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国际教育 案例分析范文基础版

汉语国际教育 案例分析范文基础版

汉语国际教育 案例分析范文基础版
汉语国际教育 案例分析范文基础版

案例分析范文基础版

中国学生王兰去美国留学,她到美国发现,老师的穿着比较随便,上课的时候经常坐在桌子上。老师上课时很少自己讲授而是提出问题让同学们讨论,作报告。她的美国同学也不像中国学生对老师那样尊重,不但直呼其名甚至会和老师争论的面红耳赤。王兰对老师的教学方法非常不适应,轮到她作报告时她经常觉得非常不好意思,因为老师和同学总是盯着她的眼睛看她。在讨论时她的美国同学经常要提出问题,甚至和她争论。这让她觉得她的美国同学对她有敌意,很不友好。

文章叙述了王美兰同学在美国留学的过程中发现中美师生关系差异很大,同学之间的相处模式也很不一样。她对于美国的教学方式很难适应,并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发现问题:

不适应美国教学模式的问题。中国学生王兰去美国留学,她到美国发现,老师的穿着比较随便,上课的时候经常坐在桌子上。老师上课很少自己讲授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讨论、

解决问题:

用自己的认知去衡量他人,对于跨文化交际来说是有害的。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醒自己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迥异的习俗。必须学会观察异国文化,善于与自己的文化对比,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尊重不同文化,这是对待任何一种文化应有的最基本的态度。各民族文化尤其是主流文化,都反映该民族的历史和特点,是其民族智慧的结晶。美国学生如此表现并不像王兰所认为的那样不尊重老师,而是在美国文化中崇尚个人的“独立”“自由”精神,美国师生关系

讲求的是一种自由平等的交流方式,进而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理解与适应目的语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是第一步,对跨文化交际所面对的文化,或新的生活环境中整日接触的异文化以及正在学习的目的语文化,仅仅从态度上尊重是不够的,因为这是必须接触和运用的文化,需要进一步主动理解该文化,尝试适应它。

总之,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尊重理解异文化,培养与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相处能力,求同存异,互相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中减少负面情绪更好的开展学习和工作。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思考的问题: 1.如何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案例片段描述:曾经听过两节课,期间两位老师都谈到一个话题“肥胖”。 片段一,教师在讲到stop sb. from doing sth.这个短语时,让学生来造句,有一位学生站起来,与老师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 Student: My mother often stops me from eating meat. Teacher: Why? Student: Because my mother says I’m too fat.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学生很难为情,但老师下面的一句话马上将气氛缓和了过来。 Teacher: But I don’t think you are too fat. You are strong. 片段二,教师组织学生表演自己创作的“看病”对话,想找一位较胖的学生来担任“患者”,有一位长得胖呼呼的学生自告奋勇站起来,于是发生这样一段对话:Teacher: Ok! Who will act the sick people? Any volunteers? Student: I will. Teacher: Good! I think you are fat. You are the right person!

当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学生一脸的尴尬,一个劲地挠头。 教学反思:两位老师在处理一个相同的话题时运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毋庸置疑,前者的处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后者的处理则会对心理比较脆弱的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时刻都受到彼此情感的影响,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和相互尊重,改善这种人际关系,同时还可以创建一种和谐的语言活动氛围,努力产生浸润性的效果,让学生愉快地沉浸在英语的氛围中。在课上,教师要善于调控学生的情感态度,建立融洽、、团结、相互尊重的氛围,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 案例片段(二) 思考的问题: 1.如何将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教学原则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拓展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案例片段描述:我在授课时设计了以下三个片段: 片段一,为了引出“birthday”这一话题,我与学生进行了以下对话:Teacher: Excuse me. When is your birthday? Student A: On February the eleventh

汉语国际教育 案例分析范文基础版

案例分析范文基础版 中国学生王兰去美国留学,她到美国发现,老师的穿着比较随便,上课的时候经常坐在桌子上。老师上课时很少自己讲授而是提出问题让同学们讨论,作报告。她的美国同学也不像中国学生对老师那样尊重,不但直呼其名甚至会和老师争论的面红耳赤。王兰对老师的教学方法非常不适应,轮到她作报告时她经常觉得非常不好意思,因为老师和同学总是盯着她的眼睛看她。在讨论时她的美国同学经常要提出问题,甚至和她争论。这让她觉得她的美国同学对她有敌意,很不友好。

文章叙述了王美兰同学在美国留学的过程中发现中美师生关系差异很大,同学之间的相处模式也很不一样。她对于美国的教学方式很难适应,并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发现问题: 不适应美国教学模式的问题。中国学生王兰去美国留学,她到美国发现,老师的穿着比较随便,上课的时候经常坐在桌子上。老师上课很少自己讲授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讨论、 解决问题: 用自己的认知去衡量他人,对于跨文化交际来说是有害的。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醒自己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迥异的习俗。必须学会观察异国文化,善于与自己的文化对比,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尊重不同文化,这是对待任何一种文化应有的最基本的态度。各民族文化尤其是主流文化,都反映该民族的历史和特点,是其民族智慧的结晶。美国学生如此表现并不像王兰所认为的那样不尊重老师,而是在美国文化中崇尚个人的“独立”“自由”精神,美国师生关系

讲求的是一种自由平等的交流方式,进而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理解与适应目的语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是第一步,对跨文化交际所面对的文化,或新的生活环境中整日接触的异文化以及正在学习的目的语文化,仅仅从态度上尊重是不够的,因为这是必须接触和运用的文化,需要进一步主动理解该文化,尝试适应它。 总之,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尊重理解异文化,培养与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相处能力,求同存异,互相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中减少负面情绪更好的开展学习和工作。

对外汉语课堂管理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课堂管理案例分析-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失败的课堂管理案例 一、背景介绍 此案例来自我个人的教学经历。2016年3月,某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培训中心的老师将一个校区的汉语课堂教学工作交付给我。当时我就读的是英语专业,由于我个人对于本科毕业后的学习发展计划偏向第二语言教学,所以平时在学校经常一对一地帮助留学生学习汉语,2015年11月我在学校汉语培训中心实习了一个月,实习内容为跟随老师听课、协助办公室面试前来应聘的汉语老师,实习结束时试讲了一节复习课,所以对汉语教学有了一点实践上的了解。我所负责的班有两个,一个为本科生班,一个为硕士博士混合的班,此案例来自硕博混合的这个课堂。该班有30人,5个学生是博士生,其他为硕士生。他们已经有了34个课时的学习,教材为《汉语会话361句》。学生有半数来自巴基斯坦,其他学生来自北非、东南亚和中东;学生年龄都偏大,有的甚至都有好几个孩子了。学生上课很守纪律,有个别会经常迟到,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作业也都能按时完成,可以说是非常符合中国人眼里的“懂事”和“听话”的学生。课后师生交流也比较频繁。但是同时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老师是一个本科还未毕业的小女孩,尤其是对于巴基斯坦的学生来说,学校让一个任何学位都没有拿到的小女孩来给他们上课,来自传统文化的他们心里是有点难以接受的。 二、案例 一般上课我都会按照教案和PPT的顺序讲解语法点和操练,学生很配合,偶尔碰到有学生问题比较多的语法点我会停下来一一回答他们的问题,学生都是理工科专业的,逻辑思维非常缜密,一旦有一个地方不“通顺”,学生是会主动发问直到理解为止,但是他们理解得都很快。一次,上课上到一半时,我正在讲解一个语法点,班里最活跃的一个男生突然“钻牛角尖”般地追着这个语法点问问题,他的思维是发散的,从一个问题跳到另外一个问题,而问题的内容越来越偏离这节课的内容。我明白课堂内容已经偏离正轨了,所以我心里非常不情愿去接着回答问题,因为这样问下去我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完成不了的,但是当时为了答疑解惑,我还是耐着性子仔细地给他解释下去。但是真正的问题出来了,他问题问得越深,我越无法解释,毕竟超出了我的对外汉语知

名校考研真题库:《汉语国际教育基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

名校考研真题库:《汉语国际教育基础》汉语国际教育 专业硕士 第一部分复旦大学库 4在中国古典乐器中,属于外来乐器的是()。 A.编钟 B.琵琶 C.箜篌 D.七弦琴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箜篌又写作空侯、坎侯,属古代弹弦乐器,分卧式和竖式两种,据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载,卧箜篌为汉武帝时的乐人侯调所造,样子像琴而略小,七弦,用拨弹奏。竖箜篌则是竖琴的前身,后汉时经西域传入中原地区,是古波斯乐器。 35“文化休克”现象较少出现在()身上。 A.旅游者 B.留学生 C.劳务输出人员 D.移民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文化休克”是指初处异文化的人对陌生环境产生的惶恐不安的情绪,并由此产生抗拒新文化而留恋旧文化的心理。通常而言,旅游者在异国停留的时间短,而且有各种“保护”,他们通常不会感到生活上的不便或工作上的挫折。

一般来说,他们情绪高涨,而不是沮丧。他们对于不熟悉的种种文化现象一般抱着好奇的态度,并不会因为投身其中而情绪低落或是产生“文化休克”现象。 贰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共30分) 四、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教育系统中,______是中心,是教育的主体部分。 【答案】教学查看答案 【解析】教育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教学只是其中的一种,但它是最重要的,是实现教育目的、特别是进行智育的最主要、最基本的途径。在教育系统中,教学是中心,是教育的主体部分、核心部分。 2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三方面。即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______以及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 【答案】教师的条件和学生的特点查看答案 【解析】课程的变化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原则的变化,也必然影响到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教学方法的具体选择,则决定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教师的条件和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 3心理学把记忆过程分为识记、保持、再认和_____四个环节。实际上体现了信息的输入、储存和输出的过程。 【答案】重现查看答案 【解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四个基本环节。这实际上体现了信息的输入、储存和输出的过程。其中,再认和重现是暂时神经联系痕迹或记忆痕迹恢复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是信息的提取也是信息的输出。 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_____工具。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初试统考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科目代码:[445] 一、考试性质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中外文化、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及书面语表达能力。 二、考试内容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能力考试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基础知识”和“材料分析写作”三部分组成。(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中外文化部分 第一章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常识 一、先秦儒家 二、先秦道家 三、韩非子的法学思想 四、魏晋玄学 五、宋明理学 六、清代实学 七、维新变法运动 八、新文化运动 第二章中国宗教常识 一、佛教 二、道教 三、伊斯兰教 四、基督教 五、藏传佛教 第三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常识 一、四大发明

二、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 三、医学方面的成就 四、农学的成就 五、数学的成就 六、建筑方面的成就 七、水利的成就 八、机械制造的成就 九、纺织的成就 十、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 第四章中国文学常识 一、先秦两汉时期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隋唐时期 四、宋元时期 五、明清时期的重要作家及作品 六、近现代重要作家及作品 第五章中国传统艺术常识 一、书法 二、绘画 三、音乐 四、建筑 第六章古代世界文化常识 一、古代埃及文化 二、古代希腊文化 三、古代罗马文化 四、古代两河流域文化 五、古代印度文化 第七章世界宗教文化常识 一、基督教与基督教文化 二、阿拉伯文化 三、犹太教与希伯来文化 第八章外国文学常识 一、古希腊罗马文化 二、中世纪文学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 四、17-18世纪的欧洲文学 五、19世纪欧美文学

小学生教育案例分析范文

小学教学案例范文 【案例一】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 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 (1)教育观: 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在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 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是人,而

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 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要尊重、信任、引导、帮 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1)“ 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 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师(3)“ 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4) 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请你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请你走下高高的讲坛”)【案例二】 杨帆同学是一个安安静静、其貌不扬的小姑娘,在班里不显山不显水,

汉语国际教育案例分析

案例:课堂上的突发状况 上午九点半,王老师早早地走进教室,调试了一下多媒体设备。这节课要讲解的主要内容是《汉语教程》一的第25课——状态补语,除了平日里的26名学生以外,还有五名研究生实习教师要来见习观摩。 在新内容“补语”的引入环节,王老师采用了归纳演绎的教学方法。首先问大家人民币的汉语怎么样(该同学水平不错),众人回答“好”。引导说出“人民币汉语很好”,然后给出之前学过的句子S+V+O,比如“我吃苹果”“小王说汉语”,然后提出如何把“小王汉语很好”“小王说汉语”合并成一句话。同学们的回答千奇百怪,有“小王说汉语很好”、“小王汉语很好说”等等。有一个同学说出了正确答案,但是声音很小。王老师特意让他大声说一遍“小王汉语说得很好”,同学们一起朗读了几遍。随之,王老师又将其他两种句型“小王说汉语说得很好”、“小王说得很好”都教给了同学们。并要求全班同学大声朗读这三个句子三遍。此时,有些同学的注意力就不在课堂上了,他们开始聊天,玩手机。而此时,两名迟到的同学笑闹着走了进来,从老师身后穿过讲台,坐在了离同学们稍远的角落。教室里起了一阵骚动。 王老师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安东尼、马修,你们坐到这边来。”王老师一边说着,指了指前方的座位,一边打开PPT,开始带领同学们做练习。Gif动图练习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他们兴致勃勃。在用“在电视台表演我愿意”造句环节,玛丽问王老师“我在电视台表演”与“我在电视表演”是否可以说,反复问电视台的“台”是什么意思,王老师讲解了一遍,玛丽仍然不明白,王老师又讲解了一遍,其他同学也用英语告诉玛丽原因,玛丽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问题。此时已经过去了五分钟。 下课铃响了,王老师赶忙布置了作业。今天的教学任务只完成了三分之二,下次课还需要补上。 分析: 在有关教学与课堂管理方面,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在讲解语法与练习语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王老师引入新知识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但是否要在讲授新课时将三种句型一并展现,有待商榷;同学们注意力不集中时,老师要反思自己有没有与学生互动,是不是应该做一些练习等等,这一点王老师做的很好;最后,在处理个别同学的上课提问时,因为问题不具有普遍性而耽误了全班同学的时间,影响了课堂进程,这一

对外汉语课堂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课堂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课堂案例分析 请根据以下材料,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 材料: 李晓雨是云南大学的一名毕业生,毕业后通过汉办的志愿者选拔,被派往泰国,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她性格一直比较开朗,所 以当她只身一人前往泰国北部的一个中学任教时,也是满怀憧憬;但 是她却发现来机场接她的学校人员对她很冷漠,从机场到学校8个 小时的路途上几乎没与她说一句话。她知道绝不是因为语言不通。 李晓雨是个爱说爱笑的人,她几次想打破沉默,但一直不明白自己 到底在什么地方得罪了来接她的人,还是别人根本不想和自己说话。她只好一个人看着车窗外本来很美但不再觉得美的景色。到了目的地,司机和接待的人把她放到一间小房子里,就走了。房间里只有 一张平板床,没有任何铺盖。一个初来乍到的女孩,好几个小时没 吃饭,没喝水,又不知道商店在那里,身上也没有当地的钱币。晓 雨真的有些受不了了,趴在床板上泪水忍不住簌簌而下。她问自己 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别人对自己如此冷漠,为什么和她想象中 热情好客的泰国人差距这么大。第一天到学校上班,她的感觉仍然 不好,似乎每个学生和老师都对她很冷,没有真诚的微笑,没有主 动的招呼。这下可把晓雨急坏了,她开始注意自己每一个细小的举 止言行,生怕别人不喜欢。她一直觉得是因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所以别人不接受自己,甚至不接收中文老师的课程。 晓雨是个倔强、好强的女孩。她不服输,认真地向泰国老师学习他们对待学生和同事的方式,积极参加他们的各种活动。有一次她 在办公室里看到一个30岁左右的女教师批改了一个学生的作业之后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试卷(样卷)及参考答案

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8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通用的汉字标准字体是。 3.出土大量甲骨文的“殷墟”位于现河南境内。 4.《格尔尼卡》是画家最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 5.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出现年代最早的是。 6.中国思想史上,把法、术、势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法家集大成人物的是。 7.京剧中,表示刚正稳健人物性格的脸谱颜色是。 8.佛教的创始人是。 9.在中国,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习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10.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建于时期。 11.与汉族早期长篇史诗不发达的情况不同,中国少数民族中往往流传着反映其早期历史的长诗,《格萨尔》就是族的著名史诗。 12.《》是明代修撰的一部最大的类书,原书22937卷,可惜因历史浩劫,散毁殆尽。13.被称为“亚圣”的儒家代表人物是。 14.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15.中医四诊法是指望、闻、问、。 16.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是《》。 17.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18.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是指颜真卿、、欧阳询、赵孟頫。 19.耶路撒冷旧城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发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圣地。20.中国戏剧中角色四大基本行包括生、旦、、丑。 21.二十四节气歌谣里,“夏满芒夏暑相连”中的“芒”指的是。 22.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23.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的下一句是。 24.中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25.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组成的国家,其中native American所指的族群是。 26.中国现存最早的神话故事集是《》。 27.浮世绘是国的一种传统绘画艺术。 28.刘禹锡《陋室铭》中有一句话“无丝竹之乱耳”,这里的“丝”相当于西方音乐中的。29.英语Dragon Boat Festival,指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30.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话时,至少涉及三种意义,即字面意义、说话者意图和。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万园之园”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八国联军烧毁。 2.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 3.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是科举制。 4.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的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是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城市。 5.苗族的吊脚楼是一种土木结构式的建筑。 6.汉传佛教又被称为大乘佛教,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小乘佛教。 7.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议会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 8.明清时期的共同语被称为“官话”。 9.《楚辞》创造了“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 10.在日本,简化楷书,取其片断,形成的是平假名。 11.旗袍是民国初年在满族妇女传统服饰的基础上改造而成。 12.西安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13.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是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美国最著名的摇滚歌手。 14.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科目代码:445)考试大纲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分值及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180分钟(3个小时),满分150分。 二、考试基本要求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中外文化、教育系、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及书面语表达能力。具体要求为: (1)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三、试卷内容及结构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和“材料分析写作”三部分组成。 (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80%)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中国文化基础 2.外国文化基础知识 3.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二)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30%) 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 教育学基础 2. 心理学基础 3. 语言教学基础 (三)材料分析写作(40%) 材料分析写作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分析与实践能力 2.论文写作能力 四、试卷题型结构 主要题型有: 填空题20分,判断题分10,选择题20分,简答题20分,论述题20分,教案写作20分,案例分析写作40分,满分150分。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导读:范文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篇一:高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及二项分布模型,会判断一个具体问题是否服从二项分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建摸能力,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主动探究、自主合作、相互交流,从具体事例中归纳出数学概念,使学生充分体会知识的发现过程,并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数学的理性与严谨,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

际的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重复试验、二项分布的理解及应用二项分布模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二项分布模型的构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诱思探究教学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环节教学设计设计说明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猜数游戏: 游戏:有八组数字,每组数字仅由01或10构成,同学们至少猜对四组才为胜利(请看幻灯片演示) 问题1:前一次猜测的结果是否影响后一次的猜测?也就是每次猜测是否相互独立? 问题2:游戏对双方是否公平?能否从概率角度解释? 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热情被充分地调动,从而也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教师设计的教学情景中,为本节课的学习做有利的准备 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可以初步体验独立重复试验模型,为定义的提出作好铺垫。 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习和探究知识的兴趣。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在满足学生的好奇之前让学生对这两个例子进行对比分析,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独立重复试验模型,并得出其特征,使定义的提出水到渠成, 从探究游戏中的第二个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合作探索新知识,符合“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观点,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突出本节课重点,也突破了难点。 【篇二: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七年级下半学期进行了语文的模拟考试,试卷中出到了古文《赵普》,里面有这样一道题:赵普晚年手不释卷学习《论语》,请你写出《论语十则》中的一则,并谈谈你的理解。《论语十则》是初一上半学期的知识点,这道题目出得很特别,有一定的难度,既考到学生的旧识,又考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当时很多学生这道题答不出来,但我们班上的学生大多数都回答出来了,而且还答得不错。回想起上《论语十则》这节课的时候,由于教法适当,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回忆当时的教学案例以做反思: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答题技巧

汉硕案例分析答题技巧 最近很多人问关于汉语国际教育考试中的案例分析题该怎样答,我根据自己的粗浅经验,现总结如下: 1.答题思路:按照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思路。具体如下:(1)发现问题:也就是提出问题。在所给的案例中,某个出国教汉语的志愿者教师或来中国教外语的外教等,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遇到的困难可能是课堂教学时的,比如学生上课都不积极回答问题,不愿意参与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或者问老师一些可能涉及到“隐私”的问题;也可以是这位老师在生活上遇到的问题,比如无法与当地人沟通或交流(语言障碍,文化障碍),无法适应当地人的生活,或不理解当地人做某事时为什么会采取那样的方式,等等。注意:遇到的问题可能是多方面的,要从多角度分析,一般情况下,也不只是一个问题,所以,要按条来答。 (2)分析问题:要求你具体分析一下这位老师或某人遇到这种困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主要是文化方面的原因,可能还涉及到一些他所采用的文化策略等。比如,他由于对对方国家文化不了解,对方国家可能很注重“隐私”,而在我们国家这不被看做是“隐私”。同时要求你分析出我们的母语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和对方国家有什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因此造成了他在文化方面的不适应,以至于教学和生活中都出现了问题或遇到了困难。关于他所使用的文化策略,主要就是他自身有没有做到尊重当地的文化,有没有试着去融入这种文化,接受这种文化,还是一味的采取排斥策略,认为自己的一切都好,别人的一切都不好。这就是分析问题了。 (3)解决问题:这是最关键的部分了。怎么解决他遇到的问题或困难?你自己提出个对策就行了,当然,要根据一些你所知道的文化常识和应对策略。比如首先尊重当地文化,多和当地人交流,努力让自己适应当地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做到求同存异,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有些文化的知识是很灵活的,比如中国人的谦虚、中庸的思想等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就知道的,就是稍微总结一下,理顺一下,就能答题了。关于这个,如果时间还来得及,就看一下程裕祯的《中国文化要略》,看一下中国文化的特点等,很多东西是很细致的,自己要稍加总结。如果时间不是很充分了,就把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上的关于“跨文化交际”的那个章节仔细看一下,我觉得应对这道题应该够用了。 2.答题方法:其实思路清晰了就很好弄了,老师会看你的逻辑分析能力。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分条论述,千万别想到哪说到哪,写出一大片,阅卷老师还得自己去给你找点,这样,老师会很疲劳的,老师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思维混乱的。所以说,大家答题时我觉得可以按两种方法来写: 第一种: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写,一共三条,然后在每条的下边分几个小点,因为发现的问题肯定不止一个,相应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会不止一条。 第二种:按一共出现了几个问题分条,第一条,问题1: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2: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3--以此类推。 总结一下,以上两种方法都各有利弊,因为有时不同的问题是由同一个原因产生的,或者需要同一种解决策略。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其中一种。按以上的问题全部分析完以后,最好再来个综述,大致总结一下,字数不用太多,就是有个小结尾。 最后,要跟大家说的是,字数和字迹的问题。这个案例分析要求是1000字以上

历年南京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试卷与答案

历年南京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试卷与 答案 一、考试解读(内部资料): part 1 学院专业考试概况: ①学院专业分析:含学院基本概况、考研专业课科目: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的考试情况; ②科目对应专业历年录取统计表:含南京大学汉硕专业的历年录取人数与分数线情况; ③历年考研真题特点:含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各部分的命题规律及出题风格。 part 2 历年题型分析及对应解题技巧: 根据南京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论述题、教学设计题等),分析对应各类型题目的具体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针对性,提升答题效率,充分把握关键得分点。 part 3 2018真题分析: 最新真题是南京大学考研中最为珍贵的参考资料,针对最新一年的南大考研真题试卷展开深入剖析,帮助考生有的放矢,把握真题所考察的最新动向与考试侧重点,以便做好更具针对性的复习准备工作。 part 4 2019考试展望:

根据上述相关知识点及真题试卷的针对性分析,提高2019考生的备考与应试前瞻性,令考生心中有数,直抵南京大学考研的核心要旨。 part 5 南京大学考试大纲: ①复习教材罗列(官方指定或重点推荐+拓展书目):不放过任何一个课内、课外知识点。 ②官方指定或重点教材的大纲解读:官方没有考试大纲,高分学长学姐为你详细梳理。 ③拓展书目说明及复习策略:专业课高分,需要的不仅是参透指定教材的基本功,还应加强课外延展与提升。 part 6 专业课高分备考策略: ①考研前期的准备; ②复习备考期间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③考场注意事项。 part 7 章节考点分布表: 罗列南京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的专业课试卷中,近年试卷考点分布的具体情况,方便考生知晓南大考研专业课试卷的侧重点与知识点分布,有助于考生更具针对性地复习、强化,快准狠地把握高分阵地。 二、南京大学历年考研真题与答案: 汇编南大考研专业课考试科目的2009-2013、2015、2018年考研真题试卷,并配有2009-2013、2015、2018年真题答案详细讲解。本部分包括了(解题思路、答案详解)两方面内容。首先对每一道真题的解答思路进行引导,分析真题的结构、考察方向、考察目的,向考生传授解答过程中宏观的思维方式;其

教学案例写作范文

扬生活之风帆创课堂之精彩 ——《坐井观天》教学案例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第三册《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有名人曾说,学寓言应该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 师:同学们,小青蛙听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说得这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了井口。)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怎么样呢?(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 生: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 生:它看到了果园里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一派丰收的景象! 生:它会到处逛逛,看看美丽的风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生活的赞美之言时,一位学生忍不住叫着他也想说说) 生:老师,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师:(师一愣,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蝇蚊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臭味。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 生: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河面上还漂浮着鱼的尸体,心里很害怕。 生:它看到有人大量砍伐树木,鸟儿没有了家。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题目:《她学得很好》案例分析 课程名称: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研究 姓 名: 任鹏颖 学 号: 13065084 培养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院系专业: 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 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印制 得 分 评卷人

她学得很好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 这是我在博文楼311听的一节汉语综合课,张老师(化名)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教授十五名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学习《汉语教程》第一册(下)第二十五课《她学得很好》。张老师是一名有数次教学经验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十五名留学生中有八名来自韩国,两名来自非洲,三名来自意大利,两名来自俄罗斯。韩国留学生的发音相对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来说要好一些,但也存在问题,非洲留学生的发音相对来说不太好,意大利和俄罗斯留学生的发音还算可以。十五名留学生的发音总体上都有问题。 张老师先进行了新课导入环节,张老师在PPT上展示图1,走下讲台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五课,那么在上课之前呢老师想跟大家分享一件事情,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梦,大家最近看了那个韩剧《太阳的后裔》了吧?那么老师梦见了宋仲基跟老师结婚了,所以老师今天非常开心。”张老师一直面带微笑,语气活泼,声音响亮。导入结束后走回讲台在PPT上放了图2与图3,开始新课讲解。张老师先请同学读课文:“下面呢,请同学们来读一下课文。”并叫了两名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人物来读课文。同学“老师:罗兰,电视台想抢留学生表演一个汉语节目,你愿意去吗?罗兰:老师我不想去。老师:为什么?罗兰:我汉语说得不好,也不会表演。老师:你学得不错,有很大进步,汉语水平提高得很快。罗兰:哪里,我发音发得不准,说得也不流利。让玛丽去吧。她汉语学得很好,说得很流利。玛丽会唱京剧。老师:是吗?她京剧唱得怎么样?罗兰:王老师说她唱得不错。老师:她怎么学得这么好?罗兰:她非常努力,也很认真。”张老师说:“非常好,谢谢!那么大家注意一下老式标红色和蓝色的部分。

周随堂练习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班级:2011级对外汉语班 姓名:杨语佳 学号:20111032132 一、案例分析: 某位本土汉语教师在教案日志中记录了如下情况: “今天教了五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写自己的名字。有一个学生写他的姓是瘳。我问他你是不是姓廖?他说是。我说你写错了后面的两个点应该没有。他不但没有承认错误反而还大声地跟我说:我以前也这样写,我妈妈也这样写,我的老师也这样写。然后我给他看一本词典,但是我恰巧带的是一本小的词典,里面没有廖这个词。这个学生跟我说,你自己也看词典嘛!我跟他说我想给你看你写错了。他还不服说,‘你不相信就问我妈妈,问我的老师,我的老师是从中国来的。’中国来的老师有什么了不起?” 问题: 1.面对学生的质疑,你认为该本土汉语教师的处理 方式是否得当?如果是你,你怎么处理? 2.从这份教案日志,不难看出该本土教师在汉语教 案课堂中,遇到了除“质疑”以外的“问题”, 由此,给予了你什么启示?

3.在汉语教案课堂中,教师常会面临学生的“质 疑”,请结合自己的教案经历,列举自己曾经遇 到过的“质疑” 答:1.如果是我会先上完准备的内容后再依靠词典等工具书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然后告诉学生老师的观点不一定全正确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 2.案例分析:这个案例暴露出很多问题,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第一,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对汉语本体知识的掌握必须过硬,否则教给学生错误的知识,只会误人子弟。如案例中的事件,就是由中国的汉语老师教错了汉字才引发的。该案例中,中国老师之所以教错,很可能是因为他本身就认为“廖”字就应该有后面的两个点,由此可见该教师对汉字的掌握并不过硬,最起码对“廖”和“瘳”两个字的区别并不清楚。把错的东西当成正确的教给学生,自然会出现问题。 第二,在教授过程中,如遇到自己不确定的字词或知识点,一定要查阅、确认之后再告诉学生正确答案,不能凭自己的感觉或猜测来应付学生。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案例中,如果该生之前的老师能负责地查阅词典、确认之后再教给学生“廖”字的正确写法,也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发生教错的事,其一可能是如第一条中所述,老师本身对知识的掌握有问题;其二,则是老师也不知道正确答案,而随意地拿自己也不确定的答案来应付学生,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表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察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中外文化、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及书面语表达能力。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二、考试主要内容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材料分析写作”三部分组成。 (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以测试中国文化为主) 2. 外国文化基础知识 3.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二)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教育学基础知识 2.心理学基础知识 3.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三)材料分析写作 材料分析写作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分析与实践能力 2.论文写作能力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60分) 1.填空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分值占16.7%) 2.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分值占16.7%) 3.名词解释(共5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分值占33.3%) 4.简析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分值占33.3%) 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50分) 1.填空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分值占20%) 2.名词解释(共5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分值占40%) 3.简析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分值占40%) 材料分析写作(40分) 该部分主要是基于文字材料的案例分析。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所给文字材料和题意的基础上,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出思想健康、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的文章,鼓励考生结合实际发挥创造性。 主要参考书目 (1)祖晓梅,《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年。 (2)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三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

最新2020年幼儿园中班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示例

【篇一】 活动背景: 我们中班年级组有两位老教师,其它都是6年以下教龄的年轻教师和一名新近教师,且三个班有三位实习生在实践,我们的教育经验不丰富,应对教育教学中突如其来的现象的能力较弱,所以针对这些情况我选择了案例分析作为切入口,来提高教师的随机处理能力,从理论入手指导实践前行。每位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肯定会遇到一些教育困惑,今天我们坐在一起,运用集体的智慧探讨、交流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提高老师们的教育机智。 活动准备: 策划者:准备一个案例、写好策划案、一张备课记录表 学习者:准备一个教学案例进行交流 学具准备:笔,会议记录本。 活动过程: 一、案例分享:《谁的主意好》 案例描述:王老师组织了一次小班文学活动“谁的主意好”,布置了场景:小兔的家。活动中,通过听、看、表演,幼儿很投入地体验了“小羊使劲捶”、“小猫用力踢”、“小鸭大声喊”、“小鸡轻轻敲”等不同的叫门方式。最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谁的主意好?幼儿异口同声回答:“小鸭的主意好。”显然,大家没能说出“正确”答案,王老师又换了一个问题让幼儿选择:“小鸭和小鸡的主意,哪个更好?”终于,有几名幼儿想起文中小兔说的“我想听到有礼貌的敲门声”,说出了“小鸡轻轻敲门的主意好”。尽管很多幼儿提出异议,可王老师还是在幼儿“正确结论”后,结束了活动。 活动后,有老师指出,讨论这一环节,王老师应该让幼儿充分讨论,未必小鸭的主意不比小鸡的好!王老师提出:如果这样的话,如何体现“有礼貌地敲门这一教育目标呢?您认为,王老师该如何处理这个环节呢?二、针对这个案例各位老师发表自己的见解: 1、评价王老师的教学策略 2、如果是我,我会怎样处理 三、中心发言人小结: 《纲要》指出:“教师应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主。”所以首先王老师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走出目标的束缚,真正引领孩子提出问题,激发思考、讨论,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处理事情的能力。在体现目标和幼儿“答案”时,我们可以这么做: (一)、尊重幼儿,不要将成人的思想强加于孩子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论文

“瞧把你……的”的构式研究 中文摘要 “瞧把你……的”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口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虽然使用的人很多,但是没有对这个句式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已有的研究虽然有一些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补充说明的地方。本文希望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学术界产生的争议对这个构式进行重新的研究,从句子形态,语义关系及语用功能上,利用对比、叙述等手法对“瞧把你……的”这个构式进行重新的界定。 绪论部分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瞧把你……的”相关研究现状做出总结,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指出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介绍本文的研究依据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通过搜集的语料,对“瞧把你……的”进行进一步的描写。第三部分分析“瞧把你……的”中的“瞧”,通过对“瞧”的变化过程中的保留意义研究,解释虚化程度的变化,解释“瞧把你……的”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语言色彩。第四部分分析“瞧把你……的”语义和语用功能。结语部分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瞧+把+NP+X+的”;语用特色;构式研究

ABSTRACT "Look at you ... ..." This is our daily life in the common language of a sentence, although the use of many people, but there is no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is sentence and research, although some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areas wher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s needed.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is paper hopes to re-study this structure from the controversy arising from the academic circles. From the aspects of sentence form, semantic relation and pragmatic function, we use "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re-defined. The introduction part points out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look at you", and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sis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The second part of the collection of corpus, the "see you ... ..." for further description. The third part of the analysis "look at you ..." in the "look", through the "look" in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the meaning of the retention study to explain the degree of change in the degree of explanation, "see you ... ..." in different The language of the language shown in the different word color. The fourth part analyzes "see you ..." semantic and pragmatic functions. Conclusion part of the summary analysis. Keywords: "look at+ the + NP + X +" ; pragmatic characteristics ; the type of stud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