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厉以宁的学生

厉以宁的学生

厉以宁的学生
厉以宁的学生

厉以宁的学生

1、李克强,男,汉族,1955年7月生,安徽定远人,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3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党组副书记。

2、陆昊,1967年出生,上海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拥有经济学硕士学位。在北大求学期间,担任过校团委常委,20岁时成为“文革”后该校第一位直选产生的学生会主席;1995年,年仅28岁的他出任北京制衣厂厂长,是当时北京市最年轻的国有企业“一把手”,在短短几年间,把一个亏损的5000人大厂扭亏增盈,并由此当选为“北京十大杰出青年”。现任团中央第一书记。

3、龚方雄,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师,负责统筹摩根大通中国区的信贷利率市场、证券及经济研究工作。龚方雄先生拥有美国沃顿商学院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费城坦普尔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以及北京大学的两个学位(运筹学及经济学硕士学位以及物理学学士学位)。现任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及首席经济师。

4、李源潮,男,汉族,1950年11月生,江苏涟水人,1978年3月入党,1968年11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于1988-1991年在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科学中心(现光华管理学院)学习,从上海到北京来攻读在职研究生学位。”李源潮回忆厉以宁教授指导论文时的一些细节,称连标点符号都一一修改。“我当时只是一名普通干部,但厉以宁先生,这样一位很有影响、受人尊敬的教授,来指导我这样一个普通的学生,从我论文的题目,到论文的结构,到论文的提纲,到论文的修改,厉以宁老师花了大量的心血。厉以宁老师的修改,最后一稿的修改,包括修改了标点符号,今天我们很多教授可能已经做不到这一点了。”

5、高建民,河北省委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

厉以宁家族暴富史和厉以宁简历资料

厉以宁家族暴富史和厉以宁简历资料 相信各位在搜寻厉以宁简历的时候已经发现网络疯传的厉以宁家族暴富史资料,作为一个普通人对此不了解、也没有什么好的看法,在我看来厉以宁是经济界四大泰斗之一,无论是投资还是创业的人,稍有留心就会知道厉以宁家族故事。 不过,网友对厉以宁的认识却是:现在走红的就是这些人,媒体上经常露面.发表一些可以左右时局的讲话。 多年以前厉以宁就反对对富人收高税,说对富人收高税是杀富济贫,虽说对富人收高税是世界先进国家早已实行且历经济学家是心知肚明的。 厉以宁简历厉以宁作为国内著名经济学家,迸发了他自己的能量,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虽然家族暴富史被当作丑闻一样流传,但他在我心目中依然是中国经济学界泰斗之一。 厉以宁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 现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2013.12.12日在2013年第十四届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荣获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 厉以宁的学生中间的一些热血沸腾的我就直接省略了,因为高潮

要到了,2013年度经济人物终身成就奖——厉以宁,厉老得奖确实实至名归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在众多的称谓中,厉老最喜欢的是老师,厉老以身作则,诠释了什么叫做榜样,他最大的希望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是现任总理李克强的博士生导师,他的弟子还有李源潮等,桃李满天下的厉老的名言很多,在此与众位共勉:一生治学当如此,只计耕耘莫问收陈规当变终须变,留与儿孙评短长几度险情终不悔,一番求索志难移,此生甘愿做人梯。 厉以宁令人敬佩的精神最让我佩服的是已经83岁的厉以宁,依然平均每月外出调研一次。 (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支撑起一颗为国操劳的心啊)今年11月,过完83岁生日的第二天,他又远赴浙江,调研林权改革。 他说不联系中国实际,经济学是没有出路的。 厉老的书斋不在未名湖畔,而是在调研第一线。 这比那些坐在办公室空谈空想的专家要实在多了。 厉老以行动诠释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厉以宁简历——最后他给我们年轻人留下两句话:第一,要有自己的梦想;第二,要有坚持的力量,不能半途而废。 厉以宁简历致敬厉老,您不亏是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厉以宁习题答案

厉以宁编写的西方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问题: 1.什么是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2.讨论弹性有何意义? 3.假定某市房地产管理部门估计该市住房需求曲线是P Q d 5100-=,其中数量单位是万套,价 格代表月租,用百元表示。房管部门注意到,该市较低价格下的较高房屋需求量,将会吸引其他城市的居民迁入该市。为了讨论方便,假定迁入该市的都是三口之家。假定该市房产商的供给曲线为 P Q s 550+=。 (1)市场均衡价格是多少?如果住房管理部门实行租金管制,把每套住房的月租限制在最高为100元的水平上,而让无住房的家庭迁出该市,房租管制所导致的人口净变动是多少? (2)假定住房管理部门将每套住房的月租提高到900元,如果在增长的房屋供给量中有50%是新建的,那么总共新建了多少套住房? 4.如果市场对于农产品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歉收将增加还是减少农民的整体收益?为什么? 答案: 1.在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相等时决定的商品价格称为均衡价格。 商品均衡价格的形成是市场供求力量自发作用的结果,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不断变化直至相等,最终形成均衡价格。 影响个人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偏好、个人的资产与收入、个人所购买商品的价格、与个人所购买商品的价格有关的其他商品价格、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等等。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还包括消费者人数的多少。 影响单个厂商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厂商打算出售的商品的价格、为生产该商品厂商所投入的生产要素成本、厂商的技术状况、厂商对该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等等。影响市场供给的因素还包括生产该商品厂商数目的多少以及市场的竞争程度。 2. 对于需求函数()P f D =或供给函数()P g S =,仅仅了解()0<'P f 或()0>'P g 还不足以精确地分析价格与需求量、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不同商品需求量或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也不能用()P f '或()P g '进行比较,因为不同商品的量纲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选择弹性方法进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附原题)复习进程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问题: 1.什么是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非均衡理论的发展 3.假定某市房地产管理部门估计该市住房需求曲线是P Q d 5100-=,其中数量单位是万套,价格代表月租,用百元表示。房管部门注意到,该市较低价格下的较高房屋需求量,将会吸引其他城市的居民迁入该市。为了讨论方便,假定迁入该市的都是三口之家。假定该市房产商的供给曲线为P Q s 550+=。 (1)市场均衡价格是多少?如果住房管理部门实行租金管制,把每套住房的月租限制在最高为100元的水平上,而让无住房的家庭迁出该市,房租管制所导致的人口净变动是多少? (2)假定住房管理部门将每套住房的月租提高到900元,如果在增长的房屋供给量中有50%是新建的,那么总共新建了多少套住房? 4.如果市场对于农产品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歉收将增加还是减少农民的整体收益?为什么? 答案: 1.在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相等时决定的商品价格称为均衡价格。 商品均衡价格的形成是市场供求力量自发作用的结果,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不断变化直至相等,最终形成均衡价格。 影响个人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偏好、个人的资产与收入、个人所购买商品的价格、与个人所购买商品的价格有关的其他商品价格、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等等。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还包括消费者人数的多少。

影响单个厂商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厂商打算出售的商品的价格、为生产该商品厂商所投入的生产要素成本、厂商的技术状况、厂商对该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等等。影响市场供给的因素还包括生产该商品厂商数目的多少以及市场的竞争程度。 3.① 根据s d Q Q =得到:55505100=?+=-P P P (百元)。 均衡情况下,房产商供给量为:7555500??+=s Q (万套);如果月租限制在100元,那么房产商的供给量变为5515501??+=s Q (万套);那么人口的净迁出应为:3×(75-55)=60(万人)。 ② 如果月租提高到900元,房产商的供给量9595502??+=s Q (万套), 供给总共增加为95-75=20(万套),其中50%是新建的,那么新建房屋总数为20×50%=10(万套)。 4.歉收将会增加农民的整体收益。原因在于,农产品歉收意味着农产品供给的减少,又因为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随着价格的变化,农产品的需求基本不变或变化很微小,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农产品的价格将提高,农民的整体收益将增加。 第三章 问题: 2.什么是收入效应?什么是替代效应?两者变化的方向相同还是不同? 3.消费者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2.在一种商品的名义价格发生变化时,保持消费者名义收入不变所引起的实际消费者收入的变化,或者说引起的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总量的变化,这就是收入效应。 当一种商品的名义价格发生变化时,将引起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中该商品与同该商品相近的商品之间的替代,这就称为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变化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3.在无风险的情况下,确定性收入所产生的效用是确定的;在有风险的情

老傻点评厉以宁十大经典语录

老傻点评厉以宁十大经典语录 点评厉以宁十大经典语录(点评: 老傻)1、中国股市很健康,早晚冲上三千点。——点评:05年1月份很不幸的跌到了1200点下,如果把03/04年的大盘股上市的因素考虑进去,实际跌破了700点都不上。厉大“学者”的三千点在哪里呢?!厉大“学者”,放个屁虽无形,也该有点X味吧?可至今俺还是没闻到您这P味呢!为了套吃散股草民的血汗钱,您就继续把这无形且无味的P放下去吧!2、什么叫小康,小康概念要拥有两套房,应该鼓励中国人购买两套房。——点评:直至05年,还是有很多人还买不起第一套房,而另一些人则把自己的血汗钱投进了这个“一两压千斤”的大坑。无论对于前者还是后者,这意味着什么,好像是并不需多少“经济学知识”就看得很清楚的事实,厉“大经济学家”为什么要打这个广告?打这个广告是为了什么?又是为谁在打 这个广告呢?!3、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只有拉大差距,社会才能进步。——点评:有点知识的人都知道,贫富差距是社会动乱的重要根源,而且与现代社会的“以人为本”观念格格不入,难道厉大“学者”您这么个“世界知名的学者”连这么一点点最基本学识?或许您老人家醉翁之意不在酒吧?!不知您厉大“学者”是否认为,当中国0.001%的豪富们占有了中国99.999%的财富时,中国的“社会进步”才能够或

才算得上得到了“迅猛发展”?4、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点评:牺牲了这么多人,成就谁的财富?作为既得利益集团一分子的厉股份对这一点非常非常清楚!也正因此他当然要如此卖力地“夸奖”那些可怜的被掠夺者,而实质却是在掩盖自己的罪行并歌颂自己的“千秋伟绩”!更令人炸舌的是,如今你厉大“学者” 被觉醒的人们看成是一堆狗shit之后,又不甘心寂寞、自矛盾地“谴责”起造成这笔“巨大的财富”的“减员增效”论呢…… 5、中国穷人为什么穷,因为他们都有仇富心理。——点评:这是什么逻辑?!中国穷人因“仇富”而穷?那么是否中国富 人因仇穷而富?!厉大“经济学家”不知能否能从自己的“伟大的”经济“理论”中找到这样的因果依据?中国暴富阶层的黑 幕和原罪,厉大“学者”您否定得了吗?!你敢于把您自己家族的“财富因果”关系、把自己家族骤然暴富的“窍门”讲给大家听听吗?敢吗?! 6、中国应该持续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因为不这样做, 中国的gdp就要掉下来,就会有更多的工人失业。——点评:厉大“经济学家”难道连GDP不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这点经济学基础知识都不知道?GDP神话论已经给 中国造成了多大的损害?!且说这话正确,那么04年开始的、据说今年仍将加大力度的宏观调控就是错误政策了?也

厉以宁简介厉以宁讲师个人简历

擅长领域: 品牌战略| | 擅长行业: 教育培训 讲师简介: 讲师介绍: 中国着名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 主要研究领域是西方经济学、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和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其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厉以宁从中国经济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的构想,包括用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以及其它所有权不明晰的企业,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此理论界与政策制定者广泛接受,对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又重要的影响。厉以宁因为在经济学以及其他学术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而多次获奖,包括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证书”、“金三角”奖、国家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奖(最高奖)等,并被多次邀请到国内外多所大学与科研机构演讲。同时厉以宁还是经济史专家,在资本主义起源问题上有过相当深入的研究,厉以宁自1955年毕业后留在北京大学经济系资料室工作,直到1962年第一此登上讲坛,讲“外国经济史”,第一节课便是“西欧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后一直在这方面研究多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迫终止研究。到改革开放后便把主要问题转到中国国民经济上,但一直仍然在从事经济史研究,在1999年《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完成后便又重新着力于资本主义起源的研究,于2003年出版了《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一书,该书将封建社会分为“刚性体质”和“弹性体制”,把封建社会的异己力量分为体制内异己力量和体制外异己力量,把资本主义分为原生型资本主义和非原生型资本主义,以此为前提对资本主义起源进行了深入探讨。 着作: 1.《论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教育经济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3.《关于经济问题的通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4.《消费经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学者应该直言网友应该宽容 网易财经:您平时上网多吗? 厉以宁:我不上网,眼睛不行,网上的字太小。 网易财经:厉老,现在在网络上有一些经济学家根据经济学的原理、经济学的道理发言,这些发言比较直言不讳,但是很多网民就不太愿意听到这样的说法,他们就会对这些经济学家进行辱骂,我想问一下您的看法。 厉以宁:应该有一个学术自由讨论的环境,这个是比较重要的。因为经济学的验证是滞后的,经济学任何一种观点都不是现在出来以后马上就可以立竿见影的,可能我有一种预言或者一种预感,也许几年之后才能看到“当初某人讲的话很有道理的”。所以大家要宽容,要营造一个宽容的环境。 如何走出中国的经济怪圈 网易财经:你一直提倡要通过体制改革来走出投资怪圈,这方面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厉以宁:投资怪圈,主要是投资决策体制要改变,应该是竞争性行业内,由市场主导决策,而不能由政府主导决策。因为政府主导决策,它考虑的跟民营企业不一样。民营企业觉得如果产品将来没销路,或者产品将来多了以后,价格会下跌,它就必须要慎重了;政府因为它

没有一个自负盈亏的问题,他为了地方经济着想,所以仍然可以继续原来的投资计划。所以说为什么常常有一些产能过剩的现象?因为它的厂已经建了,你不让它建成,那不是损失更大吗?所以地方政府往往从这方面考虑。首先第一,在竞争性领域内,投资决策体制应该转换,当然,影响到国家安全的,国防的、重大民生问题的,这些可以考虑由政府决策投资,但是竞争行业不要这样做。 第二,资源价格不合理会助长那些投资的,因为他觉得资源价格挺便宜,所以说资源价格合理的调整还是必要的。它实际上可以促使企业(把更多精力)放在技术创新方面,而不是粗放型的投资,他会考虑到资源的节约问题。 另外,对中国来说,投资怪圈是因为地方要减轻自身的就业压力,怎么解决就业的压力呢?地方政府感觉到,如果不加大投资,就业问题怎么解决?所以他要招商引资,尽量拿土地出来,所以这个实际上跟整个中国经济的配套改革是有关系的。城镇化,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道路,是提高城镇、城乡居民收入的道路,城镇化也可以有序的让劳动力进城,不要一下子涌进城里,造成一些问题。而且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一个方式,所以这几个方面一起考虑的话,就觉得这也是一种体制方面的改革。 另外行业垄断的问题也需要解决,为什么有的地方会产生投资怪圈?它跟行业垄断有一定关系,它有利益在。至于你国家的问题,是由全

听听吴敬琏厉以宁等经济学家谈中国股市

听听吴敬琏厉以宁等经济学家谈中国股 市 2013年06月26日 07:33 中国经济网微博我有话说

沪深股市双双低开 【中国企业家网】(综合)继银行年中“钱荒”现象,市场恐慌情绪蔓延,股指不断创新低。6月24日沪 深股市双双低开,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以2068.86点和8115.84点开盘,较前一交易日收盘跌0.20%和0.25%。 截至15时收盘,上证综合指数(1950.013,-1.48,-0.08%)1963.24点,沪指暴跌至109.86点,跌幅超过5.30%,创年内新低,时隔6个半月后,重回“1”时代。深成指收报7588.52点,跌547.52点,跌幅6.73%。 通常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然后面对变幻莫测的中国股市市场,伤了谁又肥了谁?对此经济学家有 何看法,经济学家又是如何建言中国股市?盘点吴敬琏、厉以宁、张维迎、许小年[微博]、周其仁、陈志 武[微博]、张五常、茅于轼、成思危、谢国忠……这些经济学家们的声音。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 吴敬琏:中国股市还不如赌场 享有“中国经济学家的良心”之称的吴敬琏早在2001年,曾毫不留情地发出过“中国股市连一个规范的 赌场都不如”这样的论断,由此拉开了中国股市大讨论的序幕。之后还曾多次批评中国股市处于“强盗贵族 时代”。 吴敬琏称,中国股市很像一个赌场,甚至还不如赌场,因为赌场里面也有规矩,比如你不能看别人的牌。而中国的股市有些人可以看到别人的牌,可以作弊和操纵。这就是著名的“股市赌场论”。

他表示,“股市要正常化,政府监管、证券公司以及媒体,都需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是他们都可能发生扭曲。政府监管尤其要解决信息不对称,但是如果有些官员想的不是这个,他们想的是寻租,就会利用各种行政许可、审批来寻租。” 吴敬琏指出,现在股市出现问题,政府救市是应该的。“问题是怎样对症下药,政府是不是该直接干预股市以及楼市。”他认为,中国股市的“政策市”顽疾并未根除,有权力的人可以大发横财,而普通股民总是利益受损。 对于股市的腐败也一直有所诟病,该如何拯救中国的股市呢?对此吴敬琏说:“中国股市监管不力是导致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建立完整的信息披露制度,防止市场内幕交易。证券改革的方向,首先要实现的只能是有效配置资本资源。据我观察,接下来证券改革的中心就是要改变监管难题,用强制性的信息披露为核心监管路线,去取代以实质性审批为核心的监管路线。 不过,光靠监管方法的改革,还不能完全解决中国股市的问题。股票是买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有的企业是靠政策倾斜,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太差。要使得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哪一项政策能解决的,要依赖于整个经济体系的完善。” (责任编辑:马常艳) 张维迎 张维迎:中国股市先天不足 知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曾表示,解决股市的问题,没有一个法律文化的支撑,是很难的。我国的股市是一个先天不足的市场,健全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比如董事对投资人的诚信责任,我们目前的法律有没有能力去看守? 中国的资本市场、股票市场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对此,张维迎曾撰文直面中国股市症结,指出包括发展股票市场的指导思想、证监会的定位、产权问题、地方股票市场、经理与股东、职业道德等6大问题。 张维迎说,股票市场实际上是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因为所有资产的价格是它未来收益的体现,也是未来收益的资本化。一个人在买某个股票时,可能不是考虑单个企业,而是考虑整个经济。如果大家都来买股票,就表明大家都对未来预期看好。但是,如果大多数人都过分乐观,就会导致不现实的主观收益高预期,如果这种高预期没有实现,就会使股票市场出现问题。 他担心这样下去会把人的心理改变了:有些企业主可能因为在资本市场上赚到巨额利润,从而对资产进行重新配置,这样就会偏离自己的主业;而个人由于过去几倍的收益增长,也会产生浮躁心理,一旦预期收益没有达到,就会产生不好影响。 如何看待中国股市的发展?张维迎认为:“中国股市未来仍然是长期看好的,但中国股市受政府干预过多。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投资者往往一赔钱就去找政府,把股票价格变化与政府联系起来,而政府往往就顶不住压力,会出台政策来干预股市——这对股市长远正常发展不利。”

西方经济学厉以宁版___课后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 问题: 1.厂商在生产中达到了技术上的效率是否意味着达到了经济上的效率?为什么? 2.对于生产者而言,什么样的要素投入组合才是最优的?怎样实现要素投入最优组合? 3.依据表4-3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劳 动 投 入 资 1 2 3 本 1 50 70 80 投 2 70 100 120 入 3 80 120 150 (1)该表表现的是递增,递减还是常数规模报酬的生产函数? (2)哪些点在同一条等产量曲线上? (3)是否存在边际报酬递减? 4.证明对于CES 生产函数()[] ρ ρ ραα/11----+=L K A q 而言,边际产量与平 均产量以及边际技术替代率都是资本与劳动比率的函数。 答案: 1.厂商在生产中达到了技术上的效率并不意味着达到了经济上的效率。技术效率强调的是生产既定产出的投入最小;而经济效率强调的是生产既定产出的成本最小;两者并不完全一致。 2.对于生产者而言,在生产的经济区域内能够实现既定成本下的产出最大

或者既定产出下的成本最小,这时所对应的投入组合即为最优投入组合。 使投入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要素间的价格比率,即找到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按此投入生产,就能实现最优投入组合。 3.(1)由此表得出,这是常数规模报酬的生产函数。 (2)投入1单位资本、2单位劳动与投入2单位资本、1单位劳动所对应的点在同一条产量线上。 投入1单位资本、3单位劳动与投入3单位资本、1单位劳动所对应的点在同一条产量线上。 投入2单位资本、3单位劳动与投入3单位资本、2单位劳动所对应的点在同一条产量线上。 (3)存在边际报酬递减。 4.对于CES 生产函数:()[] ρ ρ ραα/11----+=L K A q ()[ ] ()[ ]() ? ??? ??+-? ?? ? ??+---+-+----+=-+=ρρρρρρρ ρρρρρ αααααα11) 1() 1 (11K L K A K L K A MP k =()??? ? ??+-??? ? ??? ?? ?? ??-+ρρρ ααα11L K A 同理可得:()[] ()()??? ? ??+--+-+---?? ? ? ????-+? ? ? ??-=--+=ρρρ ρρρρρ αααααα1)1() 1 (11)1(1L K A L L K A MP L ()[] ()ρ ρ ρ ρ ρ ρ ραααα1 1 1 1) (1-----?? ????? ???? ??-+=*-+==L K A K L K A K q AP K 同理可得:()ρ ρ αα1 1--?? ? ? ????-+? ? ? ??==L K A L q AP L ) 1(1+-?? ? ??-==ρααK L MP MP MRTS K L LK 它们都是资本与劳动比率的函数,命题得证。

2020年(财务知识)厉以宁教授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经济学家

(财务知识)厉以宁教授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经济学家

观见厉以宁教授讲座的学习心得 刘建平 今天,我于网上观见了厉以宁教授的讲座,见后深有感触,现就厉教授的讲座做壹学习心得体会。 厉以宁教授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学和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厉以宁教授于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且运用这壹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厉以宁教授从中国经济增长、资本流动性、证券市场、新农村建设、做现代企业家等方面进行分析,整个方案体现了解放思想、开拓思路、诚信合作的观点。 厉以宁教授用三言俩语的朴实例子,倒出了常人没有想到的思考。他为听众讲“老虎来了”的故事:俩个人见见老虎来了,壹个人赶快换运动鞋,且对另壹个人说:“只要我跑得比你快就成。”,另壹个人则脱了鞋,爬上壹棵树。厉以宁教授用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如何把“现实优势”转化为“潜于优势”值得大家思考。 厉以宁教授仍讲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告诉大家竞争策略和合作意识:第壹次赛跑乌龟赢了,关键是乌龟做事没有气馁,等待对方犯错误的机会;兔子当然不服,要求再赛,第二次赛跑是兔子赢了,关键是兔子吸取教训,发挥了潜力优势;当第三次

赛跑时,乌龟要求更换路线,当兔子接近终点时,被壹条河流档住,乌龟赢了,关键是当原来的策略不管用时要及时调整;于龟兔的第四次赛跑时,采取了合作互助,陆地是兔背龟,过河是龟背兔,这时候,关键于于诚信。 厉以宁教授用幽默的谈吐,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课方式,以生动浅显的小故事传达出深刻的管理理念,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学生们不仅慨叹平实的生活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是否能够从生活中成长,关键于于自身是否懂得发现和学习。 乌达区梁家沟小学 2009年11月4日 观见厉以宁教授讲座的学习心得 刘建平 乌达区梁家沟小学 2009年11月4日 观见厉以宁教授讲座的学习心得 程占芹 今天,我于网上观见了厉以宁教授的讲座,心中颇有所得,现就厉教授的讲座做壹体会。 厉教授于2005年已年满75周岁,从教50年。但他没有休息,也无暇应答来自弟子、亲友、社会各界的慰问、祝福,他的目光早已聚焦于了贫苦地区,壹个个新的目标于等着这位老

西方经济学厉以宁版 课后答案第12章

第十二章 问题: 1.下列交易的价值是否应当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什么? (1)顾客在饭店支付餐费。 (2)一家公司购买一幢旧楼。 (3)一家供应商向制造个人计算机的公司出售计算机芯片。 (4)一位消费者从交易商手中买进一辆汽车。 2.国内生产总值(GDP)高是否一定意味着福利好呢?在评价经济福利状况时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3.假设某国某年有下列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单位: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 4 800 国民收入 4 200 总投资800 净投资300 消费 3 000 政府购买960 政府预算盈余30 请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净税收; (4)个人可支配收入; (5)个人储蓄。 答案: 1.(1)在餐馆中支付的餐费应当计入GDP,因为它支付的是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2)公司购买旧楼不应计入GDP ,因为旧楼在建成期已经计入GDP ,如果再次计入,就会导致重复计算。 (3)供应商向制造个人计算机的公司出售计算机芯片不应计入GDP ,因为计算机芯片是中间产品。 (4)消费者从交易商手中买进一辆汽车应当计入GDP ,因为汽车是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 2.GDP 高不一定意味着社会福利好。一方面,当实际GDP 没有增加时,社会福利也可能提高,如工作机会增加,收入分配更加公平、贫困人口减少等;另一方面,实际GDP 增加时,社会福利也可能下降,如污染增加、交通状况恶化等。在评价经济福利状况时还应考虑以下因素:人均收入状况;闲暇的价值;为消除污染所付出的代价;国防、军备支出等。 3.国民生产净值:30043008008004(=-- =--)()净总I I Y 净出口: 409608003008004=---=---G I C Y 总 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净税收: 9909603030=+=-?=--TR T TR G T 个人可支配收入:21039902004=-=+-=TR T NI Y d 个人储蓄: 21000032103=-=-=C Y S d

厉以宁雷人语录

厉以宁雷人语录 2: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只有拉大差距,社会才能进步。(我们要原谅厉老师是近视眼,看不见十万八千里差距下面的巨大漏洞,是正常的) 3:中国穷人为什么穷,因为他们都有仇富心理。(嗯,中国全是恨人恨穷的,这个经济学研究很杰出) 4:12亿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厉先生为什么不成为这巨大财富中的一员呢) 5:中国股市很健康,早晚冲上三千点。(很健康的人,一辈子总要高-潮一回) 6:中国应该持续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因为不这样做,中国的GDP就要掉下来,就会有更多的工人失业。(积极财政面对众多贪官,相当于肉包子打狗,“鸡的屁”究竟能拉多大呢?) 7:在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必然的,不必大惊小怪的。(如果非得要流失,追问流失到哪里去了不重要吗) 8:房价涨的快是好现象,说明居民的收入多了。以前投资的房产升值了,是好事。(不要制度制约,政府和房产商勾结起来抢劫民众的确是好事) 9:中国处于发展中阶段,重工业化是必经阶段,对环

境的污染势必难免。但我们获得了收益。(民众黑心烂肺是发展工业的必然前提) 10:中国不应该建成福利社会,否则人们便没有危机感,不好好工作。(原来中国正是官员福利社会,因为官员没有危机感,而且他们的确也没有好好工作) 11:我建议取消所谓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能力。(余秋雨含泪劝告死难学生家长保持动人气氛,厉以宁劝不必有诸种保险就能保持工作热情,越老越有工作热情) 12:“经济学家”要顶住互联网压力。(互联网算个屁) 13:中国目前为什么穷人上不起大学?是因为收费太低。(这道很负的数学题真的很深奥) 14:我们不能低估舆-论对中国企业生存发展的危害性。(有的封口需要费用,有的人封口,只要说对方言论有危险) 15:下岗工人到农村去!(毛泽东附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厉以宁:中国的改革开放是这样起步的

厉以宁:中国的改革开放是这样起步的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是这样起步的》。第一,中国的改革从哪儿开始的?这是从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开始的。华国锋提出一个观点:“两个凡是”。这样一个思想一出,就不好改革了,什么改革都遇到问题了。1978年开始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进行了半年多,大家的观点开始趋于一致,认为这个观点是对的。改革要从最薄弱的环节做起,经过学术界反复的研究,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来看,中国最薄弱环节是农村,因为农村跟城市是不一样的。无论经济怎么困难,票据能够给城市一些优惠,但农民没有粮票的,他如果饥饿就只有挨饿。农民自发地搞过一些承包制,但当初搞是在1960年代,是在困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最大功绩就是在改革问题上听了农民的意见,比如安徽农村农民18户人家签了承包合同,我们搞承包,写上这条“如果谁将来被抓了,其他各家有义务把他们的孩子抚养成人”。这是全世界没有的事情,但是在中国就这么干了。情况逐渐在改变了,从这个时候开始,农民积极性增加了,农民不仅把自己的田种好,而且养猪、鸡、鸭了,农贸市场一天比一天丰富了。中国之所以能够很快地把票证取消,就是证明改革是有效的。本来是农村劳动力不够,现在劳动力起来了,多了劳

动力,农贸市场就开起来了。这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方面是,农村劳动力多了,要怎么用呢?——办乡镇企业。办乡镇企业当初没有资金,是农民自己筹划的;没有技术人员,到城里去聘用那些退了休的工人到我们这里来。当时最时髦的建设方向是建筑材料,各地都在想办法把经济搞好,其中有一条:房子先得修,房子破破烂烂的不行。乡镇企业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从砖瓦一直到里面的设备,到一些小五金,都是我们乡镇企业提供的。乡镇企业起来了,农村人就好了。到1980年代初,一个很时髦的事情,大家去挤火车、挤公共汽车、挤长途汽车、挤轮船,看到有些人拎了大包小包,还穿着西装,领带也打的歪歪扭扭的,什么人?是农民推销员,他是把自己的产品装在口袋里到处宣传。乡镇企业首先办的是家庭需要的建筑材料。这样中国就有了农民办企业并跟地方国有企业竞争的一种情况。乡镇企业出来以后,计划市场不是唯一的市场了,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产生了,中国经济开始变化了。光有承包制不够,光有乡镇企业不够,必须有乡镇企业市场,这就在计划市场之外多了一个东西,中国改革走上了一条新路。但还不够,在靠近香港的深圳最早受到了经济特区的影响。什么是经济特区呢?在这里完全按照市场规则在运行,香港在这里投资,香港的速度也比较快,可是没有想到深圳的速度特别快,整个地方都在建楼。这三大变化就等于给平静的水面上丢下了三块大石

西方经济学厉以宁版 课后答案第六章

第六章 问题: 1.完全竞争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是垄断?产生垄断的原因有哪些? 2.为什么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通常比完全垄断的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弹性要大些? 3.比较长期均衡条件下完全垄断、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几种市场的效率。 4.假定条件如下: (1)某一竞争产业所有厂商的规模都是相同的,这些厂商都是在产量达到500单位时达到LAC 最低点,LAC 最低点为4元。 (2)当用最优的企业规模生产600单位产量时,每一企业的SAC 为4.5元。 (3)市场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分别为:P Q d 000500070-=; P Q s 500200040+=。 请求解下列问题: (1)求市场均衡价格。请问该产业处于短期均衡还是长期均衡? (2)当处于长期均衡时,该产业有多少厂商? (3)如果市场需求变为P Q d 0005000100-=,求产业与厂商新的短期价格与产量;在新的均衡点,厂商盈利还是亏损? 5.令市场需求曲线为q P -=70,假定只有两个厂商,每个厂商的边际成本为常数,等于10,两个寡头的行为方式遵从古诺模型。 (1)求每个寡头的均衡价格、均衡产量与最大化的利润。 (2)将结果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产量与价格进行比较。 (3)当一个寡头先确定产量,另一个寡头后确定产量的情况下,用斯泰克伯格模型求两个厂商的均衡价格、均衡产量以及最大化的利润。 答案: 1.完全竞争市场的四个条件(略,见本章第一节)。

垄断是指在一个市场组织中,一种产品市场上的卖主只有一个,这个卖主所出售的产品在市场上不存在相近的替代品,这种市场组织称为垄断。 产生垄断原因主要有:生产者对原料的控制、专利权、自然垄断等等。 2.在完全垄断的情况下,产品只由唯一的厂商提供,市场上不存在完全替代或近似替代品,如果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有需求,则无论价格高低,他都只能在唯一的厂商处购买,这时需求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反应不是十分敏感,即需求弹性较小;对于垄断竞争厂商,虽然他生产的产品与其他产品也有差别,但这种差别较小,市场上存在近似替代品。如果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有需求,而垄断竞争厂商提高产品价格,那么消费者会选择其他功能相近的替代品,从而减少对此商品的需求,这说明对垄断竞争厂商而言,其商品的需求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反应要比完全垄断情况下敏感些,即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比完全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弹性要大些。 3.从长期来看,几种市场效率由低到高排列依次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虽然垄断竞争市场效率低于完全竞争市场,但是其有自身的优点:垄断竞争市场产品存在异质性,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另外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竞争有利于技术进步、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降低、增进社会福利。这也是垄断竞争市场为消费者接受而广泛存在的原因。 4.(1)根据s d Q Q =,得到市场均衡价格为:P = 4 = LAC ,产业处于长期均衡。 (2)市场均衡产量为50 000,每个厂商生产500,厂商数量为100个。 (3)根据s d Q Q =',得到新的市场均衡价格为:8='P ,00060='Q ,因为SAC P >',所以厂商处于短期盈利状态。 5.(1)设两个寡头的产量分别为1q 和2q ,则需求曲线为)(7021q q P +-= 对寡头1:10702)70(121112111==+--=?--==MC q q MR q q q Pq R ① 对寡头2:10702)70(212222122==+--=?--==MC q q MR q q q Pq R ② 联合求解方程①②得到:202 1==**q q ;30=*P ;40021==* *ππ (2)如果是完全竞争,10==*MC P , 60=*q ,价格低于寡头垄断价格,

厉以宁:建立市场经济为何如此艰难

厉以宁:建立市场经济为何如此艰难? 2008-6-10 2008年5月18日,由北京大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主办,北京大学人事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博士后联谊会承办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暨博士后科学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召开。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的盛况。以下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国民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厉以宁的演讲: 今天我讲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竟如此艰难?改革是体制的创新、制度的调整,要让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比当年建立计划经济体制难得多,原因何在呢? 1、上世纪50年代,中国在当时由不发达、也很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入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容易。到了80年代,计划经济已经高度发达了,由此转入市场经济体制一定困难得多。换句话说,计划经济体制这时候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了,要改革这个体制一定困难重重。 2、上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转入计划经济体制,主要依靠行政力量的运用,比如说农村的统购统销,城市的物资统配,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人民公社制度的建立等等,都是运用行政手段推进,阻力很小。然而到了80年代,当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候,必须减少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和直接干预,让企业和农村、城市居民在市场上有自我发展的机会,这样,市场经济的建立只可能是渐进、缓慢的过程。 3、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经济中存在着各种刚性,比如说价格、工资、福利、住房、就业、户籍等等,都具有刚性。不但如此,企业本身的地位和企业领导人的职务也都没有灵活性,企业一经建立似乎就注定要长久存在,即使是亏损企业,除非主管部门让它关闭,就会照常经营下去,所以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入市场经济的道路不是通畅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各种刚性,自然而然地成了改革的阻力。 4、上世纪50年代,当中国经济转入计划经济体制的时候,主持这个大规模行动的主体就是政府,并且只可能是政府,而且权力主要归政府,政府可以利用得到的资源,从事自己所希望从事的各种事业。可是进入80年代以后,当中国经济准备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尽管政府依然是主持这一行动的主体,但制度创新的阻力究竟有多大,权力主要归谁,对于政府下面的各个部门和机构来说,始终是不确定的。政府下面的部门和机构不一定从大局考虑,有些部门和机构很可能成为改革的阻力,这样,政府在行政选择中必然不像当初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时敢于决策,有时会迟疑、拖延不决。 5、当初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时候,只有政府是真正的行为主体,其他的行为主体实际并不重要,一切听命于政府。但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虽然政府依然是主要的行为主体,但已经不是唯一的行为主体了。企业就是另一个重要的行为主体,个人无论作为劳动者、消费者、投资者,也是行为的主体,于是政府和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复杂多了,这就增加了改革的困难。 6、最大的困难还在于观念的陈旧和对改革本身的认识远远不足。在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确定以后,政府所遵循的理论是:只有计划经济体制才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只有计划经济体制才是社会主义;违背了计划经济的原则,就等于放弃了社会主义,滑到了资本主义道路上。全国上下统一的思想认识,使计划经济体制不仅能顺利的实现,而且一直牢固地存在。如果在经济实践中出现了问题,很少有人把问题和计划经济体制联系起来,而只是归咎于对计划经济体制领会得还不够深刻、没有真正的把握计划经济理论。但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行为经济学)【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行为经济学 1.什么是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与标准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答:行为经济学是一门把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放在了学科研究中心地位的经济学,它通过可重复、可证伪的实验等方法,确认经济主体的行为,然后根据这些行为对现有的经济学假定及分析逻辑进行质疑,并试图对这些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行为经济学与标准经济学的区别在于: (1)行为经济学对标准经济学的一些假定提出质疑,这些假定包括:决策者是理性的;作为理性的消费者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作为理性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决策者具有不变的时间偏好,在涉及跨时期决策的情况下,决策者依据效用贴现理论进行决策;各种收入和资产是可以完全替代的,等等。行为经济学认为在这些假定下所得出的理论不能解释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 (2)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同时也借用神经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解释人的决策行为。 (3)行为经济学与标准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也有重要区别:行为经济学运用实验方法对人类决策行为进行研究,而标准经济学是通过对真实世界的观察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研究。 2.请给出偏好反转的例子。 答:偏好反转表现为选择颠倒。例如在赌博行为中,假定有两个不同的赌局A和B,赌局A可以提供概率较高的小额收益,而赌局B可以提供一个概率较低的大额收益。通过实验发现,人们更愿意参与风险低的赌局A而不是风险高的赌局B。但是,当要求受试者

对这两个赌局定价时,人们却通常愿意为赌局B而不是赌局A支付更高的价格。 3.什么是框架效应?给出框架效应的例子。 答:框架效应是指人们的评价、态度、偏好等这类反应依赖于引致这类反应的情境和过程。当一个问题以一种方式表达或设计时人们会偏爱选项A,而当同一个问题被以另一种方式表达或设计时,人们却偏爱选项B。 例如,特沃斯基和卡尼曼做的有关“亚洲病”的实验。受试者被告知,有一种疾病威胁到600个公民的生命。受试者需要在两个选项里作选择。实验结果发现受试者受问题表述方式的影响。一种表述方式是:若采用A方案,可以保证救活200人;若采用B方案,有l/3的概率救活600人。大部分人偏爱A方案而不是B方案。如果改变上述选项的表述方式,改为:若采用C方案,必然有400人死亡;若采用D方案,死亡600人的概率有2/3,无人死亡的概率有1/3。此种情况下,大部分受试者偏爱D而不是C。事实上A与C 是等价的结果,B与D是等价的结果。 4.关于风险追逐与风险厌恶,前景理论与期望效用理论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答:关于风险追逐与风险厌恶,前景理论与期望效用理论看法的不同之处有: (1)期望效用理论隐含着完备性、传递性、连续性、独立性、单调性等若干公理,但经济学家在现实生活或实验中观察到人们的许多决策行为违背这些公理,前景理论是对期望效用理论进行修正的众多理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前景理论的重要假定是:参考点为原点,损失厌恶,边际灵敏度递减。 (2)前景理论认为期望效用理论在判断风险作出决策时存在两个主要缺陷:其一,假定人们会根据概率决策,而概率太复杂,经济活动当事人往往不会计算概率;其二,用期望

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厉以宁人物事迹介绍

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厉以宁人物事迹介绍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中,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厉以宁获得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的荣誉称号,下面小编就来分享一下他的人物事迹吧,赶紧来看看吧! 厉以宁是我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参与推动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主持起草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参与推动出台非公经济36条以及非公经济新36条,对我国经济改革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另外,在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国有农垦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低碳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荣获教育部第六届及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经济改革的成功并不取决于价格改革,而取决于所有制的改革,也就是企业体制的改革。在1986年北大五四科学讨论会上,厉以宁表述了他对于经济体制改革路径选择的基本观点。此后,他多次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疾呼,推动中国经济改革方向逐渐明朗,被称为厉股份。 厉以宁密切关注民营经济发展,努力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因此,又有了厉民营之称。在担任全国政协常委期间,他参与推动非公经济36条,这是首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

文件。近日举行的第二十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他再次与年轻的学者、企业家们一起分享民营企业未来的改革发展之路。中国的民营企业自身必须进行长期的结构调整,要不断有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他说。 厉以宁一路走来,曾面临过质疑,也遭受过挑战,但他坚定如一。他说:作为读书人,总有些正心、齐家、改善人民生活的想法,这是我坚持至今的动力。 如今,厉以宁仍然坚持在产权改革、股份制改革、企业改革等领域深入研究。他说,中国经济在继续前进,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定要回忆这一路是怎么走来的,这样才能把经济建设搞得更好。特别是在产权改革和产权保护领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