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幼儿教育中的“做中学”

浅谈幼儿教育中的“做中学”

浅谈幼儿教育中的“做中学”
浅谈幼儿教育中的“做中学”

浅谈幼儿教育中的“做中学”

摘要:“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是当前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它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达到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具有重大价值,主要在幼儿教育阶段针对学前儿童进行试验,开展的主题都是科学领域方面的,有实验探索活动“溶解”“影子”“磁铁”“水的沉浮”“风车”等,还有科学观察活动“小鸭喜欢吃什么”“小鱼生活在那里”“蒲桃树的生长变化”等等。让幼儿深入了解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发现其中的奥妙,构建科学知识体系。本文从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来阐述,以求对当前我国“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有更深入的认识。

“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科学教育实验是正在我国进行的一项科学教育改革计划,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之一。它是在吸取美国和法国科学教育改革实验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基础上,经韦钰院士发起和积极倡导,由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于2001年5月共同发起的。它旨在促进我国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教育发展,从小培养我国儿童的科学素养。它又是如何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呢?

一、它犹如游戏活动一样在幼儿发展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

所谓的“做中学”就是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进行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提供的学习材料是一系列的问题,学习者的任务是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学会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在做中学教学模式中,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做实验、学科学、增见识。也就是说,让幼儿放开束缚,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使之自主、积极地参与到科学实验活动中,让学前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索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做中学”具有以下基本原则:

1.面向每一个儿童、尊重儿童间的差异。我们的每一个孩子,不论他(她)是男孩还是女孩、有无残疾、家庭经济状况如何,不论他(她)是什么民族、住在什么地区,都应平等地受到良好的科学教育。我们鼓励每一个孩子根据自己的情趣、愿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去学习。

2.为儿童终身的学习,更为儿童学会生活奠定基础。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其探究热情不亚于科学家,我们要给予精心呵护和大力培植,使它们得以保持和发展。我们要鼓励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尊重事实,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责任心,善于与人合作;有进取心,乐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孩子们的科学文化素养,为他们未来能适应社会,幸福地生活打好基础。

3.教学案例应来源于生活,从周围取材。通过"做中学"科学教育,学生并不是得到随意的,支离破碎的知识,而是要根据国家制定的科学教育标准,灵活多样地开发与设计突出本土化并体现地方特色的案例。我们要关注和重视孩子们在生活中感兴趣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把它们作为科学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我们应从孩子们身边选择易于获得的和有教育价值的物品,作为他们的操作材料。

4.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发现过程。"做中学"的核心是让孩子们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操作、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发展孩子们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孩子们提供具有多种教育价值的内容和有适宜结构的材料;引导孩子们观察和发现问题,鼓励他们自己尝试着动手解决问题;为孩子们的探索发现铺路搭桥,促进他们亲历发现过程;指导孩子们学会使用科学探究记录本,记录探究过程和所得出的结论,发展他们的语文能力;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和交流,发展他们的交往和表达能力。

6.采用激励性评价。我们的评价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激励,都有成功的体验,都拥有自信心,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发展。我们不仅要注重孩子们探究活动的结果,更要重视探究的过程。我们要关注孩子们是否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更要关注孩子在探究过程中是否积极投入、尊重事实、有独到的见解、能设法解决问题、能接纳同伴的观点、善于与同伴合作和交流。

7.科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共同进行科学教育。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已取得较高的成就,在公众中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他们有科学实践的体验,通常有开拓和敏锐的眼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家的参与将为科学教育的改革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家及科学工作者以其专业背景、实践经验和学识与教育界人士合作,成为教育理念的变革和课程设计,以及支“做中学”实践的重要力量。

8.充分动员社区和家庭的力量,支持科学教育。各地现有的自然科学场馆、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都是科学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我们提倡这些资源向孩子们开放,为孩子们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场所和设备支持。

“做中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教学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整个教学方法发展上来说是一个新的飞跃。它跟游戏一样,深受幼儿的喜爱,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又是必不可少的,让幼儿在玩中做,做中玩。

二、做中学在教育中的作用

1.鼓励幼儿大胆质疑,引发探究兴趣。

在“做中学”中,提出疑问正是活动展开的开始,有了疑问才有了学习探究的兴趣,有了疑问,才产生了想要寻求答案的愿望。学龄前儿童生性好疑,好问,他们对我们这个物质世界充满了好奇。“为什么天会下雨”“为什么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下山?”。在以往,这些问题总会被一笑置之,或直说“等你们长大了

就知道了”。但在“做中学”中我们允许鼓励孩子们问,并为孩子们创设了发挥想象,自主探索学习的安全的心理环境。如:当孩子们问“花儿为什么生长在土里,它也能生长在沙里,石头里吗?”我没否定也没肯定,只是引导孩子们去做实验,并协助孩子准备材料,引发了幼儿主动的学习探究兴趣。

2.让幼儿亲历探索发现过程,验证自己的假设。

操作探索活动是幼儿主动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们应有意识的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鼓励幼儿有意识的运用视觉、嗅觉、触摸觉等各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发现问题,在自己的动手操作中,去多方面把握事物的整体属性,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不断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例如:在科学实验“给鱼缸换水”中,幼儿想了很多办法:有的用针筒把水吸出来,有的用杯子把水舀出来,有的用海棉析出来有的幼儿还用泡沫板看看能不能把水吸出来……幼儿尝试了好多办法,虽然有的方法一看就知道肯定是失败的,但我没有马上告诉幼儿,而是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假设是对是错。如有一个幼儿刚开始用一个四周有一些小洞的小盆舀水,结果水洒了一地。如果是以往,操作到这里一定结束了,因为预测失败。但是现在,我则鼓励幼儿继续思考,探究,因为一次的失败并不代表什么。于是又一次进行尝试,他找来了塑料袋套在小盆上解决了洒水的问题,虽然不是最佳的方法,但他成功的用事实证明了他的想法没有错,他用他的实践证明了他的想法。

从这过程中不难发现,孩子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他会带着问题进行研究,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假设和验证中,孩子的思维不断的发展,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也随之养成。

3.引发幼儿动手动脑,自己构建新知识。

在以往的活动中,老师更多的关注的是:孩子观察到了什么,是否发现了问题?这只算是浅层次的发现。“做中学”的理念则认为,老师应该把孩子的研究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鼓励孩子在积累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通过分析、思考、推理等一系列过程,将感性经验提升到孩子易懂的科学道理上,这样才能帮助幼儿建构知识。

如在一次户外活动时,一个小朋友突然问我:“太阳怎么只能照在门这边,

不照到(对面)窗那里?”按照以往,我也许会很干脆的告诉幼儿:“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太阳只能射到这里。”但这么复杂的科学原理,对于小年龄的他们会懂吗?这时,“做中学”给了我灵感。我设计了《它们能通过管子吗?》活动,我用几根管子折弯,让孩子们预测铅笔、手电筒射出的光、打气筒打出的气、一头系有重物的绳子四种物质能否从弯道中通过。20位幼儿中有16位幼儿预测光能从弯道中通过,经过实验验证,他们发现光和铅笔都不能通过。接着我又拿出一根长长的直管让孩子们尝试,结果光和铅笔都通过了……最后孩子们自己“做中学”课题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出:“光和铅笔一样是直的。”接着在我一步步的引导下,6岁的孩子解释了自己先前困惑的问题:“光是直的,要能拐弯才会照到窗”、“光直的照下来,正好照到门这里。”就这样,在老师的鼓励引导下,让孩子使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构建了有关“光”的知识,同时也拉近了孩子和科学的距离。

4.培养了幼儿创造性的思维

(1)收集、提供丰富、多样性的材料,激发其兴趣,教育家布鲁娜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科学材料的兴趣。”只有孩子对你所提供的材料感兴趣了,他(她)才可能去探索、去创造。如在:“什么样的纸可以制作风车”的“做中学”科学实验活动中,我首先让家长在家教会幼儿用一种材料制作一种类型的风车,然后让他们引导幼儿一同探讨“除了这种纸,还有什么纸可以制作风车。”再请他们把讨论的结果及收集到的材料带来园试验。如:卡纸、面巾纸、滑光纸、报纸、粗面纸、礼物纸等等。

(2)创设宽松氛围,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培养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环境是陶冶幼儿心灵、启迪幼儿智慧、促进幼儿发展的无声教材。在活动中,我尽量与活动参与者的身份,尽量让孩子感觉到安全、自在。孩子需要我们的鼓励,我们只有不断的肯定他们,才可能极大地刺激其创造欲望,引导他们去思考自己的行为,将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到一个清醒的意识水平上。为他们展开一片充满想象、充满生机的天地。

(3)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培养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做中学”科学实验活动中,我们还注重对孩子的启发引导。“做中学”的精神告诉我们,不能轻易对孩子说“你错了”,“你这样不行”等等。这样,我们会把我们未来的小科学家摧毁在萌芽中,扼杀在摇篮里。我们应该是积极的给予鼓励。

(4)科学合理的评价幼儿,培养、推动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进一步发挥。

“好表现、喜表扬”是孩子的特点,做为教育者,我们必须了解、掌握孩子的天性,及时对孩子的行为给予评价,使之不骄、不卑。在“做中学”实验活动中,我们特别提倡让孩子“手、眼、口一致,也就是说不但要孩子学会操作,还要学会表达。这就难免有做错说错行为,这时,我们要做的并不是一味地指责孩子,而是诱导孩子应该如何“逆境而上”,让他们知道错了也不要紧,可以“重头再来”。帮助孩子寻找失败的原因,让他们知道总会成功的。

5.增长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成长

教师通过尝试模仿,实验创造,反思总结,对科学及其性质,对儿童及其科学学习的特点,对教师的作用及其引导策略等都有了新的认识,教师的科学素养不断得到提高,教师科学教育得观念及其教学行为发生了积极得变化,教师的创造性被激活,课堂教学充满升级。

总之,“做中学”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效果上,它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达到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具有重大价值。同时,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为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和良好时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了教育界和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转变,为"做中学"科学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在观念上做了重要的铺垫。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比以往更突出了科学教育和科学课程的重要性。

谈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谈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好的环境,能得到好的教育;较差的环境,孩子也能得到好的教育。问题在于您怎样教育与在何时教育,环境好坏只占其中的一部分罢了。在我接到要受幼儿园的课时,我的想法就是:孩子太小,要教育好她们,就只能等到她们长大才能进行较好的教育。通过一段时间实践与总结发现事实并不就是这样的。在当今,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普遍的关注,许多发达国家积极采取措施,优先发展学前教育。因此,本文就以在没有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谈谈几点认识: 一、学前教育对人格品质发展的重要性 人格品质就是幼儿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就是通过自己的模仿与大人的一系列引导等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学前期就是幼儿个体适应社会的起始阶段与关键时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的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幼儿逐渐形成与发展着最初、也就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与态度,奠定着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与水平;同时,儿童在学前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极地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她们的健康成长、成材。 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需要成人提供良好、适宜的教育环境。学前期适宜的教育能够有力地促进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爱心、责任感等人格品质的发展;而不良的学前教育则容易使儿童形成消极的人格品质,接受了适宜教育的儿童以上各方面发展水平都要显著高于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儿童。 二、学前教育对人的认识发展的重要性 学前期就是儿童的认识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在她们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在关键期内,幼儿对于某些知识经验的学习或行为的形成比较容易,如果错过这一时期,在较晚的阶段上再来弥补则就是很困难的,有时甚至就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学前教育的质量还直接关系到儿童能否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对幼儿的认识发展与终身学习产生重大影响。适宜的学前教育能够积极地促进儿童各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不适宜的学前教育如单纯对儿童进行机械的学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不但会损害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而且会使她们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创新精神,从而对儿童的认识发展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学前教育能对儿童的发展与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而长远的作用,对她们的全面发展与国民素质的提高产生长远、深刻的影响。我们这里就是偏远山区,孩子们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但就是我们不能忽略了孩子们受良好教育的时期,我们应该更加的关心,爱护她们的成长,帮助她们成材。 同时,研究发现,上述脑的结构与技能在学前期的发展并非出于一种纯粹自然的状态,而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与制约,表现为大脑在学前期具有巨大的可塑性。研究者认为:丰富的环境刺激可以促进脑的发展,而适宜的早期教育就是促进脑发育充分与完善的最有效的环境刺激因素。同时,大量的动物与人类婴幼儿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幼年期持续的早期经验的剥夺将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出现减慢甚至停止现象,并构成终身性的永久伤害。另一方面,由于在学前期儿童脑的发展尚未定型、可塑性强,因此这一时期如能积极提供良好、适宜的教育影响,脑还具有良好的修复性。一般来讲,成人脑损伤就是难以弥补的,其原因之一在于脑细胞的生长不同于身体细胞,一旦完成就不会再增殖。而对婴幼儿脑损伤的研究发现,某半球受损后,通过某种适宜的学习、训练的过程,另侧半球可以产生替代性的功能,从而使脑损伤获得一定程度的修复。例如,5岁以前任何一侧的损伤都不会导致永久性的语言功能的丧失,因此语言中枢可

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期末作业考核 《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抽样: 抽样是指遵循一定的规则,从确定的研究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容量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的过程。 2. 追踪法: 追踪法是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某一研究对象进行有意识的跟踪,收集各种相关资料,揭示其发 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3.自然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暗示、不加控制的状态下进行观察的方法。 4.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case study),又称案例研究,是指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 的方法。 5.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指那些有较强的理论性,可以直接增加有关研究领域知识内容的研究,其研究的目的在 于发展和完善理论。 6.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指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经验,使之上 升为理性认识的思维加工过程。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最完善的集中量数的优点。 答:算数平均数是最重要、最完善的集中量数。它具有以下优点:(1)反应灵敏;(2)计算严密;(3) 计算简单;(4)简明易解;(5)适合于进一步用代数方法演算;(6)较少受抽样变动的影响。 2.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 答: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是研究者以科学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学前教育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的研究。 3.简述文献资料记录的基本方法。 答:文献记录的方法有标记法、批语式、抄录式、提要式、札记式。 标记式就是研究者在阅读研究文献时,用一些符号(如圆圈、着重号、疑问号等)将文献的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等标记出来。 批语式是在所读文献的空白处简单写上自己对文献有关内容的见解、批语、解释、疑问等。 批录式是把阅读文献所得的情报资料抄下来。批录有全录和摘录两种。 提要式指根据研究的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对原文的基本观点、主要事实和方法、结论要点等加以概括、缩写。

浅谈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

一个具有很高科学素养的幼儿教师,必定善于利用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善于选取幼儿最感兴趣的科学问题,采用适宜的方式帮助和引导幼儿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善于创设情景和利用各种条件,使幼儿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探索和发现的快乐,并从中建构初步的科学概念,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遇到的简单的科学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科学品质。 2.3特有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的思考、反思能力 科学的思考能力、反思能力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目的不只是让幼儿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经验,重要的是教幼儿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发展其思考问题的能力。幼儿教师不仅自己要有一定的思考、反思能力,而且还要引导培养幼儿思考问题的能力,支持、鼓励幼儿提出问题,愈能提出问题,愈能促进幼儿的思考。鼓励幼儿发问,引导幼儿科学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需要,也是幼儿生活的需要。 3 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具体要求 3.1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求实质疑的科学态度是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关键科学精神和态度是培养幼凡科学素养的关键所在。基于幼儿特有的精神生活和精神文化特征,即幼儿表现出来的对大自然的好奇、对万物的探究热情及爱思考、爱发问的天性,培养儿对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将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敢于挑战困难,追求事业执着不渝,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来影响幼儿。这是职业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3.2对科学知识的重新认识 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从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中摆脱出来,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获取最新的科学信息,引导幼儿了解最新的科学发展,掌握关于科学的初步概念,逐渐形成对科学的正确认识。比如,幼儿常常对地球的常识、动物、植物等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她们经常会提出一些令人惊疑的问题。作为幼儿教师,不仅仅是利用已有知识回答幼儿的问题,重要的是保护他们爱发问的天性,激励幼儿的求知欲望,帮助幼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取信息,不断地积累知识。 3.3设计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是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必须 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的能力,设计组织良好的科学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保持幼儿好奇、善于探究的天性;而且对于教师本人也是科学教育能力的增长,同时也是推动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笔者曾经观摩过刘占兰老师的教学活动,刘占兰老师通过介绍法国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活动,展现了法国幼儿教师较好的科学教育设计与组织能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也我们国内幼儿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方面还很欠缺,这一点值得国内幼儿教师学习。需要幼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以更好地胜任幼儿科学教育。【关键词】知识结构教师素养科学素养【摘要】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奠定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及其进行科学研究、对于民族未来科技发展、民族复兴具有基础性的现实意义。笔者基于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认识及目前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现状的分析针对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提出一些具体要求。 1 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重要现实意义 11不断完善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是适应时代的新要求要让孩子的科技素质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幼儿教师的科技素质的发展和完善就显得更为重要而良好的科技素质结构是发展和完善教师能力的核心所有这些都会影响教师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会直接影响整个幼儿科技素质教育的质量。 12完善幼儿教师科学素养对新时期儿童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幼儿时期独特的心理特点及其特有的文化精神特征笔者认为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是指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

浅谈幼儿教育中的“做中学”

浅谈幼儿教育中的“做中学” 摘要:“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是当前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它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达到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具有重大价值,主要在幼儿教育阶段针对学前儿童进行试验,开展的主题都是科学领域方面的,有实验探索活动“溶解”“影子”“磁铁”“水的沉浮”“风车”等,还有科学观察活动“小鸭喜欢吃什么”“小鱼生活在那里”“蒲桃树的生长变化”等等。让幼儿深入了解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发现其中的奥妙,构建科学知识体系。本文从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来阐述,以求对当前我国“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有更深入的认识。 “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科学教育实验是正在我国进行的一项科学教育改革计划,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之一。它是在吸取美国和法国科学教育改革实验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基础上,经韦钰院士发起和积极倡导,由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于2001年5月共同发起的。它旨在促进我国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教育发展,从小培养我国儿童的科学素养。它又是如何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呢? 一、它犹如游戏活动一样在幼儿发展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 所谓的“做中学”就是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进行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提供的学习材料是一系列的问题,学习者的任务是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学会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在做中学教学模式中,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做实验、学科学、增见识。也就是说,让幼儿放开束缚,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使之自主、积极地参与到科学实验活动中,让学前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索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只要是对心理学有研究的人,都会知道0—6岁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记忆力是超乎人们想像的,相当于成人的200%!人的大脑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发展也是相当的迅速!幼儿教育者不论是从重要性看,还是从劳动量看,都远比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的重要和多。感叹为什么幼儿教育者的地位却如此的低,回报就更不用讲了!幼儿教育者是最善良、最可爱、最勤劳、最无私、最有爱心的。 教师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巴市幼儿园仲伟 【内容提要】:幼儿教育应于幼儿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的完整培养,达成幼儿体、德、智、劳、美的全面和谐发展,幼儿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着重才艺的学习,还要发展生存的能力,乐于与人交往,行为统一和协调,性格特征良好,形成一个能调整内在需要和外在压力 保持平衡状态的健康心理,教师要在教育行为,一日生活中,关心了解幼儿,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挥重要性。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教育行为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现代心理学表明:健康心理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质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所谓健康心理是指一个人心理各方面以及和社会环境之间处于一种积极协调、统一的状态。心理健康的人,情绪愉悦稳定,生活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行为能自我控制。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我国的社会问题,“幼儿时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黄金时期”,关注和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幼儿教育的内容也是全面的,它包括了人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启蒙教育,《纲要》把它们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在这诸多的教育内容中,健康被放在了第一位,对幼儿的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同时还强调“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师需提高认识,加强学习,高度重视。 1、教师要给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经过长期对儿童的观察与研究,曾做出如下论断: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是形成健康的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与同伴、成人直接接触中感受最为真切、最为深刻的社会性行为。在这一时期,如果成人能积极鼓励儿童的

幼儿教育方法

一、来园时的常规培养 早晨虽然孩子入园时间很短,老师忙着接待家长、幼儿,但即使再忙也不能忽视幼儿来园时的常规教育。每一天的清晨,是孩子们精力最充沛的时候。这时,教师可抓住这个机会,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如:幼儿每天早晨入园时与老师、小朋友的问候,从这个可以培养了师生之情,也可以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老师不能忙着做别的事情而忽视孩子,导致有的孩子不愿打招呼了。所以在晨间接待时,老师一定要精神饱满,,给幼儿做一个好榜样。让幼儿有意识的形成良好常规习惯。 二、点心的常规培养 1、点心前的常规培养 游戏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方式之一,我们把点心前的活动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孩子在玩中培养常规,在玩中养成习惯。例如:每天的点心及午餐前孩子总有一段等待的时间,本来是让孩子开好小花坐在那等的,但是发觉孩子们洗完手后还是这里摸摸那里抓抓,于是我们设计了各种手指游戏,小朋友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会了安静等待。通过做这种手指游戏,即让孩子静下心来安静的等待,又能锻炼小手,使小手灵活的动起来。孩子在游戏中能有所动、有所思、有所悟,久而久之,孩子们熟悉了班级常规,自觉地按班级规则做事。 2、点心时的常规培养 吃点心时,我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有的孩子很快吃完了,吃完了他们就在教室里东瞧瞧西摸摸,要么走来走去,要么就和小朋友大架,还有的孩子自拔积木弄的到处都是;有的孩子拖拖拉拉,要吃好长时间,豆浆洒了、掉饼干的事经常发生,还有的甚至一节课都上完了杯子力的豆浆还没有喝完呢?作为我们教师不但要组织他们吃点心,还要维护“秩序”,还要打扫,忙得真是不亦乐乎。所以到了中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设立“值日生”职务,让值日生作为小小检查员,每天安排一组幼儿担任班级的“检查员”,让他们检查和评价全班小朋友的生活常规表现,对幼儿的良好行为的养成作用很大。可以请能力强的孩子来担任小老师,每天的值日生可以分工合作,比如:有的值日生负责擦桌子,有的值日生负责幼儿吃点心的情况。 我认为:常规是孩子的学习实践过程,应该“寓教育于生活实践中。成为常规教育的检查者和评价者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教育活动中的常规培养 1、坐姿的培养

浅谈幼儿科学活动中的教育评价

浅谈幼儿科学活动中的教育评价 海安县第一实验幼儿园顾晓妩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教育评价也显示出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反馈信息,而且对教育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以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目前幼儿园开展的幼儿发展评价中,游戏领域是评价的热门话题,而对科学活动中的教育评价,却很少涉及。在评价的过程中,不少老师存在着一些传统的观念:侧重于科学知识,忽视情感、态度的评价;多以老师评价为主,少有幼儿、家长参与;过多注意量的评价,忽略质的评价。正是这些片面的评价观使评价的发展性未能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如何运用科学的评价观来促进幼儿的发展,结合科学教育的学科特点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实施教育评价我们应该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关键点。 一、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突出情感态度养成 幼儿科学教育的实质是科学素养的早期养成。这种科学素养由三个层面的要素所组成: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这三个层面的要素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科学精神和态度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所在。站在幼儿发展的视角,又可将科学素养分解成三点目标,表述为三级层次:①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关注的积极情感及科学的态度。②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发展其探究技能。③帮助幼儿丰富科学经验,获得科学知识。这三级层次的教育目标不仅是科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南,也是我们评价幼儿发展状况的基本依据。参照教育目标,建立可操作的评价内容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1、科学情感的态度的评价: (1)幼儿是否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心,作出积极的反应,并能集中注意,感知、观察、操作物体,提出问题,寻求有关信息和答案。 (2)幼儿是否对自然界和科学活动感兴趣,是否喜欢观察探索自然界,积极参与科学活动。 (3)是否关心自然界,爱护、保护动植物和周围环境。 2、科学技能与方法的评价

浅谈幼儿教育中的社会教育

三、社会 (一)目标 1. 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 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 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 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二)内容与要求 1. 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2. 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 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4. 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5. 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 6. 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7.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8. 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三)指导要点 1.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2. 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 3. 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 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小班幼儿的社会教育 当前,幼儿园教育偏重于知识技能的获得,忽视了情感、习惯、社会性等的发展。美国教育家罗宾森说过:“对我们成人来说,社会生活,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居住在

幼儿园教育方法有哪些

幼儿园教育方法有哪些 常规教育就是帮助幼儿学会遵守集体生活规则,逐渐地从他律向自律发展,也就是从服从别人管理发展到自我管理。常规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方式持之以恒地、灵活地促进幼儿常规的养成。 幼儿园教育方法有哪些 (1)在环境刨设中渗透常规提示。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常规 要求用绘画作品、照片、图示、文字符号等形式展现在幼儿的活动环境中,提示幼儿遵守常规。例如:幼儿进餐后常常忘记需要做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摆放餐具、进餐、漱口、擦嘴等几件事情用照片记录下来,张贴在教室的墙面上,从而提示幼儿按顺序做事。 (2)强化幼儿的良好常规。教师要通过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幼儿良好的行为进行强化,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使其良好的行为得到巩固和发扬。例如:有的小班幼儿初人园时总是让老师喂饭,不肯自己动手。当教师一发现这类幼儿有自己吃饭的行为时,就及时在集体面前表扬他们,还可以送给他们一些小礼物,以强化其良好行为。 (3)和幼儿一起制定常规。针对班级常规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要和幼儿共同分析、讨论、制定常规。此方法比较适合中、大班幼儿。例如:户外活动上、下楼时,幼儿会大声喧哗、推推挤挤。教师针对这个问题和幼儿一起分析其中存在的危险,共同制定上、下楼的常规要求:一个跟着一个走;靠一边走;手扶着栏杆眼看着地面;不急不挤。

(4)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儿歌灵活地规范班级常规。比如,在引导幼儿轻轻走路时,教师可以带领他们一起学习小花猫。教师边做动作边说儿歌:“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别人做事不打扰,大家夸我好宝宝。”幼儿爱模仿的特点在愉快的儿歌氛围中被激发出来,这时,教师便可以告诉幼儿:“走路的时候我们也要像小花猫一样轻轻的,不跺脚、不蹦跳,做个好宝宝。”在这样的引导下,幼儿便知道了应该如何走路。 (5)用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常规。根据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教师可以用游戏的形式或采用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学习常规,把对幼儿的要求转化为幼儿的内部需求,从“你必须这样”转化为“我要这样”。 (6)用拟人的语官引导幼儿习得常规。这种方法比较适合 年龄小的幼儿。o教师利用生动形象的拟人化的语言,引导幼 儿理解常规,遵守常规。例如:在培养小班幼儿的进餐常规时,教师发现幼儿不爱吃青菜,于是便将吃青菜说成:“小白兔最爱吃青菜,多吃青菜最可爱。” (7)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根据幼儿“爱模仿”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强化某些幼儿的正确行为,以激励其他幼儿以他们为榜样。例如}教师对认真洗手的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希 望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也要认其洗手。好榜样还可以是父母、教师或者是幼儿喜欢的文艺作品中的某个形象等: (8)家庭与幼儿回同步培养。 幼儿园教育方法有哪些 1.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

幼儿教育重要性的名言

幼儿教育重要性的名言 幼儿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下面为你带来幼儿教育重要性的名言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教育重要性的名言 1) 幼儿教育是教好后一代的基础的基础,它关系到进入青少年时期德育智育体育的健康发展。所以说幼儿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非常细致耐心的工作,也是一项极其光荣的工作,做好这个工作,首先是要求搞幼儿教育工作的同志自身要有高尚的共产主义的道德修养,热爱自己的专业,专心致志,钻研业务,对培养好幼儿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徐待立 2) 假如自负,虚荣心或愤怒使儿童失去了恐怖,或者使他不听恐怖心的劝告,这种心理便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消除掉,应该使他稍稍考虑一下,降低火气,三思而后行,看看眼前的事值不值得冒险。洛克 3) 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们在成长! 4)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 5) 关爱童心,感受真爱,欣赏童趣。 6)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希望。 7) 爱每一个孩子,他们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 8) 让天使快乐茁壮,让希望如花儿般绽放,让故事如叙事般优

美――这就是我们一生无悔的追求! 9) 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令教师欣慰的呢? 10) 在集体中,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位同学,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位同学,让每位同学对自己都有信心。 11) 对待家长,教师要冬天般的冷静思考,要春天般的温馨沟通,要夏天般的热情工作,要秋天般的美好憧憬。 12) 如果这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这就是早期教育。 13) 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育,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14)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15) 每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向上的,都是热爱学习的,都是具有自信的,这些品质都是孩子成长必备的。 16)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

浅谈学前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

沈阳大学新民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浅谈学前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 学生姓名刘园 学生学号R1220103 专业初等教育(数学双语) 届别2012届 指导教师 2014年 5 月 12 日

目录 摘要 (2) 一、学前教育的必要性 (3) (一)学前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3) (二)学前教育中幼儿情商教育的必要性 (4) (三)学前教育的方法 (4) 1、善于掌握幼儿的心理特征 (4) 2、要科学地进行智力开发 (5) 3、要有新颖的艺术启蒙 (5) 4、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6) 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7) (一)遵循科学的原则 (7)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7) 2、适时、适当对其激励 (8) 3、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8) 4、要有坚决的态度 (9) 5、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 (9) (二)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步骤 (9) 1、要认识习惯的重要性 (9) 2、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 (10) 3、进行榜样教育 (10) 4、需要持久的训练 (10) 5、要及时评估,要表扬,用各种方式表扬、引导 (10) 6、要形成良好的集体风气 (11) 三、总结 (12)

摘要 幼儿学前教育是我国关注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当,教育主题不明确,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的问题,因此加强和改进幼儿学前教育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尊重人才,重视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同时,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学前教育观念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早期教育的问题。广大家长已经不再满足孩子入托有人看,而是迫切希望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这是新时期社会对学前教育提出的要求。幼儿学前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幼儿学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在社会、家庭、幼儿园等多方面的互相配合教育下才能达到的特殊工程。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o~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 二、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时期对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大脑的发育与年龄的增加呈反比,很显然,人生的头几年,是进行快速学习的好时机。孩子幼年期,就像一块橡胶泥,你把他捻成方的,他就是方的,你把他捻成圆的他就是圆的。可见培养幼儿养成好的习惯那就得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而且,幼儿比较听话,好训练,培养各种习惯最容易见效。然而,我们有些父母以为孩子还小,不忍心管,或者认为“树大自然直”,大一点才管吧。等到大了,却由于从小没管好,坏习惯已经养成了,想管也管不了。因此,就得抓住幼儿教育,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为孩子日后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早期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要丰富孩子的生活环境,不要等到孩子该上学了才考虑这个问题,那时学习的关键期早就过了。正所谓:“3岁看到老。”孩子需要从小就储存知识信息,构建学习的潜能。未来的学习是建立在

早期学习基础之上的。现在的许多家庭非常注重对幼儿的教育。为此,他们从胎教开始让幼儿倾听优美的音乐或母亲为胎儿朗诵文学作品。甚至有的母亲在怀孕前一年就开始阅读关于幼儿的早教方面的书,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书有助于幼儿日后的教育。早期教育对幼儿以后的学习有着很好的帮助,它可以使幼儿较好的理解和掌握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让幼儿培养自己阅读的习惯,并从阅读中领悟各种道理。幼儿在幼儿园里也可以接受很好的教育,通过在幼儿园里幼儿教师的指导,幼儿可以更好地学习并通过与幼儿园里许多幼儿的交流,去培养幼儿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使幼儿更好的适应这个世界和自己所处的环境。 三、幼儿教育既包括家庭教育,也包括幼儿园学校教育 现今,有不少父母过早与孩子缺乏亲子交往,孩子的家庭教育的不到很好的保证,使孩子出现不爱交流、不爱学习、不爱思考的习惯,这些都会让孩子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而幼儿园的孩子又多,教师有时照应不过来,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心理的发展,容易使小孩形成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孤僻的性格。这样,幼儿教育就存在很大的危机,不仅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且使幼儿形成不爱学习的坏习惯。因此,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对幼儿教育予以重视,不仅对幼儿今后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而且对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有一个质的提高。 四、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幼儿的思维多以具体形象为主,因此,教师或家长在引导幼儿学习时应让幼儿慢慢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学习。在幼儿教育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幼儿园教育教学常用教学方法

幼儿园教育教学常用教学方法 一、直观法:幼儿园教学的主要方法。包括:观察(物体和现象)、演示、示范、使用直观教具、采用电化教育手段等。 1、观察法:幼儿园直观教学方法之一,运用观察进行教育的方法。科学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方法,指有预期目的的感知活动。观察方法:指观察事物的具体方法。依据观察的目的要求,选择科学的观察方法会提高观察的效率。 (1)幼儿自发观察:幼儿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自发地观察周围新奇的事物。如:天空中的飞机、树下的蚂蚁等。 (2)个别物体观察:在一定的时间内,组织幼儿观察某一物体或现象,使幼儿掌握这一物体或现象的名称、外部特征、功能、与人们及社会的关系,从而获得有关的粗浅知识。如一般的认识食物、动植物都用这种方法。 (3)比较性观察:指组织幼儿观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现象,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思考,能更精确、细致、完整的认识事物,形成概念。如认识图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等。还可以分为整体比较和分解比较。整体比较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进行整体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性、相反性和相近点。分解比较是对两种物体分别从局部逐一地进行比较。 (4)长期系统性观察:也称“追踪观察”。在较长的时间内,

组织幼儿连续的对某一物体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间断性的、系统的观察。如观察种植角里的植物、月亮的变化等。 (5)顺序观察法:即对观察对象按照先后顺序,从不同的角度细致的观察。一般观察动物时是按照从头到脚、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 (6)特征观察法:是对观察对象的最主要或某一方面特征进行相对静止的观察。 (7)分解观察法:是对观察对象各部分进行仔细分解观察,然后再综合起来,达到清晰地了解全貌的目的。 (8)探索性观察:即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转化、原因和结果进行探索。 2、示范法: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所做的教学表演,为幼儿提供具体的模仿范例。一般语言、艺术、健康领域用得较多。 (1)完整示范:对新的教学内容,从头到尾的示范,给幼儿完整的印象,便于理解和掌握,形成整体的概念。如:新授歌曲、诗歌、早操时经常用到。 (2)部分示范:在幼儿学习过程中出现难点、错误时,教师进行部分示范以帮助解决局部问题,对已经会的内容不再示范。 (3)分解示范:把学习材料分成几部分,分部、分段地示范,使幼儿掌握每一处要领和学习的重点。 (4)不同方向示范:从正面、背面或侧面进行示范,使幼儿从不同角度得到完整的印象。一般舞蹈、律动时用得较多。 二、提问法:是教育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指导幼儿观察、学

浅谈幼儿科学兴趣的培养

浅谈幼儿科学兴趣的培养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贯彻实施以及幼教改革的深入,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已被提到历史上从未有的高度,成为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了科学教育的目标: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丰富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的粗浅知识,培养幼儿对自然与社会的兴趣和求知欲,开发幼儿的智力,形成幼儿对人对事物的正确态度等。科学教育,就是要正确引导幼儿从小了解科学的概念、科学的技能以及科学的知识结构。因此,对幼儿进行科学兴趣的培养,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的过程,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实践已经证明,科学能够大大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对周围世界的了解,同时也让幼儿获得了认识世界的有效方法,在探究世界的过程中增进其成功感和胜任感。 幼儿是天生的探索者,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获得经验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基本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教育幼儿。从小启迪幼儿科学意识,激发其探索欲望和主动求学的兴趣,促其成为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 以下是我多年科学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一、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 幼儿天生就是好奇、好问的,常常会冒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做出令人不解的举动。对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问题",因为"问题"是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点,是科学情感体验的开始,是对科学本身探索的开始,教师应关注幼儿,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使幼儿主动学习科学,"迷"上科学。为幼儿选择的科学教育内容必须是幼儿感兴趣的,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如小班科学活动《水果的沉浮》活动中:教师提供丰富的材料,保证每个幼儿都有充分的与材料互动的机会,让幼儿大胆尝试,把这些材料放入水中,观察哪些会沉下去?哪些会浮在水面?在幼儿获得初步沉与浮的经验后,提供辅助材料,让幼儿进一步探索、尝试"沉的东西能变浮?浮的东西能变沉吗?"幼儿带着新问题,继续探索,认真观察、对比,寻求答案。这种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认知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掌握科学的信心。 比如在玩水游戏中,物体的沉浮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这时教师可以从主题

浅谈学前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

远程教育、成人教育专科毕业作业 题目:浅谈学前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 摘要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尊重人才,重视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同时,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学前教育观念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早期教育的问题。广大家长已经不再满足孩子入托有人看,而是迫切希望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这是新时期社会对学前教育提出的要求。幼儿学前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幼儿学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在社会、家庭、幼儿园等多方面的互相配合教育下才能达到的特殊工程。 关键词:学前教育;素质教育;技巧 写作纲要: 一、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善于掌握幼儿的心理特征

三、要有新颖的艺术启蒙 一、学前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教育问题时说过的一句话。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起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内,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都将对幼儿日后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育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因此良好的幼儿学前教育将直接影响到幼儿一生的品格与行为。 (一)学前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一课程,每个儿童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约有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是家庭度过的,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影响极大,这是因为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思想品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具备着社会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如果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很好,这对幼儿早期的成长发展是十分有利的.由于幼儿在家里受到父母的第一教育,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性.老师要经常配合幼儿家庭进行教育,帮助纠正其不良的习惯.例如:特别幼儿爱吃零食,老师要结合家庭教育,使家长做到在幼儿上学前,让其能吃好早餐.此外,不要给孩子零花钱.培养其从小注重节俭的习惯。 (二)学前教育中幼儿情商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到四、五岁时,脑会长至成人的2/3,是一生中脑部发育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发展,6岁以后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这是奠定人生成败的基础。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每个儿童都应该有一个尽可能好的人生开端;每个儿童都应该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每个儿童都应有机会充分发掘自身潜能,成长为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无论是教育界或是家长现在都已经认可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幼儿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质量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繁衍和延续。在我国,教育幼儿已成为一项伟大的国家事业。 幼儿时期对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举个例子来说吧:如果一个人从小生活在大院里,那么长大后他就会比住在楼上与邻居一年见不上几次面的人更擅长交际。优良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幼时所接受的思想灌输对他的成长是具有决定性的。研究表明,大脑的发育与年龄的增加呈反比,很显然,人生的头几年,是进行快速学习的好时机。孩子幼年期,就像一块橡胶泥,你把他捻成方的,他就是方的,你把他捻成圆的他就是圆的。可见培养幼儿养成好的习惯那就得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而且,幼儿比较听话,好训练,培养各种习惯最容易见效。然而,我们有些父母以为孩子还小,不忍心管,或者认为“树大自然直”,大一点才管吧。等到大了,却由于从小没管好,坏习惯已经养成了,想管也管不了。因此,就得抓住幼儿教育,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为孩子日后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早期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要丰富孩子的生活环境,不要等到孩子该上学了才考虑这个问题,那时学习的关键期早就过了。父母有时会感到,虽然自己有了早期教育的意识,但是却不了解怎样进行早期教育,现行的教育制度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整个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都缺乏充分的认识。一些家长常会说:“当我的孩子进入学校,他就会开始学习……”其实,家长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人生头几年,孩子会因好奇心的驱使去学习、探索,并反复练习直到成功地掌握某一技能。但后来当孩子进入学校后,由于学校规范的管理,教学内容的限定,孩子可能会发觉学习非常乏味、枯燥而且不自由(不得不遵守规定,还要承受强大的压力)。这时,父母就要想办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了。比较好的方法是根据孩子技能的发展状况,为他安排适当的活动,即进行必要的外部刺激,帮助他找到兴趣点,以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当然,不能使用太困难或太简单的活动和玩具。不要逼着孩子去追求成功,而应更加关注学习过程的愉快。孩子需要从小就储存知识信息,构建学习的潜能。未来的学习是建立在早期学习基础之上的。如果你的孩子充满好奇,喜欢探索,他将会发现以后的学习很容易,也很有趣。他将与那些无早期学习经历的孩子有着天壤之别!思想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成功。良好的行为、习惯、性格将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日后可以有所成就。但往往就是因为一些做父母的不注重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或对幼儿教育的方式不当,而造成幼儿长大后的一些不良的行为。好习惯必须从幼小就开始培养。有时幼儿时期的教育也决定着长大后的命运。正所谓:“3岁看到老。”早期教育对幼儿以后的学习有着很好的帮助,它可以使幼儿较好的理解和掌握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让幼儿培养自己阅读的习惯,并从阅读中领悟各种道理。幼儿在幼儿园里也可以接受很好的教育,通过在幼儿园里幼儿教师的指导,幼儿可以更好地学习并通过与幼儿园里许多幼儿的交流,去培养幼儿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使幼儿更好的适应这个世界和自己所处的环境。

浅谈幼儿学前教育方法的必要性及教育方法

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幼儿学前教育方法的必要性及教育 方法 专业:学前教育 学习形式: 年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教师单位: 教学单位: 完成日期:2014 年10月 6 日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1) 英文摘要(关键词) (1) 前言 (2) 一、幼儿教育对于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发展的重要性 (2) 1.1对人格品质的发展的重要性 (2) 1.2幼儿教育对于人的认识发展有重要性 (2) 二、学前教育对于教育事业、家庭和社会的价值 (3) 2.1学前教育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 (3) 2.2幼儿教育对家庭的价值 (4) 2.3幼儿教育对社会的价值 (4) 三、幼儿教育价值的生理基础——来自脑科学研究的证据 (4) 四、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与家庭合力尊重儿童参与、建立自信心 (6) 4.1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 (6) 4.2与家庭形成合力,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 (6) 4.3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参与,让孩子充分地参与 (6) 4.4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浅谈幼儿学前教育方法的必要性及教育方法 摘要: 幼儿教育又称为学前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特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要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因此,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关注,许多发达国家积极采取措施,优先发展学前教育,在普及学前教育与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上作了很多的设入,我国政府正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本文旨在结合大量国内外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的研究,以心理发展研究和脑科学研究为依据,论证,阐述细儿教育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社会性主动性人际交往心理发展 Abstract: Preschool education is also called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mainly refers to theimplementation of the 3 -- 6 years old ages of children's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stage for people to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Important" refers to the foundation laying period it is a personal development, many important ability, personalityform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eriod; "special" is unique tothis stage is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from the initialuncertainty to the basic shape, instead can start the transition period to learn and acquire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Therefore,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has been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world,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to take active measures, give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hepopulariza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de a lot of desig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invigorat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promoting the quality educ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combine research on a large number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in order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brain science psychology as the basis, demonstration, and explains the important value of fine children education. Keywords: Social The initiativ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前言: 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离不开社会。文章多从教育与大众传媒,政府部门,社区和家庭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其中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间的研究为最甚。涉及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家庭教育中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