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包头专版中考政治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九年级全一册第5课时参与政治生活训练

包头专版中考政治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九年级全一册第5课时参与政治生活训练

第5课时参与政治生活训练

一、选择题

1.[2017·包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在政治生活中承担“科学立法”任务的是( )

A.各级人民政府 B.各级人民检察院

C.各级人民法院 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2014·包头]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网络购物、个人信息保护等新领域、新问题作出具体规范。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全国人大的( )

A.立法权 B.决定权 C.任免权 D.监督权

3.[2017·青山区二模]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保障。以下做法符合依法治国要求的是( )

①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民法总则》②开展“创文创卫”活动,构建和谐包头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④依法惩治制假售假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5·包头]某企业常在夜里向空气中偷排有毒气体。为保护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各部门积极行动,行使各自职能。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政府依法行政 B.人大严格执法

C.环保局加强立法工作 D.企业加强市场监管

5.[2016·包头]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其根本原因是( ) A.普通法律只是宪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B.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C.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

D.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6.[2017·昆都仑区二模]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决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表明宪法( )

A.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B.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D.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

7.[2017·东河区二模]2016年3月,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王元提交了一份由陕西中学生联合撰写的《关于加强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提案》,撰写提案的中学生( )

①有强烈的公民意识②依法行使政治权利③履行人大代表权利④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8.[2017·昆都仑区二模]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光明日报采用全新的网络视频技术,开设《“两会”·微沙龙》栏目,邀请代表委员和网友进行视频讨论,讨论内容同步在光明网、光明日报、微博等渠道进行直播。此做法有利于( )

①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尽到对国家的责任②拓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扩大民主政治权利③保障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④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建议权、监督权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9.[2016·包头]2016年包头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5年包头市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确保政府权力在宪法和法律的轨道上运行,提高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保持了社会的和谐、安定,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民主政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阅读材料,运用依法治国方略的相关知识,分析包头市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因。

10.[2017·昆都仑区二模]福建某地一中学生遭同班同学围殴致脾脏严重出血;浙江一男童被一群初中生拳打脚踢并用烟头烫伤……这些近期频发的校园欺凌事件情节严重、性质恶劣、手段残忍,令人震惊。但惩戒方式多以批评教育为主。2016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阅读材料,运用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就遏制校园欺凌事件提出你的建议。

11.[2015·包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法治建设初见成效,许多重大案件因群众举报相继破获。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淡薄,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建设法治中国仍任重道远。

阅读材料,运用“参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公民应如何参与法治中国的建设。

12.[2017·青山区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在全国“两会”正式开幕的前两天,“2017学生提案提交全国政协大会新闻说明会”迎来了一群“小委员”。这些中学生提交的六份“最佳提案”由全国政协委员代为提交至全国“两会”。

向这些“小委员”学习,你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全国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2017·烟台]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这说明( )

A.在我国,人民群众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D.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2.[2017·青岛]某校九年级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主题,提出下列观点,其中符合主题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③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7·绍兴]法治完善推动政治文明。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由此开启我国民法典时代。这说明( )

①我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③宪法是民法总则制定的根本依据④我国法律代表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7·娄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因为依法治国的前提是(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5.[2017·苏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这启示我们( )

A.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B.法治具有强制力,比德治更重要

C.德治具有感召力,比法治更重要

D.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可相互替代

6.[2017·南充]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每年的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下列有关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B.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

C.宪法与教育法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D.宪法是普通法律的具体化

7.[2017·威海]2016年9月,中国政府网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推行公开透明服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这说明( )

A.我国公民有权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B.国家通过各种措施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C.公民只能通过网络行使政治权利

D.监督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8.[2017·呼和浩特]全国“两会”期间,众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微博、征民意,公民在互联网上为“两会”建言献策也格外火爆。这说明( )

①我国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渠道不断扩展

②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意识不断增强

③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网络解决一切难以解决的问题

④我国通过互联网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9.[2017·绍兴]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网友可以通过论坛、微信等平台建言献策。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提高公民的参政意识②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③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④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17·杭州]按照“群众提、大家定”的理念,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开向社会征集2017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群众踊跃参与。这一活动表明,在我国( )

①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②公民依法享有建议权③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④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2017·烟台(改编)]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中国建设,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材料一科学立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前提。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

(1)请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习近平同志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材料二为增强青少年的法律观念和规则意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要将必要的法律常识纳入不同阶段学生学业水平评价范畴,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容,将法治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你认为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12.[2017·白银]【有效监督】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提出: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党内不允许有不受制约的权力。权力过分集中、权力随意滥用,就容易产生特权和腐败。因此,必须将权力牢牢关进制度的笼子,完善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

(1)从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来看,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2)公民在行使监督权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3.[2017·东营]辨析题

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八年级(6)班同学走上街头进行宣传活动,小华不以为然地说:“宪法离我的生活太远了,没有必要了解!”

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

14.[2017·襄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作为法治国家的公民,我们既要正确行使权利,又要忠实履行义务。《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和实施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1)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2)卢梭的话对你有哪些启示?

(3)“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参考答案

包头真题+模拟

1.D [解析] 我国的立法机构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故选D。

2.A

3.B [解析]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①④符合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②③与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无关,排除。故选B。

4.A [解析] 人大具有立法权,监督法律实施,但没有执法权,B错误;环保局是行政机关,没有立法权,C错误;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负责进行生产,无权进行市场监督。故选A。

5.D [解析] 本题考查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的根本原因。A说法错误,B、C不是根本原因。故选D。

6.C [解析] 从题意可知,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故选C。

7.B [解析] 中学生不能履行人大代表的权利,③错误,排除。中学生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④错误,排除。故选B。

8.D [解析] 扩大民主政治权利的说法错误,排除②。人民通过人大代表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③错误,排除。故选D。

9.坚持依法行政是包头市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的需要;坚持依法行政是发展包头市民主政治,维护市民当家作主地位和社会长治久安(安定和谐)的要求;坚持依法行政能够有效提高包头市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10.国家要加强针对校园暴力的相关立法,健全完善相关法律,实现有法可依;司法机关要做到有法必依,严格

执法,违法必究,惩处违法犯罪行为;学校及家庭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管理;青少年要做到学法、懂法、守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11.公民要增强法治观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通过多种方式行使建议权、监督权,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在行使政治权利的同时,要积极履行政治义务。

12.①树立主人翁意识,关心国家大事;②努力学习法律知识,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规范自身行为;③就社会问题或身边的事,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④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举报。

全国真题演练

1.B [解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最高任免权。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等,这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错在“直接”;选项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A [解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④说法错误,排除。故选A。

3.A [解析] 在我国,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等;题干描述体现了全国人大的最高法律地位;说明我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①②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合;④错误,我国法律代表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故选A。

4.A [解析]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先决条件,A符合题意;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重要保障,B、C、D排除。故选A。

5.A [解析] 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分属制度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都是调整社会关系与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彼此渗透,相互补充。题干描述启示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A符合题意;B、C“法治比德治更重要”“德治比法治更重要”错误;D错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不能相互替代。故选A。

6.D

7.B

8.C

9.A [解析] 网友可以通过微博、博客、论坛发帖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说明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意识不断增强,我国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渠道不断扩展,这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①②③符合题意;④错误,人民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故选A。

10.A [解析] 通过题干材料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开向社会征集2017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群众踊跃参与,可见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通过合法途径积极行使监督权、建议权,也说明了我国公民参政议政能力不断提高,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与政治生活,①②③正确;④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A。

11.(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维护人民的合法权利。

(2)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淡薄,侵害未成年人的事件时有发生,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2.(1)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②采用书信、电话、电子邮件、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舆论监督;④参加听证会、论证会等。

(2)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监督权;②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必要时要出示相关证据;③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④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⑤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他人的合法利益等。

13.判断:错误。理由: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小华应认真学习宪法,并以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宪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并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14.(1)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2)每个公民都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要树立法律信仰;要尊重法律;要敬畏法律;信赖法律,捍卫法律;知道法不可违,守住法律底线等。

(3)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是公民权利最重要的法律保障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