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心理学知识

发展心理学知识

发展心理学知识
发展心理学知识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1.心理发展,广义包括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心理学)、心理的种族发展(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和个体的心理发展,狭义仅指个体的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

心理发展的性质:整体性、社会性、活动性、规律性。

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1)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个性的心理活动,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即遵循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的规律。

(2)方向性和顺序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3)不平衡性。出生后的第一年是个体一生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婴幼儿期属第一发展加速期;童年期是发展速度较快的缓慢发展期;少年期(主要指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

青年期发展达到高峰,进入成熟期;中年期处于平稳发展变化阶段;老年期呈下降趋势。

2.心理发展学的研究内容:

(1)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心理发展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在:

a.时间是心理发展的一个维度;

b.心理发展与年龄大致对应,绝非同步对应;

c.年龄和心理

发展不是因果关系。

(2)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a.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这是心理发展的动因,是心理发展的本质问题;

b.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这是心理发展过程的问题;

c.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问题;

d.“关键期”问题

3.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四种。

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

(1)横向研究设计——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设计方式,又称为横向比较研究。

优点:适用性和时效性;

缺点:人为的联结性、可能存在组群效应。

(2)纵向研究设计——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的长期的反复观测的设计方式,也称为纵向跟踪研究。

优点:能够系统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缺点:时效性较差(耗费时间、人力、物力),被试者容易流失,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3)纵横交叉研究设计

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横向研究,然后再进行纵向研究,将两种设计方式的优缺点取长补短。

图式——已有经验

同化——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使图式得到量变。

顺应——主体已经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因此要建立新的认知结构,适应环境的需要。顺应是质变,产生新的图式。

平衡——主体发展的心理动力,是主体的主动发展趋向。主体与环境的平衡是适应的实质。6.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1)皮亚杰把认知(智慧)发展视为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以认知结构为依据,把认知发展分为

应乃至失调所致,故称为心理社会危机。要克服心理社会危机,须依赖心理社会经验。他以人格特

7.1876年,达尔文根据对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的长期观察,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一书,这被认为是儿童心理学早期的专题研究成果之一。

8.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普莱尔于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被公认为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标题,确立了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1.婴儿期是指0-3岁的时期。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1个月的婴儿,是婴儿开始独立发挥生理机能、建立正常的生活节律,以维持生命机能的重要时期。

2.新生儿最初对环境适应的能力来自无条件反射。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具有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包括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定向反射等。食物反射包括觅食反射、吮吸反射和吞咽反射。防御反射包括眨眼反射、呕吐反射和喷嚏反射等。它们是机体适应环境和保护自身的必要的反射行为,被称为生存反射。第二类被认为是没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包括抓握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围抱反射、巴宾斯基反射等。它们会在出生后的4~6个月内自行消退。

3.新生儿的生活行为模式:睡眠——觉醒时的活动——啼哭。啼哭是生理需求引起的,又是新生儿影响成人的强有力手段,能起到成人照顾他的导向作用。

4.婴儿动作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1)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

(2)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外现和指标;

(3)动作的发展使婴儿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主动权;

(4)动作的发展促进婴儿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5.婴儿的主要动作是手的抓握技能和独立行走。手的抓握技能发展的要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独立行走是婴儿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使婴儿移动身体由被动转为主动,明显地扩大了认知范围,增加了与人交往的主动性。

6.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着普遍的原则和顺序:从上到下的头尾原则、由内向外的近远原则、从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的大小原则。影响婴儿动作技能的因素有:成熟程度、刺激物的支持、环境提供的动作活动机会、成人激发婴儿掌握操作事物的技能和探究环境的愿望、母亲的抚养方式等。

7.现代研究表明,婴儿学习活动的最早表现是在胎儿末期。婴儿学习能力的主要表现是:模仿学习(一种天生的能力,新生儿能模仿人的面部表情)、条件反射学习方式(最早出现食物性条件反射)、偏好新鲜刺激的学习形式。

8.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最先成熟的心理过程,所以说感知觉是婴儿认知的开端。这是一个主动的、有选择的心理过程。

婴儿视觉技能主要有:视觉集中、视觉追踪运动、颜色视觉、对光的察觉和视觉敏锐度。

婴儿的听觉发展包括听觉辨别能力、语音感知、音乐感知、视听协调能力等。

婴儿知觉发展:

(1)跨感觉通道的知觉。最明显的表现形式是手眼协调和视听协调;

(2)模式知觉。范兹设计的“视觉偏爱程序”研究揭示,婴儿能将图形的各部分知觉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人脸图案)

(3)深度知觉。吉布森运用“视觉悬崖装置”发现,6个多月的婴儿就已经具有深度知觉。两个月的婴儿也对深度不同的刺激有不同的反应。这说明婴儿的深度知觉不太可能是后天经验的产物。

9.婴儿注意最早表现是先天的定向反射(将头转向声源),这实质上是不随意注意的初级形式。婴儿注意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于注意内容的选择性:

(1)受刺激物外部特征的制约。倾向于注视他们天生偏好的图形。

(2)受知识经验的支配。容易注意与已有经验不相匹配的新异刺激。

(3)注意受言语的调节和支配。

10.人类个体记忆发生的时间是胎儿末期。按记忆内容,可以把婴儿记忆分为情绪记忆、动作记忆、表象记忆与词语记忆。12个月之前,主要是情绪记忆与动作记忆;12个月之后,提升为表象记忆和词语记忆。

11.婴儿的发音分为三个阶段:简单发音阶段、连续音节阶段、学话萌芽阶段。3岁左右的婴儿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

12.婴儿在1~1.5岁之间掌握第一批词汇,数量在50~60个左右。3岁儿童的词汇量增加到1000个左右。婴儿掌握词汇的特点是:(1)从熟悉的事物的名称开始。涉及人、食物、玩具、动物、交通工具等。(2)婴儿理解的词义与成人不尽相同,或扩大词义,或缩小词义,或部分与成人的理解重叠。

13.婴儿句子的发展,经历从单词句到多词句、从简单句到复合句的过程。一岁半开始,能把单个的词组织起来组合成双词句和多词句,两岁左右开始说出复合句。1.5岁~2.5岁的婴儿是掌握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到了3岁末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

14.气质是婴儿各自不同的明显而稳定的个性特征。巴斯根据婴儿对活动的倾向性和行为特征,将其气质分为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社交性。托马斯和切斯把婴儿气质划分为容易抚养型、抚养困难型和发展缓慢型。

15.情绪是婴儿先天具有的反应能力,又是其社会化的开端。基本情绪的发展:

(1)婴儿兴趣的发展

a.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至百日前后)

b.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半岁前后)

c.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

(2)婴儿的社会性微笑

a.自发性微笑

b.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

c.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3)婴儿的社会性哭泣

婴儿的哭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反应;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哭的分化:

a.自发性的哭;

b.应答性的哭;

c.主动操作性的哭(社会性的哭)

(4)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焦虑是指婴儿在离开母亲、遭遇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情况下,产生惊恐、躲避反应。会经历如下不同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啼哭、悲伤,呼唤吗吗、拒绝陌生人、愤怒抗议。

第二阶段,无法改善困境,渴求妈妈的急切愿望受到打击,希望破灭,减少啼哭。

第三阶段,无可奈何之下,开始寻求可亲近的陌生人,企图适应心的环境。

(5)情绪对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a.情绪是婴儿早期适应环境的首要心理承担者;

b.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本能性和心理社会性驱动力);

c.情绪的社会参照功能(对他人情绪的分辨,指导自己的行为,七八个月时才发生)。

16.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鲍尔比把婴儿依恋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3)特殊的情感联络阶段:把母亲作为安全的基础;

(4)互惠关系形成阶段:能接受母亲暂时离开自己,相信她会回来。

安斯沃斯将婴儿的依恋分为三种类型:

(1)安全型依恋,母亲在就有安全感;

(2)回避型依恋,母亲在否无所谓,实际上是无依恋婴儿;

(3)反抗型依恋,矛盾型依恋,反抗母亲离开,典型的焦虑型依恋。

17.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

(1)反应性。能正确理解婴儿发出信号的意义,给予积极应答。

(2)情绪化。通过说笑、爱抚进行情感交流,满足婴儿的愉悦需要。

(3)社会性刺激。通过互相模仿、亲子游戏、共同活动等社会性互动,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婴儿活动节律性和互动内容的要求来适应婴儿的社会活动需求。

18.婴儿自我的发展过程:

(1)主体我的自我意识

8个月之前,婴儿的主体我的认知尚未发生。一周岁前后,显示出明显的主体我的认知:把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知,能把自己与他人分开。

(2)客体我的自我意识发展

两周岁前后,婴儿开始能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能从客体(照片、录像)中认出自己,能运用人称代词“你、我、他”称呼自己和他人。

客体我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1.幼儿期指3岁~6、7岁的儿童时期,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认知发展理论以游戏体现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据,把游戏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机能游戏——重复简单的动作和活动,其内容是基本生活的反应,主要是亲子游戏和模仿游戏;

(2)象征性游戏——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通过想象构建虚假情境,又称假装游戏;

(3)规则性游戏——游戏的规则外显,角色内隐。竞争性决定了游戏的规则性。童年期以后,主要是规则性游戏。

2.幼儿期象征性游戏的特点:

(1)以主题游戏为主;

(2)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

(3)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游戏情境;

(4)游戏中富有创造性;

(5)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

3.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社会参与水平的不同,将游戏的社会性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非社会性游戏。主要指独自游戏和旁观游戏。

第二阶段:平行游戏。具有参与意向,并进行雷同的游戏活动,但没有相互交流。可视为非社会性游戏向社会性游戏的过渡形式。

第三阶段:社会性游戏。游戏活动具有社会交往性质。又分为协同游戏(各自游戏中有言语沟通、情节交流等互动关系,但没有共同目的,也没有角色分工,比如滑梯)、合作游戏(组群游戏活动,有共同目的、明确分工和彼此协调合作,比如老鹰捉小鸡)。

4.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1)幼儿活动和情感愉悦的精神寄托;

(2)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渠道;

(3)幼儿之间社会交往的最好园地;

(4)幼儿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载体。

5.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1)无意识记忆为主,有意识记忆发展较迅速;

(2)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逐渐发展;

(3)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并相互作用。

6.幼儿记忆策略的发展三个阶段:

(1)没有策略(5岁前)

(2)经指导能够运用记忆策略(5~8、9岁)

(3)主动、自觉地运用策略(10岁以后)

7.幼儿后期能运用的记忆策略:

(1)视觉“复述”策略。反复不断地注目于目标刺激。

(2)复述策略。不断地口头重复要记住的内容。

(3)特征定位策略。捕捉突出的、典型的特点作为记住事物的要点(如兔子的长耳朵)。

8. 幼儿的思维具有两大特点:具体形象性思维(主要特征)、逻辑性思维开始萌芽。

9.幼儿具体形象性思维的特点:(1)具体形象的可塑性(2)具体形象的动态性

10.幼儿认知发展的趋向性: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片面到比较全面、由浅入深。

11.幼儿的自我中心现象:皮亚杰的三山实验发现幼儿缺乏观点采择能力,不能从他人的立场出发考虑对方的观点,而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取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12.幼儿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1)所提问题类型的变化表现在从提问“是什么”的模式向提问“为什么”的模式变化;(2)概括能力发展。实物概念的发展,类概念的发展。

(3)推理能力初步发展。

a.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

妈妈告诉孩子说喝凉水肚子疼,孩子便往鱼缸里倒开水,说“小鱼喝凉水会肚子疼的”;

b.对熟悉事物的简单推理。

“爸爸没生病,妈妈没生病,爷爷没生病,奶奶没生病,我没生病,我们都没生病。”

13.幼儿的想象的发展特点:

(1)无意想象经常出现,有意想象日益丰富;

(2)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3)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幼儿的创造想象会得到显著发展

幼儿创造想象具有新颖性、神奇性、超越性,并含有未来指向。

14.言语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

(1)语言是儿童人际交流的工具;

(2)言语有助于儿童适应环境;

(3)在儿童超越具体环境进入新境界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4)言语发展是幼儿期心理发展的助推器。

15.幼儿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1)词汇数量的增加

幼儿期是个体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3岁词汇量为1000左右,6岁词汇量为3000个左右,7岁达到4000个左右,其中3~4岁儿童的词汇量发展最快,幼儿期每天增加数个词。(2)词类范围的扩大

幼儿最先掌握实词中的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

(3)词义的深化

幼儿期掌握词汇的特点:词义笼统含糊,词义所指非常具体,幼儿末期掌握词汇的概括性逐渐增加。

儿童的词汇可以分为积极词汇(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消极词汇(能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或者能说出但理解不正确的词汇)。幼儿期不断积累词汇,不断将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

16.幼儿常用的理解句子的策略有:语义策略(用实词理解句子,不理会结构),词序策略(根据词的顺序来理解句子),非言语策略(不管实际结构,按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句意的预期来理解)。

17.幼儿掌握句法结构的发展:从不完整句发展到完整句;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发展到有修饰句。

18.幼儿期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有两个主要趋势: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

19.幼儿语用技能包括:(1)沟通的手势(2)听的语用技能(3)说的语用技能(对影响有效沟通的情境因素十分敏感,对同伴的反馈易于做出积极的反应,能够有效地参与谈话)。.

20.幼儿期个性的初步形成可以从以下说明:

(1)显示出较明显的气质特点

(2)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差异

(3)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差异

(4)最初的性格特点的表现

21.幼儿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是由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愉快,愤怒)向社会性情感体验(自尊、羞愧)发展的。

22.自尊是最值得重视的幼儿的情绪体验,其特点:(1)自尊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发展;(2)幼儿期自尊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以后的情绪发展和适应性。

23.影响幼儿自尊的因素:(1)父母的教养方式(2)同伴关系因素。

24.高自尊儿童父母教养的特点:

(1)温暖、关爱,积极接纳孩子的特点和需求,热心参与孩子的游戏等活动;

(2)严格要求,要求明确,但不采取强制性管束;

(3)民主,对有关孩子事情的决策,给孩子表达观点的自由,耐心听取他的意见;

(4)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典范。

25.幼儿期儿童认同的发展及对儿童的发展意义:

(1)产生认同的基础是儿童知觉到自己与认同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

(2)认同带给儿童以归属感和成就感;

(3)认同使儿童获得榜样的力量和发展的动力;

(4)认同对儿童的性别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6.幼儿认同的对象:对父母、老师、自己喜欢的叔叔阿姨、年龄差别大的哥哥姐姐产生认同感。对富有“心理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对象认同或效仿,增强自我强大感。

27.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可塑性、动态性、趋向性、自我中心、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28.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喜爱共同的活动或拥有有趣玩具的基础上,所以很容易建立,也很容易破裂。

29.第一反抗期大约在幼儿三四岁时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反抗对象主要是父母及其他养育着者。

第四节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1.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在6、7岁~12、13岁,属于小学阶段。小学儿童学习的一般特点如下:(1)学

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

(2)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3)逐渐转向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4)“学会学习”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

(5)学习促进小学儿童心理积极发展。

2.童年期儿童的长时记忆效果和保持时间的长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忆策略。学龄儿童的主要记忆策略有:

(1)复诵策略——有意识的重复、朗诵所要记住的信息;主要用于幼儿末期和小学低年级。

(2)组织策略——把所要识记的材料按其内在联系加以归类进行识记;小学低年级不能运用,中年级不大会运用,但经指导和提示能提高组织策略的运用效果,高年级可以自发地运用。对6~8岁的小学低年级和中年级儿童进行记忆策略指导和提示效果最好。

(3)系统化策略——对记忆材料进行信息加工,将相互关联的信息按体系关系进行整理并条理化,组成知识系统以帮助记忆的策略。

(4)巧妙加工策略——要识记的刺激信息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要用联想、谐音、拆分、重组等加工方式使其变成活生生的“意义”。

3. 童年期是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其思维的本质特征是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童年期的思维获得飞跃发展,其基本特征在于: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在发展中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是思维的主导类型发生质变的过程。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在9~10岁,即小学中年级阶段。

4.童年期思维形式的发展:

(1)概括能力的发展

直观形象水平——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是事物的外表的直观形象特征,小学低年级。

形象抽象水平——所概括的特征或属性,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

小学中年级。

初步本质抽象水平——所概括的特征或属性是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主,初步接近科学概括。能摆脱具体情节来抽象概括出隐喻词的寓意,比如将“一毛不拔”理解为“很小气”。

(2)词语概念的发展

从功用性和具体形象特征描述向接近本质定义和本质定义发展。

(3)推理能力的发展

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

注:小学类比推理能力水平低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5.儿童期新的思维结构形成:

(1)掌握守恒——6~8岁达到数概念守恒和长度守恒;7~9岁达到液体守恒和物质守恒;8、9~10岁达到面积守恒和重量守恒,11~12岁才能掌握容积守恒。

(2)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恒等性、可逆推理、两维互补推理。

(3)自我中心表现和脱自我中心化——8岁左右的儿童处于脱自我中心化的转折时段,是认知发展机制的转化。

9.童年期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

(1)包括多个方面,如身体外表、行为表现、学业成绩、运动能力、社会接纳程度等。

(2)社会支持系统对儿童的自我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父母和同学的作用最重要。(3)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喜欢自己的儿童,情绪最快乐;对自己评价不良的儿童,经常产生悲哀、沮丧的消极情绪。

(4)小学儿童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等都有密切关系。

10. 自我控制行为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童年期,童年期儿童延迟满足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有显著提高。延迟满足是指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

11.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有:认知和策略,榜样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性、宽松而又民主的教育类型,可使儿童容易抗拒诱惑的自我控制能力,独裁型、惩罚型或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剥夺儿童练习自我控制的机会和动力,而使之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12.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发展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道德准则,并以道德准则指导行为的发展过程。

13.道德内涵包括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行为。道德情感包括移情、情感共鸣、内疚、羞愧、良心等。婴儿期就出现移情、共鸣表现,幼儿期出现内疚和羞愧感,童年期,道德情感日益丰富,并影响着道德行为。

14.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认识。皮亚杰采用含有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对4~12岁儿童进行研究,把童年期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前道德阶段——道德判断之前的阶段,儿童只能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

(2)他律道德阶段——道德判断的标准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

a.儿童认为规则、规范是权威人定的,不能改变,必须严格遵守;

b.对行为好坏的评定,只根据后果,而不是根据行为者的动机。

(3)自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其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即外在的道德标准内化于己。

a.认识到规则具有相对性,是可以改变的。

b.对行为好坏的判断标准依据着重于主观动机或意图,而不只是后果。

15.道德行为是以习得的道德准则为指导的行为,包括两个方面: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

16.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有益,对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趋向。亲社会行为的获得需要有付出,需要具备的条件:(1)道德动机的发展(2)逐渐形成能设身处地为需要帮助者着想的能力(3)需要具备亲社会行为的能力。

17.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也称侵犯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对他人权利的侵犯。攻击行为的基本要素是伤害意图。

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控制常用的措施有:改善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教给儿童减少冲突的有效策略;增加对攻击行为有害后果的了解;发挥榜样的作用等。

18.欺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攻击行为。主要特征:行为双方力量不均衡性和行为的重复发生性,通常是力量占优势的一方对力量相对弱小的一方重复实施的攻击行为。欺负行为有三种类型:直接身体

欺负、直接言语欺负、间接欺负(借助第三方实施攻击,如造谣离间、社会排斥等)。

19.小学儿童欺负行为发展特点有四个:

(1)我国小学儿童欺负行为的发生率为20左右,并有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2)言语欺负的出现率最高,其次是直接身体欺负,间接欺负的发生率最低;

(3)男生以直接身体欺负为主,女生以直接言语欺负为主;

(4)儿童的欺负行为可以预测将来的适应不良,经常受欺负的儿童通常会导致情绪抑郁、注意力涣散、孤独、学习成绩下降、逃学、失眠,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行为,经常欺负他人者,可能造成以后的行为失调或暴力犯罪。

20.童年期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

(1)是童年期集体归宿感的心理需求;

(2)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3)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4)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1.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1)受欢迎的儿童——学习成绩好,有主见,独立活动能力强,热情,乐于助人,善于交往并易于合作。

(2)不受欢迎的儿童——具有攻击性,对人不友好,不尊重同伴,缺乏合作精神,常出一些不良主意和恶作剧。

(3)受忽视的儿童——退缩、安静,有依赖性或顺从性,既不为同伴所喜欢,也不被同伴所讨厌。

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基本因素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22.友谊是建立在相互依恋的基础上的个体间持久的密切关系,友谊是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儿童

对友谊认识的发展:

第一阶段(3~5岁):短期游戏伙伴关系

第二阶段(6~9岁):单向帮助关系

第三阶段(9~12岁):双向帮助关系

第四阶段(12岁以后):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影响选择朋友的因素:

(1)相互接近

(2)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

(3)人格尊重、心理和谐并相互敬慕

23.儿童入学后,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

(1)直接交往时间明显减少;

(2)父母教养关注重点的转移;

(3)父母对儿童控制和儿童自主管理的消长变化。

第一,父母控制(6岁以前):各种事情的主要决定权在父母。

第二,共同控制(6~12岁):在许多事情上,儿童具有一定的选择权和决定权。

第三,儿童控制(12岁以后):儿童具有相当的判断能力,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

24.童年期亲子关系的特点:父母与儿童对其行为的共同调节,即从幼儿期父母对其行为的单方面控制和调节为主,逐渐转变为由父母和儿童一起做决定。

第五节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

1.青春期年龄大约在11、12岁~15、16岁。又称为困难期、危险期,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以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也是第二加速期。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他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2.生理发育加速:身体成长加速(身高快速增长,体重快速增加)、生理机能发育加速、性的发育和成熟加速(性器官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性功能成熟)

3.青春期容易出现的身心危机:(1)心理生物性紊乱(2)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偏差

4.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5.少年期的记忆:(1)记忆广度达到一生中的顶峰;(2)对各种材料的记忆成绩都达到高值。

6.少年期思维的发展:

(1)形式运算阶段思维的特点——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2)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发展——初一学生开始具备了各种推理能力,初三学生的推理能力有明显发展,高二达到成熟完善。逻辑法则的掌握主要表现在对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认识上,排中律的成绩低于同一律和矛盾律。

7.少年期(青春发育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婴儿期是第一飞跃期)。少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2)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3)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4)有很强的自尊心。

8.青少年的情绪和心境的发展呈现出动态的发展趋势:青春期早期,情绪状态的积极方面较少,消极情绪较多,情绪的稳定性较差,起伏变化较多;青春期后期,情绪稳定性增加,情绪起伏变化逐渐趋缓。

9.少年期情绪变化的特点:

(1)烦恼增多——为在公众面前的个人形象而烦恼,为在同伴集体中的个人尊严和社会地位而烦恼,为与父母关系出现裂痕和感情疏离而烦恼。

(2)孤独感、压抑感增强

10.“自我中心”现象是皮亚杰最先发现和提出的。幼儿自我中心现象是以自我的感受、自我的认知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认知的现象。少年期自我中心的特点则是:(1)独特自我(2)假想观众

9、少年期是第二逆反期,反抗心理是少年儿童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特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强加的力量和父母的控制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

◆少年期逆反期的表现:

(1)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

(2)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

(3)观念上的碰撞

◆反抗的主要对象:父母,但也具有迁移性。

◆反抗的形式:

(1)硬抵抗;外显行为上的激烈抵抗;态度强硬,举止粗暴,往往具有突发性,难以自控。

(2)软抵抗;将反抗隐于内心,以冷漠相对。

10.第一、第二两个逆反期的异同:

◆共同点:

(1)都聚焦于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向控制方要求独立自主权。

(2)都出现成长和发展的超前意识,第一反抗期的儿童具有“长大感”,第二反抗期的儿童具有“成人感”。

◆不同点:

第一逆反期所要的独立自主在于,要求按自我的意志行事,其重点是要求行为、动作自主和行事自由,第二逆反期是要求人格独立,要求社会地位平等,要求精神和行为自主。

11.逆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是发展性现象。帮助儿童度过逆反期父母要做的有:(1)认识和理解逆反期对心理发展的意义;(2)正确面对儿童逆反期这一客观现实;(3)理解少年期多重矛盾的焦点所在;(4)必须正视少年儿童独立自主的要求。

12.少年期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网络游戏成瘾、青春期精神分裂症、自杀倾向、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

13.网络游戏成瘾者的主要表现:

(1)不由自主的强迫性网络使用;

(2)在网络游戏中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3)一旦停止网络游戏会出现心理和生理方面明显或严重的不良反应;

(4)在网络游戏中所获得的虚拟感受反过来会强化无限上网的欲望,造成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14.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1)网络游戏本身的特征;(2)青少年本身的特点和个体的人格特征;(3)家庭环境不良和学校压力过大。

15.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表现有:思维紊乱,不能控制情绪、人格混乱,扭曲现实或与现实脱离联系等。

16.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原因主要有:(1)遗传因素(不是遗传疾病本身,而是遗传易感性);(2)

青春发育期身心发展迅速带来的种种不适应、不平衡以及困惑和危机感;(3)青春发育期性机能的迅速发展和成熟、初恋失恋等诱因而导致患者常有对性的妄想等。

17.造成青少年自杀的原因:(1)心理障碍(2)家庭环境不良(3)学校的强大压力(4)不能面对个人遭遇的问题

18.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趋势和特点:(1)犯罪率增加;(2)犯罪年龄呈下降趋势;(3犯罪性别上有女性增加的趋势;(4)未成年人作案特点日益成暴力化、团伙化趋势。

19.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1)有些家庭成为滋生儿童反社会行为和犯罪的温床;(2)同伴因素和群体压力;(3)处于发展中的青少年自身因素。

第六节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1.青年期的年龄范围在17、18~35岁,是人生的黄金时期。青年期的一般特征:(1)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2)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3)生活空间扩大;(4)开始恋爱、结婚。

2.青年期的思维能力继续发展到个体思维发展的高峰期,并达到成熟。皮亚杰认为,形式运算思维是思维发展的最高水平。青年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二元论阶段(非此即彼、非黑即白);(2)相对性阶段(比较认知);(3)约定性阶段(把握本质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趋势:初中一年级已经开始掌握辩证逻辑思维,初三处于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阶段,属于重要转折期,高中阶段辩证逻辑思维已发展到趋于占优势的地位。

4.影响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因素:(1)领会和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刻性和系统性;(2)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3)个体思维品质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

5.思维监控是指为了保证达到与其的目的,在思维活动中把思维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监视、控制和调解的能力。思维监控的发展是青少年期思维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表示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

思维的自我监控是整个思维结构的统帅。其主要功能可归纳为明确的目的性、搜索并选择恰当的思维材料和思维策略、评价思维的结果并对思维活动进行调整和修正等。

从初中到高中,青少年思维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表现在:(1)随年龄增长迅速发展,速度比小学儿童快的多;(2)自我控制能力具有良好的计划性、准备性、方法性和反馈性;(3)青年初期的思维自我监控能力已经接近成人水平。

6.青年期自我概念的特点:

(1)自我概念的抽象性日益增强,逐渐运用更加抽象的概念来概括自己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及信念等;

(2)自我概念更具有组织性和整合性,将对自我知觉的各个方面整合成具有连续性和逻辑性的统一体;

(3)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社会角色分化出不同的自我概念,懂得自我在不同的场合可以以不同的面目出现。

7.青年期自我概念认识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

(1)自我探索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动力;

(2)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3)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己。

8.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自我同一感的确立是自我分化和整合统一的过程。

(1)自我分化是把整体的我分化为“主体我”和“客体我”。

主体我是观察者、分析评论者、认同者,客体我是被观察者、被分析评价者、被认同者,即由主体我来分析、认识客体我。(其实,自我意识主要表现为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的辩证统一。)

(2)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达到自我认识的整合统一。

自我接纳是对自我积极肯定的心理倾向,自我排斥是对自我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

(3)不能确立自我同一感

如果客体我和主体我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青年便难以确立自我形象,也无法形成自我概念,引发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导致自我同一性扩散或社会角色混乱,并造成自我同一感危机。

(4)解决自我同一感危机的方式

学者马西亚归纳出四种解决青年同一感危机的方式:

a.同一性确立——经过积极努力,选择符合自己的社会生活目标和前进方向,以达到成熟

的自我认同。

b.同一性延续——正处于体验各种同一性危机之中,尚未明确作出对未来的选择,但是正

在积极地探索过程中,处于同一性探索阶段。

c.同一性封闭——由权威代替其对未来生活做出选择。

d.同一性混乱(扩散)——通过角色试验、亲身体验的自我痛苦探求,可能实现新的、更

富有创造性的、积极的自我同一。

9.小此木启吾把持久的、病态的同一性危机归纳为同一性征候群的特征,为六个方面:

(1)同一性意识过剩——陷入时刻偏执于思考“我是什么人”“我该怎么做”的忧虑中而不能自拔,处于高度焦虑中,难以从“是我”“不是我”“我怎么会这样”等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从而失去自我。

(2)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失去了自我概念、自我选择或自我决断。

(3)与他人距离失调——无法保持适宜的人际距离。拒绝与他人来往,或被他人孤立。

(4)时间前景的扩散——一种时间意识障碍,表现为不相信机遇、不期待对将来的展望,陷入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

(5)勤奋感的扩散——勤奋感崩溃,或无法集中精力于工作和学习,或极专注地只埋头于单一的工作。

(6)否定的同一性选择——参加非社会所承认的集团,接受被社会所否定、排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

10.延缓偿付期:社会给予青年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的机会,如大学学习期间,也是一种心理的延缓,所以也称为心理的延缓偿付期。

11.大学阶段是个体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个体人生观的发展过程是在少年期开始萌芽,到高中阶段的青年期得以迅速发展;在大学阶段达到形成的高峰,并逐步走向稳定和成熟。

价值观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

12.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的因素:

(1)受个体成熟因素的制约

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必要的心理条件:

a.思维发展的抽象逻辑水平,辩证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并逐步提高;

b.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并与自我同一性确立的过程相互制约;

c.社会性需要和社会化达到趋于成熟的水平。

(2)受社会背景文化条件的制约

(3)受家庭教育环境的制约

(4)个体的自我调节因素

(5)社会历史事件和个人遭遇的非规范事件的影响

13.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海因滋偷药”研究人的道德发展,划分出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外在标准控制,通过行为后果来判断行为。

阶段1:惩罚和服从取向。以服从权威和避免受惩罚作为判断好坏的标准,不理解道德标准。

阶段2:功利取向。以是否能满足个人需要作为判断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即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

水平二:习俗水平——以遵从社会规范、社会规章制度为准则。

阶段3:“好孩子”取向。以取悦并得到他人的认同,以他人的意图进行判断。认为权威人物所制定的社会准则、行为标准都是对的,应该遵守。

阶段4:“好公民”取向。也称为维护社会秩序取向,即作为社会成员,应该遵守社会规章制度,维护社会秩序,这是公民的义务,不能违反法规、法律。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道德标准内化于己,遇到矛盾冲突,自我可以做出选择。

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认识到各种法规都是为公众的权利和利益服务的,符合公众需要的便应遵守,如果不适宜,就可以按照多数人的意愿修改。

阶段6:普遍道德原则取向。这是理性良心取向,个体的道德认识超越社会法规和法律,普适于尊重每个人的尊严、生命价值和全人类的正义。个人可按伦理原则进行选择。

14.阿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可以归纳如下三个要点:

(1)道德发展具有固定不变的顺序。

童年期,在10岁以前,多以前习俗水平为主;少年期的个体大多数处于第2、第3两个阶段;青年期则发展到以第3、第4两个阶段为主导的水平。

(2)达到后习俗水平的个体并不多,而第6阶段的道德准则是抽象的,适于全人类,但却是难以实现的。部分人一生都停留在服从权威和权威所制定的规范的水平。

(3)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只能决定道德发展的内容和速度,不能影响道德发展顺序。

第七节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1.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在心理学上所说的更年期是指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更年期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早于男性,同时又称为第二个青春期。

2.莱文森把人生的40—60划为中年期。他指出,这一时期经历中年转换期(40~45岁)达到中年高峰期(55~60岁)。在中年转换期,个体开始评价自己的生活,对工作、婚姻、信仰和理想进行修正,以获得自我与现实之间的平衡。

3.中年期的发展任务源于个人内在的变化、社会的压力、个人的价值观、性别、态度倾向等方面。也是社会向个体提出要求最多、最大的时期。中年期是充满挑战的人生阶段,在多种角色和责任的压力下,中年人存在中年危机现象,即这个时期个体将经历身心疲惫、主观感受痛苦的阶段。

4.中年期思维发展到达了更加成熟的水平,一般特点为:(1)现实性、灵活性和智慧性;(2)辩证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5.卡特尔提出成人智力有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液态智力是指加工处理信息和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的能力,随神经系统的发展、成熟而提高,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晶态智力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也称文化知识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

在青年期,这两种智力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成人阶段,液态智力开始下降,出现衰退的趋势,而晶态智力的发展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并虽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在中年期呈一定的上升趋势。

6.自我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的发展实际上是人格发展的基础。学者们对自我发展做过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探讨。卢文格在已有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自我发展的理论。

◆关于自我的概念

第一,自我是人格的核心。认识人格的发展必须了解自我的发展。

第二,自我是第一“组织者’。自我具有整合能力,对道德、价值、目的和思想过程进行整合。

第三,自我的改变意味着个体的思想、价值、道德、目标等组织方式的改变。

第四,自我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成年期的自我发展水平

成年期的自我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代表自我发展的一种水平。

(1)遵奉者水平

遵奉者就是按规则行事,个体的行为服从于社会规则,如果违反了社会规则,就会产生自责感。这是由于处在这个水平的个体具有强烈的社会归属需要。中年期只有少数人处于这一水平。

(2)公平水平

处于这一水平的个体,已经能将社会的、外在的规则内化为个体自己的规则,即规则内化于己;个体具有自己确定的理想和自己设立的目标;形成了自我评价的标准并发展了自我反省思想;开始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但思想认识具有二元性,倾向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地区分为对立的两极,如要么具有独立性,要么具有依赖性。

(3)自主水平

这一水平的突出特点是,能承认并接受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对这些矛盾和冲突表现出高度的容忍性。如认识到在自我评价与社会规则之间、个人需要与他人需要之间,不会总是和谐一致,会出现各种矛盾和冲突;在人际关系方面,能认识到既要充分尊重个人的独立性,也要看到人之间的朴素的依赖性。

(4)整合水平

达到这一水平的个体,不仅能正视内部矛盾和冲突,还会积极地去解决这些冲突,他们善于放弃那些不能实现的目标,而进行新的选择。这是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只有少数人的自我发展能够达到这一水平。

◆影响自我发展水平的因素

(l)年龄因素。(2)受教育水平。(3)认知发展水平(重要变量)。

7.中年期的人格特征

(1)中年期人格结构的稳定性

人格结构的稳定性包含两重基本含义:一是人格结构的构成成分不变,二是各成分的平均水平不变。

(2)中年期人格的成熟性

中年人的人格特质相对保持稳定,但由于生理机能的变化和人生阅历的增加,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越发成熟,具体表现为:

a.内省日趋明显

按荣格的理论,从青年期到老年期,人格由年轻的外倾变得越来越内倾,即中年人不再像年轻人那样容易冲动、敢想敢干,而是把关注的焦点投向内心世界。

b.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越来越多的中年人在面临挫折或冲突时,更多地采用幽默、升华、利他主义等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而很少采取否认、歪曲、退行等消极防御机制。

c.为人处世日趋圆通

表现为认识和处理问题不像年轻人那样死板,而是更加灵活。

(3)中年期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中年男性在原先男性人格的基础上逐渐表现出温柔、敏感、体贴等女性特点,而中年女性则逐渐表现出果断、大度、主动等男性特点,即出现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的变化趋向,这种“男女同化”的人格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完美人格”。

8.控制理论认为,控制是人类发展的中心主题,人的行为控制系统分为两类: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

初级控制是指人类通过改造环境而控制环境的企图,次级控制是指人类透过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的企图。就其实质而言,初级控制是创造性的适应环境的行为系统,而次级控制则属于被动适应环境的行为方式系统。

研究表明,成年期的初级控制水平是稳定的,改变环境而适应环境的能力基本保持稳定。次级控制水平的策略丰富而宽广,如对自我的积极再评价、自我保护性归因以及目标和激励水平的调整等。次级控制水平的发展贯穿整个成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会运用更多样、更有效的次级控制策略来适应环境。

第八节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1.老年期是指60岁至衰亡的人生阶段。对老年心理变化,研究者持有不同的观点,主要有老年期丧失期和毕生发展观两种。

老年丧失期观点认为,老年期的心理变化只有衰退,没有发展,是一生获得的丧失时期。老年丧失期间所丧失的内容包括“身心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和“生活价值”,并把这些对人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内容的相继丧失认定为老年丧失期的基本特征。

老年丧失期观点认为心理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到老年期,随年龄增长而衰退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总趋势。这肯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的基本常规,应当予以应有的重视。但是,这种观点的理论依据是把人视为生物机体,过于注重生物机体的变化和年龄因素对心理变化的影响,而把心理发展看做是线性的上升和下降,这不符合复杂性的客观规律,是不可取的。

毕生发展观认为,个体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并提出如下一系列的新的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第一,心理发展和行为变化可以在人生中的任何时候发生,也就是说从胚胎形成到衰老的整个一生都在发展。

第二,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方向、形式和速率各有不同。如感知觉,出现最早,最先发展成熟,也较早开始衰退。再如抽象逻辑思维,较晚开始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并继续增强。

第三,心理发展过程既有增长也有衰退,是增长和衰退的对立面的统一。发展不是简单地朝着功能增长的方向运动,而是由获得和丧失的相互作用构成的。

第四,个体心理发展是由多重影响因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共同决定的,但各个子系统对不同发展时期的影响强度有明显的区别:成熟因素对儿童期影响强度最大;社会文化因素对成熟期影响强度最大;个人因素,如智力、个性、命运、所遭遇的非规范事件等,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变化的影响强度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对老年期的影响强度最大。

毕生发展观提出了一系列心理发展的新观点,强调人到成年以后,心理仍继续发展,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老年心理变化观,应予以充分的肯定。但是,这种理论对于老年期心理变化的下降和衰退这一总趋势,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

2.老年期的认知变化表现在:感知觉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记忆减退、智力减退。

3.老年期感知觉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

感知觉是衰退最早、变化最明显的心理活聋。

(1)老年期视觉减退

老年人出现的视力问题主要表现为:视觉敏锐度下降(在正常距离内看清物体的能力减弱);视野缩小(与中央视觉相比,边缘视觉明显衰弱);聚焦能力减弱(距离变化时,双眼聚焦于物体的能力衰减);暗适应所需时间延长。

(2)老年期听觉减退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听觉敏锐度逐渐丧失,对高音的听力减弱更明显。我国的一项研究表明,50 -60 岁是中国人听力减退的转折期,60岁以后逐渐下降,80岁以后下降尤为明显。

(3)味觉、嗅觉和触觉迟钝

4.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记忆发展变化趋势是:儿童的记忆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从少年期开始到成年期达到记忆最佳的高峰期,为个体记忆的“黄金时期”,40~50岁期间出现较为明显的减退,其后基本上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70岁是记忆衰退的一个关键期,此后便进入更加明显的记忆衰退时期。

5.老年期记忆衰退的特点

记忆老化并非记忆的各个方面全面或同时减退,衰退的速度和程度因记忆过程和影响因素等的不同而呈现出老年人记忆减退的特殊性。

第一,老年人机械记忆衰退明显,意义记忆较机械记忆衰退为慢。

第二,再认能力表现出逐渐老化现象,但再认比回忆保持较好。

第三,识记和回忆“姓氏”最难。人像特点联系回忆的研究表明,“姓氏”的回忆在50岁后就出现减退趋势,60岁以后减退日益明显,80岁组的成绩仅仅是20岁组的30%。

6.老年人的主要记忆障碍

(1)老年记忆障碍主要在于信息提取困难

老年人的记忆减退特点之一是回忆比再认明显要差,这其中也包括提取过程。与回忆相比,再认提供的提取条件要好得多。这说明老年记忆障碍的主要因素是提取困难。

(2)老年人记忆障碍是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学习记忆较多依赖于从长时记忆中取得支持,难以建立和过去经验无关的全新联系,而这种现象与老年人较少运用记忆策略有关。该研究结果提示,老年人的编码储存过程也有障碍,其记忆障碍可能是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困难相互作用的结果。

(3)老年人较少主动地运用记忆策略和方法

通过对识记方法的研究,发现20岁组的青年所使用的记忆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a.意义联系法(寻求意义关联)。

b.分类法(把识记的材料按某种标准和关系进行归并)。

c.联系实际法。

d.想象法(如把某无意义图形想象成某种具体事物)等。

(4)文化因素对记忆影响显著

有研究发现,有文化组与无文化组的老年人比较,有文化组的成绩明显较好,这也表明老年人记忆减退程度与受教育程度有关。

7.对老年期记忆减退的解释

(1)加工速度理论

加工速度理论认为,加工速度减慢是老年人认知(记忆)减退的主要原因。加工速度一般包括反应速度、感觉运动速度、知觉速度和认知速度。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老化,老年人的反应速

度越来越慢,这导致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据此,研究者认为,加工速度减慢是老年期记忆减退的根本原因。

(2)工作记忆理论

工作记忆理论认为,老年人发生认知(记忆)功能衰退是因为他们缺乏信息加工资源,即缺少一种“自我启动加工”的能力。

工作记忆相当于计算机的内存。研究表明,成人的工作记忆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据此,学者们认为,工作记忆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变小是老年期记忆减退的另一根本原因。

8.影响老年记忆的因素除了年老之外,还有健康、精神状态及脑力锻炼和记忆锻炼等方面的因素。为了延缓和弥补老年人的记忆减退,应该注意以下五点:

第一,利用多种感觉器官。老年人应采取耳听、眼看、口诵、手写等多种感知动作加强记忆。

第二,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秩序,必要的事情可以写备忘录(如按时服药),按规定事项提示注意。

第三,放缓学习和做事情的步调,按适合自己的速度从容地进行各项工作。

第四,有意识地进行改善记忆的训练,提醒自己注重运用记忆策略。如运用复述、背诵、归类、创编联系、联想、组合、想象等有效记忆方法以加强记忆效果。

第五,增强记得住的信心,不能背“遗忘”的包袱,以顽强的意志改善记忆,延缓记忆衰退。

8.老年期的智力减退,表现为:(1)老年期智力水平的衰退;(2)老年智力变化的不平衡性。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包括语言和操作两方面的内容。许多研究都表明,该量表中的言语测验成绩,在老年期依然较好,到70岁后才有明显的减退。而心理运动速度和知觉整合能力等操作测验成绩在25岁后就逐步衰退。可见,智力是综合的心理特征,由很多因素构成,老年人的智力减退并不意味着各因素以同一速度衰减。这些研究都说明了老年智力变化的不平衡性。

9.老年期人格特征的变化表现在:(1)不安全感(身体健康和经济保障两个方面)(2)孤独感(3)适应性差(4)拘泥刻板性并趋于保守(5)回忆往事

10.造成老年人人格变化的因素

(1)生物学的衰老

在生物学衰老中,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大脑的衰老,如脑重量减轻等,另外还有由感觉器官的衰老造成的视力和听力的减退,如听觉障碍的老人容易畏缩,思想顽固。

(2)心理上的老化

心理上的老化主要指老年人自己是否意识到自己已经苍老,即本人主观上是否觉得“已经老了”。一旦老人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已经老了之后,便会失去对生活的热情,丧失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从而影响到人格的变化。

心理上的老化还表现为疑病和对死亡的恐惧。

(3)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由于老年人的衰老,其社会关系逐渐减弱。通常,造成他们与社会、与他人关系减弱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社会疏远老人;二是老人退出社会。比如退休,虽属正常现象,但由于退休带来的空虚感以及家庭成员关系的变化等,势必会给老年人的人格造成重大影响。

11.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

(1)对老年期的退行性变化和对老年期生活的心理准备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考点知识 一、名词解释 1.超出预期策:是从情感维度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的策略。它的内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处理教学材料,使呈现的教学内容超出学生的预期,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2.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3.记忆策略:是指主体对自己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和由主体所使用的那些能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或认知活动。 4.元记忆:是人们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主要包括元记忆知识和元记忆监控。 5.强化: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特别强调“强化依随”(即紧跟在言语行为之后的强化的刺激)在儿童言语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6.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 优点: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质变的规律。 缺点:样本的减少反复测量时间较长 7.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察觉、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部分。 8.最近发展区:是指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9.文化比较法:不同文化间比较,可以了解人类发展是否存在普遍性规律,防止将在一个文化背景下得出的结论过度类化;了解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0.儿童(小学生)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小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 1.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①遗传与环境的问题②发展的普遍性和个别差异问题 ③发展的连续性和可变性④发展的质变和量变 2.注意的品质包括哪些方面? ⑴注意的广度 —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注意到对象的数量。 ?小学生注意的广度随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发展。 ?女生注意广度高于男生。 ⑵注意的稳定性 —指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 ?年龄—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中年级学生可达25分钟左右,高年级可保持30分钟左右; ?与学生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及刺激的性质,呈现方式有关; ?性别—女性注意的稳定性高于男生。

完整word版,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 详细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1、发展心理学(背):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死亡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格方面。 弗洛伊德修订了自己早期把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的这种二分法而引入了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结构。 ①本我 本我:本我是原始本能的自然表现,在人格中最难接近而又最有力的部分,类似于“无意识”的概念,遵守“快乐原则” 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可能闯入梦境。 ②自我 自我: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本我与现实世界的中介,遵守“现实原则”,属于意识结构部分, 随着儿童长大,他们发现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要考虑后果和现实经验,这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是自我。 ③超我 超我: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遵守“道德原则”,部分属于潜意识部分属于意识 前者是超我中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构成的,是抽象的东西,使个体为之奋斗。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盲目的激情以保持机体免受损害;而超我则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可能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超我与本我有其对立的一面。 (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师承于安娜·弗洛伊德的艾里克森,提出了人的八个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名词解释: 积极强化作用: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消极强化作用: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作用 (3)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①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名词解释) 观察学习的强化可以是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苏联的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的实质: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质变的过程) 心理发展与教学:①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名解) 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要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指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②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1.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以研究实践为标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如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试验。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早期隔离或剥夺试验,是研究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方法之一。 4.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日记发或传记法是一种长期而全面地观察。 5.实验室试验法在研究出生头几个月的婴儿时广泛运用,如吉布森为研婴儿的深度知觉设计的视崖实验。 6.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如“绘人测验”。 7.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先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有人称作第一个反抗期或危机期。幼儿期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8.新生儿(0-1个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适应新生活而展开的,柔弱、娇嫩是新生儿解剖生理上的特点,他们依靠各种无条件反射来适应新生活。如:吮吸反射、觅食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眨眼反射等等。9.条件反射的出现就是心理的发生。最早出现的自然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吮吸反射。 10.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11.4-5个月,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了,它是用手的动作区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收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够抓住东西。 12.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6-12个月,五指分工出现。 13.母子之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新生儿末期,明显的交往行为——“天真活跃反应”出现了。 14.人类特有的语言、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形成的。 15.4-5岁是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大约2岁左右,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的表现在独立行动的愿望很强烈。 16.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岁以前儿童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和感知过程主动性的增强上。 17.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新生儿相当于具有20/150的视力,也就是说新生儿在20英尺处才能看到视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培训讲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幼儿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教育学与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 三.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1903年美国的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 育心理学》 四.1913-1914年,他又将书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这一著作标志着作为 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的产生。提出了“学习个别差异理论” 五.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好奇心、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 六.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行为主义-教学控制、认知主义、构建主义 七.幼儿教育心理学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幼儿学习和有效教学的各种问题的学科 八.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三大变量★: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 九.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期1700s-1940s/1950s 1.法国- 思想 2.德国-福禄贝尔——最早研究幼儿心理的先驱者之一;1840年第一所幼儿园; 为幼儿专门设计了一套玩具“恩物”;“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 3.意大利-蒙台梭利——“儿童之家”;《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教学法” (二)初创期 1960s-1980s (选)★ 1.直接教学方案——贝雷特、英格曼(行为主义)——早期补偿教育 2.认知主义教育方案——“奥苏贝尔方案”

3.建构主义教育方案——凯米.德芙里斯、海伊.斯科普 (三)发展期 1980s-现在 第二章学习理论 一、美国,华生《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 ....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二、斯金纳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 第三章幼儿学习心理概述 一. 1.学习是由练习带来的经验而产生的 2.学习需要过程 3.幼儿行为的变化并非必然意味着学习的发生 4.学习不仅指有组织的知识、技能、策略等的学习,也包括态度、情感、行为准则等的学习 二.使幼儿因经验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等持久而深刻的变 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或是某种原因而导致的暂时性的改变 三.脑科学研究表明,有“学习关键期”。1岁儿童能学会辨认物体的数量、大小、形 状、颜色和方位。2-3岁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6岁是儿童图像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5-5岁半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5-6岁是儿童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四.脑功能的单侧优势可以影响儿童的个性和学习方式 五.美国的斯佩里提出:左半球是进行抽象和逻辑思维的中枢,右半球是处理表象,进 行了具体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中枢 六.幼儿的学习障碍:1.学习困难 2.多动症 七.学习困难:儿童智力正常,但因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引起学业失败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发心界说 一.普心分类 (一)心理过程(由个性心理抑制) 认知(基础)反映客观事物本身 情感、情绪(生理需要,与社会需要相关)反映客观事物与需要的关系 意志(目的)反映主观目的与客观条件之间的关系 情感情绪和意志相互影响,共同反作用于认知。 (二)个性心理(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发展) 个性倾向性 ↓ 需要(主要)反映个人与社会的客观需求 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 性格具有社会意义 自我意识 二.什么是发心? 认知——思维(最复杂) 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路线图 社会性——人格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1)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 2)生理发展(18岁以前); 3)动作与活动的发展; 4)语言的发展。 第二节心理的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 (一)种系心理 1.动物心理怎样变成人类心理? 1)原生动物心理——刺激感应→在一定范围内,动物针对外界环境作出趋利避害的反应2)环节动物——感应阶段 3)知觉阶段——脊椎动物 4)思维萌芽阶段——哺乳动物标志:学会手语,能模仿人的动作,利用工具。 劳动的特点:制造并使用工具,集体劳动。 2.古人心理向现代人心理转变 文化(在劳动中产生):人类创造出现的供人类享用的物质、精神。 (二)个体发展 人类:0~18岁逐渐社会化社会化:完全的自我→非我(环境的限制)→无我

(三) 种系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1. 区别:本质不同, 2. 联系:霍尔复演说→个体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复演种系发展 胎儿的发展复演动物的进化过程 儿童的发展复演人类的进化过程(心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改变) ↓ ↓ 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第三节 发心的研究内容P 8 (一) 心理发展理论 1. 遗传和环境的作用 Which :提出“遗传决定论”——霍尔 提出“环境决定论”——华生 How much ——“共同决定论” How ——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 2. 发展的内因与外因 ↓ 心需要(动力) 3. 连续性和阶段性(量变和质变) (二)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 年龄阶段 0~1s :乳儿期↘ 1~3s :婴儿期→婴儿期 3~6、7s :幼儿期 6、7~11、12s :童年期 11、12~14、15s :少年期 14、15~17、18s :青年初期 18、19~35s 35~60s :成年中期 60~ :成年晚(后)期 2. 个体年龄特征 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内在一致性与不平衡性 ↓ ↓ 认知、情意都不发展 情感、意志滞后

发展心理学知识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1.心理发展,广义包括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心理学)、心理的种族发展(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和个体的心理发展,狭义仅指个体的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 心理发展的性质:整体性、社会性、活动性、规律性。 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1)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个性的心理活动,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即遵循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的规律。 (2)方向性和顺序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3)不平衡性。出生后的第一年是个体一生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婴幼儿期属第一发展加速期;童年期是发展速度较快的缓慢发展期;少年期(主要指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 青年期发展达到高峰,进入成熟期;中年期处于平稳发展变化阶段;老年期呈下降趋势。 2.心理发展学的研究内容: (1)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心理发展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在: a.时间是心理发展的一个维度; b.心理发展与年龄大致对应,绝非同步对应; c.年龄和心理 发展不是因果关系。 (2)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a.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这是心理发展的动因,是心理发展的本质问题; b.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这是心理发展过程的问题; c.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问题; d.“关键期”问题 3.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四种。 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 (1)横向研究设计——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设计方式,又称为横向比较研究。 优点:适用性和时效性; 缺点:人为的联结性、可能存在组群效应。 (2)纵向研究设计——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的长期的反复观测的设计方式,也称为纵向跟踪研究。 优点:能够系统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缺点:时效性较差(耗费时间、人力、物力),被试者容易流失,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3)纵横交叉研究设计 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横向研究,然后再进行纵向研究,将两种设计方式的优缺点取长补短。

《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

《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 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方式为开卷考试,考试题型有选择题、判断对错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请大家认真复习,都能取得好成绩。 1.观察法 2.遗传决定论及环境决定论 3.幼儿的情绪 4.机械记忆以及意义记忆 5.记忆的种类 6.想象 7.思维方式 8.年龄特征 9.. 10.具体形象思维 11.社会性微笑 12.气质 13.类型 14.视觉悬崖 15.埃斯沃斯的贡献 16.同化 17.个性 18.心理年龄特征 19.依恋 20.《 21.自我意识 22.儿童动作发展 23.学前儿童无意注意 24.学前儿童时间知觉 25.学前儿童自我评价 26.学前儿童同伴交往 27.儿童说谎分析、方仲永案例分析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 《学前心理学》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C)。 A.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 B.从初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C.0~3岁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 D.6~18岁儿童心理的发展 2.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A)。 A.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正常生活条件下观察儿童的外部行为并分析其心理活动 ¥ B.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观察儿童的行为并揭示其心理 C.通过儿童的家长去了解其心理活动 D.通过和儿童的交谈研究其各种心理活动 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C)。 A.同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B.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 C.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D.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4.狼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水平只相当于几岁儿童的发展水平,这充分说明(D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 B.生理成熟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和教育 5.儿童的年龄越(A),心理发展越快,这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A.小 B.接近学前晚期 C.大 D.接近于成年 6.儿童的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在(B)出现。 A.0~1月 【 B.4~5月 C.6~12月 D.1~3岁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一、什么是发展? 发展是指个体从受孕到死亡的过程中,连续性和系统的变化。 系统性——有序、模式化、相对持久 连续性——跨时间的稳定性、对过去反应的的连续性 二、发展的过程: 成熟(maturation):由成长过程而非学习、受伤、疾病或者别的生活经历导致的身体或行为上的发展变化。 学习(learning):由个体的经历或实践导致的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三、发展的基本特点: 是一种持续和渐变的过程 是一种整体过程 具有可塑性 受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四、研究发展的目的: 描述:描述所有人都会遵循的一般道路(发展的典型道路),包括变化的典型方式(常态发展)和个体的差异(特殊发展)。 解释:解释观察到的变化及变化产生的原因。 优化发展(预测和控制):通过提供研究的结果帮助人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达到优化的目的。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 psychology)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广义发展心理学是指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所谓种系心理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这个演变过程包括: ?动物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 ?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发展心理学即个体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发展心理学具体研究问题: 1.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理论问题 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先天VS后天 主动VS被动 阶段VS连续 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还是有最终目标的? ●遗传决定论V.S. 环境决定论

【划重点】考研发展心理学要点整理

【划重点】考研发展心理学要点整理 一、发展心理学的概述 (一)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横断研究 (1)国外学者对传播的定义 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几个年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优点:可同时研究较大样本;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成本低费用少,省时省力; 缺点:缺乏系统连续性;难以确定因果关系;取样程序较为复杂;另外还可能受到世代效应的影响。 世代效应:群体中的年龄差异是由群体成长时的社会文化差异造成的,而非发展。 2、纵向研究 是指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人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优点:能系统的,详尽的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量变质变规律 缺点:样本的减少(被试亡失),反复测量(练习效应),时间较长(其他变量增多)另外还会受跨代效应的影响。 跨代效应:由于目标群体可能经历某一特殊年代,受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具有同样的特征,这样的结果可能难以推广。 3、聚合交叉研究

综合了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 4、双生子研究(格赛尔双胞胎爬梯实验) 是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在心理发展特征上相似程度,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这种心理发展特征的影响程度。 同卵双生子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以归结为环境因素的作用。 5、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达尔文在长期观察自己孩子后于1876写成的《一个婴儿的传略》,该专著推动了儿童心理的传记法研究,被认为是科学研究儿童心理的先驱。 德国学者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在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是公认的第一部儿童心理学著作。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弗洛伊德理论与艾里克森理论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把里比多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2)弗洛伊德心理发展五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家长如果能适度满足儿童的性需要,儿童就能健康成长;如果儿童的性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固着或倒退,成为各种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 (3)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发展的内涵 广义: 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种系演进——比较心理学 心理的种族发展——人类历史发展——民族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一生全过程——个体发展的心理学 狭义: 个体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1)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2)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1)方向性: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 2)顺序性:从婴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到中老年期 心理发展方向和顺序是先天的、固定的。 (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一生全程发展按不均衡速率向前进展,时快时慢 一般趋势: 第一发展加速期:婴幼儿期 缓慢发展期:童年期

第二加速发展期:少年期(主要指青春期发育期) 成熟期(平稳变化阶段):中年期 下降期:老年期 心理发展的动因 之一: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高尔顿) 之二: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华生) 之三:遗传与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二因素论) 之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班杜拉) 之五: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维果斯基) 之六: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 主要观点: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1)在心理发展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2)主体和客体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 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调节。 ●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 1. 图式:认知结构 功能: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改造和创造 作用:使主体有效地适应环境 发展:不断建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方式:同化和顺应 2. 同化: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作用:强化并丰富已有的认知结构。使图式得到量变。

2016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青少年自我发展

2016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青少年 自我发展 2016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青少年自我发展 1.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 (1)初中生自我意识高涨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第一个在1-3岁),他们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常常用很多心智用于内省。这也导致了个性上的主观偏执,一方面总认为自己正确;另一方面总感到别人在挑剔自己。初中者这种突然高涨的自我意识,使个性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性,即并普遍存在反抗心理和情绪上的矛盾。 (2)高中生自我意识高度发展 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其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基本特点归结如下: ①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②自我意识成分分化(形成自我和超我) ③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 ④自我评价的成熟 ⑤较强的自尊心 ⑥道德意识高度发展 自我形象:个人对自己的态度,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品行成分 自我形象在高中阶段已趋于稳定。 自我评价:个体对自身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评价,是自我调节机制的主要成份 自我评价能力只有在高中阶段才开始成熟 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参考P6 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关于自我同一性的结构、内容、过程、功能目前处于极大的争议中。——MJ注) 个体在青少年期必须对自己和他人有较充分的了解。当然,这里的他人是指与自己有重要关系的人。同一性的概念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坚持自我整合感,二是指坚持与他人分享一些基本经验(Erikson,1959) 处于青少年晚期的个体,会对自己的核心本质产生强烈的好奇和疑问。在努力为自己心中的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他们必须把自己过去已经与他人建立的关系和未来的志向结合起来进行考虑,通过重新检验获得有选择的反馈。在这一过程中,同一性就好比一个基点,使个体在社会关系中获得必要的、连续性的经验。许多女性不符合同一性发展标准,他们趋向于被动地社会化,通过留心别人的行为来界定自己的同一性。 同一性获得:个体成功将自我许多成分统合,形成明确的世界观和前景目标。 将内部的信仰和价值观与新的外部的社会需求整合在一起,促进个体从事积极有意义的行为。

教师考编《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基本内涵 研究对象&内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同时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 a.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节发展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该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学科体系基本形成(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第三节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简答题 1. 连续性与阶段性。 2. 定向性与顺序性。 3. 不平衡性。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劳伦兹首先提 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4. 差异性。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填空题 1.童年期。 2.少年期。也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填空题 3.青年初期。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瑞士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发展心理学重点整理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从生命全程角度阐述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毕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学习发展心理学的目的是让我们在心理咨询活动中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基本理论问题,使我们了解各种心理能力发展趋势圴不同程度地呈现适应性的特点,从而树立起关于生命全程的毕生发展观,全面发解个体发展的纵向图景。在学习时可以通过表格形式归纳总结,更好地记忆。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发展的内涵: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的科学。“心理发展”这一概念的科学理解是学习发展心理学首先要弄清的。心理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心理种系的发展 2、心理种族的发展 3、个体心理发展 *以上三个方面合起来指的是对心理发展的广义理解,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发生,二是发展。 *通常所说的心理发展,多指人个体心理发展,这是从狭义上理解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性质: 1、心理发展的整体性 2、心理发展的社会性 3、心理发展的活动性 4、心理发展的规律性:(1)心理发展的普遍性的特殊性的统一。(2)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婴儿期属第一发展加速期少年期(主要指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1、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这是心理发展的动因,是心理发展的本质问题。

2、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这是心理发展过程的问题。 3、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问题:这是关于主体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与环境和教育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形成自组织发展过程的重要问题。 4、“关键期”问题:这是关于个体早期心理发展是否具有关键期以及如何年看待敏感期。 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功能: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发展心理学关注的是个体从出生死亡全过程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历程,它体现的是心理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可简化为发展性。这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特点。 *研究对象是年龄跨度大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显著特征。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 1、横向研究设计—优点:适用性时效性质缺点:人为的联结性组群效应 2、纵向研究设计—优点:能够系统的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 能够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缺点:时效性差被试容易流失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3、纵横交叉研究设计:这是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一种研究设计方式。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跨文化比较研究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研究方法的整合训练万赖俱寂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 *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 *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1、高级心理机能决定心理发展 2、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3、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学科分支,是高等院校心理学各专业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了解个体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尤其掌握儿童阶段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关于生命全程的辨证发展观,以便其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掌握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打下基础。 该课程内容有两大部分组成:基本理论部分和年龄特征部分。基本理论部分侧重介绍国内外关于发展心理学的一些著名理论,主要是各个学派中较经典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年龄特征部分介绍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长、衰老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心理各方面发展的规律,其中以中小学阶段个体心理发展规律为重点部分。 2.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应了解与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范式与具体方法、发展心理学在优化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还应能运用有关知识与理论分析自己及他人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过程中可能或已经出现的问题,为后继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包括: 1、学生应了解发展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发展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解释与描述个体发展的重要理论观点,以及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等,具备相关的知识与科学的发展观,对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学生应掌握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中心理发展的重要“课题”,理解发展的原因及其复杂性,并运用相关的理论对发展中的心理年龄特征与关键问题、儿童教育现状、老年文化等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培养开放的、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和将知识的运用与实践相联系的学习风格。 3、学生应掌握发展心理学研究中重要且独特的研究范式及方法,了解这些方法对于研究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并能运用于研究与实践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基本的研究技能和探究态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课程教学的重点:本课程的重点在于对人生不同阶段心理发展特点的描述与解释,以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与具体研究方法在心理发展的各个时期及主题中的应用。 课程教学的难点: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

宁波大学考研真题839心理学基础知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2015年-2017年

宁波大学2015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学考试试题(A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科目: 心理学基础知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科目代码:839 适用专业: 心理健康教育

宁波大学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学考试试题(A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科目:心理学基础知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科目代码:839适用专业:心理健康教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精神分析学派 2、暗适应 3、知觉恒常性 4、心理理论 5、婴儿依恋 6、顺应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什么是概念形成,在概念形成中人们通常采用哪些策略? 2、简述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结构理论。 3、简述人格的五因素模型。 4、社会学习理论是如何看攻击行为的? 5、试述为什么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三、综合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综合运用各种动机理论,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试述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与幼儿时期的自我中心的异同。 3、父母教养方式包括哪几种类型,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什么类型的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为什么? 4、试依据幼儿(3~6岁,童年早期)的心理特点说明心理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以及这一原理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宁波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A卷) (答案必须写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 科目代码:839科目名称:心理学基础知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适用专业:心理健康教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 2、内隐记忆 3、再造想象 4、视觉悬崖实验 5、最近发展区 6、生命全程发展观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2、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3、简述心理学中双生子研究的推论逻辑。 4、幼儿面前放有两个同样大的橡皮泥球,当面将其中一个压扁,幼儿会认为这两团橡皮泥不一样大了。试以发展心理学原理分析解释这一现象。 5、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三、综合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玲玲正骑马在山间漫步,突然,她的马由于前方急速横过的一只兔子而跳了起来。请用五种情绪理论分析玲玲的可能反应。 2、弗洛伊德(1924)指出:“心理生活究竟是和意识有同等范围,还是超越意识局限之外,这样的争辩显然很费口舌。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接受潜意识的心理历程,表示朝向世界及科学领域的新展望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精神分析的目标和成就莫过于精神生活中潜意识的发现。”请根据上述资料,结合人格心理的内容,阐述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基本思想。 3、试比较皮亚杰与维果斯基关于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并结合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实践进行论述。 4、皮亚杰说“青年期的情感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冲动,虽然往往为人们所描述,但是他们总是没有理解到这些冲动是由思维形式的变化所决定的”。试述前青年期(11、12岁~14、15岁,也叫少年期)的思维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它对心理发展,特别是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有什么影响?

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

发展心理学 第 1 节: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一单元个体发展心理学 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要点:发展心理学的定义(识记)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的心理发展。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规律。 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1.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莱尔(W. Preyer)。普莱尔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是第一本较为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识记) 3.儿童心理学的演变与发展。 (二)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研究 (三)我国的发展心理学 (四)要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理解) 1.揭示了婴儿心理发展能力。 2.儿童社会化的问题受到普遍的重视。 3.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突破。 4.毕生发展的观点日益为广大心理学家接受。 5.系统的观点已经渗透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 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要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识记) 1.客观性原则 2.能动性原则 3.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原则 4.教育性原则 要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识记) 1.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察,也叫追踪研究。纵向研究是了解心理在时间上的实际变化。 2.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 3.纵向与横断相结合的研究。 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要点:观察法(应用)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识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学科之一。它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的发展阶段: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演变。 3.从儿童心理发展到一生心理发展。 4.发展心理学的问世与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融合时期(20年代80世纪以来)2.领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发展心理学术语心理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3.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应用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学校教育情境下学与教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4.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演变过程:1.在中国的发展:(1)古代:第一,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上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第二,年龄阶段上孔子提出“吾十有五,而志在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 逾矩。”第三,在学习问题上孔子 提出“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 以求之者也”“学而不思则罔,思 而不学则殆”等观点。第四,在 教学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中 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等观点。第五,在 作为教师问题上提出“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等观点。(2)近现代:1924年廖 世承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 书,1962年中国心理学会成立了 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1963年潘 菽主编《教育心理学》,1978年 中国心理学会建立了发展心理— 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1984年建 立了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 国外的发展:(见识记2、3)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任务综合应用:发展与教育心 理学的研究任务:一、探索心理 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 (一)可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 据。(二)可为医疗、文艺及社会 工作等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二、 探索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其 素质:第一探索不同年龄学生学 习的心理规律。第二探索学生学 习各门课程的心理规律。三、探 索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 (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方法 1.识记:客观性原则:在研究的 过程中,研究人员必须实事求是 地反应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以 达到对其真理性的认识。 发展性原则:坚持用发展变化的 观点来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所 涉及的问题。教育性原则:发展 与教育心理学研究要符合教育的 要求,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正常 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发展 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来源于 教育实践,研究成果也将服务于 教育实践。1、研究的课题应是我 国当前学生教育、卫生保健和心 理健康等领域中所提出的重大问 题。2、在研究设计和进行过程中, 既要紧密联系当前学生的实际, 又要有理论指导。伦理性原则: 在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问题 时,不能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准 则。横断研究设计:在同一评价 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 研究,比较各个年龄的学生在所 观察获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 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 化的依据。纵向研究设计:对同 一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里的某种 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 两次以上的观测结果,以此作为 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的发展变 化依据。聚合式交叉设计:将横 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 起来,构成聚合式交叉设计。观 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简答论述

四、简答题 1.简述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内容。 ①儿童心理发展首先是一种心理现象。 ②关于心理发展的研究,一般是从心理的种系发展和心理的个体发展进行的。 ③儿童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部分。 2.简述心理的种系发展。 ①心理这一反映形式是在动物出现以后才开始产生的,是跟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发育相联系的。 ②动物心理发展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 ③人类心理发展史是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 3.简述心理的个体发展。 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①心理活动不断的从简单、具体向复杂、抽象、概括发展。 ②从最初的简单的反射活动发展到随意活动。 ③从出生时仅具有一些遗传素质的差异到逐渐形成个性。 4.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①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②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③教育与发展的辩正关系。 ④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 五、论述题 1.结合教育实际,论述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儿童的生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的心理发展。 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的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2.结合教育实际,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一般认为,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即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3.论述教育与发展的辩正关系。 从教育到领会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过程,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过程中的,这是教育到领会的量变过程。 量变过程的实现和儿童知识的丰富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掌握知识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过程,只有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基础上,产生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时,完成了从领会到发展的过程,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质变过程。 4.论述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 ①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产生量变和质变,有时还产生大的质变,所以,儿童心理的发展在某个阶段常产生一些不同于其它阶段的特点,呈现出阶段性。由此可见,儿童心理发展矛盾运动的全过程中的质变和阶段性,决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②儿童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在每一阶段之初,可能保存着大量的前一阶段的年龄特征;在这一阶段之末,也可能产生较多的下一阶段的年龄特征。 ③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1.简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②发展性原则③教育性原则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⑤伦理性原则 2.简述横断研究设计的内容 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心理观察或实验,比较各个年龄的人群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3.简述纵向研究设计的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