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研究

山西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研究

山西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研究
山西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研究

山西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研究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

我国目前已进入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期,转型跨越发展更是山西县域经济的主旋律。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2010年12月国家正式批准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综合改革试验区,使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成为历史必然。2011年2月25日,山西省县域经济暨农村工作会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更是对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全方位的部署,以转型跨越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抓手,县域经济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本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与城市经济相对应的基本经济单元,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以县级政权为主体优化配置资源、获取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当前,县域经济已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经济、农业经济、传统经济,而是重要的板块经济、市场经济、转型经济。县域经济是省域经济的基本单元,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根本性,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实现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基本前提。

二、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意义与长期效应

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长期效应就在于将从根本上彻底改

变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将传统的单纯依赖煤炭经济那种拼资源、拼环境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科学发展方式上来、将传统农业、服务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和新型服务业,“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和物流运输、旅游商贸、信息咨询等服务业的重大提升,将县域经济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将对山西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产生长期效应,再造一个新山西就立足于县域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

山西是历史文化大省、煤炭资源大省和特色农产品大省,90%的国土面积在县域,73%的人口在县域,2010年,全省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58%以上,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全省经济的发展,没有县域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就没有全省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找准着力点,重点突破,推动县域经济向产业经济集中、向工业经济集中、向城镇经济集中,才能加快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不仅是既要培育一批有活力、发展快、个性强的特色县,而且是要打造一批国家百强县、中部百强县。所以,“十二五”要实现农民收入翻番、再造一个新山西,关键在县域经济,难点在县域经济,潜力也在县域经济。

三、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1. 特色化发展的原则。县域经济依托自己的条件和发展优势,实现特色化发展,要以新型工业、特色现代农业、特色旅游和商贸物流服务业,实现县域经济的转型跨越。

2. 坚持城镇化推动战略。县域城镇化的核心,是实施“大县城”战略、带动人口和产业聚集,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第三产业增长,形成县域经济的

增长极。

3.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必须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达到资源优化、环境协调、人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 坚持整体推进、分类指导、协调共进的原则。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决定其发展的非均衡性,应在转型发展的整体推进过程中,实施差别对待、分类指导,最终达到协调发展、全面提高的目的。

5. 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原则。充分利用综改区的优势,突破创新、率先发展,用足用活各类政策,走出一条有山西特色的路子。

第二章山西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行政区划

山西因居太行以西而得名,全省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71万人、1033万户,平均每个家庭3.45人,共辖11个地级市(太原、大同、阳泉、晋中、晋城、长治、临汾、运城、忻州、朔州、吕梁),119个县市区,其中县级市(区)18个(包括郊区矿区7个),市城区16个,县为85个。

二、自然地理与产业布局

本研究是基于城乡一体化基础上,将23个城市的区也纳入研究范围,以凸显、比较城市与县区的差距,在对比中提升城镇化的带动作用。

山西地处黄河中下游、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带,西以黄河为界,东以太行相隔,中部汾水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海拔在1000m—2000m之间,整个省域地形多样,高差悬殊,又有显著的垂直变化特点;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平原仅占20%;年平均气温在-40—140之间,属暖温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350mm—700mm,无霜期为103—208天,且呈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的特征。独特的地形地貌与气候条件,决定了山西的地质构造和产业布局。山地沟壑区富集了矿产资源,是山西煤炭、矿产和相关联产业的集聚地;山西较好的土地分布于汾河及各大河流沿岸的河川谷地、平原盆地,是全省主要的农业产地,而绝大部分城市、县区市也集中在这条延长带上;分布两侧的太行、吕梁两山和北部的高寒地区,昼夜温差较大,特色农产品较优。山西的立地条件决定了山西除汾河平原以外,不适

应大宗农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多样性的地形、气候使山西成为特色农产品的产地,而煤焦、电力、冶炼、化工等产业进山入沟成为资源型县市的集聚产业;机械制造、医药、食品、物流服务业则是围绕大中小城市而发展,园区化是其发展的基本形式。所以山西立地条件的独特性,煤炭资源的优势性,农业生产的特色性,旅游资源的综合性,使山西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具备了较优的基础条件,全面布局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科学定位县域经济发展,成为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自然资源与产业发展

山西资源丰富、物产多样,地下地上资源支撑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矿产资源:山西是依托矿产资源而获发展,“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是其发展的核心。全省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矿藏12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53种,煤、铝钒土、珍珠岩、镓、沸石的储量居全国之首,尤其以煤炭储量为最。目前山西已探明煤炭储量为2700亿吨,占全国储量的1/3。所以煤炭产业对山西整体来说,既是基础产业,又是支柱产业,6大煤田覆盖了全省85%的县市区,煤炭及其相关产业已成为发挥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目前全省县域经济呈现出:以资源型经济为主的县市区其经济实力较强,而资源缺乏型县市则相对落后,从而导致区域间、县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所以在省域内实现大统筹发展,才能促进县域间协调发展。

生态资源:山西的山地丘陵广袤,地形气候复杂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已知的种子植物资源134科,约1700种,其中木本植物有480余种,南部和东部以夏绿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为主,也是全省植被类型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中部是以针叶林及中生的落叶灌丛为主,夏绿阔叶林为次分布

区,是森林面积分布较大的地区;北部和西部是温带灌草丛和半干旱草原分布区,优势植物是长芒草、柠条、沙棘等。总体来说,山西多山但森林资源较少,仅占20%左右,是全国森林资源最少的省份之一。但在山西适种的植物种类较多,这为山西大力发展生态林、干鲜果经济林、草食畜牧业和中药材奠定了基础;同时动物资源丰富,已知的有400余种,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70多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14种,二级保护动物56种,肉药用动物80余种。以上这些动植物生态资源,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拓展了空间。

水资源:山西是一个水资源极其缺乏的省份,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3.8亿立方米、仅占全国的0.4%,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81立方米、远低于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00立方米的水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人均用水量174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亩均灌溉用水量205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4%。目前集水面积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流长度在15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条(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和漳河),全省河川径流量114亿立方米,全国倒数第二,且全部属于外流水系,控制性利用工程不多;地下水资源1.22亿m3,但可采资源只占45%。由于煤炭资源开采,地下水系破坏严重,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短缺,这极大的限制了山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目前面临的现实是:水资源严重缺乏与水资源利用率低和浪费严重并存。所以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已成为山西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

土地资源:山西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其中未利用地6500万亩,林地面积343.5万公顷,耕地面积380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6亩,农民人均

耕地面积2.47亩,主要种植小麦、杂粮、林果等各种经济作物,近年来大面积的退耕还林使耕地面积已实际减少。从长远发展来看,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之山西自然条件的限制,耕地面积存在着逐减的趋势。但通过对20多个县市区的调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人均耕地面积较少、肥沃的土地有限、土地利用率不高,尤其是资源型的县市撂荒现象严重。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是耕地面积有限,山西自身的农产品供给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土地的低效利用,粗放经营普遍。所以整个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将是山西农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旅游资源:山西旅游资源丰富,为建设文化旅游大省和自然风光旅游强省奠定了基础。文化旅游资源从北向南既有石窑佛寺,又有古宅大院。既有古文化遗址,更有红色圣地,彩塑壁画、寺观庙宇数以万计,各县市基本上均有分布;同时自然风光景象独特,名山峡谷、瀑布冰川、生态风光等突显特色地域之秀。从长远发展来看,旅游业将是山西产业转型发展的必选内容,只要找准定位,一批旅游县市将会脱颖而出。

基本结论:山西的立地条件和资源条件决定了山西必须走“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道路。煤炭既是山西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支柱产业,但依托煤而不能依赖煤,半个多世纪的挖煤并没有让山西富裕起来,反而生态的破坏使山西付出了难以估量的代价,尤其是导致资源型的县市经济畸型发展:煤炭兴即全盘活,煤价跌则整体衰。所以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效益,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县域经济转型的必然。对于缺乏矿产资源的县区,应充分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文化旅游和观光旅游等,实现无矿产资源条件下经济跨越发展的大突破。山西立

地条件决定了山西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性和统筹性,即在省域内率先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大统筹,市域内的小统筹,促进县域经济加快转型,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

山西煤炭业转型发展

山西煤炭业转型发展 ——互联网思维1.为什么要转型? 1.1 中国经济中高速发展成为经济新常态 新常态下,与煤炭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的挑战,普遍出现产能过剩、价格下滑、增长乏力等现象,对煤炭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煤炭行业进入需求增速放缓期、过剩产能和库存消化期、环境制约强化期、结构调整攻坚期,依靠数量、速度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结束,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1.2 不断收紧的环保政策对煤炭消费提出了减量化要求 近几年来,雾霾问题备受关注,国家不断收紧相关环保政策,对煤炭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2014年,国家相继出台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和《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 —2020年)》。要求实行煤炭消费目标责任管理,严控煤炭消费总量,降低煤炭消费比重。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及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上耗煤项目,要严格实行煤炭消耗等量或减量替代政策。对运距超过600 km 的商品煤要求更加严格,并对汞、砷、磷、氯、氟5种有毒有害元素指标做了相应规定。到2020年,力争使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62%以内,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到60%以上。新出台的《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焦化、工业炉窑、煤化工、工业锅炉等四大领域将节约煤炭消费8000万t;到2020年,这一目标将达到1.6亿t以上。可以预见,由于防治大气污染需要,煤炭消费减量化将成为长期趋势。 1.3 国家能源战略和新能源革命带来的挑战 201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提出要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加快构建低碳、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t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t左右;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行动计划》强调: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降低煤炭消费比重。 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风电、核电、水电、太阳能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不断提升。可以预见,在未来20~30年,新能源将不断挤占煤炭产业的市场份额,煤炭产业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将受到挑战。 1.4 “一带一路”战略引发的深刻影响 在“一带一路”战略总体框架下,相继签订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和中俄煤炭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印尼、菲律宾、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煤炭将以较低关税或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无疑将对中国煤炭市场和本土煤炭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会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巨大的机遇。 1.5 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 预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动趋势更加严峻,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15年达到巅峰,并在2030年前后大幅度下降。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中国到2030年,将会出现多达2450万人的劳动力短缺。煤炭行业作为危险度相对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和行业自身吸引力的影响,目前煤炭产业已面临招工难的问题,这个问题将会长期存在。 当今时代的变革新浪潮正在快速兴起,这就是互联网思维席卷而来,互联网十的时代己经来临。互联网不是技术,她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是一个颠覆传统的新观念,是一场全新的思维革命。互联网思维将秉承“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宗旨,改造和颠覆传统工业思维“集中、等级、控制、独享”的规则。互联网的出现并快速传播应用其意义非常重大而深远,是革命性的。她对煤炭企业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她又给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机会和变革要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和需要紧迫破解的大命题。对此,本文从互联网重多思维中选择五个关联视角点,对接煤炭企业助推其转型发展。 一、树立用户思维,寻找危害企业生存的短板

十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

十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山西日报(山西日报20100721期——山西日报20100731期) 在2010年7月29日下午举行的山西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新当选的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纯清在讲话中提到:?我们必须以无畏的胆略和务实的举措,从煤炭依赖、政府依赖、计划依赖中解放出来,从封闭守成,小农意识,畏难情绪中解放出来……要牢牢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布局各项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让想干发展的人有舞台,让干好发展的人有回报,形成人人想发展,个个谋发展,处处干发展的浓厚氛围,要牢牢树立转型跨越是山西发展必由之路的思想。 解放思想放胆争先——一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 ?任何事物都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关键看有没有胆气,敢不敢干……一定要敢往大处想,敢往大处做。? ?面对发展的关键期、攻坚期,领导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敢于争先,立足本地打造企业平台,眼睛向外拓展发展空间……? 一个多月来,省委书记袁纯清走遍了三晋大地,从南到北,从东

到西,一路走、一路问,一边看、一边想,一面听、一面讲,其中解放思想是他反复提到的话题。 对于山西这样一个内陆省份、能源资源大省,解放思想远比占有技术更为重要,远比拥有资金更为珍贵。强调解放思想,抓准了山西的要害,抓住了制约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 改革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社会中每一次大的发展变迁,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思想解放了,经济社会发展就快,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幅度就大;而思想观念受到束缚,经济社会发展就慢,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就难以有效提高。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解放生产力的过程,就是激发内在动力的过程,就是释放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也必将成为山西今后一段时间和?十二五?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过程。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 现在山西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攻坚期和机遇期,经济要转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发展要跨越是山西面临的最紧迫的课题,也是山西3400万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和福祉所在!而要在转型发展中实现新的跨越,就必须破除僵化保守、阻碍发展的思想。山西发展所取得的一切进步和成就,都与解放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山西发展的差距和不足,也无不与思想还不够解放紧密关联。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与发展较快的省市比较,山西在发展方式、社会事业、创新能力、对外开放、利用外资以及发展环境等诸

以转型发展为主线

以转型发展为主线 为实现山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努力奋斗 ——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10年7月29日) 袁纯清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召开的。 省委认为,山西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着眼“十二五”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从山西省情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必须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动员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增强信心,埋头苦干,为开创富民强省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省委、省政府提出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把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作为战略重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合山西实际。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战胜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济回升稳步向好;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要成果,煤

炭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循环经济迈出坚实步伐,节能减排得到切实加强,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交通、水利等方面的瓶颈制约得到缓解;城乡统筹取得新进展,“三农”工作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以“五大惠民工程”和农村“五个全覆盖”为重点的民生关怀成效明显,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以强有力措施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扭转了一度时期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发挥了首都“护城河”作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得到加强,文化建设步伐加快,推出一批有影响的力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干部作风有了新的转变,基层党建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深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健全,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军民融合式发展取得新进展。今年上半年,大部分经济指标恢复或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步入稳定较快增长区间。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山西欠发达的省情没有改变,山西转型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山西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面临巨大压力,与全省人民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我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发展不足。纵向比成绩明显,横向比差距不断拉大,一些经济总量长期排后于山西的省份这几年超越了我们。“十五”末的2005年,山西GDP在全国排第16位;2009年排全国第

最新形势与政策——山西转型发展资料

《形势与政策》调研论文 故乡的腾飞 ——山西省的转型发展 院系:社会管理学院 班级:11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 组别:第四组

小组成员 写在前面的话 我们小组的成员中有两个是从山西省来的。他们对自己家乡的巨大变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于是我们小组经过讨论最终决定选择以他们的故乡变化为背景,以他们的视角为基础,再通过我们共同查资料,共同文成本篇调研论文。这也是我们小组与其他小组相比最大的闪光点。

摘要 山西作为国内最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的发展长期“一煤独大”,制约着其延伸产业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山西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转型跨越是必然趋势。这关系着全省大型煤炭企业的发展方向,也关系山西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 去年,山西省被国务院授予了资源转型开发特区。从近几年山西省的资源整合,煤炭业的逐步发展,环保技术的大力跟进,我们可以看到山西省的跨越式发展真的是激动人心的。 山西省经过了那一系列改革,天变蓝了,水变清了,树变绿了,这些可喜的变化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到自豪与骄傲! 【关键词】:山西省转型发展可喜变化故乡腾飞

目录 一.印象中的旧山西 (5) 二.山西省进行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5) 三.山西省转型发展的方向——以煤为基多元发展 (7) 四.放眼观未来——从“十二五”规划中看未来变化 (11)

一. 印象中的旧山西 小时候的记忆里,山西是一个贫穷到骨子里的小地方。尽管有很多人认为山西煤老板多,有钱人多,但是实际上煤老板仅仅是社会中的极小极小的一部分,大多数人们还是生活在贫困之中的。由于烧煤的缘故,山西的环境污染相当厉害,印象中山西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白天见不着蓝天白云,夜晚也看不到星星月亮。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因为要烧暖气,整个城市的污染仿佛更严重了,空气中的灰尘也多了起来。所以冬季里呼吸道疾病也就突然增加了起来。 如果把山西放到全国省区市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大格局中,山西对外开放的步子还是明显小、明显慢。“十五”末期,山西实际利用外资在中部6省排在倒数第一。2009年,山西实际利用外资13.5亿美元,按照商务部口径为4.93亿美元,无论哪个口径在中部排位都是垫底。再与周边省区同年利用外资数据相比,陕西15.1亿美元,内蒙古29.84亿美元,河北36.9亿美元,河南48亿美元,山西也还是处于末位。必须老老实实承认,在新一轮的开放进程中,山西的的确确是落后了 二.山西省进行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第一,激烈的竞争迫使我们跨越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部地区迅速崛起,西部省区你追我赶。这几年山西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与兄弟省市相比,我们还有一定差距。一个

推动山西经济转型发展论文

摘要:山西作为资源型省份,主要依靠煤炭发家。但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终有开采完的一天,那是山西又该如何生存发展?因此,为了山西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建立起促进山西转型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文化产业,促进山西转型发展。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让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提高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山西经济转型发展。 关键字:转型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昔日的山西,500年逞强世界。而今山西面临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但综该试验区的设立为我们重振往日雄风提供宝贵机遇。因此,如何实现一个能源大省转型发展是最关键最紧迫的问题,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 山西作为资源型省份,建立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但煤炭的不可再生的特性,随着煤炭开采量的逐年攀升而日益显露。为了山西经济长远发展,需要我们敢于创新,改善产业发展环境,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在资源型地区建立优化产业布局的协调促进机制。要振兴传统产业,加快推进以旅游业为重点的产业开放工程,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转移承接工程,以文化产业为重点的文化强省工程,让人才引领山西转型跨越,让高新技术产业助推山西转型跨越。 首先山西经济转型发展必须充分重视农业的战略地位。目前,我省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在从传统工业产业独占天下向支柱产业多元化转变,从粗放落后的发展方式,向节约集约绿色的发展方

式转变。农业农村为实现这种转型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平台,同时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更为实现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然而,山西农业未来发展方向必须坚定地走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路子,充分利用我省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气候类型,培育创新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同时更要搞活农产品流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向纵深发展,促进优势基地建设,扶植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要用现代理念,现代科技,现代经营来改造传统农业。要依靠文化渗透提升农业产业内涵,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发展,依靠品牌效应打响国内市场,使现代农业真正走出一条弘扬传统之路,特色发展之路,耦合创新之路,积极鼓励资源型企业转产兴办农产品加工,加快我省转型发展步伐。 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遗产使山西成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大省。新的历史机遇为山西旅游由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的转变提供了绝佳时机。山西将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确定为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旅游业被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引领产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有计划有策略地打造山西旅游品牌,加大旅游品牌的宣传。加快旅游产业的调整,打造旅游产业王牌:一是以那些重点旅游景区为主,向周围辐射,开开发新景点。一方面通过方便的交通拉近各旅游点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形成旅游网络;另一方面要用内容上的内在联系和文化上的一脉相承,使他们成为文化产品链。二是对景店进行整理和修补;三是要大力挖掘各名胜古迹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精

山西地税转型跨越发展大讨论发言稿

山西地税转型跨越发展大讨论发言稿 怀仁地税局陈 先谈谈对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认识。转型跨越发展,一场山西人敢问“路在何方”的突围之战。有两个原因造成。 1、节能减排,低碳发展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山西的资源型经济是粗放型的,生态破坏相当严重,解放以来共采煤120亿吨,每采1吨煤要破坏2.5吨水,目前为止山西采煤形成的采空区达到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西1/8的国土面积。痛定思痛,山西要改变“利润在沿海,代价在山西”的发展困境。 2、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要鉴戒辽宁阜新教训,阜新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能源工业基地之一。曾经是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的阜新海洲矿因资源枯竭而申请破产。全市80万人,有20万人下岗。19万人月收入在156元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山西预计到2020年将有近三分之一的地方国有矿井资源枯竭,减产1亿吨。我们不能再走阜新之路。 山西之所以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开始之后的第9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唯一一个省级试验区。我想,就是要保证山西一旦地下没挖的,还要手里有花的。 下面,我再谈谈对解放思想的认识,我觉得地税部门要重视两个观念。 1、敢为天下先。改革开放30年,山西这个资源大省还是欠发达省份,与周边的内蒙差距日益拉大。显然不是资源问题,而是思想观念束缚较重。个别同志工作中,总想着要把自己的工作思路停靠在上级的工作思路下。工作起来缺乏棱角。从袁纯清书记推荐的《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中我学习到,基层工作者要“具备这样一种品质,那就是主动”、“主动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这样才能高质量地服务和促进全省转型跨越发展。 2、价值高于位置。每一份工作都是一次修行的机会,我建议地税人的要树立“价值高于位置”的思想。铁打的营盘,首先要有铁打的兵。如果一个单位里都抢好位置,站在前面的精神,站在后面的松垮,是没有战斗力的。为此,上级部门多重视基层单位工作人员,给站得较远的靠后的多些关注,开发出他们的优点,及时地调整他们的位置。让最基层人员愿意在基层干,感觉干得有价值,有出路。 大税收,应主要体现在科学管理上;大服务,就是要服务纳税人,服务当地经济。我还想谈谈工作上的一些建议:

山西惟有通过全面转型才能实现跨越发展

山西惟有通过全面转型才能实现跨越发展。为什么? 转型发展是世界潮流。跨越发展的真谛,就是以科学转型为"跳板",探求一种速度与效率并重、当前与长远兼顾、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可以说:跨越是目的,转型是手段。纵观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跨越进步,都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大转型:英国依靠技术进步转向工业立国,成为跨越两个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领头羊;上世纪80年代,美国把信息技术转向民用领域,一举成为信息时代最大赢家......目前,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孕育重大变革,新一轮产业调整、升级和转型势不可挡。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下,山西必须抓住这次世界经济转型的历史机遇,以大转型促进大跨越。转型发展是国家取向。近年来,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并将在"十二五"规划中成为制定政策和布局项目的战略重点。在此背景下,各省区市之间一场新的发展赛跑,围绕转型发展全面展开。山西只有奋力加快转型,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才可能在新一轮"赛跑"中成为"黑马"。 转型发展是山西主题。能源重、化工轻;采冶重、制造轻;生产重、服务轻;材料重、加工轻--作为能源资源大省,山西的产业结构长期不合理。而且,在现有增长模式下,山西省的经济增速越高,结构重型化、不协调、不安全的问题越突出,发展的成本、代价和难度越增大。鉴于此,山西不转型就没有发展、没有和谐,也没有民生的改善。惟有转型的文章做好了,山西跨越发展的目标最终才能实现。 山西实现转型发展如何破题? 只有转型发展,才能实现发展的跨越。那么,山西转型发展的大文章该如何破题?

对此,袁纯清在讲话中有着精辟的论述:"转型发展不是推倒重来,是对原有发展的扬弃,是一个整合、提升、深化、创新的过程,是发展的发展。" 这番话观点新颖,内涵丰富,引人深思。 的确,转型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脱离现实谈发展,不切实际谋转型,就是建"空中楼阁",注定难成大业。以煤为例,山西"因煤而困",但山西的优势在煤,山西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因此,山西的转型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要围绕煤来展开和推进。但与过去不同的是,我们须充分认识到煤炭不仅是能源资源,也是碳材料资源,更是重要资本;不仅要挖好煤,更要用好煤;不仅要做好煤炭本身的文章,更要做好煤炭延伸发展的文章;不仅要开发好地下资源,更要开发好地上资源。 正是在这种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袁纯清紧密结合省情,指出了山西转型发展的重点:"推动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开采、初步加工向资源深度开发、深度加工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传统产业一枝独大向多元发展转变,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性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最终实现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袁纯清代表省委提出的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总定位,振奋人心,引人遐想。 转型正当其时,跨越前景灿烂--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 如何解释拉美陷阱? 拉美国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实现了人均GDP3000美元,但由于未能及时转

山西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研究

山西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研究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 我国目前已进入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期,转型跨越发展更是山西县域经济的主旋律。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2010年12月国家正式批准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综合改革试验区,使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成为历史必然。2011年2月25日,山西省县域经济暨农村工作会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更是对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全方位的部署,以转型跨越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抓手,县域经济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本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与城市经济相对应的基本经济单元,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以县级政权为主体优化配置资源、获取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当前,县域经济已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经济、农业经济、传统经济,而是重要的板块经济、市场经济、转型经济。县域经济是省域经济的基本单元,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根本性,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实现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基本前提。 二、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意义与长期效应 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长期效应就在于将从根本上彻底改

变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将传统的单纯依赖煤炭经济那种拼资源、拼环境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科学发展方式上来、将传统农业、服务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和新型服务业,“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和物流运输、旅游商贸、信息咨询等服务业的重大提升,将县域经济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将对山西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产生长期效应,再造一个新山西就立足于县域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 山西是历史文化大省、煤炭资源大省和特色农产品大省,90%的国土面积在县域,73%的人口在县域,2010年,全省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58%以上,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全省经济的发展,没有县域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就没有全省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找准着力点,重点突破,推动县域经济向产业经济集中、向工业经济集中、向城镇经济集中,才能加快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不仅是既要培育一批有活力、发展快、个性强的特色县,而且是要打造一批国家百强县、中部百强县。所以,“十二五”要实现农民收入翻番、再造一个新山西,关键在县域经济,难点在县域经济,潜力也在县域经济。 三、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1. 特色化发展的原则。县域经济依托自己的条件和发展优势,实现特色化发展,要以新型工业、特色现代农业、特色旅游和商贸物流服务业,实现县域经济的转型跨越。 2. 坚持城镇化推动战略。县域城镇化的核心,是实施“大县城”战略、带动人口和产业聚集,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第三产业增长,形成县域经济的

农村信用社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路径 (2)

农村信用社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路径 站在“十二五”发展的历史起点,省委袁纯清书记发出了“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为实现山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努力奋斗”的重要号召,为全省“十二五”发展勾勒出了一幅宏伟亮丽、波澜壮阔的转型跨越发展新蓝图、新画卷。省信用联社提出了“三个转变”重要经营理念和“强服务、促转型、谋跨越”的改革发展“九字方针”,成为指导全省农信社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方法论。那么,作为全省业务规模最大、机构人员最多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如何发挥其重要的金融支撑作用,在支持服务转型跨越发展中建功立业。笔者就此,结合工作实践,谈一些浅见认识。 一、解放思想,大胆实践,营造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新环境 转型跨越,思想先行。省委袁纯清书记讲到,思想的大门打不开,发展的大门也打不开。思想不解放,思想不转型,转型跨越的步子就迈不开。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从农信社来讲,不仅是支持服务地方经济转型跨越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实现农信社自身新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把思想融入到支持服务转型跨越的大潮中去。要突破思维定势,切实转变和纠正满足现状、得过且过、按部就班、闯劲不足等陈旧思想,支持敢想、敢干、敢冒、敢闯,提倡先行先试、创新发展。要在理念上创新跟进,进一步拓展延伸“三个转变”经营理念,由被动转型向主动转型转变,由以自身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要通过思想转型、理念创新,在内部营造一个敢想敢干谋发展、敢闯敢试谋发展、超常加力谋发展、真抓实干谋发展的新氛围、新环境。 二、紧贴需求,调整投向,瞄准支持转型、服务跨越的新方向 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转型跨越发展工作重点,是农信社金融服务的范围与重点。对此,要围绕省委、省政府转型跨越发展重点,积极调整信贷投向,选准五个支持重点:一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根据全省制定的建设三大农业经济区、十大农产品基地、六大优势产业的发展目标,持续实施“支农惠民行动计划”,支持发展特色、高效、生态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特别是重点支持一批特色明显、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实现普惠增收。二是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发展绿色信贷,扶持低碳经济。重点支持全省确定的循环经济试点县。三是支持生态环保建设。重点支持“一市一河”环境整治工程,支持县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利建设,促进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四是支持民生领域发展。重点支持省政府“513”工程企业和“三农”基础客户,支持农民增收、农村青年和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民营小企业发展等,巩固农信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五是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突出三项支持重点:一要支持建设佛教与边塞文化、晋商文化、根祖文化、太行文化和黄河文化五大特色产业区;二要支持振兴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艺术品与工艺美术等九大行业。要全力支持“华夏之根、黄河之魂、佛教圣地、晋商家园、古建瑰宝、边塞风情、关公故里、抗战文化”八大文化品牌,重点支持晋商文化、关公文化和五台山佛教文化三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片;三要支持优秀旅游城市建设旅游集散中心。 三、突出重点,找准支点,开创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山西省转型跨越式发展对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分析

山西省转型跨越式发展对中部崛起 的战略意义分析 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是中央政府继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全面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意见。自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的经济获得了持续较快发展,2004~2007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保持16%以上的增速。2008年,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下,中部各个省份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加紧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生产总值增速仍达到了12.2%,同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整个中部地区的地位凸显无遗。 山西省作为中部六省之一(山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拥有得天独厚的煤炭和其他矿产资源,是整个中部崛起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一直在进行大踏步的发展,尤以工业中建立在资源优势基础上的重型工业结构最为突出,充分发展和巩固了其作为全国能源基地的地位。从整体上看,山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符合经济状态的比较优势,不仅能够带动山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可以为全国经济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持,因此其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中部崛起战略能否顺利实现。 一、总论 (一)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的32年,开创了山西国民经济发展史上的最佳时期,期间GDP总量由1980年的108.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358.3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5.64%(按可比价格计算)1,完成了山西经济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尤其自2004年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以来,山西的经济发展更是一日千里,为中部地区乃至我国的GDP增长贡献了力量。 2 1 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山西统计年鉴2010》,2010年7月, https://www.doczj.com/doc/1818545387.html,/kns55/navi/result.aspx?id=N2010120028&file=N2010120028000011&floor=1 2 窦志达、董晓玲:《山西经济发展八大趋势》,转自山西统计信息网,2006年11月8日, https://www.doczj.com/doc/1818545387.html,,2005年以后数据根据历年《山西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山西经济转型发展 英语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in Shanxi Province of China Using data collection from internet, books, newspapers, and government documents, the paper discuss the definition of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the why it should have to transform its economy in Shanxi. And finally the paper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to economic transition. Economic transition, industry, mechanism, human resource, developing strategy, talents, structure INTRODUCTION Economic transition means to change the pattern of the pres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Now, the present economic situation in Shanxi is as follows: because of the dramatic decrease in the coal resource, the economy develops in an extremely slow speed in recent years. Besides, there are lots of problems appeared with the mining of coal all over the province. Rivers are badly polluted, and so is the air. Therefore, some methods should be put into action according to these problems. First, some enterprises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strengthen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nd collect market information as much as possible. Second, the government of Shanxi province should determine to integrate and reshuffle these coal enterprises A definition and reasons Economic transition means the transition of resources allocation and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cluding the change of patterns, factors, and way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Nowadays, considering the present economic development’s situation in Shanxi, almost everybody in the province think that there should have a profound economic reform to improve its economy. “As is known to all, the economy of Shanxi province has always been well developed because of the rich coal resource. However,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has also been restricted at the same time.” Chunqing Yuan wrote th is in the newspaper. As a matter of fact, there are a lot of factors that deeply influenc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hanxi. First and foremost, the strategi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no longer

【心得体会】转型发展心得体会

转型发展心得体会 篇一:转型发展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公务员,我要深刻领会讲话核心与实质;准确把握省情发展趋势;充 分认识转型跨越意义;全面理解发展路径措施。 山西经济要实现实质性突破和全面提升,根本在于彻底解放思想,核心在于抢 占发展制高点。 以新的胆气创新励志,以新的才智激活要素,以新的信念推动跨越。 结合本职工作,要把自己挤入思想解放队伍,融入山西跨越发展的行列,对省情有更准确的认识,对工作有更明确的的思路,对发展有更坚定的信念,对未来有更美好的憧憬。 一、思想的大门打不开,发展的大门也打不开。 思想有多远,发展就有多远袁纯清同志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再讲解放思想,是基于他对全国乃至世界发展趋势的认识和分析,以及对山西省情的思考和把握。 一个多月调研中,他一路讲,越是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攻坚期,越要解放思想,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在敢于建设一流城市上解放思想,在做大做强产业上解放思想,在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上解放思想。 保德最大的实际是发展欠发达,最根本的原因是思想落后,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快发展。

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思想落后这个“症结”,抓住解放思想这个“根本”,不断调动和激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创造活力,努力把保德转型发展、率先发展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保德的优势在煤,保德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我们不仅要挖好煤,更要用好煤;不仅要做好煤炭本身的文章,更要做好煤炭延伸发展的文章;不仅要开发好地下资源,更要开发好地上资源。 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在实现煤炭产业高效、绿色、安全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提升焦炭、冶金、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 加快壮大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文化旅游、物流会展、特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由传统产业一枝独大向多元发展转变,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性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最终实现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尽快打破这种一枝独秀的经济格局。 二、冲破一切影响和制约我们发展的思想心结和体制障碍,在转型和跨越的大道上劲跑 发展是硬道理。 解放思想是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前提。 有了这个前提,才能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提高发展的价值链,才能实现发展的跨越。 但只有好的“前提”远远不够,还必须放开手脚,行动起来。

山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山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发布日期:2010年10月15日 山西省委、省政府9月30日颁布了《山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我省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定实施《人才规划纲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对《人才规划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人才规划纲要》,深刻理解《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新思路新理念,深刻理解我省人才发展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把《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为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为转型跨越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6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人才在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我省制定实施了《山西省2006—2010年人才开发工作规划》,着力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党管人才格局基本形成,人才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人才市场体系逐步健全,人才资源规模有所扩大,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人才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人才队伍总量不足;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新兴产业创业型领军人才严重匮乏;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够合理;人才环境不优,选用人才机制不够健全,人才流失现象仍然存在,引进人才方面仍需加强,等等。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当今世界,国家、地区、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都是人才的竞争。未来5-10年,是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基础上,把山西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特别需要各类人才去引领、去支撑、去奋斗。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是优秀人才发挥作用的主战场,是吸引凝聚人才的大舞台,要求我们必须在人才开发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在人才政策、环境上不断优化。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人才战略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努力开创我省人才事业新局面,尽快形成我省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为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撑。 二、人才发展的总体要求

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10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为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长期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导致支柱产业单一粗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利用水平偏低、安全生产事故多发、资源枯竭问题逐渐暴露,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地制约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资源型经济的种种弊端,山西省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特别是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包括实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循环经济试点和生态省建设试点,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加快民生社会事业建设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央对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2009年以来,中财办、国家发改委、山西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实地调研,向中央提出了“将山西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建议和相关方案。2010年12月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以发改经体[2010]2836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批复》,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

为我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山西成全国最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要]国务院近日批准设立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牛仁亮讲,根据国家对资源型转型试验的要求,根据中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 中新网12月13日电国务院近日批准设立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今天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表示,山西省是目前批准的唯一一家在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进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区域。 彭森介绍说,山西省的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我们国家已经批准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已经批准的这九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主题都是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是,山西省具有自己的一些独到的特色,是目前批准的唯一一家在全省这么大的范围中开展的综合配套改革,在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进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其他一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包括上海的浦东新区、天津的滨海新区、深圳市、武汉城市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重庆市和成都市以及沈阳经济区,这都是在一个区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改革试验。而山西省的试点是在全省这个省域里,紧紧围绕着产业的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型经济转型,在这方面进

2020年(财务知识)山西经济日报转型跨越一年间特别报道

(财务知识)山西经济日报转型跨越壹年间特别报道

山西经济日报转型跨越壹年间特别报道 转型跨越中的晋中智慧(步伐) 本报记者巩国强郑亦工郝光明实习记者王蕾 晋中的状态 8月初,到晋中,感受着那里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最先打电话联系的是平遥县长卫明喜,想采访招商引资。可是壹连几天均无法确定见面的时间,他总是说今天仍于忙,改日再说,直到记者离开晋中也没有见到他。但最后壹天,电话那头,疲倦的他突然是那样的兴奋:“我这几天壹直于谈壹个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今天终于签约了。” 这是壹个有着798艺术区味道的项目,将利用废弃的平遥柴油机厂厂房,把壹年壹度的平遥摄影节永久留下。同时,于省委书记袁纯清和晋中市委书记张璞、市长吴清海的关心下,张艺谋的创作团队正于筹划推出大型实景演出剧《印象平遥》。 “将来我们的游客能够翻壹番,我们把吃住行游娱购的要素健全后,1亿元的门票收入就能够带来10亿元的旅游综合收入。”卫明喜仍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总投资80亿元的四个工业项目已经于平遥开工,建成之后,能够贡献产值200亿元,利税20亿元。“‘十二五’期间,我们平遥翻壹番胜券于握,翻俩番大有希望。” 谈到招商引资,兴奋的不仅仅是卫明喜,当榆次区委书记孙光堂壹项壹项地讲述着五个百亿产业项目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时,他的眼睛闪着明亮的光。“我们不仅外出招商,同时也促进本地企业发展,

太重榆液工业园、经纬纺机工业园、百城电动汽车工业园均是高端项目,是产业带动大的项目。” 当灵石县书记杨洪谈到东方希望铝业和聚义煤焦化俩个超三百亿元投资的工业项目时,记者均不禁为灵石的发展兴奋起来。“我们也于发展旅游产业,目标是做成山西游客的集散地,当五座五星级酒店建成后,绵山、平遥的客人就均会住到灵石来……灵石的目标就是全省四化建设的‘样板间’。” 而投资300亿元的中煤能源化工工业园区、国电新能源风电等大项目扬起了寿阳县“十二五”工业强势崛起的龙头。“转型跨越,项目为王。有了这些大项目支撑,寿阳县‘十二五'末进军全省‘十强’就有了十足的底气”寿阳县委书记王继堂对“十二五”目标充满信心。 于左权,县委书记王兵细数“十二五”发展:随着华能左权大电厂、潞安集团金属镁、西安泽城水电等壹批大项目的落地投产,左权县“十二五”的目标是于“十壹五”的基础上“再造俩个左权”…… 相互较劲儿大概是晋中干部的壹个特点。记者所到之地,深刻地感受到晋中干部于转型发展上互相比较、暗中竞赛、当仁不让的氛围,这恐怕和晋中市搞的干部集中观摩学习有着直接关系。壹连十几天,市委书记张璞带队到各县见转型项目,然后集中点评,这种借鉴省委书记袁纯清工作方式的做法,让晋中干部倍感压力。 “谁也有个面子,哪个甘当落后?我们也组织干部企业家外出学习,要把别人好的做法引到介休来。”介休市长王怀民对记者说。“好几个城市均想成为大太原均市圈南部的中心区域城市,介休能不能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