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体系框架和方法研究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体系框架和方法研究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体系框架和方法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政府机构的电子政务也变得日趋成熟,改善了行政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了政府的运作效率,减少了行政审批环节。时,电子政务也带来了政府绩效评估的问题。府绩效评估是政府运营的重要指标,但政府机构在评估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如何更深入地了解和评价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绩效评估应该具有哪些特点等问题。此,研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体系框架和方法至关重要。

一、关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

1.1绩效体系框架的构建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是将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转化为实

际操作的有效框架。据《政府绩效评估指南》,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体系框架应包括:政策目标、活动、结果以及影响;具体而言,从政策目标入手,先定义期望,然后细化到流程活动;从流程活动出发,定义目标并确定评估指标,利用定量分析方法掌握影响结果的活动;以此为基础,评估结果,最终形成绩效体系框架。

1.2绩效体系框架的应用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不仅可以应用于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而且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如制造业、金融业和服务业。据企业的不同特点和绩效评估的内容,企业可以根据一定的原则,利用绩效体系框架,调整绩效评估体系,选择合适的指标和方法,完成绩效评估。

二、关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

2.1数据采集与分析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方法,其中最基本的是数据采集和分析。评估过程中,政府机构首先要收集有关政府行为的所有数据,然后利用统计分析、经济学分析、社会学分析、心理学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为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提供有效依据。

2.2实地调研

实地调研是另一种重要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地调研可以直接体察电子政务服务的过程,为绩效评估提供客观的参考。地调研可以从四个方面完成:一是从市民身上,调查他们的满意度,以评估政府的绩效水平;二是从社会组织身上,调查政府服务的效率、质量,以评估服务的质量;三是从行政部门身上,调查服务过程中存在的文化和流程问题,以评估行政能力;四是从政府技术部门身上,调查技术运行的效率和效果,以评估技术支持程度。

2.3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常用方法之一。府通过深入案例,以了解政府所处环境,分析各要素的影响,识别必要的信息,以更好地理解政府行为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评估政府行为的绩效。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体系框架和方法的研究,发现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体系框架是将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转化为实际操

作的有效框架,而且可以用于多种企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方法,

则是收集法、实地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可以保证政府更有效地实现政策目标,推动电子政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

CPA评论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比较与实质分析 张成福唐钧 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信息通讯技术在经济、管理、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电子政务逐步成为政府改革用以提高效率、提升效能之必选方案。在此过程中,鉴于电子政务的风险,绩效评估也日益受到重视。 根据The Standish Group的调查,美国2000 年的政府和工业部门的所有IT项目,仅28%成功,另外23%被取消,其余的49%部分合格。[1]为此,OECD在2001年3月就专门指出要防范电子政务的“潜在威胁”。联合国在2003年“处于十字路口的电子政务”的报告中,就直接把电子政务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浪费的电子政务,即“有投入, 无产出”;第二类,无目标的电子政务,即“有产出, 无效益”;第三类,有意义的电子政务,即“有产出, 有效益”。其对全球电子政务的调研表明,经济处于发展中的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失败的概率达60%~80%之高。[2] 因此,结合“不可衡量,则无法管理”的公共 管理理念,政府责任和绩效的日趋公开,财政的约束硬化,公民知情权的声张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必然性。 而换个角度,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作为项目 全流程管理的科学手段,作为引领电子政务建设导向的指南,也将提升政务产出的质量,获取公众更多的支持和信任。 一、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主流模式 目前国际上开展电子政务研究的机构中,许 多都在从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工作。根据其研究思路或方法的差异,再结合实际的情况,我们大致将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总结和划分为五种模式。需要说明两点:其一是有些模式从严格意义上并未实施,仅是思路;其二是有些机构在不同的环境下采用的是不同的模式,在此作为某一种模式的案例或引证是出于科研的需要,采用的是“理想类型”的研究方法。 模式一:聚焦政府网站的绩效 政府网站作为电子政务的最终表现,很大程 度上是G2C(政府对公民)的触点。如果把电子 政务的中间流程假设为难以测评的“黑箱”,那么 可以从易于量化的“产出”(Output)着手进行考核,并将此项考核拟似为整个流程的绩效。这是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摘要】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在我国政府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我国自2000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电子政务以来,众多各级政府机构投入了巨资,项目建设轰轰烈烈。但是电子政务的绩效如何,以及如何有效评估电子政务的绩效?这不仅是电子政务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在建设与实践中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根本目的就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信息源泉和导向。做好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价,对提高电子政务效益,减少重复建设和浪费,提高整个政府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列入各级政府的例事日程,也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如何客观评价电子政务的绩效,目前还缺统一的标准,缺乏可行性的操作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 在电子政务的实践中,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价重视程度不高,缺少绩效评价,有些项目即使有绩效评估这一项工作,也往往是走过场而已。人们只看到冰山露出水面的计算机技术、设备,却没有看到隐藏在水下的巨大工作:业务改造、人员培训、利益协调、机制建立等等。 (二)标准不一,权威性差 现有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绝大多数不规范、不科学。从评价指标、评价方式、评价结果,以及到对工作的指导,各方面都不一致,缺乏权威的、公信力高的指标体系、评估机构与操作方法。 (三)指导性不强,评估效果差 有些电子政务项目虽然勉强作了一些评估工作,但是评估的结果也差强人意,对本项目的改进、促进作用较少,同时缺乏对其他项目的借鉴作用。 (四)研究薄弱,可操作性不强 多数的绩效评估体系经常由于缺乏可操作性而流于形式,或者是由于对制度激励效应研究不够透彻而产生潜在的副作用。评价的范畴很难照顾到其全面性,很少注意评价的连续性、整体性、过程性和引导性。在评价方式上,缺乏系统性,缺乏

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电子政务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并在政府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中,存在一些问题,如 指标体系不合理、数据获取困难、评估结果应用不足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和提高其管理效能。优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路径成为重要的任务。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指标体系不合理。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往往过于片面,只注重 具体的指标数量,而缺乏对整体绩效的综合评估。在评估指标的选择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能全面覆盖电子政务的各个方面。 二是数据获取困难。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但由于政府内部数据的 壁垒、信息孤岛等问题,使得数据的获取和整合变得困难。数据的质量和时效性也是评估 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是评估结果应用不足。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结果往往只是为了满足统计和报表需求,缺乏对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应用能力不强,使得评估的力度和效果 受到限制。 二是完善数据支持。加强政府内部数据共享和整合,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建立 统一的数据平台。优化数据的质量控制和时效性,确保评估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是加强评估结果的应用。评估结果应该为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以实现政府工 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要加强对评估结果的宣传和解读,提高相关部门和政府工作人员对 评估结果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优化评估指标体系、完善数据支持和加 强评估结果的应用,可以提高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效果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电子政务 的发展。

电子政务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研究

电子政务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不断开展电子政务建设,以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行政效率。然而,尽管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推动电子政务建设,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服务质量不稳定等。因此,电子政务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十分重要。 一、概述 电子政务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是指对电子政务中服务质量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其目的是为政府和公众提供一个清晰的标准,以确保各种电子政务服务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服务质量要求,提高政府的业务水平和公众信任度。 当前,许多国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开展过电子政务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例如,美国政府已经建设了由200多个服务质量指标组成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而我国《政务服务质量评价守则》则是国内基于电子政务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制定的标准。 二、服务质量评价指标 电子政务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不同的电子政务服务,应该选择相应的评价指标,以确保评价结果对服务的覆盖面和准确性。在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制定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服务特性:根据电子政务服务的特征,确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内容。例如,电子政务服务通常具有的快捷、方便、普惠等特性。 2.服务需求: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确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需求。即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制定符合市民期望的服务质量指标。 3.服务过程:确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流程,以确保服务质量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服务质量评价的流程应该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

三、服务质量评估方法 服务质量评估是电子政务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具体评估方法因服务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总体而言,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虑服务质量的多维度指标。 1.定性评估方法:定性评估方法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用户体验、专家评估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然后采取专家分析和统计整理等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此种评估方法适用范围广,客观性和可行性较高。 2.定量评估方法:定量评估方法主要是通过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数字化的结果展示。通常采用标准化指标和测量工具加以实现。此种评估方法对数据质量要求高,并且需要统计分析和模型的支持。 四、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挑战 1.服务质量标准的制定:服务质量标准的制定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例如,如何制定完整、客观、具有可比性的服务质量标准等。 2.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的建设:服务质量指标体系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然而,电子政务服务的需求多样化,如何根据不同的需求建立全面的服务质量指标体系也是一个难点。 3.评价方法的不确定性:由于电子政务服务的复杂性,评价方法的不确定性也是电子政务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难点之一。如何在评价方法的不确定性中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将是评价体系中需要面对的挑战。 五、总结 电子政务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的建议,评估方法和评价标准等多个方面。针对电子政务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过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体系框架和方法研究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体系框架和方法研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政府在实施公共政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常常使用“电子政务”来实施公共政策,从而改善公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对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越来越重要。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一种技术评估,主要是对公共政策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目的是发现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机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公众期望。本文旨在研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体系框架和方法,为政府提供理论支持。 首先,本文考察了影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概念、理论和框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不是孤立的,而是建立在全面的技术框架之上的。通过考察,我们发现,技术框架的相关部分包括:政策分析与调研、评估对象与目标、评估指标、评估方法、评估结果及报告分析。 其次,本文探讨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方法。评估中主要使用几种方法:定性实地观察法、调查问卷法、定量数据分析法。第一种方法是定性实地观察法,主要评估直接参与者,以了解公共政策实施的实际实施情况。第二种方法是调查问卷法,通过问卷调查受试者,以了解他们对电子政务的绩效的看法。第三种方法是定量的数据分析,评估是依据有关公共政策实施的指标,使用定量的数据和模型。 最后,本文提出了电子政务评估的报告分析方法。首先,根据评估结果,对电子政务执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政务效率。其次,为政府提供技术支持,进行可行性研究,为绩效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电子政务评估的体系框架和方法。本研究为政府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有助于加强政务绩效评估,同时也为政府在运用电子政务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但是,本文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全面把握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总之,本文研究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体系框架和方法。本研究可以为政府提供理论支撑,提高电子政务的效率和质量。未来,将继续深入研究,全面了解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有效性,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整理精品范本】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导读: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起步。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建设了一批业务系统,“金关"和“金税"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办公自动化、政务信息化也取得较大成绩。 关键字: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起步.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建设了一批业务系统,“金关”和“金税”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办公自动化、政务信息化也取得较大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网络建设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结构不合理;业务系统水平低,应用和服务领域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互联线通不畅,共享程度低;标准不统一,安全存在隐患,法制建设薄弱。我国的有关专家学者将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概括为“重概念轻实效,重建设轻整合,重电子轻政务”。 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研究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机制”充分发挥具有相应技术能力的专业技术机构的作用,开展绩效评估工作,引导建设单位加强追求电子政务绩效的自觉性,为政府提供量化的管理依据。同时,通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可以指出各级政府与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水平的差距,以及国内各级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应用水平的差距,从而吸取先进经验,修正自身不足,为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引领正确的方向。 目前,各国政府都在探索一条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有效方法,我国政府和有关研究机构也有一些有关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有关专家的意见、经验和我们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出了一套有效的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绩效评估指标和方法。 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概念和基本要素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指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按照专门的规范、程序,遵循统一的标准和特定的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和产出所做出的客观、公正和准确的评判.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电子政务建设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二是电子政务建设产出的成效;这是因为电子政务建设不仅要有好的建设产出,还要尽量以最少的投入,产生最大的产出回报。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主要要素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评估指标体系,二是指标评价标准,三是指标权重,四是综合评分方法,五是数据采集方法. 指标体系: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涉及到电子政务投入和产出问题,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为

国外典型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框架

国外典型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框架联合国:综合性的国家电子政务评估框架 联合国从2002年开始每年发布以其成员国为评测对象的全球电子政务测评报告,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政府网站状况、基础设施状况和人力资源状况,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出各国的“电子政务指数”。从2003年开始,其测评最终结果体现为两个指数:电子政务完备性指数(E-governmentReadinessIndex)和电子政务参与指数(E-governmentParticipationIndex)。 欧盟:基于“eEurope”战略的评估框架 欧盟2000年制定了“eEurope2002”计划,2002年又制定了“eEurope2005”计划,旨在建设信息社会。欧盟配合eEurope计划制定了相关的发展测评指标,它包含的多种指标涵盖了社会信息化的各个方面,最主要的就是SIBIS (StatisticalIndicatorsBenchmarkingtheInformationSociety)。SIBIS主要针对在计划中所设定的目标来对应设计,最终用于评估政策的结果、有效性以及评估信息社会的发展水平。但欧盟并没有针对这些指标设定标准的量化及评估方法,因此有各种各样的量化和测评方法。 欧盟的测评数据除了来自于政府网站之外,还有许多是来自于对个人、企业等不同群体的主客观调研。另外,欧盟委托了第三方公司凯捷(Capgimini)进行常年测评。 美国:基于“绩效参考模型(PRM)”的评估框架 美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也是由法律催生,这些法令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实施打下了制度基础。 2002年,美国政府推出了联邦企业架构(FederalEnterpriseArchitecture),包括了与政务活动相关的五大类参考模型:绩效参考模型、业务参考模型、服务组件模型、数据参考模型以及技术参考模型。 绩效参考模型旨在建立一个标准化的电子政务评估体系,是美国政府各部门阐明电子政务系统绩效目标的基本参考标准,也是预算管理部门评价项目绩效的基本依据,处于整个FEA体系的最顶层,是整个联邦企业架构中最为重要和根本的一个模型。它由输入、输出、结果3个部分组成,由评估领域、评估类别、评估组别和评估指标4个层次构成。输入包括人力资本、技术和其他固定资产,输出包括一系列业务流程及活动,结果包括任务和业务结果以及客户结果。 因此,美国的绩效评估主要由六大评估领域(MeasurementAreas)构成: (1)对任务和业务结果(MissionandBusinessResults)的评估;

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框架研究与应用

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框架研究 与应用 3.湖北光谷标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根据发改高技[2015]200号文件要求,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情况分析总结,定位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研究现有的政务评价标准体系, 针对信息化项目侧重内容提出合理评价指标项。采用平衡计分卡的评价方法,分 析政务信息化项目主要考核指标项,对政务信息化系统进行主客观相结合的量化 评价。通过具体应用实例,验证绩效评价指标框架合理性。迭代循环,以评促改,不断提升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和管理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政务;信息化;绩效评价 0引言 政务信息化是指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政府办事办公流程,通过信息系统将以 往的纸质办公转向智慧化、智能化的过程。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好不好,往往和需 求论证充分不充分、多跨协同应用谋划够不够、数据质量与共享程度高不高、建 设过程规范不规范、应用成效明显不明显等问题相关。因此,在政务信息化项目 大举建设的同时,除了规范项目建设本身,事后的绩效评价也尤为重要。 1现状概述 世界各国对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如印度政府制 定了“电子政务评估框架(E-Govermance Assessment Framework,EAF)”,该 框架针对不同类型的电子政务工程分别提供了包括总评、细评在内的评价指标体 系和计算模型,根据指标体系进行打分和计算,得出评价总分,并根据评分确定 预算到拨付。美国政府于2002年提出了电子政务领域的联邦实体架构(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FEA)模型,该模型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各部门之间的 系统整合,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形成问题解决的完整框架。 在我国,国家发改委于2015年发布《关于开展国家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 评价工作的意见》(发改高技[2015]200号)提出重点对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成后 所达到的建设目标和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主要指标有政务效能贡献,业务信息化 推动,业务应用持续发展,信息系统能力适配性等。在省市层面,各级政府也在 积极探索政务信息化项目的绩效评价标准,如2021年浙江省颁布了《浙江省电 子政务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方案》,重点围绕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未 来导向,分批分类开展评价工作,主要指标有应用绩效,协同共享,过程管理, 技术支撑等。2021年5月,重庆发布团体标准T/cqcio001-2021《政务信息化项 目绩效评价第1部分:通用要求》也提到了政务项目的绩效评价框架和绩效评 价方法。 2现存的问题 目前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完善的评价标准,信息化项目类型多,不同类型项目的侧重点不一样,评价指标也不一样。二是缺 乏可落地的评价方法,现阶段使用的评价指标中包含主观评价,且也难以对指标 进行客观准确量化评价。三是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绩效评价工作需要常态化开展,有效的指导性文件不多。 基于此,本文选取平衡计分卡作为绩效评价的基础方法论,结合政务信息化 项目绩效评价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构建出一种通用的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 指标框架,以及各项指标权重、释义,并将各项指标量化处理,得出最终的绩效 评价结果。 3绩效评价框架设计 表1 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框架

中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方式比较-最新文档

中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式比较 本文受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信息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资助。 引言因电子政务的高风险和高失败率,西方大量研究机构如Accenture 、Gartner 、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等都开展了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一方面能够引导电子政务建设的方向,改善政府治理水平;另一方面也将提高政务质量,提高公民的支持度和信任度。 建立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保证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政务实施的每个阶段都有必要引入高效的绩效评价体系。①规划阶段:可以为电子政务建设确定一个合理的发展框架,做到重点突出,目标明确,从而提高成功率;②实施阶段:为电子政务项目设定基本的建设方向,保持持续的改进,提高效率;③完成阶段:可以正确评估现状并为电子政务建设制定下一轮规划奠定基础[1] 。 国内典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式 1.中国互联网实验室 中国互联网实验室(ChLabs)发布的《中国电子政务效果评测研究报告》中针对我国基本国情,提出了一整套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了四个维度,其中每个维度又各包含五个要素。该评价体系涵盖面全、便于量化描述和操作,在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表1 中国互联网实验室的电子政务效果测评体系[2] 2.电子政府思想库 电子政府思想库(IstEG)指出,目前国际上电子政府网站的发展方向包括两种类型:管理性政府网站和服务性政府网站,而服务性政府网站分为面向政府职能以及面向客户需求的两种类型。根据对当前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的分析,电子政府思想库面向政府职能提出了服务性政府电子政务评价体系。上述体系首先认为建立政府网站是实现电子政务的前提,因此政府网站建设的成果直接决定了电子政务的成败。基于这一思想,该评价体系主要建立在网站评价指标上,如内容服务指标、客户关系指标和网站质量指标等。其中每个指标下又设置了不同权重的若干子指标,如根据服务的广度、深度及速度来设置内容服务指标中的子指标,客户关系指标中设置交互对象、交互手段等多个子指标,网站质量指标中设置设计和内容等子指标。 3.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曾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对于地级市电子政务情况的研究报告[3] ,报告中有10 个观测指标,各指标的详细构成情况见下表。 表2 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电子政务效果测评体系国外典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式 1.联合国公共经济与公共XX局,XX局的评估方法 联合国有174个成员国拥有政府网站,公共经济与公共XX 局,XX 局对这些成员国电子政务运用的一系列综合指标进行测评,测评方法和指标主要集中在电子政务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通过考查各成员国的

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的概述 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电子政务工作的综合性指标体系,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主要是通过对电子政务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包括用户满意度、服务质量、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指标。定量指标主要是通过对数字化程度、信息化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指标来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电子政务的特点和目标,综合考虑政府、企业、公众和社会的需求和利益,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全面。 二、指标体系的构成 1.用户满意度指标:包括用户对电子政务服务的满意度调查、用户体验度、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2.信息化水平指标:包括政府信息化进程、信息化基础设施、电子政务系统和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等方面的指标。 3.创新能力指标:包括电子政务创新项目、创新应用、政府工作流程创新等方面的指标。 4.数字化程度指标:包括政府数据的数字化、数据共享、数据开放等方面的指标。 5.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包括电子政务资源的利用效率、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指标。 6.信息安全指标:包括电子政务信息和数据的安全保密、防止黑客攻击、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指标。

7.社会经济效益指标:包括电子政务对经济增长、就业创造、社会效 益等方面的指标。 8.政策合规指标:包括电子政务工作的法律法规遵循程度、合规性等 方面的指标。 三、指标体系的具体评价方法 1.定量指标的评价方法:采用数据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来分析和评 估定量指标,例如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采用 线性回归模型来评估信息化水平指标的变化情况等。 2.定性指标的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专家评审等方法来评 估定性指标,例如可以采用用户满意度调查问卷来了解用户对电子政务服 务的满意度,采用专家评审方法来评估创新能力指标的实际情况等。 3.综合评价方法: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加权方 法或打分方法来得出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从而对电子政务工作进行总体 评价。 四、指标体系的应用范围和意义 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应用于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工作评价 和监督,可以用于评价部门、机构、项目等不同层级的绩效。指标体系的 应用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时了解和评估电子政务工作的效果和问题,为决策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指标体系的应用还可以对电子政务工 作进行比较和对比,促进各级政府之间的学习和借鉴,推动电子政务工作 的发展。 总之,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对电子政务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 的重要工具,其核心是要从用户满意度、信息化水平、创新能力、数字化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体系框架和方法研究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体系框架和方法研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政府正在积极推进电子政务(e-government)建设,政府部门也逐渐重视对e-government公共 服务质量的评估。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与方法是实施电子政务评估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根据公共政务评估的基本原理和现有的研究成果,概述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和方法。 首先,本文阐述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的基本概念,指出它是由三个层次组成的,即目标层次、过程层次和最终成果层次。其次,在目标层次上,本文介绍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中的政策目标,即客观性目标,如成本效益目标和效率目标;主观性目标,如用户满意目标、信息质量和安全;以及覆盖目标,即覆盖的公众群体和地区的目标。 然后,本文介绍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中的过程层次,指出它是针对电子政务建设项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测量和评估。在最终成果层次,本文介绍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中的最终绩效,即服务效果绩效。该层次设计了对电子政务服务进行评估的标准和指标。 此外,本文提出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它们都以政策的实施过程为分析基础。定性方法比较关注政策的执行过程,主要是为了探究和评价政策实施后所获得的客观效果及其对政策目标的改善程度,它主要通过可行性分析、投入效益分析和潜在问题分析等方法实现;定量方法尤其关注政策的实施效果,为政策的实施状况提供数字支持,它主要通过投资可行性分析、

动态投资回收分析和投资质量分析等方法来实现。 本文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体系框架和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评估方法的细节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和讨论,以及当前研究缺乏实证研究和国外经验启发等,都需要进一步探究。因此,本文只是提出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体系框架和方法的一个初步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思路研究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判思路探究 一、绪论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政府机构也不息进行信息化建设,以提高效率、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政务信息化项目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其绩效评判对于提高项目成功率、保证项目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判的思路和方法。 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政务信息化项目标特点与挑战 1. 特点: (1)数字化时代需求驱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政务 信息化项目不是单纯的IT投资,而是为了满足社会各方面的 需求,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2)复杂性增加:政务信息化项目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具有较高的复杂性。项目管理需要协调各方利益,同时浩繁政府机构的信息系统背景不同,项目整合难度大。 (3)长期稳定运行:政务信息化项目需要长期维护和更新,要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性能优化。 2. 挑战: (1)目标模糊不清:政务信息化项目标目标不容易界定 清晰,需要思量到社会各方面的利益。项目评判需要明确目标,量化指标,并与实际状况相适应。 (2)成本风险高:政务信息化项目涉及大量资金投入, 成本风险较高。项目绩效评判需要综合思量成本效益,确保项目回报率。 (3)技术与人员难题:政务信息化项目需要具备先进的

技术支持和专业的人员配备。项目评判需要思量技术实施和人才培育等因素。 三、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判的理论框架 政务信息化项目标绩效评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思量各方面因素。本文提出以下理论框架: 1. 目标导向: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判的核心在于评估 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贴合项目标实际状况,确定明晰的目标和指标,并进行定量评判。 2. 风险评估:政务信息化项目标评判要充分思量项目标 成本与效益。通过综合评估项目所涉及的成本与风险,评估项目标可行性和回报率。 3. 资源管理: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判需要思量资源的 配置与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技术资源等。 4. 绩效管理:政务信息化项目标绩效评判是一个动态的 过程。项目标管理需要持续跟踪和引导,准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保证项目标成功实施和运营。 四、政务信息化项目绩效评判方法和指标体系 1. 成本效益分析:分析项目标投入与产出,综合思量成 本效益,评估项目标投资回收。 2. 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项目标质量、效率、服 务水对等指标,对不同阶段和层面的绩效进行评判,如项目进度、项目成本、服务响应时间等。 3. 用户满足度调查:进行用户满足度调查,通过问卷调 查或访谈方式得到用户对项目实施效果的评判,为改进提供依据。 4. 技术评估:评估项目所接受的技术方案,思量技术的 先进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等因素。

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方案

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方案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化现阶段的主要工作其实就是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提高政府现代化管理水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部门信息化就是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应用,而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价就是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绩效评价。随着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政府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政府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已经逐步走上了理论和实践的舞台。然而,目前对于我国的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具体的技术和方法探讨并不是很多,部门公共部门更为关注的是价值趋向、制度安排等。因此讨论和研究公共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政府绩效管理方面热点问题之一。 1.2原则目标 构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部门信息化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中的关键技术。为了顺利执行评估,需要客观反映现实,并正确引导发展方向。因此,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该遵守以下原则: (1)顶层设计、多方参与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做好战略管理和顶层设计。部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既要关注部门信息化核心绩效构成,也要关注其所在地区电子政务整体发展对部门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绩效要求,如政府云服务的对部门信息化建设项目发展要求、部门之间协作服务的对部门信息化建设项目要求。因此,部门信息化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需要市电子政务管理与服务的主管部门、相关责任部门以及服务对象的全员参与和交流互动,并通过有效的项目绩效评价,来共同推动部门信息化和城市电子政务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2)指标清晰、真实客观 所谓指标清晰则指的是: ①在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时,指标的选取要与本级政府以及部门电子政务建设 的任务、目标等保持一致,即指标选取的基础目标要统一。 ②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应筛选具有高度代表性和概括性的核心指标,注重指 标的全面性、主导性,各个指标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静态指标和动态指 标相结合,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并且尽可能的将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由此能更加客观的对目标进行评价。 ③选取的指标应能独立地测评电子政务的某项具体内容且绩效特征目标明确,不会造成数据采集及评价工作的重复。 ④评价指标的文字要简明扼要、易于理解,并有官方规范唯一的解释说明, 以免造成歧义。 此外,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应该是客观真实的,在指标体系设计时要尽量规 避使用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的指标,保证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性。 (3)综合全面、易于操作 所谓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全面主要指的是: ①项目绩效评价是对政府公共部门信息化项目绩效水平的整体反映,这就要 求指标的设置要全面反映项目建设的绩效情况,而不是局限于局部或某些具体方面。 ②要尽可能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因而,所选的指标要具有一 定归纳综合性,各级指标之间要有较强的逻辑关联,并不完全不关联也并不发生 交叉。 ③如果指标设计的过于细致,容易导致指标之间的相互概念重合,难免会误差,也会影响评价判断。

“互联网-政务”背景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互联网-政务背景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研究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电子政务成为政府机构向公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的手段。通过数字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政府机构可以更好地管理自身的运营,并提供公共服务。然而,电子政务的实施对政府机构的绩效评估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从互联网-政务背景下研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探讨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问题 1.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缺少标准化指标 政府机构的绩效评估需要依据一定的指标,以衡量政府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然而,目前并没有对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标准化指标。这使得政府机构在实施电子政务时,难以使用一致的标准来评估自身绩效。 2. 评估重点偏向技术而不是服务质量 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中,重点往往放在技术方面,而不是服务质量。政府机构需要更加注重提高公众对电子政务服务的体验和满意度。 3. 缺少相应的评估工具 政府机构在实施电子政务时,需要相应的绩效评估工具。然而,缺乏相应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具,政府机构难以对自身绩效进行准确评估和改进。 解决方案 1. 制定标准化指标 政府部门可以制定标准化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以便政府机构在实施电子政务时,能够使用一致的评估标准。标准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公众需求、政府机构实际情况和国家政策。 2. 将服务质量作为评估重点 政府机构需要将服务质量作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重点。政府机构可以通过提高电子服务质量、升级服务设施和改进服务流程,提高公众对服务的满意度,从而达到提高绩效的目的。

3. 开发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具 政府机构需要开发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具,以便进行准确的绩效评估和改进。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具需要针对不同的服务类型和目标群体进行开发,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 结论 电子政务的实施需要政府机构与公众合作,政府机构需要注重服务质量、制定标准化的评估指标、开发相应的评估工具。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政府机构提高电子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为公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电子政务评估

论电子政务评估必要性以及对应决策 精品源自作文园地 电子政务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综合运用现代信息网络与现代数字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到网上实现,彻底转变传统工作模式,打破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隔的制约,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其本质、内涵、宗旨与我们传统的政务管理模式没有本质的差别,唯一的不同只是方法、手段不同。电子政务建设,离不开大量来自纳税人交纳的税费,同时与一般的建设项目相比,电子政务具有高投资、高收益、高风险、运营周期长以及投资不完全可逆的特点,因此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估是各级政府进行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随着电子政务的全球化推进,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也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许多研究机构、咨询公司和学者对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根本目的就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电子政务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全面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以政府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信息技术、投资均衡理论和资产评估、网络评估等为基础,对电子政务一切投入和产出的过程评估。这种过程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既包括电子政务“硬件”建设,又包括电子政务“软件”发展的政务活动过程,二者不可偏废。通过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原理和特定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电子政务的实施或者实施过程中的某一具体项目,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从控制理论的角度来看,绩效评估就是系统中最关键的反馈环节,通过不断地反馈和校正,实现理想的电子政务治理理念。 一、我国开展电子政务评估的必要性分析 电子政务评估是从多个角度对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状况进行评估,内容可包括从电子政务的发展环境到投资,从规划、设计、实施到维护的全过程的一切投入和产出的评估,本质是谋求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绩效。归纳起来,建立电子政务评估制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一)电子政务评估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特点,在网上传播信息不分民族、种族和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与土地密切相连的国家疆界和国家主权行使空间被打破,没有空间的限制和国界的壁垒,各国被愈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电子政务的开展离不开互联网这个支撑平台,随着各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逐步开展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政府对互联网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电子政务信息涉及大量的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政务信息的社会化、公开化同时也为不法之徒开启了“入侵之门”,如黑客、间谍、好事之徒都对政府的资料虎视眈眈。如果电子政务不能保证政务信息免受病毒侵害、黑客攻击,则谈不上电子政务的使用与推广。因此各国要维护国家主权、信息安全和自身利益,就必须加强电子政务安全建设,这就需要政府坚持对涉及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以便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尽可能地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二)电子政务评估有助于衡量巨大资金投入后的效益回报 电子政务的资金多来源于政府财政,相对于电子商务而言,电子政务在资金投入方面所受到的约束要少得多。其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使用、推广、维护、更新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从2002年开始,国家用5年时间全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全国电子政务市场达2000亿元左右,其中软件市场将达300亿元以上[1];另外我国在政府上网工程建设中,至少需要建设6000个网站,如果每个网站的建设费用按平均50万元计算,每年运营费用按平均10万元计算,此项工程将至少带来30亿元投资和每年6亿元的费用开支。对于政府管理者而言,任何的投入必须产生回报,否则就是财政的损失。因此降低电子政务运营成本是实施电子政务的重要目标之一,如果大量针对电子政务的投资,产生不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那就失去了建立电子政务的实际意义。对于电子政务的投入到底能给政府、企业和公众带来什么回报是政府决策者必须关心的问题。政府财政来源于纳税人对国家的贡献,政府机构在实施电子政务时,应以效益为本,开源节流,充分利用现有线路和网络资源,不要使电子政务成为增加政府预算开支的又一负担。因此,必须对电子政务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进行最终的实施效益评估。 (三)电子政务评估有助于电子政务统筹规划与统一标准 1993年底,为了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我国政府正式启动了“三金工程”,这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已建设了基本架构为“三网一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