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肝功能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常见肝功能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常见肝功能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肝功能检查对于诊断肝脏是否异常有着重要的意义。常用的肝功能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等。

1临床意义[1]

1.1血清谷丙转氨酶任何原因一起的肝细胞损害时,ALT及AST自细胞浆逸出,而一起血清ALT、AST升高,他们是反映肝损害的敏感指标,但缺乏病因的特异性,其升高程度不一定与肝损害程度一致。据研究,ALT在细胞浆内合成,AST在线粒体内合成。如线粒体也遭严重损伤,AST逸出多而增高明显。当慢性肝炎演变至肝硬化时,ALT、AST可正常或轻度上升,往往AST>ALT,故AST/ALT比值增大,反映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ALT和AST持续升高说明损伤时的肝细胞内膜漏出增加或伴有慢性肝炎活动。Gitlin曾提出,AST/ALT在0.31~0.63间,预后良好;1.20~

2.26提示肝坏死,介于二者之间者预后无明确关系。潼野报道,AST/ALT于慢性活动性肝炎为0.9±0.32,代偿性肝硬化为1.5±0.7,失代偿性味1.9±0.7,肝癌时50%大于3。

1.2γ-谷氨酰转肽酶1.

2.1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时,血中GGT明显升高。其原因是癌细胞产生的GGT增多和癌组织本身或其周围的炎症刺激作用,使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以致血中GGT增高。

1.2.2阻塞性黄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胆道感染、肝硬化等都可使GGT升高。

1.2.3其他疾病如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及某些药物等均可使血中GGT升高。

肝硬化时,约90%以上病例GGT升高,尤以酒精中毒性肝硬化明显。胆汁性肝硬化则往往显著增高。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时,GGT持续低值提示预后不良。原发性肝癌时GGT可明显升高,徐克成等用4%~15%聚丙胺凝胶阶段梯度电泳检测GGT同工酶,其9条区带中的II带为原发性肝癌特有,可助鉴别。

1.3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及其比值

血清白蛋白正常值为35~55g/L,球蛋白为20~30g/L,A/G比例为1.5:1~2.5:1。肝硬化时血清总蛋白正常、降低或倒置。白蛋白含量与肝功能肝细胞数量成正比,血清白蛋白降至25g/L以下易产生腹水,预后多不良。降至20g/L以下时,近期预后多不良。肝硬化白蛋白减少常伴有球蛋白ALP特点是源起于肝的同工酶,反映肝分泌功能。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碱性磷酸酶于70%的肝硬化患者可见增高,小结节肝硬化时,常正常或轻度升高,大姐姐肝硬化时往往显著升高。与胆汁淤滞性病变,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可中度以上升高。肝内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时,常明显升高,但血清胆红素不一定升高。ALP和ALT同时测定,有助于黄疸鉴别。

1.5胆红素

肝硬化时高胆红素血症昌表示肝细胞受损较重。若在肝硬化基础上血清胆红素明显上升,提示肝细胞进一步坏死,病变活动;若胆红素升高而ALT、AST 正常,表示刚在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功能耗竭;血清胆红素升高而γ-GT下降时,预后更为不良。肝硬化黄疸的发生可能为:①肝细胞坏死。②并发肝内胆汁淤积,或有溶血时常引起血清胆红素升高。

2肝功能五项检查指标的三种情况

2.1所有指标全为阴性

这类人群是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群,不过因为体内的保护性的抗体滴度也在正常值一下,因而很容易受到乙肝病毒的侵染。[2]

2.2只有表面抗体为阳性

表面抗体为人体保护性的抗体,呈阳性表明体内的抗体滴度在正常值以上,不容易感染乙肝病毒。

2.3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呈阳性

这类人群感染过乙肝病毒,但保护性的抗体已经产生,因而处在恢复期内,病情已经基本上恢复。

3小结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代谢器官。检测肝功能主要的目的是检测乙肝患者的肝脏是否有损伤,或损伤程度。其检测指标有很多,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等指标。肝功能试验对诊断肝病,估计疾病的严重程度、判断预后及随访疗效均有重要的价值。但需注意的是正常人的肝脏存在相当大的代偿能力,部分肝损多不能从实验室检查揭示;无一指标能单独精确反应整体肝功能;肝功能检查项目甚多,需结合临床选择;肝功能检查特异性和敏感性欠高,故必须与病史和体检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冯明功, 左云飞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学习指导和习题集人民军医出版社; 第1版2006年10月33.

[2]李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数据的有效使用。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2000;4(6):297.

常见肝功能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常见肝功能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肝功能检查对于诊断肝脏是否异常有着重要的意义。常用的肝功能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等。 1临床意义[1] 1.1血清谷丙转氨酶任何原因一起的肝细胞损害时,ALT及AST自细胞浆逸出,而一起血清ALT、AST升高,他们是反映肝损害的敏感指标,但缺乏病因的特异性,其升高程度不一定与肝损害程度一致。据研究,ALT在细胞浆内合成,AST在线粒体内合成。如线粒体也遭严重损伤,AST逸出多而增高明显。当慢性肝炎演变至肝硬化时,ALT、AST可正常或轻度上升,往往AST>ALT,故AST/ALT比值增大,反映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ALT和AST持续升高说明损伤时的肝细胞内膜漏出增加或伴有慢性肝炎活动。Gitlin曾提出,AST/ALT在0.31~0.63间,预后良好;1.20~ 2.26提示肝坏死,介于二者之间者预后无明确关系。潼野报道,AST/ALT于慢性活动性肝炎为0.9±0.32,代偿性肝硬化为1.5±0.7,失代偿性味1.9±0.7,肝癌时50%大于3。 1.2γ-谷氨酰转肽酶1. 2.1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时,血中GGT明显升高。其原因是癌细胞产生的GGT增多和癌组织本身或其周围的炎症刺激作用,使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以致血中GGT增高。 1.2.2阻塞性黄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胆道感染、肝硬化等都可使GGT升高。 1.2.3其他疾病如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及某些药物等均可使血中GGT升高。 肝硬化时,约90%以上病例GGT升高,尤以酒精中毒性肝硬化明显。胆汁性肝硬化则往往显著增高。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时,GGT持续低值提示预后不良。原发性肝癌时GGT可明显升高,徐克成等用4%~15%聚丙胺凝胶阶段梯度电泳检测GGT同工酶,其9条区带中的II带为原发性肝癌特有,可助鉴别。 1.3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及其比值 血清白蛋白正常值为35~55g/L,球蛋白为20~30g/L,A/G比例为1.5:1~2.5:1。肝硬化时血清总蛋白正常、降低或倒置。白蛋白含量与肝功能肝细胞数量成正比,血清白蛋白降至25g/L以下易产生腹水,预后多不良。降至20g/L以下时,近期预后多不良。肝硬化白蛋白减少常伴有球蛋白ALP特点是源起于肝的同工酶,反映肝分泌功能。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碱性磷酸酶于70%的肝硬化患者可见增高,小结节肝硬化时,常正常或轻度升高,大姐姐肝硬化时往往显著升高。与胆汁淤滞性病变,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可中度以上升高。肝内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时,常明显升高,但血清胆红素不一定升高。ALP和ALT同时测定,有助于黄疸鉴别。

肝功能常见检查项目及意义

肝功能常见检查项目及意义 肝功能化验(详细解读肝功能化验单) 2008年09月13日星期六 02:25 P.M. 临床上检查肝功能的目的在于探测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目前,能够在临床上开展的肝功能试验种类繁多,不下几十种,但是每一种试验只能探查肝脏的某一方面的某一种功能,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一种试验能反映肝脏的全部功能。因此,为了获得比较客观的结论,应当选择多种试验组合,必要时要多次复查。同时在对肝功能试验的结果进行评价时,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全面考虑,避免片面性及主观性。 由于每家医院的实验室条件、操作人员、检测方法的不同,因此不同医院提供的肝功能检验正常值参考范围一般也不相同。在这里我们不再罗列每个项目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只就每个项目的中文名称、英文代码及有何主要临床意义作一介绍。 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项目 以血清酶检测常用,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谷丙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

转肽酶(γ-GT或GGT)等。在各种酶试验中,ALT和AST能敏感地反映肝细胞损伤与否及损伤程度。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急性肝细胞损伤时,血清ALT最敏感,在临床症状如黄疸出现之前ALT就急剧升高,同时AST也升高,但是AST升高程度不如ALT。而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AST升高程度超过ALT,因此AST主要反映的是肝脏损伤程度。 在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血中ALT逐渐下降,而此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这常常是肝坏死的前兆。在急性肝炎恢复期,如果出现ALT正常而γ-GT持续升高,常常提示肝炎慢性化。患慢性肝炎时如果γ-GT持续超过正常参考值,提示慢性肝炎处于活动期。 反映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项目 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等的测定。当患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的中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及新生儿黄疸、内出血等时,都可以出现总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是指经过肝脏处理后,总胆红素中与葡萄糖醛酸基结合的部分。直接胆红素升高说明肝细胞处理胆红素后的排出发生障碍,即发生胆道梗阻。如果同时测定Tbil和Dbil,可以鉴别诊断溶血性、肝细胞性和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一般Tbil<85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20%;肝细胞性黄疸:一般Tbil<200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35%;阻塞性黄疸:一般Tbil>340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60%。 另外γ-GT、ALP、5'-核苷酸(5'-NT)也是很敏感的反映胆汁淤积的酶类,它们的升高主要提示可能出现了胆道阻塞方面的疾病。 反映肝脏合成贮备功能的项目 包括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它们是通过检测肝脏合成功能来反映其贮备能力的常规试验。前白蛋白、白蛋白下降提示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减弱。当患各种肝病时,病情越重,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越低。如果胆碱酯酶活性持续降低且无回升迹象,多提示预后不良。肝胆疾病时ALT和GGT均升高,如果同时CHE降低者为肝脏疾患,而正常者多为胆道疾病。另外CHE增高可见于甲亢、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及脂肪肝。 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揭示肝脏合成各种凝血因子的能力降低。 反映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项目 包括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单胺氧化酶(MAO)、血清蛋白电泳等。当病人患有肝脏纤维化或肝硬化时,会出现血清白蛋白和总胆红素降低,同时伴有单胺氧化酶升高。血清蛋白电泳中γ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评价慢性肝病的演变和预后,提示枯否氏细胞功能减退,不能清除血循环中内源性或肠源性抗原物质。

肝功能12项

肝脏基本功能 合成功能:Alb、PT、脂质和脂蛋白 排泄功能:胆红素、胆汁酸、色素(磺溴酞钠,靛青绿)排泄 代谢功能:氨基比林、非那西丁、色氨酸、尿素等代谢 免疫功能:γ-球蛋白 肝脏标志物检查 肝细胞损伤-酶学改变:ALT、AST、LDH、腺苷脱氨酸 胆汁淤积:胆红素、胆汁酸、胆固醇、ALP、GGT、 肝硬化:Ⅲ、Ⅵ、Ⅰ、Ⅳ型胶原,透明质酸、脯氨酸羟化酶 肝癌:AFP、GGT-Ⅱ、AFU、AKP-Ⅰ、醛缩酶A、去羧基凝血酶 自身免疫性肝炎:平滑肌抗体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线粒体抗体、IgM 各指标具体说明如下: 一、肝脏合成功能 (一)白蛋白(Alb) 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唯一场所,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反映慢性肝损伤的很好的指标之一。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见于:营养摄入不足,合成障碍,消耗过多,丢失增多。慢性肝病病人

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以反映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及白蛋白的容积分布变化,如果血清白蛋白的水平降低且不易恢复者,往往预后不良 二、肝脏的排泄功能 胆红素 胆红素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 <1.1mg/dl(17.1μmol/l),其中70%是间接胆红素,不能从肾滤过。只有直接胆红素才能从尿排出。注意:1.肝功能正常时,溶血性黄疸时TBIL<正常的5倍 (85μmol/l)。2.肾功能正常时,任何原因黄疸, TBIL<500μmol/l。3.有黄疸,但是尿胆红素是阴性,说明是间接胆红素升高。4.许多单纯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是Gilbert syndrome,这种综合征肝脏组织没有病理组织改变,对机体没有明显的影响,一般无需特殊的治疗。 三、血清酶学水平 (一)ALT、AST ALT的特异性比AST好。 1. 当ALT>正常10倍,肯定有肝损害(如慢性乙肝) 2. 胆道疾病时ALT、AST升高,但是<正常8倍 3. AST/ALT的比值:(1)估计肝脏损害程度:越大,损害越严重;(2)鉴别肝病:酒精肝>2,慢乙肝>1可能有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二)碱性磷酸酶ALP 1. ALP>正常4倍:胆汁淤积综合征

肝功能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肝功能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正常参考值:0—40IU/L 临床意义:对肝实质病变的诊断及病程变化的观察有重要意义。 注意事项:空腹采血,标本应避免溶血,严重黄疸及浑浊血清也可使结果升高,血清不宜冰冻保存。 2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正常参考值:0—40 IU/L 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死时升高。肝病及其它脏器炎症时也常升高。 注意事项:标本应避免溶血,血清不宜冰冻保存。 3 总蛋白(TP)g/L 正常参考值:60—85 临床意义: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对肝、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的诊断、鉴别意义。总蛋白升高常见于高度脱水、休克、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造成的血液浓缩而致;总蛋白降低常见于营养不良和消耗增加(如严重结核病、甲亢、恶性肿瘤及慢性肠道疾病等),合成障碍(如肝硬化)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及失血等)。注意事项:空腹采血,标本应避免溶血。 4 白蛋白(ALB) 正常参考值:35—55 g/L 临床意义:白蛋白的生理功能广泛,包括营养价值;有效胶体渗透压的保持;血清钙、未结合胆红素、游离脂肪酸、药物、以及甲状腺激素的运输。白蛋白的多种生理功能使其成为检测肝脏疾病的重要指标。白蛋白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其白蛋白浓度上升。白蛋白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注意事项:空腹采血,标本应避免溶血。 5 球蛋白(GLB) 正常参考值: 临床意义:球蛋白升高常见于肝硬化、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麻风、骨髓瘤、淋巴瘤等。球蛋白降低常见于生理性低球蛋白血症(婴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及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人,体内球蛋白合成会减少。 6 白/球蛋白比值(A/G) 正常参考值: 临床意义: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小于1时称为A/G比例倒置,常见于肾病综合症、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 7 总胆红素(TBIL) 正常参考值:3.42—20.5μmol/L 临床意义:由于胆红素的代谢与肝脏功能的密切关系,它一直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干功能指标。黄疸发生的原因:①胆红素形成过多,如先天性的红细胞膜、酶或血红蛋白的遗传性缺陷等;获得性的败血症、脾功能亢进;造血系统功能紊乱,如恶性贫血铅中毒等。②肝细胞

肝功能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一) 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很多,不要把肝功能异常都认为是病毒性肝炎。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寄生虫病、药物性肝损害、其他内科疾病等引起的肝功损害。当然,一旦化验结果提示肝功异常,需要重视并仔细检查肝功能异常的原因。下面介绍常见的肝功能化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一、肝脏血清酶学的检测指标 (一)转氨酶 转氨酶又称氨基转移酶。临床最常用的是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它们的正常值由于各医院检测方法不同而有差别。血清转氨酶活性降低的临床意义不大,具有临床意义是酶活性升高。各种肝脏疾病病人和一些肝外疾病病人,其血清转氨酶活性均可升高。ALT活性增高提示肝细胞破坏、细胞膜通透性增强;AST活性增高常提示线粒体损伤。二者是监测病毒性肝炎的敏感指标。常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血清转氨酶活性已经增高,故检测ALT、AST可以发现早期的急性肝炎和隐性肝炎病毒感染,是目前诊断肝病应用最普遍的酶学检查项目。 血清转氨酶活性的高低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一致,故有助于病情估计、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ALT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性肝损害;中度增高,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及心肌梗死;轻度增高,见于脂肪肝、阻塞性黄疸及胆道炎症。AST显著增高,可见于心肌梗死急性发作、各种严重的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及酒精性肝病;中度升高,见于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心肌炎;轻度升高,可见于轻度慢性肝炎。患有重型肝炎时,若出现胆红素迅速升高,转氨酶反而下降,称为酶胆分离,提示预后不良。 血清转氨酶活性测定反映肝细胞损害及其程度,对肝病的病因鉴别诊断意义不大。ALT存在于肝细胞胞浆水溶性部分,AST存在于细胞浆水溶性部分及线粒体中。肝细胞损害严重者,AST不仅胞浆中的酶释放出来,而且线粒体中的酶也释放出来,故测定AST/ALT比值可用于

肝功能项目及临床意义

肝功能项目及临床意义 肝功能检查项目、肝功能正常指标及临床意义 一、肝功能检查项目-谷丙转氨酶(ALT) 参考值为0-40 U/L,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临床意义: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这样抽血检查结果就偏高,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但谷丙转氨酶(ALT)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上述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60个单位,转氨酶值高于80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另外需要注意,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谷丙转氨酶(ALT)并不升高。所以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 二、肝功能检查项目-谷草转氨酶(AST) 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5-40 U/L,当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谷草(AST)/谷丙(ALT)比值>1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临床意义:谷草转氨酶(AST)在肝细胞内与心肌细胞内均存在,心肌细胞中含量高于肝细胞,但肝脏损害时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浓度也可升高,临床一般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三、肝功能检查项目-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参与值为成人40-150 U/L 临床意义:碱性磷酸酶(ALP)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碱性磷酸酶(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因为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明显升高。但因为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所以,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肝脓肿、肝结核、肝硬变、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亦可升高,应加以鉴别。 四、肝功能检查项目-谷氨酰转移酶(GGT) 正常值:0-50 U/L 临床意义: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G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谷丙转氨酶(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等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炎时,GGT 呈中等度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非活动期,酶活性正常,若G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洁动或病情恶化;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可呈明显或中度以上升高(300~1000U/L),ALT和AST仅轻度增高,甚至正常。酗酒者当其戒酒后GGT可随之下降。其他如中毒性肝病、脂肪肝、肝肿瘤均可升高。 五、肝功能检查项目-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

常用肝功能化验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常用肝功能化验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谷丙转氨酶(ALT):参考值为小于50单位,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ALT均可升高。但ALT缺乏特异性,许多肝疾和肝外疾患均可升高,另外,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ALT并不升高。 2、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AST广泛分布于体内多组织器官,以心肌含量最高,肝、肾次之,它是由同功酶ASTs与ASTm组成,前者位于细胞浆,后者位于细胞线粒体中。AST升高的意义在诊断肝炎方面与ALT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其升高幅度不及ALT,如果AST值高于ALT,说明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程度比较严重。如果测定其同功酶则意义更大,轻度肝损时仅有ASTs升高,而重度损害则ASTm明显升高。 3、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参与值为30-90u/L。由三种以上同功酶组成,即肝脏型、肠型(含量极微)及胎盘型(仅见于中后期孕妇),还有一部分来自骨骼。ALP经由胆道排出。因此,肝脏疾患出现排泄功能障碍,胆道疾患,骨骼疾患(如成骨肉瘤、转移性骨瘤)均可使ALP上升。 4、谷氨酰转移酶( -GT):健康人血清中-GT水平甚低(小于40单位),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以及肝硬化、中毒性肝病、脂肪肝、肝肿瘤均可升高。 5、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正常值TP为60-80克/L,A为40-55克/L,G 为20-30克/L,A/G为1.5-2.5:1。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使 A/G比例倒置。 6、血清总胆红质()和直接胆红质(Bc):肝病时出现黄疸,TB和Bc均可不同程度升高,正常值TB为2-20umol/L,Bc小于3.4umol/L,如Bc明显升高,提示为梗阻性黄疸。 7、总胆固醇(Ch)及胆固醇酯(cbE):可了解肝病时脂质代谢障碍情况,阻塞性黄疸时Ch可增加,脂肪肝时也可能增加,如严重肝脏损害,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均可下降。 返

论述肝血清学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

论述肝血清学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 肝血清学检测项目是指通过检测血清中各种与肝功能相关的指标来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这些指标包括肝酶、肝功能、肝脏指标等,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肝血清学检测项目可以用于评估肝功能的状态。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具有合成、分解、转化和排泄等多种生物化学功能。肝功能的异常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肝炎、肝硬化等。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肝酶的水平,可以评估肝细胞的损伤程度,及时发现和诊断肝病,指导临床治疗。 肝血清学检测项目能够帮助评估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肝炎病毒是导致肝炎的主要病因,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肝炎病毒感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容易引起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通过检测血清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丙型肝炎抗体(HCV-Ab)等指标,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肝炎病毒,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和预防措施。 肝血清学检测项目还可以用于评估肝脏代谢功能的状态。肝脏参与多种物质的代谢和排泄,如糖类、脂类、蛋白质、胆红素等。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等指标,可以了解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判断是否存在胆道梗阻等疾病。

肝血清学检测项目还可以用于评估肝脏的合成功能。肝脏是许多重要蛋白质的合成器官,如白蛋白、凝血因子等。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可以评估肝脏合成功能的状态,判断肝脏是否存在蛋白质合成障碍的情况。 肝血清学检测项目还可以用于评估肝脏的解毒功能。肝脏是人体主要的解毒器官,可以清除血液中的各种有害物质。通过检测血清中的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可以评估肝脏的解毒功能,判断肝脏是否存在解毒功能障碍的情况。 肝血清学检测项目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评估肝功能、肝炎病毒感染、肝脏代谢功能、合成功能和解毒功能的状态,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肝病,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因此,对于怀疑肝脏疾病的患者,进行肝血清学检测项目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常用肝功能肾功能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常用肝功能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肝功能正常值-谷丙转氨酶(ALT):参考值为小于50单位,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ALT均可升高。但ALT缺乏特异性,许多肝疾和肝外疾患均可升高,另外,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ALT并不升高。 2:肝功能正常值-谷草转氨酶(AST):前者位于细胞浆,后者位于细胞线粒体中。AST升高的意义在诊断肝炎方面与ALT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其升高幅度不及ALT,如果AST值高于ALT,说明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程度比较严重。如果测定其同功酶则意义更大,轻度肝损时仅有ASTs升高,而重度损害则ASTm明显升高。 3、肝功能正常值-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参与值为30-90u/L。由三种以上同功酶组成,即肝脏型、肠型(含量极微)及胎盘型(仅见于中后期孕妇),还有一部分来自骨骼。ALP经由胆道排出。因此,肝脏疾患出现排泄功能障碍,胆道疾患,骨骼疾患(如成骨肉瘤、转移性骨瘤)均可使ALP上升。 4、肝功能正常值-谷氨酰转移酶(-GT):健康人血清中-GT水平甚低(小于40单位),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以及肝硬化、中毒性肝病、脂肪肝、肝肿瘤均可升高。 5、肝功能正常值-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正常值TP为60-80克/L,A为40-55克/L,G为20-30克/L,A/G为1。5-2。5:1。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使A/G比例倒置。 6、肝功能正常值-血清总胆红质和直接胆红质(Bc):肝病时出现黄疸,TB和Bc均可不同程度升高,正常值TB为2-20umol/L,Bc小于3。4umol/L,如Bc明显升高,提示为梗阻性黄疸。 7、肝功能正常值-总胆固醇(Ch)及胆固醇酯(cbE):可了解肝病时脂质代谢障碍情况,阻塞性黄疸时Ch可增加,脂肪肝时也可能增加,如严重肝脏损害,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均可下降。

肝功能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肝功能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 (1)生理因素饮酒和剧烈运动后可轻度升高,妊娠后期胎盘排泌酶入血,可升高,但很少超过100U,产后即可恢复正常。 (2)肝病引起(>300U 时,肝细胞或多或少有坏死性病变)常见甲肝、 乙肝、胆汁瘀积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此外也见于肝脓肿、肝结核、肝硬变失偿期、血吸虫病、肝癌等。 (3)非特异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炎、脑血管病、肾病、胰腺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石症、胆道疾病、溃疡病、肌病。此外败血症、伤寒、钩体病、传染性单细胞增多症等。 (4)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异烟肼、利福平、红霉素、某些避孕药或抗癌药等。高热也有可能使酶升高。 2.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 (1)AST明显增高,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约95%病者的AST活性升高。而心绞痛AST正常。 (2)急性病毒性肝炎时 ①AST升高不及ALT敏感,多为ASTALT的正常比值1.15 左右 ③AST/ALT<1,见于急、慢性肝炎,则有肝硬变的可能 ④比值>3时,则有肝癌变的可能 3.碱性磷酸酶 以骨、肝、乳腺、肠粘膜、肾、胎盘等含量较高,大部来自骨,小部来自肝,从胆汁中排出,因此胆汁瘀滞时ALP升高。 升高 (1)骨骼疾病佝偻病、骨质软化症、骨折恢复期、骨肿瘤等 (2)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克隆氏病)、妊娠

(3)药物如氯丙嗪、甲基睾丸素、避孕药 减低见于呆小症、重症肝炎、重症慢性肾病、锌缺乏症等。 同时测ALP和ALT 有助黄疸鉴别 (1)阻塞性黄疸ALP>30U而, ALT增高 (2)肝细胞性黄疸ALP<30U,而ALT明显增高 (3)肝内局限性胆道阻塞(肝癌)时,ALP明显升高,ALT升高不明显(4)癌组织可产生胎盘型ALP,故其它癌症时,ALP亦见升高 4.r- 谷氨酰转移酶分布肾、胰、肝、脾、脑、肺、骨骼肌、心肌等升高(1)肝病肝内、外阻塞性黄疸,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进行性肝硬化,酒精性肝损害 (2)急性心肌梗死(1-2 天高峰)、糖尿病、急性胰腺炎、胰腺癌、壶腹癌、长期服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 注临床常见ALT升高,r-GT 也升高。如见r-GT/ALT 比值愈大,肝癌的可能性愈大,对肝炎、肝癌的鉴别有一定帮助。 5.血清总蛋白 增高见于血液浓缩、慢性炎症、网状内皮系统增生性疾病及多发性骨髓瘤等 减低见于蛋白质摄入不足,消耗增多,白蛋白合成减少(如肝硬化、急性肝坏死、中毒性肝炎等),白蛋白丢失过多(如严重出血、广泛烧伤、肾病综合症)及营养不良。 6.白蛋白 增高血浓缩相对增高如严重脱水和休克、严重烧伤、急性出血、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减低见于肝硬变合并腹水及肝功能严重损害(如急性肝坏死、中毒性肝炎)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严重出血、肾病综合症等。当降低至25g/L 以下,易产生腹水。 7.球蛋白 增高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变、活动性结核病、结缔组织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等。 减低见于X 线治疗中或氮芥中毒,原发性工继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8.白球比 (1)白蛋白降低所致的A/G 低于1.25 ,多见于肝硬变、慢性肾炎肾病期、类脂性肾病、低蛋白血症等。 (2)球蛋白降低所致的A/G 低于1.25 ,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黑热病、系统性红斑儿狼疮,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注血清总蛋白>80g/L, 称为高蛋白血症,<40 g/L 称为低蛋白血症。 9.总胆红素意义 (1)TBIL17.1-34 umol/L 的黄疸,不易察出,称为隐性黄疸 (2)TBIL34-170 umol/L 为轻度黄疸 (3)TBIL170-340 umol/L 为中度黄疸 (4)TBIL>340 umol/L 为高度黄疸 (5)完全阻塞性黄疸TBIL 为340-510 umol/L (6)不完全阻塞者TBIL 为170-265 umol/L

肝功能与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与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GPT ):主要存在于肝、肾、心肌、骨骼肌、胰、脾、肺、红细胞等 (1)正常值参考范围 成人<40U/L (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常见于: 肝胆疾病: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胆管炎、胆囊炎等 其他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致肝淤血;骨骼肌病,胰腺炎,外伤等 用药与接触化学品: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乙醇,铅,汞,四氯化碳,有 机磷和抗癌药物等。常见药物包括: •抗生素:特别是红霉素类的酯化物。 •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 •血脂调节药 2.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GOT):主要存在于心肌、肝、肾、骨骼肌、胰、

脾、肺、红细胞等 (1)正常值参考范围 成人<40U/L (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心肌梗死:发病6〜8小时开始上升,18〜24小时达峰。 肝胆疾病:同ALT AST/ALT比值:有助于肝病的鉴别诊断 急性或轻型肝细胞损伤时,AST升高幅度不如ALT, AST/ALT 比值<1; 在急性病程中,该比值明显升高; 在慢性肝炎、肝硬化,AST往往高于ALT 其他疾病:同ALT,肌营养不良、皮肌炎、急性胰腺炎、急性溶血等。 药物:同ALT 3.血清丫-谷氨酰转移酶 Y-GT:存在于除肌肉外的所有组织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增高) 肝胆疾病 胆管阻塞性:上升最高 肝炎:高,较其他肝脏酶类上升显著 脂肪肝、药物中毒:中度升高 慢性肝炎、肝硬化: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活动或恶化。

肝癌:明显升高。用于诊断恶性肿瘤有无肝转移,肝癌术后 有无复发。 胰腺疾病:胰腺炎、胰腺肿瘤 其他:脂肪肝、前列腺肿瘤等 药物:苯巴比妥,苯妥英钠 4.血清碱性磷酸酶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增高) 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胆管阻塞,黄疸性肝炎,肝癌 骨骼疾病:骨损伤,骨疾病(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 软化症、成骨细胞瘤及骨折愈合期) 用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增高 各种原因脱水所致血压浓缩 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降低 ①合成障碍:常见肝脏疾病,白蛋白<30g/L提示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②营养不良:如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良。 ③蛋白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严重烧伤、急性大失血等。 ④消耗增加: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恶性肿瘤等。

肝功能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肝功能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人体的肝脏具有合成、排泄和代谢转化功能,狭义的肝功能试验就是指反映上述肝基本功能的试验,是肝脏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在临床实践中,如何解读肝功能的结果,对临床患者的病情诊断起着重要作用。现着重介绍临床上常用的肝功能检验的一些内容。 1 常用临床肝功能检验项目 肝功能试验主要选用反映肝胆损害的各种酶试验,其中以转氨酶(ALT、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最为常用。由于自动化检测的发展和应用,近年来又增加了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 —ALB)、总胆汁酸(TBA)和胆碱酯酶(CHE)。。 2 常用临床肝功能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2.1 转氨酶血清转氨酶主要有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肝富含这两种酶,只要有1%的肝细胞被破坏,其所释放的转氨酶即足以使血清中转氨酶水平升高1倍。在肝内,转氨酶主要含于肝细胞内,胞内/外酶活性为5 000:1。肝细胞变性坏死时,肝内的酶释放入血,引起血清中转氨酶活力升高。 目前,血清转氨酶测定仍被认为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标准试验。但在判断结果时,应注意下列事项:各种肝病均可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但超过正常值10倍的血清转氨酶主要见于急性病毒性或药物性肝炎、休克时肝缺氧和急性右心衰竭时肝淤血。在急性肝病时,血清转氨酶水平和肝损害程度不成比例;慢性肝病时,转氨酶水平反映了疾病的活动性。如果转氨酶高于正常值10倍伴球蛋白升高1倍,且持续8周以上,则几乎可以肯定为慢性活动性肝病。胆系疾病时,转氨酶也升高,但一般不超过正常值的8倍。少数胆总管结石患者转氨酶可高达正常值10倍以上,但24~48 h后即大幅度下降或降至正常范围。酒精性肝病时,转氨酶轻度升高,可能和酒精耗竭了作为丙氨酸转氨酶的辅酶的吡哆醛有关。为了提高血清转氨酶测定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在病毒性肝炎时,同时测定AST/ALT的比值(正常值1.15左右)则更有意义。急性肝炎早期肝损害时,大多数丙氨酸转氨酶和胞浆部分的门冬氨酸转氨酶被释放出来,致使AST/ALT降至0.56左右I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时,AST/ALT 比值常>2;胆汁淤积及肝癌时,AST/ALT比值亦可增高。 门冬氨酸转氨酶是检查有无肝细胞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在人体内,其主要分布在心肌内,而心肌容易受缺氧、酸中毒、感染等因素影响而损伤,从而释放出门冬氨酸转氨酶等多种酶。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也会因感染、缺氧等因素使心肌细胞受损,门冬氯酸转氨酶活性升高。因此,门冬氮酸转氨酶的升高不能说明肝细胞损伤的程度。 2.2 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是一组特异性很低的酶,几乎存在干身体各种组织中,尤以成骨细胞、肝脏、胎盘及白细胞中含量丰富。碱性磷酸酶是胰结合酶,在碱性环境中能水解很多磷酸单酯化合物。生理性的升高只见于正常妊娠、新生儿骨质生成和正在发育的儿童。而妊娠期妇女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妊娠3个月即开始升高,随着孕期增长而逐渐增

肝功能十二项参考值临床意义

肝功能十二项参考值临床意义 在肝功能检查项目中,肝功能检测的每一项检测值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临床意义,少检测某项目都将可能会导致某些疾病不能被及时准确地检查出来。下面笔者就肝功能十二项作出了以下详细的分析:【肝功能十二项参考值临床意义】 1、血清总胆红素() 参考值:重氮法:0.6-12改良法:3.42-17.1 临床意义:胆红素增高见于:(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2)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新生儿黄疸、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 2、直接胆红素() 参考值:重氮法:0-3.34改良法:1.71-3.34 临床意义:直接胆红素升高于阻塞性黄疸、如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 3、间接胆红素() 参考值:3.42-10.3 临床意义:间接胆红素升高见于溶血性黄疸:如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新生儿黄疸及疟疾等。>>> 咨询专家 4、血清谷-丙转氨酶() 参考值:速率法:0-30 临床意义:谷-丙转氨酶的增高意义较大,其增高程度可反映肝细胞损害和坏死的程度。

(1)肝胆疾病:急性病毒性肝炎,是最为敏感的指标之一,会出现明显升高。慢性肝炎血清升高一般不超过参考值的3倍,而且有时可降至正常。慢性活动性肝炎血清可升高至参考值的3-5倍以上。活动型进行性肝硬化时可中轻度升高,但在代偿期可正常或稍增高。患原发性肝癌时,可正常或中轻度升高。胆道疾病如胆石症引起梗阻时,虽无肝细胞病变,但可稍升高。 (2)其他疾病:心肌梗塞及心功能不全导致肝淤血可使明显升高。骨骼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均可使活性升高。某些药物或毒物也可引起活性升高。 5、血清谷-草转氨酶() 参考值:速率法:0-35 临床意义:(1)当心肌梗塞时,血清升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内显著升高,48小时达高峰,3-5天恢复正常。(2)各种肝病也可引起升高。如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3)心功能不全、胸膜炎、肾炎,服用某些药物也可使升高。 6、血清总蛋白() 参考值:双缩脲法、微量定氮法:60-80 临床意义:血清总蛋白浓度升高:(1)血清中水分减少,而使总蛋白浓度相对升高。如高热、腹泻、呕吐,可使总蛋白浓度达10-15。另外,休克、慢性肾皮质机能减退也可使血浓缩,使总蛋白升高。(2)血清蛋白质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总蛋白可超过10。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1)血浆中水分增加,如静脉注射过多的低渗溶液,

生化肝功类常见项目缩写及临床意义

序号-项目-中文名-临床意义 1,AL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反应肝实质损害(各种肝炎、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等) 2,AS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反应肝实质损害(各种肝炎、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等) 3,ALP 碱性磷酸酶 肝胆疾病(胆道梗阻、肝细胞损伤等)、骨骼损伤 4,γ-GT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肝癌、阻塞性黄疸、酒精肝、胰腺疾病等 5,CHE 胆碱酯酶 急性肝炎,有机磷中毒,脂肪肝 6,ADA 腺苷脱氢酶 有助于探测急性肝炎的残留病变和肝病进展,较ALT、GGT等更能反映急性肝损伤 7,AFU α-L-岩藻糖苷酶 原发性肝癌的高灵敏度指标 8,5’-NT 5’-核苷酸酶 肝癌的高灵敏度指标、协助ALP鉴别肝胆疾病和骨骼疾病 9,LAP 亮氨酸氨基转肽酶 肝癌诊断的辅助指标。5’-NT+AFU+LAP联合检测提高了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性 10,MAO 单胺氧化酶

肝硬化早期诊断指标。ADA+TBA+MAO联合检测提高肝硬化阳性检出率 11,TP 总蛋白 营养不良、肝功能受损、骨髓瘤、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肾病综合症 12,Alb 白蛋白 营养不良、肝功能受损、骨髓瘤、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肾病综合症 13,TBil 总胆红素 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TBil能准确地反映黄疸的程度。TBil+DBil 联合检测,有助于黄疸类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溶血性黄疸,TBil↑;肝细胞性黄疸TBil↑DBil↑;阻塞性黄疸DBil↑ 14,DBil 直接胆红素 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TBil能准确地反映黄疸的程度。TBil+DBil 联合检测,有助于黄疸类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溶血性黄疸,TBil↑;肝细胞性黄疸TBil↑DBil↑;阻塞性黄疸DBil↑ 15,PA 前白蛋白 肝功能损害越严重,PA越低,PA可用作判断肝病预后指标 16,TBA 总胆汁酸 急性肝炎呈显著增高,当慢性活动性肝炎复发时,血清TBA增高早于常规肝脏酶学异常之前 17,AMM 氨 肝性脑病的重要实验诊断及监测指标 18,CG 甘胆酸 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ICP)的首选指标 19,mAS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

肝功能关键指标及意义

肝炎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一览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即常说的乙肝五项或称两对半)

两对半各项指标的含义:(因来源不一样,说法不尽相同) HBcAb是HBcAg对应抗体,它不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而是反映肝细胞受到HBV侵害的一种指标,包括IgM、IgG、IgA三种类型。 HBcAb-IgM阳性是乙肝病毒急性感染和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具有高度传染性。HbcAb-IgM阳性还可见于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而HB-CAb-IgG阳性高滴度是指正在感染,HbcAb-IgG低滴度则指过去感染过HBV,具有流行病学的意义。 (一) HBsAg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1,协助早期诊断2,作为携带者指标 (二) HBsAb(抗-HBS)乙肝表面抗体(+)阳性

1,乙肝感染是否有免疫力的检测指标(阳性表示有免疫力) 2,判断人群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水平 (三) HBcAb (抗-HBC)乙肝核心抗体 (+) 阳性 1, 有助于确诊处于"窗户期"(抗原消失,抗体尚为形成)的急性乙肝。 2,有助于发现HBSAg阴性的乙肝。 3,高滴度(阳性)示病毒复制,低滴度示无传染性,低滴度抗-HBS和抗-HBS并存时,示对乙肝有免疫力。 4,有助于发现HBSAg阴性的乙肝感染者和携带者。 5,急性期和恢复期滴度很高,以后逐渐下降,可保持20年以上甚至终生。 6,估计病情转归和预后,如转阴示乙肝治愈。 (四) HBeAg e抗原正常值:阴性(-)阳性(+)表示血中存在大量病毒 1,急性乙肝持续性阳性示肝组织严重损害,易成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传染期较长,是病毒复制的重要指标。 2,慢性肝炎持续性阳性示病情活动。 3,阳性孕妇则新生儿九成亦是阳性。 (五) e抗体抗-HBe 阳性表示病毒在血中消失 1,表示病情进入恢复期,传染性较低。 2,急性乙肝示预后良好,慢性阳性示病情静止。 3,肝硬化阳性和甲胎蛋白升高,则预示可能为早期原发性肝癌。 4,只存在于HBcAg(+)者中,抗-HBs阳性中亦可检出抗-HBe. 另一解释: 1、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抗-HBs) (1)HBsAg HBsAg是乙肝病毒(HBV)的蛋白质外壳,HBsAg阳性是机体被HBV感染的标志,表明存在现症HBV感染。但HBsAg 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HBV感染,如果S基因突变株存在,不能用常规方法检出,可表现为HBsAg(-)的HBV携带者(占3%左右)或肝炎;也有少数低浓度感染者HBsAg(-),原因是血液中HBsAg的含量在常规检测极限之下。HBsAg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它的出现常伴随HBV存在,间接提示携带者具有传染性),但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HBs。 (2)抗-HBs 抗-HBs阳性提示可能通过预防接种或过去自然感染(隐性或显性感染)产生了对HBV的免疫力。抗-HBs是保护性抗体,阳性者可以抵御HBV的再次侵袭。 一般而言(也并非都如此),抗HBs阴性说明对HBV易感,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2、核心抗原(HBcAg)与核心抗体(抗-HBc) (1)HBcAg HBcAg存在于感染者的肝细胞核当中,血液中没有游离的HBcAg,因此用常规方法在血液中检测不到HBcAg 。 (2)抗-HBc 抗-HBc不是保护性抗体,抗-HBc阳性在不同组合中有不同的意义。在“大三阳”组合中,它是HBV 活动性复制的标志之一。 3、e抗原(HBeAg)与e抗体(抗-HBe ) (1)HBeAg HBeAg是病毒复制程度的标志,阳性时表明HBV复制活跃,提示传染性大。

肝功能各项检查及意义

肝功能各项检查及意义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肝功能各项检查及意义摘要:肝功能一是指肝脏的生理功能,即解毒功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免疫防御功能等;另一方面是指医院检验科里的医学检验项目,包括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转氨 脢、胆道酵素、血清氨、凝血脢时间等,不同项目的检查,代表着不同的临床意义.人体的 肝脏一般在1250 克左右,是一个重要的器官,人不能离开肝脏而存活.有人称肝脏为人体的“加工厂”,这不仅不过分,而且也只表达了肝脏的一部分功能而已. 关键词检查方法、检测项目、检查前注意事项、临床意义 一、选择肝功能的检查方法 1.当临床怀疑肝炎或已确诊为急性肝炎需进一步了解病变的程度时,可检测GPT(谷 丙转氨酶)或复方碘实验.尿三胆实验、血清凡登白实验和胆红素定量.如为慢性肝炎,除 以上试验外还可检测A/G(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必要时检测血清蛋白电泳.如病人无黄疸、且其他肝功能正常而不能排除轻度肝脏损害者,可检测碱性磷酸酶.对原发性肝癌,除 一般的肝功能实验外,可进行AFP(甲胎蛋白)、γGT(γ-谷氨酸转肽酶)、AKP等测定 以帮助临床诊断.在各项较大手术前,一般检查血清GPT、A/G,必要时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以了解肝脏情况,做好术前准备. 2.根据病情选择某几项肝功能试验并定期复查作动态观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治疗是否有效.如急性肝炎病情好转时,GPT由增高恢复到正常;如GPT长期波动或持续升高,则提示肝炎有转慢趋势等.某些肝脏功能试验有肝外疾病时,检查结果也可见异常,如肾病综 合征、恶性肿瘤等导致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减少;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可有血清胆固醇减低.而某些药物、外伤等,均可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因此在选择肝脏功能试验及分析结果时应结合临床具体分析.当临床怀疑肝炎或已确诊为急性肝炎需进一步了解病变的程度时,可检测GPT(谷丙转氨酶)或复方碘试验.尿三胆试验、血清凡登白试验和胆红素定量.如为慢性肝炎,除以上试验外还可检测A/G(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必要时检测血清蛋白电泳.

常用肝功能肾功能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常用肝功能肾功能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常用肝功能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肝功能正常值-谷丙转氨酶(ALT):参考值为小于50单位,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ALT均可升高。但ALT缺乏特异性,许多肝疾和肝外疾患均可升高,另外,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ALT并不升高。 2:肝功能正常值-谷草转氨酶(AST):前者位于细胞浆,后者位于细胞线粒体中。AST升高的意义在诊断肝炎方面与ALT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其升高幅度不及ALT,如果AST值高于ALT,说明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程度比较严重。如果测定其同功酶则意义更大,轻度肝损时仅有ASTs升高,而重度损害则ASTm明显升高。 3、肝功能正常值-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参与值为30-90u/L。由三种以上同功酶组成,即肝脏型、肠型(含量极微)及胎盘型(仅见于中后期孕妇),还有一部分来自骨骼。ALP经由胆道排出。因此,肝脏疾患出现排泄功能障碍,胆道疾患,骨骼疾患(如成骨肉瘤、转移性骨瘤)均可使ALP上升。 4、肝功能正常值-谷氨酰转移酶(-GT):健康人血清中-GT水平甚低(小于40单位),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以及肝硬化、中毒性肝病、脂肪肝、肝肿瘤均可升高。 5、肝功能正常值-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正常值TP为60-80克/L,A为40-55克/L,G为20-30克/L,A/G为1。5-2。5:1。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使A/G比例倒置。 6、肝功能正常值-血清总胆红质和直接胆红质(Bc):肝病时出现黄疸,TB和Bc均可不同程度升高,正常值TB为2-20umol/L,Bc小于3。4umol/L,如Bc明显升高,提示为梗阻性黄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