯酸钠加药装置 为抑制膜组件内细菌滋生,可以单独设置该加药装置。加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进水中连续加入1~5ppmNaClO或冲击性加入10~15ppmNaClO,每次持续30~60分钟,每天一次。另一种是在反洗水中加入10~15ppmNaClO。次氯酸钠加药装置含以下设备: 1)加药箱:一般按一昼夜以上的药品贮存量。加药箱配低液位开关,低液位报警并停计量泵; 2)计量泵:按加入反洗水中次氯酸钠浓度10~15ppm或按进水中加入1~5ppm 浓度来确定计量泵的流量,压力大于投加点压力。 2化学加强反洗系统 对于水质比较差的原水,建议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增加化学加强反洗。根据水质情况选择酸或碱洗装置之一,或者二者均选用。 化学分散清洗系统设备由加药箱和计量泵组成。 2.1化学加强反洗酸加药装置 超滤进水中可能含有铁、铝等高价金属的胶体或者悬浮物,也可能存在硬度等结垢倾向,这些杂质可能造成超滤膜的无机物污染。在此情况下,建议在反洗过程中加一定浓度的酸溶液进行化学加强反洗,所用的酸可根据具体原水水质情况选用盐酸、草酸或柠檬酸等。

超滤管使用注意事项

超滤管使用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超滤管。通常应截留分子量不应大于目的蛋白分子量的1/3,比如目的蛋白分子量为35kDa,就可以选择10kDa截留分子量的超滤管。若目的蛋白分子量为10kD 左右,则可以用截留分子量3kD的超滤管。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注意超滤膜对各种化学物质的耐受程度有所不同。 2、新买来的超滤是干燥的,使用前加入超纯水,水量完全过膜,冰浴或冰箱里预冷几分钟。然后将水倒出,即可加入蛋白液,加入的多少,以不超过管顶的白线为准。操作要轻,加入蛋白液前,超滤管需要插在冰上预冷。 3、平衡。质量和重心二者都要达到平衡。注意转速和加速度不可太快,否则直接损坏超滤膜。开始离心超滤(离心机预冷至4度)。不同离心机的转速rpm换算成g之后,有所不同。离心机的加速度调至最低档,减小对膜的压力。注意,一定要等离心机达到目的转速之后,方可离开离心机,否则离心机出问题时,无法第一时间处理。膜与转轴的方向根据说明书调整(角转离心机的情况是膜与轴垂直)。在实际使用中,一般转速开的比说明书里的要低,这样可以延长离心管的使用寿命。 4、当浓缩到剩下1ml时,取50ul缓冲溶液,加入10ul流穿,看有没变蓝色,以此判断超滤管是否漏掉蛋白。如果管漏了,将上层和流穿重新倒入新管中开始超滤。要精确判断是否漏管,用5mgml的BSA离心10min,再取流穿,跑蛋白胶或Bradford粗测,继续加入剩下的蛋白液浓缩(在冰上操作,防止蛋白受热),直到所有浓缩液都加完为止。离心过程中注意是否发生蛋白沉淀,导致堵管。若发生沉淀,要确定沉淀的具体原因,是蛋白浓度过高还是Buffer不合适;前者可用多根超滤管同时超滤,降低浓度的办法解决,后者的方法是换不同的Buffer,直到蛋白不发生沉淀为止。 5、前面几步用以浓缩蛋白,如果要换Buffer,在总蛋白液浓缩至1ml左右的时候,轻轻加入新的Buffer(经0.22um超滤膜超滤),再浓缩至1ml左右,连续三次,最后一次的浓缩终体积根据需要的蛋白浓度而定,一般不多于500ul,也有浓缩至200ul以内的情况。按照每次至少10倍左右的体积浓缩算,三次达到1000倍以上,基本上可以达到换buffer 的目的。 自来水过滤器家用超滤机:

milipure超滤管说明书

English Introduction Amicon? Ultra-15 10K centrifugal filter devices provide fast ultrafiltration, with the capability for high concentration factors and easy concentrate recovery from dilute and complex sample matrices. The vertical design and available membrane surface area provide fast sample processing, high sample recovery (typically greater than 90% of dilute starting solution), and the capability for 80-fold concentration. Typical processing time is 15 to 40 minutes. Solute polarization and subsequent fouling of the membrane are minimized by the vertical design, and a physical deadstop in the filter device prevents spinning to dryness and potential sample loss. The concentrate is collected from the filter device sample reservoir using a pipettor, while the ultrafiltrate is collected in the provided centrifuge tube. The device can be spun in a swinging-bucket or fixed-angle rotor. Amicon? Ultra-15 10K devices are supplied non-sterile and are for single use only. Intended Use The Amicon? Ultra-15 product line includes 5 different cutoffs (Molecular Weight Cutoff, MWCO), however, the Amicon? Ultra-15 10K device (10,000 MWCO) is the only device intended for in vitro diagnostic use. It can be used to concentrate serum, urine,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other body fluids prior to analysis. For information on other Amicon? Ultra-15 cutoffs, go to https://www.doczj.com/doc/fb4020797.html, and enter Amicon Ultra-15 in the search box. User Guide Amicon ? Ultra-15 10K Centrifugal Filter Devices for volumes up to 15 mL UFC901008UFC901024UFC901096 C V

超滤膜维修和维护方法

超滤膜清洗和维护方法 超滤膜作为纯水机的前置过滤,每半年应定期检查或清洗一次,特别当客户的水源浊度超标(>5NTU)时更应定期清洗,可预防发生超滤净水出水量减少,膜堵塞现象。具体方法如下: 1、首先测试超滤芯的实际净水通水量: 1)将超滤净水出口的软管从进水电磁阀位置拔下,打开纯水机的自来水进水阀。 2)用量杯和秒表实际测量超滤膜的净水通量(如图1),如果超滤净水流量下降到额定值(如家用机低于1.2升/分钟、商务机低于3升/分),则需要对超滤膜进行常规清洗维护。

2、普通清洗方法: 1)对早期超滤安装6-2-2脉冲冲洗阀(脉冲阀上有标注)的冲洗方法:关闭纯水机电源,将超滤芯的排水管从超滤芯上拔下,插上一根软管, 软管的另一端要保持畅通,方便排水(见图2)。打开纯水机的自来水 进水阀(开到最大),这时从超滤芯的排水管会大量排水。这样连续 冲洗2-3次,每次5分钟,一般情况下即可恢复超滤芯的净水通量。 冲洗时注意轻轻敲击膜壳,通过适度振动提高冲洗效果。 超 2)对后期超滤安装6-8-2或3-8-2、1-8-2脉冲冲洗阀的冲洗方法:只要插拔电源4-8次,每次间隔10秒即可。冲洗时注意轻轻敲击膜壳, 通过适度振动提高冲洗效果。 3)清洗完后按照第1条的方法检测,净水流量一般恢复到最低标准流量以上

3、 严重堵塞的清洗方法:如果采用上述方法清洗后净水流量仍不能有效恢 复,可采用以下办法。 1) 将超滤芯取出,将纯水机的自来水进水管拔下,直接插到超滤芯的净 水出水口上,同时将超滤芯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各连接一根软管用于排水。 2) 打开自来水阀,这时从两根排水管会大量排水,这样连续冲洗2-3 次,每次5分钟(冲洗时可以分别轮流堵住一根排水管,同时可以用螺丝刀的手柄轻轻敲击超滤芯外壳,以增大冲洗力度,促使堵塞物脱落),即可恢复超滤芯的净水通量。 图3 冲洗时可以分别轮流堵住一根排水管,以增大冲洗力度 超 滤 芯

蛋白质分离技术的发展及意义

蛋白质分离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 中国科学院病毒研究所王春林201328012415044 摘要: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在生物体的生活周期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针对蛋白质的研究技术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一个关键点。为了对蛋白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首先我们要通过分离蛋白,得到纯化的蛋白样品,才能对其进行结构大小物理及化学性质等的鉴定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沉淀技术、超滤技术、色谱技术等。蛋白质分离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探索生物奥妙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蛋白质、分离纯化、层析、电泳、色谱技术 The Development and Significance of Protein Separation Technology WuHan Institute of Virology, CAS Wang Chunlin 201328012415044 Abstract: In recent decades, biological research has made a great progress .Therefore , the technology for protein research is a key points in life sciences. In order to have further studies, we h--ave to get the purified protein samples by separation technology. Then, we can identify th 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 f the protein. In this article, We have introduced several normal separation methods, such as chromatography, electrophoresis, precipitation,ultrafiltrati on, and chromatogram. The development of protein separation technology has play a role to he lp human to reveals the mysteries of biology, as well as promoting the rapid growth of life scienc es. key words:protein, isolation, chromatography, electrophoresis, chromatogram 蛋白质存在于一切生物生物体中,是非常重要的大分子。是生物功能的执行者,担负着生物催化、物质运输远动防御调控及记忆识别等多种生理功能。由于深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需要用到高纯度的蛋白质,因此蛋白质分离与纯化技术是生物产业中的核心技术。然而该技术难度、成本均高;例如一个生物药品的成本75%都花在下游蛋白质分离纯化当中。所以对该项技术的改良与创新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1 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 1.1超滤 超滤技术由于具有通量高,操作条件温和,易于放大等特点,特别适合生物活性大分子的分离。在生物技术领域,超滤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细胞收集分离、除菌消毒、缓冲液置换、分级(fractionation)、脱盐及浓缩[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通过选择适当的膜或膜表面改性,以及对分离过程进行优化,充分利用和调控膜-蛋白质以及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静 电相互作用,可以实现分子量相近的两种蛋白质的高选择性超滤分离[2-7]。蛋白质超滤分离快,,通过脉冲进样技术,载体相超滤技术、参数连续变化超滤技术以及在这些技术基础上建立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