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撒哈拉以南非洲复习题

撒哈拉以南非洲复习题

撒哈拉以南非洲复习题
撒哈拉以南非洲复习题

撒哈拉以南非洲复习题

二、单项选择题

1.下面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濒大西洋,东临红海

B.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

C.东濒大西洋,西临印度洋

D.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2.非洲最高峰是()

A.乞力马扎罗山

B.阿特拉斯山

C.大高加索山

D.德拉肯斯山

3.黑色人种占90%以上的地区是()

A.拉丁美洲

B.撒哈拉以南的非

C.北非地区

D.北美地区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以()

A平原为主 B.高原为主 C. 山地为主 D. 丘陵为主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在对外贸易中一般是()

A.出口、进口均为工业制成品

B.出口、进口均为原料、半成品

C.出口原料、半成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D.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原料、半成品

6.下列产品属于初级产品的是()

A.汽车

B.巧克力糖

C.牛肉罐头

D.可可

7.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和大量的野生动物

B.没有外来移民,全是黑人

C.许多国家的经济典型是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D.面临着人口、粮食与环境三大突出问题

8、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条件恶劣B.自然资源贫乏C人口增长速度快D长期受殖民统治和控制

下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四个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统计图,据图9、10题。

9、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四国中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是()。

A赞比亚B博茨瓦纳C尼日利D刚果

10、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四国的经济特征都是()。

A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B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C工业十分发达D农业十分发达

11、中国的小华认识了来自非洲的黑人小朋友拉比,拉比告诉了小华许多非洲之最,下列拉比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非洲有世界第一大盆地——刚果盆地B东非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C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D非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小朋友汤姆介绍:他的家乡西临大西洋,居民基本上都是黑种人……特别提到他的家乡种有大面积的可可,其他农作物很少,靠出售可可的钱购买粮食。据此12、13题。

12、汤姆家乡的经济特点是()。

A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B工矿业为主的经济

C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D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13、汤姆所在大洲的景观有()。

①湿热茂密的雨林②广阔无垠的草原③星罗棋布的海岛

④一望无际的沙漠⑤陡峭幽深的峡湾⑥悬崖壁立的裂谷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⑥

14、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是()。

A尼日利亚B刚果民主共和国C南非D科特迪瓦

15、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方面的问题。下列措施中对解决上述三种问题都能起到显著作用的是()。

A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C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D大量垦荒,增加土地面积

读下图回答16、17题:

16、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是世界著名的天然野生动物园。在此动物

园我们找不到的动物是()

A.狮子B.大象C.长颈鹿D.牦牛

17.关于甲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能资源丰富B.世界第一长河C.含沙量大D.结冰期长18、小薇暑假和父母去非洲旅游,到了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地点。关于四个地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很热,滴雨未下,满眼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B.②地阳光明媚,栽种着柑橘、葡萄等经济林果

C.③地很闷热,几乎天天下雨,到处是茂密的森林

D.④地正值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三、读图分析题

1、读“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大洋是______________,B区域的

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气候,结合图中B区域某地年内

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判断该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茅草屋是非洲典型的民居,分布广泛,一般用树枝、木棍构架,房顶铺茅草。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

(3)撒哈拉以南非洲有“原材料仓库”之称,试分析原因。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3年3月24日至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非洲三国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

材料二:非洲主要物产分布图、非洲草原景观图。

(1)撒哈拉以南非洲东临__________洋,西临洋

(2)你认为A、B两条河流中流量较大的是___ 河,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德班主要的人种是_____________。

(4)右图中是撒哈拉以南非洲________________景观。

(5)资源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将采取多样的合作方式与非洲国家共同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帮助非洲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你认为非洲的自然资源有哪些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目前,制约撒哈拉以南地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长期以来,非洲许多国家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出口,利润低,价格波动大,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改变这种状况?(至少答2种)

撒哈拉以南非洲-习题(含答案)

撒哈拉以南非洲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1. 关于非洲物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金刚石、黄金、石油等矿产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B. 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居世界各之冠 C. 是咖啡、天然橡胶的原产地 D. 干旱面积广,动植物资源比较贫乏 2. 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规律是() A. 呈环状分布 B. 以赤道为界呈南北对称分布 C. 复杂多样,无规律可循 D. 呈放射状分布 3.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如图),完成15~16 题. 读图可知,非洲的气候类型() A. 以热带气候为主 B. 以寒带气候为主 C. 以温带气候为主 D. 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 4. 读非洲图:②处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地沙漠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5. 如图所示景观,最有可能位于非洲的()

A. 热带沙漠气候区 B. 热带雨林气候区 C. 热带草原气候区 D. 地中海气候区 6. 非洲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 人口增长过快 B. 快扩大耕地 C. 砍伐森林 D. 开垦草原7. 读“世界典型自然景观分布示意略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回答6~7 题. 某旅游者在游记中写道:“烈日下,成群的斑马在草原上奔走,不远处有几只幼狮在母狮周围嬉戏.”该游记记述的地区最有可能在图中的哪个自然景观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由图3可知非洲气候分布特点是() A. 南北对称 B. 东西对称 C. 半环状 D. 条带 9. 某旅游者在非洲沿某直线方向做“穿越非洲”的旅行时,沿途依次拍摄了如图1的照片(①→④各照片按拍摄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读图2、图3,完成3~4 题. 图2为旅行者穿越非洲四条旅行线路假想图(共4条).根据所拍摄照片的容判断,旅行者所走线路最有可能是()

知识点测试: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知识点测试: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单选题 鲁伍马河发源于坦桑尼亚东南部的马塔戈罗山脉,主要支流有鲁建达、卢切林构、利空得、穆胡威西和卢美苏勒等河。鲁伍马河流经数处大瀑布,自鲁武马海西侧入海,河口处未形成河口三角洲。下图示意鲁伍马河地理位置和鲁武马海盆海水等深线。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①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②大陆架南北狭长③动物具有季节性迁徙特征④地势平坦开阔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鲁伍马河河口未形成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原因是 A.海底地形陡,泥沙难以沉积B.支流较少,径流量小 C.流域植被茂密,泥沙含量少D.河流落差小,流速慢 3.图示城市最有利于发展深水港口的是 A.林迪B.帕尔马C.莫辛布瓦D.彭巴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据此,完成4~6题。 4.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B.劳动力C.资源D.技术 5.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A.居民收入B.文化传统C.国家政策D.气候

6.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 A.增加产品销量B.接近消费市场 C.提高设计水平D.增加当地就业 萨赫勒地区是指撒哈拉沙漠南缘东西延伸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20世纪以来,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本区的传统游牧经济向商业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同时南部农田向北入侵,农牧之争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下图是萨赫勒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7~9题。 7.形成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是 A.高温多雨B.气候干旱C.冬冷夏热D.温和湿润8.商业性定居牧业扩大了生产规模,由此造成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是 A.过度开垦B.过度砍伐C.过度樵采D.过度放牧9.导致萨赫勒地区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人口过度增长B.森林的过度砍伐 C.全球气候变暖D.开发建设不注意环保 纳米比亚位于非洲大陆,纳米比亚内陆的辛巴族人终年不穿上衣,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体上,被称为“红泥人”。读图,完成10~11题。

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亚专项训练含解析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亚 一、选择题 1.当乘坐飞机在非洲的赤道上空飞行时,你不可能见到的情景是() A. 刚果盆地大片的热带雨 林 B. 东非高原上波光闪闪的维多利亚湖 C. 大草原上猛狮追羚 羊 D. 埃及宏伟的金字塔和繁忙的苏伊士运河 2.读“撒哈拉以南非洲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绝大部分地处热带 B. 地形以高原为主 C. 居民以黑种人为主 D. 粮食基本自给自足 (2)非洲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 砍伐森林 B. 开垦草 原 C. 人口增长过 快 D. 快速扩大耕地 3.一个大洲的自述:“我在各大洲中排行第二,与大哥仅一河之隔,干旱面积广大,在我的胸膛流淌着世界第一长河.”这个大洲是() A. 亚洲 B. 欧 洲 C. 非 洲 D. 北美洲 4.亚马孙平原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沙漠气 候 C. 地中海气 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5.如图为非洲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题.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多数居民属于() A. 黄种人 B. 白种 人 C. 黑种 人 D. 混血种人 (2)坦桑尼亚赛伦盖蒂国家公园是世界著名的天然野生动物园.在此动物园我们找不到的动物是()A. 狮子 B. 大 象 C. 长颈 鹿 D. 牦牛 (3)关于甲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能资源丰富 B. 世界第一长 河 C. 含沙量 大 D. 结冰期长 6.气候数据有多种呈现方式,右图是把代表月份的数字标注在以气温和降水量为坐标的图上,一个月份的点在图中的坐标就是该月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

七年级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案例学习法”是以新课程标准为编写指导的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作为地区地理学习的一个案例,目的是通过对本区的学习,教会学生学习地区地理的方法,是学习方法呈现的载体之一。所以,就“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而言,教师应力求达到课标中的“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地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等,而不需要面面俱到达到所有课标要求,要有选择、有针对性。 二、教材分析: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材内容打破了“八股式”的写法,以三个专题的形式突出了该地区的人文地理内容,自然地理知识似乎被淡化了。实际上,人文地理现象都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的,要培养学生对人文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自然地理知识。所以,本节内容将自然地理知识“穿插、糅合”在各专题内容中,特别是安排在“活动”中。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既丰富了教学活动,又实现了认知需要,利于学生对本区特征的整体把握。 大量的图表、资料、图片,既丰富、补充了教材内容,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得学生愿意读、喜欢读教材,从而把教材变成自己的“学材”。 影片《Lost in Africa》(《非洲历险记》)内容涉及到了非洲的自然风貌,如草原、沙漠、河流、瀑布、森林和几乎全部的野生动物等;情节也紧紧围绕着对野生动物肆意狩猎的土著居民与外国游客之间的冲突、斗争,深刻地反映了非洲所面临的“资源、环境、人口”问题。影片与教材的结合非常紧密,是教材内容的部分再现。 三、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年龄小,在信息的接收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性知识。特别是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不佳,所以,教学易以“引起兴趣——加强交流与合作——引导思考”为主。若平铺直叙地讲述学生会感到枯燥,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这一主体因素,对于教法、教具的选择必须考虑学生的特点,力求生动有趣、高效直观。 四、教学策略: 1 充分利用影视素材、教材中的地图、图片、图表,加强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训练。 2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3 教师努力帮助学生利用原有的学习方法、地理概念、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地理现象和相关问题。 4 教学过程以“观看影片——讨论影片——探究原因——提出建议”这一思路进行。 五、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影片,了解并学会描述本区的整体特征。训练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

撒哈拉以南非洲复习题

撒哈拉以南非洲复习题 二、单项选择题 1.下面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濒大西洋,东临红海 B.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 C.东濒大西洋,西临印度洋 D.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2.非洲最高峰是() A.乞力马扎罗山 B.阿特拉斯山 C.大高加索山 D.德拉肯斯山 3.黑色人种占90%以上的地区是() A.拉丁美洲 B.撒哈拉以南的非 C.北非地区 D.北美地区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以() A平原为主 B.高原为主 C. 山地为主 D. 丘陵为主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在对外贸易中一般是() A.出口、进口均为工业制成品 B.出口、进口均为原料、半成品 C.出口原料、半成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D.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原料、半成品 6.下列产品属于初级产品的是() A.汽车 B.巧克力糖 C.牛肉罐头 D.可可 7.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和大量的野生动物 B.没有外来移民,全是黑人 C.许多国家的经济典型是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D.面临着人口、粮食与环境三大突出问题 8、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条件恶劣B.自然资源贫乏C人口增长速度快D长期受殖民统治和控制 下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四个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统计图,据图9、10题。 9、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四国中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是()。 A赞比亚B博茨瓦纳C尼日利D刚果 10、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四国的经济特征都是()。 A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B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C工业十分发达D农业十分发达 11、中国的小华认识了来自非洲的黑人小朋友拉比,拉比告诉了小华许多非洲之最,下列拉比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非洲有世界第一大盆地——刚果盆地B东非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C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D非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小朋友汤姆介绍:他的家乡西临大西洋,居民基本上都是黑种人……特别提到他的家乡种有大面积的可可,其他农作物很少,靠出售可可的钱购买粮食。据此12、13题。 12、汤姆家乡的经济特点是()。

(完整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练习 一、选择题 1、非洲大陆大部分地区位于() A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B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C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D南、北回归线之间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大势是() A由北向南倾斜B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C由南向北倾斜D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3、整个非洲的地形以()为主 A平原B高原C山地D盆地 4、下列哪组动物是非洲热带草原上典型的动物() A鸵鸟、金丝猴B长颈鹿、斑马C考拉、鸸鹋D羚羊、大熊猫 5、非洲最南端的国家是()是 A纳米比亚B苏丹C南非D埃塞俄比亚 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A塔克拉玛干沙漠B卡拉库姆沙漠 C维多利亚沙漠D撒哈拉沙漠 7、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 A柴达木盆地B塔里木盆地 C刚果盆地D四川盆地 8、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 A尼罗河B亚马孙河C长江D密西西比河 9、非洲最大的海湾() A几内亚湾B比斯开湾C亚丁湾D孟加拉湾 10、非洲的最高峰是() A勃朗峰B乞力马扎罗山 C珠穆朗玛峰D萨迦玛塔峰 1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擅长() A养蚕B酿酒C骑马D雕刻 12、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峡是() A曼德海峡B马六甲海峡 C台湾海峡D莫桑比克海峡 13、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D地中海气候 14、非洲最大的岛屿是() A台湾岛B格陵兰岛C马达加斯加岛D苏门答腊岛 15、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被称为“地球最大的伤疤”的是() A皖西大裂谷B枣庄大裂谷C东非大裂谷D富山大裂谷 二、填空题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6亿多人,90%以上是种人,因此这里又被称为。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临,西临洋,赤道横穿本区的部。 3、非洲大陆南端突出的海岸上的尖角叫。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撒哈拉以南非洲

撒哈拉以南非洲 1.位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处于低纬度热带地区(被称为“热带大陆”)。 A几内亚湾B东非大裂谷 C马达加斯加岛 D好望角E刚果盆地 F南非高原 G东非高原 H乞力马扎罗山 I尼罗河 J红海 2.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3.气候:本区的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4.人种:本区90%以上是黑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 5.“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发达国家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 进口工业制成品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出口物品主要有矿产、森林、畜产等初级产品:进口物品为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这样的经济特点使非洲许多国家失去了市场主动权。 ①概念: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生产的经济; ②弊端:初级产品价格低廉,工业制成品价格昂贵,制约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③形成原因:长期受到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控制; ④出路:发展多样化农业,振兴民族工业,建立出口加工区,发展旅游业,以改变本国经济依赖单一产品的局面。举例:尼日利亚、安哥拉等国家的化学工业、机械工业;肯尼亚的花卉业和旅游业。 6.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①人口问题 ②粮食问题 ③环境问题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人口增长过快,超过粮食及经济增长速度,已构成了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和控制,本区科学技术落后,农牧业

生产水平很低,粮食始终不能自给。而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解决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保护自然环境。 ●热带经济作物的故乡,如咖啡、可可。 ●矿产资源在世界中占有有重要地位,如金刚石(刚果)、黄金(南非)、尼日利亚(石油)、铜(赞比亚)。

高中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考点预测】 1 考查非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及成因。 2.结合图表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征、发展方向及环境问题。 【学习目标】 1、结合区域图,分析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 征及成因; 2、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以及自然要 素对人文要素的影响; 3、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因地制宜,对本区域的发展措施提出评价。【自主学习】: 问题1:看地图册,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纬度、海陆位置。 ⑴经纬度置:15°W- °E;线—35°S,使其气候以

(热量带)为主;(纬线)穿过中部,使其气候呈对称分布。 ⑵海陆位置:西临洋,东临洋,东北临海。 北部是撒哈拉沙漠。 问题2、对比欧洲与非洲大陆海岸线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大洲海岸线(平 直或曲折) 对来自海洋 的湿润气流 影响 对海运交通 的影响 非洲 欧洲 问题3: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

区名称,描述地形特征,分析地形对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地形 特征: 对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 问题4:写出图中各数字代表的气候类型,并归纳各自的分布特点、成因和特征 ①是气候,分布在南北 纬之间,成因是。 特征是。 ②是气候,分布在之间, 成因是。 特征是。

③是气候,分布在之间,成因是。 特征是。 ④是气候,分布在之间,成因是。 特征是。 问题5:地理事物成因探究(参照地图册和区域地理P40- 41) 1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的盆地)成因: 2东非裂谷带 成因: 分布: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直到死海附近。 特点:两岸悬崖壁立、附近火山很多,谷底湖泊连串。 3坦噶尼喀湖成因:板块张裂地壳断裂下陷,积水成湖。 4维多利亚湖成因:盆地凹陷(地壳运动使地面渐渐下沉,形成集

世界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世界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 读“中国对非贸易总额国别差异图”和“中国历年对非贸易情况表”,完成1-3题。 1.按照贸易总额来分,非洲与中国贸易往来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 ) A .南非和东非以及西非 B .南非和北非以及西非 C .南非和北非以及东非 D .东非和北非以及西非 2.从贸易物资构成来看,中国从n 国进口的主要物产是 ( ) A .铝土矿 B .棉花 C .金刚石 D .石油 3.从运输路线上看,中国从n 国进口的物资最主要的路线是 ( ) A .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 B .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 C .大西洋—北冰洋—白令海峡—太平洋 D .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太平洋 读下面两区城图,回答4-6题。 4.图中M 、N 两河特征正确的是 ( ) A .M 河上游多峡谷,落差大 B .M 河水位季节变化小 C .N 河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 D .N 河水量丰富 5.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A .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 B .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 C .②地,热带荒漠带,地形 D .②地:热带草原带,洋流 6.对两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两地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生产率高 B .两地均是世界天然橡胶、咖啡、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重要产区 C .甲地水热充沛,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水稻种植业 D .乙地草原广阔,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 7.影响图中A 、B 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海陆位置 ④地形 ⑤洋流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⑤ D .④⑤ 8.形成C 岛东侧气候的因素有 ( ) ①纬度较低 ②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③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 ④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⑤受暖流影响 ⑥受寒流影响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9. 有关右图示海峡及附近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两国共有的农产品是椰枣 B.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 C. 沟通了红海与印度洋 D. 海峡表层海水自西向东流 10. 下列关于图中A 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冬季有结冰现象 B. 含沙量大,水能丰富 C. 有冬汛 D. 夏季水量大,水位高 (2013·安徽联考)下图为尼罗河流域局部地区水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区域多沼泽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年多雨,降水总量大 B.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 C.地处高原内部,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D.海拔高,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12.示区域与尼罗河三角洲气候差异显著,其主要 影响因素是 ( ) A.人类活动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09宁夏、辽宁)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 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下题。 13.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势平坦 ④水源丰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3撒哈拉以南非洲复习知识点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 1、地理位置: ⑴、纬度位置:赤道从中部穿过,南北回归线穿过南北,主要位于热带地区。 ⑵、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面临大西洋,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黑种人大都能歌善舞,具有音乐,绘画,雕刻等方面的天赋,如节奏强烈的传统鼓声。 热带草原上有许多野生动物:如羚羊、鸵鸟、长颈鹿、大象、斑马、狮子 3、本区的地形特点P61图8.26 ⑴、特点:地形多以高原为主(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⑵、主要地形区:①、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南非高原,东非高原 ②、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的山峰(山顶积雪);③、刚果盆地-----世界最著名的大盆地; ④东非大裂谷----世界最长,“地球的伤疤”⑤、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沙漠(770万平方米); ⑥、几内亚湾-------非洲最大海湾;⑦、马达加斯加岛------非洲最大岛屿。 4、气候 ⑴、非洲绝大部分在热带,是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大的国家。 ⑵、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状分布。 ⑶、本区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特点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5、河流 ⑴、尼罗河—世界上最长河,注入地中海;⑵、刚果河——水量次于亚马孙河,注入大西洋。 6、资源丰富(“富饶大陆”) (1)矿产资源:金刚石、黄金储量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石油,铀,铜,铁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很大。生物资源:咖啡、椰枣和油棕的原产地。 ⑵、经济落后的原因:殖民主义的长期占领和疯狂掠夺,使本区成为殖民国家农矿产品的供应地和工业产品的倾销地,经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⑶、经济出路:a努力发展民族工业;b发展多样化的农业。 如:尼日尼亚,安哥拉等产油国家发展了化学工业,机械工业,肯尼亚发展花卉业和旅游业,成为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家。 7、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⑴、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而长期以来,该地农牧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速度,因此,粮食供应不足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问题。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放牧更多牲畜,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2)解决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的措施: ①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②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③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教材简析】 教材选择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作为地区地理学习的案例,意在教会学生学习地区的方法。虽然从地区分 布上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同北非山水相连,但本区与北非的地理特征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本节突出撒 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让自然地理特征为分析人文地理特征服务,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撒哈拉以 南非洲的地理特征。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东南亚”、 “中东”之后进行学习的,因而学生对于地区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基 础,所以本节的学习既是前面学习方法的检验,也是自我学习的提高与创新。 【教法分析】 本节课以 “走近黑非洲——了解黑非洲——爱上黑非洲” 为主线, 以旅行者梁子的黑非洲之行为附线, 力求让学生对所学的区域有较强的亲近感,尽量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主动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去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运用地图,说出本区的位置和范围,并能在图上填注几内亚湾、马达加斯加岛、好望角;2 、利用地形图,说出本区以高原为主的地形和主要地形区; 3 、了解本区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 4 、了解本区政治地图的变化和主要国家,从而理解本区“单一商品经济”的特点及成因。【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 课前分组,布置每组需要探究的活动主题并给以一定的提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每组的活 动主题和提示如下: ◆课前探究活动一 活动主题:自编一个情景剧,体现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 位。 (活动提示:可模拟与发达国家进行外贸交易——学习小组内的一方代表发达国家,另外一方代表某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同步测试题

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鸵鸟在散步,河马在戏水,长颈鹿伸着长脖子在吃树梢上的嫩叶,还有凶猛的狮子在追逐斑马。”下列可以看到上述景象的大洲是 A.A B.B C.C D.D 2.以下别称所描述的地理事物都位于非洲的是() A.“黑人的故乡”、北半球的“寒极” B.“热带大陆”、“玉米的故乡” C.“高原大陆”“世界人种大熔炉”、 D.“富饶大陆”、“赤道雪峰” 3.造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许多国家粮食供应不足的原因不包括() A.农牧业生产落后 B.农产品产量低 C.人口增长过快 D.自然资源贫乏 4.非洲热带草原地区对人们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洪涝 C.寒潮 D.台风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草原上,生活着很多野生动物,有些国家还建有野生动物园,专门保护这些野生动物.这些动物主要有() ①羚羊②斑马③袋鼠④金丝猴⑤大象⑥狮子⑦东北虎.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③④⑥⑦ 6.以下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描述,错误 ..的是() A.人口中90%以上是黑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 B.人口增长缓慢,人口与粮食、环境的矛盾不突出 C.热带草原广布,有众多的野生动物 D.矿产资源丰富,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7.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8.黑种人的人故乡是指() A.撒哈拉以北非洲 B.撒哈拉以南非洲 C.撒哈拉沙漠 D.撒哈拉以中部非洲 9.读图,回答6~7题 据图估算,非洲大陆南北大约跨纬度为() A.60° B.47° C.55° D.72° 10.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北临地中海 B.横跨南北半球,东临印度洋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知识点

第四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位置范围 1.经纬度位置:经度20oW一40oE;·纬度: 23.5 oN和30oS之间,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穿过, 绝大部分位于热带。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 2.海陆位置:北临撒哈拉沙漠、西临大西洋,东 临印度洋,南临好望角(印度洋和大西洋分界) 3.在图中找出:苏伊士运河、红海、地中海、直 布罗陀海峡、几内亚湾、马达加斯加岛索马里 半岛、好望角、莫桑比克海峡(世界上最长的海 峡) 二、自然区域特征: 1.海岸线平直,少半岛、岛屿和海湾。 2.地形特点:(1)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 之称;(2)地势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由东南 向西北倾斜;(3)主要地形区:刚果盆地(赤 道附近,世界最大盆地)、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非洲最高峰乞力 马扎罗山(5895米)。东非大裂谷(地球的伤痕)。 3.河湖:(1)尼罗河:世界最长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2)刚果河:①非洲第二长河。 ②流量大而稳定(流量仅次于亚马孙河).(3)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湖)(4)坦噶尼喀湖(非洲最深湖,世界第二深湖)▲以上名字在图中找出 4.气候:(1)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2)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轴,南 北对称分布;(3)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4)图①气候没有向东延伸,原因是东部_________地形的影响。 读图回答问题:图中气候类型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 图中纬线 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图a_____ 气候,气 候特点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图b_____ 气候。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人文区域特征 1.本区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种人的故乡”之称。 2.自然资源丰富,被称为“自然资源的仓库”。 本区野生动物:羚羊、长颈鹿、斑马等;热带经济作物:咖啡、可可、木材;矿产资源:黄金 (南非)、金刚石(刚果民主共和国)、铝土矿(几内亚)、铜(赞比亚)、石油(尼日利亚)3.经济: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经济。出口初级产品(矿产、木材、牲畜、热带经济作物等价格低),进口工业制成品(机械、汽车等价格高),在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形成的历史根源:长期的殖民统治 出路: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种经营,进行农产品加工,发展旅游业,振兴经济。

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学设计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 授课人:田敏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材简析】 教材选择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作为地区地理学习的案例,意在教会学生学习地区的方法。虽然从地区分布上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北非同属非洲,但本区与北非的地理特征不尽相同,因此本节突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让自然地理特征为分析人文地理特征服务,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地理特征。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东南亚”、“中东”之后进行学习的,因而学生对于地区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内容的学习既是对前面学习方法的检验,也是对学习能力的进一步锻炼。多数学生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充满神秘感,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找出本区的位置、范围,并通过读图说出本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本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本节课设想以“走近黑非洲——了解黑非洲——爱上黑非洲”为主线,以旅行者梁子的黑非洲之行为附线,力求让学生对所学的区域有较强的亲近感,尽量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主动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走近黑非洲——了解黑非洲 导入新课:以旅行者梁子“‘梁’眼看世界,独闯黑非洲”的十年黑非洲之行的视频导入新课。 板书: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板图: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简图。 教师讲解:根据区域学习的一般方法,要了解一个区域,首先要明确它的——地理位置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同步测试试题 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同步测试题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基础训练】 1.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主要出口物资是( ) A.工业制成品B.农矿产品C.工业零部件D.高新技术产品 2.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旱面积广大B.物产资源贫乏C.人口增长缓慢D.经济相对落后 3.动植物的生存发展,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非洲生产一种“复活草”,种子可以流浪数十年,只要一丝水汽就可以生根,一点微雨就可以快速生长、开花、结出种子。“复活草”最可能生长在哪个区域 A.东非高原B.刚果盆地C.撒哈拉沙漠D.尼罗河三角洲 4.贫穷、饥饿和疾病正威胁着非洲,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非洲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大洲B.长期受殖民者占领和疯狂掠夺 C.非洲开发历史比较晚D.非洲人不思进取 5.与欧洲相比,非洲() A.海岸线曲折B.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C.人口增长快D.工业发达 6.非洲气候的基本特征是() ①湿热②干热③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④热带雨林覆盖整个赤道地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7.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对外贸易的特点是 A.进出口均为工业制成品B.进出口都是初级产品 C.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D.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初级产品 8.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是() A.加纳B.安哥拉C.尼日利亚D.肯尼亚 9.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的结果是() ①粮食不足②过度开垦,环境恶化③经济发展④环境改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部族冲突不断B.快速发展的经济

C.气候炎热,旱灾频发D.人口增长过快,滥垦乱伐,过度放牧 【能力提升】 分布在东非高原的角马,逐水草定期迁徙.如图是东非高原马赛马拉和塞伦盖蒂的降水资料及角马在两地之间的迁徙路线.读下图,完成下题. 11.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两地都属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12.2016年6月至2016年10月,角马群的迁徙方向是 A.由马赛马拉向北迁徙B.由马赛马拉向南迁徙 C.由塞伦盖蒂向北迁徙D.由塞伦盖蒂向南迁徙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反映非洲的特点是()

七年级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复习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复习 知识点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黑种人的故乡”: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美洲和大洋洲的黑种人都是来自本区。本地区7亿多人口中大部分为黑种人,故有“黑非洲”之称。官方语言为英语、法语和葡萄牙语等。 2、政治地图的变化:二战前,非洲只有三个独立国家:埃及、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二战后,非洲各国脱离欧洲殖民统治,纷纷独立,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纳米比亚1990年独立;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曼德拉,结束了种族隔离制度和种族主义者的统治与压迫。 3、地形:本区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地。被称为“高原大陆”。主要地形区: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 4、气候特征:以热带气候为主;气候类型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影响因素:赤道穿过大陆中部,纬度呈南北对称分布;地形单一,起伏和缓;海岸线平直。使得气候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小,从而使气候呈对称分布且呈带状分布。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热带草原气候特征:终年高温,一

年分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信风带交替控制。易发旱灾。气候的非地带性现象成因分析:A、非洲赤道附近东部的热带草原气候成因: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偏低,上升气流减弱,降水量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B、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①岛屿东侧处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②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河流: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自南向北主人地中海,世界最长;刚果河,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尼日尔河;赞比西河。 6、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特征: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黄金、金刚石、铜、石油、铝土、铀、钴等。南非:黄金产量居世界之首;赞比亚:“铜矿王国”;几内亚:“铝土王国”;刚果民主共和国:“中非宝石国”;尼日利亚:本区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动植物资源丰富:咖啡、椰枣、油棕、香蕉、猩猩、河马、非洲象、狮、豹、斑马、鸵鸟、长颈鹿等。 7、单一商品经济:本区许多国家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经济发展水平低,目前这些国家正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和多样化的农业。本区成为世界上最平穷的地区,原因:长期的殖民统治;单一的经济结构;不平等的国际贸易;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如何摆脱落后:加强区域间合作,走联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试题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目标测试 一、选择题 1、在东非高原维多利亚湖以南地区 A、7月份,受信风影响,降水稀少 B、1月份,受信风影响,降水稀少 C、7月份,下沉气流为主,天气干热 D、1月份,上升气流旺盛,多锋面雨 2、非洲大陆的主要地形是: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盆地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4、好望角附近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 B、“地球的伤痕”是指东非裂谷带 C、非洲最大的湖泊也是最深的湖泊 D、马达加斯加岛濒临大西洋 6、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7、世界上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是: A、几内亚 B、赞比亚 C、民主刚果 D、南非 8、非洲是世界上缺粮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是: A、粮食产量低,年年减产 B、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粮食增长的速度 C、耕地太少,粮食总产量少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 9、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南美洲 C、非洲 D、欧洲 10、被西方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的航线通过: A、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好望角 11、世界上水能蕴藏量最丰富的河流是: A、尼日尔河 B、刚果河 C、尼罗河 D、赞比西河 1 页共7 页

12、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为: A、干旱、能源和资源问题 B、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C、人口、粮食和能源问题 D、宗教、资源和环境问题 13、原产于非洲的农产有: A、咖啡、可可 B、枣椰、油棕 C、香蕉、剑麻 D、丁香、棉花 二、综合题 1、把下图中标注字母的山脉、河流、海湾、岛屿等名称填在下面空格内: A 山脉 B 山脉 C 河; D 河; E 河; F 河; G 湾; H 岛; I 海。 15、读“部分国家对外贸易示意图”和“非洲矿产分布图”,回答: 2 页共7 页

(完整word版)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测试卷.doc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1、下列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B、南非高原与东非高原上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 C、非洲大陆周围有狭窄的沿海平原,整个大洲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D、西部和北部分布许多狭长的湖泊,如维多利亚湖 2、这里生活着许多野生动物,羚羊在奔跑,鸵鸟在散步,大象在戏水,长颈鹿伸着长长的 脖子吃树上的嫩叶,还有成群的斑马、凶猛的狮子。这种景观最可能出现在:() A、热带沙漠地区 B、热带草原地区 C 、温带荒漠地区D、温带草原地区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在对外贸易中一般是:()。 A、进口原料、半成品,出口工业制成品 B、出口原料、半成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C、出口、进口均为原料、半成品 D、出口、进口均为工业制成品 4、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形成单一商品经济的原因是( ) A、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B、长期受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控制 C 、单一商品经济可以发挥本国的资源优势 D 、单一商品经济在国际上能赚很多钱 5、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干旱、能源和资源问题 B、宗教、资源和环境问题 C、人口、粮食和能源问题 D、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6.( 2012?山东庆云期中)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北临地中海B.横跨南北半球,东临印度洋 C.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D.位于西半球,隔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望 7.撒哈拉以南非洲,大多数居民属于() A.黄种人B.白种人C.黑种人D.混血种人 8.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是世界著名的天然野生动物园。在此动物园我们找不到的动 物是() A.狮子B.大象C.长颈鹿D.牦牛 (2007?山东蒙阴期末)小朋友汤姆介绍:我的家乡西临大西洋,居民基本上是黑种人。家 乡种有大面积的可可,其他农作物很少种植。人们靠出售可可的钱购买生活必需品,勉强度日。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9~ 10 题。 [ 来源 :https://www.doczj.com/doc/179305622.html,] 9.汤姆的家乡可能位于() A.非洲北部的地中海沿岸B .撒哈拉以南非洲C .东南亚地区D .拉丁美洲 10.汤姆家乡要摆脱贫困,正确的做法是() A.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做全球“原材料仓库”B.大力发展热带经济作物 C.开荒种地,提高粮食产量D.保护生态环境,振兴民族工业 下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进出口产品示意图,读图回答11~ 12 题。 11.非洲的经济类型是() A.加工贸易经济B.出口导向型经济C.制造工业经济D.单一商品经济12.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进出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2020年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复习演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亚(含答案)

2020年中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复习演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亚 一、选择题 1.当乘坐飞机在非洲的赤道上空飞行时,你不可能见到的情景是() A. 刚果盆地大片的热带雨林 B. 东非高原上波光闪闪的维多利亚湖 C. 大草原上猛狮追羚羊 D. 埃及宏伟的金字塔和繁忙的苏伊士运河 2.读“撒哈拉以南非洲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绝大部分地处热带 B. 地形以高原为主 C. 居民以黑种人为主 D. 粮食基本自给自足 (2)非洲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 砍伐森林 B. 开垦草原 C. 人口增长过快 D. 快速扩大耕地 3.一个大洲的自述:“我在各大洲中排行第二,与大哥仅一河之隔,干旱面积广大,在我的胸膛流淌着世界第一长河。”这个大洲是()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北美洲 4.亚马孙平原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5.如图为非洲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题.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多数居民属于()

A. 黄种人 B. 白种人 C. 黑种人 D. 混血种人 (2)坦桑尼亚赛伦盖蒂国家公园是世界著名的天然野生动物园.在此动物园我们找不到的动物是()A. 狮子 B. 大象 C. 长颈鹿 D. 牦牛 (3)关于甲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能资源丰富 B. 世界第一长河 C. 含沙量大 D. 结冰期长 6.气候数据有多种呈现方式,右图是把代表月份的数字标注在以气温和降水量为坐标的图上,一个月份的点在图中的坐标就是该月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 A. 20 ℃ B. 11 ℃ C. 10 ℃ D. 50 ℃ (2)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B.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C. 全年高温多雨 D. 全年高温干旱 7.下图所反映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外贸易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制造业发达,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多 B.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许多国家从该贸易中获得较高收入 C. 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D. 粮食产量高,出口量大 8.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 B. 被誉为“天然野生动物园” C. 大部分处于热带 D. 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9.下图所反映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外贸易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