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杜能农业区位论

杜能农业区位论

杜能农业区位论
杜能农业区位论

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一)背景: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

1.关于杜能

杜能(Johann Heinrich von Thunen)于1783年6月24日生于德国,1850年9月22日,

杜能因脑溢血死于特洛。他的墓碑上刻着他用以表示自然工资的数学公式

重视他的工资理论,生前就要人在他死后这么做。

杜能早年丧父,他父亲当时以数学和机械学著称,本来可以是杜能的良师益友。杜能的母亲容德兼备,能干而有教养,对子女的教育完全独立自理。杜能幼年就好深思,严肃认真,他母亲对他影响必定很深。杜能在中年回忆童年时说:是我母亲的泪水培育了我。

1789年,母亲改嫁。继父冯·布特尔是个商人,喜好数学,这对杜能的影响很深,后来在杜能学术著作中起了颇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不久杜能须接管父亲的田产,这也正符合他的志向,所以1799年起就埋头学习农业,杜能二十岁时向他的兄弟抱怨说,学校布置的作业太多,学术研究则太少,颇为遗憾。直到1803年杜能遇到德国伟大的农业理论家阿尔布雷希特·特尔,他的求知欲才得到满足。除了亚当·斯密之外,特尔是杜能毕生敬崇的老师。

杜能的理论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一般经济理论,另一部分是农业和农业经济理论。就思想来源来说,杜能的一般经济理论较多受亚当·斯密的影响,而农业和农业经济理论则受到特尔的很大影响。杜能在其《孤立国》里说:“在国民经济学方面亚当·斯密是我的师表,在科学的农业方面则是特尔先生。

特尔,特尔的四卷本专著《合理的农业原理》是德国的农业理论从官房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杜能在谈到特尔对自己的影响时说:“我所尊敬的老师??特尔先生??对我所研究的整个农业方向及我的造就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

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斯密和特尔的理论。他说:“在我看来,这两位伟大人物的学说有未完善的地方,这些地方难以满足我探求真理的需要,因而迫我自行研究。”杜能对斯密和特尔深表尊敬,同时又对他们持批判态度。

1810年,他在德国梅克伦堡购置并经营特洛庄园。杜能亲自管理帐目。凡是能登记和合乎计算目的的,他都详细而精确地加以记载和计算。这种日常的经营业务,为他以后写作《孤立国》一书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关于这一点,杜能后来回忆说:“在我开始作为田庄主的务农生涯时,我就精细地治理会计,力求获得在不同谷物产量和不同谷物价格时农业成本和纯收益的计算数据。这类数据经五年的汇集,我获得了一个概貌,以此作为基础开始我的、也就是第一卷中所叙述的研究工作。”

1826年,杜能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孤立国》)一书出版。此后,杜能逐渐闻名于德国。杜能被推崇为经济活动区位理论的鼻祖、农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

2.时代背景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是当时德国(普鲁士)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产物。

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正在蓬勃发展,但普鲁士统治下的德国仍然是一个典型农业国。为保存地力,德国仍延续早期普遍实行的三圃式耕作制,有1/3农地处在休耕状态。三圃制是一种典型的西方农庄的轮耕制度。耕地大致被分为春耕、秋耕、休闲三部分,轮流用于春播、秋播、休闲。每一块土地在连续耕种两年之后,可以休闲一年。

受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普鲁士进行了农业制度改革,所有的国民都可拥有动产,并可自由分割及买卖。取缔了所有依附于土地所有者的隶属关系,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农

民,可独立支配属于自己的农场。尽管这种农业制度改革,取消了贵族阶级的许多特权,但贵族却成为大的土地所有者,并由此成了独立的农业企业家。同时,由于土地的自由买卖关系,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农业劳动者。由农业企业家和农业劳动者构成的农业企业式经营在此时期出现,因此可以说杜能著《孤立国》的时代是企业型农业建立的时代。

杜能著《孤立国》的时代,在普鲁士的农业领域,著名的农业学家泰尔(A.D.Thaer,1757—1828)的合理农业论占主导地位。泰尔提出为改变普鲁士农业的落后状况,应该在普鲁士全面取代三圃式农业生产方式而改为轮作式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轮作制的实施对集约化利用土地创造了条件,但是,对位于市场(城市)周围不同距离的土地,如何配置农业资源,进而提高农业企业经营效益的问题,未提出办法,成为当时德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那么企业型农业建立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又是什么呢?这是杜能试图要解答的主要问题。

(二)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针对上述泰尔的合理农业论,杜能的《孤立国》试图论证对于各地域而言,并非轮作式农业一定都有利这一观点。从而提出合理经营农业的一般地域配置原则。

杜能认为,泰尔的合理农业论虽然使农地集约化程度得到一定提高,但对商品农业条件下如何配置农业要素的问题未能给出答案。他认为,农业土地经营品种及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经济状况,特别取决于它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不能笼统地认为农业经营集约化程度越高,农业收益就越大。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一)理论前提

1.“孤立国”的六个假定条件

1、孤立国位于肥沃平原中央,只有一座巨大城市,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土地;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运费与距离及重量成比例,运费率因作物不同而不同,运费由农业生产者负担;

3、这一平原的土地肥力完全均等,各处都适宜于耕作;-不考虑生产条件;

4、距离城市50英里(1英里=1.609344千米)之外是未经开垦的荒野,与其他地域隔绝;

5、农村只与该城市发生联系,即城市是“孤立国”中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而农村则靠该城市供给工业品;(这个城市必须供应全境一切人工产品,而城市的食品则完全依赖于四周的土地。)

6、供应整个国家所需的金属和食盐的矿山和盐场,假设就在中央城市附近。(保证了城市工业和居民生活要求,不需要外运)。

经济学家常常要设立很多的假定,萨缪尔逊由此讲了一个故事:话说猴年马月,一个物理学家、一个化学家和一个经济学家一起乘船出游,结果船只失事漂流到一个孤岛上。大家都饥肠辘辘。这时海面上漂来一个罐头盒,大家就开始想方设法要打开它。物理学家说:“给我一个聚光镜,我可以用阳光把罐头打开。”化学家说:“给我几种化学药剂,我可以利用它们的综合反应来开启罐头。”最后,经济学家慢条斯理地说:“你们的方法太复杂了,假设有一把开罐头的起子,我们就可以轻松撬开它……”

这个故事被认为是对经济学家的嘲讽,因为经济学家在分析问题时总是依赖于一大堆假设。于是乎好像百无一用是经济学家,经济学最不是一门科学。但把经济学的假设作为一种方法来看,却是经济学家常用的一种抽象分析,其目的在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最终得到研究结论。其实,上面那个故事并不能说明只有经济学家的分析才利用假设,物理和化学不也是在空想么?试想,在沙漠中,如果连开罐刀也没有,又何来聚光镜和化学药剂?难道物理学家和化学学家会随身带着这些东西么?他们只不过是根据自己的本行来假设罢了,在茫

茫沙漠中一样不能奏效。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而且经济学是惟一被授予诺贝尔奖的社会科学。科学的定义:对一定条件下物质变化规律的总结。大家也别把科学想得过于神圣或神秘,科学无非是指一种人类的智力活动,它从一个或若干假设、公理出发,按照严密的逻辑推导,推出一整套由理论及其推论组成的体系。假设、公理不需要证明,只需要参与这一学科的人共同接受,但它们、以及由它们推出的理论都要经受事实的验证。其实理论也是来自于人们对事实的观察,是从中提炼出来的规律。人们运用理论去解释已发生之事或推断未发生之事,如果事实没有推翻这解释或推断,我们就接受该理论;但如果事实推断了理论的解释或推断,我们就要修正理论,或甚至要认定该理论是错,并予以放弃。

经济学是基于一个假设——后面我们会说到,那假设是“人是自私的”、一个公理——后面我们也会说到,那公理是“需求定律”,然后用逻辑推导构建成一整套理论及其推论的体系。人们运用经济学理论,可以解释一些现象。有些现象是物理学不能解释的,只有经济学才能解释。例如,地上有一张百元钞票,物理学可以解释在有风的情况下这钞票会被风吹走,但物理学没法解释在没风的情况下这钞票也会不翼而飞,这只有经济学能解释。

如果你问一个物理学家,一块大理石从10层楼的顶端掉下来需要多长时间,她会通过假设这块大理石在真空中落下来回答这个问题。当然,这个假设是不现实的。事实上,楼房周围是空气,空气对下落的大理石产生摩擦并使下落变慢。但物理学家将正确地指出,这种对大理石的摩擦如此之小,以至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假设大理石在真空中下落使问题大大简单化,而又对答案没有实质性影响。

经济学家由于同样的原因而作出假设:假设可以使解释这个世界更为容易。例如,为研究国际贸易的影响,我们可以假设,世界只由两个国家组成,而且每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当然,现实世界由许多国家组成,每个国家部生产成千上万的不同类型的产品。但通过假设两个国家和两种产品,我们可以集中进行思考。一旦我们理解了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产品这种假想世界中的国际贸易,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生活在更复杂的世界中的国际贸易。

科学思考的艺术——无论在物理学中、生物学中,还是经济学中——就是决定作出什么假设。例如,假设我们从楼顶扔下来的是气球而不是大理石。我们的物理学家就会意识到,没有摩擦的假设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正确:摩擦对气球的影响力要比对大理石大得多。重力在真空中发生作用的假设对研究大理石的下落是适用的,但对研究气球的下落并不适用。同样,经济学家用不同的假设来回答不同的问题。

2.杜能要解决的问题

于是产生下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田间耕作的情况将会怎样(农业将呈现怎样的状态),如果最彻底地经营农作,那么离城的远近将对农作产生什么影响。(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换句话说,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一般地说,近郊应该种植这样的产品:相对于其价值来说是笨重而体积大的东西,往城市运输费用很大,从远地供应这些产品不合算;再则就是易于腐烂、必须新鲜消费的产品,这是很清楚的事。离城远的地方总是逐渐地从事生产那样的产品:相对于其价值来说,只要求较小的运输费用的东西。由于这一原因,城市四周将形成一些界限相当分明的同心圈,每个同心圈内有各自的主要产品。

如果改种别的作物,并把它看作主要目的,那末农作的全部形式就将随之改变,因此我们在不同的圈界内,将看到完全不同的农作制度。

孤立国的前提条件除上述给定的六个外,从需要解答的问题中可知,企业经营型农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即合理的)的农业,因此,追求利益最大化(或地租收入最大化)也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

经济学假定之一:人都是理性的

理性人(经济人)总是追求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如消费者追求消费满足的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要素所有者追求收入最大化等。

有人可能会不服气地说:“我是不自私的!经济学假设我是自私的,这是错的!”然而,科学里的假设、公理都是不需要证明的,也就是不需要是真实的,或是正确的。但它们需要经受事实的验证,就是从它们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理论要能解释现实,如果不能解释,我们就要修正、或甚至不再接受这些假设、公理;但如果能解释,我们就接受它们。

弗里德曼在他的《价格理论》一书里举过一个例子。植物朝着太阳生长这个现象,生物学里有一套理论去解释,就是叶子的生长需要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太阳照着的那个方向叶子长得多、背着太阳的那个方向叶子长得少,久而久之这植物就呈现出往太阳那边长过去的样子。

但我们也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的。怎么解释呢?就是假设植物是自私的,对它来说阳光是有利于它生长的好东西,所以在趋利避害这一自私本性的支配之下,它就趋向于朝着太阳生长。显然“植物是自私”的假设是不对的,植物怎么会有思想呢?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用经济学来解释这一现象,跟生物学用光合作用来解释,推断的准确性如出一辙!

经济学假定之二:人们都具有完全的信息perfect information。

3.“孤立化的方法”

杜能考察问题的方法是“孤立化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是为了排除其它要素(像土质条件,土地肥力,河流等)的干扰,而只探讨一个要素(即市场距离)的作用。即不考虑所有的自然条件差异,而只是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

这种研究方法即我们通常所利用的两种基本科学方法(演绎和归纳法)之一的演绎方法。演绎: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的规则,导出另一命题的过程。

杜能在自己的著作中试图把实验科学的观察方法、经营农业的会计核算和高等数学结合起来。杜能认为数学方法有助于准确地认识规律性的东西,如果反对在经济学中应用数学就很难改变这门学科的落后状态。他说:“在非数学不能求得真理的地方,使用数学是允许的。如果人们在其他知识门类象农业和国民经济一样厌恶数学的倾向,那么我们现在仍处于对天文规律完全无知的境地。”。杜能是第一个把微分学应用于经济研究的经济学家。他在不少场合,特别是考察生产费用和运输费用的变化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时,运用了微分学。

杜能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经济研究,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从不同的立场出发进行了评论。但应该说杜能在《孤立国》中运用数学方法及他对数学方法的认识是正确的。他尽管在其著作中广泛使用数学方法,然而他恰当地估计了数学方法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正确指出这一方法只“为我们提供了辅助手段”。杜能首次用微分学研究经济而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对以后的经济学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并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杜能使用的边际分析法被广泛应用,在经济理论分析中解决了许多难题,推动了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在现在的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等都用边际分析法进行理论分析。同样在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也用到此方法。现代经济学发展的一个趋势更深入广泛地运用数学方法,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的结合)的发展正集中体现了这一点。现在的高级微分学、宏观经济理论,没有深厚的数学知识是无法理解的。回顾一下早在100多年前杜能的开创性工作,我们不得不说他是一位作出伟大贡献的经济学家。

(二)理论形成机制

1.地租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根据前述各种假设,以及运费与距离及重量成比例,运费率因作物不同而不同,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追求地租收入最大的合理活动等前提条件,杜能给出的一般地租收入公式如下:R=PQ-CQ-KtQ=(P-C-Kt)Q

式中:R地租收入;

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C农产品的生产费;

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

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农产品的运费率。

两点结论:

地租收入R对同样的作物而言,随距市场距离增加的运费增多而减少。当地租收入为零时,即使耕作技术可能,经济上也不合理,而成为某种作物的耕作极限。

2、地租曲线(注意斜率含义及其大小代表的意义)

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R=0点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

每种农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地租曲线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的结果,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因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所以农场主选择最大的地租收入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三) 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则(杜能圈结构)

1.农业生产方式空间配置的基本原理

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是新鲜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少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空间,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

离城市越近,农业生产方式集约化程度高,反之相反。

2 配置模式——杜能圈结构

杜能认为农业的组织形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第二圈——林业、第三圈——轮作式农业、第四圈——谷草式农业、第五圈——三圃式农业、第六圈——畜牧业。

这样的同心圆结构,通常称为杜能圈。

(1)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

为最近的城市农业地带,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如蔬菜、鲜奶。

由于运输工具为马车,速度慢,且又缺乏冷藏技术,因此需要新鲜时消费的蔬菜,不便运输的果品(如草莓等),以及易腐产品(如鲜奶等)等就在距城市最近处生产,形成自由式农业圈。

本圈大小由城市人口规模所决定的消费量大小而决定。

产品:蔬菜、牛奶、鲜花等

特征:产品易腐烂变质,不易运输;土地租赁价格高;劳动力投入和粪肥投入多;运费率和集约化程度高。

(2)第二圈——林业圈。

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由于重量和体积均较大,从经济角度必需在城市近处(第二圈)种植。

产品:林木及薪柴

特征:产品不易腐烂,但笨重、运输量大;劳动投入较少,不需要大量粪肥;单位面积产值不及自由农作圈;运费率仅次于自由农作圈。

(3)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

没有休闲地,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

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六区轮作,第一区为马铃薯,第二区为大麦,第三区为苜蓿,第四区为黑麦,第五区为碗豆,第六区为黑麦。其中耕地的50%种植谷物。

产品:谷物与畜牧产品

特征:体积小,装卸方便,不易变质腐烂,牲畜可成群赶进城市;轮作和畜牧粪肥保证地力恢复,劳动和城市粪肥仍有投入集约化程度高;单位面积产值不及林业圈;运费率较林业圈低。

(4)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

为谷物(麦类)、牧草、休耕轮作地带。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七区轮作。同第三圈不同的是总有一区为休闲地,七区轮作为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燕麦,第四区、五区、六区为牧草,而第七区为荒芜休闲地。全耕地的43%为谷物种植面积。

产品:谷物和畜产品,畜产品为主

特征:

轮作和畜牧业粪肥保证了地力恢复,劳动及城市粪肥投入更少

单位面积产值不及轮作农业圈

运费率和集约程度比轮作农业圈低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的学说,他说过去认为植物在土壤里面吸收的是有机物,但是他通过大量研究发现植物吸收的不是腐败的有机物,而是吸收的矿物质,简单的无机的矿物质,而且主要的成分他当时提了九种,氮、磷、钾等等。这个李比希是非常了不起的,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在1840年,一个德国的化学家李比锡提出了矿质营养学说,他认为有机物腐烂以后会变成一种简单的无机物,变成一种矿物质能够被土壤吸收。就是这一点,在整个农业上它具有重大的推进意义。自从有了这样一个学说以后,就开辟了化肥的这样一个领域。在以化肥为主体的第一次近代农业科技革命,带来了农药、拖拉机等先进的近代技术,也就带来了20世纪农业的高速发展,这些新的技术的应用,它给20世纪的农业产量,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变化,20世纪的粮食单产的年均增长量增加了30倍。

5.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

此圈是距城市最远的谷作农业圈,也是最粗放的谷作农业圈。

三圃式农业将农家近处的每一块地分为三区,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休闲,三区轮作,即为三圃式轮作制度。远离农家的地方则作为永久牧场。本农业圈内全部耕地中仅有24%为谷物种植面积。

特征:按“谷物-牧草-休耕”3区3年轮作;畜牧业粪肥保证了地力恢复,劳动投入更少,集约化程度更低;单位面积产值比谷草式农业圈低;运费率比谷草式农业圈低。

6.第六圈——畜牧业圈。

此圈是杜能圈的最外圈,生产谷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牧草用于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等供应城市市场。据杜能计算本圈层位于距城市51~80km 处。此圈之外,地租为零,则为无人利用的荒地。

特征:谷物自给自足;劳动投入更少,集约化程度更低;单位面积产值比三莆式农业圈低;牲畜直接赶进城市,加工畜产品运费率比三莆式农业圈低。

结论——随着离市场距离增加,土地利用由耕作地向畜牧地、荒地过渡;集约程度逐步降低;谷物比重逐步减少,休闲地随之增加。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杜能农业区位论尽管是在众多的理论前提下演绎出的一般性理论,但由于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可以用此理论来解释许多现实的土地利用。主要研究实例涉及宏观尺度(国家或大洲

范围)、中观尺度(城市范围)以及微观尺度(农村聚落范围)。

1、乔纳森的宏观尺度研究。乔纳森综合欧洲的人口密度,各种农作物、家畜、水果的分布与农业景观,以西北欧为中心划分出七大地带。分别为第一地带(温室、花卉),第二地带(园艺、果品、马铃薯、烟草),第三地带(奶酪制品、肉用牛羊、饲料、纤维用亚麻),第四地带(普通农业地带),第五地带(面包用谷物、油用亚麻),第六地带(牧场),而第七带则为森林

2、华熙成(1982)等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中观尺度研究真正意义上的杜能圈结构是以大城市(市场)为中心的土地利用的分圈层形态,因此中观尺度研究的实例很多。其中完全符合《孤立国》条件的研究实例较少,但得出类似结果的却很多。我国学者对上海和北京周围的农业土地利用情况的研究,也分别得出与杜能圈结构非常相似的结论。如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郊区的农业生产围绕城区形成四个圈层,第一圈为距市中心10 km内的区域,以蔬菜、奶牛、花卉生产为主;第二圈为距市中心10~20 km之间的区域,主要以棉花、蔬菜、奶牛和自给性粮食生产为主;第三圈为距市中心20~35 km之间的区域,以商品粮、棉花、季节性蔬菜生产为主;第四圈为距市中心35 km以外的地区,以商品粮、棉花、渔业和奶牛生产为主。

以北京市为中心市场的农业生产圈层与上海相似,也分为四个圈层,第一圈以蔬菜、牛奶、鲜蛋为主要农产品,肉类也占一部分,范围为以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为主的近郊区;第二圈以果、菜、粮为主要农产品,其次为蛋、奶、肉,范围以通县(现为通州区)、昌平县(现为昌平区)等为主;第三圈以果、蛋、粮、棉油为主要农产品,范围是以平谷县和密云县等为主;第四圈是以棉、谷和肉为主要农产品,其次为粮食,范围是以河北省各县为主。这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的圈层结构不仅从整体上大致可反映出杜能圈的环状特点,从各圈层的集约度来看,也基本是由中心向外逐渐降低。但是由于地理条件的非均一性,其构成仍然与原始的杜能圈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华熙成.上海市郊区农业区位模式及农业生产问题的探讨.经济地理,1982,(3)

王秀清.北京城郊副食品生产与供应技术经济体系研究.农业技术经济,1991,(1)

3、纳瓦佛等人的农村聚落环研究

纳瓦佛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存在有以农村聚落为中心的同心圆状土地利用形态,从而验证了微观尺度的杜能圈模式。在中部非洲卢旺达的丘陵地带,围绕农村居住聚落呈现同心圆状的土地利用状态。即从内向外,依次为:①居住聚落;②芭蕉林;③内侧耕地,无休闲地,集约度高;④咖啡栽培地;⑤外侧耕地,有休闲地,集约度低;⑥丘陵冲积地上的耕地;⑥A为雨季也耕作的相对干燥地;⑥B只有旱季才耕作的低湿耕地(图3—3)。这种围绕农村聚落为中心的土地利用形态是基于节约时间而出现的,即费时的耕作布局在村落附近。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贡献与局限

(一)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杜能农业区位论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致使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

除此之外,还有对于农业地理学而言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两个原理:第一是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即只存在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第二是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由此而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收益最大。总而言之,杜能农业区位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对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象进行的理论性、系统性的总结。

(二)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

杜能农业区位论对经济区位研究而言,其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最具重要意义。这种方法对于韦伯以及克里斯塔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研究者有很大影响与启发。同时,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不仅仅用此原理可说明农业土地利用,对于其它土地利用仍然有效,是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后来的工商业区位理论,特别是空间相互作用和城市地域结构等理论分析,无不以杜能的农业区位学说为出发点。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局限

孤立国条件下的杜能圈,是一种完全均质条件下的理论模式。

1、杜能本人也意识到完全的“孤立国”在现实中很少存在,杜能放宽了“孤立国”的假设条件:

首先他考察了河流的影响;

其次考察了卫星城镇的影响;

进而考察了谷物价格和土质的影响。

2、除上述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外,杜能圈是建立在以商品农业为基础,而且农场也是以追求最大的地租收入为前提的。

现实中,农业中的相当大部分不是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性经营。

自给性农业经营一般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以产量为目标;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自给性农业经营的存在是导致杜能模式与现实农业空间分布状况产生偏离的最大原因之一。

3、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变小。即对距离摩擦系数产生了影响。

杜能理论中,主要的陆上交通工具是马车。而现代,随着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手段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运送农产品到市场的运费在降低,时间在缩短。

4、冷冻技术、保鲜技术等的发展,生产地到市场的时间距离缩短,使得某些农产品的供求范围伸展到数百或上千千米的空间尺度。

因此,在现实中找到杜能所勾画的完整的圈层结构是比较困难的。

5、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

一般而言,现代城市周围,不仅仅有农业土地利用,同时也混杂着写字楼、商业、住宅、工厂等各种各样的土地利用。

辛克莱尔通过研究美国中西部的许多大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同杜能圈完全相反的城市周围土地利用模式,即所谓的“逆杜能圈”。

现在城市周围不仅有农业利用的土地,同时也有夹杂着写字楼、商业、住宅、工厂等各种土地利用。辛克莱尔通过研究美国的许多大城市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同杜能圈完全相反的城市周围土地利用模式,既所谓的“逆杜能圈”。城市边缘地区土地利用集约度非常粗放,随着离城市边缘的距离增加,土地利用集约度也逐渐上升。而逆杜能圈的出现,可以看成是空间摩擦变化的结果。

他指出,杜能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即使现在也基本同现实相吻合,然而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周围,却表现出同杜能圈模式正好相反的地理现实。在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城市地区,由期待地价上升的投机者、开发商以及农民的开发而形成的“无秩序开发状况”随处可见。在城市近处的农民,由于农地可以随时转化为住宅等城市用地,因此对农地的资本和劳动投入少,放弃耕种或者采取临时性耕作现象常见;而远离城市的农民,农地难以转换为城市用地,因此对农地的投入较多,而从事相对集约度高的经营。

以上这些因素,无疑会产生杜能模式与现实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杜能模式阐述了最基本的农业土地利用模式,只要在此基础上加入其他因素的,并进行修正,对今天探讨农业土地利用,仍具有相当重要的实际意义。

现实思考

虽然杜能的理论模式过于理想化,假设前提较多,考虑因素也比较简单。但毕竟说明了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城市周边农业生产要根据区位特点选择相应的耕作制度。对今天而言。杜能农业区位理论对于合理配置城市外围农业地区土地资源和产业发展具有借

鉴意义,为研究特大城市周边农业产业布局和农村居民点发展模式提供理论指导。

近郊农业圈。该圈层近邻中心城区,近享受中心城区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的优势。是未来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方向。由于临近主城,属城乡结合地带,交通便捷、工业比较发达.优越的区位条件使得本区农村地区最有条件改变广大农村地区长期形成的自发式、分散经营的小农耕作方式.逐步形成适度集中的农村居民点布局模式。由于本区直接临近中心城区.其农业的改善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大于提供农产品功能,多以蔬菜、花卉、林果、草坪等绿色园艺产业为主。发展设施农业、体验农业、科普农业和精品农业。

大中城市周边的农业基础好、城镇化水平较高,已经构建起集农产品生产、休闲观光、

生态环保功能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雏形。该区域要以满足市民多样化消费需求为目标,积极

建设以大型设施农业为基础,以新、奇、特等高档农产品生产为主,集休闲、观光、度假、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观光采摘园和休闲农庄,努力打造现代农业新型产业模式。名胜景区周边客源丰富,需求量大,具备了发展休闲农业的条件。要以功能衔接和特色互补为重点,突出服务功能,强化休闲体验,满足多元需求。

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朱启臻/赵晨鸣主编)一书,以案例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离土”的现状和对为来农业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离开土地的原因?

农民离开土地向非农领域转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导致这一流动的直接动因是城乡存在的巨大差异。首先,从事农业劳动不仅收入低,劳作辛苦,还承担着巨大的自然和市场的风险。在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面前农民为农作物收成担惊受怕,他们担心收成少,但是遇到了风调雨顺,当农业获得好收成时农民为卖而发愁。无论是丰收还是歉收,农民的收入都难以保证,于是农民就背井离乡大规模流向收入更稳定的职业领域。其次,城市生活方式的吸引,城市有人们羡慕的繁荣、便捷的生活条件、完善的公共服务,成为农村年轻人梦想的天堂,他们或为城市生活方式所吸引,或为让后代享受良好的教育,或为自己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坚定了他们彻底离开乡村的决心。“出来了就不回去”“只要能在城镇生存就不回农村”“即使农业劳动能够获得高的收入也不愿留在乡村种地”,这是访谈过程中我们听到的最多的答案。再次,教育环境营造了只有离开农村才光荣的社会心理氛围,也成为农村青年离开乡村的重要推力。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或社会舆论,都把离开农村作为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使得年轻人认为只有远离农村和农业才是“光荣”的,而留在农村从事农业是“丢人”的。“不会有姑娘愿意嫁给留在农村种地的年轻人”,这种社会心理成为年轻人逃离乡村的重要动因之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劳动力流动的趋势,但是如果形成一种劳动力不流向城镇就是“傻”,就是“没本事”的社会心理,则会对未来农业的安全埋下隐患。

(2)哪些人留在了农村?

过去我们常用“386199”来形容留守农村的主体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但是调查发现,这些年举家外迁的农户越来越多,妇女大都随着丈夫进城打工,儿童也随着父母进入城镇读书。留在农村的主体是老年人。在我们调查的乡村,常驻人口老龄化程度超过了30%。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平均年龄达到57岁,有的老人已经80多岁还在从事农业生产。一个53岁的农民告诉我们说“我就是村里的年轻人了,谁家有重活都来找我”。乡村劳动力的短缺已经表现在许多方面,如过去谁家盖房子,全村的青壮年劳动力都来帮忙,几天就可以把房子盖好,现在花钱雇人都很困难,一个农户的房子盖了两年才盖完,就是“找不到人,干干停停”。农忙时雇人就更困难了。在农村农忙时雇人的工资一年一个台阶地长,2008年每个劳动力一天工钱是60-70元,2009年长到每天80-90元,2010年是100-120元,每天还要管饭和香烟,“就是这样还雇不到人呢!”。在农村也有一些年轻些的劳动力,那是暂时留在农村或照顾老人,或照顾自己的小孩,他们大多表示“条件允许了,还会外出打工。”他们并不是稳定的农业劳动力。在我们调查的农村几乎没有“富余”劳动力可以再转移。用农民的话说“能走的都走了。”

(3)乡村老龄化对农业产生了哪些影响?

中老年人因为有过挨饿的经历,因此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珍惜粮食,勤奋耕耘,每年都期盼着农业大丰收。正是这种感情支撑着中国农业生产,我们所到之处,看到勤劳的老农民把地料理的十分精细,田边、低头、甚至道路的两边都种满了庄稼和蔬菜。但是我们也深切感受到了,年轻人对土地的感情渐渐淡化,老农民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已经力不从心,劳动能力一年不如一年,地种的越来越艰难,以至于他们望地兴叹:“年轻人都不愿种地,将来人们吃啥呢?”调查发现,老农民种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减少复种指数,原来种两季作物,现在只种一季,如以前种玉米和小麦,一年两熟,现在只选择种玉米;原来种双季稻,现在改为单季稻;二是粗放经营,许多老年人由于体力和精力的原因,无法进行精耕细作和田间管理,只管播种和收获,实行的是粗放管理,目的是“够吃就行了”;三是撂荒,尽管撂荒地相对数量并不多,但撂荒现象在一些地区较普遍。老年人只选择生产条件好的、离家近的水地耕种,离家远的和旱地则选择了撂荒。对老农民来说,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们强烈的感受到老农民不能承担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角色。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杜能根据其理论前提,认为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之和;而运输费用又决定着农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因此,某个经营者是否能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P),将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和把农产品从产地运到市场的费用(T)三个因素所决定,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P=V-(E+T) 按照杜能理论的假设前提进一步分析,“孤立国”中的唯一城市是全国各地商品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故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都要由这个城市市场来决定。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孤立国”各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应是固定的,即V是个常数。杜能还假定,“孤立国”各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完全相同,所以各地生产同一农产品的成本也是固定的,即E也是个常数。因此,V与E之差也是常数,故上式可改写成: P+T=V-E=K 上式中K表示常数,也就是说,利润加运费等于一个常数。其意义是只有把运费支出压缩为最小,才能将利润增至最大。因此,杜能农业区位论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归为一点,就是如何通过合理布局使农业生产达到节约运费,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 2.杜能圈。根据区位经济分析和区位地租理论,杜能在其《孤立国》一书中提出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制度构成一个区域,而每个区域都以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这就是著名的“杜能圈”。 第一圈为自由农作区,是距市场最近的一圈,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 第二圈为林业区。本圈主要生产木材,以解决城市居民所需薪材以及提供建筑和家具所需的木材。 第三圈是谷物轮作区。本圈主要生产粮食。 第四圈是草田轮作区。本圈提供的商品农产品主要为谷物与畜产品。 第五圈为三圃农作制区,即本圈内1/3土地用来种黑麦,1/3种燕麦,其余1/3休闲。 第六圈为放牧区,或叫畜牧业区。 3.杜能圈的修正模型。杜能根据假设前提,得出的农业空间地域模型过于理论化,与实际不太相符。为了使其区位图式更加符合实际条件,他在《孤立国》第一卷第二部分中将他的假设前提加以修正,指出现实存在的国家与“孤立国”有以下区别。 (1)在现实存在的国家中,找不到与孤立国中所设想的自然条件、土壤肥力和土壤的物理性状都完全相同的土地。

阿朗索农业区位论的发展

威廉·阿朗索,美国地理学家,世界知名的区域科学专家,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于1964年出版《区位和土地利用地租的一般理论》一书,将冯·杜能的关于孤立国农业土地利用的分析引申到城市,以解释城市内部的地用与地价的分布,目前已由梁进社,等(2007)译成中文。书中集中论述了城市活动的租地竞价曲线的构建和在土地供求平衡中地价和地用的决定。阿朗索是世界知名的区域科学专家,《区位和土地利用》一书是他的成名之作,其主要贡献是将冯·杜能(von Thunen)的关于孤立国农业土地利用的分析引申到城市,以解释城市内部的地用与地价之分布 像冯.杜能一样,阿朗索假设城市活动--包括居住和产业--在地形和交通方面都是各向同性 的平原上进行,越接近城市中心(唯一的就业中心或市场中心)支付的交通成本越少。他的 问题是:从城市中心向外,城市活动和地租分布如何变化? 一种资源有多少被何种经济活动所利用以及这种资源的回报(或价格)取决于社会对它的 需求和它本身的供给。土地也不例外,但有其特殊性,这就是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在特定位 置上具有固定的数量。换言之,土地在某一位置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处于极端状态的垂直线。

它被何种经济活动所占据取决于经济主体人所处的租价。显然,地主愿意把地块租给出价最高的人。因此,对各个区位上土地使用者的租地竞价的分析是建立城市及周围土地利用模型的基础。 译者前言 威廉·阿朗索(William Alonso),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出生于阿 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阿朗索于1954年、1956年和1960年分别获哈佛大学建筑学学 士、哈佛大学城市规划硕士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区域科学博士学位。 之后,他作为教授和系主任在印度尼西亚万隆理工学院城市与区域 规划系工作,1962年在委内瑞拉中央大学做访问教授,1963~1965 年,任哈佛大学城市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在随后的十多年问,阿朗索 曾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等校; 1976年又回到哈佛,任人口研究中心主任,被命名为理查德·萨尔 顿斯塔尔人口政策教授,1983~1984年,任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除了学术工作外,阿朗索还是众多机构,包括美国商务部、农业部、住 房与城市发展部以及世界银行、联合国人口行动基金会、美国福特基 金会等机构的咨询专家和顾问。阿朗索曾于1993年10月来中国北 京参加发展中国家区域科学国际会议,作学术报告,并在那一届的区 域科学国际研讨班上授课。1999年2月11日,威廉·阿朗索去世, 享年66岁。 阿朗索是世界知名的区域科学专家,《区位和土地利用》一书是 他的成名之作,其主要贡献是将冯·杜能(yon Thtinen)的关于孤立 2 区位和土地利用——地租的一般理论 国农业土地利用的分析引申到城市,以解释城市内部的地用与地价 之分布。他的学术兴趣还包括人口统计变化动态,尤其是高度城市 化地区的人口问题,比如第三世界的城市化和健康,欧洲的区域一城 市人口迁移模式,美国社会种族统计调查等。为激励区域科学同仁 以阿朗索的精神承担创新性工作,国际区域科学协会于1999年11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习题 一、填空题: 1、杜能的,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2、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的目的在于。 3、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认为: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场的经营随着距的增加将呈结构。 4、杜能农业区位理论在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 5、杜能农业区位理论在经济学上的意义在于,它首次将方法引入经济研究,对之后的经济学家产生了非常有益的影响,对现代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6、按照廖什的理论,区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佳的空间模型是正六边形。 7、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称为,与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称为。 8、作物的地租曲线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的地租曲线一般斜率较。 9、韦伯在构建工业区位时,将不与区位发生直接关系的因子逐步排除在外,将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区位因子最终确定为和两种。 10、韦伯在构建工业区位时,分成、、三个阶段逐步构筑其工业区位理论。 11、韦伯将集聚分为和两种类型。 12、帕兰德把的概念引入区位论研究,以价格为变量研究区位空间的均衡,并在运费分析上,提出了,对区位论发展做出了一大贡献。 13、胡佛对韦伯区位理论中的运费计算方法作了重大改进,他将运费分为和两个部分,并指出总运费是一条的曲线而不是直线。 14、以廖什为代表的利润最大化区位理论从需求出发,认为最佳区位不是也不是,而是。 二、名词解释: 1、地租曲线 2、区位因子 3、区位条件 4、普雷德行为矩阵 5、集聚因子 6、分散因子 7、经济人 8、满意人 9、临界等费用线 10、杜能环 三、简答题: 1、简述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圈层结构。 2、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3、评价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意义。 4、简述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基本观点 四、论述题 1、分析并论述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2、试述普雷特行为矩阵的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杜能的农业圈层理论.doc

、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杜能(Johan He inrich von Thu nen, 1783—1850)于1826 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孤立国》)一书,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一)背景: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是当时德国(普鲁士)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产物。19 世纪初,普鲁士进行了农业制度改革, 所有的国民都可拥有动产, 并可自由分割及买卖。取缔了所有依附于土地所有者的隶属关系, 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农民, 可独立支配属于自己的农场。尽管这种农业制度改革, 取消了贵族阶级的许多特权, 但贵族却成为大的土地所有者, 并由此成了独立的农业企业家。同时,由于土地的自由买卖关系,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农业劳动者。由农业企业家和农业劳动者构成的农业企业式经营在此时期出现, 因此可以说杜能著《孤立国》的时代是企业型农业建立的时代。那么企业型农业建立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又是什么呢?这是杜能试图要解答的主要问题。 二)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杜能著《孤立国》的时代,在普鲁士的农业领域,著名的农业学家泰尔(A.D.Thaer, 1757—1828)的合理农业论占主导地位。泰尔提出为改变普鲁士农业的落后状况, 应该在普鲁士全面取代三圃式农业生产方式而改为轮作式农业生产方式。针对上述泰尔的合理农业论,杜能的《孤立国》试图论证对于各地域而言,并非轮作式农业一定都有利这一观点。从而提出合理经营农业的一般地域配置原则。 杜能为了弄清这一问题,从一个假想空间,即“孤立国”出发,探索合理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原则。为了研究的需要,杜能本人从 1 8 1 0年起在德国梅克伦堡购置了特洛农场。十多年的农业经营数据他都详细地记载下来, 成为他用来检验自己提出的假说的数据基础。根据农场水平的数据检验后, 杜能建立起了著名的农业区位论。 、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一)理论前提 杜能对于其假想的“孤立国”,给定了以下六个假定条件: 1 .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4.距城市50 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杜能农业区位论概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en,1783—1850)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孤立国》)一书,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一)背景: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是当时德国(普鲁士)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产物。19世纪初,普鲁士进行了农业制度改革,所有的国民都可拥有动产,并可自由分割及买卖。取缔了所有依附于土地所有者的隶属关系,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农民,可独立支配属于自己的农场。尽管这种农业制度改革,取消了贵族阶级的许多特权,但贵族却成为大的土地所有者,并由此成了独立的农业企业家。同时,由于土地的自由买卖关系,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农业劳动者。由农业企业家和农业劳动者构成的农业企业式经营在此时期出现,因此可以说杜能著《孤立国》的时代是企业型农业建立的时代。那么企业型农业建立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又是什么呢?这是杜能试图要解答的主要问题。 (二)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杜能著《孤立国》的时代,在普鲁士的农业领域,著名的农业学家泰尔(A .D.Thaer,1757—1828)的合理农业论占主导地位。泰尔提出为改变普鲁士农业的落后状况,应该在普鲁士全面取代三圃式农业生产方式而改为轮作式农业生产方式。针对上述泰尔的合理农业论,杜能的《孤立国》试图论证对于各地域而言,并非轮作式农业一定都有利这一观点。从而提出合理经营农业的一般地域配置原则。 杜能为了弄清这一问题,从一个假想空间,即“孤立国”出发,探索合理农 业生产方式的配置原则。为了研究的需要,杜能本人从1810年起在德国梅克伦堡购置了特洛农场。十多年的农业经营数据他都详细地记载下来,成为他用来检验自己提出的假说的数据基础。根据农场水平的数据检验后,杜能建立起了著名的农业区位论。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一)理论前提 杜能对于其假想的“孤立国”,给定了以下六个假定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4.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古典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理论 一、区位及区位理论的概念 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具体而言,区位除了解释为地球上某一事物的空间几何位置,还强调自然界的各种地理要素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区位就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 区位主体是指与人类相关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如企业经营活动、公共团体活动、个人活动等。区位主体在空间区位中的相互运行关系称为区位关联度。区位关联度影响投资者和使用者的区位选择。一般来说,投资者或使用者都力图选择总成本最小的区位,即地租和累计运输成本总和最小的地方。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具体地讲,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 二、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于1826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一)杜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条件 1.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土地。农村只与该城市发生联系,即城市是“孤立国”中商品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而农村则靠该城市供给工业品。 2.“孤立国”内没有可通航的河流和运河,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 3.“孤立国”是一天然均质的大平原,并位于中纬,各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等都完全相同,宜于植物、作物生长。平原上农业区之外为不能耕作的荒地,只供狩猎之用,荒地圈的存在使孤立国与外部世界隔绝。 4.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关系。

杜能农业圈理论

杜能农业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杜能1810年在德国梅克伦堡附近购置一块146hm2的土地,经过多年的记载研究,与1826年完成名著《孤立国同农业及国民经济的关系》,创立了农业区位理论。 (一)基本假设 杜能对其假想的“孤立国”,给定以下假定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无山脉、河流,土壤与气候 条件一致,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2、居民接受同等教育,掌握同等劳动技能和生产工具。 3、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运费与运距成正相关。 4、农产品主要用于销售,以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为其经营的最 终目的。 5、城市为产品交换的市场和消费中心,为农村提供全部的生产 与生活资料。农村除中心城市外,不与其他任何市场发生经济联系。 6、民生产的驱动因素是获取最大的区位地租,他们根据市场的 供求关系调整产品类型。 7、场的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力工资、资本的利息率都固定不变。 (二)形成机制 根据前述假设,杜能给出一般地租收入公式: R=PQ—CQ—KtQ=(P—C—Kt)Q 式中:R地租收入; 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C 农产品的生产费用 Q农产品生产量(销售量) 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农产品的运费率 地租的收入R对同样作物而言,随距市场的距离增加的运费增多

而减少,当地租收入为0时,即使耕作技术可能,经济上也不合理,成为这种作物的耕作极限。 把这种作物的地租最大点(市场点)的地租收入与耕作极限点(地租收入为0)连接的曲线称为地租曲线。 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的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一般斜率大,相反则较小。 图 距离 自由、林业、轮作、谷草、三圃、畜牧 (三)杜能圈 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者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是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以某种作物同心圆结构。 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通常称为杜能圈。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为最近的城市农业地带,主要生

经济地理学之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之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0资环黄振伟1014021028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古典区位理论中的农业和工业区位理论,重点介绍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理论及其核心思想。杜能农业区位论的作用及意义,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三阶段理论—运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集聚指向论。 关键词:杜能农业区位论、孤立国、形成机制、地租曲线、杜能圈、韦伯工业区位论、运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集聚指向论。 正文: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en,1783-1850)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孤立国》),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1)背景: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 (2)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1.理论前提 (1).杜能关于“孤立国”的假定条件 a.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b.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通工具; c.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d.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e.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 f.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此外,企业经营型农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即合理的)的农业,因此,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 (2)杜能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3)杜能的研究方法 “孤立化的方法”: 排除其它要素(像土质条件、土地肥力、河流等)的干扰,而只探讨一个要素(即市场距离)的作用。即不考虑所有的自然条件差异,而只是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 2.形成机制 (1)地租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一般地租收入公式如下: R=PQ-CQ-KtQ=(P-C-Kt)Q 式中:R——地租收入; 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C——农产品的生产费; 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 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农产品的运费率。 (2)地租曲线 概念: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的地租曲线一般

杜能农业区位论

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理论前提 杜能对于其假想的“孤立国”,给定了以下六个假定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4.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 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于是产生了下面两个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换句话说,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孤立国的前提条件除上述给定的六个外,从需要解答的问题中可知,企业经营型农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即合理的)的农业,因此,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 杜能考察问题的方法是“孤立化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是为了排除其它要素(像土质条件,土地肥力,河流等)的干扰,而只探讨一个要素(即市场距离)的作用。即不考虑所有的自然条件差异,而只是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即我们通常所利用的两种基本科学方法(演绎和归纳法)之一的演绎方法。 (二)形成机制 根据前述各种假设,以及运费与距离及重量成比例,运费率因作物不同而不同,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追求地租收入最大的合理活动等前提条件,杜能给出的一般地租收入公式如下: R=pQ-CQ-KtQ=(P-C-Kt)Q 式中:R地租收入; 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C农产品的生产费; 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 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农产品的运费率。 地租收入R对同样的作物而言,随距市场距离增加的运费增多而减少。当地租收入为零时,即使耕作技术可能,经济上也不合理,而成为某种作物的耕作极限。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的结果,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图3-1上部)。因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所以农场主选择最大的地租收入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三)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则 如图3-1所示,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随着种植作物的不同,农业的全部形态随之变化,将能在各圈层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农业组织形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试述区位理论及发展

经济地理学 试述区位理论及发展 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en,1783—1850)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孤立国》)一书,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一)背景: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是当时德国(普鲁士)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产物。19世纪初,普鲁士进行了农业制度改革,所有的国民都可拥有动产,并可自由分割及买卖。由于土地的自由买卖关系,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农业劳动者。由农业企业家和农业劳动者构成的农业企业式经营在此时期出现,因此可以说杜能著《孤立国》的时代是企业型农业建立的时代。 (二)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杜能著《孤立国》的时代,在普鲁士的农业领域,著名的农业学家泰尔(A.D.Thaer,1757—1828)的合理农业论占主导地位。泰尔提出为改变普鲁士农业的落后状况,应该在普鲁士全面取代三圃式农业生产方式而改为轮作式农业生产方式。针对上述泰尔的合理农业论,杜能的《孤立国》试图论证对于各地域而言,并非轮作式农业一定都有利这一观点。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一)理论前提 杜能对于其假想的“孤立国”,给定了以下六个假定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4.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于是产生了下面两个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换句话说,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杜能考察问题的方法是“孤立化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是为了排除其它要素(像土质条件,土地肥力,河流等)的干扰,而只探讨一个要素(即市场距离)的作用。即不考虑所有的自然条件差异,而只是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即我们通常所利用的两种基本科学方法(演绎和归纳法)之一的演绎方法。 (二)形成机制 根据前述各种假设,以及运费与距离及重量成比例,运费率因作物不同而不同,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追求地租收入最大的合理活动等前提条件,杜能给出的一般地租收入公式如下: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教案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教案10级人文地理一班 杜志伟

2011.10.24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 授课时间:10.25 第九周星期二1、2节 授课班级:10级人文一班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目标:了解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背景与目的,理解杜能农业区位理论,以及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应用研究,认识其重要意义和局限性。 教学重点: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概要(1、理论前提;2、形成机制;3、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 教学难点:杜能给出的地租收入公式 R= PQ – CQ – KtQ = (P – C – Kt)Q

教具准备:1、多媒体教室 2、关于本课的部分课件 参考资料:《经济地理学》 教学过程: 1、复习 (1)提问问题:区位的概念、区位的几何要素、区位地理实体有哪些、影响区位的 因子有哪些、区位论的定义、区位论的 发展。 2、呈现新课 (1)师生观看课件。课件的内容为杜能的个人简介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教师利用和 教材相同的课件,使得学生一目了然。(2)教师提问问题:哪本书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背景

是什么?目的? a.答案: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en,1783—1850)于1 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孤立国》)一书,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b.答案:求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是当时德国(普鲁士)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产物。19世纪初,普鲁士进行了农业制度改革,所有的国民都可拥有动产,并可自由分割及买卖。取缔了所有依附于土地所有者的隶属关系,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农民,可独立支配属于自己的农场。尽管这种农业制度改革,取消了贵族阶级的许多特权,但贵族却成为大的土地所有者,并由此成了独立的农业企业家。同时,由于土地的自由买卖关系,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农业劳动者。由农业企业家和农业劳动者构成的农业企业式经营在此时期出现,因此可以说杜能著《孤立国》的时代是企业型农业建立的时代。那么企业型农业建立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又是什么呢?这是杜能试图要解答的主要问题。 c.答案: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杜能著《孤立国》的时代,在普鲁士的农业领域,著名的农业学家泰尔(A.D.Thaer,1 757—1828)的合理农业论占主导地位。泰尔提出为改变普鲁士农业的落后状况,应该在普鲁士全面取代三圃式农业生产方式而改为轮作

杜能农业区位论研究范式

杜能农业区位论研究范式: 杜能对于其假想的“孤立国”,采取抽象法,或称“孤立化”方法,给定了以下六个假定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周围为其农业腹地,平原被未能开垦的荒野所包围并与外界完全隔绝;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距城市4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于是产生了下面两个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换句话说,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孤立国的前提条件除上述给定的六个外,从需要解答的问题中可知,企业经营型农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即合理的)的农业,因此,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杜能考察问题的方法是“孤立化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是为了排除其它要素(像土质条件,土地肥力,河流等)的干扰,而只探讨一个要素(即市场距离)的作用。即不考虑所有的自然条件差异,而只是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即我们通常所利用的两种基本科学方法(演绎和归纳法)之一的演绎方法。 各同心圆圈境作物带到城市的最大距离受市场的价格、产地的生产成本和两地间的运费三个要素决定。农民获得的利润取决于上述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式: P+T=V-E P为利润,V为农产品的市场价格,E为农业生产成本,T为把农产品从产地运到市场的运费。

根据前述各种假设,以及运费与距离及重量成比例,运费率因作物不同而不同,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追求地租收入最大的合理活动等前提条件,杜能给出的一般地租收入公式如下: R=pQ-CQ-KtQ=(P-C-Kt)Q 式中:R地租收入;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农产品的生产费;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t农产品的运费率。地租收入R对同样的作物而言,随距市场距离增加的运费增多而减少。当地租收入为零时,即使耕作技术可能,经济上也不合理,而成为某种作物的耕作极限。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的结果,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图3-1上部)。因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所以农场主选择最大的地租收入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随着种植作物的不同,农业的全部形态随之变化,将能在各圈层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农业组织形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1.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为最近的城市农业地带,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如蔬菜、鲜奶。由于运输工具为马车,速度慢,且又缺乏冷藏技术,因此需要新鲜时消费的蔬菜,不便运输的果品(如草莓等),以及易腐产品(如鲜奶等)等就在距城市最近处生产,形成自由式农业圈。杜能还把这个农作区分成内外两层,内层紧靠城市,主要发展鲜嫩易腐蔬菜,外层则主要生产比较便与保管和运输的土豆、卷心菜等。这一农作区突出的特点是集约化程度高。本圈大小由城市人口规模所决定的消费量大小而决定。 2.第二圈——林业圈。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由于重量和体积均较大,从经济角度必需在城市近处(第二圈)种植。在杜能时代,城市主要燃料是木柴。这一区的外限,根据城市对木材的需求量而定。 3.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采用轮栽作物制,没有休闲地,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七区轮作,第一区为土豆,第二区为燕麦,第三区为苜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1)基本经济分析 农业经营者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的最大利润为:P 农业生产成本为: E 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 农产品的运输费用:T 他们之间的关系为:P=V-(E+T) 由于V(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是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同一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是相同的)和E(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完全相同,即均质的假设)是常数,因此V-E也是常数,故有: P+T=V-E=K=常数 意义:要想利润最大化,只有将运费最小化。 由此得出杜能农业区位理论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布局,使农业生产达到运费最小,从而使利润最大化。 2)杜能圈的六种耕作制度 由内而外划分为六个区域: 自由农作区,林业区,谷物轮作区,草田轮作区,三圃农作制区,畜牧业区 3)修正模型 修正原假设1:农业生产的条件不均质 修正原假设3:交通工具多样化,除了马车外还有河运等 修正原假设1:大城市周围除了农村外,还有许多的小城市(城市不唯一 工业区位理论 奠基人:德国经济学家韦伯 核心思想:是通过对运输、劳动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与计算,找出工业品的生产成本的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假设条件 1)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均质的国家或地区 2)原材料产地已知 3)消费为已知 4)劳动力已知且充足 5)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 6)同一产品 以运输成本定向的工业区位分析 前提假设:影响因素只有一个即运费 韦伯认为:工业企业应选在原料和制成品两者的总运费最小的地方 运费的大小取决于:运输距离和货物重量 比例关系:运费与运输距离和货物重量成正比关系 韦伯将工业原料分为:遍布性原料(到处都有的原料):对工业区位影响不大;限地性原料(分布在某些固定地点的原料):对工业区位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韦伯提出原料指数的概念:指需要运输的限地性原料及其重量和制成品重量的比值,即有: 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

杜能农业区位论

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一)背景: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 1.关于杜能 杜能(Johann Heinrich von Thunen)于1783年6月24日生于德国,1850年9月22日, 杜能因脑溢血死于特洛。他的墓碑上刻着他用以表示自然工资的数学公式 重视他的工资理论,生前就要人在他死后这么做。 杜能早年丧父,他父亲当时以数学和机械学著称,本来可以是杜能的良师益友。杜能的母亲容德兼备,能干而有教养,对子女的教育完全独立自理。杜能幼年就好深思,严肃认真,他母亲对他影响必定很深。杜能在中年回忆童年时说:是我母亲的泪水培育了我。 1789年,母亲改嫁。继父冯·布特尔是个商人,喜好数学,这对杜能的影响很深,后来在杜能学术著作中起了颇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不久杜能须接管父亲的田产,这也正符合他的志向,所以1799年起就埋头学习农业,杜能二十岁时向他的兄弟抱怨说,学校布置的作业太多,学术研究则太少,颇为遗憾。直到1803年杜能遇到德国伟大的农业理论家阿尔布雷希特·特尔,他的求知欲才得到满足。除了亚当·斯密之外,特尔是杜能毕生敬崇的老师。 杜能的理论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一般经济理论,另一部分是农业和农业经济理论。就思想来源来说,杜能的一般经济理论较多受亚当·斯密的影响,而农业和农业经济理论则受到特尔的很大影响。杜能在其《孤立国》里说:“在国民经济学方面亚当·斯密是我的师表,在科学的农业方面则是特尔先生。 特尔,特尔的四卷本专著《合理的农业原理》是德国的农业理论从官房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杜能在谈到特尔对自己的影响时说:“我所尊敬的老师??特尔先生??对我所研究的整个农业方向及我的造就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 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斯密和特尔的理论。他说:“在我看来,这两位伟大人物的学说有未完善的地方,这些地方难以满足我探求真理的需要,因而迫我自行研究。”杜能对斯密和特尔深表尊敬,同时又对他们持批判态度。 1810年,他在德国梅克伦堡购置并经营特洛庄园。杜能亲自管理帐目。凡是能登记和合乎计算目的的,他都详细而精确地加以记载和计算。这种日常的经营业务,为他以后写作《孤立国》一书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关于这一点,杜能后来回忆说:“在我开始作为田庄主的务农生涯时,我就精细地治理会计,力求获得在不同谷物产量和不同谷物价格时农业成本和纯收益的计算数据。这类数据经五年的汇集,我获得了一个概貌,以此作为基础开始我的、也就是第一卷中所叙述的研究工作。” 1826年,杜能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孤立国》)一书出版。此后,杜能逐渐闻名于德国。杜能被推崇为经济活动区位理论的鼻祖、农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 2.时代背景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是当时德国(普鲁士)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产物。 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正在蓬勃发展,但普鲁士统治下的德国仍然是一个典型农业国。为保存地力,德国仍延续早期普遍实行的三圃式耕作制,有1/3农地处在休耕状态。三圃制是一种典型的西方农庄的轮耕制度。耕地大致被分为春耕、秋耕、休闲三部分,轮流用于春播、秋播、休闲。每一块土地在连续耕种两年之后,可以休闲一年。 受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普鲁士进行了农业制度改革,所有的国民都可拥有动产,并可自由分割及买卖。取缔了所有依附于土地所有者的隶属关系,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农

资料杜能农业区位论

资料杜能农业区位论 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一)背景: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 1.关于杜能 杜能(Johann Heinrich von Thunen)于1783年6月24日生于德国, 1850年9月22日,杜能因脑溢血死于特洛。他的墓碑上刻着他用以表示自然工资的数学公式:,因为杜能最ap重视他的工资理论,生前就要人在他死后这么做。 杜能早年丧父,他父亲当时以数学和机械学著称,本来可以是杜能的良师益友。杜能的母亲容德兼备,能干而有教养,对子女的教育完全独立自理。杜能幼年就好深思,严肃认真,他母亲对他影响必定很深。杜能在中年回忆童年时说:是我母亲的泪水培育了我。 1789年,母亲改嫁。继父冯?布特尔是个商人,喜好数学,这对杜能的影响很深,后来在杜能学术著作中起了颇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不久杜能须接管父亲的田产,这也正符合他的志向,所以1799年起就埋头学习农业,杜能二十岁时向他的兄弟抱怨说,学校布置的作业太多,学术研究则太少,颇为遗憾。直到1803年杜能遇到德国伟大的农业理论家阿尔布雷希特?特尔,他的求知欲才得到满足。除了亚当?斯密之外,特尔是杜能毕生敬崇的老师。 杜能的理论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一般经济理论,另一部分是农业和农业经济理论。就思想来源来说,杜能的一般经济理论较多受亚当?斯密的影响,而农业和农业经济理论则受到特尔的很大影响。杜能在其《孤立国》里 说:“在国民经济学方面亚当?斯密是我的师表,在科学的农业方面则是特尔先生。

特尔,特尔的四卷本专著《合理的农业原理》是德国的农业理论从官房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杜能在谈到特尔对自己的影响时 说:“我所尊敬的老师??特尔先生??对我所研究的整个农业方向及我的造就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 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斯密和特尔的理论。他说:“在我看来,这两位伟大人物的学说有未完善的地方,这些地方难以满足我探求真理的需要,因而迫我自行研究。”杜能对斯密和特尔深表尊敬,同时又对他们持批判态度。 1810年,他在德国梅克伦堡购置并经营特洛庄园。杜能亲自管理帐目。凡是能登记和合乎计算目的的,他都详细而精确地加以记载和计算。这种日常的经营业务,为他以后写作《孤立国》一书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关于这一点,杜能后来回忆说:“在我开始作为田庄主的务农生涯时,我就精细地治理会计,力求获得在不同谷物产量和不同谷物价格时农业成本和纯收益的计算数据。这类数据经五年的汇集,我获得了一个概貌,以此作为基础开始我的、也就是第一卷中所叙述的研究工作。” 1826年,杜能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孤立国》)一书出版。此后,杜能逐渐闻名于德国。杜能被推崇为经济活动区位理论的鼻祖、农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 2.时代背景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是当时德国(普鲁士)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产物。 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正在蓬勃发展,但普鲁士统治下的德国仍然是一个典型农业国。 为保存地力,德国仍延续早期普遍实行的三圃式耕作制,有1/3农地处在休耕状态。三圃制是一种典型的西方农庄的轮耕制度。耕地大致被分为春耕、秋耕、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