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课程前言

在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征程中,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有一个问题比较突出。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文化、精神世界,这方面的生活水平往往没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原来我们设想的是人们的经济得到满足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也会越来越高,这样一个伟大的幻想已经破灭了。在现代化的征程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出现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它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满足而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近些年来,我一直关注这方面的问题,而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精神世界秩序的问题。精神世界是否需要秩序?它需要什么样的秩序?怎么样建构这个秩序?所以今天和大家探讨的题目是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我们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秩序井然,显得井井有条,非常有秩序时,一切事物能够有条不紊,且能够循序渐进的发展基本保证,有条理、有顺序,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人才能够循序渐进,不断地得到发展,而如果失去顺序,秩序紊乱,往往容易导致混乱、倒退,甚至崩溃。历史上,秩序井然时,这个国家和民族处于发展时期,财富得到很大的积累,人口数量在增多,而在战争和混乱、失序时,这个国家就会倒退,甚至崩溃,被新的朝代所取代。在我们古代朝代更迭时,每一个朝代的初期,往往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并且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建立一个秩序井然,不断发展的时期。然而,封建社会,往往到一个朝代末期开始混乱,开始失序,被新的朝代所取代。所以,“有秩序——没秩序”的一治一乱的循环,这是人类社会。

其实,正如在自然规律支配下的自然秩序,自然规律、自然世界的秩序,它控制自然界运动变化,水往哪里流、风怎么样刮,其实自然界背后有自然规律控制下的自然秩序。那法制伦理规范和纪律规章制度这些人类创造的文明,它约束下的社会秩序也调节着社会历史的持续发展。在自然界有自然规律支配下的自然秩序,在社会界有社会秩序支配的社会发展。在精神世界里边亦是如此,精神直接的欲望、情感、认知、评价、意志和信仰等维度,它在倾向于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也离不开一定的秩序,以避免精神世界的紊乱。在精神世界领域往往向往自由、追求自由,我的欲望、情感、政治,我都想追求自由,不想被束缚,我想主动

地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但精神世界也得有一定的秩序,不然的话也会陷入紊乱。

在现代化的征程中,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精神贬值、意义失落、道德坍塌、虚无侵袭等诸多问题。精神贬值是随着物的世界的增值,精神越来越贬值,人们越来越注重去占有物、去消费物,而相反不再关注人们的精神,人们往往以拥有金钱的多少、权力的大小、地位的高低来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作为成功的标准。相反,你读了多少书,你的思想是否丰富,精神世界是否健康,精神力量是否充盈,那就相对地不太重视了。人们越注重物,越关注物,那人们的精神,物的增值和精神的贬值是一个成正比例的关系,那边越增值,这边越贬值,这是精神贬值、意义失落。与此相关,人们也不太注重道德了。而正因为把注意点、聚焦点都放在欲望的满足,都放在利益上,造成了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这在人们的精神世界、精神文化上面,人会感觉虚无侵袭。

我们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也很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其实与物质文明建设的高楼大厦的辉煌成就相比,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其实显得人微言轻,显得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跟不上人民群众精神的需求。所以,破解当代精神世界现存的问题,迫切需要重建能够与中国的时代实践发展,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能够良性互动的精神秩序。这样一个精神秩序,一方面它是现代化建设实践所需要的;另一方面,它又能反过来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而不是阻碍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这是现代化建设与精神秩序的良性互动,我们要促成这样的局面。共分三个问题来讲。

一、社会转型与精神失序

第一个问题,我们要建构精神秩序,我们所面对的是精神世界的失序,精神文化、精神生活的失序,而这个失序是和社会转型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第一个问题,社会转型与精神失序。中国的社会转型期,在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大数据等影响之下,适应于传统农业社会的规则已逐渐成为了历史的陈迹,已逐渐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已逐渐为人们所抛弃,而新的规则却尚未完全地成型。这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社会发生变化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传统的规则肯定不适用了,但由于处于一个转变期、转型期,新的规则又没有完全地建立起来,这样一个时机就容易失序、容易混乱。传统社会所依赖的道德规范和礼治秩序,遭遇到了世俗化时代的急剧冲击,工业化、市场化造成的是一个世俗化的时代,传统崇高的、权威的东西都被拉下了马,受到了批判和打击,成为日益世俗化的时代。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渴望满足的诸种欲望,人的各种各样的欲望过度膨胀,而社会转型期尚未健全的规则,它无法对过度的欲望形成有效且合理的制约。一定的欲望是合理的,

这个社会如果过度地压制人们的欲望,社会的发展就没有动力和效率,把人们的欲望释放出来,让他们可以去追求自己发家致富的欲望,这其实有利于给社会发展注入动力,推动社会的发展,而且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就说过,他说“恶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贪婪的欲望、发财的欲望,有时候它也可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关键是激发出来这样的欲望,你有欲望要发财,他有欲望也要发财,大家都要追求利益,但总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这时候就容易出现冲突和战乱,要有合理的规则和秩序对它进行约束,那这个社会的发展既有动力又有一定的平衡,因为有约束在。但现在的问题是工业化、商品经济、市场社会,把人们的欲望激发出来了,但由于社会处于转型,它没有适应新时代的规则,没有很好地完全成型地建构出来,所以也就没有办法对过度膨胀的欲望形成有效且合理的制约,这就很麻烦。

那在个人欲望过度膨胀、社会上物欲横流的冲击下,情感的迷失,认知和评价缺乏理性,道德虚无和信仰缺失逐渐成为困扰人们精神生活的主要问题。情感上迷失,人们丧失了真情实感,在利益和金钱的冲击下,不知道情感到底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人们有时候的认知和评价也是围绕着利益和金钱在旋转,道德的虚无,信仰的缺失越来越严重。总体上一句话,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失去了能够互相制约、互相调节的合理秩序。

具体的来看,在中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利益诉求都出现了多样性、多元化以及整体性的现代转型。在多样性和多元化的同时,又在整体地从传统向现代进行转型,所以就比较复杂,与之相应,人们的情感、欲望、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也日益多元、日益多样,并且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定的冲突。你有一个思维方式,我有一个思维方式;你有你的价值取向,我有我的价值取向,而且由于共同的、合理的规则的缺乏,难以达成共识,那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失去了有主有次、相对稳定的这么一个健康的秩序。

再一个,中国社会转型期,各种各样的文化力量都在争夺话语权,都在试图扩大地盘,都在“跑马圈地”,都在想增强自身影响力。在当代中国整体性的文化景观中,建国以后,逐渐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和国家层面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西学东渐”以来渐次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以及作为精神血脉与民族性象征的传统文化,这三大文化生态。我们现在讲传统文化,往往是指狭义的传统文化只是局限于作为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民族性象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实马克思主义文化,“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马克思主义,到1949年建国后成为我们党的思想和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到最近以来这么长一段时间,它也逐渐

成为了我们的一个传统。西方文化在1840年,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碰撞时,中国人发现了“落后就要挨打”,开始学习西方时,西方文化“西学东渐”,开始逐渐涌入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它也有一大部分人在追随它、相信它、传播它,它也可以成为我们的一个传统。所以,我们要从广义上来看传统文化。所以,这三大文化生态,所谓文化生态是指文化环境,就像是人要呼吸空气、喝水一样,文化也像你喝的水和空气一样,它无时不在地影响着你的思维、语言和行动,所以我们就称为三大文化生态。马克思主义文化、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当然,这里是指狭义的传统文化。这三大文化生态之间逐渐出现了对话不足、对抗有余的文化局面。相互之间不是特别地信任,相互之间不能在一个平台上很好地对话,相互之间互相地对抗,甚至互相地批判,那文化生态出现了对话不足、对抗有余的文化局面,那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失去了吸收、借鉴、融合共进的良性秩序。

中国社会转型期有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现代性意识。现代性意识主要是主体的意识、理性的意识,它催发了个性的解放,催发了人的主体性,我要来认识这个事物,我要对它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什么是启蒙?启蒙是让人在启蒙之前接受权威的引导,不敢自己独立地作出判断,那启蒙是让人的理性能够不受引导、不受制约地独立作出自己的判断。康德是这样来看启蒙的。启蒙,伴随着现代性的启蒙是催发了个性的解放和人格的独立。个性解放和人格的独立在现代性意识,在启蒙的洗礼下茁壮成长。作为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人性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和精神的力量,在时代的召唤下蓬勃喷涌,追求自由,渴望发挥内在的主体力量,渴望发挥创造性,这样的动向冲击并且不断地改变着积淀而成的历史的传统的精神秩序。传统的中国人,传统的中国思维模式,它比较注重循环论,总是在一治一乱之间的循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事物,总是在循环,而不太注重创新,创造性的思维。所以,现代性启蒙之下的这种个性解放、人格的独立、追求思想的力量和精神的力量,这样的创造性的思维,必然和传统的因循守旧的精神秩序发生一定的冲突和矛盾。所以,意志自由、精神创造和精神秩序的矛盾日益凸显。追求自由、追求创新必然要冲击传统的观念,所以意志自由和精神秩序这一对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了。这是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精神世界的秩序出现了失序的状况。

二、在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中建构精神秩序

第二个方面,我们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建构精神秩序。秩序井然是推动其循序渐进发展的基本前提,秩序混乱容易造成倒退,甚至崩溃。那既然在社会转型期出现了精神失序,我们就要建构精神秩序,但建构这个精神秩序仍然有一个历史方位和时代境遇,我们总的来

把握,在精神世界,伴随着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伴随着这样的现代化进程,我们的精神世界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要以现代化良性活动,精神世界也要实现现代转型,所以在这样一个总框架之下,在精神世界,在现代转型这样一个总要求之下,我们来建构精神秩序,这是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在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中建构精神秩序。

我们说现代化是当今时代浩浩荡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那人的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既是现代化进程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离开人的精神世界的现代化,就不是完整的现代化,所以人的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是现代化进程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同时它也是实现现代化的依照条件和重要支撑。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技术的现代化、机器的现代化就失去了支撑,没有现代化的人,还由传统的人来操纵,所以往往成为废纸一堆。人的现代化,最主要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现代化,它是实现现代化很重要的依赖条件和重要支撑。犹如缺乏“拱顶石”有力支撑的建筑必然倒塌一样,一个建筑没有有力支撑的“拱顶石”,很容易倒塌,那没有人的现代化,尤其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那无论是先进的技术与科学的管理,还是合理的程序和精致的制度都会由于落后的主体思维方式或价值取向,比如传统的思维方式、传统的价值取向,它滋生的内在阻滞力量而导致形形色色的变形甚至崩溃,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合理的程序和精致的制度,如果没有现代的思维,还是靠传统的思维和传统的人来支撑支配的话,很容易变形、走形,甚至崩溃。

伴随着自1840年开启的中国现代化征程,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也已经经历了170多年的历史。我们一开始走上现代化的征程,我们一开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其实人们的精神世界在这样的过渡情况之下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开始向现代性的转型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原理。在此期间,20世纪前后,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国民性改造潮流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推动下的社会全面转型时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启蒙,促成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现代转型的两大高潮。一个高潮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那时候强调对传统的国民性进行改造,对国民的劣根性进行深入的批判。陈独秀要求新青年等,当时对传统的国家性劣根性达成了共识,并且进行国民性改造成为一个潮流,这一大潮流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真正开始实行商品经济,开始实行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塑造,它对人精神世界的要求和传统农业社会对人的要求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那个时期又掀起了一个中国人精神世界现代转型的高潮,这是两大高潮。

那从勤俭节欲,注意节制自己的欲望到欲望膨胀,即扩张的欲求。从相与情厚,相互之

间感情很深厚到情感中立,我们这称为收缩的情感。情感从厚到中立收缩,从专于人事到精于物理。以前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在比较注重自然科学,善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将这称为转移的认知。从专于人事到精于物理。从他者导向到自我取向,我们将它称为变迁的评价,传统的评价,我们依赖权威、依赖高高在上的人,现在的评价,我们要独立自主,依赖自己的理性,用恩格斯的话来说,“一切都要放在理性的天平之下来为自己作出申述,作出申辩”,从顺从利他到主观相对,这是虚化的道德。传统讲道德,要为他,个人的利益要服从他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到现在主观的相对。我们认为道德是主观的,是相对的。从心存敬畏到贬低崇高,这称为失落的信仰。传统有心存敬畏,有信仰,现在来说,西方用尼采的话说,“上帝死了”,在中国,大家的敬畏越来越少了,敬畏感越来越低了,大家开始越来越贬低崇高,甚至批判崇高,嘲讽崇高。这些变化,扩张的需求、收缩的情感、转移的认知、变迁的评价、虚化的道德、失落的信仰,这些变化正在逐渐形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现代转型的主体性内容。还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这些现代性的精神世界的变化,我们必须将它放到一个结构里边去理解,而非碎片化、碎片性地去孤立理解。从前者到后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前面的消失了,一说变化,一说扩张的需求,收缩的情感,前面的那些因素也并不是都消失了,只是它的倾向和侧重点在发生位移,倾向和侧重点由前者发生到后者了。

犹如阳光、水、空气和食物等自然生态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一样,作为第二自然的文化生态,第一自然是自然环境,第二自然是文化生态,它对人的影响也很重要。作为第二自然的文化生态,也影响着人的精神健康发展。那在当代中国,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国家层面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西学东渐”以来渐次转入的西方文化和数千年历史中渗透进我们血脉里,逐渐成为民族性象征的传统文化,这三大文化构成了影响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现代转型的三大文化生态。这里我们着重地分析当代中国的这三大文化生态对于中国人精神世界现代转型的双重影响。然后基于此,我们来探索文化生态的优化,通过优化文化生态,以推进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

(一)“引领有余、整合不足”的马克思主义文化

第一个,我们来看,三大文化生态中的第一个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在当代中国精神建设里的作用概括为“引领有余、整合不足”。它作为指导思想,作为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而且马克思主义从本原上来说,它是要创造一个高于资本主义文明的社会主义文明,所以它是引领有余、整合不足。中国不是在马克斯、恩格斯当年所设想的资本主义文明已经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来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我们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

础上来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所以历史阶段的错位就使现在中国还要重新发展生产经济,还要借鉴资本主义文明的一些要素。所以这种历史阶段的错位使中国当代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有中国特色又有社会主义,既是社会主义又有中国特色,这就造成了这种马克思主义文化显得整合不足,不能够把方方面面各种各样的认识都整合起来,这方面显得有些不足。

马克思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形态。作为来源于西方又批判西方,并且积极探寻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新文明形态的这样一种马克思主义文化,它既契合了这样一个地大物博,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历史性地积淀出的“中心情结”。在历史上我们一直是遥遥领先的,所以当1840年,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碰撞,发现我们落后了之后,这时候我们也想迅速地冲回世界舞台的中心,重新成为世界一流的国家。所以,这时候我们落后了,我们不如西方了,要学习西方,但这时候又要重回中心的“中心情结”,所以我们就想去学习一种既是来源于西方的,又在批判西方,高于西方的文明形态,所以马克思主义文化是我们很自然学习的。同时,那时候我们要学习西方,我们要以西方为师,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它通过欺负中国,侵略中国,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还要掠夺我们,所以我们既想向这位老师学习,我们又痛恨这位老师,所以我们也想学习一种来源于西方,又是批判西方的文化。所以,这时候我们要学习西方,是否有一种既是来源于西方,同时又批判西方,同时它又想建构一种高于西方文明形态的文化,所以马克思主义文化是最当之无愧的,是最符合我们当时的“中心情结”的。所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契合了一个地大物博、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历史性积淀出的“中心情结”。

再一个,马克思主义文化也具有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向往相符合的文化因素。如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中国传统的辩证法相契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讲的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和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大同社会也契合。所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中国曾一度发挥过非常重要的文化启蒙的作用,并且以其强大的文化引领和整合作用,成功地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

然而,在当代中国由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向以发展为中心,由偏重经济社会发展重视包括精神文化在内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文化整体上显得有些引领有余、整合不足了。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它继续引领社会思想潮流与价值取向,因为它是要健在一个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更高的文明形态的,但同时,它和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在当代中国大行其道,都有拥护者、信仰者和宣传者,甚至成为一些民众的文化信仰,在当代中国这样的文化局面里并行不悖,这是引领有余、整合不足的马克思主义文化。

(二)“批判有余、建设不足”的西方文化

第二个是“批判有余、建设不足”的西方文化。西方文化非常注重批判,它对于西方的工业文明、西方的现代化充满着批判的精神,无论是法兰克福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还是现代西方的哲学家、现代西方的文化学者,对西方的现代化都深刻地进行批判,但同时建设不足。在批判的同时,它没有找出来一剂良方能够解决现代化发展的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将其概括为“批判有余,建设不足”,也可以说是半截子的。那西方文化是当代中国主要的精英文化形态,古希腊的理性精神和古希伯来的信仰传统,犹如西方文化之躯行走的两条腿。西方文化,如果我们将它比喻成一个人的躯体的话,古希腊的理性精神和来源于古希伯来的信仰传统,是这个躯体的两条腿。现代化以来,西方文化逐渐演化出并行不悖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文化思潮。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以来,表征西方社会历史与科技领域发展新特征的后现代主义,也开始成为当代思潮中颇具影响的文化氛围。西方文化在当代中国和它在西方一样,发挥着重要的文化批判功能。然而,我们基于中国人精神世界现代转型的评价标准来看,西方文化就显得批判有余,建设不足了。

从文化所承载的历史使命来看,现代化离不开文化批判,文化也不能亦步亦趋地紧紧追随现代性的步伐、现代性的建构,它理应与现代化,无论这个现代化处于上升期、平稳期还是矛盾凸显期,它都应该保持一定的间距,在若即若离中时刻保持理性的反思和批判。当然,这种反思与批判并不是要拒斥或超越现代性,而是现代性内部的自我批判,是通过不断地纠偏,使人类历史进程始终处于理性的监督之下,也不至于误入歧途。但当代中国,借助于西方现代文化的文化批判,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某些问题和弊端,并深入地批判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文化质量。把随着现代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文化、精神世界出现问题,我们已经发现了它,并进行了深入的批判。精神文化、精神生活的质量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不同步,甚至某种程度上的退步,这些我们都借助西方文化对它进行了批判,然而西方现代文化也无力提出能够破解现代性精神困境的可行性文化重建或精神拯救的方案。批判有余,建设不足,这是西方文化。(三)“平衡有余、动力不足”的传统文化

第三个,狭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它概括为“平衡有余、动力不足”。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主要的大众文化形态。基于农耕文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由于长期和农业经济、家族本位、礼治秩序、家国同构、专制制度经常纠缠在一起,所以它不可避免地有这鲜明的保守主义、循环思想和等级观念,但也蕴含着注重个体诚信正义和主体间谦让道德这样的积极因素,保

持着坚守生活的意义世界,整合价值取向,维护共同体和谐等功能。它既有其消极的一面,也有其积极的一面,而传统文化的这些因素和功能,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克服现代化进程中日益凸现的心灵秩序急剧地感性化和价值取向过度的功利化等弊端。

总体而言,对于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而言,传统文化显得平衡有余、动力不足。这里我们还是基于中国人精神世界现代转型,以此为评价标准来看传统文化的,而非其他的标准。所以平衡有余、动力不足。传统文化主张的诚心正义、仁者爱人、以礼待人等理念,有助于平衡现代性的人际冲突,但它不大注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坚持中庸之道等取向,使其相对缺乏推动经济社会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动力不足。

梁漱溟曾经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样一本书里边这样来比较中西文化。他说,“西方人生的路向就是奋力向外设法满足要求,中国人生的路向是回避问题,反身追求自我满足”,因此,不同于“以意欲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的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西方文化遇到问题了,要去尊严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中国人遇到问题了,尤其是遇到人际问题了,他不想去破解问题,他反身来求自身的持中、调和来回避问题,以回避问题的方式等待问题慢慢地自行消解。这种趋向于自为、调和、持中的文化精神,不愿或不敢直面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有时候或许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人际矛盾,却必然会导致现代化进程,缺乏内在的深层动力驱动,造成这样的消极局面。这是平衡有余、动力不足的传统文化。

(四)优化三大文化生态及其关系

那么我们要推动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我们就要注意优化这三大文化生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推进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作为历史性形成的文化传统和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等三大文化生态在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维度都发挥着文化觉醒、文化启蒙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现代性建构这样的实践过程之中,这三大文化之间也互相监督、互相交流和彼此地融入。对于当代中国三大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及其发展趋势,有的学者主张综合创新论,张岱年先生就持这样的观点,认为三大文化应各自吸取有利的因素,进行综合的创新。有的学者提出“马魂中体西用”,方克立先生就坚持这样的观点,认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魂,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体,以西方文化为用,那我们讲的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也是在综合吸纳不同文明因素的基础之上积极培育共同的价值取向。

那从优化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现代转型的文化生态来看,针对前面讲过的传统文化的平衡有余、动力不足,西方文化的批判有余、建设不足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引领有余、整合不足,我们一方面应继续充分地发挥其积极的一面,如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平衡作用,充分发挥西方文化的批判作用,但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积极地探寻构筑这三大文化生态交相融合,并且具有整合功能、建设作用和动力驱动的文化机制。整合功能、建设作用和动力驱动也是三大文化生态所缺乏的。正如自然生态多样性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这个星球的健康一样,文化生态多样性也可以成为我们的文化重建和精神转型的独特优势,当然,这种优势能否发挥出来,主要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在一元指导下处理好三大文化生态的关系以及不断地优化。从整体方向上看,我们应在不断优化三大文化生态,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的良性互动中经受历史的考验,积淀出能够凝聚人民力量的中国精神,进而我们用这种中国精神塑造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引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推进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而一旦有了现代转型后的人民大众的内在精神的支持,有了充满力量的中国精神以及作为其话语载体的中国话语,我们的中国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阔,并且逐渐地显示出它在世界范围内的示范作用和引领意义,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理论自信和实践自信。在优化文化生态的过程中,推进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现代转型,其实它既揭示了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所必然面对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也为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指明了方向,要优化文化生态,要推动现代转型。

三、结构归位与精神秩序重建

第三个方面,在前两个方面的基础上具体地来看怎么样重建当代人的精神秩序?其实可以由这样一个角度入手,我们注重结构归位与精神秩序重建,结构归位是要精神世界的各个结构回到本应有的位置之上,发挥本应有的功能,这是结构归位与精神秩序重建。如果礼治秩序和法治秩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消防设施”,哪里出现了问题,哪里出现了冲突和矛盾,我们有礼治秩序和法治秩序来进行消防,那人的精神秩序则可以防患于未然,精神世界里边一定有了秩序,自己就会主动地去避免那些冲突和矛盾。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精神的和谐有序,它们往往能够相辅相成,良性互动。同样社会发展的暂时倒退也往往伴随着精神的紊乱失序,如古希腊与罗马帝国的毁灭期,以及中国每一个封建朝代的末期,所以这里现代性的精神秩序重建,我们应该致力于恢复被欲望过度膨胀所冲乱的精神世界的各个维度本应发挥的作用,我们要发挥出来,我们并积极地探寻能够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良性互动的精神秩序。这里边主要有这三个方面的思路或方案设计。

第一,限定欲求世界与情感世界的位置。欲求与情感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天然成分,对人的活动与精神世界的其他维度具有感性推动作用,追求利益的欲望与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也是现代化进程的内在推动力。

1、限定欲求世界的位置

有欲才有希望,在现代生活中,有追求利益的欲求,就会积极寻找工作,有了工作就会避免游手好闲,无事生非,然而,如果欲求过于膨胀,那在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之后,不合理的欲望也就有了实现的条件。现代化激发的欲望未必总是驱动人们用健康的欲望去平衡破坏性的欲望。欲壑难填,欲望一旦失去限制,他人就会成为主体实现欲望的工具或沦为主体满足欲望的物,这是非常可怕的,把人不当做人,把他人当做工具,当做物,这是非常可怕的。

欲求过度膨胀不仅会导致个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与精神生活问题,也会导致一定的社会问题。因此,在人的精神世界的结构中,主体,每一个人应自觉地限定欲求世界的位置,做欲望的主人,而不是做欲望的奴隶,要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这样才能够既不影响欲求发挥推动作用,又能避免欲求过度膨胀的负面效应。

2、限定情感世界的位置

那对于情感世界而言,真情实感往往能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发展,情感对人的认知、人的评价和人的德性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就非常重视情感,无论是孟子讲的“爱亲敬兄之情”、王弼讲的“圣人有情论”,还是朱熹讲的“以爱之理而名仁”,都突出了情感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然而,在中国现代化的征程中,在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下,错位的情感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情社会,一定程度上对抗着符合现代性要求的理性社会、法制社会,人情高于事、人情高于法、人情高于理等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导致了诸多潜规则的存在,人们有了事了,出现了问题了,不去找法律,而是去人情,托关系,有的人甚至在中国要想取得物,首先得搞好人,要处理好人与物关系,首先得处理好人与人关系,处理好人的关系了,建立了人脉,就自然就容易得到资源和财富了。所以,这样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潜规则的存在,严重制约着现代化进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合理限定情感世界的位置,在不断丰富情感生活的同时,避免情感世界的越位或错位,这是第一个方面,限定欲求世界与情感世界的位置。

第二个方面,提升认知世界与评价世界的位置。认知与评价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居于指导与控制的地位,对于人的实践活动与精神生活发挥着理性监督的作用。一般而言,主体只有在有的一定的认知,并作出一定的评价之后才会有所作为,也就是说认知与评价决定人的行为,即决定了人是否以及如何行动。现代性、现代化需要内在精神结构中的“理性上位”。市场经济内在要求主体必须依靠其理智认知和客观评价以把握市场的规律,了解市场的需求,树立动态信息。民主政治也内在要求主体依靠其理智认知与客观评价去破除人情渗透,破除关系干扰。自由文化也内在要求主体依靠其理智认知与客观评价去反思发展的代价,批判现实的不合理之处,创造精神文明成果。公民社会也内在要求主体依靠其理智认知与客观评价去启蒙主体意识,去倡导自由平等观念和遵循法治精神。所以,作为现代化表征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自由文化和公民社会,它内在都要求“理性上位”。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也是理性取得居高临下地位的过程,启蒙运动其实就要求人要去除蒙昧,依靠理性监督进行独立抉择。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与人情,相对缺乏主体意识与理性精神,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存有着深深的烙印,并内在阻滞着我们的理性启蒙。那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经验,呼唤内在精神结构的“理性上位”,以此来重构既符合又推动现代化的内在精神结构图景,这是第二个方面,提升认知世界和评价世界的位置。

(三)维护道德世界与信仰世界的位置

第三个方面,也是最后一个方面。要维护道德世界与信仰世界的位置。道德世界与信仰世界是精神世界的超越性维度,它们发挥着平衡的功能和张力的作用。现实生活世界不能没有道德规范,完美的精神世界与精神生活也不可缺失道德世界以及德性的逻辑。道德不仅作为品质规范、行为规范和意识形态,成为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外在统治力量,而且也是根本个体生命经验和内心感悟不断生成的。道德,一方面是外在的规范,虽然它是人创造出来的,但它又高于人,高于某一个个体,同时它又是每一个人内心的生命的体验和内心的感悟,其实有些人虽然道德问题是相对的,道德是虚无的,但在社会上真正地发生每一个事件,每个人出了某一个事之后,如果它不合法,他通过不道德、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去攫取了私人的利益,他损人利己了,其实人的内心都有道德评价,都知道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

道德,关注个体的心灵世界与人格完满,道德意识过于薄弱与道德观念虚无化,就会致使内心滋生荒谬、焦虑、空虚、颓废等情绪。人要活得有尊严,离不开高尚的精神品格与超

越私利的道德理想。即使没有道德的行为,它能够侥幸地逃脱法律的制裁,也不能避开内心的道德拷问。假如有时需要别人的道德性援助,自己也就应该自觉地做出一些道德性付出。

如果没有德性的人格是不完满的人格,那没有信念、信仰的人生就是缺少张力的人生。信仰,它具有提供意义根据,提供终极关怀的作用。信仰世界为人的自我调节、自我平衡和自我完善提供了极具张力性的心灵空间。信仰里边,尤其是上帝,信仰神时,这种信仰往往有两大特征,一个特征是它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很明白的东西大家不太容易去信仰,所以上帝、神,在信仰仪式里边都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再一个,信仰能够发挥一定的慰藉作用,当人的情感失落了,在现实生活中,事业上遇到不成功、不如意之处,你去信仰,通过纯洁你的心灵,通过心存敬畏,他能够对你发挥一定的慰藉作用,所以神秘性和慰藉作用是信仰的两大特征。信仰世界能够为人的自我调节、自我平衡和自我完善提供极具张力性的信念空间,有张力,现实中出现问题了,在这里找到平衡和张力。

在当代中国人的信仰问题上,现代化进程冲击了依附于农业社会与皇权政治的对传统文化的信仰,必然随着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它必然要受到冲击。这是历史的潮流。再一个,“文化大革命”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特别在“文革”期间,有人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干着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事情。苏东剧变冲击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一个高举着共产主义旗帜的国家,却共产党垮台了,红旗倒地了,尽管“苏联模式”的失败不代表着真正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只是苏联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解的那种马克思主义的失败,但它仍然会冲击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缺乏信仰,就等于缺失了庄重的敬畏与真诚的仰慕,这样就不仅缺少了提供生命张力与心灵慰藉的一个重要支撑,而且直接影响到能够激发人的创造性行动的动力、理想和信念。所以,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以及精神文化,应该有所畏惧,应该心存敬畏,信仰世界需要找到并拥有自己的位置,这是最后一个方面,维护道德世界与信仰世界的位置。

以上三大方面是我们要重建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个思路。今天我们就探讨到这里,谢谢大家。

(学习心得体会)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

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 在党校学习推荐的阅读书目中,《中国人的精神》一书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不为别的,就因为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精神,历史伟人对我们民族精神的评价与分析极其重要,通过对其学习和认识,我们不仅能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状态有所了解,还能深入的思考精神对一个民族发展的影响。 自从看了辜鸿铭老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享誉度很高的著作,书里他提及到的几个地方让我印象很深刻,感触很深刻。对于里面的一些观点,有些是表示赞同的,但有些是觉得值得推敲的。 在“人之初性本善”的那一章节里,辜先生写到的“在中国,一个人不觉得需要用自然力量来保护自己,因为他确信每个人都认识到公正和正义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因此每个人都认为道德义务是必须得到服从的东西。”,这句话高度的褒扬了中国人民由古至今所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与此同时,他也把中国人的精神与西方的传统文化做了对比,写出了自己对此的看法,我很是赞同。他认为,西方人相信传统“性恶”的理论,进而惧怕上帝和法律,所以需要外在的强制力去进行约束,耗费了大量的财物去供养牧师,军队等,更是对人本身造成了强大的约束,这种约束进而促使人走向极端,延伸到国家机器上就形成军国主义。我想,这也是对20世纪初的列强觊觎中国的一大主因,也是帝国主义历史上发动那么多灾难性战争的一大原因。

但是中国则不一样,中国有“好公民的宗教”,即道德感的自我约束,进而延伸到其最高的义务,即忠诚的义务。中国的好公民宗教不需要通过牧师或警察就可以很好的维持国家秩序。而好公民宗教的第一条法则就是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爱的法则是爱父母,正义的法则是忠诚,忠君。于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既具有博学的智慧,又有最原始的善良,所以中华精神是源远流长,不可磨灭的。 作者另一个关于儒学的观点也十分鲜明。他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但能代替宗教,使人们不再需要宗教。对此,作者将儒学中的“仁”“孝”“礼”“爱”分别与西方宗教中的思想进行对比,并引用了《论语》《中庸》中的大量观点和西方宗教和哲学家的言论进行比较,得出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可以代替西方的宗教和军队来维护国家秩序的结论。需要提出的是,这或许是针对作者当代的社会环境和实际情况作出的对比与结论,但到现代,我个人不很是赞同这一观点,因为我们也有军队的存在,也有法律的约束。西方的宗教对于一些国民来说,起码是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可能只是作为一种信仰,他们信仰了宗教会使他们心理感受好一点,或者这仅仅只是一种传统,而并不因为他们的道德过不去才出现这样的情况。相反,有中国著名作家指出,中国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的食品安全,生产安全,贪污腐败,恰恰因为中国人缺少了信仰。 诚然,我们需要坚持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来思考问题。或者说,在辜老先生的那个年代,社会情况确切如老先生所说那样,但我们不能排除辜老先生心里上有偏心于自己祖国的爱国情愫,甚至有对西方某些地方不满而将其夸大甚至将其描述成西方普遍出现的问题的情况。

浅析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我对文明冲突的初步理解 ——浅析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山东大学刘效恩 举世震惊的“ 9.11 ”事件把声名赫赫的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1996 年出版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再次推到了前台,又一次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文明冲突”热。美国政府对“ 9.11 ”事件所作出的强烈反应及在军事、外交政策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恐怖主义不断升温的现实,似乎应验了亨廷顿在书中的论断“未来的冲突将由文化因素而不是经济或意识形态所引起,而最危险的文化冲突是沿着文明的断层线发生的那些冲突” ①在全球媒体的大肆报道和渲染下,一场文明之间的战争似乎剑拔弩张。然而这一切真的就是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或其他文明冲突的结果吗?世界真的会出现文明之间的战争吗? 文明的概念及内涵 要理解文明的冲突,首先要弄清文明的概念。文明这一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它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动态的历史现象,具有阶级性、民族性。亨廷顿认为文明是“人群文化上的最高层的组合,是人们拥有的除了那种区别人类与其他动物的认同的文化认同的最广泛的水平”实际上他在谈论文明的冲突时,文明这一概念包括三大要素。一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这是文明的原义。二是文明的主体——人,即有共同的文化认同的人群。三是人和文化的载体——区域。基于这种理解,亨廷顿把当代世界划分为8 个文明,即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斯拉夫东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及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少了一个文明) 文明之间的关系:冲突还是融合 在划分世界主要的文明之后,亨廷顿又用大量的篇幅论证了不同文明必然冲突的观点。第一,文明的不同不仅是实在的,而且是基本的。历史、语言、传统及最具重要性的宗教,使各种文明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第二,由于“地球越来越小”,不同文明体系间的交往日益增多,将导致文明的冲突更为剧烈。第三,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现代化和社会变迁过程不仅使人们脱离了地域认同,也弱化了对民族国家的认同。这就使宗教认同乘虚而入,填补真空成为新的、更为强烈的认同对象。第四,西方的双重作用使文化意识大为增强。一方面是西方文化处于权力的顶峰;另一方面作为其结果是非西方文化出现寻根现象,强调本土文化、本土价值。第五,与政治或经济特征差异相比,文化差异更为持久,更难妥协。最后,经济区域主义正在增强,地域性经济集团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持续增强。但是,经济地域主义只

2019高考专项练习: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与大国关系的演变

2019高考专项练习: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与大国关系的演 变 (限时45分钟,总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大陆国际格局的主要特点是( ) A.俄国成为欧洲大陆政治经济的主宰 B.反法同盟最终战胜拿破仑统一欧洲 C.封建势力与资本主义势力的斗争激烈 D.英国霸主地位逐渐被法国所取代 解析: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沉重打击了法国及欧洲的封建势力,也遭到欧洲封建君主国的联合抵制,欧洲封建君主国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 答案:C 2.王绳祖在《国际关系史》中说:“由于把反对拿破仑三世的战争蜕化成了一场掠夺法国民族的战争,德国无可挽回地使法国成为尖锐的对立面,而且,法国还将是德国任何敌对力量的潜在盟友。”以下不.能表达上述观点的是( ) A.普奥联军和反法同盟干涉法国大革命 B.德国割占阿尔萨斯和洛林,获赔50亿法郎 C.法德矛盾成为一战前的三对主要矛盾之一 D.在巴黎和会上,法国坚决主张制裁德国,以防其东山再起 解析:学生解题时,首先要明确这场战争是什么,由“拿破仑三世”可知这场战争应该是普法战争。“蜕化成了一场掠夺法国民族的战争”从B项中可以表达;而“德国无可挽回地使法国成为尖锐的对立面”可以从C、D两项中得到表达。而A项中事件不能表达,因为发生在普法战争之前。 答案:A 3.(精选考题·四川高考)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 ) 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 B.欧洲中心地位丧失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资本主义制度崩溃 解析:此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即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正在丧失。一战后欧洲各国遭到削弱,美国和日本实力增强。A与题意无关,C、D不符合史实。 答案:B 4.巴黎和会上,英国既与法国联合抵制美国称霸世界,又与美国联合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英国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利用法美矛盾,压制法国 B.维护欧洲安全,防止美国介入欧洲事务 C.维护其传统的“势力均衡”政策 D.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并主宰欧洲 解析:外交政策推行的根本目的是为本国国家利益服务。A是英国对外目的的表现之一,不是根本目的,排除A。B项是英国对外目的的表现之一,也不是根本目的,排除B。C项迷惑性强,但C项是现象,是根本目的的表现。D项符合英国当时的国家利益,应选D。 答案:D 5.列宁曾经指出:“靠凡尔赛体系所维系的国际关系是建立在火山上的。”《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元帅福熙却说:“这不是和平,只是二十年的休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瓦解的标志性事件应该是( ) A.1933年德国退出国际联盟 B.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一) 首先不得不说辜鸿铭是一个天才。一个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得13个博士学位的超人。 这本书是1915年出版用全英文写成的《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用自己的笔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而且此书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虽然我个人觉得部分思想也有极端之处,但是正如豆瓣ID黎旭所说,在辜鸿铭所处的那个几乎是要全盘否定东方文化的历史条件下,针对一种极端的思潮,或许只有用另外一种极端去予以抵制,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 此书,我看了前面三部分:真正的中国人,中国妇女,中国语言。字里行间透露的作为中国人的名族自豪感,很多精神也的确是我们国人所拥有的。但是辜先生的部分解说也有偏颇,但是在那个时代来说,辜老先生对东方文明的宣传实在是功不可没无可厚非的。此书中表达的和描述的中国人是他过着具有成年人的理性却具有孩童的心灵这样一种生活。即真正的中国人具有成人的头脑和孩子的心灵。因此中国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是民族不朽的精神。不朽的秘密是什麽?难以言表的文雅:善解人意和通情达理的结合产物。什麽是正义的法则?正义的法则就是真实、守信、忠诚。如今在中国,不需要自然力量来保护自己,公正和争议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道德义务是必须得到服从的东西。 当然关于中国人的精神,还需要我们来进行更多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二) 近日用零碎的时间读完了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其中的内容让我更深层次地领悟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真正的中国人的精神。 这本书的作者辜鸿铭先生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可见他当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书中,辜鸿铭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他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此外还有“灵敏”。 他认为中国人是特别讲礼貌的人。真正的礼貌的本质是考虑别人的感受。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生活,他们知道自己的感受,因而也容易考虑别人的感受。中国人的礼貌,虽然没有日本人的礼貌那样周全,却让人舒服,因为它是,正如法国人完美表达的那样,是心灵的礼貌。相反,日本人的礼貌虽然周全,却不那么让人舒服,它可以说是一种排练过的礼貌--类似于戏剧作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课程前言 在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征程中,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有一个问题比较突出。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文化、精神世界,这方面的生活水平往往没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原来我们设想的是人们的经济得到满足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也会越来越高,这样一个伟大的幻想已经破灭了。在现代化的征程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出现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它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满足而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近些年来,我一直关注这方面的问题,而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精神世界秩序的问题。精神世界是否需要秩序?它需要什么样的秩序?怎么样建构这个秩序?所以今天和大家探讨的题目是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我们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秩序井然,显得井井有条,非常有秩序时,一切事物能够有条不紊,且能够循序渐进的发展基本保证,有条理、有顺序,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人才能够循序渐进,不断地得到发展,而如果失去顺序,秩序紊乱,往往容易导致混乱、倒退,甚至崩溃。历史上,秩序井然时,这个国家和民族处于发展时期,财富得到很大的积累,人口数量在增多,而在战争和混乱、失序时,这个国家就会倒退,甚至崩溃,被新的朝代所取代。在我们古代朝代更迭时,每一个朝代的初期,往往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并且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建立一个秩序井然,不断发展的时期。然而,封建社会,往往到一个朝代末期开始混乱,开始失序,被新的朝代所取代。所以,“有秩序——没秩序”的一治一乱的循环,这是人类社会。 其实,正如在自然规律支配下的自然秩序,自然规律、自然世界的秩序,它控制自然界运动变化,水往哪里流、风怎么样刮,其实自然界背后有自然规律控制下的自然秩序。那法制伦理规范和纪律规章制度这些人类创造的文明,它约束下的社会秩序也调节着社会历史的持续发展。在自然界有自然规律支配下的自然秩序,在社会界有社会秩序支配的社会发展。在精神世界里边亦是如此,精神直接的欲望、情感、认知、评价、意志和信仰等维度,它在倾向于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也离不开一定的秩序,以避免精神世界的紊乱。在精神世界领域往往向往自由、追求自由,我的欲望、情感、政治,我都想追求自由,不想被束缚,我想主动

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演变 一、三次演变 1、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2、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会议); 3、冷战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变动原因 1、第一次原因: ①一战打破原有格局,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

②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第二次原因: ①二战使欧洲国际地位下降 ②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 ③苏联实力强大,成为唯一能够同美国抗衡的国家 ④美苏冷战,北约和华约先后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3、第三次原因: ①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世界经济结构的多级化 ②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③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欧盟、中、日、俄等实力不断增强 ④第三世界的崛起等 三、前两次国际格局的实质: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2、两极格局的实质是:美苏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四、前两次国际格局的结束: 1、1939二战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结束; 2、1991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五、三次国际格局变动的影响 第一次: ①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②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不能长久维持下去。 第二次: ①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②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③美苏势均力敌,防止了新的大战的爆发。 第三次:

为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积极注入“中国力量”

为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积极注入“中国力量” 作者:邓清柯《光明日报》(2015年11月13日10版)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重建国际新秩序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访美时指出: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同时也是受益者。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体系,不意味着另起炉灶,而是要推动它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论述,走出认识误区,找准角色定位,努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为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积极注入“中国力量”。 走出“中国安于做国际规则的守夜人”的认识误区,自觉做国际新秩序的积极建设者一直以来,西方认为中国人只会适应和顺从国际规则,而不会寻求改变和创造国际规则。这种现象如果不改变,我们就会在国际社会逐渐失去主动发言权。今天,在国际规则制定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焦点的新形势下,一个国家如果长期“只打牌,不坐庄”,就没有“首轮出牌权”,缺乏先发制人的优势,导致在国家话语权的争夺中败下阵来,最终沦为落伍者甚至出局者。中国要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不仅要做国际规则的守护天使,而且要承担大国责任,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努力为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创造充满东方智慧的“中国产品”。近年来,中国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北京会议并力推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向世界展现了中国致力于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信心。同时,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构想,建立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增进亚洲国家的互联互通。亚太自贸区与“一带一路”,在西向和东向同时发力,正在构筑大国崛起的“一体两翼”格局,为建立国际新秩序增添了鲜活的“中国元素”。特别是“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理念,与沿线各国求和平、谋发展的诉求高度契合,是丝路精神的薪火相传,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的生动体现。这表明,“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正以与世界共赢的大国胸襟和追求,更多地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提出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智慧,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新的地缘政治大师”。 走出“中国会是挑战国际规则的搅局人”的认识误区,努力做国际新秩序的重要维护者 在历史上,新兴大国为了在全球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往往会成为既有国际秩序的挑战者。传统大国关系的逻辑,本质上是一种“零和”博弈的逻辑。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是否会挑战现有国际秩序非常关切,甚至充满疑虑和恐惧。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中国提出构建政治上互信、经济上互利、社会上互助、文化上互鉴的新型国际关系,超脱了旧的国际政治思维窠臼,说明中国不争霸、不推翻现存国际秩序、不在损害他国利益基础上追求本国的权利和利益,不会按照“丛林法则”,走“国强必霸”的崛起老路,而是致力于成为合作共赢的经济大国、和平发展的安全大国、勇于担当的政治大国和伸张正义的道义大国。也就是说,中国将本着“计利当计天下利”的“天下为公”思想,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为世界和平稳定提供制度保障。这表明,中国不是国际秩序中“改换门庭、另起炉灶”的挑战者,而是通过改革和完善国际规则,继续做现有国际体系和公认国际关系准则的有效维护者。 走出“中国是不按游戏规则出牌的另类人”的认识误区,主动做国际新秩序的真诚践行者 国际规则是国际秩序的核心,是国际社会必须遵循的重要条款。当今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也不是生活在孤岛上,如果不按通行的游戏规则出牌,就可能因为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导读:本文《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态度去面对生活、面对社会呢。青年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对国家和民族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近,我阅读了有近代中国文化怪杰之称的辜鸿铭先生所著的《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从真正的中国人,中国礼仪,中国语言——以此来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即儒教传统下的中国文明。 《中国人的精神》原载1914 年的《中国评论》,1915 年更名《春秋大义》在京出版,并很快被译成德文,一时轰动西方。全书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明的价值,在当时中国文化面临歧视、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情况下,其影响尤为特殊。 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你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博大、精深、淳朴在这部著作中辜鸿铭把中国人的精神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人的精神第一个就是绅士性。是没有强硬、苛刻、粗鲁和暴力。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丑陋、庸俗、愚昧、狡黠的,但却并不可怕没有侵略性,没有荒唐,没有邪恶。中国人确实有很多缺点,但这些缺点中却又透露出几分可爱。第二种精神就是强烈的同情心。真正的中国人过着一种感情的受人类影响的生活,可能有时会被人说成忽视了应该做的事情但是确是自由的过着一种真实的、感觉的生活。书中还谈到了中国的语言和无法绕开的中国的文明。

作者认为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所以真正的中国人是具有“孩子般的心灵和成人的头脑的人”。而书中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就必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不可否认,辜鸿铭所强调的那种“中国人的精神”,确实是令人向往和怀念的。老先生对中国人和西方人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中,推崇中华文化、儒家文化,认为中国人是深沉的、博大的、纯朴的和灵敏的。在文中,辜先生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鼓吹儒家文明,救助西方文明等论调里在当时的西方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他看来,西方人惧怕上帝和法律,所以需要外在的强制力去进行约束。耗费了大量的财物去供养“闲人阶层”,更是对人本身造成了强大的约束,这种约束进而促使人走向极端,这也是对20 世纪初的列强觊觎中国的一大主因。如今的中国,尽管有一批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却在日益西化的大众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所以会有人总是觉得“西方月亮比中国圆”,从而忘掉根本。以我们当代人的眼光来看,我们对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须继承和发扬,也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科技,绝不能有那种民族自大的心态,从而能让我们民族的文化在与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融会贯通中继续发扬光大,造福于我们的中华民族。 辜鸿铭是一个天才。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得13 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语翻译到西方。曾为六国使节当翻译。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辜鸿铭,是应该被历史记下的。探索中国人的精神,没有也永远不会结束。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知识目标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2)霸权主义及强权政治的含义。 (3)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根本原因。 (4)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5)中国政府提出的国际新秩序的内容。 2、能力目标 列举国际时事,能够认识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各种“国际新秩序”能够辨真伪。能够深刻领会我国对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3、情感目标 新世纪的建设者应该对中国的命运有一种使命感和紧迫感。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新表现。 (2)不同的国家所倡导的国际新秩序有何区别? 创设情境,导入 (1)[典例点评]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一本书的序言中写道,他希望在新世纪初的美国人都能实现“美国梦”,能确保美国在一个和平、自由和繁荣的世界继续发挥领导作用。他为“美国梦”作了清楚的注释:美国现在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要抓住这个机会去建立起它在全球的霸主地位,使21世纪成为由美国主导和支配的“美国世纪”。上述材料说明(D) A、世界已由美苏两极演变成为美国一极 B、苏联的解体使美国地位提高,实力大增 C、世界需要建立一个符合美国利益的新秩序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是威胁世界和平严重的障碍 解析: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被打破,第三世界国家崛起,西欧、日本经济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开始形成。可见,A项观点错误。B项与题干无关,C项观点错误,均不能入选。美国所谓“领导世界”,实现“美国梦”,使21世纪成为由美国主导和支配的“美国世纪”,充分暴露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图谋。 新闻分析:美国退出《反导条约》 美国总统布什正式宣布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根据条约规定,布什的这项决定将在1个月后正式生效。《反弹道导弹条约》的核心是通过禁止双方发展全国性的反导系统来确保对对方的核威慑,即所谓的“核恐怖平衡”,避免核战争。这一条约被视为全球战略稳定的基石,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美国此举将破坏全球战略稳定,并可能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 ①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②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一、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在当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也是当前绝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上处于极端困难境地的最主要原因。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板书)

《重建课堂教学新秩序》读后感

读悟 今天,我读了杨老师推荐的《重建课堂教学新秩序》这篇文章,再来看看我的课堂,我的很多要求与做法都值得再思考。 首先是坐姿。我觉得要求孩子坐端正听课是天经地仪的,孩子从头到尾都要坐端正,我看不惯做姿不好的孩子。如果谁坐不端正,我会马上要求他坐端正。一节课40分钟,孩子是不可能一直都坐得那么端正的。我上课随时都在提醒学生坐端正。尤其是一年级小朋友更不行,课堂上总有一部分时间是在纠正学生的坐姿习惯。记得蒋开键老师在给我们上示范课时,她上10分钟左右会叫孩子们静息一、两分钟或是站起来活动一下,这样的做法是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课堂效率会更高。 二、回答问题。我有时上课会打断学生的回答,因为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我自己的预想,我总是会去寻找与我预设的基本一致的答案。读了文章后我终于明白,打断孩子的回答是不恰当的,是不尊重孩子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更应该去慢慢地认真聆听每个孩子的回答,尊重他们的不成熟或是天真的想法与回答。 三、上课发言。我要求“发言先举手”,我一直以为这样要求是好习惯。读了文章后,明白这样做是是束缚了孩子活泼的天性。任景业老师的新规则是发言无需要举手,不需教师批准,想说就说,这一点要做到很难哦。因为,一旦让孩子们随便说,老师怎样来把孩子们又引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来,也就是说怎样来“收回”。这一门很高的艺术,需要老师要有较强课堂组织能力。文章里说“一般不要打断孩子的回答,尤其是低学段的孩子,让我们看到孩子在课堂中争先恐后的投入状态,这样做也好,至

少让敢说的孩子有机会说出来了,胆子小的孩子也有机会说出来了,还可以听到别人的发言。对孩子的回答无论好与不好,我们老师多一点宽容,多理解,多认可,多欣赏。”这句话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老师去思考。面带微笑,鼓励孩子们敢说敢做,让他们信心百倍。我们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严一些,认真聆听孩子的回答,引导他们轻松学到知识。 四、换位思考。在教学中,难免有一些不听话,上课不认真的孩子,我们老师可能会生气。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们对这样的孩子可以“雷声大一点,雨点一定要小。”只要你能换位思考,考虑学生的心灵感受,把学生当成你自己的孩子,就能原谅学生的种种表现。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感受,哪怕孩子的一点点进步。俗话说,“五根手指有长短”。我们老师要看到他们的优点与闪光点就知足了。 任老师的文章讲的有道理,我们都能理解、明白,但要做起来确实很难。难就难在我们老师始终受传统教育理念束缚,一些新的理念与做法需要慢慢去改变。其实,只要我们老师的教育思想跟上了教育观念转变了,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我们的孩子会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快乐成长。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共7篇).doc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共7篇)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共含7篇,由的***投稿精心推荐,我希望以下多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第1篇:《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以下是我整理的《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你。 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会不邀游伴,不与父母,必会携我的知心好友——书,来陪我游历明川大河。因为我确确实实被我的这一位良师益友所折服。 何谓“良师益友”?我想阅读书籍将会是最完美的答案。品茗书香,进入我神驰已久的书海,在其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遨游,我把生活的喧嚣抛诸脑后,在天堂飞翔。因为阅读我听懂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明白了“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领悟到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中华文明如此多娇,引得无数文人竞折腰。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之时,我对古人之云心领神会。我喜欢把指尖轻划在书页上,享受那集富韵味的书质;喜欢口中不断朗诵文中之精髓,让那婀娜多姿的文字在我面前翩翩起舞;更爱让自己的思绪插上翅膀,不断揣摩,思考文学,飞到文学的彼岸……

仍记得往日里,茶余饭后之时,总愿意一个人坐在家门口,看着落日的余晖,带着崇高的敬意欣赏辜鸿铭老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穿过晚霞,我彷佛看到一个世纪前中国文明被“进步”的西方文化冲击的时刻,几乎所有所谓的进步分子都要将西方文化全盘代替中国文明,有一个坚强不屈的声音宛如开天辟地般咆哮,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般捍卫中国传统文化! 他的淳淳细语回响在我的耳畔“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又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淳朴,此外还有灵敏”。我颔首沉思:百年前与百年后,都有人崇洋媚外,谁来传承中华文明和优秀得道德传统?他告诉了我,在许多生活的琐事之中,透其细节我们都能摸索到中国人的精神。平日里,父母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我们注重的礼节孝悌,这难道不是我的中国文化优秀得传承吗? 是否还记得1861年北京的战火,那是从“万园之园”圆明园升起的硝烟。正如雨果反语所言,西方的“文明人”劫掠东方“野蛮人”的圆明园。在丑陋贪婪中,西方人摒弃了他们所谓的道德约束,丧失了他们的信仰,宗教,法律。而我们中国人即使身处在战争年代,“粗缯大布裹生涯”,依然自强不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的无可言语的文雅和傲骨。最终战胜艰难险阻,建设美好新中国。 我迷恋着“‘一个永不衰老的民族’,一个‘拥有了永葆青春的秘密’的民族,这个‘像孩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民族”。

康复治疗考试题库 最新版本

试卷154--康复医学试题 单位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A1题型(共29题,共64.4分) 1.关于康复评定的意义如下,但哪一项应除外 A.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 B.又称疾病诊断,是寻找疾病病因和诊断C.评估康复疗效D.确定康复治疗目标E.制订康复计划的依据 2.康复评定一般至少进行几次 A.1次B.2次C.3次D.4次E.5次 3.量表评价中,评定员信度的相关系数应该超过 A.0.6 B.0.7 C.0.8 D.0.9 E.1.0 4.关于FIM总分分级不正确的是 A.126分表示完全独立B.18分表示完全依赖C.108~125分表示独立 D.90~107分表示极轻度依赖E.72~89分表示轻度依赖 5.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定的内容不包括 A.自理活动B.活动与运动C.括约肌控制D.交流 E.肢体畸形 6.ADL交流方面内容不包括 A.打电话B.使用交流板C.书写D.化妆E.识别环境标志 7.家庭集体心理治疗的目的是 A.协助家庭成员重新认识和适应家庭中出现残疾人的现实,重建家庭新秩序 B.协助解决家庭成员的心理障碍C.解决夫妻之间矛盾 D.解决家庭成员相互适应和面对现实E.促进家庭关系改善 8.下列情况使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性增加,但不包括 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B.膝伸肌肌力减弱C.认知障碍 D.静态平衡与姿势摇摆的客观测量E.应用镇静/安眠药 9.Lovett徒手肌力评定共分几级 A.3级B.4级C.5级D.6级E.7级 10.Lovett徒手肌力检查最适宜 A.脑卒中患者B.小儿脑瘫C.小儿麻痹症、周围神经损伤患者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篇一:《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即儒教传统下的中国文明。前三章的标题:真正的中国人,中国妇女,中国语言--------以此来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真正的中国人:他过着具有成年人的理性却具有孩童的心灵这样一种生活。即真正的中国人具有成人的头脑和孩子的心灵。因此中国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是民族不朽的精神。不朽的秘密是什麽?难以言表的文雅:善解人意和通情达理的结合产物。什麽是爱的法则?爱的法则就是爱你的父母。什麽是正义的法则?正义的法则就是真实、守信、忠诚,好公民的最高义务就是忠诚的义务,不仅是行为上的忠诚,而且要在精神上忠诚。如今在中国,不需要自然力量来保护自己,公正和争议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道德义务是必须得到服从的东西。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你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博大、精深、淳朴。如果学习中国文明,美国人将变得精深;英国人将变得博大;德国人将变得淳朴;法国人将得到所有,以及比现在更精致的优雅。学习中国的著作的文学,对欧洲和所有的美国人都有益。中间两章为补充:被视为权威的一些外国人,他们如何以及不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语言的。对于欧洲的美国,也包括日本和中国,今日向往自由的人们,获得自由的唯一办法:循规蹈矩;学习正确的循规蹈矩。这就是中国文明的秘密,做正确的事并遵守礼法。这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国人精神的本质。真正或真实的中国女人是贞洁的,是羞涩腼腆而又廉耻的,是轻松快活而迷人、殷勤有力而优雅的,只有具备了这三个特征的女人,才是中国女性的观念。真正的中国妇女。孔子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宁静祥和的心态让我们看清了万物的生命,这就是充满想象力的理性,这就是中国人的精神。最后是一篇关于时政的文章。可以证明中国文明的价值,学习中国文明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歌德说:世界上有两种和平的力量:正义和礼法。教导欧洲人爱正义,做公正的人,做正确的事,孔子在四书五经中写道:爱正义,做公正的人,做正确的事------但要合乎礼法。即做守礼的好人自私和懦弱是今日世界真正的敌人:我们的自私和懦弱结合在一起,就是重商主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即有所图。只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我们每一个人首先都不要考虑利益、私利-----即有所图,而是考虑正义。因此我们首先要制止重商主义精神,制止懦弱和自私,首先想到正义而不是利益,要有勇气抗拒大众。世界上所有的国家,特别是英国和美国,他们的重商主义精神是今日世界真正的敌人。篇二:《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中国人的精神》是《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译本,是辜鸿铭留下的不多的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作品。写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我认为最好是用英文来写,但是我的英文水平实在太差,无法写出对这本书的感受,所以只能用中文了。说实在话,能够用英文写文章到如此流畅,并且旁征博引中外经典的人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者,估计后人要超越他也是很难的。在这里我想先介绍一下作者辜鸿铭的生平。辜鸿铭少年出洋,游学欧洲十余载,通晓英、德、法、拉丁和希腊等近十门语言,曾获得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和柏林大学土木工程学文凭。回国后,他先是在张之洞慕府作了17年的洋文案,后有督办过黄埔浚治局,清末曾当过外务部的左丞。民国初年,他任北京大学教授,1928年4月病逝于北京,享年72岁。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前三章的标题:真正的中国人,中国妇女,中国语言--------以此来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真正的中国人: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1 首先不得不说辜鸿铭是一个天才。一个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得13个博士学位的超人。 这本书是1915年出版用全英文写成的《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用自己的笔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而且此书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虽然我个人觉得部分思想也有极端之处,但是正如豆瓣ID黎旭所说,在辜鸿铭所处的那个几乎是要全盘否定东方文化的历史条件下,针对一种极端的思潮,或许只有用另外一种极端去予以抵制,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 此书,我看了前面三部分:真正的中国人,中国妇女,中国语言。字里行间透露的'作为中国人的名族自豪感,很多精神也的确是我们国人所拥有的。但是辜先生的部分解说也有偏颇,但是在那个时代来说,辜老先生对东方文明的宣传实在是功不可没无可厚非的。此书中表达的和描述的中国人是他过着具有成年人的理性却具有孩童的心灵这样一种生活。即真正的中国人具有成人的头脑和孩子的心灵。因此中国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是民族不朽的精神。不朽的秘密是什麽?难以言表的文雅:善解人意和通情达理的结合产物。什麽是正义

的法则?正义的法则就是真实、守信、忠诚。如今在中国,不需要自然力量来保护自己,公正和争议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道德义务是必须得到服从的东西。 当然关于中国人的精神,还需要我们来进行更多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2 中国人的精神,首先是存在的,尽管也曾出现过危机,至少它已经延续了数千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中,写道,用一个词可以把典型的中国人所给你们留下的印象归纳出来,那就是“温良”。 作者认为,中国人的本性是温文尔雅的,中国人几乎是完全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所以说中国人是典型的“温良”,但今时今日,西方人口中的“温良”二字或多或少都带着一点贬义的味道。为此,我想借麦加温博士所言:中国人的温良,不是精神的颓废的、被阉了的驯良。中国人的温良意味着没有冷酷、过激、粗野和暴力,即没有任何使诸位感到不快的东西。 从现实生活中的细节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的“温良”精神无处不在,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正是这种品行,中国人热爱和平,尊重值得我们尊重的万物。这里提到的温良,就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的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来源于感官直觉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张燕飞 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充当主角的各种力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规模和态势。战后形成的两极政治格局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对峙、动摇,直至终结。 一、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前后,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等三国首脑,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后遗留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举行了三次重要会晤,即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和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体制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力量对比的状况;对于协调盟国之间的关系、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与和平相处、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起了重要作用;在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此后近半个世纪里,雅尔塔体制对于防止德、日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的复活,维持欧洲各国的相对稳定,保障欧洲与世界的和平、避免世界战争的爆发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联合国的建立也是雅尔塔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雅尔塔体制具有少数大国,特别是美苏两大国依据新的实力对比和利益争夺胜利果实的性质,它将大多数中小国家排除在外,甚至无视和公然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损害一些国家的正当权益与利益,表现出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理所当然地遭到许多国家强烈的抨击与不满。雅尔塔体制是美、英、苏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作出的安排,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它为战后世界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也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开了先河。 二、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结盟的基础不复存在。美、苏、英盟国与德、意、日法西斯之间的矛盾转化为苏联及民族独立、民主革命力量同美、英帝国主义及殖民主义之间的矛盾,进而发展为两大阵营的对抗。 1947年3月,美国政府抛出“杜鲁门主义”,宣称为了“防止共产

国际法面临的挑战及我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国际法面临的挑战及我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建立国际新秩序与国际法密切相关,将国际秩序建立在什么样的国际法原则基础上关系到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因此,维护和促进当代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当前建立一个公正、平等、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关键。 一、世界新秩序对国际法的挑战 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造就了新的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美国在遭受“9·11”恐怖袭击后提出了以美国的军事霸权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2002年9月底布什政府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就是这一主张的集中体现。美国的这一“世界新秩序”宣言及其随后发动的两场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对当代国际法形成了巨大冲击,更加剧了国际社会自冷战结束以来就已产生的有关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尖锐争议。 首先,争议的关键在于,未来国际新秩序的国际法基础是继续坚持传统的以不干涉别国内政为主的“主权原则”还是要用以人道主义干涉为典型特征的“人权原则”取而代之。在奠定了现代国际法基础的《威斯特伐利亚和平条约》中,人权并没有占重要地位,而是清楚地表明了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当代国际秩序的最根本的基础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不干涉别国内政”是这一

原则的直接和首要的体现。然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社会开始越来越多地实施人道主义干涉,“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在很多情况下让位于“人道主义干涉”原则,人权问题不断向国家主权地位提出挑战。美国最近对伊拉克的军事干涉行动更激化了这种分歧。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原因外,美国发动这场对伊拉克战争的另一个理由是以需要把伊拉克人民从萨达姆残暴政权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为由的。这样一来美国便事实上降低了人道主义干涉的“门槛”,即以“人道主义干涉”作为发动战争的合法理由。这种做法对世界秩序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影响。 其次,禁止威胁使用或使用武力的国际法规则受到挑战。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禁止威胁使用或使用武力这一国际法的核心内容一直是国际秩序的重要保障。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属合法的例外:一种是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1991年的海湾战争即属此例,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第二种情况是根据《联合国宪章》第51条行使自卫权。过去自卫的标准是非常清楚的:一个国家在面临边界威胁的情况下,才可以采取合法的预防性袭击。然而现在,美国认为在面临恐怖威胁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恐怖分子掌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况下,任何有责任感的政府都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尽早采取预防性措施,甚至军事行动来保卫自己的社会。《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提出的“先发制人”的新战略引起了全世界的批评。然而,美国的论点得到一些西方民主国家的支持。鉴于此,《联合国宪章》第51条规定的行使自卫权的条件面临着重新界定的问题。然而,无论如何,这一进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