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格曼乙酯与硝基乙烷在不同碱催化下的迈克尔加成反应

哈格曼乙酯与硝基乙烷在不同碱催化下的迈克尔加成反应

哈格曼乙酯与硝基乙烷在不同碱催化下的迈克尔加成反应
哈格曼乙酯与硝基乙烷在不同碱催化下的迈克尔加成反应

用固体碱催化Michael加成反应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2212213;修回日期:2003205215 基金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920009) 文章编号:100421656(2003)0620847202 用固体碱催化Michael 加成反应的研究 徐景士,王红明,陈慧宗 (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江西南昌 330027) 关键词:固体碱;催化;M ichael 反应中图分类号:O62117 文献标识码:A 用固体碱催化Michael 加成反应已有报道[1]。 本文报道用K 2O/γ2Al 2O 3和用微波法制备的K F/ γ2Al 2O 3、MgO/γ2Al 2O 3、MgO/NaY 作为催化剂催化 某些Michael 反应。产物的编号如下: CH 3 C O CH CH CH 3 CH 2 CHO C O OC 2H 5 CH 3 C O CH CH CH 2 CN C O OC 2H 5 CH 2CH 2 CN CH 2CN A B C 1 实验部分 将所用γ2Al 2O 3、NaY 分子筛分别研磨并过(100目)筛,与干燥的MgO 、K F 按一定比例混合研磨混合均匀,分别置于微波炉中加热20min 。一定量的K NO 3与上述粉末混合研磨均匀,置于马弗炉中在737K 焙烧3h 。 100ml 的三颈烧瓶中加入8ml 无水乙醇和1g 催化剂,按等物质的量加入两种反应物,反应温度80℃,一定时刻取样用气相色谱分析(FI D 检测,归一法定量)。 产物B 的分离:反应一定时间后,过滤,取滤液在常压下蒸干2/3的溶液后在余液中加入足量水,有大量晶体析出,静置过夜,过滤,晶体用无水乙醇重结晶。产物归属如下: A :(N o.11708)黄色固体,m.p.93~95℃,IR (K Br )ν:296014,293118,287511(C 2H ),173213,170914,168014(C =O ),145517,133712(C 2H ). B :(N o.11076)白色晶体,m.p.106~108℃,IR (K Br )ν:299014,296313,283512( C 2H ),225011(C ≡N ),173713,170515(C =O ),146412,145114(CH 3),137016(CH 3). C :(N o.5187)无色液体,IR (K Br )ν:297814,293518,287715(C 2H ),225117(C ≡N ),144613,137917(C 2H ). 2 结果与讨论 211 Michael 催化反应 表1为K 2O/γ2Al 2O 3、K F/γ2Al 2O 3和MgO/γ2Al 2O 3催化Michael 反应的结果,产率均达85%以上,特别是乙酰乙酸乙酯与巴豆醛反应生成产物(A ),产率高达96%。并且能使在一般的碱性催化剂催化下不能发生Michael 反应的乙腈能与α,β2不饱和腈发生加成反应,产率,均可达85%以上,乙腈和丙烯腈的反应产率达89%。 表1 K 2O/γ 2Al 2O 3、K F/γ2Al 2O 3和MgO/γ2Al 2O 3催化M ichael 反应的结果 T able 1 Several M ichael reactions catalyzed by K 2O/γ2Al 2O 3、K F/γ2Al 2O 3and MgO/γ2Al 2O 3 Reactants Catalyst React time/h Product Y ield/%A +D K 2O/γ2Al 2O 312E 96A +C K 2O/γ2Al 2O 312F 85B +C K 2O/γ2Al 2O 312G 89A +D K F/γ2Al 2O 312E 82A +C K F/γ2Al 2O 312F 72B +C K F/γ2Al 2O 312G 79A +D M gO/γ2Al 2O 312E 89 A +C M gO/γ2Al 2O 324— —B +C M gO/γ2Al 2O 3 24 —— Reaction tem perature :80℃ 表1显示了MgO/γ2Al 2O 3对乙酰乙酸乙酯与 第15卷第6期2003年12月 化学研究与应用Chem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V ol.15,N o.6 Dec.,2003

迈克尔加成反应初步

中国地质大学 姓名:孙旭 班级:031111 学号:20111004203

迈克尔加成反应的初步认识 摘要本文从Michael 反应的发展、反应范围、反应条件、反应历程、反应区的选择性简要叙述Michael addition reactions。 关键词Michael addition reactions 反映的发展 Michael反应是美国化学家Arthur Michael于1887年发现的。早在1883年,Komnenos等人已经报道了第一例碳负离子与α,β-不饱和酯的共轭加成反应 。但是,直到1887年Michael发现使用乙醇钠可以催化丙二酸二乙酯与肉桂酸乙酯的1,4-共轭加成,对该类反应的研究才得以真正发展。此后Michael又系统地研究了各稳定的碳负离子与α,β-不饱和体系进行的共轭加成反应,并在1849年报道了缺电子炔烃也可以

与碳负离子发生类似的反应。几十年来,化学工作者对本反应在有机合成的研究不断深入,反应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本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用途广泛,有些合成路线复杂、难以合成的化合物,通过本反应可一直被许多具有药理性的物质和天然产物,所以,近年来,对这个仍具有一定生命力的反应的研究十分活跃。 Michael反应是指在强碱作用下稳定的碳负离子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共轭加成反应。因此该反应也可以被称为Michael加成反应或者Michael缩合反应,在该反应中可以生成碳负离子的底物被称为Michael 给体,带有与拉电子基团共轭的烯烃或炔烃底物被称为Michael受体,反应产物也被称为Michael加成产物。现在人们把任何带有活泼氢的亲核试剂与活性π-体系发生共轭加成的过程统称为Michael反应。 反应历程及机理 碳-碳双键上有吸引电子的取代基时,其亲电性减弱而亲核性加强,能够接受亲核试剂的进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