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旦中文系老教授印象记

复旦中文系老教授印象记

复旦中文系老教授印象记

作者:罗银胜

来源:《世纪》2020年第02期

朱東润先生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就读的复旦大学中文系,真是藏龙卧虎,十几位老教授个个学问高深,身怀绝技。其中,朱东润先生是我敬仰的教授之一。

“军人死于战场,教师终于讲席”,这是朱东润先生生前经常提及的一句话,也是他治学不辍的真实写照。

朱东润先生崇尚正义,作品总是充沛着激越的爱国主义崇高情怀。他在《陈子龙及其时代》一书结束时说道:“真正的战士,必然要坚持斗争直到胜利或者死亡。”他说的寓意是极其令人深思的,而且真正做到身体力行。

朱东润是当代著名传记文学家、文学史家。他是在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授的,1957年起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

我1980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当年9月初中文系召开迎新会,身为名誉系主任的朱东润先生,也莅临会场,向一群乳臭未干的学子训话。他一身素雅的夏布装,留着短发,戴一副玳瑁眼镜,严肃端庄……记得朱东润先生训话的主旨无外乎“我们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作家不是中文系所能培养的”。他老人家的一番话,给在座沉浸于“作家梦”的同学们,无异当头一棒!多年后,每当回想这一情形,不能不承认,朱东润先生的话是对的,他深谙文学的真谛。经院学习固然重要,但作家更重要的是实际生活经验的积累。

1960年7月,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王水照,被分配到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组工作,所里给他指派了一名导师,此人便是学贯中西的钱锺书。直到1978年,王水照因为要与家人团聚,调离北京,来到上海,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工作。

笔者当年在复旦中文系读书时,王水照先生曾经给我们班级上过必修课《中国文学史》唐宋段,以及选修课《苏轼研究》。在课堂上,王水照先生经常提及钱锺书的名字。一次还特意提到钱锺书先生在给他的信中说,“郭朱二老,当代耆硕,学问笃实,亦京华冠盖中所无也。”他说的“郭朱二老”,就是指朱东润先生和复旦大学中文系另一位大学者郭绍虞先生。

朱东润先生平时生活简朴而有规律。他不抽烟,也不喝酒,而且不喜广事交游,很少参加无关紧要的社会活动。平时,除了备课、授课,与学生、研究生、同事、友人等谈话外,绝大部分时间用于读书作文,数十年如一日。他每天坚持写作两张稿纸,写完了便休息,或看点轻松的书刊以消遣。

朱东润先生长期浸润于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以儒家的积极用世而自律,但在他身上有着明显的现代知识分子的素养。他还是一位书法家,篆、隶、行、草无不精善。上世纪80年代初,复旦校园文化风起云涌,校门口两端一溜玻璃橱窗,轮番陈列各种展览,朱东润先生的书法作品经常现身于此,这些笔力遒劲、气度不凡的字体,具有一种奇妙的魔力,令人不能自已。我们总是驻足慢慢欣赏,从此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赵景深先生

我在母校读书时,听闻不少老教授的故事。赵景深先生也是我非常仰慕的老师,由于他当时年事已高,难得到校,但我知道他是一位杰出的戏曲研究家,他毕生笔耕不辍,著书甚富。我曾经读过由学林出版社出版的《赵景深印象》(李平、胡忌编)一书,掩卷遐思使我更加怀念赵景深先生。

见过赵景深先生的人都了解,他是一位非常慈祥和蔼的老人。赵老胖墩墩,笑呵呵,手温而软,给人温煦的感觉,丝毫没有盛气凌人、傲视一切的架势。我无缘见到赵景深先生年轻时的面影,不想读了收在《赵景深印象》中的赵易林的几篇文章,却满足了我的心愿于万一。赵易林先生是赵老的公子,他以他的亲见亲闻和亲历,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诸如《父亲与“女星社”

的组织者邓颖超》《父亲与幽默大师老舍》《父亲与落魄才子朱湘》《父亲与小峰舅舅》《关于绿波社》等文,勾勒了赵老早年投身革命、耕耘文坛的一些侧影,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

赵景深先生作为戏曲专家,不但精通理论,还妙解音律。他很早就爱好昆曲演唱艺术,常常登台演出。他与京昆大师俞振飞先生过从甚密,并一直担任上海昆曲研习社社长。记得有一次系里组织聚会,他当场来了一段曲子,赢得满堂彩。虽然时光流逝多年,但留在脑子里的印象还恍如昨日。

记得我还读过赵景深先生的日记,这些日记除了记录日常起居之外,还详细记载了他晚年的学术活动、学人往来等内容,为读者展示了这位戏曲研究大师忙碌而又充实的生活场景,令人浮想联翩,心向往之。特别是读到赵景深先生在日记中,提及与我的同班同学王岗、邱辛晔等人的接触,尤感亲切。

王岗、邱辛晔当时都是李平教授的硕士研究生,而李平则是赵老的嫡传弟子。据邱辛晔告诉我,赵景深先生病重后,李平老师安排王岗和他去病房“值班”,看护照料赵老,送赵老最后一程。

刘季高先生

上世纪80年代初的复旦中文系,虽经“文革”浩劫,系里的老教授仍然名声煊赫,刘季高先生就在其中。我从母校毕业后,有一年听说刘老所撰《斗室文史杂著》,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马上到书店购得。尽管只是薄薄的一册,拿在手里却觉得颇似千钧。大学时代亲承謦欬的情形,又重新浮在眼前。

当时复旦中文系的老教授虽说早已“解放”,但却似“古董”一样,轻易不露面,与本科生的接触机会更是比较少。

然而,刘季高先生却反其道而行之。记得刘先生教我们的是《左传研究》,每周两课时。他上课很有特色,没有讲义,不用教材,每次上课时,也不带拎包,而在口袋里装有若干纸片——一种类似卡片﹑又似练习本的薄纸,上面直书文字,蝇头小字,密密麻麻。每当讲到一篇章节,他就摸出一张纸片,吟诵相关文字,然后就此内容作一些解释或说明,十分干净利落,要言不烦。

在我的印象中,刘季高先生总是身着一件靛蓝色的哔叽中山装,有点稀疏的头发梳得一丝不乱,脸上戴着一副秀郎架眼镜,气色闲定安详,且又优雅慈和,略带微笑,给人一种非常和蔼可亲的感觉。在授课过程当中,刘先生始终神采奕奕,一丝不苟,广征博引,又不乏自己的见解,同学们听了大受启发。

刘季高先生的《斗室文史杂著》荟集了他的百余首旧体诗,展示了刘老鲜为人知的诗人风姿。读着这些品格高雅﹑寓意殷切的诗歌,我仿佛又见到刘先生执鞭的场景。书中有一首《西江月·送复旦大学中文系七七届毕业同学》词:文史三冬足用,海天鱼跃鸢飞。冬冬腊鼓报春回,几处寒梅吐蕊。

惜别西腔动魄,论文笔阵惊雷。前程无限莫低徊,子曰后生‘可畏’。(西腔:西北民歌之代称。元萨都剌句:“步虚声里带淮腔。”)

贾植芳先生

贾植芳先生作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是母校比较文学学科的奠基者之一。我在校求学期间,有幸面聆謦欬,毕业以后更是隔三差五去看望贾植芳先生。

记得贾植芳先生追悼会那天上午,我特地去了一次鲁迅公园,拜谒了鲁迅先生墓,参观了上海鲁迅纪念馆。因为一直以来,在我内心深处,贾植芳先生的精神与鲁迅精神一脉相承,他们都秉承中国知识分子的硬骨头文人精神,他们都是中国人的脊梁。作为“喝鲁迅奶长大”的一代学人,贾植芳更入世,对现实中的热点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对个体生命的忧戚充满了人文的关怀。

贾植芳先生倡导把“人”字写端正,这些饱含生命意义的精神遗产,其实是中国文人的血脉传承,也是十分宝贵、值得珍视的。

出了鲁迅公园,我径直来到宝兴殡仪馆,参加贾植芳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贾老的遗像两边挂着大幅挽联——“从鲁迅到胡风,冷眉横世热肠扶颠,聚悲智良心傲骨侠胆为一腔正气;由社会到书斋,大写做人中道敷文,融创作翻译学术育人开八面来风。”贾植芳好友兼难友何满子、吴仲华夫妇在挽联上写道:“受屈常将屈辱视为特种幽默故能历劫坚挺,做人要把人字写得格外端正诚乃匡世嘉言。”

贾先生一生追求是“把一个人字写端正”,自云“不是学问中人,而是社会中人”,他一生经历坎坷,其跌宕起伏的经历是一本人生的教科书,然而贾植芳先生的一腔热血、爱国之情始终不坠。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始获平反,重执教鞭,桃李满天下。我在母校求学期间,虽未选过贾先生的课,但听过他开的讲座。记得有一年恰逢复旦校庆,许多平时难得露面的老教授纷纷设坛讲座,贾先生也在其中,他讲的内容是对中国新文学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考察,他广引博征,侃侃而谈,十分引人入胜。先生讲课中夹杂着浓重的山西口音,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毕业以后,只要回母校,我总要到国定路第九教工宿舍的贾老家里,坐在贾老身边,望着他瘦小的身子,心想:这八九十斤的身躯里,一半是热血,一半便是铮铮铁骨了,他多么像沙漠中的胡杨,他不会死,死了也不会倒下。

贾植芳先生是性情中人,记得有一次我和太太一起去他府上看望,正好他老人家的旧译《契诃夫手记》一书,收入由彭燕郊主编的《散文译丛》,在湖南文艺出版社重版了。此书的旧版是1983年11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早就购读了。那天看见我携太太一起看他,贾植芳先生满脸堆笑,连忙拿出新版的《契诃夫手记》,要送我们俩分享。我谢辞道,此书我已经有了老版本了,还是送别人吧……

贾植芳先生听后,有些不乐意了。他说:“我又不送给你,我送给你太太。”能够一再受赠贾先生的大作,当然是我们晚辈的荣耀。贾植芳先生还在赠书上留言,我们真的受宠若惊。回到寒斋,打开《契诃夫手记》,突然看到书中夹着一张汇款单(影印件),原来湖南文艺出版社送他的20本样书,根本不够送人,他又自费向出版社邮购样书。

后来我又选编了贾植芳先生的回忆录,这部题为《我的人生档案》(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的回忆录,收录了贾植芳先生回顾自己人生经历和先生对亲朋好友的回忆文章,这样全面地汇集先生忆舊性的文章,应该说是第一次。

由忆旧性文章组成的这本回忆录,可以看出先生那种对历史和现实,对社会和人生,对知识和学问的深邃思考和忠于友情的人格,以及“生命不止、战斗不已”的坚韧精神。透过这些历史风云的文字,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灾难史,同时也看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希冀和企求。

贾植芳先生虽然离开我们已经许多年了,但我们可以透过他以生命书写的这些书页,感受到先生的正直刚毅和老一辈爱国知识分子的良知。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正是贾植芳先生道德文章的绝好写照。

章培恒先生

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章培恒先生不幸去世,已有多年。每当回想与章培恒先生生前交往的点滴往事,不禁神情黯然。

1980年我考入母校时,正巧章培恒先生应邀到日本讲学,回国后即继著名语言学家胡裕树先生之后,出任中文系系主任。我们在系里召开的会上,经常能够领略章培恒先生的风采。此时,章培恒先生早已摆脱“胡风冤案”的阴影,以厚积薄发的《洪昇年谱》一举成名!

作为章培恒先生治下的中文系年轻学子,我们都想听他的课。但是,系里却没有给八○级排他的课。我只好出一下策,探听到课程表,到别的班级去旁听章培恒先生的课,对他在课堂上心无旁枝、博闻强记、舒缓自如的讲课风格,终身难忘。

毕业以后,我有时去章培恒府上看望先生,一如既往,又是风轻云淡的惬意闲谈。一次,谈话中章培恒先生正色而言:“小罗,我记忆当中,我并没有给你们八○级上过课。”确实,章培恒先生没有正式上过八○级的课。

我向章先生解释,我是到别的班上去旁听的。趁那次机会,我就问章先生一个曾经百思不解的问题:您上课为什么总低着头?为什么眼睛总不朝讲台下的同学们看?对此,章培恒先生告诉我,50年代,他作为助教留校。有一学期开学,校方临时安排章培恒先生上一门新课,事出仓促,他在课堂上一边低头构思组织教案,一边从容上课,由此养成了这个习惯,数十年未变。说罢,我们师生俩哈哈大笑。

章培恒先生与王元化先生是研究《文心雕龙》的同行。王元化一直关心作为晚辈的章培恒,关心他的工作,也关心他的健康。

记得有一次我与元化先生一起吃饭,饭桌上谈起了我在复旦读书时的老师章培恒先生,元化先生便打开了话匣子,说起了当年他们率团出访日本的情形,元化先生特意说了他一再劝嗜酒的章先生少喝点酒,要注意自己身体……

后来,我把元化先生说的话,告诉了章先生,章先生很感动,同时又表示,元化先生不幸去世,自己很难过,想写纪念文章,但由于身体不好,只能作罢。

俱往矣,章培恒先生与王元化先生都往生而去,令我们这些苟且者情何以堪!

(作者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崖丽娟王岚

复旦中文系老教授印象记

复旦中文系老教授印象记 作者:罗银胜 来源:《世纪》2020年第02期 朱東润先生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就读的复旦大学中文系,真是藏龙卧虎,十几位老教授个个学问高深,身怀绝技。其中,朱东润先生是我敬仰的教授之一。 “军人死于战场,教师终于讲席”,这是朱东润先生生前经常提及的一句话,也是他治学不辍的真实写照。 朱东润先生崇尚正义,作品总是充沛着激越的爱国主义崇高情怀。他在《陈子龙及其时代》一书结束时说道:“真正的战士,必然要坚持斗争直到胜利或者死亡。”他说的寓意是极其令人深思的,而且真正做到身体力行。 朱东润是当代著名传记文学家、文学史家。他是在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授的,1957年起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

我1980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当年9月初中文系召开迎新会,身为名誉系主任的朱东润先生,也莅临会场,向一群乳臭未干的学子训话。他一身素雅的夏布装,留着短发,戴一副玳瑁眼镜,严肃端庄……记得朱东润先生训话的主旨无外乎“我们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作家不是中文系所能培养的”。他老人家的一番话,给在座沉浸于“作家梦”的同学们,无异当头一棒!多年后,每当回想这一情形,不能不承认,朱东润先生的话是对的,他深谙文学的真谛。经院学习固然重要,但作家更重要的是实际生活经验的积累。 1960年7月,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王水照,被分配到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组工作,所里给他指派了一名导师,此人便是学贯中西的钱锺书。直到1978年,王水照因为要与家人团聚,调离北京,来到上海,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工作。 笔者当年在复旦中文系读书时,王水照先生曾经给我们班级上过必修课《中国文学史》唐宋段,以及选修课《苏轼研究》。在课堂上,王水照先生经常提及钱锺书的名字。一次还特意提到钱锺书先生在给他的信中说,“郭朱二老,当代耆硕,学问笃实,亦京华冠盖中所无也。”他说的“郭朱二老”,就是指朱东润先生和复旦大学中文系另一位大学者郭绍虞先生。 朱东润先生平时生活简朴而有规律。他不抽烟,也不喝酒,而且不喜广事交游,很少参加无关紧要的社会活动。平时,除了备课、授课,与学生、研究生、同事、友人等谈话外,绝大部分时间用于读书作文,数十年如一日。他每天坚持写作两张稿纸,写完了便休息,或看点轻松的书刊以消遣。 朱东润先生长期浸润于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以儒家的积极用世而自律,但在他身上有着明显的现代知识分子的素养。他还是一位书法家,篆、隶、行、草无不精善。上世纪80年代初,复旦校园文化风起云涌,校门口两端一溜玻璃橱窗,轮番陈列各种展览,朱东润先生的书法作品经常现身于此,这些笔力遒劲、气度不凡的字体,具有一种奇妙的魔力,令人不能自已。我们总是驻足慢慢欣赏,从此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赵景深先生 我在母校读书时,听闻不少老教授的故事。赵景深先生也是我非常仰慕的老师,由于他当时年事已高,难得到校,但我知道他是一位杰出的戏曲研究家,他毕生笔耕不辍,著书甚富。我曾经读过由学林出版社出版的《赵景深印象》(李平、胡忌编)一书,掩卷遐思使我更加怀念赵景深先生。 见过赵景深先生的人都了解,他是一位非常慈祥和蔼的老人。赵老胖墩墩,笑呵呵,手温而软,给人温煦的感觉,丝毫没有盛气凌人、傲视一切的架势。我无缘见到赵景深先生年轻时的面影,不想读了收在《赵景深印象》中的赵易林的几篇文章,却满足了我的心愿于万一。赵易林先生是赵老的公子,他以他的亲见亲闻和亲历,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诸如《父亲与“女星社”

北大往事(三则)

燕园旧事(三则) 老怪 老怪是我的好兄弟,他近视得厉害,所以总是戴着那副镜片很厚、样式很土的眼镜。他属于外冷内热的那类人,初看起来神情比较木讷,动作也比较迟缓。 在燕郊读书的时候,有一回上他宿舍聊天,无意谈起《水浒》,他的常常低垂的眼睛突然从眼镜片后放出光来。我也是个《水浒》迷,对那些英雄好汉大碗喝酒、豪爽痛快的行径,一向都很神往。 我和老怪同学已久,由于两人的性格表面看来是阴阳极,所以一直是泛泛之交,这回算是找到了共同话题,而且还是个人偏好上的兴奋点。我们于是撇开正忙着打牌的其它兄弟,痛痛快快聊了一回,谈宋江的老于权谋,谈武松的快意恩仇,谈王伦的量小才低,谈林冲的“苦大仇深”,谈“花和尚”鲁智深的种种趣事,谈“撮合山”王婆的诡计多端,当然也很热烈地讨论了一番一百零八将的武艺和兵器排行。 自此以后,我对老怪的观感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他是这样一个热血热肠的男儿,和他外表的木讷和冷淡,形成了截然的反差。我后来开玩笑地对他说,“在你的厚镜片下,涌动着澎湃的春潮”。他一听就乐了。 老怪是四川人,进大学后读的是德语。学语言本来就很枯燥,更何况是语法繁琐、动辄得咎的德语!不过,这丝毫也没有抑制他的文学冲动和浪漫心性。他在课余创作了不少诗歌、小说和散文,其中有一篇散文的名字叫《梦中开出语言的花朵》。事隔多年,这篇散文的具体内容我早就忘了,但这个标题是如此得奇幻而鲜明,所以一直在我的记忆中铭刻如新。如今回想,这标题其实大可以看成是他当时急于从枯燥的德语学习中超拔而出的焦虑心情的一种象征。 人之心性,千差万别。读书就业,当择性之所近,不可强求。老怪在上研的时候,从外语系转到中文系,可以说是性之使然,并无可怪之处。好玩的是,当他来到中文系,他的德语出身却又发挥了妙用。记得一位外语系的老教授就曾经对老怪说,你到了中文系挺好,既能搞创作,又有外语优势。我们当时听了都只笑不语。

南怀瑾:为考试死记硬背 把人教傻

南怀瑾:为考试死记硬背把人教傻 南怀瑾:为考试死记硬背把人教傻 南怀瑾的“突围” 被十方来求者重重包围的南怀瑾,95岁还在探索承载他理想的“教育试验田” 秋天的江南,草木葱郁。中午太阳高的时候,陈华会停下修车的活,踮起脚望望对面的太湖大学堂。他看到的,仍然是爬满藤蔓的围墙。 位于江苏省吴江市庙港的联强村和大学堂只有一路之隔,村民眼里却是两个世界。“夏天,那边靠着湖很凉快,这边很热。” 陈华至今纳闷,“那个买下这块风水宝地的台湾人,本事怎么这么大!” 实际上,很少有村民能说出这个“老头子”的究竟,他们只能从每周末停满路边的外地豪车判断,“来的人不简单。”

偶尔,大学堂也会与村子发生交集。今年新生报名,村民赵峰的餐馆就进来一位来自深圳的家长,家长异常崇拜地讲述着他眼中的“南老师”。由此,赵峰第一次知道,他口中的“老头子”叫什么。 只是,当这名家长说,孩子送到这里上学,每年学费要十几万时,赵峰的心里划过一丝失落。 “6年得将近100万!”这对开餐馆的他来说是天文数字。好在,他能找到安慰,因为即使村里最有钱的老板,也没有把孩子送到对面的这所学校。 “花那么多的钱,那么小的孩子,能学到什么呢?”赵峰挠了挠头,“老头子真就这么神?” “南怀瑾争夺战” 南怀瑾去世月余,他最后的栖息地太湖大学堂,神秘依旧。 门卫森严的铁栅栏外,欲入内缅怀“南师”的追随者们被拒后,放下鲜花,双手合十,虔诚祷告。 吴江坊间传说,南怀瑾晚年定居于此,属于命中注定的缘分:时任市委书记汝留根的名字,让有意归根大陆的南怀瑾心生“留根于此”的

念想。 南怀瑾生前也多次半开玩笑地说:“就是汝大书记的名字把我骗来的。”汝留根赶紧解释:“我要是能骗得了你,我就不得了了!” 名不见经传的江南小城吴江,能从“南怀瑾争夺战”中胜出殊为不易。澳门、杭州、上海、北京,谁都想引进南怀瑾,哪一个名头都比吴江响。 汝留根承认,当时忙于招商引资的他,对南怀瑾了解并不多,争取南怀瑾更主要是出于吸引台资的需要,“台湾的企业家对他很崇拜,他如果来吴江,对我们招商引资有好处。” 烟波浩渺的太湖触动了南怀瑾。时年83岁的他拍板买下300亩滩涂地,于远山近水、绿树成阴中,想着未来在此“骑着小驴子读书修行,一定非常好玩”。 尽管土地资源紧张,但认定南怀瑾是个“宝”的汝留根大方表态:“要多少给多少。”汝留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他们给南怀瑾的价格是4万元/亩,这个价格实属亏本,时任苏州市委书记陈德铭觉得太低,两次致电汝留根过问此事。直到听说杭州市一主要官员因没能引来南怀瑾被省领导批评后,汝留根这才为当初的坚持感到骄傲。

北大中文系推荐阅读古书书单

北大中文系推荐阅读古书书单 by 卿本佳人 1 person liked this 北大中文系推荐阅读古书书单,中文系的同学有必要通读一番,对历史有兴趣的同学亦可选读。 我想来说说中国古代的书怎么读,或者说有关中国传统的书怎么读。 首先,为什么要读古书,为什么要了解中国文化?我想,无论是学习西方还是学习中国,都不能仅限于学习知识,学习的更是一种理解世界,理解自身的方法,或者说是思想。那么我们学习西方,学的是他的理性,学的是他的逻辑、思辨,那么学习中国,特别是中国传统呢,我觉得是学一种情怀,是一种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的情怀,是一种本来感同身受但却逐渐被世人淡忘的情怀。 其次,应该读哪些书呢,特别是对于并不是将中国文化作为主业的同学,哪些中国的古书或者说关于中国古代的书值得一读呢?我想分为哲学、文学、历史三个大项,然后按照历史时期的推演逐一来介绍一下。 在读具体原著之前,有必要读一些通史类的书,它能提纲挈领地将知识串联起来,有了骨架,然后往里填肉,便有了脉络。 (1)哲学类:我推荐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三联)和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复旦)。前者的地位不消说了,我来说说后者。葛兆光是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的。他的这本思想史有点西方写史的味道,由于他是做禅宗思想史起家的,所以书中涉及大量宗教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据说这本书在南开曾被诟病过,但作为我的师兄,还是要力挺一下的。 (2)文学类:虽然有袁行霈主编的一套四卷本《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但我还是推荐刘大杰先生写于民国时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百花)。因为我觉得做学问不光是有思想,有学识,还要有才气。 (3)史学类:有两套大部头的书,一是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上海人民),一是剑桥中国史系列(中国社科),这两套书随便哪套啃下来都很了不起。至于小部头的书,则有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以及张帆的《中国古代简史》(北大)。翦伯赞是新中国成立后北大历史系的系主任,他的书观点虽然有些陈旧,但不失为历史教材中的经典著作。张帆是研究元明清历史的,曾经还给我上过课,他的书我没看过,应该也是继承了北大一系的传统。 (4)还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三百题系列,包括《古典文学三百题》、《古代艺术三百题》、《古代汉语三百题》、《中国历史三百题》、《中国哲学三百题》。这套书简直是为考研预备的。里面用问答的方式将知识点串起来,也是相当有特色。

中文系学生阅读书目

中文系学生阅读书目 说明 (1)本书目由中文系各教研室提供,经系务会讨论通过,汇编而成。 (2)书目基本涵盖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应该拓展学习的专业读物,古今皆有,中外兼备。共282部,分为两类:一类是参考书目,对初学者有指导入门的意义。一类是必读书目。其中划 的为一般必读书目,划“号的是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的著作, 不仅要读,还要求写读书笔记。 (2)各教研室可以根据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参考书目及一般必读书目作调整。 (3) 本阅读书目于2000年5月制定,于2007年9月修订。 中文系 二007年9月 中国古代文化、文学类:

△1、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中国哲学史简编冯友兰北大出版社1996 ○3、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4、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6 5、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许树安北大出版社1989 6、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大学出版社1963 △ 7、中国文学史社科院文研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8、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9、中国文学简史林庚北大出版社1995 10、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中华书局1963 △11、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2、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980 △13、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4、中国古代文论教程蒋凡、郁沅中国书籍出版社1994 △15、中国文献学张舜徽中州书画社1982 16、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7、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7

复旦博雅杯 优秀征文全文

文章前半段有小标题? 孤独与突围似乎应该贯穿全文 前半部分感觉叙述感受,后半部分有研究的味道,但二者之间总觉得有点隔,如何融合可以改进? 荡漾在无限的时空中 ——浅论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 很难解释清楚二十世纪的拉丁美洲究竟是怎么了,文学爆炸的硝烟大肆弥散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早在几百年前就完成了与世界接轨的文人,静静的积蓄了每一份力量,在这个世纪中完成了一次集中的大爆发,一时间拉美文坛生机勃勃,流派纷呈,群星璀璨。“一百年中的作品无论数量或质量都超过了四百年来西班牙语拉美文学的总和。” ②在这股洪流中,我们看到一个渊面深邃的灵魂拄着他黑色的漆木手杖彳亍而至,你尽可以认为罗慕洛?加列戈斯那不朽的《堂娜芭芭拉》是拉美文学迈向世界的第一步;或是因为有了鲁文?达里奥那傲人的才华才有了拉美现代文学语言上的优厚基础,然而没有人能否认的是,只有那个灵魂才最终使拉美文学登上了世界文学之林的颠峰——路易斯?豪尔赫?博尔赫斯。 《交叉小径的花园》是博尔赫斯于1941年发表的小说集,正是这部集子使他最终确立了其在阿根廷文坛的领袖地位,同时也成为了他为世界文学献上的第一座不朽丰碑。博尔赫斯能被称作“拉美文学背后的智者”③,以及“作家的作家”,是有其外部条件的,幸运的拥有一位热爱英语文学的母亲,以及父亲在家中珍藏着的丰富书籍,加上早年游历欧洲对欧洲先进文艺思潮的接触,都为其日后建立起庞杂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基础。究其一生博尔赫斯的阅读之多、之广、之杂,已经到了举凡世界鲜有出其右者的地步,这对确立博尔赫斯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是至关重要的,其丰富的知识涵养被充分体现在了其文学作品中,并成为其小说往往能成功混淆现实与虚幻的重要手段。经历了初期那短暂的“极端主义”诗歌创作后,博尔赫斯开始了一种风格独树一帜的幻想文学创作。我个人更愿意称其为带有神秘主义倾向和宇宙主义思想的魔幻现实主义。如果说1935年发表的《世界性的丑闻》还略带几分粗糙,那么尔后的《交叉小径的花园》无论从语言上、形式上还是思想上都已臻于化境,博尔赫斯此后小说创作的许多特点都在其中得到了首次体现。在不长的七篇作品中,题材的幻想性和主题的哲理性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总体上作者强调了关于时空无限的概念。 首篇《特隆,乌克巴尔,奥尔比斯?忒蒂乌斯》没有任何迟滞便向我们展示了作者奇幻的魔法,“我靠着一面镜子和一部百科全书两者加在一起发现了乌克巴尔”,之后对镜子所在地以及关于百科全书的信息的详尽叙述让读者一时间真假莫辨,如坠云雾。利用真实的物品人物乃至话语来创造一个似是而非的事件,利用情节套情节的手法由一个完全经得起推敲的故事引出另一个看来完全荒诞不经的故事,这是博尔赫斯后来一直惯用的手法,在此文中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博尔赫斯密集的知识体系在这种手法的成功运用上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镜子是博尔赫斯常用的意象,两面镜子中的印象可以达到无限数,而无限或者无穷数集合正是这部小说集中作者力图体现的哲学思想的核心。特隆是一个作者凭借臆想假托的虚幻世界,由于关于无限的概念很难在我们这个现实的世界中得到论证,博尔赫斯才需要借助虚构,这种手法也贯穿了这部集子的始末。在这本集子的序言中作者这样写道“编写篇幅浩瀚的书籍是吃力不讨好的谵妄;把几分钟就能讲清楚的事情硬抻五百页。比较好的做法是伪托一些早已有之的书,搞一个缩写和评论……《特隆,乌克巴尔,奥尔比斯?忒蒂乌斯》和《赫伯特?奎因作品分析》便是这类作品。”

作家徐刚印象记

作家徐刚印象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我不知道怎样来描述徐刚的情结。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容易接近的人物。就像一条河流,他不是那种抬脚就可以趟过的河流。他也许是一条很深的河,一条很宽的河,在很远的地方,你就能听到他的喧响,听到他激流澎湃的涛声。所以在接近他的时候,你就有些踌躇,有些畏惧,因为没有一座现成的桥,可以让你轻松的 跨越。 在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一座三星级大酒店里,我乘坐电梯上了第十九层楼。我按响了1901号房间的门铃。我不知道他在不在,我曾向服务台询问过,小姐的回答让我兴奋,他说徐刚还没走。里面传来询问声,过了一会门打开了一半就停住了。我叫了一声徐老师,但他似乎一下子没认出来。因为我只和他见过一次面,而且过了几年。当我走进他的房间,我有些尴尬。我觉得我来的不是时候,显然他在睡觉,而且是穿着短裤来给我开门的。他显然对于没有预约的客人来访有些不大自然,他让我在外间等着,他在里间穿衣,我

看见他正在做画,桌面上有很多书法绘画,看来前来求墨宝的人还不少。徐刚请我抽烟,给我倒茶,我有些受宠若惊的样子。我和徐刚在前几年的时候,他刚从法国回来,住在县里二星级的锦绣宾馆时吃过一顿饭,那时我和一个朋友一起去的,也是他请我去拜访徐刚。因为我早就想认识徐刚。记得有一次在北京的艾青家里,我正和艾青的夫人高瑛谈话,来了一个电话,高瑛去接,听完以后,高瑛对我说:“是徐刚打来的,他也很关心艾青,不知你认识不认识,你们说起来还是同乡。”我说:“我早就知道徐刚,而且在我们岛上,连种地的都知道他,但他不一定认识我。”高瑛说:“以后给你们介绍一下。”那时徐刚还在人民日报担任副刊主编。听高瑛说,他经常来看望艾青,但艾青那时已住在医院,每天高瑛都要亲自去送饭,家里虽然有个保姆,但她一定要亲自照料,这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见徐刚的时候,他那时刚从法国回来。十三年没有回到故乡的徐刚,在县领导去北京开会时,特地去了徐刚的家,邀请他回故乡看看。他回来的近二个月的时间,整天在岛上跑,县里给了他一辆车,还配了一个司机,由县外协办主任负责他的一切事务。那时我也跟徐刚跑了一个乡镇,那里搞的相当不错,

励精图治领头雁凝心聚力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俞卓伟先进事迹

励精图治领头雁凝心聚力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俞卓伟先进事迹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期刊名称】《中国医院》 【年(卷),期】2013(000)007 【摘要】一位伟人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俞卓伟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45年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奉献于他所热爱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崇高精神和实践感人至深,为战斗在医疗卫生战线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树立了典范。同时他用自己行医、做院长的卓越业绩,印证了行动是最好的誓言,而能够将白衣天使的奉献精神秉承在长期多年的行医和医院管理的实践中更为难能可贵!优秀与奉献在他身上已成为一种习惯,他用自己平凡而高尚的言行感染和感动并净化着人们的灵魂,升华了白衣天使仁心、仁术、仁爱的博大精神和情怀,相信读者从这篇报道中能够感受到一种震撼、一份感动、一种神圣的敬业精神的崇高与力量,从而汲取奉献于救死扶伤伟大事业的正能量。 【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抓党建凝心聚力促发展敢为人先——河南圆方物业党委书记薛荣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 [J], 2.励精图治谋"率先" 凝心聚力求发展宿豫农机争当淮北领头雁 [J], 李清 3.深化改革翻篇归零新生态服务发展凝心聚力再出发——专访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金利强 [J], 素晴 4.党旗引领促发展凝心聚力谱新篇 ——记中建西南院党委书记、全国劳动模范龙卫国 [J], 王玉华;钭海军;邓成兵5.入心入脑全覆盖凝心聚力促发展“十九大精神进基层”宣讲活动正式启动党委书记彭立煌赴第二巴士宣讲十九大精神 [J], 鲍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邬国平写思辨也写生活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邬国平:写思辨,也写生活—— 看高考作文题犹如看庐山风景,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各人眼里景不同。以下是笔者对近 几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的认识,是否能够接近其真面目,也不敢肯定,只能算是一家之言。 说到上海作文题,大家都会提到思辨性。的确如此。比较注意思辨性是上海高考作文命题长期以来形成的特点,近几年更是加强。大家基本都这么认为,无论褒扬的,还是批评的,都往 往与法国的考试题目联系起来加以评论。这些解读给人以启发,但又不免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知其一,是因为近几年上海的题目思辨性特点确实显著,是命题者有意识的一种追求。不知其二,是因为命题者不仅以纯粹的思辨为追求,还关注对生活的观察、认识和体悟,也就是与生 活相联系,与现实相结合。概括地说,上海高考作文题主要有两根绳子,一根绳子联系着思辨,另一个绳子联系着生活,将理论与现实同时纳入题目之中,努力使作文题内涵丰富而不复杂。 举几个例子。2011年“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人们习惯于将这道题概括为“过去 与不过去”,这样的概括突出了它的思辨性特点。其实在原来完整的题目中,面向生活(包括 历史和社会)的特点同样是显著的。如果这道题这样出:“时间是否表示存在过的东西~定归 于消逝?”那就是一道纯粹思辨题目了。再比如,2014年的作文题,人们一般将它概括为“自 由与不自由”,其实完整的题目中“穿越沙漠”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这就是联系生活。再比如 2015年的作文题,如果这样出:“和谐的自我是否一定要以心灵的平衡为保证?”那也是纯粹 的思辨题,而实际上,作文材料是用可以替代性的“坚硬”“柔软”及其两者之关系作为引导,题 目本身可以作纯粹的思辨,也可以联系生活,联系人生现象,写入写事。 由于作文题目是这么设计的,体现在文体应用上,其本意也是同时向议论文和记叙文开放写 作空间,又向议论文倾斜,让各有所长的考生都能有话说,都能发挥。 近几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的命制,彻底改变了材料作文中讲述一个小故事,让考生从中去揣摩微言大义,去抽绎出原理的命题方式,而是直接将具有生活广涵性的“理”抽象出来,让考生以 此“理”去反观或省察生活,或者对此“理”继续进行分析思考。若是依前者入题作文,就是结合 事理写生活;若是依后者构思行文,就是写思辨。将两方面内容都容纳在作文题里,又要避免 复杂,不生乱象,这正是命题者设计作文题目时非常下功夫的地方。古人说:“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五灯会元·芙蓉楷禅师法嗣》)若把上海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比作 绣出的鸳鸯,那么它的“金针”无疑就在此处。 不少人将上海的高考作文题与法国的作文题相比较,认为法国的题目思维空间大,没有任何拘束,上海高考作文题的思维空间不够大,多多少少总有限制。如此认识法国作文题是只知其二,不知其一,把上海高考作文题与法国作文题这样作比较也不够周全。 法国的作文题目,其背后对应的是他们的哲学课程和论文写作课程,这种哲学课程包含的具体多个门类都有规定的经典读物。题目从这里面产生,阅卷评分的标准也主要从这里面产生, 考生则需要根据读物有关的思想内容、题目所涉的理论知识,解释概念,诠释题意,引经据典,加以辨析论证,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思辨论证并不是漫无边际的。绝大多数考生主要会在有 关经典作品所表述的观点中去做选择,真正能提出自己看法的人应该是凤毛麟角,因为学生的 思维能力还达不到如此成熟的程度,这是全世界中学生普遍存在的情况。但是他们的中学教学 有这样的思辨训练,以及对思辨形式的逐渐熟悉过程,逐渐养成习惯使思考缜密,表达有条理,上大学以后就能在此基础上获得顺利和积极的发展。 所以,法国作文考试命题、解题、评题三者都有特定范围、规定读物,不是随意的,其特点主要不是思维空间大不大,而是考查对经典作品的熟悉程度,对经典读物中论述的问题及有关 思想能不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形成一部分自己的看法,能不能作出比较严密的论证,达到纯粹 思辨的要求。考试的文体是论述文,形式比较严格,不可以行云流水般随意地写。 显然,这与我们作文命题的背景和思路很不同。上海高考作文题没有采用法国试题经常采用的那种设问形式,因为那是纯粹思辨的命题方式,只能体现以上谈到的上海高考作文命题意图 的一部分,而无法包容另一部分。有一种批评说,2015年上海高考的作文题目“像一道复杂的

记忆大师吴天胜快速记忆的方法

记忆大师吴天胜快速记忆的方法 世界记忆大师吴天胜最强大脑第三场观摩会,再度成为郑州家长、孩子们争相关注的对象。观摩会9点开始,早上8点半左右,河南日报报业大厦4楼足以容纳数百人的会议厅就已经座无虚席。是什么呢?其他的快速记忆的方法及技巧有哪些呢?一起来学习了解一下吧! 吴天胜,世界记忆大师,中国首位世界记忆冠军,江苏卫视《最强大脑》国际赛冠军选手,吉尼斯纪录保持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生,欧洲最成功的知识类杂志《FOCUS新知客》专访人物,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专访人物,中央电视台《状元360》记忆王大赛冠军,中央电视台《想挑战吗》挑战英雄。 从20xx年开始,吴天胜团队已培养出2万多名学生,包括七岁登上CCTV1《少年中国强》的读书跳级神童赖胤丞、中考状元韦力华、六次打破世界魔方纪录并考上清华大学的庄海燕、考上中科院博士的《最强大脑》中国战队冠军选手贾立平、考上复旦大学并已到英国名校读研究生的李泽浩等。 他用天胜记忆法成功指导学生,两分钟内记住120个无规则的数字,一分钟阅读3000字以上,两天记1000个大学英语四级单词,两小时内记住《弟子规》,四天记住《道德经》 一般的教学方法,只是把知识灌输给孩子,这种学习方法,没有创造力,更是无趣的,时间一长,各种弊端就显现出来。吴天胜说,之所以能让学员有如此高效的记忆效率,正是运用其快速记忆法左右脑分工的原理,即把人左脑的逻辑思维与右脑的形象思维相结合来达到快速记忆的目的。 快速记忆的方法及技巧 首先,要了解最佳记忆条件。一个人若想有良好记忆和较高记忆效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注意力集中注意力是记忆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是心灵的门户。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大脑细胞兴奋点强烈,对事物的印象深刻,易记忆。 ◆记忆目标明确记忆的目标越明确,越具体,记忆的效果就越好。心理学实验证明,两组学生同时看一篇课文,对甲组提出背诵要求,对乙组则不提任何要求,结果是甲组的记效率比乙组高两倍。因此,学习时,强迫自己记住该记住

陈引驰:九年面壁——有限的回想

陈引驰:九年面壁——有限的回想 进复旦中文系,中学时代,很早就确定了。那年代,离开上海不是像今天那么能被人接受,所以,选择其实不多。 进复旦之前,应该是1983 年,父亲曾领我去见过朱东润先生,对我,那多少也有明确方向的意义。实际上,中学时,复旦诸老里面,朱老的著作读过最多,大概除了早年的《张居正大传》和《史记考索》,当时已出的都看过。 1984 年那届华东师大二附中的毕业生,高考获得的成功是空前的,我想,也会是绝后的。当年的理工类、文史类和外语类的第一名,都出自我们学校,而文史类前五名都被我们包揽了。在这些同学里面,除杨继东兄去了北大历史系,后来投张广达教授门下,别的都进了复旦。 那些年,高考分数和名次出来,电台新闻都会广播。记得从那天早晨六点天气预报之后的简要新闻里听到高考成绩公布了,三个状元都被我们包揽了,而李荧兄是文史类的第一名,我当场就笑了,既然他能考那么高,自己也一定低不了。后来,我们好像都聚到杨继东家去,正一起听邓丽君,报纸的记者找来了,因为他们很容易发现前几名的准考证号差不多是连着的,出自一个考场一个教室,是一个学校一个班的同学。我们几个人里,尹荣兄进了国际政治系,柴俊兄进了世界经济系的国际金融专业(那时候国际金融还没有独 立成系),谈峥兄进了外语系,而李荧和我,都进了复旦中文系。照

今天的观念看来,中文系的收获最大。 当时,我们读文科,确实都是喜欢,基本就是依循理想而已,杨继东去北大读历史,陆扬兄去北大东语系读梵文,跑那么远,觉得那里才有发展自己喜好的空间而已。论学业成绩,如果不转文科继续读理科班,大概除了那时全国仅招30 名的协和医科大学,想进任何一所大学乃至任何一个专业怕都是有把握的。我考中文系,如果因为家庭乃至个人的因缘,还不算典型,那李荧进中文系并在一年后坚持从文学专业转入语言专业,就很能说明问题了。我进复旦的时候,中文系没有疑问处于最强的时代。1988 年本科毕业,现在怎么也想不起来为什么了,在毕业纪念册的留言里,我引了苏曼殊的一句诗“九年面壁成空相” ,几乎是我个人求学复旦的谶言,四年本科、两年半的硕士和两年半的博士,恰好“九年”。当然,这“九年”,不敢说有多少收获,但绝非证成“空相”而已,是可以肯定的。 读本科的那四年,回想起来,是最愉快的,主要就是读书,还有,和朋友在校园里漫步聊天。 那是没有时间性的日子。就学业而言,标志时间的是那些课。一开始,我就到处乱跑,去旁听别的年级和别系的课。第一学期便去听周振鹤教授的“中国历史地理概论”,还参加了考试,成绩不错,记得课间谈到过他与本系游汝杰教授合撰的《方言与中国文化》的事,他还认真地提示我王力《古代汉语》涉及历史地理的某处讹误。从武汉大学转来复旦的彭神保教授开“魏晋南北朝史”,课上提到唐长孺

博士生复试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

怎么写博士生复试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 对于考研的大学生们而言,也许最难过的就是初试,因为那是万里长征中最漫长的过程。但作为考研成功的最后一道门槛——复试也同样不能忽视,因为稍有不慎,也许所有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同时由于近年来考研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有许多学校正在推行复试模式,即差额复试,复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已经通过初试的同学 ,认真准备复试也是非常重要的。 确定复试时间 按照一般的规律,等到国家初试分数线下来之后,各高校招生办公室就会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的考试情况再确定一个复试分数线,确定后就会马上通知考生,一般复试时间在4月上旬。 复试内容 硕士研究生复试内容包括:英语口语,专业基础知识及应用、专业技能的掌握,政治思想,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考试与考察。博士研究生复试主要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考生具体情况,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 如何准备 对于研究生复试的准备,不少招生办公室的负责老师都称:“无须准备,因为复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知识积累情况。”但按照往年的经验,要想顺利的通过复试,充分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1.系统的英语口语训练 英语口语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有才华、反应敏捷、生活阅历丰富的人口语会相当出色,同样,一个人的修养、品质、道德观念、科研素质和能力也会在对话中表露无遗。大多数招生单位在研究生复试中都比较看重面试,这足以说明加强口语训练的必要性。对于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已无需多说,越来越多的有实力的导师对哑巴英语深恶痛绝,他们认为没有良好的口语就不能学好语言。因此他们要求复试时一定要加试英语口语,有的考生在复试时还要求用第二外语与导师直接对话。没有经过系统的口语训练,你一定会在复试时感到无所适从。 2.了解本专业方向、动态、进展 因为复试本身就是考察应试者的知识积累能力以及自身发展潜力,因此要想给导师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就必须对所报专业的情况十分熟悉,其中包括研究现状以及进展情况。应试者应该注意这方面情况的搜集,另一方面也要求应试者多去了解该导师研究的侧重点和主要的观点。 3.请教往届的师兄、师姐

最新回忆作文精选8篇

最新回忆作文精选8篇 人往往会把小事抛在脑后,生活中的一些时刻被烙在时间的尘埃里,我们可以试着忽略,但这些琐碎的事情一点一点形成一条链条,把你和过去联系在一起。 走在花团锦簇的嘈杂街道上,我突然眼前一亮。哎,一辆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的自行车,一件亮紫色的外套,一个软软的后座,一个可以放各种零食的篮子,让我想起了尘封的回忆。 几年前,当我买了一辆山地车时,它成了我心中的宝贝。每个星期五,我总是带着弟弟在街上兜风,扫荡小镇,收集各种小吃。 小城镇狭窄明亮的小巷里经常有一个接一个的哭声。“卖煎饼,卖煎饼,很便宜!”“快来看,快来看,刚出锅的新鲜煎饺。”"十岁店,王,来试试吧!"这时,在看到食物之前,懒虫就被香味迷住了。虽然知道自己缺钱,但还是经不起诱惑,于是拿出钱买了一碗零食。 巷子里的小吃都是回忆。 吃完饭,踏上自行车,前往最后的目的地——烧烤摊。烤鱿鱼,烤菲律宾菜,烤玉米……煤炭冒出的烟也成了特别的记忆。抽了,老板脸烧。红色,好像会流血。经常在这个时候,哥哥花的钱很少,不忍心看到哥哥失望的表情,只好大方的给了。最后两个人高高兴兴的接过串串,狼吞虎咽的吃到肚子都饱了。 烧烤摊也是一种记忆... 踏上回家的路。因为当时年纪小,整辆自行车有时会像颤抖的老人一样摇摇晃晃。但我和哥哥从来不在乎外人异样的眼光,只享受这颠簸的旅途,熙熙攘攘的街道,如路过的平房,高楼大厦。 骑自行车旅行是一种记忆。 “丁铃铃,丁玲……”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响起,就像鸟鸣一样。我才回过神来,那个女孩载着这个小男孩穿过街道的画面重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对故事的回忆从这里开始,但有时候开始就是结束,结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梭罗说:谢天谢地,世界并不局限于此! 这几天没有太阳,北风像尖刀一样刮着人的脸颊。看看倒下的树和黄色的草。普通人会知道冬天来了。

百年复旦园中的哲学之树

百年复旦园中的哲学园丁 ——忆我的老师们 黄颂杰 我认为,高等学校向社会提供的产品主要有两类:一是各种人才,二是各门学科的研究成果,包括创造、发明、理论、学说。研究成果是要由人做出来的,因此说到底,最为重要的还是人才的培养,包括教师和学生。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有没有发展前景,关键就看她是否网罗到各色人才,能不能将各路人才组织、安排、协调、管理得井然有序,让各种人才各显神通,施展自己的才能。所以,在复旦百年校庆之际,我首先想到的也是人,是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学生。当然,最引起我怀念的是我的老师们。老师的辛勤耕耘培育了人才和成果,师生代代相传,铸就了复旦今日的辉煌。 我在1957年秋考进复旦哲学系。当时,反右的政治风云还在复旦校园翻滚,哲学之树在风雨中刚满周岁。在辛勤培育这株幼苗的众多园丁中,有胡曲圆、全增嘏、严北溟、陈硅如四位全国著名教授,他们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和科学哲学(当时称自然辩证法)四个学科的奠基人。后来哲学系又从中文系“引进”了一位国学专家、书法大师王遽常教授。我第一次见到胡曲圆教授是在登辉堂举行的开学典礼上,在主席台的两排大高背椅子上就坐着各系的系主任,一经介绍,长着光亮大脑门的胡曲圆教授一下子就被我们这些新生记住了。不过,当时的哲学系还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就是来自莫斯科大学哲学系的苏联专家柯希契夫,复旦哲学系初创时期的课程设置是搬抄莫斯科大学哲学系的模式。但我相信,这决不是胡曲圆主任的主张。胡曲圆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德语专业,后来转向哲学,三十年代起他就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研究。他学识渊博,兴趣广泛,视野开阔,他讲授过的课程涉及哲学社会科学许多领域。他在复旦党委领导下于1955—56年创办哲学系,从那时起直至1995年去世,四十年间,他为复旦园中的哲学之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奉献了他的全部后半生。他在哲学系主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是当时哲学系一门最重要的课程。凭借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积累,他把抽象深奥的哲学原理讲得生动好懂。他讲课声音洪亮,思路清楚,一旦进入状态就激情洋溢,慷慨激昂,脸颊上顿起红晕。那时,苏联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界占据统治地位,但他的讲课并不完全受此约束。他熟悉中西哲学史,而且很有见地,他讲哲学原理是与哲学史结合一体的。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在许多场合一再强调,要学好哲学就一定要学哲学史。他说,学哲学与学数学、物理学等不同,学数学物理学并不一定要先通晓数学史、物理学史,学哲学则不然,不懂哲学史是学不好哲学的;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史就是哲学。这些话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成了我的哲学入门之道,也是我后来走上西方哲学史这条治学道路的原因之一。 胡曲圆教授是一位有抱负有志向有能力的学者。可是他不重视搞“阶级斗争”,他对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一浪高过一浪的政治风暴很不适应,对愈演愈烈的“左倾”思潮不能融会。他的办系思路、理想未能得到认可和实施,他个人的才能未能得到充分施展。但他开朗达观,屡屡受挫受压抑,却并不沮丧消沉。他爱说爱笑,幽默风趣,对看不惯的现象揶揄讥讽,这些当然成了“文革”中大字报的批判材料。然而我确信,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涌动着哲学的生命之流。七十年代末,越过古稀之年的他投身于拨乱反正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八十年代

王水照教授解析《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

王水照谈《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 《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的出版,成了“钱迷”们的新福音。虽价格不菲,但能够看看钱先生爱抄些什么书,揣摩他的心理,寻找天才思路的蛛丝马迹,真“钱迷”自然在所不惜。媒体多热衷宣扬钱式天才、照相式记忆的传奇,但只要翻过这些笔记,就会同意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水照先生的看法:“除了天赋的原因,即钱先生记忆力确实特别好,但主要恐怕还是勤奋。” 封面王水照像:李媛绘 侯体健 《钱锺书手稿集》的出版应该说是文史学界的大事。我们知道这部手稿集共有三个部分,只有外文部分没出版。现在我们是否基本能够从《中文笔记》,到前几年出版的《容安馆札记》,到《管锥编》,窥出钱先生做学问的脉络和步骤? 王水照:《钱锺书手稿集》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200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容安馆札记》三卷,第二部分是去年下半年刚刚出版的《中文笔记》二十卷,第三部分是尚未出版的《外文笔记》,估计是钱先生为写作“西洋文学史”所作的准备工作吧。钱先生在清华念的是西语系,到英国、法国去留学,研究的是英国文学和法国文学,回来后在国立蓝田师范学院、西南联大、清华大学,都是搞外国文学的教学,他是有志写一部西洋文学史的。如果钱先生的西洋文学史能写出来,那肯定是能够和西洋人对话的西洋文学史,因为他是扎扎实实一部一部原著读过来的,不会是从西洋人的文学史翻译、改编的。钱先生的外文笔记共留下一百七十八册,三万四千多页,估计要编成四十卷。《钱锺书手稿集》初步估算大概有六十三卷,这应是我们目前所知的个人笔记中规模最大的一种。所谓个人笔记,当然不包括像“盛宣怀档案”一类的文件,而是由作者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或者用键盘敲出来的。这可以说是“空前”的,恐怕也是“绝后”的,以后的人估计也不会用这种方式来做了。手稿集不仅是数量大,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容十分丰富,是相关学术研究的富矿。外文笔记我们尚未见到,从钱先生的中文著作来看,我们可大致梳理出三种著述形态,或者说治学的三个过程: 第一是《中文笔记》,这是随读随记的产物,最能反映钱先生日常的读书生活,带有原生态的性质。 第二是《容安馆札记》,我将它定位为半成品的学术著作,因为《容安馆札记》三大卷是经过钱先生编辑过的,共编成八百零二则,经过我们初步梳理,实际约七百九十则,里面有个别的缺码、空码。这几百则的书写格式是基本统一的,总是先记所读某部书的版本,次做总评,再选取具体作品边抄边评。另外,许多条目之间还相互关联,在谈到某些问题时会出现“参观第几则”等情况。可见,《容安馆札记》是半成品的著作,已不是原始的读书笔记,用杨绛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经过了一定的“反刍”而成的。

《上学记》读后感

《上学记》读后感 《上学记》读后感1 从来我的阅读速度很快。这次也不例外。何兆武先生之名我是听过的,但却未真正了解过。当我进入其话语时,才知道他为人之零星。如果照记录者所说,何先生是个温和、儒雅的谦逊学者,那么他所表达的观点,便是清华园那自在的议论氛围所致。 如果说他是从岳阳这小城出来的名人,不如说他受到的是北京现代化的教育,英语流利,思维敏捷的学者。因为他不是沈从文。 在他的话语里,我们清晰的看到了从前的中国。但那不是战火弥漫的战场,而是战火芬芳的后方。我们看到的更多是集大成的梅校长,与之对比的吴晗,还有他怀念的数学家兼哲学家王浩……何先生必是儒雅的,但他的观点却也不失锋芒,他坦率的说出喜欢与不喜欢,讨厌黑暗的政治,为文革时期的受迫害者呐喊着。 历史原来并不像历史书中所写的那样苍白,在何兆武先生的话语中,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丰富的学生生活,更多的是争鸣着的思想精神。空虚在何先生的世界里似乎不存在。与清华园,北大未名湖畔,西南联大的学究们在一起,体会到的不仅仅是名家的

思想,名家的风貌,更多的是与之碰撞的一种少年的狂妄。那时的杨振宁,原来就批判过爱因斯坦的__。那时的王浩就在谦虚中迸出狂妄之言,作者自谦说没有这种骨气,他便成不了大气。可另一番大气是蕴于自身,就像他所说的梅贻琦一般从容着,如世间仅存,不,明明就是世间仅存的绅士。 何先生爱的或许更多是美英文化,看的更多是英美影片。季羡林文中处处可见随手而来的古词章句,而何兆武的英文名言也如雪花片片,层出不穷。 最爱那句雪莱的墓志铭中的:我的名字写在水上。 何先生理解为:边写便边消逝,短暂的,无法持久带着一种超脱的佛家姿态,这话也便若佛家真言。可我毕竟与何先生不同,带着小小的傲气,想象为:名字在水上才会不朽,不论它消逝与否,这便存在过,这便是永恒,这比写在沙上更为深刻,因为那水上的涟漪不曾褪去。正如雪莱的名字在水上,在时间的长河里,未曾褪色。 《上学记》读后感2 “正值深秋,我们坐着古代式的帆船,每天天一亮就开船,天黑了就停下来,一路的景色美极了,令人销魂,我一生都没有享受过几次”。一九三七年为避日寇,十六岁的何兆武随父母返回湖南老家。十年后,先生回忆起返乡之旅仍是充满诗情画意。

2021年复旦大学学习心得体会

2021年复旦大学学习心得体会 2021年复旦大学学习心得体会1 作为我市第45期青年干部培训班成员之一,我有幸来到复旦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复旦大学作为全国知名的百年高校,它的博学,它的文化底蕴可以说是悠久,源远流长。走进复旦,我慢慢体会到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真正含义,5天亲身体验,耳濡目染,感受着复旦人“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优美的校园,博学而儒雅的导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气息,无一不激发我对知识的渴望,对博学的感知和对无限星空的仰望。通过复旦教授精心的授课,我深受教育,所学、所获、所悟受益终身。 一、课程设置科学精心,师资力量超强。本次学习共设置了11个专题讲座和2个现场教学,主要课程有《卓越领导力》、《齐家与治国》、《领导干部创新思维》、《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运行一年的回顾与未来展望》、《区域资源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创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选择——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大,既有传统国学,也有现代管理学,既有宏观方面政策分析研究,还有有针对性的在新形势下工作方法思考,既立足国内改革现状,也放眼世界发展方向。本次培训的授课老师不但有复旦本校的知名教授,也有上海

市委党校的知名教授,他们是代表了国内本行业里的一流水准,通过深入浅出并结合实例的解读让我们很容易接受,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二、开拓了视野,拓展了思路。这次培训很多课程内容很新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一次课黄兴华博士的《卓越领导力》,我平时大多学习的都是西方的现代管理学,而黄博士却完全从中国七千年悠久文化入手,并结合古往今来的实例来讲解领导力,使我耳目一新,触动很大,感觉他的观点更符合中国的实际,在工作中更实用可行。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姜鹏教授,以汉代霍光为例讲解了《齐家与治国》,我们通常理解“齐家治国”是“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即“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通过姜教授讲解我让我们理解能治国者不一定能齐家,提醒我们每一位年青干部在做好人民公仆的同时也要注意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这才是真正的担当。 三、不断创新,是上海最大特色。创新是我此次学习最大体会,上海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者。现在我国最大的改革探索正在上海进行,即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的设立,周慧敏老师为我们详细解析了上海自贸区的成立背景,运行状况,通过现场教学亲身体会自贸区的四大创新,即投资便利化的创新,重事中事后监管的管理创新,金融制度创新,贸易便利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