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电子课程设计

光电子课程设计

光电子课程设计
光电子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仿真

初始条件:

具有光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实践能力;计算机;beamprop软件或Fullwave软件。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学习beamprop或Fullwave软件;

2.掌握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特性;

3.设计并用beamprop或Fullwave软件对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进行仿真;

4.查阅篇参考文献,按要求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正文10-15页,用A4纸打

印。

时间安排:

1.2014年12月15日布置课程设计任务,完成选题;

2.2014年12月16日至2014年12月19日学习beamprop软件,完成资料查阅,复习与选题内容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

3.2014年12月20日至2014年12月25日对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特性进行设计仿真工作,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撰写;

4. 2014年12月26日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进行课程设计验收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 Abract . (Ⅱ)

1绪论 (1)

2 RSOFT软件 (2)

3.1光纤Bragg光栅的发现与发展 (4)

3.2 光纤Bragg光栅的特点 (4)

3.3 光纤Bragg光栅的工作原理 (4)

3.4 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图 (5)

4 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仿真 (6)

4.1 定义波导和光栅 (6)

4.2光纤Bragg光栅的折射率分布 (7)

4.3 光纤Bragg光栅的光谱仿真 (9)

4.4 光栅光谱的分析 (10)

5 心得体会 (16)

参考文献 (16)

摘要

光纤光栅是一种通过一定方法使光纤纤芯的折射率发生轴向周期性调制而形成的衍射光栅从而形成永久性空间的相位光栅,其作用实质上是在纤芯内形成一个窄带的滤波器或反射镜。当一束宽光谱光经过光纤光栅时,满足光纤光栅布拉格条件的波长将产生反射,其余的波长透过光纤光栅继续传输。

本文根据光栅光纤的工作理论,画出了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仿真图,还讨论了当调制度不同时,光谱仿真图的区别和半高度带宽的大小,为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特性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Bragg光栅光纤、光谱仿真分析、Beamprop软件

Abstract

Fiber Bragg grating is a kind of through a certain method makes light axial periodic modulation of refractive index of fiber core and formation of phase grating diffraction grating to form a permanent space, its effect is essentially in the fiber core forming a narrow-band filter or reflector.When a bunch of wide spectrum light through the optical fiber grating, the wavelength of the fiber Bragg grating condition will produce reflection and the wavelength of the rest continue to transmit through the optical fiber grat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optical fiber grating work, draw of the fiber Bragg grating spectrum simulation diagram, also discusses the modulation is not at the same tim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pectrum simulation diagram and half the size of the high bandwidth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fiber Bragg grating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Keywords: optical fiber Bragg grating, the spectral simulation analysis, the Beamprop software

1绪论

光纤光栅是利用光纤材料的光敏性,通过紫外光曝光的方法将入射光相干场图样写入纤芯,在纤芯内产生沿纤芯轴向的折射率周期性变化,从而形成永久性空间的相位光栅,其作用实质上是在纤芯内形成一个窄带的(透射或反射)滤波器或反射镜。光纤光栅具有体积小、波长选择性好、不受非线性效应影响、极化不敏感、易于与光纤系统连接、便于使用和维护、带宽范围大、附加损耗小、器件微型化、耦合性好、可与其他光纤器件融成一体等特性,而且光纤光栅制作工艺比较成熟,易于形成规模生产,成本低,这使得光纤光栅以及基于光纤光栅的器件成为全光网中理想的关键器件。

全光通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技术难点需要克服。虽然光纤光栅不能解决全光通信中所有的技术难点,但是对光纤光栅技术和器件的研究可以解决全光通信系统中许多关键技术。因此对光纤光栅的研究可以促进全光通信网的早日实现。光纤光栅是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光纤通信系统中最具实用价值的无源光器件之一,利用它可组成多种新型光电子器件,由于这些器件的优良性能使人们更加充分地利用光纤通信系统的带宽资源。对光纤光栅的研究和开发正逐步深入到光纤通信系统的每一个细节,从光纤激光器、波分复用系统的合波/分波、光纤放大器的增益平坦、色散补偿,到全光网络上下路、波长路由、光交换等,光纤光栅的应用将推动高速光通信的发展,将在未来的高速全光通信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2 RSOFT软件

美国RSOFT设计集团公司是一家世界著名的光通信模拟设计和仿真软件开发商,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提供一系列涵盖器件、系统到网络层模拟设计软件服务的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光器件、光通信系统、宽带网中的城域网、长距离传输设备以及接入设备的设计与开发上。如图1是RSOFT软件的界面:

图1 RSOFT软件的界面

BeamPROP光束传播法是目前光波导器件研究与设计领域最流行的方法之一,其基本思想是在给定初始场的前提下,一步一步地计算出各个传播截面上的场。光束传播法最早是由M.D.Feit等人于1978年研究光场及大气激光束传播时提出的。最早的BPM是以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Fourier Transform,称FFT)为数学手段实现的,称为FFT-BPM。D.Yevick等人于1989年提出了一种新方法—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FD-BPM,用差分的方法将横截面上的场离散化。FD-BPM还

被广泛用于分析光在各种无源波导器件、具有二阶非线性效应的波导以及有源器件的传输。是一个高度集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模拟仿真的专业软件,专用于设计集成光学波导元件和光路。本设计中用到的模块是:BeamPROP:基于光束传播法的光波导设计软件和GratingMOD:光栅分析设计软件。

3光纤光栅定义和发展

3.1光纤Bragg光栅的发现与发展

光纤布拉格光栅(简称FBG)是在单模光纤的纤芯内通过某种方式对其折射率产生周期性的调制而形成的一种全光纤器件,它的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Bragge光栅的结构

3.2 光纤Bragg光栅的特点

光纤Bragg光栅具有体积小、波长选择性好、不受非线性效应影响、极化不敏感、易于与光纤系统连接、便于使用和维护、带宽范围大、附加损耗小、器件微型化、耦合性好、可与其他光纤器件融成一体等特性,而且光纤光栅制作工艺比较成熟,易于形成规模生产,成本低,因此它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其优越性是其他许多器件无法替代的。

FBG是在光纤纤芯内形成的空间相位光栅,通过光栅前向传输的纤芯模式与后向传输的纤芯模式之间发生耦合,而使前向传输的纤芯模式的能量传递给后向传输的纤芯模式,形成对入射波的反射。其反射波长即布拉格波长为λ=2nΛ,其中,Λ为光栅周期,n为纤芯等效折射率。

3.3 光纤Bragg光栅的工作原理

光纤Bragg光栅轴向折射率周期性变化将引起不同光波模式之间的耦合,可以将特定波长的正向传输模的功率部分或者全部转移到反向传输模,从而改变入

射光的光谱。如图3所示,其基本光学特性表现为一个反射式的光学滤波器,只有Bragg波长附近的光能够被反射。从而利用FBG的波长选择性可用作光纤激光器的腔镜,实现模式选择和窄带反馈的单频激光器。

图3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工作原理

3.4 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图

布拉格光纤光栅对光纤中传输的光具有反射作用,它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将某一频段内的光反射回去。当一束宽光谱光经过光纤光栅时,满足光纤光栅布拉格条件的波长将产生反射,其余的波长透过光纤光栅继续传输。如图4所示,是光栅的光谱图。

图4 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图

4 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仿真

4.1 定义波导和光栅

Rsoft CAD Layout软件提供了专门的光纤光栅的画图工具,如图5所示,在实用程序(utility)中,提供了光栅布局(Grating Layout)选项,选定该选项即可完成新建Bragg光纤光栅的工作,定义波导和光栅。

图5 光栅布局

此时默认光纤的包层折射率为1.45,纤芯折射率为1.46,折射率之差(Index Difference)设为0.01,此时恰好满足纤芯折射率(Core Index)=包层折射率(Cladding Index)+折射率之差(Index Differenc),如图6所示:

图6 光纤参数设置

然后点击OK,就可以得到自动排布生成的光纤Bragg光栅,如图7所示:

图7 光纤Bragg光栅

4.2光纤Bragg光栅的折射率分布

查看光纤Bragg光栅的折射率分时,在软件界面的左侧框中点击Display Index Profile快捷键,然后合适选择X、Y、Z的定义区间,本设计取X(-8,8),取Y(-8,8),取Z(0,1000)如图8所示:

图 8 坐标定义域的选取

然后在Display Mode中选择ConturMap(XY),输入Output File Prefix,点击ok,就可以光纤横截面的折射率分布图。如图9所示:右侧色带中不同颜色对应不同的折射率,在第一步新建光纤光栅中已设置了背景折射率是1.4629, 折射率之差为0.01,该光纤光栅中的折射率应在1.4629-1.4729范围内变化。

图9 光纤Bragg光栅在XY面折射率分布

同理,可以查看Bragg光纤光栅在XZ坐标面的折射率分布,可以看出光纤纤芯的折射率发生轴向周期性变化,如图10所示:

图10 光纤Bragg光栅在XZ坐标面的折射率分布

4.3 光纤Bragg光栅的光谱仿真

此光栅选择中心波长为1550nm,根据公式λ=2nΛ,可以求出光纤周期Λ=0.52859,调制度取0.001的透射光谱和反射光谱的仿真如图11所示,在1550nm 处,反射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透射功率最小,而在其他波长处的反射功率确实接近于0。满足布拉格波长的光可以被反射,而其他波长的光几乎全部透过,这也符合Bragg光纤光栅的定义与概念。

图11 透射光谱和反射光谱的仿真

半高宽(FWHM):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又称为半峰宽,是指吸收谱带高度最大处高度为一半时谱带的全宽,也即峰值高度一半时的透射峰宽度。 power spectrum of reflectio表示功率谱的反射。在output中选择spectrum为both,然后选择delay和dispersion中的Yes,最后在grating analysis中的spectral characteristics的选项中选择计算量为FWHM。最后点击ok,得到反射光谱的半峰高的图形和计算量,如图12所示:可以看出在调制度为0.001的情况下反射光谱的半峰宽为0.001116um。

图12 反射光谱的半峰宽

4.4 光栅光谱的分析

重新定义调制度变量Modelta为0.005如图13所示,重复以上步骤,

观察仿真图形和计算结果,如图14所示:

图13 改变变量调制度的值

图14 改变调制度后的透射光谱和反射光谱的仿真

进一步看此时反射光谱的半峰宽的计算值和图形如图15所示:

图15 改变调制度后的反射光谱的半峰宽

由此可见,光栅调制深度不同,将不仅影响光纤Bragg光栅的反射率,还会影响线宽,大小以及峰值波长的位置。当继续增大调制度的值时,得到的仿真图形如图16所示:

图16 继续增大调制度的值时的光谱仿真图

光栅的反射率与折射率调制度成正比,调制度越大则反射率越高,反之,反射率越低;而反射光谱的宽度也随着调制度增大而增大。由此可见,光栅调制深度不同,将不仅影响光纤Bragg光栅的反射率,还会影响线宽,大小以及峰值波长的位置。

根据理论分析:光栅形成的强弱与折射率调制成正比,由于折射率的调制,使光纤中传输的倒模的有效折射率发生了改变,从而使传输的模式发生变化。它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将某一频段内的光反射回去。反射光的光谱宽度一般可以达到1nm以下,也可以有几纳米。当一束宽光谱光经过光纤光栅时,满足光纤光栅布拉格条件的波长将产生反射,其余的波长透过光纤光栅继续传输。但是如果想要清楚的观察光纤光栅的光谱仿真图,应该选择合适的调制度,否则将看到的是很多不规整的线条。

改变波长的大小也可以改变光栅的反射率和折射率。当波长为1000时,如图17所示。

图17 改变变量波长的值

此时可以看到仿真图形和计算结果如图18所示。

图18 透射光谱和反射光谱的仿真

进一步看此时反射光谱的半峰宽的计算值和图形如图19所示:

当改变波长为100时,如图20。

此时可以看到仿真图形和计算结果如图21所示。

进一步看此时反射光谱的半峰宽的计算值和图形如图22所示:

图22 改变波长后的反射光谱的半峰宽

光栅的反射率与折射率波长成正比,波长越大越大则反射率越高,反之,反射率越低;而反射光谱的宽度也随着调制度增大而增大。由此可见,光栅波长长度不同,将不仅影响光纤Bragg光栅的反射率,还会影响线宽,大小以及峰值波

长的位置。

5 心得体会

这次光电子课程设计,使我了解到光纤光栅的具体原理和它的应用范围,让我也了解到现在光电方面的飞跃发展与突破。刚开始的时候对本次使用的软件一头雾水,以前没有接触过,但是在通过网上找资料、查文献又阅读了老师给的指导书后,开始对软件有个了大概的了解,再后来慢慢的照着指导书去练习例子后,我才开始了本次仿真与设计。了解软件以后就需要对本次的研究对象Bragg光纤光栅有个系统的认知了。

任何事情都是从无到有再到熟练、精通的过程,我们以后会遇到更多新的东西,所以遇到新事物新知识,我们不要畏惧,从头开始学起,经过时间和经验的累积让它变为我们本身的技巧与本领。只有自己懂得去总结,才能从中体会到收获。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

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 资料袋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系、部)2013 ~ 2014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名称数字光纤通信指导教师刘丰年职称副教授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题目图像、声音的光纤传输系统 成绩起止日期2014 年05月16 日~2014年05月22 日 目录清单

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班级课程名称:数字光纤通信 设计题目:图像、声音的光纤传输系统 完成期限:自 2014 年 5 月 16日至 2014 年5月22 日共 1 周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数字光纤通信 设计说明书 声音、图像光纤传输系统 起止日期: 2014年 05 月 16 日至 2014年 05 月 22 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4年 05 月 22 日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图像、声音光纤传输系统 一、设计原理 1、GT-RC-II 型光纤通信实验系统简介: (1)、电源模块:提供实验箱各模块电源。 (2)、1310nm光发送模块:实现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在1310nm光发送机中的光传输及自动光功率控制功能(采用电路来实现)。 (3) 1550nm光发送模块:实现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在1550nm光发送机中的光传输及自动光功率控制功能(采用专用芯片来实现)。 (4) 1310nm光接收模块:实现1310nm光纤传输信号的接收,实现接收信号光电转换,滤波及放大,将其恢复为标准的电脉冲数据信号。 (5)1550nm光接收模块:实现1550nm光纤传输信号的接收,实现接收信号光电转换,滤波及放大,将其恢复为标准的电脉冲数据信号。 实验系统主要由光发模块、光收模块、光无源器件和辅助通信模块等组成。光发端机完成将电信号直接调制至光载波上去,采用强度调制(IM);光接收机完成光信号的解调,采用直接检测(DD),属于非相干解调。光载波由半导体光源产生,由半导体光检测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达到传输信号的目的。 2、模拟光纤通信系统的结构 模拟基带直接光强调制(DIM)光纤传输系统由光发射机(光源通常为发光二极管)、光纤线路和光接收机(光检测器)组成,这种系统的方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模拟光纤通信系统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1)光发送机:光发送机是实现电/光转换的光端机。它由光源、驱动器和调

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014

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014

《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指导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理学部光信息教研室 2009年5月

设计一、红外报警器 一、概述 红外报警器是利用在红外波段的光电探测器制 作的一种光电探测系统,它可以代替人看守或监视一定范围的场所,当有人或异物进入时,可发出声、光 或以其它方式进行报警,告诉它的主人出现了意外情况,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常用的红外报警器,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驱 动电 路 红 外 发 射 光 源 红外 探测 器及 偏置 放 大 及 处 理 报 警 电 路发射部分接收部分 图1-1 主动式红外报警器的原理框图图1-1是主动式红外报警器的原理框图。由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辐射被红外探测器接收,红外辐射信号变为电信号,经信号放大和处理电路后送报警电路。这种报警器实际上分成发送和接收两部分,分开放置。当没有人和物进入这两部分之间时,红外辐射没有被阻断,报警器处于一种状态,不报警;当有人或物进入这两部分之间时,红外辐射被阻挡,报警器立即翻转到另一种状态,即可发出报警信号。 报警电路放 大 及 处 理 红外 探测 器及 偏置 图1-2 被动式红外报警器的原理框图

被动式红外报警器的原理框图如图1-2所示,这种报警器实际上只有接收部分,当有人和物进入其监视范围内时,人或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被相应的红外 探测器接收后,经过信号放大和处理,就会发出报警。 因此,在设计和选用红外报警器时,必须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作出合理的选择。这种选择是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答案不是唯一的。 二、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主动式红外报警器,要求: 1、发射部分与接收部分之间距离为1米,当有人或物进入两者之间时,红外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LED闪烁); 2、使用交流市电,但在停电时,报警器应能正常工作,即应有备用电源; 3、设计方案经济、实用、可靠。 三、设计步骤 1、查阅资料,进行调查。 2、复习有关课程内容,如光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基础等。 3、选择红外发光元件及接收元件。 4、设计发射部分电路。 5、设计接收部分电路。 6、在面包板上进行安装调试,应根据电路原理图画出元件布线图,再按图施工。 7、测试关键节点的电压波形,并作记录。 四、设计示例框图 要设计一个主动红外报警器,必须选择合适的红外发射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或光电三极管),主要是使它们的发光波段与接收波段能够相互对应。 首先查阅光电器件手册,经多种因素考虑选择红外发射二极管SE301A,其发光波段在940nm附近,相应的接收器件选择PH302,其光谱响应曲线的峰值也在940nm附近,这样,发射与接收的光波是相对应的。

光电子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仿真 初始条件: 具有光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实践能力;计算机;beamprop软件或Fullwave软件。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学习beamprop或Fullwave软件; 2.掌握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特性; 3.设计并用beamprop或Fullwave软件对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进行仿真; 4.查阅篇参考文献,按要求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正文10-15页,用A4纸打 印。 时间安排: 1.2014年12月15日布置课程设计任务,完成选题; 2.2014年12月16日至2014年12月19日学习beamprop软件,完成资料查阅,复习与选题内容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 3.2014年12月20日至2014年12月25日对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特性进行设计仿真工作,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撰写; 4. 2014年12月26日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进行课程设计验收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 Abract . (Ⅱ) 1绪论 (1) 2 RSOFT软件 (2) 3.1光纤Bragg光栅的发现与发展 (4) 3.2 光纤Bragg光栅的特点 (4) 3.3 光纤Bragg光栅的工作原理 (4) 3.4 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图 (5) 4 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仿真 (6) 4.1 定义波导和光栅 (6) 4.2光纤Bragg光栅的折射率分布 (7) 4.3 光纤Bragg光栅的光谱仿真 (9) 4.4 光栅光谱的分析 (10) 5 心得体会 (16) 参考文献 (16)

脱重塔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脱重塔的结构设计Structural Design of De-heavy Tower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徐舒 2013 年5月

目录 1 绪论 (1) 2 塔的结构设计 (3) 2.1 塔板 (3) 2.2 降液装置结构型式 (3) 2.3 受液盘 (3) 2.4 人孔 (2) 2.5裙座 (3) 2.6 吊柱 (2) 2.7法兰及封头的设计 (3) 3 机械设计 (3) 3.1 塔器强度计算 (3) 3.2 塔器质量计算 (6) 3.3 塔器自身基本自振周期计算 (7) 3.4 地震载荷和地震弯矩计算 (9) 3.5 风载荷和风弯矩计算 (11) 3.6 各计算截面的最大弯矩 (13) 3.7 圆筒应力校核 (13) 3.8 裙座壳轴向应力校核 (16) 3.9 基础环厚度计算 (17) 3.10 地脚螺栓计算 (19) 3.11 裙座和壳体的连接焊缝验算(对接焊缝) (22) 3.12 塔设备挠度计算 (22) 3.13 开孔接管及补强设计 (23) 4 技术要求 (31) 结论 (33) 致谢 (34) 参考文献 (35)

附表清单: 表1 分段塔器各段质量 (8) 表 2 风载荷计算 (9) 表3塔器各段弯矩计算 (11) 表4 I-I截面处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 (15) 表5 接管外径与最小壁厚 (23) 表6 其他无须另行补强的开孔接管尺寸 (31)

1 绪论 塔设备是化工、石油化工和炼油等生产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它可使气(汽)液或液液两相之间进行紧密接触,达到相际传质和传热的目的。可在塔设备中完成的常见的单元操作有:精馏、吸收、解吸和萃取等。此外,工业气体的冷却与回收、气体的湿法净制和干燥,以及兼有气液两项传质和传热的增湿、减湿等。 在化工厂、石油化工厂、炼油厂等中,塔设备的性能对于整个装置的产品产量、质量、生产能力和消耗定额,以及三废处理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都有重大的影响。据有关资料报道,塔设备的投资费用占整个工艺设备投资用的较大比例;它所耗用的刚才重量在各类工艺设备中也属最多。因此,塔设备的设计和研究,受到化工、炼油等行业的极大重视。 塔设备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形式繁多的结构,以满足各方面的特殊需求。为了便与研究和比较,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塔设备进行分类。例如:按操作压力分为加压塔、常压塔和减压塔;按单元操作分为精馏塔、吸收塔、解吸塔、萃取塔、反应塔和干燥塔;按形成相际接触界面的方式分为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塔和流动过程中形成的相界面的塔;也有按塔釜形式分类的。但长期以来,最常用的分类是按塔的内件结构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还有几种装有机械运动构件的塔。 随着塔设备技术的发展,各行业国家还陆续制订了多种气液接触元件及有关塔盘制造、安装、验收的标准规范和技术条件等,以保证塔设备运行的质量和缩短其制造、安装周期,进而减少设备的投资费用。当然盲目的套用标准或是忽视标准等修订工作,也会对技术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目前,我国常用的板式塔型仍为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和舌形塔等,填料种类除拉西环、鲍尔环外,阶梯环以及波纹填料、金属丝网填料等规整填料也常采用。近年来,参考国外塔设备技术的发展动向,加强了对筛板塔的科研工作,提出了斜孔塔和浮动喷射塔等新塔型。对多降液管塔盘、导向筛网孔塔盘等,也都做了较多的研究,并推广应用于生产。其他如大孔径筛板、双孔径筛板、穿流式可调开孔率筛板、浮阀-筛板复合塔盘等多种塔型的试验工作也在进行,有些已取得一定的成果或用于生产。 随着我国国名经济快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发展的加速,对压力容器的设计需求增加,要求也不断提高。于是大部分的设计工作者也走出办公室,走入化工设备制造厂,进入施工安装现场监察、学习。 设计过程是多种有机结合大的媒介。换言之,把物质资源转变为一种新的产品或是形成一种有效的服务能力要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的有机结合,如科研成果,技术发明,材料,人力和资金等。 该说明书的设计包括计算塔设备的结构参数,并对设备进行强度的计算及稳定性的校核,以及开孔补强设计等。在给定设计参数的前提下,按设计的一般步

毕业设计插图

太原市ZQ大厦办公楼Taiyuan ZQ office building

摘要 本设计为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设计进行了建筑和结构两方面的设计。其中结构设计是重点。 由于是高层建筑,所以除了竖向荷载外还应考虑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内力。设计过程中注意要满足各规范的规定要求。 关键字:高层办公楼;框架结构;地震作用

ABSTRACT The design is about a 10-story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ert frame structure office building. It is composed of architecture designing and structural designing. The focal point is the structural designing. The building is a high-level building, so we must consider the action that come from earthquake load beside the vertical load. During the designing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escription of the building codes. Key words: high-level office building; frame structure; earthquake load

目录 第1章建筑设计 (1) 1.1建筑设计概论 (1) 1.2办公楼设计 (1) 1.2.1建筑功能房间 (1) 1.2.2建筑门窗选用表 (1) 1.2.3工程做法 (2) 第2章结构设计说明 (5) 2.1 结构方案及布置 (5) 2.2 构件截面初定 (5) 2.2.1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5) 2.2.2梁截面尺寸的确定 (5) 2.2.3楼板厚度 (5) 2.3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6) 2.3.1 基本假定 (6) 2.3.2 计算简图 (6) 2.4 重力荷载计算 (6) 2.4.1 屋面荷载 (6) 2.4.2楼面恒荷载 (6) 2.4.3楼面活荷载 (7) 2.4.4墙 (7) 2.4.5梁、柱自重 (8) 2.4.6 设备重量 (8) 第3章荷载作用效应计算 (9) 3.1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9) 3.1.1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0) (13) 3.1.2 框架的等效剪切刚度C F 3.1.3 主体结构刚度特征值及周期计算 (15) 3.1.4横向地震作用计算 (15) 3.2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9) 在各框架柱间的分配 (19) 3.3.1框架地震剪力V f 3.3.2框架梁柱节点弯矩分配 (19) 3.3.3 框架柱轴力与框架梁剪力 (19) 3.3 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25) 3.4.1框架竖向荷载计算 (25) 3.4.2竖向荷载下框架内力计算 (28) 第4章荷载效应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结构抗震等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框架梁弯矩和剪力设计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框架柱内力设计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摘要:经由过程制作小车可以加大深度对单片机控制的谙练程度,同时开端学习项目研发的过程。小车按照给定的线路行走,有定时,显示运行时间,计时,粗测行走距离等功能。 一、设计要求 (1)自己主动寻迹小车起头处于设置标准样式下,经由过程按键设置运行时间,完成设置时间后,按下起头键小车开始工作,同时显示当前运行的时间。 (2)小车按指定线路运行,自己主动区别直线轨道和弯路轨道,在指定弯路处拐弯,使成为事实灵活进步、转弯儿等功能。 (3)小车行走在预设的时间后,自己主动遏制,数码管显示行走的时间,3秒后显示行走距离。 (4)半途可以按右键强力压制遏制,提早结束,显示行走运间,距离。 二、小车循迹的道理 这搭的循迹是指小车在白色地板上循黑线行走,通常采纳的方法是红外探测法。 红外探测法,即哄骗红外线在差别颜色的物体外貌具备差别的反射性质的独特的地方,在小车行驶过程当中不停地向地面发射红外光,当红外光遇到白色纸质地板时发生漫反射,反射光被装在小车上的接收管接收;如果遇到黑线则红外光被接收,小车上的接收管接收不到红外光。单片机就是不是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光为依据来确定黑线的位置和小车的行走线路。红外探测器探测距离有限,一般最大不应跨越3cm。 三、方案论证: 根据设计要求,本系统主要由控制器板块、电源板块、寻迹传感器板块、直流电机及其驱动板块、电压比力板块等板块构成。 为较好的使成为事实各板块的功能,我别离设计了几种方案并别离进行了论证。 3.1车体设计 方案1:采办皮球电动车。采办的皮球电动车具备组装完备的车架车轮、电机及其驱动电路。但是一般的说来,皮球电动车具备如次错误谬误:首先,这种皮球电动车由于装配紧凑密切,使得各类所需传感器的安装十分不方便。其次,这种电动车一般都是前轮转向后轮驱动,不能适应该标题需要别人解答的题目的方格地图,不能方便迅速的使成为事实原地保持坐标转90度甚至180度的弯角。再次,皮球电动车的电机多为皮球直流电机,力矩小,空载转速快,负载性能差,不容易调速。并且这种电动车一般都价格价不低。因此我放弃了此方案。方案2:自己制作电动车。经过反复思量论证,我制定了左右两轮别离驱动,前万向轮转向的方案。即左右轮别离用两个转速和力矩基真不异的直流电机进行驱动,车体首部装1个万向轮。由此可以轻松的使成为事实小车坐标不变的90度转弯儿。 在安装时我包管两个驱动电机同轴。当小车进步时,左右两驱动轮与前万向轮形成为了三点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小车在进步时比力平顺,可以制止呈现后轮过低而使左右两驱动轮驱动力不敷的情况。为了防止小车重心的偏移,前万向轮起支撑作用。 对于车架材料的选择,我选择了铝合金。用有铝合金做的车架比分子化合物塑料车架越发牢固,比铁制小车更轻便,美不雅。 3.2控制器板块 方案:采用stc宏晶公司的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stc89c5是1个低功耗,高可靠性,超低价,无法解密,高性能的8位单片机,片里面含有32k空间的可反复擦写100,000次的Flash只读储存器,3二个IO口,且stc系列的单片机可以在线编程、调试,方便地使成为

光电子学与光子学讲义-作业答案(第1、2章)13版.doc

第一章 1.10 Refractive index (a) Consider light of free-space wavelength 1300 nm traveling in pure silica medium. Calculate the phase velocity and group velocity of light in this medium. Is the group velocity ever greater than the phase velocity? (b) What is the Brewster angle(the polarization angle qp) and the critical angle(qc) for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when the light wave traveling in this silica medium is incident on a silica/air interface. What happens at the polarization angle? (c) What is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and reflectance at normal incidence when the light beam traveling in the silica medium is incident on a silica/air interface? (d) What is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and reflectance at normal incidence when a light beam traveling in air is incident on an air/silica interface? How do these compare with part (c) and what is your conclusion? 1.18 Reflection at glass-glass and air-glass interface A ray of light that is traveling in a glass medium of refractive index n1=1.460 becomes incident on a less dense glassmedium of refractive index n2=1.430. Suppose that the free space wavelength of the light ray is 850 nm. (a) What should the minimum incidence angle for TIR be? (b) What is the phase change in the reflected wave when the angle of incidence qi =85 ° and when qi =90° ? (c) What is the penetration depth of the evanescent wave into medium 2 when qi =85 ° and when qi =90° ? (d) What is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and reflection at normal incidence (qi =0 ° )when the light beam traveling in the glass medium (n=1.460) is incident on a glass-air interface? (e) What is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and reflectance at normal incidence when a light beam traveling in air is incident on an air/-glass interface (n=1.460)? How do these compare with part (d) and what is your conclusion? 1.20 TIR and polarization at water-air interface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院(系):通信工程系 班级:通信10-1班 姓名: 学号: 1 课程设计要求

产生两路模拟语音信号,经过pcm编码、时分复用、DPSK调制经过同一个信道单向传输到对应的接收端。常用的三个模块;simulink、通信模块、信号处理模块。 2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原理说明 通常,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相应的把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又因数字通信系统拥有如下特点:⑴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⑵保密性能好。⑶便于组成现代化数字通信网,便于实现多媒体通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实现数字通信,首先必须使发送端发出的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这个过程称为“模数转换”。模拟信号数字化最基本的方法有三个过程,第一步是“抽样”,就是对连续的模拟信号进行离散化处理,可以以相等的时间间隔来抽取模拟信号的样值,也可以不等间隔抽取。第二步是“量化”,将模拟信号样值变换到最接近的数字值。因抽样后的样值在时间上虽是离散的,但在幅度上仍是连续的,量化过程就是把幅度上连续的抽样也变为离散的。第三步是“编码”,就是把量化后的样值信号用一组二进制数字代码来表示,最终完成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数字信号送入数字网进行传输。在传输数字信号时候,为了提高传输质量,提高传输的可靠性,通常要进行调制,调制的方式有多种,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差分二进制相移键控2DPSK 等等。为了提高传输是新到的利用率,在调制之前,可将多路信号进行复用,包括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等等,通常数字通信系统中常用的的是时分复用。在接收端则是一个还原过程,把接收到得信号进行解调制,解复用申城多路数字信号。再把每一路数字信号解码变为模拟信号,即“数模转换”,从而再现原始信号。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如图所示。 3 PCM基本原理

(完整版)常压塔毕业设计

摘要 常压塔是石油加工中重要的流程之一,这次的设计主要就是对125万吨年处理量的原油常压塔进行设计,其中包括塔板的设计。 常压塔的设计主要是依据所给的原油实沸点蒸馏数据及产品的恩氏蒸馏数据,计算产品的相关物性数据从而确定切割方案、计算产品收率。参考同类装置确定塔板数,进料及侧线抽出位置,再假设各主要部位的操作温度及操作压力,进行全塔热平衡计算。采取塔顶二级冷凝冷却和两个中段回流,塔顶取热、第一中段回流取热、第二中段回流取热的比依次为5:2:3。经过校核各主要部位温度都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塔板型式选用F型重阀浮阀塔板,依据常压塔内最大气、液相负荷算得塔板外径为3.0m,板间距为0.45m。这部分最主要的是核算塔板流体力学性能及操作性能,使塔板在适宜的操作范围内操作。 本次设计的结果表明,参数的校核结果与假设值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其余均在经验值范围内,因此可以确定,该蒸馏塔的设计是符合要求的。 关键词:常压塔,浮阀塔板,流体力学。

Abstract Atmospheric distillation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is one of important processes .A atmosperic distillation column ,which is able to treat crucd oil 125Mt a year ,is designed mainly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plate. The design of atmosperic distillation column is based on the datum of true point distillation of the oil and of Engler distilltion of the products. The calculation of products phsical property parameters and the cut conceptual and products yields are also dased on the datum. The tray number ,the feed tray and the side stream withdrawal tray are determined by referring to the same king unit .The following work is to assume the operating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f all the imporant points of the column and to make the energy balance calculation for the whole column. To take the top two cooling and condensing , the two back to the middle and the top the range of allowable error. A type of Fvalve tary is be chosen .Atmospheric tower based on the most gas, liquid external diameter of the load tray can be 3.0m, plate spacing of 0.45m. In this section , The most important work is to calculate the a proper area . The desig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ults of parameter calibration values and assumptions of the error are in the allowable range, and the remaining values are in the range of experience, so it can be identified that the distillation column designed meets the requirements. Key word :Atmospheric distillating column ,valve tray ,-1—COOH)。 低分子量的环烷酸是环戊烷衍生物,较高分子量的环烷酸是二环、三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名称:光纤中光孤子传输特性 专业:08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成员姓名:张XX、胡X、 成员学号: 指导老师:李X

光纤中光孤子传输特性 光孤子理论的出现,对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因为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一直朝着两个方向的努力:一是大容量的传输,二是延长中继距离。光孤子传输不变形的特点决定了他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前景。普通的光纤通信必须每隔几十千米设立一个中继站,经对信号的脉冲整形放大误码检查后再发射出去,而用光孤子通信则可不设中继站,只要对光纤损耗进行增益补偿,即可把光信号无畸变的传输到很远的地方。 光孤子形成的机理 光孤子是光纤中两种最基本的物理现象,即群速度色散和SPM 共同的作用形成的。光纤中的强度引起的折射率非线性SPM效应(光学柯尔效应),在反常区导致的光脉冲压缩可以抵消GVD效应形成的光脉冲展宽,从而保持光脉冲传输过程中的形状不变。光孤子的形成机理是光纤中群速度色散和自相位调制效应在反常区的精确平衡。二而光纤耗损造成的脉冲能量的损失,则用每一段传输距离后的光放大器来补偿,保持其非线性效应作用的存在。 光孤子传输 1.系统的构成 将光孤子作为信息的载波可实现光孤子通信,其传输系统如下图: 图 光纤孤子传输系统的基本构成 该系统由5个基本功能组成: 1.光孤子发送终端(TX ) 2.光孤子接受终端(RX ) 3.光孤子传输光纤(STF ) 4.光孤子能量补偿放大器(OA,OA1-OAn) 5.光孤子传输控制装置(TCS) 图中SS为光孤子源,MOD为光调制器,TS为测试设备。 系统中的TX由超短脉冲半导体或掺饵光纤激光器,光调制器,信息源和光纤功率放大器构成,用于产生光孤子脉冲信号;RX由宽带光接收机或频谱分析仪,误码仪与条纹相机构成,用于测试系统的传输特性或通信能力;STF由普通单模光纤或色散位移光纤DSF构成,OA1--OAn由EDFA或SOA组成,TCS由导频滤波器,强度或相位调制器,非线性元件和色散补偿光纤等组成,设置在沿传输系统不同的区域,用于克服或降低由放大器放大带来的放大自 ss mod OA OA1 STF OA2 STF STF TCS OAn STF TS TX RX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图文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彩灯控制电路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目录 一、摘要 (3 二、数字部分(彩灯控制电路设计 (4 2.1 设计任务与要求 (4 2.2 电路原理及框图阐述 (4 2.3 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5 2.4性能测试与分析 (7 三、模拟部分(稳压电源 (8 3.1 设计任务与要求 (8 3.2 硬件原理及单元电路分析 (8 3.3 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9 3.4 软硬件调试 (10

3.5性能测试与分析 (12 四、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3 五、参考文献 (14 摘要 本文从研究单元电路出发,结合要求设计出使用简单易行的彩灯电路,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础,突出电子设计的实用性。其中以NE555和CD4017为基础,用发光二级管来显示,做成不同的图案,以达到 绚丽的效果,它在晚会和灯光布置也可以收到很好的妙用。具有较广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NE555,CD4017,发光二级管 二、数字部分(彩灯控制电路设计 2.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 设计一个电路,利用不同颜色的二极管实现彩灯功能 2. 电路接通电源后可以实现自动闪烁的功能 2.2 电路原理及框图阐述 电路主要有NE555和CD4017构成,另外需要用到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 2.2.1 NE555主要构成时钟信号电路,其特点是: 1.只需简单的电阻器、电容器,即可完成特定的振荡延时作用。其延时范围极广,可由几微秒至几小时之久。

2.它的操作电源范围极大,可与TTL,CMOS等逻辑电路配合,也就是它的输出电平及输入触发电平,均能与这些系列逻辑电路的高、低电平匹配。 3.其输出端的供给电流大,可直接推动多种自动控制的负载。 4.它的计时精确度高、温度稳定度佳,且价格便宜。 2.2.2 十进制计数/分频器CD4017,其内部由计数器及译码器两部分组成,由译码输出实现对脉冲信号的分配,整个输出时序就是O0、O1、O2、…、O9依次出现与时钟同步的高电平,宽度等于时钟周期。CD4017有10个输出端(O0~O9和1个进位输出端~O5-9。每输入10个计数脉冲,~O5-9就可得到1个进位正脉冲,该进位输出信号可作为下一级的时钟信号。 CD4017有3个输入(MR、CP0和~CP1,MR为清零端,当在MR 端上加高电平或正脉冲时其输出O0为高电平,其余输出端(O1~ O9均为低电平。CP0和~CPl是2个时钟输入端,若要用上升沿来计数,则信号由CP0端输入;若要用下降沿来计数,则信号由~CPl 端输入。由此可见,当CD4017有连续脉冲输入时,其对应的输出端依次变为高电平状态,故可直接用作顺序脉冲发生器。

光子学与光电子学 原荣邱琪 习题题解

《光子学与光电子学》 习题及题解 原荣 邱琪 编著 第1章 概述和理论基础 1-10 计算每个脉冲包含的光载波数 考虑工作在1 550 nm 波长的10 Gb/s RZ 数字系统,计算每个脉冲有多少个光载波振荡? 解:已知λ = 1.550 μm ,所以光频是Hz 101.93514×==λc f ,光波的周期是 1T f ==5.168×10?15 s 。 已知数字速率是10 Gb/s RZ 码,所以脉冲宽度是T = 1/(10×109) = 10?10 s ,所以在该脉冲宽度内的光周期数是 19349015.168/101510ele =×==??T T N 1-11 计算LD 光的相干长度和相干时间 单纵模LD 的发射波长是1550 nm ,频谱宽度是0.02 nm ,计算它发射光的相干时间和相干长度。 解:由题可知,λ = 1550×10?9 m ,Δλ = 0.02 × 10?9 m ,从式(3.1.18)可知 ()()Hz 102.5100155/1031020.0/929 892×=××××=Δ=Δ??λλc v 于是,相干时间是 019104)102.5/(1/1?×=×=Δ≈Δv t s 或者 0.4 ns 相干长度是 12.010*******c =×××=Δ=?t c l m 或者 12 cm 与LED 相比(见例1.3.4),LD 的相干长度是LED 的6.3×103倍。

第2章 光波在光纤波导中的传输 2-14 平面电介质波导中的模数 平面电介质波导宽为100 μm ,,490.11=n 084.12=n ,使用式(2.2.6)估算波长为1.55 μm 的自由空间光入射进该波导时,它能够支持的模数。并把你的估算与下面的取整公式进行比较 1π2Int +?? ????=V M 解:全反射的相位变化不能够大于π,所以φ /π 小于1。对于多模波导,φ>>V ,式(2.2.6) ()π2π2V V m ≈?≤φ。利用已知的参数和式(2.2.7),可以计算V 值如下: ()()21.3648.149.1105.11050π2π212 266212221=?×××=?=??n n a V λ 此时()06.23π/21.362π2=×=≤V m ,把0=m 模算上,就有24个模。利用取整公式可以算出该波导能够支持的模数()()23136.212Int 1π2Int =+×=+=V M 。 该题和例2.2.1比较,因为074.12=n 变为084.12=n ,波长由1.0 μm 变为1.5 μm ,所以波导能够支持的模数也减少了。 2-15 计算保证只有一个TE 模工作的AlGaAs 对称平板波导的最大中心厚度 已知自由空间波长λ = 0.85 μm , 计算保证只有一个TE 模工作的AlGaAs 对称平板波导的最大中心厚度。波导参数为n 1 = 3.6,n 2 = 3.55。 解:由式(2.2.9)可得到最大平板厚度为 μm 711.055.36.3258.02222221c =?=?=n n d λ 2-16 数值孔径计算 接收机PIN 光电二极管的光敏面是2 mm ,使用1cm 的透镜聚焦,透镜和PIN 管之间为空气,计算接收机的数值孔径。 解:因为n 0 = 1,光敏面d = 1 mm ,透镜焦距f = 10 mm ,d /2f <<1, 所以sin α≈ tan αmax max ,由式(2.3.5)可得到 NA = sin αmax ≈ tan αmax = d /2f = 0.05 对应的最大接收角αmax 为2.87o (见图2.2.6),总接收角为2αmax = 5.74o 。 2-17 平板波导的数值孔径和接收角计算 有一个对称的AlGaAs 平板波导,已知中心介质n 1 = 3.6,与其相邻的介质n 2 = n 3 =3.55,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题目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题目 (模电、数电部分) 一、锯齿波发生器 二、语音放大电路 三、可编程放大器 四、数字频率计 五、可调电源 六、汽车尾灯控制电路 2011.09

一、设计一高线性度的锯齿波发生器 要求: (1)利用555定时器和结型场效应管构成的恒流源设计一高线性度的锯齿波发生器;参考电路如图所示; (2)在EWB中对该电路进行仿真; (3)焊接电路并进行调试;调试过程中思考: a、电路中两个三极管的作用是什么?其工作状态是怎么样的? b、R3阻值的大小会对锯齿波的线性度产生什么影响? c、输出锯齿波的幅值围多大? d、调节电路中的可调电阻对波形有什么影响? e、LM324的作用是什么? (4)参考电路图中采用的是结型场效应管设计的,若采用N沟道增强型VMOS管和555定时器来设计一高线性度的锯齿波发生器,该如何设计? LM324 图2 高线性度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

二、语音放大电路的设计 通常语音信号非常微弱,需要经过放大、滤波、功率放大后驱动扬声器。 要求: (1) 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M324和集成功放LM386N-4设计一个语音放大电路;假设语 音信号的为一正弦波信号,峰峰值为5mV ,频率围为100Hz~1KHz ,电路总体原理图如下所示; 具体设计方案可以参照以下电路: 图4 语音放大电路 (2) 仔细分析以上电路,弄清电路构成,指出前置放大器的增益为多少dB?通带滤波器 的增益为多少dB? (3) 参照以上电路,焊接电路并进行调试。 a 、 将输入信号的峰峰值固定在5mV ,分别在频率为100Hz 和1KHz 的条件下测试前置

放大的输出和通带滤波器的输出电压值,计算其增益,将计算结果同上面分析的 理论值进行比较。 b、能过改变10K殴的可调电阻,得到不同的输出,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测试集 成功放LM386在如图接法时的增益; c、将与LM386的工作电源引脚即6引脚相连的10uF电容断开,观察对波形的影响, 其作用是什么? d、扬声器前面1000uF电容的作用是什么? 注意: 1片LM324芯片有含有四个运放;集成功放采用LM386N-4;

精馏塔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概论 1.1塔设备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 塔设备是化工、石油化工和炼油等生产中最重要的的设备之一。它可使气(或汽)液或液液两相之间进行紧密接触,达到相际传质及传热的目的。可在塔设备中完成的常见的单元操作有:精馏、吸收、解吸和萃取等。此外,工业气体的冷却与回收、气体的湿法净制和干燥,以及兼有气液两相传质和传热的增湿、减湿等。 在化工厂、石油化工厂、炼油厂等中,塔设备的性能对于整个装置的产品产量、质量、生产能力和消耗定额,以及三废处理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都有重大的影响。据有关资料报道,塔设备的投资费用占整个工艺设备投资费用的较大比例;它所耗用的钢材重量在各类工艺设备中也属较多。因此,塔设备的设计和研究,受到化工、炼油等行业的极大重视。 1.2塔设备的分类及一般构造 塔设备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型式繁多的结构,以满足各方面的特殊需要。为了便于研究和比较,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塔设备进行分类。例如:按操作压力分为加压塔、常压塔和减压塔;按单元操作分为精馏塔、吸收塔、解吸塔、萃取塔、反应塔和干燥塔;按形成相际接触界面的方式分为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塔和流动过程中形成相界面的塔;也有按塔釜型式分类的。但是长期以来,最常用的分类是按塔的内件结构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还有几种装有机械运动构件的塔。 在板式塔中,塔内装有一定数量的塔盘,气体以鼓泡或喷射的形式穿过塔盘上的液层使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质。两相的组分浓度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 在填料塔中,塔内装填一定段数和一定高度的填料层,液体沿填料表面呈膜状向下流动,作为连续相的气体自下而上流动,与液体逆流传质。两相的组分浓度沿塔高呈连续变化。 人们又按板式塔的塔盘结构和填料塔所用的填料,细分为多种塔型。

室内设计效果图毕业设计

室内设计效果图毕业设 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 3DMAX 室内设计 系别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答辩日期 第1章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效果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次毕业设计的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制作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3DMAX2010 错误!未定义书签。 vray sp4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快捷键、摄像机和建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经常用到的快捷键错误!未定义书签。 摄像机的设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CAD的导入和墙壁的创建错误!未定义书签。 导入CAD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墙壁的创建错误!未定义书签。 家具、窗外布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并外部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测试期渲染设置·············································································································错误!未定义书签。测试期渲染参数设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章灯光和材质的设置·········································································································错误!未定义书签。灯光的设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太阳光错误!未定义书签。 天光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标灯光错误!未定义书签。 补光错误!未定义书签。 材质的设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出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关于光子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