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研究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研究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研究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研究

山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研究

姓名丁立

院系

城环学院

专业

地理科学

班级1001

学号

1055010104

指导教师

王国梁

答辩日期

成绩

目录

一、山西转型发展所处困局

1.1经济发展凸显不足

1.2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2.解析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症结所在

2.1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审视

2.2人民生活角度上

3.认清当前形势,理清思路,紧抓转型发展机遇

3.1明确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理念

3.2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需要遵循的原则

3.3对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质性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15)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研究

内容摘要

党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未来的一个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而山西省作为能源基地、中部省份和资源型地区,数十年发展的支点就是煤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山西传统粗放式增长模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转型发展”是山西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叙述以煤炭作为经济发展支柱的山西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转型发展的症结,探究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思维,新动力,新机制,新路径和新模式,提出具有可行性及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将成为山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旋律。【关键词】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科学发展

Shanxi resource-based economy across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Abstract

Party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posed five-year plan, a period in the future should be based o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s the theme,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as the main line, to achieve rapid and health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hanxi Province as an energy base, the central provinces, and resource-based regions, several decades of development is the fulcrum of coal,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Shanxi traditional extensive growth mode is facing serious challenges,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is the future of Shanxi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evitable choice. 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as an economic pillar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faced in Shanxi on the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rux of the analysis, to explore new ideas in Shanxi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economy, new energy, new mechanisms, new paths and new models proposed is feasible and workabl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I believe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economy will b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hanxi theme.

【Key Words】Resource-based regions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研究

学生姓名:丁立指导教师:王国梁

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大省,长期以来,作为全国重点能源和重化工基地,对全国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但是,从多年发展来看,传统的发展模式使得山西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差强人意,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在全国经济高速稳步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山西该何去何从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山西经济转型发展所处困局

(一)经济发展凸显不足

从山西省经济发展的总的状况来看,表现出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缓慢,结构严重畸形,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低。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数据来看山西发展现状。

经济总量上:在在效益和总量上都表现得很差,与时俱退。2013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 12602.2亿元,排在全国第 21 位,4 年退了 5 位,仅占到全国2%左右。2013年,山西省进出口总额达到 158亿美元,仅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 0.4%;其出口额仅有80亿美元。2013 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 1 445.8 亿元,与2012年相比下降18.3%,实现利润 547.9 亿元,比2012年下降31.4%

产业结构上:畸形发展日益严重。2013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 18404.7亿元,煤炭、煤焦、冶金、火电四大传统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5042.2亿元,占据比例达到了惊人的80%左右,全国都在叫我们“煤黑子”。产业投资和发展畸形,特别在第二产业中,行业差距特别严重,煤焦冶电四大产业就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0%左右,其他行业所占比重差距较大。在制造业中,若划分轻重工业,则轻工业增加值与重工业增加值比例几乎达到1∶20,差距十分突出,而全国轻重工业之比是 71.4∶28.6,使得山西省现在很多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的轻工业产品基本都得从省外调进,而重工业产品产能过剩,发展受到限制。

人民生活上: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与其他省市距离在拉大。2013 年,山西人均GDP达到34813 元,折合5621美元,在全国排名第 17 位。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81%,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8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32.8%,农村居民家庭达到 37.1%。生活环境上,以煤炭为基础的山西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率分别只有55%和73%,此外山西70%的河流断面受到污染,人民生活用水受到严重威胁。

(二)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产业持续发展空间不足,特别针对于以煤炭为基础的主导产业;新兴产业非常弱小,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经济发展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行业造成环境压力大;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比,相对低下。

产业持续发展空间不足。山西的四大传统产业基本都存在发展空间不足的情况,以煤炭产业来看,几年来的增长主要的是煤炭价格快速增长的结果,而不是产量同比增长的结果,产量已到 6 亿 t,平均价格已达到 500 多元( 2010

年),在2013—2014年煤炭市场陷入发展瓶颈,煤炭价格远远低于成本,煤炭产业发展空间已无多少。

新兴产业非常弱小,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发展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型力度弱。山西长期致力于发展煤焦冶电等传统产业,创新驱动体制不健全,新兴产业发展严重不足,新的经济增长点缺乏,经济在转型发展中面临着重大挑战。

对外招商引资资金少,利用率不足。,山西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致力于扩大对外开放,在对外经济合作和招商引资方面有了新突破。但是在全国来看,山西对于外资实际利用率很小,在中部六个省份中排名倒数第一,与其周边相接的四个省份对比来看也处于末位。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仅以旅游业为例,2013年,全省接待海外旅客212.6万人次,接待国内旅客 2.5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 8.2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253.7亿元,旅游总收入 2305.4亿元,平均每接待一位游客收入很少,同时旅游产业链上其他相关服务行业发展也明显不足,大大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社会环境差,财税负担大。2013 年全省GDP总量12602.2亿元,财政总收入 1 700.2亿元,财政收入与 GDP之比达到13.5%,不计中央财政分税,单省级财政税收收入 1135.5亿元计,就此一比例也达到了9%,企业同时还有其他的各类收费,资本投入相对减少,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同时企业监管体制松散,企业恶性竞争尤为严重,企业发展环境不良。

金融和资本市场组织不够,对资本市场利用不足。

山西省长期的过度资源索取导致环境承载压力大,持续发展能力不够。传统型的四大支柱产业长期发展引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水资源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的问题。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最终会导致资源枯竭,持续发展能力面临严重挑战。

二、解析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症结所在

(一)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审视

1.经济结构严重畸形,产业结构粗放、单一,经济发展过多倚重于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原因。

图1 2012年中部六省三次产业比重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山西(2003年)7.5 51.3 41.2 山西(2004年)7.7 53.7 38.5 山西(2005年) 6.3 56.3 37.4 山西(2006年) 5.1 58.3 36.6 山西(2007年) 4.7 60.0 35.3 山西(2008年) 4.3 61.5 34.2 山西(2009年) 6.5 54.6 38.9 世界平均(2000年) 3.6 29.8 66.3 发达国家(2000年) 1.9 28.6 69.5

发展中国家(2000年)

11.

4

33.4 55.2

表一山西省产业结构现状①

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大省,资源型经济特征突出,产业结构呈现出严重的单一化、重型化。在整个工业结构中,六大高能耗产业占全省能源消费的比重过半,山西产业结构的重型化仍然在不断强化,而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缓慢,比重还有所下降,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特征。

从表一和图一可以看到,在六个中部省份中,山西省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但是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山西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仍为突出。传统产业阻碍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不足,新型化工业几乎趋于零发展状态。从第三产业来看,仍然依靠传统型服务业,而新型服务业规模很小,经济发展中过多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以煤炭为基础的高能耗产业,而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滞后致使产业结构畸形。

山西省的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给资源环境和经济持续发展形成巨大压力,企业发展过分倚重资源,特别是煤炭,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弱,经济发展内生力严重不足。。

2.因煤而困,大而不强的原因

山西的煤炭资源储量和开采量都居全国首位,所以产业自始至今的发展也一直把煤炭资源作为基础,有着先天资源优势的山西没有充分的利用这个优势率先发展,反而束缚了其发展。作为山西重中之重的煤焦冶电四大行业对于资源利用基本处于初级化的状态,低产业层级,,低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产业延伸和综合节约利用程度低,主要还是价格吃饭;创新能力不足,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研发资金和人力投入少,信息化程度、国际化水平、企业经营方式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等与其他省份相比还相差甚远;资源整合差,优势资源没有变成场上的强势,资源开采和产业布局太散;省内一些较大企业满足于现有的发展格局,满足于获得在省内发展优势,忽视了对于全国,乃至世界的竞争元素;资源资本化程度低,国际化程度低,大多数的资金和利润没有转化为生产资本。

3.承接产业转移方面能力不足

2006年以来,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与其他省份的情况以及山西经济发展需求对比来看,仍存在较大差距,图二来看,在中部六省中,2008年山西实际利用外资额度仅仅只有10.30亿美元,而同年湖北,安徽、河南、江西则分别达到41.14亿美元、41.20亿美元、40.33亿美元和36.00亿美元。从世界五百强落户各省情况看,山西也居末位(见图三)。山西省承接

产业转移突出表现为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图二 2008年中部六省实际利用外资比较

世界五百强企业入驻数(家)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湖北河南安徽湖南江西山西家

世界五百强企业入驻数(家)

图三 2008年世界500强企业在中部各省落户情况

承接的产业技术层次低,产业链延伸的项目较少。山西省的能源重化工特点导致山西在吸引外资方面存在自身的特点,从最近几年几次招商引资看,吸引的资金和项目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比例达到75%,,在内部尤以材料,能源和化工工业投资项目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的制造业所占比重较少。从长远俩看,这种局限于低层次的承接产业转移不可能有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山西省转型发展。 2008年实际利用外资

010

20

30

40

50

亿美元2008年实际利用外资2008年实际利用外资

41.241.1440.3340.05

3610.3安徽湖北河南湖南江西

山西

图四承接产业在工业内部的分布

4.新兴产业发展过慢,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

只有创新才有寻求发展,加大培育创新能力,谋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深化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有着深远的意义。据统计,2008年山西省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企业数比2005年提高 2.03%,总资产提高0.29%,工业增加值提高0.74%,利润总额提高4.93%,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不错的势头,但是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内企业比国内较发达地区起步晚,水平低、竞争力不强。同时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招商引资差等原因,到目前仍未能形成带有技术共性的新兴产业聚集。

5.技术层面专业面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扩展能力不足

据统计资料显示,山西省2008年开展科技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 422 家,传统型支柱产业的企业就占了 397 家,企业数占据的比例达到了90%,新产品销售收入更是占到了 99% ,并且技术人才也相对集中于这些大的企业,而其他的产业仅有25家,技术人才不足,技术发展能力和技术低下,市场竞争能力不足。

6.对资本市场的作用认识不够,缺乏组织运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政府对民间资本缺乏引导,民间资本流通性不强,利用偏差,更重要的是现行投资体制的的不健全和政策体制的束缚,严重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本过于分散,形不成有效合力。

7.工业园区发展缺乏系统规划,形不成地方特色,形不成产业聚集。政府对招商引资重视不够,项目投资数量和规模偏低,对创业支持力度小,企业总量少(二)人民生活角度上

收入水平低。由于山西受传统观念束缚严重,思想过于保守,因循守旧,没有开放发展思维,其次山西产业层级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就业压力大,收入也低,最后是人的素质低下,教育培训能力不足导致收入低。

城镇化发展速度慢。据资料显示,在2009年山西的城镇化率为46%,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两个百分点。从原因来看,第一,山西的工业水平长期停滞,而城镇化与工业化则是相互推进,这使得山西省城镇化落后于全国。第二,山西产业畸形发展,第三产业落后。第三,城市对于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不足,城市不良环境限制城镇发展。

三、认清当前形势,理清思路,紧抓转型发展机遇

山西转型发展需要调整思路,对症下药。山西要想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型跨越发展”就要抓紧抓好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工作,紧抓历史发展机遇,争取在未来发展中能够实现多元化发展。

(一)明确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理念

1.从全局谋划未来发展。要从山西实际情况出发谋划全局,制定长久发展规划,把握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契机,实现转型发展。

2.创新需要勇气和头脑。能否实现转型特别倚靠政府决策和执行力,转型需要打破常规,求变求异,争取实现转型的重大突破。

3.扩大对外开放。山西发展好与不好,快与不快关键在于对外开放的力度,以对外开放寻求转型跨越。

4.驱动文化铸魂。成功的转型发展需要与其相兼容的一种文化来支撑,强化“转型跨越”文化理念,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5.提速观念转型。山西转型不够,最重要的任然是思想不够解放,观念过于老化。要想转型首推观念转型。

(二)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需要遵循的原则

1.坚持思想解放、先行先试原则。

2.坚持协调发展,重点突出原则

3.因地制宜,显示差别原则

4.坚持政府发轫,市场导向原则。

(三)对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质性政策建议

1.全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

第一,要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产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要加快高新技术在研发、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运用,不断推进煤,钢,焦等产品的技术革新、研发新型产品,注重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

第二,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型发展道路,持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低碳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型道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适度限制煤炭开采,引导产业向附加值高的产业方向发展,延伸高附加值产业链,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第三,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科学推进产业开放,开创山西产业发展新格局。紧抓东部地区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把山西打造成最为理想的产业承接区。依托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承接与其相吻合的产业。努力优化发展环境,开拓内外市场,引导产业错位转移发展,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

2.以煤为基实现产业结构全面优化,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第一,淘汰落后产能,各职能部门应相互协作,从严市场准入标准,建立有效退出机制,大力淘汰高消耗低产出的产业产能。

第二,加大产业集中度治理,以煤兴业,构建产业发展新模式。兼并和从组煤炭企业,减少小型煤炭企业的数量,促进煤企集团化发展,科技兴煤,做大煤炭产业链,提高山西产业集中度,产生集聚效应。

第三,发展低碳产业,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多发展第三产业,多发展生活相关的轻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产业优化,而且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四,对高碳产业加强治理,走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实现生产集约化。山西省要努力整顿煤炭行业,通过重组整合提升产业集约化水平。

3.扶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强力扶持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优势企业,对于重型机械、钢铁、能源等基础产业进行改造,努力发展航天工程、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全力促进形成若干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

加强科研投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争取带动山西当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逐渐替代传统产业,实现经济转型。

加强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扶持发展园区建设,从全局和未来考虑,建成一批有地域特色的产业聚集,形成相对区域优势。

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的水平。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行“退二进三”,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推进第三产业企业改革,努力探索发展前景,培育具有市场优势的名牌产业;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大力培育开发特色服务产业,如特色旅游等。

5.实施人才强省和科教兴晋战略,把人才培养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来抓。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立教育长效机制;加快推进人才培养和引入,全力强化山西发展。

6.加快推进山西城镇化建设,努力推进社会事业向前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推动农村地区发展;完善和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解决分配差距过大;加强社会保障服务能力建设,改善人民生活。

7.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政府转型。政府应该提高自身领导力,执行力和公信力,加强在危机中的应变能力,增强前瞻性和预见性,创新政府管理模式,以政府为主导,调动市场和社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实施强有力宏观调控。

8.此外要深刻认清山西目前自身形势,借鉴外国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成功例子和模式。如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发展是一种多元复合模式,它是一种产业链拓展模式和新型产业替代模式相结合,共存在的发展模式。法国洛林地区的产业替代模式,是一种彻底的产业转型模式。美国休斯敦的转型发展则是在资源开发基础上,发展产业链下游加工业,从而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形成相关联的产业群,只是一种典型的产业链拓展模式。

山西未来转型发展的道路仍然很艰难,不过我相信未来山西在转型后定会朝着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张孝德:《经济增长新选择:培育新兴产业》,《浙江经济》2009年第17期。

曾荣平、岳玉珠:《日本九州地区产业衰退与产业转型的启示》,《当代经济》2007年第12期(上)

苏明:《产业转型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12期。

山西统计局:《山西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3。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情况的报告>的通知》晋政办发[2009]156号。

荣和平:《面向新型工业化的山西省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李志强、荣和平主编:《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张瑞、郝传波主编《循环经济与中国煤炭产业发展》,新华出版社,2006.

注释: 此数据引用山西统计局的《山西统计年鉴》2005年—2013年三大产业数据。

致谢

首先我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王国梁老师,在进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得到了王老师的很多帮助,从论文的选题、方案设计、开题报告的写法等,王老师都一步步耐心地指导着我,使我的论文写作能够顺利的进行。另外,王老师还在生活方面给了我很多帮助,教会我很多道理。非常感谢王老师给我的帮助。同时还有很多的同学给了我极大地帮助,对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我要感谢答辩组的各位老师给以的指导和宝贵的建议!

山西煤炭业转型发展

山西煤炭业转型发展 ——互联网思维1.为什么要转型? 1.1 中国经济中高速发展成为经济新常态 新常态下,与煤炭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的挑战,普遍出现产能过剩、价格下滑、增长乏力等现象,对煤炭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煤炭行业进入需求增速放缓期、过剩产能和库存消化期、环境制约强化期、结构调整攻坚期,依靠数量、速度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结束,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1.2 不断收紧的环保政策对煤炭消费提出了减量化要求 近几年来,雾霾问题备受关注,国家不断收紧相关环保政策,对煤炭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2014年,国家相继出台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和《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 —2020年)》。要求实行煤炭消费目标责任管理,严控煤炭消费总量,降低煤炭消费比重。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及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上耗煤项目,要严格实行煤炭消耗等量或减量替代政策。对运距超过600 km 的商品煤要求更加严格,并对汞、砷、磷、氯、氟5种有毒有害元素指标做了相应规定。到2020年,力争使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62%以内,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到60%以上。新出台的《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焦化、工业炉窑、煤化工、工业锅炉等四大领域将节约煤炭消费8000万t;到2020年,这一目标将达到1.6亿t以上。可以预见,由于防治大气污染需要,煤炭消费减量化将成为长期趋势。 1.3 国家能源战略和新能源革命带来的挑战 201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提出要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加快构建低碳、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t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t左右;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行动计划》强调: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降低煤炭消费比重。 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风电、核电、水电、太阳能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不断提升。可以预见,在未来20~30年,新能源将不断挤占煤炭产业的市场份额,煤炭产业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将受到挑战。 1.4 “一带一路”战略引发的深刻影响 在“一带一路”战略总体框架下,相继签订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和中俄煤炭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印尼、菲律宾、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煤炭将以较低关税或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无疑将对中国煤炭市场和本土煤炭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会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巨大的机遇。 1.5 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 预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动趋势更加严峻,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15年达到巅峰,并在2030年前后大幅度下降。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中国到2030年,将会出现多达2450万人的劳动力短缺。煤炭行业作为危险度相对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和行业自身吸引力的影响,目前煤炭产业已面临招工难的问题,这个问题将会长期存在。 当今时代的变革新浪潮正在快速兴起,这就是互联网思维席卷而来,互联网十的时代己经来临。互联网不是技术,她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是一个颠覆传统的新观念,是一场全新的思维革命。互联网思维将秉承“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宗旨,改造和颠覆传统工业思维“集中、等级、控制、独享”的规则。互联网的出现并快速传播应用其意义非常重大而深远,是革命性的。她对煤炭企业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她又给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机会和变革要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和需要紧迫破解的大命题。对此,本文从互联网重多思维中选择五个关联视角点,对接煤炭企业助推其转型发展。 一、树立用户思维,寻找危害企业生存的短板

山西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

山西:调整资源收益分配结构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 信息来源:山西日报日期:2010-12-20 作者:[张星秀] 11月6日-7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山西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等单位,在太原联合举办了“第二届中德资源型经济转型国际研讨会”,来自德国北威州、萨尔州、鲁尔煤业集团和波鸿大学等单位的德方专家和官员,以及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体改司、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围绕“资源收益分配和资源型经济转型”主题,作了探讨交流。 借鉴国外经验,合理选择转型战略和转型路径,积极推进资源型产业升级、结构转变和技术变革 与会专家结合资源型区域的特点,对资源型城市的主要类型和发展模式进行了梳理。杨建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指出,我国资源型地区遭遇了产业竞争力下降、增长滞缓、投资吸引力不足的难题,也面临着收入不平等、技术、人力资本匮乏,寻租与腐败频发等社会问题。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是资源型地区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手段。肖金成(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从产业角度提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有三条路径:资源尚未枯竭的综合发展型城市宜转型为区域性中心城市;资源枯竭、产业单一型城市宜转型为功能性城市;资源丰富、产业单一型城市采取走出去的战略,宜把眼光转向异地,即利用资源开发的技术优势到别的地区发展资源产业。张以诚(中国城市国际协会副会长)认为,矿业城市发展分为“蝌蚪式”和“蚕茧式”两种演化消亡方式:前者指单纯依赖矿产资源开采,随着资源的枯竭,矿业城市也走向衰败;后者指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矿业经济和非矿经济并行发展。景普秋(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在对国内外资源型区域研究比较后,将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三类:一是资源诅咒型的病态发展模式;二是资源推动型的优态发展模式;三是资源主导型的常态发展模式。要实现资源推动型的优态发展模式,必须注重技术创新,发挥其外溢效应;实施产业多元化战略,发挥产业关联效应。冯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认为,结构性转型不能重复现有产业,应尝试发展与资源产业非关联的产业领域。要着眼于提高地区的长远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形成新的产业竞争力。 专家们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范围内各主要经济体不约而同地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十二五”期间,资源型地区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产业升级、结构转变和技术变革。王岳平(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指出,从全国层面上来看,产业结构转型要完成三大战略任务:一是摆脱对一般加工制造环节的过度依赖,加快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二是促进以价格竞争为主,向以非价格竞争为主的转变;三是加快由“高投入、高排放”,向“高效益、低排放”的可持续、低碳化方向转变。张丽娜(国家发改委体制改革司巡视员)认为,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资源型产业,大力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新型化、集群化、园区化发展,不断改善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发展形态。姜春海(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变为综合性城市,关键是发展替代产业,选择培育新的具有带动能力的主导产业,摆脱对耗竭性资源的过度依赖,实现由资源产业为主向非资源产业为主的转变。史蒂芬·高赫(Prof.Stefan Goch,德国波鸿大学社会科学系教授)指出,鲁尔区在进行产业转型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拓展煤炭衍

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忻州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

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忻州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 【法规类别】行业经济体制改革 【发文字号】忻政发[2013]19号 【发布部门】忻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05.22 【实施日期】2013.05.2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忻州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3 -2015年)的通知 (忻政发〔2013〕1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委、局、办: 《忻州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3-201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忻州市人民政府 2013年5月22日

忻州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3-2015年) 为全面部署推进“十二五”后三年忻州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根据《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3-2015年)》,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按照山西省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3581”为发展战略,以“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为重点,以发挥资源优势和突出区域经济特色为手段,建设“三个门户”,打造“三个集散地”,发展“六大经济板块”,构建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走出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转型综改的成功之路,将忻州市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先行先试、进位争先。坚持穷则思变、大胆创新,不拘一格、先行先试,敢于承担试错成本,实施转型跨越、赶队前行战略。 坚持立足优势、突出特色。立足忻州资源赋存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效益优先、适用为宜,突出区域特色,培育和增强新型工业旅游城市核心竞争力。 坚持产业第一、统筹兼顾。统筹产业发展、脱贫致富、产城融合、转型发展与综合配套改革,找准结合点,打造新亮点,务求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推进。 坚持和谐发展、惠及民生。坚持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

十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

十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山西日报(山西日报20100721期——山西日报20100731期) 在2010年7月29日下午举行的山西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新当选的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纯清在讲话中提到:?我们必须以无畏的胆略和务实的举措,从煤炭依赖、政府依赖、计划依赖中解放出来,从封闭守成,小农意识,畏难情绪中解放出来……要牢牢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布局各项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让想干发展的人有舞台,让干好发展的人有回报,形成人人想发展,个个谋发展,处处干发展的浓厚氛围,要牢牢树立转型跨越是山西发展必由之路的思想。 解放思想放胆争先——一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 ?任何事物都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关键看有没有胆气,敢不敢干……一定要敢往大处想,敢往大处做。? ?面对发展的关键期、攻坚期,领导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敢于争先,立足本地打造企业平台,眼睛向外拓展发展空间……? 一个多月来,省委书记袁纯清走遍了三晋大地,从南到北,从东

到西,一路走、一路问,一边看、一边想,一面听、一面讲,其中解放思想是他反复提到的话题。 对于山西这样一个内陆省份、能源资源大省,解放思想远比占有技术更为重要,远比拥有资金更为珍贵。强调解放思想,抓准了山西的要害,抓住了制约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 改革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社会中每一次大的发展变迁,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思想解放了,经济社会发展就快,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幅度就大;而思想观念受到束缚,经济社会发展就慢,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就难以有效提高。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解放生产力的过程,就是激发内在动力的过程,就是释放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也必将成为山西今后一段时间和?十二五?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过程。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 现在山西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攻坚期和机遇期,经济要转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发展要跨越是山西面临的最紧迫的课题,也是山西3400万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和福祉所在!而要在转型发展中实现新的跨越,就必须破除僵化保守、阻碍发展的思想。山西发展所取得的一切进步和成就,都与解放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山西发展的差距和不足,也无不与思想还不够解放紧密关联。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与发展较快的省市比较,山西在发展方式、社会事业、创新能力、对外开放、利用外资以及发展环境等诸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 ——孝义 一. 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是指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 ① “先矿后城式”,如大庆、攀枝花、克拉玛依等。 ② “先城后矿式”,如大同、邯郸等。 资源城市多以煤炭、石油、铁矿、铜矿业为主。我国有118个资源型城市。 二. 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 ①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 ②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 ③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 ④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 三. 我国资源型枯竭城市 ① 2008年3月17日确定了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共有12个城市被列入。 ② 2009 年3月,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 ③ 为进一步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的支持力度,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发 改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界定了第三批25个资源枯竭城市。 截止目前,国家已分三批界定了全国69座资源枯竭城市,确定了大小兴安岭林区9个县级单位参照执行资源枯竭城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53%10%4%

四.孝义的成功转型 ㈠.孝义城市简介 ①.“孝义”名字的来历: a.郑兴“割股奉母”的淳朴孝行 b.“义虎救樵夫”:一樵夫遇险被老虎相救的感人故事。 ②.孝义的自然资源状况 A.土地资源 孝义有“土地沃饶,有西河之美着”的美誉。境遇宜耕面积6.977万公顷,宜林面积10159万公顷,垦殖指数较高。实有耕地面积3.376 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5.6%,现有牧草地4000公顷,占总面积的4.2%。 B.矿产资源 孝义素有“三晋宝地”之称,矿产资源丰富,品种较多,分布集中,地质条件好,便于开采。孝义的矿产资源尤以煤、铝为最,是中国第一 批50个和山西省35个重点产煤地之一,也是国家铝工业的主要开发基 地。 孝义境内的煤炭资源是霍西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储煤面积为783.5平方公里,占境域总面积的82.8%。探明的地质储量为71亿吨,远景储 量90亿吨。铝土是孝义市的另一个优势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孝义的西 部山区,埋藏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这里的铝土从质和量上均在全国乃 至亚洲占有重要地位。 ㈡.促使孝义转型的原因 ①.转型前的情况: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建国以来,孝义市先后被列入国家首批50个重点产煤地区和山西省十大产煤县市。 上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孝义市的每个乡镇几乎都有煤焦企业,而且数量众多。拉煤的大车和烧焦的高炉在当时的孝义比比皆是。也就是在那个时期,孝义的经济呈现出井喷式发展,以煤焦为支柱产业的孝义市从2001年至2006年,以跨越式发展的势头顺利完成了“吕梁领先、三晋一流、全国百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2008年,孝义市取代河津成为了“三晋首富市(县、区)”。 山西省凡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或者县区,绝大多数都离不开丰富的煤炭背景。在我国能源供应偏紧的那段发展时期,这些地区的经济均得到了较快的增长,孝义也是这样。 目前,全市采掘业产值和从业人员均占到工业总产值和从业总人数的45%以上,资源型企业税收占到全市财政收入的70%以上,全市45万人,

推动山西经济转型发展论文

摘要:山西作为资源型省份,主要依靠煤炭发家。但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终有开采完的一天,那是山西又该如何生存发展?因此,为了山西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建立起促进山西转型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文化产业,促进山西转型发展。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让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提高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山西经济转型发展。 关键字:转型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昔日的山西,500年逞强世界。而今山西面临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但综该试验区的设立为我们重振往日雄风提供宝贵机遇。因此,如何实现一个能源大省转型发展是最关键最紧迫的问题,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 山西作为资源型省份,建立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但煤炭的不可再生的特性,随着煤炭开采量的逐年攀升而日益显露。为了山西经济长远发展,需要我们敢于创新,改善产业发展环境,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在资源型地区建立优化产业布局的协调促进机制。要振兴传统产业,加快推进以旅游业为重点的产业开放工程,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转移承接工程,以文化产业为重点的文化强省工程,让人才引领山西转型跨越,让高新技术产业助推山西转型跨越。 首先山西经济转型发展必须充分重视农业的战略地位。目前,我省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在从传统工业产业独占天下向支柱产业多元化转变,从粗放落后的发展方式,向节约集约绿色的发展方

式转变。农业农村为实现这种转型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平台,同时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更为实现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然而,山西农业未来发展方向必须坚定地走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路子,充分利用我省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气候类型,培育创新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同时更要搞活农产品流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向纵深发展,促进优势基地建设,扶植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要用现代理念,现代科技,现代经营来改造传统农业。要依靠文化渗透提升农业产业内涵,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发展,依靠品牌效应打响国内市场,使现代农业真正走出一条弘扬传统之路,特色发展之路,耦合创新之路,积极鼓励资源型企业转产兴办农产品加工,加快我省转型发展步伐。 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遗产使山西成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大省。新的历史机遇为山西旅游由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的转变提供了绝佳时机。山西将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确定为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旅游业被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引领产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有计划有策略地打造山西旅游品牌,加大旅游品牌的宣传。加快旅游产业的调整,打造旅游产业王牌:一是以那些重点旅游景区为主,向周围辐射,开开发新景点。一方面通过方便的交通拉近各旅游点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形成旅游网络;另一方面要用内容上的内在联系和文化上的一脉相承,使他们成为文化产品链。二是对景店进行整理和修补;三是要大力挖掘各名胜古迹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精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科技支撑研究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2012年第22卷第24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近年来,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全省科技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科技投入持续快速增长,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全省整体科技实力和科技竞争力明显提升,在支撑转型跨越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十一五”以来的经验总结 全省科技工作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对科技的重大需求,瞄准重点领域、薄弱环节,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链与产业链的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1.1以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为带动加快创新能力提升 以设立省重大科技专项为突破,集聚各类计划,集中人力财力,瞄准事关转型跨越发展重点领域共性关键技术难题集中攻关,加速重大成果推广及产业化进程,增强对转型跨越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近年来,重点实施了煤层气抽采、现代煤化工、低碳与循环经济和高端装备制造关键技术及示范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了一批涉及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关键技术和重大战略产品,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 1.2以创新载体培育为重点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创新载体是聚集创新资源、开展创新活动的平台。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作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在管理体系、制度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初步形成了一整套切合企业实际、符合技术中心建设规律、适应技术中心发展需求的工作机制,有力推动了全省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2010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户均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达8582万元,户均拥有的科技活动人员数345人,成为全省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同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共建科技创新载体,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 1.3以整合科技资源为突破不断夯实创新基础 不断加大国内外科技合作力度。截至目前,我省已经与38个国家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并与美、加、日等国家的一些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院省合作、部省合作进一步加强,与环渤 海区域、华北五省、中部省份的科技合作交流日益广泛,有效地促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和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山西省工业研究院和太原榆次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同时,条件平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已经初步形成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1.4以完善创新体系为目的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不断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应用开发类院所完成了企业化转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能力进一步增强。公益类院所改革不断深入,科技创新能力和公益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正在形成。紧紧围绕促进技术创新开展工作,保证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投资、开发和收益主体,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引导企业加强同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联系和合作,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巩固。 2“十一五”以来科技创新成效分析 全省在研发经费投入、人才队伍、条件平台、体制机制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成效,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推动了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2.1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技进步法》《关于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决定》(晋发〔2007〕31号)等一系列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大方针政策,在财政科技投入引导下,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1年,全省R&D投入达113.39亿元,是2006年的3.12倍(见图1)。 2.2科技人力资源保持稳步增长 不断完善人才发展机制,通过颁布《山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百人计划”)、“333人才工程”、高端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培养和引进工程、高技能人才开发工程等,引进培养了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带动了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激发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11年,全省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4.74万人年,比2006年增加22.2%(见图2)。 文章编号:1005-6033(2012)24-0094-03收稿日期:2012-10-09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科技支撑研究 姚琦,王瑞萍,董建忠 (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1) 摘要:总结了“十一五”以来山西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的支撑作用,分析了“十一 五”以来山西省科技创新成效,并提出了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资源型经济;科技支撑;转型发展;科技创新;十一五;山西省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94

山西地税转型跨越发展大讨论发言稿

山西地税转型跨越发展大讨论发言稿 怀仁地税局陈 先谈谈对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认识。转型跨越发展,一场山西人敢问“路在何方”的突围之战。有两个原因造成。 1、节能减排,低碳发展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山西的资源型经济是粗放型的,生态破坏相当严重,解放以来共采煤120亿吨,每采1吨煤要破坏2.5吨水,目前为止山西采煤形成的采空区达到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西1/8的国土面积。痛定思痛,山西要改变“利润在沿海,代价在山西”的发展困境。 2、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要鉴戒辽宁阜新教训,阜新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能源工业基地之一。曾经是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的阜新海洲矿因资源枯竭而申请破产。全市80万人,有20万人下岗。19万人月收入在156元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山西预计到2020年将有近三分之一的地方国有矿井资源枯竭,减产1亿吨。我们不能再走阜新之路。 山西之所以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开始之后的第9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唯一一个省级试验区。我想,就是要保证山西一旦地下没挖的,还要手里有花的。 下面,我再谈谈对解放思想的认识,我觉得地税部门要重视两个观念。 1、敢为天下先。改革开放30年,山西这个资源大省还是欠发达省份,与周边的内蒙差距日益拉大。显然不是资源问题,而是思想观念束缚较重。个别同志工作中,总想着要把自己的工作思路停靠在上级的工作思路下。工作起来缺乏棱角。从袁纯清书记推荐的《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中我学习到,基层工作者要“具备这样一种品质,那就是主动”、“主动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这样才能高质量地服务和促进全省转型跨越发展。 2、价值高于位置。每一份工作都是一次修行的机会,我建议地税人的要树立“价值高于位置”的思想。铁打的营盘,首先要有铁打的兵。如果一个单位里都抢好位置,站在前面的精神,站在后面的松垮,是没有战斗力的。为此,上级部门多重视基层单位工作人员,给站得较远的靠后的多些关注,开发出他们的优点,及时地调整他们的位置。让最基层人员愿意在基层干,感觉干得有价值,有出路。 大税收,应主要体现在科学管理上;大服务,就是要服务纳税人,服务当地经济。我还想谈谈工作上的一些建议:

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基本思路

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基本思路 早在03年,资深区域经济研究专家王青云先生就做出深入调研和研究,是业内较早的城市研究经济专家,摘取其精华与好友一块分享,在此再次感谢王老师。 资源型城市,对于中国经济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结合国内外经验和我国资源型城市自身特点,国家应该支持其加快经济转型,并得以快速发展。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思路是: 1、以加快推进“四个转变”为总体指导思想。推进“四个转变”就是加快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方式转变、资源导向型思维向市场导向性思维转变、单一主导型结构向多元化主导型转变。 2、把“拓宽资源开发领域、拉长资源产业链条”作为接续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提高主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加快相关资源的利用开发。一是大力提高主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国家要促进厂矿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政策;三是进一步整顿矿产秩序,坚决取缔非法的小矿,为大型矿山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环境。 3、根据在全国城市体系中的定位、自身特点和市场选择发展替代产业。一是根据国家对城市的功能定位进行发展,二是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资源来发展特色产业,三是城市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应由市场来决定。 4、充分发挥资源型企业与城市政府两个积极性。资源性城市主要依托资源型企业发展起来的,所以还要依赖于其自身发展。一方面企业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做强做精产业;另一方面要有长远打算,发展资源深加工及其他产业,实现多元化,降低市场竞争冲击;第三个方面,政府要转化职能,变机关为服务,和当地社会融为一体,共谋发展。 5、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转型的重要途径。吸取外来资金是发展自己的一条重要途径,资金带来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管理和理念,对城市经济转型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至于近年来出现的政府急功近利行为,造成了城市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错误,也要引起管理者们的注意。因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及发展,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需谨慎才是。

形势与政策论文——山西转型发展

《形势与政策》调研论文 故乡的腾飞 ——山西省的转型发展 院系:社会管理学院 班级:11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 组别:第四组

小组成员 写在前面的话 我们小组的成员中有两个是从山西省来的。他们对自己家乡的巨大变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于是我们小组经过讨论最终决定选择以他们的故乡变化为背景,以他们的视角为基础,再通过我们共同查资料,共同文成本篇调研论文。这也是我们小组与其他小组相比最大的闪光点。

摘要 山西作为国内最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的发展长期“一煤独大”,制约着其延伸产业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山西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转型跨越是必然趋势。这关系着全省大型煤炭企业的发展方向,也关系山西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 去年,山西省被国务院授予了资源转型开发特区。从近几年山西省的资源整合,煤炭业的逐步发展,环保技术的大力跟进,我们可以看到山西省的跨越式发展真的是激动人心的。 山西省经过了那一系列改革,天变蓝了,水变清了,树变绿了,这些可喜的变化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到自豪与骄傲! 【关键词】:山西省转型发展可喜变化故乡腾飞

目录 一.印象中的旧山西 (5) 二.山西省进行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5) 三.山西省转型发展的方向——以煤为基多元发展 (7) 四.放眼观未来——从“十二五”规划中看未来变化 (11)

一. 印象中的旧山西 小时候的记忆里,山西是一个贫穷到骨子里的小地方。尽管有很多人认为山西煤老板多,有钱人多,但是实际上煤老板仅仅是社会中的极小极小的一部分,大多数人们还是生活在贫困之中的。由于烧煤的缘故,山西的环境污染相当厉害,印象中山西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白天见不着蓝天白云,夜晚也看不到星星月亮。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因为要烧暖气,整个城市的污染仿佛更严重了,空气中的灰尘也多了起来。所以冬季里呼吸道疾病也就突然增加了起来。 如果把山西放到全国省区市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大格局中,山西对外开放的步子还是明显小、明显慢。“十五”末期,山西实际利用外资在中部6省排在倒数第一。2009年,山西实际利用外资13.5亿美元,按照商务部口径为4.93亿美元,无论哪个口径在中部排位都是垫底。再与周边省区同年利用外资数据相比,陕西15.1亿美元,内蒙古29.84亿美元,河北36.9亿美元,河南48亿美元,山西也还是处于末位。必须老老实实承认,在新一轮的开放进程中,山西的的确确是落后了 二.山西省进行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第一,激烈的竞争迫使我们跨越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部地区迅速崛起,西部省区你追我赶。这几年山西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与兄弟省市相比,我们还有一定差距。一个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综述1 [摘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国外的研究主要涵盖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资源型城市的社会问题、资源型城市(社区)的规划与建设、资源型城市劳动力市场、交通通勤模式以及资源型城市公共政策,研究学者来自于社会学、管理学、地理学、城市规划、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国内学者大多从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角度集中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政策体系、转型评价体系、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视角和内容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和前瞻性。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资源型城市的兴衰,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多层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随着国内外相关领域理论与实践的迅速发展,国内研究领域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的认识不够全面,缺乏进一步的探索,因此,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重新归纳总结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对国内外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研究脉络和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梳理,可以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综述 1.关于资源型城市内涵及发展阶段的研究 1921年,英国学者Auronssean首次提出了矿业城镇的概念,1930年加拿大经济学家Innis分析了单一产业城市的发展轨迹,针对其随着资源大规模开发而迅速发展,又随着资源枯竭而快速没落的发展特征,Innis采用“飓风”一词来形容这种剧烈变化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以此警醒世人,同时也正式开启了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历程。 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开始关注资源型经济、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其中包括经济的依赖性问题,资源型城市人口发展特征,资源型社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资源型城市的规划建设,资源型城市人们的生存条件等等,主要研究方法为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研究人员主要来自于社会学、经济学、人口统计学、心理学等多个研究领域。Robinson Ira以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工业城镇基蒂马特、安大略的埃利奥特湖、布拉多铁矿区的矿业城镇谢弗维尔等资源型城镇为例,分析了这些城镇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包括他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基础、城市的规划建设及管理模式等,总结了他们的经验教训,并对这些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其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1];Lucas系统地研究了资源型城镇人们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环境因素,首次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四阶段发展理论”,他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建设期、发展期、转型期、成熟期四个阶段[2],“四阶段发展理论”对之后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资源型城市“四阶段发展理论”进行了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 Bradbury通过深入分析资源型城市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一步探讨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机理,他认为非均衡发展理论应该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理论基础[3],Bradbury认为Lucas的“四阶段发展理论”不能完整地表示资源型城市的整个生命周期,

山西惟有通过全面转型才能实现跨越发展

山西惟有通过全面转型才能实现跨越发展。为什么? 转型发展是世界潮流。跨越发展的真谛,就是以科学转型为"跳板",探求一种速度与效率并重、当前与长远兼顾、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可以说:跨越是目的,转型是手段。纵观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跨越进步,都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大转型:英国依靠技术进步转向工业立国,成为跨越两个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领头羊;上世纪80年代,美国把信息技术转向民用领域,一举成为信息时代最大赢家......目前,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孕育重大变革,新一轮产业调整、升级和转型势不可挡。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下,山西必须抓住这次世界经济转型的历史机遇,以大转型促进大跨越。转型发展是国家取向。近年来,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并将在"十二五"规划中成为制定政策和布局项目的战略重点。在此背景下,各省区市之间一场新的发展赛跑,围绕转型发展全面展开。山西只有奋力加快转型,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才可能在新一轮"赛跑"中成为"黑马"。 转型发展是山西主题。能源重、化工轻;采冶重、制造轻;生产重、服务轻;材料重、加工轻--作为能源资源大省,山西的产业结构长期不合理。而且,在现有增长模式下,山西省的经济增速越高,结构重型化、不协调、不安全的问题越突出,发展的成本、代价和难度越增大。鉴于此,山西不转型就没有发展、没有和谐,也没有民生的改善。惟有转型的文章做好了,山西跨越发展的目标最终才能实现。 山西实现转型发展如何破题? 只有转型发展,才能实现发展的跨越。那么,山西转型发展的大文章该如何破题?

对此,袁纯清在讲话中有着精辟的论述:"转型发展不是推倒重来,是对原有发展的扬弃,是一个整合、提升、深化、创新的过程,是发展的发展。" 这番话观点新颖,内涵丰富,引人深思。 的确,转型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脱离现实谈发展,不切实际谋转型,就是建"空中楼阁",注定难成大业。以煤为例,山西"因煤而困",但山西的优势在煤,山西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因此,山西的转型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要围绕煤来展开和推进。但与过去不同的是,我们须充分认识到煤炭不仅是能源资源,也是碳材料资源,更是重要资本;不仅要挖好煤,更要用好煤;不仅要做好煤炭本身的文章,更要做好煤炭延伸发展的文章;不仅要开发好地下资源,更要开发好地上资源。 正是在这种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袁纯清紧密结合省情,指出了山西转型发展的重点:"推动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开采、初步加工向资源深度开发、深度加工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传统产业一枝独大向多元发展转变,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性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最终实现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袁纯清代表省委提出的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总定位,振奋人心,引人遐想。 转型正当其时,跨越前景灿烂--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 如何解释拉美陷阱? 拉美国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实现了人均GDP3000美元,但由于未能及时转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替代产业的现实问题。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地区特点各异,其转型模式与发展路径也大相径庭。这里介绍几个具有典型特点的国外成功转型发展城市案例。 1、德国鲁尔区 德国鲁尔区是世界经济史教科书中必提的老工业基地衰落的典型。从上世纪60年代起,鲁尔区传统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开始走向衰落,80年代问题越来越突出,到80年代末期,鲁尔区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 鲁尔区对此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设立劳动和经济促进机构。二是吸引外地企业前来投资。市政府对土地的使用进行规划,向投资企业提供价格优惠的土地。三是建立技术园区。从1985年起,分5个阶段投资1.3亿马克,建设了一个技术园。四是大力发展手工业和中小企业。五是大力发展生产性企业。政府保护原有企业向新的生产行业转变,并积极资助建立新的生产性企业。六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在替代产业方面,以发展汽车、化工、电子以及消费品工业为接续产业,通过产业变革的力量改变了整个鲁尔地区的经济格局。在环境治理方面,对填充废井和环境整治提供资金,由

不同,匹兹堡的保护组织突破以往的作法,不仅设法让中产阶级搬进来,而且还为本市的贫穷居民提供廉价住房,在吸引富裕的年轻专业人员搬进空房的同时,帮助许多贫困家庭留下来。 3、法国洛林 洛林位于法国东北部,是法国历史上以铁矿、煤矿资源丰富而著称的重化工基地,类似于中国现在的辽宁。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因资源、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变化以及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洛林下决心实施了“工业转型”战略。 第一,彻底关闭了煤矿、铁矿、炼钢厂和纺织厂等成本高、消耗大、污染重的企业;如煤炭虽有资源,但因井深开采,吨煤成本高于世界市场煤炭价格345法郎,而采取逐步放弃的政策。钢铁工业也由于成本高,吨钢售价比进口高457法郎,尽管铁矿资源丰富,采矿、炼铁、炼钢企业也已全部关闭;二是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重点选择了核电、计算机、激光、电子、生物制药、环保机械和汽车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三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提高钢铁、机械、化工等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将转型与国际接轨。 第二,洛林还把煤炭产业转型同国土整治结合起来,并列入整个地区规划。为此,他们专门成立了国土整治部门,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综述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综述 作者:王青云 提交日期:2004-09-02 2002年7月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报告 在国外,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问题,一般叫衰退地区经济振兴或结构性问题地区的经济振兴。20世纪50年代甚至更早,在这方面就有了不少研究成果,主要是针对特定地区而言的。如德国鲁尔区的振兴、日本九州地区的振兴等。 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参见周德群、龙如银:“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出 路”(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9970091)),载《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2001年9月)。 起因是一些老资源型城市特别是那些建国前就进行较大规模开采资源的城市在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不少问题,并且是很多城市有一些共性的问题,这时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基金等均对包括资源型城市经济转的有关问题研究进行了资助,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归纳起来,方面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就单个特定的资源型城市或地区(如大庆市、大同市、山西省等)进行了经济结构转型研究。如《资源型地区的持续发展与战略创新》(2000年),收集了原山西省省长孙文盛同志在山西省工作期间就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问题所发表的讲话;原山西省阳泉市市委书记田霍卿同志所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2000),以山西省资源型地区为背景,结合阳泉市、晋城市两个城市的实际,对资源型城市如何加速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

山西省转型跨越式发展对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分析

山西省转型跨越式发展对中部崛起 的战略意义分析 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是中央政府继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全面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意见。自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的经济获得了持续较快发展,2004~2007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保持16%以上的增速。2008年,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下,中部各个省份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加紧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生产总值增速仍达到了12.2%,同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整个中部地区的地位凸显无遗。 山西省作为中部六省之一(山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拥有得天独厚的煤炭和其他矿产资源,是整个中部崛起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一直在进行大踏步的发展,尤以工业中建立在资源优势基础上的重型工业结构最为突出,充分发展和巩固了其作为全国能源基地的地位。从整体上看,山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符合经济状态的比较优势,不仅能够带动山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可以为全国经济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持,因此其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中部崛起战略能否顺利实现。 一、总论 (一)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的32年,开创了山西国民经济发展史上的最佳时期,期间GDP总量由1980年的108.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358.3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5.64%(按可比价格计算)1,完成了山西经济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尤其自2004年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以来,山西的经济发展更是一日千里,为中部地区乃至我国的GDP增长贡献了力量。 2 1 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山西统计年鉴2010》,2010年7月, https://www.doczj.com/doc/d46051808.html,/kns55/navi/result.aspx?id=N2010120028&file=N2010120028000011&floor=1 2 窦志达、董晓玲:《山西经济发展八大趋势》,转自山西统计信息网,2006年11月8日, https://www.doczj.com/doc/d46051808.html,,2005年以后数据根据历年《山西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