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客家文化设计元素的运用

客家文化设计元素的运用

客家文化设计元素的运用
客家文化设计元素的运用

校园文化中客家文化设计元素的运用与调查数据统计及分

析针对“校园文化中客家文化设计元素的运用”进行了相关的调研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及教职工和赣州本地人。其中在校师生达75校外人员占有25。在调研过程中通过不断实地调查和与相关人员交流学习辅之网上大量的参

考资料进行以下的报告。一、客家文化的特色及设计元素在本次调研过程中发现50的被调查者仅仅是听说过客家文化14对客家文化是有了解而对客家文化是有研究的不足8。赣州作为客家文化的摇篮所在就是赣州的特色文化14的在校大学生仅仅是知道客家文化的存在可知客家文化在校园

文化中的运用是相当有限的。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形成历史悠久人数众多。目前赣南客家人人数达800万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人由于战乱、饥荒和政府奖惩的原因辗转南迁先后扩展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台湾等省以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赣南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精神和文化。客家精神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其核心在于团结和奋进。这在客家迁徙史和客家文化的诸方面都有很突出很具体的表现。客家人的第一个突出精神是客家先民自身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

心力。正是这种向心力使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南方播衍而不被迁徙地的土著同化。江西赣南的客家建筑既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支奇葩”也是客家人团结

奋进的象征。第二点突出的精神表现在对异族文化的博采和涵化上。客家先民的南迁是中原的汉人与迁徙地土著长期斗争而又走向团结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共同体。今天的客家绝不单靠入迁的中原汉人的自身繁衍而是经过与当地民族融合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也有其他民系迁入客家居地而被同化成了客家人。目前赣州等客家文明聚集地已经形成自己的独特客家文化。正是对着两点精神的继承赣州在各个方面充分运用所以今天在赣州各地各方面都能感受到客家文化的设计元素所在。二、目前客家文化设计元素在赣南高校文化中运用的情况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详见附件二我们很容易的发现目前高校中校园文化中客家文化设计元素的不足。目前在赣州地区共有六所高校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学院、赣南医学院、江西应用技术学院、江西环境工程与技术学院、赣州卫校。因为假期时间较为仓促本次调研主要针对江西理工大学三个校区、赣南师范学院两个校区、赣南医学院进行调研。客家文化设计元素在校园文化中的运用并不多见。在调研了解过程中78被调查者认为建筑最能体现客家文化设计元素但是赣州高校建筑多为上世纪80/90年代的建筑客家文化元素并不明显。建筑被称为一个校园的名片是一所高校的风格代表。或许是受经济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三所高校中具有鲜明的客家文化设计元素的建筑极其罕见仅发现江西理工大学西校区的主教楼形似赣南客家燕翼围。主

教楼是四方环形以一条中轴线对称廊环巷深厅前禾坪、花与燕翼围整体、内部建筑布局相似继承了赣南客家名建筑的风格外观雄壮、宏伟却不会奢侈豪华。其经济适用的设计充分的体现运用了客家文化的元素。在三所高校的路灯、标志牌也融入了少许客家文化的元素但是整体的效果不明显。坐落在江西理工大学本部主教楼前的铜鼎是赣南客家人祭祀用的方鼎在校园文化中也寓意着校园建设四平八稳、欣欣向荣。在调研中对于校园文化的其他方面客家文化设计元素运用的调查中表明被调查者了解的甚少。不过仍是在服饰方向中运用客家文化的元素例如有些班级的班服沿用客家的朴素实用宽敞便捷原则加入一些客家的标志符号同时以客家服饰流行的蓝、黑、白为主的色调饰品中也有女同学中选择“牙牌”、“手镯”等浓厚客家文化的饰品但是总体分析客家文化中高校生活文化中的运用所占比例很小。三、客家文化元素在校园文化中运用的必要性第一、客家文化设计元素的运用有效的普及客家文化的设计理念传承客家文化的吃苦耐劳品质。目前在校大学生对客家文化的设计了解不深体现了客家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流失因此在校园文化中增加客家文化的设计元素称为普及客家文化的有效手段使得赣州高校学生在客家文化的氛围中锻炼团结进去的品质。第二、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设计思维的多元化发展。当今时代真处于信息膨胀的时代在广泛接受外界信息和设计

观念的时候我们本地自身的优秀文化特色正在慢慢的丢失。作为赣州的学子在不了解客家文化设计理念精髓情况下而博他家之长无异于“数典忘祖”。校园文化中充分运用客家文化设计元素使得赣州高校学生在了解自身的前提下思维创新和设计观念更好的走向多元化。第三、有利于建设成为与地域特色相结合的特色高校。在调研过程中92的被调查者赞同将赣州高校特别是江西理工大学这样的理工科类学校建设成为地域文化特色的高校。调研中还显示68的人认为北京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三所大学的文化特色为例吸引他们。在校园现代成为发展重点的同时地域文化特色建设却每况愈下。地域文化与高校的建设才能真正体现高校的特色因此赣州高校的发展不能脱离本地的特色客家文化。四、校园文化中客家文化设计元素中运用的调查感言及建议第一、加大宣传力度给予学生更多展示客家文化设计的平台。在校园文化设计元素的目的是为了使赣州高校成为地域特色的高等院校。通过加大客家文化的宣传力度使得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充分了解本地文化特色促进客家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影响力。经调查统计表明32的学生对文化知识讲座感兴趣745对文化知识活动感兴趣89的同学对参观文化特色建筑感兴趣。高校建设不仅是大学生的自主积极学习也需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领导给予同学更多的展示客家文化设计的舞台。赣州各个高校纷纷在今年推出了“客

家文化节”等节目如江西理工大学的“客家山歌节”各个专业的客家文化研究机构也日渐完善如赣南师范学院的客家文化研究中都很好的给了在校学生各个平台去了解接触客家文化的实质。赣州高跷队赣州脐橙标志征集等活动也使得赣州客家文化步入大学生的生活中使得客家文化的设计元素也会在渐渐增加。第二、建设部分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相关建筑充分利用客家文化的特色元素。建筑是一所高校的名片是学校风格的代表。目前赣州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各大高校也会相应的发展势必产生新的建筑。如果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客家将建筑物建设具有客家文化元素的特色建筑成为一个的高校的标志例如庭院、宿舍、校史馆等。在调查过程中有同学指出可以在校园中建设具有浓厚的休息亭。在休息亭设计中可以借用了一些花草植物动物人物、神话等为表现内容并以谐音、寓意、借喻、双关等手法把这些表现内容赋予不同的内涵和意义如牡丹象征富贵蝙蝠象征多福石榴象征多子花瓶象征平安桃子象征长寿鱼象征年年有余佛手象征吉祥等等这些表现题材全部来源于客家先民最为日常的生活中但是在此时却极具艺术地再现了客家祖辈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美好愿望。在建筑材料中也可以体现客家文化的设计元素。由于赣南地区气候的因素我们选用材料应与当地气候想相适应初除此之外也可以更多地在我们的设计中运用在客家人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

色的材料使其摆脱传统的表现形式赋予它们新的生命例如将传统客家建筑天井喜爱用的是石头贴面门窗喜爱用的材料设计成仿古地板砖、仿真木纹色、铝合金料这种环保实用又不失传统文化的装饰是装饰的一种很好的选择。第三、在园林景观中加入客家文化的元素。在高校建设中景观小品以及一些公共设施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将地域文化中的一些客家文化设计元素运用到景观小品以及公共设施中达到亲和交融。也从这些小的设计总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文化。五、调研小结目前在赣州高校中客家文化设计元素所占比例太小高校建设过程中与地域文化结合度不深。对于要求建设为特色强校的赣州高校而言在现代文化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校园文化中客家文化的培养。与赣州特色文化相结合是特别是理工类学校是校园发展的趋势。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大对客家文化的宣传让客家文化的知识普及在赣州高校大学生。愿未来的发展中赣州高校文化中客家文化设计元素能越来越多。附件一调研题目校园文化中客家文化设计元素的运用与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调研时间2010年10月1日—5日调查人员王锡丹调研对象在校大学生和教职校外人员调研方式问卷调查形式调研问卷分析根据调查的目的任务我设计了“校园文化中客家文化设计元素的运用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调查问卷此问卷调查对象主要以调查在高校中客家文化中的设计元素情况及对于校园建设中客

家文化运用的建议为主问卷共分四大块内容除了调查者基

本资料外主要分为对赣南地区客家文化的认识了解、客家文化设计元素、客家文化设计元素在校园文化中的运用的意见。附件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项目序号A B C D E 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1 32 61 21 41 2 0 0 2 3.7 43 81.1 7 13.2 1 1.9 3 4

7.8 15 28 27 50.9 7 13.3 4 40 75.4 48 90.6 8 15 45 28.3 3 5.6 5

8 15 2 3.8 6 11.3 50 94.3 3 5.6 6 21 39.6 40 75.5 7 13.2 7 50 94.3 17 32 8 38 71.4 12 23 32 60 36 67.9 17 32 9 40 75 9 17 1 1.9 3 50.7

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

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 2010年05月05日 21:1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福建土楼王”承启楼内景 振成楼外景 土楼公主永定振福楼

永定岩太土楼群 碧波荡漾的龙湖 被中外专家称为最集中、最美丽、最完整的土楼群——初溪土楼群。

老外游土楼赖初源摄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是客家先民在漫长的迁徙、艰辛的创业、流动的生活过程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产物,是世世代代客家先民智慧的结晶。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民居建筑奇葩”,不仅给中国乃至世界民居建筑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也对世界建筑和人类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永定考察客家土楼,赞誉“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并叮嘱土楼人家“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 福建土楼源于客家,根在永定 追溯土楼之渊源,首先得了解客家之渊源。 学术界普遍认为,客家是从中原南迁的汉人,这些汉人祖居于黄河流域,至少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五胡之乱”,引发了客家先民的第一次大迁徙;唐末黄巢起义,又引发了客家先民的第二次大迁徙;宋末元初金人的入侵引发了客家先民第三次大迁徙;第四次大迁徙即在明末清初满族人入主中原时期,史称“移湖广、填四川”;第五次大迁徙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客家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后,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分别迁往海南、广西等地,甚至飘洋过海到海外谋生。据估计,现在全球客家人有一亿两千多万,客家人遍及世界各地。故而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福建土楼是客家人聚族而居,并用夯土墙承重的大型群体楼房住宅。据考证,我国殷商时代就有夯土建屋。唐长安的皇城、宫墙均为夯土墙,城内的里枋也是用土墙分隔。福建土楼是客家人从黄河流域辗转迁移到永定之后,历尽沧桑,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六七十年代(唐末宋初)客家民系在闽粤赣边区形成的时候。

传统主题创意图形元素的设计方法

传统主题创意图形元素的设计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代的青年们,可以接受新鲜的事物。他们在生活上与物质追求上,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习惯。而图形创意的本身消费者就是集中在20-30岁的青年艺术爱好者。 在设计的初期,我想的是如何能赋予我的作品一个主题,一个可以和大学生产生共鸣的主题。最后在与指导老师的沟通下,我决定以大学四年了为中心结构,大一到大四这四个阶段,每年都有不同的收获和体验。最初大一的离开家乡,独自进入陌生的环境。懵懵懂懂的接受新鲜的事物,以及不同于原先生活方式的各种冲击,进而不断地成长和进步。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一名大二的学长,大二的我开始放任自己,激情的享受时间自由支配的权利。大三的我比以前有年龄上成长了许多,但是由于时间的消磨和自由放纵的堕落,浑浑噩噩的我又进入了迷茫的阶段。很快就到了大学的最后一年,才意识到时间不多了。然而四年的我们并没有将知识完整的填充自己,更多的是浪费时间。就像大梦初醒一般,开始疯狂的填充自己,身边的同学都有了自己的奋斗方向,来自身体最初的力量又被唤醒,重新的燃起了自己的斗志。树立起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 这就是我的设计关键词:分离、新鲜、激情、自由、爱情、迷茫、伤感、斗志。

创意图形的传统风格确定 在构图上,画面采用利用堆叠方式构成空间关系。几何图形在我国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它的的拼接方式多样化,比如对称和延续以及重复。在形状上多以,圆形和方形为结构,在结构的内部用不同的元素重复旋转。因为每天时间都在流失,节气每年都在轮回,用一个传统的符号元素代表一个点,点慢慢的重复形成线,线不断地旋转形成面。 创意图形的传统纹样设计 在传统纹样上,更多的选自古典的建筑纹样、民间的剪纸艺术、手工纺织艺术、青花陶瓷纹样等。每一种形式都有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都是劳动人民按照自己本身的生活元素为基础提取而来。在典型的纹样上,青铜器、彩陶纹、瓦当纹案、汉画砖、图方胜盘长、其他纹样。再此为基础提取自己觉得可以用的元素,再加以设计和创新。 创意图形的材料色彩设计 在颜色选取上,因为元素本身就有自己本身的颜色,所以八个图形的背景颜色就选取与本身元素所含的颜色。但必须都是鲜艳的颜色,也就是纯色。因为在从图形排版、装裱方式上要打破传统,利用堆叠方式构成空间关系,与观众更近距离接触。所以红黄蓝此三原色为主要背景颜色。 创意图形的规格与结构设计 创意图形的手法

客家文化调查报告

寒暑假对客家文化的调研报告 姓名:班级:2013(1)班学号:2013123668 调查时间:2014年—2015年寒假期间 调查地点:广东、福建、湖南、江西、台湾等范围内 调查方式:通过实地走访、询问、网上查找资料 调查目的:为了增强保护客家文化意识 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形成历史悠久,人数众多,有关方面介绍,客家人现有总人数5500万,其中中国约4500万,在海外客家人当中,大多数居住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其中马来西亚约125万、印度尼西亚约40万、泰国约37万、越南约30万、新加坡20万、缅甸10万,其他分布在美洲、欧洲、澳洲等地对分布如此宽广的客家历史源流的研究,直到20世纪才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但此前的客家源流也有一些零星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中叶。 客家的起源,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人,由于战乱、饥荒和政府奖惩的原因,辗转南迁,先后扩展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台湾等省以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已有一亿以上的客家人。 客家先民自中原迁居南方,总计大迁移五次分别是: 从汉末至东晋,中原汉人南迁长江流域,这是第一次大迁移。 东晋时期,长江流域战火纷飞,汉族民众又继续向南迁移。从东晋至五代,汉人又由长江流域南迁,这是第二次大迁徙。 宋高宗南渡,金人南下,元人入主,客家人的一部分,又由闽赣分迁至粤东、粤北。这是每三次大迁徒。 明末政治腐败,又值连年灾荒,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加之文官贪敛,武官诛戳无辜,致使官逼民反,农民起义各地蜂起。清军入关,进逼京师,清兵入闽,汀州、赣州大批民众仓皇逃难,分迁至粤中及滨海地区,乃至川、桂、湘及台湾,且有一小部分迁

浅谈展示活动中设计元素的运用

浅谈展示活动中设计元素的运用 [摘要] 展示设计作为当今时尚的设计形式,以其普遍性、直观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应用于商业空间之中,在展示活动之中,我们能看到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现代展示陈列设计是融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美学、人机工程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为一体,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特点。因此展示设计中的设计元素的体现具有涵盖面广、表现力强、实用性高以及实效性强等特点。而商业展示作为展示陈列的一个特殊和主要的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了展示设计中各个设计元素应用的精髓。 [关键词] 商业展示展示设计设计元素 一、展示空间构成形式 点、线、面三元素的构成形式:在构成基础中点、线、面三个元素可组成变化万千的心理空间。在现代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中,点、线、面的概念集中体现于各种商业展示空间的表现设计中,大至商业空间起到组成空间的作用;小至橱窗和柜台的展示表现,其空间形式是由一些概念化的构架组成的,而它们都是由点、线、面变化而成的,因此这三元素是抽象而无限的,一种相对的概念,是构成现代展示设计必不可少的元素。 (一)点 点是一种最初始的状态,任何形态都源自于点,点在空间的作用:一个点确定位置,形成向心状的定位趋势,在商业展示空间中通常通过一个集中的“点”的位置来确定整个空间的基调,例如展示某种珠宝首饰、手表或是其它昂贵的商品时,通常整个空间中会有很多附加装饰表现,但其均是为这一中心物品作陪衬,集中体现主体物品的展示,扩大了“点”的表达效果和方式,从而产生了向心效果的表现,吸引顾客的眼光和提高商品的展现。 (二)线 线是点的运动轨迹,构成形态的基本元素,在展示空间中线起到引导、指示的作用,在展示大空间中通过线的作用,形成空间的流势和运动的方向,在橱窗等这种小空间中通过线的形态进行空间的延展设计,弥补空间的不足;或是通过线的排列,形成线的序列,吸引人的注意;再者运用线构成框架形成展示的过程,可以说线的功能和作用体现在现代商业展示空间中的较多,不论是展示空间设计、展示道具和展示陈列等等都能体现出线在展示设计中的重要性。 (三)面 面是线的运动轨迹,组成物体的主要元素,通过面的围合形成真正的展示空间,面在展示活动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苏州博物馆设计元素赏析

苏州博物馆设计元素赏析 摘要:苏州博物馆新馆,在建筑风格上力求体现苏州文化传统,又积极探索现代建筑符号与传统建筑韵味相融合。其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使整座建筑富有与众不同的技术美感。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还实现了形式美与功能美的深度融合。通过对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进行初步研究,探索与讨论在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如何组织传统和现代的元素,达到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传统建筑文化以及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的意图,并试图寻找各种设计元素在室内中的表达。 关键字:苏州博物馆设计元素传统建筑现代建筑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加入现代的元素。使得博物馆新馆既有文化内涵的体现,又有时代感的体现。 苏州博物馆吸取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室内文化,它的诸多设计手法,如人性化设计,与自然亲密相联;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独到的光线处理;重视室外环境对室内的“背景”效用,丰富的装饰等等。苏州博物馆现代中式家居风格的格调、气度与内涵,是从时代特色、科技应用与民族气质中去探索的。首先,现代中式家居风格的建立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包括设计界、学术界等的共同努力,从设计观念上打开对传统的现代化思路;其次,同时也是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对传统的内涵真正的理解,才能使传统特色和时代特征有机地融合到现代室内空间中。在室内设计领域中,现代室内设计的审美层次将由着重对纯形式美感的追求发展成为强调兼容文化意义的表现。浅层的物质文化,富有时代性,是最活跃的因素,发展快;深层的精神文化则最富民族性,相对稳定,变化最慢。苏州博物馆在各方面精益求精,即使一块石头,一块方砖,都是经过详细的测量得来的,不得不赞叹其精湛。 室内设计是为现代人服务,必然要求能够体现现代的时代感,传统风格室内设计也不例外。时代感不仅指时间、时代概念,也指空间和地理概念。现代建筑之所以永远走在建筑整体发展的前列,体现了建筑文化发展的时代脉搏,因为它的基本原则是: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满足新功能需要。所以它体现了时代的意义。而反观我们的室内设计,风格上若完全以传统中式的形式则较难与家具及室内陈设相协调。因而设计师要注意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切入点,通过各种途径,如材料,技术,功能等方面来诠释传统中蕴涵的现代感。贝聿铭通过现代铁艺的家具,以及简洁大方的手笔,将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完美的结合。 入口处的新馆大门为玻璃重檐两面坡式金属梁架结构,既含有传统建筑文化中大门的造型元素-重檐,又以现代材料-钢架、玻璃,赋予其崭新的风格。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 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

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化表现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 学术论文 题目: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化表现 学生姓名:闫婧 1 学号:10405400430 2 系部:工业设计 2 班级:工艺1004 4 指导老师:段晓菲 2 二0一三年五月二十五

传统设计元素的现代化表现 摘要:在艺术和设计领域,由于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动摇着我们固有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使我们的作品越来越远离民族个性和丧失自身的话语权;同样,对传统不加扬弃的描摹也导致民族工艺发展的停滞。因此,如何将传统的中国设计元素与现代设计合理结合,如何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的特性,这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立足世界的根本。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现代设计;应用;现代化表现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art and design, as various foreign influx of new ideas and penetration, shaking our inherent values and aesthetics. To make our work more and more from the loss of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right to speak; Similarly, without abandoning the traditional tracing has also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echnology stagnation. So how would a traditional Chinese design elements and modern design combined with reasonable, how to make the design more Chinese nationali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culture, which is the Chinese design to the world, based on the world of the fundamental. Key Word:Chinese traditional elements; Modern Design; appropriate;Modern performance 正文: 一、中国传统设计元素的概念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什么是中国传统设计元素。“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中文明、不文明、非文明现象 客家文化中文明现象 客家先民来自黄河流域,其根在中原、花繁五洲。因避战乱、逃灾荒等原因,离开陕西、河南、河北、山西故土……扶老携幼、翻山越岭,辗转南迁。因离乡别井、客居他乡,故大部分客家先民扎根在南方的穷乡僻壤、边远山区,恶劣的自然环境,铸造了客家精神。 客家精神主要包括:吃苦耐劳、勇于开拓、民族意识、溯本思源、克勤克俭、精诚团结。 客家人作为汉民族一支民系,其形成和发展,经历数次大迁徙,颠沛流离,世事多艰使客家人养成坚忍卓绝,刻苦耐劳,冒险犯难,团结奋进的特性。客家人经过历代长期艰苦奋斗使民族性格得到考验和磨炼,使客家人自始至终带有一种浩然正气的民族节操,他们崇尚忠义,反抗压迫,义不帝秦,同仇敌忾,爱国爱乡,注重武术的凛然自傲之气,使他们成为“民族心理发展中的一群勇者”。客家先民是中原华胄,他们来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虽经辗转流徙,其文化气质不变,他们讲礼节,重伦理,好学问,尚教育,敦亲族,敬祖先,隆师道,客家人深重的文化气息使他们成为“优者的遗业与涵儒”。客家民系最值得称道的可贵之处在于客家妇女的地位不同一般。客家女无缠足怯弱之习,她们能躬操耕作,主持农计,她们朴素节俭,勤劳洁净,崇敬丈夫,热爱儿女,任劳任怨,牺牲自我,维护家庭,她们以坚强和聪颖,在世界妇女中占有重要地位。客家妇女的特性充分体现出客家精神的精髓所在。 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是客家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文化,现已列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客家山歌的内容丰富多彩,语言表达质朴、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优美,从古至今牵魂动魄,歌声不绝,其唱腔艺术和表现风格具有鲜明的客家地域特色,可以说客家山歌是广大客家人民智慧的结晶和艺术审美情趣的具体体现,是客家文化的一大瑰宝,它作为客家人的口头文学,代代传承,所展示的文学价值、魅力和作用,是其它艺术种类所不能代替的。 客家文化中的不文明现象 旧时客家地区的人们,迷信鬼神信风水。城乡村各地普通建神庙,甚至有些地方的神庙比学堂还多,乡村里到处都有什么公王、沙官、井头伯公、树头伯公等。信奉风水术的人越来越多,每逢婚丧喜事,大小建筑,都要请风水先生勘察地利,择良辰吉日,自古至今长盛不衰。客家地区的人们,常为了求一个好屋址或墓穴,不惜长期供养风水师,以丰美酒食招待。这为风水先生招摇撞骗创造了适宜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一些不懂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的风水先生,靠背诵几句“地理口诀”欺骗那些真诚的希望得到适宜修养生息之地的人们,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客家文化非文明现象 客家菜口味偏重:肥、咸、香,不喜辣,分量足。点心类则喜欢以“粄”命名,大多用糯米、粳米制成,较少用面。 客家方言,又称客家话、客家语等,是汉藏语系汉语族内的一种声调语言,

展示空间设计中构成元素的运用

展示空间设计中构成元素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9-04-04T10:58:57.27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上作者:翟文强 [导读] 当今时代,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得到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对空间设计自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展示设计的发展,利用空间形态构成理念融入到空间创造中去,通过构成元素的形态去展现。从平面构成的点线面形态,色彩构成对比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山东济南 250300) 摘要:当今时代,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得到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对空间设计自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展示设计的发展,利用空间形态构成理念融入到空间创造中去,通过构成元素的形态去展现。从平面构成的点线面形态,色彩构成对比色调以及立体构成的材质肌理,多种构成元素进行组合来创造出更具有情感的展示空间。本文以构成元素的分析对展示空间的运用做阐述,构成如何利用到展示空间中去,从自然形态、机械形态、有机形态的切割,变形进行分析。 关键词:展示空间;构成元素;形态 一、构成元素与展示空间的内涵 1.1构成元素的理论 构成元素主要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表现形式去体现,构成将一种或多种形态单元进行切割,变形重新组合成新的单元形象,艺术家将自身的主观思想去碰撞,探索每种艺术形态的组合关系和组合规律,通过自己的情感的表达,直观抽象的去表现自身的感官世界,通过新的艺术形态,给人一种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平面构成是以在既有的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上,按照一定的结构秩序进行分解组合,切割变形构成一种新形态的组合形式。立体构成是以三维的形态将物体进行组合,以视觉为基础,力学元素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根据构成的原则进行组合。通过点、线、面、对称、肌理的元素进行构成组合,形成整体的三维立体空间构成。色彩构成即色彩间的相互作用,以人对于色彩的基本认知,视觉感官,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成一种色彩元素,利用色彩在空间中的可变化性,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构成新的色彩效果。 1.2展示空间的理论 展示空间重要的是合理的去安排空间为第一要素,运用好“空间”与“语言”则可以赋予展示设计的灵魂所在。展示设计空间中与其它室内设计有所不同的是比较注重其流动性,如何合理的去安排参观者的参观线路,使参观者在流动中,完整的介入整个展览环境。展示空间中注重空间的分割,空间的节奏与空间的利用,合理的利用空间的布局去体现创意。 二、构成元素在展示空间中的表现形式 2.1形态构成在展示空间中的表现 形态构成是包豪斯的教育体系,以“艺术与技术相统一”口号下为起源,对点、线、面、体、色彩、肌理等形态构成方式为体现。展示设计史以形态构成所体现的“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产物,是多种构成元素经过设计加工制作所体现,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形态构成包括平面、立体、色彩三大构成,将形态构成运用到展示空间中,属于立体构成的范畴。 形态构成在展示空间中以线材,面材,块材等构成要素去体现其立体造型,所获得的构成方式的体现也截然不同。线材在展示空间中起到重要角色,在空间中起到连贯的作用,通过线型体现展示空间的结构,直线与曲线的线型结构起着展示空间总体方向,给人一种整体流畅,轻快的感觉,感官上体现一种律动之美。面材在展示空间中构成形态分为方形,三角形,多边形,圆形以及多种不规则的图形,面与面的结合,叠加,旋转等形式构成新的面,形成新的空间形态,新的立体造型。块材能有效的去表现空间造型,块材有很大的体量感支撑,块材在展示空间中大多以面材的结合,两者组合面与面的构成的立体形态。 2.2色彩构成在展示空间中的表现 色彩是展示空间中能够产生独特效果体现的重要因素,色彩搭配运用的好坏也体现整个空间的优劣。色彩要素主要以明度,纯度,色相去体现。明度主要是对比中产生,展示空间中色彩的运用和整个场景的搭配有关,整体的明暗对比,有暗就能凸显出亮,光照度也影响整个空间色彩的明度。展示空间设计运用中要善于去运用光照的强弱与明度不用的色彩进行对比。纯度以色彩饱和度去区分,展示设计中每个空间所表现的内容的不同,根据注重点去区分,利用色彩饱和度去刺激参观者的视觉,引人注意。色相在展示空间中起到色调的作用,不同的展品凸显不同的个性,不同个性的展品可以与之相适应的色彩为其定调。 整体空间的和谐统一,个性化的体现是设计一个展示空间的要素,空间色彩合理搭配,对参观者的视觉和心理感染力有着明显差异。色彩在展示空间设计中是最直观、最易影响人心理的设计因素,参观者进入展馆的第一感觉首先是体会空间整体色彩基调所营造的空间氛围,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根据展览主题曲确定色彩基调,根据环境因素去体现空间基调的高低冷暖。一些展销性质的展览,表现形式应以热烈、活跃的高调去体现,注重吸引参观者眼球,刺激参观者消费欲望。一些商业性展示空间则以灰性色调,以突出展品,易于取得色彩上的和谐。 三、构成元素在展示空间中的应用 3.1构成元素在展示空间外观造型中的应用 构成元素在展示设计外观造型的运用形式主要有重复、对比、统一的形式特点。重复元素是在展示设计中运用的比较多的一种表现手法,重复就是一种设计元素反复出两次或以上的展示手法,能给人一种节奏感、韵律感、统一感、均衡感。重复元素所制造出的视觉效果不但简单而且强烈,这都是设计师所追求的理想效果。重复的设计与应用并不是简单的元素堆砌,而是经过精心的设计组合到最终呈现。在展厅中运用的重复元素从散点分布到连续排列,再到重复构成都体现出展厅设计中的韵律感与和谐之美。在设计中随着展厅的的格局而变化的经过调适的重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不至于生硬。同一种元素在展示空间中形成呼应,交错变化,韵味不尽。 统一与对比是一个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对比就是将在视觉上反差比较大的形态按照一定的配比组合在同一空间,形成形象鲜明的特色又具有统一性的组合。这些对比通常包括形象的大小,形状,凹凸等。以我设计钻石展厅的思路来说,首先去分析主体物钻石的结构和排列方式,将形式与艺术相结合,利用构成方式进行组合排列,外形采用三角元素,运用重复、凹凸的形式打造出立体感,符合整体造

客家文化

作业题目 1、根据你姓氏祠堂的堂号和堂联,在三种客家源流说中, 你认为那种更准确,试分析之。 廖氏堂号:武威 廖氏堂联:万石家声远,三洲世泽长 客家源流说的 第一种观点是:客家先民是中原汉人的血统和文化最纯正的承载者;第二种观点是:客家先民是以南方土著为主,融合中原南迁的汉人而形成; 第三种观点为:客家先民是以中原汉族为主,兼融当地土著而形成。 我认为客家源流说中第三种比较准确,原因有下: 据有关古籍记载,廖氏起源于夏朝。相传中国最早的皇帝黄帝有25个子孙,其中一个叫昌意,昌意之子叫颛顼。这个颛顼便是“三皇五帝”中第一个称帝的帝王。 颛顼的子孙中有一个叫叔安,他被封侯为夏朝一个诸侯国的君王,这个小国的地名叫蓼国,叔安作为国的君王,后来,史书便以廖叔安相称,叔安的后代也从此以国为姓,这就是古代廖氏家族的最早起源。 廖氏族起源后,始聚居于古廖国,经历了夏、商、周三朝千多年的繁衍生存,饱受战火及风雨沧桑,已成为一支规模较大的家族。至春秋战国时间,诸侯混战,许多诸侯国相继被兼并,古廖国终于被相邻的大国楚国于公元前662年兼并入楚国。 从此,有一些廖氏族人开始迁移故土,向东、南方向发展,如古籍记载廖叔安第47世孙廖惠就是在这时从中原迁往山东甄城的。汉朝至三国时期,廖氏族人已开始分布在山东、甘肃、陕西、安徽、江苏、河北、湖南等地。自公元304年起,即晋王朝至南北朝时期。由于晋王朝内部争权夺利,皇族司马家族八王争霸,互相残杀,引起了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逞机起兵叛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长达285年之久的分裂混乱时期,史称为“五胡乱华”。(即匈奴、羯、姜、鲜、卑五个少数民族起兵反叛中央朝廷的叛乱),从此引起了中原广大百姓悲欢离合的大规模迁移过程,生活在中原故土的廖氏家族也不例外。其中有著名的在洛阳任晋王朝京城镇国大将军廖子璋(子璋系叔安公之68世孙)之子廖从宪携众从洛阳迁居浙江永嘉郡松阳县顺又乡。 子璋的后裔很有作为,官任江南扬洲太守,兴旺发达,后来其子孙遍及南方各省,子璋成为南方各省廖氏的主要始祖。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子璋的玄孙廖诚希继任扬洲太守,因五胡乱兵逼近长江北岸,于384年迁往江西宁都。江西宁都廖氏支系发达,后成为廖氏向湖南、福建及两广发展的主要发源地。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平定了北方游牧民族叛乱,终于结束了“五胡乱华”,建立了隋王朝。期间,廖诚希的第6代子孙延邦、延龄、延春三兄弟曾为隋朝立下汗马功劳,显赫一代,威震四方,官任清河郡、太原郡、威武郡大守,创造了著名的廖氏三郡太守之美称。后来,廖诚希的子孙为了纪念前辈的这一显赫业绩,便以“威武堂”这一称号作为廖氏祠堂的称号。 2、什么是客家精神?她是怎样形成的?作为客家后裔该 怎样继承和弘扬她?

客家文化元素在现代“赣派”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57?- CHINA FOREST PRODUCTS INDUSTRY 林 产 工 业 PRODUCTION & APPLICATION 生产与应用 客家文化元素在现代“赣派”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陈 年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赣州 341000) 摘要:?概述了客家民居建筑和服装文化元素,总结出?“赣派”家具设计风格,应用实例阐述了客家文化元素在现代“赣派”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客家文化元素;?“赣派”家具;?家具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G05;TS6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99(2019)07-0057-04DOI:10.19531/j.issn1001-5299.2019070013 Application of Hakka Culture Elements in Modern "Gan Faction" Furniture Design CHEN?Nian (Jiangxi?Environmental?Engineering?Vocational?College,?Ganzhou?341000,?China) Abstract: This?paper?summarizes?the?elements?of?Hakka?residential?buildings?and?clothing?culture,?summarizes?the?furniture?design?style?of?"Gan?Faction",?and?expounds?the?application?of?Hakka?cultural?elements?in?modern?furniture?design?of "Gan?Faction"?with?practical?examples. Key words: Hakka?culture?elements;?"Gan?Faction"?Furniture;?Furniture?Design;?Application 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1]。客家文化以中原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根本,融入了迁徙地的畲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2]。客家人有自己特殊的语言、习俗、民居建筑、服饰艺术等。 客家民居建筑和服饰艺术最能体现客家文化。民居建筑中的中心对称构造形式、构件雕刻题材和服饰艺术中的色彩及图案纹样可以运用于现代“赣派”家具设计。1 客家文化元素 文化是需要通过形式表达出来的,而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民居建筑和服装,通过建筑的外形构造、内部空间组合、内部器物造型、色彩、用材等元素,通过人 们的服装纹饰、服装的色彩等元素来体现文化内涵[3]。客家人的建筑构造和服装艺术,特点鲜明、淳朴自然。1.1 民居建筑元素 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构造形式以“厅屋组合式”和“围屋”两种为主[4]。其建筑依山而建,背山面水,建筑整体以中心主轴左右对称布局。? “厅屋组合式”即客厅在房屋的中间,进入客厅之前有一矩形开口天井用于采光,厅的两侧对称有厨房和卧室,房间的数量视主人的家族大小而定,富裕者还建成前后两栋(俗称上下座),左右再加建,则构成一幢“两堂两横”式房屋,还有“三堂两横”,直至加建至 *基金项目:2015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赣南客家传 统文化对赣南家具设计理念形成的研究”(课题编号:JC1525);2017年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珍贵木材低质高效利用研究”(项目编号:171274);2017年赣州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赣州家具产业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研究”(课题编号:17053)陈?年,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家具设计、家具生产技术,E-mail:chennian2006520@https://www.doczj.com/doc/fe5826829.html, 收稿日期: 2019-04-11 图1 厅屋组合式客家民居建筑 Fig. 1 Hakka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hall 客家文化元素在现代“赣派”家具设计中的应用——陈?年

平面设计元素在空间中的运用

平面设计元素在空间中的运用摘要:为探究文字、图形、色彩元素在空间中运用的方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分析平面设计元素在环境中应用的意义,探究平面设计元素在空间中使用的方式,并通过实例分析文字、图形、色彩三个设计元素在空间中的运用方式。得到平面设计元素在空间环境中应用的功能性。该方法及案例分析可以为空间规划,导视系统的布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平面设计;数字媒体;空间环境;视觉环境;设计元素 引言 空间环境设计一直是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随着当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的广泛应用,平面视觉设计的应用也随之丰富起来。那么探究具装饰性的平面设计元素如何在空间中发挥其装饰性与功能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问题。将文字、图形、色彩三种平面设计元素打破传统设计方式运用到空间环境中,如何将平面设计元素如何更好地用以传递信息以及实现最佳的空间设计效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由此,扩大平面设计的应用范围,改善人们对空间视觉感知力,对平面设计师来说也是一次尝试和探索。 一、平面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平面设计(GraphicDesign)是以视觉作为沟通方式,将图形、文字、色彩等元素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进行创造,以平面媒介为载体的具有传递信息作用的视觉表现,因此也称为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以在二维空间中的表现为主,有字体设计、海报、企业形象、包装设

计、书籍装帧设计等方面的设计类别。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媒体的强大功能也逐渐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平面设计也不限于在书刊、报纸、海报、宣传手册等二维平面上应用。经过设计师不断的突破跨越,平面设计向着数字媒体和更高级科学技术的方向前进,出现了更多具有动态性和互动性的设计。这些设计在生活中更大限度地给企业广告带来了最快、最便捷的传播效果,信息的多样性也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但是平面设计在空间中的运用一直是我们在研究中所欠缺的地方。在生活节奏快的大城市中,人们为工作忙碌奔波的同时,常常会忽略擦肩而过的事物、会对所处的环境缺少环境感受,那如何将平面设计更好地与空间环境相结合,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城市生活体验,是我们设计师应该思考的地方。 二、平面设计元素在空间中运用的意义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建设,大规模的城市建筑都趋于规范化、统一化,再加上传统而又单一的装饰风格的大范围运用,使人们生活在千篇一律的城市空间中。这些空间本应该具有的情感特性也被削弱。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生活上为人们提供了很大便利,人们整日面对手机通讯,导致大部分人之间的交流缺乏情感。因此希望将平面设计元素应用到空间中,改变空间环境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感受,增加人们在城市中的情感体验,即使人们在陌生的城市或环境中也能感受到城市空间所要传递的专属情感。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超平面风格”就是受到当时波普艺术的影响,一批具有反叛意识的设计师将平面设计与环境设计、建筑设计相结合。平面设计元素运用到空间立面中,利用

设计元素的提取

元素的提取:分类说明 1,奇妙的朋友 还记得小时候的《爱丽丝梦游仙境》,那些童年梦境中关于童话的幻想,那些坠入凡间的天使、迷雾重重的森林、美好亦或是黑暗。这一切,我们就算在脑海中畅想千万遍也无法在现实中呈现吧。可是,同样在乌克兰摄影师 Anita Anti 的脑海里深藏许久的超现实场景,她却最终用精心制作的服装,超凡脱俗的造型完美呈现了。这就是我们今天分享的超现实童话系列作品。 虽然它只是一幅摄影作品,似乎和我们的设计是没有关联,可事实不是这样的,设计和艺术是相同的。好的设计可以称作为艺术品,同样好的艺术品也可以称作为优秀的设计,下面为大家展示一下下面这几幅作品。 说实话看到上面一幅图片,你是什么感觉?是不是一阵肉麻的感觉,可是你仔细研究一下,那个美丽的女人身上的小点点是什么呢?那是刺,玫瑰是带刺的,这个女人好像就是这些玫瑰的化身,身上长满了刺,却美得不可方物。

这种奇妙的感觉是不是可以融入到我们的设计当中,把一些人们通常认为不可能变为有可能,这就是设计的奇妙。就如同这幅画一样你觉得看着好恶心,可就是忍不住多看她几眼,因为你已经被他吸引了,设计要的就是这种吸引,你有本事把人们的眼球,吸引到你的作品上来,你就赢了。 灵感不是说非要从什么优秀的设计上提取,当然我不是说那样不可以,但是我觉得想要快速的获得灵感,就应该多看一点奇妙的东西,无论他是图片还是实物,其实都可以。 2,女人的世界

都说女生爱漂亮衣服,爱华贵的首饰,爱漫无边际的幻想,谁说不是呢,女生天生就是爱漂亮衣服,爱精美的饰品。可是女人们为什么爱呢?这些东西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女人们又怎会爱呢?请看下图。 这两张图片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一个浪漫多彩,一个青春活力。一句话形容就是都很带劲啊。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女生都会喜欢这二者。有些不错的的设计它的灵感它都是从一些简单的元素,比如说一个简单的符号,一些简单的色彩。从这些方面,他们就可以提取他们想要的灵感。不可否认,这也是取得灵感的方法,但是灵感的来源太多了,从哪里都可以获得灵感,所以我觉得这些漂亮的图片能找到灵感也是可以的,不能因为觉得稀奇就否认它这种形式的存在。 在本学期的ktv设计上,我曾想过走新中式的风格,可是我的这种形式的新中式,在大家常规的意识中好像从没有过,你们可能举得天马行空,但我举得这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丝绸之路吧,我想把这次的设计就和丝绸之路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展示时间轮回中,进化的丝绸之路,暂且给取名为——戏说丝绸之路。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 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其形成历史悠久,人数众多,包括了粤东、粤北、粤中的绝大部分地区。全国纯客县、非纯客县合计287个,国内外总人数约合6376.8万人次。 客家人:客家人原属古中原汉人,中间经历了六次的大迁徙和一系列的历史演变,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客家人。相对于客家人的起源,我们更应该关注并且称颂的是生生不息的客家 精神。客家人以其“团结、勤劳、好客”的精神文 明于世。由于客家人身上的这股精神,有人赞美客 家人是“牛乳上的乳酪”;甚至于有的学者认为 “客家人的精神就是亚细亚精神”。客家先民自身 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正是这种向心力 使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不被迁徙地的土著同 化。广东梅州的多层围垅屋,永定的土楼客家建筑, 就是客家人团结奋进的象征;勤劳节俭是客家世代 相传的优良品德。在客家妇女身上,则更鲜明地体 现出超乎寻常的刻苦耐劳、勤俭朴素的精神。头戴 凉帽,身穿大襟衫,背着小孩,手扶犁耙,赤足走进田野,是传统的客家妇女形象,因此客家妇女堪称为中国劳动妇女的典范;而说到好客,这就是客家人典型的特点了。客家人热情好客,他们非常注重礼节,不论是正式宴请还是吃个便饭,都有一定的礼节,如按辈分入席。平时,如逢客人到来,主人会很有礼貌地打招呼,并请客人进屋坐,同时必以茶相待,这就是客家人。这就是客家人的文化精神。 围龙屋:围龙屋作为风格独具、古朴典雅的客 家民居建筑,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最具中国民 居特色的建筑物之一。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 个大园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 太极图.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 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围龙屋反映了客家人 “族聚而居”的民族文化象征,反映了客家 人在特殊环境下的生活方式以及习惯,是客 家民情风俗的一 个缩影,可谓是客 家特有的客家建筑艺术奇观。围龙屋体现了深厚的客家文化 内涵,通过这围龙屋,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客家文化。第一、 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文明礼貌、知书达理的 传统美德。第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传承。 第三、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第四、 体现了客家传统的宗族观念。 客家山歌:客家山歌,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 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主要流传于梅州、河源、惠州、赣州、汀州、韶关、清远、广州、深圳、中山、海南、广西以及国内外客家人集居地,客家山歌的内容朴实无华,结构清晰明了,语言丰富,文学艺术性强,善于表达

中国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古典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调查目的:中国元素的广泛使用,是否标志着中国特色设计风格的逐步形成。 解决问题: 什么是平面设计 什么是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为什么被广发的运用在平面设计中 在设计过程如何对中国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 用 中国元素的广泛运用是否有助于形成中国特色 设计风格 调查对象: 调查单位: 调查时间: 调查组织计划: 市场调查的背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美术界有一种观点:“‘工艺美术'在中国是一个新名词,但并不是一种新事业,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实现代平面设计是从远古走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在古代平面艺术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人从史前时代就开始了“二维空间中的视觉传达活动”。中国古代的平面设计艺术主要体现在书法和绘画两方面,被广泛应用于器物表面、建筑装饰、壁画、碑刻石刻,以及玺印、中国画、各种书籍等纯艺术和实用艺术形式中。中国人的平面设计艺术对传承华夏文明和民族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人的平面设计艺术是具有东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只是没有系统的理论和体

有机艺术化组合,在设计中基本元素相当于你作品的构件,每一个元素都要有传递和加强传递信息的目的。传统文化元素包罗如此之广,正是设计师们吸取营养的沃土,对招贴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借鉴作用。而在我国有着这么深厚的文化背景下,设计师从中获取的设计源泉也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 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逐步凝练出自己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它们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形式在内的图像,以及一些流传广泛的典故、成语、传说人物、景物,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及组合。如梅竹松岁寒三友象征坚贞的友谊,三羊开泰象征吉祥如意,莲花与鱼寓意“连年有余”,喜鹊与梅花寓意“喜上眉梢”等。这些乡土味浓郁的图像元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张道一先生指出的“民间艺术是一种本元文化”,如果将这些富有民族形式特征的元素有机地组合到现代海报设计中,无疑会给单调枯燥的现代设计风格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三、中国传统设计元素是进行设计创意的宝库 中国传统设计元素是东方文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稀有产物,它题材多样、内涵丰富、形式

设计该如何借鉴传统元素

似乎大家对国风LOGO还是比较偏爱,也可能是比较易于上手的原因,但还是希望大家能更多尝试不一样的风格,尽力走出舒适区。这一篇我们聊聊上次没有细讲的部分,偏具象的传统元素到底该如何借鉴? 传统元素应用在设计LOGO时是不是只能照搬?很难做出稍具创意的?或者是不能做出现代的风格感觉?其实不然,传统元素借鉴得当的话。表现形式和气质都有非常大的可变弹性。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再上一篇提及的传统元素的例子吗,如果说你想看到更多的传统元素的灵感来源直接搜“传统元素”就能看到更多。 直接提取法 直接提取法,顾名思义。直接提取传统元素中可以借鉴和应用的部分来设计LOGO即可。其中有可以完全直接照搬的,也有需要提取部分再设计的。 传统元素中图形化程度本身已经非常强的元素在合适的时候是可以直接描摹调整为logo的。显然这是难度最低的方式,你只需要找到合适的参考,照猫画虎即可。最常见的是提取古代字画中的元素形象,剪纸窗花艺术等本身图形化程度就已经非常高的元素。这类元素在合适的场景可以直接调整应用为LOGO。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直接照搬的传统元素,一定是只能借鉴历史比较悠久的元素,避免版权问题。 特征叠加法

特征叠加法也是不难理解的,其实就是提取两到三个不同的传统元素通过合理的方式做加法。无论是外形的加法或者是内外的加法,只要满足整体性和美观度就基本能是一个及格的方案。 抽象型的元素结合难点在于一方面你需要提炼出元素,另一方面你也需要兼顾到元素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场景组合法 场景组合法与上面的方法其实有所共通,都是通过不同元素的组合。但是不同点在于。场景组合法,是让元素成为一个场景,而叠加法则是让不同的元素成为一个整体。 少元素场景,也就是通过比较少的元素组合成一个小场景LOGO。这类LOGO需要注意,因为元素少,所以元素之间的关系需要具有整体性,不能显得空、散。而且元素也需要更加精致。多元素场景与少元素场景几乎一样,只是元素的多少不同而已。当元素比较多的时候,需要注意元素之间的主次关系以及整体性关系。 抽象重构法 好了。终于到了最难的部分,将无论是图片或者是图形的传统元素提取后,抓住其中关键的特征点,进行抽象重构,几乎已经跳出了传统元素再设计,但根源依旧是传统元素。当你使用这种方法时,就可以不受风格的局限了,即便是传统元素也能有新的甚至是现代的气质。

客家文化调查

河源客家古建筑文化调查报告 为保存河源已有的客家文化,弄清河源客家文化的底子。再有可以提升我对自己家乡文化的了解文化,增强客家文化的保护意识,我发起了对河源客家文化调查行动,由于我是河源人,使我对河源客家文化调查更加的方便、也让我更积极的去调查。 说起河源市和平县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个地名吧!其实河源市和平县也之不过是在广东省极为落后的一个小县罢了,可是为什么会怎么的出名呢、我相信大家都是仰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的古村落的大名而来的吧。是的林寨古镇的确有悠久的历史了。 基本路线:、 1、河源到林寨古村自驾车路线: 上河源大道/205国道—G25长深高速—走G4511龙河高速—下G205/灯塔/骆湖出口—205国道—229省道—230乡道—229乡道—河源和平县林寨古村(约1-2小时) 2、广州到林寨古村自驾车路线: S15沈海高速广州支线—沿S15沈海高速广州支线—京珠高速—上G4京港澳高速—下增城龙舟场/增城体育馆/G35/增城/惠州/汕头出口走G35济广高速—沿G35济广高速前行—G4511龙河高速—下G205/灯塔/骆湖出口—205国道—229省道—230乡道—229乡道—河源和平县林寨古村(约4-5小时) 3、惠州到林寨古村自驾车路线:

G25长深高速—走G4511龙河高速—下G205/灯塔/骆湖出口—205国道—229省道—230乡道—229乡道—河源和平县林寨古村(约2-3小时) 4、梅州出发到林寨古村自驾车路线: G25长深高速—下G205/龙川出口—老隆大道/205国道—173县道—229省道—230乡道—朝229乡道—河源和平县林寨古村(约3-4小时) 和平林寨古村简介: 林寨古村悠悠二千多年历史,遗存着古巷、古井、古墙、古道、古寺、古亭、古桥、古树等独特的“老八古”。这里蕴含神韵,人杰地灵,俊材辈出,曾孕育清嘉庆庚辰科状元陈继昌、清光绪两广巡抚陈琼润等多人,林寨乡间有盛演粤剧、赛龙舟、舞龙舞狮、席床生日等习俗,这里是典型的客家文化之乡。林寨古村,村廓城墙环成船形,立有东、西、南、北四门,门前有五口池塘,两边有护城河,四周碧水绕环,这里自古以来水上运输较为发达,船艇可通东江,是东江上游小有名气的客家水乡。林寨古村地势低洼,常遭水浸,为避水患和匪盗之扰,乡间房屋多为木石建筑。自明朝后期起,建有280多幢古民居,其中核心区就建有24幢较为出名四角楼,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艺术之精湛,文化底蕴之厚重,这在全国实属罕见。令人叹为观止!堪称中国最大的四角楼古建筑群、是保护最完整的客家古村、是蕴含中国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学讲堂、最具魅力的生态休闲胜地、是让游人震撼的摄影乐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