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德经(河上公注)

道德经(河上公注)

道德经(河上公注)
道德经(河上公注)

简介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河南鹿邑县东)厉乡曲仁里人,有人说又称老聃。具体姓名史料中也颇为不全。“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道德经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经》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道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道经》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道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道经》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道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道经》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经》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道经》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道经》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道经》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道经》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经》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道经》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道经》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道经》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道常无名,朴。

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经》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道经》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经》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经》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德经》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

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

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德经》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德经》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德经》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德经》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德经》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德经》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德经》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德经》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德经》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德经》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德经》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德经》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考论

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考论 刘固盛 南宋道教学者范应元所作《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一书,《正统道藏》及《续道藏》均未收录,今见于《续古逸丛书》之十七,被推崇为“道家秘笈”。近来笔者在研究宋元老学以及参加整理《中华道藏》的过程中,发现范注不仅文献价值颇高,而且其思想内容也很有特点。关于此书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尚罕有人涉及,故本文拟作简要论述。 一、作者略考 范应元的生平事迹不见史籍记载,据此集注卷前所署“前玉隆万寿宫掌教,南岳寿宁观长讲果山范应元集注直解”,及卷后所署“湛然堂无隐斋谷神子范应元”,除能确定其道士身份外,仍难知具体情况。不过,该书卷末沈乙〓之跋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其跋云:“此本《道藏》不收,焦氏《老子翼》采摭亦不及,真道家佚典矣。范应元无可考,褚伯秀《南华义海纂微》所录诸家有范无隐者,或即此人。”查褚氏《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后序云:“淳丙午岁,幸遇西蜀无隐范先生游京,获侍讲席,几二载。”又云:“师讳应元,字善甫,蜀之顺庆人。学通内外,识究天人,静重端方,动必中礼。”可知范应元确为褚伯秀之师,且学识渊博,修道有方,淳 丙午(1246)、戊申(1248)之际,尚在人间。褚氏后 序作于咸淳庚午(1270),此时业已称“讳”,则知范应元已于庚午之前去世,范注乃成于庚午之前,也是毫无疑问的了。 从褚氏的后序中,我们还可以知道,范应元不仅深研《老子》,而且精于庄学,曾于淳 丙午年间为弟子专门讲授《庄子》,弟子们都凝神以听,“于是众心豁然,如发重覆而睹天日也”。褚氏遂发出感叹:“窃惟圣贤垂训,启迪后人,义海宏深,酌随人量。笺注之学,见有等差,须遇师匠心传,庶免多歧之惑,否则死在惠施句里,无由达《南华》向上一关,虽多方五车,不过一辩士耳。古语云:务学不如务求师。至哉!”看来,褚氏作《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一书,受到了范应元的许多启发,褚氏对其师也极其尊敬和感激,如其后序所云,“师恩昊天罔极”。褚氏最后说:“江湖宿德,稔知其人,不复赘述。聊志师徒庆会之因于卷末,俾后来学者知道源所自云。”由此可知,范应元当时的名气和影响都是比较大的。 二、《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的文献价值

道德经(河上公注)

简介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河南鹿邑县东)厉乡曲仁里人,有人说又称老聃。具体姓名史料中也颇为不全。“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道德经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注音版第五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五十三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注音版】 使(shǐ)我(wǒ)介(jiè)然(rán)有(yǒu)知(zhī), 行(xíng)于(yú)大(dà)道(dào),唯(wéi)施(shī)是(shì)畏(wèi)。 大(dà)道(dào)甚(shèn)夷(yí),而(ér)人(rén)好(hǎo)径(j ìng)。 朝(cháo)甚(shèn)除(chú),田(tián)甚(shèn)芜(wú), 仓(cāng)甚(shèn)虚(xū);服(fú)文(wén)采(cǎi),

带(dài)利(lì)剑(jiàn),厌(yàn)饮(yǐn)食(shí), 财(cái)货(huò)有(yǒu)馀(yú);是(shì)为(wéi)盗(dào)夸(kuā)。 非(fēi)道(dào)也(yě)哉(zāi)! 【译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若使我介然有知,行大道于天下,最担心我会不自觉的施为于天下。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虽然大道荡然平坦,仍然有许多人弃之而走途径,不走正路。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 不走正路者,他们使朝纲混乱、田地荒凉、仓库空虚;而他们自己却,穿锦衣、配利剑、酒肉挥霍,并且贪污抢夺百姓的财

货。 “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强盗,这种行为完全的背离了大道。 扩展阅读:《道德经》内容简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马王堆帛书,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现代《道德经》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数为5162字。

【高级】03《道德经》老子帛书版(可能是最佳版本)

老子帛书版《道德经》原文 今日学堂讲习【老子】采用的版本,一个就是流行的所谓的世传本,晋代的王弼版;这个版的优点是文字优美,朗朗上口。但是缺点也很严重,主要就是相对晚出,对原始版本有一些改动,这当然影响对老子原意的理解。例如第一章,王本作: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帛书甲乙本均为: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王本以“天地”对“万物”,文辞固然工整流畅,但不免让后人思想“天地”和“万物”到底是什么关系,从而直接影响对“无名”和“有名”这两个重要概念的理解。很多“解老专家”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这种文字游戏上乱解一起,弄的很玄乎的样子,完全违背了老子的本义。王版类似这种的错漏还有一些,这都会让人们的理解与老子的原意走向相反的道路。 另外一个就是分章:世传的王弼本和河上公本均为81章,这也是目前通行的版本;但历史上还有其他分章方式的版本,如汉严尊[道德指归论]分为72章,元吴澄分为68章,可见分章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后来的学人为了研读方便而分的;原始的老子,用【史记】的记载来说只是分为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因此老子原文应该是不分章的。分章之后固然好读一些,但是有些章节分得很勉强;特别有些故弄玄虚的人,臆说老子每章均有不同的旨意,每章都暗喻一种修行方法,甚至还给每章都取上名字,如“道体第一,养生第二”(河上公版),则更是误导学人,眩惑众生。 所以,为了更接近老子的原始思想,我更倾向于采用帛书版为底本,王本只是作为讲解时的参考对象;王本与帛书本有冲突的时候,依据帛书版为准。而且为了避免分章对于解读可能造成的误导,采取分句讲解的方式。为便于对照,同时列出王本和帛书本的文字,不过本身没有标点符号,通行的帛书本,往往依据王本分章句,我则依据帛书本内在的逻辑语义另分标点符号,与市面上流传的帛书勘校本不完全一致,特别说明一下。

论老子《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论老子《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黄俊超金融学院国金Q1041 100303012 老子《道德经》中第四十二章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古来注家,各据理争鸣。观得老子《易经》所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私以为此两篇可作合参,而互文其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论在道与万物,若因着《淮南子·天文》之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论述于自然科学之向度有偏颇,解释自然难得完足,又不解其道与一之关联。 又有《老子·河上公注》所谓:“道始所生者一也,一生阴与阳也。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天地人共生万物也,天施地化,人长养之。”亦为自然科学之向度所偏,然可略胜于《淮南子》于“道生一”之解,又其“一生二”之“生”较之《淮南子》解“分”更为贴切。由此,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生”解如生发,却并未言明何为“道”,何为“一”。只由“阴阳”解之“二”,凭“和、清、浊”解之“三”。谓之阴阳和合而气分清浊,清于天,浊于地,天施地化而养于清浊和合之人。所以天地人共生万物,虽不可说此解至善,也可以言明大体。 依循《老子·王弼注》所说:“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已谓之一岂得无言乎,有言有一,

非二如何,有一有二,遂生乎三。从无之有,数尽乎斯,过此以往,非道之流。故万物之生,吾知其主,虽有万形,冲气一焉!”王弼解得如此,与前者迥异,先说万物由何归一,“由于无也”。“一”可理解为“源”,故而“一”本当归于“无”。“无”是其“隐”,“一”是其“显”。“已谓之一岂得无言乎”,盖有一则有二,“数尽乎斯”,而至于万物。王弼解得虽有天才之份,可也未成上善。其解出“道生一,一生二”便由此延展至三、四、五以至于万。至于“物”当何论,王弼只由“有”于“无”之存在而释之,就其两面相并未深究。 奚侗以《易经》阐《老子》,谓之“道”与“易”同体,“一”及“太极”,“二”及“两仪”,天地气合而生和,二生三也。和气生物,三生万物。后人谓之牵强,援《周易》释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未有三之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事”同为自然有序之说。前者之“生万物”与后者之“定吉凶、生大事”可以由序列解。 吾以为,“道”与“物”可有“隐、显、分、定、执”亦为“不可说”,“可说”,“说起可说”,“说”,“说之为物”之过程。然纵观百家,而食笋去箨,可得如下结论。 1.道具总体、根源意; 2.道论或解为存有论,或价值论,即可由定吉凶生大事之序列回溯; 3.道之总体、大根源解,可观其天地人之类域之哲学、处所之哲学; 4.天地为隐道之显,故而天地不当为人之外为天地,而当是人迎向

国学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五十三至八十)

国学河上公老子道德经(五十三至八十)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五十三至八十) 益证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 介,大也。老子疾时王不行大道,故设此言。 使我介然有知于政事,我则行于大道,躬行无为之化。 唯施是畏。 唯,独也。独畏有所施为,恐失道意。 欲赏善,恐伪善生;欲信忠恐诈忠起。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夷,平易也。径,邪、不平正也。大道甚平易,而民好从邪径也。朝甚除, 高台榭,宫室修。 田甚芜,

农事废,不耕治。 仓甚虚, 五谷伤害,国无储也。 服文彩, 好饰伪,贵外华。 带利剑, 尚刚强,武且奢。 厌饮食,财货有余, 多嗜欲,无足时。 是谓盗夸。 百姓〔不足〕而君有余者,是由劫盗以为服饰,持行夸人,不知身死家破,亲戚并随〔之〕也。 〔盗夸〕,非道〔也〕哉。 人君所行如是,此非道也。复言也哉者,痛伤之辞。 修观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 建,立也。善以道立身立国者,不可得引而拔之。 善抱者不脱, 善以道抱精神者,终不可拔引解脱。 子孙祭祀不辍。 〔辍,绝也〕。为人子孙能修道如是,〔则〕长生不死,世世以久,祭祀先祖,宗庙无〔有〕绝时。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道于身,爱气养神,益寿延年。其德如是,乃为真人。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道于家,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信妻贞。 其德如是,乃有余庆及于来世子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道于乡,尊敬长老,爱养幼少,教诲愚鄙。 其德如是,乃无不覆及也。

修之于国,其德乃丰, 修道于国,则君信臣忠,仁义自生,礼乐自兴,政平无私。 其德如是,乃为丰厚也。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人主修道于天下,不言而化,不教而治,下之应上,信如影响。其德如是,乃为普博。 故以身观身, 以修道之身,观不修道之身,孰亡孰存也。 以家观家, 以修道之家,观不修道之家。 以乡观乡, 以修道之乡,观不修道之乡也。 以国观国, 以修道之国,观不修道之国也。 以天下观天下。

语文教程教参——第五单元智者箴言-《老子》五章

第五单元智者箴言 5.《老子》五章 老子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参阅内容评析。 二、略。 【作者简介】 《〈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这样记述老子“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又有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先秦时代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问周礼与老子,老子所作《老子》(又称《道德经》,一说《道德经》的《德经》为老子所编纂,《道经》是老聃所撰的对《德经》的注。见沈善增著《还吾老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21页),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与《庄子》(又称《南华经》)和《列子》(又称《冲虚经》)合称为古代道家的三大经典。《老子》以“道”为核心,文不过五千,却构建了上至帝王治世,下至隐者修身,蕴含无比丰富的哲学体系,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仅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对我国两千多年来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鲁迅先生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可见道家思想于中华文化之意义。 【内容评析】 第二章: 第一段体现了老子哲学思想的辩证法,说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自己的对立面,相互对立的双方相互依存,失去任何一方,任何事物都无法存在。正如今天哲学所讲的矛盾的对立统一。第二段提出了“无为”的观点,这里所讲的“无为”并非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其自然,按照事物的规律办事,而不妄为,文中的“圣人”就是“无为”处世的典型,这充分体现了老子的朴素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第三十八章:

老子认为“德”是“道”的本质属性的表现,为“道”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凡是符合“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凡是不符合“道”的行为就是“无德”。同时老子认为“德”也有上下之分,符合“道”的是“上德”,偏离“道”的是“下德”,而当时社会倡导的“仁”“义”“礼”、“前识”(即“智”)都是“失德”、“失道”的。充分表现了一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洒脱豪迈,表露了对儒家思想的解脱与超越,后来引发了魏晋玄学的名教与自然之关系的辩论,其影响意义是非常深远而巨大的。 第四十一章: 这一章是道与德相结合较多的一章,是对有关道与德的思想观念的解释说明。老子指出了不同的人对“道”所持的三种不同理解,并且肯定了这些理解都是合理的。为了显示那些可想见的理解的合理性,老子用“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音希声”等日常体验作了非常形象的类比。最后,老子指出只有“道”才能使天下万物善始善终。 第四十八章: 本章老子表明了他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表现他的民本思想。在老子看来,那种“政教礼乐之学”的学问越多,人世间私欲妄行也就会层出不穷;而自然之道或无为之道则不同,它可以消减私欲妄行,增强自然的真实质朴。老子认为,只有不断去掉私欲妄行,不断回归自然,最终才能达到清静无为的境地。而只没有私欲妄行的清静无为之人,才能治理国家治理天下。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不会恣意干扰人民的生活,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天下的百姓,而使人民安居乐业,使天下平安无事。 第六十章: 这一章老子用烹煎小鱼比喻治理大国,说明治国的道理和自己的政治主张,认为统治者治理国家就像烹鱼一样,不能老是翻来覆去,这样就会把国家搅乱,老百姓就会民不聊生。一个统治者治理国家如果以“道”治理国家,外面的力量就不会危害百姓,自己也不至于危害百姓,就会“德”泽百姓,各安其生而相安无事。这也正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复强调的要以道治国,以德治国,实施“无为”政治的主张。 【相关资料】 老子的生平、思想和影响简述 葛广义 据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人。

《〈老子〉五章》教案

《老子》五章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 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 二、学习要点 1. 老子的思想主张。 2. 《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 3. 学习《老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三、作者生平 1.生平: 老子(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2.传说: 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一天,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络腮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子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3.仕途之路: 老子有着满腹学问,至于活了多少岁也说不清,只知道200年后,被广纳贤才的周文王请到朝中,委以西伯之职,主管国家存藏的竹简(相当于国家图书馆)。 武王继位后,老子负责记录朝廷朝政议论。成王执政的时候,曾派老子出使西极大秦、竺乾等国,他到处讲学,颂扬周德。由于这位仙风道骨的长者,学识渊博,今人钦敬,所以,各国的君主朝臣都尊称他为“古先生”。 轮到昭王执政,老子事周已近百年。料知将要干戈四起的老子,再也忍不下这尔于我诈的争斗,于是,他辞去朝官,骑了头青牛,西出函谷关,去昆仑山隐德修行。老子经过函谷

河上公本老子道德经

河上公老子道經 河上公章句第一 體道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 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養身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 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安民第三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 欲使夫知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治 無源第四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乎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虛用第五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成象第六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韜光第七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易性第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 尤 運夷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能爲第十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專氣致柔能嬰兒滌除玄覽能無疵愛民治國能無知天門開闔能無雌明白四達能無知生之畜之生而

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無用第十一 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爲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爲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 檢欲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爲腹不爲目故去彼取此 猒恥第十三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辱爲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 患故貴以身爲天下者則可寄於天下愛以爲天下者乃可以託於天下 贊玄第十四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爲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 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忽怳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顯德第十五 古之善爲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爲之容與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带注音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 河上公,亦称“河上丈人”,河上真人,齐地琅琊一带方士,黄老哲学的集大成者,黄老道的开山祖师。 河上公可谓是历史上真正的隐士,其为老子作注的《河上公章句》成书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但是其姓名生地无人能知。《神仙传》载:“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 河上公修仙得道之处在琅琊 (今日照)天台山。对此,东晋葛洪在《嵇中散孤馆遇神》中说:“纪年曰: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后河上公丈人者登山悟道,授徒升仙,仙道始播焉。有嵇康者,师黄老,尚玄学,精于笛,妙于琴,善音律,好仙神。是年尝游天台,观东海日出,赏仙山胜景,访太公故地,瞻仙祖遗踪,见安期先生石屋尚在,河上公坐痕犹存”。 日照状元张行简在文中也对此有所记载:“念我日照,虽偏居海隅,却享有琅琊之名,天台之胜,背依泰沂,怀抱东海,更兼仙山飘渺,河流纵横,自古为日神祭祀之地,黄老成仙之乡。河上公、安期生、于吉、葛玄等在此悟道授徒,秦皇汉武到此寻仙访道,可谓盛极一时也”。 张行简还写到:“日照之名,始于元佑。祖曰:天台山有河上公丈人题字云:“云自天出天然奇石天下无,日照台前台后胜景台上有”,“日照”之名盖出于此,谓之“海上日出,曙光先照”之地是也”。 天台山有深厚的女巫崇拜,狐仙崇拜和神仙崇拜遗迹。女巫谷中有女巫与狐仙之墓,有世上罕见的积石墓与石室联体,人鬼同居的建筑。山上有仙人台,仙人居旧址,安期祠(秦始皇立)遗址,仙人讲经台,炼丹炉,仙鹤台,仙人捣药石臼等遗迹,是河上公悟道之处,安期生成仙之所。有曲阳涧,涧中有曲阳泉,是三国时神仙于吉得道成仙之地。有秦皇汉武望仙台,是古人疯狂追求长生不老的历史见证。 历史上流传最广的《道德经》版本有两种,一为河上公本,一为王弼本。河上公本文句简古,为道教所尊崇;据道教传说,汉文帝时有老人隐居河滨,世人号为河上公。精通《道德经》,汉文帝曾前往请教,河上公授以《老子章句》二卷。该书分《道经》、《德经》两篇,《道经》三十七章为上篇,《德经》四十四章为下篇。其思想特色是将治国与治身相提并论,认为“圣人治国与治身同也”。二者相通的桥梁就是“法道无为”。 《老子》第一章 dào 道kě 可 dào 道, fēi 非 c hánɡ 常 dào 道。 mínɡ 名 kě 可 mínɡ 名, fēi 非 c hánɡ 常 mínɡ 名 。wú 无 mínɡ 名 t iān 天 dì 地 z hī 之 s hǐ 始; yǒu 有 mínɡ 名 wàn 万 wù 物 z hī 之 mǔ 母。 ɡù故c hánɡ 常 wú 无, yù 欲 yǐ 以 ɡuān 观 qí 其 m iào 妙; c hánɡ 常 yǒu 有, yù 欲 yǐ 以 ɡuān 观qí 其 j iǎo 徼。 cǐ 此 l iǎnɡ 两 z hě 者, tónɡ 同 c hū 出 ér 而 yì 异 mínɡ 名, tónɡ 同 wèi 谓z hī 之 x uán 玄。 x uán 玄 z hī 之 yòu 又 x uán 玄, z hònɡ 众 m iào 妙 z hī 之 mén 门。

国学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一至二十三)

国学河上公老子道德经(一至二十三)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一至二十三) 河上公章句卷一 体道第一 道可道, 谓经术政教之道也。 非常道。 非自然生长之道也。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晖,灭迹匿端,不可称道。 名可名, 谓富贵尊荣,高世之名也。 非常名。 非自然常在之名也。 常名当如婴儿之未言,鸡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处石间,内虽昭昭,

外如愚顽。 无名,天地之始。 无名者谓道,道无形,故不可名也。 始者道本也,吐气布化,出于虚无,为天地本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 有名谓天地。 天地有形位、有阴阳、有柔刚,是其有名也。 万物母者,天地含气生万物,长大成熟,如母之养子也。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妙,要也。 人常能无欲,则可以观道之要,要谓一也。 一出布名道,赞叙明是非。 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归也。 常有欲之人,可以观世俗之所归趣也。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两者,谓有欲无欲也。 同出者,同出人心也。而异名者,所名各异也。 名无欲者长存,名有欲者亡身也。 同谓之玄, 玄,天也。 言有欲之人与无欲之人,同受气于天也。 玄之又玄, 天中复有天也。 禀气有厚薄,得中和滋液,则生贤圣,得错乱污辱,则生贪淫也。 众妙之门。 能之天中复有天,禀气有厚薄,除情去欲守中和,是谓知道要之门户也。养身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自扬己美,使彰显也。

斯恶已; 有危亡也。 皆知善之为善,有功名也。 斯不善已。 人所争也。 故有无相生,见有而为无也。难易相成, 见难而为易也。长短相较, 见短而为长也。高下相倾, 见高而为下也。音声相和,

上唱下必和也。 前后相随。 上行下必随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以道治也。 行不言之教, 以身师导之也。 万物作焉 各自动也。 而不辞, 不辞谢而逆止。 生而不有, 元气生万物而不有 为而不恃, 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

传世名著百部—(第17卷) 周易 道德经

名著评点 《老子》是我国道家学说的开山之作,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老子》中包含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它所开辟的究天道言人事,注重天人关系的研究道路,一直为后世学者所遵循。 《老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影响,这可以从它的命运中清楚地看到。 人们都知道,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思想十分活跃,当时著名的显学有所谓儒、墨、法、道等等,这些派别各执其说,互不相让。但就是这些各不相同的学派,却都受到过《老子》的影响。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自不必说,它直接秉承《老子》的思想,并加以发挥,这在《庄子》一书中是不难看到的。司马迁说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归本于老子之言……底毁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始祖,与老子大体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据《史记》记载,孔子曾面对面地向老子求教过,老子告诫孔子:“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儒家的后学虽然无法亲耳聆听老子的谆谆之教,但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荀子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体系的建构明显受到了《老子》的影响,以天道言人事,在孔子那里难于找到,而在《老子》中则清清楚楚。 先秦诸子中,受《老子》影响最大的当数法家。法家的代表人物申不害和韩非都“本于黄老”。对此,司马迁有一段评论,他说:“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虽然申韩的境界,远不如老子,但他们也是‘源于道德”的。韩非为人口吃,讲话不利落,但善于著书,在《韩非子》一书中有两篇是直接关于《老子》的,这就是《解老》和《喻老》,这是流传至今最早的解释《老子》的文字,其中《解老》是公认的切合《老子》原意的解释作品。 先秦诸子受《老子》影响的远不止以上所言,还有诸如以孙子为代表的兵家以及慎到、田骈、环渊等稷下学派的代表。由此可见《老子》对先秦思想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老子》中的思想,在西汉初年还被应用到政治生活中。当时黄老之学十分盛行,汉初的一些政治家深受其影响。名相萧何、曹参在治国时“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前汉书?刑法志》)。惠帝元年,曹参为齐国之相,为了治理齐国,他重金请来善黄老之术的胶西盖公,盖公对曹参说:“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史记?曹相国世家》)。曹参以此而行,齐国大盛。当时不仅萧、曹深信黄老之学,就连景帝时的窦太后也“好黄老之术”(《史记?儒林列传》)。那些儒者,在这一时期颇受冷落。 西汉皇位传至武帝刘彻时,有一个大儒叫董仲舒,他建议武帝弃黄老之术而用儒家之学,从此形成了儒术独尊的局面。然而,就是这位董仲舒,在他的思想中也可以屡屡窥见《老子》的影子。董仲舒所著《春秋繁露?离合根第十八》上说:“为人主者,以‘无为’为道,以不私为宝……此人主所以法无之行也。”该书《保位权第二十》上又说:“为人君者,居无为之位,行不言之教。寂而无声,静而无形。”这些话都可以从《老子》中找到根源,虽然董仲舒是以此阐发他的思想,是以道解儒的,但他受到《老子》的影响则是无疑的。 东汉末年,道教在中国出现。在西蜀鹤鸣山中,一个叫张陵的人创立了

河上公注老子道德经

河上公注老子道德经 河上公章句卷一 体道第一 道可道, 【谓经术政教之道也。】 非常道。 【非自然生长之道也。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晖,灭迹匿端,不可称道。】 名可名, 【谓富贵尊荣,高世之名也。】 非常名。 【非自然常在之名也。】 【常名当如婴儿之未言,鸡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处石间,内虽昭昭,外如愚顽。】 无名,天地之始。 【无名者谓道,道无形,故不可名也。】 【始者道本也,吐气布化,出于虚无,为天地本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 【有名谓天地。】 【天地有形位、有阴阳、有柔刚,就是其有名也。】【万物母者,天地含气生万物,长大成熟,如母之养子也。】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妙,要也。】 【人常能无欲,则可以观道之要,要谓一也。】 【一出布名道,赞叙明就是非。】 常有欲,以观其僥。 【僥,归也。】 【常有欲之人,可以观世俗之所归趣也。】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两者,谓有欲无欲也。】 【同出者,同出人心也。而异名者,所名各异也。】【名无欲者长存,名有欲者亡身也。】 同谓之玄, 【玄,天也。】 【言有欲之人与无欲之人,同受气于天也。】 玄之又玄, 【天中复有天也。】 【禀气有厚薄,得中与滋液,则生贤圣,得错乱污辱,则生贪淫也。】 众妙之门。 【能之天中复有天,禀气有厚薄,除情去欲守中与,就是谓知道要之门户也。】养身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自扬己美,使彰显也。】 斯恶已; 【有危亡也。】 皆知善之为善, 【有功名也。】 斯不善已。 【人所争也。】 故有无相生, 【见有而为无也。】 难易相成, 【见难而为易也。】 长短相较, 【见短而为长也。】 高下相倾, 【见高而为下也。】 音声相与, 【上唱下必与也。】 前后相随。 【上行下必随也。】 就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以道治也。】 行不言之教, 【以身师导之也。】 万物作焉 【各自动也。】 而不辞, 【不辞谢而逆止。】 生而不有, 【元气生万物而不有】 为而不恃, 【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 功成而弗居。 【功成事就,退避不居其位。】 夫唯弗居, 【夫惟功成不居其位。】 就是以不去。 【福德常在,不去其身也。此言不行不可随,不言不可知疾。】 【上六句有高下长短,君开一源,下生百端,百端之变,无不动乱。】 安民第三 不尚贤, 【贤谓世俗之贤,辩口明文,离道行权,去质为文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译文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译文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 晁经之序 王弼老子道德经二卷~得老子之~盖经君平指经之流也。其言仁经~不能真学欤与礼 自用~必待道以用之~天地万物各得于一~经特有功于老子哉。凡百者~盖不学可不知乎此也。予于是知弼本深于老子~而易经末矣。其于易~多假经老子之旨~而老子无经于易者~其有余不足之迹~可经也。经呼~其经哉,弼知佳兵者不祥断学 之器~至于经经~以经经之~非老子之言~乃不知常善救人~故无人~常善救礼弃 物~故无物。得经河上公~而古本无有也。经傅奕能经之经。然弼经是经曰道德经~弃独 不析乎道德~而上下之~近于古,其文字经多经经~殆有不可经者~令人惜之。犹欤 经经~弼之于老子~经湛之于列子~郭象之于庄子~杜经之于左氏~范之于穀梁甯~毛经之于经~郭璞之于经雅~完然成一家之~后世经有作者~未易加也。予经经学既写 弼经~以经之。并 政和乙未十月丁丑 嵩山晁经之经。鄜畤 克伏经咸平~经有曰~老子道德经治世之要~明皇解经经然可经~王弼所注~言经意圣

深~得老氏经之旨。克自此求弼所注甚力~而近世希有~盖久而后得之~往经真清 经建官~经以刊行~又得晁以道先生所经本~不分道德而上下之~亦无篇目宁学既~喜其近古~经藏之~乾道庚寅~分京口~经经板以经~若其字之经经~前人已不写教 能经~克焉敢经易~姑俟夫知者。 三月二十四日左事充经江府府授熊克经经从郎学教 1 正文 上篇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道之道~可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万物之母。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经经经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经~经经之育之~亭之毒之~经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 故常无欲~以经其妙~其所以玄之又玄也。妙者~微之也。万物始于微极常有欲~以经其徼。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可以经其始物之妙。虚 徼徼~经经也。凡有之经利~必以无经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经。故常有欲~可以经其经物之也。此者同出而名~同经之玄~玄之又玄~妙之经。两异众两与异者~始母也。同出者~同出于玄也。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经经之始~在经经经之母。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经之玄者~取于不可得而经之然也。经之然经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经是名经失之经矣。故曰~玄之又玄也。妙众皆同而出~故曰妙之经也。从众

河上公 介绍

河上公 河上公亦称?河上丈人?,河上真人,齐地琅琊一带方士,黄老哲学的集大成者,黄老道的开山祖师。别名:河上真人。代表作品《河上公章句》。出生朝代:汉朝 黄老哲学的集大成者 河上公亦称?河上丈人?,河上真人,齐地琅琊一带方士,黄老哲学的集大成者,黄老道的开山祖师。 河上公可谓是历史上真正的隐士,其为老子作注的《河上公章句》成书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但是其姓名生地无人能知。《神仙传》载:?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 河上公修仙得道之处在琅琊 (今日照) 天台山。对此,东晋葛洪在《嵇中散孤馆遇神》中说:?纪年曰: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后河上公丈人者登山悟道,授徒升仙,仙道始播焉。有嵇康者,师黄老,尚玄学,精于笛,妙于琴,善音律,好仙神。是年尝游天台,观东海日出,赏仙山胜景,访太公故地,瞻仙祖遗踪,见安期先生石屋尚在,河上公坐痕犹存?。日照状元张行简在文中也对此有所记载:?念我日照,虽偏居海隅,却享有琅琊之名,天台之胜,背依泰沂,怀抱东海,更兼仙山飘渺,河流纵横,

自古为日神祭祀之地,黄老成仙之乡。河上公、安期生、于吉、葛玄等在此悟道授徒,秦皇汉武到此寻仙访道,可谓盛极一时也?。 张行简还写到:?日照之名,始于元佑。祖曰:天台山有河上公丈人题字云:?云自天出天然奇石天下无,日照台前台后胜景台上有?, ?日照?之名盖出于此,谓之?海上日出,曙光先照?之地是也?。天台山有深厚的女巫崇拜,狐仙崇拜和神仙崇拜遗迹。女巫谷中有女巫与狐仙之墓,有世上罕见的积石墓与石室联体,人鬼同居的建筑。山上有仙人台,仙人居旧址,安期祠(秦始皇立)遗址,仙人讲经台,炼丹炉,仙鹤台,仙人捣药石臼等遗迹,是河上公悟道之处,安期生成仙之所。有曲阳涧,涧中有曲阳泉,是三国时神仙于吉得道成仙之地。有秦皇汉武望仙台,是古人疯狂追求长生不老的历史见证。 成就及作品 河上公的最主要贡献是为老子的《道德经》作注。《道德经》,原称《老子》,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常会被归属为道教学说。其实哲学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

道德经 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使我介然①有知②,行于大道,唯施③是畏。大道甚夷④,妄人甚好解⑤。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⑥。盗夸非道也哉! 译文 如果我坚正不移地知道遵纪守法,遵行大道,唯有持续实际施行是敬服。大道太平,妄人非常容易(喜爱)脱离大道(违背法则)。朝政非常荒废,田园非常荒芜,(粮食和物资储备)仓库非常虚耗;君人衣着华丽,佩带利剑,厌饫珍馐美馔,过度聚敛搜刮的财货过剩,是为盗夸(盗魁窃财夸侈)。盗夸(盗魁窃财夸侈)不合于大道(违背大道)!盗夸(盗魁窃财夸侈)非法(违背法则)! 注释 ①介然:(1)形容坚定执着的样子。(2)专一,坚正不移,坚定不动摇。《荀子·修身》:“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3)耿介,高洁。《汉书·傅喜传》:“高武侯喜姿性端悫,论议忠直,虽与故定陶太后有属,终不顺指从邪,介然守节。”晋陶潜《咏贫士》诗之六:“介然安其业,所乐非穷通。” ②知:(1)守。守:遵循,遵守;看守,守候;挨着,靠近。(2)知道,守道。 ③施:(1)(形声。从( yǎn),也声。本指旗帜)(2)施行,实行,实施,推行。施行:执行,实施;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实施:指实际的行为;实践;实际施行。推行:奉行,履行,执行,实践;普遍实行;推广(经验、办法等)。(3)用;运用。(4)蔓延,延续。 ④夷:(1)平坦(大弓射出的箭一样平)(2)太平。如:夷一(太平统一);夷世(太平之世)(3)平和,平易。夷坦(平和坦荡);夷伍(平易而放达);夷易(平易,平正);夷泰(平和闲静);夷淡(性情平和淡泊);夷雅(平和闲雅);夷道(平易之道);夷远(平和而高远);夷为(平和通达);夷粹(平和纯正);夷澹(平易恬静);夷简(平易质人)(4)安闲。如:夷由(从容自得);夷白(安于清贫,洁身自好);夷坦(安详自若的样子)。 ⑤解:(1)分开,松开,解开,解脱,脱去,脱离。脱离:离开(某种环境或情况);断绝(某种联系)。脱离的近义词:分离,脱节,摆脱,离开。脱离的反义词:皈依(归依),联系,结合,接触。(2)通“懈”。懈:怠,松懈,懈怠。懈怠:松懈懒散;怠慢不敬;松散怠慢。梵语kausi^dya,巴利语kusi^ta。又作怠。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为‘勤’之对称。即指懒惰之状态。除意谓不积极修善行之精神作用外,并有积极行恶之含义。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译文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 晁说之序 王弼老子道德经二卷,真得老子之学欤,盖严君平指归之流也。其言仁义与礼,不能自用,必待道以用之,天地万物各得于一,岂特有功于老子哉。凡百学者,盖不可不知乎此也。予于是知弼本深于老子,而易则末矣。其于易,多假诸老子之旨,而老子无资于易者,其有余不足之迹,断可见也。呜呼,学其难哉!弼知佳兵者不祥之器,至于战胜,以丧礼处之,非老子之言,乃不知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独得诸河上公,而古本无有也。赖傅奕能辩之尔。然弼题是书曰道德经,不析乎道德,而上下之,犹近于古欤!其文字则多谬误,殆有不可读者,令人惜之。尝谓,弼之于老子,张湛之于列子,郭象之于庄子,杜预之于左氏,范甯之于穀梁,毛苌之于诗,郭璞之于尔雅,完然成一家之学,后世虽有作者,未易加也。予既缮写弼书,并以记之。 政和乙未十月丁丑 嵩山晁说之鄜畤记。 克伏诵咸平,圣语有曰,老子道德经治世之要,明皇解虽灿然可观,王弼所注,言简意深,真得老氏清净之旨。克自此求弼所注甚力,而近世希有,盖久而后得之,往岁摄建宁学官,尝以刊行,既又得晁以道先生所题本,不分道德而上下之,亦无篇目,喜其近古,缮写藏之,乾道庚寅,分教京口,复镂板以传,若其字之谬讹,前人已不能证,克焉敢辄易,姑俟夫知者。 三月二十四日左从事郎充镇江府府学教授熊克谨记

正文 上篇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道之道,可 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 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 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 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两者,始与母也。同出者, 同出于玄也。异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则谓之始,在终则谓之母。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谓之玄者,取于不可得而谓之然也。谓之然则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则是名则失之远矣。故曰,玄之又玄也。众妙皆从同而出,故曰众妙之门也。 【译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不是永恒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美者,人心之所乐进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偏举也,此六者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