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工艺基础知识培训试题(九)

水泥工艺基础知识培训试题(九)

水泥工艺基础知识培训试题(九)

一、填空题(每题 2分,共 40 分)

1.立式生料磨出磨风温过低,说明磨内烘干能力(不足)

2.烘干能力不足的生料磨,出磨产品水分(超标)3.水泥磨磨温过高,会使石膏(脱水)

4.立磨出入口压差过高,在系统拉风不变的情况下,可判断磨内(负荷)过大

5.立式生料磨的主要功能有(粉磨、烘干、选粉、输送)

6.当立磨内料大风小时,会使排渣(增多),且磨盘上料层渐薄,易引起磨机振停

7.当立磨选粉机转速增加时,产品细度会(变细)8.入磨风温过高时,应开大(冷风阀)

9.入磨喂料量增加时,辊压应适当(增大)

10.立磨排渣斗提电流增大,反映立磨排渣量(增多)

11.料、气换热主要在预热器的(连接管道)中进行

12.煤的挥发分过高,形成的黑火头、火焰长度(变短)

13.篦速快,篦床上熟料层变薄,在冷却风量不变时,二次风温(降低)

14.分解炉内通风量不变,而炉内喂煤量增加时,C1出口O2含量(下降)

15.窑尾烟室温度的高低,反映了窑内火焰温度、窑内通风量和窑尾(下料)情况

16.窑门罩负压值正常控制在( -20~-50 )Pa

17.回转窑电流增大时,说明窑的(负荷)增大

18.分解炉出口风温高,可能引起炉后系统物料(结皮堵塞),甚至烧坏分解炉

19.回转窑筒体表面温度一般控制在( 380 )℃以内20.预分解窑窑内火焰温度一般控制在(1600 ~1800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 30 分)

1.立磨的主要工作部件是( c )

a 磨辊

b 磨盘

c 磨辊和磨盘

2.立磨出入口压差过大的原因是( c )

a 拉风量大

b 负荷量大

c 拉风大或负荷高

3.立磨循环风机组启动前,离心风机进口阀门( c )

a 可以半关闭

b 可以打开

c 必须关闭

4.当立磨辊压增大或磨内负荷增加时,磨机电流( b )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5.预分解窑系统操作中的三固是指( c )

a 分解炉温度、压力、喂煤量

b 三次风、一次风、二次风温度

c 喂料量、窑速、篦速

6.篦冷机篦下压力反映篦床上( a )

a 料层厚度

b 鼓风量大小

c 篦速

7.窑门罩压力低时,说明入窑( b )量少,而降低

窑内温度

a 一次风

b 二次风

c 三次风

8.分解炉内用于煤的焦炭粒子燃烧的气体是( c )

a 一次风

b 二次风

c 三次风

9.各级旋风筒锥体部分被物料粘堵时的压力( a )

a 增大

b 降低

c 稳定不变

10.窑尾负压反映( a )大小

a 窑内流体阻力

b 窑内煤粉燃烧速度

c 窑筒体转速

三、判断题(每题 2分,共 20 分)

1.入立磨物料量大时,磨内通风量和磨辊压力也相应适当增加。(√)

2.生料立磨系统应逆工艺流程开车。(√)

3.选粉机电流增大的主要原因是运行阻力小。(×)

4.入磨风温过高时,只有关小入磨热风阀门一种途径。(×)

5.立式磨内物料流动性好,盘内不能形成稳定的料层

时,磨机振动值会减小。(×)

6.分解炉出口风温过高的原因可能是喂料量变小或断料、分解炉以上某级旋风筒堵料、分解炉喂煤量过大、三次风量过大、热电偶失灵。(√)

7.一级筒出口风温反映预热器内料气换热效果、来料、系统温度高低、是否漏风等问题。(√)

8.窑头喂煤量增加,窑内通风量不变时,窑尾O2含量增加。(×)

9.窑头收尘风机转速增加,窑头罩负压增大。(√)

10.出篦冷机熟料温度通常是环境温度+65℃。(√)

四、简答题(10分)

1.请描述预分解窑系统正常稳定操作的原则

答:三固:窑速、喂料量、篦速。

四稳:C5出口气体温度、系统排风量、烧成带温度、及窑头负压。

六兼顾:窑尾O2含量及气流温度,C1出口温度、压力,分解炉内温度及压力,筒体表面温度,篦冷机废气

量,废气处理及收尘系统。

(完整版)水泥生产基本知识题库

水泥生产基本知识 综述 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从宇航工业、核工业、海洋工厂到城市繁荣、人们的交通、住房等,都离不开水泥。 世界水泥产量约25亿吨;我国水泥产量1 2.4亿吨,占49%,世界第一。我国共有水泥企业5149家,其中最大的是海螺集团,年产量达到10000万吨,居世界第五位;法国拉法基、瑞士豪西盟两大集团都超过1.5亿吨/年,世界前十家水泥企业的产量之和占世界总产量的50%,我国前十家占全国总产量的13.3%;中、小水泥企业约5000家,占全国水泥企业总数的95%。 一、水泥生产概述 1、胶凝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答:凡在物理、化学作用下,能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而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统称为:胶凝材料。

(1)无机胶凝材料:水硬性胶凝材料:硅酸盐水泥等;(2)非水硬性胶凝材料:石灰、石膏等;(3)有机胶凝材料:环氧树脂胶结料等。 2、什么叫水泥?水泥产品有何特点? 答: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可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继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材料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通称水泥。 3、水泥按用途和性能? 答:①通用水泥:用于一般土木建筑工 程的水泥。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石灰石水泥。②专用水泥:专门用途的水泥。如:油井水泥、砌筑水泥。③特性水泥: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水泥。如:快硬硅酸盐水泥、 4、水泥有何特点? 答: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在基础原材料,“十五期间”水泥得到长足发展,2005

年总产量达到12.4亿吨,连续21年稳座世界第一交椅。 特点:①、资源依赖性强②受运输半径约束③同质化程度较高④典型周期性行业,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行业完全正相关。⑤作为胶凝材料,水泥浆有可塑性、和易性、适应性特点,商品混凝土属低能耗建设材料,单位质量能耗,只有钢材1/5,铝合金1/25,红砖2/3,近百年内无材能替代。⑥能耗高、污染大,吨水泥放出1吨CO2,0.74KG SO2、130KG 粉尘。 5、水泥是谁发明的? 答:1824年美国人阿斯普丁发明。 6、简述我厂水泥产品情况? 答:①通用水泥范围,主要有PO32.5 P O42.5 PO52.5 PS32.5 PS42.5水泥,2002年还生产过道路硅酸盐水泥、缓凝水泥。②我公司水泥特点:凝结时间适度,后期强度高(富裕标号高)和易性好。

水泥生产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水泥生产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水泥生产生产基本知识考试题答案 一、填空(55分) 1、水泥熟料中使用的原料有(石灰质原料)、(硅质校正原料)、(铝质校正原料)、(铁质校正原料)。 2、水泥熟料中主要四种矿物(C3S)、(C2S)、(C3A)、(C4AF)。 3、水泥中混合材的种类(活性混合材)、(非活性混合材)。 4、水泥熟料中主要四种氧化物(CaO)、(SiO2)、(AI2O3)、(Fe2O3)。 5、水泥生产所用缓凝剂为(天然石膏)、(工业副产石膏)。 6、出磨水泥控制指标(细度)、(SO3)、(烧失量)、(一天快速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 7、我公司水泥细度的检验方法为(负压筛析法)。 8、通用水泥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石灰石硅酸盐水泥)。 9、普通硅酸盐水泥分为(四)个强度等级,分别为(P.O42.5、P.O42.5R)(P.O52.5、P.O52.5R)。 10、复合硅酸盐水泥分为(六)个强度等级,分别为(P.C32.5、P.C32.5R)(P.C42.5、P.C42.5R)(P.C52.5、P.C52.5R)。

11、我公司生产的主要水泥品种(P.O42.5R)(P.O42.5)(P.C32.5)。 12、我公司用的活性混合材有(矿渣)、(粉煤灰),我公司用的非活性混合材有(石子)。 13、石子中主要控制的化学成分为(AI2O3),其含量不能大于(2.50%)。 14、散装水泥出厂时必须向用户提交与(袋装水泥)标志内容相同的卡片。 15、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包装袋印刷字体为(红)色,复合硅酸盐水泥印刷字体采用(蓝)色和(黑)色。 16、低强度等级水泥转产高强度等级水泥时必须用高强度等级水泥洗磨(30)分钟,入(低强度)等级水泥库;包装机由低强度等级转包高强度等级水泥时,必须先放空包装机(出料仓),再用不少于(10)吨高强度等级水泥冲洗,全部清洗水泥作(低强度)等级水泥处理 17、高强度等级水泥改磨低强度等级水泥时,(无需洗磨直接转产)。 二、问答题 1、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因素用那些?(5分) 答:①f-CaO ①f-MgO ①SO3 2、绘出我公司的生产工艺流程。(10分)

水泥生产基本知识试卷及答案【最新版】

水泥生产基本知识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安全生产(13%)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5分) 1.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生产、建设施工中“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3.新进职员必须进行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 4.夏季四防包括: 防火防爆、防暑、防雷击、防汛。 5.“三不伤害”活动指的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二、单项选择题(每空0.5分,共2分) 1.对企业发生的事故,坚持( B )原则进行处理。 A.预防为主 B.四不放过 C.三同时2.工人有权拒绝( A )的指令。 A.违章作业 B.班组长 C.安全人员3.安全监察是一种带有( A )的监督。 A.强制性 B.规范性 C.自觉性4.“三同时”是指劳动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A )。

A.同时投入使用 B.同时结算 C.同时检修三、判断题(每题0.5分,共3分) 1.安全操作坚持严禁“三违”是防违章操作、防违章工作、防违犯劳动纪律。(╳) “三违”是:防违章操作、防违章指挥、防违犯劳动纪律。 2.事故的发生是完全没有规律的偶然事件。(╳) 生产事故:指人民在实现有目的的行为的过程中,由不安全的行为动作或不安全的状态所引起的、突然发生 的,与人的意志相反且事先未能预料到的意外事件。它能造成财产损失、生产中断、人员伤亡。 3.生产场所不许打闹、开玩笑、睡岗或擅离工作岗位。(√) 4.安全帽由帽壳、帽衬和帽檐组成。(╳) 安全帽由帽壳、帽衬和帽带组成。 5.安全管理的“三个原则”是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谁审批谁负

责的原则,属地管理原则。(√)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6年11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11月1日施行。《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6月1日施行。四、简答题( 3分) 请简述安全誓词的内容。 为了个人的生命安全,为了家庭幸福团圆,为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我要时刻注意安全。认真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坚决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 第二部分水泥生产工艺(25%)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目前集团φ3.8m水泥磨有两种规格:φ3.8#215;12 m和φ3.8#215;13m 。 2.目前平阴公司生产水泥所需的原料有熟料、矿渣、石子、石膏、粉煤灰。 3.山水集团的熟料线特点有: 厂房敞开化、设备露天布置、设备国产化、工艺布置紧凑、自动化程度高。 4.生料均化系统所用均化库是一种耗气量少、操作简单、电耗较低的均化储库。 5. 水泥生产线由计算机控制的每台设备均设

水泥生产工艺基础知识试题

水泥生产工艺基础知识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___ 一、判断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水泥胶砂搅拌时,标准砂是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加入。() 正确答案:√ 2、水泥安定性仲裁检验时,应在取样之日起3Od以内完成。() 正确答案:X 3、水泥胶砂试件成型时配合比为水泥:标准砂:水=1:25:05。() 正确答案:X 4、PSA类矿渣硅酸盐水泥中可以掺加大于50%的粒化高炉矿渣。() 正确答案:X 5、水泥细度检验时,如果两次筛余结果绝对误差大于02%时,应再做一次试验,取两次相近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正确答案:X 6、水泥的强度等级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来划分。() 正确答案:√ 7、水泥试件应在试验前30min从水中取出,用湿布覆盖,直到试验结束。() 正确答案:X 8、水泥胶砂试件成型时向搅拌机中加料的顺序为水泥、水、砂。() 正确答案:X 9、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而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正确答案:X 10、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用的跳桌可安装于任意稳固的基座上。() 正确答案:X 11、生产水泥的最后阶段还要加入石膏,主要是为调整水泥的凝结时间。() 正确答案:√ 12、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GB175-2007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 正确答案:X

13、袋装水泥取样时,应从每一个编号内随机抽取不少于20袋水泥,采用袋装水泥取样器取样。() 正确答案:√ 14、水泥振实台的混凝土基座高度为400mm() 正确答案:√ 15、水泥胶砂试件振实成型时,水泥胶砂应分三次装入试模。() 正确答案:X 16、水泥为气硬性胶凝材料。() 正确答案:X 17、水泥凝结时间用针为直径113mm±005mmm的圆柱体。() 正确答案:√ 18、一组水泥抗压强度值中,如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六个平均值的±10%,就应剔除这个结果,而以剩下五个的平均数为结果。如果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数±10%的,则此组结果作废。()正确答案:√ 19、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390min。() 正确答案:√ 20、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成份是硅酸钙。() 正确答案:√ 21、水泥试件水平放置于水中养护时,刮平面应向上。() 正确答案:√ 22、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时,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时的用水量为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 正确答案:√ 23、在一定加水量下,流动度取决于水泥的需水性。() 正确答案:√ 24、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中取消了有关废品水泥的判定。() 正确答案:√ 25、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主要是由于游离氧化钙造成的。() 正确答案:√

水泥工艺学习题汇编[试题]

水泥工艺学习题汇编[试题] 水泥工艺学习题汇编 六.简答题(每题6分) 1.急冷对熟料质量有何作用, 答(要点):防止C3S晶体长大而强度降低且难以粉磨,防止C3S分解和C2S的晶型转变使熟料强度降低,减少MgO晶体析出,使其凝结于玻璃体中,避免造成水泥安定性不良,减少C3A晶体析出,不使水泥出现快凝现象,并提高水泥的抗硫酸盐性能,使熟料产生应力,增大熟料的易磨性,急冷还可以收回热量,提高热的利用率。 2(影响碳酸钙分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要点):(1)石灰石原料的特性 (2)生料细度和颗粒级配 (3)生料悬浮分散程度 (4)温度 (5)窑系统的CO2分压 (6)生料半粘土组分的性质。 3(规定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各有什么作用, 答(要点):初凝时间:满足水泥浆搅拌,浇注成型所需时间。终凝时间:保证成型后尽快具有强度,保证施工进度。 4.提高水泥粉磨产质量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要点):降低熟料粒度,改善熟料易磨性,降低熟料和磨内温度,加强磨内通风,选粉效率与循环负荷合理配合。 5.确定硅酸盐水泥中的石膏掺入量时应考虑的那些因素, 答(要点):熟料中C3A和R2O的含量,熟料中SO3含量,水泥中混合材掺入量,水泥细度 6.预分解窑系统的传热方式有哪几种, 答(要点):辐射,对流,传导,料气混合悬浮传热和分离传热。

7.研究熟料矿物特性的目的是什么, 答(要点):掌握矿物特性与水泥性能的关系,设计合理的配料方案, 提高水泥质量,开发水泥品种。 8.降低熟料中f-CaO的措施有哪些, 答(要点):选择结晶物质少的原料,配料 合理,提高生料质量,加强煅烧,急冷、增加混合材掺量。 9.什么是快凝,什么是假凝,二者有什么区别, 答(要点):快凝:水泥加水后,浆体迅速形成不可逆固化现象,浆体已产生一定强度,重新搅拌并不能使其恢复塑性。假凝:水泥加水后几分钟内即出现的固化。发热量不大,经剧烈搅拌,水泥浆又可恢复塑性,并达到正常凝结。对强度无影响,但影响施工。 10.影响碳酸钙分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要点):(1)石灰石原料的特性,(2)生料细度和颗粒级配,(3)生料悬浮分散程度,(4)温度,(5)窑系统的CO2分压,(6)生料半粘土组分的性质。 11.熟料的KH、SM、IM的作用是什么, 答(要点):KH:控制CaO与其他氧化物相对含量,达到控制C3S与C2S相对含量;SM:控制SiO2与Ai3O2和Fe3O2相对含量, 达到控制C3S和C2S与C3A和C4AF相对含量和液泪量;IM:控制Ai3O2与Fe3O2相对含量, 达到控制C3AC与4AF相对含量和液泪粘度。 12.生产硅酸盐水泥一般用哪几类原料,各类原料主要提供什么成分,每类原料 中最常用的品种有哪些, 答(要点):水泥生产的原料有石灰质原料、黏土质原料、校正原料。石灰质原料主要提供成分是氧化钙;黏土质原料主要提供二氧化硅、氧化铝、少量的氧化铁;硅质校正原料主要提供二氧化硅;铁质校正原料主要提供氧化铁;铝质校正原料主要提供氧化铝;石灰质原料主要的种类有石灰石、石灰岩、白垩、贝壳、电石渣等;黏土质原料种类有粘土、黄土、页岩、粉煤灰、炉渣等;硅质校正料有砂岩、粉砂岩等;铁质校正料有铁粉、低品位铁矿石等;铝质校正料有铝矾土等。

水泥工艺基础知识培训试题(九)

水泥工艺基础知识培训试题(九) 一、填空题(每题 2分,共 40 分) 1.立式生料磨出磨风温过低,说明磨内烘干能力(不足) 2.烘干能力不足的生料磨,出磨产品水分(超标)3.水泥磨磨温过高,会使石膏(脱水) 4.立磨出入口压差过高,在系统拉风不变的情况下,可判断磨内(负荷)过大 5.立式生料磨的主要功能有(粉磨、烘干、选粉、输送) 6.当立磨内料大风小时,会使排渣(增多),且磨盘上料层渐薄,易引起磨机振停 7.当立磨选粉机转速增加时,产品细度会(变细)8.入磨风温过高时,应开大(冷风阀) 9.入磨喂料量增加时,辊压应适当(增大) 10.立磨排渣斗提电流增大,反映立磨排渣量(增多)

11.料、气换热主要在预热器的(连接管道)中进行 12.煤的挥发分过高,形成的黑火头、火焰长度(变短) 13.篦速快,篦床上熟料层变薄,在冷却风量不变时,二次风温(降低) 14.分解炉内通风量不变,而炉内喂煤量增加时,C1出口O2含量(下降) 15.窑尾烟室温度的高低,反映了窑内火焰温度、窑内通风量和窑尾(下料)情况 16.窑门罩负压值正常控制在( -20~-50 )Pa 17.回转窑电流增大时,说明窑的(负荷)增大 18.分解炉出口风温高,可能引起炉后系统物料(结皮堵塞),甚至烧坏分解炉 19.回转窑筒体表面温度一般控制在( 380 )℃以内20.预分解窑窑内火焰温度一般控制在(1600 ~1800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 30 分)

1.立磨的主要工作部件是( c ) a 磨辊 b 磨盘 c 磨辊和磨盘 2.立磨出入口压差过大的原因是( c ) a 拉风量大 b 负荷量大 c 拉风大或负荷高 3.立磨循环风机组启动前,离心风机进口阀门( c ) a 可以半关闭 b 可以打开 c 必须关闭 4.当立磨辊压增大或磨内负荷增加时,磨机电流( b )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5.预分解窑系统操作中的三固是指( c ) a 分解炉温度、压力、喂煤量 b 三次风、一次风、二次风温度 c 喂料量、窑速、篦速 6.篦冷机篦下压力反映篦床上( a ) a 料层厚度 b 鼓风量大小 c 篦速 7.窑门罩压力低时,说明入窑( b )量少,而降低

《水泥工艺学》试卷以及答案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1) 一、名词解释:(12分) 1、水泥体积安定性 2、水泥 3、熟料 4、石灰饱和系数(KH) 二、填空题:(39分) 1、影响水泥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及。 2、道路水泥中铝酸三钙的含量,铁铝酸四钙的含量。 3、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四种氧化物组成,通常在熟料中占以上。 4、水泥按其用途和性能分为、、等三类。 5、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称为硅酸盐矿物称为熔剂矿物。 6、窑外分解窑熟料中f—CaO含量的控制指标是。 7、窑外分解窑入窑碳酸盐分解率一般为,入窑物料的煅烧经历了、、、四个过程。 8、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主要是由、、三种水化产物提供的。 9、目前水泥企业最常用的铁质校正原料是,俗称,它是经过煅烧脱硫后的工业废渣。 10、原料预均化的原理可概括为,一般变异系数为时应考虑原料的预均化。 11、水泥生产中石膏可以有三种用途,和。 12、生料磨配料一般有和两种,新型干法厂采用的是,其特点 是。 13、煤的工业分析项目包括,,,,四项总和为。 14、石灰石原料进厂后,每批都应进行、含量的测定,或作。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1、水泥石的孔隙率是影响水泥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2、熟料石灰饱和系数越高,熟料质量越好,在生产中应尽可能提高熟料的石灰饱和系数。() 3、水泥出厂后凡MgO、SO3、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均为废品。() 4、在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中有:水泥中MgO的含量不得超过5% ,SO3含量不得大于4.0% () 5、水泥的耐久性主要决定于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的含量。() 6、某厂生产一编号的水泥各龄期的强度都符合国家标准对该标号水泥所规定的指标,但富裕强度不够,也可算是合格产品。() 7、水泥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和建筑性能。() 8、快凝和假凝这两种不正常的凝结现象,主要是由于水泥中石膏掺量过多或过少造成的。() 9、生料越细,煅烧越易进行,所以生料越细越好。() 10、水泥属无机胶凝材料中的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拌水后只能在水中凝结硬化。() 三、简答题(15分)1、为什么要控制水泥的细度?2、生料均化的意义是什么?有哪些方式?3、为什么要控制水泥中石膏的掺量? 四、问答题:(24分)1、叙述如何改善水泥的耐久性? 2、分析熟料急冷的意义。3、三个率值的高低对熟料煅烧和质量有何影响?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2) 一、名词解释:(12分)1、率值2、硅酸盐水泥3、石灰饱和系数(KH)4、假凝 二、填空题:(39分) 1、道路水泥中铝酸三钙的含量为,铁铝酸四钙的含量为。 2、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四种氧化物组成,通常在熟料中占以上。 3、出磨生料的控制项目有、和细度,控制生料细度的目的是。 4、窑外分解窑熟料熟料中f—CaO含量的控制指标是。 5、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主要是由、、三种水化产物提供的。 6、水泥的三个特性是指、、。 7、有石膏存在时水泥的初凝时间由矿物决定,此时水泥凝结时间矿物是。 8、水泥使用时会有三种体积变化,即、、。

水泥工艺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附水泥厂领导试题)

水泥工艺考试试题 姓名: 一填空题 1、回转窑一般分为预热带、()、()冷却带四个带。 2、窑和分解炉用煤比例为()和()。 3、旋风筒的主要作用是()和()。 4、熟料冷却采用的冷却机为第四代篦式冷却机,出料温度为()环境温度。 5、水泥厂工艺流程分为()、()、()三个阶段。 6、水泥厂堆场的布置形式通常采用矩形和圆形两种布置形式。千业石灰石预均化库采用的 储存形式为圆形预均化库,此堆场直径()米,有效存储量()吨。 7、增湿塔的主要功能是()和()。 8、生产生料的主要材料是石灰石、()、()、硅石等。 9、熟料质量主要控制指标()、3天、28天强度。 10、锁风阀(翻板阀)的主要作用是()和()。 11、煤磨采用一套辊式磨系统,出磨煤粉水分(),煤粉细度为80um筛筛余()。 12、熟料烧成系统:千业熟料烧成系统采用直径()米长74米的回转窑,窑尾设有 双系列旋风预热器和DD型分解炉。入窑物料的碳酸盐分解率达()以上,分解炉和窑头均设有3通道燃烧器,以保证煤粉的正常煅烧。 13、常见的影响预均化效果的因素有原料成分波动、()、()、 堆料总层数等。 14、生料均化系统包含原料矿山的搭配开采与运输、()、()、 入窑生料的均化与储存等四个缺一不可的环节。 15、水泥生产的余热主要用于()、()、采暖。 16、利用水泥窑余热进行供热()、()、节能效果显著,投资回收期短、实 用有效可靠。 17、在干法生产水泥厂中,向烟气喷水进行增湿和降温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不设置 单独的增湿装置,直接在烟气从()排出之前进行喷水增湿。烟气喷水增湿塔的另一类型,是在收尘前设置一单独的(),喷入的水在该装置中被蒸发为水蒸气,以增加烟气的湿度。 18、增湿塔的喷嘴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第二种是 ()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个不是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 A、CaO B、SiO2 C、Fe2O3 D、MgO 2、我厂选用的生料磨是() A、管磨 B、雷蒙磨 C、立式磨 3、下列哪项不是预热器的主要功能() A、预热 B、分解 C、烧成 4、下列哪项不是取料机常用的取料方式() A、端面 B、侧面 C、底部 D、顶部 5、分解炉内加入燃料的主要目的是()。 A.供物料升温需热 B.供碳酸盐分解需热 C.供固相反应所需 6、出磨生料的控制指标不包括哪项()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含答案)

水泥工艺学自测试题(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12分) 1、率值:表示熟料化学组成或矿物组成相对含量的系数。 2、硅酸盐水泥:硅酸盐熟料和适量石膏,加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3、石灰饱和系数(KH):表示熟料中SiO2被CaO饱和形成C3S的程度。 4、假凝:是水泥的一种不正常的早期固化或早变硬现象,在水泥用水拌合几分钟内物料显凝结,重新搅拌能恢复塑性。二、填空题:(39分) 1、道路水泥中铝酸三钙的含量为≯5.0%,铁铝酸四钙的含量为≥16.0%。 2、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CaO、SiO2、AL2O 3、Fe2O3四种氧化物组成,通常在熟料中占95%以上。 3、出磨生料的控制项目有碳酸钙、氧化铁和细度,控制生料细度的目的是使固相反应更充分。 4、窑外分解窑熟料熟料中f-CaO含量的控制指标是≤1.5%。 5、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主要是由氢氧化钙、水化硅酸钙凝胶、钙矾石三种水化产物提供的。 6、水泥的三个特性是指可塑性、胶结性、水硬性。 7、有石膏存在时水泥的初凝时间由C3S矿物决定,此时水泥凝结时间矿物是正常。 8、水泥使用时会有三种体积变化,即碳化收缩、湿胀干缩、化学减缩。 9、目前水泥厂常采用的生料均化方式有多库搭配、机械倒库、空气搅拌,窑外分解窑通常采用空气搅拌方式。 10、原料预均化的原理可概括为平铺直取,一般变异系数为≥10%时应考虑原料的预均化。 11、生料磨配料一般有磨头仓和库底两种,窑外分解窑厂一般采用库底配料方式,其特点是简化工艺流程、便于控制、扬尘少。 12、石灰石原料进厂后,每批都应进行碳酸钙、氧化镁含量的测定,或作全分析。 13、物料的均化效果是通过均化倍数或均化系数来衡量的。 14、水泥熟料的组成可以通过化学成分、矿物和率值三种方式来表达。

水泥工艺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1.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掺入为0称硅酸盐水泥Ⅰ型,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掺入不超过5%称硅酸盐水泥Ⅱ型。 2.安定性:硬化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3.熟料粉化:熟料冷却速度慢,在小于5000C时β-C2S会转变γ-C2S,发生体积膨胀,使熟料颗粒膨胀成细粉。 4.熟料的SM:表示熟料中的SiO2与Ai2O3和Fe2O3之比。 5. 烧结范围:烧结所需最少液相量的温度与开始结大块时的温度之差。 7.理论热耗:烧制1Kg熟料,无任何物料和热量损失所需的热量。 8.废品:凡水泥的安定性,初凝结时间,MgO,SO3任一项不合格。 9.抗渗性:抵抗有害介质渗透的能力。 10.不合格品:除初凝时间,安定性,SO3,MgO不合格外,其它指标任一项不合格。 11.火山灰质混合材:以Si2O、Ai2O3为主要成分的矿物质原料,磨成细粉和水后不硬化但与气性石灰加水混合后,能在空气中硬化和水中继续硬化。 12.熟料的KH:生成C3S,C2S需CaO与理上全部SiO2生成C3S需CaO之比。 13.化学减缩:硬化中总体积减少。 14. 急凝:纯熟料磨细拌水,很快出现不可逆的固化,同时放出大量水化热。 15.抗冻性:抵抗冻融循环的能力。 16.矿渣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70%的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17.游离氧化钙:未与酸性氧化物化合的CaO。 18.硅酸盐水泥熟料:由适当成份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份的烧结物。 19.石灰质原料:凡以CaCO3为主要成份的原料,统称石灰质原料。 20.原料预均化:在存取料的过程中,采取特殊堆取料方式,使成分波动减小的过程。21.碱——集料反应:水泥中的碱(NaO,K2O)与砼集料中的活性物质反应,生成碱硅酸盐膨胀。导致砼开裂。 23.水化程度:一定时间内,已水化的量与完全水化之比。 24.假凝:水泥加水后几分钟内即出现的固化。发热量不大,经剧烈搅拌,水泥浆又可恢复塑性,并达到正常凝结。对强度无影响,但影响施工。 25.熟料热耗:等于理论热耗+损失的热耗。 二、判断正误(正确:填A,错误:填B,每题1分) 2.急冷对提高熟料质量有好处,所以应延长熟料在冷却带的时间。( B ) 3.烧成温度偏低,可能会使熟料中游离氧化钙增多。(A ) 4.入窑生料分解率越高越好。(B ) 5.影响矿渣活性的因素有化学成分和玻璃体的含量。(A ) 6.铝率越大,窑内液相的粘度越小。(B ) 7.GB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中MgO的含量不得超过5.0%。(B ) 8.石膏是缓凝剂,石膏的掺量越多,水泥的凝结时间越长。(B ) 9.若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合格,则该水泥为不合格水泥。(B ) 10.硅酸盐矿物主要指C3A、C4AF。(B ) 11 .强度等级为32.5的水泥,表示其28d抗折强度的最小值为32.5MPa。(B ) 12. 熟料的冷却以急冷为好。(A ) 13.水泥中掺的混合材料越多,其早期强度越高。(B ) 14.熟料的热耗表示生产1kg熟料所消耗的热量。(A ) 15.熟料KH值越高,一般熟料强度较高,所以实际生产中KH越高越好。(B )

水泥工艺及设备试题(工艺部分)及答案

水泥工艺及设备试题(工艺部分)及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填√,错误:填×) 1. 急冷对提高熟料质量有好处,所以应延长熟料在冷却带的时间。(×) 2. 烧成温度偏低,可能会使熟料中游离氧化钙增多。(√) 3. 影响矿渣活性的因素有化学成分和玻璃体的含量。(×) 4. 国标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中MgO的含量不得超过 5.0%。(×) 5. 石膏是缓凝剂,石膏的掺量越多,水泥的凝结时间越长。(×) 6. 若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合格,则该水泥为不合格水泥。(×) 7. 强度等级为32.5的水泥,表示其28d抗折强度的最小值为32.5MPa。(×) 8. 水泥中掺的混合材料越多,其早期强度越高。(×) 9. 球磨机的作用是用来破碎物料。(×) 10. 水泥中的C3A和C4AF的作用是促进C3S形成。(×) 11. 熟料中的SO3较多会导致水泥的安定性不合格。(×) 12. 熟料的IM越高C3A越多,液相粘度越高。(√) 13. 生产熟料的原料可用白云石、粘土、铁粉。(×) 14. 熟料的烧结温度范围等于1300℃-1450℃-1300℃。(√) 15. 通用水泥中掺加石膏的作用是改善性能,调节强度等级,提高产量。(×) 16. 回转窑内煅烧熟料所需时间大约为10-20分钟。(×) 17. 高铝水泥熟料磨细就是高铝水泥。(√)

18. 水泥水化放出的水化热是有害的。(×) 19. 国标规定:通用水泥的初凝时间都相同。(√) 20. 提高粉煤灰水泥早期强度的措施之一是改善水泥的粉磨方式。(√) 21. 慢冷矿渣的外观形态为块状。(√) 22. 高铝水泥不得与硅酸盐水泥混合使用。(√) 23. 硅酸盐水泥开始是在含碱的Ca(OH)2和CaSO4溶液中进行的。(×) 24. 火山灰水泥中,国标规定火山灰质混合材掺量小于40%。(×) 二、填空题 1. 袋装水泥的存储期为≤3 个月。 2. 既能作为生产熟料的原料,又能作掺入水泥中混合材料有石灰石、矿渣、粉煤灰等。 3. 要得到熟料四种矿物,需要用熟料率值控制氧化之间的相对含量。 4. 石灰质原料中的有害杂质石英,燧石,白云石,不均匀夹杂的粘土。 5. 生料中卸提升循环磨系统中有两个分离器,次粉磨,次烘干。 6. 生产熟料、选择设计配料方案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水泥品种及等级、原燃料品质、工厂具体条件等。 7. CaCO3的分解过程包括两个传热,两个扩散,一个化学反应。 8. 根据水泥品种、原燃料品质、工厂具体条件等,选择矿物组成或

水泥工艺培训模拟试题

水泥工艺培训模拟试题 水泥工艺培训模拟试题 一、判断正误(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水泥细度越细,水化、硬化越快,强度越高。() 2、水泥制成最主要的任务是水泥粉磨。() 3、GB175-2007规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比表面积le;300m2/kg。() 4、GB175-2007规定:通用水泥的检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的化学指标、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等4条中任何一项技术要求,称为不合格品。() 5、通用水泥中掺石膏的作用是改善水泥性能,调节强度等级,提高产量。() 6、生料配料计算的依据是物料平衡。() 7、辊式磨由辊(挤)压机与球磨机构成。() 8、水泥从出磨到袋装水泥入成品库,散装水泥入散装库直至发运的工序过程中,必需经过一次质量检测。()

9、石灰质原料主要提供CaO,所以石灰质原料含CaO越高越好。() 10、破碎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入磨物料粒度,提高粉磨效率。() 11、均化初期:随时间t增长;→;均化效率Ht提高,随均化t延长;→;Ht提高逐渐降低,一定t后;→; Ht不再提高。() 12、石灰石中CaCO3的结晶程度高,则所需的分解温度越低。() 13、碳酸盐分解是强吸热反应。() 14、最低共熔温度(T2 ):就是开始产生液相的温度。() 15、液相量随熟料的硅率增高而增多。( ) 二、单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P、II的组成材料有() A、熟料,石灰石或矿渣; B、熟料、石膏、石灰石或矿渣;

C、熟料、石膏; D、石膏、石灰石或矿渣; 2、通用水泥的强度等级的数字,就是指()强度值 A、28天的抗压; B、28天的抗折; C、3天抗压; D、3天抗折; 3、GB175-2007规定: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掺加量为()。 A、>5%且le;20%; B、<5%; C、le;15%; D、<5%且>20%; 4、熟料IM在煅烧中的作用()。 A、控制液相粘度: B、控制液相量; C、控制煅烧温度; D、控制冷却温度; 5、熟料SM可以()。 A、熔剂矿物之间的相对含量; B、控制碱性氧化物之间的相对含量; C、控制硅酸盐矿物与熔剂矿物的相对含量; D、硅酸盐矿物之间的相对含量; 6、熟料的C3A的特性中()。 A、水化热最大、凝结最快; B、水化热最小; C、强度最高; D、水化最慢; 7、为了确保水泥熟料的安定性,一般回转窑熟料f-CaO的含量

水泥工艺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含答案)

水泥工艺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1.硅酸盐熟料的矿物有(C3S)、(C2S)、(C3A )、(C4AF),其中硅酸盐矿物有(C3S )、(C2S),溶剂矿物有( C3A) 、(C4AF) 。 2.确定硅酸盐水泥中的石膏掺量时首先应考虑(C3A 的含量)。 3.熟料煅烧时液相粘度的大小与(IM)有关。 4.预分解窑的预热器系统的传热方式为(料气混合传热)、(料气分离传热)。 5.熟料中 C3S的水化特性,(早强高)、(后强高)、(凝结正常)。 6. 生产熟料、选择设计配料方案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水泥品种及等级)、(原燃料品质)、(工厂具体条件)等。 6.生料在煅烧过程中发生物化反应,吸热最多的是(CaCO3分解)反应。8. 通用水泥中掺加混合材的作用是(改善水泥性能) 、(调节强度等级)、(提高水泥产量) 。 9.原料预均化的原理是(平铺直取),预均化堆场的型式有(矩形)、(圆形)。 10.旋风预热器的旋风筒作用是(气料分离),连接管道的作用是(传热) 11.硬化水泥浆体中水的存在形式, 按其与固相组分的结合情况,可分为(结晶水)、(吸附水)、(自由水)三种基本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分解炉内加入燃料的主要目的是(B) A.供物料升温需热 B. 供碳酸盐分解需热 C. 供固相反应所需 D. 供粘土矿物脱水所需 2.国标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A ) A.45 分钟 B. 50 分钟 C. 55 分钟 D. 60 分钟 3.生料石灰饱和系数高,会使(A) A.料难烧 B. 料好烧 C. 熟料游离氧化钙低 D. 窑内结圈 4.二次风温越高,则(A)。

水泥磨工艺知识试题及答案

水泥磨工艺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出磨水泥的温度不超过(135℃),水泥入库前的温度应低于(60℃-70℃)。 2、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的(活)性混合材掺入量不得超过(20%)。 3、水泥中 SO3 含量不得超过( 3.5%)。 4、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安定性用(煮沸)法检验,必须合格。 5、胶凝材料分为(水硬性)和(非水硬性)。 6、主电机绕组的温度不能超过(120℃)。 7、水泥在水化过程所放的热叫做(水化热)。 8、硅酸盐水泥熟料,C3S 含量在(50%-65%)范围内。 9、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主要有(CaO、SiO2、Al2O3、 Fe2O3)四种氧化物。 10、水泥中四种矿物 C3S、C2S、C3A、C4AF 中水化速度最快的为 (C3A)。 11、普通硅酸盐水泥掺活性混合材时,最大掺量不得超过(20%),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窑灰或不超过水泥质量(10%)的非活性混合材来代替。 12、国标规定熟料中 MgO 含量不得超过(5%)。 13、普通水泥通常是由(熟料、石膏、混合材)三种物料磨制而成,其中以熟料为主,(石膏)的主要作用缓凝作用。 14、水泥中的 SO3主要来自(石膏)。 二、判断题 1、助磨剂对物料微粒有强烈吸附作用。(√) 2、水泥比表面积越高,水泥强度越高。因此说可以通过提高比表面积来达到提高水泥强度的目的。(√) 3、熟料的矿物组成中 C3A 是决定水泥标号高低的关键。(×) 4、SO3 含量主要是影响水泥的安定性。(×)

5、水泥强度随着存放期的延长而降低。(√) 6、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的非活性混合材掺入量不得超过14%。(×) 7、通常以 28 天水泥强度来划分水泥质量为不同的标号。(√) 8、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主要是提高熟料中的硅酸二钙含量。(√) 9、在还原气氛状态下烧成的熟料有利于提高磨机产量。(×) 10、熟料矿物易磨性从易到难依次是C3S>C2S>C3A>C4AF。 (×) 11、辅材断料,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必须立即停磨;(×) 12、水泥的比表面积越大,磨机的产量越高。(×) 三、名词解释 1、配料:根据水泥品种与具体的生产条件,确定所用原料的配合比,称为配料。 2、水泥: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散料或纤维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胶凝材料,通称为水泥。 3、熟料:凡以适当成分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的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矿物质,称为硅酸盐水泥熟料。 4、粉煤灰:是指火力发电厂燃煤粉锅炉排出的废渣,其化学成分主要是SiO2、Al2O3、CaO 和未燃的炭。 5、水化速率:熟料矿物或水泥的水化速率是以单位时间内的水化程度或或水化深度来表示。 6、活性混合材:是指具有火山灰性或潜在水硬性的混合材料。 7、凝结时间:是指一定量的水泥和标准用水量混合后,到开始凝结硬化前的这段时间。 8、三氧化硫含量:是指水泥中所含三氧化硫的质量百分数。 9、快凝:是指水泥熟料磨成细粉与水相遇在瞬间很快凝结的现象。 10、假凝:是指水泥用水调和几分钟后发生的一种不正常的早期固化现象。 11、比表面积:是物料的一种细度指标,它表示单位质量物料的总表面积。通常以“cm”.g-1表示。

水泥工艺试题及答案

水泥生产工艺基本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培训时间:2021.2.22 成绩: 一. 填空题(每题4分) 1.硅酸盐熟料的矿物有(),其中硅酸盐矿物有(),溶剂矿物有( ) 。 2.水泥生产工艺可简述为( ) 。 3.水泥熟料的三率值是( )、( )、( )。 4.熔剂矿物指( )和( ),决定熟料强度的主要是 C3S,C2S 矿物。 5.硅酸盐水泥熟料四种主要矿物中,28d内,强度最高的是( );水化速度最快的是( );水化热最大的是( )。 6.熟料冷却的速度慢,熟料中硅酸二钙会发生晶型转变,使熟料强度( )。 7.水泥生料在煅烧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原料脱水、分解、各氧化物固相反应,通过液相C2S和CaO反应生成C3S,温度降低,液相凝相凝固形成熟料,此过程为( )。 8.( )表示水泥熟料中氧化硅含量与氧化铝、氧化铁之和的质量比,也表示熟料中硅酸盐矿物与熔剂矿物的比例。通常用字n或SM表示。 9.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 )。 10.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散料或纤维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通称为( )。 二.单项选择(每题4分) 1.生料石灰饱和系数高,会使( )。

A.料难烧 B.料好烧 C.熟料游离氧化钙低 D.窑内结圈 2.二次风温越高,则( )。 A.烧成温度越高 B.窑尾温度越低 C.熟料冷却越差 D.出窑熟料温度越高 3.以下哪些措施有利于C3S的形成( )。 A.降低液相粘度 B.减少液相量 C.提供较多热量 4.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液相量一般在( )。 A.20%~30% B.10%~20% C.0%~40% 5.熟料慢冷,熟料矿物可能减少的有( )。 A.C3S B.β-C2S C.C3A D.γ-C2S 6.以下哪些措施有利于C3S的形成( )。 A.提供较多热量 B.提高温度 C.提高液相粘度 7.硅酸盐水泥熟料的最高烧成温度是( )。 A.1280℃ B.1300℃ C.1450℃ 8.在普通干法中空回转窑内,物料运动速度最快的带是( )。 A.干燥带 B. 预烧带 C. 分解带 D. 烧成带 9.回转窑内的窑皮形成位置在( )。 A. 冷却带 B. 烧成带 C. 分解带 D. 固相反应 10.熟料的率值中能表示出CaO含量高低的参数是( )。 A.KH B.SM C.p值 D.n值 四、简答题:(20分) 1.熟料的率值有哪几个?简述硅率高低对熟料煅烧过程及质量的影响

水泥工艺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1.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掺入为0称硅酸盐水泥Ⅰ型,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掺入不超过5%称硅酸盐水泥Ⅱ型. 2。安定性:硬化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3。熟料粉化:熟料冷却速度慢,在小于5000C时β-C2S会转变γ-C2S,发生体积膨胀,使熟料颗粒膨胀成细粉。 4。熟料的SM:表示熟料中的SiO2与Ai2O3和Fe2O3之比。 5。烧结范围:烧结所需最少液相量的温度与开始结大块时的温度之差。 7.理论热耗:烧制1Kg熟料,无任何物料和热量损失所需的热量。 8.废品:凡水泥的安定性,初凝结时间,MgO,SO3任一项不合格。 9。抗渗性:抵抗有害介质渗透的能力。 10。不合格品:除初凝时间,安定性,SO3,MgO不合格外,其它指标任一项不合格。 11。火山灰质混合材:以Si2O、Ai2O3为主要成分的矿物质原料,磨成细粉和水后不硬化但与气性石灰加水混合后,能在空气中硬化和水中继续硬化。 12.熟料的KH:生成C3S,C2S需CaO与理上全部SiO2生成C3S需CaO之比。 13.化学减缩:硬化中总体积减少。 14. 急凝:纯熟料磨细拌水,很快出现不可逆的固化,同时放出大量水化热。 15.抗冻性:抵抗冻融循环的能力. 16。矿渣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70%的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17。游离氧化钙:未与酸性氧化物化合的CaO。 18.硅酸盐水泥熟料:由适当成份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份的烧结物。 19.石灰质原料:凡以CaCO3为主要成份的原料,统称石灰质原料。 20。原料预均化: 在存取料的过程中,采取特殊堆取料方式,使成分波动减小的过程. 21.碱-—集料反应:水泥中的碱(NaO,K2O)与砼集料中的活性物质反应,生成碱硅酸盐膨胀。导致砼开裂. 23。水化程度:一定时间内,已水化的量与完全水化之比。 24.假凝:水泥加水后几分钟内即出现的固化。发热量不大,经剧烈搅拌,水泥浆又可恢复塑性,并达到正常凝结。对强度无影响,但影响施工。 25.熟料热耗:等于理论热耗+损失的热耗。 二、判断正误(正确:填A,错误:填B,每题1分) 2.急冷对提高熟料质量有好处,所以应延长熟料在冷却带的时间。( B ) 3.烧成温度偏低,可能会使熟料中游离氧化钙增多。(A ) 4.入窑生料分解率越高越好。(B ) 5。影响矿渣活性的因素有化学成分和玻璃体的含量。(A ) 6.铝率越大,窑内液相的粘度越小。(B ) 7。GB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中MgO的含量不得超过5.0%。(B ) 8.石膏是缓凝剂,石膏的掺量越多,水泥的凝结时间越长。(B ) 9.若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合格,则该水泥为不合格水泥。(B ) 10.硅酸盐矿物主要指C3A、C4AF。(B ) 11 .强度等级为32。5的水泥,表示其28d抗折强度的最小值为32.5MPa.(B ) 12. 熟料的冷却以急冷为好.(A ) 13.水泥中掺的混合材料越多,其早期强度越高。( B ) 14.熟料的热耗表示生产1kg熟料所消耗的热量。( A ) 15.熟料KH值越高,一般熟料强度较高,所以实际生产中KH越高越好.(B )

水泥工艺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1.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掺入为0称硅酸盐水泥Ⅰ型,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掺入不超过5%称硅酸盐水泥Ⅱ型. 2.安定性:硬化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3.熟料粉化:熟料冷却速度慢,在小于5000C时β-C2S会转变γ-C2S,发生体积膨胀,使熟料颗粒膨胀成细粉。 4.熟料的SM:表示熟料中的SiO2与Ai2O3和Fe2O3之比。 5。烧结范围:烧结所需最少液相量的温度与开始结大块时的温度之差. 7。理论热耗:烧制1Kg熟料,无任何物料和热量损失所需的热量。 8.废品:凡水泥的安定性,初凝结时间,MgO,SO3任一项不合格。 9.抗渗性:抵抗有害介质渗透的能力. 10。不合格品:除初凝时间,安定性,SO3,MgO不合格外,其它指标任一项不合格。 11。火山灰质混合材:以Si2O、Ai2O3为主要成分的矿物质原料,磨成细粉和水后不硬化但与气性石灰加水混合后,能在空气中硬化和水中继续硬化。 12.熟料的KH:生成C3S,C2S需CaO与理上全部SiO2生成C3S需CaO之比。 13。化学减缩:硬化中总体积减少。 14。急凝:纯熟料磨细拌水,很快出现不可逆的固化,同时放出大量水化热。 15。抗冻性:抵抗冻融循环的能力. 16。矿渣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70%的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17。游离氧化钙:未与酸性氧化物化合的CaO。 18。硅酸盐水泥熟料:由适当成份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份的烧结物。 19。石灰质原料:凡以CaCO3为主要成份的原料,统称石灰质原料. 20.原料预均化:在存取料的过程中,采取特殊堆取料方式,使成分波动减小的过程。21.碱——集料反应:水泥中的碱(NaO,K2O)与砼集料中的活性物质反应,生成碱硅酸盐膨胀。导致砼开裂。 23。水化程度:一定时间内,已水化的量与完全水化之比. 24.假凝:水泥加水后几分钟内即出现的固化。发热量不大,经剧烈搅拌,水泥浆又可恢复塑性,并达到正常凝结。对强度无影响,但影响施工。 25.熟料热耗:等于理论热耗+损失的热耗。 二、判断正误(正确:填A,错误:填B,每题1分) 2.急冷对提高熟料质量有好处,所以应延长熟料在冷却带的时间.( B ) 3.烧成温度偏低,可能会使熟料中游离氧化钙增多。(A ) 4。入窑生料分解率越高越好。(B ) 5.影响矿渣活性的因素有化学成分和玻璃体的含量。(A ) 6.铝率越大,窑内液相的粘度越小。(B ) 7.GB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中MgO的含量不得超过5.0%。(B ) 8.石膏是缓凝剂,石膏的掺量越多,水泥的凝结时间越长.(B ) 9.若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合格,则该水泥为不合格水泥。( B ) 10.硅酸盐矿物主要指C3A、C4AF。(B ) 11 .强度等级为32。5的水泥,表示其28d抗折强度的最小值为32。5MPa。(B ) 12. 熟料的冷却以急冷为好。( A ) 13.水泥中掺的混合材料越多,其早期强度越高。( B ) 14.熟料的热耗表示生产1kg熟料所消耗的热量。(A ) 15.熟料KH值越高,一般熟料强度较高,所以实际生产中KH越高越好。(B ) 17.熟料率值要稳定,KH控制波动范围为±0。015,合格率不得低于80%.(A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