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与地下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土壤与地下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土壤与地下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土壤与地下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土壤与地下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案例集

编制时间:2018年12月

案例一某地下水污染事件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1项目背景

项目地点位于某市低山丘陵区村庄内,2015年5月,当地村民发现自用大口井地下水疑似受到污染。经当地环保局调查,调查区部分点位地下水中氯化物、氨氮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水标准。村民大口井北侧分布有1家洗煤厂、2家稀土抛光材料有限公司、1家盐酸厂。2016年11月起,受当地环保局委托,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风险与损害鉴定评估研究中心对该起地下水污染事件展开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

图1项目区示意图

2评估目的

本次损害评估工作旨在查清地下水污染源,判定污染源与地下水污染的因果关系,明确生态环境损害的范围和程度,提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建议,估算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费用,为后续刑事诉讼、行政处罚、环境治理等工作提供依据。

3评估思路与程序

评估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a)第一阶段——污染源调查和损害确认

b)第二阶段——生态环境损害实物量化

c)第三阶段——生态环境恢复方案筛选与价值量化

4基线确定及损害确认

根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总纲》(环办政法〔2016〕67号)与《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土壤与地下水》(环办法规〔2018〕46号)中规定的基线确定原则,因无法获取历史数据,采用未受污染环境行为影响且与调查区处于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相似现场,即“对照区域”数据确定基线。以指标值超过基线20%为判定依据,确认调查区2015~2017年间地下水受到损害,指标主要涉及氯化物和氨氮。

5因果关系判定

5.1污染源识别

a)洗煤厂:根据当地环保局提供信息,洗煤厂并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且洗煤厂下游临近区域地下水中氯化物、氨氮浓度相对较低,排除该企业。

b)稀土厂1:厂内存放有氨水储罐及其他盛放不明物质的容器,容器表面物质氯化物和氨氮百分含量较高,该厂某生产工艺曾经进行过试生产等活动,产生了含氯离子及铵根离子的高浓度废水,未发现相应废水处理设备,因此判断该废水被直接排放,现场发现已封存硬化的排放槽。

c)盐酸厂:厂内盐酸储罐开裂,固定罐体的金属环有受酸腐蚀溃烂痕迹,储罐下墙体和地面有受酸腐蚀痕迹。此外,该厂脱色工艺所使用的材料如重复利用会产生大量含氯离子、氨氮、铁离子等物质的废水,而该厂并未建相关废水处理设施,没有相关处理记录,如存在上述工艺,可能直接将废水排放至环境中。

d)稀土厂2:生产工艺相对简单,未发现疑似排污生产环节,排除该厂。

5.2场地探测

利用地下管线探测仪,对疑似污染企业周边地下金属管线进行探测排查。地表至地面以下6m范围内未探测到金属材质的偷排暗管,如存在污染物排放,排放方式应为非金属管道暗排、倾倒直排或遗撒泄露等。

5.3补充钻探与采样检测

第一期补充调查重点考虑盐酸厂包气带氯化物等污染物含量及酸碱度情况。

第二期补充调查旨在进一步查明污染物来源,开展水文地质试验,获取水文地质参数等信息,取样分析调查区背景地下水水质、现状地下水水质。

第三期补充调查重点查明调查区地下水空间分布差异和变化,全面获取调查区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构建完整的污染源-污染迁移路径-受体证据链。

5.4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与分析

调查区位于古河道及河道旁侧阶地,基岩以上地层以中砂-粗砂-砾石为主。古河道两侧的山丘为天然分水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小型水文地质单元,疑似污染源企业、主要水质调查点均位于该单元内。调查区存在片麻岩透镜体。

调查区地下水主流向为自北东向南西,疑似污染源企业位于相对上游位置,村民大口井位于下游位置,区域地下水受上游径流补给、丘陵侧向补给及降水入渗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蒸发排泄及人工开采。居民大口井附近由于经常抽取地下水,形成一定规模降落漏斗。

5.5污染物分布特征分析

利用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Arc GIS等绘图软件,基于各期地下水水质调查数据,对污染物相关性、时空分布、变化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

a)污染特征

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多种污染物共存反映既有稀土生产污染的特征,又有盐酸生产企业污染特征。稀土厂1附近粘土层对氯化物和氨氮迁移的阻滞系数不同,导致氨氮长期在稀土厂1调查点周边聚集,而氯化物则迁移至下游地区。

b)污染来源

调查区地下水流场上游背景点及分水岭外侧调查点地下水氯化物、氨氮均未超标,判断污染来源于古河道内部。稀土厂1在2014年以前某生产工艺运行时存在直排行为,该厂旁调查点位附近始终是氯化物、氨氮两种污染物的浓度峰值区;盐酸厂内盐酸储罐可能发生泄漏,其生产工艺可产生大量含氯离子、氨氮等污染物的废水。综合分析认为稀土厂1为主要污染来源,盐酸厂为次要污染来源。

c)排污特征及迁移路径

根据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综合判断该场地地下水污染源主要为瞬时源,受到降雨及丰水期、枯水期水位变化影响,表现为间歇性释放特征。古河道是污染物迁移的优先路径。

6损害实物量化

6.1损害范围和程度

利用Arc GIS10.3中的空间分析模块对评估区地下水中特征污染物氯化物、氨氮进行插值以获取污染物空间分布情

况。

根据计算结果,2015年损害面积为1.41km2,2016年损害面积为1.65km2,2017年损害面积为1.50km2。根据调查结果,以评估区含水层平均厚度为10m计,相应受损害的含水层体积分别约为:1410万m3、1650万m3和1500万m3。

6.2受损地下水资源量

由于流经评估区的地下水资源受到评估区污染物的影响,使水资源原有使用功能丧失。评估区天然地下水资源量等于天然补给量与天然排泄量的差值。根据计算结果,评估区2015~2017年每年受损的地下水资源量分别为21.56万m3、21.69万m3和21.59万m3,总计64.84万m3,年均21.61万m3。7生态环境损害恢复方案与价值量化

7.1恢复目标

评估区地下水环境恢复包括基本恢复和补偿性恢复。基本恢复目标为恢复地下水中氯化物、氨氮浓度至基线水平,补偿性恢复目标为补偿地下水期间损害。

7.2期间损害

a)地下水资源损失量

根据《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第II版)》(环办〔2014〕90号),可采用替代等值法中的资源等值法量化期间损害,得到期间损害为304.9万m3。

b)每恢复1m3地下水效益的确定

按评估区地下水30年恢复到基线水平,产生100年的环境效益计,修复每1m3地下水效益为20.53贴现年。

c)补偿性恢复量

补偿性恢复量=地下水资源损失量/单位地下水恢复效益=14.86万m3。

7.3恢复方案

根据替代等值分析方法,建议采用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方案作为评估区地下水从现状恢复至标准值以及补偿期间损害的替代性恢复方案,替代性修复的地下水资源量合计为36.47万m3。污水处理厂投资费用与运行处理费用合计约为854万元。

评估区下游具有饮用功能的地下水已经自然恢复,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中Ⅲ类水标准,但根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土壤与地下水》的要求,应计算基于风险的修复目标值到基线水平之间的这部分损害。评估区及其下游未达基线的受损地下水资源采用监测自然衰减的方式进行恢复,监测自然衰减的总费用约为263.4万元。

综合考虑基本恢复费用、补偿性恢复费用和村民净水费用6.9万元,本案例的生态环境损害共约为1125万元。

案例二某山体破坏案例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1项目背景

某市某区因非法开采造成部分山体及植被遭到破坏,为了全面掌握该山体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当地环境保护局委托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风险与损害鉴定评估研究中心开展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2评估目的与内容

本次损害评估工作旨在鉴定山体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范围和程度以及矿产资源损失,提出生态恢复建议,计算期间损失,评估生态恢复所需的费用。

3评估思路与步骤

根据《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第Ⅱ版)》(环发〔2014〕90号附件)、《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总纲》(环办政法〔2016〕67号)、《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损害调查》(环办政法〔2016〕67号)以及《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土壤与地下水》(环办法规〔2018〕46号),结合本次损害鉴定评估工作重点,评估工作分三个步骤进行:

a)损害时空范围确认

本次评估的时间起点为损害发生的时间(根据历史遥感影像确定);评估的时间终点为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至基

线水平的时间。损害的空间范围通过遥感影像解译与现场勘查,并结合相关资料进行确认。

b)基础调查与生态环境损害实物量化

经研究确定,以生境面积、植物高度、盖度作为生态损害评估和恢复的指标,通过航拍、植被调查与受损山体测量,确定上述植物群落生态特征参数的基线水平,进行损害量化,同时对山体破坏体积和受损的砂石料资源进行量化。

c)生态环境损害恢复方案筛选与价值量化

采用等值分析法计算替代生境的面积。结合受损地实际情况,提出生态恢复备选方案,并计算恢复费用,同时估算砂石料资源的价值。

4基线调查及损害确认

根据遥感影像判读,损害时间起点为2009年,评估时间终点为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至基线水平的年份。根据遥感影像解译与实地测量确定受损生态系统的空间面积共为91765m2(图2)。

图2评估区历史遥感影像

根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总纲》(环办政法〔2016〕67号)与《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土壤与地下水》(环办法规〔2018〕46号)中规定的基线确定方法,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采用样方调查法对破坏点附近未被破坏山体进行植被调查,以获取基线水平的植物群落构成、高度等群落特征信息,包括柄扁桃、黄刺玫、克列门茨针茅的高度、冠幅、株数等信息。通过跟基线水平的比对,确认评估区生态环境受到损害。

5评估方法和结果

5.1生态恢复目标

种植与基线水平面积相同的植物群落,同时要求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生长指标(包括高度和盖度)与破坏前相等。

5.2生态恢复方案

方案一:快速恢复。修复山体、平整土地后种植与基线水平面积相同的成熟林,即9.18hm 2,同时要求成熟林的植物组成和生长指标与破坏前相等,恢复工程需要1年的时间。该方案的期间损失为零。

方案二:匀速恢复。修复山体、平整土地后种植幼龄林、每年管护和抚育,直至幼林自然恢复到与受损前同等水平的生物量。以种植幼林为50cm 高的幼苗为例,每年生长10%,需要10年时间完全恢复至成熟林,应计算损害发生至达到基本恢复目标期间的损失。

根据《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第II 版)》(环办〔2014〕90号),期间损失的计算公式如下:

)t (3)11()(T t n t t r

d R H --=+??=

∑确定单位恢复面积(通常以hm 2计)的服务所产生的效益,计算公式如下:

)t (0)11()1(T t n

t r d M -=+?-=∑公式的参数经过实地调查、遥感影像分析及文献调研设定如下:评估基准年T 为2017年,损害开始时间为2009年;根据调查区历史卫星影像数据确定每一年植被的损害比例(dt );快速恢复当年可以完成恢复工程,损害终止时间为2018年;匀速恢复需要10年时间,损害终止时间为2027年,每年的恢复率为10%;折现率Rt 为3%。

针对匀速恢复,2009~2017年破坏的生态系统面积共计47.39hm2贴现年,补偿性恢复方案的单位效益为27.13贴现年,即需要额外补偿性修复生境1.75hm2,共计10.93hm2。

5.3生态恢复费用估算

生态恢复工程参照《造林技术规程》进行设计,工程成本按照《防护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进行计算。方案1恢复成本为322.69万元,方案2恢复成本为178.97万元。5.4砂石料矿产资源损失

山体开采获得的砂石料属于一种重要的自然资产,且无法恢复,按照砂石料的直接市场价值计算砂石料损失。

a)山体破坏体积估算

将受破坏的山体概化为圆锥体模型,由圆锥体模型估算山体体积。现场利用测距仪和罗盘测量得到概化后圆锥体的高度及半径,计算得到评估区受破坏的山体体积约为58.6万m3。

b)砂石料损失估算

通过市场询价获得2015~2017年砂石料价格。以2017年为基准,对2009~2014年的砂石料价格进行折算,2009~2017年间山体破坏造成的砂石料损失约为1151.24万元。

6结论与建议

6.1主要结论

(1)根据委托方提供资料、现场调查及历史遥感影像分析,确认此山体破坏是典型的非法开采导致的生态环境损害事件,损害对象为某山区宜林地,主要受损害的物种为柄扁桃和黄刺玫,生态环境破坏开始于2009年。提出两种方案恢复受损区域生态环境,其中,方案1为快速恢复,需要恢复9.18hm2林地,恢复到基线水平需要1年的时间,恢复成本为322.69万元;方案2为匀速恢复,需要恢复10.93hm2的林地,完全恢复需要10年的时间,恢复成本为178.97万元。

(2)山体破坏面积共约9.18hm2,受破坏山体体积约为58.6万m3,山体破坏涉及的砂石料总损失约为1151.24万元。

6.2生态恢复建议

(1)按照参照系统的植物群落组成和生物量进行受损地的恢复。不仅要在恢复面积上达到要求,同时也要严格达到恢复质量上的要求,即栽种的植物的组成和高度、盖度要达到基线水平。

(2)快速恢复需要在一年之内完成;匀速恢复在恢复初期达到了恢复面积的基础上,应以每年恢复10%的生长高度和盖度为标准进行恢复效果的评估。

(3)制定恢复效果跟踪监测方案。对于方案二,如果10年后验收时,受损地的植被状况没有达到基线水平,还需要进行补充性恢复。

案例三某废油桶材料回收厂环境污染调查与损害鉴定评估

1项目背景

某作坊自2013年开始经营收购化工厂废旧铁桶,并对部分铁桶进行剪切出售铁皮,加工过程中有遗撒废矿物油等污染物的情况。当地环境保护局初步认定沾染废矿物油等危险废物的包装容器为危险废物。2018年9月,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风险与损害鉴定评估研究中心接受当地检察院委托,开展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

2鉴定评估目标

通过资料收集分析与现场调查,确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损害范围与程度,提出生态环境恢复方案,评估生态环境损害。

3鉴定评估范围

时间范围:2018年4月至今。

空间范围:废油桶加工区域(约3730m2)和受影响农田区域(约1950m2)。

损害类型:某废油桶材料回收加工生产和废油桶堆放过程中污染土壤与地下水环境造成评估区生态环境损害。由于损害发现时间为2018年4月,在此之前的土壤污染状况无法得知,本次鉴定不计算期间损害。

4鉴定评估工作内容

a)资料收集与分析:收集涉案相关资料。

b)现场踏勘:开展现场踏勘,掌握调查区基本概况。

c)人员访谈:访谈调查区涉案责任人、环境保护局行政人员、某检察院工作人员,以及其它知情人员。

d)地质与水文地质调查:分析调查区水文地质状况,了解地下水流场。

e)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监测:布设土壤采样点11个(含对照点),地下水调查点5个,见图3。按地面以下0.3m、1m、2m、4m、6m、8m深度分别取样,进行检测。

f)生态环境损害评估:确定生态环境基线水平,分析调查区生态环境损害类型和损害范围,提出初步的生态环境恢复方案,计算生态环境损害数额。

图3采样布点图

5生态环境损害调查确认

5.1基线确定

依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土壤与地下水》(环办法规〔2018〕46号)中的基线确定方法,由于缺乏评估区域近三年内的历史数据,选取与调查区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相似且未受本次废油桶污染影响的点位污染物浓度值作为基线水平。对于建设用地土壤,选择S4点位各项指标值作为基线,对于农用地土壤,选择S11点位各项指标值作为基线;对于地下水,选取上游G11点位各项指标值作为基线。

5.2损害确定

5.2.1土壤损害确认

依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土壤与地下水》(环办法规〔2018〕46号),评估区域土壤环境介质中特征污染物浓度超过基线20%以上,确定土壤环境受到损害。基于评估区土壤环境检测结果,对比调查区土壤生态环境基线水平,所有点位不同层位均有超基线水平20%的指标,确认调查区土壤生态环境受到重金属、有机物污染损害,超基线水平检测指标包括镉、汞、砷、铅、铬、铜、锌、镍等重金属,总石油烃,萘、菲、蒽、荧蒽、芘、苯并蒽、茚并芘等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酯类物质。

5.2.2地下水损害确认

依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总纲》(环办政法〔2016〕67号),地下水环境介质中特征污染物浓度超过基线20%以上,即可确定地下水环境损害。对比评估区地下水生态环境基线,铬、萘、总石油烃(C6-C16)等污染物浓度超过基线的20%,其中G2监测井地下水中铬浓度超过基线的20%,G4、G5、G9监测井地下水中萘和总石油烃(C6-C16)浓度超过基线的20%。6因果关系分析

根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总纲》(环办政法〔2016〕67号)、《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损害调查》(环办政法〔2016〕67号)的因果关系分析要求,结合鉴定评估准备以及损害调查确认阶段获取的信息,进行污染源解析,提出从污染源到受体的迁移路径假设,并对其进行验证。基于污染源解析和迁移路径验证结果,分析确定污染源与土壤、地下水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原因如下:

根据调查询问笔录、现场照片等证据材料,调查区曾堆放大量废弃油桶,废油桶侧壁粘附的残余油料直接溢流到调查区表层土壤,为主要污染源;

废油中主要污染物与土壤和地下水中检测出的污染物一致,表明具有同源性;

厂区内包气带结构单一,以粉细砂为主,垂向渗透系数较大,污染物在重力下渗、降雨淋滤等作用下,可由土壤迁移至含水层,

污染地下水,存在合理的迁移途径。

7生态环境损害实物量化

7.1土壤损害量化

根据现场测绘及模拟,受重金属、有机物污染损害的土壤体积分别约为48737.5m3和48425m3,受损土壤方量共约51550 m3。

7.2地下水损害量化

调查区受损地下水污染物主要为重金属和有机物。受工作经费限制,地下水调查点位不足,本项目未对受损地下水水量进行估算。

8生态环境损害恢复

8.1恢复方案

根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土壤与地下水》(环办法规〔2018〕46号),首先判断是否需要开展修复。对比《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农用地土壤各指标检测值均低于风险筛选值,不需要开展修复;厂区土壤苯并[α]芘、苯并[a]蒽、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茚并[1,2,3-cd]芘、总石油烃(C16-C40)五种指标检测值高于风险筛选值且低于风险管制值,开展风险评估,评估结果表明需要修复。结合本案例实际情况,将风险筛选

值作为基于风险的土壤修复目标值。根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土壤与地下水》(环办法规〔2018〕46号),将上述基于风险的修复目标值(即风险筛选值)与基线水平比对,风险筛选值高于基线水平,故应当将上述五种污染物修复到风险筛选值。需要修复的污染土壤方量约为2250m3。

根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土壤与地下水》(环办法规〔2018〕46号),不需要开展修复或修复后污染物浓度高于基线水平,需要对现状污染水平和基于风险的修复目标值与基线水平之间的损害进行评估计算。现状污染水平和基于风险的修复目标值与基线水平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相同,基于土壤置换成本评估现状污染水平和基于风险的修复目标值与基线水平之间的损害。根据受损土壤损害量化结果,不需要开展修复或修复后污染物浓度高于基线水平的受损土壤方量约为49300m3。

8.2恢复费用

8.2.1实际修复费用

参考生态环境部《关于发布2014年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目录(第一批)的公告》中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目录(第一批)》和《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土壤与地下水》(环办法规〔2018〕46号),选择异位化学氧化的方法恢复调查区受污染的土壤。国内异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应用成本一般为500~1500元/m3。根据需恢复的土壤方量,计算恢复方案的实施成本约为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价与衡量方法

附件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方法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广东省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一般性原则、程序、内容和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因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导致生态环境损害的鉴定评估。 本指南不适用于因核与辐射所致生态环境损害的鉴定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指南引用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0070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第II 版)(环办〔2014〕90 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环境损害评估推荐方法(环办〔2014〕118号) 司法鉴定文书格式(司发通〔2016〕112 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精彩文档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for eco-environmental damage 指鉴定评估机构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调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与生态环境损害情况,分析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与生态环境损害间的因果关系,评估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所致生态环境损害的范围和程度,确定生态环境恢复至基线并补偿期间损害的恢复措施,量化生态环境损害数额的过程。 生态环境损害eco-environmental damage 指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要素和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要素的不利改变,及上述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 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 指生态系统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提供的惠益。 生态环境基线eco-environmental baseline 指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未发生时,评估区域内生态环境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的状态。 期间损害interim damage 指生态环境损害开始发生至生态环境恢复到基线的期间,生态系统向公众或其他生态系统提供服务的丧失或减少。 精彩文档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资料讲解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涉及评价因子、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式。评价因子数量与项目类型取决于监测的目的和现实的经济和技术条件。评价标准常采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区域土壤背景值或部门(专业)土壤质量标准。评价模式常用污染指数法或者与其有关的评价方法。 8.1污染指数、超标率(倍数)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一般以单项污染指数为主,指数小污染轻,指数大污染则重。当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作为一个整体与外区域进行比较或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时除用单项污染指数外,还常用综合污染指数。土壤由于地区背景差异较大,用土壤污染累积指数更能反映土壤的人为污染程度。土壤污染物分担率可评价确定土壤的主要污染项目,污染物分担率由大到小排序,污染物主次也同此序。除此之外,土壤污染超标倍数、样本超标率等统计量也能反映土壤的环境状况。污染指数和超标率等计算公式如下: 土壤单项污染指数=土壤污染物实测值/土壤污染物质量标准 土壤污染累积指数=土壤污染物实测值/污染物背景值 土壤污染物分担率(%)=(土壤某项污染指数/各项污染指数之和)×100% 土壤污染超标倍数=(土壤某污染物实测值-某污染物质量标准)/某污染物质量标准 土壤污染样本超标率(%)=(土壤样本超标总数/监测样本总数)×100% 8.2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 内梅罗污染指数(PN)= {[(PI均2)+ (PI最大2]/2}1/2 式中PI均和PI最大分别是平均单项污染指数和最大单项污染指数。内梅罗指数反映了各污染物对土壤的作用,同时突出了高浓度污染物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可按内梅罗污染指数,划定污染等级。内梅罗指数土壤污染评价标准见表8-1。 表8-1 土壤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标准 等级内梅罗污染指数污染等级 ⅠPN≤0.7清洁(安全) Ⅱ 0.7<PN≤1.0尚清洁(警戒限) Ⅲ 1.0<PN≤2.0轻度污染 Ⅳ 2.0<PN≤3.0中度污染 Ⅳ PN>3.0 重污染 8.3背景值及标准偏差评价 用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x)95%置信度的范围(x±2s)来评价: 若土壤某元素监测值xI<x-2s,则该元素缺乏或属于低背景土壤。 若土壤某元素监测值在x±2s,则该元素含量正常。 若土壤某元素监测值xI>x+2s,则土壤已受该元素污染,或属于高背景土壤。 8.4综合污染指数法 综合污染指数(CPI)包含了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壤元素标准(附录B)尺度因素和价态效应综合影响。其表达式: 式中CPI为综合污染指数,X、Y分别为测量值超过标准值和背景值的数目,RPE为相对污染当量,DDMB为元素测定浓度偏离背景值的程度,DDSB为土壤标准偏离背景值的程度,Z为用作标准元素的数目。主要有下列计算过程:(1)计算相对污染当量(RPE)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编制要求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鉴定评估报告编制要求 A.1概述 A.1.1事件基本情况 介绍地表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背景。对于水环境污染事件,应写明环境损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和经过,污染物类型、性质、产生和排放量,污染损害类型、范围与程度。对于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应写明事件发生后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等基本情况;如果涉及企事业单位废水和废物排放、泄漏等情况,应写明生产经营历史、生产工艺、产排污环节、历史突发水环境事件、潜在污染源,倾倒、排放、泄漏的废水或废物类型、排放量,特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前期采取的污染控制或污染物清理措施等基本情况。对于水生态破坏事件,应写明生态破坏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和经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破坏的类型、范围和程度,对地表水与沉积物的影响方式,已经采取的生态恢复措施等基本情况。 A.1.2区域基本情况 简要介绍地表水生态环境损害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自然环境状况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和水文地质、气候气

象,地表水利用历史、现状和规划,环境敏感区分布,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等内容。社会经济状况包括经济和主要产业的现状和发展状况,地方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人口、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和水源供给等内容。 A.1.3鉴定评估工作基本情况 A.1.3.1鉴定评估目标 依据委托方委托的鉴定评估事项,阐明开展地表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目标。 A.1.3.2鉴定评估依据 写明开展地表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等内容。 A.1.3.3鉴定评估范围 写明地表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损害类型、时间范围、空间范围及确定依据。 A.1.3.4鉴定评估内容 写明地表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损害调查确认、因果关系分析、损害实物量化、损害恢复、恢复效果评估等方面。 A.1.3.5鉴定评估工作程序 详细阐明开展地表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技术路线和工作程序,并给出相应的流程图。 A.2地表水生态环境损害调查确认 A.2.1确定调查对象与范围

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研究_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

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 B410810/09)、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125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432005)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 ZCX32SW 2429)资助 通讯作者,E 2mail :ym luo @issas 1ac 1cn 作者简介:李志博(1978~),山东淄博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壤污染的风险评估和修复研究收稿日期:2005-03-30;收到修改稿日期:2005-08-30 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研究 Ⅱ1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3 李志博1,2 骆永明1,2 宋 静1 赵其国1 刘志全3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8)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北京 100035) 摘 要 快速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发展,使得土壤污染日益严重。污染物进入土壤后,经水、气、生物等介质传输,通过饮水、呼吸、饮食、皮肤吸收等途径引起人体暴露,带来健康风险。污染土壤健康风险评估是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基础,是一项新的环境管理技术与手段。我国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还非常欠缺,为了推动其发展,本文讨论了其研究进展、方法、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当前,还缺乏准确定量的风险表征方法,评估过程中还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正在向多介质、多途径以及多种污染物暴露的方向发展,模型模拟的方法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为了建立准确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在未来研究中需要加强对风险评估相关机理研究。这包括污染物的迁移传输规律、污染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和人群生活方式等。 关键词 污染土壤;暴露;健康风险评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图分类号 S651 文献标识码 A 风险评估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一项管理技术与政策,着重于权衡风险级别与减少风险成本,解决风险级别与社会所能接受风险之间的关系[1]。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是表征因环境污染所致的潜在健康效应过程[2],主要评估区域内或场地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与损害,以便确定环境风险类型与等级,预测污染影响范围及危害程度,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 早在198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 NEP )、世界卫生组织(WH O )、国际原子能机构(I AE A )就联合呼吁各国开展 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活动[3~5]。许多国家均在环境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以美国最为显著[6,7]。日本、荷兰、英国等国家已开始应用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来制定环境标准与法规,管理本国广泛复杂的环境问题[8~10]。 土壤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能够为人类提供食物等生产资料,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1]。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加剧,各种人为源释放的污染物进入土壤[12],并通过水、气、生物等介质传输引起人体暴露。人体长期暴露于重金属污染物 (如Pb 、Cd 、Hg 、As 等)会引起神经系统、肝脏、肾脏 等损害[13~15],而暴露于多氯联苯(PC Bs )、多环芳烃 (PAHs )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癌症发病机率大大升高,并干扰与损害内分泌系统[16]。因此,人们对土壤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健康效应越来越关注,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越来越多应用于污染控制与风险管理[9,17,18]。我国土壤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可以为我国土壤环境政策与法规制定提供基础,并为污染土壤修复与管理服务[19]。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在我国还非常欠缺。因此,评述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与内容,探究当前存在问题,展望其发展趋势,对于推动我国污染土壤健康风险评估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1 污染土壤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111 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概况 198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提出了健康风险评估 的定义与框架,以及危害判定、剂量-效应关系评 第43卷第1期 土 壤 学 报 V ol 143,N o 11 2006年1月 ACT A PE DO LOG IC A SI NIC A  Jan.,2006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编制说明

附件5 关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思路及 有关情况的说明 一、工作背景和主要过程 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在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和管理中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也存在一系列不适应我国现阶段土壤环境保护形势的问题。环境保护部及原国家环保总局从2006年起组织开展《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修订工作和新时期国家土壤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技术支持由原标准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牵头承担,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等单位协助开展。 由于我国土壤环境介质复杂多样,而且土壤污染本身具有类型多、区域差异大、治理修复难度大等特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工作难度大、挑战性强。启动修订至今,全国土壤污染状况底数不清、对土壤环境问题认识不足、土壤环境管理思路不明等制约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国内土壤环境标准和基准研究仍然薄弱,本标准在借鉴国外同类标准方面存在较大难度,尤其是国外相关标准中污染物含量限值难以参考;同时,《环境保护法》等上位法律、法规中关于环保标准的规定比较原则,缺少专门适用土壤环保标准体系建设的法律制度,修订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

因此,本标准的修订过程必须融入了解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和土壤污染特征、厘清我国土壤环境管理思路和污染防控对策、完善土壤环境管理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明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作用定位的过程,同时也是广泛凝聚共识、集中各方智慧的过程。2006年启动该工作后,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召开了20多次专题工作会、研讨会,反复研究、梳理土壤环保标准体系结构、作用定位、主要内容,陆续安排了一系列土壤环保标准制修订项目;标准编制单位广泛调研了国内外相关法规标准、管理文件、科研报告、调查数据,承担了中荷土壤环境标准国际合作项目、土壤环境标准制定方法学研究等环保公益科研项目,并于2008年编制《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评价技术规定》,全面支撑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等工作。 针对国内急需开展的污染地块(场地)土壤环境管理,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土壤污染风险管理理念和评估技术方法, (HJ 环境保护部于2014年2月19日发布《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25.1-2014)、《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 25.4-2014)和《污染场地术语》(HJ 682-2014)系列标准,部分缓解了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为实施《环境保护法》第32条“国家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等的保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调查、监测、评估和修复制度”提供了配套支撑标准。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处理办法修订稿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处 理办法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南昌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巷三公路LM—9项目经理部 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处理办法 编制: 审核: 批准: 南昌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三月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处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本项目境监督管理,及时依法妥善地处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根据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以及因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或生态遭到破坏,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第三条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根据类型分为水污染事故、海洋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噪声与振动危害事故、固体废物污染事故、农药与有毒化学品污染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生态破坏事故等。 第四条根据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的程度分为四级: (一)一般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者为一般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伍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含两万元)且对环境造成影响的。 (二)较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 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两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含五万元)的; 2、人员发生中毒症状; 3、因环境污染引起厂群冲突; 4、对环境造成一定危害。

(三)重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 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含十万元)的; 2、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辐射伤害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 3、人群发生中毒症状; 4、因环境污染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 5、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 6、捕杀、砍伐国家二类、三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四)特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 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十万元以上; 2、人群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辐射伤害; 3、人员中毒死亡;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6、捕杀、砍伐国家一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第五条项目环境保护成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处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事故处理领导小组”)对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的报告与处理实施统一领导。针对具体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项目部组成由相应的业务科室牵头的临时“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调查处理小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处理小组”)负责调查处理的具体工作。 第二章管辖

尚田镇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

尚田镇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和应急突发事件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环境权益为出发点,以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为着眼点,将环境污染危害降低到最低点,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二)编制目的 规范和强化全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公共事故(以下简称“环境突发事故” )的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以环境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善后工作为重点和防范有力、指挥有序、快速高效、保障及时、协调一致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奉化市突发

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尚田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四)事故分级 根据环境污染与破坏程度不同,分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大事故。 1、一般事故(IV级)。由于环境突发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不含5万元)的。 2、较大事故(II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1)因中毒等造成人员轻伤3人以下(不含3人)。 (2)突发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不含15万元)。 3、重大事故(I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1)因中毒等造成人员3人以下(不含3人)重伤或3人以上10人以下(不含10人)轻伤。 (2)由于突发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不含50万元)。 (3)因环境事故造成部分村庄、河流、水域污染,引起群访事件的。 4、特大事故(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1)因中毒等造成人员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10人以上。 (2)由于突发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

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问题及破解路径

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问题及破解路径 关键词:环境损害;环境损害鉴定;环境损害评估;环境损害赔偿;评估机构 当前,我国环境损害事件频发,给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负面影响。随着政府对于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以及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建立完善的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体系已成为环保实践的重要方向。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和环境损害的公益诉讼在本次《环境保护法》修订中均有体现,也反映了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从国外相关经验和我国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实践来看,较为完善的环境损害鉴定制度体系,应以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相关法律为核心,辅之以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管理机制、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体系和环境损害赔偿的资金机制等政策体系。目前,我国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制度建设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备的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管理模式,在实际工作中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我国环境损害鉴定评估面临的问题 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的现有的法律法规中虽然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原则和理念,但无论从环境损害的鉴定评估还是寻求对环境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的维权实践来看,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 我国目前存在以民事法律和环境法律并存的二元环境损害法律体系。前者以《民法通则》、《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民事实体法和《民事诉讼法》构建了环境损害赔偿的民事法律体系;后者是以

《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单行污染防治立法和《水法》 等自然资源立法的所建立的污染环境和破坏资源方面的实体和程序性 规定为代表。然而二元的环境损害法律体系本身既有交集,也有争议,存在不同法律规定不一致、举证责任不明确、诉讼程序存在缺陷等问题。除此之外,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侵权责任法》以及《大 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相 关法律尽管对环境损害都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是缺乏对环境损害 鉴定评估的依据、标准、程序和管理以及赔偿资金来源等方面的可操 作性的规定。 环境资源监管权利分散。环境损害的特点决定了环境损害鉴定评 估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参与。但是,现行的环境监管体制存在的不足, 制约了环境损害工作的开展。 我国现行的环境监管模式是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多部门分级次的 监督管理体制。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 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等管理部门均有权利和职责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 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这一体制决定了环 境监管主体的多元和监管权力的分散。因此,有必要明确环境监督管 理部门在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的权责,避免权力的重叠、冲突和漏洞 造成环境损害评估工作的不顺畅。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的采样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通过对该地特种玉米种植区的土壤质量现状监测,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状况,并预测发展变化趋势,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I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II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III 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士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土壤和矿场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I类II类III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二三级标准。 2对长期釆用未经处理过的生活污水和发酵废水灌溉对土地的影响进行监测,调查分析引起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确定污染的来源、范围和程度,为行政主管部门釆取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3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把许多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带入土壤,其中有的污染物质残留在土壤中,并不断地积累,它们的含量是否达到了危害的临界值,需要进行定点长期动态监测,以既能充分利用土地的净化能力,又能防止土壤污染,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4通过分析测定该地士壤中某些元素的含量,确定这些元素的背景值水平和变化。了解元素的丰缺和供应状况,为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合理施用微量元素及地方病因的探讨与防治提供依据。二、土壤的背景资料 该地区为特种玉米种植区,自然社会环境方面的资料有:该地区长期采用未经处理过的生活污水和发酵废水混合灌溉,并用污水灌溉3到5年。特种玉米种植区发生大面积死亡现象。 三、监测项目的确定 《农田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将监测项目分为三类,即规定必测项目,选择必测项目和选择项目。必测项目有镉、汞、砷、铜、铅、鉻、锌、镍、六六六、滴滴涕、pH。选择必测项目是根据监测地区环境污染状况,确认在土壤积累积累较多,对农业危害较大,影响范围广,毒物强的污染物。选择项目一般包括新纳入的在土壤中积累较少的污染物、由于环境污染导致土壤性状发生改变的土壤性状指标以及生态环境指标等。选择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包括贴、锰、总钾、有机质、总氮、有效磷、总磷、水份、总硒、有效硼、总硼、总钼,氟化物、矿化油、苯并(a)芘、全盐量等项目。 四、采样点的布设以及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1、采样布点 先将所监测的土地线划分为若干单元。考虑到所监测的土地属于污水灌溉的农田土壤,因此

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资质标准

河南省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资质标准 草稿 一、总则 (1)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资质是指为适应和满足环境保护和司法部门开展环境污染事故损害评估工作的特殊需求,对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机构设立的资质; (2)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的业务范围包括: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空气环境污染鉴定、水环境污染鉴定、声环境污染鉴定、光环境污染鉴定、土壤环境污染鉴定、海洋环境污染鉴定、生态环境污染鉴定)、环境污染损害评估鉴定、环境保护或治理工程项目评估鉴定。 二、依据 主要以我国现行的有关环境污染事故损害赔偿机制的各相关法律、司法解释为依据,具体包括: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 (3) (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12.25; (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86.3; (7)《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8)国务院国发[1996]31号文《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8月3日; (9)国务院国发[2000]38号文《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10); (11; (12)《环境损害评估数额计算推荐方法》2011.06; (13)《关于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若干意见》(环发[2011]60号);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第95号令《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第96号令《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 三、术语和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内容,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确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污染损害:环境污染事故发生过程中或发生后造成的各类损害,包括污染环境行为直接造成的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和自然资源破坏、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及其减少的实际价值,也包括为防止污染扩大、修复和/或恢复受损生态环境而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措施而发生的费用,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获得利益的丧失,污染环境部分或完全恢复前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期间损害。全面完整的环境污染事故损害=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生态环境资源损害+事故影响损害+污染修复费用+应急处置费用+调查评估费用。 本定义中的环境污染损害类别有:空气环境污染损害、水环境污染损害、声环境污染损害、光环境污染损害、土壤环境污染损害、海洋环境污染鉴定、生态环境污染损害等。 三、标准 1、资历与信誉

土壤与地下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案例集

土壤与地下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案例集 编制时间:2018年12月

案例一某地下水污染事件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1项目背景 项目地点位于某市低山丘陵区村庄内,2015年5月,当地村民发现自用大口井地下水疑似受到污染。经当地环保局调查,调查区部分点位地下水中氯化物、氨氮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水标准。村民大口井北侧分布有1家洗煤厂、2家稀土抛光材料有限公司、1家盐酸厂。2016年11月起,受当地环保局委托,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风险与损害鉴定评估研究中心对该起地下水污染事件展开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 图1项目区示意图

2评估目的 本次损害评估工作旨在查清地下水污染源,判定污染源与地下水污染的因果关系,明确生态环境损害的范围和程度,提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建议,估算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费用,为后续刑事诉讼、行政处罚、环境治理等工作提供依据。 3评估思路与程序 评估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a)第一阶段——污染源调查和损害确认 b)第二阶段——生态环境损害实物量化 c)第三阶段——生态环境恢复方案筛选与价值量化 4基线确定及损害确认 根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总纲》(环办政法〔2016〕67号)与《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土壤与地下水》(环办法规〔2018〕46号)中规定的基线确定原则,因无法获取历史数据,采用未受污染环境行为影响且与调查区处于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相似现场,即“对照区域”数据确定基线。以指标值超过基线20%为判定依据,确认调查区2015~2017年间地下水受到损害,指标主要涉及氯化物和氨氮。 5因果关系判定 5.1污染源识别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总体方案(DOC)

一、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环境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中央把防治土壤污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新时期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并明确要求“把防治土壤污染提上重要议程”。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要求“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2003年12月3日,曾培炎副总理曾批示要求“环保总局会同国土资源部就我国部分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状况恶化,查清异常原因,并提出综合治理的意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综合治理土壤污染”。《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要“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并要求“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抓紧拟订有关土壤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 近年来,环保、国土、农业等部门和有关科研单位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一些地区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损害群众利益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状况不清、原因不明和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十分突出。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摸清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掌握土壤污染情况,是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环保系统监测、科研队伍为主体力量,同时联合中科院、高等院校和其他科研院所等土壤学界的技术力量和人力资源参与调查工作。环保总局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全国生态现状调查、全国典型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探查、菜篮子种植基地、污灌区和有机食品基地环境质量监测调查等大型调查项目。2005年,环保总局在沈阳、南京、广州等三市组织进行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试点工作,为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环保系统拥有覆盖全国的环境监测网络,目前全国共有2289个环境监测站、46984名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拥有相当数量的大型仪器设备,加上一大批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力量,完全能够满足调查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项目总体目标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田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分析方法、质控措施、数理统计、成果表达与资料整编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农田土壤环境监测。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 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8170—1987 数值修约规 则 GB /T14550—1993 土壤质量 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T17134,—1997 土壤质量 总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 /T17135—1997 土壤质量 总砷的测定 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GB /T17136—1997 土壤质量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T17137—1997 土壤质量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T17138—1997 土壤质量 铜、锌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T17139—1997 土壤质量 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T17140—1997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KI —MIBK 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T17141—1997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NY /T52—1987 土壤水分测定法(原GB7172—1987) NY /T5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原GB7173—1987) NY /T85—1988 土壤有机质测定法(原GB9834— 1988) NY /T88—1988 土壤全磷测定法(原GB9837—1988) NY /T148—1990 土壤有效硼测定方法(原GB12298—1990) NY /T149,一1990 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 方法 (原GB12297一1990)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1农田土壤 用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纤维和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 作物的农业用地土壤。 3 .2区域土壤背景点 在调查区域内或附近, 相对未受污染,而母质、土壤类型及农作历史与调查区域土壤相似的±壤样点。 3 ,3 农田土壤监测点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累积到一定程度引起或怀疑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壤样点。 3 .4 农田土壤剖面样品 按土壤发生学的主要特征,担整个剖面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在各层中部位多点取样,等量混均后的A 、B 、C 层或A 、C 等层的土壤样品。 3 .5农田土壤混合样 在耕作层采样点的周围采集若干点的耕层土壤、经均匀混合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 5~20个。 4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样技术 4 .1采样前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4 .1.1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水文、气象、地形地貌、植被、自然灾害等。 4 .1.2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状况:农作物种类、布局、面积、产量、耕作制度等。 4.1.3区域土壤地力状况: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层次特点、质地、pH 、Eh 、代换量、盐基饱和度、±壤肥力等。 4 .1.4土壤环境污染状况:工业污染源种类及分布、污染物种类及排放途径和排放量、农灌水污染 状况、大气污染状况、农业固体废弃物投入、农业化学物质投入情况、自然污染源情况等。 4.1.5土壤生态环境状况:水土流失现状、土壤侵蚀类型、分布面积、侵蚀模数、沼泽化、潜育化、盐渍化、酸化等。

河南省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家库管理制度

附件2 河南省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专家库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省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家的遴选和管理,充分发挥专家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中的作用,根据环保部发布的《关于成立环境保护部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家委员会的通知》(环办政法函﹝2016﹞1311号)和环保部、司法部发布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司发通﹝2016﹞101号)中相关规定,结合河南省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由省环保厅统一管理。 第三条河南省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家库人员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环保企业、行业协会、政府机关等单位符合条件的专家中遴选。专家库下设污染物性质鉴别组、地表水和沉积物组、环境大气组、土壤与地下水组、生态系统组、环境经济组、环境法组、其他类组(包括噪声、振动、光、热、电磁辐射、核辐射等)8个组。 第四条省环保厅负责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家库的建设、管理等工作。

(一)组织遴选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家成员,建设省级专家库; (二)建立专家个人基本信息库,整理专家参与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相关的信息; (三)组织开展学术交流、培训活动,依法委托专家开展相关技术服务工作; (四)建立专家库信用制度和使用制度,规范相关管理工作; (五)其他管理职责。 第五条专家的主要职责: (一)对河南省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发展规划、重要政策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等的制定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 (二)为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效果评估等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相关工作提供专家咨询意见; (三)参与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相关科研项目和课题等征集、立项、中期检查、验收、绩效评估等事项的咨询和评审; (四)为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构的评审提供专家意见; (五)参加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教育培训及相关学术交流与合作;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4394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包括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 一、准备工作 主要准备工具,器材,用具等。 二、布点采样 样品由随机采集的一些个体所组成,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为了达到采集的监测样品具有好的代表性,必须避免一切主观因素,使组成总体的个体有同样的机会被选入样品,即组成样品的个体应当是随机地取自总体。另一方面,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同样的个体组成,否则样本大的个体所组成的样品,其代表性会大于样本少的个体组成的样品。所以“随机”和“等量”是决定样品具有同等代表性的重要条件。 1.布点方法 1)简单随机 将监测单元分成网格,每个网格编上号码,决定采样点样品数后,随机抽取规定的样品数的样品,其样本号码对应的网格号,即为采样点。随机数 的获得可以利用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的方法。关于随机数骰子的使用 方法可见GB10111《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办法》。简单随机布点 是一种完全不带主观限制条件的布点方法。 2)分块随机 根据收集的资料,如果监测区域内的土壤有明显的几种类型,则可将区域分成几块,每块内污染物较均匀,块间的差异较明显。将每块作为一个监 测单元,在每个监测单元内再随机布点。在正确分块的前提下,分块布点的 代表性比简单随机布点好,如果分块不正确,分块布点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 反。 3)系统随机 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几部分(网格划分),每网格内布设一采样点,这种布点称为系统随机布点。如果区域内土壤污染物含量变化较大,系

统随机布点比简单随机布点所采样品的代表性要好。 2.基础样品数量 1)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用下列公式可计算所需的样品数: N=t2s2/D2 式中:N 为样品数; 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 s2 为均方差,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或者从极差R(s2=(R/4)2)估计; D 为可接受的绝对偏差。 2)由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 N=t2s2/D2 可变为:N=t2CV2/m2 式中:N 为样品数; t 为选定置信水平(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选定为95%)一定自由度下的t 值(附录A); CV 为变异系数(%),可从先前的其它研究资料中估计; m 为可接受的相对偏差(%),土壤环境监测一般限定为20%~30% 。 没有历史资料的地区、土壤变异程度不太大的地区,一般CV 可用10%~30%粗略估计,有效磷和有效钾变异系数CV 可取50%。 3.布点数量 土壤监测的布点数量要满足样本容量的基本要求,即上述由均方差和绝对偏差、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计算样品数是样品数的下限数值,实际工作中土壤布点数量还要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精度和调查区域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 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少设 3 个点。 区域土壤环境调查按调查的精度不同可从、5km、10km、20km、40km 中选择网距网格布点,区域内的网格结点数即为土壤采样点数量。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s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1.主题内容与达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2.术语 2.1 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 2.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旨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借静电引力而对溶液中的阳离子所吸附的数量,以每千克干土所含全部代换性防离子的厘摩尔(按一价离子计)数表示。 3.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3.1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3.2 标准分级 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3.3 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 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 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 4.标准值 本标准规定的三级标准值,见表1。表1 土壤环境质理标准值 mg/kg。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处理办法

南昌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巷三公路LM—9项目经理部 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处理办法 编制: 审核: 批准: 南昌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三月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处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本项目境监督管理,及时依法妥善地处理环境污染与 生态破坏事故,根据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以及因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或生态遭到破坏,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第三条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根据类型分为水污染事故、海洋 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噪声与振动危害事故、固体废物污染事故、农药与有毒化学品污染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生态破坏事故等。 第四条根据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的程度分为四级: (一)一般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者为一般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伍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含两万元)且对环境造成影响的。 (二)较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 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两万元以上,五万元以 下(含五万元)的; 2、人员发生中毒症状; 3、因环境污染引起厂群冲突; 4、对环境造成一定危害。 (三)重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

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含十万元)的; 2、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辐射伤害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 3、人群发生中毒症状; 4、因环境污染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 5、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 6、捕杀、砍伐国家二类、三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四)特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 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十万元以上; 2、人群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辐射伤害; 3、人员中毒死亡;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6、捕杀、砍伐国家一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第五条项目环境保护成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处理工作领导 小组”(以下简称“事故处理领导小组”)对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的 报告与处理实施统一领导。针对具体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项目部组成由相应的业务科室牵头的临时“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调 查处理小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处理小组”)负责调查处理的具体工作。 第二章管辖 第六条项目环保部负责调查处理以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