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邓三复习问题答案

毛邓三复习问题答案

毛邓三复习问题答案
毛邓三复习问题答案

各章的问题答案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P15-19)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基石。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其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分析和统一战线的政策;关于中国武装斗争的特点和作用;关于中国共产党本身的建设;关于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第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具有很大的探索性和先导性。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这方面的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创造性地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第三,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二十八年,主要是在战争中进行的。因此,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是毛泽东思想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毛泽东系统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这一领域主要包含五方面的内容:系统地解决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系统地提出了建设人民军队的思想;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制定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提出了建设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思想。

第四,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政策和策略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非常广泛,主要围绕着两大方面展开: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在统一战线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策略思想。

第五,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毛泽东思想对这方面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知识分子应当与工农相结合;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不怕牺牲。

第六,党的建设理论。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中党的建设是重要内容。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在这方面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从思想上建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创造了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P24-26)

3.如何理解新民主革命的性质与前途((P7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性质不是人们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而决定的。任何革命的性质都是由这场革命的主要任务决定的,而革命任务又是由社会性质决定的。因此,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属性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这种民主革命从鸦片战争以后就进入准备阶段,辛亥

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使是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开始领导中国革命,这时的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属性,而不是无产阶级革命。因为此时的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没有变化。当然,五四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不是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非资本主义的,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这已为中国近代历史所反复证明。为什么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到达社会主义前途,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说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完成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这两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中间不能横插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同时又是相互区别的,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必然趋势,不能相互替代。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P13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5.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P163-164)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实践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的解决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6.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P165-16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同时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

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从而为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为此,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第四,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途径是改革。邓小平从历史经验教训出发,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P18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第一,就其联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要求。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共性,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特征和要求来进行建设。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做法和经验也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在这一层次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可以接轨的。

第二,就区别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

8.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基本形式(P194)

9.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P189-190)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第一,江泽民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局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就是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二,江泽民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

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

第三,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公有制在现实中又要通过具体的形式来实现,即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只要控制权掌握在国家和集体手中,就能有效地实现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10.如何理解我国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政党制度(P230)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根本的不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实质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在政治上的反映。表面看来是不同政党“轮流执政”,实际上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把政权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最后受益的是资产阶级而不是广大人民群众。我国的政党制度建立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性质相适应,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具有重要作用。

(3)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有利于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能充分吸纳各方面的意见,集中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实现广泛民主和集中领导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国家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妥善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保持我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挫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人权、民主等对我们进行的挑战,面向新世纪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与基本方针(P250-251)(P253-254)

12.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与主要内容(P251)(P263第三节)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方面。

(3)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4)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尤其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同时,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P276-277)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任何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二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三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和现实的重大任务。同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建设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1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内容(P346)

统一战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阶级关系和中心任务的变化而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与以往的统一战线相比,其阶级结构和内部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方面互相结合,互相促进,构成了一个整体,体现了空前的广泛性。

15.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P330-331)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的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准则;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16如何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P168-169)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中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但稳定是相对的,不能因为改革有风险就不改革或者在改革中裹足不前,也不能因为在发展中可能出现不协调不平衡而不致力于发展。要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做到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更加注重发展的公平性,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着眼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及时化解矛盾,排除不安定因素,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所以,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毛邓三》问答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毛概复习资料 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并且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是什么?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一,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第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要思想,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第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第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人士所追寻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出发。第二,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第三,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第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

毛邓三简答题

1、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各自回答的基本问题 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所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系统的科学理论,其精神实质就是: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们辨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5、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的界定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6、为什么要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7、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的关系 第一,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 第二,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第三,正确地发挥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互相促进。 总之,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两个联盟关系的处理是否得当,对统一战线的巩固、对革命事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8、无产阶级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 第一,要制订统一战线的正确的政治纲领,作为全国人民一致行动的具体目标。 第二,要对同盟者进行政治教育,在政治上把同盟者尽可能提高到当前革命纲领的水平。 第三,要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第四,要在教育提高同盟者的同时,照顾同盟者的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 第五,要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思想的统一性,纪律的严格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 经济纲领:没收风间爱你地主阶级的土地贵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贵新民主主义的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0、“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 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正确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根据地为重要依托,三者紧

毛邓三参考答案

一、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指必须努力发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发展水平:主要指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用经济指标来衡量;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指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条件,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条件,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由此可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提出的要求。 2、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所以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生产关系与 其相适应。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最先进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当代社会生产力深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即社会化大生产,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越要求生产资料高度集中(前提是生产力高度发达)。 二、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是革命的"天然领导者" 答: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层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1)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无产阶级的自身特点和优点: 一是它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少见的,这就形成了中国无产阶级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 二是它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三是它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 (3)无产阶级不是天然领导者,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同时又具备以上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成为中国社会最有觉悟的阶级,从而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封建式的田园牧歌、近代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 答: 1、一般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补充: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3、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2)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3)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毛邓三复习题及答案

毛邓三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二、单项选择题 1、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党的( C )决定的。 A、“五大” B、“六大” C、“七大” D、“八大” 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C )。 A、实事求是 B、遵义会议 C、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3、“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D )正式提出的。 A、1982年党的“十二大” B、1987年党的“十三大” C、1992年党的“十四大” D、1997年党的“十五大” 4、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D )。 A、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 C、党的建设 D、实事求是 5、(D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A、1989年 B、1990年 C、1991年 D、1992年 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B )。 A、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B、时代主题的转换 C、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经济全球化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A )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A、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 B、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C、苏东剧变 D、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 8、以人为本就是以(A )为本。 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C、所有人的根本利益 D、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利益 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B )。 A、实事求是 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0、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于( C )。 A、实事求是 B、反对左倾教条主义 C、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 D、反对右倾投降主义 三、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BCDE )。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E、科学发展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ABC )结合起来。 A、中国实践 B、中国历史 C、中国文化 D、中国政治 E、中国 经济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ACE )。 A、实事求是 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C、群众路线 D、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E、独立自主 4、在邓小平理论中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AB )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E、对立 统一 5、“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CDE )”。 A、生存之道 B、发展之根 C、立党之本 D、执政之基 E、力量之源 6、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ABCDE )。 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E、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二章) 二、单项选择题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 B )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A、经济建设 B、思想路线 C、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D、反对“两个凡是” 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C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3、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D )。 A、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 C、党的建设 D、实事求是 4、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A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生产力水平较低阶段 C、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阶段 D、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阶段 5、(C )是实践的主体。

2019年自学考试《毛邓三》练习题及答案(1)

2019年自学考试《毛邓三》练习题及答案(1) 1.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是【 C】 A.先进性建设 B.思想建设 C.执政能力建设 D.组织建设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78 2.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B】决定的。 A.新的国际形势 B.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C.我国周边环境 D.国际社会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54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A】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五项原则 C.反对霸权主义 D.“另起炉灶”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5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被审议通过是在【C】 A.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B.七届人大一次会议 C.八届人大一次会议 D.八届人大二次会议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37 5.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替代“解放台湾”的是【D】 A.《告台湾同胞书》 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汪辜会谈纪要”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32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 A】

A.党的领导 B.以人为本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治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25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是【 B】 A.社会团体 B.中国共产党 C.民主党派 D.人民群众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24 8.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B】 A.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C.新的中产阶级 D.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答案解析】:第十四章,概念题。AD是工人阶级。C中产阶级这个词中国不使用,至于现在中间收入层,新兴社会阶层也不仅仅限于此。 9.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C】 A.一极化 B.两极争霸 C.多极化 D.三足鼎立 【答案解析】:第十三章,概念题。A的提法不存在,是美国一国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B是过去的格局。D是个干扰项。 10.首先提出建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是【 D】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57

毛概复习答案版

毛概复习答案版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复习重点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书P4—5) (1)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2)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书P6—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第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书P13) 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独立自主,就是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针放在自己的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书P26-2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5、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书P35—37) 首先,实事求是是贯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其次,实事求是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内容。(书P45—46)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力量(无产阶级领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2、新民主主义道路形成的必然性;新民主主义道路的内容。(书P56-57) 必然性:(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一方面,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另一方面,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2)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第一,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存在不少统治薄弱环节,为党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可能。第二,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和剥削,人民革命愿望强烈,革命的群众基础好。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为在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观条件。 内容: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书P58)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毛邓三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 B.社会主义 C.共产主义 D.资本主义 2.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1953年到1959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5.1953年9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 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 B.排挤私营工商业 C.国家资本主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6.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A.归农民所有 B.归乡镇所有 C.归集体所有 D.归国家所有 7.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过渡时期”是指 A. 从建国到三大运动胜利 B. 从建国到国民经济恢复 C. 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 D. 从大陆统一到三大改造完成 8.1953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社会主义现代化 C.农业合作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9.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这一措施 A.兼有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性质 B.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 C.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10.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 A.过渡时期总任务提前完成 B.已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1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于 1949 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B. 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开始 12. 20 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A.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13.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 14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中不包括的是

毛邓三复习练习题2

第十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古代提出“和为贵”的思想家是(B)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2.(D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A 现代化 B 公有制 C 按劳分配 D 社会和谐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A ) A 坚持科学发展观 B 坚持以人为本 C 坚持民主法治 D 坚持党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B )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任务 B 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的长期任务 C 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关的另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D 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C)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同等地位,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战略格局。 A 生态建设 B 思想道德建设 C 社会建设 D 军队建设 二、多项选择题 1.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AB ) A 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B 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C 只是古代中国人的社会理想 D 只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社会理想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对(ABC )认识的深化 A 共产党执政规律 B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C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 价值规律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特征和要求是(ABCD) A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 诚信友爱 C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ABCD ) A 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B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C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D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 三、辨析题 1.从性质上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封建式的“田园牧歌”、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以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没有什么区别。 2、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简答和论述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 2.请结合社会实际谈谈我国应该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台湾问题的实质是(A) A 中国的内政问题 B 海峡两岸的问题 C 经济问题 D 历史问题 2、“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C) A、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B、港、澳、台地区保持高度繁荣 C、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D、港、澳、台地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3、1995年1月30日,针对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江泽民发表了题为(A)的重要讲话,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A ) A.《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八项主张 B.《告台湾同胞书》九条方针 C.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六条原则 D.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六点意见 4、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C)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特区问题 5、( D )海峡两岸实现了人员往来,打破了两岸长期隔绝状态。

毛概复习资料(答案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复习重点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书P4—5) (1)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2)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书P6—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第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书P13) 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独立自主,就是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针放在自己的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书P26-2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5、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书P35—37) 首先,实事求是是贯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其次,实事求是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内容。(书P45—46)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力量(无产阶级领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2、新民主主义道路形成的必然性;新民主主义道路的内容。(书P56-57) 必然性:(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一方面,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另一方面,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2)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第一,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存在不少统治薄弱环节,为党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可能。第二,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和剥削,人民革命愿望强烈,革命的

毛邓三课后习题1-4套选择题及答案

毛邓三课后习题1-4套选择题及答案. 理论体系概论课后习题1-4套选择题及答案 第一套 一、单项选择题( 1 - 15 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A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 .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 C .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 .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 2 、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 .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 .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 .革命的前途不同 D .革命的对象不同 3 、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 .统筹兼顾 B .劳资两利 C .公私兼顾 D .四马分肥 4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中不包括的是 A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 .有理、有利、有节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5 、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有无群众观点 B .有无自我批评精神 C .有无坚强的组织 D .有无优良的作风 6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 A .党的先进性 B .党的领导 C .执政兴国 D .执政为民 7 、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D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8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A .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 .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素质不高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 、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 90 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都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的意思是,农业 A .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 B .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C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D .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0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A .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 B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C .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 D .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11 、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 A .四个现代化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小康社会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能够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和更有成效。这是因为 A .我国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我国既坚持按劳分配约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的 13 、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A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B .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 .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分红收入 14 、“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的国家。”这句话理解为 A .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B .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C .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D .民主是固体不是政体 2 理论体系概论课后习题1-4套选择题及答案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 .发展教育和科学 C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二、多项选择题( 16 - 30 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2014年毛邓三复习题答案

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自觉、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践的根本前提,是不断深化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根本基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站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社会建设理论的视角,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条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公平正义,激发社会活力,建立起在公平与效率的内在统一中,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利益关系格局。公平、正义,作为衡量和评价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准则的综合性范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固有之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我们要从四个方面着力建立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利益关系构架。其一,社会各个群体在利益获取上机会平等。其二,社会各个群体在利益谋取上规则平等。其三,社会各个群体在利益分配上标准平等。其四,社会各个群体在利益互惠上权利平等。只有确立这样的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利益关系构架,才能在目前历史条件下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的方向稳步前进。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全面形成安定有序的局面,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矛盾调节机制。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协调机制的基本构架。我们要按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的根本保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矛盾能够在统筹协调中获得解决的根本政治基础。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因而,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都必须也只能在法制范围内实行。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决不允许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任何特权。遵循这样的根本原则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结构和实践模式,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同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干部人事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健全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倡导诚信友爱,并由此入手,使人的自身发展逐步走向全面、和谐,不断塑造互帮互助、融洽相处的新型主体。诚实守信,是从道德层面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的基础所作的一个重大科学规定。只有诚实守信,社会个体才具备实现自身发展、全面和谐发展的道德前提。只有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社会群体间才能形成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的共识,才能有效汇集解决社会问题、应对自然挑战的巨大合力;也只有在全社会造成诚信友爱的良好氛围,人们才能正常交往,才能融洽相处,社会才能在安定有序中不断实现和发展人民大众的共同的整体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针对当前实际,牢牢抓住诚信道德建设这个由个体自身和谐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现实切入点。 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自觉统一、和谐相处,切实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文明发展道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自觉地把自身的位置从自然界“之上”、“之外”,真正调整到自然界“之中”,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牢固确立起自然—人—经济—社会的整体价值观,自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毛邓三重要思想概论试题和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37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在( B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的问题是( D )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3.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 A) A.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B.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小康 C.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D.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4.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是( C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B )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6.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A)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D ) A.利用 B.保护 C.限制 D.赎买 8.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B ) A.从特征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 B.从目标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 C.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D.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9.邓小平曾经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 D )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体和核心是( A) A.改革开放 B.经济建设 C.四项基本原则 D.自力更生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B )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毛邓三复习总结(1—11章)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P1、P5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 3、怎样正确把握“毛邓三”各自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P11—P27 4、怎样正确把握“毛邓三”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P11—P27 5、怎样正确把握“毛邓三”各自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11—P27 6、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P28—P34 7、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P8、P32 8、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33 9、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P33 10、新时期进步原因?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3.1945~1959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阶段。进一步剔除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找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进行探索。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 答: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P37 2、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哪些新的贡献?P39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P41 4、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P43 5、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P45 1.所谓理论精髓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又体现最本质的东西。正是由于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2.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十六大依赖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精神。 6、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P46 7、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P47 8、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P50 9、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要走自己的路?P51 10、结合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谈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思想路线,它包括: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实事求是有重大的意义: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意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上,只要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就会取得进步和发展。如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坚持了实事求是,才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使得革命根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