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人肺部感染临床诊疗方案

老人肺部感染临床诊疗方案

老人肺部感染临床诊疗方案
老人肺部感染临床诊疗方案

老年人肺部感染临床诊疗方案老年人肺部感染起病隐匿,老年人全身和局部反应性降低,自觉症状轻微,症状不典型。体温调节能力低,发热不如年轻人明显,甚至在严重感染情况下也是如此。

大多数老年肺炎患者对于一般肺炎症状,如咳嗽、咳痰、胸痛反应不明显,而常出现食欲减退、心动过速、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意识模糊等非特异性症状,故导致有些患者自以为是上呼吸道感染、胃炎、脑供血不足而自行服药,未及时到医院呼吸科就诊。

有些患者因出现其他系统症状而就诊于其他科室,有时因患者症状不典型,肺部体征无特异性,医生缺乏经验而造成漏诊或误诊,导致老年肺炎的早期确诊率低于非老年组。部分患者无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所以给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故对老年患者要仔细观察病情变化,认真查体,争取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1.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常见病因20世纪90年代感染性疾病致死者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3,其中肺部感染居各类感染之首。老年人肺部感染率高,>65岁人群中,每10万人就有1 012例罹患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在老年人各种直接致死原因中占第4位,≥80岁老年人肺部感染为第1死因。国外老年人肺部感染病死率为24%~35%,年轻人仅为5.75%~8.0%,而国内老年人肺部感染病死率高达42.9%~50.0%。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占老年感染性疾病的57%。正常情况下肺具有较完善的自然防御机制,可抵抗病原菌入侵。

老年人易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有:①老年人呼吸系统老化,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呼吸道局部免疫球蛋白分泌减少,T细胞数目减少且功能异常,若受到细菌入侵和寒冷应激等刺激时易引起肺部感染,尤其在秋冬季节易患感染;

②呼吸道纤毛运动能力减低,消除呼吸道分泌物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分泌物聚集,使呼吸道黏膜上皮易受损害;③老年人喉反射降低,吞咽功能减退,胃内容物和咽喉分泌物容易误吸入气管内,带入的病原微生物或理化致病因子易诱发吸入性肺炎;

④老年人多合并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在疾病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引起肺部感染。

2.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体多样化老年人肺炎的病原体中细菌仍占主要地位。肺炎链球菌较一般人群感染为少,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属以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G-)、厌氧菌为常见菌群。

以厌氧菌为主的复数菌吸入性肺炎为老年人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据国外报道,吸入性肺炎在老年人社区肺炎中可高达15%,其他如病毒、衣原体亦常见。总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较青壮年复杂。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中G-杆菌约占75%,多重感染尤其常见,占1/3或更高。

临床和X线表现不典型老年人肺炎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一般症状如畏寒、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可不明显,而呼吸急促甚为常见。在伴有基础疾病患者中可有嗜睡、意识模糊、表情迟钝等特殊表现。

老年人肺炎常伴发菌血症而出现相应症状,40%可有脓毒症。体征除局部可闻及湿啰音外,通常无实变体征。X线胸片检查是发现及确诊老年肺部感染的最直接辅助检查。

由于老年人机体反应性差,终末细支气管弹性减弱,黏膜、腺体萎缩使气道管腔狭窄,气道分泌物不易排除等原因,使得老年人肺部感染多为支气管肺炎,约占76%,影像学上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边缘模糊的斑点、斑片状阴影。老年人的支气管肺炎与其他年龄组的支气管肺炎相比,以下叶多见,且范围较

广,>75%患者病变常累及多数肺叶,呈多灶性分布,而典型的大叶性肺炎的肺实变较少见。

若患者伴有脱水,特别在白细胞偏低时,可减缓肺部浸润灶的出现;肺部基础病变如心力衰竭常使肺炎难以识别;肺气肿、肺大疱常导致不完全实变;老年人肺炎吸收可延迟至6周,与老年人阻塞性肺炎或肺结核不易鉴别。

诊断治疗限制因素多老年人较青壮年口咽部定植的G-杆菌增加。年迈卧床、生活难以自理者口腔卫生状况差,口咽部细菌包括厌氧菌进一步增加。所以,老年人咳痰标本细菌学检查的诊断价值进一步降低。

加之,老年人常常无力咳嗽或者咳嗽反射减弱,很难获取来自下呼吸道深部

的咳痰标本。而老年人由于体质或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原因,限制了侵袭性诊断

技术的应用。在抗菌治疗方面,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胃液pH值高,使某些药物离子化和溶解度改变,如酯化口服抗生素(头孢呋辛等)吸收减少。

老年人内脏血流量减少,黏膜表面具有吸收功能的细胞数量减少,以及体力

活动少,肌肉血流降低,均影响口服和肌注抗生素的吸收。老年人水分和肌肉组织减少,而体脂相对增多,使药物分布发生变化,水溶性抗菌药物分布容积(Vd)降低,而脂溶性药物则增高。

随着年龄增长,血清蛋白浓度降低,使药物的血清蛋白结合率下降,游离浓度升高,对高蛋白结合率药物影响尤其明显。更为重要的是,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转化和排泄清除均受影响,对药物的耐受能力降低,易出现不良反应。

并发症多老年常患有多种慢性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等,既是发病危险因素,也是导致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老年人肺炎并发症远较青壮年患者多。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力衰竭和循环功能衰竭,特别是已有缺血性心脏病或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心律失常亦颇常见。约1/3老年肺炎患者特别是年龄>85岁的患者并发急性意识障碍,从轻微的定向力障碍到幻觉、谵妄等严重障碍。

有研究表明,意识障碍程度与肺炎的严重程度无关,虽然部分患者与低氧血

症有关,经氧疗可以改善,但并不都与低氧相关。此外,老年人重症肺炎容易发生呼吸衰竭和其他脏器的功能损害,预后较差。

3.诊断方法及要点老年人肺部感染临床和X线表现不典型,关键在于警惕,及早发现,准确作出诊断,而确诊的根本是病原学诊断,但是病原学检查又受诸多因素限制。

临床上比较实际和通行的做法是根据症状、X线和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有效作出临床诊断,但会有风险,即容易造成特殊病原体肺部感染和非感染性肺部疾病

延误诊断,或者因经验性治疗抗生素选择性和针对性不强,不仅影响疗效,而且导致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和细菌耐药。

所以临床上应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前留取细菌或其他可疑微生物的检查标本,如血液、胸液和深部咳痰。在经验性治疗无效和病原(因)诊断不明者,侵袭性

病原学诊断技术或其他鉴别诊断措施,只要估计患者能够胜任和没有绝对禁忌指征,仍应采取积极态度。

致病菌院内感染、多次感染、混合感染以及细菌耐药率高是老年肺部感染病原学的特点。

老年人肺部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占主导地位。革兰阳性球菌以肺炎链球菌为主,近几年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增多趋势。患者痰培养阳性率较低,考虑是由于老年患者排痰能力降低、咳嗽无力、意识障碍,无法留取标本,或留痰不规范以及多次住院反复用药等因素有关。

此外,真菌感染在老年人肺部感染中已逐渐成为重要条件致病菌,白色念珠菌为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致病性最强,且具有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能力。

真菌感染与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染及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及不合理应用有关。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若痰不易咳出,痰黏稠,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应考虑真菌感染可能,及时送痰培养检测真菌,及时应用抗真菌药物,但要注意抗真菌药物的肝毒性,并注意加强口腔护理。

诊断依据①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②发热;③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④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⑤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或斑片状浸润阴影或间

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即可诊断。

病情评估①意识障碍;②呼吸频率>30次/分;③PaO2<60 mm Hg、PaO2/FiO2<300,需行机械通气治疗;④血压<90/60 mm Hg;⑤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48小时内病变扩大≥50%;⑥尿量<20 ml/小时,或

<80 ml/4小时,或急性肾衰竭需透析治疗。

另外,年龄>65岁,基础疾病较重或相关因素较多,白细胞数>20×109/L或<4×109/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1×109/L;PaCO2>50 mm Hg;血肌酐>10 μmol/L或血尿素氮>7.1 mmol/L;血红蛋白<90 g/L或血细胞比容<0.30;血浆白蛋白<25 g/L,也可作为重症肺炎的诊断依据。

4.治疗方案一般治疗①休息;②降温:指征体温>38.5℃时,给予物理疗法或药物;③镇咳、化痰:及时给予祛痰剂及支气管扩张剂以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气;④吸氧:老年人患病时易发生低氧血症以及呼吸衰竭,而持续低浓度吸氧可使症状得到改善;

⑤营养支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改善患者的营养,可提高机体免疫力,缩短病程,减少抗感染药物的用量。对于不能进食、昏迷的患者应鼻饲给予充分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酌情给予静滴丙种球蛋白或白蛋白、血浆、氨基酸或高营养液等,保证机体的能量供应;⑥当老年肺炎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和中毒症状时,要严密监护。

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时,应及时给予抗休克治疗,及时纠正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维持心血管状态的稳定,为保持气道通畅和纠正严重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需及时行机械通气治疗;⑦长期卧床患者应注意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的发生。

抗生素治疗老年人肺部感染以混合感染多见,且有耐药菌感染。一旦确诊肺部感染,应及早使用抗生素,早期(<8小时)合理的抗生素治疗能降低肺部感染的病死率,是治疗老年细菌性肺炎的关键。在病原菌尚未明确前,应根据临床经验选择抗生素,采用联合治疗,宜选用静脉给药途径,但液体量不宜过多,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由于老年人肺部感染吸收慢,所以,抗感染治疗的疗程宜稍长,一般疗程10~14天或体温、血象正常5~7天后方可考虑停药,且应避免长期使用1种抗生素,以免造成细菌耐药及继发真菌感染。待痰培养结果回报后,再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和经验性治疗的初始反应来决定是否更换或调整抗生素,必要时联合用药并适当延长疗程,一般3~4周。在抗生素的疗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高于中青年人,故应按老年人的特点拟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若患者不是高龄,可选用一般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若患者高龄,对高龄或已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氨基糖苷类,应用喹诺酮类

药物时,应加强血药浓度监测,可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

5.老年人肺部感染抗菌治疗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在老年人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地位氨曲南的特点:①抗G-杆菌窄谱抗生素,选

择性、针对性用药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过多使用广谱抗生素,减少菌群紊乱和二重感染。②与青霉素没有交叉过敏反应。③肾脏毒性极低或无肾毒性,虽然经肾排泄,但无蓄积作用,对老年人感染尤其适用,疗效甚佳。

④虽然氨曲南是窄谱抗生素,但用于需要“广覆盖”的经验性治疗、混合性感染或难治性感染时,它可以与其他多种抗生素联合。β-内酰胺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是治疗重症感染的经典联合方案,但是氨基糖苷类的耳肾毒性多见,不少医生推

荐在特殊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和有肾功能减损者,以氨曲南取代氨基糖苷类,即“双β-内酰胺类联合”,而且研究表明,二者亦具有相当程度的协同作用。

当然,选择氨曲南与另一种β-内酰胺类联合,后者必须是对β-内酰胺酶低诱导的药物。氨曲南对铜绿假单胞菌有相当良好的抗菌活性。在美国胸科学会等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中,氨曲南被列为重症患者联合治疗药物之一。因此,在治疗老年人G-杆菌肺部感染中,氨曲南具有颇为独特的优势。

降低细菌耐药的抗生素干预策略抗生素不合理应用造成选择性压力增加,

使细菌耐药率不断攀升,给当前抗菌治疗的药物选择带来很大困难。

如何防止细菌耐药,就临床药物选择而言,近年来针对耐药问题特别是Ⅲ-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上升,提出必须改变抗生素治疗策略,或称干预策略。Kollef等在外科加强护理病房(ICU)因耐药菌引起医院感染流行,停用头孢他啶而改用环丙沙星,6个月内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G-杆菌耐药率降低78%。

另有报道ICU由于产气肠杆菌对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耐药,并出现流行,改用头孢吡肟后1年内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率降低75%,其中产气肠杆菌耐药率减少10倍。

对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用头孢吡肟联合阿米卡星取代头孢他啶治疗产诱导酶的肠杆菌属细菌感染,3年间肠杆菌属细菌以及枸橼酸属细菌耐药率减少

80%。在耐糖肽类屎肠球菌流行时,限制头孢噻肟、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的使用,代之以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经过8个月治疗,屎肠球菌耐药率减少70%。

这些研究有力地说明抗生素干预策略可以有效减少耐药,在医院特别是ICU 等高耐药病区应根据耐药监测资料,采取果断措施停用严重耐药的抗生素,而以新的、有效的抗生素取代,以控制耐药菌的传播与蔓延。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新抗生素应用的增加是否也会很快引起耐药,“重蹈头孢他啶的复辙”,目前尚不能作出肯定回答,理论上和过去的经验说明这是可能的。

抑菌剂和杀菌剂联合使用并非都出现拮抗作用抗菌药物按其作用可分为:①繁殖期杀菌剂(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磷霉素等);②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③快效抑菌剂(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林可霉素类);④慢效抑菌剂(磺胺类)。

联合用药①+③产生协同作用;①+③可能拮抗;③+④累加作用;②+③累加或协同作用;①+④无关。长期以来对②+③可能出现拮抗,被作为联合使用的禁忌,其临床依据是早年报道青霉素联合金霉素(抑菌剂,现已不用)治疗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病死率71.4%,较高剂量单一青霉素治疗(病死率30.2%)显著为高。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青霉素与四环素联合,青霉素抗菌作用降低,但提高青霉素剂量或青霉素先于四环素给药即可避免或减少这种拮抗作用。关于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联合应用迄今无拮抗作用的报道。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中,对中重症患者都推荐Ⅱ/Ⅲ-代头孢菌素联合大环内酯类联合用药。有研究认为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最佳经验性治疗方案,可以降低病死率,并缩短住院时间。

运用药动力学/药效学理论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用药方案目前用于指导临床用药的药效学参数包括:①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占给药间期的百分数(T>MIC%)。

受此参数制约的抗菌药物主要是β-内酰胺类,以及新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素;

②指24小时曲线下面积(AUC)与MIC的比率(24小时AUIC),其相关抗菌药物是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阿奇霉素;③峰浓度(Peak)与MIC的比率,相关的抗菌药物有四环素、万古霉素、链阳霉素、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

临床最常用的3类抗生素的药动学/药效学特点:①β-内酰胺类属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要求T>MIC%至少达到给药间歇时间40%~50%。

绝大多数β-内酰胺类半衰期很短(除头孢曲松外),且无药物后效应,故必须按半衰期推荐的给药时间规则给药。临床上有人随意提高β-内酰胺类剂量,而不参考药物半衰期,仅予1次/日给药,是不能保证T>MIC%达到规定要求的,也就不能保证疗效。青霉素需要每隔6小时/次给药,最少也需要每隔8小时/次,对于敏感菌并不需要提高剂量。

②氨基糖苷类药物24小时AUIC与疗效关系更密切,而临床观察则认为Peak/MIC的意义更重要。为使临床有效率≥90%,Peak/MIC需8~10倍。因此,目前大多数提倡氨基糖苷类日剂量1次给药,不必分成2次(儿童和老年人应谨慎)。

细菌初次接触氨基糖苷类药物后可出现药物摄取下调现象,在下调期间,药

物杀菌作用下降,MIC提高,可持续数小时。故1次/日给药可使下调作用在给药间歇期内消失。也可减少该类药物的耳、肾毒性,因为氨基糖苷类药物在低维持浓度、较高间歇浓度时肾小管和耳内淋巴液对药物的摄取增加。临床研究目前尚未完全肯定1次/日次给药的优越性。在老年人更不应推荐氨基糖类苷2次/日剂量1次给药。

③临床上静脉应用环丙沙星治疗严重感染AUIC≥250时能取得最满意疗效,而且可以避免细菌耐药。FDA已批准在重症感染时应用环丙沙星的剂量可提高至0.8~1.2 g/日。氟喹诺酮类药物1次/日给药方案以及老年人的合理剂量有待进一步研究。

根据药效学参数指导临床用药,不仅保证疗效的需要,而且能够防止和减少

耐药菌株的突变或被选择。目前临床的一些不合理给药习惯需要纠正。

AECB的抗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急性加重期除平喘祛痰外,控制感染十分重要。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的主要病原体为流感和副流感杆菌、MRSA以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G-杆菌等。

多主张在SHAP获得培养结果之前,早期给予广谱抗生素联合治疗,要求覆盖所有最可能的致病菌,即“广覆盖”,Kollef称其为“猛击”(hitting hard)原则。碳青霉烯类或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β-内酰胺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作为推荐方案,在国内外的SHAP抗菌治疗指南中都是一致的。

碳青霉烯类在危及生命的重症肺炎、严重免疫抑制患者合并的肺炎、产ESBLs酶细菌的重症肺炎作为一线用药有比较明确指征。至于最初经验性治疗是否针对MRSA联合万古霉素,有研究认为下呼吸道标本涂片发现G+球菌与培养分离到MRSA之间高度一致,因而主张涂片若发现G+球菌,最初经验性治疗应联合万古霉素。这种超广谱治疗方案在一旦获得细菌学诊断后,应立即改用针对性、敏感、相对窄谱的抗生素治疗。因此“广覆盖”与避免广谱、超广谱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或滥用是不矛盾的。

一般最初的超广谱治疗在24~72小时后即有可能改用窄谱治疗。Manthous等对“猛击”持异议,认为抗菌治疗应当覆盖所有可能的病原菌,但这不能作为普遍原则加以提倡,而应该具体病例具体分析,并充分重视和运用药敏测试资料指导临床用药。

6.预后老年肺部感染的预后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死率在2%~44%,需要住ICU的重症患者病死率高达

<40%。

老年人肺部感染抗菌治疗的基本原则●尽可能选择杀菌剂:β-内酰胺类因其不良反应少,临床最为常用。

●应适当调整剂量:一些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如青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他啶、氨基糖苷类和氧氟沙星等给药剂量均减少,一般为青壮年人的2/3,可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合理确定。环丙沙星一般可按常规剂量使用。

●应用不良反应明显的品种,如氨基糖苷类、糖肽类,应作血药浓度测定,以达到个体化给药。

●加强不良反应监测: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但表现有时比较隐匿,临床上需要仔细观察和及时处理。

●重视综合治疗,纠正内环境平衡,严密观察和监测重要器官功能状态。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并注意抗菌药物与其他治疗药物的相互作用,如红霉素、克拉霉素和喹诺酮类(除司氟沙星外)与茶碱类联合使用,均可使茶碱血浓度升高,而增加其不良反应。

老年人要警惕肺部感染

袁园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肺部感染居首,已成为老年人的重要死因,占各类死因的74.5%。有统计表明,肺炎死亡者中老年人约占70%,肺炎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加重。老年人重症肺炎链球菌肺炎引起的病死率约较青年高出3~4倍,60-70岁患者的病死率可达51%-61%。老年人肺部感染仍是本世纪需要面对的一大医学难题。体弱老人更易肺部感染老年人易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有: 1.老年人呼吸系统老化,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呼吸道局部免疫球蛋白分泌减少,t细胞数目减少且功能异常,若受到细菌入侵和寒冷应激等刺激时易引起肺部感染,尤其在秋冬季节易患感染。 2.老年人呼吸道纤毛运动能力减低,消除呼吸道分泌物能力下降,易造成呼吸道分泌物聚集,使呼吸道黏膜上皮易受损害。 3.老年人喉反射降低,吞咽功能减退,胃内容物和咽喉分泌物容易误吸入气管内,带人的病原微生物或理化致病因子易诱发吸人性肺炎。 4.老年人多合并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在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引起肺部感染。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或者本身患有肺部疾病的人以及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更是肺部感染高危人群。老年人肺部感染症状不典型一般的肺部感染患者常会出现一些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等。但老年人的肺部感染症状常有不典型的,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有些还表现为发烧,虽然肺部感染都可能引起发烧,但有些仅仅是发烧,没有呼吸道症状。为什么肺部感染却没有呼吸道症状呢?由于老年人神经反射变弱,所以有些老年人咳不动,或者不会咳,一旦没有这些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许多患者就会被漏诊。有以上这些症状的老年人,在检查排除消化道疾病后,应该考虑检查一下肺,这个检查很简单,拍摄一个x胸片就够了。治疗关键在于抗生素规范使用老年人肺部感染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发展成重症肺炎,导致呼吸衰竭的比例也是相当大的。治疗肺部感染,规范使用抗生素是重点。所谓规范,主要体现在用药剂量、时间以及药物选择等多个方面。首先,药物的剂量要比年轻人小,因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差,代谢药物的能力也差一些,即使肝肾功能正常,也不能大剂量用抗生素。但是药量也不能过小,过小就控制不了感染。其次,用药时间要略长,在有效的情况下通常为10~14天,个别药物用药时间还有特殊要求。什么叫有效?判断标准主要在症状的减轻;再次,医生经验也很重要,要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比如老年病人经常住院,出现了肺部感染,很可能是杆菌引起的,如果使用的抗生素抗菌谱窄,对杆菌无效,用了也是白用。规范使用抗生素是控制肺部感染的关键,用药不当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发展成重症肺炎。老年人用抗生素,一定要做肝、肾功能的检查,看肝、肾功能是否正常然后再选择用药,如果肾脏功能不良,就要用通过肝脏代谢的药物,如果肝功能差,就用通过肾脏代谢的药。对于治疗中的肺部感染老年患者,至少一周要做1次肝肾功能检查,一旦肝肾功能快速减退,要及时停药或换药。预防肺部感染的措施一是注意防寒保暖,注意日常卫生,防止感冒;二是减少外出,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三是绝对戒烟,还要减少被动吸烟的机会,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但是一次开窗时间不宜过长;四是不要热衷于节日迎来送往,尽量减少串门拜年,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五是多饮水,增加饮食营养,少食多餐,以软食为主,要少油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六是可适当在室内进行可行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另外,根据个人情况,可服用能增强免疫力的药物,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编辑/王小莉)

老人肺部感染临床诊疗方案

老年人肺部感染临床诊疗方案老年人肺部感染起病隐匿,老年人全身和局部反应性降低,自觉症状轻微,症状不典型。体温调节能力低,发热不如年轻人明显,甚至在严重感染情况下也是如此。 大多数老年肺炎患者对于一般肺炎症状,如咳嗽、咳痰、胸痛反应不明显,而常出现食欲减退、心动过速、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意识模糊等非特异性症状,故导致有些患者自以为是上呼吸道感染、胃炎、脑供血不足而自行服药,未及时到医院呼吸科就诊。 有些患者因出现其他系统症状而就诊于其他科室,有时因患者症状不典型,肺部体征无特异性,医生缺乏经验而造成漏诊或误诊,导致老年肺炎的早期确诊率低于非老年组。部分患者无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所以给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故对老年患者要仔细观察病情变化,认真查体,争取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1.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常见病因20世纪90年代感染性疾病致死者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3,其中肺部感染居各类感染之首。老年人肺部感染率高,>65岁人群中,每10万人就有1 012例罹患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在老年人各种直接致死原因中占第4位,≥80岁老年人肺部感染为第1死因。国外老年人肺部感染病死率为24%~35%,年轻人仅为5.75%~8.0%,而国内老年人肺部感染病死率高达42.9%~50.0%。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占老年感染性疾病的57%。正常情况下肺具有较完善的自然防御机制,可抵抗病原菌入侵。 老年人易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有:①老年人呼吸系统老化,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呼吸道局部免疫球蛋白分泌减少,T细胞数目减少且功能异常,若受到细菌入侵和寒冷应激等刺激时易引起肺部感染,尤其在秋冬季节易患感染; ②呼吸道纤毛运动能力减低,消除呼吸道分泌物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分泌物聚集,使呼吸道黏膜上皮易受损害;③老年人喉反射降低,吞咽功能减退,胃内容物和咽喉分泌物容易误吸入气管内,带入的病原微生物或理化致病因子易诱发吸入性肺炎;

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诊治

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诊治 发表时间:2012-10-16T16:05:35.0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4期作者:文宁 [导读] 应用奎诺酮类药物时,要注意不良反应监测,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 文宁 (广西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内二科广西南宁 530021)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4-0344-02 近年来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的趋势,是老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对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做一综述。 1、病因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老年人易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有:(1)老年人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降低。T淋巴细胞亚群与年龄相关性变化表现在CD3+、CD4+以及CD4+/CD8+随年龄增长而降低,T细胞亚群的主要作用在于维持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1,2]。机体的免疫状态与感染防御能力呈直接关系,而老年人免疫功能的降低也是老年人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原因[3]。T细胞减少且功能异常,若受到细菌入侵和寒冷刺激,易引起肺部感染;(2)老年人吞咽功能减退,常同时合并脑血管疾病,胃内容物容易误吸进入气管,诱发吸入性肺炎;(3)呼吸道纤毛运动功能减退,尤其是既往有长期吸烟史的老年患者;(4)老年人常有慢性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心脏疾患,机体抵抗力低下,易引起肺部感染。 2、常见病原体 由于老年人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下呼吸道常有铜绿假单孢菌、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假单胞菌等定植菌存在,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细菌负荷增加,可引起肺部感染;高龄时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合并脑血管病的老年患者;老年人可能存在胃酸环境的变化,存在致病菌在胃内定植的情况,那么吸入的物质除胃内容物外,还有定植的致病菌。防保民经临床观察发现,老年病房的住院患者胃液培养结果,以铜绿假单孢菌,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耐药菌或真菌为主,虽然厌氧菌在口腔内的确存在,但由于肺内并非一个厌氧的环境,不利于厌氧菌存在,但合并牙周脓肿时,要高度怀疑混合有厌氧菌感染总之,老年肺部感染主要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中以铜绿假单孢菌位居榜首[4]。此外,真菌感染在老年人肺部感染中已经成为重要的条件致病菌,白色念珠菌为最主要的致病菌,致病性最强,且具有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能力。真菌感染与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反复感染及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及不合理应用有关。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若痰不易咳出、粘稠、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应考虑真菌感染的可能性,及时送痰培养检测真菌,及时应用抗真菌药物。总之,老年肺部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仍然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孢菌、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占主导地位。混合感染及细菌耐药率高是老年肺部感染病原学特点。 3、临床特点 由于老年人多有基础疾病,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呼吸道疾病易被合并的基础疾病所掩盖,甚至无呼吸道症状,多数不典型患者最初已被误诊为其他疾病。一般症状如畏寒、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可不明显,而呼吸急促甚为常见。无呼吸道症状的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可表现为意识状态改变,易疲乏、头痛、嗜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发热,甚至精神错乱、大小便失禁。有的仅表现为原有疾病的恶化,原因是老年人体弱、各种生理功能减退、呼吸道防御功能减退、咳嗽反射受抑制、免疫功能紊乱及免疫力低下,缺乏应有的应激反应所致。 4、诊断方法及要点 胸部X线照片检查是发现肺部异常改变最简捷的手段,老年肺部感染多支气管肺炎,影像学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边缘见模糊的斑点、斑片影,少见典型的大叶性肺炎征象,如不结合临床仔细观察分析、不做详细检查可能导致误诊,需要时需进一步行CT检查以协助诊断。 痰液是最方便和无创性病原体诊断的标本,但易遭口咽部细菌的污染,老年人痰液培养阳性率低,可能是由于老年患者排痰能力降低、咳嗽无力、意识障碍、无法留取标本,或留痰不规范以及反复住院应用抗生素有关。由于老年人造血功能差,发生感染时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多部升高。 老年肺部感染诊断依据:(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2)发热;(3)肺实变征和(或)湿性啰音;(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5)胸部X线照片检查显示片状或斑片状浸润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以上第1-4项中任何一项加第五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非感染性肺间质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嗜酸性肺炎、肺血管炎等即可诊断。检测老年感染患者的CD3+、CD4+以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范围,说明患者免疫力严重受损,同时CD4+以及CD4+/CD8+比值的恢复还可作为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之一[5],感染常规进行咽拭子、痰涂片镜检及痰真菌培养,怀疑曲霉菌属感染者进行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并重复验证,可早期获得诊断[6]。 5、治疗 选用抗生素是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关键,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多主张在病原学获得结果之前。早期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要求覆盖所有最可能的致病菌即广覆盖,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B-内酰胺类联合奎诺酮类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作为推荐方案。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在危及生命的重症肺炎、严重免疫抑制患者合并的肺炎、产B-内酰胺类酶细菌的重症肺炎作为一线用药指征,至于最初经验性治疗是否针对MRSA联合万古霉素,有研究认为下呼吸道标本涂片发祥革兰氏阳性球菌与培养到MRSA高度一致,因而主张涂片发现革兰氏阳性球菌,最初经验性治疗联合万古霉素。一旦获得细菌学诊断后,应立即改用针对性、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对高龄或已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氨基糖甙类药物。应用奎诺酮类药物时,要注意不良反应监测,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 临床诊治过程中,对拟诊真菌感染的病理,仍然一般先选用氟康唑,但近年来耐氟康唑的假酵母菌属感染率上升,于是对曲霉菌属及耐氟康唑假丝酵母菌属有效的新型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在临床上得以推广应用,效果良好[7]。在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同时应对伴发的基础疾病积极治疗,并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低氧患者给予氧疗,改善患者的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其中大剂量免疫球蛋白[8]、胸腺肽-a1[9]以及乌司他丁[10]在增强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以及减轻炎症反应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呼吸道局部处理亦非常重要,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无力咳嗽或痰粘稠时,应协助患者排痰,可采用更换体位、拍背、吸痰、祛痰剂、呼吸道湿化、超声雾化吸入等方

老年人肺炎的特征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老年人肺炎的特征是什么 导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是很多疾病的高发人群。目前,老年人肺炎的发病了非常高,是需要重视的疾病。因为老年人肺炎是可以治疗的,也是有治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是很多疾病的高发人群。目前,老年人肺炎的发病了非常高,是需要重视的疾病。因为老年人肺炎是可以治疗的,也是有治愈的可能,为了保证生活品质,就要积极的采取措施。对于老年人肺炎很多人不了解,为此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老年人肺炎的特征是什么。 老年肺炎的主要症状和并发症是什么?老年人肺炎的症状往往不典型。老年肺炎患者常常没有明显的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等症状,容易被自己和家属忽视。较常见的症状是呼吸频率增快或呼吸困难。全身中毒症状较常见并可较早出现,如乏力,神志淡漠等。少数老年肺炎患者胃肠道症状较突出,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厌食、消化不良等。老年肺炎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并发症多。这与老年患者原有多种慢性基础疾病有关。常见的并发症有休克、严重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这些并发症是造成老年肺炎死亡的主要原因。老年人肺炎易复发要加强预防老年肺炎以细菌性肺炎为主,除了常见的肺炎球菌肺炎外,G-杆菌引起的肺炎也较多见,一般不具有传染性。由于老年肺炎多为细菌感染引起,其免疫力维持时间短,且病原体种类繁多,因此老年肺炎容易复发。 预防老年肺炎首先应当从平时做起,适量、合理地锻炼身体,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操或慢跑等,这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功能,还可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增强对气温骤变和寒冷的适应能力;也可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关键词】老年肺炎 老年肺炎的临床表现与青壮年有许多不同,尤其是老年患者咳痰乏力和反应迟钝,使痰液不易咳出,阻塞气道,严重影响通气功能,使肺部感染经久不愈[1]。本文分析总结了近10年我科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108例患者中,男65 例,女43 例,年龄60~94岁,平均70岁。全部为住院病例,除3 例死于呼吸衰竭外,其余均好转出院。 2 临床特点 部分病例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不典型,发热者仅占45%,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者占68%。部分患者无呼吸道症状,仅听诊时有呼吸音减弱或干、湿啰音,但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者所占比例较大,占38%。 常与其他慢性疾病并发,肺部感染症状可被掩盖,仅在胸片检查时才被发现。

老年患者因年老体衰,咳嗽乏力,免疫功能低下,因此一般病程较长,本组有7 例达3个月之久,因此及时发现肺部感染、合理的治疗及有效的排痰措施是促使老年患者康复之关键。 3 护理 3.1 积极预防,加强卫生宣传鼓励老年人进行适当的体格锻炼和呼吸肌锻炼,注意冬季保暖,夏季防暑,预防感冒进展为肺炎。加强对流感病毒和肺炎链球菌免疫是预防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有效方法,可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注射多价肺炎球菌疫苗预防肺炎球菌感染,金刚烷胺可用于预防A 型流感病毒。对住院的老年患者则应注意防止院内感染,已有感染者应注意适当隔离,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应洗手,注意房间通风,定期进行空气紫外线消毒。防误吸,老年人进食时应集中精力,不要说笑;鼓励有能力的老人自己进餐,别人可从旁协助;卧床老人进食时最好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流质与固体食物应分开喂;流质以勺从舌边缓慢倒入,待食物充分咽下后再喂第二口;一侧面瘫者,喂食时应将食物送至健侧;饭后,暂时保持进食体位15~20min;睡觉时宜取侧卧位以防深睡眠时的分泌物误吸。 3. 2 注意观察老人生命体征及其他变化,及时发现肺部感染征象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人的肺部感染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可无明

肺炎是老年人最为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

肺炎是老年人最为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一般病情严重,预后险恶。老年肺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高于青年人。年龄、基础病、曾因CAP住院、营养不良等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细菌感染是老年人肺炎最主要的病原菌,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内毒素,能引起严重的炎症级联反应,促使SIRS的发生,进而发展至MODS,导致老年肺炎患者死亡。这一病理过程与中医“风温肺热病”的核心病机比较一致。“热毒炽盛、痰瘀互结、正气亏虚”是贯穿老年肺炎始终的核心病机。风温毒邪是其主要致病因子,热毒之邪存在于病变的始终,热毒炽盛、气阴耗伤,导致痰瘀互结,胶着难去,是导致风温肺热病预后凶险的关键。我们抓住老年肺炎的核心病机,遵循扶正祛邪治则,确立扶正解毒化瘀治法,以期降低老年肺炎病死率。该论文研究目的主要是:①探讨老年肺炎的核心病机和扶正解毒化瘀治法;②评价扶正解毒化瘀法干预老年肺炎病死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③分析总结老年肺炎的中医病因、发病特点以及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等,为制定扶正解毒化瘀法治疗老年肺炎的诊疗技术规范提供临床证据。 对象与方法: 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65岁的老年人肺炎住院患者。老年肺炎归属于中医“风温肺热病”范畴,中医文献是中医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的载体,是中医学术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基础,在文献学习与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老年肺炎的中医病机和治法进行理论探讨。 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在5个分中心开展,将308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54例。治疗组采用西医基础抗感染治疗加扶正解毒化瘀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抗感染治疗加安慰剂治疗。 本研究疗程为1月,死亡和治愈(或好转)出院为终点事件,用药时间不超过4周。分别于治疗后第7天评测症状积分、胸片、血常规、血气分析、体温;第14天评测症状积分、血常规、痰涂片、细菌培养、咽拭子找支原体、血气分析、体温;第21天评测症状积分、胸片、血常规、血气分析、体温;第28天评测症状积分、胸片、血常规、痰涂片、细菌培养、咽拭子找支原体、血气分析、生命体征、尿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死亡事件粤不良事件随时记录。 本论文主要统计分析基线资料;肺炎30天病死率;治疗后1周、2周的治愈率、症状积分、胸片吸收程度、血常规、血气分析及体温的变化情况。安全性评价采用报告表记录患者不良事件,并对治疗前后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进行评价。 结果: 通过文献学习、前期工作及临床实践总结,我们认为风温毒邪是老年性肺炎主要致病因素;热毒炽盛、痰瘀互结、正气亏虚是其核心病机。针对核心病机,治以扶正解毒化瘀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具有降低病死率的趋势。临床试验共入组303例受试者。脱落17例,剔除2例,最后共有284例纳入统计分析。临床试验结果表明: 1.治疗组发生死亡20例(13.89%),粤对照组死亡16例(11.43%)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样本量较少可能有关。但治疗组总病死率低于文献报道的30%~50%这一平均病死率,仍具有降低病死率的临床趋势,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可能出现统计学差异。 2.两组第1周治愈率四分类等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的趋势仍较对照组明显;治疗组第2周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X2检验,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42)。结果表明,西医抗感染基础上配合中医扶正解毒化瘀法治疗老年肺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其临床疗效。 3.治疗组在治疗后第1周、第2周能够明显改善咯痰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症状(咳嗽、发热、胸闷痛、气短懒言、喘息、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但组间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扶正解毒化瘀法能够在第1周改善咳痰症状;在第2周能够明显改善喘息、气短懒言等症状;但咳嗽、胸闷痛、倦怠乏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