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机入网认证流程

手机入网认证流程

手机入网认证流程
手机入网认证流程

手机工作流程

目录 一、手机工作流程示意图(Infineon平台、Broadcom平台、MTK平台) 二、射频部分讲解 三、逻辑部分讲解 四、电源部分讲解 五、电性能部分讲解

手机工作流程示意图

一、射频部分讲解 由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送到PR接口,再送往射频转换开关,此时具有GSM和DCS两种工作状态: 频段切换的控制信号VC1、VC2 10处于GSM发射状态 00处于GSM、DCS接收状态 0DCS发射状态 的接收信号经高频虑波器虑波送到中频IC,另一路1800MHZ的接收信号经高频虑波器虑波送到中频IC;中频IC对虑波后接收信号在内部进行低噪声放大,然后和接收本振送来的接收信号进行混频,产生360MHZ的中频信号送到中频虑波器进行虑波,虑波后的中频信号送往中频IC再进行二次混频,最终产生四路接收I/O信号送往BGA;在BGA内部进行A/D转换以及信号外理,然后再经过在D/A转换面语音信号送往LCD、听简等。 2、发射电路

语音信号从MIC输入,BGA将语音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在BGA内部进行A/D转换和数字信号处理,然后再D/A转换调制成发射信号的I/O信号,送到中频IC进行调制;由中频IC内部进行变频产生424MHZ的发射信号,再和发射本振进行混频、虑波产生发射信号,然后发射本振振荡产生所需的GSM、DCS的发射频率信号送到功率放大IC;当手机收到基站发出的功率级别要求,在BGA控制下从功率表中调出相应的功率级别数据,经过D/A转换成标准功率控制电平与实际发射的功率值比较,产生误差电压去调节激励放大电路、功放增益,将放大后的信号送到射频转换开关进行GSM900和DCS1800的频段切换,最终送往天线进行发射。 3、线路流程 接收通路:天线信号射频测试点射频转换开关高频虑波器(一路GSM900信号;一路DCS1800信号)中频IC 接收本振中频虑波器BGA 发射通路:MIC受话BGA 中频IC发射本振功率放大IC射频转换开关射频测试点天线信号 4、维修实例 Infineon平台: Broadcom平台: 不入软件位ABORT: A、电流为0的情况: 1、32KHZ是否正常工作; 2、U4外围电阻R8、R15、C7 3、C74的阻值是否正常; 3、开机键U4#43脚BGA B、电流过小的情况: 1、13MHZ是否正常工作; 2、13MHZ U17BGA 3、U4外围电阻R40、R39的阻值是否正常; 4、U19的虚焊、不良问题引起的; C、电流正常,但不入软件: 1、U1、U21、U4不良问题引起的; 2、U21外围电阻R40、R39的阻值是否正常; 3、尾插J4U1之间的物理通路是否导通; 3、U19、FL 4、FL5的虚焊、不良问题引起的; D、电流过大的情况: 1、U1、U21、U4、U14不良问题引起的; 2、U16、U18的短接、不良问题引起的; 3、U19的短接、不良问题引起的;

手机基本功能测试方式

手机基本功能测试 手机基本测试软件测试 关于手机软件测试的工具应用 手机软件测试是否也和以下联系起来: 漫谈人机界面测试 【正文】本文列数了软件黑盒测试过程中,在被测试软件中可能存在的常见软件问题。本文不会详细讨论基本的软件测试思想与常用技术,仅针对在软件黑盒测试过程中若干的问题做描述,并提供个人的参考测试意见与防范意见,希望可以为初学者提供些许帮助。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良好的外观往往能够吸引眼球,激发顾客(用户)的购买欲望,最终达成商业利益的实现。软件的设计亦如此,Window XP 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很大一方面来自于它一改往日呆板,以突出“应用”的灰色界面,从“用户体验”角度来设计界面,使界面具有较大的亲和力。就目前的软件设计的发展趋势来说,良好的人机界面设计越来越受到系统分析、设计人员的重视。但是如何对设计的人机界面(包括帮助等)进行测试,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却鲜见于报端。本文试从共性分析和个性分析的角度,给出一些测试意见和原则,简单且易于上手。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目的、以飨读者。 我们知道:“不立规矩无以成方圆”。在软件界面设计强调张扬个性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软件界面的设计先要讲求规矩-简洁、一致、易用,这是一切软件界面设计和测试的必循之道,是软件人机界面在突出自我时的群体定位。美观、规整的软件人机界面破除新用户

对软件的生疏感,使老用户更易于上手、充分重用已有使用经验,并尽量少犯错误。由此我们在对软件人机界面进行测试时(设计评审阶段和系统测试阶段结合进行),不妨从下列一些角度测试软件的人机界面。 一致性测试 一致性使软件人机界面的一个基本要求。目的是使用户在使用时,很快熟悉软件的操作环境,同时避免对相关软件操作发生理解歧义。这要求我们在进行测试时,需要判断软件的人机界面是否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下面是进行一致性测试的一些参考意见:――提示的格式是否一致 ――菜单的格式是否一致 ――帮助的格式是否一致 ――提示、菜单、帮助中的术语是否一致 ――各个控件之间的对齐方式是否一致 ――输入界面和输出界面在外观、布局、交互方式上是否一致 ――命令语言的语法是否一致 ――功能类似的相关界面是否在在外观、布局、交互方式上是否一致(比如商品代码检索和商品名称检索) ――存在同一产品族的时候,是否与其他产品在外观、布局、交互方式上是否一致(例:Office产品族)

史上最全的手机硬件测试用例

XXX手机硬件测试列表 1.1.1 LCD测试 1.数量:2pcs以上; 2.测试方法及内容:手机正常开机后,距离30cm,与水平成45o角并在各个方向15o范围内观察LCD工作是否正常。 a. LCD显示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斑点、阴影等; b.彩屏LCD各种颜色能否正常显示,分辨率、色素、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c.分别在暗室、荧光(约750Lux)和阳光(大于3500Lux)下测试LCD显示是否正常,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d.将电源设置成高(4.2v)、中(3.8v)、低(3.5v)不同电压,LCD显示是否有差异或异常。 3.预期结果: a. LCD显示正常,不存在斑点、阴影等; b.彩屏LCD各种颜色正常显示,分辨率、色素、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符合要求(结合项目的具体指标规定); c.在暗室、荧光(约750Lux)和阳光(大于3500Lux)下测试LCD显示均应正常,各项性能符合项目的具体指标要求; d.在高、中、低不同电压下,LCD显示应正常且基本一致。 1.1.2 LCD背光及键盘背光测试 1.数量:2pcs以上; 2.测试方法及内容:手机正常开机后,选择进入手机功能菜单中的相应设置进行测试。 a.测试手机背光及LED能够正常工作; b.分别在暗室、荧光(约750Lux)和阳光(约2000Lux)下测试LED亮度是否正常; c.背光亮度是否符合要求,测试在不同电池电压情况下,背灯的亮度是否具有一致性; d. LED是否能够按照要求打开和关闭。 3.预期结果: a.手机背光及LED工作正常; b.在暗室、荧光(约750Lux)和阳光(约2000Lux)下,LED亮度均应正常; c.背光亮度应符合要求且在不同电池电压情况下,背灯亮度基本一致; d. LED能够按照要求打开和关闭,且亮度正常。 1.1.3 TP触摸屏承重能力测试 4.数量:5pcs以上; 5.测试方法及内容:重压头25kg,静压30秒之后,等待30秒,再重新放置重压头。 6.预期结果: a. 200次重压后样品不出现牛顿环,则为良品; 1.1.4 Camera测试 1.数量:4pcs以上; 2.测试方法及内容:手机正常开机后,选择手机功能菜单进入拍照状态,对标准测试板进行拍照。 a. Camera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b. 拍摄的照片效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c. 用标准色板照片色块的对比测试; d. 测试Digital Camera的反应时间; e. 开启闪光灯功能,看闪光灯是否正常工作。 3.预期结果: a. Camera工作正常,能正常开启与关闭; b.照片效果符合规范要求,参考Camera Spec; c.反应时间达到规范要求;

功能测试用例的设计

功能测试用例的设计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一、实验目的 1.用因果图法分析原因结果,并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 2.使用场景法设计测试用例。 二、实验内容 1. 将三角形问题的可能结果扩展为: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和非三角形,考虑用因果图法设计测试用例,给出完整步骤。 2. 有一个在线购物的实例,用户进入一个在线购物网站进行购物,选购物品后,进行在线购买,这时需要使用帐号密码登录,登录成功后,进行付钱交易,交易成功后,生成订购单,完成整个购物过程。使用场景法设计上述问题的测试用例。 三、实验环境 Windows XP系统 四、实验步骤和结果 1. 将三角形问题的可能结果扩展为: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和非三角形,用因果图法设计测试用例,给出完整步骤。具体如下: 1)输入的三边分别为a,b,c(斜边) 且a

2. 行在线购买,这时需要使用帐号密码登录,登录成功后,进行付钱交易,交易成功后,生成订购单,完成整个购物过程。使用场景法设计上述问题的测试用例。

(注:在下面的矩阵中,V(有效)用于表明这个条件必须是 VALID(有效的)才可执行基本流,而 I(无效)用于表明这种条件下将激活所需备选流,“n/a”(不适用)表 对生成的所有测试用例重新复审,去掉多余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确定后,对每一个测

五、实验结果和讨论 成功使用因果图法、场景法设计了测试用例。 六、总结 1.因果图法的定义是一种利用图解法分析输入的各种组合情况,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2.在事件触发机制中场景法用得最多。在测试一个软件的时候,先确定基本流也就是测试流程中软件功能按照正确的事件流实现的一条正确流程,接着去确定备选流也就是那些出现故障或缺陷的过程,用备选流加以标注。然后可以采用矩阵或决策表来确定和管理测试用例。

测试手机APP流程规范标准

关于手机APP 测试流程规范 1、流程图 仍然为测试环境

测试周期 测试周期一般为两周(10个工作日),根据项目情况以及版本质量可适当缩短或延长测试时间。正式测试前先向主管确认项目排期。 1.1测试资源 测试任务开始前,检查各项测试资源。 1.产品功能需求文档 2.产品原型图 3.产品效果图 4.行为统计分析定义文档 5.测试设备(ios3.1.3-ios5.0.1;Android1.6-Android4.0;Winphone7.1及以上; Symbian v3/v5/Nokia Belle等) 6.其他(例如有秒杀专题的项目,需要规划秒杀时间表;有优惠券使用的 项目,需要申请添加优惠券数据;支付宝/银联支付功能的项目,需要提前申请支付宝/银联账户等等) 1.2测试要点 1.接收版本 A)接收测试版本的同时,需要查看程序填写的《App测试版本提交质量规范》,若符合则开始测试任务,若不符合规范,可拒绝测试。 B)日常接收版本时需要注意测试版本规范,如不符合,请开发人员重新修改合适的版本号后再次提交测试。 2.UI测试 A)确保手头的原型图与效果图为当前最新版本。 B)确保产品UI符合产品经理制定的原型图与效果图。 C)一切界面问题以效果图为准,若有用户体验方面的建议,必须先以邮件或口头的形式询问产品经理。 D)由于测试环境中的数据为模拟数据,测试时必须预先考虑到正式环境中可能出现的数据类型 3.功能测试 A)确保手头的功能需求文档为当前最新版本。 B)确保所有的软件功能都已实现且逻辑正常。 C)一切功能问题以需求文档为准,若有用户体验方面的建议,必须先以邮件或口头的形式询问产品经理。 D)若有些功能在技术上难以实现或者由于排期的原因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必须得到产品经理的确认,而不是单单只听开发人员的技术解 释。 E)P MS上所有的“外部原因”问题,都需要尽早地督促开发人员与客

手机app测试方法

1 APP测试基本流程 1.1流程图 仍然为测试环境

1.2测试周期 测试周期可按项目的开发周期来确定测试时间,一般测试时间为两三周(即15个工作日),根据项目情况以及版本质量可适当缩短或延长测试时间。正式测试前先向主管确认项目排期。 1.3测试资源 测试任务开始前,检查各项测试资源。 --产品功能需求文档; --产品原型图; --产品效果图; --行为统计分析定义文档; --测试设备(ios3.1.3-ios5.0.1;Android1.6-Android4.0;Winphone7.1及以上;Symbian v3/v5/Nokia Belle等); --其他。 1.4日报及产品上线报告 1)测试人员每天需对所测项目发送测试日报。 2)测试日报所包含的内容为: --对当前测试版本质量进行分级; --对较严重的问题进行例举,提示开发人员优先修改; --对版本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 3)产品上线前,测试人员发送产品上线报告。 4)上线报告所包含的内容为: ---对当前版本质量进行分级; ---附上测试报告(功能测试报告、兼容性测试报告、性能测试报告以及app可用性能标准结果); --总结上线版本的基本情况。若有遗留问题必须列出并记录解决方案。 2 App测试点 2.1安全测试 2.1.1软件权限 1)扣费风险:包括发送短信、拨打电话、连接网络等

2)隐私泄露风险:包括访问手机信息、访问联系人信息等 3)对App的输入有效性校验、认证、授权、敏感数据存储、数据加密等方面进行检测 4)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功能接人互联网 5)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发送接受信息功能 6)限制/允许应用程序来注册自动启动应用程序 7)限制或使用本地连接 8)限制/允许使用手机拍照或录音 9)限制/允许使用手机读取用户数据 10) 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写人用户数据 11) 检测App的用户授权级别、数据泄漏、非法授权访问等 2.1.2安装与卸载安全性 1)应用程序应能正确安装到设备驱动程序上 2)能够在安装设备驱动程序上找到应用程序的相应图标 3)是否包含数字签名信息 4)JAD文件和JAR包中包含的所有托管属性及其值必需是正确的 5)JAD文件显示的资料内容与应用程序显示的资料内容应一致 6)安装路径应能指定 7)没有用户的允许,应用程序不能预先设定自动启动 8)卸载是否安全,其安装进去的文件是否全部卸载 9)卸载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是否有提示 10)其修改的配置信息是否复原 11)卸载是否影响其他软件的功能 12)卸载应该移除所有的文件 2.1.3数据安全性 1)当将密码或其他的敏感数据输人到应用程序时,其不会被储存在设备中,同时密码也不会被解码 2)输人的密码将不以明文形式进行显示 3)密码,信用卡明细,或其他的敏感数据将不被储存在它们预输人的位置上 4)不同的应用程序的个人身份证或密码长度必需至少在4一8个数字长度之间 5)当应用程序处理信用卡明细,或其他的敏感数据时,不以明文形式将数据写到其它单独的文件或者临时文件中。以防止应用程序异常终止而又没有侧除它的临时文件,文件可能遭受人侵者的袭击,然后读取这些数据信息。 6)当将敏感数据输人到应用程序时,其不会被储存在设备中 7)备份应该加密,恢复数据应考虑恢复过程的异常通讯中断等,数据恢复后再使用前应该经过校验 8)应用程序应考虑系统或者虚拟机器产生的用户提示信息或安全替告 9)应用程序不能忽略系统或者虚拟机器产生的用户提示信息或安全警告,更不能在安全警

手机测试方法与测试用例

目录 目录 (1) 一.UI测试 (2) 1. UI布局测试 (2) 2素材方面测试 (2) 二.功能测试方法 (2) 2.测试常见方法概述 (2) 2.1边界值 (2) 2.2等价类划分 (3) 2.3场景测试法 (3) 2.4错误推测法 (5) 3.游戏内常见控件测试详解 (6) 3.1文本框的测试 (6) 3.2命令按钮的测试 (6) 3.3单选按钮的测试 (6) 3.4 up-down控件的测试 (7) 3.5组合列表框的测试 (7) 3.6复选框控件的测试 (8) 3.7列表框控件的测试 (9) 3.8滚动条的测试 (9) 3.9窗体的测试 (10) 4.0各种控件在页面中混合使用时的测试 (10) 4.游戏内操作测试 (11) 4.1游戏内鼠标操作 (11) 4.2游戏内链接的测试 (11) 4.3游戏内文字检查 (11) 4.4游戏内帮助文档测试 (12) 4.5游戏角色的测试 (12) 4.6特殊属性 (12) 三.附录: (14) 1.界面设计的总体原则 (14) 2.测试流程 (14) 3.测试用例 (15) 编写原则 (15) 3.1 系统性 (15) 3.2 连贯性 (15) 3.3 全面性 (15) 3.4 正确性 (15) 3.5 符合正常业务惯例 (16) 3.6 可操作性 (16)

测试方法 游戏测试方法大致分为:UI测试(即界面测试)和功能测试。下面是针对测试中能使用到的方法简略的总结。关于UI的测试后边详细介绍,前边开头部分为简略叙述。 一.UI测试 1. UI布局测试 目的:检测界面布局设置合理性。 操作方法:1.检查各种控件、弹窗在游戏中摆放位置的合理性 2.检查界面中各个文字完整性(包括弹窗信息、任务描述、tips内容等),按钮上 文字的显示位置是否有偏移。 Ps:①关于弹窗位置,可以尝试多次反复弹出弹窗后关闭操作,目的在于检测弹窗在反复关闭弹出后是否会改变在游戏中位置。 ②全屏显示游戏,然后继续操作弹窗出现,查看界面现实情况 2素材方面测试 目的:检测游戏中图片素材与策划案是否一致。 操作方法:1.查看商城、任务描述、弹窗、宣传广告中、游戏中地面、天空之城等处的图片显示与策划案中要求核对。 2.查看图片中名称与图片本身是否一致 二.功能测试方法 2.测试常见方法概述 游戏测试中常用的测试方法:等价类、边界值、因果图、错误推测法 2.1边界值 定义:允许输入或输出的数值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例如:数值要求不能超过15,那么测试时可以尝试使用的数字有:13 14 16 17,也可以只使用14和16。 Ps:上述要求也要根据环境选择数值。有些条件要实验0、负数等

手机APP测试流程规范

手机APP测试流程规范 一、流程图 仍然为测试环境

测试周期 测试周期一般为两周(10个工作日),根据项目情况以及版本质量可适当缩短或延长测试时间。正式测试前先向主管确认项目排期。 1.测试资源 测试任务开始前,检查各项测试资源。 1.产品功能需求文档 2.产品原型图 3.产品效果图 4.行为统计分析定义文档 5.测试设备(ios3.1.3-ios5.0.1;Android1.6-Android4.0;Winphone7.1及以上; Symbian v3/v5/Nokia Belle等) 6.其他(例如有秒杀专题的项目,需要规划秒杀时间表;有优惠券使用的 项目,需要申请添加优惠券数据;支付宝/银联支付功能的项目,需要提前申请支付宝/银联账户等等) 2.测试要点 1.接收版本 A)接收测试版本的同时,需要查看程序填写的《App测试版本提交质量规范》,若符合则开始测试任务,若不符合规范,可拒绝测试。 B)日常接收版本时需要注意测试版本规范,如不符合,请开发人员重新修改合适的版本号后再次提交测试。 2.UI测试 A)确保手头的原型图与效果图为当前最新版本。 B)确保产品UI符合产品经理制定的原型图与效果图。 C)一切界面问题以效果图为准,若有用户体验方面的建议,必须先以邮件或口头的形式询问产品经理。 D)由于测试环境中的数据为模拟数据,测试时必须预先考虑到正式环境中可能出现的数据类型 3.功能测试 A)确保手头的功能需求文档为当前最新版本。 B)确保所有的软件功能都已实现且逻辑正常。 C)一切功能问题以需求文档为准,若有用户体验方面的建议,必须先以邮件或口头的形式询问产品经理。 D)若有些功能在技术上难以实现或者由于排期的原因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必须得到产品经理的确认,而不是单单只听开发人员的技术解 释。 E)P MS上所有的“外部原因”问题,都需要尽早地督促开发人员与客户服务端人员联系协调解决。 F)P MS上所有的“设计如此”、“延期处理”问题,都需要和产品经理

手机测试方法大全

手机测试方法大全 在软件界面设计强调张扬个性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软件界面的设计先要讲求规矩-简洁、一致、易用,这是一切软件界面设计和测试的必循之道,是软件人机界面在突出自我时的群体定位。美观、规整的软件人机界面破除新用户对软件的生疏感,使老用户更易于上手、充分重用已有使用经验,并尽量少犯错误。由此我们在对软件人机界面进行测试时(设计评审阶段和系统测试阶段结合进行),不妨从下列一些角度测试软件的人机界面。 一致性测试 一致性使软件人机界面的一个基本要求。目的是使用户在使用时,很快熟悉软件的操作环境,同时避免对相关软件操作发生理解歧义。这要求我们在进行测试时,需要判断软件的人机界面是否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下面是进行一致性测试的一些参考意见: ――提示的格式是否一致 ――菜单的格式是否一致

――帮助的格式是否一致 ――提示、菜单、帮助中的术语是否一致 ――各个控件之间的对齐方式是否一致 ――输入界面和输出界面在外观、布局、交互方式上是否一致 ――命令语言的语法是否一致 ――功能类似的相关界面是否在在外观、布局、交互方式上是否一致(比如商品代码检索和商品名称检索) ――存在同一产品族的时候,是否与其他产品在外观、布局、交互方式上是否一致(例:Office产品族) ――同一层次的文字在同一种提示场合(一般情况、突显、警告等)在文字大小、字体、颜色、对齐方式方面是否一致

――多个连续界面依次出现的情况下,界面的外观、操作方式是否一致(当然可能会有例外,比如操作结束的界面) 信息反馈测试 假设系统的使用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生手,你能指望她(他)在进行操作不出错吗?但这还不是问题的所在,问题的所在在于我们都会犯错误,我们都有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如何避免,这要求我们的人机界面有足够的输入检查和错误提示功能。通过信息反馈,用户得到出错提示或是任务完成的赞许之语。但有些不幸的是,我们很多系统都在此方面做的不尽人意。下面是这类测试的一些参考意见: ――系统是否接受客户的正确输入并做出提示(例:鼠标焦点跳转); ――系统是否拒绝客户的错误输入并做出提示(例:弹出警告框,声响); ――系统显示用户的错误输入的提示是否正确,浅显易懂(例:“ERR004”这样的提示让人不知所云); ――系统是否在用户输入前给出用户具体输入方式的提示(例:网站注册程序);

手机测试简历

个人简历 个人信息 姓名:性别:男 出生日期:1990 籍贯:河南省 毕业院校:郑州科技学院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学历:大专手机:xx 邮箱:xxx@https://www.doczj.com/doc/fc19159661.html, 求职意向 手机测试和相关专业 职业技能 1.软件测试:学习过测试流程,文档的编写,测试用例,软件测试周期、软件工作流程及掌握黑盒测试技术,能够运用黑盒、白盒的测试方法,及自动化测试工具,完成测试用例的编写和执行,并提交缺陷报告等。 2.测试工具:自动化测试工具(Quick Test Professional),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能够使用loadrunner自动化测试工具进行功能和性能自动化测试。 3.编程技术:学习过C++、HTML。 4.数据库:Access、SQL server 2000/2005。 5.办公软件:使用软件会用Ppt、Word、 Excl、及其它Office系列办公软件。 6.操作系统:Windows和Linux下各类开发及测试环境的搭建。 项目经验 项目一:中国石油管道公司移动应用系统测试 测试环境:CPU 双核 + 2.0GHz + 内存2.0 + 硬盘60G + Windows7 +IE 7.0以上 项目描述:该系统是北京万岩通有限公司为中国石油西南管道公司、西北管道公司及宁夏石化公司开发的移动应用系统,主要包含:移动站点、移动新闻、文档库、代办管理,各集团移动信息门户等功能;在此期间本人负责对西北销售信息门户的新闻、栏目、行业动态、子站点等内容进行Web测试及兼容性测试。 职责描述:担任测试工程师,负责搭建测试环境,完成所负责功能模块的PC机和移动终端的页面 Web测试、兼容性以及安全性测试,设计测试用例并执行,提交缺陷 报告。 项目二:北京万岩通HRM系统

手机app测试方法

1 APP测试基本流程 流程图 符合

仍然为测试环境 进入正式环境 测试周期可按项目的开发周期来确定测试时间,一般测试时间为两三周(即15个工作日),根据项目情况以及版本质量可适当缩短或延长测试时间。正式测试前先向主管确认项目排期。 测试资源 测试任务开始前,检查各项测试资源。 --产品功能需求文档; --产品原型图; --产品效果图; --行为统计分析定义文档; --测试设备(;;及以上;Symbian v3/v5/Nokia Belle等); --其他。

日报及产品上线报告 1)测试人员每天需对所测项目发送测试日报。 2)测试日报所包含的内容为: --对当前测试版本质量进行分级; --对较严重的问题进行例举,提示开发人员优先修改; --对版本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 3)产品上线前,测试人员发送产品上线报告。 4)上线报告所包含的内容为: ---对当前版本质量进行分级; ---附上测试报告(功能测试报告、兼容性测试报告、性能测试报告以及app可用性能标准结果); --总结上线版本的基本情况。若有遗留问题必须列出并记录解决方案。 2 App测试点 安全测试 软件权限 1)扣费风险:包括发送短信、拨打电话、连接网络等 2)隐私泄露风险:包括访问手机信息、访问联系人信息等 3)对App的输入有效性校验、认证、授权、敏感数据存储、数据加密等方面进行检测 4)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功能接人互联网 5)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发送接受信息功能

6)限制/允许应用程序来注册自动启动应用程序 7)限制或使用本地连接 8)限制/允许使用手机拍照或录音 9)限制/允许使用手机读取用户数据 10) 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写人用户数据 11) 检测App的用户授权级别、数据泄漏、非法授权访问等 安装与卸载安全性 1)应用程序应能正确安装到设备驱动程序上 2)能够在安装设备驱动程序上找到应用程序的相应图标 3)是否包含数字签名信息 4)JAD文件和JAR包中包含的所有托管属性及其值必需是正确的 5)JAD文件显示的资料内容与应用程序显示的资料内容应一致 6)安装路径应能指定 7)没有用户的允许,应用程序不能预先设定自动启动 8)卸载是否安全,其安装进去的文件是否全部卸载 9)卸载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是否有提示 10)其修改的配置信息是否复原 11)卸载是否影响其他软件的功能 12)卸载应该移除所有的文件 数据安全性 1)当将密码或其他的敏感数据输人到应用程序时,其不会被储存在设备中,同时密码也不会被解码

手机生产流程

解密手机生产流程 手机生产流程简介:当大家在每一次看到一部新奇而又拥有高性能、鲜亮的外观设计的手机出现时,各位是否有这样的好奇心,这样的手机如何制造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尝试用一个技术的客观角度,来简单描述手机生产的流程,好让大家更进一步了解手机的构造! 一、手机的设计流程 手机设计公司一般需要最基本有六个部门: ID(Industry Design)工业设计、MD(Mechanical Design)结构设计、HW(Hardware) 硬件设计、SW(Software)软件设计、 PM(Project Management)项目管理、Sourcing资源开发部、QA(Quality Assurance)质量监督 1、ID(Industry Design)工业设计 手机的外观、材质、手感、颜色配搭,主要界面的实现与及色彩等方面的设计。 例如摩托罗拉“明”翻盖的半透明,诺基亚7610的圆弧形外观,索爱W550的阳光橙等。这些给用户的特别感受和体验都是属于手机工业设计的范畴,一部手机是否能成为畅销的产品,手机的工业设计显得特别重要! 2、MD(Mechanical Design)结构设计 手机的前壳、后壳、手机的摄像镜头位置的选择,固定的方式,电池如何连接,手机的厚薄程度。如果是滑盖手机,如何让手机滑上去,怎样实现自动往上弹,SIM卡怎样插和拔的安排,这些都是手机结构设计的范畴。繁琐的部件需要MD的工作人员对材质以及工艺都非常熟识。 摩托罗拉V3以 13.9mm的厚度掀起了手机市场的热潮,V3手机以超薄为卖点,因为它的手机外壳材质选择十分关键,所以V3的外壳是由技术超前的航空级铝合金材质打造而成。可以这样说,特殊外壳材质的选择成就了V3的成功。 另外有个别用户反应在使用某些超薄滑盖手机的时候,在接听电话时总能感觉到手机前壳的左右摇动,这就是手机结构设计出了问题,由于手机的壳体太薄,通话时的扬声器振动很容易让手机的机身产生了共振。 3、HW(Hardware) 硬件设计 硬件主要设计电路以及天线,而HW是要和MD保持经常性的沟通。比如MD要求做薄,于是电路也要薄才行得通。同时HW也会要求MD放置天线的区域比较大,和电池的距离也要足够远,HW还会要求ID在天线附近不要放置有金属配件等等。可想而知一部内置天线的设计手机,其制造成本是会较一部外置天线设计的手机贵上20-25%,其主要因素就是天线的设计,物料的要求与及电路的设计和制造成本平均都是要求较高一些。 通常结构设计师(MD)与工业设计师(ID)都会有争论,MD说ID都是画家,画一些大家做不出来的东西,而ID会说MD笨,不按他们的设计做,所以手机卖得不好。所以,一款新的手机在动手设计前,各个部门都会对ID部门的设计创意进行评审,一个好的ID 一定要是一个可以实现的创意,并且客户的体验感觉要很好才行。当年摩托罗拉V70的ID就是一个很好的实现创意例子,后期市场的反应也不错,而西门子的Xelibri的创意虽然也很好,也可实现,但可惜的是最终客户的使用感觉并不好,所以一个真正好的创意,不但要好看,可实现,而且还要好用。 另外HW也会与ID吵架,ID喜欢用金属装饰,但是金属会影响了天线的设计以及容易产生静电的问题,因此HW会很恼火,ID/MD 会开发新材料,才能应付ID的要求。诺基亚8800就是一个好例子,既有金属感,又不影响天线的接收能力。 4、SW(Software)软件设计

手机常用信号的测试方法

手机常用信号的测试方法 ●目的 1.掌握手机常用供电电压的测试方法。 2.掌握手机常用波形的测试方法。 3.掌握手机常用频率的测试方法。 ●要求 1.实习前认真阅读实习指导 2.实习中测试信号电压、波形和频率时要启动相应的电路。 3.实习后写出实习报告。 手机常见供电电压的测试 维修不开机、不入网、无发射、不识卡、不显示等故障,需要经常测量相关电路的供电电压是否正常,以确定故障部位,这些供电电压,有些为稳定的直流电压,有些则为脉冲电压,一般来说,直流电压即可用万用表测量,也可用示波器测量,当然,用万用表测量是最为方便和简单的,只要所测电压与电路图上的标称电压相当,即可判断此部分电路供电正常;而脉冲电压一般需用示波器测量,用万用表测量,则与电路图中的标称值会有较大的出入。脉冲电压大都是受控的 (有些直流电压也可能是受控的 ,也就是说,这个脉冲电压只有在 启动相关电路时才输出,否则,用示波器也测不到。 下面分以下几种情况分析供电电压信号的测试方法。 一、外接电源供电电压 1.指导

维修手机时,经常需要用外接电源采代替手机电池,以方便维修工作,这个外接电源在和手机连接前,应调到和手机电池电压一致,过低会不开机,过高则有可能烧坏手机。外接电源和手机连接后, 要供到手机的电源 IC 或电源稳压块。外接稳压电源输出的是一个直流电压, 且不受控; 测量十分简单, 只需在电源 IC 或稳压块的相关引脚上, 用万用表即可方便地测到。如果所测的电压与外接电源供电电压相等,可视为正常,否则,应检查供电支路是否有断路或短路现象。 2.操作 以摩托罗拉 T2688手机为例,装上电池,不开机,测试直通电池正极的电压,共 12处: (1功放 U201的左上角 (8脚、右上角 (6脚。 (2功控 ICU202的 4脚。 (3电源 ICU27的 1、 10脚。 (4充电二极管 D14的负极。 (5射频供电 ICIC301的 7脚。 (6U47的 6脚。 (7U35的 4脚。 (8振子驱动管集电极。 (9电池退耦电容下端。 (10发光二极管驱动管 BQ2集电极。 (11开机键外圈。 (12U26的 2脚。二、开机信号电压

手机测试方法

手机软件测试方法 系统测试方法分为:功能测试,一致性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容量测试,安全性测试,恢复性测试,备份测试,GUI测试,健壮性测试,兼容性测试,可用性测试,可安装性测试,文档测试,在线帮助测试以及数据转换测试等。 从手机软件系统测试的角度分为:功能模块测试,交叉事件测试,压力测试,容量性能测试,性能测试和用户手册测试等。 由于笔者执行手机软件测试的工作中,短消息和电话测试的较多,下面就以短消息为例来阐述,手机软件测试的一般方法和测试的要求,来供大家参考。 一.短消息[SMS]的基本功能测试 1、短消息的基本功能:是指短消息的编辑,删除,保存,收发,显示,以及各种按钮等功能的正常实现。 2、测试要求和执行:一般根据测试案例或软件本身的流程就可以完成短消息的基本功能测试。 二.短消息的交叉事件测试 1、交叉测试:又叫事件或冲突测试,是指一个功能正在执行过程中,同时另外一个事件或操作对该过程进行干扰的测试。例如通话过程中接收到短信或来响闹。应该以执行干扰的冲突事件不会导致手机死机或花屏等严重的问题出现为Pass的标准。 2、测试要求和执行:干扰要恰到好处,准确,否则很难发掘出深层次的软件缺陷。三.短消息的压力性能测试 1、压力测试:又叫边界值容错测试或极限负载测试,即测试过程中,已经达到某一软件功能的最大容量,边界值或最大的承载极限,仍然对其进行相关操作。例如连续进行短信的接收和发送,超过收件箱和PIM卡所能存储的最大的条数,仍然进行短消息的接收或发送,以检测软件在超常态条件下的表现,来评估用户能否接受。 2、测试要求和执行:可以考虑进行自动化测试 四.短消息的容量性能测试 1、容量测试:又叫满记忆体测试,包括手机的用户可用内存和SIM/PIM卡的所有空间被完全使用的测试。此时再对可编辑的模块进行和存储空间有关的任何操作测试,如果软件的极限容量状态下处理不好,有可能导致死机或严重的花屏等问题的出现。 2、测试要求和执行:可以考虑进行自动充满记忆体测试,要对不同品牌和不同容量大小的SIM/PIM卡进行测试 五. 短消息的兼容性能测试 兼容性测试:也就是不同品牌手机,不同网络,不同品牌和不同容量大小的SIM/PIM卡之间的互相兼容的测试,以短消息为例:中国电信的小灵通接收到从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GSM 发来的短消息,接收,显示和回复功能是否正常等; 硬件 表面装饰测试: 1.磨擦测试(Abrasion Test - RCA) 测试环境:室温。 试验方法:将手机外壳固定在RCA试验机上,用175g力摩擦300cycles。 检验标准:耐磨点涂层不能脱落,不可露出底材质地。 2.附着力测试(Coating Adhesion Test) 测试环境:室温 试验方法:使用百格刀刻出100个1平方毫米的方格,划格的深度以露出底材为止,再用3M610号胶带纸用力粘贴在方格面,1分钟后迅速以90度的角度撕脱,检查方格面油漆。

非常全面的手机测试流程(精)

非常全面的手机测试流程目录 1、基本通话 1.1 来电响铃时 1.1.1来电响铃时的接通操作…………………………………………………………… 1.1.2来电响铃结束操作………………………………………………………………… 1.1.3来电响铃过程中有效功能的按键操作(除接通、结束……………………… 1.1.4来电响铃时的无效按键操作……………………………………………………… 1.2 来电通话 1.2.1来电通话中的基本菜单操作(除挂机…………………………………………. 1.2.2通话中的功能键……………………………………………………………………. 1.2.3结束通话……………………………………………………………………………. 1.3 呼叫功能 1.3.1拨号呼出………………………………………………………………………….. 1.3.2结束呼叫响铃…………………………………………………………………….

1.3.3呼叫中的无效操作………………………………………………………………. 1.3.4主叫通话时功能操作……………………………………………………………. 1.3.5 结束主叫通话…………………………………………………………………… 1.4多方通话 1.4.1主叫多方通话……………………………………………………………………. 1.4.2被叫多方通话……………………………………………………………………. 2、通话设置 2.1 翻盖应答………………………………………………………………………………… 2.2 单键拨号………………………………………………………………………………… 2.3自动重拨…………………………………………………………………………………. 2.4 任意键应答……………………………………………………………………………… 2.5 呼叫等待…………………………………………………………………………………

手机黑盒测试介绍

手机黑盒测试介绍 手机黑盒测试介绍软件测试 黑盒测试(black—box testing)又称功能测试、数据驱动测试或基于规范的测试。用这种方法进行测试时,被测程序被当作看不见内部的黑盒。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者仅依据程序功能的需求规范考虑确定测试用例和推断测试结果的正确性。因此黑盒测试是从用户观点出发的测试,黑盒测试直观的想法就是既然程序被规定做某些事,那我们就看看它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做的对。完整的“任何情况”是无法验证的,为此黑盒测试也有一套产生测试用例的方法,以产生有限的测试用例而覆盖足够多的“任何情况”。由于黑盒测试不需要了解程序内部结构,所以许多高层的测试如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都采用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首先是程序通常的功能性测试。要求: 每个软件特性必须被一个测试用例或一个被认可的异常所覆盖。 用数据类型和数据值的最小集测试。 用一系列真实的数据类型和数据值运行,测试超负荷、饱和及其他“最坏情况”的结果; 用假想的数据类型和数据值运行,测试排斥不规则输入的能力; 对影响性能的关键模块,如基本算法、应测试单元性能(包括精度、时间、容量等)。 不仅要考核“程序是否做了该做的?”还要考察“程序是否没做不该做的2”同时还要考察程序在其他一些情况下是否正常。这些情况包括数据类型和数

据值的异常等等。下述几种方法:(a)等价类划分,(b)因果图方法,(c)边值分析法,(d)猜错法,(e)随机数法,就是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进行黑盒测试。每一个方法都力图能涵盖更多的“任何情况”,但又各有长处,综合使用这些方法,会得到一个较好的测试用例集。 1.等价类划分 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典型的黑盒测试方法。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集合。它表示对揭露程序中的错误来说,集合中的每个输入条件是等效的。因此我们只要在一个集合中选取一个测试数据即可。等价类划分的办法是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等价类,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少数代表性数据当作测试用例。这样就可使用少数测试用例检验程序在一大类情况下的反映。 在考虑等价类时,应该注意区别以下两种不同的情况: 有效等价类:有效等价类指的是对程序的规范是有意义的、合理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在具体问题中,有效等价类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无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指对程序的规范是不合理的或无意义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对于具体的问题,无效等价类至少应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 确定等价类有以下几条原则: 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则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例如,程序的规范中提到的输入条包括“……项数可以从1到999……”,则可取有效等价类为“l考项数<999”,无效等价类为“项数999”。 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是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则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如某程序涉及标识符,其输入条件规定“标

手机生产测试流程及规范

手机生产测试流程及规范

目录 前言............................................................. 3生产测试流程图...................................................3 SMT..........................................................5贴SN号标签......................................................5软件下载(DownLoad).................................................5 GSM板级校准(BT).................................................6 TD板级校准(3G产品)..................................................10 GSM板级综测(FT).....................................................10 TD板级综测(3G产品)................................................11主板外观检验标准..................................................11整机组装....................................................11整机外观检测(一)....................................................11整机功能检测....................................................11整机耦合测试....................................................12 整机外观检测(二)....................................................13 IMEI号写入....................................................13 IMEI号核对....................................................13整机包装....................................................13 OQC抽检....................................................1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