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功能指标

肝功能指标

肝功能指标

1、肝细胞损伤检查:包括血清酶类及血清铁等,以血清酶检测常用,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C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等。

2、肝脏排泄功能检查:检测肝脏对某些内源性(胆红素、胆汁酸等)或外源性(染料、药物等)高摄取物排泄清除能力。

3、肝脏贮备功能检查:血浆的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是通过检测肝脏合成功能以反映其贮备能力的。

4、肝脏间质变化检查:血清蛋白电泳已基本取代了絮浊反应,γ-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评价慢性肝病的演变和预后,提示枯否氏细胞功能减退,不能清除血循环中内源性或肠源性抗原物质。

近期有关部门新增五项肝功能检查最新项目,具体如下:

1、甘胆酸(CG):当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淤滞时,血液中CG含量就明显增高,反映肝细胞的损害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ALT等更敏感,能早期发现轻度肝损害,对区别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帮助。

2、铁蛋白(SF):在肝内合成并储存,肝细胞炎症反应可使SF合成增加,肝细胞变性坏死可使SF释入血中,SF上升程度与肝细胞受损轻重呈平行关系,但在严重低蛋白血症、缺铁性贫血可明显降低。 ...

肝功能指标正常值

肝功能的检查指标有很多,了解各项肝功能指标的正常值,对解读肝功能化验单,判断肝脏是否健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1、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正常值:

谷草转氨酶检查正常值为:8-40 U/L,当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谷草(AST)/谷丙(ALT)比值>1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2、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值

参考值为男:5-40 U/L,女:5-35 U/L。谷丙转氨酶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当谷丙转氨酶检查结果偏出肝功能检查正常值时,就有可能肝脏出现了问题。

3、肝功能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正常值

总蛋白(TP)正常值为成人坐立位:64-83 g/L,成人卧位:60-78 g/L,白蛋白(A)为35-52 g/L,球蛋白(G)为22-38 g/L,白蛋白(A)/球蛋白(G)为1.3-2.5。

4、肝功能指标-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值

正常参考值为成人:40-150 U/L。碱性磷酸酶(ALP)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

5、肝功能指标-谷氨酰转移酶(GGT)正常值

男:11-50 U/L,女:7-32 U/L。G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谷丙转氨酶(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

6、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正常值 ...

肝功能指标高的原因

日常生活中引起肝功能指标异常的原因有很多,原因不同,导致的严重程度也不同。如果只是非病理性的肝损伤,患者只要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就可以恢复健康;如果是病理性的肝损伤,就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医治,避免延误病情。

1、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破坏人机体相对平衡的免疫状况,促使肝脏的负担加重,导致肝功能异常。

2、饮食不节:饮酒或吃油腻、油炸、辛辣食品,会加重胃肠的负担和肝脏的代谢负担,引起肝功能异常

3、变更环境: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如出差、旅行等,因生水土条件变更,造成体内环境紊乱肝功异常。

4、各种病毒性肝炎(肝病大、小三阳)、脂肪肝、酒精肝、药物肝、肝硬化、肝癌等是最常见的肝功能异常的原因。

5、误服或滥用药物:一患者乱服用各种自制中药制剂,长期下去患者出现炎症或者中毒发生,肝功损害日见加重。

6、患其他疾病:感冒、腹泻、胆囊炎、大出血、胃肠病、结石、肿瘤、慢性心力衰竭等也可以导致肝功波动。

肝功能指标过高怎么办

当肝功能出现不正常的表现时,一定要去大型专业的医院进行检查,如果发现病理性的肝损伤,一定要及时接受专业

治疗,这样才不会耽误病情。肝病治疗不同其他疾病治疗,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治疗不当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对病情的缓解也有一定程度的帮助。

1、心态要平和。中医认为怒伤肝,对于肝脏受损,肝功能异常者一定要心情开郞,制怒不生气,否则会肝气郁结,肝火上升,加重肝病。

2、保证休息。肝功能异常者不可从事过于激烈和繁重的运动和劳动,否则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对病情不利。

3、不可乱服药。因为许多药物都要经过肝脏代谢,而且不少药物对肝脏都有害的,会引起肝脏的药物性伤害,加重肝损伤。

4、定期检查。每隔半个月或是1个月要复查肝功能,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为医生治疗提供依据。

5、注意合理饮食,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以下为肝功能异常时的饮食建议:

(1)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

整粒谷物和面包等纤维含量非常高的食物,能有效降低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营养专家指出,为了达到影响胆固醇含量的效果,膳食中的纤维必须达到15~30克。总胆固醇偏高的患者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菌藻类食物,如魔芋、木耳、海带、裙带菜、洋葱、南瓜、地瓜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胆固醇的排泄。 ...

肝功八项检查

肝功八项检查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1、总蛋白(TP)正常情况:60~80g/L减少:长期腹泻,慢性肝病,肝硬变,肾病综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营养不良。增加:高渗性失水,多发性骨髓瘤,某些急慢性感染所致高球蛋白血症等。 2、球蛋白(G)正常情况:20~29g/L减少:出生后至3岁,球蛋白呈生理性降低。皮质醇增多症,长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增高:疟疾,失水,结核病,风湿热,麻风,肝硬变,淋巴瘤等。 3、白蛋白(Alb)正常情况:40~55g/L减低:肝病,肾功能衰竭,少数营养不良等。增加:当患者脱水时,导致血液浓缩等。 4、谷草转氨酶(AST)正常情况:0-50μmol/L增加:各种肾炎、肝病、心肌炎、肺炎等亦可轻度升高。 5、谷丙转氨酶(ALT)正常情况:0-40μmol/L增高:心肌炎,急性胰腺炎,急慢性肝病,胆道感染,胆石症,急性心肌梗塞,肺梗塞等。孕妇,熬夜,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 6、总胆红素(STB)正常情况下成人为1.7~17.1μmol/L其升高常见的有:总胆红素,间接与直接均升高:慢性活动性肝炎,黄疸型肝炎,肝硬变等。总胆红素与间接明红素偏高:血型不合输血,溶血性贫血,新生儿黄疸,恶性疾病等。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偏高: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毛细胆管发生肝炎,胰头癌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 7、直接胆红素(DBIL)正常情况:0~3.4μmol/L增高:当红细胞大量死亡时,释放出的间接胆红素增多,经肝脏代谢,生成的直接胆红素因胆道堵塞,排泄不畅时出现直接胆红素偏高。 8、胆碱酯酶(CHE)正常情况:比色法:130~310U/L:增高:见于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等。减低:见于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炎、恶性贫血、急性感染、营养不良、肌肉损伤、皮炎及妊娠晚期等,以及摄入氨茶碱、雌激素、可可碱、吗啡、巴比妥等药物。 下面是肝功能各项检查指标的正常值: 一、血清总蛋白TP60-80g/L;白蛋白A35-55g/L;球蛋白G20-30g/L。 二、谷丙ALT5-40u/L;谷草转氨酶AST5-40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5-54u/L;乳酸脱氢酶LDH109-300u/L(速率法);碱性磷酸酶AKP35-125u/L(速率法);胆碱性酯酶CHE4.2-9.8ku/L(速率法)。 三、凝血酶原时间PT11-14秒;凝血酶原活动度PTA80-100%。 四、胆固醇CHO3.1-5.7mmol/L;甘油三酯TG0.23-1.24mmol/L。

肝细胞实质损伤、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肝脏合成功能、肝纤维化等肝功能指标参考值、临床表现和疾病指示

肝细胞实质损伤指标、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指标、肝脏合成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等肝功能指标参考值、临床表现和疾病指示 ❶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 ALT(正常参考值为 0-40 U/L)主要存在于各种细胞中,尤以肝细胞为最,其次是肾脏、心肌和骨骼肌。 在各种急慢性肝脏疾病中(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或非酒精性硬化等),肝细胞出现变性、坏死、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等,ALT 大量释放入血中,因此 ALT 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 肝细胞受到损坏都可以引起 ALT 的升高,一般以 ALT 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 2.5 倍,持续异常超过半个月,作为诊断肝炎的标准。但 ALT 升高程度与肝细胞损坏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关系,急性重症肝炎时,由于肝细胞短时间内大量坏死,胆汁代谢异常,胆红素水平升高,转氨酶因大量消耗而迅速下降,出现酶-胆分离现象,提示预后不良。 ❷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 AST(正常参考值为 0-40 U/L)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在肝细胞中,大约 80% 的 AST 存在于线粒体内。正常人血清中含量很低,但当肝细胞或心肌细胞受损时,由于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浆内的 AST 释放入血浆,致使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升高。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时,血清 AST 活性明显增高,一般为正常参考值上限的 10-30 倍,当血清 AST 活性增高持续超过 ALT 活性时,提示肝炎病变呈慢性化和进展性。另外,肝硬化、肝癌、肝淤血、胆道梗阻也可出现轻度增高现象。

❸AST/ALT 比值 各种致病因素所致肝病均会引起 ALT 和 AST 不同程度升高,对ALT 和 AST 活性及 AST/ALT 分析可用于疾病诊断、鉴别及评估病情。 1)急性病毒性肝炎时虽有肝细胞损伤,但肝细胞线粒体仍保持完整,故释放入血的主要是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的 ALT,所以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 ALT 升高,AST/ALT 的比值 < 1。 慢性病毒性肝炎时肝脏受损部位绝大部分位于肝细胞膜,线粒体则基本上保持完整,转氨酶轻度上升或正常,AST/ALT 比值 < 1。若AST 升高显著,提示慢性肝炎进入活动期的可能。 3)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病持续进展至肝硬化和肝癌患者时,肝细胞中大部份线粒体受损,致使大量 AST 释放进入血液,因此 AST 升高明显,ALT 升高的幅度反而比慢性肝炎小,这可能是由于肝细胞损伤越来越多而细胞质中 ALT 又长期处于释放状态且已竭尽的缘故。此时 AST/ALT>1,甚至>2。 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指标 ❶胆红素 胆红素是血液循环中衰老红细胞在肝、脾及骨髓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分解和破坏的产物,有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之分,两者之和为总胆红素(TBiI)。在发生肝胆疾病时,胆红素代谢发生障碍,其各种成分在血清中可出现变化。 1)TBiI 血清总胆红素(正常参考值 0-21 umol/L)能准确地反映黄疸的程度,对临床诊断隐性黄疸有重要意义。 1.生理性增高:新生儿可出现生理性黄疸,长期饮酒、剧烈运动

肝功能6项

肝功能6项 肝功能检查是一种常规的体检项目,用于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肝功能检查一般包括以下六项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 首先是谷丙转氨酶(ALT),它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当肝细胞受损时,ALT会从细胞内释放到血液中,因此可以通过检 测血液中ALT的水平来判断肝功能是否受损。正常人的ALT 水平通常在10-40 U/L之间。 其次是谷草转氨酶(AST),与ALT类似,AST也是一种肝 细胞损伤的标志物。在肝细胞受损时,AST也会释放到血液中。正常人的AST水平通常在8-38 U/L之间。 第三项是总胆红素(TBIL),它是由衰败的红细胞代谢产生 的胆红素,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通过检测总胆红素的水平,可以了解肝内胆汁的排泄情况。正常人的总胆红素水平通常在3.4-17.1 umol/L之间。 第四项是直接胆红素(DBIL),它是由肝脏将间接胆红素转 化为直接胆红素并排泄的产物。直接胆红素的升高可能是肝功能异常或胆道问题的信号。正常人的直接胆红素水平通常在 0-6 umol/L之间。 第五项是总蛋白(TP),它是血浆中所有蛋白质的总和,包

括白蛋白和球蛋白。正常人的总蛋白水平通常在60-80 g/L之间。 最后是白蛋白(ALB),它是血浆中最主要的蛋白质,与血浆渗透压、蛋白代谢和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白蛋白的水平可以反映肝脏合成蛋白质的功能。正常人的白蛋白水平通常在35-55 g/L之间。 通过检测以上六项肝功能指标,可以综合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如果这些指标超出正常范围,可能表明肝功能存在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诊治。对于有肝病史、长期饮酒等高风险人群来说,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非常重要,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肝脏问题,保护肝脏健康。

肝功能血常规各指标

检测项目缩写正常范围临床意义 丙氨酸氨基转移 酶 ALT<40U/L对肝实质病变的诊断及病程变化的观察有重要意义 天冬氨酸氨基转 移酶 AST<40U/L急性心梗时升高,肝病及其它脏器炎症时也常有增高 总蛋白TP55~80g/l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 白蛋白Alb35~50g/l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 总胆红质TB <21 μ mol/L 对诊断,鉴别黄疸类型有重要意义 直接胆红质DB <8.6 μ mol/L 对诊断,鉴别黄疸类型有重要意义 总胆汁酸TBA <10 μ mol/L 肝功能检测的灵敏指标 碱性磷酸酶ALP<130U/L阻塞性黄疸,肝炎,肝硬化,肺癌,骨肉瘤,肿瘤骨转移等明显升高 Y-谷氨酰基转移酶Y-G T <50U/L肝胆系统病变,特别是肝癌时明显增高 血氨 NH 3<75 μ g/dl 判断肝昏迷 胆碱酯酶 CH E 4650~ 12220U/ L 有机磷中毒,严重而广泛性肝实质损害时降低 单胺氧化酶 MA O 0.3~ 1.4U/L 用于诊断肝纤维化,急性坏死性肝炎,肝癌及肝硬化 腺苷脱氨酶AD4-24U/L 1.肝损伤的敏感指标;2.用于鉴别结核性胸腹水和癌性胸腹水;3.用

A于鉴别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 肝功能 血常规 白细包计数WBC:8.6 4.0-10.0 红细胞计数RBC:5.02 3.5-5.0 血红蛋白HGB:102 110-150 红细胞比积HCT:0.335 0.37-0.47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66.8 75.0-100.0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0.4 27-34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05 320-360 血小板计数PLT:312 100-300 淋巴细胞百分比LY:37.4 20.0-40.0 单核细胞百分比MO:7.2 3-8.0 粒细胞百分比GR:55.4 50.0-70.0 淋巴细胞绝对值LY#:3.2 0.8-4.0 单核细胞绝对值MO#:0.6 0.12-0.80 粒细胞绝对值GR#:4.8 1.5-7.2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16.8 <15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8.1 7.6-13.2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17.9 14.8-17.2 大型血小板比例PCT:0.255 0.10-0.30

肝脏功能评估

肝脏功能评估 概述: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承担着多种重要功能,包括合成蛋白质、分解毒素、储存能量等。肝脏功能评估是通过一系列检查和测试来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和功能是否正常。本文将介绍肝脏功能评估的常用方法和标准。 一、血液检查: 1. 肝功能指标: -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这两个指标是评估肝细胞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它们的水平较低。如果这两个指标的水平升高,可能表明肝细胞受损。 - 白蛋白和总胆红素: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主要蛋白质,总胆红素是胆红素的总量。这两个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和胆红素代谢情况。 - 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这两个指标可以反映肝胆系统的功能情况。 2. 凝血功能指标: - 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这两个指标可以评估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如果这两个指标延长,可能表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受损。 二、影像学检查: 1. 超声检查: - 肝脏大小和形态:超声可以评估肝脏的大小和形态是否正常。

- 血流情况:超声可以观察肝脏血流情况,包括门脉血流和肝动脉血流。 2. CT扫描: - 肝脏结构: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肝脏结构信息,包括肝脏内部的肿瘤、囊肿等。 三、肝活检: 肝活检是通过取出一小块肝组织进行显微镜下的检查,以评估肝脏的病理情况。它是评估肝脏疾病的"金标准",但由于其创伤性和风险性较高,一般情况下只在其 他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才进行。 四、其他检查: 1. 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 - 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这两个指标可以评估 乙肝病毒感染的活跃程度。 - 乙肝表面抗体(HBsAb)和乙肝e抗体(HBeAb):这两个指标可以评估 乙肝病毒感染的康复情况。 2.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指标检测: - 抗核抗体(ANA)和抗平滑肌抗体(SMA):这两个指标可以帮助诊断自 身免疫性肝病。 标准结果范围: 1. 肝功能指标的正常范围: - ALT:男性<40 U/L,女性<32 U/L - AST:男性<40 U/L,女性<32 U/L

肝功能关键指标及意义

肝炎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值一览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即常说的乙肝五项或称两对半)

两对半各项指标的含义:(因来源不一样,说法不尽相同) HBcAb是HBcAg对应抗体,它不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而是反映肝细胞受到HBV侵害的一种指标,包括IgM、IgG、IgA三种类型。 HBcAb-IgM阳性是乙肝病毒急性感染和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具有高度传染性。HbcAb-IgM阳性还可见于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而HB-CAb-IgG阳性高滴度是指正在感染,HbcAb-IgG低滴度则指过去感染过HBV,具有流行病学的意义。 (一) HBsAg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1,协助早期诊断2,作为携带者指标 (二) HBsAb(抗-HBS)乙肝表面抗体(+)阳性

1,乙肝感染是否有免疫力的检测指标(阳性表示有免疫力) 2,判断人群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水平 (三) HBcAb (抗-HBC)乙肝核心抗体 (+) 阳性 1, 有助于确诊处于"窗户期"(抗原消失,抗体尚为形成)的急性乙肝。 2,有助于发现HBSAg阴性的乙肝。 3,高滴度(阳性)示病毒复制,低滴度示无传染性,低滴度抗-HBS和抗-HBS并存时,示对乙肝有免疫力。 4,有助于发现HBSAg阴性的乙肝感染者和携带者。 5,急性期和恢复期滴度很高,以后逐渐下降,可保持20年以上甚至终生。 6,估计病情转归和预后,如转阴示乙肝治愈。 (四) HBeAg e抗原正常值:阴性(-)阳性(+)表示血中存在大量病毒 1,急性乙肝持续性阳性示肝组织严重损害,易成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传染期较长,是病毒复制的重要指标。 2,慢性肝炎持续性阳性示病情活动。 3,阳性孕妇则新生儿九成亦是阳性。 (五) e抗体抗-HBe 阳性表示病毒在血中消失 1,表示病情进入恢复期,传染性较低。 2,急性乙肝示预后良好,慢性阳性示病情静止。 3,肝硬化阳性和甲胎蛋白升高,则预示可能为早期原发性肝癌。 4,只存在于HBcAg(+)者中,抗-HBs阳性中亦可检出抗-HBe. 另一解释: 1、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抗-HBs) (1)HBsAg HBsAg是乙肝病毒(HBV)的蛋白质外壳,HBsAg阳性是机体被HBV感染的标志,表明存在现症HBV感染。但HBsAg 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HBV感染,如果S基因突变株存在,不能用常规方法检出,可表现为HBsAg(-)的HBV携带者(占3%左右)或肝炎;也有少数低浓度感染者HBsAg(-),原因是血液中HBsAg的含量在常规检测极限之下。HBsAg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它的出现常伴随HBV存在,间接提示携带者具有传染性),但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HBs。 (2)抗-HBs 抗-HBs阳性提示可能通过预防接种或过去自然感染(隐性或显性感染)产生了对HBV的免疫力。抗-HBs是保护性抗体,阳性者可以抵御HBV的再次侵袭。 一般而言(也并非都如此),抗HBs阴性说明对HBV易感,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2、核心抗原(HBcAg)与核心抗体(抗-HBc) (1)HBcAg HBcAg存在于感染者的肝细胞核当中,血液中没有游离的HBcAg,因此用常规方法在血液中检测不到HBcAg 。 (2)抗-HBc 抗-HBc不是保护性抗体,抗-HBc阳性在不同组合中有不同的意义。在“大三阳”组合中,它是HBV 活动性复制的标志之一。 3、e抗原(HBeAg)与e抗体(抗-HBe ) (1)HBeAg HBeAg是病毒复制程度的标志,阳性时表明HBV复制活跃,提示传染性大。

2023患者的肝功能评估和常用检测指标(全文)

2023患者的肝功能评估和常用检测指标(全文) 肝功能检查是临床最常见的检测项目之一,包括多项检测指标,不同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不同,分别反映肝细胞损伤、胆红素代谢和肝脏合成功能。这些指标主要用于诊断和评估肝胆系统疾病,并可评估相关疾病的严重程度。本文对常用的肝功能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概述。 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指标 1. 血清转氨酶水平检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生理状态下,ALT和AST通常低于40 U/L,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质内ALT和AST释放入血浆,导致血清ALT和AST升高。 各种肝脏疾病都能引起转氨酶轻至中度升高,因此,中等程度以下(<300 U/L)的转氨酶升高无特异性。 ALT急剧升高(>1000 U/L)常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毒物或药物性肝损伤、急性缺血性肝病等。 重症自身免疫性肝炎和肝豆状核变性也能导致转氨酶急剧升高,但同时伴

有自身免疫性抗体升高或铜代谢异常。 轻型肝炎发生时,AST/ALT比值下降,重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发生时,AST/ALT比值上升。AST/ALT比值>1.2提示预后不良。 2. 胆汁淤积检测 碱性磷酸酶(ALP):血清中ALP主要来自于肝脏、骨骼和肠道,因此常将ALP作为相关肝脏疾病的检查指标之一。各种肝内、肝外胆管阻塞性疾病,如胆结石引起的胆管阻塞、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肝内胆汁淤积等,均可引起血清ALP明显升高。 γ-谷氨酰转肽酶(GGT):GGT主要分布于肾、肝、胰腺,但血清GGT主要来自于肝脏,因此GGT升高提示肝脏疾病,尤其是胆道疾病。胆管阻塞性疾病时,GGT明显升高;急、慢性肝炎以及肝硬化时,GGT轻中度升高。 反映胆红素代谢的指标 胆红素:胆红素是血液循环中衰老红细胞在肝脏、脾脏中被分解和破坏的产物。总胆红素(TB)包括间接胆红素(IB)和直接胆红素(DB)两种形式。血清胆红素测定有助于检出肉眼尚不能观察到的黄疸,常反映肝细

肝功能与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与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GPT ):主要存在于肝、肾、心肌、骨骼肌、胰、脾、肺、红细胞等 (1)正常值参考范围 成人<40U/L (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常见于: 肝胆疾病: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胆管炎、胆囊炎等 其他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致肝淤血;骨骼肌病,胰腺炎,外伤等 用药与接触化学品: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乙醇,铅,汞,四氯化碳,有 机磷和抗癌药物等。常见药物包括: •抗生素:特别是红霉素类的酯化物。 •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 •血脂调节药 2.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GOT):主要存在于心肌、肝、肾、骨骼肌、胰、

脾、肺、红细胞等 (1)正常值参考范围 成人<40U/L (2)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心肌梗死:发病6〜8小时开始上升,18〜24小时达峰。 肝胆疾病:同ALT AST/ALT比值:有助于肝病的鉴别诊断 急性或轻型肝细胞损伤时,AST升高幅度不如ALT, AST/ALT 比值<1; 在急性病程中,该比值明显升高; 在慢性肝炎、肝硬化,AST往往高于ALT 其他疾病:同ALT,肌营养不良、皮肌炎、急性胰腺炎、急性溶血等。 药物:同ALT 3.血清丫-谷氨酰转移酶 Y-GT:存在于除肌肉外的所有组织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增高) 肝胆疾病 胆管阻塞性:上升最高 肝炎:高,较其他肝脏酶类上升显著 脂肪肝、药物中毒:中度升高 慢性肝炎、肝硬化: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活动或恶化。

肝癌:明显升高。用于诊断恶性肿瘤有无肝转移,肝癌术后 有无复发。 胰腺疾病:胰腺炎、胰腺肿瘤 其他:脂肪肝、前列腺肿瘤等 药物:苯巴比妥,苯妥英钠 4.血清碱性磷酸酶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增高) 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胆管阻塞,黄疸性肝炎,肝癌 骨骼疾病:骨损伤,骨疾病(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 软化症、成骨细胞瘤及骨折愈合期) 用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 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增高 各种原因脱水所致血压浓缩 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降低 ①合成障碍:常见肝脏疾病,白蛋白<30g/L提示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②营养不良:如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良。 ③蛋白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严重烧伤、急性大失血等。 ④消耗增加: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恶性肿瘤等。

肝功肾功抽血报告

肝功肾功抽血报告 摘要 本文为肝功能和肾功能的抽血报告,通过检测肝功能和肾功能的指标来评估身体的健康状况。本报告提供了肝功能和肾功能的正常范围,并对异常指标进行解释和分析。 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 肝功能检测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以下是对肝功能检测指标的解释和分析: 1.谷丙转氨酶(ALT): ALT是一种常用的肝功能指标,通过其水平 可以判断肝脏的炎症和损伤程度。正常范围为10-40 U/L。如果ALT数值超过该范围,说明可能存在肝脏疾病或损伤。 2.谷草转氨酶(AST): AST也是一种反映肝脏健康状况的指标,其水 平与肝细胞受到损害的程度相关。正常范围为8-38 U/L。如果AST数值超过该范围,可能表示肝脏受到损害。 3.白蛋白(ALB): ALB是肝脏合成的一种重要蛋白,正常范围为35- 55 g/L。其水平反映了肝脏的合成功能。如果ALB水平过低,可能表示肝脏 合成功能受到损害。 肾功能检测结果分析 肾功能是评估肾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以下是对肾功能检测指标的解释和分析: 1.尿素氮(BUN): BUN是测量肾脏排泄能力的指标,正常范围为 2.5-7.5 mmol/L。如果BUN水平超过该范围,说明肾脏排泄功能可能受损。 2.肌酐(Cr): Cr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正常范围为59-104 umol/L(男性)和44-80 umol/L(女性)。如果Cr水平超过该范围,可能表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 3.尿酸(UA): UA是体内嘌呤代谢产物的一种,正常范围为150-450 umol/L(男性)和120-380 umol/L(女性)。如果UA水平超过该范围,可能表示体内尿酸代谢异常。

肝功各项指标解读

肝功各项指标解读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lx肝细胞损伤检查:包括血清酔类及血清铁等.以血清酶检测常用•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ACP)、Y-谷氨旣转肽闊(Y・GT)等等。 2、肝脏排泄功能检查:检测肝脏对某些内源性(胆红素、胆汁酸等)或外源性(染料、药物等)高摄取物排泄清除能力。 3、肝脏広备功能检查:血浆的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是通过检浏肝粧合成功能以反映其贮备能力的° 4、肝脏间质变化检查:血清蛋白电泳已基本取代了絮浊反应.W球蛋白的程度可评价慢性肝病的演变和预后.提示枯否氏细胞功能减退. 不能淸除血循环中内源性或肠源性抗原物质。 肝功能检查最新项目 近期有关部门新增五项肝功能检查最新项目.具体如下: 1、甘胆酸(CG):当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淤滞时.血液中CG含星就明显増高.反映肝细胞的损害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ALT等更敏感.能早期发现轻度肝损害.对区别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帮助。 2、铁蛋白(SF):在肝内合成并储存.肝细胞炎症反鱼可使SF合成增加.肝细胞变性坏死可使SF释入血中.SF上升程度与肝细胞受损轻重呈平行关系•但在严重低蛋白血症、缺铁性可明显降低。 3、前白蛋白(PA):对早期发现重症肝炎及慢性肝损害有一定意义。病愈重值愈低「 4、转铁蛋白(TF):是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转铁。急性肝炎时TF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则可低。其他多种时TF降低.而缺铁性贫血和妊娠末期TF升高。 5、胆汁酸(TBA):是肝排泄的主要有机阴离子.其代谢情况主要受肝脏控制.当肝功能损害时.其升高往往比胆红素早而明显。因此能更敏感地反映肝损害。 指标临床检测正常值: 直接胆红素(DBIU) ~尿素氮(BUN) ~ 谷丙转氨酶(ALT) 0~40间接胆红素(IBILI) ~肌Sf (CRE) 53-108 谷草转氨酶(AST) 0~37总蛋白(TP) 60-80乳酸脱氢酶(LDH-L) 109-245谷草/谷丙(AST/ALT) ~白蛋白(ALB) 35-55肌酸激醇(CK) ~ 谷氨酰转移酌(GGT) 7~32球蛋白(GLB) ~总(CHOL) ~ (ALP) 53-128白球比(ALB/GLB) ~甘油三酯(TRIG) ~ 总胆红素(TBIU) ~(GLU) ~尿酸(UA) 202-416 1、谷草转氨酶结果的分析:谷草转氨酶(AST)增高>60u/L;v肌梗死急性期、.药物中看性肝细胞坏死、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活动期、肝癌、心肌炎、肾炎、肌炎「 2、ALT/AST比值结果分析:AST主要分布于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由于大约80%的AST存在于线粒体内.所以对肝细胞损伤的敏感度不如ALT.升高的幅度也不如ALT大.但如果AST大幅度升高意味着肝细胞损伤比较严重。因此.在临床上往往把ALT/AST的比值作为一个诊断指标和病情监測指标来看。 3、Y谷氨酶转肽酶(GGT)的结果分析:GGT主要是来自肝胆系统.因此.它主要是肝胆疾病的监测项目。 (1) 肝脏炎症:GGT轻度和中度增高「 (2) 肝胆其他疾病:肝癌、肝阻塞性黄胆、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胆義息肉、胆结石、胰腺炎、胰头癌、胆道癌等、GGT明显升高。 (3) 长期或大虽的饮酒.也会导致该酶的升高。 (4) 长期接受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纳、安替比林者.口服药等也会使GGT升高「

肝功能各项检查及意义

肝功能各项检查及意义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肝功能各项检查及意义摘要:肝功能一是指肝脏的生理功能,即解毒功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免疫防御功能等;另一方面是指医院检验科里的医学检验项目,包括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转氨 脢、胆道酵素、血清氨、凝血脢时间等,不同项目的检查,代表着不同的临床意义.人体的 肝脏一般在1250 克左右,是一个重要的器官,人不能离开肝脏而存活.有人称肝脏为人体的“加工厂”,这不仅不过分,而且也只表达了肝脏的一部分功能而已. 关键词检查方法、检测项目、检查前注意事项、临床意义 一、选择肝功能的检查方法 1.当临床怀疑肝炎或已确诊为急性肝炎需进一步了解病变的程度时,可检测GPT(谷 丙转氨酶)或复方碘实验.尿三胆实验、血清凡登白实验和胆红素定量.如为慢性肝炎,除 以上试验外还可检测A/G(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必要时检测血清蛋白电泳.如病人无黄疸、且其他肝功能正常而不能排除轻度肝脏损害者,可检测碱性磷酸酶.对原发性肝癌,除 一般的肝功能实验外,可进行AFP(甲胎蛋白)、γGT(γ-谷氨酸转肽酶)、AKP等测定 以帮助临床诊断.在各项较大手术前,一般检查血清GPT、A/G,必要时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以了解肝脏情况,做好术前准备. 2.根据病情选择某几项肝功能试验并定期复查作动态观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治疗是否有效.如急性肝炎病情好转时,GPT由增高恢复到正常;如GPT长期波动或持续升高,则提示肝炎有转慢趋势等.某些肝脏功能试验有肝外疾病时,检查结果也可见异常,如肾病综 合征、恶性肿瘤等导致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减少;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可有血清胆固醇减低.而某些药物、外伤等,均可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因此在选择肝脏功能试验及分析结果时应结合临床具体分析.当临床怀疑肝炎或已确诊为急性肝炎需进一步了解病变的程度时,可检测GPT(谷丙转氨酶)或复方碘试验.尿三胆试验、血清凡登白试验和胆红素定量.如为慢性肝炎,除以上试验外还可检测A/G(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必要时检测血清蛋白电泳.

肝功能血常规

肝功能血常规 肝功能血常规是一种检查肝脏健康状况的常规检查项目。通过测量血液中的特定指标,可以评估肝脏是否正常工作。下面是对肝功能血常规的详细解析。 肝功能血常规通常包括以下指标的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是评估肝脏功能的主要指标。它们在肝细胞损害时会释放到血液中。正常情况下,它们的浓度较低。增高的ALT和AST水平可能意味着肝细胞损害,如肝炎、肝硬化等。 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是衡量胆红素代谢的指标。高水平的胆红素可能是由于肝脏疾病、胆管阻塞或贫血等原因。 总蛋白(TP)是测量血液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包括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OB)。白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是血液中最主要的蛋白质之一。球蛋白由免疫系统产生,包括多种免疫球蛋白。异常的总蛋白水平可能提示肝脏合成功能或免疫功能的异常。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是一种酶,其升高可能与肝细胞损

害有关。碱性磷酸酶(ALP)是一种酶,其升高可能与肝胆道疾病有关。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对肝脏的健康状况进行初步的评估。但是,肝功能血常规并不能100%准确地诊断肝脏疾病,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最后,肝功能血常规是一种常规的肝脏检查项目,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异常结果,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和确诊肝脏疾病。及早发现和治疗肝脏问题,可以有效保护肝脏健康。

肝功能检查项目

1、肝功能检查项目-谷丙转氨酶<符号是ALT>正常值指标: 正常指标为0~40U/L,只要有1%的肝细胞坏死,就可以使血清酶增高一倍.因此,ALT被推荐为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临床意义:在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这样抽血检查结果就偏高,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但ALT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上述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60个单位,转氨酶值高于80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另外需要注意,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ALT并不升高.因此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转氨酶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2:肝功能检查项目-谷草转氨酶正常值指标: 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0~40μ/L,当ALT明显升高,AST/ALT比值>1时,就表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临床意义:AST在肝细胞内与心肌细胞内均存在,心肌细胞中含量高于肝细胞,但肝脏损害时谷草转氨酶血清浓度也可升高,临床一般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3、肝功能检查项目-碱性磷酸酶正常值指标: 正常参与值为30-90u/L. 临床意义:ALP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ALP明显升高.但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肝脓肿、肝结核、肝硬变、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ALP亦可升高,应加以鉴别. 4、肝功能检查项目-谷氨酰转移酶正常值指标: 健康人血清中GGT水平甚低<小于40单位> 临床意义: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G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与谷丙转氨酶,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等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炎时,GGT呈中等度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非活动期,酶活性正常,若G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洁动或病情恶化;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可呈明显或中度以上升高<300~1000U/L>,ALT和AST

肝肾功能检查的正常值

肝肾功能检查的正常值 一、肝肾功能检查的正常值二、肝功能化验单怎么看三、肝功能检查前注意事项 肝肾功能检查的正常值1、谷丙转氨酶(ALT):0.0-40.0U/L。 2、谷草转氨酶(AST):0.0-40.0U/L。 3、、总胆红素(TBIL):1.7-17.1μmol/L。 4、直接胆红素(D-BIL):0-3.4μmol/L。 5、间接胆红素(IBIL):1.7-13.7μmol/L 。 6、γ-谷氨酰转肽酶(GMT):5-54U/L。 7、乳酸脱氢酶(LDH):109-300U/L(速率法)。 8、碱性磷酸酶(AKP/ALP):35-125U/L(速率法)。 9、胆碱性酯酶(CHE):4.2-9.8kU/L(速率法)。 10、血尿素氮(BUN):1.70~8.30mmol/L。 11、血清肌酐(CR):44.00~88.00umol/L。 12、血尿酸(UA):89.00~357.00μmol/。 13、血内生肌酐清除率(Ccr):0.80~1.20ml·s-1/m2。 14、血尿素:3.2~7.0mmol/L。 15、尿肌酐:7~8mmol/d。 16、β2-微球蛋白清除试验:23~62μl/min。 17、菊粉清除率:2~2.3ml/s,(20~29岁成人)。 肝功能化验单怎么看1、肝细胞损伤:检查肝功能是否受损,常见的检查项目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 1.1、谷丙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细胞质中。偏

高时说明肝脏损伤。 1.2、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正常值是0-40U/L,偏高时说明肝脏受损,可能是由肝脏疾病引起,也有可能是由服药、过度劳累等原因引起。 2、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常见的检查肝功能排泄和分泌的功能的项目有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等。 2.1、总胆红素(TBIL):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偏高时易发生黄疸症状。 2.2、间接胆红素(IBIL):在肝脏中由间接胆红素转变,从胆管排出。偏高时说明肝脏病变或胆道受阻。 2.3、直接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是红细胞死亡或破坏时,有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液中。偏高时说明肝脏病变或红细胞遭破坏。 肝功能检查前注意事项1、空腹检查 肝功能检查多项测定值与饮食有一定关系。因此肝功能检查前一天晚餐应避免饮酒,不要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晚上9点后不要再进食,检查当天不能吃早餐、不能喝水。肝功能检查应为空腹时抽血,空腹时间一般为8~12小时。 2、禁止剧烈活动 肝功能检查当天早上不能进行体育锻炼或剧烈运动,应到医院后安静休息20分钟后再抽血化验。 3、避免用药 尽量避免在静脉输液期间或在用药4小时内做肝功能检查,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好在做肝功能检查前3~5天停药。通常用药剂量越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