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域文化作业1范文

地域文化作业1范文

地域文化作业1范文
地域文化作业1范文

1.单项选择:

在“闽中四先生”中,()最为重要。

陈襄

郑穆

陈烈

周希孟

()年画则往往与乡间民俗结合在一起,如李福记堂印制的《累积资金》图,以墨、绿、黄、红四色套版印制。

泉州

漳州

福安

福鼎

由于()对闽学有重要贡献,人称他为“闽学干城”。

蔡元定

黄干

陈淳

真德秀

清代福建最著名的两个画家为()

上官周、华嵒

上官周、黄慎

华嵒、黄慎

翁陵、华嵒

清代( )主持的《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一部类书,共一万卷。

陈梦雷

李光地

林侗

明代晋江人( )的《国史唯疑》,通记历朝人物遗事,后半卷专记闽事,可补史传不足。

郑鸿逵

王忠孝

黄景昉

谢杰

今人改编整理的《贻顺哥烛蒂》是()

莆仙戏

闽剧

高甲戏

梨园戏

刘念兹在《南戏新证》中指出,()剧本之多,“全国以至全世界,还没有别的剧种可以与之相比。它是迄今收藏世界戏剧艺术作品最丰富的一个图书馆和博物馆。”

莆仙戏

闽剧

芗剧

梨园戏

傩舞是一种()表演的舞蹈,流行于闽北地区。

宗教

甩彩球

头戴面具

北宋时,()成为国际贸易港,被称为“涨海声中万国商”,与三十六个岛国有贸易关系。

福州

漳州

泉州

厦门

在台湾十八个地方戏曲中,()是唯一产生于本土的剧种,它发祥于台湾宜兰县,源自闽南的锦歌,经过台湾艺人不断加工、提高,终于成为完整的大戏,后又由台湾传入闽南。

高甲戏

歌仔戏

梨园戏

竹马戏

明永乐五年(1407年),明成祖朱棣降旨保护伊斯兰教,他颁发的保护穆斯林和清净寺的《敕谕》碑刻,至今完好无损地嵌置于()北墙壁上。

邵武清真寺

福州清真寺

厦门清真寺

泉州清净寺

()历经八百多年而保存完备,殿宇飞檐交错,门廓壁上浮雕精美绝伦,殿内盘龙石柱,彩绘描金,集宋元明清建筑、绘画、雕塑、书法艺术于一炉,有“闽南故

泉州东岳行宫

德化石壶殿

惠安青山宫

龙海白礁慈济宫

福建的高道和一些道教研究者撰写了许多内容丰富庞杂的道家书籍不少还收入《道藏》。著名的如( )的《周易参同契注》、《同易参同契考异》。

吕惠卿

林希逸

朱熹

李贽

()是元代福建颇有名气的作家,被称为元四大家之一,其诗歌理论著作为《诗法家数》。

黄镇成

杨载

洪希文

林泉生

近代福建作家()的诗歌理论将论诗与时事政治紧密相联,其《射鹰楼诗话》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彻底改变了以往诗话回避现实的状况,大大提高了诗话的社会地位和文学地位。

张际亮

梁章钜

谢章铤

林昌彝

《云笈七签》卷二十七《洞天福地》载()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中的“第十六洞天”,名“真升化玄洞”。

太姥山

霍童山

武夷山

冠豸山

泉州拓庆寺沙门静、筠二师于南唐中主保大十年(952年)合撰的()二十卷,为禅宗现存最古的灯史。

《高僧传》

《释门正统》

《宋高僧传》

《祖堂集》

唐五代福建作家()对律赋的领域有新的开拓,其《江南春赋》虽写江南秀色,却能针对时事抒情,打破了诗赋的常规,赋中“今日并为天下春,无江南兮江北”是传诵一时的名句。

王棨

郑良士

江文蔚

陈诩

唐五代福建作家(),《全唐诗》收其诗267首,亦长于赋,其诗歌理论著作《雅道机要》力主“磨炼”成诗,实为中晚唐苦吟诗人创作方法的总结。

徐寅

黄滔

2.多项选择:

福建北连浙江,南接广东,西临江西,这几个邻域的文化长期对福建渗透,通过()在周边地区产生了很大影响。

交通往来

人口迁移

经济贸易

互派官吏

惠安石雕的种类有()。

圆雕

浮雕

沉雕

影雕

福建画家外出的途径主要有()。

应选

游历

任官

流寓

闽西山歌主要有()。

客家山歌

龙岩山歌

“南剑三先生”指的是()。

杨时

罗从彦

李侗

刘勉之

福建山歌最有代表性如()。

闽西山歌

闽北山歌

莆仙山歌

闽中山歌

福建有许多道教或与道教有关歌谣,主要表现在()。

道士做斋醮法事(也称做道场)时的说唱

对各类神祗的赞颂

迎神活动时唱的歌谣

对道士的描绘

保存至今最古老的福建方志,是宋代的()。

《三山志》

《仙溪志》

《临汀志》

《闽都记》

福建宗教中道禅合混的主要表现形式为()。

理论混为一谈

在打蘸拜忏等表演活动中杂混

在服饰上不分

福建刻书业的发达,对福建作家产生的积极影响如()、由此培养了一批文化人。

使福建文人有条件更好地习书

使福建文人的集子得以刻印而不至于散失湮没

促进了福建文化积累

增加了福建文人经济收入

3.是非题:

高甲戏传流剧目约600多个,大部分来自民间传说。()

正确错误

寿山石雕在1500年前就已问世,南朝墓葬中出土的寿山石雕“卧猪”形象逼真,雕工简朴。()

正确错误

家族、同乡、师生之间的承承相袭,有时青出于蓝,由此形成各类流派,是福建画家勇于创新的特点之一。()

正确错误

南音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文化最丰富和最完整的乐种,被称为“活的音乐历史”和“音乐化石”。南音不仅是唐末五代燕乐杂曲的遗响,还可从中探寻到宋代南戏的声腔,甚至可以从中找到在戏曲史界已无法寻觅的海盐腔、早期弋阳腔、青阳腔及昆山腔、二簧腔的音调,堪称绝响。()

正确错误

福建不少戏曲唱做俱佳,其表演程式和科步动作,具有很强的舞蹈性,因此福建舞

正确错误

闽学家们注重烦琐的文字训诂和名物的考证,认真注释书中典故,注释经书时完全忠实于原作。()

正确错误

宋代,伊斯兰教在泉州很活跃,这与穆斯林人数急增有关。()

正确错误

福建小说不发达,与语言这个构成小说最基本的要素关系极为密切。福建方言不但在语音上、还在词义上与传统书面语言差距极大,无法写成书面语言,而小说中最丰富形象的语言往往在这些土话俚语之中,这不能不说是福建小说家的一个悲剧。()

正确错误

没有哪一个省的穆斯林来源有福建这么广泛。()

正确错误

福建史学兴盛的原因,除了刻书业发达、重科举、读书蔚然成风、教育普及等原因外,还在于福建地处一隅,战乱较少波及,书籍相对保存完好,不少闽人以藏书为乐,使史学家有书可查。()

正确错误

我国回族族居情况,大都是“大分散,小集中”,回族虽然散布在各地,但其聚居点比起其他地区来说是小集中。福建的回族族居却仅见大分散,难见小集中。()

正确错误

“庙多神多道士少”是福建道教的主要特点之一。()

正确错误

“立雪程门”,讲的是宋代崇安人游酢、将乐人邵雍受业于程颢、程颐的故事。()

福建的蛇崇拜沿续至今,到今天福建还有不少地方保留崇蛇习俗。( )

正确 错误

从影响上看,闽学曾由地域性上升为全国性并成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正宗思想。( )

正确 错误

黑龙江地域文化作业一

填空题 1、黑龙江省事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土地面积( 47 )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 6 )位。 2、黑龙江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木材蓄积量)和(木材产量)均居中国之首。 3、黑龙江省现拥有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 24 )处,其中(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已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4、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已探明矿产资源131种,其中(石油)、(石墨)等资源位居中国第一。 5、在黑龙江斑斓多彩的历史中,(渤海文化)与(金源文化)是两座高峰。 6、2011年11月,赫哲族(依玛堪)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正式批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拓跋鲜卑所建立的(北魏王朝)连接着汉唐两座中国封建文明高峰,是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的第一个政权。 8、(洞穴)是鲜卑祖先所采取的住所形式。位属大兴安岭阿里河地区的(嘎仙洞)就是拓跋鲜卑祖先居住的“旧墟石室”。 9、鲜卑族人的“贵少贱老”的伦理习俗归向其(崇武)、(尚勇)的价值核心,这与其对祖先的崇拜情结并不矛盾。 10、鲜卑民族更是以法令的形式将族外婚固定下来,严格奉行(“十姓百世不通婚”)的原则。 11、作为渤海国的主体民族,(靺鞨族)是一个相当封建化的民族,这与其自建立至繁荣,始终与中原唐朝保持着良好的臣属关系息息相关。 12、目前已发现的渤海国墓葬中,较为典型的有三座,分别是(三陵坟二号墓)、(贞惠公主墓)、(贞孝公主墓)。 13、(佛教)堪称渤海国的国教,而道教在一定地区也有所流行,(萨满教)则是渤海国边远地区群众的民间信仰。 14、渤海国的文学形式主要有(散文)和(诗歌)。 15、目前,记录女真文字的资料主要有(金石)、(墨迹)、(文献)。 二、简答题 1、流人文化的影响。 答:遣戍到东北的"流人",其中不乏高官犬吏、才子名流等,他们滴居在黑龙江,留下了许多佳句名篇、趣闻逸事,对黑土文化的传承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中原文化的重要传播者。"流人"曾创造了黑龙江文化方面的多项第一:张结彦的《域外集》称得上黑龙江第一部散文集;吴兆毒的《归来草堂尺牍》是黑龙江第一部书信集;程燥的《龙沙剑传奇》是黑龙江第一部戏剧剧本;张绪彦还发起成立了黑龙江第一个诗社――"七子诗会"。此外,流人还广泛参与方志与笔记的撰述,如方拱乾所著《宁古塔志》、吴振臣所著《宁古塔纪略》、张结彦所著《宁古塔山水记》、杨宾所著《柳边纪略》、英和所著《龙沙物产咏》、《龙江

深圳市福田电大doc地域文化平时作业答案

深圳市福田电大《地域文化》平时作业 级:专业:姓名:学号: 一、问答(每小题4分,共60分) 1、易中天认为深圳是“没有方言的城市”。您是否赞成这个观点?为什么? 深圳是“没有方言的城市”这个观点我也比较赞成,因为大批移民的蜂拥而至,使深圳成为一座没有方言的城市。而且深圳的情况与其他城市不同,深圳的移民是突发式的、浪潮般的和全方位的。不过眨眼工夫,五湖四海的各方移民,便以排山侄海之势蜂拥而来。移民人数,数十倍地多于本土居民,而且短时间内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族群。 2、谷牧所讲的不能再“睡”下去时什么意思?“醒”了是什么意思? “睡”下去就是指看不到问题,不知道解决广东体制问题的必要;“醒”了是指看到问题的存在,看到开势,觉得中央下决心解决广东的体制问题十分必要。 3、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纪念园有哪三组浮雕? 第一个浮雕墙为《春天的故事》,墙上用铜雕塑工程兵建设、打工一族、罗湖口岸外商等造型或场面,展示特区建立初期社会各界轰轰烈烈敢闯敢试建特区的历史画卷。第二个为《走进新时代》,通过盐田港、地王、义工、股票、骑行绿道等标志性建筑物、历史事件或人物形象,展示特区建设走进繁荣发展的新时代。第三个是《走向复兴》,通过和谐家园、抗击非典、西部通道、红树林等历史大事或代表深圳的人或物,表现深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深圳的生动图景和美好未来。 4、深圳什么时候提出“文化立市”战略?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2004——2005年间,深圳召开全市文化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工作会议,提出“文化立市”的战略,决定建设高品位文化——生态城市。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由城市战略的辅助性战略逐步上升为主导性战略。随后,深圳提出建设“两城一都一基地”,即“图书馆之城”、“钢琴之城”、“设计之都”、“动漫产业基地”的文化子战略。图书馆建设立足公共文化服务、钢琴之城瞩意高雅艺术发展、设计之都和动漫产业基地紧跟全球创意经济浪潮,这些都是文化发展战略的具体化。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推进政府从传统管制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型的服务体系,推出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理论空白,并为此积极付诸实践。 5、移民文化有哪些特点? 移民文化的特点有:1.民容性强;2.开创性强;3.竞争性强;4.商机意识浓厚 6、深圳有哪“十大观念”? 1.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2.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3.敢为天下先; 4.改革创新就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 5.让城市因热爱讳而受人尊重; 6.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7.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是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 8.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9.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10.来了,就是深圳人 7、深圳社区建设的“南山模式”有哪些主要做法?“盐田模式”有哪些主要做法? “南山模式”的主要做法是抓好“六个一”工作:确定“一个目标”,创建“六好十无两满意”的平安和谐社

2014年春季省开课程网络形考地域文化第1次作业

[第1题](单选题)流寓而定居湖南成为“湖南人”的(),开创了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理念、以理学为学术特征、内圣外王并重并致力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湖湘学统,成为“湖湘学派”的奠基者。 A.陶澍 B.朱熹 C.周敦颐 D.胡安国、胡宏父子 E.张栻 F.王阳明 [第2题](单选题)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湖南近代经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A.谭嗣同 B.贺长龄 C.魏源 D.陶澍 [第3题](单选题)激昂陈词“宇宙造成人体,原是要使人顶天立地,做出一番事业来……堂堂七尺之躯,不是与人当奴隶,当牛马的”的湖南人是 A.谭嗣同 B.魏源 C.王夫之 D.林则徐 [第4题](单选题)名列天下四大书院的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在()引领着全国书院的发展,使湖湘士人获得了文化的自信,为湖湘文化和湖湘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宋代 B.魏晋南北朝 C.清代 D.唐代 E.元代

[第5题](单选题)《史记》中载:“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其中所指的“崩于苍梧之野, 葬于江南九嶷”的古代圣人是 A.尧 B.舜 C.大禹 D.秦始皇 [第6题](单选题).以下作品不属于魏源撰写编辑的是 A.《海国图志》 B.《太极图说》 C.《筹鹾篇》 D.《筹漕篇》 [第7题](单选题) 明清之际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阶段,湖湘学人()是这个阶段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一方面,他是湖湘理学的继承者,他承传了两宋形成的理学型文化,并对理学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 批判;另一方面,他又是促进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先行者。 A.王夫之 B.王阳明 C.张栻 D.周敦颐 E.朱熹 F.胡安国、胡宏父子 [第8题](单选题) 1876年,湖南人()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出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 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人物。

地域文化网上作业参考资料.

单选题 (大洋洲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可与安阳殷墟、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相媲美。 (大洋洲遗址)的发掘再次证明,赣江流域曾有一支与中原商殷青铜文明有别的土著青铜文化。 (赣南)是明清时期闽粤移民的集中地和大本营。 (浒湾镇)是我国最大的刻板印刷基地之一。 (角山遗址)是我国至今发掘的中国古代最早的制造原始陶瓷的窑场。 (角山遗址)为目前所知江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商代窑炉。 (南丰)被称为“傩舞之乡” (青花)烧造成功,使景德镇瓷器在全国独占鳌头。 (吴城遗址)的发现,否认了“商文化不过长江”之说。 (吴城遗址)是目前我国长江以南地区规模最大、出土物最为丰富的商周文化遗存。 (西周)时期江西地方文化遗址密集出现 (弋阳腔)被称为后世高腔之祖 “崇仁学派”的开创者是(吴与弼) “鹅湖之会”的地点是(鹅湖寺) “浮梁歙州,万国来求”描述的是江西哪一种商品远销海外(茶叶) “浮梁歙州,万国来求”指的是江西历史上哪种商品(茶叶) “江西”得名于(江南西道) “江西”是以(长江)为座标而得名的? “江西诗派”的创立者是(黄庭坚) “江西填湖广”指的对象是(人口) “马祖”是指(道一) “牡丹一出,几令西厢减价”,“牡丹”指的是汤显祖的戏曲(《还魂记》) “傩”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 “人生自古谁元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诗句。 “四十八家药材行,还有三家卖琉黄”形容的是(樟树镇) “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是指(上栗) “样式雷”家族所从事的行业是(建筑业) “馀汗之水”是指(信江) “元诗四大家”中有(3)人是江西籍的。 《岛夷志略》的作者是(汪大渊) 《广舆图》的作者是(罗洪先) 《禾谱》的作者是(曾安止) 《集古录》的作者是(欧阳修) 《六一诗话》的作者是(欧阳修) 《十送红军》由(《送郎歌》)改编而来。 《宋史》中,有(86 )江西人有传记。 《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与下列江西哪位历史人物有关(徐稚)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 《新五代史》的作者是(欧阳修) 《舆地图》最早刊石于(龙虎山) 安源工人俱乐部成立于(1922)年。 八大山人是(朱耷)

《地域文化》考答案

《地域文化》网上形考任务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 (1/20)、雷州人对石狗的崇拜是 d)。(2分) ?A、自然崇拜B、祖先崇拜C、图腾崇拜D、神灵崇拜(2/20)、“淋罐”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c)。(2分) ?A、第五步B、第八步C、第七步D、第六步 (3/20)、“自梳女”是(a)地区的一种奇特婚俗。(2分) ?A、珠三角B、东江地区C、海陆丰D、韶关 (4/20)、广东( c)妈祖庙为省内最大的妈祖庙。(2分) ?A、汕尾B、珠海C、南沙D、澄海 (5/20)、客家人居住的房屋,多冠以“XX堂”,此即所谓“堂号”。这个堂号其实就是(a )。 (2分) ?A、姓氏标志B、家族标志C、行业标志D、籍贯标志 (6/20)、潮剧,又称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尤以( a)表现突出的地方戏曲。(2分) ?A、丑生B、武生C、花旦D、小生 (7/20)、根据专家的观点,“客家人”这一称谓,获得官方定称是在(b)。(2分) ?A、两汉时期B、明清时期C、两宋时期D、唐宋时期(8/20)、中国由北而南最大规模的“移民潮”发生在(b )代。(2分) ?A、秦B、宋C、唐D、汉

(9/20)、妈祖圣诞,也称“天后诞”,是在农历(a )举行。(2分) A、三月二十三日 B、三月二十六日 C、三月二十五日 D、三月二十四日 (10/20)、2007年,首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华侨文化项目是( c)。(2分) A、客家围龙屋 B、广州西关大屋 C、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D、潮汕百凤朝阳 (11/20)、“候茶”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 b)。(2分) ?A、第一步B、第四步C、第三步D、第二步 (12/20)、两晋,特别是东晋末年(约公元317年前后),是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原汉民南下大迁移,也是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波聚量,这被称为( d)。(2分) ?A、青徐流人B、乌衣南渡C、司豫流人D、衣冠南渡 (13/20)、在( d)的婚礼仪式中,保留传统“六礼”的内容较多,保持传统习俗的程式比较多。(2分) ?A、广府民系B、岭南少数民族C、客家民系D、潮汕民系 (14/20)、文白异读是( a)的特色。(2分) ?A、潮汕话B、壮侗语系C、广府话D、客家话 (15/20)、岭南画派“岭南三杰”指的是( c)。(2分) ?A、高剑父、高奇峰和关山月B、高剑父、高奇峰和林风眠C、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D、高剑父、高奇峰和黎雄才 (16/20)、珠江三角洲沿海居民所说的“黑胶绸”,实际是指()。(2分) ?A、夏布B、竹布C、薯莨布D、蕉布 (17/20)、在广州茶楼饮茶,注重的是( d)。(2分)

地域文化作业

★地域文化★ 一、填空题 1.汉明帝时期的明德马皇后著有《显宗起居注》,开创了(起居注) 2.隋唐时期的孙思邈对医药学做出了重大贡献,被后人尊称为( 药王 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 3.唐代就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繁盛时期,陕西出现了很多著名的画家, 马而著称于世,( 阎立本)创作了许多与政治事件有关的作品,( 张萱)善绘仕女宫苑鞍马,就 是仕女画的先导者。 4.王昌龄就是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出塞》、《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等诗,她的诗以三类题材 居多,分别就是( 《闺怨》)、( 《采莲曲》)与( 《西宫春怨》)。 5.最能代表颜真卿书法艺术的作品就是( 《多宝塔碑》)、( 《东方朔画赞碑》)与( 《颜家 庙碑》)。 6.杂剧《中山狼》的创作者就是( 周昉)。 7.主持建设泾、渭、洛、梅四大惠渠的水利学家就是( 李仪祉)。 8.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就是( 汉书)。 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一诗的作者就是( 王昌龄)。 10.《阿房宫赋》的作者就是有“小杜”之称的( 杜牧)。 11.我国现存的最长的七言唐诗就是韦庄的( 《秦妇吟》)。 12.陕北民歌中最著名的就是( “信天游”),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内蒙中则称为“爬山调”。 13.紫阳民歌类型多样,包括( 号子)、( 山歌)与( 小调)。 14.韩城( 四合院)民居被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二、名词解释 1.长安古乐 :即就是唐代宫廷的“唐大曲”,自唐朝至今已流传逾1300年,被音乐界称为“音 乐活化石”。 2.民俗文化 就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 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就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 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与传承性与变异性。 3.陕西农民画 陕西农民画源于民间,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构图简洁美观,注重色彩数量,追求强烈 的直观效果,乡土风情浓厚,内容健康朴实,给人积极向上的激情。采用白描形式,构图简洁而饱满,想象大胆 丰富;注重色彩对比,以大红大紫的色彩,夸张化的描述,追求强烈的直观效果,讲究装饰性;风格浪漫稚拙,怪

江苏地域文化第一次作业

附件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江苏地域文化 评阅教师 第一次任务 共四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第一单元江苏文化总论考核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江苏历史悠久,但江苏省的得名是在公元_1667_年。 2、按地理特征,江苏文化可分为__苏南__文化、_苏中__文化和_苏北__文化三种类型。 3.纵贯江苏八个省辖市的京杭_运河_把苏北、苏中、苏南文化紧紧地连在一起。

4.流经江苏的长江与黄海交汇,给__苏南__、苏北文化注入了开放、包容的元素。 5.得于水的滋润,江苏农业大部分地区以__水稻__为主,副业以淡水养殖为胜。 6.全国五大淡水湖,江苏得其二,其中___太湖___居第三位,__洪泽湖___居第四位。 7.连云港市云台山主峰高米,为___全省___第一高峰;宜兴市黄塔顶高米,为___苏南___第一高峰。 8.苏菜主要由__淮扬菜__、苏锡菜、南京菜、_徐州菜__组成,其中南北又各有差别。 9.江苏境内可分为三个方言区,即江淮方言区、吴方言区、_北方__方言区。 10.清康熙至嘉靖年间,__南京_ 丝织业全国首屈一指,被称为“云锦之乡”。 11.东汉五斗米道创始人__张陵____是沛国丰(今徐州丰县)人。 12.老字号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___文化___现象。 13.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凿,__扬州成为全国的水运和造船中心。 14.苏南地区利用江南的气候条件,在__清___代已开始试种双季稻,一年三熟。 15.宋代时,人们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形容__苏杭地区的繁荣程度。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吴文化 吴文化,是以春秋时期建都无锡梅里(今无锡梅村一带)的吴国为基本形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以目前太湖附近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中心地带的文化圈。 2.金陵八家 金陵八家是指:龚贤、樊圻、吴宏、邹喆、谢荪、叶欣、高芩、胡慥八人,其中成就最高者为龚贤。 3.维扬文化 取名于南北朝诗人庾信《哀江南赋》中的名句“淮海维扬,三千余里”,明代曾置维扬府,后改为扬州府,又有“淮左名都”之称,以扬州、泰州为中心地带。 4.徐淮文化 也称“楚汉文化”,以项羽西楚王国和西汉王朝巍巍雄风为地域文化的标志,主要指今徐州、淮阴、宿迁三市为中心的文化圈。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省树银杏树和省花茉莉花的象征意义。 银杏为江苏的省树,茉莉花为江苏的省花。省树、省花不仅是江苏省的

国家开放大学地域文化作业一与答案

平时作业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黑龙江省事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土地面积()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位。 2、黑龙江省资源丰富,()、()和()均居中国之首。 3、黑龙江省现拥有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处,其中()自然保护区已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4、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已探明矿产资源131种,其中()、()等资源位居中国第一。 5、在黑龙江斑斓多彩的历史中,()与()是两座高峰。 6、2011年11月,赫哲族()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正式批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拓跋鲜卑所建立的()连接着汉唐两座中国封建文明高峰,是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的第一个政权。 8、()是鲜卑祖先所采取的住所形式。位属大兴安岭阿里河地区的()就是拓跋鲜卑祖先居住的“旧墟石室”。 9、鲜卑族人的“贵少贱老”的伦理习俗归向其()、()的价值核心,这与其对祖先的崇拜情结并不矛盾。 10、鲜卑民族更是以法令的形式将族外婚固定下来,严格奉行()的原则。

11、作为渤海国的主体民族,()是一个相当封建化的民族,这与其自建立至繁荣,始终与中原唐朝保持着良好的臣属关系息息相关。 12、目前已发现的渤海国墓葬中,较为典型的有三座,分别是()、 ()、()。 13、()堪称渤海国的国教,而道教在一定地区也有所流行,()则是渤海国边远地区群众的民间信仰。 14、渤海国的文学形式主要有()和()。 15、目前,记录女真文字的资料主要有()、()、()。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36分) 1、流人文化的影响。 2、军垦文化的影响。 3、知青文化的影响。 4、简述俄罗斯文化对黑龙江文化影响的表现。 5、黑土文化对文化意识的贡献。 6、简述鲜卑民族的崇尚与禁忌。 7、简述渤海国的建制。 8、简述金源文化及发展时期的表现。 9、简述满族文化。 三、论述题(共35分)

地域文化作业 1 一

地域文化作业1 一、填空题1、艺术,饮食,生产方式,制度2、夏历3、函谷关,武关、陈仓大散关、萧关4、轩辕黄帝陵墓陕甘宁边区二、名词解释:8、母系9、阿房宫5、华清池6、关中平原7、 1、地域文化: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地域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2、三秦:春秋战国时因陕西是秦国治地,故后人将陕西简称“秦”;将横贯陕西中部的主要山脉称“秦岭”;将渭河平原称“秦川”。陕西还称“三秦”, 3、半坡遗址: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1953 年发现于陕西西安东郊半坡村。遗址有公共墓地、居住区、制陶器窑场,出土大量石器、骨器、陶器等生产、生活用具。彩陶花纹以动物形象为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列举题1、列举秦汉时期关中修建的水利设施。(1)、战国时期郑国渠;(2)、龙自渠。西汉关中灌渠的穿凿,以龙首渠较早,约在汉武帝元狩到元鼎年问。(3)、六辅渠。六辅渠足武帝元鼎六年由左内史倪宽主持兴建.为六条辅助性渠道的总称。(4)、白渠。西汉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增建新渠.(5)、成国渠。指西汉时新建的关中地区另一重要农田水利工程。 2、列举十处三秦文化遗址(地点、名称)黄河文明——半坡遗址(西安);炎黄始祖——黄帝陵(黄陵);皇家温汤——华清池遗址(临潼);千古一宫——秦阿房宫遗址(西安);六合一统——秦兵马俑遗址(临潼);人文荟萃——碑林文化遗址(西安);千年古刹——大雁塔文化遗址(西安);两帝合陵——乾陵(乾县);固若金汤——西安明城墙遗址(西安);晨钟暮鼓——钟楼、鼓楼(西安)。 3、列举三秦的四大关隘(地点、名称)答:陕西中部的北萧关、南武关、西散关和东函谷关被称为秦地四大关塞。(1)、雄踞于关中西北、六盘山下的萧关,其故址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30 里处。(2)、武关坐落在今丹凤县城东约80 里的谷涧间。(3)、散关也称大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位于秦岭北侧今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4)、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北30 里处的王垛村。 4、列举四个与华山有关的神话传说。1、沉香劈山救母;3、巨灵劈山;2、金庸华山论剑;4、萧史与弄玉吹箫引凤; 5、赵匡胤一陈抟博台对弈。 四、问答题1、三秦方言形成的文化背景是什么?答:“三秦”得名源于项羽分封诸侯,让秦的三个降将分治秦之故地:章邯为雍王,领有咸阳以西;司马欣为塞王,领有咸阳以东;董翳为翟王,领有陕陌以西。“三秦”即由此得名。 现陕西所辖的陕南陕北过去不属于秦地,陕南在秦巴山区,受蜀鄂文化影响比较大,语言和习惯都比较接近。陕北处黄土高原,和黄河流经的宁夏内蒙和山西许多地域接壤,它们的人情风俗,语言习惯没有多大差别,所以,两地使用的语言,和三秦的关中相比,有写字的发音和词意差距相当大,三秦同属关中位置,受地域文化,特别是古语影响比较大,更为奇特的是,这里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所以方言解释就令人寻味。三秦方言中,有些是完全的古语,有些是把字的发音地方化,还有些是完全的方言,其中有些方言,想找到比较合适字表达其意也很难,有些则是反语或是反意。但是,三秦的中心长安,曾有十三个王朝建都,那个时候上至皇帝,下到黎民百姓,再加国外使节,都讲关中话,三秦的语言就相当于现在普通话,有一千多年的官方语言经历,流传范围广,使用人口多,在关中语言不是普通话的今天,解释和回味三秦的方言,就更有意思了。方言不是通用语,但是表述很具体,很形象生动,又是传统的习惯用语,直到今天,进入八百里秦川,方言依然是秦人语言交流的一个重要部分。讲方言有一个前提,首先要讲陕西话,如果用普通话,就很难讲,很难说出,很难表达意境,尤其字的发音,发音变字意变,味道就更变了。用方言,还需要注意用语环境,和使用对象,不然就会不达意,出笑话,如:“好”--- 赞美,孩子把东西损坏了,大人说“好么”。这里的好,实际是不好;又如:“歹”--- 不好,但是有许多地方,不好不用歹,好的表述又用歹,歹得很,就是好得很。方言中形容词最多,可以鲜明地说明问题,比喻词次之,形象地表达出了相像,动词表现的都很具体,时态词用的很严谨,常用词在日常用语中又很生动,还有一些古语表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古韵,有些字的不同发音又显得变化多端,基于这些特点,陕西方言有旺盛生命力,讲起来简洁既,听起来生动,谝起来诙谐,理解起来容易,显得有特色,有魅力,很传统,至今,代代沿用,流传不息。 2、简述三秦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思想特征。答:三秦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思想特征表现在:(1)以人文为主导的天人合一思想;(2)纳异进取的开放精神、讲功利的文化心理;(3)求实尚孔的原朴风气,酷爱传统文化的怀古心态。 3、简要介绍一处唐代的陕西文化遗址。答:圣母寺遗址是文物部门在包西铁路蒲城段勘探出来的,寺庙面积目前已

江苏地域文化第三次作业参考答案

《江苏地域文化》第三次形考(大作业)(占课程总成绩30 %) 1苏中文化主要以平原水文化为基础,广陵__B____文化为补充。 A 大运河 B 山 C 平原 D 湖泊 2淮安青莲岗文化遗址为江淮地区__C____氏族社会繁荣阶段文化的典型代表。 A 农业 B 古黄河 C 母系 D 父系 3江苏泰兴市取___B_____,五业兴旺之意命名。 A 泰州 B 国泰民安 C 泰县 D 泰然兴起 4南通博物苑为晚清状元___C___于1905年创办。 A 冒辟疆 B 胡长龄 C 张謇 D 胡瑗 5泗洪县__B____镇发现的“下草湾遗址”,表明距今约5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逐水而居。 A 太平 B 双沟 C 临淮 D 上塘 6宿迁市为全国唯一拥有___D___两大天然淡水湖的省辖设区市。 A 骆马湖、邵伯湖 B 洪泽湖、高邮湖 C 骆马湖、云龙湖 D 洪泽湖、骆马湖 7连云港市孔望山摩崖造像,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__A____石刻。 A 佛像 B 摩崖 C 雕像 D 造像 8连云港的___B___被誉为“江苏的张家界”、“连云港的九寨沟”。 A 云台山 B 渔湾 C 东海 D 连岛

9江苏柳琴戏,是流行于省辖设区市__C____及周边地区的江苏主要地方戏剧种之一,已有200多年历史。 A 宿迁 B 盐城 C 徐州 D 连云港 10江苏__C____市沿海滩涂上建有野生麋鹿和丹顶鹤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东方湿地之都”。 A 连云港 B 南通 C 盐城 D 淮安 11苏北文化,指以项羽建立西楚王国和刘邦建立西汉帝国所体现的巍巍楚汉雄风为基础,连云港、盐城海洋文化为补充的地域文化。 正确答案:盐城 12用扬州方言演讲,流行于以扬州为核心的江苏北部和南京、镇江、上海等地的的一种曲艺形式被称为扬州评话 正确答案:扬州评话 13江苏省泰州白马庙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诞生地。 正确答案:泰州 14淮阴区为淮安市最早的行政建制,因地处淮河南岸而得名。 正确答案:南 15宋代,因狼山上岩石多呈紫红色,遂又称之紫琅山,后紫琅成了南通的雅称。正确答案:南通 16“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是刘邦的诗。 正确答案:刘邦 17 泗阳县被誉为杨树之乡,森林覆盖率高达%,在全国平原地区独占鳌头。

黑龙江电大《地域文化》平时作业(四)参考答案

平时作业四 一、填空题 1、1935年萧红的长篇小说(生死场)和萧军(八月的乡村)的出版,标志着东北作家群的正式出现。 2、日伪时期,东北作家群在小说创作中,有大量揭露日伪黑暗统治、表现人民反抗斗争的作品,代表作家有(萧红)、(萧军)、(白朗)、(罗烽)。 3、东北作家群创作的主要特点是(抗日救亡的呐喊)和(故土原乡的思恋)。 4、韩乃寅的长篇小说(《天荒》)、(《苦雪》)、(《泪祭》),被称为北大荒“知青三部曲”,总题名为(《远离太阳的地方》)。 5、东北光复后,诗歌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主要龙江作家的作品有(李熏风)的长篇叙事诗《聚宝盆》、鲁琪的(这就是爱情)等。 6、新中国成立后当之无愧的第一批龙江乡土诗人是(王书怀)、(刘畅园)。 7、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哈尔滨共刊行过俄文期刊多达400余种。其中(《哈尔滨快报》)及其继承者(《青年俄罗斯报》)首开哈尔滨俄侨文学的先河。 8、1920-1925年,哈尔滨共有20余种纯文学或与文学有密切关系的俄文杂志,主要有(《远方》)、(《俄国评论》)、(《尖塔》)、(《远东蓝杂志》)。 9、1926年,(“邱拉耶夫卡”)社成立,这是一个由在哈尔滨本土成长起来的俄侨青年诗人组成的文艺团体。 10、(俄侨文艺团)的成立和发展标志着哈尔滨俄侨文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繁荣盛景。 11、1899年,(俄国中东铁路俱乐部)在和哈尔滨田家烧锅建成,这一事件被称为“清代哈尔滨有电影设施和活动的开始”。1902年,俄国人(考布切夫)在哈尔滨道里中央大街与十二道街交口处建立了黑龙江第一家电影院。 12、黑龙江有文字记载的曲艺活动始于(金代)。 13、现代意义上的冰灯观赏,始于1963年2月哈尔滨市(兆麟公园)举办的首届冰灯游园会。 14、被称为“中国雪乡”是黑龙江牡丹江长汀镇的(双峰林场)。

地域文化网上作业答案

宜春广播电视大学 (徐小可)整理2013.10 6447地域文化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道试题,共 80 分。) 1. 最晚至(B ),赣地的古老方国不复存在。 B. 公元前6世纪 2. 确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的年代是( C )年。 C.1993 3. 浔阳陈崇家族创办的东佳书堂创办于( C )年间。 C.唐昭宗 4. 贯穿汤显祖 临川四梦”的观念是(A )A.情 5. 被称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是(A ) A.晏殊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部土地法是( A )A.《井冈山土地法》 仙人洞下层与(B )是同属于一个的文化遗存 B.吊桶环中层 吊桶环遗址的一项惊世发现是(B ) B.野生稻 西汉末年,王莽改制后,豫章群更名为( A ) A.九江郡 安史之乱后,进入江西的中原移民主要集中于( A ) A.赣北和赣东北 隋唐时期,有 求官到长安,求佛到( B ) ”之说 B. 江西 《宋史》中,有( B )江西人有传记。 B. 86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C ) C.鄱阳湖 开后世诗话先河的诗学理论著作是( A ) A.《六一诗话》 仙人洞下层与(B )是同属于一个的文化遗存 B.吊桶环中层 西汉初年设立豫章郡下辖多少个县( B ) B. 18 被一些学者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是(C ) C.汤显祖 大洋洲遗址位于(B ) B.新干 傩”最早起源于( A ) A.原始社会 二、判断题(共 10道试题,共 20分。) 1. 江西约三分之二的村庄建于明清时期。 正确 2. “人才之盛,遂甲于天下”是明朝人对江西的美誉。 错误 3. 明清时期,江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民间戏剧形式。 正确 4.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作者是江西诗人杨万里。 正确 5. 江右王门的思想特色是信守师说、深受禅学浸染。正确 6. 朱熹哲学以理”作为最高哲学范畴。正确 7. 第一次提出 井冈山精神”这一概念的是周恩来。 错误 8. 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是三清山。错误 9. 毛泽东在井冈山撰写了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 错误 10. 仙水岩崖墓出土纺织品可能已使用了染色技术。 正确 6447地域文化_0002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道试题,共 80 分。) 1. 唐代江南西道所辖州数为( C )个 C.8 个 2. 《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与下列江西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D.徐稚 3. 铜岭遗址开采的从商代中期一直延续到( B ) B.战国时期 4. 被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称为中国 17世纪百科全书的是( B ) B.《天工开物》 5. 要求南丰人 传傩以靖妖氛”的人是( B ) B.吴芮 6. 南宋时期,江西共开办书院( D )所。D. 82 7. 江西历史上第一人杰、民间号为 番君”的是(B ) B.吴芮 仙人洞人的经济活动以( C )为主C.狩猎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地域文化第一次作业D卷+答案

第一次作业D卷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4分,共80分) 1、国内发现最早的斜织机构件发现于() A、凤凰山墓 B、仙水岩崖墓 C、昌邑战国墓 D、三星堆 2、仙水岩崖墓遗址出现了何种音乐器材() A、筝、扁鼓 B、锣、扁鼓 C、筝、锣 D、.筝、三弦琴 3、战国粮仓遗址位于() A、吉安 B、南昌 C、新建 D、新干 4、战国粮仓遗址代表了江西文化与()的关系。 A、吴越文化 B、湖湘文化 C、荆楚文化 D、闽粤文化 5、永嘉之乱后,进入江西的中原移民主要分布在() A、浔阳郡 B、豫章郡 C、松滋郡 D、庐陵郡 6、()是明清时期闽粤移民的集中地和大本营。 A、赣南 B、赣中 C、袁州 D、赣北 7、春秋战国以前,江西境内的主要居民是() A、夷族 B、畬族 C、汉族 D、百越族 8、江西纯客家人县有()个。 A、9个 B、10个 C、11个 D、12个 9、“心学”的创立者是() A、陆九龄 B、朱熹 C、陆九渊 D、周敦颐 10、“崇仁学派”的开创者是() A、吴与弼 B、陈献章 C、颜钧 D、欧阳修 11、晚唐有民谚“筠袁赣吉,脑后插笔”,其中“筠”是指当今() A、高安 B、上高 C、宜春 D、新余 12、江西“讼风”最盛的时期是在() A、唐宋 B、宋明 C、元明 D、明清 13、明初被朱元璋称赏的铁冠道人是() A、周颠 B、彭莹玉 C、张中 D、张三丰 14、嘉靖时期极受明世宗宠信的江西道士是() A、李孜省 B、李自然 C、李日芳 D、邵元节 15、成化时期获明宪宗宠信的江西术士是() A、李孜省 B、李自然 C、李日芳 D、邵元节

16、仙人洞人的经济活动以()为主 A、种植 B、采集 C、狩猎 D、打渔 17、仙人洞下层与()是同属于一个的文化遗存 A、吊桶环下层 B、吊桶环中层 C、吊桶环上层 D、仙人洞上层 18、仙人洞遗址最早发掘于()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19、据现有考古资料,商方化南渐至赣境地区最迟在() A、夏代晚期 B、商代早期 C、商代中期 D、周代早期 20、吴城方国文明进入兴盛时期是在() A、商代早期 B、商代中期 C、商代晚期 D、周代早期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西周中期,赣境内只有人个受命于中央王朝的地方政权。() 2、仙水岩崖墓出土纺织品可能已使用了染色技术。() 3、在江西地区已发现的10余处春秋战国时期遗址中,很少与楚文化有密切关系() 4、对江西人口构成影响深远的三次战乱是永嘉之乱、安史之乱和元末红巾军起义() 5、江西不是南宋政权的主体政区。() 6、唐末至明清,江西经济文化地位的提升,与全国交通格局的变化有关() 7、江西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中心地区之一() 8、明朝饶州儒士朱季友被永乐帝骂为“儒之贼”。() 9、提出“儒、释、道”3教“原无分际”的是何心隐。() 10、公元前14世纪江西地区商业活动开始形成并得到初步发展。() 第一次作业D卷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4分,共80分) 1—5BADCA6—10ADBCA 11—15 ABCDA16—20 CBBCC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5 ×√××× 6—10√√√×√

平时作业2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概论) 平时作业(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封于管、蔡、霍三国,以监视商纣王族等大批殷商遗民的聚居 2、姜太公除了拥有赫赫战功外,还有军事著作《六韬》流传于世。 3、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己知彼知,百战不殆”的作战指导原则。 4、《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兵书》、《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今存本共有13 篇。 5、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统一天下的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 6、《守城录》是中国军事史上的第一部城池防御专著,它集前代防御理论之大成,并开创了冷火并用时代城市防御理论的先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城市防御理论。 7、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戚继光到义乌、金华募兵。经过严格训练,一支3000多人的新式军队建立起来,战斗力强悍,被称为“戚家军”。 8、鲁班复姓公输,名般。因为他是鲁国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所以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9、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10、《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是古代劳动人民和数学家在长期生产斗争中运用数学知识的结晶。 11、何承天制定的《元嘉历》第一次采用定朔来安排历日,这在当时是一个大胆而可贵的尝试,对以后天文历法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2、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一部规模宏大、丰富多彩的农业科学专著。全书共10 卷,92篇。 13、王祯是元代最杰出的农业科学家和机械设计制造家。 二、单项选择(下面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周武王与姜尚率军大举伐纣,与商军展开战略大决战的地方是(B ) A、朝歌 B、牧野 C、孟津 D、鹿台 2、孙武的先祖本姓( C ) A、王 B、孙 C、陈 D、姜 3、公元前506年,吴国伐楚。吴王拜孙武为主将,率军与楚军进行决战的地点是( C ) A、汉水 B、姑苏 C、柏举 D、涢水 4、根据传说,《将苑》一书的作者是( D ) A、庞涓 B、孙武 C、孙膑 D、诸葛亮 5、在抗倭战斗中,戚继光根据当地丘陵众多、河渠纵横的情况,创立了在战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C ) A、“八阵图” B、连环阵 C、“鸳鸯阵” D、唱筹量沙 6、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有名有姓的科学家是(B ) A、墨子 B、鲁班 C、神农 D、扁鹊

作业地域文化

5350地域文化_0005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30 单项选择题判断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80 分。) 1. “马祖”是指()。 A. 慧能 B. 道一 C. 怀海 D. 良价 2. 在明代被称为“四时雷电镇”的是()。 A. 朱仙镇 B. 景德镇 C. 汉口镇 D. 吴城镇 3. 晚唐有民谚“筠袁赣吉,脑后插笔”,其中“筠”是指当今() A. 高安 B. 上高 C. 宜春 D. 新余 4. 五代时期,江西考中进士的人数是()。 A. 9人 B. 10人 C. 11人 D. 12人 5. 曹洞宗祖庭是()。 A. 洞山寺 B. 泐潭寺

D. 普利禅寺 6. 三皇宫是()的组织。 A. 瓷商 B. 矿商 C. 木材商 D. 药商 7. 仙人洞人的经济活动以()为主 A. 种植 B. 采集 C. 狩猎 D. 打渔 8. 江西最早也最具影响的义门是() A. 江州陈氏 B. 信州李氏 C. 信州俞氏 D. 洪州胡氏 9. 八一建军节的确定是在 A. 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 B. 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 C.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第一次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10. “崇仁学派”的开创者是() A. 吴与弼 B. 陈献章 C. 颜钧

A. 胡慧超 B. 许逊 C. 周真公 D. 刘玉 12. 被称为“宋之苏武”的是() A. 胡铨B、谢枋得B、洪适D、洪皓 B. 谢枋得 C. 洪适 D. 洪皓 13. 角山遗址位于() A. 新余 B. 上饶 C. 宜春 D. 鹰潭 14. 陆九渊的心学以()为基地进行弘扬。 A. 象山书院 B. 白鹿洞书院 C. 白鹭洲书院 D. 鹅湖书院 15. 战国粮仓遗址代表了江西文化与()的关系。 A. 吴越文化 B. 湖湘文化 C. 荆楚文化 D. 闽粤文化 16. 鄱阳湖水系占全省流域面积的()

地域文化(大美青海)第一次作业答案

选择( 共40题) 第1题(分值:2分) (B )居住蒙古包。 B:蒙古族 第2题(分值:2分) “轮子秋”是(B )民族的体育娱乐活动。 B:土族 第3题(分值:2分) “半长”是(A )族的服饰。 A:藏 第4题(分值:2分) 在清代,(A )成为青藏高原东北部农牧产品最大的集散和贸易中心。A:丹葛尔城 第5题(分值:2分) 穆斯林认为“(D )能使有钱人尝尝饥饿的滋味,使其不要挥霍无度,要节衣缩食,尝到别人的痛苦” D:斋戒 第6题(分值:2分) (D )成为玉树民族文化的大汇展。 D:赛马会 第7题(分值:2分) 青海河湟汉族在腊八时,将河中取到的冰块放置在自家院子的四个墙角和院中央,以示来年的(C )。 C:丰收 第8题(分值:2分) 回族实行族内通婚,结婚时喝两碗红枣的牛奶,以示(C )。 C:白头偕老 第9题(分值:2分) (B )族在婚礼中,新娘的亲属将一把红筷子撒在院子里,母亲将新娘穿过的衣服扔出墙外,表示姑娘已经出嫁。 B:土 第10题(分值:2分) 土族一般拉着一只白母羊到女方家娶亲。白母羊象征着(B )。 B:纯洁和财富 第11题(分值:2分) 藏族传统的葬俗有天葬、土葬、塔葬、水葬和火葬五种,至于采用何种葬仪主要取决于(A)的占卜。 A:喇嘛

第12题(分值:2分) (A )结婚讲究“六彩”。 A:汉族 第13题(分值:2分) (D )青年妇女的“七彩袖”已成为土族的文化象征。 D:土族 第14题(分值:2分) 回族一般都有经名和(D ),体现了汉回族文化的交融。 D:官名 第15题(分值:2分) “手拿扁柏祭俄博”,俄博,蒙古语,高山上石块垒起的大堆,象征(C)。C:护山之神 第16题(分值:2分) (C )主要信奉藏传佛教、道教、萨满教。 C:土族 第17题(分值:2分) (B)是在青海这块土地上孕育的青海“特有”的民族。 B:土族和撒拉族 第18题(分值:2分) (B )伊犁河流域的厄鲁特部和硕特部南迁青海,成为今天青海蒙古族的先民。 B:新疆 第19题(分值:2分) (A )族最初的主要成分是蕃化了的吐谷浑所属众羌及河湟汉民。A:藏族 第20题(分值:2分) 在( A)时期,大批汉族进入河湟,青海第一次形成了多民族共存共生的局面。 A:西汉 第21题(分值:2分) 公元397年,乌孤在廉川堡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正式建立了秃发氏族政权,并以“凉”为国号,史称(D ) D:南凉 第22题(分值:2分) 卡约文化流行的是(B ),这种葬俗是当时人们特定宗教观念的一种表达。 B:单人葬 第23题(分值:2分)

2012安徽地域文化作业二答案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20分。) 1、到春秋战国时期,安徽的农业发展水平由一项水利灌溉工程得到见证,这就是芍陂的开凿与修建。 2、东汉时期安徽出现了两个堪与大天文学家张衡比肩的人物桓谭和王蕃。 3、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商业数学的发展,尤其是徽商对数学的重视,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徽商编了不少应用商业数学书籍,如《铜陵算法》、《算林拔萃》、《庸章算法》、《算法纂要》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程大为的《算法统宗》。 4、清代安徽的天文学研究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梅文鼎更被誉为“历算第一名家”。 5、朱载堉为明皇室子孙,他自幼爱好音律、数学,专心攻读,一生著书立说,主要著作有《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律吕质疑解惑》、《嘉量算经》等,这些著作涉及物理学、数学、天文学、以及音律、舞蹈等领域。 6、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以“理”为最高哲学范畴的哲学体系,这个体系包括理气论、心性论、格物致知说和知行并进说等各方面内容。 7、清末,废科举,行新学,安徽的文化教育仍位于全国前列。早在清同治十一年(1872),安庆就曾办有尚文小学堂;安徽第一所高等学堂——安徽省求是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85),比清政府正式颁布学堂章程还早4年。 8、魏晋时期的嵇康曾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哲学人生观,并有“内和外见”的音乐见解,其中包涵了丰富而杰出的教育思想。嵇康还著有中国历史上一篇重要的音乐美学论文,即著名的《声无哀乐论》。在这篇论著中,他首先提出“声无哀乐”的基本观点,即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哀乐是人们被触动以 后产生的感情,两者并无因果关系。

9、朱熹继承发展了先秦的教育目的论,提出“明人伦”、“为圣贤”的教育目标。 10、中国文学史上的“三曹”指汉魏时期的曹操、曹丕与曹植父子。他们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 11、曹丕《典论·论文》是中国第一篇文学批评的专门论文,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先河的作用。 12、南齐著名诗人谢眺于明帝建武年间出任宣城太守,其间创作了数十首诗篇,如《宣城郡内登望》、《高斋视事》、《祀敬亭山庙》、《游敬亭山》、《始之宣城郡》、《往敬亭路中》等等。这些作品既描摹出安徽宣城的风光与人情,又促进了当地文学的兴盛。因为他的诗歌而使得敬亭山名扬天下,诸多诗人慕名而来,纷纷唱和。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十二平均律:明代的朱载堉大胆而彻底地扬弃了千余年来的旧律制,创造了现今世界各国都在应用的十二平均律,这是我国声学史的一项杰出贡献。朱载堉实质上是在八度音之间分成12个音程相等的半音,顺序组成12个等程律,又叫十二平均律,如此,可以用任何一律作为主音组成各调的音阶,而且它们全音的音程都是一样的,这在乐律研究史上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十二平均律的发明比法国音乐理论家梅尔塞恩于1636年发表的十二平均律要早52年。 《物理小识》:明代方以智所著的《物理小识》,内容十分广泛,内分天、历、风雷雨阳、地、占候、人身、医药、饮食、衣服、金石、器用、草木、鸟兽、鬼神方术、异事等15类,共12卷,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有光学、电学、磁学、声学、力学诸多方面。它不仅总结了我国古代许多科学成就,批判地吸收了当时西欧传入的科学知识,而且对其中不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尤其是在光学方面的成就更是突出。 书院: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既是独立于官学制度之外,的学校制度,又是与教育密切结合的学术研究机构。它发轫于唐,至宋形成制度,南宋时大盛,迄明、清发达完备,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制度。书院制度对于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