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电子课程设计

光电子课程设计

光电子课程设计
光电子课程设计

1.波束传播法介绍

波束传播法是常用的设计和模拟波导传输特性的方法。波束传播法求解时需要两个基本

的已知条件,即波导结构的折射率分布和波导输入端的输入光波的场分布(,,)n x y z 和

(,,)u x y z 。用该算法对确定的波导传输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时还需要已知以下输入变量:

(1)计算区域{min max (,)}x x x ∈{min max (,)}y y y ∈,和{min max (,)}z z z ∈

(2)横向栅格尺寸Δx 和Δy ;

(3)纵向步进Δz 。

在标量近似的情况下,波导中的光波可用表征单色光波的亥姆霍兹方程表示:

()2222

222,,0k x y z x y z θ

θθθ???+++=??? (1) 这里标量电场被表示为(),,,(,,)twt E x y z t x y z e θ-=式 (1)中0(,,)(,,)k x y z k n x y z =表示

空间相关的波数,其中02/k πλ=表示自由空间的波数,(),,n x y z 表示波导的折射率分布。

除了标量假设外,式 (10 )是精确的。在通常的波导传输中,光场φ沿波导光轴传输时

变化最快的变量是相位。设光是沿波导的Z 轴传输,为了便于分析迅速变化的相位变量,通

过下式引入一个所谓的慢变化场u ,

_

(,,)(,,)t kz x y z u x y z e θ= (2) 式中k 是表征场φ中的平均相位变化的一个常数,它被称为参考波数。利用参考波数可以由

__

0k k n =表征出参考折射率n ,其中0k 表示真空中的波数。把式 (2)代入亥姆霍兹方程 ( 1)

可以得到表征慢变化场u 的方程:

2

222__2222220u u u u i k k k u z z x y ??????++++-= ??????? (3) 上式除了用慢变场用u 表示外,其意义完全等效于精确的亥姆霍兹方程。设场u 随z 的变化非

常慢,以致式 (3)中的第一项相对于第二项而言可以忽略。在此假设情况下式 (3)可以简化

222_22_222u i u u k k u z x y k ??????? ?=++- ? ????????

(4) 这是光束传播法应用于三维(3D)波导的最基本的传输方程。对于二维(2D)波导,只要忽略式

(4)中的y 变量即可。给定输入场(0,0,0)u ,即可根据式 (4)求出光波在波导z >0中的演变。

式 (4)是一个差分方程。利用有限差分技术,垂直于波导传输方向z 的任意一个离散的

横截面xy 上的任一个离散的点处的场都可以得到准确的表示。给定一个z 平面上的场分布就

可以通过数值迭代的方法求出沿传播方向的下一个z 平面上的场分布。为了简化分析过程,

下面用二维标量场进行数值分析,三维场只需增加一个变量即可。

设n i u 表示第n 个纵向平面上的第i 个横向栅格点处的场分布,并且纵向平面之间的间隔

和横向栅格点之间的间隔分别为Δz 和Δx 。根据Grank-Nicholson 方法,在波导纵向已知的第

n 个平面和未知的第n+1个平面之间的中央平面上式 (4)可表示为

()112_22,1_2222n n

n n l l l l i n u u u u i k x z k z x k σ+++????-+=+- ? ??????? (5)

上式中2σ表示标准二阶差分因子2

11(2)l l l l u u u u σ+-=+-,12/2n n z z z +=+?。通过(5)

从而可求解出波导传输方向任意位置处的场分布。

2.Rsoft CAD 软件介绍

BPM 计算方法也有多种形式,其中有限差分波束传播法(FD-BPM )得到了最广泛的

应用,FD ——BPM 可以实现很准确的设计计算,同时可以允许较大的计算步进(step )。由

Hadley 发明的透明边界条件方法和基于Pade 近似算符的大角度计算方法使得FD-BPM 的功

能更加强大。我们使用的软件主要基于这种方法。

BPM 在Rsoft CAD Layout 环境中运行,正如大家所看到的这一环境下可以运行多个

组件,我们使用的只是BPM 。为了很好地使用该软件大家需要阅读Rsoft CAD Layout 和

BeamPROP 的使用手册。

2.1 Rsoft CAD Layout 介绍

图1 Rsoft CAD 软件界面

界面如图1所示,界面中有菜单和快捷工具栏,所有的操作都通过菜单和工具栏来完成。

设计开始我们需首先创建一个文件,在文件界面中可以绘制波导。波导主要有2D 和3D 两

类,2D 波导相当于只有两维坐标的约束,在Y 方向无限延伸。3D 波导又分为4种:光纤

(fiber ),通道channel ,扩散diffused ,脊波导rib ,多层波导multilayer 。

波导的宽度和高度也可以随着Z 坐标变化,这样波导看上去就是锥形了,即起点和终

点的宽度(或高度)不一样。本软件把这种情形称为Taper ,相应有Width Taper ,Height Taper 。

如果使用了这两个Taper ,波导的起点和终点的宽度(或高度)必须人为设置成不一样,设

置项为starting vertex 和ending vertex 。(在选定的波导上点击鼠标右键)当然Z 坐标的变化

也可以采用Taper ,这时起点和终点的Z 坐标不一样,波导看上去可能就弯曲了,这一项称

为Position Taper 。另外,折射率随Z 坐标也可以变化,称为Index Taper ,设置相似。需要

说明的是,Height Taper 和Index Taper 在CAD Layout

中不能直接看出,通过显示折射率图

形可以观察Index Taper。

2.2 BeamPROP介绍

BeamPROP工作在CADLayout界面中,采用BPM计算方法,前面已经介绍了BPM计算方法。这里介绍几个方面的内容: 路径(Pathway)、监视器(monitor)、输入场(launch field)、仿真(simulation) 。在左边工具条上可以找到相应的按钮。

Pathway是设计者需要观察光波传输情况的一条路径,Pathway的定义不改变波导的结构。通常一条路径应该包括广场输入部分的波导,你希望对光场进行观察的位置的波形,可以定义多条路径,软件自动编号。

监视器(monitor)与Pathway相联系,观察指定Pathway中(或输出端)的光场,就相当于实验中的示波器,可以定义多个monitor,软件自动编号,输入场(launch field)是仿真时必不可少的,是计算的初始条件。

2.3 新建

设置wavelength 1.55/1.30, 单位微米。Index difference,折射率之差,芯层折射率=background+ Index difference.

Fiber 圆;channel 方的。

2.4画图

位置设置方法。在波导点击右键可以查看属性。

1)坐标设置,起点starting vertex, ending vertex.

2)定义变量symbols.---new symbols---name变量名,expression值----accept。可控性好。

3)形状设置

属性也的,2部分

4)折射率设置index taper.纵向折射率

5)index profile横向折射率。

3定义输入场launch field,路径pathway,定义观察窗minitor.

6)parameter scan 参数扫描。

1.普通介质平板光波导

2.表面等离子体平板波导

主要内容

光纤是一种很常见的介质光波导,其截面为圆形,但在集成光学中,人们更感兴趣的是在芯片上集成平面光波导

分析平板波导有两种基本理论:

1.几何光学理论

2.电磁场理论

平板波导由三层介质组成,中间层介质折射率最大,称为导波层。上下两层折射率较低,分别称为覆盖层和衬底层。

当衬底层和覆盖层材料折射率相等时,称其为对称平板波导。

覆盖层折射率n2 导波层折射率n1 衬底层折射率n0 导波层厚度为H

光线在上下界面上均发生全反射,假设y方向均匀,则光线的波矢在x z方向上有相应的分量(平板波导可不考虑y方向)

1.几何光学理论

当满足全反射条件时,光线会在导波层上下介质界面处发生全反射,并沿Z轴传输。

波矢量之间的关系:

如果相干相长,即满足谐振条件,则此入射角对应的光线(模式)可以被导波所接受

那么具体的特征方程可表示为:

2.电磁理论

亥姆赫兹方程:

由于亥姆赫兹方程和薛定谔方程具有相同的形式,先回顾一维对称有限深势阱中电子的波函数:

类似的,亥姆赫兹方程组的试探解可以写为:

以上是以电磁理论为基础,讨论了一般情况下的平板波导,并且推出了其特征方程.

但在很多情况下,系统使用的是对称平板波导,即涂覆层和衬底层的折射率相等,使用的是相同的材料

由于结构上的对称性,决定了试探解TM波光场也是对称的。即:导波层外e指数衰减,在导波层内是驻波场。这个驻波场不是奇对称就是偶对称(一维有限对称深势阱的试探解类似)

对于奇对称的情况:

surfaceplasmonpolariton

表面等离子体是传播于介质与金属(银)界面上的电磁激发,在垂直于界面的方向上呈指数衰减。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在外界电磁场的作用下相对于金属中的正离子发生相对位移,带来电子密度的重新分布,从而在金属表面的两边产生电场

Hy是SPP的本征模式. 然而, Ey并不存在于表面等离子波中. 所以只用讨论Hy模式

如图所示,Hy Ex k 三者满足右手定则,Ex的正负半轴激起金属中自由电子的震荡。

Why free electrons will oscillate with the light wave excitation?

已知,金属的相对介电常数为复数。在光波段,实部是个较大的负数,虚部是较小的正数。根据物理图像,在x方向上的波矢主要表示的是损耗,所以是一个虚数。而沿表面等离子波传播方向上的波矢是个复数,实部表示随着光波的传播,位相的改变,而其虚部同样表示传输损耗。

表面等离子波的波矢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将取代之前普通对称平板波导特征方程和光场表达式中的,可得:

金属涂覆层波导的特征方程已给出,如果要求出导波层的有效折射率

需要知道金属介质的色散关系,然后连立特征方程和波矢关系即可求得

Metal’s dispersion relation

When we study the dispersion relation, free electrons transition between energy bands are not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implest mode and experimental

result.

To expl ain metal’s dispersion regulation, another more precise mode was demonstrate called Drude mode.

A more precise dispersion relation: Drude mode

Another important model of metal dispersion relation is drude-lorentzian :

Drude–Lorentzian model

最后回到有效折射率的求解:

平板光波导的模式

最简单的光波导是平板光波导,如图1所示。令光波导高度为乃,传播方向为z方向,在y方向由全内反射限制。这代表着波以波矢量k(=n1ko)在光波导中传播,我们通过示意图1进一步解释这个问题。

图1 波传播方向与y,z方向传播常数的关系

在这里我们将波矢量分解为沿y和z两个方向的分量:

定义y方向的传播常数后,我们就可以想像在y方向传播的一束波。因为理论上波在两个界面被反射,所以会在y方向形成驻波。这样我们就可以求出波往返一次的总相移。对于厚度为勿的光波导来说,往返一次所经过的路程为2h,用式(4-17),相移表示为

从式(4-18)到式(4-20)可以看出,相位的变化是在光波导的上、下边界反射引起的。我们分别用仉和钙表示。这样,总相移就可以写为

为了能让波在光波导中连续地传播,总相移应该是2n的整数倍;所以:

这里,m是整数。根据式(4-9)和式(4-10),将仉和俄用相应的参数替代,化简成一个可以用θ来表示的方程。

注意,因为m是整数,对于每一个m值,式(4-25a)可以产生一个对应的角θ。对于每一种偏振来说,y方向和z方向都会产生一个传播常数。这表明,光在光波导中并不能够以任意角度传播,而只能以一系列离散角度传播,每一个允许的角度都是一个传播模式,模式数由昭确定。模式由偏振态和模式数来表征。举个例子,第一个TE模式,即基模,表示为TEo。更高阶模用相应的昭来表示。对于朔还有一个限制,即光波在上、下界面必须满足全反射的条件。当传输角θ1小于临界角的时候,对应给定光波导结构所能传播的最大模式数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

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 资料袋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系、部)2013 ~ 2014 学年第 2 学期课程名称数字光纤通信指导教师刘丰年职称副教授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题目图像、声音的光纤传输系统 成绩起止日期2014 年05月16 日~2014年05月22 日 目录清单

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班级课程名称:数字光纤通信 设计题目:图像、声音的光纤传输系统 完成期限:自 2014 年 5 月 16日至 2014 年5月22 日共 1 周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数字光纤通信 设计说明书 声音、图像光纤传输系统 起止日期: 2014年 05 月 16 日至 2014年 05 月 22 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4年 05 月 22 日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图像、声音光纤传输系统 一、设计原理 1、GT-RC-II 型光纤通信实验系统简介: (1)、电源模块:提供实验箱各模块电源。 (2)、1310nm光发送模块:实现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在1310nm光发送机中的光传输及自动光功率控制功能(采用电路来实现)。 (3) 1550nm光发送模块:实现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在1550nm光发送机中的光传输及自动光功率控制功能(采用专用芯片来实现)。 (4) 1310nm光接收模块:实现1310nm光纤传输信号的接收,实现接收信号光电转换,滤波及放大,将其恢复为标准的电脉冲数据信号。 (5)1550nm光接收模块:实现1550nm光纤传输信号的接收,实现接收信号光电转换,滤波及放大,将其恢复为标准的电脉冲数据信号。 实验系统主要由光发模块、光收模块、光无源器件和辅助通信模块等组成。光发端机完成将电信号直接调制至光载波上去,采用强度调制(IM);光接收机完成光信号的解调,采用直接检测(DD),属于非相干解调。光载波由半导体光源产生,由半导体光检测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达到传输信号的目的。 2、模拟光纤通信系统的结构 模拟基带直接光强调制(DIM)光纤传输系统由光发射机(光源通常为发光二极管)、光纤线路和光接收机(光检测器)组成,这种系统的方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模拟光纤通信系统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1)光发送机:光发送机是实现电/光转换的光端机。它由光源、驱动器和调

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014

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014

《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指导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理学部光信息教研室 2009年5月

设计一、红外报警器 一、概述 红外报警器是利用在红外波段的光电探测器制 作的一种光电探测系统,它可以代替人看守或监视一定范围的场所,当有人或异物进入时,可发出声、光 或以其它方式进行报警,告诉它的主人出现了意外情况,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常用的红外报警器,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驱 动电 路 红 外 发 射 光 源 红外 探测 器及 偏置 放 大 及 处 理 报 警 电 路发射部分接收部分 图1-1 主动式红外报警器的原理框图图1-1是主动式红外报警器的原理框图。由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辐射被红外探测器接收,红外辐射信号变为电信号,经信号放大和处理电路后送报警电路。这种报警器实际上分成发送和接收两部分,分开放置。当没有人和物进入这两部分之间时,红外辐射没有被阻断,报警器处于一种状态,不报警;当有人或物进入这两部分之间时,红外辐射被阻挡,报警器立即翻转到另一种状态,即可发出报警信号。 报警电路放 大 及 处 理 红外 探测 器及 偏置 图1-2 被动式红外报警器的原理框图

被动式红外报警器的原理框图如图1-2所示,这种报警器实际上只有接收部分,当有人和物进入其监视范围内时,人或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被相应的红外 探测器接收后,经过信号放大和处理,就会发出报警。 因此,在设计和选用红外报警器时,必须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作出合理的选择。这种选择是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答案不是唯一的。 二、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主动式红外报警器,要求: 1、发射部分与接收部分之间距离为1米,当有人或物进入两者之间时,红外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LED闪烁); 2、使用交流市电,但在停电时,报警器应能正常工作,即应有备用电源; 3、设计方案经济、实用、可靠。 三、设计步骤 1、查阅资料,进行调查。 2、复习有关课程内容,如光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基础等。 3、选择红外发光元件及接收元件。 4、设计发射部分电路。 5、设计接收部分电路。 6、在面包板上进行安装调试,应根据电路原理图画出元件布线图,再按图施工。 7、测试关键节点的电压波形,并作记录。 四、设计示例框图 要设计一个主动红外报警器,必须选择合适的红外发射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或光电三极管),主要是使它们的发光波段与接收波段能够相互对应。 首先查阅光电器件手册,经多种因素考虑选择红外发射二极管SE301A,其发光波段在940nm附近,相应的接收器件选择PH302,其光谱响应曲线的峰值也在940nm附近,这样,发射与接收的光波是相对应的。

光电子技术安毓英习题答案

光电子技术安毓英习题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 1. 设在半径为R c 的圆盘中心法线上,距盘圆中心为l 0处有一个辐射强度为I e 的点源S ,如图所示。试计算该点源发射到盘圆的辐射功率。 解:因为 ΩΦd d e e I = , 且 ()??? ? ??+- =-===Ω?22000212cos 12sin c R R l l d d r dS d c πθπ?θθ 所以??? ? ??+-=Ω=Φ220012c e e e R l l I d I π 2. 如图所示,设小面源的面积为A s ,辐射亮度为L e ,面源法线 与l 0的夹角为s ;被照面的面积为A c ,到面源A s 的距离为l 0。若c 为辐射在被照面A c 的入射角,试计算小面源在A c 上产生的辐射照度。 解:亮度定义: r r e e A dI L θ?cos = 强度定义:Ω Φ =d d I e e 可得辐射通量:Ω?=Φd A L d s s e e θcos 在给定方向上立体角为:2 cos l A d c c θ?= Ω 则在小面源在?A c 上辐射照度为:20 cos cos l A L dA d E c s s e e e θθ?=Φ= 3.假如有一个按朗伯余弦定律发射辐射的大扩展源(如红外装置面对的天空背景),其各处的辐亮度L e 均相同,试计算该扩展源在面积为A d 的探测器表面上产生的辐照度。 答:由θcos dA d d L e ΩΦ = 得θcos dA d L d e Ω=Φ,且() 2 2cos r l A d d +=Ωθ 则辐照度:()e e e L d r l rdr l L E πθπ =+=? ?∞ 20 0222 2 4. 霓虹灯发的光是热辐射吗? l 0 S R c L e A s A c l 0 s c 第1.2题图

光电子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仿真 初始条件: 具有光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实践能力;计算机;beamprop软件或Fullwave软件。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学习beamprop或Fullwave软件; 2.掌握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特性; 3.设计并用beamprop或Fullwave软件对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进行仿真; 4.查阅篇参考文献,按要求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正文10-15页,用A4纸打 印。 时间安排: 1.2014年12月15日布置课程设计任务,完成选题; 2.2014年12月16日至2014年12月19日学习beamprop软件,完成资料查阅,复习与选题内容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 3.2014年12月20日至2014年12月25日对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特性进行设计仿真工作,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撰写; 4. 2014年12月26日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进行课程设计验收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 Abract . (Ⅱ) 1绪论 (1) 2 RSOFT软件 (2) 3.1光纤Bragg光栅的发现与发展 (4) 3.2 光纤Bragg光栅的特点 (4) 3.3 光纤Bragg光栅的工作原理 (4) 3.4 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图 (5) 4 Bragg光纤光栅的光谱仿真 (6) 4.1 定义波导和光栅 (6) 4.2光纤Bragg光栅的折射率分布 (7) 4.3 光纤Bragg光栅的光谱仿真 (9) 4.4 光栅光谱的分析 (10) 5 心得体会 (16) 参考文献 (16)

脱重塔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脱重塔的结构设计Structural Design of De-heavy Tower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徐舒 2013 年5月

目录 1 绪论 (1) 2 塔的结构设计 (3) 2.1 塔板 (3) 2.2 降液装置结构型式 (3) 2.3 受液盘 (3) 2.4 人孔 (2) 2.5裙座 (3) 2.6 吊柱 (2) 2.7法兰及封头的设计 (3) 3 机械设计 (3) 3.1 塔器强度计算 (3) 3.2 塔器质量计算 (6) 3.3 塔器自身基本自振周期计算 (7) 3.4 地震载荷和地震弯矩计算 (9) 3.5 风载荷和风弯矩计算 (11) 3.6 各计算截面的最大弯矩 (13) 3.7 圆筒应力校核 (13) 3.8 裙座壳轴向应力校核 (16) 3.9 基础环厚度计算 (17) 3.10 地脚螺栓计算 (19) 3.11 裙座和壳体的连接焊缝验算(对接焊缝) (22) 3.12 塔设备挠度计算 (22) 3.13 开孔接管及补强设计 (23) 4 技术要求 (31) 结论 (33) 致谢 (34) 参考文献 (35)

附表清单: 表1 分段塔器各段质量 (8) 表 2 风载荷计算 (9) 表3塔器各段弯矩计算 (11) 表4 I-I截面处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 (15) 表5 接管外径与最小壁厚 (23) 表6 其他无须另行补强的开孔接管尺寸 (31)

1 绪论 塔设备是化工、石油化工和炼油等生产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它可使气(汽)液或液液两相之间进行紧密接触,达到相际传质和传热的目的。可在塔设备中完成的常见的单元操作有:精馏、吸收、解吸和萃取等。此外,工业气体的冷却与回收、气体的湿法净制和干燥,以及兼有气液两项传质和传热的增湿、减湿等。 在化工厂、石油化工厂、炼油厂等中,塔设备的性能对于整个装置的产品产量、质量、生产能力和消耗定额,以及三废处理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都有重大的影响。据有关资料报道,塔设备的投资费用占整个工艺设备投资用的较大比例;它所耗用的刚才重量在各类工艺设备中也属最多。因此,塔设备的设计和研究,受到化工、炼油等行业的极大重视。 塔设备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形式繁多的结构,以满足各方面的特殊需求。为了便与研究和比较,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塔设备进行分类。例如:按操作压力分为加压塔、常压塔和减压塔;按单元操作分为精馏塔、吸收塔、解吸塔、萃取塔、反应塔和干燥塔;按形成相际接触界面的方式分为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塔和流动过程中形成的相界面的塔;也有按塔釜形式分类的。但长期以来,最常用的分类是按塔的内件结构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还有几种装有机械运动构件的塔。 随着塔设备技术的发展,各行业国家还陆续制订了多种气液接触元件及有关塔盘制造、安装、验收的标准规范和技术条件等,以保证塔设备运行的质量和缩短其制造、安装周期,进而减少设备的投资费用。当然盲目的套用标准或是忽视标准等修订工作,也会对技术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目前,我国常用的板式塔型仍为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和舌形塔等,填料种类除拉西环、鲍尔环外,阶梯环以及波纹填料、金属丝网填料等规整填料也常采用。近年来,参考国外塔设备技术的发展动向,加强了对筛板塔的科研工作,提出了斜孔塔和浮动喷射塔等新塔型。对多降液管塔盘、导向筛网孔塔盘等,也都做了较多的研究,并推广应用于生产。其他如大孔径筛板、双孔径筛板、穿流式可调开孔率筛板、浮阀-筛板复合塔盘等多种塔型的试验工作也在进行,有些已取得一定的成果或用于生产。 随着我国国名经济快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发展的加速,对压力容器的设计需求增加,要求也不断提高。于是大部分的设计工作者也走出办公室,走入化工设备制造厂,进入施工安装现场监察、学习。 设计过程是多种有机结合大的媒介。换言之,把物质资源转变为一种新的产品或是形成一种有效的服务能力要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的有机结合,如科研成果,技术发明,材料,人力和资金等。 该说明书的设计包括计算塔设备的结构参数,并对设备进行强度的计算及稳定性的校核,以及开孔补强设计等。在给定设计参数的前提下,按设计的一般步

毕业设计插图

太原市ZQ大厦办公楼Taiyuan ZQ office building

摘要 本设计为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设计进行了建筑和结构两方面的设计。其中结构设计是重点。 由于是高层建筑,所以除了竖向荷载外还应考虑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内力。设计过程中注意要满足各规范的规定要求。 关键字:高层办公楼;框架结构;地震作用

ABSTRACT The design is about a 10-story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ert frame structure office building. It is composed of architecture designing and structural designing. The focal point is the structural designing. The building is a high-level building, so we must consider the action that come from earthquake load beside the vertical load. During the designing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escription of the building codes. Key words: high-level office building; frame structure; earthquake load

目录 第1章建筑设计 (1) 1.1建筑设计概论 (1) 1.2办公楼设计 (1) 1.2.1建筑功能房间 (1) 1.2.2建筑门窗选用表 (1) 1.2.3工程做法 (2) 第2章结构设计说明 (5) 2.1 结构方案及布置 (5) 2.2 构件截面初定 (5) 2.2.1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5) 2.2.2梁截面尺寸的确定 (5) 2.2.3楼板厚度 (5) 2.3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6) 2.3.1 基本假定 (6) 2.3.2 计算简图 (6) 2.4 重力荷载计算 (6) 2.4.1 屋面荷载 (6) 2.4.2楼面恒荷载 (6) 2.4.3楼面活荷载 (7) 2.4.4墙 (7) 2.4.5梁、柱自重 (8) 2.4.6 设备重量 (8) 第3章荷载作用效应计算 (9) 3.1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9) 3.1.1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0) (13) 3.1.2 框架的等效剪切刚度C F 3.1.3 主体结构刚度特征值及周期计算 (15) 3.1.4横向地震作用计算 (15) 3.2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9) 在各框架柱间的分配 (19) 3.3.1框架地震剪力V f 3.3.2框架梁柱节点弯矩分配 (19) 3.3.3 框架柱轴力与框架梁剪力 (19) 3.3 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25) 3.4.1框架竖向荷载计算 (25) 3.4.2竖向荷载下框架内力计算 (28) 第4章荷载效应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结构抗震等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框架梁弯矩和剪力设计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框架柱内力设计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摘要:经由过程制作小车可以加大深度对单片机控制的谙练程度,同时开端学习项目研发的过程。小车按照给定的线路行走,有定时,显示运行时间,计时,粗测行走距离等功能。 一、设计要求 (1)自己主动寻迹小车起头处于设置标准样式下,经由过程按键设置运行时间,完成设置时间后,按下起头键小车开始工作,同时显示当前运行的时间。 (2)小车按指定线路运行,自己主动区别直线轨道和弯路轨道,在指定弯路处拐弯,使成为事实灵活进步、转弯儿等功能。 (3)小车行走在预设的时间后,自己主动遏制,数码管显示行走的时间,3秒后显示行走距离。 (4)半途可以按右键强力压制遏制,提早结束,显示行走运间,距离。 二、小车循迹的道理 这搭的循迹是指小车在白色地板上循黑线行走,通常采纳的方法是红外探测法。 红外探测法,即哄骗红外线在差别颜色的物体外貌具备差别的反射性质的独特的地方,在小车行驶过程当中不停地向地面发射红外光,当红外光遇到白色纸质地板时发生漫反射,反射光被装在小车上的接收管接收;如果遇到黑线则红外光被接收,小车上的接收管接收不到红外光。单片机就是不是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光为依据来确定黑线的位置和小车的行走线路。红外探测器探测距离有限,一般最大不应跨越3cm。 三、方案论证: 根据设计要求,本系统主要由控制器板块、电源板块、寻迹传感器板块、直流电机及其驱动板块、电压比力板块等板块构成。 为较好的使成为事实各板块的功能,我别离设计了几种方案并别离进行了论证。 3.1车体设计 方案1:采办皮球电动车。采办的皮球电动车具备组装完备的车架车轮、电机及其驱动电路。但是一般的说来,皮球电动车具备如次错误谬误:首先,这种皮球电动车由于装配紧凑密切,使得各类所需传感器的安装十分不方便。其次,这种电动车一般都是前轮转向后轮驱动,不能适应该标题需要别人解答的题目的方格地图,不能方便迅速的使成为事实原地保持坐标转90度甚至180度的弯角。再次,皮球电动车的电机多为皮球直流电机,力矩小,空载转速快,负载性能差,不容易调速。并且这种电动车一般都价格价不低。因此我放弃了此方案。方案2:自己制作电动车。经过反复思量论证,我制定了左右两轮别离驱动,前万向轮转向的方案。即左右轮别离用两个转速和力矩基真不异的直流电机进行驱动,车体首部装1个万向轮。由此可以轻松的使成为事实小车坐标不变的90度转弯儿。 在安装时我包管两个驱动电机同轴。当小车进步时,左右两驱动轮与前万向轮形成为了三点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小车在进步时比力平顺,可以制止呈现后轮过低而使左右两驱动轮驱动力不敷的情况。为了防止小车重心的偏移,前万向轮起支撑作用。 对于车架材料的选择,我选择了铝合金。用有铝合金做的车架比分子化合物塑料车架越发牢固,比铁制小车更轻便,美不雅。 3.2控制器板块 方案:采用stc宏晶公司的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stc89c5是1个低功耗,高可靠性,超低价,无法解密,高性能的8位单片机,片里面含有32k空间的可反复擦写100,000次的Flash只读储存器,3二个IO口,且stc系列的单片机可以在线编程、调试,方便地使成为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院(系):通信工程系 班级:通信10-1班 姓名: 学号: 1 课程设计要求

产生两路模拟语音信号,经过pcm编码、时分复用、DPSK调制经过同一个信道单向传输到对应的接收端。常用的三个模块;simulink、通信模块、信号处理模块。 2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原理说明 通常,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相应的把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又因数字通信系统拥有如下特点:⑴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⑵保密性能好。⑶便于组成现代化数字通信网,便于实现多媒体通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实现数字通信,首先必须使发送端发出的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这个过程称为“模数转换”。模拟信号数字化最基本的方法有三个过程,第一步是“抽样”,就是对连续的模拟信号进行离散化处理,可以以相等的时间间隔来抽取模拟信号的样值,也可以不等间隔抽取。第二步是“量化”,将模拟信号样值变换到最接近的数字值。因抽样后的样值在时间上虽是离散的,但在幅度上仍是连续的,量化过程就是把幅度上连续的抽样也变为离散的。第三步是“编码”,就是把量化后的样值信号用一组二进制数字代码来表示,最终完成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数字信号送入数字网进行传输。在传输数字信号时候,为了提高传输质量,提高传输的可靠性,通常要进行调制,调制的方式有多种,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差分二进制相移键控2DPSK 等等。为了提高传输是新到的利用率,在调制之前,可将多路信号进行复用,包括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等等,通常数字通信系统中常用的的是时分复用。在接收端则是一个还原过程,把接收到得信号进行解调制,解复用申城多路数字信号。再把每一路数字信号解码变为模拟信号,即“数模转换”,从而再现原始信号。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如图所示。 3 PCM基本原理

(完整版)常压塔毕业设计

摘要 常压塔是石油加工中重要的流程之一,这次的设计主要就是对125万吨年处理量的原油常压塔进行设计,其中包括塔板的设计。 常压塔的设计主要是依据所给的原油实沸点蒸馏数据及产品的恩氏蒸馏数据,计算产品的相关物性数据从而确定切割方案、计算产品收率。参考同类装置确定塔板数,进料及侧线抽出位置,再假设各主要部位的操作温度及操作压力,进行全塔热平衡计算。采取塔顶二级冷凝冷却和两个中段回流,塔顶取热、第一中段回流取热、第二中段回流取热的比依次为5:2:3。经过校核各主要部位温度都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塔板型式选用F型重阀浮阀塔板,依据常压塔内最大气、液相负荷算得塔板外径为3.0m,板间距为0.45m。这部分最主要的是核算塔板流体力学性能及操作性能,使塔板在适宜的操作范围内操作。 本次设计的结果表明,参数的校核结果与假设值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其余均在经验值范围内,因此可以确定,该蒸馏塔的设计是符合要求的。 关键词:常压塔,浮阀塔板,流体力学。

Abstract Atmospheric distillation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is one of important processes .A atmosperic distillation column ,which is able to treat crucd oil 125Mt a year ,is designed mainly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plate. The design of atmosperic distillation column is based on the datum of true point distillation of the oil and of Engler distilltion of the products. The calculation of products phsical property parameters and the cut conceptual and products yields are also dased on the datum. The tray number ,the feed tray and the side stream withdrawal tray are determined by referring to the same king unit .The following work is to assume the operating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f all the imporant points of the column and to make the energy balance calculation for the whole column. To take the top two cooling and condensing , the two back to the middle and the top the range of allowable error. A type of Fvalve tary is be chosen .Atmospheric tower based on the most gas, liquid external diameter of the load tray can be 3.0m, plate spacing of 0.45m. In this section , The most important work is to calculate the a proper area . The desig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ults of parameter calibration values and assumptions of the error are in the allowable range, and the remaining values are in the range of experience, so it can be identified that the distillation column designed meets the requirements. Key word :Atmospheric distillating column ,valve tray ,-1—COOH)。 低分子量的环烷酸是环戊烷衍生物,较高分子量的环烷酸是二环、三

光电子技术安毓英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 2. 如图所示,设小面源的面积为?A s ,辐射亮度为L e ,面源法线与l 0 的夹角为?s ;被照面的面积为?A c ,到面源?A s 的距离为l 0。若?c 为辐射在被照面?A c 的入射角,试计算小面源在?A c 上产生的辐射照度。 解:亮度定义: r r e e A dI L θ?cos = 强度定义:Ω Φ =d d I e e 可得辐射通量:Ω?=Φd A L d s s e e θcos 在给定方向上立体角为: 2 cos l A d c c θ?= Ω 则在小面源在?A c 上辐射照度为:2 cos cos l A L dA d E c s s e e e θθ?=Φ= 3.假如有一个按朗伯余弦定律发射辐射的大扩展源(如红外装置面对 的天空背景),其各处的辐亮度L e 均相同,试计算该扩展源在面积为A d 的探测器表面上产生的辐照度。 答:由θcos dA d d L e ΩΦ = 得θcos dA d L d e Ω=Φ,且() 2 2cos r l A d d +=Ωθ 则辐照度:()e e e L d r l rdr l L E πθπ =+=? ?∞ 20 0222 2 7.黑体辐射曲线下的面积等于等于在相应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出射度M 。试有普朗克的辐射公式导出M 与温度T 的四次方成正比,即 M=常数4T ?。这一关系式称斯特藩-波耳兹曼定律,其中常数为5.67?10-8W/m 2K 4 解答:教材P9,对公式2 1 5 1 ()1 e C T C M T e λλλ= -进行积分即可证明。 第二章 3.对于3m 晶体LiNbO3,试求外场分别加在x,y 和z 轴方向的感应主折射率及相应的相位延迟(这里只求外场加在x 方向上) 解:铌酸锂晶体是负单轴晶体,即n x =n y =n 0、n z =n e 。它所属的三方晶系3m 点群电光系数有四个,即γ22、γ13、γ33、γ51。电光系数矩阵为: 第1.2题图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

《光纤通信》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名称:光纤中光孤子传输特性 专业:08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成员姓名:张XX、胡X、 成员学号: 指导老师:李X

光纤中光孤子传输特性 光孤子理论的出现,对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因为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一直朝着两个方向的努力:一是大容量的传输,二是延长中继距离。光孤子传输不变形的特点决定了他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前景。普通的光纤通信必须每隔几十千米设立一个中继站,经对信号的脉冲整形放大误码检查后再发射出去,而用光孤子通信则可不设中继站,只要对光纤损耗进行增益补偿,即可把光信号无畸变的传输到很远的地方。 光孤子形成的机理 光孤子是光纤中两种最基本的物理现象,即群速度色散和SPM 共同的作用形成的。光纤中的强度引起的折射率非线性SPM效应(光学柯尔效应),在反常区导致的光脉冲压缩可以抵消GVD效应形成的光脉冲展宽,从而保持光脉冲传输过程中的形状不变。光孤子的形成机理是光纤中群速度色散和自相位调制效应在反常区的精确平衡。二而光纤耗损造成的脉冲能量的损失,则用每一段传输距离后的光放大器来补偿,保持其非线性效应作用的存在。 光孤子传输 1.系统的构成 将光孤子作为信息的载波可实现光孤子通信,其传输系统如下图: 图 光纤孤子传输系统的基本构成 该系统由5个基本功能组成: 1.光孤子发送终端(TX ) 2.光孤子接受终端(RX ) 3.光孤子传输光纤(STF ) 4.光孤子能量补偿放大器(OA,OA1-OAn) 5.光孤子传输控制装置(TCS) 图中SS为光孤子源,MOD为光调制器,TS为测试设备。 系统中的TX由超短脉冲半导体或掺饵光纤激光器,光调制器,信息源和光纤功率放大器构成,用于产生光孤子脉冲信号;RX由宽带光接收机或频谱分析仪,误码仪与条纹相机构成,用于测试系统的传输特性或通信能力;STF由普通单模光纤或色散位移光纤DSF构成,OA1--OAn由EDFA或SOA组成,TCS由导频滤波器,强度或相位调制器,非线性元件和色散补偿光纤等组成,设置在沿传输系统不同的区域,用于克服或降低由放大器放大带来的放大自 ss mod OA OA1 STF OA2 STF STF TCS OAn STF TS TX RX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图文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彩灯控制电路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目录 一、摘要 (3 二、数字部分(彩灯控制电路设计 (4 2.1 设计任务与要求 (4 2.2 电路原理及框图阐述 (4 2.3 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5 2.4性能测试与分析 (7 三、模拟部分(稳压电源 (8 3.1 设计任务与要求 (8 3.2 硬件原理及单元电路分析 (8 3.3 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9 3.4 软硬件调试 (10

3.5性能测试与分析 (12 四、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3 五、参考文献 (14 摘要 本文从研究单元电路出发,结合要求设计出使用简单易行的彩灯电路,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础,突出电子设计的实用性。其中以NE555和CD4017为基础,用发光二级管来显示,做成不同的图案,以达到 绚丽的效果,它在晚会和灯光布置也可以收到很好的妙用。具有较广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NE555,CD4017,发光二级管 二、数字部分(彩灯控制电路设计 2.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 设计一个电路,利用不同颜色的二极管实现彩灯功能 2. 电路接通电源后可以实现自动闪烁的功能 2.2 电路原理及框图阐述 电路主要有NE555和CD4017构成,另外需要用到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 2.2.1 NE555主要构成时钟信号电路,其特点是: 1.只需简单的电阻器、电容器,即可完成特定的振荡延时作用。其延时范围极广,可由几微秒至几小时之久。

2.它的操作电源范围极大,可与TTL,CMOS等逻辑电路配合,也就是它的输出电平及输入触发电平,均能与这些系列逻辑电路的高、低电平匹配。 3.其输出端的供给电流大,可直接推动多种自动控制的负载。 4.它的计时精确度高、温度稳定度佳,且价格便宜。 2.2.2 十进制计数/分频器CD4017,其内部由计数器及译码器两部分组成,由译码输出实现对脉冲信号的分配,整个输出时序就是O0、O1、O2、…、O9依次出现与时钟同步的高电平,宽度等于时钟周期。CD4017有10个输出端(O0~O9和1个进位输出端~O5-9。每输入10个计数脉冲,~O5-9就可得到1个进位正脉冲,该进位输出信号可作为下一级的时钟信号。 CD4017有3个输入(MR、CP0和~CP1,MR为清零端,当在MR 端上加高电平或正脉冲时其输出O0为高电平,其余输出端(O1~ O9均为低电平。CP0和~CPl是2个时钟输入端,若要用上升沿来计数,则信号由CP0端输入;若要用下降沿来计数,则信号由~CPl 端输入。由此可见,当CD4017有连续脉冲输入时,其对应的输出端依次变为高电平状态,故可直接用作顺序脉冲发生器。

光电子技术安毓英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 2. 如图所示,设小面源的面积为?A s ,辐射亮度为L e ,面源法线与l 0 的夹角为θs ;被照面的面积为?A c ,到面源?A s 的距离为l 0。若θc 为辐射在被照面?A c 的入射角,试计算小面源在?A c 上产生的辐射照度。 解:亮度定义: r r e e A dI L θ?cos = 强度定义:Ω Φ =d d I e e 可得辐射通量:Ω?=Φd A L d s s e e θcos 在给定方向上立体角为: 2 cos l A d c c θ?= Ω 则在小面源在?A c 上辐射照度为:2 cos cos l A L dA d E c s s e e e θθ?=Φ= 3.假如有一个按朗伯余弦定律发射辐射的大扩展源(如红外装置面对 的天空背景),其各处的辐亮度L e 均相同,试计算该扩展源在面积为A d 的探测器表面上产生的辐照度。 答:由θcos dA d d L e ΩΦ = 得θcos dA d L d e Ω=Φ,且() 2 2cos r l A d d +=Ωθ 则辐照度:()e e e L d r l rdr l L E πθπ =+=? ?∞ 20 0222 2 7.黑体辐射曲线下的面积等于等于在相应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出射度M 。试有普朗克的辐射公式导出M 与温度T 的四次方成正比,即 M=常数4T ?。这一关系式称斯特藩-波耳兹曼定律,其中常数为 5.6710-8W/m 2K 4 解答:教材P9,对公式2 1 5 1 ()1 e C T C M T e λλλ=-进行积分即可证明。 第二章 3.对于3m 晶体LiNbO3,试求外场分别加在x,y 和z 轴方向的感应主折射率及相应的相位延迟(这里只求外场加在x 方向上) 解:铌酸锂晶体是负单轴晶体,即n x =n y =n 0、n z =n e 。它所属的三方晶系3m 点群电光系数有四个,即γ22、γ13、γ33、γ51。电光系数矩阵为: L e ?A s ?A c l 0 θs θc 第1.2题图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题目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题目 (模电、数电部分) 一、锯齿波发生器 二、语音放大电路 三、可编程放大器 四、数字频率计 五、可调电源 六、汽车尾灯控制电路 2011.09

一、设计一高线性度的锯齿波发生器 要求: (1)利用555定时器和结型场效应管构成的恒流源设计一高线性度的锯齿波发生器;参考电路如图所示; (2)在EWB中对该电路进行仿真; (3)焊接电路并进行调试;调试过程中思考: a、电路中两个三极管的作用是什么?其工作状态是怎么样的? b、R3阻值的大小会对锯齿波的线性度产生什么影响? c、输出锯齿波的幅值围多大? d、调节电路中的可调电阻对波形有什么影响? e、LM324的作用是什么? (4)参考电路图中采用的是结型场效应管设计的,若采用N沟道增强型VMOS管和555定时器来设计一高线性度的锯齿波发生器,该如何设计? LM324 图2 高线性度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

二、语音放大电路的设计 通常语音信号非常微弱,需要经过放大、滤波、功率放大后驱动扬声器。 要求: (1) 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M324和集成功放LM386N-4设计一个语音放大电路;假设语 音信号的为一正弦波信号,峰峰值为5mV ,频率围为100Hz~1KHz ,电路总体原理图如下所示; 具体设计方案可以参照以下电路: 图4 语音放大电路 (2) 仔细分析以上电路,弄清电路构成,指出前置放大器的增益为多少dB?通带滤波器 的增益为多少dB? (3) 参照以上电路,焊接电路并进行调试。 a 、 将输入信号的峰峰值固定在5mV ,分别在频率为100Hz 和1KHz 的条件下测试前置

放大的输出和通带滤波器的输出电压值,计算其增益,将计算结果同上面分析的 理论值进行比较。 b、能过改变10K殴的可调电阻,得到不同的输出,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测试集 成功放LM386在如图接法时的增益; c、将与LM386的工作电源引脚即6引脚相连的10uF电容断开,观察对波形的影响, 其作用是什么? d、扬声器前面1000uF电容的作用是什么? 注意: 1片LM324芯片有含有四个运放;集成功放采用LM386N-4;

精馏塔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概论 1.1塔设备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 塔设备是化工、石油化工和炼油等生产中最重要的的设备之一。它可使气(或汽)液或液液两相之间进行紧密接触,达到相际传质及传热的目的。可在塔设备中完成的常见的单元操作有:精馏、吸收、解吸和萃取等。此外,工业气体的冷却与回收、气体的湿法净制和干燥,以及兼有气液两相传质和传热的增湿、减湿等。 在化工厂、石油化工厂、炼油厂等中,塔设备的性能对于整个装置的产品产量、质量、生产能力和消耗定额,以及三废处理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都有重大的影响。据有关资料报道,塔设备的投资费用占整个工艺设备投资费用的较大比例;它所耗用的钢材重量在各类工艺设备中也属较多。因此,塔设备的设计和研究,受到化工、炼油等行业的极大重视。 1.2塔设备的分类及一般构造 塔设备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型式繁多的结构,以满足各方面的特殊需要。为了便于研究和比较,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塔设备进行分类。例如:按操作压力分为加压塔、常压塔和减压塔;按单元操作分为精馏塔、吸收塔、解吸塔、萃取塔、反应塔和干燥塔;按形成相际接触界面的方式分为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塔和流动过程中形成相界面的塔;也有按塔釜型式分类的。但是长期以来,最常用的分类是按塔的内件结构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还有几种装有机械运动构件的塔。 在板式塔中,塔内装有一定数量的塔盘,气体以鼓泡或喷射的形式穿过塔盘上的液层使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质。两相的组分浓度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 在填料塔中,塔内装填一定段数和一定高度的填料层,液体沿填料表面呈膜状向下流动,作为连续相的气体自下而上流动,与液体逆流传质。两相的组分浓度沿塔高呈连续变化。 人们又按板式塔的塔盘结构和填料塔所用的填料,细分为多种塔型。

室内设计效果图毕业设计

室内设计效果图毕业设 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 3DMAX 室内设计 系别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答辩日期 第1章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效果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次毕业设计的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制作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3DMAX2010 错误!未定义书签。 vray sp4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快捷键、摄像机和建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经常用到的快捷键错误!未定义书签。 摄像机的设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CAD的导入和墙壁的创建错误!未定义书签。 导入CAD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墙壁的创建错误!未定义书签。 家具、窗外布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并外部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测试期渲染设置·············································································································错误!未定义书签。测试期渲染参数设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章灯光和材质的设置·········································································································错误!未定义书签。灯光的设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太阳光错误!未定义书签。 天光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标灯光错误!未定义书签。 补光错误!未定义书签。 材质的设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出图································································································································错误!未定义书签。关于光子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