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物理学下册 答案

基础物理学下册 答案

基础物理学下册 答案
基础物理学下册 答案

大学基础物理学答案(习岗)第4章

第四章 静电场 本章提要 1. 库仑定律 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满足库仑定律,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1212 002204q q q q k r r πε==F r r 其中 922910(N m /C )k =?? 122-1 -2 018.8510(C N m ) 4k επ -= =?? ? 2. 电场强度 ? 电场强度表示单位正电荷在静电场中所受的电场力。其定义式为 q = F E 其中,0q 为静止电荷。 ? 在点电荷q 的电场中,电场强度为 02 04q r πε= E r 3. 电场强度的计算 ? 点电荷系的电场 N 2101 4i i i i q r πε== ∑r 0E ? 电荷连续分布的带电体系的电场 2 01d 4q q r πε=?r E 0 其中的积分遍及q 电荷分布的空间。 4. 高斯定理

? 电通量 电场强度通量简称电通量。在电场强度为E 的某点附近取一个面元,规定S ?=?S n ,θ为E 与n 之间的夹角,通过S ?的电通量定义为 e cos E S θ?ψ=?=?E S 通过电场中某闭合曲面S 的电通量为 d e s ψ=??E S ? 高斯定理 在真空中,通过电场中任意封闭曲面的电通量等于该封闭曲面内的所有电荷电量的代数和除以0ε。即 i 0 1 d s q = ∑?? E S 内 ε 使用高斯定理可以方便地计算具有对称性的电场分布。 5. 电势 ? 电势能 电荷q 0在电场中某点a 所具有的电势能等于将q 0从该点移到无穷远处时电场力所作的功。即 0 d a a a W A q ∞ ∞==?E l ? 电势 电势是描述电场能的属性的物理量。电场中某点a 的电势定义为 0 d a a a U W q ∞ ==?E l ? 电势的计算 (1) 已知电场强度的分布,可通过电势的定义做场强的积分来计算电 势。 (2)若不知道电场强度的分布,可通过下述的求和或积分来计算电势: 点电荷系产生的电场中的电势为 N 104i a i i q U r πε==∑ 电荷连续分布的带电体系电场中的电势为 0d 4a q q U r πε=? 6.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静电场的电场强度沿任意闭合路径的线积分为零,即 d l E l ?=?0 7. 静电场对导体的作用

大学物理教程 (上)课后习题 答案

物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标有红色记号的为老师让看的题) 27页 1-2 1-4 1-12 1-2 质点的运动方程为22,(1)x t y t ==-,,x y 都以米为单位,t 以秒为单位, 求: (1) 质点的运动轨迹; (2) 从1t s =到2t s =质点的位移的大小; (3) 2t s =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1)由运动方程消去时间t 可得轨迹方程,将t = 代入,有 2 1) y =- 或 1= (2)将1t s =和2t s =代入,有 11r i = , 241r i j =+ 213r r r i j =-=- 位移的大小 r = = (3) 2x dx v t dt = = 2(1)y dy v t dt = =- 22(1)v ti t j =+- 2 x x dv a dt = =, 2y y dv a dt = = 22a i j =+ 当2t s =时,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42/v i j m s =+ 22a i j =+ m/s 2 1-4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cos sin ()r R ti R t j SI ωω=+ ,式中的R 、ω均为常 量。求(1)质点的速度;(2)速率的变化率。

解 (1)质点的速度为 sin cos d r v R ti R t j dt ωωωω==-+ (2)质点的速率为 v R ω = = 速率的变化率为 0dv dt = 1-12 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其运动规律为232()t SI θ=+。求质点在t 时刻的法向加速度n a 的大小和角加速度β的大小。 解 由于 4d t d t θω= = 质点在t 时刻的法向加速度n a 的大小为 2 2 16n a R R t ω == 角加速度β的大小为 2 4/d ra d s d t ωβ== 77 页2-15, 2-30, 2-34, 2-15 设作用于质量1m kg =的物体上的力63()F t SI =+,如果物体在这一力作用 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求在0到2.0s 的时间内力F 对物体的冲量。 解 由冲量的定义,有 2.0 2.0 2.02 (63)(33) 18I Fdt t dt t t N s = =+=+=? ? 2-21 飞机着陆后在跑道上滑行,若撤除牵引力后,飞机受到与速度成正比的阻力 (空气阻力和摩擦力)f kv =-(k 为常数)作用。设撤除牵引力时为0t =,初速度为0v ,求(1)滑行中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2)0到t 时间内飞机所滑行的路程;(3)飞机停止前所滑行的路程。 解 (1)飞机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阻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dv f m kv dt ==- 即 d v k dt v m =- 两边积分,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为 2-31 一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沿一圆形轨道运动,离开地面的高度等于地球

基础物理学下册第9章习题答案.docx

基础物理学下册【韩可芳】第9章习题答案 第三篇第三篇第三篇第三篇波动和波动光学波动和波动光学波动和波动光学波动和波动光学第九章第九章第九章第九章振动和波动基础振动和波动基础振动和波动基础振动和波动基础 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 9-1符合什么规律的运动是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特征量由什么决定? 答答答答:d 2 I" —3 1卩 某物理量在某一量值值附近随时间作周期性往复变化的运动是简谐运动,或者是描述系统的物理量W遵从微分方程,则该系统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其特征量为振幅 (由初始状态决定)、频率(由做简谐振动系统的物理性质决定)和初相位(由振动的初始状态决定)。 9-2说明下列运动是不是谐振动: (1)完全弹性球在駛地面上的跳动; (2)活塞的往复运动;(3)如木问题图所示,一小球沿半径很人的光滑凹球血滚动(设题思考题9-2图小球所经过的弧线很短); (4)竖直悬挂的弹簧上挂一重物,把重物从静止位置拉下一段 距离(在弹性限度内),然后放手任其运动; (5)一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它在玄径上的投影点的运动。 (6)小磁针在地磁的南北方向附近摆动。 答答答答: 简谐振动的运动学特征是:振动物体的位移(角位移)随时间按余弦或正弦函数规律变化;动力学特征是:振动物体所受的合力(合力矩)与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角位移)成正比而反向。 从能量角度看,物体在系统势能最小值?附近小范围的运动是简谐振动。所以: (1)不是简谐运动,小球始终受重力,不满足上述线性冋复力特征。 (2)不是简谐振动。活塞所受的力与位移成非线性关系,不满足上述动力学特征。

(3)是简谐振动。小球只有在“小幅度”摆动时才满足上述特征。 (4)是简谐振动。 (5)是简谐振动。因为投影点的方程符合物体的位移(角位移)随时间按余弦或正弦函数规律变化 (6)小磁针只有在小幅度摆动时才满足上述特征,是简谐振动;在人幅度摆动时不满足上述特征。 9-3 一弹簧振子由最左位置开始摆向右方,在最左端相位是多少?过屮点、达右端、再冋屮点、返冋左端等各处的相位是多少?初相位呢?若过屮点向左运动的时刻开始计时,再冋答以上各问。 -1 - 答答答答:(((此题需检杳(此题需检杳此题需检查此题需检杳)))) 以中点处为原点、向右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对弹簧振子的运动进行描述,由最左位 H置摆向右方为计时起点,则在最左端相位是-兀,过中点时的相位为-,达右端时为0,再冋屮点时为,返冋左端为H o初相位是- 若过小点向左运动地时刻开始计 时,则过中 3JI n 点时的相位为一02, 达最右端时为皿兀。初相位是-9-4同一弹簧振子,当它在光滑水平血上做一维谐振动和它在竖直悬挂情况下做谐振动, 振动频率是否相同?如果它放在光滑斜血上,它是否还做谐振动,振动频率是否改变? 如果把它拿到月球上,频率又有什么变化? 答答答答:(((此题需检查(此题需检杳此题需检杳此题需检杳)))) 3 ,振动频率只与3有关,而对于弹簧振子,3 ,因此3取决于根据公式V m 弹簧的弹性系数k和物体质量mo同一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卜血上做一?维谐振动和在竖直悬挂情况下做谐振动时,平衡位置不同,而弹簧的弹性系数k和物体质量m不变,因此这两种情形下的振动频率相同。如果把它放在光滑斜血上,同样,只是平衡位置不同,而弹簧的弹性系数k和物体质量ni不变,所以它仍然会做谐振动,振动频率也不会改变。如果把它拿到月球上,虽然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上不同,但是3与之无关,而且弹簧的弹性系数k和物体质量m不变,所以频率也不会发生变化。 9-5做谐振动的弹簧振子,当其(1)通过平衡位置时;(2)达到最人位移时;速度、加速度、动能、弹性势能小,哪几个达到最人值,哪几个为零?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吕金钟)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电磁学基础 静电学部分 4.2解:平衡状态下受力分析 +q受到的力为: 处于平衡状态: (1) 同理,4q 受到的力为: (2) 通过(1)和(2)联立,可得:, 4.3解:根据点电荷的电场公式: 点电荷到场点的距离为: 两个正电荷在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关于中垂线对称: 所以: 当与点电荷电场分布相似,在很远处,两个正电荷q组成的电荷系的电场分布,与带电量为2q的点电荷的电场分布一样。 4.4解:取一线元,在圆心处 产生场强: 分解,垂直x方向的分量抵消,沿x方向 的分量叠加: 方向:沿x正方向 4.5解:(1 (2)两电荷异号,电场强度为零的点在外侧。 4.7解:线密度为λ,分析半圆部分: 点电荷电场公式: + +

在本题中: 电场分布关于x 轴对称:, 进行积分处理,上限为,下限为: 方向沿x轴向右,正方向 分析两个半无限长: ,,, 两个半无限长,关于x轴对称,在y方向的分量为0,在x方向的分量: 在本题中,r为场点O到半无限长线的垂直距离。电场强度的方向沿x轴负方向,向左。那么大O点的电场强度为: 4.8解:E的方向与半球面的轴平行,那么 通过以R为半径圆周边线的任意曲面的 电通量相等。所以 通过S1和S2的电通量等效于通过以R为半 径圆面的电通量,即: 4.9解:均匀带电球面的场强分布: 球面 R 1 、R2的场强分布为: 根据叠加原理,整个空间分为三部分: 根据高斯定理,取高斯面求场强: 图4-94 习题4.8用图 S1 S2 R O

场强分布: 方向:沿径向向外 4.10解:(1)、这是个球对称的问题 当时,高斯面对包围电荷为Q 当,高斯面内包围电荷为q 方向沿径向 (2)、证明:设电荷体密度为 这是一个电荷非足够对称分布的带电体,不能直接用高斯定理求解。但可以把这一带电体看成半径为R、电荷体密度为ρ的均匀带电球体和半径为R`、电荷体密度为-ρ的均匀带电体球相叠加,相当于在原空腔同时补上电荷体密度为ρ和-ρ的球体。由电场 叠加原理,空腔内任一点P的电场强度为: 在电荷体密度为ρ球体内部某点电场为: 在电荷体密度为-ρ球体内部某点电场为: 所以 4.11解:利用高斯定理,把空间分成三部分

2017年秋季西南大学《大学物理基础》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波长λ=5000?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a=0.25mm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条纹。今测的屏幕上中央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d=12mm,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 1.2m 2. 1m 3.0.5m 4.0.2m 2、 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若已知光在某时刻的阵面为S,则S的前方某点P的光强度决定于波阵面S上所有面积元发出的子波各自传到P点的 1.振动振幅之和 2.光强之和 3.振动振幅之和的平方 4.振动的相干叠加 3、

在玻璃(折射率n3 =1.60)表面镀一层MgF2 (折射率n2=1.38)薄膜作为增透膜,为了使波长为5000?的光从空气(n1=1.00)正入射时尽可能少反射,MgF2薄膜的最少厚度应是() 1.1250? 2.1810? 3.2500? 4.906? 4、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入涉光的波长为λ,用玻璃纸遮住双缝中的一个缝,若玻璃纸中光程比相同厚度的空气的光程大2.5λ,则屏上原来的明纹处() 1.仍为明条纹 2.变为暗条纹 3.既非明纹也非暗纹 4.无法确定是明纹,还是暗纹 5、 以下不是几何光学的基本实验定律的是() 1.光在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定律 2.光通过两种介质分界面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3.发射的光的强弱满足基尔霍夫定律

4.光的独立传播定律 6、 对于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温度的高低反映了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 ②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③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 ④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1.①、②、④ 2.①、②、③ 3.②、③、④ 4.①、③、④ 7、 有两个容器,一个盛氢气,另一个盛氧气。如果这两种气体分子的方 均根速率相等,则表明()Array 1.氧气的温度比氢气高 2.氢气的温度比氧气高 3.两种气体的温度相同 4.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 8、

大学基础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_含思考题(1)

大学基础物理课后答案 主编:习岗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思考题: <1-4> 解:在上液面下取A 点,设该点压强为A p ,在下液面内取B 点,设该点压强为B p 。对上液面应用拉普拉斯公式,得 A A R p p γ20= - 对下液面使用拉普拉斯公式,得 B B 02R p p γ= - 又因为 gh p p ρ+=A B 将三式联立求解可得 ??? ? ??-= B A 112R R g h ργ <1-5> 答:根据对毛细现象的物理分析可知,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有关,毛细水上升的高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低,毛细水上升的高度越高。在白天,由于日照的原因,土壤表面的温度较高,土壤表面的水分一方面蒸发加快,另一方面土壤颗粒之间的毛细水会因温度升高而下降,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土壤表层变得干燥。相反,在夜间,土壤表面的温度较低,而土壤深层的温度变化不大,使得土壤颗粒间的毛细水上升;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水汽也会因为温度下降而凝结,从而使得清晨时土壤表层变得较为湿润。 <1-6> 答:连续性原理是根据质量守恒原理推出的,连续性原理要求流体的流动是定常流动,并且不可压缩。伯努利方程是根据功能原理推出的,它的使用条件是不考虑流体的黏滞性和可压缩性,同时,还要求流动是定常流动。如果流体具有黏滞性,伯努利方程不能使用,需要加以修正。 <1-8> 答:泊肃叶公式适用于圆形管道中的定常流动,并且流体具有黏滞性。斯托克斯公式适用于球形物体在黏滞流体中运动速度不太大的情况。 练习题: <1-6> 解:设以水坝底部作为高度起点,水坝任一点至底部的距离为h 。在h 基础上取微元d h ,与之对应的水坝侧面面积元d S (图中阴影面积)应为坡长d m 与坝长l 的乘积。 练习题1-6用图 d h d F

新编基础物理学课后答案

习题一 1-1.质点运动学方程为:cos()sin(),r a t i a t j btk ωω=++其中a ,b ,ω均为正常数,求质点速度和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分析:由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将运动方程()r t 对时间t 求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可得到速度和加速度的表达式。 解:/sin()cos()==-++v dr dt a t i a t j bk ωωωω 2/cos()sin()a dv dt a t i t j ωωω??==-+?? 1-2. 一艘正在沿直线行驶的电艇,在发动机关闭后,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即2/d d v v K t -=, 式中K 为常量.试证明电艇在关闭发动机后又行驶x 距离时的速度为 0Kx v v e -= 。 其中0v 是发动机关闭时的速度。 分析:要求()v v x =可通过积分变量替换dx dv v dt dv a ==,积分即可求得。 证: 2d d d d d d d d v x v v t x x v t v K -==?= d Kdx v =-v ??-=x x K 0 d d 10v v v v , Kx -=0 ln v v 0Kx v v e -= 1-3.一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运动函数为2 2,48x t y t ==-。(1)求质点的轨道方程并画出轨道曲线;(2)求t =1 s t =2 s 和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将运动方程x 和y 的两个分量式消去参数t ,便可得到质点的轨道方程。写出质点的运动学方程)(t r 表达式。对运动学方程求一阶导、二阶导得()v t 和()a t ,把时间代入可得某时刻质点的位置、速度、加速度。 解:(1)由2,x t =得:,2 x t =代入248y t =- 可得:2 8y x =-,即轨道曲线。 画图略 (2)质点的位置可表示为:2 2(48)r ti t j =+- 由/v dr dt =则速度:28v i tj =+ 由/a dv dt =则加速度:8a j = 则:当t=1s 时,有24,28,8r i j v i j a j =-=+= 当t=2s 时,有48,216,8r i j v i j a j =+=+= 1-4.一质点的运动学方程为2 2 (1)x t y t ==-,,x 和y 均以m 为单位,t 以s 为单位。(1)求质点的轨迹方程;(2)在2t s =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同1-3. 解:(1)由题意可知:x ≥0,y ≥0,由2 x t =,,可得t x = ,代入2(1)y t =- 整理得: 1y x =-,即轨迹方程 (2)质点的运动方程可表示为:22 (1)r t i t j =+-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 要求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正式报告稿)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它 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是其他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在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物理学展现了一系列科学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影响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社 会生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在人才的科学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 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 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 的。 大学物理课程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 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 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 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大 学物理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实现学生知 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详见附表)

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A、B两类。其中:A为核心内容,共74条,建议学时数不少于126学时,各校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A类内容各部分的学时分配进行调整;B为扩展内容,共51条。 1.力学 (A:7条,建议学时数14学时;B:5条) 2.振动和波 (A:9条,建议学时数14学时;B:4条) 3.热学 (A:10条,建议学时数14学时;B:4条) 4.电磁学 (A:20条,建议学时数40学时;B:8条) 5.光学 (A:14条,建议学时数18学时;B:9条) 6.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 (A:4条,建议学时数6学时;B:3条) 7.量子物理基础 (A:10条,建议学时数20学时;B:4条) 8.分子与固体 (B:5条) 9.核物理与粒子物理 (B:6条)

基础物理学答案

第三篇 波动和波动光学 第九章 振动和波动基础 思考题 9-1 符合什么规律的运动是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特征量由什么决定? 答:某一物理量在某一量值值附近随时间作周期性往复变化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或者是描述 系统的物理量ψ遵从微分方程ψωψ 22 2-=dt d , 则该系统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其特征量为振幅(由初始状态决定),频率(由做简谐振动系统的物理性质决定),初相位(由振动的初始状态决定). 9-2 说明下列运动是不是谐振动: (1)完全弹性球在硬地面上的跳动; (2)活塞的往复运动; (3)如本问题图所示,一小球沿半径很大的光滑凹球面滚动(设小球所经过的弧线很短); (4)竖直悬挂的弹簧上挂一重物,把重物从静止位置拉下一段距离(在弹性限度内),然后放手任其运动; (5)一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它在直径上的投影点的运动。 (6)小磁针在地磁的南北方向附近摆动。 答:简谐振动的运动学特征是:振动物体的位移(角位移)随时间按余弦或正弦函数规律变化;动力学特征是:振动物体所受的合力(合力矩)与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角位移) 成正比而反向。 从能量角度看,物体在系统势能最小值附近小范围的运动是简谐振动。所以: (1)不是简谐运动,小球始终受重力,不满足上述线性回复力特征。 (2)不是简谐振动。活塞所受的力与位移成非线性关系,不满足上述动力学特征。 (3)是简谐振动。小球只有在“小幅度”摆动时才满足上述特征。 (4)是简谐振动。 (5)是简谐振动。因为投影点的方程符合物体的位移(角位移)随时间按余弦或正弦函数规律变化 (6)是简谐振动。小磁针只有在“小幅度”摆动时才满足上述特征。 9-3 一弹簧振子由最左位置开始摆向右方,在最左端相位是多少?过中点、达右端、再回中点、返回左端等各处的相位是多少?初相位呢?若过中点向左运动的时刻开始计时,再回答以上各问。 答:在最左端相位是π 思考题 9-2 图

大学基础物理学答案(习岗)第6章

第六章 稳恒磁场 本章提要 1. 磁感应强度 描述磁场力的属性的物理量是磁感应强度,常用B 来表示。其定义式为 qv F B max = 在SI 制中,B 的单位为特斯拉(T )。B 另一个单位为高斯(G),两者的换算关系为 1T=104G 2. 毕奥—萨伐尔定律 (1) 毕奥—萨伐尔定律 ? 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微分形式 电流元I d l 在真空中任一点P 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d B 的大小与电流元的大小成正比,与电流元I d l 和r 的夹角的正弦成正比,与电流元到P 点的距离的平方 成反比。d B 的方向垂直于I d l 和r 所组成的平面,指向与矢积I d l ×0r 的方向相同,即 00 2d d 4I r l r B m p ′= 其中, 7-20410N A m p -=醋,称真空磁导率。 ? 毕奥—萨伐尔定律的积分形式 00 2 d d 4l l I r μπ?==?? l r B B (2)几种典型的磁场分布 ? 无限长直电流的磁场分布 02I B r m p = ? 载流长直螺线管内的磁场分布 0B nI m = ? 运动电荷的磁场分布 00 2 4q r v r B m p ′= 3. 磁高斯定理

? 磁通量 穿过磁场中某一面积S 的磁通量定义为 d B S m s Φ= 蝌 ? 磁高斯定理 通过空间中任意封闭曲面的磁通量必为零,即 d 0S B S =蝌 g ò 4. 安培环路定理 在真空中的稳恒磁场内,磁感应强度B 的环流等于穿过积分回路的所有传导电流强度代数和的0μ倍,即 0in d L I B r m ??ò ? 5. 安培力与洛仑兹力 (1)安培力 载流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宏观力称安培力。安培力服从安培定律。 ? 安培定律的微分形式 放在磁场中任一点处的电流元d I l 所受到的磁场作用力d F 的大小与电流元d I l 的大小和该点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成正比,还与电流元d I l 的方向和B 的方向之间的夹角θ的正弦成正比,d F 的方向为d I ?l B 所确定的方向。即 d d I =?F l B ? 安培定律的积分形式 对于任意载流导线,若将其视为由无数个电流元组成的,则其在磁场中所受的作用力为 d F l B l I =?? (2)洛仑兹力 一个定向运动的电荷在磁场中所受的力即洛仑兹力,其满足的基本规律为 q =?f υB 洛仑兹力的几个重要应用: ? 质谱仪 ? 霍耳效应 6. 磁介质 (1) 磁介质及分类 能在磁场作用下发生变化,并且能够反过来影响磁场的介质称磁介质。一般用磁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与真空中的磁感应强度0B 的大小之比来描述磁介质被磁化后对原来外磁场的影响,即

大学基础物理学课后答案 主编习岗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思考题: <1-4> 解:在上液面下取A 点,设该点压强为A p ,在下液面内取B 点,设该点压强为B p 。对上液面应用拉普拉斯公式,得 A A R p p γ20= - 对下液面使用拉普拉斯公式,得 B B 02R p p γ= - 又因为 gh p p ρ+=A B 将三式联立求解可得 ??? ? ??-= B A 112R R g h ργ <1-5> 答:根据对毛细现象的物理分析可知,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有关,毛细水上升的高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低,毛细水上升的高度越高。在白天,由于日照的原因,土壤表面的温度较高,土壤表面的水分一方面蒸发加快,另一方面土壤颗粒之间的毛细水会因温度升高而下降,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土壤表层变得干燥。相反,在夜间,土壤表面的温度较低,而土壤深层的温度变化不大,使得土壤颗粒间的毛细水上升;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水汽也会因为温度下降而凝结,从而使得清晨时土壤表层变得较为湿润。 <1-6> 答:连续性原理是根据质量守恒原理推出的,连续性原理要求流体的流动是定常流动,并且不可压缩。伯努利方程是根据功能原理推出的,它的使用条件是不考虑流体的黏滞性和可压缩性,同时,还要求流动是定常流动。如果流体具有黏滞性,伯努利方程不能使用,需要加以修正。 <1-8> 答:泊肃叶公式适用于圆形管道中的定常流动,并且流体具有黏滞性。斯托克斯公式适用于球形物体在黏滞流体中运动速度不太大的情况。 练习题: <1-6> 解:设以水坝底部作为高度起点,水坝任一点至底部的距离为h 。在h 基础上取微元d h ,与之对应的水坝侧面面积元d S (图中阴影面积)应为坡长d m 与坝长l 的乘积。 练习题1-6用图 d h d F

大学物理学教程(第二版)(下册)答案

物理学教程下册答案9-16 第九章 静 电 场 9-1 电荷面密度均为+σ的两块“无限大”均匀带电的平行平板如图(A )放置,其周围空间各点电场强度E (设电场强度方向向右为正、向左为负)随位置坐标x 变化的关系曲线为图(B )中的( ) 题 9-1 图 分析与解 “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激发的电场强度为0 2εσ,方向沿带电平板法向向外,依照电场叠加原理可以求得各区域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因而正确答案为(B ). 9-2 下列说确的是( ) (A )闭合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都为零时,曲面一定没有电荷 (B )闭合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都为零时,曲面电荷的代数和必定为零 (C )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为零时,曲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必定为零 (D )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不为零时,曲面上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都不可能为零 分析与解 依照静电场中的高斯定理,闭合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都为零时,曲面电荷的代数和必定为零,但不能肯定曲面一定没有电荷;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为零时,表示穿入闭合曲面的电场线数等于穿出闭合曲面的电场线数或没有电场线穿过闭合曲面,不能确定曲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必定为零;同理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不为零,也不能推断曲面上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都不可能为零,因而正确答案为(B ). 9-3 下列说确的是( )

(A) 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也一定为零 (B) 电场强度不为零的点,电势也一定不为零 (C) 电势为零的点,电场强度也一定为零 (D) 电势在某一区域为常量,则电场强度在该区域必定为零 分析与解电场强度与电势是描述电场的两个不同物理量,电场强度为零表示试验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为零,电势为零表示将试验电荷从该点移到参考零电势点时,电场力作功为零.电场中一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从该点沿任意路径到参考零电势点电场力所作的功;电场强度等于负电势梯度.因而正确答案为(D). *9-4在一个带负电的带电棒附近有一个电偶极子,其电偶极矩p的方向如图所示.当电偶极子被释放后,该电偶极子将( ) (A)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直到电偶极矩p水平指向棒尖端而停止 (B)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至电偶极矩p水平指向棒尖端,同时沿电场线方向朝着棒尖端移动 (C)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至电偶极矩p水平指向棒尖端,同时逆电场线方向朝远离棒尖端移动 (D)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至电偶极矩p 水平方向沿棒尖端朝外,同时沿电场线方向朝着棒尖端移动 题9-4 图 分析与解电偶极子在非均匀外电场中,除了受到力矩作用使得电偶极子指向电场方向外,还将受到一个指向电场强度增强方向的合力作用,因而正确答案为(B). 9-5精密实验表明,电子与质子电量差值的最大围不会超过±10-21e,而中子电量与零差值的最大围也不会超过±10-21e,由最极端的情况考虑,一个有8个电子,8个质子和8个中子构成的氧原子所带的最大可能净电荷是多少?若将原子视作质点,试比较两个氧原子间的库仑力和万有引力的大小. 分析考虑到极限情况,假设电子与质子电量差值的最大围为2×10-21e,中子电量为10-21e,则由一个氧原子所包含的8个电子、8个质子和8个中子

《新编基础物理学答案》_第9章

电荷与真空中的静电场 9-1两个小球都带正电,总共带有电荷5.0 105C,如果当两小球相距2.0m时, 任一球受另一球的斥力为1.0N.试求:总电荷在两球上是如何分配的。 分析:运用库仑定律求解。 解:如解图9-1所示,设两小球分别带电q1,q2则有 q1+q2 5. C 1 10 5 ①解图9-1 由库仑定律得 F qq?厂29 109盹1② 4 n °r4 由①②联立解得 9-2两根6.0 10 2m长的丝线由一点挂下,每根丝线的下端都系着一个质量为 0.5 10 3kg的小球.当这两个小球都带有等量的正电荷时,每根丝线都平衡在与 沿垂线成60°角的位置上。求每一个小球的电量。 分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库仑定律及小球平衡时所受力的相互关系求解。解:设两小球带电q,小球受力如解图9-2所示 2 F T cos30 ① 4n 0R 解图9-2 mg T sin30 ② 联立①②得 叫E tan30。③ q 其中 代入③式,得 r 9-3在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定义为E —, q。 若该点没有试验电荷,那么该点是否存在电场?为什么? 答:若该点没有试验电荷,该点的场强不变.因为场强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仅与场源电荷的分布及空间位置有关,与试验电荷无关,从库仑定律知道,试验 r r — 电荷q°所受力F与q0成正比,故E 一是与q°无关的。

q。

9-4直角三角形ABC 如题图9-4所示,AB 为斜边,A 点上 J 有一点荷q i 1.8 10 9C ,B 点上有一点电荷q 2 4.8 10 9C , 已知BC 0.04m , AC 0.03m ,求C 点电场强度E 的大小和; 超 方向(cos37 0.8,sin37 0.6). 分析:运用点电荷场强公式及场强叠加原理求解。 解:如解图9-4所示C 点的电场强度为E E r 1 E 2 C 点电场强度E 的大小 方向为 C 即方向与BC 边成33.7 ° 9-5两个点电荷q 1 4 10 6C, q 2 8 10 6C 的间距为 0.1m ,求距离它们都是0.1m 处的电场强度E 。 分析:运用点电荷场强 公式及场强叠加原理求解。 解:如解图9-5所示 E 1,E 2沿x 、y 轴分解 电场强度为 9-6有一边长为a 的如题图9-6所示的正六角形,四个顶点 都放有电荷q ,两个顶点放有电荷一q 。试计算图中在六角 形中心O 点处的场强。 分析:运用点电荷场强公式及场强叠加原理求解。 解:如解图 9-6 所示.设 q 1 q 2 q 3 q 6=q , q 4 q 5 = 分析:将带电直线无限分割,取一段电荷元,运用点电荷场强公式表示电荷元的 场强,再积分求解。注意:先将电荷元产生的场强按坐标轴分解然后积分,并利 用场强对称性。 解:如解图9-7建立坐标,带电直线上任一电荷元在 P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题图9-4 解图9-4 解图9-5 点电荷在o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均为 E E 1 E 2 E 3 L E 6 q 2 4 n Q 3 各电场强度方向如解图9-6所示, E 3与E 6抵消. 根据矢量合成,按余弦定理有 解得 方向垂直向下. 9-7电荷以线密度 均匀地分布在长为I 的直线上, 电直线的中垂线上与带电直线相距为 R 的点的场强。 求带 ——H y v \ A 题图9-6 解图9-6

基础物理学教程下册(白少民著) 课后答案下载

基础物理学教程下册(白少民著) 课后答案下载 《基础物理学教程下册》上下册共五篇,分为十三章,上册两篇。下面是由分享的基础物理学教程下册(白少民著)课后答案下载,希望对你有用。 ???点击此处下载???基础物理学教程下册(白少民著)课后答案书名:基础物理学 开本:16开 定价:31.00元 第三篇热物理学 第7章热力学基础 7.1热力学系统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一、热力学系统 二、气体的状态参量 三、平衡态 四、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7.2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准静态过程 二、功 三、热量 四、内能 五、热力学第一定律 7.3理想气体的等值过程摩尔热容

一、等体过程定体摩尔热容 二、等压过程定压摩尔热容 三、等温过程 7.4绝热过程多方过程 一、绝热过程 二、多方过程 7.5循环过程卡诺循环 一、循环过程 二、卡诺循环 7.6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二、两种表述的等效性 7.7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卡诺定理 一、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二、卡诺定理 7.8熵熵增加原理 一、熵的引入 二、熵变的计算 三、熵增加原理 章后结束语 一、本章小结 二、应用及前沿发展

习题与思考 科学家简介——焦耳 阅读资料A:熵和能量退化能源 第8章气体动理论 8.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统计方法的概念 一、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统计方法的一般概念 8.2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一、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二、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8.3温度的微观解释 8.4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 一、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二、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 三、三种速率的推算 8.5玻尔兹曼分布 一、玻尔兹曼分布 二、重力场中微粒按高度的分布律 三、等温气压公式 8.6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和摩尔热容 一、分子的自由度 二、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

大学物理基础教程习题解答1,2,4,5答案

思 考 题 1.1 答:这个质点的速度j t i v )8.94(3-+=;加速度j a 8.9-=; j dt t i dt r d )8.94(3-+=。dt t ds 2)8.94(9-+=;它的速率2)8.94(9t v -+=。 1.2答:t 时刻的速度j t i t v 5cos 505sin 50+-=;速率v=50,;加速度 )5sin 5(cos 250j t i t a +-=;该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 1.3(B ) 1.4(D ) 1.5(B )、(D ) 1.6(C ) 1.7答:质量大的物体转动惯量不一定比质量小的转动惯量大。因为计算转动惯量的三个要素是总质量;质量分布;转轴的位置。所以仅以质量的大小不能说明转动惯量的大小。 1.8答:刚体的动量矩等于刚体对该轴的转动惯量与角速度的乘积。作前滚翻运动动作时应曲卷肢体使转动惯量变小,根据动量矩守恒定律,则能增加前滚翻的角速度。 1.9答:相对论中的高速和低速的区分是相对光速而言的,接近光速的速度为高速,远小于光速的速度为低速。在相对论中质量与速度的关系为2 0) (1c v m m -= ,0m 为静止质 量,m 是物体相对参照系以速度v 运动时的质量,c 为光速。高速列车的行驶速度远小于光速,由上式可计算出高速列车达到正常行驶速度时,其质量没有显著的变化。 习 题 1.1解:(1)速度表达式为:)1ln(bt dt dx v --== μ (2)t=0时, v=0. t=120s 时,3 1091.6?=v m/s (3)加速度表达式为:) 1(bt b dt dv a -== μ

新编基础物理学上册7-8单元课后答案

第七章 7-1 氧气瓶的容积为32,L 瓶内充满氧气时的压强为130atm 。若每小时用的氧气在1atm 下体积为400L 。设使用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当瓶内压强降到10atm 时,使用了几个小时? 分析 氧气的使用过程中,氧气瓶的容积不变,压强减小。因此可由气体状态方程得到使用前后的氧气质量。进而将总的消耗量和每小时的消耗量比较求解。 解 已知123130,10,1;P atm P atm P atm === ,3221L V V V ===L V 4003=。 质量分别为1m ,2m ,3m ,由题意可得: 1 1 m PV RT M = ○ 1 22 m PV RT M = ○2 2 33 m PV RT M = ○3 所以一瓶氧气能用小时数为: ()1212 333 13010329.61.0400m m PV PV n m PV -?--= ===?小时 7-2 一氦氖气体激光管,工作时管内温度为 27C ?。压强为2.4mmHg ,氦气与氖气得压强比是7:1.求管内氦气和氖气的分数密度. 分析 先求得氦气和氖气各自得压强,再根据公式P nkT =求解氦气和氖气的分数密度。 解:依题意, n n n =+氦氖, 52.4 1.01310760P P P Pa =+=??氦氖;:7:1P P =氦氖 所以 55 2.1 0.31.01310, 1.01310760 760 P Pa P Pa = ??=??氦氖, 根据 P nkT = 所以 ()522323 2.1760 1.01310 6.76101.3810300P n m kT --??===???氦 氦 2139.6610P n m kT -=?氖氖 7-3 氢分子的质量为243.310-?克。如果每秒有2310个氢分子沿着与墙面的法线成?45角的方向以510厘米/秒的速率撞击在面积为22.0cm 的墙面上,如果撞击是完全弹性的,求这些氢分子作用在墙面上的压强. 分析 压强即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而平均作用力由动量定理求得。 解:单位时间内作用在墙面上的平均作用力为: 2cos 45F mv N =? 2752234 2 3.3101010102cos 4522330210F mv N p Pa S S ---?????= ===? 7-4 一个能量为1210ev 的宇宙射线粒子,射入一氖气管中,氖管中含有氦气0.10mol,如果宇

基础物理学下册【韩可芳】第11章习题答案

第四篇第四篇第四篇第四篇 热学热学热学热学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气体分子运动论气体分子运动论气体分子运动论气体分子运动论 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 11-1 气体的平衡状态有何特征?当气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还有分子热运动吗?气体的平衡 与力学中所指的平衡有何不同? 答答答:答:::平衡态的特征: (1)系统与外界在宏观上无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2)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改变。 热平衡态是指:在无外界的影响下,不论系统初始状态如何,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系 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改变的稳定状态。 它与稳定态或力学中的平衡不是一个概念。 1.平衡态是一种热动平衡状态。处在平衡态的大量分子并不是静止的,它们仍在作热运 动,而且因为碰撞,每个分子的速度经常在变,但是系统的宏观量不随时间改变。例如:粒 子数问题:箱子假想分成两相同体积的部分,达到平衡时,两侧粒子有的穿越界线,但两侧 粒子数相同。 2.平衡态是一种理想状态。 11-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表达为 或 。在怎样的情况下,用第 一种表达式较方便?又在怎样的情况下,用第二种表达式较方便? 答: 11-3 制造电灯泡要在低压(比大气压低很多)条件下把氮气充入灯泡里。为什么要在这样 的条件下进行? 答: 11-4 对一定量的气体来说,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减小而增大;当体积不变 时,气体的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从宏观来看,这两种变化都使气体压强增大;从微观 来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答答答:答:::有区别。从微观上看: 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减小而增大是因为:当 一定时,体积减小,n 越大,即单位时间内碰撞到器壁的分子越多,则P 就越大; 当体积不变时,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是因为:当n 一定时,w 越大,即单位时间 内分子对器壁的碰撞越厉害,则P 就越大。 P1V PV2 M T T μ p = w 1 2 1 2 2 3nw = PV = RT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课后习题加答案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习题解答 习题一 1-1 |r ?|与r ?有无不同?t d d r 和t d d r 有无不同? t d d v 和t d d v 有无不同?其不同在哪里?试 举例说明. 解:(1)r ?是位移的模,?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即 r ?12r r -=,12r r r -=?; (2)t d d r 是速度的模,即t d d r ==v t s d d . t r d d 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有r r ?r =(式中r ?叫做单位矢),则 t ?r ?t r t d d d d d d r r r += 式中t r d d 就是速度径向上的分量, ∴t r t d d d d 与 r 不同如题1-1图所示. 题1-1图 (3)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模,即 t v a d d = ,t v d d 是加速度a 在切向上的分量. ∵有ττ (v =v 表轨道节线方向单位矢),所以 t v t v t v d d d d d d ττ += 式中dt dv 就是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t t r d ?d d ?d τ 与 的运算较复杂,超出教材规定,故不予讨论) 1-2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 出r =22y x +,然后根据v =t r d d ,及a =22d d t r 而求得结果;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 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v =2 2 d d d d ??? ??+??? ??t y t x 及a = 2 22222d d d d ? ??? ??+???? ??t y t x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两者差别何在? 解:后一种方法正确.因为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j y i x r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